青春幻想曲范文
时间:2023-04-08 18:20: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青春幻想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也许是年少的轻狂,也许是青春的萌动,他在运动场上的飒爽英姿挑起了女孩少女的心事。他的一举一动,每一句话,每一个眼神,都触动着女孩内心最温柔,最细腻的地方。女孩是一个好学生,是一个乖孩子,她从不和哪个男生说笑。有人曾说,女孩的心中有一座千年不化的冰山,可是女孩觉得内心深处的这座冰山正在消融。
太阳露出了火红的脑袋,给云彩和青苹果都穿上了新衣,一缕温暖的阳光照在女孩的脸上,让女孩想起了他的笑容,像这缕阳光一般的笑容,温暖、和煦、明媚……他是一个很外向的男孩,他总喜欢咧开嘴笑,露出几颗雪白的牙齿。他的笑容很纯洁,在女孩的眼中,宛若天使的微笑。想到这里,女孩也傻傻地笑了。
阳光依旧灿烂,云朵依旧在嬉戏,树上的青苹果依旧在微风中摇曳。忽然,有一个性急的青苹果借着风力,从树上摔落,“乒”的一声落在女孩的头上,女孩猛然想起自己小时候和父亲去北京时的情景。那时,女孩用胖乎乎的小手指着雄壮美丽的清华大学说:“今后我一定会在这所学校读书的!”女孩想起每天早晨母亲为自己忙碌的身影,女孩想起父亲为自己教学费时的毫不犹豫,这是父亲一个月的辛劳啊!
篇2
大地都有些震颤了
一颗生命萌动的种子渐渐地舒展开来
似乎没有注意到温暖的泥土外十分的萧杀
它就这样舒展生根发芽
几时它才会破土而出呢
时光已被寒冷撕扯着止步不前
度一日如度三秋
所以很多的植物选择在沉默中消亡
而它依旧生长
在某一天的早晨
那光秃秃的地面上冒出一丝绿色
它绽放在初冬的第一缕阳光中
肆意地挥洒它那独一无二的绿意
谁知道它的生命会延续多久
四季轮回一年又一年
它开始逐渐成长
无畏寒冷酷热无畏风吹雨打
几年十几年……
它已经高高耸立如插青冥
犹如一片绿云笼罩着方圆几里
它成了百鸟的家
肩负着一个孕育生命的载体的责任
篇3
本报讯(记者 刁艳)4月10―25日,由北京市教工委、北京市教委、国家大剧院等单位共同主办的“青春奥运精彩北京――首都学生迎奥运系列专场音乐会”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举行。北京101中学金帆交响乐团、中国人民大学青年民族乐团和交响乐团、清华大学金帆交响乐团、首都大学生爱乐乐团轮番登台,为北京的大中小学校的近6000名师生献上了精彩的演出。
4月10日,北京101中学金帆交响乐团率先亮相,乐团艺术总监邵恩和首席指挥刘凤德分别执棒上下半场,演出了《春节序曲》《c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和《鲁斯兰与柳德米拉》序曲、《拔根芦柴花》《威廉・退尔》序曲等等。乐团的演奏声情并茂、激情洋溢,引起了全场观众的共鸣。音乐会还请来了德国青年钢琴家约瑟夫・摩根,担任《c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的钢琴独奏部分。也许是太年轻的缘故,这位20岁的德国年轻人的琴声飘忽游移,一直没有进入音乐规定的氛围,成为当晚音乐会唯一的遗憾之处。据刘凤德介绍,101中学金帆乐团对能成为第一支进入国家大剧院的中学生交响乐团而兴奋不已,全校师生非常重视此次演出,乐团精心排练了一个多月,精雕细琢,保证了演出的高水准。
4月11日,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团登台。作为我国第一支进入国家大剧院演出的大学生文艺团体,中国人民大学青年民族乐团和中国人民大学青年交响乐团分别承担了本场音乐会上下半场的演出,指挥家杨春林和邹小龙分别担任上下半场的指挥,二胡演奏家邓建栋也与民族乐团合作演出。民族乐团演奏的作品有《热情奏响》《月儿高》《江河水幻想曲》《乐队组曲Ⅱ》,交响乐团演奏的作品有《黎恩齐序曲》《罗密欧与朱丽叶幻想序曲》《嘎达梅林交响诗》等。同学们精湛细腻的演奏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展现出了良好的艺术素质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4月12日、25日,清华大学金帆交响乐团、首都大学生爱乐乐团在指挥刘凤德、李心草率领下,分别进行了精彩演出。据北京学生活动管理中心刘羽介绍,此次活动旨在营造人文奥运氛围,传播奥林匹克文化,展示北京青少年的精神风貌,使广大青少年关注奥运。北京市教委体美处王军副处长在演出结束后表示,为迎接08年奥运会,市教委还将积极推动各类文艺演出活动。
篇4
孩提的童心是纯洁美妙的,如同一方洁白的纸张,有待我们去描画着色;如同一朵含苞欲放的蓓蕾,有待我们去浇灌催放;又如一只出壳的雏鸟,有待我们去精心哺育,使它长出羽毛丰满的翅膀,去迎接风雨的洗礼飞向未来向往的高空。少年儿童喜欢幻想,因为他们的生活本身就充满幻想。鲁迅先生在《看图识字》一文中就曾热情地赞美儿童的幻想。他说:“孩子是可以敬服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昆虫的语言;他想飞上天空,他想潜入蚁穴.……”可见,幻想是孩子们在生活中的奇思妙想,是他们纯真心灵的一种大胆的无拘无束的表露,也是一种智慧聪颖的反映。人生的起飞,理想的腾跃,往往都是童年心灵彩翼在翱翔。古今中外,许多有成就的科学家、艺术家、军事家、以及诸多卓有建树的能工巧匠、志士仁人,他们的童年无论是幸福的,还是苦难的,心灵中都曾有过一双美丽的翅膀,这翅膀就是天真的、神奇的、充满五颜六色彩虹般的幻想。这幻想的彩翼驾着一颗稚嫩的童心,去向往未来的世界,去探索生活的奥秘。童年的幻想,可以化为青春的理想,可以结成壮丽的人生之果。所以我认为童心的幻想世界是一个多彩的万花筒,是一首壮丽的人生梦幻曲,是一扇天真的智慧窗。
二、音乐是童心幻想的大世界
音乐的旋律,是幻想世界的载体。它充满着芳醇浓郁绚烂多彩的诗情画意,但只有通过幻想和想象,才能亲临其境,有所观赏和领悟。那些极富想象力的儿童音乐作品,更是童心幻想的大世界。如:著名歌词作家李幼容,就是我国儿童音乐幻想创作的典范。他从童年在母亲那儿听来的民歌、童谣,乡土传说和降妖除害的神龙与给人吉祥的仙鸟等故事产生了童年幻想,得到了启发,又经过苦苦思索,多方探求,为儿童写出了具有东方色彩的幻想组歌。他的每一首幻想歌词,都以最能夸张的典型事物,以拟人化移情化的手法,构成一幕幕童话世界,使音乐幻想更具特色、更有魅力。这些都是音乐幻想教育的最好教材。在六个儿童幻想组曲中《天上果园》、《海底花园》、《森林童话》和《天山童话》,塑造了各种有趣的艺术形象,赢得了世界儿童的喜爱。在创作《天上果园》时,作者以儿童的心理去观察去想象,巧妙的表现了儿童的观感和情趣。他在《试作儿童幻想曲中的追求》一文中写道:“你看,早晨初升的太阳鲜红透亮,多像一个大苹果呀!夜晚那油黄的月亮不正像一个金桔吗?而那划过天际的流星,是不是熟透的葡萄被风吹掉的呢?这样一想就发现原来天上有个美丽的大果园,那雨后的彩虹就是果园的大门。如果我们能去看看这果园多好呀!”于是作者深入构思写成下面五段歌词:一、序歌:天空是个神秘的地方;二、太阳:熟透的苹果;三、月亮:油亮的金桔;四、星星:闪耀的葡萄;五、尾声:让幻想展翅飞翔。在这个组曲中,作者提示了童心(想象天空是个大果园),表现了童趣(到天上果园去游玩),引出了童思(要想摘甜美的果子,必须学好本领--架起知识的天梯)。同样,作者用童心观察大海,就发现了大海深处那绚丽多彩的《海底花园》。经他绘声绘色的具体描述,引起孩子们的兴趣和想象,为孩子进入《海底花园》做好“导游”工作,更引起孩子们对大海的热爱和对海底世界的探索之心。总之李幼容为儿童幻想创作开拓出一个令人神往的幻想天地。
三、音乐教师应给童心插上幻想的翅膀
试想:数学上的王冠――哥德巴赫猜想,不就闪烁着幻想的异彩吗?现代的火箭,不就是从古老的大炮口中喷出的一支幻想曲吗?我国古代的飞天神话、嫦娥的传说和今日世界的卫星上天、宇航员登月,不正是将美丽的幻想变成生动的现实吗?那航天飞机穿梭于太空的壮举,不也是从人类幻想的摇篮中起飞的吗?伟大导师列宁为此呼吁:“应当幻想”,他还曾多次论述过幻想的问题。他认为有幻想是极其可贵的。他说:“有人认为,只有诗人才需幻想,这是没有理由的,这是愚蠢的偏见!甚至在数学上也需要幻想,甚至没有它不可能发明微积分。”幻想存在于生活中,存在于人类发展进程中,不仅远古有幻想,今日和未来都存在幻想;不仅成人有幻想,孩子更有幻想。这种幻想是思维的展翅,是想像力的飞翔。它是无止境无穷尽的,伟大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因此音乐教师要用动人的音乐艺术形象去陶冶孩子们的心灵,去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去启迪他们美好的思想,还要为孩子们架起幻想的天梯。
篇5
高中音乐鉴赏课的音乐作品充满各种美感:《脚夫调》的苍凉,《上去高山望平川》的悠远,第九交响曲《合唱》的博大深远,交响素描《大海》的朦胧飘忽,古琴曲《流水》的高远境界,《伏尔塔瓦河》的壮阔,《亚麻色头发少女》的婉约,爵士乐《南部之子》的灵动,《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的俄罗斯风情等。还有许多与音乐有关的知识与文化现象:贝多芬通过斗争取得胜利的英雄性格,音乐神童莫扎特的含泪微笑,肖邦的爱国精神,《黄河大合唱》的创作背景和过程,俄罗斯“五人强力集团”的影响力,二十世纪音乐表现主义的创新,中国西北民歌的风格成因,欧洲、非洲、美洲、亚洲的民族音乐特征等,不胜枚举。
高中音乐鉴赏课通过让学生聆听优秀经典作品,引领学生感受音乐风格,体验音乐作品美感,拓展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培养学生的音乐美感,形成良好的音乐审美能力。高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青春期,充满美感的音乐作品对塑造学生的完美人格有着积极的意义。但只有当学生拥有良好的音乐美感,有效地参与到音乐鉴赏教学活动实践中时,音乐鉴赏课才有意义。
什么是美感呢?朱光潜认为:“美是客观方面某些事物、性质和形态适合主观方面意识形态,可以交融在一起而成为完整形象的那种性质。”音乐的美感可以理解为美在音乐客观方面的形态,性质适合主观方面意识形态,可以交融在一起而成为完整形象的那种性质。这是主体欣赏音乐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美的形象的投射。我们如何在音乐鉴赏课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呢?
二
1.重视唱谱教学。视唱能力是一切音乐实践活动能力的基础。音乐鉴赏课的第一课就给学生提出了音乐要素的概念。无论多么宏大的音乐都是由一个个音符构成的。而了解音乐要素最好的方法就是视唱歌谱,了解音乐要素的各种变化。教《多彩的民歌》这个单元时,笔者就在教学环节中设计了很多视唱歌谱的练习过程,并要求学生背唱其中的一首民歌。选择这个教学策略是有效的。通过“唱”这个环节,学生非常清晰地了解了中国民歌的各种旋律变化特征,感受了民歌旋律的美,掌握了民歌的风格特征。
2.重视听辨教学。音乐鉴赏课主要通过聆听音乐来学习音乐,但不是简单地聆听乐曲。笔者选择了精听与泛听这种教学策略来要求学生,精听的音乐要进行听辨记忆。例如在学习俄罗斯民族乐派奠基人格林卡的《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时,我设计了让学生听辨记忆音乐主题的教学环节,通过音乐主题的听辨,学生很快就理解了音乐的结构形式,了解了音乐的形式美。当然,泛听的作品只要求学生能够再认就可以了。
3.重视律动教学。载歌载舞本身就是享受音乐美的过程,所谓“歌不足,手舞之,足蹈之。”应充分利用学生喜欢玩音乐的心理,引导学生进行律动教学,体验音乐的韵律美。例如在学习非洲音乐时,笔者设计了跟着音乐创编土著舞的游戏环节,让学生感受了非洲音乐中的率性、淳朴。在学习爵士乐这一课时,笔者设计了跟着音乐跳摇摆舞的律动环节,让学生感受了爵士的灵动、即兴。选择律动教学的关键一点就是要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让学生能自然地融入其中,自然地感受音乐韵律的独特美。
4.重视审美教学的切入点。培养学生音乐鉴赏课的审美意识,要有深入浅出的教学策略。要注意多观察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把握学生的思想脉络,清晰地定位教学审美活动的切入点,自然地引导学生进入教学审美活动的体验感受中。所谓“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5.重视教学环节的严谨。备好课才能上好课。课堂上对学生体验美感,培养审美意识的教学活动必须做好准备。设计教学环节时要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运用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学过程中要妥善解决随机出现的问题。积极的教学态度和严谨的教学环节的设计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气韵流畅,才能保证学生把注意力始终保持在鉴赏音乐美的教学实践活动中。
6.重视反馈教学。音乐鉴赏教学是师生的双边互动过程。从宏观的角度来说,我们需要运用反馈教学来审视判断我们的教学过程与效果,并不断修正我们的教学目标。从微观来说,每一节音乐鉴赏课都需要我们运用反馈教学法来评判我们的教学是否有成效,学生的教学目标达成度有多高。“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教学相长中最重要的就是要运用反馈法来引领我们的音乐教学实践活动,使每一课的音乐鉴赏教学活动行之有效。
三
老生常谈的一句话是“工夫在课外”。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审美意识的重要途径,但不是唯一的途径。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音乐素养,不断拓展自己音乐审美观的深度与广度。通过教学来影响学生的审美观,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的同时,更要鼓励学生通过课外的自主性研究学习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音乐鉴赏课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意识的主阵地,简练、准确的语言表达,亲切和蔼的教学态度,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充满个人魅力的教学风格都会给学生美的感受。但是,我认为高中音乐鉴赏课最重要的并不是让学生听很多音乐、了解很多音乐故事,而是通过教师的努力,把音乐审美的种子播撒于学生的心田,通过音乐鉴赏教学这一过程来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意识,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拓展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增强音乐文化底蕴。寓教于乐,陶冶学生的情操,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塑造学生健全的完美人格,我们都要从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意识做起。
参考文献
[1]李泽厚.美学三书[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
篇6
2、童年最美丽,童年最有趣。童年会过去,童年永铭记。六一儿童节到了,祝老朋友、大朋友、小朋友们节日快乐,童心永驻,童趣常在!
3、脸上保留一份童真,胸中藏有一颗童心,走路摆出一份童趣,嘴里哼上一段童谣,偶尔说上一句童言,六一到了,愿你六一儿童节快乐。
4、快乐的童年是你幸福的城堡,不变的童心是你开心的主要,无限的童趣是你快乐的必要,永远的童真是你处事的灵药。愿亲儿童节快乐!
5、童年是一首梦幻无穷的诗,没有忧伤没有烦恼,只有一张稚气的脸,在向人间开心地微笑。61儿童节来到了,祝君永远拥有幸福快乐童年。
6、好消息:六一儿童节,好运乐翻天,展示换牙照片,奖励棒棒糖一枚,讲述尿床经历,获赠尿不湿一块,心动不如行动,赶快报名参加吧!
7、六一六一,回味童年,想想趣事,找找欢笑,觅觅童真,叙叙旧事,欢笑没减,快乐无限,笑声可爱,祝福依然,问候到了:儿童节快乐!
8、快乐如肥皂泡,一吹就漫天飞;烦恼如鼻涕泡,一抹就全没了;日子如糖泡泡,一嚼就甜蜜蜜;六一儿童节,预祝你童心未泯,开心快乐!
9、开裆耍酷,敢走猫步;睡觉神武,尿湿被褥;真情流露,跑跳闹哭;童心永驻,装傻充数。儿童节特许你回到无忧无虑的最初,快乐幸福!
10、等待着下课,等待着放学,等待的童年。童年的歌谣依旧,只是我们已经长大。六一儿童节到了,何不抛下生活的重负,重温儿时的快乐。
11、童年是一首赞美诗,天真活泼无忧无虑;童年是一首幻想曲,遥想未来充满希望;六一儿童节祝小朋友们健康快乐,努力学习早日实现梦想!
12、和儿童在一起,使人变得单纯,变得年轻,变得富有爱心,富有灵感。难怪我变了,原来是因为和你在一起。呵呵,预祝你六一儿童节快乐!
13、好花不总绽放,溪水总是流淌;身披五四青春翅膀,怀揣六一儿童幻想;无需观望,无需彷徨,带着你的梦想,飞进理想天堂!儿童节快乐!
14、国际儿童节,你一定要继续保持一颗童心,保留一份童趣,保守一份童真,保有一个童话,最关键的是,你还必须郑重保证:我不再尿床了。
15、决定送你10分,1分想念1分牵挂1分关心1分爱护1分真诚1分体贴1分问候1关怀1分祝福,还有1分留着六一儿童节的时候慢慢花,祝六一快乐!
16、六一快到了,让我们唤醒沉睡的童心,回忆遗忘的美好,丢弃成长的烦恼,找回快乐的珍宝。人老心不老,提前预祝超龄小p孩,儿童节快乐。
17、童年是美妙的,充满自信;童年是最开心的,无忧无虑。童年是花朵,童年是种子,充满生机,富有活力,追忆童年,回味童年,快乐儿童节!
18、童年是春风,清新和煦;童年是朝阳,灿烂温暖;童年是美梦,甜美欢快;童年是翡翠,无瑕无价。祝大家童心常在,童趣常有,儿童节快乐!
19、童年时光惹人恋,喜怒哀乐脸上现,想哭就哭想笑笑,说啥做啥不忌惮,长大以后童心藏,恼在心中笑在面,六一儿童节日到,释放童快乐绕!
20、六一快乐指南:永葆一颗童心,结交两个好友,绝不朝三暮四,心情五彩缤纷,好运六六大顺,健康七窍通畅,幸福八九不离十。儿童节快乐!
21、六一快到了,我忙栽下童话的树苗,浇上童趣的清水,绽开天真的花朵,结出快乐的果实,用幸福的短信传递给你,提前祝你六一儿童节开心!
22、放下你的成熟,收起你的稳重,脱掉你的圆滑,穿上你的童真,释放你的压力,冲出你的焦虑,绽放你的活力!儿童节,给自己的心情放个假吧!
23、童年值得回忆,童真有趣;童年记忆犹新,童心纯真;童年五彩斑斓,开心永远;六一短信祝福,美好无数;六一儿童节到,祝你健康童颜不老。
24、童年是最美妙的,充满自信;童年是最开心的,无忧无虑。童年是花朵,童年是种子,充满生机,富有活力,追忆童年,回味童年,快乐儿童节!
25、童年是一串远去的脚印,虽然久远,却依然感觉清晰;童年是一列远行的火车,虽然遥远,却仍然让人着迷。儿童节,祝你重回童年,快乐相连!
26、孩子是祖国的花朵,要多与花朵交流,善于发现花朵的优点,灌输自己的优点。儿童节即至,祝每一位父母和他们的花朵度过一个美丽的儿童节!
27、六一是儿童的天堂,六一将令你心花怒放;六一是你的期望,六一你可以激情奔放总之,六一将令你无比激动,无比快乐!祝你儿童节快乐!
28、池塘边的榕树下,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童年的歌谣虽然依旧,只是我们都已经长大。六一儿童节到了,忘掉烦恼,享受美好,幸福生活乐淘淘。
篇7
关键词:莫扎特;钢琴音乐;美学特征
中图分类号:J6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2-0101-02
“在音乐史上有一个光明的时刻, 所有的对立者都和解了, 所有的紧张都消除了, 这个光明的时刻便是莫扎特。”
沃尔夫冈·阿玛德乌斯·莫扎特,是奥地利作曲家,是维也纳古典乐派三位大师之一。苏联音学家列维金评论说:“在伟大的音乐家天才众神之庙里,恐怕找不到另外一个音乐家,在莫扎特那样早的年龄就显现出如此才华来了。”然而生命之火在他身上只燃烧36年,在其短暂的人生中, 给人类播撒了无尽的精神食粮。直到今天我们仍在享用它, 受着它的抚爱, 受着它的沐浴, 它纯净着人的心灵。
莫扎特的一生虽然短暂,却创作出了大量的作品。他的创作数量之巨大,品种之繁多,质地之卓越,是独一无二的。其中有歌剧、交响曲、各种器乐协奏曲、钢琴和小提琴奏鸣曲、室内乐和重奏等,几乎涉及所有音乐体裁。他的十八首钢琴奏鸣曲、二十多部钢琴协奏曲、钢琴变奏曲、独奏曲所构成的钢琴音乐在其作品中有一定的主流位置, 揭示了莫扎特音乐的美学特征和内在本质。他在音乐史上的业绩是不可磨灭的,他在音乐史上的地位是不可替代的。
一、在自然、简洁中包含着和谐与欢乐
莫扎特的音乐是纯洁的童心和大自然的化身。莫扎特是世界乐坛上一位罕见的、早熟的天才。他六岁就开始创作, 在童年时代谱写的许多作品, 充满着一颗纯真无邪、活泼可爱的童心, 那些作品早已成为今天琴童学习的良好教材。早在孩童时代, 莫扎特跟随父亲、姐姐乘着马车走遍了欧洲。一路上的马蹄声嘀嘀答答的节奏给了莫扎特创作的灵感。旅途中小桥流水、鸟语花香、郁郁森林的美丽风光, 莱茵河、多瑙河、阿尔卑斯山的秀丽景色无一不触动着莫扎特的心灵。他把它们一一化成了音乐。这柔情歌唱般的音乐, 犹如连绵不断的山峦, 时起时伏; 那一串串的音阶琶音犹如清澈的流水, 不断流入人的心田。时而还能听到鸟儿的欢笑、马儿的嘶鸣。一幅幅音乐的绘画展现在我们眼前。这大自然的美、这银铃般的声音陶冶着人的心灵, 使人离开喧哗、邪恶, 去憧憬美的世界。
莫扎特的音乐是自然而然的情感, 没有夸张和矫情; 自然而然的艺术表现, 哪怕是最复杂的时候, 也显得那样简朴, 看不出人工雕琢的痕迹。在自然中又显现着简洁, 莫扎特的艺术精髓是用很少的音符来表达, 但每个音符都很重要。比起浪漫派的音乐, 莫扎特的钢琴音乐需要的是更多的色彩而不是更少。但由此认为莫扎特的音乐是信手拈来, 简单浅显就错了, 莫扎特说: “没有人像我这样在作曲上花费了如此大量的时间和心血。没有一位著名大师的作品我没有再三地研究过。”
莫扎特的音乐在自然、简洁中包含着和谐、欢乐。宫廷艺术的优雅在莫扎特身上达到顶峰, 他的钢琴作品旋律优美、活泼美妙, 有着惊人的纯朴、平易近人,形式结构清晰、严谨、简练,而作品包含的思想感情又很深广,具有丰富的感情变化。这在莫扎特早期的六首奏鸣曲中(K.279- K.284)得到了充分体现, 这六首奏鸣曲继承了巴赫所具有的那种优雅的音乐风范, 各乐章间的平衡安排的很好, 每个乐章都充满着轻快的韵味, 充分建立在和谐的基础之上, 看似轻巧, 有时甚至漫不经心, 但却难以驾驭。如降B大调奏鸣曲(K.281) , 音乐自始至终快乐幽默, 惊人的自然流动, 仿佛是莫扎特的精神在不受世事牵挂地自由徜徉,展现莫扎特那平和的精神状态和充满机智的魅力,并表现出这个平和精神内所包含的无限丰富的情绪。又如D大调奏鸣曲(K.284) , 这是一首有法国式优雅风格、辉煌而激人奋进的作品, 是一首洋溢着青春活力、充满了蓬勃生命力和无限自豪气质的奏鸣曲, 情绪内容的表达是更直接、更鲜明。在第一乐章上, 莫扎特在曲式上作了一些巧妙的处理, 但主题仍是轻快的, 拥有清晰流畅的线条, 每一个音符都有微妙的质感与色调变化, 想象力超凡。第二乐章采用了回旋波兰舞曲的形式, 反复出现的主题有着不断增加的装饰音,温柔的切分音娇弱的起着连接的作用, 暗示着这首富有独创性的圆舞曲的特性。第三乐章清纯中呈现出喜悦与幽暗的色彩, 互为衬托。在这首奏鸣曲中, 人们可以随时听到莫扎特对生活的热爱, 对生命的颂赞, 充满活力, 充满感情, 充满力量。体现了莫扎特的音乐美学的基本要求: 简洁、自然、动人、适度、和谐。
二、在和谐、欢乐下蛰伏着悲情与哭泣
仅从甜美、优雅、简洁、自然、和谐这一堆概念出发, 我们无法形成一个真正的莫扎特的形象。在忧郁、阴冷、哭泣、悲情十足的另一面, 莫扎特显得更成熟、隽永。把这两个莫扎特揉和在一起, 我们才真正领会到了这位大师的魅力和丰满。在莫扎特音乐的一般特征中, 不难看出他的音乐里欢乐与哭泣是并蒂相连的。长期以来, 人们受一些诠释莫扎特音乐演奏家的影响, 认为莫扎特的音乐主要体现了孩童般的纯真, 其实是把莫扎特简单化了。那种不谙世事、不识人间愁滋味的天真烂漫是不能真正体现莫扎特的精神的。莫扎特的清纯可爱是他在坎坷不幸中始终保持着的一颗赤子之心。莫扎特钢琴作品中那种在经历了困顿磨难之后, 洞悉世事的心理痕迹带来的戏剧和悲怆色彩是难以掩耳的。在他宫廷式的优雅、勃发的青春精神和至真至纯孩童般的面貌下, 蛰伏着沉重、阴暗、哭泣、怨愤的潜流。如他的a小调奏鸣曲(K.310)就是悲剧性的, 有哀伤黯然的悲剧情绪。a小调奏鸣曲反映了莫扎特创作当年的绝望, 这种绝望在第一乐章快板的第一小节就被沉重的敲击出来, 主题荒凉空寂。第二乐章虽有慰藉的效果,却夹杂着极不安的感觉。歌唱般的开端似乎标志着情绪从第一乐章哀伤和悲观的气氛中解脱出来,随后它却向狂暴的、接连敲打的、焦虑不安的音型发展, 向第一乐章绝望的情绪靠拢。最后一个乐章以一个令人窒息的乐句走向开始和收尾, 在效果上几近疯狂, 散发着无奈和孤清的冷意, 阴暗的情绪得到了强化。这种哭泣性、悲情性在莫扎特的钢琴幻想曲(K.376\K.397\K.475)中也有典型的表现。莫扎特最高代表性的音乐是笑声和眼泪的混合。无论是简朴的形式还是玲珑剔透的织体, 都不能排除他成熟时期钢琴作品中包含的强烈而复杂的感情。在他音乐表面的快乐下总有着一股幽暗的情绪。
三、莫扎特钢琴协奏曲中的“歌剧因素”
谈莫扎特钢琴音乐的感受不能不谈他的钢琴协奏曲, 而谈他的钢琴协奏曲不能不谈协奏曲中的“歌剧因素”, 因为莫扎特那伟大的歌剧创作无不渗透影响在他的钢琴音乐里。莫扎特钢琴协奏曲中的“歌剧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歌唱性, 钢琴与乐队的关系就像歌剧中的重唱, 每一条旋律都是唱出来的; 其二, 表情性, 这种表情性既有欢乐, 但“乐而不”。也有哭泣、悲剧性, 如《A 大调钢琴协奏曲》, 但“哀而不伤”; 其三, 戏剧性, 音乐具有一种内在的戏剧性, 一种大气息的发展结构。既有生动发展的个性, 又有逻辑演绎的严密。其四, 交响性, 莫扎特充分发挥了乐队的作用,特别是木管乐器, 使自己的钢琴协奏曲成为深刻的交响音乐。
莫扎特的音乐就是这活生生的世界, 凝结着欢乐、忧郁和悲凉。热爱生活的人必然与这位天才的音乐融为一体。爱因斯坦说: “死亡意味着什么?就是再也听不到莫扎特的音乐。”
参考文献:
[1]约瑟夫·马克利斯.西方音乐欣赏[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7:237.
[2]郑兴三.莫扎特钢琴奏鸣曲研究[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0:168.
篇8
关键词:大管;胡梅尔;演奏技巧
前言
大管(英语Bassoon),是一种管体较长的木制锥形状双簧管乐器,它具有宽广的音域(三个半八度)和优美浑厚的音色,因此它是交响乐队里用途最广的乐器之一,同时还是极为出色的独奏乐器。约翰・尼波默克・胡梅尔的《F大调大管协奏曲》是古典主义音乐晚期的大管协奏曲作品,它与莫扎特的《降B大调协奏曲》(k191/1774年)被演奏家们视为古典主义时期大管最重要的曲目。胡梅尔用他对木管乐器特殊的感觉创作了它,从音色及演奏技巧的处理、协奏曲创作手法等方面都可以体会到胡梅尔音乐自然、流畅、优雅的风格。
一、作曲家简介
约翰・尼波默克・胡梅尔(Johann Nepomnk Hummel)1778年出生在波西米亚的普雷斯堡,1837年去世。波西米亚素有“欧洲的音乐学院”之称,胡梅尔得其乡土风气之惠,自幼便表现出非凡的音乐才能。他的一生主要活动于维也纳,因此他被划归为奥地利维也纳音乐家之列。
胡梅尔师出名门,早期受教于莫扎特,在英国、德国巡回演出,并在英国跟随钢琴大师克莱门第学习了一年。他15岁左右刚到维也纳并先后师从海顿、阿尔布雷希茨和萨列里,在唐纳德・杰・格劳特的《西方音乐史》中更是用“才华横溢”来形容他的音乐才能。在海顿之后,胡梅尔接承了海顿的衣钵――担任埃斯特哈齐乐队的指挥,在此期间他创作了大量作品。他从莫扎特那里继承来精致优美,把经过精心修饰的欢乐的青春萌动注入他早期的作品,具有明显的维也纳古典乐派的风格。
二、作品曲式结构概述
胡梅尔《F大调大管协奏曲》采用传统的古典协奏曲三个乐章的写法:快一慢一快构成古典协奏曲曲式,三个乐章的基本调性分别是F大调――降B大调――F大调。
第一乐章(Allegro Moderato)奏鸣曲式,采用双呈示部的写法,由平稳而优雅的呈示部第一音乐主题发展到华丽轻快的第二主题,而在发展部的开始对新主题的呈示朴实而稳健。再现部,胡梅尔删略地叙述主题旋律,并在第259小节加入新的素材,结尾处的大跳断音更是对大管演奏技巧的进一步展示。
抒情的慢板乐章(Romanza)是在降B大调上对第一乐章材料的变奏,此乐章体现了胡梅尔严谨的个性色彩,同时也把他在谱写抒情优美旋律方面的天赋尽显无余。
第三乐章回旋曲(Rondo),虽然此乐章是回旋曲式,但是毫不拘泥地将幻想曲、回旋曲及变奏曲的形式有机地融合显然是胡梅尔在此曲中进行的大胆尝试。
三、巴松演奏特点分析
1.气息控制
胡梅尔的这部协奏曲需要连续演奏近40分钟,要求演奏者拥有良好的气息基础。例如第一乐章的第89-105小节,在这17个小节里仅有两处休止,旋律起伏很大而且需要大量的吐音断奏(吐音消耗的气息非常大)。演奏时吸气胸腔下部和腹腔下部同时扩张,使胸腔和腹腔之间的横膈肌下压,这有点像深呼吸,要做到口鼻同时吸入,速度要快。在这个片断中一口气是不够用的,所以熟练掌握快速吸气的技巧既能保持音符时值不打折扣,又不会打断乐句的连续性。
气息技巧难度最大的地方体现在高音区和低音区的频繁转换上。例如第一乐章的第174和175小节。这两小节虽然只有四个二分音符,但是音域的跨度达到两个八度多,既表现出大管低音区的浓郁厚重,又展示出其高音区的神秘尖锐。把这四个音演奏好是很不容易的,因为吹奏低音时气流要求柔缓饱满,嘴唇也是比较松弛的;吹奏高音时,气流量大而急,嘴唇也会适当收拢。低音和高音连接时要自然地收拢嘴唇抬高上鄂,同时腰部的着力点加力,这样奏出的高音明亮且有穿透力。从高音转换到低音要及时放松腰部,嘴唇也不能包的太紧,否则簧片会被过强的气流冲击而无法正常振动或者音准偏高。
气息技巧是培养管乐演奏者音乐感觉的基础。在此曲中,有很多连音、保持音及重音的奏法都依赖于演奏者良好的气息控制能力。如曲中第二乐章的结尾乐句带附点音符的连音部分。在处理这个乐句中的附点连音时,吹奏其记谱的四分之三时值,它的特点是音与音之间有间隙,这种间隙又有一种很微妙的存在感,因此音的长短需要根据演奏者的音乐感觉来定,而有经验的演奏者会根据作品的风格拿捏音符时值的长短。
2.断奏
在木管乐器中,大管的断奏即吐音演奏是最具特色的。吐音的吹奏方法是当气流通过簧片振动而发音时,舌头的中上部堵住哨口的气流,当气流被截断,舌头退向下后方,气流再次通畅发音。在实际演奏时,吐音表现出来的形式也有许多种,如软吐、带重音的吐音、圆滑的吐音等。吐音技术也是大管吹奏的基础,从形式上它看起来很简单,只有一种表现手段即断奏,但涉及到的问题非常广泛,牵涉到呼吸方法的正确与否,还与舌尖力度、口型、手指的配合也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胡梅尔的这首作品对演奏者的断奏技术要求很高。其中第一乐章的第142-150小节和结尾部分(第280小节开始)是全曲吐音最密集的地方。通常演奏者会基于作品的时代背景和旋律基调以及个人的审美标准将此处的几个连音演奏为吐音,以增强富有弹性和动感的效果。本人在此曲的不同版本音像资料中听到演奏家将第一乐章的结尾全部用吐音来演奏。这样连续的高强度的吐音一方面展示了大管音色上光泽度和弹性好的特点,另一方面也更有利于推动乐曲的。
许多配器教科书中写道八度的大跳音程对大管而言非常容易演奏,但是这种说法需要补充的是,这仅仅指大跳音程的断奏,对大管来说,八度大跳的效果非常好,但不是容易演奏的。事实上,音程在八度或八度以上的许多音快速的大跳断奏对演奏者是很有挑战性的。在这部协奏曲中,胡梅尔就写出精彩的片段,如第一乐章的结尾由连续快速的八度大跳构成的华彩性乐句;原版总谱将所有八度大跳作连线处理。笔者借鉴20世纪80年代后所发行的音像资料,并以俄罗斯波波夫教授的演奏录音为主要参考,认为把此片断全部处理为断奏效果最佳,而且完全发挥出吐音技巧在演奏八度跳进上的优点:
第一,跳跃性的快吐是双簧类乐器所擅长的,尽管舌头会有一定负担。
第二,吐音在吹奏时要求气息的集中和饱满,从而避免由于乐器本身灵敏性方面的不足而引起的发音迟钝,使演奏更流畅。
需要注意的是,将连音处理为吐音(断奏)并没有减小难度,这种吹奏是具有弹性且有点余音的“staccto”。气息不能马上断,要有些余气,切忌把音吹得太短太僵硬。
结语
篇9
读者不难看出我们的“雄心”:《诗歌读本》的对象涵盖各个年龄层次的读者,我们的编辑理念是:“让诗歌伴随一生。”
读者自然要问:你们为什么要编这样一套书?你们如何编这套书?
我们的编辑灵感,来自中国的“诗教”传统。其实,不仅是中国,世界许多民族,特别是希腊、印度这样的古老民族,都有一个诗教传统。
所谓“诗教”,按我们的理解,它有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从大的方面说,也是更接近本义的,就是要以诗来管理、教化社会,以诗治国。这就是《诗大序》所说:“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莫近于诗。”这里有一个核心的治国理念,即对人心、民心、民情的重视,观人心、民心、民情的最好途径,就是听其声,所以又有“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之说。这就是所谓“诗可以观”的功能。按儒家的理念,诗的最大功能还是对人的精神的引导、教化,这就是孔夫子所说的“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礼记・经解》)。也就是要通过诗歌的吟诵,发泄不满和悲苦,使情绪得以平复(“诗可以怨”),然后,通过诗的移情兴发、潜移默化的作用,涵养人的中和之性情(“诗可以兴”),由个人心灵的净化、性情的温柔敦厚,进而发展为人与人关系的融合,弥漫于家庭、社会以至国家,就可以达到天下的长治久安与和谐(“诗可以群”)。
对这样的儒家的以诗治国观,历来是有不同看法的,也有尖锐的批评,这里不作讨论。我们注重的是其中的一个合理因素,即对人的心性、内在精神世界以及人伦关系的重视,强调诗歌对提升、净化人的心灵的作用,移风易俗的作用。由此,我们想起了人们已经熟知的“人诗意地栖居”的理念,这样的联想大概是有道理的。
一位中学教师对这一理念作了这样的阐述:“人生活在两个世界里。首先我们生活在现实世界里,生活在一个世俗化的世界里,生活在一个充满着丑陋和污浊的世界里。但这绝不是生活的全部。我们每一个人还拥有另外一个世界,那是一个意义的世界,是一个诗意的世界。”这位教师说,“为了一种诗意的生活”,这就是我们今天需要阅读诗歌的“第一条理由”。(马小平:《走近诗歌》)
这自然是有感而发:今天的中国,人的情感的沙化,趣味的粗鄙,精神的沉沦,心灵的扭曲,人伦的丧失,人际关系的敌化、毒化,都到了崩溃的临界点,而且是全民性的,构成了真正的民族精神危机,社会危机。面对这样的现实世界,我们作为普通的教师、学者,普通百姓,总体上是无能为力的;但我们还可以“救出我自己”,这就是我经常说的,我们至少可以在自己和周围的小圈子里,创造一种“有意义的生活”,“诗意的生活”。这绝不是对现实的逃避,恰恰是以我们自己的方式,在我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和精神失落的现实社会对抗。而要创造有意义的诗意的生活,最重要也是最简捷的途径,就是阅读诗歌。这也是我们提出“让诗歌伴随一生”的理念的最基本的意义:在不间断的诗歌阅读中,人将永远保持对生命意义的探寻,对真、善、美的向往与追求,永远保持不断提升和净化自我心灵的态势,这确实是一个人“一生”的生命命题,也是我们面对假、恶、丑的现实,必须坚守的最后的人生底线。
我们不仅自己读,还要和朋友一起读,至少要和家人一起读。这样,我们不仅有充满诗意的生命个体,还有读诗写诗的家庭,读诗写诗的朋友圈,在这无诗、排斥诗的时代里,坚守一种诗的个体与群体的“存在”,哪怕是十分微弱的存在,这本身就是一首“诗”,一种意义。我们编选这一套《诗歌读本》,也是为了创造一个由编者、出版者、读者共同组成的诗的精神共同体。至少在我们拿起这套书时,能够感受到一点诗意,感受到现实中所稀缺,因而不免有些怪异,但却是超越时空,永恒的美好的诗歌,美好的人生的“存在”,这就够了。
“诗教”,还有一层意义,就是重视和强调诗歌在儿童和青少年教育中的特殊作用,这也是诗歌的教化功能的一个重要方面。
这首先是基于诗歌和儿童、青少年本原性的亲和力,诗与童心的内在契合。如一位儿童文学研究者所说:“人天生即具备歌唱的本能”,“在声音与节奏、韵律与情感之间,儿童天生地即与诗有一种最亲密的联系”,诗的创造“植根于这种原初的天才的想象力和本质性的儿童精神生活中”。(李咏吟:《诗教与儿童精神生活的自由》)如一位中学教师所说:“几乎在每一个人的一生中,都有一段诗意盎然的岁月,那是多愁善感、混沌初开的青春期,迷惘执著的深情,敏感纤细的心灵,仿佛只有诗歌才能诉说满腹的心思,书写对生活的最初的感应,因而,每个年轻人天生地就是诗人。”(严凌君:《人间的诗意――人生抒情诗读本・前言》)
于是,就有了阅读诗歌的第二条理由:“诗歌是教育,而且是最好的教育,它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因为诗歌是诗人灵魂的产物,灵魂的交谈方式是最能抵达根本的交流方式”,而且“诗歌能够使我们获得对世界最好的理解”。(马小平:《走近诗歌》)
而儿童教育学者们更看重诗歌的两个教育功能。首先,诗教“不仅适合儿童的天性”,而且“有助于激活(孩子自身潜在的)人类本原的精神自由与想象力”;而儿童心灵自由的保护与培育,又是人的“生命中最伟大的事件”,这不仅对儿童个体生命的终身发展,而且对民族精神的健全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其二,诗教“有助于儿童建立个人与古典文明或民族思想文化价值传统”,以及人类文明传统之间的“亲和联系”。(李咏吟:《诗教与儿童精神生活的自由》)这也是由诗歌的本性、本质所决定的:诗在文学的文类中,是最具精神性的,因此,杰出、伟大的诗人的诗,总是集中了时代的个体精神、民族精神和人类精神。在这个意义上说,读诗,特别是经典诗歌,是承接民族和人类文明精神成果的最佳途径。编选中国和世界最出色的诗歌,促进文明的传承,正是我们这套《诗歌读本》的一个重要动因和目的。
这当然也是有感而为。正值诗意年龄的儿童、青少年却不读诗,他们的生活也了无诗意: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教育现实。究其原因,首先是在应试教育的狂澜下,诗歌也以应试的面目出现,“那种非生命形态,是肢解后的残句片语,接受着一种指令性的观赏”,知识的灌输,解剖式的分析,使得最应亲近诗的孩子,望诗而生畏。(原珠海市第一中学曾宏燕老师语)
对诗的挑战,还来自电影电视动画。如研究者所分析,“对于儿童来说,生命经验有限,观看动画艺术自然有助于激发他们的想象力”,但电影、电视、动画的想象是“直接的,确定的,图像化的,它具有一种特别的强制性,即让接受者没有自我创造和自我独立想象的空间,只有被动接受和感知的自由”,因此,“我们如果只重视动画艺术,那么,很可能全世界儿童的想象力将来都是一样的”。这就会导致一个“十分可怕”的后果:“儿童的精神想象没有了自由和无限的可能性”。这样,通过诗歌的阅读来保护儿童的自由的想象力和个人创造力,就具有了特殊的重要性。可惜,至今中国的教育界和诗歌界,还很少有人注意到这“诗与视觉艺术本质上的对抗性”(李咏吟:《诗教与儿童精神生活的自由》),还不懂得越是面对教育手段的科技化,恢复诗教传统就越具有迫切性。我们编辑这套《诗歌读本》,为“诗教”而大声疾呼,实在是出于诗歌教育因应试、因视觉艺术的冲击而被边缘化的隐忧。
但我们也有自己有限的信心,还是基于前面所说的诗歌与人,特别是儿童、青少年本原、本质上的血缘关系,即所谓“人在,诗在;青春永在,诗永生”。我们甚至觉得,教育的所有领域: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以至大学教育,成年教育,老年教育,都是诗歌“展翅飞翔”的广阔天地。这些年,诗歌界一直在讨论如何走出只有诗人读诗的小圈子和困境,却很少注意到诗教给诗歌发展和传播带来的巨大空间和可能性。而在我看来,一个时代的诗歌的生命力,很大程度上要看诗歌能否进入年轻一代的精神生活。因此,编选这套《诗歌读本》,也是一次沟通诗歌界与教育界,大学与中小学教育的自觉努力,因此请来了诗歌研究的专家洪子诚教授和我共同担任主编。本书的编者也大都是诗人和诗歌研究者,这样也就同时增强了这套《诗歌读本》的学术含量。
我们确实是把《诗歌读本》的编选当作学术工作来做的。这就说到了我们“如何编”,即按照什么原则来编选,其理论依据是什么的问题。大体有两大依据和原则。
我在编辑工作一开始,就提出“人类个体发生和系统发生的程序相同,儿童时代又经过文明发达的历程”的人类学基本原理,这是我们编选这套《诗歌读本》的理论基础”(《〈诗歌读本〉编选杂想》,文收《钱理群语文教育新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我们强调,人对诗歌的阅读是一个生命的成长的过程;也就是说,人在生命成长的不同时期――童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和诗歌发生不同的关系,有不同的诗歌阅读的需求和期待。因此,我们要根据人的生命成长、心理发展的不同需求来编读本,在人生命和心理发展的不同阶段,提出不同的诗教要求,也就有不同的选文与编排。
我们正是根据这样的编辑思路,将全书分为六卷――
学前卷。分两个阶段:从出生到进幼儿园之间的诗歌,是父母吟唱给孩子听的,是所谓“母歌”。其特点是诗教与乐教的统一,突出的是“歌”的特点,只为好听,意义并不重要。孩子在聆听、歌唱中学习母语,培养孩子的听觉思维,在听中感悟生命的欢乐、自由和神秘。
从孩子进幼儿园开始,就意味着进入一个群体,进入了“儿戏”阶段。其最大特点,是群体的歌、舞、诗、画的统一,是更接近原始艺术的。我们在这一卷里,编选的“游戏歌”“问答歌”“数字歌”“连锁调”“谜语歌”“拗口令”“颠倒歌”等儿歌,都有这样的特点。这一时期的诗教的主要功能是在语言游戏中培育孩子对语言(特别是语音)的感觉与趣味,对五官,特别是听觉、视觉、躯体的感觉,培育孩子的自由想象力。
小学卷。和学前相比,这一阶段的诗教有三大特点:一是直接面对文本,逐渐和歌、舞、画分离,成为独立的文字阅读;二是由群体的游戏性阅读变成个体的阅读行为;三是除声音层面外,开始注意诗歌的意义层面。
因此,本卷的编选突出的是“儿童的思维”“儿童的情感”“儿童的生活”(包括儿童家庭和集体生活和儿童在大自然中的生活)“儿童的智慧与德行”等,其功能在培育童心、童趣、童思、性情、情感、智力和品德的全面发展。
本卷虽不分初小和高小,但特地编选了主要供小学高年级学生阅读的《少男少女们的歌唱》和《祖国土》两个单元,突出“成长”的主题,表现少年意气和精神,并引导孩子的视野由家庭、学校,扩展到祖国与世界。
本卷诗歌的诗体也很丰富,除儿童诗之外,还有童话诗、寓言诗、哲理诗等。
初中卷。少年时期是人一生中感觉最敏锐,情感最丰富,想象最活跃,自我意识开始觉醒,心理变化最大的时期。适应这样的成长特点,我们将本卷的诗歌定位为“生命幻想曲”,以生命母题组织单元,展现人和自然的关系,人与自我、他人、社会,以及历史的关系,这些都是少年期最基本的生命命题。所选的诗歌,大都充满浪漫主义的激情和丰盛、无羁的想象,并且充溢着生命的亮色,这是为孩子一生的精神成长垫底的。
少年也是诗的自觉意识觉醒的时期。为此,我们特地组织了诗的要素单元,对每首诗都作了详尽的导读,引导学生鉴赏诗歌,并撰写了介绍诗歌基本知识的专题,引导孩子自己朗读诗、写诗。
高中卷。学生从少年逐步走向青年,思想、感情都趋于复杂,这是接触“现代诗”的最佳时期。因此,本卷以现代诗的阅读与鉴赏为中心,分别展示现代诗的多义性,风格和抒情方式的多样性,以及现代诗的结构和层次。除导读之外,还编选了有关的分析、讨论文章,以引导学生对诗歌的理解逐渐进入诗学的层面,在感性的激发之外,也多一些理性的沉思。
高中卷我们也设置了“中国古典诗歌的鉴赏”部分,试图引导学生从中国古诗词的特点入手,去鉴赏中国传统诗歌。每首诗后面,都附录了研究专家精到的点评和相应的阅读提示,目的不仅是帮助学生理解诗本身,更提供鉴赏方法,以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
大学卷。大学和大学以后阶段的诗歌读者,大都本身就是诗人或诗歌研究者,他们对诗歌有一种迷恋和探索热情,因此,本卷的定位是:“诗道寻踪”。从表面上看,似乎更偏向于对“诗”本身的理性思考,所展现的是“诗歌在现代社会的位置及诗歌文化的多个侧面”。但诗的背后,仍有人、人的精神世界;诗学所要追问的,最终是诗道,人之道。它涉及精神与身体,个体和社会、历史,语言和人的思维,古与今,中与西,以至纯与不纯,小与大,自由与规范,少数与多数等社会、历史、美学、哲学问题。如本卷编者所说:“读一首诗,同时也是接近一种生活方式和想象方式;理解诗歌的目的,最终在于理解自我,理解那洋溢在语言之中的、生生不息的精神创造力。”――这样,对诗的理解,又回到最初的个体生命的精神自由与创造:这也是诗教的本质。
老人儿童合卷。这是人的生命的一个合题:老人与儿童相遇。这也是诗教的一个合题:老人和孩子一起读诗。本卷命名为“憩息诗乡”,诗分“天道”“人心”“童心、童趣”三篇,而且全选中国古典诗词,这都有返元、归根之意。
这样,本书的编选也就此画了一个圆圈。
这套《诗歌读本》编选的第二个原则,是追求“家庭诗教”“学校诗教”“社会诗教”的合一。因此,本书定位为这三类诗教的阅读读本,它的预设读者是家庭的祖、父、孙三辈人,学校教师与学生,以及社会上热爱诗歌的老、中、青三代人。
我们特别注重的,是家庭诗教。这是一个至今没有引起充分重视的教育问题,却又存在着巨大的需求。家庭诗教的最大意义,在于为家庭营造一个浓郁的诗性空间,让亲情在诗中得到升华,研究者甚至说:“当每个家庭都自由地传出诵诗声与音乐声时,中国的现代文明就会产生真正的变化。”(李咏吟:《诗教与儿童精神生活的自由》)《诗歌读本》编选的一个重要动因,就是要为家庭诗教提供一个切实可用的文本,具体可操作的途径。我们设想,家庭诗教可以以不同方式贯穿一生的阅读。学前阶段,以“母教”为主,由母亲(或父亲)给孩子吟诵诗歌,或父母和孩子一起做“儿戏”,在游戏中读儿歌。小学(尤其是初小阶段),由家长和孩子一起读诗,家长给以适当的讲解。初中、高中和大学阶段的诗教,应以孩子的自主阅读为主,但家长也要自己读诗,这既是自我精神提升的需要,而且也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诗,交换彼此阅读的体会,这应是父母和青少年时期的孩子进行精神交流的一个较好方式――在这一时期孩子和父母的交流常有障碍,一起讨论诗,是最容易沟通的。最后,是老年的祖父母和幼年的孙子、孙女一起读诗,这既是彼此的精神需要,也是沟通祖孙辈的较好途径。
篇10
房屋坐落于开满防风花和窄叶千里光的山谷,山下林畔,或者绿草深处。至于屋内,门帘挑处,光线幽深,人影来去,总是寂然无声。
我在那里度过的时间其实很短,然而我习惯用很长的时间将它回忆。我总是梦见那些长着青稞的房屋,那些草木扶疏,以及山峦叠嶂。在梦里,我不知这只是梦中之物,一晌贪欢。醒来时,我以为我不过是换了个做梦的地方,只要片刻回转,风物昔年。
每每从电影中返身而回,在四壁的粉白中,是短暂的无所适存。是否可以这样理解,塔可夫斯基电影中那些富有质感的细节,简陋之物,梦幻交替,时间的缓慢移动,记忆与温度,它无处不在自然声息,追溯,以及对过去和未来的重塑,都是家园式的,存在于我们曾经身处的宁静后方。
2、也许如此。里尔克在他的散文《后方》中说:“在那里,人并不突显出来,人并不寂寞。那儿总有一些桃树或者苹果树,在它们旁边,人显得既不重要又很合群。”在自己的家乡,谁会将自己凌驾于万物之上,即使他们在那里度过的时间少而又少。他们总会低下身子来,与最细小的,哪怕是一寸微光,一缕似有似无的晚风合起来,他们几乎就是一株会微笑的树木。他们可以葱茏,也可以凋零,他们甚至可以有短暂的停顿,但他们始终与季节和天空融为一体。在那里,他们的沉默多于说笑。即便如此,他们依然身心安宁,感觉踏实。
要知道,没有多少地方会让你感到厚实安稳。
3、他总是从你的回望出发,推开你家园的那一面斑驳门扇。他的动作轻而又轻,仿佛风在水上,或者,风在翅膀上。他不吹魔笛,但是你迷恋。你们走上青草细软的小径,那草尖上的露水或者会湿了你的裤脚,冰凉透进脚踝,这不会阻止你跨过河流。如果是夏天,河流水势不大,然而河面宽阔,你们只得沿河行进,那几乎总是逆流而上,静谧河水泛着青色波光。也许在河流的某个转折处,你们走进树林。那是一片桦树林,白桦、红桦,或者黑桦,都在那里生长,蘑菇、朽叶和黑色的小虫子铺在地面,那些红桦的树皮大片大片脱落,而黑桦时常木质纠结。或者是一片杉树林。鸟儿在间关啁啾,太阳光偶尔从树梢漏下,那是一束金色的迷蒙。然后,然后他在某个地方休憩,依着青色岩石,而你继续上路。朝着远处山岗,或者回头,回到祖屋。
这样的行走几乎没有任何意义,然而你记得其间的每一个细节。你也知道,他只是引你出发,而后暂别。他不会参与你历程的全部。他将始终与你平等,他让你回到你自己的生命体验,并从那里得到完善。
4、也有一些时候,你们从梦境出发。那些时刻总是那么安静,即便有声息发出,那也是一颗水珠掉进另一颗水珠里,是遁去身影的布谷鸟在丛林深处鸣啭,是马低下头咀嚼岸边青草,是男孩朗读诗歌或者踩踏积雪,是门窗开合处,火车驶过轨道,是母亲伸出手抚摸自己光滑的脸颊……这是来自自然的声息,那怕是那一只盛满牛奶的瓶子,被女孩的意识推动,滑下桌子碎掉,或者男孩铸成的那口铜钟被敲响。那些声音没有附属的性质,不突兀。那几乎是白云流过天际的声音,你不必侧耳细听,但是你明白。
你明白时间不会以线性的方式行走,它也不受日常逻辑的控制。它们在一个片断与另一个片断之间跌宕跳跃,或者拉着圆圈舞蹈。你的梦境、幻想、记忆、而今的现实,它们总是交替闪现。你不能判定谁是谁非,因为它们原本是你自己。
5、这般时光。柴可夫斯基曾将他的《A小调钢琴三重奏》题为“纪念一位伟大的艺术家”,那是为怀念鲁宾斯坦而做。有人说,这首曲子悲歌性质的第一乐章,那大小提琴的陈述中,无尽的哀伤挥之不去,思念无法解脱,这正符合塔可夫斯基电影的回归情节。更有人认为,作为变奏部分的第二乐章,那里面的十一个变奏和终曲,鲁宾斯坦喜欢的俄罗斯民谣,音乐钟,对巴赫曲风的模仿,更切近塔可夫斯基。我斜在夜晚的沙发上,听基辛、贝尔和麦斯基的《A小调钢琴三重奏》,窗外的路灯透进一些昏黄的光晕来,罩着水瓶中的一丛富贵竹,枝叶的疏影正在那里掩映。何必生搬硬套呢,我忽然想,明确的意义又有何用。一个镜头移动着,一段废弃的铁路在荒草中延伸,一匹马躺下来,四蹄伸开仿佛一朵黑色的花,草地上坐着的年轻母亲,她看见老去的自己牵着年幼的自己。摇移过去,一束光穿透林梢,光斑溅在草地上,男孩子穿着薄衬衫,在光束中旋转,他的笑声传出,小云雀忽起忽落。然而没有结束:母亲微笑,男孩子俯身水桶,再起身,水面上毂纹未平,他不知道那是哪一面大海的云淡风轻。如此串联又交替,失掉秩序,仿佛一树扁刺蔷薇被风吹雨打去,花瓣零落,时间却依旧。
时光是一场瓢泼雨,亦或玲珑水珠,它泼洒,亦或浸润,何必定要风生水起。幻想曲怎样,波尔卡又怎样。复调,变奏,偶尔的装饰音,何必刻意。他的情结那般宁静温婉,镀着光晕,那几乎是时光中最柔和的慢板,涵盖所有。
6、又是谁说过,贝拉·塔尔的电影中有着塔可夫斯基的影子。如果这仅仅指缓慢摇移的长镜头,黑白色调,对画面近似洁癖的要求,或许如此。然而贝拉·塔尔每一个标志性的细节里,充塞着无止境的绝望,如同《都灵之马》中,那土豆上偶尔闪烁的微光,洗衣盆中袅娜而出的热气,便是那一句:“我听不到蛀虫的声音,它们不再蛀木头了。”在那里,总是背影,沉默,狂风呼啸,漫长的时间,摇移,破碎压抑,这一切都需要耐心。如果观众没有亲身体验,不曾知晓那细枝末节里的光影斑驳,那幽闭、狭小和酸楚;如果那舒缓慢移的长镜头,不曾让人回忆,不曾让人在回忆中进行捕捉和比较,他便只会让观众时刻想起那一句“死亡瞬间,我们不会再纠结所作所为是否有意义,我们、已老去的灵魂、这个世界都不复存在”。贝拉·塔尔的电影并不适合任何人去观看,他只需要一部分观众。
但是塔可夫斯基不一样。他的电影中总有个祥和的隐形人,他展开手臂和怀抱,他迎接,他召唤,他以希望和信念,爱,以及美。一如他电影中的那些人,他们总有着彻底的绝望,但同时,又怀着离奇的希望:在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中自焚的多米尼克,烧掉自己房子的亚历山大,沉默寡言的潜行者,举着蜡烛,一次又一次走过水塘的戈尔恰科夫。这些近乎成为圣愚的人,一再对你说:救赎总会实现。
是,救赎总会实现,因为愿望洁净,充满良知和信仰。
7、我因此相信,时光于我们总有意义。譬如有这样一刻,你曾经长久记得,你便是决心要将自己的过去弃绝掉,像丢一堆无用的垃圾那样,然而你还是再三挑拣,留下那么一刻:原野的风过处,浓密修长的树枝摆动,仿佛一千只鸟哗然飞起;树林里横斜的一段朽木,它旁边流光的草地上开满粉色小花,然而朽木依旧像核桃一样碎掉;油菜花铺满原野,你走过,耳边是蜜蜂和阳光发出的热烈轰响;花枝蔓生的院子里,你推开低矮栅栏,看见母亲俯身的背影……那几乎是我们曾经共处的时光,尽管你我相隔遥远以至天涯。我甚至认为,我所不愿丢弃的每一瞬间,便也是你的每一瞬间,我所执着的,便也是你的执着。尽管那一时,我觉察到松影清风,一江流红,而你,觉察到的,只不过是阆然无际。
时光总有意义,即便你固执地认为它在慢慢流逝,以至于你的过去,全被它荒废。但时光自己,并没有因为你的否定,沦落成一片废墟。塔可夫斯基无法告诉你时光的所有秘密,但你至少应该明白,他或许会说:微如芥子,也成世界。
8、几年前,我房子对面,是一所破败院落。红砖砌就的低矮围墙里,几间红砖瓦房,老旧的房子了,屋顶长满野草和苔藓,有几处已经坍塌,瓦片零落。屋后几株青杨,灰白树皮早已龟裂,树枝撑开来,在夏季,蓝天下的凉棚一样。这已经是高大的树木了,要知道,高原寒凉,树总是长得慢。
坐在阳台上,很多时候,我会看到那些屋顶的野草在摆动,便是无风的静谧中,苔藓又总是油绿。逢着雨,瓦片和苔藓上水色如镜。那时总有一只狸猫从墙头走过。我偶尔隔着玻璃唤它,它只是回过头,看一眼,又淡定从容地继续朝前。也有一两只来屋顶闲逛的猫,它们将爪子极小心地安放到瓦片上,或者蹲在苔藓旁。平时鼓噪在青杨树梢的,是几只喜鹊,也有花石头雀,和一对白肚皮的啄木鸟。一年端午,飞来一只布谷,藏在树中幽幽地叫。要知道,布谷是不会轻易让人看见的鸟,然而我还是看见它灰色的身影,穿过墨绿青杨仿佛正在离场。
那时候的夜晚,窗外总有声音响起,风过树叶,雨滴敲打屋檐,一只长耳鸮凄厉啼叫,或者遥远又清晰的犬吠,屋顶的猫偶尔聚众打架。
而现在,家的前后全是楼层,玻璃窗时常闪烁亮光的碎片,在夜晚,模糊的人影在帘子后。有时候,你以为你会对着窗子发呆,然而你耳朵里灌注的,不过是汽车摁响的喇叭。
现在的电影艺术,几乎成为一种模式,商业气息取代质朴,或者故弄玄虚。并且它们从不温和,它们逼迫,强加,绑架。然而你不得不心甘情愿。如同你不得不离开曾经的院落,离开树木和鸟鸣,离开野草葳蕤。你必得搬到玻璃窗和霓虹灯炫目的地方,这个地方一边仿佛春天正在繁荣,一边又仿佛深秋早已荒芜。一些时间和记忆也在逐渐消失,包括缓慢和温度。任何事情的发生都让人如入异域,却又一蹴而就,没有过程。在这之中,你必将成为环境的一部分,那不是一枝迎风轻舞的紫丁香,或电光,而只是,一团模糊不定的阴影。在这里,你在,然而你已失去。
9、塔可夫斯基的电影几乎就是我窗外那些风景中的一道了,一些时候,我这样惋惜。什么时候开始,我已老去,需要找一些温暖的回忆,而不是一味新奇。新奇见得多了,便看出其中的套路。套路过于熟悉,一招一式的新意早已荡然无存,不过又是些陈旧的琐碎。新奇中也许有陌生,然而陌生中又带着疏离。疏离,这青春期的时尚,我已玩过。然而回忆不一样。回忆是一把长命锁,总在你的颈项间碰出声响,尽管你看不见。回忆也总会生发,会滋长,如同春天那一方黑色土壤。即便你点下的是一粒豆碴,春天一到,照样长草流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