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假虎威的故事续写范文
时间:2023-03-23 08:38: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狐假虎威的故事续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狐假虎威》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中的教学内容,故事的内容是老虎逮到一只狐狸。要吃它。狐狸撒了谎,于是老虎就被蒙住了,按照狐狸的话跟它走。此时,森林里的野兽见了他们都逃跑了。老虎不知道其中的原因,还以为野兽们是怕狐狸哩!通过这个故事来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
二、设计思路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借助文中的图画读懂文字内容。因为课文中插图十分的逼真,形象地再现了“狐假虎威”的过程。所以,在看图读课文的基础上讲述故事的内容。从而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深刻的了解,既拓展了成语的意思,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掌握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 掌握生字组成的词语,通过过程探究掌握课文内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理解成语的基础上认识仗势欺人的坏人。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教学难点 理解成语“狐假虎威”的引申意义。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推进新课
多媒体视频播放狐狸在老虎后奔跑情景(学生观看)。
师:今天,我们将学习一个成语《狐假虎威》。(板书)
师:我们知道,狐狸是一种狡猾多疑的动物。而老虎是一种十分凶猛的动物,被称为百兽之王。一天狐狸遇到了老虎,它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设计意图 通过情境创设,加之设疑激趣,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为下文的研读作铺垫)
(二)理解题意,研读课文
1.出示句子 为什么百兽闻风而逃呢
(学生纷纷举手抢答)
师:原来,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
2.探究课题
师:课题“狐假虎威”是我们熟悉的成语,其中“狐”就是“狐狸”,“虎”就是“老虎”,“假”是“借着”,“威”是威风。
(设计意图 通过逐词逐句理解课题,让学生理解成语的意思。)
(三)研读课文,合作探究
1.研读1自然段
师:本故事是如何开始的呢?(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师:(出示图片)质疑:老虎的凶猛表现在哪里?
(明确:“扑”“逮”)
(学生练读)
2.研读2~5自然段
过渡:狐狸被老虎逮住了性命难保,情况十分危急。此时,狐狸想出了一个坏主意。狐狸想出什么主意呢?
(明确 害怕 狡猾)
师:课文中那些句子与词语说明狐狸的狡猾?(指导读词、读句)
明确:
①眼珠子骨碌一转。
②扯着嗓子。
③是老天爷派我来……我看你有多大的胆子!
④听了狐狸的话,老虎先是一愣。
(指导读句 演读2~5自然段,读出不同的语气。)
3.研读6~8自然段
过渡:看到老虎半信半疑的样子,狐狸想出了一个办法:亲自带着老虎到森林里走一趟。
(学生细读一读7~8自然段。)
师:现在请5名体现戴上头饰上台表演,其余同学当一次导演。
师:根据表演活动过程师生评议,然后出示卡片
(摇头摆尾 神气活现 半信半疑 东张西望)
(请当导演的学生对表演进行评价)
师:(出示图片)提出疑问
①当森林中的野猪、小鹿以及兔子看到狐狸大摇大摆地走来时,与往常很不一样,它们知道是什么回事吗?
②哪个词写出了它们的不明白?(明确:纳闷)这时,它们想到了什么?(过去狐狸可没这么威风呀!今天为什么这样的神气活现的,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③森林中的百兽为什么会撒腿就跑呢?(明确:害怕、担心)
小结:看了大家刚才的表演,我们再来继续读这篇课文。此时,应该怎样表达其中的感情。
(指导朗读:指名读,齐读,范读)
4.研读第9自然段
过渡:同学们,当老虎看到森林中的百兽们纷纷的逃跑时,他想到了什么?(明确:上当 受骗)
师生交流:
师:森林中的百兽是看到谁才跑的?
生:老虎根本就不是怕狐狸,而是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
师生:这就是成语“狐假虎威”的含义。
师: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用这个成语来比喻借助别人的力量吓唬其他人。其实,这个人自己病没什么本事。因此,我们在看待事情时不能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否则,就容易上当受骗。
(设计意图 通过逐层研读,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在探究过程中了解狐狸如何骗过老虎,以及为什么老虎在后跑、狐狸前面跑。进而理解狐狸是借助老虎的威风。在师生的交流与讨论中,引导学生理解狐假虎威的引申意义。)
(四)拓展延伸,激活思维
思考:如果老虎知道自己受了狐狸的骗,会出现怎么样结果?
六、课堂小结
《狐假虎威》这篇课文是一个生动、有趣的成语故事,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应该知道做什么事都要看清楚事物的本质特征,不能被事物表面的现象所迷惑。
七、作业
续写《狐假虎威》的故事,当狐狸与老虎第二次相遇的时候是什么样的情形。
篇2
新课程标准对小学写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求低年级尽兴说话写话训练并达到一定的要求,中高年级则要进行正规的写作训练,要求相当高,我们的生活缤纷多彩,我们的世界其乐无穷,需要我们用文章去描绘。然而,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小学写作可以从低年级学生训练起。
一、 发掘课文资源充分给予学生说话写话的机会
课堂上可以设计提问,锻炼学生的说话能力,多鼓励学生把话说完整,还可以比一比谁说得最精彩。同时,教师要多给予学生写话的机会。苏教版小学低年级语文课本中有许多课文可以安排学生续写。如苏教版二年级小学语文课文《沉香救母(一)》,学生学习完课文后,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写话:沉香练就了一身高强的武艺之后有没有救出他的母亲,是怎样救出他的母亲呢?要求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进行写话。在学习完课文《沉香救母(二)》后,可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进行续写:沉香救出他的母亲后发生了什么事情呢?苏教版小学低年级语文很多课文可以设计写话。如:在学习完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文《狐假虎威》后,可设计写话: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春天,森林里开满了色彩斑斓的鲜花,老虎又遇到了狐狸,老虎还会上狐狸的当吗?这次又将发生什么什么故事呢?请小朋友展开合理、丰富的想象进行写话。总之,在低年级阶段要充分给予学生说话写话的机会,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积极说,乐于写。
二、 抓住基础训练,进行写话
苏教版小学语文基础训练中安排了口语交际,可以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写话能力。除了口语交际,其余内容也可训练学生的写话能力。如学习完迈克的自我介绍后,可让学生进行自我介绍,进行写话,比一比谁写得最有条理,最精彩。像这样的可以训练学生写话能力的项目还很多,总之,我们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基础训练项目锻炼学生的说话写话的能力。
三、 多出示有意义的图片,指导写话
篇3
1 教师要为学生做好示范
就教育工作而言,语言是教学的一种工具。教师教学生,除了“身教”以外,就是“言教”。“言教”必须凭借正确规范的语言。每一位教师,实际上都担负语言教学的责任。语文教师则负担语言教学的专责。他们的语言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语言。小学阶段是少年儿童学习说话的最好时期。他们的语言模式还没有定型,模仿能力又强,这时教师的语言示范就显得尤其重要。为了准确无误地传授知识,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教师要以身作则。首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纠正一些不良的说话习惯和口语毛病,使自己能在儿童的口语训练中起积极的示范作用,并帮助他们不断地从语言实践中发现错误,纠正错误。其次在课堂上要提出什么问题,说什么话,都要注意把话说清楚,说准确,说完整,给学生好的语言影响。《学记》“善歌者使其继其声”中说,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2 学习中说写结合,互相促进
从语言的发生发展来看,口头语言先于书面语言,说是写的基础,口头语言的发展,促进了书面语言的发展;从现实的语言现象上来看,口头语言表达得正确、完整、连贯、有中心,就有助于书面语言表达的准确、鲜明、生动。另一方面,在现代社会里,由于传声技术的迅速发展,口头语言运用越来越广泛。过去许多靠文字传递的信息现在都用声音代替了。一个人说话的技能技巧直接影响着工作的效率。讲话作为一种能力,已经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一位教育家曾指出:“说话训练旨在培养青少年用母语说话的能力和熟练技巧。并使其有助于青少年个人的发展,大大促进他们的交往能力和政治生活中的活动能力。”还指出:“青少年在政治、经济和科学方面的交往能力,除了专业知识外,不仅以语言知识而且特别是以说话能力和本领为前提的。”“说”,无疑是小学生语文诸能力中很重要的一种能力。但是,纵观目前的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现状,相当一部分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说”总是“轻描淡写”而“写”总是“浓墨重彩”。因为他们往往存有一种偏见,认为农村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差这一状况是无法改变的,也是无力改变的。其实,六七岁的儿童,不管他是生活在城市,还是生活在农村,都处于口头语言发展的最佳时期。他们受外界影响快,记忆能力强,语言思维发展迅速。只要我们加强“说”的训练,农村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是可以和城镇同龄学生并驾齐驱的。因此,我们必须正确处理“说”与“写”,改变过去忽略学生讲话能力培养的状况,以“说”为基点,从说到写,先口述后笔述。同时,又把写当作一种巩固手段,以写促说,让两者互相影响,互相促进。
3 练习时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生说的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日积月累培养起来的。这就要求年年训练,课课培养,持之以恒。要求依据教育心理学的原则,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知识的规律,从易到难,从简到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从学生一入学就抓紧训练,培养他们说完整的话。小学生入学报到时,我就通过和学生对话,引导学生用完整的话回答出自己的姓名,家住在什么地方,家里有几口人等。上课后,让学生逐一向全班学生介绍自己。这样,既初步了解了学生的情况,又对学生进行了初步的口头表达能力训练。说话训练的要求很多,但根本的关键是说完整的话。话都说不完整,说话能力的提高就无从谈起。教师应从儿童入学开始,就有意识、有计划地抓学生的说话训练,培养他们说完整的话,打好了这个基础,日后的提高才有可能。
在拼音教学阶段,结合教材内容,加强拼音与语言的联系,尽快地把拼音与语言训练结合起来。教学时,我结合插图的内容和所教音节,编成句子,让学生照着老师的范句练习说话。例如,在教声母“b”时,我让学生说:“小波天天听广播。”初步让学生了解怎样才是一句完整的话。又如在教汉语拼音《iu》时,我指导学生看“iu”旁边的图画,说一句完整的话,发挥他们的合理想象,丰富学生的语言,激发学生学好语言的兴趣。
在识字和学词、学句的阶段,我每教一个字都要让学生进行“一字开花”的练习,丰富学生的词汇,为更好地进行说的训练打好基础。例如教了“春”字后,先让学生组成“春天”“春风”等词,然后启发学生用这些词语说一句话。如;“我喜欢春天。”“春天可以放风筝。”“春天的景色真美啊!”随着学生识字词量的增多和对句子概念的逐步了解,我还有计划地让学生在实际的语言练习中,初步认识一些基本句式。如: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等。我教了:“学”字之后,启发学生用“学”说一句话。这句话要包括“谁”(什么)和“怎么样”(是什么)两部分。又如在教学了《种树》这一课后,我要求学生按“谁在做什么?”这一句式练习说话,比一比谁说得多。同时,我还要求学生准备了“一句本”,让他们把说的话用汉字夹拼音的方式写下来。
在阅读教学阶段,结合教材内容和课后提示,我很重视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用完整的话回答,同时,我还提倡大胆质疑。如讲完《狐假虎威》一课后,学生提出了下面几个问题:“狐狸是怕老虎的,但它为什么还要从老虎身边窜过:”“课题《狐假虎威》能不能改成《狐借虎威》”……我认为,让学生质疑问难,既有利于引导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对一些较长又有故事情节的课文,我一般都要提供一定数量的词语,让学生练习复述。如教了《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后,我提供了下列词语让学生复述:
春 枝叶抽 春水涨
夏 枝叶茂 野花香
秋 色彩艳 野果熟
冬 雪花舞 动物躲
这个复述提纲,横观为段,竖显特点,有利于学生复述。学生复述时,及时给与肯定,并鼓励学生尽可能用自己的话复述,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口头语言。
篇4
【关键词】 小练笔;典型例文;语言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2-0-01
在语文教学中,课堂小练笔非常重要,它是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之间的桥梁。现行的语文教材以单元为主,一个单元一次作文训练,间隔时间较长,学生练笔次数少,而且容易使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相脱离。如果在对课文进行阅读教学的同时,针对所学课文特点指导学生进行课堂小练笔,就能弥补这一不足。怎样指导学生课堂小练笔呢?
1、抓住典型例文――仿写
仿写是指摹仿范文进行的一种创造性的作文训练。小学生作文正是扶床学步、呀呀学语阶段,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抓住典型的例文,以例文引路,实行读写结合,指导学生从仿写起步,无疑是提高学生作文的一条重要途径。如教学《吹泡泡》一文,这篇课文冰心在写吹泡泡时是按照吹泡泡前的准备工作怎样吹出泡泡怎样使泡泡在空中飘游的顺序写的,文章无论是在结构安排还是在准确用词方面,它都能给学生以示范。学完课文后,我让学生小结:冰心奶奶是怎样把吹泡泡的过程写清楚的、写具体的?文章中作者用了哪些动词让你体会到作者吹泡泡时的认真、小心、专注?作者又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了美丽的泡泡的?在描写时,作者运用了哪些词语?之后,我让学生试着用冰心奶奶介绍的方法也来体验一下吹泡泡的快乐,并学着冰心奶奶把自己怎样玩吹泡泡写一写。这样,读写结合,为学生提供了样文,使学生写起来有所依傍。
2、选择不同表达形式――改写
吕淑湘先生说:“改写,各种方式的改写,各种范围的改写,实在是作文的最好准备。”改写,它与背诵、摘抄是有区别的。背诵、摘抄积累下来的是现成的语言内容和表达形式,主要靠记忆。而改写呢?要记住课文中的内容,还要运用新的语言表达形式,这就要开动脑筋,要思考。因此,这是一种创造性的语言积累。学生练习改写,要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选择与课文不同的表达形式,这就需要进一步对课文的表达形式进行揣摩,还会不自觉地将自己的表达形式与课文进行比较,从比较中领悟语言表达的方法,体会不同的表达方式的效果。如教学《新型玻璃》一课,学生学完课文了解了各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之后,我安排了一个改写练习:选择一种玻璃,用第一人称的形式作自我介绍。有学生写道:“小朋友们,你们认识我吗?我叫夹丝玻璃,我的特点是……”结合这个练习,我再进一步要求学生将课文中只提到名称的其他几种玻璃,根据自己的想象写出它们的特点和用途。还鼓励学生自己设想出一种新型玻璃,并用书面形式加以介绍。这一改写练习,使学生投入到愉快的学习活动中,既有效地巩固了这一节课所学的内容,又促进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新精神。
3、凭借课文空白――补写
教材中的古诗词和一些课文中的情节写得比较概括和简略,留给人们思考和想象的空间。教者就可凭借这些古诗词和课文的“空白”设计课堂小练笔,引导学生把课文中没有写出的积极意义的内容写下来。如教学《再见了,亲人》这一课,我在第一课时让学生初学了全文,在第二课时开始时就说:“既然是话别,就应是双方的,但课文只写了志愿军说的话,此时,朝鲜人民又会说什么呢?现在我想把你们分为三组,各组分别以大娘、小金花、大嫂的身份,写一段向志愿军战士告别的话,好不好?”接下去跟学生讨论怎样顺着课文往下说,然后就放手让学生写。这样,原先仅仅是志愿军战士向朝鲜人民话别,变成了志愿军战士和朝鲜人民之间的互相话别,充分表达了中朝人民之间用鲜血凝成的深情厚谊。
4、延续故事情节――续写
教材中还有不少的课文故事都给读者留下了思考的余地,从而也给学生提供了练习写话的机会。因此,教者就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课文故事结尾展开想象,让故事延续下去,使故事有个结果。例如《狐假虎威》一文的最后一段写道:“老虎不知道百兽是害怕自己才逃跑的,还以为真是害怕狐狸呢!”这是一个富有余味的结尾,学生怀有极大的好奇心,我趁热打铁地启发学生:“后来,老虎明白了百兽是害怕自己才逃跑的,它怎样收拾这狡猾的狐狸呢?老虎说了什么?狐狸又会说什么呢?”一石击起千层浪,学生发挥各自的想象,饶有兴趣地说出自己独特的想法。这样,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想象思维,训练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5、找出连接词语――连写
小学生学习书面语言的主要途径,就是将课文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他们不断地吸纳,不断地内化,铢积寸累,大量实践,日子久了,语言能力也就自然有所提高。如教学《西风胡杨》时,我设计了这么一个小练笔:以课文中提到的“上游的人们”为劝说对象,用上“哪怕……哪怕……哪怕……”写一段话。这一小练笔的设计,我抓住了课文中出现的一组关联词语,以文中人物为题材,引导学生“串珠连线”,学生通过语言实践,不仅学习使用了这一组比较复杂的关联词语,还对学生进行了环保教育。
6、联系生活时事――撰写
篇5
一、抓典型语句,诱发想象
小学语文教材大多是文质兼美的文章。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生动形象的语言文字描绘,在学生头脑中唤起与词句相关联的表象,并进行组合,使学生产生丰富的想象和深刻的体验,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而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的积极想象力。如《再见了,亲人》一文的结尾这样写道:“再见了,亲人!再见了,亲爱的土地!列车呀,请慢一点儿开,让我们再看一眼朝鲜的亲人,让我们在这曾经洒过鲜血的土地上再停留片刻。再见了,亲人!我们的心永远跟你们在一起。”在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后,教师请学生再造想象,有位学生这样说道:汽笛一声长鸣,列车启动了,车轮缓缓滚动,伸出窗外握紧的手松开了,送别的人群渐渐向后退去。车上的志愿军战士都争着把半个身子探出窗外,挥动鲜花向群众致意,呼喊着:“再见了,亲人!”有的学生想象来送别的朝鲜人民如何跟着火车奔跑,一位失去了双腿的大嫂,叫她妹妹背着,一齐追赶着火车……学生的想象竟然如此丰富,这说明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学生对文章的语句有了正确的理解,才能产生正确的再造想象。而教师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描述,在学生头脑中产生了相应的一幅幅画面,也起着积极的催化作用。
二、抓故事情节,拓展构想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创造性想象的能力。对一些故事性较强的课文,教师可以利用情节的空白处和发展点,启发学生合理构想。学生因为有课文情节的制约,往往不会天马行空地无端编造,而容易从自己的生活体验出发作合理的发展。如《凡卡》一课,结尾写在城里受苦的小凡卡将一封没有写清收信人地址的信寄给了爷爷,随后用了一个省略号,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遐想。我在教学此处时设计了“信寄出后”的创造性练习,要求学生合理想象,为课文补续尾声。学生很快活跃起来了。有的描述爷爷根本没收到信,小凡卡后来被折磨死了;有的描述好心的邮差把信送到爷爷手中,爷爷把小凡卡接了回去,凡卡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在乡村过上了苦中有乐的生活……
又如《荷花》一文中有这样一处省略号:“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我在教学此处时,要求学生去掉省略号,想象好梦梦见了什么……
另外,我们还可以将古诗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如古诗《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学生对古诗描绘的情境并不陌生,于是我就请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描绘出一幅极富生活气息的春天的图画。
三、抓视野开拓,丰富表象
知识经验是发展学生想象力的基础,从中往往能进发出美丽的想象火花。因此,语文教学要开拓学生的视野,扩大学生的知识范围。为了丰富学生头脑中的表象,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和形象化的材料,如运用实物、图片、模型、录像等手段,或根据教学内容组织郊游、参观、访问等社会实践活动,开辟“综合实践活动课堂”,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等,使学生不断接触周围环境,丰富生活经验,使他们的想象有足够的感情材料储备。学生头脑中储备的表象越多,他们的想象力就越丰富、越开阔,创造性思维越能得到发展。
如教学《荷花》一文,我在课前布置学生观赏满池的荷花。教学时出示各种荷花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引导学生由此及彼,想象荷池中荷花的形状和身姿,使学生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又如教学《黄山奇石》一文,我出示了中国地图,并配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让学生知道“黄山”是镶嵌在祖国大地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然后,我带学生到黄山假想旅行,通过播放课件让学生感受黄山的美丽景色,尤其是黄山石之“奇”。这些方法的综合运用,唤起了学生积累在头脑中的有关绍兴东湖、柯岩、羊山等石文化风景点中的奇石表象,进而领略到祖国山河之壮丽,体味了作者热爱祖国之情。
四、抓写作演练,合理想象
篇6
在资本当道、情怀出走的当下,影视剧市场满眼望去都是各种所谓的大IP,这些所谓的大IP,个个都号称是“爆款”,动辄投资上亿元,然而口碑却掉了一地,怎样也拾不起来。但即便如此,这些大IP仍然深受各大平台追捧,甚至都不惜花费重金购买版权。从目前市场上比较火的大IP剧来看,除了昂贵的版权费以外,IP的衍生品开发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环节,各家都围绕着IP衍生品进行营销。比如,正在热播的《青云志》仅合作的广告品牌就多达38个。另外,影游联动也为这些大IP带来了一笔非常可观的收入,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似乎一切都商品化了,内容显得无足轻重起来,究竟是什么造成这样的现象?
近两年越来越多的影视公司上市,更有不同的行业跨界收购各种各样的影视公司。从前几年的煤老板到后来的房地产商,再到如今影视外的各个行业参与的并购、借壳上市事件此起彼伏。甚至有人调侃:“养猪的、做乳制品的、卖五金的、放烟花的企业都变成了影视公司。”很明显,影视产业早已成为投资者眼中的香饽饽。资本的进入对于娱乐文化产业是很好的现象,它能推动影视文化的发展,也能带来更多的社会资源。但正如余飞所说:“行业需要资本,但也不用那么多,因为这个行业容量就那么大,当资本把不适合的人拉进来做不专业的事,内容、甚至内容的评价体系都会失序。”不过从另一面讲,余飞觉得虽然当下市场失序、乱象丛生,但同时也令人期待,“真正厉害的,不管是职业还是非职业的都会在江湖里冒出来,是一个非常让人期待的时代”。
套用那句“爱情于我好像突然有了铠甲,也突然有了软肋”,资本于影视行业同样如有了铠甲也有了软肋。有了资本就可以将手里的作品向前推动,制作水准也会有很大程度的提高。但另一面,资本大量涌入就如控制不了体内洪荒之力的野兽,四处横行,让一些原本品质不高的内容狐假虎威,并扰乱整个市场。但毕竟这是一个内容为王的产业,需要有尊重影视文化的人来按照这个行业的规律办事。
本刊记者就当下市场现象采访了著名编剧余飞,畅谈资本介入对于内容究竟有没有伤害这个问题。
专访余飞:评价体系有问题整个行业都会烂
电视指南:最近市场有很多大IP非常火热,但口碑却不尽如人意,在你看来IP是不是已经到了一个节点?
余飞:我觉得IP这个词是有罪的,它混淆了某些概念。过去我们也会把优秀的小说改编成影视作品,这是一个没有争议的市场。打个比方来说,过去地摊文学、火车文学跟四大名著是沾不上边的,但现在IP这个词把这两个隔得无穷远的东西拉到一起,变成同一个东西,从正无穷到负无穷之间的所有小说都被统称为IP,但其实这两个东西之间还有无数阶层。
电视指南:市场乱象会持续下去还是会被叫停?
余飞:IP是有时限的。不是说它马上会消失,这两年为什么会这么疯狂?是因为攒了这么多年的小说全都爆发了。每个行业都有高手,写网络小说的、传统小说的,网络发展这么多年,攒下些经典、优秀的小说或者可以改编成影视作品的小说、创意都很正常,但这两年开发得差不多了,已经到一个顶峰了,后面还会持续一直下去吗?我觉得不太可能。当然了,还会有人持续地写,小说创作还会有,我觉得持续写很好,但是不管怎么写,优秀的东西不可能像以前那么多了。每年出几部优秀作品是很正常的,就跟过去改编小说一样的,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回到了正常的轨道。这些年囤积IP的肯定有人倒霉,我可以负责任地说大部分IP我们都可以在半天之内讲出比它更好的故事来,当然只是大部分,有些很优秀的我们也觉得很厉害,其他大部分业余选手写的小说,别说半天,可能2个小时就能讲出比他们好得多的故事创意来,只是文字体量没那么大而已。
电视指南:在你看来当下电视剧市场的现状是怎样的?
余飞:现在是各种各样的势力,包括资本的势力、传统影视制作机构的势力。还有很多外行、很多试图从事这个行业的新人,因为门槛太低了。从网络大电影来看,很多人觉得这是充满梦想的领域,就出现了爆发式的增长,吸引了很多并不专业的人士加入,它的体量一下大了很多。像过去网络剧是很少的,现在忽然之间网络变成一个有可能可以吞并电视台的平台了,让江湖上的人觉得大有可为,但最终会大浪淘沙。从另外一面来看,虽然现在看起来很乱,但是也充满活力,从外行中淘出一些天才,这个我还是很期待的。所以眼下是一个充满活力又很乱的市场,我们不能说全掐死,但是有些方面确实要规范。总的来讲还是很有意思的,作为职业玩家要沉住气。当然,这个职业玩家如果过去就是一个很low的、靠忽悠进来的,那也要准备完蛋。所以真正厉害的不管是职业还是非职业的都会在江湖里冒出来,是一个非常让人期待的时代。
电视指南:前两年大家都在囤IP,其实最后出来的作品却很少,现在很多公司又开始做衍生品的开发,在很多人眼里内容好像变得无足轻重了,作为编剧你怎么看待?
余飞:首先,按照他们的定义来讲是不是真的IP?这个是值得推敲的。打个比方,有人写了个《东游记》,他说有好几亿点击量,是不是真的?首先这是个问题。如果是假的就没什么可说的,也就不存在衍生品了,因为本身就没人看。但如果经事实检验它的点击率确实很高,有很多人关注,那么它的衍生品也才真正具备价值。商业最重要的一步就是,有影视作品以后再做所谓的衍生品才能势如破竹,那如果是这样的话如何才能变成影视作品呢?那是不是就要改编了?是不是就轮到编剧出场了?那么把前面这些全部刨掉以后还有区别吗?没有任何区别,跟过去我们长期以来从事的职业还是一样的,编剧来写,导演来拍,只不过是细分了一个改编市场。编剧原创这块儿他是干涉不了了,他只是加入了编剧的改编市场里面,他把这个细分了、扩大了、极致化了,这个跟IP有关吗?没有关系。他的各种利益关系绑定还是过去,还是要从编剧开始,你说这个IP有名,那过去也有有名的呀,四大名著,包括《平凡的世界》《苍天在上》等有名的小说改编,这不是一样的吗?人家的IP比你的大,《红楼梦》不比你厉害吗?过去咱们都干过,从来就没有变过的事情,一直就这么回事。
电视指南:随着越来越多的资本进入影视行业,IP版权费也越来越高,这对市场会有什么影响呢?
余飞:前面IP版权花费高的话,后面都要跟着高。比如演员、拍摄团队、编剧团队价值都很低的话,你拍摄出来的质量就会很差,那你前面的钱就白花了。所以你说花4000万买版权,100万找编剧,你觉得这个剧本值4100万?不可能呀。这个只值100万,最后只呈现出这个编剧的水平。所以那4000万就打水漂了,你那4000万可能就是忽悠了一些粉丝,但是你拍不好最后粉丝随时也会粉转黑。原著作者还在那里没有损失,但是制作这个东西的公司、团队等全部都会被骂,到最后伤害的还是整个团队,那时间长了你觉得会持久吗?时间长了肯定搞不下去或者拍得太差,买的时候花那么多钱,到最后没那么多钱弄了,到最后没人买只留下一片骂声。
所谓的网文、IP可以多多发掘,因为有好的小说,我们的改编行业也会很兴旺,本身就存在改编和原创两种类型的创作,这一点都不矛盾,只是有的人试图掌控这个改编的市场。他们试图在这个影视行业里面分到更多的利益。事实上他们在IP的风潮之下已经做到了,他们把版权的价格抬得很高了,甚至有几千万元的一个版权,一般的一两百万、三五百万元,但对编剧来讲根本不是问题,因为这个钱又不是我们掏,我们担心的是对整个行业有影响。版权的价格被日益哄抬,演员价格一路高涨,叠加起来的投资就会非常大,而当制作方在编剧团队、拍摄团队、后期制作上投放的成本过低,剧的质量就会很差,到最后伤害的还是整个团队。
电视指南:现在很多公司都在布局,手里的剧还没开拍就已经把版权分销出去了,比如跟某个网站做游戏,跟美瞳、眼镜,甚至跟火锅都能搭上关系,总之先把声势造出去,自然就有平台愿意买单。
余飞:这个不叫影视产业,叫理财产品,跟内容没有什么关系。我们看影视材料是看内容,拍得好不好,故事讲得好不好,制作好不好,其他其实我们不太管的,其他有人管,但现在管这些的人都拿这个炒股去了。跟人讲手里有个金娃娃,你看能卖多少,有人说100块,就花100块预订了,然后转身就敢1万块卖给别人,实际这东西可能就值50块钱,但他先把泡泡吹出去了。
他们这个就是强买强卖。你说不好看,他说有人看,点击量都已经有50亿(次)了。你再去街上问,任何人都没看过这个东西,他就自己成为一个体系了,就是IP的封闭体系。他根本不用观众,也不用创作者,什么都不用。比如我有一个读书网站,上面有一千万本小说,我把小说拿出来找我自己的制作团队,制作之后在自己的平台播出,我们自己有点击量的统计,统计之后卖给广告商,然后再搞衍生产品,刷点流量卖给资本平台,大的资本平台拿到之后一看有这么多牛逼的东西,又去融更大的,甚至国外的资本,更大的资本融进来之后更加大前期的投入,把这个再次开发IP,形成封闭的连环。没有一个人看也没事,因为这个网站是他的,他说有几十亿人看,你说没有,但是没有人听你说,平台是他的,评价体系是他的,什么都是他的。这是个巨大的搅动机在不停地运作,外面看不清行情的资本会觉得这个挺好,一不小心就搅进去了,要么选择跟他合作一起赚别人的钱,要么血本无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