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中的父与子课文范文
时间:2023-03-28 14:16: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地震中的父与子课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语篇链接 角色扮演朗读 音乐辅助 情感态度价值观 阅读教学
有教师问,教《地震中的父与子》(人教版五年级上册)一课,到底需不需要引导学生重点研读课文的第1自然段?是不是一定要进行读写结合?
第1自然段常被一带而过,鲜有教师领着学生去研读。该问题值得反思。
小学阅读教学偏执于内容,其后果是惨痛的:不管学生身心特征,驾空课文,无限上纲,空洞说教,牵强附会;不顾小学学段特点,大肆抽绎,讲深讲透,追求高深;罔顾语文学科特质,越界拓展,偏离语文,漫谈感悟;等等。
当下,不少阅读课则偏执于语言形式,忌讳课文主题内容。《地震中的父与子》的课例,大多着眼于语言形式的读写结合,引导学生重点研读“无论发生什么,我都会和你在一起”、文中对话、课文第12自然段等句段。这类课例也引发了我的疑惑。我一直在清理思路。
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该课的核心目标和内容之一。回归文本语境,关注其语言形式和语言内容的语篇逻辑关联性,有助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逐步生成和渐次内化。
一、对于语篇逻辑关联的挖掘,少些空泛之言,多些移情设问
第1自然段是该文的总起句,教学时不能一带而过。简言之,“30万人”“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表明地震伤害之广泛、惨重。“不到四分钟”说明地震的突发性:其时间之短促,让人猝不及防。教师可引导学生研读它,以建构语篇的逻辑关联。
(一)“四分钟”到底是长还是短
“四分钟”是240秒。240秒到底是多长时间?到底是长还是短?第1自然段本身无法回答这个问题。该问题可以暂时存疑。
相应地,在学生研读第12自然段的时候,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让他们把第12自然段与第1自然段链接起来,对“4分钟”与“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38小时”等进行比较阅读,便可见其长短。
(二)“30万人”在课文中到底是指哪些人
如果第1自然段一带而过,这“30万人”就成了一个抽象而冰冷的数字符号。
通读全文后,教师可以设问:“30万人”到底是多少人?涉及多少个家庭?牵系多少亲戚朋友?这里面到底包括哪些人?
按课文的顺序,这 30万人当包括“地震中的父与子”,包括这位父亲受伤的妻子――阿曼达的妈妈,包括那些哭着、喊着然后绝望离去的爸爸妈妈们,包括他们的儿子女儿,包括消防队长和警察,包括前来开辟出口的人们,包括阿曼达的同学们……
教师还可以移情设问。
“你们所在的村组、乡镇、县市有多少人?你们所在的小区、街道、区、市有多少人?
“假定你们那儿突发地震,30万人都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你们所在村组、乡镇、县市的人们,将是什么情形?你们所在小区、街道、市区的人们,会成什么样子?”
(三)“不同程度的伤害”中的“伤害”是什么意思,到底是指哪些伤害
教师可以请学生在读课文的过程中,注意思考以下问题,并画出与这些问题相关的词句。
地震中,阿曼达的母亲受到伤害了吗?阿曼达受到伤害了吗?阿曼达的父亲受到伤害了吗?阿曼达的同学受到伤害了吗?如果是,阿曼达的父亲和同学受到了什么伤害,什么程度的伤害?课文中的“我的儿子”“我的女儿”受到了什么伤害,什么程度的伤害?那些哭喊之后^望地离开地震现场的父母们受到了什么伤害,什么程度的伤害?那些警察、消防队长受到了什么伤害,什么程度的伤害?那些前来参与救援的人们受到了什么伤害,什么程度的伤害?
课文并没有详细罗列这“30万人”所遭受的“不同程度的伤害”。但是,学生需要并且也可以从课文语境及其语篇逻辑中读出以下信息:有的人被夺去了生命,有的人因此失去了亲人;有的人未能逃脱死神的纠缠,有的人侥幸挣脱了死神的羁绊;有的人受了重伤,有的人受了轻伤;有的人受到了死亡的惊吓,有的人感到了死亡的恐惧……
在此基础上,教师该如何引导学生研读“我的儿子”“我的女儿”等话语?
角色扮演朗读是个可行的建议,可以帮助学生把自己代入进去。角色扮演朗读可以反复几轮。教师要舍得花时间。学生可以把自己设想成阿曼达,继而把自己设想成父亲,还可以把自己设想成消防队长、警察,甚至可以把自己设想成阿曼达的同学及其父母……这些人物,全在文本中出现过,即是第1自然段“30万人”的所指。
1.从那些无辜的被夺去生命的人们的角度出发
那些无辜的被夺去了生命的人们,在文本中到底指哪些人?“我的儿子!”“我的女儿!”――那些被呼喊过名字而没有回应的男生女生们;那些未能有机会呼喊其孩子名字的爸爸妈妈们……他们中,有的是小孩,有的是老人;有的是男人,有的是女人;有的是未婚青年,有的是已婚中年人。
课堂上,教师可引导学生由此展开想象,进而代入角色。
“那些被夺去了生命的小孩,如你一样,正在教室里上课。假定你在地震中被夺去了生命,请你体会一下,失去了你,你的爸爸、妈妈会如何?你的爸爸、妈妈能够面对、愿意接受、能够承受失去你、不再有你的痛苦吗?他们会有什么反应?”
――“我的儿子!”“我的女儿!”
“那些被夺去了生命的老人,如你的爷爷奶奶一样,正准备到学校来接你们回家。假定你的爷爷、奶奶在地震中被夺去了生命,请你体会一下,失去了你的爷爷、奶奶,你会如何?你将不再有爷爷、奶奶。你们将成为不再有爷爷、奶奶疼爱的孩子。你能够面对、愿意接受、能够承受失去爷爷、奶奶的痛苦吗?”
――“我的爷爷!”“我的奶奶!”
“那些被夺去了生命的青年人,如你们的哥哥、姐姐、叔叔、阿姨一样,正在忙工作、忙学习。假定你的哥哥、姐姐、叔叔、阿姨,在地震中被夺去了生命,请你体会一下,失去了你的哥哥、姐姐、叔叔、阿姨,你会如何?你将如何面对失去他们的巨大痛苦?”
――“我的哥哥!”“我的姐姐!”
――“我的叔叔!”“我的阿姨!”
“那些被夺去了生命的中年人如你们的爸爸、妈妈一样,正在上班挣钱供你们上学。假定你的爸爸、妈妈在地震中被夺去了生命,你们将失去你们的爸爸、妈妈。你们能够接受、愿意接受、能够承受失去爸爸、妈妈,不再有爸爸、妈妈的痛苦吗?”
――“我的爸爸!”“我的妈妈!”
2.从那些无辜的失去亲人的人们的角度出发
教师可引导学生转换视角,进一步感悟文中人们遭受的伤害。
“那些失去了亲人的人,有的是小孩,有的是老人;有的是年轻人,有的是中年人。
“那些失去了亲人的小孩,成了失养的孤儿。请你想象一下,孤儿是什么样的?
“那些失去了亲人的老人,成了失养的孤老。请你想象一下,孤老是什么样的?
“那些失去了朋友的人,将承受巨大的痛苦。请你想象一下,失去朋友是什么滋味?
“那些失去了配偶的人,有的人是爸爸,有的人是妈妈――其家庭将陷入支离破碎的境地。请你想象一下,失去配偶的人是什么样的?其家庭是什么情形?”
二、对于文本情感目标的落实,少点语言形式,多点情绪色彩
地震,一场空前的人间灾难――我们需要含着泪来读这篇课文!
这无关什么语言形式。然而,偏执于文本的语言形式,似乎成了一种不言自明、包医百病的教学时尚。当冰冷的语言形式被放在首位的时候,《地震中的父与子》就不必教也无法教了。空喊口号、大讲道理、漫无边际的漫谈等都无助于逐步达成本课的情感目标。为此,师生可以并且需要把自己放入文本中,回到课文语言的内容和内里本身。
该课的对话很重要。教这些对话,当然需要读出它们的情感色彩。而对话的情感色彩,正是对话这种语言形式的情绪所在。对话是口头语言。所谓读出对话的情绪、情感,即读出口头语言的语境特点,是用声音表达出对话的情绪。这一点,教学时尤其要重锤敲打。
我们写对话,是把口语转换成书面语。口语交际的双方可以借助表情、动作、情境等非语言手段表情达意。我们读对话,则是把书面语转换成口语,以生成表情、动作、心理、情境等。这一点如做得不够,课堂上的对话就会被轻飘飘地一读而过。学生连一点感觉都找不到,更别谈什么入境了。学生离文本的语境很远、很远,尚未沾到语境的边,哪来机会把自己代入进去呢?
三、对于中心人物形象的教学,少用动态视频,多用背景音乐
在众多人物中,阿曼达及其父H是课文的中心人物。
作为中心人物,阿曼达的父亲到底是谁?阿曼达到底是谁?简单说,阿曼达的父亲是遭受伤害的幸存者、救援者,是千千万万救灾英雄的代表。阿曼达是遭受伤害的等待救援者、侥幸生还者,是地震中的普普通通受害者的代表。他们是第1自然段“30万人”的所指。他们都是让人动容的人物!
选择人物形象进行教学,符合单元导读的意图。但是,抽象概念不是人物形象教学的抓手。好好研读课文后,一些有意思、有新意、有用处的课路就会呈现出来。
(一)开课环节的默哀仪式
上《地震中的父与子》这一课,第一个仪式可以是默哀。师生可以全体默哀3分钟,仪式务必非常正式、非常慎重、非常庄重、非常肃穆、非常沉寂。
“默哀”,就是初步的披文入境,能帮助学生体会语言内容的仪式化语境。哀伤,是这节课的总体氛围和情绪基调,它笼盖了这节课。哀伤的音乐当可始终在教室里低回。这是本节课的背景音乐。很遗憾,在听过的大多数《地震中的父与子》的课例中,我都未能感受到此情此景。
(二)背景音乐的遴选和使用
不少教师上课倾向于使用视频。这并无不可。但我们认为,背景音乐的使用更适合课文的内容特点,有助于达成关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核心目标。
1.父亲前往和到达学校的过程,可以配上这样意境的主题音乐:天崩地裂、房倒屋塌、瓦碎砾散、物事凌乱、人畜慌乱、绝望恐惧、无助迷茫、痛不欲生。
2.父亲挖掘的过程,可以配上命运交响乐缓急相应的变奏部分。
3.孩子们等待救援的过程,可以配上如下意境的主题音乐:不安、失望、焦虑、惶恐、恐惧、放弃、挣扎、绝望、无奈、求生、笃信等情绪复杂交织。
4.阿曼达和同学们的得救过程,可配上表现绝处逢生、喜出望外、充满感恩的主题音乐。
如果没有上述元素,我无法上好《地震中的父与子》这一课。
有人士“有模有样”地质疑了该课内容的真实性。该质疑与教学创新是两码事,引起了少数教师的困惑。基于学生的身心特征和核心素养,我们不赞成、不建议教师在课堂上刻意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真实性进行不必要的质疑。
读了这篇课文,如果学生像是在谈论一件与自己毫不相关的事情,即便语言形式的训练抓得再牢,这样的课也是失败的。同理,撇开语言的内里和内容,语言形式的训练也无法落到实处。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后,由于某些虚玄的误读,教学似乎进入了一个新怪圈:阅读不像阅读,习作不像习作,师生如入云里雾里。阅读教学可以结合单元内外的整体联系,涵盖一点点语言形式的领悟,但要避免打乱仗,切忌动不动就读写结合。
领悟语言形式的秘妙是艰难的。急也没有用。不少人一辈子也领悟不了几条受用的读写秘妙。这并未妨碍他们的正常语言生活。我们教学生,尤其要适可而止。切忌高高站在云天之上,俯视学生。如果学生能那么快地领悟到那么多语言形式的秘妙,甚至在短短的几分钟之内就能立马用上,语文还用得着上课吗?许许多多的文本秘妙,不是学生需要会用的。小学阶段的学生有点意识就可以了。
篇2
看到这篇课文,我不由想起了那件事情:那次,妈妈带我去逛交流会。我蹦蹦跳跳的,可高兴了,一会跑到这儿,一会跳到那儿。妈妈提醒我说:“慢点,人很多,小心走丢。”我漫不经心地回答了一声:“知道啦。”后来,我告诉妈妈我要去看书,妈妈爽快的答应了。我到书摊前,哇!好多书啊!沉浸在书海里真是件幸福的事情!咦,十五分钟过去了,妈妈怎么还没来啊?难道妈妈抛弃我了?我抱着怀疑的态度,找了起来。我转了整整一圈,都没找到妈妈。我鼻子一酸,伤心的泪水夺眶而出。我心里想:哼,你不要我,我也不找你,我去找爸爸!正当我准备走的时候,耳边又响起了那个熟悉的声音:”欣欣!欣欣!”原来是妈妈在找我,我顺着声音传来的那个方向看去,妈妈正焦急的喊着我,满脸汗珠。她快要哭出来了。很明显,她的脚很痛,但她还是一路小跑着,边跑边喊着我的乳名,我的鼻子又是一酸,眼泪又一次的夺眶而出,我不顾一切的冲了过去,扑进了妈妈的怀抱。我看见,那酸酸的东西也正从妈妈的面颊上悄无声息的落下来……
后来我才知道,妈妈为了找我,脚都磨起了泡,而我却……想到这,我又一次的哭了,因为在看了《地震中的父与子》这一课之后我才明白,妈妈爱我爱的太深了,为了我而付出的也太多了……
父爱、母爱是什么?是指南针、是依靠、是幸福、是靠山。当你迷失方向时,只需他们在前方轻轻呼唤着你的乳名;当你失败时,只需他们对你说些鼓励性的话语;成功了,他们会警告你,让你不要骄傲,继续前进;遇到危险了,他们会在身前为你抵挡,抵挡住那可怕的危险。
篇3
摘要:从整体感知课文入手,引导学生重点感悟关键字词、句段,对父与子的“了不起”进行深入品读,从而感受到父亲的了不起在于他的“不放弃”和“责任感”;儿子的了不起在于他对父亲的信任和对同伴的责任感。由此启发学生做一个对社会、对他人、对亲人有责任感的人。通过重点句段的品读,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关键词:抓住目标;恰当设计;感知课文
中图分类号:G624.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5-0255-02
内容解析:
这是一个感人肺腑、给人无限启示的故事:
一位在大地震中幸存下来的父亲,怀揣对儿子的承诺――“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不顾劝阻,历尽艰辛,徒手挖掘38小时,在废墟中救出了儿子和同学。而年仅7岁的儿子阿曼达被困在坍塌的教室中,心中装满了对父亲的信任――“不论发生什么,你总会和我在一起!”在绝境中不但勇敢面对那些不确定的困难,而且激励同伴共同等待生的希望。更震撼人心的是7岁的阿曼达在得到父亲救援时,竟然让其他的孩子先走,自己最后出来。
语言平实、描写具体、感情真挚,是这篇文章的主要特点。
文章通过对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的细致描写,塑造了两个高大的形象--父与子,赞扬了两种高贵的品质――责任与信任。引导学生从课文描写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的语段中感受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和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巨大精神力量是文章的重点。“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类似这样的话在文中出现了3次,没有豪言壮语,没有大力渲染,就是这句暖入心脾的话给父子二人带来巨大的精神力量,这句话正是支撑父子二人创造奇迹的信念和动力。所以理解“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这句话是文章的难点。
目标设定:
从整体感知课文入手,引导学生重点感悟关键字词、句段,对父与子的“了不起”进行深入品读,从而感受到父亲的了不起在于他的“不放弃”和“责任感”;儿子的了不起在于他对父亲的信任和对同伴的责任感。由此启发学生做一个对社会、对他人、对亲人有责任感的人。通过重点句段的品读,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活动设计:
1.抓住中心词,整体感知人物
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
这是提领全文的关键句。是引领学生深入阅读文本的一个最佳切入点。为什么说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了不起”这个词语牵一发而动全身,把学生带入文本,带入对父亲和儿子的具体语段描写中。
引导学生质疑:父亲的“了不起”体现在哪儿?儿子的“了不起”体现在哪儿?画出相关语句,仔细体会。
2.体会父亲的“了不起”
A.出示句子,指导朗读:
“谁愿意帮助我?”(希望)
“你是不是来帮助我?”(渴望)
“你是不是来帮助我?”(失望)
这是父亲在救助儿子时对身边的人说的三句话。这三句话表面看起来差不多,但细读之下,透过文字的背后,我们看到了这位父亲内心的情感变化:由希望得到帮助,到渴望有人帮助,到最后发出失望的质问,从字里行间我们感到了父亲那种爱子之深,救子之切的心情。
引导学生用不同的语气读出父亲的内心情感变化,体会父亲的了不起――不放弃。
B.出示句段,指导品读:
“然而这位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引读:父亲在独自徒手挖掘中,内心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
当他挖了8小时,满脸灰尘时,他心里想的是:“儿子在等着我!”
当他挖了12小时,双眼布满血丝时,他心里想的是:“儿子在等着我!”
当他挖了24小时,衣服破烂不堪时,他心里想的是:“儿子在等着我!”当他挖了36小时,浑身都是血迹,他心里想的是:“儿子在等着我!”
想象:两天一夜没有合眼,两天一夜没有停止挖掘,在这36小时的挖掘中这位父亲可能会遇到什么,看到什么?引导学生理解父亲那惊人的毅力,忍受着常人所不能忍受的肉体上和精神上的痛苦!父亲的了不起都缘于对儿子深沉的爱!
设疑:父亲为了救儿子,整整挖了36小时,为什么不直接写挖了36小时,而是从8小时写起?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语言的表达特色,在阅读中学习理解。(这样写突出了挖的时间之长,之艰难,更能体现父亲执著的信念和父救子所克服的巨大困难。)
3.体会儿子的“了不起”
A.出示句段:
“我告诉同学们不要怕,说只要我爸爸活着就一定会来救我,也能救大家。因为你说过,不论发生什么,你总会和我在一起!”
引导学生抓住“只要……就……”这一关联词,认识到阿曼达对父亲的无限信赖,在长达38个小时的漆黑的瓦砾堆下,没有水,没有食物,只有恐惧与危险。然而7岁的阿曼达却能在这种情况下,告诉同学不要害怕,坚持生的希望。多么了不起的阿曼达呀!
B.出示句段:
“不!爸爸。先让我的同学出去吧!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我不怕。不论发生了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
引导学生抓住“让”字,体会阿曼达的“了不起”。当灾难来临时,小小年纪的阿曼达这简单的一“让”,把生的优先权让给了别人,“让”出了爱的最高境界--爱别人。这正是阿曼达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巨大精神力量的结果,7岁的阿曼达这一“让”堪称壮举!
4. 抓住主线,凸显人物形象
A.出示句子:
“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类似的话在文中反复出现,多处呼应。这句话既是父亲挖掘下去的动力,又是儿子在绝境中满怀信心的力量源泉。
引读:
当父亲疲惫不堪,就要倒下的时候,他想到了常对儿子说的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当儿子饥渴难耐,难以支撑的时候,他想到了父亲常说的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B.运用“不论……总……”关联词语体验练习:
为了和儿子在一起,父亲克服了那些困难,结合文中对父亲的描写语段,试用“不论……总……”这样的句式来表达。
阿曼达在充满恐惧、黑暗、狭小的瓦砾堆下等待父亲救援时,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试用“不论……总……”这样的句式来表达。
归纳:这句话就像一根纽带,将地震中的父与子紧紧联系在一起。让我们看到了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和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巨大精神力量。
5.回归整体,情感升华
总结:
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创造了地震中的奇迹,就像歌中唱的那样“死神也望而却步”。让我们把父子幸福相拥的镜头永远定格在我们的记忆中。
篇4
今天,我学习了《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感触很深。这篇课文讲述的是美国洛杉机发生大地震后,一位年轻的父亲冲去儿子的学校,看见一片废墟,经过38小时的挖墟,救出了被压在废墟下的儿子与儿子同伴的一个美妙的传奇故事。
其中,这位父亲冲去儿子的学校。只见那里一片废墟,我读到这儿,我学校这位父亲的儿子活的可能性太低了,但这位父亲仍然没有放弃,埋头挖石头,大家来劝阻他提醒这位父亲可能发生大爆炸,我也不禁为这位父亲担心起来,但是这位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我的儿子在等着我,这一位父亲挖了8个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究竟是什么让他忘记了疲劳和伤痛,又是什么让他不管自己的安危,是父爱,是一句常说的话:“无论发生什么事情,我在会和你在一起“。他挖的衣服破烂不堪,双眼布满血丝,全身都是血迹,但他不灰心,仍在埋头接着挖,真不愧是个称职的父亲,这位父亲挖了38个小时瓦砾堆底下传来儿子的声音,这对了不起的父子无比幸福的抱在一起,唉!这一对父与子经过了多少困难才得到了这样的结果呀!还应了那句话:“信赖,往往来自创造”!
就像我爸爸,对我的要求特别宽松,我知道他很为难,之所以爸爸对我不敢严格,是因为他不想让我受任何伤害但我很不理解爸爸,以为爸爸会为我撑腰,我便为所欲为。但读了这篇文章,我明白了父亲的伟大,我以后要更加理解爸爸对我的用心良苦,我一定要用光明成功的前途来报答爸爸对我的用心,来报答爸爸对我的感情,来报爸爸对我的良苦。读了这篇课文,我又想到了一句话:“责任重于泰山。”
我原来只认为母爱伟大。但是我读了这篇课文我却感受父爱的伟大,父爱的伟大是金钱换不来的,我爱爸爸,父爱太伟大了呀。
篇5
这是一个感人心扉的故事。讲述了1949年,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不顾自己的生死,克服重重困难救出自己的儿子以其同伴的故事,谱写了一首父子情深的颂歌。
在生活中,父母的爱无处不在,我的父亲就是这样的,每天劳累的工作着,为我们铺好未来的路,不求回报,让我们在好的环境下成长。
读完文章后,我想到我和爸爸虽然没有遇到过类似文中所说的危险,但是爸爸对我的爱却是平凡而又伟大的,他对我的爱表现在对我的学习和生活方面的关心。我原来钢笔字写得非常难看,爸爸发现我的字很差劲儿,心里非常着急。就跑到书店买了小学生字帖,让我天天练字,但是我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认真练。爸爸知道后,为了督促我,每天坚持和我一起练字,可这离不开爸爸的帮助呀!你说,这难道不是爸爸对我的爱吗?
篇6
关键词:语文;课堂;品位
我国清代画家兼诗人郑板桥有诗曰:“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意指行文绘画如同深秋的树木那样,去掉繁杂的枝叶,以凸显脉络,突出主题。我们语文课堂也应如此,简化教学内容,突出重点,抓住值得反复体味的“闪光点”,让学生反复品读,以此来提升语感,提高语文素养,学到阅读方法。
一、以读促情做铺垫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教师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要善于发现文章的动情点,在教学时要善于点燃学生的情感因子,变文本的“此情此景”为学生的“我情我景”,让学生或喜、或忧、或伤、或愤……从而获得智慧启迪,产生促进自己发展的力量。
读书是学生亲近文本的最好形式,读书是学生接触语言的最好方式。因此,读的时间要充分:一堂课上不能老师的讲解占上风,也不能学生一味地讨论占上风,讲和议是为了促进读;应该增加默读,提高默读的速度和质量,默读思考最容易结合。还应当增加老师的范读,一段时间以来,老师的范读退出了课堂。其实在老师的动情范读中,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何尝不能增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
我校罗老师在执教《地震中的父与子》时,在教学父亲寻找施救儿子的片段时,在轻缓忧伤的音乐中满含深情地朗读,把学生带入最震撼心灵的场景中。通过朗读引领学生想象父亲徒手挖掘施救的画面,体会父亲的艰辛和执着,感受父亲深沉而博大的爱。在学生与文本对话中,在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的基础上,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出自己对课文的感受。在学生把握朗读的语气时,教师不强求统一,不追求抑扬顿挫的效果,通过各种不同语气的精彩朗读,学生对父亲形象的感悟再次得到了提升。
二、语言品味入文本
叶圣陶先生说:“唯有不忽略研究,也不忽略吟诵,那才是全面不偏。”阅读教学中对语言文字的品味是学生语文能力形成的关键因素。而学生只有在品味语言的过程中才能感悟到语言的魅力所在,从而在以后的阅读中主动积极地去思考,去品味语言。语文阅读教学,需要师生沉下心来,走入文本的字里行间,才能徜徉在语言的世界中,品尝到语言文字的含蓄美。唯有沉入文本,才能让文章不再仅仅是静止的、固化的“文本”,而是一种灵动的“读本”。这样才能让文章中常见的生活化的事物绽放生命的美丽,进而对接上作家心头的情感、智慧与思维,此之谓真正读懂了、读透了文本。
教师在文本解读中要能够捕捉文本的语言及结构特色,在教学时积极引导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亲近语言,比较、玩味、体悟,逐渐地走进课文,走进角色,与人物共鸣,与作者交心。又如罗老师在引领学生品味文本语言时,抓住“时间词语”,让学生猜想作者为什么不直接写父亲挖了36小时,又为什么8小时与12小时之间用了逗号而不是顿号?这个问题能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写得好在哪儿,体现了语文课浓浓的语文味,也有助于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学生在自主品读、体会、交流后触摸了父亲的内心情感,父亲的形象就在学生的心目中慢慢丰满起来。
让学生品味语言,着力点不是放在新异的形式上,而是放在文本的语言和文本表达的情感上面,这样的教学才见得语文的本色。
三、挖掘资源提素养
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善于结合教学实际的需要,灵活地和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拓展更大的课程资源空间。”教师在挖掘文本的潜在资源时,一定要选择一些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生活现象,以教材为载体展开探究,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活他们的思维,调动课堂气氛,使语文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
在《地震中的父与子》重点场景的教学中,我抓住时间“36小时”引领学生想象:在这漫长的36小时里,父亲会遇到哪些困难和危险?会发生怎样触目惊心的场面?父亲怎么会变得伤痕累累、憔悴不堪?这样做,填补了课文空白,让学生更深地感受、理解了父与子的了不起。同时也锻炼学生对语言信息的获取、吸收能力,对教师来讲,也是知识的大餐、思维的训练场,引发师生共同学习、探究的欲望。
当然,要想简约语文课堂,首先必须是教师对语文课程标准的深入领会,对语文教材的智慧解读,对教学目标的准确把握,对教学内容的创造性处理以及深厚的文化修养和精湛的教学艺术。其次,为学生的潜心会文、熟读精思留出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唯有如此,学生才会真正感受到自身的价值,感受到心灵成长的幸福。也唯有这样,教师的头脑才能卸下重重负累,相机指引,驾驭课堂。
参考文献:
篇7
其实“阅读好像蜜蜂采花,作文好像蜜蜂酿蜜,读和写是相辅相成的,犹如一对孪生兄弟”。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随文练笔”的形式引导学生写作,以读助写,借写促读,读写结合,则会相得益彰。
一、移花接木——读中仿写
若把写作比做园林艺术的话,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就必须提高他们“移花接木”的技巧。小学语文课文不仅文句优美,而且结构鲜明、写法典型,可成为学生写作的模板。教师在教学中要发挥文本的“典型”优势,引导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进行“移花接木”式的仿写训练,举一反三,使之逐渐成为善于“嫁接”的“能工巧匠”,让阅读与写作实现无缝对接。
1.模仿篇章结构练笔
《秦兵马俑》一文中有个典型的过渡句:“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这句话承上启下,把文章前后两部分连为一体。学习这篇课文后,可以鼓励学生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过渡句的写法。有学生在习作《我们的班长》一文中写道:“班长不但学习刻苦,成绩优异,而且还有一副热心肠呢。”这句话的前文写了班长每天坚持写日记的事例,后文写了班长在周末主动帮助住院的同学补课的事例。过渡句运用自然,使习作增色不少。
2.模仿修辞手法练笔
《孔子游春》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大自然多像一位伟大的母亲!广袤的大地是她宽广的胸怀,茂密的森林是她飘逸的长发,温暖的太阳是她明亮的眸子,和煦的轻风是她甜蜜的絮语……”这段话连用四个暗喻构成了排比式句段,具体描绘了大自然的伟大与奇妙,读起来朗朗上口,意境悠远。教学时,让学生仿照句式“( )的( )是她( )的( )”进行练笔。学生思考后纷纷踊跃发言,妙语佳句不断涌现,如“茫茫的大雾是她神秘的面纱,缤纷的野花是她精致的绣花鞋,起伏的丘陵是她健美的臂膀,奔腾的江河是她流动的血液……”
二、锦上添花——读时拓补
中国人讲究含蓄美,画家画画,总要留点空白,以给赏画者遐想的空间,来达到“恰似未曾着墨处,烟波浩渺满目前”的审美效果。我们的教材也体现着这个特性。文本的空白就是为了让学生体会到空白背后的“烟波浩渺”,教师要善于捕捉文本的空白点,化空白为练笔点,为文本锦上添花。
《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讲述的是1994年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不顾自己的安危,克服重重困难,救出自己的儿子和同学的故事。“不论发生什么,我总是和你在一起!”这是父亲和儿子共同的信念。文本第12自然段对父亲进行了细节描写:“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拦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而对儿子这36小时漫长等待的描写却留下了空白。教学时引领学生从课文对父亲的外貌描写中说说自己仿佛看到了什么。由父亲在废墟中挖了36小时,联想阿曼达在废墟下等了36小时,面临了怎样的困境,他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这个练笔,填补了课文空白,丰富了文本内涵,使学生更深刻地感受、理解了父与子的了不起。一对直面困难、永不言弃的父子形象逐渐地走进了学生的内心。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积累语言、内化语言。如此,阅读与写作便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读写结合也落到了实处。
三、改头换面——读后改写
就是以文本内容为基础,让学生对文本语言进行加工改造、重新组合、重新表达的改写练笔方式。此方式可以检测学生对课文的感知深度,又给学生创造了语言运用的机会,实现了阅读促进写作的目的。
改写常见的有角色换位和文体换位改写两种。
角色换位改写,就是把自己设想为课文中的人物或相关的人物,设身处地去处理文中的事情。比如学完了《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后,就可以让学生以第一人称的口吻介绍火星。而文体换位改写在小学课本里最常用的是改写诗歌。如改写《老师,您好!》一课,让学生根据诗意以《我的××老师》或《×老师,我想对您说》写一段话。还可以把把古诗改写成一段现代文。
篇8
关键词:放读 导读 品读 研读 背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4-0197-01
《语文课程标准》对朗读教学非常重视,四个学段的阅读部分都强调:“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教学建议部分也提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可见,朗读被认为是贯串于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语文教学方法。而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语文素养的提高离开了朗读是不能获得的。朗读教学的开展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 放读
放读,安排在授课起始环节。其目的是为了理清课文脉络,整体感知内容。初读应让学生轻声、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扫清文字障碍,把课文读通顺。学生遇到不认识的字词,查阅工具书或同桌交流完成,读后教师统一正音。这是学习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2 导读
导读,就是教师在学生放读的基础上进行指导朗读。让教材蕴含的情感靠朗读去传递,去强化,靠教师的“导”让学生随着阅读过程的推进,入情、动情、移情、抒情。如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时,学生在多次朗读中就会入情入境,不由自主地走入人物的内心去,去倾听,去交流,去感悟,从而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与心灵的震憾。学生这一情感形成过程,是老师讲、灌、析都无法代替的。这个伟大的父亲不是老师一句就能描述的,而要教师引导学生在读中悟、读中想、读中品,抓词析句,反复揣摩,层层推进,深入体验不可。读,使学生真正走入作者创设的情境之中,产生共鸣,并丰润自己的情感体验。
3 品读
品读,旨在指导学生细细体味细节处的情感变化,注意感情的跌宕起伏,即从语言的气势、节奏、停顿中,引起学生辨别语言的感彩,感受人物的喜怒哀乐,进而领悟作品的思想内涵。如《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通过学生的初读,从父亲的外貌中感受到了父爱的伟大。教师的导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再以 “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为突破口,指导学生品读感受父亲的(疲惫、狼狈),读出形象,读出情感。此处,学生能感受到父亲的辛苦、疲惫,引导抓词(“满脸”、“双眼”、“衣服”、“到处”)读出这种感受。还有的学生说到了“坚持”,并且能联系上下文感受父亲的坚持不懈、不放弃的精神。进一步追问:你还读出了这是一个怎样的父亲?进一步引导:品读 “灰尘”、“破烂不堪”、“血迹”这几个词,看看这是一个怎样的父亲?感受不同,情感体悟不同,突出的词也就不同。
4 研读
这一环节是课堂的学习强化,着重点是交流和品读,课堂研读是小学生阅读思维的碰撞与互补,是思维的激活。由于受知识结构、学识水平、生活经历、情感形式等因素的制约,学生对文本的特性、阅读的疑点、难点及兴奋点的把握和认识水平会有差异,但这些差异的存在,为课堂研读中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感悟碰撞成为可能,在课堂研读的交流和碰撞中,激发了大家对文本学习的兴趣,产生了自觉探究的欲望。让学生有目标地带着问题,再回到文本中去做有针对性的阅读和有深度的独立思考,把学生的思维带到一个更高的层面,向文本研读的更深层次迈进。
5 背读
篇9
最近,我们学了<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我深深地被这一首父爱的颂歌所感染了 。
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有一年,美国洛衫矶发生了大地震.一位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后,冲向孩子的学校.正当他望着废墟绝望的时候,突然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了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于是,他开始挖掘已经变为废墟的儿子的教室.在他挖掘的时候,不断有人来阻止他,可这位父亲不管不顾,坚定地挖了38个小时,最终他成功地把包括自己儿子在内的14名同学救了出来.
读了课文以后,我想:这位拥有着一颗对儿子责任心的父亲秉乘着不抛弃,不放弃的心理,坚定不移的挖了38个小时,这是多么伟大而又令人敬佩的父爱呀!而他的儿子呢?满怀着对父亲的信任等了38个小时,而且不单自个儿等,还带动自己的同学一起等,这样才使其他的孩子也活了下来.在安全出口开辟出来以后,他又冒着再次坍塌的危险,先人后己,让自己的同学先出去,自己则最后出去,这是多么了不起呀!
但是,这篇文章不仅有令我感动的地方,还有些地方,使我的心灵为之一颤.比如,"就在他挖掘的时候,不断有孩子的父母急匆匆赶来,看到这片废墟,他们痛哭并大喊:我的儿子!我的女儿!哭喊过后,便绝望的离开.'读到这里,我十分气愤:这些父母怎么可以这样呢?他们怎么能不相信自己的孩子呢?怎么可能放弃自己孩子的生还的一线希望呢?还有,"救火队长挡住他:太危险了,随时可能发生大爆炸,请你离开.警察走过来:你很难过,我能理解,可这样做,对你自己,对他人都有危险,快回家吧!'这一段话令我恼怒,想到:我们中国不久前,也发生了一场大地震,可是,我们并不是像你们一样,放弃生命,而是"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尽百倍努力。’’
读了这篇课文后,我体会到了父亲对孩子的那一颗责任心有多么伟大,感受到了,孩子对父亲的信任,明白到世界上不只有母爱是无私的,伟大的,父爱也如此,不过,还有一项---默默无闻.
篇10
我学完<<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后,我觉得文中的父亲很了不起,他是一个遵守诺言的父亲,他的不放弃让废墟里面的生命得到了解放,相比之下,多名父母看见教学楼已成废墟,却只会痛哭一场。我认为那些父母显然是那么渺小。文中的儿子也很伟大,他会深深切记父亲常对他说的话:“不论发生什么事,我总会跟你在一起!”14位与死神抗争顽强的生命也被他和他的父亲的话而感染。读到这里,我想起了一件往事……
在阳光充足的早上,爸爸履行了对我的诺言:“带我去深圳的欢乐谷玩”。一心想着玩的我,却不知道辛苦的爸爸为了能够让我尽情的游玩而自己在公司不眠不寐地加班了五天五夜。不争气的我又给爸爸添麻烦。
没想到,我当晚发高烧了,疲劳的爸爸艰难地背我到医院。医生给我量过体温后对爸爸说:“您女儿病得不轻了,白细胞高,需要住院观察!”爸爸顿时眼前一片灰暗,强忍着内心的焦急,平静地对医生说:“我们只是来深圳游玩,可以不住院吗?”医生很不情愿地说:“也可以,不过一定要打点滴!。”
晚上,我时不时呕吐。爸爸便精心地照料疲惫的我。一整晚,都不知爸爸是如何熬过来的。半夜,我看见爸爸那双布满血丝的眼睛,眼泪如断了线的珍珠不由自主地流淌下来。太阳公公慢悠悠地爬上山头时,爸爸却精神抖擞面对着我。爸爸您可知我的心是多么沉重啊!!
父爱,多得如天空里繁多的小星星,永久回报不了。但我们可以从一件件力所能及的小事中来报答他感谢他,让他感到辛慰、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