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短篇散文范文
时间:2023-03-14 08:58: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朱自清短篇散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出版作品有《贾平凹文集》24卷。
2、表作有《废都》《秦腔》 《古炉》 《高兴》 《带灯》 《老生》 《极花》 《山本》等长篇小说16部。
3、中短篇小说《黒氏》 《地》 《五魁》及散文《丑石》 《商州三录》 《天气》等。
4、作品曾获得国家级文学奖五次,即“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全国优秀散文(集)奖”;另获“华语传媒文学大奖”“施耐庵文学奖”“老舍文学奖”“冰心散文奖”“朱自清散文奖”“当代文学奖”“人民文学奖”等50余次;并获美国“美孚飞马文学奖”,法国“费米娜文学奖”,香港“红楼梦?世界华人长篇小说奖”,首届北京大学“王默人-周安仪世界华文文学奖”,法国“法兰西文学艺术骑士勋章”。作品被翻译出版为英语、法语、瑞典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德语、俄语、日语、韩语等30多个语种,并被改编为电影、电视、话剧、戏剧等20余种。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关键词】朱利安・豪斯 翻译质量评估模式 实际应用
德国学者豪斯创建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完整、科学、客观且系统,然而该模式的应用范围仅局限于英语与德语之间的互译。在英汉翻译领域,至今没有如此成功的翻译质量评估方法,本文旨在将德国学者豪斯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引入英汉翻译领域。通过分析,笔者认为该模式操作性强,语言分析合理细致,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在汉英翻译实践中切实可行。
一、豪斯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在英汉互译中的可行性分析
豪斯区分了语言功能与文本功能的不同,她认为文本的功能是指文本在具体情景中的应用。她将原文和译文从情景语境的角度,划分了八个可以操作的情景维度进行比较。其一,语言使用者的维度,包括所处地域,社会阶层和时代。其二语言使用的维度,包括语言媒介,介入程度,社会职能,社会态度和话题范畴。
豪斯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虽然以语言学为基础,但突破了传统语言学中的对等概念,把功能对等与语用对等纳入评估模式,具有一定的开拓与创新意义,为翻译批评界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但因其模式主要是用来评价翻译,仍属于规定性研究,所以不可避免地会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与片面性。
二、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在汉英散文翻译中的应用
笔者将豪斯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的运作过程运用到张培基对朱自清《背影》的英译的评估和分析中,一方面对运作过程进行实证,证明其模式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另一方面也对张培基关于《背影》英译本的翻译质量作出评价。
为了验证豪斯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在汉英翻译中的信度和效度,从以下几个层面对《背影》英译本的质量展开评估,统计译文与原文的“不匹配”数目,而数目与质量成反比关系。其一,在词汇方面,口语化的特征比较明显,特别是父亲的直接引语,如:“不要紧,他们去不好”,Never mind! It won’t do to trust guys like those hotel boys! 译文比原文冗长且与原文关系不紧密。其二,从语式上来看,参与程度则以独白为主,没有明显的读者参与,属于简单类型。
通过对张培基先生《背影》英译本的质量评估分析,不难发现豪斯模式对于较短篇幅的散文翻译而言,具有一定的信度和效度,具备一定的可操作性,相对实用。
三、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在汉英宋词翻译中的应用
古诗词英译研究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沟通中西文化的重要桥梁。本文以李清照的《声声慢》为例,分析了豪斯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在汉英宋词翻译中的应用。
1.基于同构关系层面的李清照《声声慢》英译本赏析。其一,整体结构分析。原作本身的结构就非常整齐,句子短小紧凑。所有的译者都在翻译的过程中从各个方面,尽可能地保留原作的风格和意境。比如,原作是以一个反问句结尾,一些译者也忠实于原作的创作方式用问号来作为结尾,体现作者本身那种惆怅无奈的心境。原句: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许渊冲译what can I do with a grief,Beyond belief?而徐树娟等编译To depict this train of saddening scenes I'm facing?
其二,译文分析。词刚开始的三句就运用了大量的叠词,非常形象委婉地表达了作者当时的心境与哀怨的心情。译者也都采取了重复的方式来衔接上下文,从而能更加忠实于原作的情境。原句: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许渊冲译I look for what I miss;I know not what it is.I feel so sad,so drear,So lonely,without cheer.此种译法简洁整齐,贴合原文,堪称上乘译作。他用押 AABB 韵的方式体现词人那种愁苦寂寞的心境,在译文中也使用了交替性同构,最后一句“without cheer”,更是营造出了那种“愁”的氛围。
2.从语篇的衔接与连贯赏析《声声慢》的英译本。徐译前三句重复运用了三次“I”、两次“me”,涉及了词汇衔接中的“重复”手段。一方面符合“英语在语句衔接方式上来说多用形合,即用连接词语将句子连接起来”的习惯,通过代词重复达到了语篇的衔接;另一方面“I”的反复出现突出了该情景下女词人孤身一人的寂寞。徐译还通过运用体现了同现关系的衔接链“something”、“every-thing”、“nothing”,生动再现了词人由一开始抱有一点希望地去寻找“something”,结果却发现“everything”都是“冷冷清清”的,不由绝望地感慨“nothing”可以给她带来快乐。构成衔接链的三个词语的承接与对比,语义上形成了连贯,将词人开篇就表现的失落心情传达了出来。
四、结语
通过实践证明,该评估模式基本适用于英汉翻译的质量评估,尽管局部存在着不适用的部分,但是是可以修正的。将该模式引入英汉翻译领域,其意义不局限于检测英汉翻译的质量,还对外语教学有着积极的启示作用。因此该模式应引起国内翻译界的广泛重视,充分利用其价值,推动学术研究及教学工作的进步。
参考文献:
篇3
导语的成功设计,无疑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手段,大凡有经验的语文教师都十分注重导语的设计。魏书生老师说:“好的导语像磁铁,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聚拢起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催人奋进。”的确,好的导语就像优秀的演奏家弹奏出的第一个音符,散发出的神秘魅力,引诱着听众渐入佳境。好的导语是教师精心打造的一把钥匙,放射出独特的光芒,引领着学生登堂入室。那么如何设计语文课的导语呢?下面介绍几种设计导语的方式。
一、剖析解题式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是读者接触文章的第一步。透过题目,可以看到作者的良苦用心和精巧的构思意图。剖析解题式导语就是帮助学生通过对题目的讲解和分析,从总体上抓住文章的要旨,把握文章的结构,了解文章的写作特点,然后能较顺利地、逐步深入地掌握课文的内容。这种导语的关键,是抓住题目中的典型的词语,通过对这些词语的分析与挖掘,把学生的思路引进题目的中心和课文的内容中去。这种导入省去了许多中间环节,起到高屋建瓴的作用。通过训练,学生掌握了文章题目与内容紧密联系的写作特点,对学生平时和今后的写作实践有不可估量的影响。
二、巧妙过渡式
俗话说:“过河要架桥,爬高要架梯。”在学习上,新知和旧知之间,未知和已知之间,也必须有“桥”与“梯”才能相互沟通。巧妙过度式导语就是有意识地抓住新知和旧知的相似之处或不同之点,利用学生的已学知识,进行沟通、对比,把他们的注意力和思路引导到新的知识上,达到温故知新、以旧启新的目的。这是一种对比式的过渡,学生利用已学的课文知识作铺垫,加上明显的知识对比效应,就能够较顺利地进入新课学习。值得注意的是,巧妙过渡式导语作为“桥梁”,其两端内容必须是相关的,是有机联系的,绝不可强按牛头,牵强附会,以免造成“画虎不成反类犬”的后果。
三、引人入胜式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讲课伊始,教师设计一个引人入胜的导语,往往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情感,亦可启发、引导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很快进入课堂学习的最佳状态。如,教学《春》一课时,可一开始就充满感情地说:“一提到春天,我们就会想到春光明媚,绿满天下,鸟语花香,万象更新。自古以来,许多文人用彩笔来描绘春天。”课一开始就充满了诗情画意,这个导语,既复习了学生学过的诗句,又极其自然地与即将教授的课文联系起来,真可谓温故而知新。
四、情境渲染式
情境渲染很显然是人文性的体现,“感人心者,莫先乎于情”。一定的情境产生一定的情感,教者动情,学者方能动容。教师引导学生进入语言所蕴涵的情境,让学生沉浸于教师所创设的艺术氛围里,领悟语言所体现的人文精神的丰韵。教师可以让学生听录音、乐曲,从而很快进入情境。如,讲朱自清的散文《背影》时,可先让学生听崔健的《父亲》,在听歌时让学生思考父亲给自己的感觉,悠扬的旋律会让学生想起生活中的情节,感人的歌词会在学生内心深处激起层层波澜。
篇4
关键词:课外阅读 语文水平 重要渠道
目前,迫于升学的压力,有些教师只让学生投身于题海战术之中,不但不支持学生的课外阅读,反而斥之为“歪门邪道”“不务正业”而横加干涉,公开宣称不准学生看课外书,对那些“以身试法”者,若被抓了现行,不是没收批评,就是撕书毁坏。久而久之,学生也因学业负担过重,加之课外阅读既耗时又不能立竿见影地产生效果,便对此不屑一顾了。特别在初中阶段,许多学校对课外阅读也是既不指导又不要求,完全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导致学生知识面狭窄,视野狭隘,对许多本应了解的名著知之甚少,语文水平更是令人担忧。其实,课外阅读是对语文课堂的补充和延伸,不仅能为学生开辟语文学习的广阔天地,增大语文信息量,也能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探求知识的欲望,又是对学生进行的一次德育、智育与美育教育,而且还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与想象能力的重要途径。那么,怎样才能使课外阅读在语文教学中起到重要作用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给学生指明阅读的基本途径
依照《初中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我从课文的教学实际出发,在课外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扩大阅读的活动。这项活动能大大增加学生的见识,具体操作如下:
1.由学习节选的课文,拓展到整部著作。
2.由学习短篇课文,拓展到阅读文集。如学习《阿长与山海经》,去阅读散文集《朝花夕拾》;学习《纸船》,去阅读冰心的诗集;学习《皇帝的新装》,去阅读安徒生童话集。
3.由学习课文拓展到阅读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其他文章。如学习的《我的母亲》,去阅读的《回忆我的母亲》;学习诸葛亮的《出师表》,去阅读《后出师表》、《三国演义》。
4.由学习课文,拓展到阅读介绍作者的生平、事迹的传记。如学习了鲁迅、朱自清、冰心等作家的作品,去阅读《中国现代作家传略》等。
5.由学习课文,拓展到阅读与课文评论、鉴赏课文的文章。如学习了一些唐诗、宋词后,去读《唐诗鉴赏辞典》、《宋词鉴赏辞典》中的相关赏析文章。
6.由学习课文,拓展到阅读与课文题材、写法同类的其他文章。比如学习朱自清的《背影》、魏苏的《台阶》,去读《父亲的爱》、《奇迹的名字叫父亲》等表现亲情的文章。
二、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激发学生读书的积极性,激活学生的读书欲望,尽最大限度地使人人参与到读书活动中,首先我们要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一个喜欢阅读的家庭容易带出一个喜欢阅读的孩子,一个喜欢阅读的教师更容易带出一批喜欢阅读的学生。教师应在教学中利用一切适当的机会营造良好氛围,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例如在教学《武松打虎》一课时,我发现学生对机智勇敢,武艺高强的武松非常佩服,就不失时机地让学生借阅《水浒传》。这样有目的地进行课外阅读,既能增强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又能提高他们课外阅读的质量。
此外,还可针对学生好奇心强的这一特点,教师或用几句精练贴切,富有启发性的语言激发其求知欲,或用扣人心弦的解说为学生当好“导游”,把他们引入一个无比瑰丽的书的世界。也可以开展读书笔记评展、精彩诗篇朗诵会等活动,这都是营造阅读氛围的好办法,都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使学生把课外阅读当成一种自发性、有渴求欲的自我行为。
三、选择恰当的阅读内容
选择恰当的内容是课外阅读的关键,否则既浪费了时间,又可能使学生的思想受到侵蚀。别林斯基曾说:“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的书,比不阅读还要坏,我们必须学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需要的读物。”伟大文学家鲁迅也说:“读书如蜜蜂采蜜,不能只采一种,要采多种花,酿出的蜜才更好。”所以,阅读的内容不可单一,越广泛越好,获取的知识才会更加广泛丰富,眼界才会更开阔,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才会更有益。为此,我把教育部规定的名著,根据不同年龄特征一一推荐给学生。七年级:《鲁宾逊漂流记》《格列佛游记》《童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八年级:《朝花夕拾》《繁星》《春水》《骆驼祥子》。九年级:《名人传》《西游记》《水浒传》。还有近两年的畅销书,如《生命的留言》《三重门》《雨衣》等。
在推荐好书的同时,也要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科学的阅读方法是提高阅读效果的保证。有了科学的方法,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阅读时一般根据篇幅长短与精美程度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以利学生在课外阅读时仿效,如浏览、精读、摘记、跳读、旁注等,让学生真正地走进阅读的殿堂。
四、检查阅读的效果
课外阅读的目的是开阔学生的眼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活跃学生的思维,启迪学生的智慧,丰富学生的想象,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此,必须检查学生的阅读效果。如让学生以阅读中获得的内容为素材进行演讲,形式不限,或检查学生的摘抄笔记,并让学生互相传阅,还可以介绍他们各自的阅读经验,也可以互相出题竞赛等。
古人云:“松声、涧声、琴声、鹤声……皆声之至清者,而读书声为最。”作家肖复兴也说:“能够热爱读书并能懂得怎样读书,对于一个人真是最大的财富。”是的,一本书就是一艘船,能带人到达远方。老师和家长带学生到达不了的地方,书可以带他们到达。如果我们想把学生教育好,让他们能学到真正的学问,我们需要并且能够做到的,就是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帮助他们从学习热爱读书和怎样读书开始,让每一位学生藉读书拓宽视野、完善观念、涵养性情、成长人性、增长能力。
总之,课外阅读是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学会积累,处理信息的主渠道,是语文教学的课外延伸。在培养学生课外阅读能力这条教学道路上,我们将不断探索、改进,争取让学生收益多多,让他们那美丽的少年生活因为读书而放射出更加动人的光彩。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 中职语文教学 模块安排 能力训练
19世纪初英国著名的生物学家达尔文提出“适者生存”,此观点不仅适用于生物进化领域,而且适用于其他领域。任何事物当其不能适应新的环境时就会或“毁灭”或“进化”,中职学校语文教学也不例外。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中指出:“加强文化基础教育,改革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是我国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对中等职业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那么,中职语文教学究竟该如何改革呢?面对纷繁芜杂的改革模式,笔者认为中职语文必须从学生学习实际、毕业后的工作实际需要及语文课本身为专业课服务的实际出发,以就业为导向,遵循实用、够用的原则。正是基于这一点,语文教学改革应以模块教学为主(即以一类文体的教学为一个模块),以补充材料为辅。所谓的模块教学主要是教给学生相应的学习方法,如比较阅读法、评价性阅读、口语表达法、应用文写作、实用文写作等,而补充材料主要是提供能提高学生模块教学综合能力和水平的实践范例和扩展阅读材料。因此,在整个教学改革过程中应注重以下两点。
一、教学模块的安排
(一)提升应用文写作的地位
应用文写作训练是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必不可少的一环,它与日常生活、学习结合得十分紧密。从全球范围来看,应用文的写作已经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中心内容作息化、使用范围国际化、表达语言“双语化”、书写技术现代化。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在当今的语文学习中,我们要打好学生应用文的写作基础。
应用文教学的特点决定了应用文教学具有一定的枯燥性、乏味性。因此,应努力增强趣味性,根据不同的内容积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实际搜集、学习、探究与课内学习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从而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适当增加经典散文的含量
人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思想再深刻,如果没有恰当的语言表达,那么思想也只能是虚无缥缈的,所以语言积累不可少。而通过对一些经典散文的学习正好能丰富学生的语言。赏析经典散文的过程,就是从中汲取养料的过程,就是净化灵魂、陶冶情操、培养品德的过程。因此,当代中专生有必要学习一些经典散文。如赏析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深深体会作者所抒发的情感是对自由、光明的向往,而对荷塘的描写又蕴含对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品质的赞美,通过学习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培养高尚的人格。
(三)加强口语训练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人总要与他人进行交流,口头语言是最基本的交流工具。如果不能熟练地掌握普通话,掌握一定的口语艺术,将会直接影响到人际关系,影响正常的感情交流。我国有一句谚语:“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半句六月寒。”口语训练能培养学生口语表达的技能技巧,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因此,当代中专生在掌握各种知识和本领的同时,必须能言善辩,具备出众的口才。中专生迈出校门的第一步是应聘,人常说第一印象非常重要。而第一印象正是通过一个人的言谈举止反映出来的。良好的口才、端庄的仪表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长期的口语训练形成的。所以,当代中专生必须通过演讲、辩论、应聘等口语训练,培养出众的口才。
(四)开辟名家名作欣赏讲座
当代著名诗人罗洛在《路漫漫其修远》一文中这样说:“我们现在讲话、写文章,用的都是现代汉语。要学好现代汉语,应该多读一些现当代的优秀文学作品。”因此,为了使我们的词汇更丰富,语言表达更加规范化,在语文教学中应开辟名家名作欣赏讲座。如中国的“四大名著”、世界“四大短篇小说家”的作品等,这样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而且可以为学生将来的学习、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提高我国工人的整体文化素质。
(五)留出自选空间
所谓“自选空间”,简单地说就是指在不影响完成原定的教学计划的前提下,根据当地或本校的实际情况,给教师留出自由发挥的空间。受学校开设课程的限制,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空间”在语文教学的内容上适当增加地方知识,或讲解一些与课文有关的其他学科的知识,或根据教学实际、学生需要和专业要求适当增加一些与专业有关的教学内容。如旅游专业学生的语文课教学中可增加一些导游方面的科技文,电脑美术专业的语文课教学中则可增加一些美术方面的科技文。这样既可丰富学生的专业知识,又可提高学生阅读科技文的能力,还可增加语文教材的科技含量,从而把语文课教学真正统一到为专业课服务的方向上来。
二、知识能力的培养与实践能力的提高并重,模块教学内容与相应的能力训练课相结合。
中职学生不仅应该积累较丰富的知识,更应该学以致用,将知识转化为能力。从他们上职中的目标方向来看,更应该重视能力的培养。在每一模块的知识学习结束后,教师应设计相应的能力训练活动课,如在某一模块结束后,可以观看相关的录像,或阅读有关的资料,或进行小组讨论,或进行实际参观访问,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对所学教材内容的理解水平。如在讲解完介绍和应聘的相关知识后,可以在班级或班际之间开展模拟应聘,这样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可以为学生就业前的面试做好准备。又如在教学完演讲方面知识后,可先安排班内的命题演讲和即兴演讲,然后在全校举行演讲大赛。类似这样训练活动的开展才真正体现了能力本位意识,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如在现代文学习结束后,可开展基础知识竞赛等,通过此类活动既可巩固学生学习的知识,又可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语文学习不再是课堂结束就结束,它将引导学生由课内阅读延伸到课外阅读,由在校阅读扩展到终身阅读。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在校学习生涯也是有限的。让我们真正从实际出发,在有限的时间里教给学生更多的知识,教给他们终身学习的方法。“活到老,学到老,还有三分学不到”(语),既然不可能在这有限的时间内教给学生全面的语文知识,那就让我们保留一段热肠,将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继续提高的愿望寄托在今后,留给学生学习的广阔天地,让学生今后走上社会后根据需要继续努力。
参考文献:
[1]职业教育模式创新与规范管理全书.陈至昂.吉林摄影出版社.
篇6
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学 阅读效率 阅读兴趣
一、语文阅读教学的地位与现状
语文学习的重要目的,是使学生学会使用和阅读祖国的语言。以知识经济为特征的21世纪,是信息量急增的社会,也是阅读的社会,阅读对于每一个人的生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学生而言,书既是益友,更是良师,可以使学生的各项素质完善与发展,所以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可想而知。而现代教育学家普遍认为,符合时代要求的创新人才是具有和谐共融的智商情商、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而阅读教学是可以起到这种作用的,所以阅读教学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只是长期以来,语文的课堂阅读教学却一直处于一种封闭的状态,学生并没有从根本上学会阅读,还是停留在为了眼前的考试而读,被动地接受老师或教参上对文章的解读。这种现状谈不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无疑是不适应时代要求的。
二、提高语文阅读效率的策略
1.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阅读热情。活用现有教材。教材的许多篇目跟不上的步伐,迫切需要进行取舍。(注:现在初一初二使用的新教材这一矛盾已得到了一定的缓解,可初三用的仍是老教材)对于教材的课文,不一定要篇篇俱学,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哪些作品应该删去,哪些作品只需作一般阅读,哪些作品应该重点研读,由学生拿出意见,最后老师与学生共同商定。对于宜重点研读的课文,也不必拘泥于以往教参或别人对作品的定论,而应以学生为主,启发学生反复阅读,自主感受。如讲《孔乙己》和《范进》两篇文章时,可以把切入点定为孔乙己和范进的换位思考:范进如果面对酒客的奚落会怎样表现?孔乙己如果面对岳父的谩骂会怎样?孔乙己如中举会不会像范进一样发疯?……这些问题一定会引起同学们的浓厚兴趣。这样一改传统的教法,对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大有裨益,不但让学生理解了文章本身,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独立品评文学作品的能力。
2.寻找课外的阅读材料,指点阅读方法。阅读材料内容上由易而难,循序渐进。不一定要求学生一上图书馆就得啃大部头,刚开始阅读时可以选择一些短小而又有哲理的文章,比如,《读者》等杂志,或冰心、朱自清的散文等;当学生有了~定的语言感悟能力时,又向他们推荐一些古今中外的短篇小说、散文等作为阅读材料;最后再向他们推荐大部头的,或一些语言比较含蓄、意境比较深远的名家作品,如鲁迅小说,中外名著等。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消除了学生对名著的恐惧,并且整个过程由老师启发,学生对书籍怀有一种好奇,从生理与心理都比较适应。阅读方法以讨论为主,自主思考。学生对所读的书籍应当会形成自己的看法,千人千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可以定期或不定期举办某本书,或某类书的研讨会,研讨会的主角是学生自己,让学生把在读书中所得到的感悟发表出来。比如读《三国演义》,关于曹操这个人物形象,有的学生对曹操推崇有加,有的却对他全盘否定,于是两派唇枪舌战,各不相让。这种讨论的过程是一个思维训练的过程,更是一种自主阅读能力的提高过程。这种语文学习方式,没有灌输,只有拿来,没有固定的答案提供,只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可以说为学生找到了最好的语文学习课堂与语文学习方式。
3.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巩固阅读效果。课堂上,激励学生突破教参,训练创新思维。为了训练学生自主的欣赏能力与鉴别能力,教师教学时首先要有意识地避开各种教参的现在结论,而突出学生的自主阅读,自主体会,自主讨论。如在学《出师表》一课时,教参认为诸葛亮是一个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臣,对刘禅一片忠心,可彰日月。可有许多同学认为,诸葛亮的忠就是愚忠,认为诸葛亮大可取而代之,那样倒是做了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并由此谈及了历史上的许多人物,如民族英雄岳飞、文天祥等,观点可能偏颇,但思维活跃,表明学生已在自主思索了,较之低层的被动接受,这自然是上了一个台阶。课堂外,鼓励学生感悟作品,形成独特意见。方法有多种,其中讨论法对学生具有特别的作用,因为辩可使思维明晰,可以综合人人的不同意见,从而更容易看见新的思想火花。比如,学生关于莫?白桑的小说《项链》的主人公玛蒂尔德,一贯的翕绍说这是一个爱虚荣的人所得的教训,是个人的悲剧。可却有学生认为,丢项链事件使玛蒂尔德得到了勤劳、务实、守信等美德,不应该为她难过,而应该为她高兴。这是一种很独特的思维方式,拨开沙石,顿见珠玑,透过现象,发掘本质。这种思维方式,已是一种高层次的阅读领悟能力了。
篇7
一、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时代,关注社会。
现今的写作命题涉及的内容越来越现代化、现实化和热点化,表达的要求越来越人文性、时代性和思辨性。因而,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时代、关注社会,敦促学生及时、广泛地了解社会生活,用积极的心态投人生活,热爱生活,感悟生活,发现人生中的真善美,用自己的真实感受抒写“自我”,言我所思,势在必行。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一直鼓励学生“多听多看多读多讲多记多发现”,于是,社会生活中的大小信息成了同学们作文可以信手拈来的素材。生活唤醒写作,时代赋予文章生机,社会提供写作素材。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书本上的知识,更应引导学生在关注时代和社会生活的同时,热忱地参与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使学生自己的精神世界和生命品格得到升华。
二、鼓励学生博览广采,夯实文化底蕴,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
“云逾厚,雨必猛;弓逾劲,箭必快”,“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鼓励学生进行广泛而大量的阅读。在教学中,开展了一系列的语文活动:①课前5分钟:你讲我记“诗·词·曲”。每节课前由一位同学从指定的辞典中任选自己喜欢的一首默写在黑板上,接着就该诗的语言、形象、表达技巧、思想内容等方面或综合或择其一重点赏析讲解,然后全班同学用三分钟左右时间背下来。一年时间,学生就能记下一二百首了,既增加了积累,锤炼了语言,陶冶了情操,又培养了审美情趣。②阅读课:共享经典。每周固定一节语文课作为阅读指导课,选择那些短小精悍,哲理深邃的纯文学短篇诗意散文,像秦牧的《艺海拾贝》、赵超构的《夜光怀文粹》、钱钟书或林语堂等人的散文……要求学生老老实实、认认真真精读,指导他们做读书笔记,要像同志那样地“读、划、摘、批、评”、“只求精深读,不求粗泛过,只求慢收获,不求数量多,只求攻几本,不求杂无序”。如此持之以恒、坚持不已,学生的文学积淀、分析功底,长足长进。以上两项活动如今成为我教学实践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成为深受学生欢迎的传统节目。③与大师对话:要求每生每月至少读完一部文学著作,读完后写书评或读后感,定期交流,并评出等次。这极大地激发了学生阅读和写作的兴趣。如学生在阅读了《红楼梦》后就写了不少精彩的读书笔记。像郑洁虹的《林黛玉,想说爱你不容易》、陈斯妍的《林妹妹你累不累啊》、陈文杰的《薛宝钗的处世哲学之我见》、陈红霞的《如果我是宝玉的父母》。语文课上,我坚持精讲少析,强化诵读,尽量保证不少于15分钟的诵读时间……学生长期浸润于博大精深、浩如烟海的中外文化,俯仰古今,纵横中外,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对民族语言的深厚情感,使他们在平日的课堂上或班际校际辩论会中大显身手,写作的热情与兴趣被激活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如果语文教师能为每个学生夯实一个“精神的底子”,使他们有了真正厚实的文化积淀,那么,“胸中万汇凭吞吐,腹有诗书气自华”,还担心学生写出的文章词汇贫乏,内容空洞,毫无审美情趣吗?
三、教会学生感动,积淀情感,敞开心扉,放飞心灵的翅膀。
“情动”是源于人们对生活的用心感受和深入思考的一种感受。为了真正挖掘学生的写作潜能,我们应让学生学会“感动”,积淀情感,敞开心扉,放飞心灵的翅膀,大胆地表达自己所思所感。具体而言,就是使我们的作文教学从发展学生个性出发,贴近学生,走进学生心灵,激活学生思维。
我曾以“父母心”为话题进行作文教学尝试。我先剪辑选用《动物世界》《狂野周末》中母狼、鸵鸟、大象等动物呵护幼崽的片断镜头让学生在有趣的动物世界中感受“父母心”的广泛性与永恒性。然后将演唱的《白发亲娘》写镜头定格:白发苍苍、老眼昏花的母亲正用她那枯柴般干瘦的手在灯下吃力地穿针引线……接着,在《白发亲娘》的背景音乐中,我饱含深情地背诵起朱自清的《背影》中写父亲穿过铁道到月台上为儿子买桔子的片断。当我背完这个片断时,教室里静得出奇,全班用亮晶晶的眼睛注视着我,我分明看见好多女同学眼里闪着泪花。我知道,他们被感动了。于是,我因势利导,动情地讲起自己的亲身体验和感受,引导同学们从我的体验中生发出自己的体验,引发联想。看到同学们争着发言,抢着投诉,我及时引出本次话题作文及要求。这次作文相当成功,虽然大部分同学所选题材仍较陈旧,但情感的真挚与个性的鲜明却是以往任何一次作文所不及的。赖晓纯同学的《因为有了我》倾诉了母亲因生“我”是女孩而倍受重男轻女思想严重的家人、邻里白眼、鄙视的不幸遭遇,热烈地讴歌了母亲在艰难中顽强地呵护“我”,供“我”读书的伟大母爱情怀。读来感人至深、催人泪下。
有了感动,生命就有了跃动与激情,于是司空见惯的事物也就因写作者的主观情感而呈现出人格化、情感化。所以,教师应有明确的认识,只要是学生感到有趣的、美的、精彩的,只要是曾被深探感动过的,都可以写进作文。要让学生懂得体味情感,懂得关爱别人,学会感动,积淀情感,敞开心扉,畅所欲言。诚能如此,还担忧学生佳作之情流不汩汩而至吗?
篇8
语文教学知识拓展阅读情感化我们常说:“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处处有语文,生活有多辽阔,语文的延伸就有多远;语文就是生活,生活就是语文。所以,要树立大语文教学观,将课内与课外有机地结合起来,将课本知识与课外知识相结合起来,加强教学的横向联系,突出语文本体的特性,实现课内到课外的横向迁移。充分重视语文学习的体验性和亲历性,通过对语文知识的生活化运用,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开发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提高观察感受能力、综合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组织策划的能力以及合作与交流的能力。那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开发和利用语文教育资源,才能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使学生具有丰富的语文知识、基本的思维能力、语感能力和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呢?根据一年来的理论学习和课改实践,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
一、结合课文进行阅读的拓展
(一)进行阅读的拓展需要注意几个问题
1.阅读拓展应紧扣文本
文本是语文阅读教学开展的根基,要以此为立足点,实现对文本的拓展,对文本的超越。生活中的语文资源。既有内容的结合,又有能力的综合,层层递进,环环紧扣。整个活动,培养了学生搜集、筛选、整理资料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阅读拓展应根据目标
教学目标是是教学活动的灵魂。所以,拓展迁移教学,应是在深入理解和领会文本的基础上,进行多层面和多角度的拓展。
3.阅读拓展应注意“三度”
“三度”指课堂拓展延伸的适度、深度和广度。若拓展迁移时间过长,势必影响文本的深入解读;若不切合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阅读经验开展拓展,一味求深求广,学生势必难以掌握、无所适从。试想评价人物时不着边际,语文课上成思想课、地理课等。这样的拓展迁移,根本谈不上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4.阅读拓展应灵活适时
文本的拓展迁移应该是融合在语文教学和每个环节中的,该不该拓展,何时拓展,都必须服务于文本;拓展迁移的方式也是灵活的,对于那种信手拈来,浑然天成地拓展迁移,才是最高的境界。
(二)在语文教学中,采取有效的阅读策略,提高学生阅读有效性
笔者在教学阿尔封斯・都德的短篇小说《最后一课》时,引导学生通过书籍、网络等途径,搜集关于阿尔封斯・都德的资料,为学习《最后一课》做好铺垫,然后通过教授课文,让学生懂得当一个民族沦为奴隶时,只要好好地保存着自己的语言,就好像掌握着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阅读起来就能够更好地理解文章,提高阅读的效率。课内阅读后,可以课文为引子,尽力拓展,对学生课外阅读的内容和范围加以提示,把学生引向更广阔的阅读领域。拓展的策略很多:(1)可以原文情节为线索作追踪式阅读,对节选课文,教学后引导学生阅读全文,如《烈日暴雨下的祥子》读后,可引导学生阅读《骆驼祥子》。(2)可以课文中为线索作拓展式阅读,以拓宽阅读背景,深化对中心的理解。如《散步》读后,可引导学生阅读反映家庭亲情的故事……上述活动时,在兴趣的吸引下自行查找资料、自行安排参观、走访时间、自行设计汇报成果……这样的语文实践性学习,体现了开放性原则。这样的实践性学习,不但在内容上与阅读有着紧密联系,而且以课文学习为生长点,是课文的一种延伸和拓展。
二、课堂拓展教学――教学生活化
1.跳出课堂,联系生活,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通过多媒体对文字、图像、声音以及动画等信息的处理,进行形象化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使学生从直观上进行理解课文内容。
2.在社会调查中进行语文实践
可围绕专题,引导学生走向大自然,深入大社会,让他们学得轻松,学得愉快,不知不觉就产生了学习的乐趣。学生通过走进自然、实地考察、感悟生活,不仅开拓了学生的眼界,而且还可以增进学生之间的集体友谊,加强学生的合作精神。例如在教学朱自清的名篇《春》后,结合该单元的综合实践主题“感受自然”,我把活动主题设计为“走进春天”,让学生分组合作,到大自然中寻找春天,学生分成了三大组:
“春景描画组”――拍照片并给照片配文字;画生活中的春景图并准备介绍;
“春物采集组”――收集制作春天的植物标本;
“诗文赏析组”――收集有关春天的诗文;
经过准备,最后举办“走进春天”语文实践性学习活动的成果展示。这一次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走进自然,走向社会,既有内容的结合,又有能力的综合,整个活动,培养了学生搜集、筛选、整理资料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堂拓展教学――教学情感化
1.情感型教学拓展
这种教学途径是通过不同的形式调动学生的情感,使他们融入文本,而这种融入反过来又会影响他们的情感价值观。把课堂延伸到课外,延伸到社会、生活,把学生带到更广阔的课外世界,开阔学生视野,锻炼学生思维,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实现学生的主体价值,训练和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与朱元思书》一类的写景散文,可以用这样的导语导入:山清水秀,使人忘俗,故有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吴均的《与朱元思书》,看一看作者从自然的景物中感悟到了什么。这个导语就写景的内容作了古诗文的拓展,既让学生了解了写景的诗文,又进行了语言上的拓展,用优美的语言导入,使学生感受语言的魅力。
2.学无止境,教无止境
教学中一定要勤于思考,善于总结,才能使拓展教学更加有效,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借着新课改的东风,许多教师在语文课堂中大胆延伸、不断拓展,课堂教学不再囿于教科书内容,教学过程中洋溢着“动态生成”的生命力。“新课程”是一种理想,这理想的实现需要“新教师”;“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愿与同仁共勉,努力为“新教师”,为“新课程”的完美开展贡献力量。让充满着思想和智慧的火花,在我们语文课堂上跳跃吧!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广告学;现当代文学作品;美育;创新能力
现当代文学史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课,而作品选读则是其中最基础的一部分,学生必须通过阅读原著来了解文学发展的基本面貌。我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现当代文学史课程安排的课时是192学时,相对比较宽松,可以考虑到史论与选读结合,让学生在充分阅读作品的同时了解文学史发展的规律和现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为96学时,课程学习同样需要把作品与史论结合起来,不同的是后者要求知识面广,但无需深入。相比之下,广告学专业开设的现当代文学课程只有48课时,时间紧,任务重,性质不同,故广告学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一、广告学专业人才能力培养的特点
广告学专业隶属于新闻传播学学科,文学大类,所发学士学位为文学学士。依其人才能力体系,其中最重要的部分即是人文素养,支撑课程主要有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读、美学、中国文化概论、西方文化概论等。前两门课程属文学作品选读,是广告学专业人才能力体系中人文素养支撑课程最重要的课程。文学作品选读的教学旨在通过让学生大量地阅读带有审美意义的作品,提升自己的审美水平,陶冶审美情操,打开对美的事物的发现、鉴赏和创新的艺术道路。孙绍振说:“文学教学基础的基础就是对文本直接的解读和体悟。”[1]广告学专业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审美鉴赏能力的提高,主要依托中国古代文学和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读课程实现。在实现过程中,广告学专业学生的能力培养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能力培养不同。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通过大量阅读文学作品,提升审美鉴赏能力,将此能力内化于心,外化于语言,或文字,或口语。而广告学专业学生的文学课程教学,人才能力培养有其独特之处,即将审美鉴赏能力内化于心的同时,不仅要外化于语言,还要将其外化于形象,以形象来反映情感与主题。因此,广告学专业文学课程教学在提升学生审美鉴赏能力时,更要注重如何将审美情感形象化。这就要求该课程的教学区别于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与史论结合的讲授法,在教材内容与教学方法上势必有所革新。
二、教材内容的甄选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跨度大,从(1917)至当代,其中现代文学30年,当代文学近70年。如果仅以48课时来学习跨度大、内容多的现当代文学作品,本身就是一种挑战。故广告学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教学首要改革即是教材内容的甄选,不能再像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一样追求大而全,而应该根据广告学专业的学科特点和人才能力培养的需求,有选择性地甄选一部分文学作品加以重点教学。但目前广泛使用的现当代文学作品教材都是以汉语言文学专业为服务对象,所选教学内容并非完全适合广告学专业。所以,需要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对广告学专业的教学内容进行调整,结合广告文案写作等相关课程,突出美育特色。从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和创新能力出发,广告学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材内容甄选在文体上倾向于诗歌、散文和短篇小说,而在具体内容上侧重具有较强的文学审美性的作品。之所以选取侧重文学审美的作品,主要是为了提升广告学专业学生审美能力的需求,回归文学本身。“我们今天所迫切需要的文学教育是那种回归文学本体的教育,是充分张扬文学性的教育。”[2]对广告学专业来说,文学史、文学理论并不是教学重点,如何引导学生去发现现代文学作品中的美以及培养鉴赏、创造美的能力才是重中之重。而在有限的学时内,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文学作品的选择不能求全而应求精,不一定选择那些在文学史上具有重大意义或思想深刻的作品,而应该关注那些具有审美性、文学性较高的作品。如文学大师鲁迅的《野草》《狂人日记》《阿Q正传》、茅盾的《子夜》、郭沫若的《女神》等作品,从文学史的角度来看,是非常重要的、必须解读的作品,但对广告学专业的学生而言思想过于深刻,缺乏文学史的背景难以很好地理解。所以,这些作品可以课后阅读,不构成教学重点。相反,文学史上被忽略的那些有着美感和意境的作品则入选为讲解篇目。整体上看,诗歌方面的可选择性较大,比方说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沙扬娜拉》、戴望舒的《雨巷》、卞之琳的《断章》、谢冰心的《繁星》与《春水》、艾青的《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闻捷的《吐鲁番情歌》、余光中的《乡愁》、舒婷的《致橡树》《神女峰》《思念》、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顾城的《一代人》、北岛的《回答》等优秀作品适合于广告学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教学需要,可以让学生重点揣摩。在散文方面,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中如周作人的《故乡的野菜》、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郁达夫的《故都的秋》、钦文的《鉴湖风景如画》、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杨朔的《香山红叶》《雪浪花》、贾平凹的《静虚村记》、汪曾祺的《昆明的雨》等散文脍炙人口,可塑性强,不仅有诗歌的意象、意境美,还能给人更多的画面感,利于启发广告学专业学生在文字、意象、画面三者之间把握情感。到于小说方面,以短篇小说为主,兼顾中长篇,比如《伤逝》《边城》《百合花》《红豆》《骆驼祥子》等。总之,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打破现当代文学的选择惯性,建构凸显美学特色、广告学专业特点的选文体系。
三、教学方法的改革
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授内容以文学史和作品选读相结合,故其教学方法常以讲授法为主,对于重要作家作品时则采用文本分析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整个教学过程以讲授法为主,重传授知识。与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不同的是,广告学专业该课程如上所述,教学内容的甄选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再加上广告学专业学科性质和学生能力需求的独特性,该课程教学方法也势必做出相应调整,需要采用多样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诗歌教学,诵读是重要的教学手段。传统的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重理论深度和文学史体系的完整性,容易忽略诵读,也就没有安排太多时间让学生去感知诗歌的节奏、韵律和意境,造成学生对现当代诗歌误读的现象。在浩若星辰的诗词作品中,现当代诗歌的成就虽然比不上古典诗词,也不乏优秀之作。诵读有助于领悟诗歌的音韵之美、情感之美、意象之美。因此,在课堂上要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去诵读诗歌,提高对美的感知力,同时,从意象入手提高鉴赏诗歌的审美能力。往往在广告中被运用得最多的是诗词中的一些意象,那么意象的捕捉与分析也就成为美育中的重要一环。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先诵读诗歌,初步感知诗的节奏、韵律、情感,然后找出诗歌中的意象比较、分析其内涵,充分理解诗歌的内容与艺术特色,最后再通过诵读进一步感知其中的美感。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便会逐渐学会在诵读中锻炼自己对中国元素的审美感知能力,课后会有意识地去关注或搜集相关广告素材。至于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中的长篇小说,相对而言不适宜放置于课堂教授,比较适合课外阅读。正如袁志成博士指出:“过去一味的讲授式教学在广告学专业人才能力培养体系中没有作用,再加之广告学专业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只开两个学期,共计九十六学时,只有汉语言文学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古代文学课程教学的一半,面对如此浩瀚的古典文学知识,小说文体教学更是需要挤占时间。”[3]袁博士此处所言虽然涉及的是广告学专业中的古代文学小说文体教学,同样也适用于广告学专业中的现当代小说文体教学。现当代小说文体教学可以采用课外学习与课堂辅导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带着搜集广告语的意识去阅读相关小说,形成广告语言的语料库,与古代小说文体的学习相配合,形成古典、现代广告语言语料库,为他们进一步学习广告语和广告文案写作打下扎实的基础。当然,一堂课的教学仅用一种方法过于单一,它可以与现代教育技术相结合。讲解文学作品时,可以把其他艺术形式如音乐、舞蹈、戏曲、绘画等穿来,营造一种美的氛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在经历了审美感知、审美鉴赏之后,鼓励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广告创意和写作中。广告学专业比汉语言文学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更注重实践性,文学课不能培养某种技能的形成,却可以培养感知力和提升创造力。也就是说,审美创造才是现当代文学课程开设的终极目标之一,同时也是美育的最后一环。与此相应,该课程的实践环节应该鼓励学生设计一些带有中国元素的广告作品,可以是文案、影视等形式。
总之,广告学专业设置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必须改变它在其他专业学科体系中的传统面貌,契合广告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特点。它可以与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相配合,发挥其学科作用。我们在实践教学中,应该从专业视角出发,结合学生的需求,在重视德育、智育目标的基础上,实现美育目标。
【参考文献】
[1]孙绍振.微观分析是宏观理论的基础[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5).
[2]吴晓东.我们需要怎样的文学教育[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5).
篇10
[关键词] 教学设计 课堂 魅力
教学设计在语文课教学过程中起着优化课堂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作用,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一环。本文仅就自己在语文教学工作中的一点探索和体会,谈谈语文教学中的教学设计,介绍一点自己在语文课教学工作中的经验。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沉重的负担。”因此,我把“使学生有兴趣地学”作为课堂设计的中心要素。
一、妙设教学导语,激发学生兴趣
魏书生老师说:“好的导语像磁铁,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聚拢起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催人奋进。”因此,作为一个语文教师,设计好一堂课的导语就显得至关重要。例如教《变色龙》—课时,我就设计了这样的导语:“同学们,日常生活中,我们称反复无常的小人为什么?今天,大家想不想来认识一个这样的小人?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学文豪契诃夫的短篇小说《变色龙》,见识一下‘变色龙’的丑陋嘴脸。”有了这样的导语设计,学生的兴趣油然而生,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深挖主人公“不变”的本性,揭示出人物“变”的根本原因是趋炎附势、媚上欺下。
二、妙用现代技术,调动学生兴趣
现代化教学手段是重要的教学辅助工具。恰当地运用多媒体组织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而且还能活化教学内容,变静态为动态,化抽象为具体,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快乐地进行思考,快乐地获得知识。如教朱自清的《春》时,我就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并配上一张张美丽的图片,绿草如茵、百花争艳、和风细雨、悦耳的鸟鸣,使学生兴趣百倍地投入到对课文的赏析,感受到春的无限魅力,感受到大自然的无限魅力,感受到人生的无限魅力。
三、妙创说问氛围,增强学生兴趣
古希腊生物学家普罗塔格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个需要被点燃的火把。”在教学实践中,我愈发地感到,创设适当的情境可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它可以激起学生的兴趣,将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变成一个探索的过程,使学生能够大胆地说出自己对课文的见解,提出自己的疑问,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常见的方式有:让学生充当主持人、充当作品中的某个人物、充当见证人,进行记者访谈、时空穿越等。
例如讲《五柳先生传》时,我就为学生创设了情境:你作为一名当代的记者,经过时空穿越,去采访五柳先生,你将向他提出什么问题?请你设计好问题做一次人物专访。你作为五柳先生,请你讲一讲你做这篇自传时的思想情感、做这篇自传的过程,你从哪些方面刻画了自己怎样的形象?桐城派的散文家刘开说过:“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创设情境,让学生融入文本、融入课堂,学生只有进行积极主动的思考,才能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也就将课堂还给了学生,给了学生更大的思考空间、学习空间,使学生养成“说”、“问”的习惯。
四、妙推一课一得,升华学生兴趣
叶圣陶说:“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也就是说,教师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设计每一堂课时,我都注意让学生有一个收获,或者是学习方法,或者是写作方法,不一而足。目的是经过积累,使学生的语文素养有一个大的提高。在素养提高之后,学生学起语文来就会得心应手,获得学习成功的愉悦,从而使学生的兴趣得到升华。例如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第一课时我设计的“得”是:抓住景物特点描绘景物,绘形、绘色、绘声、绘味。第二课时我设计的“得”是:准确地运用动词,描绘一次活动。要求学生模仿第二段和第七段,在日记中进行练笔,力求使学生能将课堂中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而教《故乡》时,我则把外貌描写、对比的写作方法设计成“得”。这样,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假以时日,学生的语文素养一定会有一个大的提高,学习的兴趣自然大增,并且得到了升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新课程下,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为学生提供思考和发言的机会,构建合作研究的平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所以,教师既要学习先进的课堂理念,又要因地制宜适当地改革教学;要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有一个创新思维活动的空间或情境。正是基于此,作为语文教师,就一定要精心设计课堂,巧妙地进行教学设计,把活力和创新的因子注入语文课堂,让语文课堂变得充满魅力。
[参考文献]
1.张大均 郭 成《教学心理学纲要》(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