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忧患死于安范文
时间:2023-04-10 15:43: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于忧患死于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的,我们总是痛苦中一次又一次的成长,凤凰涅槃,可只要有了快乐轻松的生活,总会让我们忘却曾经自己努力过的事情。可没有努力,哪来的安乐呢?不要以为你现在因为有你的父母一直庇护着你,你现在还能过上幸福快乐的日子,却忘了以后……
现在的你有依靠的人, 可总有一天,你的父母也会离你而去,让你失去你可以依靠的所有之后,你自己没有本事,那么也将再也享受不到曾经的安乐,或许就是这样吧,你想要在这个世界上凭借自己的本领,一直生活,没有一点危机意识,没有一些忧患意识,被自己父母冲昏了头的小女孩也总不会知道天高地厚。没有本事的人不应该在这个世界上面有发言权,有本事的人,才能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是的,现在的你暂时还是幸福又快乐的,可十年之后呢?你还能保证自己能有现在这样纯洁干净的笑容吗?你早就被这个社会的世俗冲昏了头脑,你不会再是一个象牙塔上什么都不知道的小公主了。当你失去你所有的后盾,就会发现这个世界上其实只剩下你自己,而真正可以依靠的也只有你自己。如果一个人成天只知道玩乐,一点危机意识都没有,在安静快乐的环境下,就永远不会得到成长。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人不能总在快乐中享受,这个世界上每天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人同样也有很多,可有些人辉煌一世,有些人却最终流浪街头。越好的环境里,我们越要奋斗,暂时的欢乐不是永恒的,你自己努力得到的,那才是属于你自己的东西,其他的都不属于你,不过你暂时有使用权罢了……
篇2
经受磨练,方能“称王” 球王贝利成名后,有个记者采访他:“您的儿子以后是否也会同你一样,成为一代球王呢?”贝利回答:“不会。因为他与我的生活环境不同。我童年时的生活环境十分差,但我却正是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中磨练出我坚强的斗志,使我有条件成为球王;而他生活安逸,没有经受困难的磨练,他不可能成为球王。”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所以 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这也是《孟子》中的一段话。这番话说的是:承担重任的 人,之所以受尽苦难,是" 天" 授之以重任之前,先要磨练他的意志和身心,借以提高 他的竞争能力。做一个人,一个发奋图强,顽强拼搏,意志坚定,勇往直前的人,必须 要用" 忧患" 做为一切成就的先决条件。从古至今,多少英雄豪杰做出的丰功伟绩,都 缺不了" 忧患" 意识做为精神支柱,这也体现出忧患的重要。
比如爱迪生,为人类做了巨大贡献,而他小时侯却家境贫寒,所以,他省吃俭用、 积攒零钱、购置仪器、配件,创出一千三百多项发明,才得以人类社会发生了巨变。这 又凭着什么?还不是凭借他的智慧与刻苦钻研精神,而这精神从哪儿来?不屈不挠的精 神就是忧患的结果!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有忧患的思想,只有抱着这样一种态度,自己 的学业就会有成,自己的事业才会成功!
但又如一个退休老干部,年轻时饱经风霜,现在 过上好日子后整天只想怎样养生,如何享受,最终堕落到不可收拾的地步。这样的例子 还有很多,这些人做出这些行为的原因何在?原因在于他心中没有忧患做支撑,结果就 像那些鹿一样败下阵来,最终被社会淘汰。
篇3
温室里的花朵固然娇艳,然而纤系的根茎却经不住风雨的考验;傲立在崖壁上的松柏处境恶劣,却以盘根错节牢牢攀住山岩,努力从缝隙中吸取养料,长成一片蓊绿,成就生命的尊严。孟子云:“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意思是说在忧愁与痛苦之中才能更好地发展。反之,则会因为不发展而慢慢衰亡
有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很善良的猎人,每次打猎回来都会将自己的猎物分给那些穷人。有一次他看到一只老鹰正在悬崖边训练小鹰飞行他先把小鹰推到悬崖边,然后把小鹰的骨头打折,把小鹰推下悬崖。一开始猎人还怀疑老鹰是在害自己的孩子吗?小鹰能飞上来么?可是令他震惊的事情发生了,被打断骨头的小鹰奇迹般的飞了起来。不过猎人觉得这样太残忍了,于是他趁老鹰不在把那只没被打折骨头的小鹰带回了家,和自己的鸡一起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小鹰长成了大鹰可是它连自己家的栏杆都飞不过去。猎人就把它带到悬崖边上。猎人看到了另一种鹰,但他快要死了,可是它却用嘴啄石头直到把嘴外面的那层外壳磨没为止,再把自己的羽毛拔没等到长出新的外壳和羽毛就可以比上次飞得更高,外壳更硬。猎人明白了只有在逆境中才能成长。于是,他把小鹰推下悬崖,对下面喊:“你是一只鹰,一只雄鹰,一只鸟中王者,不是一只鸡。”随后山涧下传来了一个鹰的声音。突然一个黑影“嗖”的一下窜了上来飞到了蔚蓝的天空上。
然而在战国时期有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秦朝统一七国就是因为秦朝在忧患中发展,同时也是在安乐中灭亡的。
而我们现在中学生不也如此吗,我们的困难就是学习,我们要懂得逆境会激发无穷的斗志。
初二:256533霸气
篇4
升起在中国的东海
当那一面鲜红欲滴的五星红旗
迎来第一缕晨光
中国,你该怒吼了
960万平方公里的沃土
养育了顽强拼搏的中华儿女
积淀几千年的灿烂文化
铸就了古老而又年轻的你
——气壮山河的中国
中国你命途多舛
富饶而又美丽
令帝国列强垂涎三尺
日本帝国的铁蹄
让中国你遍体鳞伤
中国,中国
你浴血奋战
在水深火热的煎熬中
不屈不挠,昂首挺胸
换来了天安门城楼上的震撼宣言
历史的激流洗刷了
你满身的尘埃和沧桑
任重道远的中国
如今的你气宇轩昂
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你不能忘了历史的伤痕
怒吼吧,中国
篇5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易经》
2: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
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4: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
5: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7: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8: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9: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
10: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滑稽列传》
11: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史记。陈涉世家》
12: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后汉书。陈蕃传》
13: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弇传》
14: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1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16: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17: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18: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19: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元景安传》
20:天生我材必有用。——李白《将进酒》
21: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王安石
22: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夏日绝句》
23: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2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25: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26: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明日歌》
27: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28: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竹石》
29: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郑板桥《对联》
30:师夷长技以制夷。
篇6
1.解释实词;2.比较虚词用法;3.翻译句子;4.概括托物言志所托事物的特征;5.体会作者所言之志;6.提取议论文的中心论点;7.品析论证方法;8.分析论证思路。
[新题演练]
一、《爱莲说》读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1)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2)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可爱者甚蕃 (2)濯清涟而不妖
(3)不蔓不枝 (4)香远益清
(5)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6)宜乎众矣
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属予作文以记之 B.濯清涟而不妖 妇拍而呜之
C.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见贤思齐焉 D.陶后鲜有闻 芳草鲜美
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答该类试题要注意对关键词的准确翻译。如“谓”“同”等。另外。要注意把省略部分补充完整,让句式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如对“莲之爱”的翻译。)
4.根据你对文章的理解。填写下面表格。
(答这类题时。若题目没有明确要求,就既可以用选文中语句回答,也可以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
5.《爱莲说》中作者周敦颐对莲的风度和气节进行了浓墨重彩的描绘,其中寄寓了作者对“君子”理想人格的哪些追求?请结合文章简析。(答出两条即可)
(本题考查学生对托物言志作品中所写之物内在意蕴的理解情况。作者在文中处处以莲自喻。学生应联系莲的特点进行拓展联想。答题时要注意结合文中的语句进行分析。不能笼统作答。)
6.文章结尾“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意味深长,请进行品读。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所含思想情感的体悟能力。答题时除了要关注文章内容。还要关注相关语句中的虚词、特殊句式等。)
二、《马说》阅读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乙]龙嘘①气成云,云固弗灵于龙也。然龙乘是气,茫洋穷乎玄间②,薄日月,伏③光景,感震电,神变化,水④下土,汩⑤陵谷,云亦灵怪矣哉!
云,龙之所能使为灵也。若龙之灵,则非云之所能使为灵也。口龙弗得云,无以神其灵矣。失其所凭依,信⑥不可欤?异哉其所凭依乃其所自为也。
《易》日:“云从龙。”既日龙,云从之矣。
(选自韩愈《龙说》)
[注]①嘘:喷吐。龙吹气成云是古代的一种传说。②玄间:苍穹,太空。③伏:遮蔽。④水:下雨。⑤汩:淹没。⑥信:确实,的确。
1.下列句子中“其”的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项的是( )
A.安求其能千里也 B.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C.其真无马邪 D.无以神其灵矣
2.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故虽有名马 (2)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3)一食或尽粟一石 (4)食之不能尽其材
(5)云固弗灵于龙也 (6)薄日月,伏光景
3.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异哉其所凭依乃其所自为也。
(常见虚词往往是断句的标志,比如句首的语气词“其”“盖”“夫”,句末语气词“也”“矣”“哉”“乎”“焉”“耳”,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乃”“苟”“是故”“于是”“然而”等。)
4.对文中“若龙之灵,则非云之所能使为灵也”一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至于龙的灵异,却不是云的能力使它这样子的。
B.至于龙的灵异,却不是云的灵异所能达到的了。
C.如同龙的灵异,却不是云的能力使它这样子的。
D.如同龙的灵异,却不是云的灵异所能达到的了。
5.文中“口”处原有一字,请根据上下文推测,最有可能的一项是( )
A.则 B.然 C.故 D.盖
(理解议论类的文章。难点在于理解文章的思路。阅读文段。了解大意是解题的关键。该题中,四个字均可作为连词用,“则”表示承接关系,“然”表示转折关系。“故”表示因果关系,“盖”表示推测。本题同时考查学生对文言虚词的理解及运用能力。)
6.《马说》和《龙说》均选自韩愈的《杂说》,都采用了借物喻人的写法,请根据你的理解,填写下面表格。
7.作者借《马说》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需要联系文意,结合文章创作背景、作者生活背景等进行答题。)
三、《出师表》(节选)阅读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2)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t、允之任也。
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由是感激 问今是何世 B.受任于败军之际 相与步于中庭
C.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尔辈不能究物理 D.以伤先帝之明
忽啼求之
2.下列句子中“以”的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的是( )
A.咨臣以当世之事 B.悉以咨之
C.先帝不以臣卑鄙 D.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躬耕于南阳 (2)先帝不以臣卑鄙
(3)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4)恐托付不效
(5)故五月渡泸 (6)至于斟酌损苹
4.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5.选文写了哪两方面的内容?
6.简析选文内容在整篇《出师表》中的作用。
(理解选文的作用要将其放在全文当中去考虑,明晰《出师表》作为“表”的文本特征。进而体会诸葛亮写作《出师表》的用意。)
7.明代思想家李贽曾评说诸葛亮:“诸葛一生唯谨慎。”结合选文内容,谈谈你的发现。
(本题要求基于文章。从诸葛亮写作者的身份这一角度出发,进一步深入体会选文的内容。从其他方面作答也可。)
四、《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阅读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日,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七里之郭 (2)兵革非不坚利也
(3)委而去之 (4)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5)亲戚畔之 (6)天下顺之
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夫环而攻之 今夫不受之天 B.以天下之所顺 能以径寸之木
C.寡助之至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D.委而去之 黔娄之妻有言
3.下列加点词在语境中词性没有发生变化的一项是( )
A.兵革非不坚利也 B.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C.环而攻之而不胜 D.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4.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亲戚畔之 B.三里之城 C.池非不深也 D.故君子有不战
5.这篇文章的篇首两句,孟子提出__、__、__这三个概念,并将三者加以比较,层层推进。接着,孟子选取__的例子进行阐释,论证了“__,___”这一观点。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阐发,将论说内容上升推及__,从而全面体现孟子__的政治主张,使文章更具有普遍意义。
6.说说你对文章中“道”的理解。
(能够结合文章对“道”的内涵进行分析即可,这里的“道”与道家的“道”有一定区别。)
7.本文的语言很有特点。试举一例进行分析。
(基本思路是:先指出语言的某种特点,再举出文中的例子。分析例子的表达效果。)
五、《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阅读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按要求用“/”给下列句子划分节奏。(划分两处)
(1)舜发于畎亩之中 (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3)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4)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2.写出下列加点词语的活用形式,并解释。
(1)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2)必先苦其心志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行拂乱其所为 (2)百里奚举于市
(3)曾益其所不能 (4)人恒过然后能改
(5)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6)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一老河兵闻之 B.空乏其身 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C.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而旗尾略不沾湿 D.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问今是何世
5.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6.请写出本文的论证思路。
(此类题的难点在于对文章论证思路的梳理。涉及文章的论证层次及前后层次间的逻辑关系。)
六、《鱼我所欲也》(节选)阅读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1)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1.按要求用“/”给下列句子划分节奏。(均划分一处)
(1)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2)所欲有甚于生者
(3)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4)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亦我所欲也 (2)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3)故患有所不辟也 (4)凡可以辟患者
(5)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6)贤者能勿丧耳
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4.文中以“舍鱼而取熊掌”这一生活常理为喻有什么作用?
(本题考查学生对比喻论证这一论证方法的理解情况。)
篇7
自甘落后,依贫卖贫
在贵州,有的官员把贫穷当作了一种要政策、要优惠、讲条件,甚至是出政绩的资源。以至于有这样的怪现象:一个地区中经济发展得好的县,到年终上报各种发展数据时反而没有本区的平均水平高;在对外招商引资时,往往是“因为我们贫困,所以希望前来援助”,而不是“我们条件优越,欢迎前来赚钱”。在民间,老百姓也有一句口头禅“穷得新鲜、饿得硬气”,所以在山西人走西口、山东人闯关东、四川人在贵阳擦皮鞋时,贵州人却“宁愿守着自己的猪窝狗窝,不要别人的金窝银窝”。贫穷落后并不可怕,只要抓住机遇,奋起直追,总有出头的日子;但令人惊异的是,一些人不但认为贫穷并不可怕,而且上升到了真正可怕的程度:“不怕穷、怕不穷”!
安于现状,不思进取
在部分领导干部中表现为当“撞钟和尚”、无过即是功,遇到难题绕着走,能拖则拖、能躲则躲,无事一身轻;在群众中表现为“今朝有酒今朝醉”、“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等。这些人对落后无动于衷,小进则满、小富即安,甚至不富也安。上世纪80年代初,国家拟投一笔巨额技改资金给贵阳卷烟厂,由于地方财政需配套相应资金,贵州态度不积极,这笔巨资最后被云南“吸”走,“云烟”最终走在了“贵烟”前头。这样的事例很多,比如在农村,有的农民扶贫款一到手就拿去买酒喝。俗话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其前提是必须具有忧患意识和上进精神。习惯于“等、靠、要”的贫穷惯性麻木了一些人奋发图强的进取精神,宁愿“安乐死”、不想“忧患生”。
墨守成规,因循守旧
一些贵州人不怕穷,却怕变――怕变革、怕创新、怕探索、怕踩地雷、怕担风险,在工作中经验主义、教条主义、本本主义盛行。凡事都要考虑有没有规定、有没有文件、条件是不是具备,总是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30多年前,湘渝铁路本拟从铜仁修过,可当时铜仁却怕把粮食拉出去给外地人吃了而不同意,长期不通铁路成为导致铜仁发展滞后的原因之一。某县住在一个暗无天日山洞里的人认为自己洞里有宝物,不愿搬到政府为解决他们困难而建的新居里。直到今天,这样的怪事还在不同层面上演着。有了政策不会干、没有政策不敢干。省委多次明确提出全省干部群众要有敢闯敢冒、敢争敢抢的精神,并鼓励各级领导干部在开展工作中“非禁即允”。如果真正理解这一精神并落实到工作中去,贵州的发展必当是另一番面貌。
好吃懒做,贪图享受
“人生在世、吃穿二字”是一些贵州人信奉的一条人生价值,他们“麻将在手,小吃在口,三天两头,呼朋唤友”。贵州除了气候好、风景美之外,餐饮业生意也很火爆,夜生活很热闹,酒文化很丰富,“麻风”很盛行。在街上揽活的背篼往往聚在路边打牌,上班族里不乏上班时间在网络上打麻将、“斗地主”之人,甚至有担任领导职务的人在上班时间带着下属打麻将。省会贵阳满街的咖啡厅、酒店饭馆总会配上自动麻将机。吃喝风、赌博风、应酬风的盛行使一些贵州人形成“难得糊涂”、乐天知命的处世态度,讲感情、讲关系的办事原则,松松垮垮、涣散松弛的工作作风以及暮气缠身、萎靡不振的精神状态。这种精神状态要想“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不可能的。
自卑自馁,缺乏自信
篇8
一、之
1、助词“的”
例:①醉翁之意不在酒 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③臣之妻私臣 ④ 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 ⑤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2、代词“此”“这”
例:①渔人甚异之 ②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③属予作文以记之 ④燕赵韩魏闻之
3、代词“他”“它”“他们”“它们”等
例:①公与之乘 ②愿陛下亲之信之 ③执策而临之 ④先帝称之曰能
4、助词 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例: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②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③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5、助词 宾语前置标志
例:①何陋之有 ②无鲜肥滋味之享
6、助词 后置定语标志
例: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②马之千里者
7、助词 无实义凑足音节
例:①公将鼓之 ②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二、其
1、代词 “他的”“他们的”“它的”“它们的”
例:①择其善者而从之 ②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③增其旧制 ④谓其妻曰⑤下视其辙
2、代词 “他”“它”“他们”“它们”
例:①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②醉能同其乐 ③宜有司论其刑赏 ④安求其能千里也
3、代词 “这”“那”
例:①欲穷其林 ②悬泉瀑布飞溯其间 ③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4、代词 用在数词之前,相当于“其中的”
例:①不能指其一端 ②不能名其一处
5、副词 表示反问语气“难道”
例:其真无马耶?
6、副词 表示推测语气“恐怕”
例:其真不知马也
7、连词 表示假设,相当于“如果”“假如”
例: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
8、助词 形容词词头
例:其喜洋洋者矣
三、而
1、连词 表承接
例:①学而时习之 ②择其善者而从之 ③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④日出而林霏开 ⑤舍生而取义者也
2、连词 表示并列关系
例:①妇拍而呜之 ②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③感极而悲者矣 ④报先帝而忠陛下
3、连词 表示修饰关系
例:①窥镜而自视 ②暮寝而思之 ③登轼而望之 ④执策而临之
4、连词 表示转折
例:①人不知而不愠 ②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③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四、以
1、介词 “凭借”
例:①可以为师矣 ②何以战?
2、介词 “用”
例:①醒能述以文者 ②以衾拥覆
3、介词 “因为”
例:①以中有足乐者 ②以其境过清 ③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④不以千里称也
4、介词 “凭……身份”
例:生以乡人子谒余
5、介词 “把”“将”“拿”
例:①撰长书以为贽 ②咨臣以当世之事 ③必以分人
6、介词 “按照”
例:①策之不以其道 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7、动词 “认为”
例: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②皆以美于徐公 ③先帝不以臣卑鄙
8、连词 “用来”“来”
例:①无从致书以观 ②俯身倾耳以请 ③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④属予作文以记之
9、连词 可不译
例:①计日以还 ②遂许先帝以驱驰
10、连词 “以致“
例:①以塞忠谏之路也 ②以伤先帝之明
五、于
1、介词 “在”
例:①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 ②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③躬耕于南阳 ④相与步于中庭 ⑤战于长勺
2、介词 “从”
例:①舜发于畎亩之中 ②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3、介词 “向”
例:①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②欲有求于我也
4、介词 “给”
例: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5、介词 “比”
例:所欲有甚于生者
6、介词 “因为”
例: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7、介词 “对”
例:①万钟于我何加焉 ②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六、乃
1、副词 “竟”“竟然”
例:①见渔人,乃大惊 ②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副词 “才”
例: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3、副词 “于是”“就”
例:①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②乃重修岳阳楼 ③乃入见
七、虽
1、连词 “即使”
例: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②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③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④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2、连词 “虽然”
例:①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②虽欲言,无可进者 ③游人虽未盛 ④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
八、为
1、动词(wei阳平) “做”“干”
例:①可以为师矣 ②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③故不为苟得也 ④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2、动词(wei阳平) “作为”“当作”
例:①以捕鱼为业 ②有司业博士为之师 ③撰长书以为贽
3、动词(wei阳平) “成为”
例:①全石以为底 ②为坻,为屿,为堪,为岩
篇9
【关键词】成语 文言文教学 教学难关
文言文之难,究竟难在何处?一曰古今异义,二曰词类活用,三曰特殊句式。如何突破?笔者积十多年之教学经验,始觉有一小招可用,即用成语巧破三难关。
一破古今异义关
在文言文教学中,对那些古今词义有差异的实词,用相应的成语去印证,可以迅速理解并掌握。“举疾首蹙颚而相告曰”的“举”可用成语“举世闻名”、“举国同庆”中的“举”解释。“善假于物也”中的“假”字可与“狐假虎威”、“不假思索”相联系。“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的“彰”字可以成语“欲盖弥彰”的“彰”来解释。“何可胜道也哉”的“胜”可用成语“不胜枚举”中的“胜”来解释。至于“臣请就汤镬”、“媵人持汤沃灌”中的“汤”字,古意作“热水、开水”讲,我们可用成语“赴汤蹈火”来印证。《劝学》中的“劝”字,不是“拿道理说服人”的意思,而是“勉励”之意,这可由成语“惩恶劝善”来印证。诸如此类的例子还有很多。如“恨”、“涕”、“抢”等词,它们的古义分别是“怨恨”、“眼泪”、“撞”的意思,成语“抱恨终天”、“感激涕零”、“哭天抢地”中的“恨”、“涕”、“抢”均保留了古义。
二破词类活用关
词类活用主要指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作状语、形容词用作名词、使动和意动用法等,尽管在文言文中,词类活用是很普遍的现象,但在现代汉语中却并不多见,这对学生学习文言文造成了不小的困难。如果能够恰当地使用些成语,就会化难为易。
1.用成语来讲析名词活用作动词。许多名词在文言文中经常活用为动词,如“诸越则桃李冬实,朔漠则桃李夏荣”中的“实”本来是名词,“果实”的意思,在这里活用为动词,意思是“结果实”。这在成语“春华秋实”中得到了印证。“衣锦还乡”中的“衣”是“穿着”的意思,是说穿着锦绣的衣服回到故乡。“不衫不履”、“衣冠禽兽”中的“衫”、“履”、“衣冠”都是名词活用为动词。
2.用成语讲析名词用作状语。在文言文中,除了表时间的名词作状语外,其他名词也可以作状语,这是古汉语中的名词和现代汉语中的名词所不同的。如“川流不息”中的“川”作“流”的状语,意思是像河水一样流个不停,比喻来往的车辆、船只很多。“风驰电掣”、“土崩瓦解”、“星罗棋布”、“口诛笔伐”、“玉洁冰清”等成语中的“风”、“电”、“土”、“瓦”、“星”、“棋”、“口”、“笔”、“玉”、“冰”都是名词作状语的例子。
3.用成语讲析形容词用作名词。古汉语中形容词用作名词的现象是比较多的。例如,“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中的“善”本来是形容词,好的意思,现在用作名词,意思是“好的意见、榜样”。这在成语“从善如流”中得到了印证。又如“披坚执锐”,“坚”本是形容词,坚硬,现用作名词,意思是“坚硬的铠甲”;“锐”,本是锐利,形容词,现用作名词,意思是“锐利的武器”。成语“居安思危”、“取长补短”、“一见如故”中的“安”、“危”、“长”、“短”、“故”都是形容词用作名词,意思分别是“安乐的环境”、“危难”、“别人的长处”、“自己的不足之处”、“老朋友”。
4.用成语讲析使动用法。所谓使动用法,不是指“主语自身怎么样”,而是指“主语使宾语怎么样”。在成语中,使动用法是很多的。“翻天覆地”中的“翻”、“覆”,是动词的使动用法,它不是主语“人”(省略)在翻转,而是主语人使宾语“天地”在翻转。又如“富国强兵”中的“富”、“强”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翻译为使国富裕、使兵强大。成语“祸国殃民”、“降龙伏虎”、“闭月羞花”、“劳民伤财”中的“祸”、“殃”、“降”、“伏”、“闭”、“羞”、“劳”、“伤”等都是使动用法。“无丝竹之乱耳”中的“乱”意为“使某某乱”,“汗牛充栋”中的“汗”意思是“使某某累得出汗”,“既来之,则安之”中的“来”、“安”的意思是“使某来”、“使某安定”,“完璧归赵”中的“完”的意思是“使某完好”。
5.用成语讲析意动用法。所谓意动用法,是指主语在主观意识上认为宾语“怎么样”或主语把宾语“当成什么”。如“不远千里”即“不以千里为远”的意思。“鱼肉人民”即以人民为鱼肉。其中的“鱼”、“肉”是意动用法,是主语主观上把人民当成了“鱼”和“肉”。“梅妻鹤子”就是以梅为妻、以鹤为子。“厚今薄古”就是以今为厚、以古为薄。在成语中,“兵贵神速”、“草菅人命”、“是古非今”、“不耻下问”中的“贵”、“草菅”、“是”、“非”、“耻”等都是意动用法。
三破文言特殊句式关
1.用成语讲析宾语前置现象。在文言文中,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要放在动词前。如“三岁贯汝,莫我肯顾”中的“我”、“古之人不余欺也”中的“余”,都分别放到了动词“顾”、“欺”的前面。这种用法在成语中也有不少。如“时不我待”、“人莫予毒”、“岁不我与”都是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也前置,如“何以知之”,这种用法也保留在成语中,如“何去何从”、“何患无辞”中的“何”字。在文言文中,有时还用助词“是”、“之”标志宾语前置。如“宋何罪之有”、“何厌之有”、“无乃尔是过与”。我们可以借助“不此之图”、“唯命是听”、“唯利是图”、“唯才是举”、“马首是瞻”等成语来理解。
2.用成语讲析状语后置句。状语后置现象在成语中的表现形式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种:第一,“于”字结构的成语。如“无济于事”中状语“于事”放在了谓语“无济”的后面,“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状语“于忧患”、“于安乐”放到了“生”、“死”的后面。诸如此类的还有“重于泰山”、“死于非命”、“拒人于千里之外”、“防患于未然”等。第二,“以”字结构的成语。如“嗤之以鼻”中的“以鼻”是状语部分,放在了谓语“嗤”的后面。其他类似的还有“相濡以沫”、“动之以情”、“持之以恒”、“掉以轻心”等。可用这些成语讲析文言句中类似的用法,如“王尝语庄子以好乐”中的“以好乐”可解释为“把喜欢音乐这件事”。
篇10
论文关键词:仕人;忧患意识;治国理政
严复在其《天演论》中认为,“有人斯有群矣,有群斯有忧患矣”。有人,就有人的忧患;有仕人,就有仕人的忧患。明人吕坤居官十余载,在《治道》中有感慨:“做官都是苦事,为官原是苦人。”中国传统仕人的忧患意识主要是指其通过对忧患境遇的深刻体验而孕育出来的弘扬人生目标、价值取向的特殊心态。由忧患而超越忧患的心中历程,彰显了传统仕人生命哲学的特质和魅力。
一、忧己
按照内圣外王的修齐治平路径,中国仕人以德为先,把立德作为治道之核心。这是中国传统仕人所特有的一种治道精神和德治智慧。“为人不能尽人道,为官不能尽官道,是吾所忧也”。他们在个人的德、才、财、位、势等关系处理中,视德领于才、先于财、高于位、优于势。关于德与才,他们认为,“德”好比水之源头,“才”好比水之波浪;“德”为木之根本,“才”为木之枝叶。《资治通鉴》中有“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关于德与财,孔子说过,“君子忧道不忧贫”。关于德与权势,他们认为,“不患无位,而患德之不修也;不忧其贱,而忧道之不笃也。”关于为政之德,古人话语很多。子张问于孔子日:“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孔子有“五美”之说:“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扬雄在《修身》中有“取四重,去四轻”之说:“言重则有法,行重则有德,貌重则有威,好重则有观。”
“言轻则招忧,行轻则招辜,貌轻则招辱,好轻则招。”实际上,他们的认识都被传统仕人所接受,并作为一种行为规范而进行临摹和实践了。传统仕人对于安身立命、修齐治平的忧患最终达到一种无忧而达命的境界。刘勰的《刘子》中就有“遇不遇,命也;贤不贤,性也。怨不肖者,不通性也;伤不遇者,不知命也。如能临难而不慑,贫贱而不忧,可为达命者矣”。更有以忧患为我所用,洒然自得者。梁启超在其《养心语录》中说:“人之生也,与忧患俱来,苟不尔,则从古圣者,可以不出世矣。种种烦恼,皆为我练心之助;种种危险,皆为我练胆之助;随处皆我之学校也。我正患无就学之地,而时时有此天造地设之学堂以饷之,不亦幸乎!我辈遇烦恼遇危险时,作如是观,未有不洒然自得者。”
二、忧民
儒家治国思想的核心价值是“民本论”。孔子作为儒家民本思想的奠基者,主张“爱人”“亲亲而仁民”,并提出了比较系统的爱民恤民措施。孟子更是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把民心向背与国家的兴亡、统治者的安危连接起来。中国仕人的忧民,首先基于人民对于国家政治的特殊作用。孔子说过:“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民以君为心,君以民为体;心庄则体舒,心肃则容敬。心好之,身必安之;君好之,民必欲之。心以体全,亦以体伤;君以民存,亦以民亡。”此后,孔子的观点在以后被传统仕人反复引用,在处理君民关系、官民关系和巩固稳定国家政权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荀子·王霸》云:“用国者,得百姓之力者富,得百姓之死者强,得百姓之誉者荣。
三得者具而天下归之,三得者亡而天下去之。天下归之之谓王,天下去之之谓亡。”严遵《天下有道德》中说:“君者,民之源也;民者,君之根也。根伤则华实不生,源丧则流沫不盈。上下相保,故能长久。”这些话语,都映照了孔子的观点。法家的管子也注意到了民心向背对政治的重要性。他在《管子·牧民》中说:“政之所行,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道家也主张治国清静无为,不扰民。老子就有“治大国,若烹小鲜”的著名论断。传统仕人对生民之苦多有关切,也充满同情。《汉书·鲍宣传》中认为民有“七亡”和“七死”之说,指出“民有七亡而无一得,欲望国安,诚难;民有七死而无一生,欲望刑措,诚难”。强调官民同忧乐,是中国仕人从向度深化和拓宽了忧民意识的特定内涵。官之忧是民之忧,官之乐是民之乐;反之亦然。在《粱惠王》下章,孟子向齐宣王讲过一段关于“忧乐”的精彩论点:“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以至后来引发出了后来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无疑是把忧民意识升华到了一个新的境界,那就是官民同忧乐的和谐境界。
基于政权性质和历史发展的局限性,中国仕人的忧民意识多带有很强的功利目的,正如学者所言:“虽然‘人贵物贱’、‘民为邦本’、‘民贵君轻’的观点都带有不切实际的理想或空想色彩,不可能成为现实的政治者为政的直接出发点和终极目的,但它对于约束和牵制统治者的言论和行动还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的。
三、忧君
对君主的忧患主要在于避免人亡,当然这与对政治的忧患主要在于避免政息是有内在联系并很难分清的。扬雄在《先知》中有一段对话:“或问:‘何以治国?’日:‘立政。’日:‘何以立政?’日:‘政之本,身也。身立则政立矣。"’仍然强调了君主是立政治国的出发点。传统仕人的忧君意识主要体现在:
(一)君主要有所忧。古人对于忧君之关切,总是联结着某种安危存亡之道。《周易·系辞下》:“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六韬·兵道》:“存才非存,在于虑亡。乐者非乐,在于虑殃。”《左传·襄公十一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孟子甚至说:“也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其凸显的意蕴寄托在当政者须怀藏一股居安思危、存不忘亡的“忧政”之中,这无疑影响了后来仕人的思想,在对君国存亡的忧患中表达了他们辩证的治道。
(二)君主要忧所以忧。苏轼在《汉之变故有六》中云:“人主莫不欲安存恶危亡,然而其国常至于不可救者,何也?所忧者,非其所以乱与亡。而其所以乱与亡者,常出于其所不忧也。”苏轼在其《策略一》中还云:“天下之患,莫大于不知其然而然,不知其然而然者,是拱手而待乱者也。国家无大兵革,几百年矣,天下有治平之名,而无治平之实,有可忧之势,而无可忧之形,此其有未测者也。”
(三)君主要积仁德。《左传》就有这方面要求:“唯器与名,不可以假人,君子之所司也。名以出信,信以守器,器以藏礼,礼以行义,义以生利,利以平民,政之大节也。若以假人,与人政亡。政亡,则国家从之,弗可止也已。”贞观十一年,魏徵向太宗上书:要想让树木长得高,必须使树木的根扎得牢固;要想让河水流得远,必须疏通它的源头;要想使国家长治久安,就必须多积累道德仁义阳。
(四)君主要行仁政。《韩非子·十过》对君主行政提出十个方面警告。苟悦《孝昭纪》中把君主分为五类:有治主,有存主,有衰主,有危主,有亡主。张居正向万历帝进疏道:“大抵皆以敬天法祖,听言纳谏,节用爱人,亲贤臣,远小人,忧勤惕厉即治。不畏天地,不法祖宗,拒谏遂非,侈用虐民,亲小人,远贤臣,盘乐怠傲即乱。”
(五)君主要善于用人。中国古代多人治少法冶,所以,选人用人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苟子云:“故用圣臣者王,用功臣者强,用篡臣者危,用态臣亡。态臣用,则必死;篡臣用,则必危;功臣用,则必荣;圣臣用,则必尊。”管子提出:“君之所慎者四:一日大德不至仁,不可以授国柄;二日见贤不能让,不可与尊位;三日罚避亲贵,不可使主兵;四日不好本事,而轻赋敛,不可与都邑。此四固者,安危之本也。故曰卿相不得众,国之危也;大臣不和同,国之危也;兵主不足畏,国之危也;民不怀其产,国之危也。”苟子认为:“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口能言之,身不能行,国用也。口言善,身行恶,国妖也。治国者敬其宝,爱其器,任其用,除其妖。”韩非子认为,人臣有“五奸”,刘向指出,人臣有“六邪”等等,都对君主善于识人鉴人充满了期待。
四、忧政
欧阳修在《准诏言事上书》提出“忧政”观点:“虽有忧勤之心而不知政治之要,则心愈劳而事愈乖。”其忧患意识底蕴在张扬一种为政之道。张居正在《陈六事疏》中指出:“先帝之治天下,有大本、有急务。正心修身、建极以为臣之表率者,图治之大本也。审几度势、更化宜民者,救时之急务也。大本虽立而不能更化以善治,譬如琴瑟不调、不解而更张之,不可鼓也。”他们的“忧政”挑明,为政既要正心修身,秉忧勤之心,还须晓治国之道、为政之要。
忧政的同时,传统仕人对于治道之各种关系是有辩证认识的。韩愈指出:“天下者,人也,安危者,肥瘠也;纪纲者,脉也。脉不病,虽瘠不害,脉病而肥者,死矣。通于此说者,其知所以为天下乎!’’而康有为则在《上清帝第七书》中明确地第一次从制度上论证败弱之理:“尝考中国败弱之由,百弊丛积,皆由体制弊政尊隔之故。”谭嗣同的忧政意识与康有为所见略同,也是从制度的角度展开,他认为:“事之所以不治,有为之隔者也。君与臣隔,大臣与小臣隔,官与绅隔,士与民隔,而官与官、绅与绅、士与士、民与民又无不自相为隔。西人谓中国二十三行省各不相通,无异二十三国。不知一国之中,又复分为无数国。譬如一幅美锦,既条条裂之,复寸寸磔之。其存焉者与有几!”超级秘书网
五、忧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