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联的特点范文

时间:2023-03-18 12:15: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春联的特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春联的特点

篇1

关键词:青少年 思维 色彩审美 联想类别

检 索:.cn

一种色彩的刺激,通过想象激活大脑中关于这种色彩的知识和经验的信息链而产生联想。以联想审美色彩的青少年是在以一颗敏感热情的心灵去关照色彩,通过接近联想、对比联想和类似联想欣赏色彩的美。从婴儿期第一次开始识别第一屡彩色开始,成长过程中林林总总的色彩变化或多或少,或美妙或奇幻的均在潜意识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色彩印象。因而当他们在生活中有意无意的遇见某种色彩或色调时,往往会引发其对美好情感的共鸣。通过色彩联想,可以丰富和加深青少年所感知的色彩意向内容,增强意向生动性和鲜明性。

所谓“迁想妙得”(顾恺之)、“联类不穷”(刘勰)、由此及彼、睹物思人、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等都是联想。由于事物间的联系本身就是多种多样的,反映事物关联的联想必然复杂多变,加之色彩引起个人的兴奋优势和思维定向并不相同,因此色彩联想是多元的、模糊的心理活动。例如当青少年色彩审美时,黑与黄刺激眼睛,青与绿慰籍它。然而,它们的美感作用是因它们酷似什么物象而异。红色是血的颜色,当血液涌上脸时的狂热颜色,也是愤怒的颜色,它有刺激性,它也有恐惧性。绿色是植物的颜色,丰茂草地的颜色,叶满枝繁的颜色,它往往给人以植物般宁静和繁茂的联想。色彩表现出强烈的抽象美,正因为联想的存在,色彩审美更具有宽泛性、丰富性、不确定性。例如此例中的红色可以是血的颜色也可以是愤怒的象征。其实,敏感多情的青少年当以其特有的敏锐触角关注颜色时,之所以心情愉悦,往往是因为这种色彩或色调在他心中唤起了甜美联想[1]。

又如当青少年沉浸于如图绿色调时(图1),从小成长在西子湖畔的他会在脑海中立刻浮现早已熟悉的山色空蒙之境,时而童年在湖边嬉戏的情景闪烁其间(图2),抑或“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色彩审美同时,由景及人,“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图3)。至此色彩、自然、人、行为有机融为一体,扩大色彩审美感知内容。

由上述举例,显然,色彩审美联想对唤起、强化、稳定、深刻、扩散、连续审美感受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根据苏格兰联想主义心理学家布朗提出联想副律,我们应用于青少年色彩审美联想,可作为①显因律:色彩对青少年的刺激愈强烈,原先的感觉、知觉表象愈鲜明生动,思想系列内的相应部分的联系就愈牢固,记忆就愈深刻,就愈易于同当前色彩联系起来,从而就愈易于引起他们联想;②频因律:某种色彩刺激的次数愈频繁,以往的经验、事物重现的次数愈多,印象就愈深刻,愈易于引起青少年联想;③近因律:以往的事件、刺激发生的时间离现在愈近,色彩感觉印象就愈新鲜、深刻,记忆就愈鲜明,回忆就愈活跃,愈易于引起色彩联想。因此色彩联想与刺激的强度、次数、时间邻近程度是成正比的[2]。

青春期色彩审美活动中的思维形式,其完成(实现)方式或途径,既存在着与人类一般审美活动的思维形式相一致的地方,同时也具有自己的特别含义。青春期色彩审美活动的思维形式的完成,主要是一个极为短促的瞬间发生展开过程,是在一个相当短暂而又常常不为青少年自我察觉的过程中进行的;具有间歇性、跳跃性的特点,即在一个总的连续过程中具有不连贯的持性。具有一定的可变更性[3]。这一点是建立在青少年心理活动经常变化性的基础上的。青少年的心理活动过程,往往不是遵循同一原则的同一方向上的发展运动,而是经常发生不同方向的变化的。

基于青少年特有的思维特征,根据联想反映事物联系时的不同心理形式、心理内容的运动及联结,青少年色彩审美联想可分为意象联想、意境联想、表象联想、情绪联想、语义联想、观念联想。

意象联想是青少年在色彩审美中将感知表象同自己的心意状态相融合,形成特定的审美意象以后,常联想到与之相似或相关的审美意象,如由“高山”的意象联想到“青松”的意象(图4),并将之加以比较或加以组合、丰富了的意象。

意境联想是色彩审美中将当前感受到的意境同以往感知、体验过的意境加以联结、比较的联想。这种联想到的意境同感受到的意境既可以有相似、相反、邻近等关系,也可以仅仅因为感受到某种美的意境而在色彩审美中联想到其它并不直接相关的意境。例如白色给青少年以纷纷扬扬飘雪意境,同时会联想到漂浮白云那圣洁天空的意境(图5)。

表象联想是当前事物表象、形象、形式与记忆中其它事物表象的联系所引起的联想。它反映和沟通了事物外在的联系。这种表象联系可表现为外形的相似或相反或在外在表象上存在着某种连结。如红玫瑰与红郁金香的色形相似则为典型的表象联想(图6)。

情绪联想是由色彩的或自己的特定情绪所引起的与之相似或相反情绪的联想。青少年所体验到的色彩情绪或自己发生过的特定情绪会在大脑中留下烙印,并且留下了情绪记忆[4]。当青少年日后再次受到相同或相反的情绪体验刺激时,便会唤起相关的情绪回忆,联想到以前曾经体验过的情绪,从而使情绪体验增值和发展。例如儿时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烧尽了所有希望,留下的只有火焰的红色畏惧。当日后每每看到红色,便会在内心产生一种强烈的恐惧感、畏缩感、逃避感(图7)。

语义联想是由语词的多义性、关联性所引起的联想。当人掌握和运用某一语词时,就会联想到这一语词的其它含义,并且联想到与之相互关联的语词或客观事物。这就是由语义上的联系所引起的联想。例如黑色不用视觉去感受,仅仅凭借语义,就能让青少年联想到黑暗、黑夜,进而再联想到失败、吞噬等等(图8)。

除此之外,按联想对象、内容的广阔性,又将联想分为单一联想与复合联想。按事物联系的直接性、清晰性,有直接联想、间接联想、清晰联想、模糊联想等等。色彩审美联想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但它们的区别是相对的而不是孤立的。它们既可以相互叠合、交叉、渗透、同时展开,又可以相互推动、相互转化、相互替代。这些联想有着共同的特征:青少年当前感知与其记忆、回忆相统一,即色彩信息接纳与反馈相统一,当前色彩感知是色彩联想的导因,记忆是色彩联想的物质材料,回忆是色彩联想的直接现实反映。青少年色彩审美联想在其思维能力及特征的影响下,其联想内容具有具象与抽象形成的不确定性网状结构特征。

项目来源: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2SHB009)

注释

[1] 李勃:《当代青少年审美特征及其归因分析》,《中国青年研究》,2009(6)。

[2] 朱慧:《基于青春期情感特征的色彩审美模式研究》,《包装工程》,2013(2)。

篇2

一、春联的由来

春联,起源于桃符,桃符是周代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据《后汉书·礼仪志》记载,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神荼”“郁垒”二神的名字。“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户,名仙木,百鬼所畏。”意思是说,大年初一,将造好的带有两个天神名字的桃符挂在家门前,吓走所有鬼怪,以求平安。五代时,后蜀主孟昶写下了“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这便是我国的第一副春联。直到宋代,春联仍称“桃符”,这时桃符由桃木板改为纸张,叫“春贴纸”,到了明代,才改称“春联”。后经明太祖朱元璋提倡,贴春联便成为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二、春联的种类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斤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楣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菱形,多贴在家具、影壁中。 同时,家家户户大都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把“福”倒着贴,表示福气到了。

三、创作春联的要求

春联与古代的骈体文和诗歌不同,有其独特的形式。它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形式上成对成双,两联彼此相“对”,内容互相照应,紧密联系。一副对联的上联和下联,必须结构完整统一,语言鲜明简练。具体要求是:上下联字数要相等,词语的词性要一致,音韵上平仄要协调,语义不能重复。

对联的横批与对联内容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好的横批可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如春联“盛世千家乐,新春百家兴”,横批是“欢度佳节” ,这里的横批与春联内容相辅相成,也是春联内容的升华。因此,写横批应与春联内容相结合。

篇3

中华民族拥有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这些赋予了我们伟大的精神和物质文化遗产。当人类产生了语言,创造了文字,我们的文化才更好地被传承,被记载。本文通过对春联、行业联、婚联等对联的文化现象的分析和探究,旨在揭示中国汉字文化的丰厚内涵。 

关键词:汉字;汉字文化;对联;对联 

一、从春联看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 

春节,在我国人民心目中是农历一年中的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来临,千家万户写春联、贴春联,是上千年来流传下来的象征吉祥、表达人们向往美好生活的民族风俗。这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按照当代艺术大师周汝昌先生的话说“春联是举世罕有伦比的最伟大、最瑰奇的文艺活动。” 

明初,由明太祖朱元璋的大力提倡,某年除夕,他传下圣旨,要求官员、百姓各家各户都要贴上一副春联。此外,朱元璋还亲笔给学工陶安等人题赠春联。皇帝的重视,使得写春联逐渐形成了一种风俗。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贴春联、换门神,是我国民间过春节的一个重要习俗。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过去一到过年,街上就看到现场挥毫泼墨卖春联的临时摊位了。清人沈太侔在《春明采风志》里描述北京过年前卖春联的情形说:“塾师学长,多卖对联者。预先贴报‘书春墨庄’、‘借纸学书’、‘点染年华’等语,于铺肆前,高桌红毡,炭盆墨盏,纵笔大书门联横披。”由此可见旧时贴春联的盛况。春联亦名“门对”、“春帖”,是对联的一种,因在春节时张贴,故名,春联多用大红纸书写,当新春佳节来临之际,千门万户,到处是鲜红的春贴,确实能显示一派盎然春色。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具、影壁中。 

春联是欢度春节用的对联,其主要内容是写吉利喜庆的话,情调、风格是喜气洋洋,春意盎然,表现辞旧迎新的愉快心情和继往开来的奋发精神,反映人们追求幸福的美好愿望和对未来的新生活的憧憬。春联的作法:第一,春联的内容要写吉利喜庆的话。因此,像死、亡、凶、伤、悲等字不能用,甚至这些字的同音字都要避免,不可掉以轻心。第二,写吉利话要注意分寸,做到恰如其分,不要流于浮夸。如大家都熟悉的春联“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用在一家小餐馆或小卖部,就不免给人以虚夸不实之感,如果用在百货公司就合适了。第三,不要用一些现成的套话、大话、空话。第四,春联的内容要新鲜,体现出时代精神。像“爆竹一声除旧,桃符万户更新”这种用了好几个世纪的春联,自然谈不上体现时代精神了。 

春联让我们真切的感受到汉字在应用中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简洁的字,简洁的形式,却传神的体现出了人们在新年伊始对来年寄托的深厚祝福。贴春联、写春联是我们中国人传统的做法,也是我们保持了千年的风俗习惯,与此可见春联在我国传统节日春节中的重要地位。 

二、从行业联了解我国的社会行业文化 

现如今,社会中涌现出来了各式各样的行业,其形式之广,种类之繁多,无不让人目不暇接。这些形形的行业服务于我们现在高端的社会生活,为我们的衣食住行提供最强有力的帮助。许多行业我们非常熟知,还有些我们也许陌生,但是通过他们特有的环境和装饰,会带给我们耳目一新的感觉。行业对联的张挂也许就会带来这种效果。 

行业联指的是各行各业的专用联,可细分为两类,一是某一类行业通用,如商业通用联;另一类是某一行业专用或独家专用。行业联写作要求概括地说,就是两点:第一,内容要切合某一专门行业。在这个前提下,内容可以有各自的侧重点——有的侧重宣传经营宗旨,说明本行业的重要性;有的夸自家的货色好、手艺精,服务周到;有的抒发职业自豪感;有的是对某行业的赞美;有的突出该行业的重要作用;有的表现职业道德等等。如:谷乃国之宝、民以食为天(宣传粮食的重要和粮食工作的重要意义);胸中存灼见、眼底辨秋毫(这是眼镜店联,是说眼镜的良好功能);饭热菜香迎客早、桌洁杯净映春红(这是饭店联,侧重表明该店服务态度好);虽然毫末技艺、却是顶上功夫(这是理发店联,很明显抒发了职业自豪感)。第二,写作行业联,还要注意思想性。如酒店联“入座三杯醉者也;出门一拱歪之乎”与广州陶陶居酒家联“陶潜善饮,易牙善烹,饮烹有度;陶侃惜分,夏禹惜寸,分寸无遗”两联虽同为酒店联,但前者写的歪歪倒倒的醉汉形象,毫无美感可言,后者告诉人们,饮酒不可过量,那些过量饮酒的人往往浪费光阴,甚至贻误公事。 

曾经见过这样的对联,如:“弦中参妙理韵出高山流水;笛里寄深情曲追白雪阳春。”以及“和声鸣盛世曲奏阳春白雪;鼓乐庆升平音知流水高山”这两幅对联给人们一种诗情画意的感受,似乎把大家带入大自然的怀抱,让你在其中幻想着聆听大自然歌唱的美妙,其实,这是乐器店门口的行业联,可真是用意深刻呀。还有一副是:“远求海内珍藏本锦绣成文原非我有,快读人间未见书琳琅满架惟待人求”。不难看出 ,它是张贴在书店门口的对联,那种磅礴的气势似乎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觉,也预示这里就是黄金屋。因为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 

(三)从婚联看中国的婚俗文化 

在我国,婚姻被喻为是人生中头等的大喜事。可见,婚俗中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一个字:“喜”。不论现在的新人以多么罕见、翻新的形式结婚,但有一个流传了千年的,亘古不变的传统风俗就是贴婚联,剪喜字。这些为的就是给新人带来吉祥的祝福。 

婚联是娶亲嫁女的专用联。婚联多贴在大门上,也有贴在洞房门或妆台上的。婚联在艺术上的特点,最突出的是多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用鱼、水、花、鸟、月、珠等美好的事物,来比喻男亲女爱,婚姻美满。从内容上讲,就是要用欢欣的语气,祝贺新婚夫妇百年好合,互相关爱,共建幸福美满的家庭,共创光辉灿烂的未来。如:红梅并蒂相映美、矫燕双飞共比高。写作婚联应当注意:第一,内容上,要避免旧时的婚姻由天定的迷信思想,像“良缘由夙缔,佳偶自天成”之类;也不要宣传多子多福的不正确的幸福观。第二,用词当然可以亦庄亦谐,但应该文雅,不可庸俗,不可恶谑。第三,写作婚联,最好能结合时令或新婚夫妇的职业来写,这样更能切时、切人,使办婚事的人家看后感到十分亲切。 

有些婚联就十分新颖,和气。如:四川一座乡村中学,一对数学教师结合夫妇,在元旦结婚之日,工会赠一副贺联云:“世事再纷繁,加减乘除算尽;宇宙虽广大,点线面体包完。”又如: 某市一对数学教师,几经波折,终于结为秦晋之好,同事撰一联相贺,联云:“爱情如几何曲线;幸福似小数循环。”,“几何曲线”形象地表述了这对数学教师爱情历经坎坷曲折;“小数循环”是一个无穷无尽的数值,借此祝贺新人的美满幸福,天长地久,实在是神来之笔。 

(四)从挽联看中国的丧礼文化 

“白马素车挥别泪 看山兴悲愁碧汉”;“绿水青山悲旧迹;落花啼鸟泣化身”。从这两副挽联中我们深切感受到了生者在怀念往生者时的痛楚,真有“惊天地、泣鬼神”的悲壮。 

挽联是哀悼死者、治丧祭祀专用的对联,作挽联要在“挽”字上做文章。其内容大多是评价逝者的功业,或颂扬其学艺的造诣,或表彰死者的情操,或叙明他对社会的影响。 

篇4

1、除夕不是新年的第一天。

2、除夕其实就是农历十二月三十的别称,是旧的一年的末尾,除夕夜之后便进入新的一年,所以除夕不算是新年的第一天,但是却是岁末之交的一天,也是春节的其中一部分。除夕这天人们会有许多民俗活动,如贴春联。春联也有诸如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等名称,它的特点是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并抒发美好愿望,甚至成为了我国所特有的一种文学形式。春节将至,无论农村还是城市,每家每户都会精挑细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以起到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的作用。

(来源:文章屋网 )

篇5

在最近的听课中,我发现大家的教学设计还是比较合理、比较周全、比较科学的,但在课堂上对一些环节的处理显得匆匆忙忙、蜻蜓点水、浮皮蹭痒。事实上,只要再迈上一小步,效果就会完全不一样。

四年级的《春联》一课上,学生学完课文第二自然段后,教师进行适度拓展,安排了一道连线题,将对联的上下联连起来。其目的是在检查学生对春联“讲究对仗,字数相等、词类相当”的理解,应该说这一环节的设计是十分妙的,既可以反馈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对联的特点,一举两得。遗憾的是教师只根据学生的回答一一连线,当有一位学生出现错误时,也未能很好地抓住这一动态生成的教学资源,而是由另一个学生说出正确答案,这个环节就草草收场了。

深思熟虑,如果再迈上一步就更好了。无论学生回答得对与错,教师都应该让学生说说他的思考过程,这样连线的依据,很显然这比怎么连线更重要。我们关注连线的结果,但我们更要关注学生思维的过程,因为学生的思维过程才是他们强化理解、内化知识、巩固知识的过程。尤其是当那名学生连错了,不要急于让他订正,也不要急于请其他同学帮助,应该让他反复读一读自己连的句子,他立刻就会发现并不对仗,缺少声律美。如果他能自己发现错误,又能自己改正错误,这样的教学对他、对全班同学来说都是刻骨铭心、意义非凡的。

还是在这节课上,教师最后安排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对联,这一环节的设计也是不错的,教学更加贴近生活。但课堂上教师只是让学生读了一下收集的对联就匆匆结束了。几乎没有任何效果,也不会给学生留下任何印象。

其实这个环节可以这样设计:让学生从课前收集的众多对联中挑选出一则认真研究,重点介绍,可以谈谈对春联的理解,可以谈谈长辈贴春联的寓意,还可以谈谈春联的对仗、声律美……这样的拓展才是与文本的紧密结合,才不会流于形式,效果也不言而喻。

篇6

春节,称农历新年,俗称过年,是中国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象征团结、兴旺,对未来寄托新的希望的佳节,其中,除夕和大年初一为。春节的活动内容丰富,是我国最重要、最隆重节日,据记载,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

剪纸也是我国最普及的民间传统装饰艺术之一,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因其材料易得、成本低廉、效果立见、适应面广,样式千姿百态,形象普遍生动而受欢迎;更因它最适合农村妇女闲暇制作,既可作实用物,又可美化生活。全国各地都能见到剪纸,甚至形成了不同地方风格流派。剪纸不仅表现了群众的美爱好,并蕴含着民族的社会深层心理,也是中国最具特色的民艺之一,其造型特点尤其值得研究。民间剪纸作为中国本源哲学的体现,在表现形式上有着全面、美化、吉祥的特征,同时民间剪纸用自己特定的表现语言,传达出传统文化的内涵和本质。剪纸从色彩上分,有单色剪纸和套色剪纸。用一种颜色的剪纸刻出来的作品就叫单色剪纸,它如同版画中的单色木刻一样,是最常用的一种形式,这类作品显得十分朴素大方。而套色剪纸则是用不同颜色的剪纸刻出来的作品,这种形式并不常用,但是看起来生动形象。

“猜灯谜”是我国独有的富有风格的一种文娱形式。每逢农历正月十五,各家各户都要挂起彩灯,燃放焰火,然后有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迎合节日气氛。

在南方,人们以年糕、元宵、松糕、粽子以及鱼、肉、蛋、菜为美味。除夕多吃年糕和元宵,“黏”字与“年”字谐音,而“年”字本来是谷物成熟的意思。元宵也叫“团子”、“圆子”即汤圆,取“全家团圆”之意。年糕多用糯米做成,取生产和生活“年年高”之意。正月初一,人们早早起来,相互祝福,,吃黏糕寓意一年收成更比一年好,一年更比一年高。

春节人们通常会贴春联,增加喜庆,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新春伊始,第一件事便是贴门神、对联。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

春联,起源于周代悬挂在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据《后汉书·礼仪志》说,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神茶”、“郁垒”二神。“正月一日,造桃符着户,名仙木,百鬼所畏。”所以,清代《燕京时岁记》上说:“春联者,即桃符也。”

篇7

一、利用教师资源,巧妙生成

案例:《春联》(苏教版第七册)

(出示文中的一副春联:又是一年芳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

师:谁喜欢这幅春联?

(全班只有两名学生举手)

师:(一愣后恢复平静)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老师读这幅春联。

(师抑扬顿挫地朗读春联,生一边聆听,一边遐想。)

师:听了刚才的朗读,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我仿佛看见小草发芽了,绿绿的。

生:我看见杏花开了,红红的。

生:我好像闻到杏花的芳香,看见蜜蜂在花丛中辛勤地采蜜。

师:想不想看一看这样的美景?

(播放动画:碧绿的芳草地,飘逸的杏花雨,蓝天白云,小鸟依依。配上抒情的音乐,动情的朗读,学生个个入了迷。)

师:现在,请喜欢的同学再来读读这副春联。

(全班同学“刷”地站起身,美美地朗读起来。)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是平等对话中的首席,教师自身也是课堂中的有效资源。在以上教例中,教师利用自己的激情,抓住浓缩的文学作品与丰富生活实际的连接点,恰到好处地用提示点拨,用语言传情,用画面铺垫,用音乐渲染,引导学生感悟语言文字,和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碰撞。教师用自己的激情满怀,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体验了学习语文的愉悦,给学生的思维和想象插上了快乐的翅膀,使课堂充满了灵气。

二、关注学生资源,引导生成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但每个学生都是鲜活的生命个体,他们的认知能力、对信息的加工和理解能力千差万别,他们的知识基础、实践经验各不相同,从而导致课堂的不确定性。教师只有有效利用学生资源,因势利导,才能创造精彩的课堂。

案例:《秋游》(苏教版第三册)

(课前准备:带学生到野外走走,看看)

(出示句子:农田里,稻子黄了,高粱红了,棉花白了。)

师:读一读这段话,说说你的感受。(生自由读)

生:我知道秋天到了,稻子、高粱、棉花都成熟了。

生:我觉得秋天的田野色彩很美,我是从“黄、红、白”这三个词中感受到的。

生:秋天的田野本来很美,但我认为作者写得不够美。

(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都用诧异的目光看着他。)

师:为什么这样说?你能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得更明白一些吗?

生:课文只用了“黄、红、白”三个词描写地里的庄稼,可是,稻子黄得怎么样,高粱红得怎么样,棉花白得怎么样,书上没有讲清楚,所以我认为写得不美。

师:你很会读书,不仅读出了疑问,也读出了自己的想法。你能说出你认为美的句子吗?

生:农田里,稻子黄了,像铺了一地的金子;高粱黄了,像一个个点燃的火把;棉花白了,像蓝天上的朵朵白云。(师板书)

师:同学们,他这样说美吗?

生:(异口同声)美!

师:你为什么觉得他说的句子美呢?

生:他这样一说,我好像真看到田野的景色了。

生:我知道秋天的稻子、高粱、棉花是什么样子的了。

生:他的句子是比喻句。

师:你能像这样说说吗?

生:农田里,稻子黄了,像金色的海洋;高粱黄了,像喝醉了酒;棉花白了,像一朵朵洁白的雪花。

生:……

师:秋天的田野是多么美丽,我想秋天的花园、果园会更美丽。同学们,你能像刚才那样介绍一下它们吗?

生:……

以上教例中,学生的认知能力处于较高的水平,敢于向教材说“不”,指出文中的句子不够美,不够具体,这一富有挑战性的认识使封闭的课堂一下子变得开放。面对学生的问题,教师如何处理是课堂成功与否的关键。教师恰到好处地利用了这一资源,一个“为什么这样说”给了学生机会,也使其他学生明白了什么叫说具体、怎样说具体,并由此拓展开去,使学生的语言能力得到了锻炼与提高。

新课改呼唤生成的课堂。生成的课堂需要教师更关注文本,更关注学生。关注了文本,才能使生成不游离于目标之外,不偏离文本之“根”;关注了学生,才能使教学从学生的需要出发,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篇8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煮白肉,二十七杀年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闹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这首童谣内流露出到了腊月孩童们对过年的无限期盼。

“腊八”一过,年味就越来越浓了,所以就有“过了腊八就是年”这一说法。

腊八这天正式拉开了春节的序幕:从这天起,人们开始置办年货,迎接一年一度的新春佳节。在这个前奏曲里有着丰富的内容,从喝腊八粥开始,然后祭灶、扫房、炸年糕、宰猪羊、写春联等,直到腊月的最后一夜除夕。这些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腊八是冬至之后的第一个节气,天气寒冷,阳气上升。年文化习俗也在这一天更加被放大,吉祥的气氛将弥漫在神州大地。人们忙年概念也就从此开始了。”民俗专家如是说。

在“腊八”这一天,民间主要有喝腊八粥腌制腊八蒜的习俗。

腊八粥是用八种当年收获的新鲜粮食和瓜果煮成,一般都为甜味粥。中国各地腊八粥的花样、品种繁多。人们在腊月初七的晚上,就开始忙碌起来,洗米、泡果、剥皮、去核、精拣。然后在半夜时分开始煮,再用微火炖,一直炖到第二天的清晨,腊八粥才算熬好了。腊八粥熬好之后,要先敬神祭祖。之后要赠送亲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后才是全家人食用。吃剩的腊八粥,却是好兆头,取其“年年有余”的意义。

蒜在中国人眼中,是福气的象征,蒜有长得快,瓣又多的特点,寓意着留住子孙,多子多福,吉祥幸福。除了精神层面之外,腊八蒜对人的养生也大有益处。腊八蒜的腌制也与养生有关,天气寒冷,多吃蒜对身体有益。另外,用醋腌制蒜,辣、酸、咸合成鲜味,在过年期间吃腊八蒜既美味又养生。腊八蒜寄托了人们的希望,提前来抢新年的福气,让全家幸福和吉祥。

“年味淡了”之惑

每当临近春节,“禁燃烟花爆竹”的话题总会成为媒体关注的热点,尤其是近两年来pm2.5导致城市人深受雾霾影响,春节期间不放鞭炮的呼声越来越高。可每当这时,都会有一种声音:“不放鞭炮还像过年么?”

城市“年味儿”越来越淡,当人们不再需要“年”的时候,民俗传统该如何传承和保护,值得深思。

做杂货生意十多年,赵国新对“年”的感慨很深,他认为“年味儿”一年不如一年。“早些年,进了腊月就开始卖春联,好的时候一天卖好几百副,现在过小年了也卖不上这些,没办法,都去住楼了,哪还有贴春联的。”赵国新说,春联、福字不好卖,他最近几年主要是卖一些挂饰,中国结、十字绣、吉祥物,东西越来越精美,可就是不像个“年”。

不像年,不只是春联一种民俗消沉的表现。走访市区几家烟花爆竹销售摊点,“不好卖”已是商家共同的心声。“跟头两年是比不上了,都是让雾霾闹的。”经营一家烟花爆竹店的于支友说,这两年上的烟花爆竹以环保型为主,但并不如传统烟花好卖,总体销量比以前能少三分之一。“现在媒体都在宣传环保,加上空气确实不太好,放鞭炮的人确实少了不少。”

毋庸置疑,传统年俗的部分仪式活动确实逐渐淡出了我们的生活,“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推糜黍,二十六去吊肉,二十七宰只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首,三十晚上守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的场景在广大城镇乃至部分农村地区已渐行渐远。

其中,有些是因为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方式改变引起的自然变化,属于年俗的正常演变。如祭灶习俗,现在城镇居民家中甚至部分农村都用上了煤气、天然气,柴灶逐渐消失了,灶王爷没有了立身之所,祭灶也就逐渐消失了。又如春节食品,原来都是家家户户自己做的,做好之后隔壁邻居、亲戚朋友互相赠送品尝,其乐融融,现在一方面人们无暇制作,另一方面商店都有销售,于是自家制作春节食品的习俗也就淡化了,其制作技艺也逐渐消亡。

有的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如以往一度禁止在春节期间祭祀天地、祖先,把春节期间表达慎终追远、感恩情怀的信仰内容都禁绝了;这种情况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已大为改观。再如禁放鞭炮,鞭炮在春节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外在形式可以增添热闹气氛,内在心理方面则表达了民众在新旧交替之际驱邪除祟、祈福求吉祥的愿望。诚然,燃放鞭炮对环境会造成污染,甚至有时造成意外伤害或者引发火灾。但我们应该花大力气改进鞭炮的制作工艺,使其污染减少到最低程度,现有的技术能力完全能够做到。“一禁了之”则弱化了春节的氛围。

春联里的年味

记忆中的年味,除了烟花爆竹外,春联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道风景。如今,有的春联依然是传统的红纸黑字,有的则贴上了烫金字,但不管是印刷制品还是手写春联,都充满了浓浓的年味。

贴春联的习俗究竟起于何时,至今无准确的材料可资查证。不过,大约可能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时期,这是可以在史籍中证实的。此外,根据《王烛宝典》《燕京岁时记》等着作记载,春联的原始形式就是人们所说的“桃符”。

相传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山海经》里,有一个鬼域的世界,中间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盖三千里的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金鸡。每当清晨金鸡长鸣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必赶回鬼域。鬼域的大门坐落在桃树的东北,门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神荼、郁垒。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垒就会立即发现并将它捉住,用芒苇做的绳子把它捆起来,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惧神荼、郁垒。于是汉族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避邪防害。后来,人们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垒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去恶。这种桃木板后来就被叫做“桃符”。到了宋代,人们便开始在桃木板上写对联,一则不失桃木镇邪的意义,二t表达自己的美好心愿,三则装饰门户,以求美观。又在象征喜气吉祥的红纸上写对联,新春之际贴在门窗两边,用以表达人们祈求来年福运的良好心愿。

“年俗”与时俱进

其实“年味儿”的淡化并非一朝一夕,是伴随着城市的发展,伴随着区域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尤其是随着“80后”成为社会的主力军,对年的需求和渴望都在逐渐降低,“年”已不再像小时候一样让人期盼,更像是一种必须承受之重。

怕亲戚朋友“逼婚”,今年33岁的赵先生正打算着怎样“躲年”,最近他们几个单身朋友凑在一起时,聊出了“共同烦恼”。“一过年就‘找对象’这个话题,够说一个假期的。”赵先生说,他身边几个单身朋友都面临这个问题,每年在家过年就像一场“战争”,甚至有点“过年恐惧症”,他们哥几个现在打算过年外出旅游。

“怎么还没找对象”“工作怎么样”“年终奖发了多少”……这些过年“必答题”不知伤了多少年轻人对“年”的向往。单身者被逼婚,结婚者又在争吵回谁家过年这一系列问题已经让“80后”不再幻想小时候的“年”,而所谓“年聚”的概念也在逐渐减弱,举家出游、“舍”家出游者大有人在。

“年味淡了”,言下之意就是以往“年味浓”。但这只是部分城市人的感受,在广大农村地区,过年气氛依然是浓浓的,这从繁忙春运就可以看出,每到春节,数以亿计的中国人都朝向一个目标――家(老家)――汇聚,任何困难都阻挡不了人们前行的步伐。尤其是最近几年,随着政府主管部门以及广大民众对春节的重视,许多仪式活动得到恢复,“年味”一年比一年浓,也就更加吸引人们返乡过年的愿望。

之所以产生“年味淡了”的感叹,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对民俗的误解。民俗是在人们日常生活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约定俗成的生活方式,是伴随着时展、技术进步、观念改变而不断变化发展的,民俗不是静止的、一成不变的,年俗也是如此。试想宋代的过年和唐代的过年会一样吗,清代过年会跟明代过年一样吗?

例如,春节期间亲戚朋友之间互相“拜年”(走亲戚)是重要的习俗活动,它对于强化亲情、密切人与人之间情感联系起到重要作用。拜年习俗源自何时已难以考证,但至少到宋代,上层统治阶级和士大夫便有用名帖相互投贺的习俗。当时的贺年片,用梅花笺纸裁成约二寸宽、三寸长,上面写着自己的姓名和地址,朋友之间在农历正月初一这一天,互相赠送。明代,投寄贺年片风俗盛行。到了清代康熙年间,贺年片开始用红色硬纸片制作。当时时兴一种“拜盒”,将贺年片放到锦盒里送给对方,以见庄重。普通百姓拜年没有士大夫那么讲究,只要有一定的礼物就行。通常是晚辈给长辈拜年或同辈之间拜年。客人登门拜年,先拜尊长,如厅堂上挂有主人祖先的画像,也需叩拜。拜毕,主人端出花生、瓜子、糖果之类的果盘待客,再请客人吃具有春节特色的民俗茶点。小孩随往拜年,主人还要给小孩“压岁钱”。也就是说传统的拜年都是登门的。

现在春节期间,我们仍可看到全家老幼、提着大包小包拜年的人群。但同时,各种新兴拜年方式不断出现,电话普及后有了电话拜年,手机普及后有了短信拜年,现在的年轻人更热衷于微信拜年、发手机红包,这些在30年前都不可想象。同样,以往除夕夜“守岁”,全家老少围坐包饺子、吃零食、聊天,自1983年中央电视台有了春节联欢晚会后,看春晚已成了新的年俗。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年味淡了”是个伪命题,今天的过年就应该是这样子的,无所谓年味淡了的问题。

春节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在中华大地上传承了两千多年,已沉淀在每位中国人的血液之中。今天虽然已进入了后工业时代、信息时代,为了农事而酬神、祈神的目的已经淡化,但春节所具有的巩固亲情、联络感情的功能仍具有重大意义。虽然其仪式活动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但其承载的文化意义和精神内涵则仍然鲜活。我们应有充分自信,相信民众的无限创造力,相信“年俗”的更新能力和顽强的生命力。

让年味“回家”

红烧肉、清蒸鱼……什么味道让你无法忘怀?对中国人来说,年夜饭是每年最为重要的一顿饭。在食物的制作中凝聚着家族的关爱与亲情,寄托着对来年的期望与祝福。

临近春节,很多饭店的LED显示屏滚动播出的内容都统一变成了“‘年夜饭’火爆预订中”的宣传语。年夜饭,这个被百姓一年中最为看重的“团圆饭”如今不仅成为了一种经济现象,更让很多饭店开启了一年的“捞金”模式。

年夜饭所代表的意义绝不仅只是一顿晚餐,更是传统年文化的象征性符号。热热闹闹的团圆饭,除夕之夜的围炉守岁,是珍藏在每个人心中最难忘的年味,即便在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里,年夜饭也不曾缺席过。而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多的人却喜欢将年夜饭交给酒店去操办。档次是提高了,场面也更丰盛了,但因为少了亲情这个必需的“佐料”,反而少了很多的年味和感觉。

实际上,“年夜饭”的火爆预订不止存在于某地,放眼全国,处处皆是“火爆预订中”的热闹场面。也正因此,不少酒店在推出各式各样的特色套餐的同时,“顺便”把一些“霸王条款”也搬上了年夜饭的酒席:最低消费、禁止自带酒水、限菜式、限时间……服务也并不尽如人意:分量短缺、原料不新鲜、上菜速度慢……让市民赔了钱却没有好心情,又因为不想冲了过年的喜庆,往往鲜有人较真维权甚至遭遇维权难。

很喜欢某品牌家居的一则广告:“如果没有厨房,也许你不必早起;如果没有锅碗瓢盆,你也不必费尽心思;如果不用回家吃饭,你不必如此匆忙。但,如果没有这一切,生活,少了许多味道。因为,用心的每一餐,让家,更有味。”年夜饭也是如此,在家操办虽然繁忙、辛苦、折腾,但就是在这种奔忙之中,家人团聚了,氛围融洽了,年味增加了,亲情也回来了。

篇9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全会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工作大局,大力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歌颂改革开放取得的新成就,进一步唱响全面建设和谐社会主旋律,在全市营造“团结、奋进、文明、热烈”的节日氛围,为全市人民创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

二、市区主要活动安排

1、艺术表演。在盘旋路街心花园或滨河市场进行戏剧公演,演出传统秦腔和音乐歌舞节目。由政府组织实施,市五一剧团承担演出。

2、书画展览。在市区举办“迎春书画联展”。由市、区书画院负责。

3、社火比赛。在滨江体育场举办“年迎春社火、龙狮表演比赛”,由政府负责。

4、焰火晚会。举办“年元宵焰火晚会”。由政府负责。

5、赠送春联。在盘旋路街心花园开展“千幅春联送群众”活动,组织市、区书法家20余人,为群众义务书写春联1000幅以上。由市、区文化局负责。

各县(区)都要结合当地实际,立足当地特色,开发当地文化资源,开展文艺演出、文艺比赛、书画摄影展览、民间民俗展览、社火表演、灯谜晚会、焰火晚会等具有传统文化特点和时代特色的文化活动,丰富春节期间的群众文化生活,让人民群众过一个快乐,祥和、喜庆的春节。

三、相关事宜

(一)各县、区要从讲政治的高度,认真制定春节文化活动方案,明确责任分工;严格督导检查,确保活动质量和各项任务到位。并按照市政府要求,安排一定的活动经费,广泛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满足群众节日文化生活的需求,努力做到“城市有表演,乡村锣鼓响,户户有歌声,人人喜洋洋。”

(二)深入开展文化下乡活动。市。县(区)文化馆、剧团要排练一台突出时代主旋律的节目,深入农村进行辅导、演出。图书馆、新华书店要挑选科技书籍开展下乡送书活动,向农民群众广泛传播科学文化知识。

篇10

除夕由来:

除夕是春节的前夜,又叫年三十.有一种传说:是古时候有个凶恶的怪兽叫夕,每到岁末便出来害人,后来,人们知道夕最怕红色和声响,于是年三十晚上,家家户户贴红春联,燃放爆竹,来驱除夕兽.以求新的一年安宁.这种习俗从此流传下来,年三十晚上便称为除夕了. 年三十,也就是"除夕"。这天,是人们吃、喝、玩、乐的日子。

北方人包饺子,南方人做年糕。水饺形似"元宝",年糕音似"年高",都是吉祥如意的好兆头。 除夕之夜,全家人在一起吃"团年饭",有一家人团聚过年的味道。吃团年饭时,桌上的"鱼"是不能动的,因为这鱼代表"富裕"和"年年有余",象征来年的"财富与幸运",它属于一种装饰,是碰不得的。 关于年的由来,还有一个传说。相传在远古时候,我们的祖先曾遭受一种最凶猛的野兽的威胁。这种猛兽叫"年",它捕百兽为食,到了冬天,山中食物缺乏时,还会闯入村庄,猎食人和牲畜,百姓惶惶不可终日。人和"年"斗争了很多年,人们发现,年怕三种东西,红颜色、火光、响声。于是在冬天人们在自家门上挂上红颜色的桃木板,门口烧火堆,夜里通宵不睡,敲敲打打。这天夜里,"年"闯进村庄,见到家家有红色和火光,听见震天的响声,吓得跑回深山,再也不敢出来。夜过去了,人们互相祝贺道喜,大家张灯结彩,饮酒摆宴,庆祝胜利。 为了纪念这次胜利,以后每到冬天的这个时间,家家户户都贴红纸对联在门上,电灯笼,敲锣打鼓,燃放鞭炮烟花;夜里,通宵守夜;第二天,大清早互相祝贺道喜。这样一代一代流传下来,就成了"过年"。 除夕的是年饭后长辈发"压岁钱"。接着就是张贴春联和门神,并关上大门。到初一的早上才开门"接财神"。接下来就是全家人守岁到凌晨。 除夕夜的灯火,通宵不熄,俗称"光年"。

各地的除夕风俗大致相同,但有些地方的风俗很有特点,如苏州、北京、台湾等。苏州的除夕守岁时,都要等待从枫桥寒山寺传来的洪亮钟声。当钟声穿过沉沉夜色,传到千家万户时,就标志着新春的来临。 无论春夏秋冬,每日半夜正交子时,寒山寺中就会传出这口巨钟的洪响,民间称为"分夜钟"。这口钟,已成为苏州城乡方圆数十里人民生活的时间信息。寒山寺钟声还出现在诗中,流传最广的就是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现在,每年除夕,苏州寒山寺仍遵循万古不变的古老习俗,击钟以分岁。姑苏城乡,到了守岁的最后一刻,会从广播中传出宏亮的寒山寺钟声,报导一年的开始。千家万户,听到钟声,爆竹齐鸣,使古老的寒山寺钟声成为了一种时代的象征。 北京的除夕这一天更是忙碌,祭祖、接神、接灶。祭神拜祖的仪式一开始,整个北京城便淹没在一片震耳欲聋的爆竹声中。人们还在自己家院子里,铺上芝麻秸,全家人都去踩,叫"踩岁",取长命百岁的意义。除夕通宵灯火齐明,人们辞岁守岁。当新年的钟声敲响时,各家的饺子也下锅了,人们尽情的娱乐。

除夕在台湾不叫除夕,而叫"过年日"。午后,在厅堂神龛前上供牲体。到了晚上,合家焚香叩拜,然后对长者辞岁。接着是"围炉",也就是丰盛的年夜饭,一家人围坐一桌,桌上摆满菜肴,桌下放置火盆。"围炉"为除夕带来,远在他乡的游子,除非万不得已,再远再忙也要赶回家团圆。年夜饭后,便高燃蜡炬来守岁,儿媳妇为长辈们添富寿,不能早睡,坐得越久,长辈得富寿越长,这是表示孝心。

除夕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部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是农历全年最后的一个晚上。故此期间的活动都以除旧部新,消灾祈福为中心。 周、秦时期,每年将尽的时候,皇宫里要举行“大傩”的仪式,击鼓驱逐疫疠之鬼,称为“逐除”,后又称除夕的前一天为小除,即小年夜;除夕为大除,即大年夜。

除夕是一年中最使人留恋的一晚。除夕之夜,最为热闹、喧阗,天一抹黑,孩子们或者半大小伙子,早已拿着香火,东一声、西一响地放起鞭炮来了,胆大的放大炮仗,年幼的一只手捂着耳朵,远远地探着身子点,其他小孩两手捂着耳朵,紧张而又焦急地等待着……。此情此景,头发白了都不能忘记。还有一个关于“除‘夕’兽”得传说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夕”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夕"长年深居海底,每到一年的最后一天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一年的最后一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夕"兽的伤害。 有一年的最后一天,桃花村的人们正急急忙忙上山避难,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只见他手拄拐杖,臂搭袋囊,银须飘逸,目若朗星。乡亲们有的封窗锁门,有的收拾行装,有的牵牛赶羊,到处人喊马嘶,一片匆忙恐慌景象。这时,谁还有心关照这位乞讨的老人。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夕”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夕’兽撵走"。老婆婆惊目细看,见他鹤发童颜、精神矍铄,气宇不凡。可她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婆婆无奈,只好撇下家,上山避难去了。

半夜时分,"夕"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夕"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夕"朝婆婆家怒视片刻,随即狂叫着扑过去。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夕”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夕"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乡亲们一齐拥向老婆婆家,只见婆婆家门上贴着红纸,院里一堆未燃尽的竹子仍在“啪啪”炸响,屋内几根红蜡烛还发着余光……;欣喜若狂的乡亲们为庆贺吉祥的来临,纷纷换新衣戴新帽,到亲友家道喜问好。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夕"兽的办法。 从此以后,人们把这一天叫做除夕。 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过年”。

除夕的习俗:

1、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2、贴窗花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3、贴福字

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4、贴年画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

5、祭祖

因各地礼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异,有的到野外瞻拜祖墓,有的到宗祠拜祖,而大多在家中将祖先牌位依次摆在正厅,陈列供品,然后祭拜者按长幼的顺序上香跪拜。汉人祭祖,多半做鱼肉碗菜,盛以高碗,颇有钟鸣鼎食之意。

我国部分地区有一种除夕上坟的风俗,称为送年食。上坟时间一般在除夕的下午,人们把做好的年夜饭,送到亡故亲人的坟上,让亡故的亲人与生者一起享用除夕夜的美食,从而寄托人们对亡故亲人的哀思。

6、挂灯笼

中国的灯笼又统称为灯彩。起源于18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每年的除夕节前后,人们都挂起象征团圆意义的红灯笼,来营造一种喜庆的氛围。除夕之夜守岁,门口挂着红灯笼,堂屋燃着熊熊的红火,点着蜡烛或油灯,一家人围桌而谈。

7、压岁钱

压岁钱是由长辈发给晚辈的,有的家里是吃完年夜饭后,人人坐在桌旁不许走,等大家都吃完了,由长辈发给晚辈,并勉励儿孙在在新的一年里学习长进,好好做人。

8、除夕守岁

吃完年夜饭后,有除夕守岁的风俗。全家欢聚一堂,围炉而坐,叙旧话新,畅谈美好的祝愿,寄希望于新的一年,因而通宵不眠。守岁的“守”,即有对即将逝去的旧岁有留恋之情,也有对即将到来的新年怀希望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