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坦尼克经典台词范文
时间:2023-03-23 12:17: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泰坦尼克经典台词,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电影台词;《阿甘正传》;《泰坦尼克号》;艺术效果
一、史诗般的爱情
电影《泰坦尼克号》作为爱情片和灾难片的完美结合,是20世纪当之无愧的经典影片。电影上映之初就轰动全球,凭借高额的特技投入、跌宕的故事情节、精湛的演技表现、优美的音乐与经典的台词,一举获得11项奥斯卡大奖。
电影构思取材于“梦之船”的首航悲剧经历,这艘当时最豪华的游轮沉没于大西洋冰冷的海水中,也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和梦想。露丝是一个上流社会的贵族少女,她长期生活在母亲的管束和未婚夫的压抑之下,但内心依旧充满对自由和梦想的渴望。而杰克是一个贫困潦倒却乐观向上的艺术家,他自娱自乐、敢爱敢恨。两个看似没有交集的年轻人在露丝的一次逃亡中相识,展开一段浪漫的海上之恋。平民自由奔放的欢乐聚会、夕阳中船头的相拥相吻、储藏室里的一段缠绵,两个人最终决定放弃羁绊开始新的生活。然后,灾难开始了,哭喊奔跑的人群、鲜明讽刺的人性在“泰坦尼克号”的甲板上粉墨登场。最终,在冰冷的海水中,杰克把生的希望留给爱人,自己则永远埋葬在大西洋。
这是一部让人过目难忘的电影,它最强大的魅力或许不是那些宏伟庞大的特技场面,而是平静的画面和清晰的台词构建的感官世界,强烈冲击着人心最柔软的部分,成就电影经典。
二、《泰坦尼克号》经典台词的电影效果
这部影片中,电影台词的张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物个性的铺垫,露丝倔强的性格与叛逆的内心在一次次反抗的对话中早有预示,使后来“公主落跑”的情节更加合理;二是经典画面的塑造,杰克张开双臂的呐喊 “Im the king of the word”与最后在冰冷海水里的祝福和鼓励,都是观众心中难以磨灭的印记。
(一)人物个性的铺垫
1.露丝
影片的背景设定于男权社会和贵族规则之下,“上流社会”的少女露丝有着锦衣玉食的生活和大家闺秀的风范,然而,影片中几处对话描写预示着平静之下的暗涌。
露丝的妈妈一直严苛要求她保持贵族妇女独有的美丽和矜持,谈吐不能粗俗,做事不能有损贵族的颜面和形象。然而在一次聚餐中,露丝竟然故意点燃一根香烟。
Mother:You know I do not like that,Rose.
Rose:silence.
Cal:She knows.
面对母亲的批评,露丝竟然吐出一个烟圈,这个挑衅性的行为深刻反映出她对束缚生活的不满,对上流社会做作姿态的厌恶,也展现出她内心的叛逆和勇敢。
另一个刻画女主人公人物性格的场景是露丝与杰克的对话。此时的露丝已经爱上了杰克,但长久以来道德与家庭的束缚,让她在真爱面前矛盾重重,她唯有自欺欺人违心说自己爱着卡尔。她拒绝与杰克再见面,强调着自己已经订婚的事实。
Jack:But Im too involved now.You jump,I jump,remember?I cant turn away without knowing youll be all right.Thats all that I want.
Rose:Well,Im fine.Ill be fine,Really.
这段并不愉快的对话,充分展现了露丝在思想上的纠结和斗争,为之后爱情故事的演进埋下伏笔。
2.杰克
《泰坦尼克号》中的男主角杰克是一个穷困潦倒的艺术家,但他乐观向上、积极享受生活。他的语言和行为反映着他现实的个性特征和教育背景,下层社会小人物的姿态在台词中不难寻觅:比如他的用语中有许多非正式的、口语化的词汇,例如:“folks”“lit on out”“chew over”“guy”等,这些词汇和语句使人物刻画更真实可信,一个颇具魅力的贫穷少年立体展现在观众眼前。
(二)经典画面的塑造
作为视觉艺术的电影,色彩在影片中的巨大魅力是无法忽视的。这部影片的成功在于将色彩运用与简明台词融合在一起,视觉冲击的效果被台词的记忆加深,色彩运用的同时承载着一定的含义,使观众更加难以忘怀。
影片《泰坦尼克号》之始,白色的船体与蔚蓝的海水交相呼应、彼此相衬,船上的乘客们沉浸在起航的兴奋和激动中,此时的画面是轻松而祥和的。杰克在船头张开双臂,沐浴在海天一色的美景中,享受着大自然的神奇和生活带来的无穷惊喜,他振臂高呼:“Im the king of the word!”这句洋溢着年轻的心的自信呐喊与广阔的海面场景交织在一起。大西洋如此广阔、沉静,站在巨大的游轮最前端,难免会有一种指点江山的激昂斗志。这一经典场景引起了无数观众的共鸣,这一刻自信、自由,一股年轻的力量油然而生,这句经典台词也多次用于电视、广告与电影周边产品中。
“泰坦尼克号”沉没之时,远处的天空颜色逐渐加深,直至变成灰黑一片,海水也仿佛深不可测,沉没的巨大轮船沉寂在昏暗之中,深蓝色的海水中遇难者静静地漂浮着,银幕前的观众也深切地感受到冰冷的海水和无助的痛苦。露丝趴在船板上瑟瑟发抖,杰克最后的话深深触动着我们:
Jack:Listen,Rose.Youre going to get out of here.Youre going to go on and you can make a lot of babies and watch them grow and youre going to die and old and old lady,warm in your bed.Not here.Not this night.Not like this.
……
Jack:Winning that ticket was the best thing that ever happened to me.It brought me to you.And Im thankful for that,Rose.Im thankful.You must do me this honor.You promise me that you will survive;that you wont give up...no matter what happens...no matter how hopeless.Promise me now,Rose,and never let go off that promise.
这段感人肺腑的爱的宣言,被无数次的模仿和改编,即使十年、一百年、一千年之后,经典台词的魅力也将历久弥新,它不会落后于时代,因为爱情永远是人性中最美、最真的追求。
三、大愚中的大智慧
影片《阿甘正传》重温了美国从20世纪60年代起30年的历史大事件和深刻变革,在一个丧失了很多信念的时代,以一个平民英雄的形象发出对希望和未来的呼唤,对美国传统价值观和个人英雄主义的乐观、进取等积极信念表达深切渴望。
银幕在清明鲜亮的画面中缓缓展开,天空中一根羽毛飘过树梢,盘旋后落在阿甘的脚下,此时的阿甘已到中年,他坐在亚拉巴马州的一个长椅上,开始自说自话地诉说着自己一生的传奇故事。阿甘出生在美国南方的一个小镇上,二战之后本来偏远的小镇更加闭塞,他患有先天弱智,智商测试仅有75分,然而他有一个乐观、坚强的妈妈,尝试尽一切努力让儿子和正常人一样读书、生活,鼓励阿甘自强不息。在妈妈的照顾和女孩珍妮的爱护下,阿甘单纯、快乐地成长,拥有一双疾步如飞的“飞毛腿”和一颗善良正直的心。在不停地奔跑中,阿甘上了大学,成为橄榄球巨星,参加了越南战争,他心无杂念,乐观善良,救回了受伤的战友并因此受到总统肯尼迪的接见。最后,成为百万富翁的阿甘不愿意为名利所累,回到家乡做了一名园丁,并重遇珍妮和儿子,过着平静、幸福的时光。
阿甘在所有人眼里无疑是弱者,然而他的传奇和际遇让人惊讶甚至嫉妒,甚至改变了美国许多重大事件的历史走向。凭着“说到就做到”“傻人有傻福”的信念,阿甘在一个个无意间创造了历史也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空。
四、《阿甘正传》经典台词的电影效果
台词蕴含的电影主题和人生观是这部电影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一段段隐喻性的经典台词充满诗歌和散文的优美风格,读起来朗朗上口,打动人心也广为流传。
(一)“Run! Forest,Run!”
被同龄的孩子欺负时,在越南战场上时,参加马拉松时,橄榄球比赛时,阿甘都在不停奔跑。“跑”似乎是他生活的一部分,使他摆脱了虚伪的羁绊,迎接一个又一个奇迹的发生。奔跑中他进了大学,加入了全美明星队,在越南战场上救出了战友,救活了濒临倒闭的企业。
在阿甘的心目中,生活就是不断的奔跑,纯净而目的明确。或许只有心无旁骛向着前方奋进才是获得成功的真谛,而世俗中自以为聪明的大多数人或踟蹰不前或旁门左道,最终离目标越来越远。正如大学的橄榄球赛场上,教练看到阿甘奔跑在最前面,便大声喊道:“He must be the stupidest son-of-a-bitch alive,but he sure is fast.”这句粗话看似讽刺,实则表达了教练对阿甘的赞许和肯定。
(二)“Life wa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you never know what youre gonna get.”
这是影片中广为流传的一句台词,被广大影迷奉为经典。编剧用“一盒巧克力”这样一个简明、生动的寻常事物很好地传达给我们影片的真谛,抽象的“生活”是这样一个形象:它充满了未知数,蕴涵着各种可能性,面对生活要有勇气去尝试、去体验,不畏缩、不踟蹰,才能体会到它的滋味。生活的美妙恰恰在于惊喜和未知之中。
这样含蓄且兼具哲理的台词不仅让剧中的阿甘铭记于心,也使得无数看到、读到、听到的观众产生极大的共鸣,获得激励。
[参考文献]
[1] 韦敏.平凡的生命,不凡的人生——解读电影《阿甘正传》中的“平民英雄”阿甘[J].电影评介,2012(07).
[2] 欧阳敏.英语经典电影台词的语言特征及文化内涵探析[J].电影评介,2010(03).
篇2
《横冲直撞好莱坞》昨日已爆笑上映!这是一场"好莱坞冒险之旅",黄晓明、赵薇、佟大为组成"二货天团"在好莱坞开启了一场"像电影一样"的奇幻旅程!飞车、美女、搭讪、香吻…一切看起来都像好莱坞大片一样美好!……等等,超级逗比大剧透想不想知道?哈哈,不卖关子了,下面小编为您独家揭秘啦!
1、我打败了湖人队的里克.福克斯。
2、这里是五星级酒店?明星是招待所么?
3、这他妈的根本就不是一部电影。
4、我是来找女朋友的。
5、我就是一个站在一囤沙漠里的,稀里糊涂的大傻逼。
6、那个是巨大的鞋子吗,是的,我想确认一下它是干嘛用的
7、这要是在电影里面,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办。
8、我靠,你机械战警啊。
9、这要是个电影的话,这条蛇会咬我的屁股,然后小明会趴在我屁股上帮我把毒给吸出来,我就获救了。
10、开心点呗,你干啥呀。
11、祝福你们啊,甜蜜的一对。
12、再见了,宝贝。
13、生活不是好莱坞电影,生活中的爱情会搅得你不得安宁,会不顾及一切地成全对方,生活中的爱情没有什么幸福保证,也没有什么命中注定,不会有好莱坞式的美好结局。
14、我第一次真心希望大伟说的是真的,这一切都只是个荒谬的好莱坞电影,而不是真真切切的发生在我身上。
15、你告诉我要相信直觉。
16、黄晓明:干嘛要穿裙子啊,佟大为:人家喜欢这样子嘛。
17、不许动,联邦调查局。
18、如果这是一部电影,那肯定是剧本都没写就开拍了。
19、Easy as pie.
20、电影让你相信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他的那个人。
下面就带您细数一下,佟大为在片中到底用到了哪些电影中的经典对白:
NO.1 飞机上,大为眉飞色舞地对初次见面的晓明模仿他的女神,《破产姐妹》中的Max:"What”s up, bitches!"一句"贱人们,在干嘛呢?"完全抓住了Max的神韵,堪称凯特戴琳斯的真爱粉。
NO.2 同样在飞机上,作为好莱坞资深影迷的大为依旧滔滔不绝向晓明介绍《ET》是自己最喜欢的电影前五,并作出片中伸手指的经典动作:"E.T.Phone home."(ET,打电话回家)初次见面,一个大男人对自己做这种动作,实在让小明哭笑不得,只得躲进厕所,也引来了后面一连串的乌龙。
NO.3在赵薇、黄晓明被黑帮追赶,千钧一发之际,大为突然驾车出现,一句:"Come with me if you want to live!"(想活命跟我走《终结者》2)实在是施瓦辛格附体,吊炸天!还有消灭坏蛋,身穿紧身裙,骑着哈雷,念出那句比起帅更加搞笑的:"Hasta la vista, baby"(再见 宝贝)同样来自《终结者》2.
NO.4大为在片中无意卷进一场好莱坞电影的试镜,终于圆了自己的电影梦。一时激动,表演毫无章法,两句毫不相关的对白脱口而出:"I”m king of the world!"(我是世界之王《泰坦尼克号》)以及"To infinity, and beyond!" (宇宙浩瀚 超越无限《玩具总动员》3),让现场所有人一阵懵圈,差点被当成神经病赶出去也是醉了。
NO.5被很多观众津津乐道的酒吧这场戏,也是经典电影台词聚集的一场。三人误入酒吧,被一群"地头蛇"团团围住,本想解围的大为却不合时宜的来了一句《玩具总动员》中探长胡迪的经典台词:"Reach for the sky!"(举起手来)成功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惹来了大麻烦……
NO.6只见壮汉怒目而来,大为急忙解释了一句"I”m a dude playing a dude disguised as another dude."( 我在假扮一个正在假扮别人的人)这句则出自同样是动作、冒险、喜剧的好莱坞著名电影《热带惊雷》。只是能听懂他在说什么的人可能就只有他自己了。
NO.7壮汉仍不罢休的拎起大为,见状不妙,大为只得搬出女神朱丽叶罗伯茨护体,没头脑的来了一句她在著名爱情电影《诺丁山》中向休杰克曼表白的台词:"I”m just a girl standing in front of a boy asking him to love her." (我只是一个站在男孩面前请求被爱的普通女孩),那么温馨感人的表白,在大为略带东北味的英语中魅力锐减,结果可想而知,不说还好,一说更糟,居然让壮汉以为大为在挑衅他,彻底被惹怒了……
篇3
[关键词] 英文电影赏析;课程设计
一、开设英文电影赏析课的理论依据
高职院校英语选修课的基本特征是倡导个性化学习,而个性化学习的理论基础就是建构主义。建构主义强调学习的本质是学习者按照本身已有的经验与知识主动地进行知识建构,是在特定的环境下由教师指导的一种建构活动。因而建构主义教学观更加注重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过程中,英文电影赏析课已经为其实际应用于教学实践奠定了理论基础。它能以其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丰富的画面以及动听的音乐背景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激情和乐趣。学生在享受电影带来的美感的同时,能够自然轻松地领悟到大量语言信息。
二、英文电影赏析课程基本教学目标
1、观看前要求学生充分了解所选的电影故事和原著作者(如果为名著改编的影片)。英语教师适当的给学生进行介绍,提高学生观影的兴趣和热情,并根据影片内容设置相关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看。
2、在教师的讲解下,学生掌握影片背景知识,主题和文化内涵等。
3、教师讲解影片节选部分对话,分析人物性格特征后,学生们能够表演出节选部分的内容。
4、要求学生能用英语简述并评价所欣赏的电影。
三、英文电影筛选方法
合适的影片才能给教学带来好的效果,作为教师,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严格选材。电影教学专家邱政政指出:看原版外文电影有三看,一看语言是否大,二看内容是否接近生活,三看发音是否清晰地道。电影选择要内容健康、文化信息丰富、故事情节生动有趣。针对大一大二的学生可以用相对简单的英语电影,如《泰坦尼克号》、《百万美元宝贝》、《侏罗纪公园》、《公主日记》等,此类影片不但内容轻松搞笑,适合学生模仿、背诵,轻松地剧情更易学生融入其中,起到怡情作用。而《乱世佳人》、《阿甘正传》、《蒙娜丽莎的微笑》、《肖恩克的救赎》等文学性较强的影片则更适合高职类三年级学生等。这些源自经典文学名著的影片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能够挖掘更多的语言素材,而且其中的经典台词可以用来模仿、翻译等。在练习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运用语言能力。
四、英文电影赏析课的教学方法
1、简要介绍所要赏析的电影的基本情况
开设英文电影赏析课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听说水平,而非娱乐的目的,因此要强调教师的引导作用。教师可以介绍英美著名电影导演和演员小传及他们的成名作、代表作,介绍每一部佳作影片的故事梗概、主题思想、主要人物、主要对白,选择体现影片完整故事情节的主要对话,以及讲授学生比较难理解的文化背景及语言难点,可用挂图、旁白、幻灯片等方式配合中英文对照来讲解。教师可集中讲解,也可以随着影片的播放穿插讲解,以便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最生活化的语言,在兴趣盎然的视听和阅读中了解西方的文化背景及中西文化的异同,进而提高分析、欣赏和判断能力。
2、任务分配
所要欣赏的英文电影基本情况介绍完毕后,教师向学生明确本次课要达到的目标并分配本次课的相关任务,如听力练习、口语学习、主题提炼或写电影评论。
3、电影放映
通过电影的播放,学生可以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在教师的精心挑选及合理安排下,学生能够欣赏到诸如故事片、动作片、纪录片、动画片、科幻片、音乐片等代表作品。本阶段的重点是排除干扰,给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环境氛围,以利于激发其视听动机,增强其对影片语言内容、情节画面的理解和识记。
4、讨论和练习
集体讨论是英国大学普遍采用的一种教学方式。集体讨论的过程也是集思广益的过程,更是锻炼学生听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过程。集体讨论可以通过分组讨论或自由发言等形式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畅所欲言。学生也可交流所记录下的自认为语言优美或富含哲理、启迪人生的经典句子或电影对白,供彼此在日常训练和对话中使用。在播放完每一部影片后,先从整部影片的角度出发,提出经典台词对白,要求学生掌握其发音、语音、语调、语速、连读、爆破,逐句聆听英文对白,反复跟读练习,达到会听、会说的目的,并根据影片中经典部分和带有浓厚教育意义的英文对白按难易程度要求学生背诵,然后从单词听写到句子或段落的听写,根据听写状况调整听力背诵难度与内容,再组织学生分期、分批、分角色以小品的形式亲身体验英文配音,亲身领悟丰富多彩的语言和变化万千的语气、语调、节奏和断句。在紧张和兴奋的真实情景中,检验英语应用和表达能力。
总之,英文电影资料是鲜活的语言材料,它为我们学习英语提供了丰富的源泉。凭借生动形象、音与画结合的动感优势,精心设计的电影赏析课必定会使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获益良多。该课程的学习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听力和口语的学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和拓展视野,获得文学和电影艺术双重的审美享受,都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经典英语电影作品赏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杨丽艳.谈英语专业电影赏析课设计.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05(3):62-63.
[3]夏娟.经典英美电影赏析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4):19-20.
篇4
【关键词】英文影视欣赏 高职高专 人文素质 研究
近十年来,由于高等院校学生的不断扩招,促使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众所周知,高职高专教育在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体系,促进高等教育大众化,培养技能型人才方面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正因为高职高专教育的迅速发展,同时也相应地滋生出了许多客观存在的问题,如办学条件,教育模式,培养目标等还未得到进一步的改善和优化。其中,高职高专院校在注重培养学生技能教育的同时,却不同程度地忽了学生人文素养的教育和培养,导致出现高职高专学生的人文素养较差这一现象,其严重制约了高职高专教育的健康持续发展。因此,高职高专院校如何加强人文素养的教育和培养就成为了我们一线教师首当其冲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高职高专院校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迫切性
人文素养的核心,不是“能力”,而是“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其核心内容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这就是“ 人文精神”,也可以说是“人文系统”。这其实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基本的“德性”、“价值观”和“人生哲学”,科学精神、艺术精神和道德精神等重要的品格。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的教育和培养决定了他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树立,决定了他们的人格和修养。针对高职高专院校办学的基本情况,尤其是民办院校,其目前的人文素质教育现状令人堪忧。
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基本特点。从总体上来说,高职高专学生和普通的高校生都具备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但相比之下他们身上存在着更多的不足和差距。
1.文化基础差。近年来随着高校的全面扩招,高等教育的学生综合素质明显有所下降,尤其是高职高专学生,文化基础更是让人担忧。加之,一些院校近几年来又通过单招政策招进来一大批未参加全国高考而是直接通过各个院校单独考试形式进入学院学习的学生,他们的文化基础更是“惨不忍睹”。这样的情况对学生的自信心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大多数学生受挫能力较差,不能很好地适应新的校园生活及学习生活环境。
2.学习主动性差、自觉性不足、自律性差,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习主动性差、自觉性不足、自律性差,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导致学生学习差的重要原因。而这些原因的形成是因为在小学或者中学阶段生成的,其中绝大部分孩子是因缺乏正确的家庭教育和引导,导致他们养成了的不良学习习惯。我们知道,良好的学习习惯会促进一个人在学业及事业上的成功,而这一点,高职高专学生非常欠缺。
3.叛逆性强、个性张扬。目前的高职高专学生大都属于90后,他们生活的时代是物质条件丰富、网络信息发达、受世界各国非主流文化影响影响较大的一个时代,这就造就了他们叛逆性格及张扬的个性。
4.家庭生活环境影响、独立能力差。这些出生在90后的孩子,绝大部分都是“独生子”,从小到大被家中父母及长辈视为“掌中宝”,故此,养成了他们娇生惯养、生活不能独立等许多不良生活习惯。
以上这些特点和问题导致学生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上表现得良莠不齐,在对专业学习的理解、社会就业需求的预测上明显不足。
二、英文影视欣赏课程的教学在培养高职高专学生人文素养中的作用
影视文化作为当代一种特殊的社会精神价值实体,无论是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社会教育都是灵活多样的,多层次多领域地渗透在教学一线上,其对教育的影响令人瞩目。我们清楚,优秀的影视作品不仅能从心理层面去帮助学生理解生活的意义和价值,而且能从行为上去慢慢改变一个人的品行和提高他的艺术情操。换句话说,英文影视欣赏课程所具有的教学资源,可以一定程度上改善高职高专学生的内在认知结构,促进其“三观”和人格的全面发展。
1.优秀的英文影视作品可以激发并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文化基础差,而且还存在严重偏科的情况,尤其是英语学习成绩普遍较低。在这种情况下开展英文影视欣赏课程的目的就更能发挥其潜在的作用,因为影视欣赏作品在课堂上的再现能把学生的视觉和听觉都调动起来,通过画面的展示将单纯的语言描述转变为直观的情景语言交流,进而通过问答、讨论、复述、表演等一系列训练活动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电影中语言情景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交际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交际要得以成功,就要正确运用语言。
随着中国对外贸易不断扩大,能灵活地运用英语进行交际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必备的基本能力。在高职高专院校开展广泛英文影视欣赏课程,能很大程度上帮助高职高专学生提高跨文化交际中的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
3.英语影视欣赏有助于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人文”,意为“人文科学”(如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哲学、文学、法学等);而“素养”肯定是由“能力要素”和“精神要素”组合而成的。那么“人文素养”,即“人文科学的研究能力、知识水平,和人文科学体现出来的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人的内在品质”。
其中人文精神的实质就是人文精神的实质是人类对真、善、美的追求,而真、善、美是所有电影作品永恒的主题。通过欣赏具有时代感的经典英文影视作品,我们的学生不仅能学会坚强、勇敢、不轻言放弃;学会真诚、友爱、团结、诚实和感恩;在现实生活中去体会成功的来之不易和幸福快乐的真谛。这些优秀的品质犹如春后小雨,“润物细无声”,对学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和心灵的冲击,进而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三观”。
三、高职高专院校英文影视欣赏课程的教学探索
1.英文影视欣赏教材的编写。教材是教学的d体,优秀的教材不仅具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指导思路,而且能引领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过程,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目的。目前,市面上出版的影视欣赏教材大多数是针对普通高校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开设的课程,而面对高职高专学生的英文影视欣赏教材屈指可数。在这种情况下,笔者建议各个高职高专院校的相关课程老师根据自身学院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系统的教材编写,形成独特的院校英文影视欣赏教材建设体系。例如,笔者所在的学院,通过一线教师近6年来的教学经验总结,大家组织编写了适合我院特色的《英文影视欣赏教程》教材。目前该教材通过两次修订,深受任课教师和学生们的喜爱。
2.教学中影视作品的选择。根据我们学生的出生年代,我们在选择影视作品时要保证其思想性、健康性、艺术性,既能反映时代背景和意义,又能传播正能量的优秀经典影片。影视作品的题材可以多样化,可以根据电影的划分类型进行选择。笔者建议选择年代跨越不要太久、具有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才会感同身受。笔者所在的学院所编辑的教材中,选取的影片有:《泰坦尼克号》,该作品就能引领学生去感受那场悲惨爱情故事从而体会爱情的伟大和穿越时空的永恒价值;《当幸福来敲门》,该作品就能引领学生去感受一个父亲的伟大以及如何在困境中坚持不懈最终获得成功的精神顽强。
3.教学环节的实施。在英文影视欣赏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参考一下几步进行:
(1)首先,要求学生做课前资料收集准备工作。上课之前,教师必须要求学生课下收集该作品的相关资料,并要求学生分组或个体形式在课堂上进行介绍和讨论。其准备资料包含:影视作品的类型、该作品反映的主题思想、角色简介、导演简介、经典台词、电影音乐等信息的收集。
(2)其次,课堂上欣赏电影经典片段。对于欣赏电影这一教学环节,我们要求学生课前自己看一遍,课堂上欣赏经典片段,这一部分将作为教学重点在课堂上进行分析和讨论,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课后要求学生在欣赏一遍,并撰写电影评论,要求在下次课堂上进行点评和分享。由于高职高专学生知识水平有限,建议能够从某一方面或者一个信息点上能发表自己的观点并阐明自己的思想即为考核过关。
(3)然后,课堂实践练习。针对电影选材的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设置相应的实践教学内容。
1)话题讨论。比如电影《泰坦尼克号》中杰克与露丝的爱情和卡尔与露丝的婚姻,你是怎么理解的?
《肖生克的的救赎》影中所体现的自由、希望、体制化等一系列观点,你能谈点你自己的吗?诸如此类的话题,可以在课堂号召学生们参与讨论,这样课堂气氛不仅活跃了,还培养的学生们独立思考以及语言的表达能力。
2)课堂小型话剧表演。根据课程课时的安排,建议在其中可以搞一次话剧表演,要求学生通过观看和欣赏了一些经典电影后,将自己的一些感想变成文字并将其编排出来,成为一部小型题材的话题材料。这样的教学不仅具有延续性,而且能够充分地帮助学生学会自主思考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3)期末,提交影视作品评论论文。根据教学的有序安排,当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后,要求学生以提交影视作品评论文章完成该门课程的期末考核。
4.教学策略。因为英文影视欣赏课堂的灵活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可以通过“任务驱动教学法”,督促学生完成相应的资料收集和准备工作;可以通过“互动式教学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可以通过“情景教学法”生动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通过“翻转课堂教学法”,鼓励学生课后主动学习能不断拓展自我的能力。还有很多教学法,教师们可以根据自身的教学特点以及教学环节进行设置和灵活运用,最终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反思和结论
优秀影视作品可以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变枯燥为有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通过故事人物形象的力量向人们解读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恶。英文影视欣赏课程就借这些作品向人们再现了人类情感、社会状况、民族习惯、民俗风情等多方面的文化背景内容,满足了人文素教养教育育的需要。再次,笔者真诚希望高职高专兄弟院校们能充分利用英文影视欣赏课程的教育平台,结合自身专业的特色和生源的特点,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活跃校园文化气氛,深入高职高专内涵建设工作,真正贯彻教育部针对当代大学生培养素质教育、终身教育、大教育的观念。
参考文献:
[1]蔡东东.当代英美电影鉴赏[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0.
[2]刘艳.英语影视欣赏课程与独立学院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J].北京: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2013.
[3]张欣.浅析《英文影视欣赏》课程对人文素养的提升[J].校园英语,2016(27).
[4]许再银.儒家人文思想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4.
篇5
关键词:视听语言;影视艺术;审美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0-0152-03
被称为“第七艺术”的电影自诞生之日起,便以其形象化的审美特征赢得受众的青睐。据2008年“第十五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调查”显示,电影几乎成为了每个大学生成长记忆的一部分:有67.12%的大学生的兴趣爱好在电影方面,而“一直没什么兴趣”的仅为3.58%。[1]尤其在网络时代,信息传播的便捷性使得观影成为大学生不可或缺的文化娱乐形式。2012年的一项调查表明,中国新生代(“80后”、“90后”)通过网络渠道观影的比例高达83.8%[2],网络已成为新生代观看影视作品的首要方式。
然而,与这种大众化的接受不相适应的是,大学生观影的层次却并不高,大多数人看的是热闹而不是门道。这从他们偏好的影片类型可见一斑:几乎所有的相关调查均显示,大学生热衷的影片类型多是喜剧片、动作片、爱情片,“第十五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调查问卷”问及“贺岁档期,你倾向看怎样的电影”,仅有8.63%的小众化比例倾向于艺术片,而更多的则将青睐的目光投向喜剧片(40.70%)。[2]以姜文执导的两部影片为例:2010年的商业片《让子弹飞》获得6.59亿元的票房收入,而2007年执导的文艺片《太阳照常升起》仅得三千万票房,竟没收回成本。对此差异,姜文不无感慨地说:“《太阳照常升起》是上帝送给我的礼物,《让子弹飞》是我送给观众的礼物。”一份针对“大学生媒介素养状况”的调查问卷问及学生对《断臂山》的评价,61%的学生认同是“同性恋”,仅有17%的学生选择“人间真爱”。[3]由此可见,影视素养的不足,致使多数学生只能看到影像表面的东西,而发掘不出其有意义的内涵。这无疑影响到了大学生影视艺术接受的审美品位,成为影视艺术审美的制约瓶颈。
既然是一门艺术,影视存在的价值就不单止于娱乐。事实上,同音乐、舞蹈、绘画一样,影视艺术也是人类情感的表现形式。与作家利用文字语言叙写人事,表达对客观世界和社会生活的体验和感受一样,导演是以影视艺术特有的视听语言符号为载体完成作品的表情达意的。既然是语言符号,则影视艺术中的视听元素与文学艺术中的文字一样,都是语言的能指系统,是思维的现实载体。所不同的是,文字是一种抽象的平面表意符号,对其意义的解读需由审美者运用主观思维“再创造”形象。而以声音和画面为叙述载体的视听语言则是一种视听形象同步发生的立体语言系统,它在银幕运动的时空里将直观的视听形象直接诉诸受众感官,以形象的逼真性再现和反映生活,直接引发观众喜怒哀乐的情绪反应和意义反思。视听语言的表意形态,与文字语言相比,不需经过思维形式的转换,因而更接近物质现实的本来面貌。
遗憾的是,并不是所有学生都能理解这种语言系统的意义表达形态。或许正是因为视听语言形象化的特征,使得观众在享受影视艺术盛宴时,往往被其声势浩大的视觉场面和震撼人心的音响效果所吸引,而忽略了用心领悟隐藏在这表意符号背后的玄机。由于对视听语言表意特征认识的模糊,受众在影视艺术接受时往往囿于浅度观看的层面,无法对作品意义作出深度解读。我们应该认识到,影视艺术既然是一种文化形态,它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人的价值观念:好莱坞在实现票房赢利的同时,更在输出美国思想,进行文化侵略,而后者对一个民族生存的潜在威胁不可估量。所以,应该重视影视艺术的文化传播价值,大学生需补上视听语言这一课。
无论哪种语言形式——抽象或是形象的,都是人类思维的物质外壳。人们借助语言的目的是能够便捷、准确地表情达意,以期实现交际的需要。正如作家锤炼语言的目的是要以隽永的文字吸引受众阅读,进而领悟作品内蕴一样,优秀的导演驾驭镜头、音响等视听元素,其目的不单单是使受众获得感官上的满足,而是要借助这种语言形态去表达他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感受。像《2012》这种大场面的好莱坞制作,虽然可以给观众带来极具震撼力的视听体验,但这种刺激的感觉过去之后却不会在思想上留下多少有价值的东西。漂亮的外衣是无法掩饰灵魂的空虚的。以视觉冲击为噱头的影视,其艺术成就自然无法如《罗生门》那样彪炳青史。同样运用镜头,黑泽明是在用镜头对人性作出反思,启迪人生智慧。中国古代文论中的“文质说”很好地解释了这种语言形式与作品内蕴间的关系:文章之道,以“述志为本”,“文为藻饰”,“为情造文”,而“以文害质”、“文蔚质否”则是创作之大忌。所以,影视艺术欣赏,如果眼光仅仅落在大场面、大制作的外衣上,或津津于故事情节的离奇曲折而忽视作品的内涵,都是背离艺术审美目标的错误意行。美学大师朱光潜先生曾用一个形象的比喻说明作品故事与思想间的关系:“第一流小说中的故事大半只像枯树搭成的花架,用处只在撑扶住一园锦绣灿烂生气蓬勃的葛藤花卉,这些故事以外的东西就是小说中的诗,读小说只见到故事而没有见到它的诗,就像看到花架而忘记架上的花”,所以“欣赏文学,我们一定要超过原始的童稚的好奇心,去求艺术家对于人生的深刻的关照以及他们传达这种关照的技巧”。[4]影视欣赏同样需遵循这样的审美原则。
然而,由于表意介质的不同,视听语言艺术和文字语言艺术具有不同的美学特征。视听艺术是“声画”的艺术,具有动态性、直观性和形象性的特点。影视作品的内容和意义,包括思想、人物、情节、意境、节奏等最终是由画面和声音传达出来,而由观众的视觉和听觉感官来接受的。因此视听艺术往往剥离了文字语言抽象的叙述和描写,而运用蒙太奇等形象思维方式,通过对场景、动作、对话及细节的描写,来营造富于表现力的视听空间。视听语言这种特殊的表意形态,要求我们在进行视听鉴赏时,能够从文本阅读的审美经验中走出来,遵循视听艺术的接受规律,积极调动造型思维,努力发掘声画视听元素背后的文化意义,以期获得更切合视听艺术层面的审美感受。
画面和声音是视听语言的两大主要构成元素。因此在进行视听艺术鉴赏时必须重视“声画”的观赏价值。这种价值,不仅表现在声画效果在感官上的感染力,尤为重要的是要理解这些语言元素在传情达意上的表现力。
画面是视听语言最基本的表意元素。正像欣赏文学必须识字一样,欣赏视听艺术首先要理解画面的意义。表面上,画面的直观性似乎易于理解,但若要深入到它的内在意义,却非易事。因为画面是形象的,而“形象大于思想”(高尔基),即形象所显示出的思想意义常常要越出形象自身的意义。比如,《阿甘正传》中阿甘的奔跑,如果仅仅看到阿甘在跑,而不去理解“跑”的意义,则对这一视觉形象的接受会因没有超越形象本身而显得无意义。画面的表现力是极其丰富的,读懂每幅画面的意义是视听语言素养的基本要求。因此,视听鉴赏中要细致领悟画面诸元素——构图、景别、角度、镜头、光线、色彩等的表意作用,尤其应留意具有象征意味的镜头,这些镜头是揭示作品思想主题的关键,集中透视出创作者的艺术匠心。《辛德勒名单》中,穿行在暴行和屠杀的黑白基调中的红衣女孩,在色调反差中显得那样触目惊心——红色隐喻了恐怖岁月中对生的渴望。而之后灰色调运尸车上的那一抹红,则更易激起观众对法西斯残害美好生命的愤慨,对于辛德勒拯救行为的意义就会有更深刻的理解。
视听艺术的审美是视听同步的审美,声音作为听觉元素,在影视艺术形象体系中发挥着巨大的功能,具有独到的审美价值。凝神静听这些声音对深入理解作品意蕴有着特殊意义。首先,人物的对白、独白对于表达作者的观点和作品的主题都起着重要作用。优秀作品中的精彩对白往往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To be,or not to be——that is the question”(“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一个问题”《哈姆雷特》);“All glory is fleeting”(“所有荣耀只是过眼云烟”《巴顿将军》);“当我们的灵魂穿过坟墓站在上帝面前的时候,我们是平等的!”(《简爱》)这些经典台词给我们以人生的启迪。用心聆听这些丰富多彩的人物语言,可以帮助我们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现代启示录》中库尔茨上校在气息奄奄的一刻,于黑暗中双手掩面,含糊而痛苦地发出“The horror,The horror”的,振聋发聩,活化了这一人物矛盾绝望的心理,形象地揭示了战争对人性摧残的主题。其次,音响效果不仅可以渲染环境氛围,也可以对影片含义作出解释。《拯救大兵瑞恩》的战争场面,导演斯皮尔伯格以丰富的声音质感和多层次空间感将战争声音和自然界的声音混合在一起,再现了战争的狂暴和惨烈,以强烈的听觉冲击增强了电影时空的真实感,强化了现代战争的残酷,有效地烘托了主题。再者,音乐是与人类情感最为接近的艺术表现,视听语言中的音乐元素在奠定作品情感基调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影视音乐的主题往往根据故事的主题而定,因而把握住音乐主题无疑可以加深我们对作品主题的认识。《泰坦尼克号》的主题音乐“我心依旧”,凄美缠绵的旋律将影片“爱情永恒”的主题渲染得淋漓尽致。吴贻弓执导的《城南旧事》,一曲《骊歌》曲词幽美,那份“淡淡的哀愁,沉沉的相思”如潺潺溪水流淌心间,恰到好处地烘托出主题,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事实上,影视经典音乐在完成自己的叙事使命后,往往会从影视作品中脱颖而出,以其独立的审美价值继续散发艺术魅力,缭绕的旋律也会时时勾起我们曾经美好的视听体验。
视听语言的另一个重要构成元素是蒙太奇表现手法。蒙太奇是视听语言独特的形象思维工具,具有完整的叙事功能:它可以将成百上千个不同时空的镜头组接成具有完整叙事结构的声画集合体。蒙太奇也是影视剪辑的具体技法,不同镜头的组接,可以传递出不同的立意,从而实现意义的阐释。如卓别林的影片《摩登时代》的开头,倾巢而出的羊群和熙熙攘攘进厂的工人的镜头组接在一起,暗喻了大工业时代工人像牲口一样任人驱使的命运。蒙太奇这一视听艺术独特的表现手法要求观众在进行影视鉴赏时也应具备相应的蒙太奇思维,视听跟上镜头自由转换的空间节奏,在镜头变化流动中激发想象,领悟蒙太奇组接的含义,以此加强对影片内在意蕴的理解。
影视艺术是视听结合的艺术,影视艺术鉴赏,是一个复杂、动态的审美过程。只有真正理解和掌握影视艺术的叙述语言——视听语言的表意形态,并以此解读作品,才能够真正实现与作品的心灵沟通。著名电影理论家爱因汉姆曾言:“电影、电视的出现对于我们的智慧是一种全新的严峻的考验。如果能够成功地驾驭这些崭新的媒体,它将极大地丰富我们的头脑。反之,它同样也能令我们头脑昏昏然。”[5]尤其在商品化泛滥的现代社会,一个“娱乐至死”的商业化市场使得影视作品质量良莠不齐,致使充斥着“煽、色、腥”的“重口味”“宫斗剧”、“穿越剧”大行其道。大学生如果不加辨析地盲目接受,则极易被浓厚的商业化、庸俗化蒙蔽。所以,只有努力提高自身的视听素养,带着冷静、睿智的头脑观赏影片,才能够使自己成为一个有思想、有品位的审美受众。这不仅能够提高自身的文化品位,客观上也是在为净化影视市场,推进国产影视事业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周星,宋维才,柳天星,王攀丽,江霞,吴杨.改革开放30周年中国影视与大学生的互动调查问卷分析报告——第十五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调查问卷[J].当代电影,2008,(7).
[2]阳翼,朱筠丽,万依柳.中国新生代电影大片消费偏好调查报告[J].现代传播,2012,(1).
[3]赵虹.南京和徐州两市大学生媒介素养状况调查研究[J].大学教育科学,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