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健康教育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10 14:06: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生健康教育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大学生健康教育论文

篇1

湖州师范学院自2012年秋季学期,面向全体新生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公共必修课,设置2个学分、36个学时,纳入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为切实加强课程教学管理,学生处、教务处和教师教育学院心理学科联合成立教研室,由校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具体负责教学组织、科研工作和学科建设。教师资源主要有:从事心理学专业教学并承担学生日常心理咨询工作的专任教师,校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有心理学专业背景或考取心理咨询师资格证的辅导员。教研室定期开展集体备课和研讨,形成了统一的教学计划、教学课件等课程资源;组织教师公开课,课程组集体点评、交流教学经验;分教学专题拍摄视频资料,利用网络媒体推广优秀教学经验。经过两年的课程建设,取得了良好的课程效果,受到了领导、职能部门、教师和学生的好评。在广泛的评价主体中,学生评价至关重要。学生对课程的态度和内在的学习动力,直接决定了学生能否将课程中学到的知识、过程的体验、掌握的方法,转化为实际的心理成长和行为变化,即课程教学的最终目的:学生心理素质提升。

二、学生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评价

笔者经过两年的教学经历,积累相关学生评价数据,主要分为四大块:教务系统中学生对任课教师的评价,布置作业《自我心理成长报告》收集学生课程学习后的感悟,任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积累的学生评价,召开学生座谈会了解学生对课程的评价。经过对采集数据的梳理分析,发现教务系统中90%教师的学生评价分数在90分以上(满分95分),近70%教师在各下属学院教师学生评价排名中位居前列。从中可以看出,学生对于心理课程总体是满意的。

(一)对课程内容的评价

关于课程内容,学生有这样的评价:“总体很好,感觉很放松,不必拘谨”;“在快乐中获取知识,课堂氛围轻松、愉快”;“在生活中会想起课堂上老师教过的知识,能帮助自己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困惑”。有关建议,学生提到“增加课程的趣味性,更多地分析与大学生相关的案例来吸引学生”;“降低课程内容的重复度,能突出重点,传授在现实问题中运用心理学知识的方法”;“建议在大三时候再增设心理课”。综上所述,学生对心理课程是比较欢迎的,普遍认为课程内容有趣、丰富,与现实生活有联系,但希望在课程内容安排的时间、层次、与生活的紧密性方面能有所改进。

(二)对教学模式的评价

在对教学模式的评价中,学生提到最喜欢上活动课,理论课对心理测试、互动游戏和心理电影等更感兴趣,有学生提到教师在课堂上分享自己个人成长经历,对自己启发很深;有学生评价教师单纯教授心理学知识时,学生容易走神、玩手机等,对复杂深奥的理论知识不感兴趣,更不喜欢教师道德说教式地教导学生。学生对心理课程的期望不同于一般课程,更希望在活动式、体验式的教学方式中,掌握更多自我认知、情绪控制、心理调适等方面的技能。

(三)对师资队伍的评价

在分析学生评价中发现,学生对课程的评价谈及对教师的印象比较多。有提到“遇到最好的心理课老师,我对这门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老师有人格魅力,上课很有趣”;“老师幽默、自信、大度、温柔,我们喜欢”;“老师上课认真负责,对我们有耐心”。在学生的评语中,基本都是对教师的积极评价,授课教师的人格特点、教学态度,影响着学生对课程的评价。

三、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策略

基于以上学生评价的梳理与分析,发现心理课程是受到学生欢迎的,学生们期望经过课程学习,了解自我,塑造健康积极的人格。哈佛大学“幸福课”是将积极心理学应用于教育教学的成功案例。笔者借鉴现有文献成果,结合自身研究,对课程优化提出一些建议。

(一)课程目标注重发展性

心理课程初衷是普及心理知识、预防心理问题及疾病,课程目标围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而设置。实际绝大部分学生心理是正常的,但会出现心理不健康的现象,比如自我认知偏差、情绪失控、人际冲突等。心理课程目标应从传统的预防性模式转向发展性模式,重点在于从正面引导学生明确心理健康的意义,增强心理健康意识和心理危机预防意识,促进个人身心全面和谐发展。课程教学目的应使学生达到知识、技能和自我认知三个层面统一:在知识层面,学生要了解心理健康的理论和基本知识,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了解大学阶段心理发展的特征及异常表现,掌握自我调适的基本知识;在技能层面,学生要掌握自我探索技能、心理调适技能及心理发展技能,如自我认知技能、压力管理技能、人际交往技能、情绪管理技能等;在自我认知层面,学生要树立心理健康发展的自主意识,能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在遇到心理问题时能进行自我调适或寻求帮助,积极探索适合自己并适应社会的生活状态。

(二)课程内容注重针对性

根据课程目标的设定,课程内容安排应减少对问题人格和人格形成消极因素的关注,加强如何培养学生积极人格和人生态度的研究。借鉴积极心理学的观点,积极的人生态度是一个人把所有的力量都运用到极限而问心无愧的人生态度,它促使一个人热爱自己、热爱他人、热爱世界,拥有快乐和幸福。在积极心理学的视野下构建心理课程的内容,总原则是以多元学科背景为基础,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素材,让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做一个懂得幸福、创造幸福和传递幸福的人。在具体内容安排时,要让学生了解积极心理学的理论研究成果,如主观幸福感的形成、积极人格的培养、积极社会组织系统的构建等;要和学生分享形成积极人生态度的方法和技能,如养成读书习惯、坚持运动锻炼、旅行增长见识等;要结合学校实际生活展现典型人物故事,用发生在学生身边的真人真事启发学生。课程内容要有理论的指引,更要有与日常生活相联系的鲜活实例来将理论具体化,提高内容的针对性和感染力。

(三)课程模式注重主体性

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体验的过程。心理课程不同于一般课程,更加注重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体验性,所以课程教学活动设计要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我们可以从积极心理学提出的积极情绪体验受到启示,具体是指个体满意地回忆过去、幸福和从容不迫地感受现在,并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一种心理状态。积极情绪体验应用于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用积极的视角解读日常生活,用积极的态度面对日常生活,最终实现积极改变。在知识的教学中要采用双向的、互动的、开放的教学模式,尝试把课堂模拟成团体咨询的场景,鼓励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沟通,学生在师生互动、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多种学习方式中积极改变认知;丰富课程内容展现形式,通过案例、视频、心理测试、时事新闻等传递信息,将微信、微博等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新兴媒体带进课堂;增加活动课的比例,活动课的场地可以安排在专门的团体辅导室,也可以设在室外,在自然环境下,学生通过肢体、表情等非语言形式传递信息,增进感情,特别有助于人际交往、团队建设、恋爱等教学专题的教学效果。

(四)师资队伍的培养注重积极性

篇2

民族是基于共同的历史、语言、宗教、行为、生物特征而形成的共同体。各民族在发展过程中基于共同的居住地点、生活方式和历史习俗创造出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存在的标识,各民族文化内涵丰富又千姿百态,具有多样性和相对性。民族文化是民族心理形成不可或缺的因素。各民族在主动和能动地创造多彩的民族文化的同时,也将民族文化内化于自己的心灵,形成独特的民族文化观念体系。1957年,英国思想家波兰尼(M.Polanyi)在《人的研究》一书中首次提出:人类有两种知识,一种是通过理性和逻辑分析获得的可以用语言清晰表达的知识,即“外显知识”;另一种是在社会生活当中无意识获得的、不能系统反思和清晰陈述的知识,即“内隐知识”。[2]现代心理学不仅通过实验证实这两种知识独立地存在于人的记忆系统中,而且发现这两种知识具有不同的信息加工方式和提取机制。外显知识的提取是一种控制化的、缓慢的信息串行过程,而内隐知识在提取时是一种快速的信息并行输出过程,不消耗或很少消耗心理资源,不受短时记忆容量的限制,不需要意志努力。因此,相对教育中获得的外显性观念,内隐的民族文化观念更具有自动化和无意识的特点,容易被自动激活,是某一民族人们心理和行为最迅速、最直接的支配力量。对于少数民族大学生而言,进入大学后,虽然脱离了土生土长的社会环境,转移了生活空间,离开了一直浸染的民族文化环境,但原有民族文化观念并不会消失,而是以隐性的方式持续地发挥作用,-33-自动地、无意识地影响他们对新观念的接受以及行为选择。首先,内隐的民族文化观念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新知识和新观念的接受。少数民族大学生长期生活在本民族文化土壤中,本民族的文化传统潜移默化影响着他们,在思想观念深处不自觉地留下印记。这些散布于头脑中的民族文化观念有些与新的文化观念相一致,有些则可能与之矛盾或相悖。当矛盾或相悖的情况出现时,由于内隐的民族文化观念具有自发性特点,它会极大地阻碍和干扰新观念的接受。其次,内隐的民族文化观念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新观念系统的践行。在民族教育过程中,尽管少数民族大学生经过系统的学习,从内心深处真正接受了新观点和新观念,愿意将它作为自己的价值标准和行为准则,但这并不意味着新的观念能够马上成为支配行为的力量。少数民族大学生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内隐的文化观念具有极强的潜在性和稳定性,它不会因为新观念的出现而消失。在此阶段,就会导致内隐和外显“双重观念”的出现。与外显观念相比,内隐民族文化观念较少需要心理能量和动机从记忆中去检索,所以在没有主观意志控制的情况下,作为一种积淀下来的无意识痕迹,它会首先被激活,成为少数民族大学生行为反应的最直接的支配力量。

二、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民族文化的忽视

既然民族文化观念是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和行为的先在性生成因素,并持续隐性地产生影响,那么,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就必须建立在对民族文化了解和理解的基础上,不能无视民族文化的存在。然而,目前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无民族文化”或“超越民族文化”的现象非常普遍,民族文化成了教育过程中的被忽视的无关变量,这极大地制约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一)心理健康标准忽视民族文化的适应性

为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科学化水平,各高校纷纷开展大学生的心理普查工作,为所有在校大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使用的心理健康标准和测量问卷基本上是基于西方文化语境的,我们并没有对其局限性和文化适应性进行足够的反思和认识。受理性主义和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影响,西方心理学把心理看作是一种独立在主体之外的类似于“客观存在”的“精神存在”。这种“精神存在”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加以认识、反映,并确定科学化的标准。但这个标准是孤立的,它从几个孤立的方面来认识人的心理,而不是把人的心理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这个标准是静止的,它从某段静止的时间来认识心理,而不是把人的心理作为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来看待;这个标准是普适性的,它从跨文化的角度来认识人的心理,而忽视心理的文化相对性。心理异常和心理健康的标准在于心理与行为表现与特定文化契合性。健康、常态的心理并没有统一的、普适的标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类有着截然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心理行为表现。受民族文化和民族性格的影响,在遇到困扰时,不同民族大学生的情绪和行为表现是不一样的。但在实际的工作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往往只是从科学的、普适的心理健康标准出发,忽视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和行为反应的文化性和独特性认知。目前许多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少数民族大学生存在的不同程度的适应障碍和心理问题,如,焦虑不安、情绪波动、消极悲观、缺乏自信、人际敏感、强迫倾向等。这种标准化、表面化的测试无法深入各族学生的心灵深处,会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失去深入了解学生的机会,更糟糕的是容易夸大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程度和性质,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带来师源性伤害。

(二)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忽视民族文化的适应性

目前,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照搬西方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这些理论以追求客观合理、科学、普遍的方法和手段为目的,认为只要方法得当,心理问题的解决和心理疾病的治愈便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大的社会背景和少数民族学生所经历的独特的文化背景成了被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理应忽略的无关变量。这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是科学化的、标准化的、去文化的。事实上,任何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方法都是特定社会文化背景下建构起来的,“潜意识”、“认知失调”和“真实自我”等并非是客观事实的反映,只不过是在西方文化背景下对人的一种理解而已。所以,这些理论具有文化适用性。当把这些理论放到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时,因为缺少特定的文化土壤,可能就会失去其本来的效用。当心理健康教师在教学和咨询中简单地搬用那些西方的心理健康理论,有意或无意地使用那些让人倍感“神秘”的概念和令人“困惑”的推理时,很容易让少数民族大学生产生距离感和疏离感。同时,当这些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以科学化的面目出现时,那些非主流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心理健康理念和方法似乎就变成了非科学的,这无形当中会给各族学生带来一种压迫感。目前,在我国的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求助愿望不强的现象也是普遍存在。一项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求助意愿的调查表明:少数民族大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向校内心理咨询机构求助的仅占5%,尤其是信仰伊斯兰教和佛教的少数民族学生,大多倾向“内省”、“感悟”和“自我解脱”,而不喜欢向专业的心理咨询求援。[3]这种现象一方面说明少数民族学生因其独特的文化背景在遇到心理困扰时有自己独特的处理方式,另一方面也说明那些所谓科学的心理学理论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缺乏契合性,那些冷漠的分析和冰冷的结论很容易让少数民族大学生望而却步,对学校的心理咨询失去必要的信任感。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服务于民族学生,使他们健康成长。如果少数民族学生不相信心理咨询的效果,不愿主动寻求心理咨询老师的帮助,那么这一目的就无法实现,其实效性也就无从谈起。

三、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须保持民族文化敏感

文化心理学家阿克逊和苏(Sue)等人说过:“心理健康服务是一种助人过程,其理论和实践上都平等地重视咨询者和求助者的文化印记。咨询专业者必须考虑咨询者和求助者在语言、社会阶层尤其是文化方面的差异,这些因素会成为有效介入咨询的潜在障碍,因而咨询者需要努力克服这些因素可能造成的障碍。”[4]文化敏感是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应有之意。在进行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化敏感能力,充分考虑民族文化在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和行为发展中的作用,从纵深的民族文化视角解读学生,以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一)树立宽容、开放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理念

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性集中体现在其教育对象有着独特的、多元的文化背景。在实际的工作中,以共性的科学心理学理论作为指导固然重要,但仅用这些理论来理解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少数民族学生是远远不够的。文化心理学认为,人类作为一个整体,必然存在着许多相似的普遍共性,但不同民族的人们由于生活在不同的社会文化中,所以表现出来的心理和行为方式是不同的。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如何从纵深的、民族文化的脉络理解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和行为,是建立深入的共情关系,采用有效的教育方法之基础。正如建构主义所言,“真正意义上的知识或真正意义上的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的知识,应当是有着显著差异的活生生、具体鲜活的关于个体和个别事物的知识。由于每个个体都是特殊的、独一无二的、不可替代的“那一个”,因此知识的要义不在于找到事物的共性,相反,而是应发现其个性。”[5]但在实际的工作中,从民族文化的视角出发,发现个性,深入地理解学生并非一件容易之事。心理咨询教师不可能对每个民族文化都能完全了解。因此,文化心理学一贯秉承的开放、宽容的态度应是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基本理念。开放、宽容的前提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承认自己对学生的成长背景和文化背景知之甚少,抛开既有的理论体系去理解学生,对学生的成长经历和民族文化保持一种探索的兴趣。在宽容、开放的理念下,心理咨询教师通过详细的倾听了解各族学生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特有的方式和方法,从学生的参照体系出发,与学生共同分析问题、建构发展目标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是一种对等和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不再站在权力一方,不再是独立于学生的观察者、判断者,而是学生的密切伙伴、参与性的观察者。这样不仅有利于建立深入的信任关系,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心理发展。

(二)树立生态化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

生态哲学把人的心理看做是一个与外在环境交互作用的、多层次、多维度的复杂系统。在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树立生态化的心理健康观有利于全面、系统地理解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和行为,进而采用切实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首先,生态化的心理健康观认为,心理健康应该是心理系统整体功能的良好状态,也就是说心理作为一个整体能有效地发挥自身的功能,不断向内部与外部平衡统一的方向发展。这就意味着心理健康应该是一种整体的、动态的平衡,在发展过程中,心理的某个部分功能的缺失或者某个部分发展的暂时滞后并不一定意味会破坏整体功能。因此“问题”并不意味着不健康。因为当心理的某个部分出现问题时,整体发展趋势自然会对部分进行调整或修复,从而使得整体的功能处于稳定和谐的状态。这要求我们在确定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时不能仅仅局限于对心理的某个部分的健康状况进行界定,而必须有整体层次的把握,对心理整体机能的状态加以评定。同时,在开展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时候,教师要注重学生的整体心理素质的培养,审慎地对待和分析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文化适应中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不可轻易做出“心理不健康”的结论。其次,生态化的心理健康观认为,心理不是一个孤立的系统,它不断地与外界环境进行着交互作用,心理健康取决于心理与环境的动态平衡。因此,评定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必须从民族文化的视角入手。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化又有不同的心理特征。如,由于多灾多难的历史和相对封闭的生活环境,苗族人养成了封闭收敛的心理定势,形成了自律内敛的性格特征。而蒙古族由于一直过着游牧生活,草原部落游牧的生活习俗已经扎根于蒙古族人民的心理,蒙古人具有开放、热情、豪放的性格特征。不同民族性格的人在具体情境中所表现出来的情绪和行为问题会有所不同。如果不从民族文化背景来考量,只用静止、孤立、统一的标准来认识和衡量具有多元文化背景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和行为是极其有害的。

(三)深入挖掘民族文化中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

篇3

1.沟通优势

辅导员的年龄优势使其容易和学生沟通。当前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中绝大多数都是从高校毕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年龄、价值观、生活模式与在读大学生都很接近,属于同辈群体。师生之间基于成长背景的差别小,沟通的防御性低、有效性高、互动性强,所以辅导员对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包括心理素质的培养、塑造、提高和发展具有最直接、最持久的影响和作用,很多学生比较信赖辅导员,在学习、生活中出现问题时愿意主动与辅导员沟通,征求意见,寻求支持。

2.资源优势

就工作内容来看,辅导员负责学生学习、生活的管理工作。小到学生的生活起居,大到毕业生就业,对于学生适应环境能力、情感状况、人际关系和谐程度等情况都比较了解,加上学生干部团队的辅佐,使得辅导员与专业任课教师和行政工作人员相比,无论在与学生接触的时间还是工作内容的性质方面,都有十分独特的资源优势。同时,辅导员要伴随大学生走完大学求学的几年时间,相较于专业课教师,他们是“任课”时间最长的老师,也是“上课”门数最多的老师,和大学生接触最广泛、最具体、最有机会深入了解本班学生的思想动态、情绪、困惑、压力等,知道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心理需求,这有助于他们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3.自身优势

我国目前的高校辅导员队伍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师范院校毕业的,数年师范教育的熏陶,使得这部分辅导员对学生的心理变化、情绪反应较为敏感,而心理学、教育学的专业教育也在一定程度上能帮助辅导员引导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或有能力提供正确的实现成长的其他途径。非师范教育专业出身的高校辅导员,在正式参加工作前,也接受了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岗前培训,了解了大学生群体生理、心理的发展特点,结合自身经历,进入职业状态也比较容易。总之,高校辅导员已经基本具备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同伴功能、顾问功能和疏导功能。

二、辅导员参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1.开展心理健康调查,建立学生心理档案

辅导员开展好学生工作的前提是了解掌握学生心理的状态,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工作措施与方案。而要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就要进行心理健康普查,主要采用“心理健康问卷”从中筛选出有异常心理症状的学生,主动与他们面谈、分析,区别不同的问题类型与程度,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做到心理问题早期发现、及时预防。上课学习阶段,任课老师也要观察学生情况,反映给班主任、辅导员,结合学生心理档案,记录学生心理变化,再及时反映到心理咨询机构,或者做统一的心理知识讲座预防、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或个别进行指导、帮助。对学生的心理问题及早发现,及早解决。增强工作的针对性,提高工作效率。

2.培养学生骨干,建设和谐班级

班风的好坏也是影响学生心理的重要因素之一。每一位在校大学生都组合在不同的某一个班级内,班内同学彼此熟悉,没有较大的距离感。而和谐的班集体能够促进学生们的心理健康发展,辅导员应引导大学生在班内建立一些爱心小组,同学间互帮互助,互敬互爱,这种对心理的关爱往往能落到心坎上,并能让人动情、感触深,甚至终生难忘。相反,若一个班级的风气是消极的、互不配合,像一盘散沙,那么班级的每个学生就会感到孤独无助、紧张压抑,班集体名存实亡,久而久之不仅影响每个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效率,而且也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辅导员在日常班级管理中要注重班级建设,要把班风建设作为班级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规范学生行为,培养和发挥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充分发挥班干部的作用,抓好班风建设。辅导员可以在学生中建立起很好的信任感,做学生的知心人,以“情”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影响力。

3.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大学生心理障碍的排除关键还要靠培养学生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而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辅导员要积极引导大学生走向社会,深入基层,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要创造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增长见识,调适心理,认识社会,把自己融入社会,从中接受锻炼、磨练意志,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4.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对孩子起着表率作用。父母应该而且必须配合学校,关心青年学生的成长,父母有责任了解与关心自己孩子的心理问题,尤其在一些年轻人情感纠葛问题上,家庭的处理往往比其他机构更有效。辅导员首先应使家长明确家庭对学生心理支持的作用,让家长认识到预防学生陷入心理危机的重要性。其次应定期与学生家长联系,及时了解学生在校外的表现;向家长反馈学生在校内的思想状况和行为表现;最后对于发生心理危机的学生,辅导员应在第一时间通知其家长,使家长配合干预,对其实施监控。

5.切实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辅导员要学会倾听艺术。倾听艺术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顺利开展的有效途径。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时期,情感复杂动荡,有些学生性格内向,遇到问题时不愿意将其真实感受表达出来,这给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辅导员在同学生的沟通与交流中,不仅仅是老师对学生说,认真地倾听学生诉说也很重要。如果辅导员能够以学生为中心,理解和体会学生的感情,认真地听取学生的陈述,并启发学生陈述,让其在述说中表明自己的观点,宣泄自己的情绪,才能真正地、客观地了解到学生的内心世界。

6.心理学在辅导员思想教育工作中的运用

虽然辅导员很难既是一个“管理者”,又是一个“心理咨询师”。但是,高校辅导员学习一些心理学的知识仍然是必要的。广博而丰富的理论知识不仅使他们能从容地解决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难题,而且便于他们与学生进行近距离的交流,建立融洽、和谐、相互信赖的师生关系。而要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辅导员就必须不断加强心理教育的相关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的心理教育素养与心理咨询水平,在原有专业知识结构基础上增加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有效地运用心理学理论和心理效应,将其融入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去,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说服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心服、口服,以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以自己的知识素养引导学生的健康成长。

篇4

要保持心理健康需要长期的维护,唯有在一个持续积极的心理状态下,大学生才能够对于生活中所面对的各种问题和情况作出正确的判断,并通过合理的方法予以解决,有利于大学生在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当中稳定发展。然而,根据数据调查统计,我国高等院校每年都会出现数十人自杀的情况,平均每五名大学生当中就有一位具有心理障碍,因此,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事实上并不容乐观。大学生的抑郁、焦虑、强迫、人际关系问题以及环境适应能力薄弱、人格障碍等现象占据全国大学生统计数据的16%-30%。近年来,人们不难在新闻报道中看到受到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人群做出一些荒诞、恐怖的事件,同学之间互相残杀的现象,这些是大学生心理健康存在问题的突出表现。处于社会转型发展的这一大环境之下,大学生面临的社会压力和生活压力日渐增大,心理上的障碍也随之呈现上升趋势。大学生阶段是心理产生激烈变化的时期,心理的发展和成长面对一系列的困惑与不安。由于我国经济实力在迅速增强,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日益提高,在大学生群体当中,就会出现身体发育与心理发育不平衡的现象。心理能力仍没有成熟到能够真正控制生理能力的地步,所以大学生在行动上会较为冲动,心理驱动力具有积极的一面也有偏激的一面。要消除大学生的心理障碍,需要经过一个漫长的磨练过程。

二、音乐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意义

(一)培养丰富感情

音乐是一种善于表现和激发感情的艺术,通过音乐教育能够为大学生开拓感性抒发的平台,音乐的欣赏本身就是一个情感的体验过程。大学生在聆听不同类型的音乐时会产生不同的心情波动。音乐通过旋律的构成,能够演绎出不同的心理状态,欢快俏皮的旋律能够让学生心情变得开朗;缓慢悲伤的旋律能够让学生体会到音乐当中浓厚情感的流淌;而激昂向上的旋律能够为学生增添激情与力量。通过这样一种音乐熏陶的形式,大学生能够在美好的环境下感受到生活的真谛,从而让那些悲伤、孤僻、极端的心境得到改善,使学生变得开朗而感性。

(二)树立正确价值观

大学生群体中之所以会发生类似马加爵锤杀同学的事件,是因为当代大学生在心理健康上会受到不正确价值观的诱导。受身体状况、学习成绩亦或是家庭环境等条件限制,当代大学生更多的从利益与满足角度来理解和认知价值观念,长此以往,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以及社会整体的发展都具有消极影响。而优秀的音乐作品具有一定的故事性,通过恰当的音乐选择赋予心理健康教育实际意义,优美的旋律、变换的节奏以及音乐的创造背景和著作者创造是的心态,在音乐教育过程中将相关的知识渗透给学生并加以欣赏引导,能够让大学生对音乐产生深刻的印象和感染,让大学生在音乐的熏陶下感受他人的故事,得到启发。音乐能够在这种教育形式下深入到大学生的潜意识当中,与之产生共鸣,进而规范大学生的审美意识,对世界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从而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

三、辅导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音乐教育方法分析

(一)音乐聆听方法

聆听是沟通的桥梁。通过有意识的为学生选取与之心态相适应的音乐旋律和故事,让学生进行简单的聆听,这是利用音乐来改善学生心理状态最为直观而简单的方法。可以以优美的音乐作为背景,同时为学生灌输相关的心理健康知识,在音乐的配合之下,学生能够更进一步理解自身是否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以及如何使之化解。让学生感受到被理解的音乐语言的暗示,让学生能够在音乐环境下放松心情,敞开心扉,让学生自身能够理解其真实的内心,为学生创造一个释放的空间。经相关教育者的引导,有利于学生健康心理的构建。

(二)主动参与方法

这种音乐教育方式注重的是学生的实践参与程度,也就是让学生能够对音乐进行亲身体验,让学生在音乐活动中得到心灵的慰藉和放松。可以在学校中组织乐队、合唱团体亦或是舞蹈团体,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在音乐活动进行的过程当中,不但能够为学生们建立一个相互建立友谊的平台,让学生变得开朗起来,同时也在音乐的配合下,为学生灌输了快乐的心理动态。通过不同的表现形式,来引发学生们乐观、积极的情绪,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缓解心理压力,改善心理状态。

四、结语

篇5

[论文摘要]心理健康是现代健康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二十一世纪健康教育的主题。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本文论述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和高校体育对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作用、途径和方法。

1.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

近年来许多调查表明,我国大学生中的大多数属心理健康正常者,但也有约占20%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原国家教委曾对12.6万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和测试,发现存在明显心理障碍者达到20.23%;更有资料表明,"在我国80年代中期,23.25%的大学生有心理障碍,90年代上升到25%,近年来已达到30%。可见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面临着严重威胁,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关系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早日成才。因此,开展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维护和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2.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2.1现代大学生的特殊性

由于独生子女在大学生中占有较高的比例,加上父母过于溺爱,从而养成依赖性过强,自理能力差,强调以自我为中心,面对竞争、挫折、情感等方面的打击缺乏承受力。

2.2人际关系不良导致情绪及人格障碍

在大学中,人际关系比高中要复杂的多,要求大学生学会与各种类型的人交往,逐渐走向社会化。但部分学生不能或很难适应,总是以自己的标准去要求他人,因而造成人际障碍。

2.3未来就业问题产生的心理压力

随着教学体制改草、大学扩招及双向选择就业等,打破人们以往那种上了大学就如同进了保险箱的观念,取而代之的是素质和能力竞争的人才市场,因而大学毕业生找工作难已是个普遍问题,这势必导致大学生心理压力剧增。

3.高校体育教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3.1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塑造健康的心理

体育一般都具有艰苦、疲劳、激烈、紧张、对抗以及竞争性强的特点。体育不仅以其艰苦性来磨练大学生的意志,还在使身体健壮和意志坚强的同时,培育出一个愉悦、开朗、健康的心灵。

3.2缓解和消除大学生的精神压力和心理障碍

大学生身体活动过程的同时也是自身情绪和情感体验的过程,其中的表情、行为、意志等都可以真实地反映出来,因而很容易发现存在不同心理障碍的学生。而体育锻炼有助于缓解肌肉紧张和生活紧张,促进大学生的情绪由消极、残缺、扭曲向积极、健全、正常方向发展,从而可以化解大学生不良的思想情绪,使体育运动成为一种独立的精神需要,从而促进心理健康,促使身心和谐、全面、健康发展。

3.3提高大学生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

体育锻炼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的很好形式,能增加人与社会的联系。通过参加体育锻炼,会使个体社会交往的需要得到满足,丰富发展个体生活方式,这有利于消除工作、学习和生活等带来的诸多烦恼,消除精神压力和孤独感。

4.关于高校体育教学的几点建议

4.1开设体育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

体育课程应设置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标准,心理健康的影响,掌握心理保健方法,使学生能够在必要的时候,及时而恰当地对自己的心理状态进行调整。还可以开设心理咨询门诊,从而预防和排除心理障碍,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身心健康。

4.2结合体育运动的实际,加大高校体育教改力度

体育教育必须具备健美学、心理学等理论知识和教学方法,促使学生自觉自愿、积极主动地学习体育知识、技能和方法,具备自我调控心理的能力。体育教学中要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选择最佳的教法很重要的,要实现体育教学健身健心的目标,教师就必须集思广义,挖掘教法,把"快乐体育"带到教学中去,因为"快乐体育"是以快乐为导向的渐入佳境的一种启蒙的诱导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

篇6

关键词:心理健康;心理咨询;生命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51-0038-02

当今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价值观重构的时期,价值观点日趋多元化,社会信息瞬间万变。独自面对如此纷繁复杂的世界时,自幼受到过度保护、心理发展尚未成熟的大学生难免会受到极大的心理冲击。不仅如此,学习、生活、交友、就业等方面的挫折也会对其产生极大的心理压力,以致出现心理疾病,甚至离校出走、自杀等问题。2011年教育部的一份报告指出:针对全国12.6万大学生的抽样调查显示,大学生因心理压力严重影响身心健康的比例高达20.23%,全国大学生因心理精神疾病退学比例占总退学比例的54%。由此可见,如何帮助大学生走出心理压力的困境,已经成为高等教育中不容忽视的问题。

不可否认,随着大学生心理问题导致的极端事件不断发生,各高校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并从师资配置等多方面进行了努力,但因为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所以依然存在不少不足之处。本论文将考察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历史,分析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其不足,并探讨其改革措施。

一、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历史

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至今已经有30年的历史。纵观这30年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在短短的20年里(指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笔者注),从无到有,从冷到热,从少到多,从无序到规划,从自发到自觉,从社团行为到政府行为,从介绍引进到深入研究,大致经历了起步阶段、探索阶段和发展阶段三个时期。”[1]

具体而言,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学者主要介绍国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国部分高校开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从20世纪90年代初直今,无论政府还是高校都充分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从人、财、物等方面进行了投入。更重要的是,党的十报告专门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将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写入十报告,凸显了我国政府对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

二、当前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不足之处

如前所述,经过政府和民间的不懈努力,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因为其起步较晚,所以依然存在诸多不足。

1.心理健康教育受重视程度不足。根据教育部2011年公布的《普通高校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基本要求》(下称《基本要求》),包括情绪管理、性心理和恋爱心理、生命教育与心理危机应对等心理健康课成为大学生的必修内容。根据我国当前高等教育的教学计划,整个大学阶段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占2个学分,而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内的思想政治教育则占8个学分。由此可见,我国高校的道德教育主要偏重于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

2.心理健康课程自身的不足。关于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内容,《基本要求》规定“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既有心理知识的传授、心理活动的体验,还有心理调适技能的训练等,是集知识、体验和训练为一体的综合课程。课程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2]。不仅如此,心理健康课程本身的特殊性也对该课程的教学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本要求》规定“课程要采用理论与体验教学相结合、讲授与训练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如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心理测试、团体训练、情境表演、角色扮演、体验活动等。”[3]尽管如此,实际教学过程中不少教师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即以教师讲解、理论灌输为主,缺乏师生互动、实践体验环节,从而使该课程呈现出形式化、简单化、德育化的倾向,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3.心理健康教育主体的局限性。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包括专职德育教师(即心理健康课程任课教师)、其他德育工作者(如辅导员)和心理咨询师。如前所述,目前高校心理健康课程中存在的诸多不足极大地限制了专职德育教师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尽管目前高校普遍设有心理咨询师,但是当前高校心理咨询师的工作不仅包括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同时还承担教学与科研任务。这些咨询师在理论的系统性和深度方面均存在不足。此外不同地区、不同高校在心理咨询师的配置方面也存在很大差异,有些高校心理咨询师严重匮乏。由此可见,心理咨询师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所承担的职责也急需加强。

三、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为深入了解当前大学生所面临的心理压力的真实状态,探讨促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笔者曾对本校某专业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调查共20道题,由受调查者对自身心理压力的认知、心理压力的来源以及排解心理压力的途径三大模块组成。调查对象包括一年级学生26名、二年级学生29名、三年级学生37名、四年级学生39名。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131份,回收有效问卷127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6.9%。在此结合本次问卷调查的结果探讨如何加强和促进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

1.优化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笔者进行的问卷调查中,对于“您认为学校应该为大学生开设心理辅导方面的课程吗?”这一问题,一至四年级中选择“应该。很有必要。”的学生比率分别为48%、63%、72%和55%。由此可见,尽管目前我国心理健康课程存在诸多不足,但是大部分学生依然对此寄予了期待和希望。因此高校应该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资力量等方面对该课程进行全方位的优化,以期其发挥更大的作用。

2.建设高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针对当前我国高校从事心理教育的师资人员紧缺、专业性不强的现状,建设一支具有较强的专业素质和责任心的师资队伍迫在眉睫。“按照《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各高校应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多种方式,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加强对专、兼、聘职教师的长短期培训,以增强他们的责任感、服务意识和接受掌握新观念、新方法与技巧的自觉性,提高他们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所需的专业知识、技能、业务水平和科研能力。”[6]

3.强化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不同年级的学生所面临的心理压力有所不同。对于“您觉得您的心理压力来源于哪方面?(多选题)”这道题,一年级至三年级中分别有84%、62%、83%的学生选择了学习,占据第一位。而对于四年级的学生而言,尽管学习因素退居第二位,但仍然占据了41%。由此可见,在整个大学期间学习压力一直是学生压力的重要来源之一,所以高校教育工作者应注重对学生学业方面的指导,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压力。

其次,针对同一问题,一年级至三年级的学生中分别有36%、41%、59%的学生选择了“就业”,占据第二位。而升至四年级后“就业”则成为学生压力的最大来源,所占比例为72%。由此可见,在大学生就业难成为一大社会问题的当今,就业已经与学业并列成为大学生心理压力的最大来源。因此在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在新生入学之际便对其进行有关人生规划、择业就业的指导,此后随着年级上升逐步跟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确定恰当的职业发展目标,以便其在毕业后顺利步入职业生涯。

4.加强生命教育。在对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中,针对“您如何看待近年来大学生因压力而自杀事件?”这一问题,选择“理解,有过类似想法”的学生比率分别是:一年级0%、二年级3%、三年级8.1%、四年级8.3%。由此可见,随着年级的上升,学生所面临的压力越大越大,个别同学甚至出现厌世的悲观想法。这一结果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即在整个高等教育过程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容松懈,尤其应该加强生命教育,引导学生更加乐观、积极地面对各种问题和压力。“生命教育就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从知情意方面培养学生真善美的完满人格,提高学生对生命及生命价值的认识,使其在社会中创造生命的价值。”[7]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应通过各种途径和渠道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生命的可贵,从而珍惜生命,关爱自己。

四、结语

本论文考察了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历史,从心理健康课程设置、心理健康教育主体等视角分析其不足之处,并从心理健康课程建设、人员配置等方面探讨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无需赘言,大学生不仅承载了各自家庭和亲人的嘱托,更肩负着整个民族的未来和希望,因此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任重而道远,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进行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亦成为每一位高校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

参考文献:

[1]仰滢.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20年回顾与展望[J]中国高教研究,2008,(7).

[2]教思政厅《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2011]5号[Z].

[3]教思政厅《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2011]5号[Z].

[4]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2006]第24号[Z].

[5]马建青.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与结合[D].浙江大学,2006.

篇7

论文摘要:本文对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做出了比较深层次的论述,并就如何提高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进行了较详细的论证,为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与途径。

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是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新情况,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心理素质要大力改善。

由于市场经济的完善,高等院校培养人才的模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趋势日益明显,就业压力越来越大。面对这样的形势,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的心理素质教育的责任大任务重,尤其是面对社会的竞争复杂性,要教育大学生在学校就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为此,我们高校的教育和管理工作者应当明确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主要任务:一是教育大学生增强竞争意识创新意识;二是教育大学生增强顽强意识和风险意识;三是教育大学生增强协作意识和团队意识。

长期以来高校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往往总是注重思想素质的教育,忽略甚至严重忽视心理素质的培养。因而形成在大学生群体中有不少人在心理素质上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或问题。其主要表现有这么几个方面:一是学校不注重心理健康教育指导老师的配备和心理健康教育经费的投入;二是学生普遍认为心理素质教育是可有可无的事情并不十分关注;三是学校在心理素质教育上存在诸多不切实际的方式方法。

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包括家庭、学校、社会多层次形成合力来共同教育和帮助。作为高等院校来讲其责任更重大,任务更艰巨,我们在寻求当代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提高的有效途径时必须从如下三个方面做出不懈的努力:

第一、大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些年来,由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转变的工作一直在抓,上级也在三令五申地强调,在高校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整体提高也得到相应的重视。但是,由于就业压力和各方面条件的制约,综合素质的提高相对来讲其发展是不平衡的,有的学校抓大学生综合素质只是停留在表面上,实际上偏重于智育或考试,对大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未能全面地给予关注和重视;有的学校在抓大学生综合素质时,不善于合理地发挥大学生本身的优势,未能根据大学生自身的特点开展各项有益于综合素质提高文体活动。依据高校的现状,应大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也是新形势的需要和大学生走向社会的需要。综合素质包括思想政治、道德品质、专业知识、行为规范、健康体质等等。高校在对学生教育中不仅要抓好思想政治、公民道德、行为美德、政策形势的灌输与教育,而且还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大力开展各种有益的文艺体育等娱乐与健身等方面的活动。

第二、切实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学生的自主能力实际上是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学生进入大学阶段,这种能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大学生不但要有高度的自觉性,还要有较强的组织、协调、交往等能力。他们具备了这方面的能力,就能够心胸宽广,思路敏捷,焕发出青春的活力;他们具备了这方面的能力,就能够关心帮助同学,与同学和谐相处共同进步。高等学校在有意识地培养大学生的自主能力中,一方面要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同学们自己去组织去作主,以得到更多机会的锻炼提高。另一方面,校、系和班级在配备学生干部时一定要定期轮换,要让更多的学生在学生各个层次的干部岗位上得到实际锻炼,对缺乏组织协调能力或胆量不大的学生必须要推举到学生干部岗位上学习提高得以锻炼,这对提高他们的自主能力是一个十分有效的方式。

第三、全面普及学生的心理保健。心理保健的普及主要是使大学生们认真学习和掌握有关心理保健的要决,这些要决不外乎这样几种:一是要自立自强。大学生们凡事都不要去依赖别人,要养成依靠自己的力量和能力解决困难和完成任务的习惯。否则,就容易产生悲观失望情绪;二是要宽厚善友。大学生们要宽厚待人广交益友,对与自己关系密切的人更要放宽责备的心态,遇到对方有过失时,应尽量避免发怒,善于与新老朋友同学保持联系,增进团结与友谊,在经常帮助和关心别人的同时,也会取得别人对自己的尊重,这些都有利于自己身心健康和心理素质的提高。三是要知足常乐。一方面对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条件不要去发牢骚和斤斤计较,要善于在较差的环境条件下做出好样子,干出好成绩。另一方面,在同学之间不要去比生活条件,要比学习进步,要勇于正视自己的弱点和不足。立足把小事和身边的事情做好,经常保持心理上的平衡心态。四是要培养兴趣。大学生们在学校的紧张繁忙的学习中,要善于经常发现一些有趣的事情,就要及时动手去做,以扩大自己的生活领域,增强生活情趣,从而满足不断追求的快乐感。五是要量力而行。首先应根据自己的特点合理地制订出学习和生活的计划,按部就班地按计划去做,这既可以减少忙乱感和压力感等心理负担,又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加强身心适应能力。再是,凡事都要留有余地,订计划不要太紧,要适度,对人对事不能苛刻、绝对,要学会多角度去看待问题,要善于用不同的方法去处理事情,这样就有利于自己心理素质的全面提升,就能够始终保持昂扬向上朝气蓬勃的健康心态。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 进化教育论 通识教育 课程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Reform and Practice of General Education Curriculum Evaluation

under "Educational Theory of Evolution" Guiding

GAO Zhangxing, MIAO Hanjun

(College of General Education, Wuhan International Trade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205)

Abstract Vigorously develop education, is a key work of university teaching reform, and the current status of implementation of various General Education curriculum is worrying, man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to a "weariness students, teachers difficult to teach, hard to open schools" embarrassing situation. How to protect the quality of general education courses to become the focus of education reform success, but the key to guarantee the quality of general education courses that general education curriculum evaluation. From the "theory of evolution education" perspective, analyze practical problems of General Education Curriculum Reform in Universities in China, on this basis, attempts to use "evolution education theory" of general education courses explore practical evaluation of scientific methods.

Key words educational theory of evolution; general education; course evaluation

1 “进化教育论”与通识教育的关系

1.1 “进化教育论”的含义

“进化教育论”的思想理念是由武汉商贸职业学院的创始人、校党委书记涂宏斌教授首先提出并付诸教学实践的。所谓“进化教育论”,就是在教育过程这个系统中遵循进化规律,改善、优化育人环境,从而孕育学习主体(学生)成人成才的教育学原理。“进化教育论”对教育本质的描述,即:作为自组织系统的学习主体具有自主成长的潜能,在育人环境的选择下,使其自主成长的某些特质得以释放和保留,从而使学习主体的素质得以改变。①

1.2 现代通识教育的起源

通识教育是英文“general education”的译名,自19世纪初美国博德学院(Bowdoin College)的帕卡德(A.S.parkard)教授第一次将它与大学教育联系起来后,有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对它进行研究和讨论。可是至今对通识教育还没有一个公认的、规范性的表述。从20世纪开始,通识教育已广泛成为欧美大学的必修科目。我国的通识教育与实践,始于五十年代中期,代表人物为著名教育家、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他认为大学教育应该是“通识为本,专识为末;本末兼赅,通重于专”,由此开创了清华校史上培养一流人才的黄金时代。②

1.3 “进化教育论”与通识教育的内在联系

相对于高校专业教育课程体系的设置而言,通识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在专业教育培养“职业人”的基础之上,将学生塑造成健全的“社会人”,使其既会做专业的事,也会做社会的人。而只有完成这个双重教育的过程,才能使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在毕业时能够适应激烈竞争的职场环境和复杂多变的社会生活。“进化教育论”包含“自主成长、多元融合和环境优化”这三个核心观念。由此可见,在高等院校教学过程中加强通识教育,实际上就是在践行“进化教育论”。

2 我国高校通识教育课程评价改革的现实问题

如何保障通识教育课程质量成为推进高等教育改革成败的着眼点,而通识教育课程质量得以保障的关键在于通识教育课程评价。③面对我国高校通识教育课程评价改革的现实问题,必须引起高等院校及有关教育职能部门的高度重视和深刻反思。究其根源,可以对应“进化教育论”的三个核心观念加以分析:

2.1 学生考核模式单一

目前我国高校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育国防教育课程、社会人文教育课程、自然科普教育课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等模块。而在我国应试教育大环境的影响下,通识教育的发展一直处于边缘化的尴尬局面,很多高校在通识教育课程建设上不够重视,导致通识教育课程相对单一,甚至与专业课程混淆重复。武汉大学的曾德军在其硕士学位论文《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设计与评价体系的研究》中,对武汉大学现行的通识教育课程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调查发现72%的学生认为“(通识教育)课程只注重知识的罐输,忽视给学生提供思考、分析和批判的方法”。④从通识教育课程评价的角度来看,对于通识教育的对象――学生而言,现行的考核模式过于单一,大多数高校仍然沿用笔试为主的考核方式,没有体现出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差异化,往往使学生陷于考试的无形压力之中,容易产生通识教育课程“既没有专业课程有用,还费时费力”的厌学心理。单一化的通识教学考核模式只会让学生疲于应付,这与“进化教育论”提出的使学生“自主成长”的教学观念是背道而驰的。

2.2 教师考评功利化倾向明显

教学目标是否能在教学过程中得以实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教师的教学态度与水平,教师作为教学成败的关键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目前我国高校通识教育课程评价体系中对于任课教师的考评,仍然是简单套用专业课程教师的考评方式,以课程通过率、优秀率作为重要的衡量指标;以课程相关的教学科研获奖情况作为加分要素,而课程考核又直接影响到教师的评优晋职和职称评定,致使通识教育课程的任课教师不得不陷入片面追求功利化教学的误区,最终导致通识教育课程质量无法提高。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相比,在短期教学过程中,难以显现明显的教学成果,通识教育重点在于培养和提升学生全面的综合素质,其对于全面建设和提升我国的高等教育水平所具有的重大意义和决定性作用,作为任课教师应该有清楚的认识。通识教育不是专业教育的陪衬,更不是专业教育的累赘,应该真正做到和专业教育“多元融合”,从而能够相互促进、协同发展,这也正是“进化教育论”所倡导的。

2.3 课程教学配套体系的考核缺失

任何一门课程能够真正取得教学实践的成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除了学生的积极配合,教师的认真教学,还必须建立健全与课程教学配套的相关体系,通识课程当然也不例外,而这一点恰恰是大多数高校在通识教育课程评价过程中最为忽视的。通识教育课程要想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肯定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讲授式的单一教学模式,应积极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形式,以促进教学不断提升。因此,完善的教学配套体系包括硬件和软件两大有机组成部分,根据不同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也有不同。例如,硬件方面,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如能在户外的素质拓展基地进行教学,使学生有各种亲身体验,其教学效果一定优于单纯的课堂讲授;软件方面,由于通识教育的特殊性,应开拓多重有效的课程学习交流形式,如国学教育课程可以利用现代网络建立课程互动、资源共享平台,利用校园学生组织创建国学社团延伸第二课堂等。通识教育课程不应局限于对学生、教师进行评价,科学完善的评价体系理应包括对课程教学配套体系的考核,从而有效促进通识教育的改革实践,这也与“进化教育论”提出的“环境优化”观念不谋而合。

3 运用“进化教育论”探究高校通识教育课程评价实践

评价对于通识教育课程改革而言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建立符合通识教育思想的课程与教学评价机制,是全面推进通识教育的一项重要改革任务。⑤建立健全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通识教育课程评价体系,是高校通识教育改革与实践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进化教育论”的三个核心观念恰好可以演化为通识教育课程评价的三大标准:

(1)基于学生的“自主成长”标准,即通识教育课程对于学生的考评,应着重考核是否符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自身性格的完善以及文化涵养的提升,摒弃传统应试教育以分数论英雄的单一考核模式,采取灵活多样的实践性考核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达到使其自主成长的教学目的。(2)基于教师的“多元融合”标准,即通识教育课程对于教师的考评,应着重考核是否在教学实践中,理论联系实际,有效地促进学生建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否做到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有效结合和有机融合,摆脱机械单调的课堂说教式、知识灌输式教学,积极探索学科之间、课堂内外的多元融合式的通识教育创新模式。(3)基于教学的“环境优化”标准,即科学完善的通识教育课程评价,不仅仅是对学生和教师的考评,其应该是多方面、全方位的综合评价。通识教育的成功,相关课程教学配套体系至关重要,因此,教学环境理应纳入到课程评价范畴之中。

4 结语

作为21世纪我国高等教育改革重点的高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全国各地高校都越来越加以重视,采取了形式各异的改革措施运用于通识教育教学实践。可是,就目前国内高校通识教育课程改革实践的现状而言,最终的教学效果大多并不容乐观,甚至与课程设置之初的教学目标相去甚远。归根结底原因在于,通识教育受到当今社会功利化的负面影响,没有把握好其本身与专业课程之间的关系和区别,从而陷入了形式主义的应试教育怪圈。而有效摆脱目前我国高校通识教育发展困境的关键在于建立健全一套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通识教育课程评价体系。“进化教育论”的理论精髓,其所倡导的三个核心观念,恰好可以帮助现在通识教育改革的实践者打开思路,各个高校应当以实事求是的态度,结合国情、地情和校情,不断探索符合自身“自主成长、多元融合和环境优化”三位一体、科学完善的通识教育课程评价体系,从而有效保障和促进我国高校通识教育的良性发展。

本文系武汉商贸职业学院2013年“进化教育论”校级研究课题成果

注释

① 周登超.进化教育论对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的启示[J].教育与职业,2013(24):100-101.

② 冯惠敏.梅贻琦的通识教育观及其对当代教育的启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4):17-19.

③ 李满满.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评价研究.宁波: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2011:1.

篇9

关键词:生命教育;实施取向;高校

作者简介:林艳(1988-),女,壮族,广西南宁人,广西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张姝玥(1983-),女,仫佬族,广西来宾人,广西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广西 南宁 530004)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1XSH023)、广西哲社规划课题(项目编号:11FSH024)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8-0001-02

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大学生出现“生命的困顿”现象,表现为陷入郁闷、无聊、纠结等不良情绪中,严重者发展为网瘾、自闭、斗殴、自残等,更有甚者沦入到吸毒、自杀、伤害他人等种种困境中。[1]大学生的生命困顿本质上是生命价值的缺失和生命意义的迷惘。面对高校学生中的生命困顿现象,亟需探寻一种新的教育方法和路径,帮助他们找回生命的价值感,提升生命的意义。生命教育便是承载着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欣赏生命、提升生命价值的一种新的教育方式。在我国高校中实施生命教育,帮助大学生走出生命的困顿,体验有意义的人生已经刻不容缓。

一、生命教育的内涵

生命教育(Life Education)最早源于西方的死亡学(Thanatology)和死亡教育(Death Education),主要关注艾滋病预防、自杀和暴力等社会问题。目前,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开展生命教育,其关注的问题和价值取向各有不同的侧重。在我国,关于生命教育的内涵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生命是教育的基础,教育过程要依据生命的特点,遵循生命发展的规律和原则,以学生自身潜在的生命基质为基础,为生命的成长创造优良条件,以促使生命主体全面、和谐、主动和健康地发展。这种生命教育被称为“生命化教育”或“生命视域中的教育”,在价值取向上,它强调人的精神生命的主动发展。[2]另一种观点认为生命教育是一种教人认识生命、珍惜生命、欣赏生命、尊重生命的教育活动,其目的在于帮助人们探索生命的意义,提升生命的价值。这种观点比较接近西方生命教育的内涵,也是解决当前社会转型期出现的生命困顿问题而应该实施的教育活动。

生命化教育倡导把学生生命放在首位,把学生培养成为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人,这是教育的应然目的。而源于西方的生命教育思想,希望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生命意识熏陶,生存能力培养和生命价值升华,提高学生的生命意识和生活意义,最终达到提升生命质量,实现生命价值的目的。[2]从这种意义上说,生命教育不仅是一种知识性教育,更应是一种实践性和体验性教育。通过引导学生进行生命实践,促使其对生命有更多的思考,进而转化为行动的力量,努力修炼生存技能,逐渐走出生命的困顿并达到自我实现。

二、我国高校生命教育的实施取向

我国生命教育的实施仍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尤其在高等教育阶段,生命教育实施并未形成体系,只有部分学校开设了生命教育的选修课。纵观目前我国高校的生命教育实施情况,有六种取向。

1.生理取向的生命教育

生命从何而来,如何发展,这首先是自然科学领域需要关注的问题。一个人应该知道自己从哪里来,将要到哪里去,对生命过程有科学的认识,才能去理解和思考生命所衍生、蕴含以及被赋予的深刻的社会内涵[3],即要了解生命的起源、生命的自然发展过程等。生理取向的生命教育包括生命认知教育和生命安全教育等内容,注重从生理层面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本源和生命的历程,关注个体生命健康和生命安全,让学生认识到生命是什么,如何关爱生命。如江西师范大学开设的“生命教育与生死哲学”选修课中的“学会养生”版块,引导学生运用科学养生方法维护身体健康,体现了生命教育的生理取向。另外,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每个人都有可能面临生命的伤害,如遭遇车祸、地震、意外摔伤等,经历意外事件时,我们该如何施救和自救,这就涉及生命安全教育的内容。当前部分高校的安全教育工作中包含生命安全教育的内容,如学校定期开展消防演练、宣传意外事件的应急处理办法等,但以生命教育课程形式开展的生命安全教育比较少见。

2.哲学取向的生命教育

人类生命具有实体生命和人文生命的二维属性。实体生命也称“自然性生理生命”,是父母赋予我们的,而人文生命也称为“关系性生命”,任何人的生命都在社会文化和文明中造就、存在和发展,与亲人、他人和社会性精神产品密不可分,人无法脱离关系而生存。[4]人文生命有血缘性亲缘生命、人际性社会生命和超越性精神生命的三重性,并与实体性生命构成了人类生命的四重性。[4]实体生命是人生命存在的物质载体,是生命意义和价值存在的基础,但人文生命才是人类生命的本质。对生命本质和过程的认识不能仅停留在生理层面,而应该从哲学的高度认识生命,才能从根本上剖析人类生命区别于其他生命的本质属性,这是哲学取向的生命教育关注的内容。我国一些高校的生命教育体现出哲学取向,如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开设的生命教育课程中包含“生命的起源、生命的诞生、生命的成长、生命的境遇、生命的死亡、生命的意义”等内容,将人的自然生命历程比喻为生命四季,用春夏秋冬隐喻生命的出生、成长、成熟至死亡全过程,引导学生认识生命过程,思考人类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存在。[5]

3.心理取向的生命教育

心理取向的生命教育是当前我国高校生命教育的主流,关注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承受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人格健康,提升学生的生命意义和价值。心理取向的生命教育包括生命情感教育、挫折教育、感恩教育、人格教育、心理教育等内容。它注重从心理层面对学生的知、情、意、行各方面进行全面整体的训练,强调从生命整体的角度对学生情感和人格进行熏陶,促使学生获得生命体验。心理取向的生命教育与传统意义上的心理健康教育并不同,相对于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取向的生命教育更接近人的精神世界,从生命的本源和心灵深处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感染人的灵魂,以促进人格健康成长。这使得学生在面对生活困境和挫折时,能够调动生命整体的力量,积极应对苦难,找寻突破困境的办法,走出灾难的人生。当前部分高校的生命教育课程体现出心理取向,如浙江传媒学院的生命教育课程目标要求“帮助学生认知心理困惑和主要心理疾病;帮助学生化解一般心理困惑和生命困顿;帮助学生正确认知挫折、失落、哀伤等人生负面事件,并积极形成爱、宽容、宽恕等正性品质”。[6]

4.生涯取向的生命教育

当前许多大学生对未来生活感到茫然,面对选择无从下手,甚至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想做什么,能做什么,这导致大学生生命价值的缺失。而生涯取向的生命教育强调对生活的规划和生命意义的展现,强调认识自我,开发生命潜能,促成自我实现,其包括生涯规划辅导、职业教育等内容。我国一些高校的生命教育也包含这些内容。如景德镇陶瓷学院开设的“大学生生命教育”包括8个专题,其中“人生选择的方法与技巧”、“提升自我素质,获得成功人生”等专题,通过与学生探讨面对人生不同选择时应如何把握,又应如何提升自身素质,应对未知挑战等,帮助学生认识自我,规划人生。通过生涯取向的生命教育,当大学生明白自己想做什么、要做什么时,帮助他们确立未来生活的目标,建构生命的愿景,并规划达成目标的路径方法,使目标具体化、操作化。对生命目标的规划和追求过程也是实现生命价值、体现生命意义的历程。

5.伦理取向的生命教育

台湾的生命教育最初以伦理课程的形式展开,直至今天,伦理取向的生命教育依然为台湾生命教育的主流。伦理取向的生命教育内容可分为五个主题:人与自己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环境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宇宙的关系。课程的目标在于认知群己关系、增进人我和谐相处,提升对人、事、物的关怀。[7]它重视从生活中深入对深层生命意义的体验和探索,从中学会关怀生命,珍惜生命,丰富生命的内涵。如台湾大学的生命教育不仅关注学生当前的现实生活,也涉及社会正义、社会关怀、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等内容。内地高校中如江西师范大学的生命教育课程“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休闲”等版块都体现了伦理教育的取向。另外,伦理取向的生命教育还强调道德观的培养,因而道德教育、信仰教育也是其重要的内容。

6.生死取向的生命教育

生死取向的生命教育最早源于西方,在我国台湾也较为盛行。台湾的彰化师范大学、南华大学、台北护理学院都开设了生死学相关课程,系统举办“生死教育”研讨会。南华大学还成立了生死学研究所,设立大学部生死学管理系,专门对生死学进行系统研究,开发生死学课程,开展学术研讨会等。[8]而目前内地一些高校也逐渐开设了生死学的相关课程。如江西师范大学“生命教育与生死哲学”课程中的“学会生死”版块;广东商学院开设的“生死学与生命教育”中有“中外生死智慧”、“生死学的五大原理”、“生之幸福”、“逝之安乐”等章节;广州大学开设了“生死学”课程,主要内容有对死亡的认识、生死意识、个体死亡、社会生死、优生优死、临终关怀等主题;江西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开设的生命教育课程也涉及生命观教育、死亡观教育等内容。死亡取向的生命教育注重“从死论生”,从认知死亡的诸多问题出发,促使个体省思生命,建立正确的死亡态度和生命价值观,进而珍惜生命,活出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三、我国高校生命教育实施取向的融合

我国高校生命教育的实施存在多种取向,不同地区和学校各有不同的侧重。台湾高校侧重伦理取向和生死取向的生命教育,内地高校侧重心理取向的生命教育。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变迁,大学生面临的生命问题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复杂,单一取向的生命教育难以满足大学生发展的需要,生命教育的多重取向应趋向融合统一。目前我国高校的生命教育仍需加强不同取向之间内容、目标和方法上的统合,达到生命教育理念与行动上的协调一致。

首先,加强不同取向生命教育内容的融合。不同实施取向的生命教育内容上有不同的侧重,但其应构成对生命整体的完整性教育内容。生命教育的内涵实质上包含“生”与“死”一体两面,实施生命教育,一方面可以透过“从生论生”的生命关怀教育,如生命知识教育、生命安全教育、心理教育、生涯教育、伦理教育等方式,从生的层面体会生命的意义,充实生命的价值;另一方面可以透过“从死论生”的死亡领悟教育,如死亡教育、宗教教育、哲学教育等方式,从死的层面领悟生命的有限性,认识生命的来之不易,并进而更加珍惜生命的独特价值。生命教育的“一体两面”犹如将生命教育的不同内容分布于一个以“生命”为圆心的圆圈中(缺乏其中一块都无法形成一个完整的圆),从而实现不同实施取向生命教育内容的融合。

其次,实现不同取向生命教育目标的统一。生命教育的终极目标是提升大学生的生命意义和生命价值,做到“何为而活”和“为何而活”的双重统一。虽然不同取向的生命教育的目标上有不同侧重,但都应指向提升大学生生命价值的终极目标,为实现终极目标而服务。生理取向、哲学取向、伦理取向和生死取向的生命教育目标在于认识生命和死亡的本质,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珍惜生命和尊重生命价值。心理取向和生涯取向的生命教育目标在于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培养积极应对生命挫折的力量和勇气,认真建构生命愿景,并追求生命价值的实现。不同取向的生命教育初级目标未必完全一致,但应达到终极目标的统一,提升生命整体的价值感。

再次,探索不同取向生命教育方法的互通。生命教育不仅仅是生命知识的教育,更应是生命体验和生命实践的教育,因而不同取向的生命教育在实施过程中应做到教育方法的互通,注重生命意义的体验和生命价值的实践过程。探索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体验性活动为组织要素,以教师为引领的教育方式,通过教师的引导,强化和升华学生的情感体验,储存生命的正能量。当学生的生命体验足够深刻时,能够转化为行动的力量,最终实现不同取向生命教育从理念到行动的跨越。

参考文献:

[1]郑晓江.生命困顿与生命教育[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43(2):48-54.

[2]冯建军.生命教育的内涵与实施[J].思想理论教育,2006,(11):25-29.

[3]唐炜.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省思与重构[J].社会科学研究,2009,(3):189-191.

[4]郑晓江.人类生命二维四重性的思考——以自杀问题与人生意义问题为中心[A].大学生生命教育论——首届“海峡两岸大学生命教育高峰论坛”论文集[C].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9:22-24.

[5]赵丹妮,张丽颖.关于长春医专开设生命教育课程的介绍与思考[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11,(2):11-12.

[6]何仁富,汪丽华.身心灵全人生命教育的探索——浙江传媒学院推动生命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11,(2):9.

[7]钱永镇.校园推动生命教育的具体做法[J].教学资料与研究,2001,(39):22-27.

篇10

关键词: 大学生 生命教育 对策研究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迅速增长,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大学生面临众多选择、压力与挑战,对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产生困惑。这使得人们对大学生生命教育问题非常关注。从生命教育现状来看,一方面大学生中伤人等生命问题时有发生,严重损伤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另一方面我国大学生生命教育刚刚起步,普及程度不够,生命教育实践处于探索阶段。

一、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现状

大学生生命教育是依据人的生命特征,遵循生命教育的规律,通过选择优良的教育方式,唤醒生命意识,启迪精神世界,开发生命潜能,提高生命质量,使大学生充满生命活力,具有健全人格的教育活动[1]。

美国心理学家赫尔曼1959年出版了《死亡的意义》,引发了美国社会对生命教育的重视。日本在1989年《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出热爱生命的教育理念。台湾东海大学从2004年开始,全校开设“生命教育”公共必修课程。2002年12月香港成立生命教育中心,在学校推广生命教育课程。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生命教育逐步引起我国教育领域的关注,最初主要是将其视为一种安全教育。九十年代末,大陆学者提出生命教育应该关注当代大学生生命的整体发展,服务于大学生生命成长的全过程,通过生命教育,提高大学生生命质量,使大学生成为充满积极生命力的优秀人才。

在《实施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历史与现实依据》一文中,王晓虹认为生命教育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需要生命教育。冯建军在《生命与教育》一书中,强调教育即生命的理念,指出学校应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2]。戴曦提出尊重生命是生命教育的基础,大学生生命教育应培育学生关爱生命的能力,高校应开设生命教育课程。2010年4月,北京师范大学生命教育研究中心正式成立,将生命教育纳入全民素质教育内容。

二、大学生生命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大学生生命教育得到了不断的发展,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然而,我国大学生生命教育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形成完善的生命教育体系,高校在实施生命教育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高校对生命教育重视程度有待提高。

近几年,大学生自杀、轻生等生命问题越来越突出,在高校开展生命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在现行的高校教育中,并没有全面系统引导大学生构建科学的生命观和价值观,只将生命教育当成预防自杀的工具,流于形式,处于被动状态,没有落实成为具体的教育实践,仅仅成为解决大学生生命问题的权宜之计。目前,我国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只是针对突发事件而采取应急措施。高校在恶性事件发生后,例如有学生打架、斗殴、伤人或出现自杀等事件时,才会对学生进行一定的生命教育。当这些事件平息后,生命教育就不知所踪了。目前,我国大学生的生命教育还没有引起学校的足够重视,学校的被动消极态度影响了生命教育的开展与普及。

(二)生命教育师资队伍力量薄弱。

目前高校参与学生生命教育的教师队伍力量十分薄弱,教师资源严重缺乏,人员配置不到位,严重制约大学生生命教育的顺利开展。学校在安排生命教育及咨询人员时,更多考虑自愿的因素,教师和工作人员由大量未接受过正规专业培训的兼职教师组成,能否胜任生命教育工作及工作质量无法保证,同时生命教育教师队伍缺乏必要的稳定性。

(三)生命教育的实施途径较少。

调查表明,目前大学生命教育的实施主要是附属于心理健康教育,依靠校内有限的教学完成,缺少生命教育的实践及专题性的生命教育活动,生命教育的实施途径亟待拓宽,从而促进大学生生命教育发展。目前高校生命教育的相应机制没有成形,缺乏统一的教学大纲、教材及课时安排,生命教育设施不完善,没有专门的生命教育实践教学基地,没有形成浓厚的教育氛围。生命教育是一项系统化的教育,目前零散的教育方式使生命教育无法向更深层次的领域伸展。

三、改进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对策

(一)高校要加强对生命教育的重视。

生命教育的实施是依靠学校教育开展的,高校应为生命教育的有效展开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高校需要全面掌握当代大学生的生命状况,把生命教育课程纳入当前大学的教育安排中,使生命教育成为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在高校积极开设生命教育课,编写与大学生心理相适应的生命教育教材,并制订出相应的教学计划及评估机制等。高校还应将生命教育的成效与大学生的思想操行评定挂钩,积极推进生命教育。

(二)加强生命教育师资的培训,提升教育者的生命素养。

在开展大学生生命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的生命教育技能水平直接影响着生命教育的实施成效。我国生命教育师资匮乏,因此,培养高素质的专职教师成为高校生命教育的主要任务。通过对教师培训,使教育者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等多方面的知识,了解科学健康的价值观、人生观,胜任生命教育教学。首先,专业教师的培训,利用教育培训基地,培养掌握生命教育理论知识与技巧的生命教育人才,建立科学、规范的生命教育教师队伍。其次,对其他学科的教师,通过知识讲座及专家指导等方式,进行生命相关知识培训,同时加强教师自身生命意义教育,在学科教学中融入生命教育的重要理念。

(三)开辟生命教育多元途径。

生命教育必须依据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采取多元化的方法开展。首先,把生命教育渗透到相关课程之中。生命教育从课堂展开,课堂渗透生命教育的理念和知识,让大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生命的美好。其次,将生命教育融入实践活动中。生命教育不仅要传授生命的基本知识,而且要大学生切实体会到生命的价值。因此,让学生积极参与纪念日活动等社会实践,认识、理解生命的可贵。最后,开展专题教育。生命教育要充分利用各种专题教育形式,采取灵活多样的生命教育主题活动,从大学生的实际出发,开展各种以生命为主题的读书、演讲等团体活动,培养大学生对生命的热爱。

当代大学生是我国社会的未来建设者,大学生拥有积极健康向上的生命观,关系着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成效,也关系着大学生自身生命价值的实现。重视大学生生命教育,建构生命教育体系及实施途径,提升大学生生命价值感,促进大学生成人成才,对我国现阶段高等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