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训练范文

时间:2023-04-06 11:07: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材料作文训练,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材料作文训练

篇1

审题立意是材料作文的关键,“意”犹如一军之帅,是灵魂,立意如何决定着文章的质量。高考作文,可谓是成也立意,败也立意,集中进行材料作文审题立意训练势在必行。

二、知识梳理

1.什么是材料作文

给材料作文,指命题者为写作者提供一定的材料(包括文字或其它的语言形式),要求写作者按照材料的内涵来立意作文。

2.材料作文中“材料”的特点:

所给的材料主要有以下若干种:叙述、引述一件较为完整的事情;引用一段新闻报道或消息;与写作者道德修养或学习生活的某一方面紧密相关的名言警句(一句一段或几句几段);一段主题鲜明、道理深刻的论述。既然给材料作文的材料本身包含着深刻道理,并“成为写作者的立意指向”,那么读懂材料就是写好作文的关键,审题变为审材料。

3.什么是材料作文的审题?

材料作文的审题就是领悟题旨,是一种思维取向过程,也是写好作文的第一步。如果是写提供文字材料的作文,那么必须要正确全面地把握文字材料的意思。

4.材料作文怎么样审题?

首先要透视文题的字面意义,即显性要求;然后再深入把握其内在的关系,即隐性要求。对显性要求要全面、完整地理解文字材料的内容;对隐性要求要明了文字材料的情感意向,即材料所指的人或事、现象或问题所表现出来的肯定或否定的态度。

其次,必须“保持一致”。这里所说的一致,指两个方面: 一个方面是写作者确定的主题要同材料的立意指向保持一致;另一方面是写作者所选择的材料应与主题保持一致。这样才能做到读后有感,有感而发。

三、知识点拨:材料作文的审题方法

1.抓关键句法。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句,关键词语往往是“文眼”,它蕴含着材料的主旨,因此可以把它作为把握材料审题立意的突破口。一段材料其主旨有时在文字上有所表现,抓住这些词句往往能事半功倍。

2.由此及彼,大题化小。

命题者所给的材料所包含的哲理都是大道理,要求写作者全面深刻地阐述这些大道理是强人所难。因此,要把自己熟悉的社会生活与大道理联系起来,做到大题化小,由此及彼,联系实际。现实生活的某些思想、观点、行为往往通过一些数据、比喻、寓言、漫画等形式反映出来,这就需要我们善于从中联系我们的现实生活,挖掘其中的含义。思路往往是由物及人(社会)。

3.层层剥茧,追问到底.

有一个人在沙漠里行走,突然听到一个声音对他说:“你如果捡些石子回去,到时候你就会又高兴又后悔的。”那人听了这话,就捡些石子装进行囊。回家后打开一看,那石子都变成金子,他果然又高兴又后悔。

合作探究:

(1)石子为什么能变成金子?(淘尽狂沙始得金;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善纳良策,把握机遇;行事长宜放眼量 ;坚信正确的选择)

(2)那人为什么要拾取石子?(困难是强者的试金石;勇敢地拾取困难的石子;知难而进)

(3)怎样理解那个声音的劝说?(发挥教育者的正确引导作用)

(4)怎样看待他的“后悔”之情?(失望与欲望成正比;知足常乐;身在宝山不识宝;未尽力而

后悔;尽力而无悔)

(5)这则材料突出反映了什么现实问题?(让我们的行囊装满生活有用的石子;书到用时方恨少;少年要知勤学早;黄金时代多淘金;身处黄金境地多淘金)

(6)这则材料蕴含哲理有哪些?(事物是发展变化的;看事物要看其本质;看似偶然,实则必然;善于利用外在客观条件;看问题要从客观实际情况出发)

篇2

爱是母亲一句轻声的问候,是对孩子的一次轻柔抚摸,激励温暖了孩子的心头。

爱又是无节制地对花儿的修剪、翻土、松根,让还未绽放的花蕾早早凋零。

爱又是任孩子为所欲为,满足其一切要求,让孩子长久依赖于他人,无法走向社会与未来。

爱可以温暖一切,感染一切。但过度的爱便成了溺爱,成了毁灭,它可以淹没一个人的命运,断送一个人的前程。因此我要说:莫让溺爱之水横流。

商纣王爱他的美姬,爱得将臣子的心挖出来以博她一笑,爱得辜负百姓,无所作为。纣王将所有的爱倾注于她的身上,将朝政、家国、百姓、良臣忠言统统抛之脑后。爱终于无法承受,溺爱的洪水泛滥了,咆哮着奔向纣王安睡的寝宫,冲向外面早已冷却的世界,将纣王连同他的美梦一同吞噬,使一个朝代提前退出历史舞台。殊不知,这一切都因纣王无节制的爱而起,爱一旦超越原有的界限,便如滔天般巨浪淹没一切。

赵太后爱长安君,这爱众所周知,“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当然舍不得长安君到齐国做人质。而触龙却说:“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没错,将燕后远嫁他乡,并为她祈祷,不希望她回来,这是使“子孙相继为王”的长远打算。爱长安君,却尊其位,封其地,厚其物,却没有考虑“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过分的爱,定会贻害长安君,使其无法立足于赵。而赵太后最终也明白了这一点,质长安君于齐,最终赢得众人的信任与佩服。

邹忌对他的国君很忠诚,这也是一种爱。然而邹忌却爱之有度。他以敏锐的眼光,以巧妙的进谏,劝谏齐王察纳雅言,扬长避短以赢得万民拥戴,终使齐国富国强兵,称雄于天下。

爱是钟表里的那一根发条,轻轻地拧几下,便足以让钟表继续走下去,爱得太深,拧得过紧,只会使发条崩断,适得其反。因此,爱需要控制,适当的爱才会让花儿更茁壮,天空更蔚蓝,才会让快乐的笑声回荡于耳边。

溺爱只能葬送人之所爱,朋友,请您切记,莫让溺爱之水横流。

篇3

1 高中作文教学主观方面存在的不足

1.1 作文备课:既无教案也无计划。多数教师只在写教学计划时点明安排几次作文,而在具体落实过程中又不写作文教案。不仅没有教案,而且每一次作文在整个作文教学中的作用是什么,自己都不甚清楚,也不予考虑。这似乎是在忽悠作文课了。

1.2 作文方式:作文课几乎都是教师布置题目或材料,然后学生去写。不放心的教师会对作文题目或材料作一些简单的解释或提示,说明一些要求。作文一般在课堂上用60~80分钟进行,安排在课外的多因教学时间紧而不得已为之。

1.3 作文形式:前几年是话题作文,但现在全国Ⅰ卷和全国Ⅱ卷中变成材料作文一统天下了。随着高考采用材料作文的形式,作文教学无论平时还是考试,教师们便一股脑地采用材料作文形式,仿佛不如此就不能赶上时髦,跟上高考步伐。其他形式的作文几乎一律无暇顾及。

1.4 作文批改:吃力不讨好。传统的作文批改是教师对学生的作文实施单向的静态评价,学生负责写,教师负责改。在学生看来,作文就是“我写你改”,把作文交上去,就算完成任务了,至于如何批改,那全是教师的事。在教师看来,学生的作文都是些不成熟半成品,要根据自己的标准和想法修改完善,并通过所做的终结性评判划出等级。在这种作文批改的模式中,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地位,师生双方缺乏必要的沟通和交流,彼此隔膜。

1.5 作文效果:效果堪忧。有教师指出:“中学生对作文所持的消极态度和低下的写作能力,让我们不得不承认,中学作文教学的结果是令人遗憾的。”在实际的作文教学中,学生往往是这一次作文得高分,得到教师表扬,但很难保证下一次也能得高分。平时作文常能作为范文拿到班上朗读的学生高考作文未必能拿到一个好分数。事实上,好多学生对于自己的作文水平能达到何种程度往往自己都没有把握。

2 系列作文训练方案

实践证明,在高考作文辅导过程中进行系列化作文训练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这种训练方法不仅充分体现了新课标改革的科学高效的教学原则,而且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健全思维素质、优化作文教学过程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系列作文训练从目的、要求、写作材料出发,可分为横式系列训练、纵式系列训练、交叉式系列训练、辐射式系列训练等四种类型。要想真正把系列作文教深教透,教师就要在以下四个方面下功夫。

2.1 横式系列训练。横式系列训练的特点是一题多写、用同一写法表现多种题材或同一材料多角度写作。例如说明文训练中,指导学生分别采用多种说明方法连续写多篇说明同一事物或同一事理的说明文,或者以一种说明方法连续写多篇说明多种事物或多种事理的说明文。这样反复训练,能让学生熟练掌握说明文的写作方法和技巧。这种训练在难度上平行或略有上升,在思维和写作方法的引导上横向延展,所以常使用于学生的基础写作过程,教师要坚持对学生进行多角度、多方位反复训练,使他们练就灵活机动的思维方法和扎实可靠的基本功。

2.2 纵式系列训练法。纵式系列训练法的特点是就同一个写作内容或话题,从主题、立意、选材、结构、体裁各方面连续进行由浅到深、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纵深开掘式写作,通过对同一话题由浅入深的透析,循序渐进地深入写作思想,逐渐提高难度。效果是不同层次、不同能力的学生都可以站在自己不断进步的阶梯上进行创造性构思和写作,稳步提高写作能力。

篇4

一、实现训练思想的科学化

“作文全程训练的实质,是把作文教学看成一个整体,从健全和优化作文教学过程入手,改革作文教学,使学生每次作文都能经历写作的全过程,在完善的系统的训练中提高写作能务”。但是,我们不能把作文过程看作是一个僵死的过程。在作文过程中要重视师生双边活动的开展,在各个阶段要分析各种因素的错综复杂关系。要让学生真正体验积累材料、构思表达、修改润色、发表交流的全过程,更应在心目中树立起如下互动的模式:

二、增强训练计划的科学性

一次作文训练过程计划的制订,可以使我们对本次训练做到心中有数,从而减少指导的盲目性。但是,制订训练计划不能信手拈来,随心所欲,要增强计划的科学性,可分段、层递式进行针对训练,从而达到每个阶段量变的充足,最终实现作文质变。

三、注意各个阶段指导的科学性

1.定题指导

全程作文的定题有两种:选题和命题。在确定题目或内容范围时,我们除了要考虑全程作文的命题特点外,还必须注意命题要切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命题切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才会有事可记、有物可状、有理可说、有情可抒。而且,命题一旦和生活结合,作文就不会成为一种特别困难的事,而是一种和日常生活一样平常的事。

2.取材指导

我们指导学生选取材料的途径也应该有两条;一条是指导学生接触生活、感受直观,取得第一手材料,形成新的经验。另一条是指导学生回忆生活、引起联想,重现表象,借助已有的旧经验取得材料。引导学生观察体验生活,是选材的最好准备,它不仅使学生有材料可写,有思想可表达,激发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可使学生受到多方面的锻炼,使多种训练因素得到统一。

3.构思指导

构思指导,就是指导学生在头脑里整理材料、想出开头、中心和结尾三部分的轮廓。我们要避免一般化的构思指导,使构思指导确有效果。以下几点是值得借鉴的:①向学生讲述一件事的开头,然后让学生想下去;②给学生讲述一件事的轮廓,然后让学生扩充开来想;③向学生展示同篇内容相同而结构不同的文章让学生分辨着想。

4.行文格式指导

行文格式的指导,不能只局限于行款格式的指导,还必须注意标点和书写要清楚的指导。

5.修改指导

修改指导除了要指导给学生修改方法以外,还必须考虑范围。学生作文往往受时间限制,我们指导学生修改不能像作家那样,从取材立意、布局谋篇,到用词造句,一一推敲,处处斟酌,只能是在学生修改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每次侧重一个方面。

四、追求学生作文心理科学化

篇5

中职学制一般是两年。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写作素养,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中职作文教学必须多管齐下,才能标本兼治,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才能使学生的作文水平达到新的高度。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初探如下:

第一,指导学生丰富见闻阅历和积累人文知识,以期逐渐解决作文材料贫乏的问题

给学生指明积累作文材料的途径、方法有三:

首先,从书报上积累。这是一条方便可行的捷径,在实施中要重视强化这个问题。要指明阅读的书报不宜多,但一定要有针对性,做到有的放矢。可以用制资料卡片的方法积累,为了方便和少抄写,还可以做成剪贴报。这一方法最重要的是做好分类,将收集好的材料按照一定的标准分类贮存,以便随时取用。

其次,从电视电影广播等影视方面积累。由于中职学生都很忙碌,专业课占用了学生的许多时间,可以利用电视电影广播等影视作品的趣味性,让学生在快乐中积累写作材料,夯实写作前的信息储备。从电影电视和日常生活中得来的材料,最好是用写日记的方式来积累,这样还可以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最后,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积累。作文教育家汪广仁教授说:“有心人,天不负。”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养成积累材料的好习惯,日积月累,量变就会产生质变。有时,老师也可以为学生提供积累的资料,帮助学生积累,即根据学生在作文中的普遍需求,由老师将材料整理好后提供给学生。

在这三个途径中,最后一个途径最重要,且没有什么条件限制。但因学生的观察习惯和能力差,对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的敏感性不强,所以效果往往不好。老师一定要耐心引导,教会学生观察思考和分析总结。

为了给学生示范作文材料的选择运用,提高学生对积累作文材料的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做作文材料积累的兴趣,在实践中,老师要先做示范,例如谈谈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如何积累材料的经验。也可以举几个写作的事例,说说自己是怎样从观察中积累材料的,指导学生积累以致用,培养学生在作文时根据需要选择恰当的材料。

第二,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写作素养,加强学生的思想情感积累

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陶冶其道德情操,加强学生的思想和情感积累,以期逐渐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和理解分析能力,以解决好作文的观点和情感问题,使学生在作文中,力争做到观点鲜明、内容充实、情感丰富、思想健康。要让中职学生在写作中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拥有正确的金钱观和荣誉观;并且应有正确的是非观念和荣辱观念等,从而达到在道德上的情感积累。要引导学生感受亲情友情;感受悲欢离合;感受风花雪月。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观念,学会理智地处理事情,不要因为情感的亲疏或利益的驱使,而丧失客观公正的原则。

首先,有针对性地搞一些专题讨论。专题讨论分两种性质和形式:一是围绕中职生应该具有的一些基本的思想观点和道德情操来选择材料,使学生在思想上形成一定的理性认识,在道德上形成一定的伦理观念,在情感上形成正确、健康、积极、乐观的感情世界。二是针对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问题和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设置专题讨论。其具体内容和实施方式、实施次数的多少,要根据实施中的具体情况而定。

其次,结合作文训练和作文评讲,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这对中职学生而言,是陶冶其情操的一条主渠道。老师在每次作文训练的选择和评讲中,都必须对此有清醒的意识和明确的目标,并将此实施结合专题讨论作出巧妙的安排,以期达到预计的效果。

最后,结合阅读训练,提升学生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观念。对中职学生的思想教育应贯穿于作文教学的始终,充分利用作文教学中的阅读训练。在作文教学活动中,紧紧抓住能提高学生认识和陶冶学生情操的各类材料,不失时机地渗透,达到细雨润物的效果。

第三,在作文教学本身上下好功夫

篇6

关键词:作文教学 教学计划 专题训练 分层训练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学的最终落脚点。然而,谈到作文,许多学生可谓是“谈虎色变”,作文成了令他们恐怖而头疼的事。作为语文老师,我感到很无奈,也很惶惑。作文作为一项综合的语文能力、一项技能,它本身是可以通过一定的科学训练来达成的,那么是不是我们的训练本身出了问题?因此,在教学工作中,我不断地查找原因,探询结果,以期在作文教学中有所突破。

在工作之余,我经常和一些同事、朋友讨论一些关于作文教学的问题,很快我便发现我们的作文训练确实存在着许多不足。

首先是教师对作文教学的轻视。本来作文教学和课文教学应互为双翼,可在实际工作中,许多老师并不重视作文教学,对每节作文课都缺少精心的准备,只是在课前头脑一热,临时抓一些材料、内容,便凑成了一节课。这样的作文课如何能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又如何能有的放矢地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指导训练呢?更有甚者,有的老师在一学期下来,竟没有上过一节像样的作文课。这又如何谈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呢?

其次是作文教学的无计划性。这也是作文教学中存在最为普遍、最为严重的问题。许多老师的作文教学随意性极大。每一节课缺少有针对性的教学安排,每一学期缺少系统性的训练计划,学年间作文训练的渐进的梯度更无从谈起。有时就会形成七年级训练的内容,八年级还要讲,到九年级训练的还是老一套。这样的作文训练即使再多,又有什么意义?

面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逐渐形成了构建完整作文体系的想法,并且尝试着制订出具体的措施:

一、制订完整的作文教学计划

七年级是由小学到中学的过渡,作文训练仍然以记叙、描写为主,学会详略得当地记述事件,学习对人物的描写与刻画,能表达真情实感,并注重对学生想象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

八年级学习抒情、议论的表达,初步学写简单的议论文。重视材料的积累与运用,提倡有创意的表达,从内容到形式都力图有所创新。与七年级比较,文章的立意应有深度。

九年级强化议论文的训练,能写出有一定深度的议论文。面对中考,进行专题训练。文章的思想应更有深度,文章在内容、形式、结构、语言等方面要求更趋完善。

二、进行专题训练

有针对性地选择训练点。如在七年级可进行人物描写、想象力的培养等方面的训练;八年级可进行话题作文的立意、形式、表达等方面的训练;九年级可进行作文审题、组织材料等方面的训练。这些训练点就是专题训练的内容。

三、分层训练

篇7

2010年作文题是近年来不可多得的一道好题,作文选用王铎先生的一幅漫画作材料。画面上有四只猫,每只猫面前各有一条鱼,第一只猫已经将鱼吃掉,盘中仅剩鱼骨,双手抚着肚皮,一副心满意足的样子。另外三只猫的鱼还未吃,第四只猫离开座位,向一只老鼠扑去,第三只猫不解且不满,“都什么年代了,有鱼吃还捉老鼠”,第二只猫一脸迷茫。四只猫表情各异,神态不一。

漫画作为高考作文命题的材料,不是始于今年,它少了文字材料作文显性的限制,给考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想象空间。

二、无可奈何花落去

2010年高考作文题选用漫画作材料,材料主旨明确,指向集中,褒贬一目了然,符合考纲“不设置审题障碍”的总体精神,并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中学教学和人才的培养有积极的导向作用。在评卷老师一致为此作文题叫好的同时,我们不无遗憾地看到,还有为数不少的考生审题出现了偏题或离题。除偏题、跑题作文得分较低外,还有一些套作,背写的范文得分也不高,这些文章与漫画毫无形和神的联系。

三、而今迈步从头越

2010年高考作文题,对我们的作文教学有如下启示:

1.能否审清题意是作文成败的关键。高考作文虽然不设置审题障碍,但并不是说不需要审题,审清题意仍是作文教学中重要的一环,有的考生作文审题出现了失误,批评那只勤劳、忠于职守的猫,写与时俱进,虽然文从字顺,语言清新,但仍然逃不脱“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的命运。鉴于此,在今后的作文教学中,审题的训练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2.要加大阅读量。学生用在阅读上的时间越来越少,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教师必须花大气力把学生引到阅读上来。阅读是“输入”,写作是“输出”;阅读是源,作文是流,源远才能流长。教师将阅读的时间还给学生,创设阅读的情景,介绍阅读材料,持之以恒地做下去,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加大阅读是写作的治本之法,作文写的好的同学,读的书多,见多识广,阅读能使学生逐步摆脱作文的贫瘠和幼稚。

3.练好语言表达的功夫。教学中应通过持久的读写训练,把优秀文章的语言内化为学生的素质,虽然需要一个长时间的过程,但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没有积累、感悟、品味、练习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写作素养只会是一句空话。

4.要注重材料的搜集与整理。作文要跳动着时代的脉搏,新颖鲜活的材料会让评卷老师眼前为之一亮,这要求教师和学生要关心国家大事和世界风云,不断更新材料储备,否则写出的文章就会是炒旧饭,老一套。

篇8

如何进行思维训练呢?

我想,这是一个大命题,我不可能完成这本巨著,但我可以抛砖引玉。

2014人教版语文教科书里的作文训练系列,有一部分是思维训练。如七年级上册“从生活中学习写作”“说真话 抒真情”“条理清楚”“发挥联想和想象”,七年级下册“写人要抓住特点”“表达自己的看法”,八年级下册“说明要抓住特征”“学会说点道理”等。我们要好好利用,做好训练。

只有这些估计还不够。

温儒敏先生说:“阅读不一定指向写作,处处扣着写作来阅读是很累的。只要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读得多了,语感和思维能力都有所提升,语文综合素质上去了,写作能力自然也会提高。”“语文教学重视人文性,是人文教育,不是‘文人’教育。”

王大绩老师说:“通过我们的语文教学提高学生对生活的认识水平,提高他的人品和生活品位。他水到渠成获得高的成绩,这是我们希望的。”“在生活里,通过每节课,一个教师要通过各种渠道,以育人为主。”

温先生,王老师,高屋建瓴,英雄所见略同。

我想说的是,是否可以从审题开始训练,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及思维的深度。

中招考试写作文,第一步是审题。

先讲命题作文。各省的作文题目大都有一定的难度。例如2014年上海中考作文题“这里也有乐趣”。关键是一个“也”字,它的言外之意:一般人认为这里没有乐趣,或者我以前认为这里没有乐趣,但后来或现在,我发现,这里也有乐趣。有一个学生写小河边也有乐趣。这行不行呢?我认为不太好,小河边,流水潺潺,芳草鲜美,小鱼游泳,蝴蝶翩翩,多有趣啊。这是公认的。与题目中的“也”不符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后院的荒草园,多数人认为没乐趣,但少年鲁迅却可以在这里拔何首乌,摘覆盆子,可以按斑蝥,其乐无穷。三味书屋,更是枯燥无味的地方,但少年鲁迅可以找蝉蜕,描绣像,也有一点乐趣。审题时,要发散思维,不要思维定式。

审题之后就要选材,从自己熟悉的生活中选出符合题意的素材,走一步,再走一步。百分之九十五的学生只是走一步,选材雷同,百分之五的学生再走一步,选出新颖的素材,有意义的素材。例如,月考作文题“珍惜你所拥有的――”,多数学生内容一般,认识不深刻。只有个别学生写得较好。有一个学生写珍惜拥有的幸福,大意是:“以前妈妈好好的,为自己洗衣做饭,自己习以为常。后来妈妈突然病了,要瘫痪,我们看了几家医院,效果不好。一个偶然的机会,听说同学的妈妈也是这种病,在某家医院看好了。我忙去问清楚,去了那家医院给妈妈治病。效果不错,在家治疗时我天天给妈妈按摩。后来妈妈康复,又可以为我洗衣做饭了,我突然明白这就是幸福,我要珍惜这种幸福。”这位同学的思想认识深刻,他的思维有深度。

再讲材料作文。

材料作文,在中考中占半壁江山。2014年高考,全国十八份语文试题,全部采用给材料的写作题目。温儒敏先生说:“突出的一点,是回归理性,看重思辨。大概有90%的作文命题都侧重考察理性思维能力。”上周五,我给学生出示了河南省2011-2012年中考材料作文试题,让学生先拟一个作文题目,结果只有少数学生的题目符合要求,多数学生的题目不恰当。估计部分学生没有读明白材料,更不知道材料的寓意是什么。说到底,还是思维能力不行。

这让我惊醒,从9月1日开学,到现在,我进行了多次作文训练,可结果竟是这样。其原因是我侧重文笔训练,侧重写作雕虫小技的训练,而忽略了思维训练。浇树要浇根。根深方能叶茂。

篇9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作文教学;激发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6-0067-02

作文是小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是字、词、句、篇的综合训练。农村小学生,因为见识少,性格较为内向,有个别学生虽然平常十分活跃,可是一提写作,就无话可说,或前后不搭,加上不少学校的作文教学都是从三年级才起步训练的,一、二年级只是孤立地进行拼音、识字、词语的教学,这就对学生作文入门造成了很大困难。那么,如何做好小学生语文作文教学呢,下面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1.要在课堂教学上"下功夫",培养学生"说"的习惯

农村孩子,受教育环境制约,各方面条件较差,个人自主写作训练的机会较少,课堂写作训练就成为提高写作能力的主阵地了,这要求农村小学语文教师要精准把握课堂,运用各种手段启发学生写作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说活、写作是最初步的最基本的作文训练。我们教师从一年级起就要认真指导学生进行扎实的训练。重视对学生进行口语训练,首先必须重视朗读训练。我们都知道读是说的基础,是把书面语言转化为口头语言的起步。这个起步抓得好,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而且有利于积累词汇,学会使用语言工具,对作文入门起到重要作用。朗读要严格按照"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这个要求进行训练,经过训练后,要达到学生能用准确的语调,不同的语气,丰富的感情读课文的目的。因此、朗读应纳入语文作业,有布置有检查。

2.要在平时训练上"动真格",培养学生"练"的能力

小学语文写作训练除了课堂教学下功夫外,平时训练也很关键,要着重培养学生"练"的能力。让学生回归自然,让学生多写一写,练一练。

2.1 创设情境。作文指导课上,为帮助学生作文,老师可创设一些情境,利用多种媒体指导学生作文,让学生观察录像、幻灯片,听录音或动手演示,也可进行课堂素描,拼图剪贴,观察图片,或小实验、小制作等。让学生动手演示,用眼观察,动脑思考,用口描述,拿笔记载。

2.2 观察积累。老师指导学生观察积累要狠下功夫,要有意地锻炼和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这才是解决学生写作缺乏材料即"治本"的有效措施。指导时,老师要培养两种学习能力。一是学会从观察中发现以前未发现的事物特点;二是学会记录这些新的发现,并加以合理想象,通过整理、分析,转化为作文材料。同时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事物的习惯,做生活的有心人。这样观察积累,充实了材料仓库,必定会写出富有新意的作文。

2.3 阅读长识。学生作文材料有来自直接的生活,也有来自间接渠道的生活。经常组织指导、鼓励学生阅读书报,收听广播,观看影视,从他人他地区的社会生活、自然生活的报道与介绍中增长见识,拓宽视野,丰富生活经验,并触发联想自己的生活,形成作文材料。这样积累吸收得越多,运用时才能得心应手。

3.在拓展训练上"出真招",培养学生"玩"的兴趣

叶老说过:"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要解决学生"没有材料可写"这一作文中最大的困难,老师就必须有意识地丰富学生的生活,帮助学生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获取作文材料。指导学生作文如何从内容入手。

3.1 用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学生。为丰富学生的生活,老师可根据作文的训练要求,结合学校的专题教育,利用班队会、课外活动时间,有意识地开展一些活动,并努力使思想教育和作文训练同步。如为配合学校开展以"学雷锋为中心的学英雄、讲礼议、创文明的教育,我设计了"读介绍英雄的书籍"、"讲有关英雄的故事"、"唱颂扬英雄的歌曲"、"学英雄的优秀品质"等系列主题活动。"读介绍英雄的书籍",要求学生查找有关书籍,利用课余时间自学阅读,并认真作好笔记;讲"有关英雄的故事",要求学生在故事会上人人讲一个不同英雄或同一英雄不同内容的故事,力求做到脱离书本,声情并茂;"唱颂扬英雄的歌曲",要求学生每人唱一首颂扬英雄的歌曲,学英雄的优秀品质。通过开展这些形式多样的活动,加深了学生对生活的认识和体验,增进了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也为学生作文"有话可说"作好了铺垫。

3.2 用"说走就走"的参观启发学生。当学生对某些题材缺乏细致了解时,可指导学生到实地去参观访问。如,我们学校位于公园附近,班上所有学生都去过儿童公园,可一写有关儿童公园的作文时,却写不清楚,写不具体。可见,他们平日对一些景物观察没有留心,对一些游乐设施了解不具体。作文前,我就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再次游览儿童公园,并布置学生回来写游记。游览时,我指导学生注意观赏园中的花草树木,逐个了解各种游乐设施的名称、特点,认真观赏园中悬挂的字牌,重点观察几处并作好笔记。回来后,稍作指点,大多学生都能写出内容具体的好文章。利用假日,我组织学生登门采访。回来后,让学生写《值得敬佩的人》这篇作文。通过调查采访,学生既受到了教育,又丰富了作文素材。

4.结束语

农村小学生生活范围小,见识少,语言表达能力不强,由于众多因素的原因,他们写作时常觉得困难重重,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师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也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关键之一。教无定法,各师专家各有技法,我一个普通的农村教师正在农村作文教学这块净土上不断地寻求,探索,以开辟出一片新天地,努力实现新的突破!让我的学生在欢乐中写作文,在写快乐作文中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湖北教育出版社 巢宗祺等主著

[2] 《写作与作文教学》 云南教育出版社

篇10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只有在轻松愉悦的精神状态下,思维才最活跃,才具备最佳的创新思维态势。鉴于此,在作文教学中,我首先着眼于愉悦作文心境的创设,消除学生作文的心理障碍,告诉学生,作文并不神秘,它就是用手中的笔写自己在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想,其实质是用笔说话,从而打消学作文的畏难心理。我还告诉学生,要想绿满枝头,先要萌生枝头。要想在作文中有所创新,在写作文时就要有超越意识,只要新写的作文不管在哪方面较自己先前的作文有所超越,便可谓之创新。作文是人人经过努力可以写好的,创新是每个人经过积极思考可以做到的,从而使学生敢于作文,勇于创新,产生愉悦的作文心境,未雨绸缪,酝酿创新思维。

2.广开作文材路,孕育创新思维

如果学生仅有良好的创新思维态势,却没有丰厚的材料积累作基础,则作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成了无本之木。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我狠抓学生作文材料的积累,方法和能力并重,让学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可能多地搜集材料,从材料上为作文创新做好准备,主要途径有如下两个方面。一是让学生关注自己的生活,从实际生活中积累材料。通过看,捕捉有意义的事件流程,有特点的自然风光,有风格的人物,让学生睁大眼睛去观察,发现自己生活中人物的丰富多样,事情的来龙去脉,动植物的奇妙有趣等;通过听,捕捉自然界美妙的声音,吸纳生活中别人富于个性的语言信息等,在看,听结合的基础上动脑去想,分析事物为什么有这样那样的特点,事件的意义何在,自己有什么想法,对不明白的地方还可以去问去查,再动笔把所见所闻所想以日记的形式作以记录,以便作文时择优使用。二是让学生注意从课本积累外阅读及影视中积累材料,对一些典型事件、优美的句子、精彩的词语等及时摘录下来,并通过读、背等方式活记于脑中。 在学生丰富积累的基础上,我还利用每周一次的作文材料评析课,让学生把本周收集的自己认为最新最好的作文材料读给大家听,让同学们共同评议,哪些材料新,新在哪里,为什么新,作者是怎样获得的,哪些材料旧,可从什么角度入手写出新意,这样使学生互相得到启发,以材料的丰富和评议时智慧的碰撞孕育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3.活化训练形式,实践创新思维

作文训练只有在灵活多样的形式中才能使学生兴趣浓厚,作文愿望强烈,创新思维活跃。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我着眼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和他们参与度的不断提高,力争使他们在作文学习中实践和展现自己的思维的独创性。我主要采用的方法。

3.1 同一事物变换角度;对同一个写作对象让学生变换角度,选择最佳的观察点观察,选择不同的思路去思考并作文,往往能写出新意,如写一种树木,可以从时间考虑(春、夏、秋冬;早、中、晚等)可以从环境考虑(雾中、雨中、风中、雪中等)可以从构造考虑(叶、枝、皮、躯、根等),也可以从中心考虑(可爱的树木、顽强的树木等)。又如写一次拔河比赛,学生可站在观众、拔河的队员等不同角度去写,学生写得各有特点,很有新意,实践证明,让学生变换角度去写,往往能激发学生思维的变通性,使作文充满新意。

3.2 相关内容写系列作文;系列作文是可以围绕同一相关的内容写出体裁、主题不同的作文进行的一系列作文训练,如在学生学了《新型玻璃》一课后,我要求学生围绕新型玻璃的特点进行系列作文训练,先让学生当生产厂家,给某种新型玻璃写一份说明书,再当推销员,给这种新型玻璃写一份广告辞,最后当消费者,给新型玻璃厂写封感谢信,谈谈这种新型玻璃给自己的生活带来方便,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系列作文能开阔学生的眼界,活跃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思维的求异性,使他们写出体裁不同,立意新颖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