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的故事手抄报范文

时间:2023-03-29 18:09: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成长的故事手抄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成长的故事手抄报

篇1

近期A股市场逐步震荡上行,在基金经理看来,市场整体不存在大幅快速上行的基础,但部分行业和公司或受益于估值修复、业绩超预期等因素,呈现阶段性、结构性机会。上周(10月31日~11月4日),市场上的波动莫过于美联储暂不加息这件事,A股周振幅1.96%。

多位私募基金对于11月美联储不加息这一事件表示,就中期而言,12月中旬加息的概率加大,无论从基本面的数据还是美联储的态度上都可以看到这样的迹象。若加息兑现,将对各类资产均产生一定冲击,加息对基本面将产生损害,从而抑制风险偏好。

那么,四季度市场会如何走?农银汇理基金表示,今年四季度至2017年,A股市场预计维持存量博弈下的震荡格局。积极财政背景下的基建行业及受益于估值切换的细分成长板块,预计将有较好表现。

上投摩根基金表示,市场经历了年初的大幅调整后,风险已经得到较大释放。未来市场走势以震荡为主,仍然会有结构性的投资机会。中期内宏观经济增长依然没有明显改观的迹象,预计货币政策将维持不变,但美联储加息预期限制了全球各大经济体货币宽松的规模,中国央行年内降准降息的概率较小。在此背景下,预计四季度A股市场将延续此前的震荡格局。

年末的赚钱机会在哪里?

前海开源基金表示,长期来看,黄金作为长线布局的资产已经到了非常合适的买入时机,在四季度,或明年年初经济确认下行以后会迎来第二轮趋势性的上升。从品种的选择上,建议个人投资者可以配置实物黄金,黄金ETF,黄金采掘类股票以及金银主题类的基金。

农银汇理基金表示,积极财政背景下发力的建筑园林、环保等PPP概念行业,以及受益于估值切换的细分成长,如电子、医药等板块,值得看好。

篇2

豆腐营小学在升旗仪式大队辅导员《关注健康,为幸福生活加油》的演讲中拉开了该校科普日活动帷幕。双休日,同学们结合活动主题和生活实际,编排了包括《食品安全歌谣》、《零食的危害》、《购买食品六注意》、《十大“著名”垃圾食品》等小剧目在学校礼堂进行了文艺汇演。汇演结束后,组织了全校“食品安全知识竞赛”主题班会、举办了“食品安全与公众健康”手抄报展览,资源共享,共同关注健康,为幸福生活加油,为健康成长护航。

曙光学校开展了“2012金秋科普”文艺汇演活动。结合剧目,辅导教师给学生讲解了对于正处于长身体阶段学生的食品安全的重要性。教给了同学们选择、判断安全食品的方法,提醒同学们平时要到正规的商店去购买食品,坚决抵制“三无”食品和无正规生产销售渠道的食品,不买过期食品,尽量少吃油炸、烟熏、烧烤的食物。除文艺汇演外,3-6年级每位学生都参加了“食品安全与公众健康”为主题的手抄报比赛,并在学校进行了展览。

永安东街小学开展了以“身边的科学”为主题的文艺汇演,举办了“食品健康与公众健康”科普手抄报展评活动,参展的手抄报是从4-6年级各班中选的优秀作品。学生积极参观,欣赏、学习,热情很高。健康路小学开展了历时15天“为了我们共同的未来”食品健康与公众健康教育活动,旨在宣传食品安全的重要性,提高全体师生及家庭的健康意识。在教学形式上,除了由班主任进行的课堂教育外,学校还号召全体学生每人办一份主题手抄报,并进行了奖励和展览;同时通过周一的国旗下讲话、校红领巾广播站、校宣传窗、发放一份倡议书、邀请专业人员进行食品安全讲座、每班出一期食品安全知识的板报、开展一次综合实践或班队活动等,不断丰富教育形式。

永安街小学针对2012年安全日的主题“食品安全与公众健康”开展了系列活动。一是通过校园显示屏向广大家长和社会宣传;二是让全体学生利用双休日和家长共同学习相关知识,并根据所学内容办手抄报;三是各班开展主题队会,队员通过资料展示、节目表演、故事讲述等多种形式,明白了平时生活中要告别垃圾食品,做到健康饮食,科学饮食。在各班开展特色活动的基础上,学校通过检查评比,利用升旗仪式对十二个优胜班颁发奖状,鼓励大家不仅要明白健康科学饮食的重要性。

漳北中心校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健康宣传活动,活动主要采用了文艺汇演、手抄报、展板宣传及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各班先后举行了一次关于食品健康与公众健康的主题文艺汇演。各班通过各种形式教育学生要养成良好饮食习惯,少吃油炸类等垃圾食品;多吃水果、蔬菜等健康环保的食品;自觉抵制“拒绝三无食品”、“拒绝垃圾食品”、“拒绝不合格食品”;远离不合格、不健康小食品,远离学校周边小商、小贩及流动摊点,提高自我防范能力。对于手抄报办的好的学生,学校进行了表扬,作品进行了全校展示。对优秀辅导教师学校还颁发了证书进行鼓励。

篇3

【关键词】综合性;实践活动;小学生;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6-0233-01

面对全新的社会背景,基础教育要为学生创设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在这种背景下,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使课程发生了质的变化,使教师有了创造的新空间,让孩子们走出了封闭的课堂,在广阔的天地里实践、探索、体验和创造。传统的语文教学受教学目标和教材的严格限制,不能随意安排内容,甚至产生了教师问,学生答的定势。但如果在语文教学中加入丰富的自主的学生语文实践活动,就会使我们的语文教学“活”起来,达到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的目的。因此,为了更有效的开展语文实践活动,使其达到活动的目的,我们努力探索语文实践活动的形式:

1 口头表达类活动

(1)故事会。在学生自由或有组织地阅读、收看、收听他们喜爱的故事的基础上,先鼓励学生把故事讲给亲人、同学、好朋友听,再安排有这个方面特长的学生在一周一次的班级或学校故事会上去讲述。

(2)“辩论会”。辩论会的目的是砥砺学生的思维,锤炼学生的快速表达能力。中国人讲究谨言慎行,这一点在孩子的身上也有所表现。国外的孩子个性张扬,自我表现的意识极为强烈,而中国孩子大多言谈。为了让孩子敢于开口说话,开口辩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我们可以开展各种话题的“辩论会”。“辩论会”之前先让同学们自己确定话题,然后定出正方反方,两方各自搜集材料。最后正式开展唇枪舌战的辩论会。

(3)朗读比赛。开展朗读比赛活动,先要根据学生的水平与特点,帮助学生选取不同载体的朗读内容,如性格沉稳的男生可选古诗词,富有激情的女生可选抒情散文,然后先给一定的时间去自我练习,教师可以指导。最后再参加班级、年级或学校组织的朗读比赛。

(4)课本剧场-角色表演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故事性很强的课文,课外的一些读物中也有适合学生表演的作品,对于这类文章,我们可以改编成课本综合性极强的活动,它不但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理解,更重要的是锻炼了学生的合作能力、组织能力,培养了小学生勇于表现自我的意见。

2 书面表达类活动

(1)定期出版手抄报。出版手抄报是提高学生各种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它能培养学生的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设计、编排、绘画、书写等基本素质,同时还能增长课外知识。开展出版手抄报活动可以结合一些重要的节日,如母亲节、教师节等,激发学生爱老师、受父母等多种情感。还可以结合史实政治、安全、法制、科技等重要宣传内容来出版,如汶川地震、2008年北京奥运会、舟曲洪水暴发等,定期出手抄报一定会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2)读后感。学生在课内或课外阅览许多读物,在增长知识,扩大知识面的同时,他们的内心也经历了形形丰富的情感体验。这份体验是学生真情的表现。如果能让他们及时写读后感,收获的将是最真、最丰富的语言。学生的写作兴趣被激发,写作水平自然有所提高。当然,不是所有的体验都让学生书面表达出来,教师要作有心人,选取学生最感兴趣,内容最具触动力的文章或片段,让他们写下来。

(3)每天坚持看新闻联播、焦点访谈和今日说法等节目,让孩子关心国家政治,做社会的小主人。

3 阅读类活动

(1)阅读有益的图书。为满足学生如饥似渴的求知欲望,我们应充分利用好学校的阅览室每周一次借阅图书的机会,让学生去涉猎对他们的学习、生活、成长有益的图书,以开阔视野,积累知识,为写作能力的提高打基础。

(2)交流读书体会。多读书,还要会读书。从这个意义上讲,交流读书方法显得尤为重要。小学生对事物的认识所形成的定势较少,容易被同年龄段的同学所介绍的读书方法所沟通。因此,经常开展交流读书心得活动,有助于使大多数同学的阅读能力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

4 社会实践活动

(1)体验大自然,感受生活。组织学生春天放风筝、夏天捉蜻蜓、秋天去农田抢收、冬天感受大自然雪带来的乐趣,用眼看、用耳听、用鼻嗅、用手摸等。让孩子切身去感受、体会。并及时为写作搜集、积累素材。

篇4

一、目标设定

如何有序推进“文化大讲堂”活动,使之收到实效并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教师专业成长和学校长远发展是学校文化发展的重点。

立足于学生健康成长。一是通过开展“文化大讲堂”,丰富学生的课外文化生活,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引导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传统文化独特的魅力,汲取营养和智慧,快乐健康地成长。二是丰富文化积累,丰厚知识储备。从中领略人文科学、自然科学、伦理哲学、文化艺术等方面丰富的意蕴、鲜明的艺术特色,促进学生在意、境、情、美、趣等方面受到熏陶,并由此获得深刻的教益。三是陶冶情操,促进学生人格成长。通过“文化大讲堂”这一平台,让学生与文化经典融合在一起,沉醉其中,使其内心变得宁静、美丽而和谐。

立足于教师专业成长。通过“文化大讲堂”活动,促进教师充分认识开展“文化大讲堂”活动的现实意义,增强其对中国语言文字、传统文化、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帮助教师准确理解中外经典作品的文化内涵,具有较高的文化经典赏析能力,提升教师的活动设计能力及文化品位,引领教师成为开展“文化大讲堂”活动的“中流砥柱”。

立足于学校长远发展。以“文化大讲堂”活动为载体,探索“感受文化经典,传承中外文化”的教育模式,创设浓郁的文化氛围,逐步形成“品语悟理·以情感人”的学校文化特色,打造学校经典文化品牌,培育学校文化底蕴,促进学校和谐长远发展。

二、探索实践

(一)“五大保证”,确保活动顺利实施

1.组织机构保证。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教导主任、政教主任为副组长,各学科中高级教师、省市县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部分有特长的青年教师为成员的“文化大讲堂”讲师团。讲师团讲师每学期至少上一堂学科文化专题展示课。同时,成立“专家学者流动站”,不定期邀请专家学者到“文化大讲堂”客串讲座。此外,结合校情,面向学生发出倡议,制订“文化大讲堂”活动的实施方案,明确活动目的,确定活动内容,保证活动时间,做到有组织指导,有目标要求,确保活动开展持续有效。

2.活动内容保证。授课讲师自选课题,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精心设计讲稿,其内容包括政治军事、科学技术、历史人物、天文地理、环保卫生、音乐美术体育等。同时,还倡导讲师在授课时做到故事化讲述、影像化呈现、脱口秀展现,努力实现学理性、实用性、趣味性并存,追求学术创新,鼓励个性张扬。

3.活动时间保证。要求在校高中学生,在进入高三总复习之前,至少参加10场文化选修课学习,并按相应次数计算学分,载入学生学业档案。为提升“文化大讲堂”的教学效果,充分利用每周六下午和晚上两个时间段,每周4场,每场课时长约90分钟;根据讲师授课课题和学生意愿安排学生听课,并邀请部分家长一起听讲,引领学生和家长共同走进“文化大讲堂”,分享中外文化大餐。

4.评价机制保证。一是过程评价。对授课讲师的授课内容、方式、效果等跟踪考核,并将考核结果纳入授课讲师年度考核、文明班级评比、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建立“行政干部检查、年级组长督促、任课教师到场”的有效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二是激励评价。建立“以激励为主”的评价机制,对讲师进行“优秀讲师”评选、发放奖金、颁发证书,对学生进行“每月之星”评选、“生活知识”考试、“国情县情”测试、颁发奖状等,激活师生走进“文化大讲堂”的热情,充分点燃讲师的演讲激情,提升学生的聆听与感悟效果。三是分层评价。其一是分学段,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安排相应的学科讲师授课,并按不同的评价内容、目标,设置相应的评价表格,要求学生现场给授课讲师打分评价,及时将学生的评价结果反馈给授课讲师。其二是分等级,分学科学习特长生、优秀生、合格生三种类型,学科讲师分门别类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以满足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

5.师资培训保证。通过制订学习计划,开展小型多样的竞赛活动,有计划、有步骤地培训教师,为全面推进“文化大讲堂”活动提供人才保障。只要有关“文化育人”的教研活动,尽可能地安排教师参加,并要求参训教师回校后对其他教师进行“二轮培训”。同时,定期举办“文化大讲堂”教研交流,利用周二、周四的下午第三节课组织教师观赏“百家讲坛”,并交流探讨。

(二)形式多样,推进活动纵深开展

于都二中因地制宜,采取多种活动形式和活动内容,充分调动师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不断推进“文化大讲堂”活动纵深开展。

1.学科渗透,分享文化大餐。语文大讲堂《从幽默中学语文》《幽默艺术——试析小品的语言特色》《红楼奇葩,绝世而立——从女性角度解读王熙凤》凸显语文争奇斗艳的语言艺术,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数学大讲堂《数学与生活》《璀璨的数字文化》《数学史话》彰显数学的独特魅力,带领学生走进神奇的数学王国。综合大讲堂,既有享誉世界的国粹文化大讲堂《浅谈中西文化差异》《中外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京剧脸谱》,还有浓郁乡土文化气息的音乐大讲堂《戏剧欣赏》《指挥与合唱艺术》《古今话于都》,又有洋味十足的西方文化大讲堂《爆笑学英语,谐音记单词》《英语与英语文化》《品英文电影,悟人生哲学》,更有宣传社科知识的大讲堂《“”的趣事轶事》《留下的宝贵财富》《中国外交现状》,探索奥秘的科学大讲堂《生命的起源》《中国的探月工程》《万紫千红百花争艳》,流动着运动音符的体育大讲堂《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引领学生品读传统文化,让他们真正享受到精妙绝伦的文化盛宴。

2.活动浸润,汲取文化营养。一是开展“课前吟诵”活动。采用“见缝插针,积少成多”的方法,利用课前5分钟,进行“课前吟诵”,做到“读而常吟之,学而时习之”。二是举行“特色手抄报”编写活动。每学期编辑一期特色手抄报,引导学生搜集资料与设计版面,将有关高尚品行方面的知识、故事、名篇佳句等编辑成手抄报,并评选出最佳手抄报。三是开展“亲子互动”。发放《走进“文化大讲堂”倡议书》,每学期召开一次家长会,向家长介绍学校开展“文化大讲堂”的目的、意义以及目前取得的成效等,学生及家长与讲师互动,增进了解,沟通情感,共同成长。四是举办“文化大讲堂”模拟演讲活动。每学期至少举办两次“文化大讲堂”模拟演讲活动,引导学生模仿学校“文化大讲堂”中讲师的演讲技巧,并从中体会:讲师的执着——一次准备、二次试教、三次研讨,不厌其烦;讲师的用心——从选题到开讲,查找资料、分析筛选、整合创新,每一个过程都走得非常坚实;讲师的智慧——凝聚产生力量,创意来自团队。在交流碰撞中产生灵感,在研讨分享中生成作品。

3.环境熏陶,形成聆听期待。一是精心打造走廊文化。于都二中的“走廊文化”力求每层教学楼兼顾一个时代的传统文化特点,按楼层、按年代悬挂“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传统文化精品。整幢教学楼浸润在经典馨香之中,成了走进经典的门径,了解传统文化的桥梁。二是丰富班级文化内容。在全校进行创新班容布置,设置“文化角”,展示学生默写或创作的诗文作品、每周一星等;黑板报留有一定空间开辟“诗文赏析”“经典佳作”等栏目,要求每周有更新;以诗文形式提出鲜明的班级口号,或张贴名人肖像、佳作等。

三、经验与反思

(一)活动开展有声有色。一幅幅“经典诗文画”、一份份“特色手抄报”、一首首“幽默打油诗”的精彩展示,为班级“文化大讲堂”的成功举办开辟了崭新的天地;以“感恩教育”为主题的演讲比赛给“文化大讲堂”赋予了新的内涵;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汇报演出中,全校师生全面展示了“文化大讲堂”活动中取得的成果,演出现场成了师生共同的心灵之旅……

(二)学生素养有所提高。学生走进“文化大讲堂”,了解经典文化,激发学习兴趣,提升了表达能力。有的学生在作文中能够引经据典,阅读和写作水平悄然提高;学生在经典文化、高尚情怀的熏陶感染下,懂得做人的道理,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行为习惯大为改观。

(三)竞赛考试喜获佳绩。于都二中的“文化大讲堂”犹如一座百花园,深深地吸引着学子们,为学生开启了一扇可以触摸中外文化的窗户。“文化大讲堂”宛如一种催化剂,催生出喜人的成果。一年来,该校学生获得国家级奖项18人次,省级奖项146人次,市级奖项252人次。特别是罗婷和朱莹华同学接连获得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最高奖——“恒源祥文学之星”,程能杰同学成为该县第一位少年大学生。2012年该校丁玥同学以626分的成绩夺得全县高考文科状元;高艳同学高考语文136分,取得语文单科全县第一;高三文科语文平均分在全市排名第一。

(四)教师素质得以提升。一年来,教师登台讲课的自觉性不断增强,形成了互相听课评课、沟通交流、取长补短的浓厚氛围,在丰富教学内容的同时醇化道德人格、积淀文学素养,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提高教学质量和育人水平。此外,教师申报立项的国家级课题8个、省级课题19个、市级课题38个;在省级以上优质课比赛中获一等奖6人,参加市级课堂教学比赛获一等奖16人;6人被市政府表彰为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3人被省政府表彰为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教师撰写的教研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或交流达270篇。

篇5

提到赏识教育,不得不说的一个人就是周弘,他是一位平凡而伟大的父亲,他将自己双耳全聋的女儿周婷婷培养成中国式的海伦・凯勒,让女儿走上一条超越了身边健全人的辉煌道路:我国第一位少年聋人大学生,全国十佳少年,留美硕士,中国十大时代妇女人物等。他靠的什么?是对孩子的赏识,对孩子的肯定,这就是赏识教育的光芒。那么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我们怎样将赏识教育较好地运用到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呢?

一、营造和谐氛围,让学生爱上语文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过程就是一个让学生沐浴教育爱的过程。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教师不应唯分数论、唯名次论,而更应该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应将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给予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作为首要任务。在这个前提下,成功的教学课堂才得以展开。首先,要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学生不是惟命是从,而是和教师站在同样的高度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只有建立了轻松愉快、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学生才敢于站出来发问和质疑,思维才能放得开;其次,要得到学生的信任。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应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增强班级的凝聚力,一个关怀的眼神,一个会心的微笑,一个亲切的抚摸,这些小小的动作都能给学生很大的鼓励,让学生信赖你,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让学生爱上语文。

二、充分发挥语文学科优势,打造高效课堂

莎士比亚曾说过:“自信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陶行知先生也这样忠告我们:“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中学生身上有着不可估量的潜在能力,教师对学生的相信是一种巨大鼓舞力量。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我充分利用语文学科优势,通过“手抄报竞赛”“演讲比赛”“名人故事征集”等活动,找出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及时、适度地给予肯定和表扬:在“手抄报竞赛”中有的学生版面设计新颖,有的学生知识内容丰富全面;在“演讲比赛”中有的学生衣着得体,落落大方,有的学生知识渊博,文化底蕴浓厚;在“名人故事征集”活动中,有的学生表现方式灵活,画出连环画,有的学生设身处地体会人物情感等等。对于这些学生我及时进行口头语言赏识和肢体语言赏识。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我时常为学生渗透“你不是天才,谁是天才”的思想,让学生相信自己、肯定自己,慢慢地,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提高了,自信心增强了,语文成绩稳步提升。

三、避开赏识教育误区,使课堂真正受益

詹姆士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而对于一个学生来讲,赏识、赞扬和被鼓励就是对他最好的肯定。但是在实践赏识教育的过程中,也有一些问题需要注意。有的教师为了起到鼓励学生的作用,无论大事小事,做得好坏,全部给予表扬,这种表扬是无效的,甚至干扰了学生的正常思维,降低了学生对事物的辨别能力,也就是说全部表扬等于没有表扬。这种“奖过其实”、赞美泛滥的现象,往往达不到我们想要的效果。其次,笼统的表扬也是无效的表扬。我们应该有针对性地表扬,好要说出好在什么地方,其他的学生以后有努力的方向。在赏识教育的实践过程中存在一个误区:赏识教育不能批评学生。赏识教育必要时也要有适当的批评,但批评一定要讲究艺术性,争取做到“课上当众表扬,课后个别批评”。 让我们多表扬孩子身上的优点,学会中肯地指出孩子身上的缺点,不要吝啬你的表扬。以自己的一颗真诚的“心”去发现、去触摸、去呵护……

总之,赏识教育是富有生命力的教育,是人性化、人文化的素质教育理念,是对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扬。我们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改进、不断完善,才能让我们的课堂真正受益于它,让赏识之花开在每一个成功课堂。

参考文献

[1]周弘.赏识你的孩子――一个父亲对素质教育的感悟[M].四川:四川少年出版社,2002.

[2]周弘.赏识教育操作三字经[M].甘肃:兰州大学出版社,2002.

[3]周弘.赏识教育经典案例分析[M].甘肃:兰州大学出版社,2002.

[4]王群.试论赏识教育[J]. 教育艺术.2004(8).

篇6

【关键词】阅读兴趣;方法指导;阅读成果;阅读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本人曾经做过课外阅读调查,不少学生反映:“看动画片和打电脑游戏比读书更有趣。”电脑游戏富有挑战性、刺激性,有时甚至有许多不健康的内容,这种诱惑力对辨别能力较差、自制力不强的青少年来说,胜过课堂学习,甚至胜过学校开展的有益集体活动。因此,迷恋游戏的同学往往无心听课,有的同学甚至为玩游戏而逃学旷课,这样势必会导致学习任务不能完成、学习成绩直线下降。

素质教育的宗旨呼唤教师把有益的课外读物充实到儿童的课余生活当中去。这就需要通过各种方法吸引学生到图书馆、阅览室,激发他们的读书欲望。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

构筑课外阅读的平台,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营造读书氛围,激发阅读兴趣

课外阅读必须有一定的物质保障,让学生自主营造读书的氛围,会有效地激发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一)开辟“班级图书角”

我们学校在每个班都添置了一个图书橱,学生代表从图书室和阅览室借来了他们喜欢看的书籍。这样学生们在课间、午休或放学的空闲时间就可以随手翻阅,看到自己喜欢的书还可以借回家去看。学生们还选出了几位比较负责任的同学当图书管理员,负责登记借书、还书记录,整理书架,并定期更换图书。学生自主管理的“班级图书角”深受大家的喜爱,形成了争相阅读的局面,有效地提高了学生阅读能力。

(二)创建“家庭小书房”

家庭良好的读书环境对于学生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我通过家访或开家长会的机会,与家长交流,取得家长的支持。在家里的一角放个书架、书桌,买些孩子爱看的图书,再加以装饰一下,让孩子们在这个小天地里享受读书的无穷乐趣。

(三)设计课外阅读栏目

在班级的黑板报或学习园地开设“好书介绍”、“读书心得”等栏目。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学生的读书热情一旦被激发起来,进入知识的海洋遨游,开阔视野,必定能学到更多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

二、重视方法指导,促进课外阅读

(一)自主选择阅读篇目

平时的阅读,放手让学生去选择,让童话故事、科普小说、民间故事、寓言故事走进学生的生活。在指定性的课外阅读上留有选择余地。建议学生选择阅读篇目时,主要掌握四条原则:结合课内学习内容选择;结合学校的各项活动选择;结合本班实际选择;结合自己的爱好选择。

(二)教给学生必要的阅读方法

搞好课外阅读,关键在于教给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使学生会读。

1.合理安排读书时间。我校在每周二、周四中午午休时间有安排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并做好读书笔记。每天下午第三节的活动时间都有安排学生进图书馆借书或到阅览室看报刊。每个周末都有阅读任务,学生要借书回家阅读,并做记录。

2.掌握一般读书程序。读书一般先看封面书名,再看内容提要、目录、扉页,然后逐页阅读,边看边想,不懂之处做上符号,阅读全书后再理清条理,思考不懂的问题,掌握中心,最后写出读书笔记。读报也要阅读顺序,即先要通看所有版面,略知全部内容后,再抓住重点细看,掌握文章内容。

3.摘录好词好句。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要求学生勤做摘抄,像蜜蜂采蜜那样及时地不断的把优美、精彩的词句摘抄下来,达到积累的目的,学以致用。读书做笔记是提高读书质量、积累知识、提高阅读能力和养成良好读书习惯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但它仍是辅的,所以读书课我坚持让学生以读书为主,做读书笔记为辅,不使学生因为做笔记占用较多的读书时间而影响读书的积极性。要让学生把做笔记看做是一种乐事,自觉自愿去做,逐渐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4.报刊剪贴。我经常从《小学生周报》上挑选一些适合学生阅读口味的文章,这些文章图文并茂,对学生很有吸引力,从而激发学生剪贴报刊资料的热情,组织他们从报刊上剪贴自己需要的、喜欢的资料,甚至鼓励他们自己办小报。

5.学生之间互相交流。阅读后,学生之间互相交流阅读情况,讨论解决疑难问题,交流心得。我们利用早上或中午的时间,开展故事会、图书介绍会或诗歌朗诵会。讲故事的同学要把故事读给大家听或讲给大家听,再谈谈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三)指导写读书笔记

课外阅读的笔记可写主要内容,摘抄好词佳句,写下主要收获、读后感想等。

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我要求学生每人准备一本好词、好句的摘录本。读书笔记能及时收集他们在这些方面的成果;同时家长参与评价,及时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

学生勤做摘抄,像蜜蜂采蜜那样及时地不断的把优美、精彩的词句、片段摘抄下来,达到积累的目的,学以致用。

1.指导记录的内容

如:语文方面的知识、优美的词句、精彩的描写、生动的对话、好的开头和结尾、精辟的议论、写作常识以及文章的结构提纲等;记历史、地理以及其他学科方面的知识或趣闻;记名人名言、精句、名人故事或英雄人物的事迹及豪言壮语等。

2.指导记录的方法

学生在阅读时使用符号在书上作批注;让学生把读过的文章写成内容提要,或是让学生把读过的文章理成结构提纲;摘录词句、段落、小知识、名言、警句等;写读后感,要求可低些,写时只要抓住原文的要点,写出自己的感受、想法即可。

此外,课外阅读不但包括一些报刊书籍的阅读,也包括网上浏览、听广播、看电视等。

三、形式丰富多彩,展示阅读成果

1.定期举办故事会、佳作欣赏会等活动

以活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巩固和扩大阅读效果,不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阅读积极性。

2. 开展手抄报竞赛

学生把个人的读书心得反映在手抄报上,从版面设计到稿件组织都亲力亲为,把学生的阅读、写作、画画、书写各种能力融于一体,在自我参与中受教育,丰富了课余生活,使学生整体素质、综合能力得到提高。例如以“感悟幸福 分享快乐”、“保护地球爱我家园”为主题的手抄报竞赛活动,增强了学生心理素质和环保意识,培养他们高尚的审美情操。优秀手抄报在班里《学习园地》展览,并推荐到学校《展示栏》张贴。

3.学期末进行《采蜜集》评优

《采蜜集》的评优是全班人人参与、个个都是评委,互相学习、交流、受教育的过程。被选上的《采蜜集》画面点缀得那么美,图文并茂,色彩斑斓,富有艺术感,让人感到新鲜有趣,逗人喜爱。这是课外阅读的真实记载,是学生辛勤整理、动手动脑的结晶。

4.结合教育教学开展读书活动

采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有趣的读书活动,每学期我班都举行故事会、演讲会、经验交流会、主题班队会、读书征文、书评等活动,评选最佳读书征文、笔记向学校推荐或向少儿报刊投稿。我班学生陆续有十几篇文章在全国发行的刊物上发表。当这些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拿到证书和奖品时,内心体验到课外阅读的成功喜悦。

四、课外阅读实践,推动各项工作

通过几年多来对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的实践,学生阅读兴趣的提高推动了各项工作的开展,使班集体精神面貌发生了变化。

1.学生的读书兴趣高了

全班100%参与读书活动,改变了我刚接班时的状况。每天下午的小队活动时间,班里轮流有一个小队到图书馆阅览,定期在全班汇报,交流读书心得体会,读书活动从没间断。如刚接班时,班里的20多名男生,课外时间经常沉溺于电脑游戏中。通过开展读书达标竞赛活动,电脑游戏在我班男生中渐渐地失去了吸引力。他们从狂热的打电脑游戏回到理智地去读书,阅读倾向日趋成熟。

2.学生读书习惯好了

课外阅读的开展,使我班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已养成。95%的学生坚持每天看书报。根据个人情况,将阅读的书籍、报纸有关内容摘录或剪贴下来,有的同学还能分析评论,对书中人物、事件提出自己的看法。课余到图书馆阅读的学生多了,阅读的面也广了。多读书,读好书成了许多学生的一种习惯、一种需求。

3.学生的知识面开阔了

由于学生在平时有意识或无意识记忆下来一些与课文相关的知识,加深了学生对字词及课文的认识和理解。例如:在学习《珍珠鸟》这一课时,我问学生还知道哪些鸟?有的学生说有蝙蝠,当时就有一位同学反驳说蝙蝠是哺乳动物,不是鸟。讲完《和时间赛跑》后,我问同学们有什么收获。有一位同学居然用古诗《长歌行》这首诗中“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诗句来理解课文的含义。学生通过阅读补充课文有关的知识,不仅使全班同学受益,更重要的是提高了他们自己去搜集获取信息的能力。

4.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提高了

但凡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都有爱读报刊与课外书的好习惯,并在实践中逐步掌握了阅读方法。在素质教育中,学生多读好书是十分有益的。自从投身到课外阅读后,渐渐地,学生变得上课大胆发言了,尤其是作文成绩逐渐提高,呈上升趋势。

图书馆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图书馆是学生的第二课堂,课外阅读助了一臂之力,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不断提高,尝到了读书的甜头。

5.学生行为文明了,班风好了

我惊喜地发现,学生通过阅读不仅实现了我最初的希望,还提高了综合分析能力、自学能力。

同学们不但在学习中互相帮助,你追我赶,在课外阅读中,也学会团结互助,有了好书互相推荐借阅,相互交流体会,共同提高课外阅读水平。

篇7

一、营造气氛,深入宣传

三月初,学校大队部就制订了学雷锋行动方案,做到行动有计划,安排有部署,利用班队会进行了雷锋故事宣讲,雷锋生平简介,雷锋日记摘抄等等,使广大同学耳濡目染,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也使广大同学对雷锋精神内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学雷锋活动

上周我校掀起了学雷锋的,各种形式的学雷锋活动有声有色,涌现出许多的小雷锋。

1、利用节假日,组织学雷锋小队少先队员到村内小广场清理垃圾,为人们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娱乐环境,获得村民好评。

2、每个同学利用周六日每天做一件好事,用实际行动来诠释雷锋精神。低年级的同学则将学雷锋活动与自理活动联系起来,开展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还有许许多多的同学默默无闻的为班级做好事,为同学做好事,主动在校园捡拾垃圾,拾金不昧的现象也层出不穷。

3 、三年级利用班队会时间学唱“学雷锋”歌曲,二年级组织“学雷锋”主题讲故事、演讲比赛,其他年级开展学雷锋手抄报评比活动,各项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活动效果良好。

4、利用周一升旗仪式宣讲雷锋精神内涵,使同学们更深层次了解雷锋精神,立志做一个雷锋式的好少年。

篇8

一、变学生参与活动被动型为主动型

语文实践活动的过程是语文课内知识向课外延伸,学生主动探索发现问题的过程,学生永远是活动的主体。确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让他们认识到自己是活动的主体,从而以一种积极进取、自觉成长的态度参与到语文实践活动中。我们可采取以下方式变学生参与活动被动型为主动型,增强活动实效。

1、主题讨论法。确立一个语文实践活动主题,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进行广泛的研讨、辩论。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使学生在研讨和辩论中思想产生碰撞,情感产生共鸣,深化认识,形成鲜明印象,拓展知识点,开发思维,从而促进语文综合能力的快速形成。

2、情境设计法。设计一个具体的语文实践活动情境,如编演课本剧,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扮演一定的角色,通过身临其境的体验,搜集、运用资料,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思考问题、回答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语文综合能力,改变被动接受教育的状况。

此外,还可以通过关注热点问题法、搜集资料法、社会调查法等,让学生积极参与语文实践活动,在参与的过程中增长知识,开阔视野,从而增强活动实效。

二、变活动方式单一型为多元型

语文实践活动不仅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而且还要求学生通过主动体验和积极探索,实现认识过程的最优化。因为任何活动过程都是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发展过程,而要实现这一过程,必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只有让学生主动进入到语文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使他们真正成为语文实践活动的主体,激发其兴趣,才能提高语文实践活动的实效。在语文实践活动中,为了避免活动形式单一,枯燥乏味,我们可以举办诸如以下类型的活动,尽一切可能实现活动形式多元化,增强活动实效。

1、比赛型。通过各种形式的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参与意识。如,举行改编课本剧评比、课本剧表演比赛、古诗文诵读比赛、讲故事比赛、各种征文比赛、手抄报评比、儿歌童谣朗诵比赛、成语接龙比赛等等。

2、社团型。创办校园社团,组成各种兴趣小组,以陶冶学生情操,丰富教学内容。如,文学社、手抄报兴趣小组、朗诵小组、阅读角等。

3、沙龙型。开展各种形式的语文沙龙活动,让学生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发表自己的看法,讨论各种问题,在知识的扩充、思想的碰撞中开阔视野,明辨是非,,发展思维,增加人文底蕴,提高语文素养,形成综合能力。

4、体验型。组织学生走向社会,走进大自然,开展社会调查,引导学生关心本地区和国内外大事,就共同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搜集资料,调查访问,相互讨论,用文字、图表、图画、照片等方式展示学习成果。在接触社会、了解大自然的过程中,关注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生存环境,从而获取更多的信息,在拓展课内知识的同时,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积累,形成综合能力。

三、变活动时空封闭型为开放型

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必须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活动空间。因此,学校语文实践活动阵地必须从校内拓展延伸到校外,开辟更广阔的语文实践活动基地。

1、增强传统语文实践活动基地的实效性。充分利用图书馆、阅览室、广播站、宣传栏、学习成果展示台、电影院以及报纸、杂志、电视大众传媒等传统语文实践活动载体,强化学生课内外知识的有机结合及延伸、拓展、提高、升华。

篇9

一、营造书香氛围。

班级是学生成长的摇篮,要让学生走上阅读之路,首先要在班级中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用环境来引导学生走入“书香”。首先,我们班建立了班级小书库,让学生有书可读。很多学生学生都能把好书带到学校与其他学生共享了。学生也可从学校班级借阅书籍,孩子们的读书兴趣浓厚起来了。

二、开展多彩活动。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我一直要求学生坚持写阅读笔记,并且鼓励学生大胆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通过手抄报等形式进行展示。

在营造好班级氛围的同时,我更多的是思考把学生引导阅读道路上来。首先在班级氛围中,督促学生读书外,还要通过平时开展的活动来引导学生。如我们每周必须要进行的就是阅读之星评比。这项活动由班委会统一组织。通过学生的自我推荐、小组内的推荐、然后结合一周来的阅读数量来评定。通过一个学期的实践,这项活动在不断的完善过程中。

其次是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以阅读为主题的读书活动。如:美文诵读竞赛、讲故事比赛、读书交流活动等。通过这些不同形式的活动的开展,在班级中形成浓郁的阅读氛围,引领学生走上阅读之路,从心底里爱上阅读。

三、经常灌输学生读书的好处和推荐好书。

正如高尔基所言“热爱书籍吧,书籍能帮助你们生活,能像朋友一样帮助你们在那使人眼花缭乱的思想感情中,理出一个头绪来,它能教会你们去尊重别人也尊重自己,它将以热爱世界,热爱人的感情,来鼓舞你们的智慧和心灵。”引导孩子爱读书,读好书是每个教师应尽的责任。在这个学期中,每人都读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上下五千年》《感恩父母》等书。

四、保证读书时间

篇10

笔者所在学校近几年来,对学生的课外阅读非常重视,每学期都开展读书节活动。结合近年来带领学生开展课外阅读的实践活动,就如何有效开展课外阅读活动,笔者做了以下几点思考。

一、课外阅读的方向——应用、学习、积淀

应用,就是把课内学到的阅读方法应用于课外阅读之中,以求“得法于课内,得益乃至成长于课外”。叶圣陶老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课本内的文章有限,只能举一,只有课外阅读,扩大阅读面,才能反三,才能在应用中化方法为能力,使阅读能力越来越强。因此,在学生课外阅读中,我特别注意引导学生运用课内学到的阅读方法,以此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也促进了课内阅读质量的提高。

学习,就是从广泛的课外读物中学习知识,增长见闻,以求“课外促课内”,相互引发,相得益彰。例如,学习了《海伦·凯勒》一课,我让学生阅读她写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使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到海伦·凯勒对生命的珍惜和热爱,更深刻地体会到她身上具有的不屈不挠的精神;学习了《司马迁励志写〈史记〉》后,让学生阅读《史记》,学生不但了解了祖国历史文化,而且对司马迁身残志坚的品格更加钦佩。

积淀,语言精妙,源之积累。课外阅读,博览群书,才能让学生“厚积薄发”。新课标要求学生在中高年级每学期写一定数量的读书笔记。依据这样的要求,我让学生在课外阅读时,同时做好相应的读书笔记,让学生把课外阅读中见到的好词佳句摘抄下来,并写一定篇数的感悟。这对于学生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及综合语文能力的提高有巨大的帮助,为学生今后能更好地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课外阅读的标准——有趣、广泛、合适

有趣,枯燥之物,谁也不想领教。“趣”是孩子们对课外读物最先的选择。只有让学生产生阅读的内部动力,才能开发心智,主动去了解、研究。我十分重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常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向学生简介要读的文章内容,以激发其阅读兴趣,也常利用故事中精彩、紧张、感人的情节创设悬念,让学生产生寻根究底的好奇心,以此激趣,课外阅读的内容安排、组织形式等尽可能地满足于学生的心理、生理特征,使学生乐读、爱读,使阅读成为学生生活中的一种乐趣。

广泛,鲁迅先生曾告诫少年朋友:“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了,枯燥了。”他还说,“专看文学书,也是不好的”,会变成连常识也没有的糊涂虫,“研究文学固然不明白,自己做起文章来也糊涂”。这富有哲理的话,正是指导学生选择课外读物的“金口玉言”。我们只有指导学生广泛地阅读文学、科普等通俗少儿读物,才能实现博览群书、厚积薄发的宗旨。

合适,选择课外读物,必须注意适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认识水平。选取形式多样、难易适中、富有趣味的阅读材料,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自觉地对材料进行多角度、多层级的研读、体味和欣赏,得到知识的滋养、艺术的熏陶和情操的陶冶。笔者所在学校依据各年段学生的不同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安排了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我在班级中每学期也列出一些有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的书目,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去选择。推荐时,我很注重谈自己对推荐书的感受。罗曼·罗兰说:“要撒播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老师在学生的心目中总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所以,教师不光要熟知图书内容,更要加深对书的感受,这样在推荐书时才会游刃有余。

三、课外阅读的方法——阅读、深思、摘记

阅读,我主要用了以下几种方法:(1)浏览性的泛读。这是一种广泛阅读课外读物、获取各类知识的读书方法,可按照“速读—寻找知识点—摘记”的程序进行指导,以大致了解其主要内容,或通过看标题、目录、内容提要、前言等,以求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2)探求性的速读。有时读书是为了达到某个特定的目的或完成某项任务,如寻求某个问题的答案,专门搜集某方面的知识等,这就要求“一目十行”。速读能求得新知识新信息成倍成倍增长,赶上时展的需要。(3)品味性的精读。对名篇名著和其他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需要静心细读,体会立意构思,揣摩布局谋篇,欣赏妙词佳句,才能把书中的精华变为自己的知识营养。

深思,“思考可以构成一座桥,让我们通向新知识。”(普朗克)因为“知识只有当它靠积极的思维得来而不是凭记忆得来的时候,才是真正的知识。”(托尔斯泰)。边读边思考是阅读的基本要求,也是其他各类方法的基础和前提。因此,我把教会学生边读边想作为课外阅读指导的又一个重点。通过概括内容、复述原文、体会思想感情、理清文章条理、提出疑问等多种形式的专项训练,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分析、概括、比较、综合、联想等思维方法,达到以读促思、以思求知的境界。

摘记,我们常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学生在阅读中遇到的优美词句、学到的新知识、发现的新问题以及读书心得等,我要求学生一一摘记下来,以便今后查阅。

1.圈点勾画

即指导学生用学过的“读书作记号”的方法,用相关的符号在书或文章上适当作记号。

2.作批注

即在文章旁边写出自己的见解和感受。可以品评遣词造句的精妙,写出自己的理解、体会和感想,可以谈谈对同一问题的不同见解或由此引发的联想。

3.写读书笔记

可作摘抄、编提纲、写体会。

4.作卡片

为了便于记忆和积累,鼓励学生把名言警句、精彩片段、佳词妙句等写在卡片上,以随身携带,随时翻阅、背诵。

5.进行再创作

包括续写、扩写、缩写、改写等形式。

四、课外阅读的动力——讲述、展评、竞赛

讲述,可以是好书推荐会、故事会、阅读心得交流会、读书演讲比赛等。这样的活动,我在班级中经常开展,这也是检验学生读书效果的有效方法之一。

展评,就是展评优秀的读书笔记、剪贴册、手抄报等。我们学校每届读书节都要举行读书笔记、手抄报展评活动,我总是先在班级中广泛评选,再选出最优秀的作品参加学校的展评。

竞赛,可采用知识竞赛、查阅资料比赛等形式。我们学校每届读书节都要举行读书知识竞赛、故事大王竞赛、读书征文竞赛等。我在班级中也经常举行这样的竞赛,以此检验学生的读书效果,促进学生进一步开展好课外阅读活动。

“讲”“展”“赛”,不但有效地检查了学生的阅读情况,巩固了阅读成果,而且使学生有了读书后的成就感,进一步激发、调动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积极性,推动学生课外阅读步步深入,成为推动学生课外阅读的强劲“马达”。

总而言之,通过有效开展课外阅读活动,让孩子明白读书好,读好书,好读书,和书成为好朋友,让书成为学生成长的终身伴侣。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