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腾不息造句范文
时间:2023-03-21 12:10: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奔腾不息造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2、奔腾不息,汉语成语,拼音是bēn téng bù xī,意思是奔跑跳跃,不停息,泛指江河。向前跳跃着奔跑永不懈怠、永不停止。比喻很有气势。
3、造句:我爱欢快活泼的小溪,我爱汹涌澎湃的黄河,我爱奔腾不息的长江,我爱深沉浩瀚的大海……但我最爱美丽温柔的湖。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基本解释
1、某人身上或行动上被激发出来的做事的魄力
2、好大的气魄
3、想象力或看法的大胆
4、以革命家的气魄
引证解释
气概,魄力
唐殷璠《河岳英灵集·薛据》:据 为人骨鲠有气魄,其文亦尔。
明康海《粉蝶儿·贺登科》套曲:气魄如南阳 卧龙,精神似渭水非熊。
气势,气派
1.鲁迅《书集·致郑振铎》:该校气魄远不如燕大之大。
指心神,气色
清蒲松龄 《聊斋志异·续黄粱》:疏上,曾 闻之气魄悚骇,如饮冰水。
阎豫昌《苏金伞评传》:“这袁家山(袁可立别业),确实有点山的气魄,又高又宽,气势很雄伟
气魄造句
(1) 一个人必须要有志气,不能依赖依靠别人,坚强的气魄与力量是人一生中最大的瑰宝。
(2) 故宫的建筑富丽堂皇,气魄雄伟。布局严整,达到我国建筑史上的艺术高峰。
(3) 微软公司在用人上所表现出的胆略与气魄是别的公司无可比拟的。
(4) 博大是海纳百川的气魄;博大是纵横捭阖的无畏;博大是驰骋四海的包容。
(5) 登上了第一座烽火台举目远望,万里长城气魄宏伟,蜿蜒盘旋在崇山峻岭之间。它的一边伸向高山之巅,一边沿着山脊沉下深深的谷底。
(6) 樱花如果没有百花争艳我先开的气魄,就不会成为美丽春天里的一枝独秀;荷花如果没有出淤泥而不染的意志,就不会成为炎炎夏日里的一位君子;梅花如果没有傲立霜雪的勇气,就不会成为残酷冬日里的一道靓丽风景;人如果没有坚持到底的毅力,就不会成为紧张军训中的一颗亮星。
(7) 黄河,我们的母亲河,我们的民族气魄,以她汹涌磅礴的气势,澎湃的河流,奔流的河水在河塘里川流不息。栩栩如生,犹如千万条张牙舞爪的黄磷巨龙,一路挟雷裹电,咆哮而来。
(8) 海,是平凡的,是普通的,但海又是那么富有气魄,有着一种神韵而又有着与世无争的感觉。
(9) “长城”一个多么响亮的名字,她以蜿蜒万里和气魄雄伟而享誉世界,多种耀眼的光环缠绕使她成为中国的象征和骄傲,在中国人民的心目中,她已不只是一座建筑,而是成了一种精神和动力。
(10) 缤纷的七彩里,六月直率的性格火热的情怀豪迈的气魄,就更是纤毫毕现了。
(11) 新上任的经理具有企业家的胆识和气魄。
(12) 人若有气魄,方做得成事。张养浩
(13) 我们欣赏勇气,因为它是一种毫无畏惧的气魄。由此,我联想致函那些战斗在抗击“非典”第一线上的医务工作者,他们前赴后继,英勇战斗,为了更多人的幸福而义无反顾、奋然前行。这正是一种可歌可泣的勇气。
(14) 高调做事是一种责任,一种气魄,一种精益求精的风格,一种执著追求的精神。
(15) 英雄气魄云为被;志士胸怀海作家。
(16) 没有独立气魄的人,总是依赖成性,为非作歹。福泽谕吉
(17) 一个改革者应该有科学家的头脑,企业家的气魄,未来学家的眼光。
(18) 江水奔流不息,倾诉的是自己澎湃的波涛;树木傲雪参天,挺拔的是自己无边的苍翠;山岭巍峨起伏,显示的是自己坚强的体魄。草原纵横千里,袒露的是自己宽广的胸怀。人类拦江筑坝,展现的是自己豪迈的气魄。
(19) 那些溺在父母身边的青少年,终长不成人,而那些离开父母的宠溺,在外奔波的青少年,反而能炼成大人气魄。
(20) 父爱如山父亲正直的身影铸就我们的性格,父爱如山父亲的坚强给了我们拼搏的勇气,父爱如山父亲的豁达给了我们以豪爽气魄,父爱如山父爱是我一生的字典。
(21) 挺拔的枝干,象征你百折不挠的刚强意志!翠绿的针果,象征你追求生命的美好!阵阵松涛声,象征你迈步未来震撼人心的气魄!
(22) 年纪大了,人们看重不再是外表,不是你帅不帅,而是看你的内心的魅力:你的气魄、气概。俞敏洪
(23) 操场上,远望那棵大树冒出几棵新芽仿佛又有新的生命在颤动。啊!这气魄雄伟的校园的树!你代表的是我们学习的步步高升,校园的锦绣美丽!
(24) 自信是雄鹰凭借展翅凌霄的搏击展示出的豪气,自信是高山凭借傲视群峰的峻拔显示出的巍峨,自信是江河凭借川流不息的奔腾显示出的气魄,自信是当你面对挑战时勇往直前的勇气与精神。
(25) 辽阔的大海,真是魅力无穷,宽容就是这大海的胸襟,就是这大海的气魄,就是大海的灵魂。它接纳了世间许多的风风雨雨,它荡涤了一切想侵蚀她的尘埃污垢,始终用一面平镜对着每天都有千变万化的天空。
(26) 无边无际的平原平坦广阔,像一个硕大无比的墨绿色的大翡翠圆盘,苍茫浩渺,气魄摄人。
(27) 忽然河谷里传来几十头野象的吼叫声,就像几十台机车一齐鸣笛一样,气魄大极了。
(28) 在世界的东方有一条巨龙,人们正驾驭着它腾空飞速前进。这条龙美丽,皎洁,那便是中国。中国人具有龙的精神,龙的气魄。
篇3
那么如何在教学中进行积累呢?
一、课前初读感知语言
在教学中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的基本途径是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借助语言文字理解思想内容,再通过阅读和其它训练手段指导学生体会作者是如何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感情的,这是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因此,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语言文字理解方面的训练。
首先是课前的初读课文,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词句中感知课文的内容。因此,就得要求学生将课文多读几遍,读得连贯、准确、流利。然后找出生字生词或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工具书理解字义。最后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找出自己的疑点和难点,总结自己理解得最深刻、最透彻、有独特见解的地方,在课堂上进行交流。
二、课堂教学中训练语言的运用
运用语言的训练,就是组词、造句、写段成文的运用,是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的训练,语言是交际工具,必须通过训练才能形成技能,才能熟练运用,并在理解和积累了大量的词汇后我们要学会如何更好的运用它们,在课堂上加强这些方面的训练,主要是强化他们的复述能力和创造性的续编文章的能力,复述是一种基本的口语表达方式,就是把自己读过的文章,听过的故事,看过的电影等在理论、记忆和整理加工的基础上,有中心、有内容、有条理、有感情的用口语说出来。它可分为概要复述,详细复述,创造性复述三种类型,这三种复述可根据学生的能力来要求复述的程度,可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逐步提高,为写作打基础。创造性的续编文章有难度,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开展丰富的联想,充分发掘学生的潜力,用丰富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通过这种训练,不仅适应了学生爱说的心理,也培养了学生的思维与想象能力,除了课堂教学外还激发他们的兴趣去观察事物,回来后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写清楚,训练他们的书面表达能力。这样既让学生认识到了平时积累语言文字训练的重要性,又给予学生很好的运用语言文字的空间,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三、课后熟读积累语言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课文中的佳句、精彩片段有感情、有节奏地反复诵读。教师要创设情境,如播放录像、配乐等,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能细细品味作者的精彩描述,感悟表情达意的奥妙,与作者产生共鸣,使情感升华,从而达到语言积累的目的。
从课后熟读到识记背诵,最后到课外迁移,从而产生质的飞跃。课上理解了,课后要消化吸收,积累了哪些词汇,懂得了哪些方法。教师要指导学生把课文中精彩的、自己喜欢的词句及段落背诵下来,储存在自己记忆的宝库里,然后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实践中。这样,通过边读,边想,边悟,达到语言积累的更高境界。
四、在课外阅读及活动中积累语言
篇4
[关键词]电视纪录片;解说;节奏;美学意蕴
电视纪录片,以其“记录真实”的文献记录价值、社会认知价值、历史文化传承价值、艺术审美体验价值,拥有了其他影视作品无可比拟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在电视纪录片中,视觉语言和听觉语言是不可缺少的两个基本要素。除同期声外,听觉语言主要表现为解说。它的主要功能是延伸画面信息量、增加作品意蕴、渲染烘托气氛、提炼升华主题、表现画面未尽之意蕴。
“解说这种手段在电视节目中的主要功能是延伸画面,扩大信息含量,补充画面不足,挖掘画面内涵,渲染烘托气氛,提炼升华主题,连接画面实现语言蒙太奇,顺利过渡转场,协调电视片的转化艺术效果。”[1]纪录片解说是将创作者的一度创作成果——解说词,通过配音员的二度创作以有声语言的形式表现出来。每个配音员的生活阅历、对作品的理解程度、情感的生成表达、内外部技巧的运用以及用气发声时的音质、音强、音高、气息控制、语速等具有特殊性,这种独特的个性特征在形成语流时构成了艺术的律动,具有美感。而在众多的有声语言表达技巧中,“节奏”是其中非常重要的部分,解说词的写作风格、纪录片的立意、音乐的节奏制约着解说的节奏。对于“节奏”掌握的优劣,直接影响配音乃至整部纪录片的艺术表达效果和美感。本文拟就这一技巧对纪录片配音的美学意蕴进行阐释。
一、“节奏”在古典美学中的本源表现
.“节奏”这一概念在中国最早属于音乐范畴。《荀子·乐论》中提到:“先王恶其乱也,故制《雅》《颂》之声以道之。使其声足以乐而不流,使其文足以辨而不諰,使其曲直、繁省、廉肉、节奏,足以感动人之善心。”《礼记·乐记》里也提到:“文采节奏,声之饰也。……先王耻其乱,故制《雅》.《颂》之声以道之;使其声足乐而不流,使其文足论而不息,使其曲直、繁瘠、廉肉、节奏,足以感动人之善心而已矣。”在这里,“曲直是指转折、平叙;繁瘠是华丽、简约的意思;廉肉则指的是高亢、柔婉。”[2]82有声语言和音乐在节奏上有相似之处,也有本质区别。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音乐讲究旋律,有声语言讲究韵律,这个韵律就体现在节奏上。
六朝时期的刘勰在他的著作《文心雕龙·定势》中将“节奏”命名为“势”。“什么叫势,弩机发射的箭自然是直的,溪身是陡曲的,溪水自然是曲折而湍急,这是自然的趋势……说明道理的文章自然要求明白确切,即景抒情的文章自然要求在景中含情,即含蓄不露。命意浅露的,谈不上蕴藉;措辞明断的,用不着繁彩;情绪激昂的,自然发言慷慨,风格刚劲;情思曲折的,自然吐词婉转,风格柔婉。……刘勰认为‘辞已尽而势有余’就是话说完了,这种气势还留在听众的印象里,余音绕梁。”[3]作为有声语言的美学范畴,“势”反映着一种形诸于外,表现为具有审美意味的动态语势结构,指示着话语的心理和生理趋向。在古人那里,“节奏”具有的这些特点,体现了纪录片解说中丰富的美学意蕴。
二、“节奏”——富于美感的乐音之美
纪录片解说是声音的艺术,是诉诸听觉的艺术,在为画面及内容服务的前提下,解说语言自身也应具有丰富的美感,这对于提高有声语言的感染力和表现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种美感的其中一个重要的表现形式便是“乐音节奏”。徐世荣在《汉语语词结构的音乐性》中提出“音乐性”是汉语造词的一条规律。他认为:“音乐性增强表演效果,这不仅仅是修辞的问题,也是造词的一条规律,这条规律实际是存在的,历史上已按这条规律造成若干语词,而成为语言中表情达意的好材料。”[4]但凡听起来入耳流畅、具有美感的解说词往往在遣词造句上下了一番工夫。往往通过平仄、对偶、排比、反复、谐音等多种形式构成听觉上的抑扬顿挫,形成美感。
中国电视纪录片在经历了政治教化阶段(1958—1977)以及随之产生的“高调门”“强控制”“重修饰”的解说风格后,新时期的电视纪录片解说越来越回归到真实、朴质、大气、自然的特色上。在具体的解说实践中,起点、落点、起势、落势在依据文字稿件的基础上应该做到抑扬顿挫、起伏跌宕,在对比度、起伏度和明暗度上富于变化,形成乐音美感。
如纪录片《的诱惑》片段:(女)的诱惑,是一次次在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纵马高山,是因为高原的生命这般顽强。
(男)的诱惑,是一次次在大山的怀抱里露宿长河,是因为遥远的天边,有过往日的辉煌。阿里旷野的荒城啊,古格王国的遗址,你是历史古道的风,你是千载流沙的浪……
开始出现的“的诱惑”五个字起声不必着力,只用平缓的语调引入,让受众进入纪录片营造的氛围即可。紧接着的“一次次”是平仄仄,配音时应注意控制好气口,声音状态做到上行的态势,“古老”是仄仄,且内涵沧桑之意,故应用下行且松弛的声音状态,“神奇”是两个平平,含有探究之意,配音时可表现出积极的上行态势。“纵马高山”给人感觉节奏急速且极具力量感,在配音时声音形式应贴合这一特点。“是因为”为过渡性语词,不必着力,一气带过即可。最后的“顽强”二字有坚定之意,在配音时可采用欲扬先抑的技巧。
三、“节奏”——合节推进的回环之美
“节,是节拍、节律、节制、节度的意思。既有段落分合的关联问题,又有控纵制约的分寸问题;既有时间的长短问题,又有空间的大小问题。……无节不断,无节不通。朗读时,必须把中断处加以留白,把衔接处给以填充。”[2]82在配音时,要善于找准语流中的地点和时机,使之不生硬、不平淡,从而达到“停中有连、若即若离、意在言外”的艺术表达效果。“奏,是推进的意思。单独的、单个的某种声音,突兀的、孤立的某个声音,不能称其为奏,它必须是一连串地、一段时间里的声音,而且要有变化,显示出某种走向、某种态势。”[2]85“节”和“奏”的融合造就了解说的“抑扬顿挫”“回环往复”的流动美感。即刘勰在《文心雕龙·定势》中阐释的弩机发射的直与溪水的结合。也就是纪录片配音中有声语言推进态势的过程。
在解说时,当思想感情喷涌而出、奔腾而下时,“节奏”就需要发挥“统领全局”的作用。它与有声语言的另一技巧“语气”紧密相连。在解说中,“语气”确定“这一句”的声音形式,而“节奏”则要驾驭由许多“这一句”构成的“这一部”。语气的跌宕起伏,造就了节奏的抑扬顿挫;节奏的回环往复贯通了语气的轻重缓急,形成了合节推进的回环之美。这种回环往复一定是在某一个段落中,基本的语气和格式虽不能完全是同样的语流速度和样态,但却有大致相同的语气和语势。
如下面这段解说:
还记得那和着沂蒙小调的纺车吗?曾摇出多少情和爱?
还记得那日日夜夜转动的石磨吗?曾磨出多少支前的军粮?
还记得这弯弯曲曲的山路吗?子弟兵从这里开进城市,走向胜利。
这段解说在排比句的运用上达到了极致,解说效果一吟三叹,一气呵成,辞已尽而势有余,听之令人荡气回肠,如余音绕梁,不绝于耳。运用了三个“还记得……吗?”和两个“曾……出”造成听觉上的一种积累和情感上的延续。在解说时,要掌握好停连、区分开重音。即重音不能在同一起点和落点上,停连也不能用在同一位置,要控制好咬字力度、用娓娓道来的语气表达出这种回环往复的节奏之美。
此外,在给纪录片配音时出于生理和心理的需要,声音有中断的地方,也有衔接的地方。在配音时,要在中断处做到“音断气不断”,在衔接处做到“一气呵成”。
如:纪录片《再说长江——生生不息》中有这样一段解说:
茂密的森林是建设者眼中的栋梁;
林立的烟囱是高速发展的标志;
鱼跃歌飞的场景是丰收的喜悦;
大片的湿地更是成了耕种最好的选择。
这是母亲河20年的给予,长江流域以不到中国1/5的面积养育了中国1/3的人口,生产了中国1/3的粮食,创造了中国1/3的财富。长江三角洲成为世界上正在形成的第六大城市群,长江经济带更是中国最宽广、最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带。
在这一段的配音中,配音员李易在体现总编导整体配音风格平实、平和的基础上,对“节奏”的把握与前后段落又有所区别,创造出了较强的审美性。李易一反一般配音员在同一段落中运用相同起点和落点的特点,从内容出发,将解说词中深厚的文化积淀用有声语言的形式很好地表现了出来。他的处理大致如下:
“茂密……的森林—是建设者眼中的—栋梁;林—立的烟囱是—高速发展的标志;鱼跃歌飞的场景—是丰收的喜悦;大片……的湿地—更是成了耕种最好的选择。”紧接着后面的一段解说词中出现了许多数据,这是配音员较为头疼的东西,因为配得不好容易给受众造成平淡无味的感觉。但这些数据往往又是撰稿人千筛万选后留下的,对于这种平淡中的“势”的把握则更显功力。此外,在看到这些宏大的叙事语言后,配音员心中往往会升腾起一种热血,语音语调会不由自主的拔高,但李易却没有这样做,他总是含着,用“欲扬先抑”的对比的技巧体现出“势”的美感。
在纪录片配音中,要想突出节奏的美感,还必须做到从整体出发,造就有声语言的“抑扬顿挫、回环往复”之感。在此,需要强调的是,有的配音者认为在配音中语气和节奏是相同的内容,节奏表达的优劣也就是语气的优劣,这种想法是值得商榷的。在有声语言表达体系中,“语气”是一句话的声音形式,而“节奏”则是从全篇稿件出发的抑扬顿挫、回环往复的声音形式。就像树干和树枝的关系一样,抓住了语气,节奏才有了根基,统住了节奏,语气才有了归宿。“语气的跌宕起伏,造就了节奏的抑扬顿挫;节奏的回环往复,贯通了语气的轻重缓急。反过来,节奏的回环往复,是由语气的跌宕起伏的同一和统一形成的,节奏的抑扬顿挫,是由语气的轻重缓急的对立和并比形成的。”[2]88
[参考文献]
[1] 徐舫州.电视解说:安排与处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09:122.
[2] 张颂.朗读美学[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
[3] 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1986: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