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遂自荐的典故范文

时间:2023-03-19 18:54: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毛遂自荐的典故,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毛遂自荐的典故

篇1

2、敢于毛遂自荐。毛遂自荐这个典故大家肯定都听过,当遇到适合自己的机会的时候,我们要懂得毛遂自荐,向别人推销自己,争取博得一展拳脚的机会。在工作中,如果领导布置下什么任务,当大家都蠢蠢欲动或不为所动的时候,自己要懂得审时度势,看准机会毛遂自荐。或许,这就是你成功的第一步。

3、面对工作难题敢于迎难而上。一个单位的工作是千头万绪的,大家平日里都在奔波于自己份内的各项杂务,对于其他同志的工作都不甚了解。有时候,领导下发的任务恰巧需要综合不同人员的工作内容,于是就有人退缩了。其实,在我看来,只要有机会,只要自己有信心做好,完全可以迎难而上,靠自己的努力解决好这些难题。当别人都退缩的时候,你勇敢了,领导就能记住你,机会也就向你靠近了。

4、努力为单位争取荣誉。作为一个单位的一份子,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为单位、为集体争取荣誉。如果我们能够积极参加一些大型活动,在活动中取得不错的名次或荣誉,为单位争光添彩,那么一旦有机会,领导一定要事先考虑你的。

5、热心帮助同事获得同事认可。无论是怎样的机会,除了自己的努力之外,当然还需要身边同事的帮助和认可,否则就很难通过民主评议。因此,在日常工作中要热心帮助自己身边的同事,他们遇到问题要积极帮助解决,慢慢地,你就会得到同事的认可,大家都会对你产生好感。就算是民意推荐,大家也会把你放在首位。

6、认真出色地完成自己的工作。领导物色也好,同事推荐也好,最关键的还是自己的工作能力和素质。如果自己的能力不过关,素质达不到,那么谁又会把来之不易的机会给你呢!因此,在平日工作中,一定要提升自己的能力,把自己手头的工作都做好,这样才能得到领导和同事的认可,才会为自己的将来创造出机会。

篇2

长期以来,以固定的模式和单角度分析事物的教材本位、传统教育模式在我国根深蒂固。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思想潮流下,引发了我对以往教材、教育模式的反思。

在听《骄傲的孔雀》公开课中,我有一些感悟:我们的教材、教学模式不仅要发扬传统的优点,而且还应该考虑时代的要求、学生的实际发展。因此,笔者认为《骄傲的孔雀》一文,题目和内容应更新一下,要更能体现新课改的理念。我们在以教材为载体发扬“谦虚”的同时,应该多角度考虑学生的实际发展。因此,在发扬“谦虚”的同时应当渗透“炫耀”――勇于表现自己,它从现代社会生活中来说,“炫耀”也是一种良好的行为不应该一致贬低。

在古时候,不是也有自荐的典故吗?最典型的也就是《毛遂自荐》,在当时一个具有实际才能却不出名的毛遂如果不敢勇于“炫耀”自己,自我推荐,哪有他说服楚国联合抗秦的功绩呢?哪有一直被后人赞扬的典故呢?

何况,当今人才竞争激烈的21世纪!更应该“千里马”识“伯乐”,而不是“伯乐”识“千里马”。

在当今,那么多的优秀人才中,“伯乐”目不暇接“千里马”。如果说,你真的是真才实学就应该勇于“炫耀”自己,众人的眼光是雪亮的,伯乐才会从众人的亮点中获得折射,你才有一展雄姿的机会。

而我们在教材、教学中却一直去贬低孔雀的行为,以一种观点去对待孔雀,这对它实在不公平。在这里,可能有人会提出:“在更新观念的同时,要注意价值取向。”可是,试问一下,孔雀的美丽在动物界中难道不是它独具的优点吗?既然它有了真本事,它为何不能表现自我,让他人肯定,去激励自己进一步发展、进一步完善。却被泼一盆冷水,可能导致一蹶不振。正是由于在这样的教育环境,才造就出一批怨天、怨地、怨人,甚至说出“英雄无用武之地”,最后心灰意冷的人。

我们的教材、教学又何不更新一下观念,去适应当今时展的潮流呢?造就一批不受拘束,朝气蓬勃的人才呢!

篇3

从美国两百多年前建国算起,至今我们无法找到一位总统做过任何“自我批评”,相反,他们总是反对自我批评,抗拒自我批评,比如,尼克松对水门事件到死也不自我批评,可见他们没有中国人的道德觉悟。不过,美国人很纳闷为何中国人喜欢自我批评,问:“你作为一个官员知道自己有那么多毛病和问题,为何不向选民道歉下台?”按美国人的思路,既然你已经明知自己不合格,为何要厚着脸皮继续霸占官位呢?

美国人还真的挺喜欢中国一个典故,那就是“毛遂自荐”。民主选举就是一种法治社会有的自荐体制,每个人都有自荐的权力,但只有那些有自信有抱负的人会出来竞选,如果你不是这种人,一出来就“我有许多错误,党性不足,原则性不强,对人民不够关心……”这一套话说出来,你这还算自荐吗?民主制度不是让人人认错,而是让官员人人自危自觉,让人人都敢于面对选民展示自己最好的能力,并承诺用这些最好的能力去为大家服务。这是一种优胜劣汰的体制,让人发挥出自己最大的优势,同时压制人的最大劣势,一旦成为一种制度,必将让整个社会受益。

你也许说“美国人太不谦虚了”,的确美国人没有中国人的假谦虚,自由社会要的是优胜劣汰的领导力量,而不是官官相护,更不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因为选民都瞪大眼睛看着,你的反对派也瞪大眼睛找茬,根本容不下任何假谦虚。但是,美国人也真的有自我反省的时候,比如许多人都定期到教堂去反思自己,向上帝祷告求取宽恕,这种情况非常普遍,但他们绝不会向自己上级领导祷告求取宽容,因为上司和自己仅仅是职务不同,但都是人民的公仆,大家都具有平等的人格。

西方人思想体系中有两个十分重要的东西,一个是“形而上”,另一个叫“形而下”;“形而上”这个东西就是“什么是绝对真理、正义、道德”,当然这绝对不是什么领导旨意、更不是宇宙真理,而是人们心中的那个终极信仰,也就是上帝。“形而下”就是“什么是相对正确、有效、合法”,你要用科学思维在有限时空中合法合理地去提高工作效果。这两个东西不要混淆,你把领导当成上帝就会发生太多像中国的那种问题;你在上帝面前不必说假话,但在领导面前你不说假话就会丢官,你越自我批评就越意味着你说更多的假话。美国人面对领导不必自我批评,甚至可以和领导打官司,因为你必须为你的人格负责,你只服从法律而不是领导的意志,在现实工作中首先是尊重法律,尊重规则,尊重人权,努力争取最好的工作效果。这就是“形而上”和“形而下”的分工。

篇4

关键词: 习语 文化 差异 翻译

一、引言

语言是文化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保存文化、交流文化和反映文化不可获缺的工具。同时,文化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特征,包含着语言,并影响着语言。习语堪称语言的精华,习语的翻译与其丰富多彩的文化来源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中西不同的地理环境、历史背景、和生活习惯及其各自文化作品中产生了大量的习语,而这些习语也反映了各自的文化差异。本文试从地理环境、历史背景、及社会生活几方面入手,探讨和分析文化因素对汉英习语翻译的影响。

二、起源和特征

汉语和英语是两种高度发展的语言,在语言文化发展的进程中,产生了大量的习语。习语,idiom,源于希腊语idioma和idiomatiks,是人民长期沿袭使用的、结构基本固定的短语或短句。其结构紧密、意义精辟,是从语言中提炼出来的特殊成分,也是该语言修辞手段和文化积淀的集中表现。习语是语言的精髓,由许多社会和文化关联因素构成。习语在反映文化特征方面显得尤为典型,富含大量的本土文化和观念,包括谚语、格言、名句、成语、俗语、典故、歇后语及俚语。有些习语与东西方不同的环境有关,有些源自文学作品,有时,生活习惯也反映在习语中。

三、文化特征及其差异

总的来说,中国人偏好形象思维,而西方人偏好抽象思维。汉语习语蕴涵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并折射出东方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中国人注重对事物的直观把握,语言的表达具体生动,因此在汉语中有许多鲜明的形象,如:“杯弓蛇影”。中国人尊重历史,看中对前人思想和文化的传承,在习语中产生了大量的历史典故和民间传说,如:“太公钓鱼”。中国传统文化以均衡匀称为美,使得许多汉语成语结构对称、音律协调。而西方人注重逻辑思维,这就使得英语非常严谨和理性,如:汉语习语“说曹操,曹操到!”而在英语中却难以被理解。

(一)地域因素的影响

地域文化是由所在地域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所形成的。地理及自然环境是一个国家、一种文明最表层的外部条件,它们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各个方面有巨大影响。“人并没有创造物质本身,甚至人创造物质的这种或那种生产能力,也只是在物质本身预先存在的条件下才能进行”。不同的地理位置造就了不同的文化与习俗,而不同的文化必定会对各自的语言产生不同的影响。

传统上,英国是一个岛国,人民在生产和生活中往往与海、水紧密联系,由此在语言上折射出不少海滨文化。中国是一个领土广袤的内陆国家,人们更加关注陆地。两种不同的文化很大程度上对其习语产生了影响。如:表示“浪费钱”,英语中表达为“spending money like water”,而汉语表达为“挥金如土”。在英语习语中,我们还能发现许多与船和水有关的习语。如:“To keep one’s head above water.”(奋发图强);“All at sea.”(不知所措)。

许多习语鲜明地反映了各自的地域特色,往往拿特定的地域和事物来作比喻。要译好这类习语,就必须了解这类习语的比喻和特征。

如:不到黄河心不死 not to stop until one reach Yellow River

有眼不识泰山fail to recognize someone eminence,entertain an angel unawares

邯郸学步 lose one’s own individuality in imitating others

Take a French leave.不辞而别

shoot Niagara孤注一掷

Do as the Romans do.入乡随俗

(二)历史因素的影响

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文明历史中积累了大量精彩的典故;同样,世界其他民族也有大量精辟的历史沉积。现在部分习语就反映着中西古代的人名、地名,有的出自寓言和历史典故。其中的许多历史背景,字面翻译是无法被外国人所理解和接受的。若是加上许多的解释性文字,又失去了习语精粹的特点。对于这部分习语,我们在了解其历史内容的同时,最好的办法就是绕开其历史文化背景,译出其本意来。

Trojan horse 特洛伊木马(暗藏的敌人或危险)

as wise as Soloman 像所罗门一样聪明(非常具有智慧)

毛遂自荐 to volunteer one’s service (毛遂――战国时期人名)

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Like fish rising to Jiang Tai Gong’s hook-less and bait-less line-willingly play into someone’s hands.(太公――西周人名)

(三)宗教因素的影响

东西方文化在中,存在着极大的差异。西方人多信奉基督教,认为上帝创造一切,宗教多有“洗礼、教堂、上帝”等词。而中国人信奉佛教、道教,多有“玉帝、和尚、佛主”等词汇。

在中国文化中,宗教故事丰富多彩,如“开天”、“女娲补天”等。

例: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此话出自《西游记》,原是佛家用以告诫修行人要警惕外界诱惑的话。比喻正气难以修得,而邪气却容易高过正气。可译为:The more illumination,the more temtation.

例: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As long as I remain a bonze,I go to toll the bell.

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The monk may run away,but the temple can’t run with him.

在西方文化中,许多历史典故来源于古希腊和罗马神话及圣经故事。

例:You are just a doubting Thomas.You won’t believe what I tell you.

此句中的doubting Thomas源于圣经故事,Thomas是耶稣12门徒之一,生性多疑。后来,英语中使用doubting Thomsa表示多疑之人。理解了其中的文化内涵,我们可以将其译为:你这个人真多疑,我说什么你都不信。

例:Being a teacher is being present at the creation,when the clay beings begin to breathe.

基督教认为,上帝创造了人,而人来自尘土。因此,英语中creation指“上帝”;而clay指“上帝创造的人”。理解了creation和clay这两个词的宗教涵义后,可将原文译为:老师是创造的见证人,目睹生命呼吸成长。

例:Achilles’heel 阿喀琉斯之踵(比喻致命的弱点)

(四)习俗因素的影响

英汉习俗差异是多方面的,最典型的莫过于在对狗和马这两种动物的态度上。狗在汉语中是一种卑微的动物。汉语中与狗有关的习语大都含有贬意:“狐朋狗友”、“狼心狗肺”、“狗腿子”等。而在西方英语国家,狗被认为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英语中有关狗的习语除了一部分因受其他语言的影响而含有贬义外,大部分都没有贬义。在英语习语中,常以狗的形象来比喻人的行为。

如:lucky dog幸运儿

Every dog has hi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

top dog重要的人

相反,中国人十分喜爱马,用马来作比喻的词语,常有赞许成份,如:“龙马精神”、“马到成功”、“千里马”等。在西方文化中,马却被用来比喻低贱。

如:Beat a dead horse.事后诸葛亮

Bet on the wrong horse.看走了眼

五、结语

东西方文化中不同的文化浸透在各自的语言表达之中,只有深刻了解东西方文化个性的差异,理解语言中的文化内涵,才能避免错译、误译,使习语翻译真正起到文化交流的作用。翻译作为文化交流的工具,加快了国际间的交流,使很多的科学技术与科研成果能得到大家的认同,并得到发展,使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Eugene Nide说过:“就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译者的双文化功底甚至比双语言功底更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其起作用文化语境中才富有意义。”可见文化差异对习语翻译的影响不可低估。随着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不断发展,加强对语言文化差异的敏感度,是做好翻译工作必须认真研究和探讨的课题。

参考文献:

[1]Jeremy Munday.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M].London:Routledge,2001.

[2]陈宏薇.新编汉英翻译教程.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3]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2001.

[4]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5]江峰.实用英语翻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6]陈林.外国常用典故故事.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

[7]郭建中.文化与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2000.

篇5

关键词: 课外书 摘抄 归类 游戏 积累词语

积累词语,丰富词汇,对小学生来说意义重大。它不仅有助于学生阅读理解文章,而且对提高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很大帮助,更为学生的习作打下坚实的基础。那么,怎样引导学生有效地积累词语呢?

一、多看课外书积累词语

多看课外书是一种很好的积累词语的方法。语文课本和课外读物词语丰富,看到喜欢的词、很生动的词不妨多看几遍,多在脑中停留些时间,并试着琢磨,天长日久,积少成多,何愁词语贫乏?

二、背诵好词好句积累词语

可以背诵一些好词好句,因为小时候背的东西往往可以记一辈子,而且背得多了,能够丰厚一个人的文化功底。背诵是大量积累语言材料最有效的方法,也是积累词语最有效的方法。因此,我们要把尽可能地背诵学过的课文,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各取所需,自由积累,背诵精彩的片段或绝妙的语句。

三、摘抄积累词语

摘抄是扩大积累的有效方法之一。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们要注意把平时看到的好词摘录下来,随时进行适当归类。造句、作文时,经常翻阅,适时运用,这对掌握词语、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很有帮助。

四、在生活中积累词语

我们生活在现实中,每天都跟周围的人、事、物接触,每天都接受众多语言信息,尤其是老百姓的口头语言,都是语言中的精华,是我们平常在书本上无法学到的,如俗语、歇后语、谚语。另外,我们还可以从电视广告、餐厅标语中吸取优秀的语言,这是积累语言的好机会。生活中,听得多了,看得多了,积累的词语自然而然就多了。

五、归类法积累词语

所谓归类就是把具有相同特点的词语集合在一起进行积累掌握的方法。

1.把含有相同部分的词语集合在一起,如:天长地久、天翻地覆、天高地厚、天花乱坠、天南地北、天昏地暗、天涯海角等,都以“天”开头;再如:平心静气、平易近人、平分秋色、平铺直叙、平步青云等,都以“平”字开头。

2.把用反义词组成的词语集合在一起,如:南辕北辙、声东击西、大惊小怪、出生入死、前呼后拥、左思右想等。

3.把重叠的词语集合在一起积累,如:浩浩荡荡、冒冒失失、隐隐约约、地地道道、家家户户、绿油油、白茫茫等。

4.依据词语所描述的不同对象进行归类,如描写景色的词语:山清水秀、怪石嶙峋、碧波荡漾等;描写人物的词语:目光炯炯、眉清目秀、温文尔雅等。

六、在游戏中积累词语

1.词语接龙法。开展词语接龙游戏,不间断地接下去,可以熟记很多词语。所谓词语接龙,就是把一个词的词尾同另一个词的词头接起来形成一条词语的长龙,如:光明正大、大同小异、异曲同工、工工整整、整装待发、发号施令、令行禁止等,这种方法有利于培养积累词语的兴趣。

篇6

[关键词] 旅游产业 旅游文化 旅游翻译 策略和方法

旅游被誉为当代的“无烟工业”。本质上是文化产业。旅游文化是旅游活动的主体,各种旅游活动都推出他们的主题文化,如名胜古迹游,自然风光游,探险游,生态游,体育游,另类游等等,都包涵了其各自的文化内涵,吸引人们体验不同的文化感受,因此旅游活动起到了介绍和传播文化的作用。越来越多的人走出国门去看外面的世界,由于语言的不同而带来诸多的障碍,翻译的作用是帮助人们减少这种障碍,享受旅游文化带来的全新体验。我国旅游翻译还存在诸多问题,做好旅游翻译会给我国的旅游业带来广阔的前景。

一、旅游翻译的目的是传播旅游文化

中国入世给国民经济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契机,也给旅游业尤其是入境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中国的多元文化及复杂多变的地理环境对外国游客有极大的吸引力,然而,由于语言和文化背景的障碍,旅游资料的英译中常常存在种种不规范甚至谬误,导致中国独特的民族文化难以为国外游客所理解,同时也影响着其对中华胜景的欣赏,影响着中华文明的传播。中文旅游资料在写作之初没有、也不必考虑以后要翻译成英语的问题。给旅游资料的翻译带来困难。动笔之前首先要了解英文相关资料的写作模式;其次要明确翻译的目的,即在有限的篇幅内向游客介绍具体的、实用的信息;最后还要明确译文的服务对象――以度假休闲为目的的、对中国知之甚少或一无所知的普通游客。只有这样,才能将原文的主要内容以读者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于读者面前。旅游资料的种类很多, 除了旅游广告和导游词外,还有图书、宣传画册、导游图、电视电影记录片和明信片等,所涉及的内容繁多。如中国的历史文化人物,神话传说,典故等等,这些精彩的内容如何翻译成好的英语事关中国文化的传播大计。共享人类文化成果,是现代人提高生命质量,摄取精神营养,丰富生活内涵的本能意识。这种人的有意识的生命活动使人有可能理解异质文化,使旅游跨文化传播变为现实。

二、旅游翻译中存在的问题

1.我国各地的旅游资料多为英语翻译,没有统一的标准,翻译水平参差不齐

有些翻译错误很多,不忍卒读。“将道路交通‘出口’翻译成‘export’,将‘眼科医院’翻译成‘eye hospital’,将‘一次性用品’翻译成‘a time sex thing’,这些令人啼笑皆非的错误在公共场所、宾馆饭店和旅游景点不时地闯入我们的视线。这种翻译影响了宣传效度,损害了国家对外的形象。

2.旅游翻译没有形成行业,翻译人员有其随意性,没有高水平的翻译人才培训和导游人才培训

旅游翻译涉及到多学科,而目前进行旅游翻译的人员大多只是英语专业毕业,无法应付历史地理人文等专业知识的翻译,因此应设立专门的旅游翻译专业,研究旅游翻译理论和策略,培养高质量的精通东西方语言文化的旅游翻译人才。建立旅游资料库,实现资源共享。与国际接轨,满足旅游市场的需求。实现旅游翻译产业化,与日益发展的旅游产业相匹配。

三、旅游翻译的策略和方法

翻译的策略和方法永远都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旅游资料的多样性使得旅游翻译更加复杂。译者应该根据不同的旅游资料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面向国外的一般游客,为增加译本的可读性,可以直译,可以增加或减少信息,可以重新组织文本进行翻译。

1.忠实于原文的策略

有些旅游资料可以直译而不会引起费解的,不妨直译,如:

位于永嘉县境内的楠溪江,被誉为“中国山水画摇篮”。2002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4A级旅游区。景区面积达600多平方公里,楠溪江干流全长145公里,江流蜿蜒曲折,两岸绿林葱郁,呈典型河谷地貌景观。

Located within Yongjia County, with a total area over 600 square kilometers, the Nanxi River, reputed as the “cradle of Chinese landscape paintings”, was appraised as national 4A tourist area by the National Tourism Administration in 2002.It stretches out for 145 kilometers with meandering water and flourishing forests on both banks, presenting a typical view of river-valley landform.

2.增加或减少信息的策略

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传达充分的信息,有时对文本信息要进行增加或减少,避免费解或嗦。

如:观光层高达263米,是鸟瞰全市景色的最佳处所,当风和日丽时,举目远望,佘山、金山、崇明岛隐隐可见,真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感。

其译文为The observation deck, 263 meters high, is the best place to get a bird's-eye view of the city. On a sunny day, the deck commands an indistinct view of Mount Sheshan, Mount Jinshan and the Chongming Island far, far away. Standing on the deck, one gets the feeling that the world is belittled.

以上的这段译文中删除了“ 登泰山而小天下”。如果要将“ 泰山”译出必然要加注,否则外国游客很难将它与电视塔联系起来,还不如删除为好。

又如:

城北有明代所建“蓬莱仙境”般的黄粱梦吕仙祠,市西南有可与龙门、敦煌媲美始凿于北齐的响堂山石窟; 又是典故之城。黄粱美梦、毛遂自荐、负荆请罪、完璧归赵等众多成语典故,脍炙人口,给人启迪。

译文: in the north lies the fairyland like GoldenMillet Dream Temple built in he Song Dynasty ; in the southwest lies the Xiang Tang Caves Temple built in theBei Qi period , which is thought to be as famous as Longman and Dunhuang. Being a town of allusions, such as “Golden Millet Dream ( Pipe Dream) ”, Mao Sui Recommending Himself (Volunteering one’s services) ”,“Bearing the Rod for Punishment”, Returning the Jade Intact to Zhao”, etc.which are widely loved and quotedby people.

这段译文充满了陌生的中国地名、人名、朝代名、典故和成语, 普通的外国游客读起来肯定会感到一头雾水!可以像略去“蓬莱仙境”一样减去“龙门”、“敦煌”等字样,否则要加上更长的注。而典故里面可选其中的一个加上详细的说明,以吸引游客。

3.重新组织文本结构的策略

有些文本结构上不符合英语的习惯,因此可以进行重新组织,如:

天目山林深人少,古树掩映,清泉石上流,雾生半山腰,如仙境一般。

译文:Mt.Tianmu, densely forested and scarcely populated, is like a fairyland where heavy fogs envelop halfway up the mountain and clear streams flow along the valleys.

中文文本的结构为并列句,英译本进行重组后,只有一个带定语从句的复杂句了。也不失其清新,给人的感觉应该和汉语的相同吧。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习语;文化差异;习语翻译

Abstract: An idiom is a phrase which is an established and fixed part of a particular language. Idioms are the essence of language; they bear the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cultural information of a nation. The culture differences reflected in idioms are mainly shown in four aspects. They are differences in environment, custom, religion and history. Cultural differences have great influence on idiom formation, and the cultural factors in idioms are difficult points in idiom translation. To solve this problem, proper methods should be used to make the translated versions both keep the national features and convey the meaning of the original.

Key words: idioms, cultural differences, idiom translation

1习语的含义及特点

1.1习语的含义

习语是某一语言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固定的表达方式。本文所指习语是就其广义而言,包括成语、谚语、格言、歇后语等。习语形成于使用过程中,经过实践的考验,逐渐为人们所接受,它们有着固定的结构和浓厚的历史色彩。习语同文学作品一样是语言的精华:它们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世界上凡历史比较悠久的语言都包含大量的成语,汉、英两种语言即是如此。由于汉、英两族在历史文化背景、传统习惯及思想方法等方面有显著差异,反映在成语的形象、含义及用法上也大不相同(P78)。习语中的文化因素给翻译带来了困难。只有通过适当的翻译技巧和方法,才能使译文既能保持原文的特色,又能清楚地表达意思。

1.2习语的特点

(1)习语具有固定的结构,不能任意拆开、替换。例如:在英语中我们不能把“leave no stone unturned”改为“leave no brick unturned”,“live from hand to mouth (勉强糊口)”,不能写成“live from the hand to the mouth”,也不能写作“live from a hand to a mouth”;而在汉语中也不能把“七上八下”说成“六上七下”,把“乱七八糟”说成“乱八九糟”。

(2)由于语言、心理、社会和历史的原因,成语的真实含义同字面意义之间往往有不同的差异。例如:英语习语“to bring the house down”不能按字面理解为“把房子拉倒”,而是“博得全场喝彩”;pull one's socks up (振作起来,鼓起勇气,加紧努力),切不可根据组成这一习语的4个部分,把这个习语理解为“提起自己袜子”。汉语中“瓜田李下”也不是两处地方,而是指行为让人有所怀疑。其他的例子还有to cut no ice(毫无效果),a baker's dozen(格外优待),know where the shoe pinches(知道困难所在)等。

(3)习语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有的反映本民族的风俗习惯,有的包含有趣的历史故事。例如,习语face the music与古代的演员有关。当时,只要音乐响起,准备出场的演员就要立即走到台前,在观众面前进行表演,不管他是否已准备好。因此,后来“face the music”指不得不去面对一些令人不快的事情。又如汉语中的“毛遂自荐”原指战国时期赵国平原君门客毛遂,见平原君挑选20名说客去联楚抗秦尚缺一人,就自荐前往的故事。后来用这个成语比喻自告奋勇要求担任职务或工作。

(4)习语大多有鲜明的形象。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而习语则是语言的精髓,因而习语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反映在表达方式上,就是习语往往采用与该文化紧密相关的事物作喻体,形象生动地说明事理。例如,英语中的“as thin as a shadow”与汉语中的“瘦得像猴”,“lead a dog's life”与“过着猪狗不如的生活”,“as poor as a church mouse”与“穷得像乞丐”,“fishing in the air”与“水底捞月”。

2英汉习语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

英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原始文化》(1871)一书中,首次把文化作为一个概念提了出来,并表述为:“文化是一种复杂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余社会上习得的能力与习惯。”(P23)而我国的《现代汉语词典》中将文化定义为:“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由此可见,文化的涵盖面十分广泛。语言作为文化的一部分,所反映的文化现象也是丰富多彩的。在英汉习语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环境差异

习语的形成与人们的劳动生活密切相关。英国是一个岛国,人们的生活以航海打渔为主;而汉民族生活在亚洲大陆东部,地处北温带,气候比较温和,人们的生活与土地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由于自然环境和地理上的差异,中国人和西方人对同一词汇的理解、联想也有所不同。例如,在形容一个人非常奢侈浪费时,英语是“spend money like water”,而汉语是“挥金如土”。中国是一个内陆国家,幅员辽阔,有许多名山大川,因此有许多与山有关的成语,如“安如泰山”,“开门见山”,“江山易改,禀性难移”及“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等。而在英语中则有许多有关于船和海的习语,在汉语中找不到与之完全对应的习语。如“all at sea(不知所措)”,“in deep water(陷入严重困境)”,“when one's ship comes home(当某人发财时)”,“water under the bridge(无法挽回的过去)”,“be of the first water(第一流的)”等。

而且,地域不同,各地自然景观亦各有特点,具体反映在语言上也有所不同。在用自然景观或物体来作比喻时,语言间就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如在汉语中有“有眼不识泰山”、“不到黄河心不死”、“不到长城非好汉”等。而在英语中则有“All roads lead to Rome”,“Take a French leave”,“Carry Coals to Newcastle(把煤送到纽卡斯尔,此地盛产煤,意为多此一举)”,“go Dutch”等(P65)。

2.2传统习俗差异

在英语和汉语习语中所反映的风俗习惯差异是多方面的。“狗”在汉英两个民族文化传统中的价值观念是截然不同的。汉语中与狗有关的成语几乎都带有贬义,如“狐朋狗党”、“狼心狗肺”、“狗仗人势”、“狗急跳墙”、“狗尾续貂”等。而英美民族却把狗看成忠诚的伙伴,常用狗来比喻人。如,“a lucky dog(幸运儿)”、“Every dog has hi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not have a dog's chance(毫无机会)”、“Old dog will not learn new tricks.(老人学不了新东西)”等。

众所周知,汉语中的“龙”与英语中的“dragon”在文化内涵上有很大不同。“龙”在中国古代传说中,是一种能兴云雨,利万物的神异动物,是封建时代帝王的象征,是中华民族永远的图腾(P46)。“龙”在汉语成语中经常和吉祥的事物用在一起。例如,“龙凤呈祥”、“龙腾虎跃”、“龙马精神”等。而“dragon”在英语中指一种“有翅膀和爪子,能喷火”的猛兽,它与帝王毫无关系,而且还常用作贬义,指凶悍的人。因此,“dragon”在西方的习语中很少见到。

中国人认为“民以食为天”,因此在汉语中有许多与“吃”有关的习语,如“饭桶”、“吃不开”、“吃不了兜着走”、“吃老本”、“吃软不吃硬”、“吃闲饭”、“吃香”等。这些习语因为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在英语中都找不到与之相对应的表达。

2.3宗教信仰差异

中国人信奉佛教和道教,因此在汉语中有许多关于这两种宗教的习语。与佛教有关的有:“借花献佛”、“普度众生”、“六根清净”、“平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及“半路出家”等;与道教有关的有:“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等。而在英美国家,人们信奉基督教,因此有许多源于基督教的习语,如“God help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上帝帮助自助之人)”、“God sends fortune to fools(傻人有傻福)”、“Go to hell(下地狱去)”及“God's mill goes slowly, but it grind well(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等。

2.4历史典故差异

英国和中国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因此有大量英汉习语源于历史典故。这些习语结构简单,意义深远,往往不能单从字面意义去理解和翻译。如,在汉语中有“守株待兔”、“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四面楚歌”、“拔苗助长”、“亡羊补牢”、“鹬蚌相争,渔人得利”等。许多英语习语源于《圣经》和希腊罗马神话,如“Achilles heel(唯一致命的弱点)”、“The Trojan Horse(木马计;暗藏的危险;奸细)”、“meet one's waterloo(一败涂地)”、“swan song(绝唱)”、“A Pandora's box(潘多拉之盒,即灾难、麻烦、祸害的根源)”等。

3英汉习语翻译方法

关于翻译标准,中外翻译家们有着不同的见解。在中国,有严复的“信、达、雅”,鲁迅的“凡是翻译,必须兼顾着两方面,一当然是其易解,二则保存这原作的风姿(P316)”,傅雷的“神似”以及钱钟书的“化境”。而在西方,有Eugene A·Nida的“功能对等(functional equivalence)”原则。而翻译理论家Alexander F. Tytler 提出了3条翻译标准:“①译文应该完全传达原文的思想;②译文的风格和笔调应与原文的一致;③译文应像原文一样流畅。”上述各种主张虽然不尽相同,但都包含着一个基本的翻译思想,即译文要在内容和风格上忠实于原文。

作为语言的精髓,习语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信息。而翻译者的任务就是寻求适当途径将习语中的文化特色以浅显易懂的形式用译语表达出来。按张培峰先生的话说,“翻译工作者的任务就是由两种语言中最富于民族个性成分而形成差异的这种表面上不可译中择出可译的方法来”。

翻译习语的方法主要有直译法、套用法、意译法和注释法等。在翻译中要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

3.1直译法

只要符合语法规则并且为读者所接受,习语就可以采用直译的方法。刘重德教授认为,“翻译作为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要求译者必须实事求是,不能带有任何主观色彩。”因此他提出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翻译观点(P14)。直译一方面保留了原文的文化特色,另一方面也充分传播了原语文化,因此是最佳译法。有些习语的译文已经进入了目标语,甚至大多数人都不知道它们源于国外。例如:

一帆风顺smooth sailing

易如反掌as easy as turning one's hand

三三两两in twos and threes

不可理喻be impervious to reason

New wine in old bottles旧瓶装新酒

to show one's card摊牌

clench one's teeth咬牙切齿

dark horse黑马

3.2套用法

习语大都是名言警句,它们积累概括了人类文化的精华,触及到人类生活最基本的问题。因此,在不同语言中能找到类似的习语。它们有着类似的内容与表达方式,如果把它们用在习语互译中,看起来就像是直译一样。例如:

隔墙有耳Walls have ears

趁热打铁To 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

说时容易做时难Easier said than done

福无双至Good luck would never come in pairs.

Long hair and short wit.头发长,见识短。

Blood is thicker than water.血浓于水

Easier said than done. 说时容易做时难。

英语与汉语有着不同的语言习惯和文化背景,因此在比喻中用到不同的事物,但它们的比喻义是类似的。在翻译这些习语时,应该改变其形式以保留其灵魂。把这些相互对应的成语用在英汉互译中,可以再现原文的语言效果,且能清楚地达意。如:

瘦得像猴as thin as a shadow

The foremost dog catches the hare.早起的鸟儿有虫吃

Putting the cart before the horse.本末倒置

When the cat is away, the mice will play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3.3意译法

有些习语不能直译,因为另一种语言的读者不了解这些习语的文化背景,而且在目标语中也找不到与之对应的习语。这时,只能舍弃其形式和修辞手法,采用意译的方法,以求能清楚地达意。例如,“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译为“A word once let go cannot be recalled.”比译为“One word lets slip and four horses will fail to catch it.”要好,“keep one's nose clean”译为“明哲保身”比译为“保持鼻子干净”要好。

3.4注释法

在英汉习语中有一些源于历史典故。如果直译,则很难理解;如果意译,则不能保持原文的特色。为了解决这两方面的问题,给译文加注释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例如:可以将“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译为“Sima Zhao's ill intent is known to all-the villain's design is obvious”,“门可罗雀”译为“You can catch sparrows on the doorstep-visitors are few and far-between”,“Achilles' heel”译为“阿喀琉斯的脚后跟——致命的弱点”,“Apple of discord”为“不和的金苹果——引起仇恨争吵的祸根”。

篇8

关键词:文化差异;跨文化翻译;功能对等;源语文化;目的语文化

作者简介:方璞(1981-),女,浙江德清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浙江杭州310018)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项目(项目编号:KYF115610013)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16-0154-02

文化翻译已经成为近年来翻译研究的重要领域,也是翻译理论和实践者面临的难题之一。翻译的理想状态就是对等。很多翻译理论家和实践家都提出了自己系统的翻译理论。在他们之中,最有名且最具影响力的翻译理论非奈达莫属,而泰勒(E. B. Taylor)是最早提出文化定义的学者。在我国当代,较早意识到翻译与文化的相互影响并明确提出需要对文化与翻译的关系进行研究的是王佐良先生。他在《翻译中的文化比较》中提出,“翻译者必须是一个真正意义的文化人”,“开创了我国当代文化与翻译研究的先河”。(郭建中,2000)文化翻译观的领军人之一巴斯奈特(Susan Bassnet)认为翻译研究发生了“文化转向”。于是乎,文化翻译这一翻译术语频频出现在译者的研究论文中。

美国著名语言学家及翻译学家尤金·奈达(Eugene A. Nida)提出了功能对等的理论,它对深入理解并解决跨文化翻译中意义对等问题有很大的启示。译者的译文应使译入语读者与原语言读者反应相近,而不是绝对的一致。因为文化差异决定了完全的对等是译者追求的目标。奈达认为,动态对等是“最接近自然的对等”(the closest natural equivalent to the source language)。(Nida,2011)曼切斯特大学的语料库翻译专家莫纳·贝克(Mona Baker)教授也指出,翻译中的对等不应该是一味追求等同。苏珊·巴斯纳特的观点是译者不应该把原语文化强加给译入语。笔者认为,对等理论所追求的目标是:译文和原文可能在形式上会有所不同,但是译文读者能和原文读者一样,顺利地获得相同或基本相同的信息。奈达指出,对等不能从数学的角度去理解成完全等同,而应理解成相似度,也就是说功能对等的程度。(奈达,2003)他还说,对功能对等理想的定义就是,译文的读者能像原文的读者一样去理解并且赏析文本。(奈达,2003)

一、功能对等应用于文化翻译的原则

在运用功能对等处理文化翻译时,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要注意避免看似对等其实不等的情况发生,同时也要将读者的地位摆到重要位置。

1.避免看似对等其实不等

以“布衣蔬食”为例。译者可将该成语直译为“wear cotton clothes and eat vegetable food”。经历过旧中国那个人人挨饿吃不到肉的年代的人是很好理解该成语的真正含义的。但是对西方人来说,吃素并不一定是坏事,甚至还有专门的素食主义者,倡导健康的素食生活方式。因此,看似可以直译的例子却无法直译。再如,由于地理位置的差异,中国的西风是寒冷的,而英国的东风是人人厌恶的。因此,在翻译“Ode to the West Wind”的是时候,译者该如何定夺,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2.读者的重要性

对译者而言,最重要的莫过于帮助读者最好的赏析原作。我们来看如下几个例子。

一家商店的售货员在黑板上写了‘现在另售’四个字。旁边一顾客说:“同志,零售的‘零’,你写的是别字。”售货员瞪了顾客一眼说:“得了吧,‘别’字还有个立刀旁儿呢!

该笑话和汉字的结构相关,造成了不可译性,因此笔者根据功能对等理论,试图做出如下翻译:

An assistant wrote‘On Sell’on the blackboard which stands in front of their store. A customer went by and told her:“It should be‘On Sale’. What you wrote is silly.” The assistant stared at the customer meanly and replied:“You are silly. Silly spells ‘s-i-l-l-y’ instead of ‘s-e-l-l’!”

再看类似一例。

儿子:“爸爸,简化字的‘会’字怎么写?”

父亲:“人字下面一个云字。”

儿子:“为什么?”

父亲:“开会的时候,别人怎么说你就怎么说,这叫‘人云亦云’。

译者试译:

(1)Manage

Son:“Dad,how do you spell ‘manage”?

Father:“It is composed of a ’man’ and an ‘age’.”

Son:“Why?”

Father:“When people are capable enough to manage,they usually will have reached an old age!”

(2)Innocent

Son:“Dad,how do you spell ‘innocent’”?

Father:“It is composed of an ’in’,a ‘no’ and a ‘cent’.”

Son:“Why?”

Father:“Because when a man says he is innocent,usually ‘in’ his pocket there is ‘no’‘cent’. ”

(3)Industry

Son:“Dad,how do you spell ‘industry’”?

Father:“It is composed of an ’in’,a ‘dust’ and a ‘try’.”

Son:“Why?”

Father:“Because when people are doing industry,they are usually ‘trying’ to do experiments ‘in’‘dust’.”

鉴于这两个中文文本和汉字结构紧密相关,直译是不可行的。唯一的出路是在功能对等理论的指导下,力求使译入语读者尽量获得原语言读者相同的感受。

二、功能对等理论应用于典故翻译

汉语典故是汉语词汇的精华,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典故以其丰富的内涵、简练的文字体现了一个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折射出丰富的民族文化特色。汉语典故大多有它的历史文化背景。而用典者的用意都是“言在典中,意在典外”。由于汉、英两种语言不仅在形式上有天壤之别,在意义及其所涉及文化方面也有较大差异,两种语言的成语中包含的文化信息也就迥然而异。这就要求人们在翻译典故时要准确把握典故中的文化信息,以便在译文中能更好地表达出来。如何有效地向目的语读者传达源语中典故的隐含意义和文化内涵而又能保持源语的味道是典故英译的关键。本文试图用五种翻译方法来对典故进行翻译以期达到对等的效果。

1.直译达到对等(保留文化意象)

虽然汉语没有英语说得广泛,但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汉语也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因此,在英译一些汉语典故时,可以保留其原有形象。比如:“狗拿耗子,多管闲事”可以译为“(like)a dog trying to catch mice–poke one’s nose into others’business”,如此翻译的话,英语读者也可以领略到一番汉语的文化风味。再有一例:“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可以翻译成“drop one’s cleaver and become a Buddha”。随着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我们不仅要吸收外来文化,也要不失时机发扬汉语文化。

2.增译达到对等(保留文化意象)

尽管直译在很多场合可以达到对等的效果,但也有很多时候单纯的直译会导致误解甚至曲解。有时候译者可以尝试通过脚注来解决,但有时候脚注也未必能达到理想的效果。这时译者可以尝试通过增译解释的方法来力求达到对等。例如:“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可以译为“three cobblers with their wits combined would equal Zhege Liang,the master mind ”,再如“这对年轻的夫妻并不相配,一个是西施,一个是张飞”可以译为“This young couple is not well matched;one is a Xi Shi——a famous Chinese beauty,while the other is a Zhang Fei——a well-known ill-tempered brute”,这样一来,不仅读者可以理解原文,也能从中一窥源语文化。

3.通过脚注达到对等

如上所提到的,脚注是译者为求对等通常会运用的办法。但是太多的脚注会让读者失去阅读的兴趣,所以增加脚注一定要有限度。

如逼上梁山可以译为:be driven to join the Liangshan Mountain rebels.

Note:Liangshan Mountain in Shandong Province was a rebel peasant base in the Song Dynasty. Most of the rebel leaders in the classical novel Water Margin were forced to take refuge on Liangshan Mountain as a result of oppression by the authorities or despotic landlords. The expression “driven to join the Liangshan rebels” has since come to mean that one is forced to do something under pressure.

4.通过找同义词(句)达到对等(改变文化意象)

各个文化的相似相通性是文化翻译传播的可能和前提,英语和汉语也是如此。很多英汉典故都能在对方的语言中找到形式不同但所传达的内容相同的对应语句。

(1)醉翁之意不在酒Many kiss the baby for the nurse’s sake.

(2)破釜沉舟Burn one’s boats(bridges).

(3)猫哭老鼠假慈悲shed crocodile tears.

5.意译达到对等(省略文化意象)

并不是所有的典故都能找到对应,文化差异也不胜枚举。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达到对等,一种较好的处理办法就是省略文化意象,进行意译。

(1)情人眼里出西施Love is in the eye of the beholder.

(2)毛遂自荐to volunteer one’s service.

(3)叶公好龙professed love of what one really fears.

三、翻译中的语言障碍和文化障碍

文化赋予了语言独一无二的特征。各个文化均有自己的少数民族群体、地理位置、、政治体系等等。这些文化差异在语言中都有所体现,在翻译时却构成障碍。为方便起见,笔者将其分为两大类。

1.语言障碍

从语言障碍来说,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来探讨:押韵的可译性限度;汉字结构的可译性限度;修辞手法的可译性限度(双关、回文、镶字、析字等)以及语言风格的可译性限度。如:

九溪十八涧则以“曲曲环环路,叮叮咚咚泉”著称。

The place called Nine Creeks and Eighteen Gullies is well-known for its twisting paths and murmuring streams.

此句出自一个旅游景点的广告。但汉语中的“曲曲环环”和“叮叮咚咚”的效果没有在译文中体现出来。再如:

A:What kind of money do girls like the most?

B:Matrimony.

甲:女孩子喜欢怎样致富?

乙:嫁大腕成妇人/ 收财礼变富婆。

双关是译者面对的棘手难题之一。译文中的“富”多多少少达到了源语一定的对等效果。

2.文化障碍

笔者将由于物质文化、民族习惯和方言等引起的可译性限度归纳为文化障碍。由于文化空缺所引起的交流障碍必须通过一系列的解释说明才能架构起沟通的桥梁。在英语中,黑人英语(Ebonics)也是一种独特的语言。有时候美国人自己都不太理解这种方言,那让译者又情何以堪呢?

四、结语

功能对等理论在多年之前就已经提出。尽管近些年来很多新的翻译理论层出不穷,同时功能对等理论也受到不同程度的质疑,但无可否认的是,功能对等理论在英汉互译实践中将一直扮演重要的角色。

在文化翻译的过程中,想要达到完全的对等是不可能的。一个有责任心的译者的目标就是尽可能做到对等。面对两种完全不同的语言——英语和汉语,译者应尽量去架起文化交流的桥梁。译者不仅要将原语文化介绍到译入语中来,与此同时,也要确保目的语读者对译作的接受性。在大学英语教学课堂中,遇到文化翻译问题时,功能对等理论往往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面对的疑惑和不解。

参考文献:

[1]Bassnett,Susan.Translation Studies(Third Edi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2]Newmark,Peter.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2nd impress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2.

[3]Nida,Eugene.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 [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4]Nord,Christiane.Translation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2nd impress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2.

[5]Venuti,Lawrence.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 [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篇9

[关键词]新媒体;善行河北;现实价值;网络传播

一、“善行河北”主题道德实践活动的提出

燕赵大地自古就有守信重诺、行侠仗义、团结友爱、奋勇争先的传统。历史上著名的一言九鼎、桃园三结义、药王摘匾、毛遂自荐、荆轲刺秦、完璧归赵、负荆请罪等历史典故均出自这里,崇信、重义、尚和、争先的人文精神成为河北精神生活的写照。这些深厚的文化底蕴熏陶了河北人的道德品行,也早已融入河北人的心灵深处。走进现代,在石家庄周围如西柏坡、保定等地又传承演绎出可歌可泣的革命正气。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家飞速发展,社会长足进步,物质文明提升很快,人的精神食粮略显匮乏,一些道德失范现象屡屡出现。公共交往中的见难不助、职业活动中的失信缺信、家庭生活中的孝老敬老问题,引发了人们颇多忧虑。种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失德现象一度让人们担心道德滑坡会影响经济的健康发展、社会的和谐稳定和老百姓的“幸福指数”。

2012年2月24日,在河北省委八届二次全会上,“善行河北”主题道德实践活动正式启动,河北省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号角正式吹响。“善行河北”主题道德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受到了省委的高度重视,要求全省要扎实开展“善行河北”主题道德实践活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河北落地生根。

何谓“善行河北”?河北省文明委解释了“善行河北”主题道德实践活动名称的涵义:“善”就是引导人们讲道德,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和新时代的雷锋精神,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厚德重义的燕赵风骨;“行”就是实践,引导人们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平凡事做起。为此,将活动主题拟定为“善行河北”。“善行河北”主题道德实践活动号召每位燕赵儿女,做一个乐于助人的河北人、做一个诚实守信的河北人、做一个孝老敬老的河北人,在社会上树立助人为乐光荣、见难不助可耻,知恩图报光荣、以怨报德可耻,惠民利民光荣、坑民害民可耻,信守承诺光荣、坑蒙拐骗可耻,孝敬长辈光荣、虐待遗弃老人可耻的导向。[1]

其实当代的河北并不缺乏善行,也不缺乏好人,在这片热土上一直活跃着30年来义务赡养孤寡老人的全国助人为乐道德模范林秀贞,50年来先后拿出40万元的积蓄扶贫济困、两次受到主席接见的“雷锋奶奶”谢清洁,还有20多年如一日为170多名孤残老人养老送终的大孝女周汝珍,更有投资建设福利院赡养老军人、建设孤儿村收养社会孤儿,被总书记称赞为“功臣的好女儿,孤儿们的好妈妈”常玉珍。最近,还涌现出了保定公媳接力义务搭鹊桥26年撮合良缘千余对的“超级月老”郑力华,在昌黎火车站英勇救人的“90后最美学警”李博亚,在武安勒住脱缰货车而牺牲的“最美农民工”王俊旺和在邯郸大雨中救人的农民工于利超、银行员工李劲松,等等。正是这些知名和许多尚不为人所知的“身边好人”,体现了河北社会主体的良好形象,代表了社会主流的价值追求,所释放出的道德正能量再一次鼓起人们的道德勇气,延续着我们这个社会向善的希望。开展“善行河北”主题道德实践活动、开展“河北好人”宣传评选活动,围绕“宣传河北好人、帮助河北好人、寻找河北好人、争做河北好人”,广泛宣传各类河北好人的先进事迹,大力推行行善之风,势在必行。

二、新媒体环境对舆情传播的影响

(一)何谓“新媒体环境”

新媒体是近年来蓬勃发展的新事物,美国网络新闻学创始人丹·吉尔默认为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可以称为旧媒体(Old media),以网络为基础的传播媒介称为新媒体(New media)。新媒体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它是以计算机信息技术为支撑平台的媒体形态,依托于数字化、网络化的信息处理技术和通信网络向海量用户群大规模提供交互式信息和娱乐服务以获取经济利益的各种新型传播媒介的总称,如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数字电视、数字电影、移动电视、网络、手机移动媒体等。这种相对于传统媒体所形成的新的大众传播的环境称为新媒体环境。

(二)新媒体环境对舆情传播的影响

新媒体出现后,传统的“点对面”广播式传播方式转变成了“点对点”交互式传播方式,受众由被动变为主动。再加上新媒体较少受地理环境、文化程度、年龄条件的制约,凭借着自身方便、快捷、大众化、互动性、平等性等优势迅速成为人们学习知识、认识世界、传递信息、娱乐身心、拓展人际关系的主阵地。新媒体具有匿名性、自发性、即时性,传播速度块,传播范围广、指向随机性等特点,它对舆情传播带来了深远影响。特别是以QQ、微博、博客为代表的全新网络媒介出现后,改变了只有传统媒体拥有信息和信息传播能力的局面,普通网民不但可以自由地信息,使得信息的传播从原来的单向变成双向。再加上这些新媒体不仅在电脑上,也可以在手机、掌上电脑(例如ipad)等移动设备上使用,使用新媒体的人数大大增加,使用时间大大延长,舆情传播的群体不断壮大。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2011年底,我国微博用户数量达到2.5亿,网民人数已经达到4亿,到2015年,中国网民人数将突破7.5亿[2]。在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舆情传播已经形成一种巨大的力量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三、新媒体环境下“善行河北”主题活动的现实价值及网络传播策略

篇10

摘要: 本文主要是为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以及当前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存在的困境,提出关于如何提高学生学习这门课的兴趣,以及提高的具体方法,希望能够改变一些当前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激发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达到知行统一、教与学的统一。

关键词:激发;提高;兴趣;方法

在知识经济时代来临的今天,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伴随着市场经济对多种人才的需求,以及对人才素质的要求的提高,迫切要求我们的教育冲破应试教育的束缚,以全新的教育理念迎接挑战。素质教育是根据教育发展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实现教育本质的更高层的教育,他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公民出发,全面培养受教育者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良好的心理素质,较强的社会实践能力等,同时又是发掘人的道德情感、个性、情趣以及自信、自强和创新精神。而传统的应试教育是指以应付升学考试、追求升学率为目的的教育。

在这种形势下,作为中学德育教育主渠道的思想政治课,面临着许多困境:学生缺乏兴趣不爱学,老师不好教。讲课枯燥,课堂气氛沉闷。传统的政治课教学体现出很多弊端,而要改变这种状况,最主要的是要教师转变观念,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通过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学习这门课的兴趣。一个好的教师就是一个好的导演,每一堂课都需要精心策划,而课堂是塑造学生灵魂,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主渠道。在课堂上,教师要为学生创造主动学习的条件,教给学生主动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发展学生主动的能力,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才能使每一堂课都成为教学中的一个闪光点。

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是天生的,老师负有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直接责任,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趋近或认识的倾向。这就要克服空洞的说教,培养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爱学。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本人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不断探索,不断总结,认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从以下几方面提高学生学习这门课的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以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

一、重视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使学生产生对这门课学习的需求和兴趣

在这方面,上好一学期的第一堂课。先要让学生懂得学习知识的重要性,其次要利用教材本身知识的吸引力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上好每一课的引言,是至关重要的。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是好奇、求知欲强。抓住这一心理特点,可先提出一些他们感兴趣的以及同本教材内容有密切联系的问题。让他们去思考,引而不发。例如,学习《七年级思想品德》(人教版下册)时,为了使学生明确良好的心理品质对成才与成功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可先向学生讲几则已知的历史故事。如《晏子使楚》、《毛遂自荐》、《青年拿破仑》等,接着向学生提问:是什么心理品质使晏子、毛遂、拿破仑取得了成功?学生回答,然后老师向学生挑明,主要是强烈的自尊心和充分的自信心,帮助他们获得成功的。通过本册教材的学习,我们会得到许许多多的良好心理品质。它们会帮助我们走向事业的成功、实现远大理想。此外,老师还要重视上好每节课的“引言”。方法应是灵活多样的。

二、课堂教学中,导入语的设计要“一见钟情”激发学生的兴趣

导入语的设计是思想政治课的重要环节,人们常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我们要设计好导入语:用成语典故设计新课导入语,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造成思维悬念,引发学生深思。例如,讲课中可以用古训。如我在讲七年级《思想品德》第七课:《走进法律》,我们身边的规则时,就选择两位同学到黑板前,一位同学徒手画一个方、一个圆,另一位同学以尺和圆规作为辅助工具画一个方、一个圆。同时,让同学们比较一下绘画后的差异,并提问:这种差异用中国的哪句古训可以说明?在同学们回答后作出总结:无规矩不成方圆。通过这种方法,能使同学们很快轻松愉快地进入良好学习状态,效果非常好。

三、培养良好的情感激发的学习兴趣

1.要让学生对老师有可亲可敬感。上课要对学生充满激情,要精神饱满,面带微笑;同时老师对学生要充满希望、鼓励。鼓励对一个学生来讲是非常重要的,不能一味地批评。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等,使学生感到老师亲近。

2.使学生有学习的成就感。首先,要学生学好,老师必须教好。老师要引导学生由浅入深,遇到困难要循循善诱,特别是讲初三政治中比较抽象的内容时,首先要消除学生畏惧心理,产生成功感。其次,老师的提问必须因人而问,学习好的问题难度大,学习中等的问一般性问题,学习差的回较简单的问题。学生回答成功率高,就容易产生成功感。老师要坚持以表扬为主。

3.使学生学习上有轻松感。要合理安排教学的密度、难度和进度;要有张有弛;同时要注意变化教学方式,如在讲初二政治消费者权益的保护时可以通过多媒体手段让同学们欣赏几幅漫画:通过漫画刺激学生的兴奋点,同时巧用诙谐幽默的技巧促进学习兴趣。而且在轻松愉快中解决了消费者的权益是受法律保护的,我们应该提高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是合法意识这一重要问题;同时在引用漫画时还要讲求“精巧”,不可选太多、太杂,努力追求事半功倍的效果。

4.选择耐人寻味的事例增强学习兴趣。比如:在讲七年级教材《品味生活》一课时,播放《七子之歌》。我提示刚才放《七子之歌》时你想到了什么,有什么样的感受?接着进入主题:我们今天所要讲的内容是如何培养爱国情操。讲课过程中我又例举了“阿拉法特的头巾”,并提问:为什么不管什么场合总是围着一块头巾,而且左耳露出?这个问题一提出,学生注意力集中,兴趣倍增。我解释说:“阿拉法特所围的头巾的白格代表居民,红格代表沙漠中的贝都因人,黑格代表农民,他把左耳露出,使头巾呈现出不规则的巴勒斯坦地图。阿拉法特将代表其国土的围巾日夜顶在头上,以示不忘复国之志。”这使学生对爱国有了深刻的理解。

四、教师应使用多种教学手段,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热情,增强兴趣

在方法上要灵活、多变,不拘于一种或几种形式。例如,可利用讨论教学法、竞赛教学法。我们知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只要教学方法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变“要人学”为“我要学”,就是好方法。还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录像、投影、录音机、多媒体教学设备。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现代社会不断发展,对教师的要求也不断的提高,所以,教师要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采用正确的、新颖的、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