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杜甫简介范文
时间:2023-03-27 03:34: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诗人杜甫简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产前检查;妊娠解决;孕妇;胎儿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enatal examination moderate pregnant women on pregnancy outcome. Methods: in 2012 860 cases of maternal hospital production as the object,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prenatal examination and did not receive prenatal examination and pregnancy outcome differences. Results: accept the appropriate prenatal diagnosis of intrauterine infection in pregnant women, placental abruption, postpartum hemorrhage, placenta previa, pregnant women with pregnancy induced hypertension syndrome, neonatal asphyxia, neonatal intracranial hypertension and did not receive prenatal care of pregnant women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Keywords】 prenatal examination; pregnancy; pregnancy; Fetus
【中图分类号】R16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2-0411-01
产前检查是提高出生胎儿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保障孕妇妊娠及生产安全的必要环节。适度的产前检查能及时发现孕妇和胎儿发育的不良情况,采取及时是预防和干预措施以保障孕妇和胎儿健康。为了解产前检查对妊娠结局的影响,以2012年在我院分娩的860例产妇为对象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860例孕妇均为在我院进行分娩的孕妇,年龄23-34岁,初产妇658例,经产妇202例。其中有713例(82.91%)接受过正规的产前检查,记为观察组。其余147例孕妇未接受过系统性的产前检查或产前检查不超过3次,记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年龄、孕产史、孕周及身体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产前检查项目:观察组孕妇从怀孕20周开始接受适度的产前检查,检查内容包括孕妇体重、血压、宫高、腹围、胎心监护以及血尿常规等。每4周1次,孕期28周以后2周1次,待孕期36周时1周1次。系统性的记录孕妇产检的结果,发现孕妇及胎儿有异常情况,可增加产检的次数,必要时采取相应的预防或干预措施。
1.3 统计学方法:将两组孕妇产后结局的数据整理录入SPSS19.0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卡方检验,P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宫内感染分别为0例、4例(P
3 讨论
产前检查一方面检测孕妇孕期间身体、生理和营养状况,以防止妊娠不良事件。另一方面,通过对胎儿发育情况的监视,能有效的防止胎儿发育不正常以及先天性疾病等。这不仅仅对孕妇安全其保障作用,也能有效的提高胎儿出生质量[1]。
当前环境变化和孕妇生活习惯等,都对孕妇和胎儿有重要的影响。如环境中某些致畸因素导致胎儿发育畸形甚至死胎。孕妇吸烟、酗酒等能影响孕妇的分娩和胎儿健康。因此开展产前检查甚至是产前教育都显得十分必要。当产检时发现胎儿不正常,可采取终止妊娠[2]。可减少缺陷患者的出生,提高人口质量和缓解孕妇家庭压力均有重要意义[3,4]。
但出于伦理和道德关系,应对孕妇进行情况说明和教育,最终取得一致的观点进行相应的措施。
在本观察分析860例孕妇中,接受适度产前检查的孕妇宫内感染、胎盘早剥、产后大出血、胎盘前置、孕妇妊高征、新生儿窒息、新生儿颅内高压与未接受产前检查的孕妇均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宋艳萍,马常兰.健康教育对孕妇产前检查及妊娠结局的影响[J].现代医学,2010,38(4):377-379.
[2]王文萍,解其贵,蒋佩茹.孕期产前检查质量与妊娠结局分析[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1,19(4):69-70.
篇2
一、指导意见的出台背景和意义。
加快形成大中小会计师事务所协调发展的合理布局是《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关于加快发展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若干意见的通知》([2009]56号)(以下简称国办56号文件)的核心理念和精神实质,也是当前注册会计师行业着力推动的重要问题。国办56号文件明确提出,要重点扶持10家左右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加快发展,积极促进200家左右中型会计师事务所健康发展,科学引导小型会计师事务所规范发展,努力形成大型、中型、小型会计师事务所执业领域各有侧重、市场定位各有特色、服务对象各有倾斜、地域分布较为合理,不同规模的会计师事务所有序竞争、接续发展的良好格局。随着国办56号文件的贯彻实施和各项配套政策的落实到位,企事业单位特别是各类企业从提高本单位会计信息质量和社会公信力角度出发,迫切希望行业主管部门进一步明确不同规模事务所的服务对象和客户群体,以指导本单位选择事务所的相关行为。
指导意见适应企业的积极诉求,针对当前会计审计服务市场存在的无序竞争、恶意压价、“小马拉大车”等影响市场经济秩序和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行为,以《会计法》和《注册会计师法》为依据,从引导企业科学规范选择事务所角度出发,对大中小事务所与客户群体的协调对接提出了原则性、导向性意见。指导意见的实施,有助于各类企业根据自身情况和实际需要科学选择相应规模和资格的事务所提供优质服务,有助于各类事务所根据发展水平和比较优势合理选择相应的客户群体,大型事务所服务大型、高端客户;中型事务所服务中型、一般客户;小型事务所服务小型、基层客户的局面将日趋明朗化,有助于促进行业规模布局更加合理,保持行业发展良性态势。
二、指导意见的出台过程。
作为全国会计和注册会计师行业的主管部门,财政部高度重视事务所合理布局对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和注册会计师行业健康发展的积极作用,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确保指导意见各项规定的针对性和操作性。
(一)充分调研论证。财政部会计司成立专门的调研组,赴部分地区、企业和事务所进行了实地调查和座谈研讨,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起草制定指导意见。
(二)内部征求意见。指导意见草拟完成后,财政部会计司书面征求了部内条法司、教科文司、社保司、企业司、金融司、监督检查局、中注协等相关单位的意见。根据意见反馈情况,会计司对指导意见的施行范围和相关制度安排进行了调整完善。
(三)公开征求意见。在前期内部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为充分发扬科学民主决策精神,财政部就指导意见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公开征求意见为期一个月,共收到来自国务院有关部委、各省级财政部门,以及若干企业和会计师事务所的回复意见百余条。我们根据各方面意见反馈情况,再次组织相关单位座谈研讨,对指导意见作了修改完善,并按程序报部领导签发。
三、指导意见对企业选择会计师事务所有哪些原则要求?
指导意见的核心是要求大中型企业选择大中型事务所提供服务,小型企业原则上选择小型事务所提供服务。具体而言,指导意见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对企业选择事务所提出原则要求:
第一,大中型企业应当选择与自身规模、行业地位和社会影响相适应的大中型事务所提供服务。对于具备h股审计业务资格和证券期货业务资格的大中型事务所,由于这类事务所在执业质量、人才团队、业务规模、国际化水平等居于同行领先地位,大中型企业在选择事务所时可以优先考虑此类事务所。此外,对于采用合伙制或特殊普通合伙制的大中型事务所,由于其内部治理水平、一体化管理水平以及承担的执业责任较之有限责任制事务所往往更高,企业也可以优先选择该类事务所提供服务。
第二,境外上市企业,金融、能源、通信、军工企业以及其他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骨干国有企业应当优先选择有利于保障国家经济信息安全的大型会计师事务所提供相关服务。这是我国企业做大做强“走出去”、不断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国际资本市场认可度的必然选择,也是国办56号文件提出的明确要求。所谓大型会计师事务所,是指在人才、品牌、规模、技术标准、执业质量和管理水平等方面居于行业领先地位,能够为我国企业“走出去”提供国际化综合服务,由财政部、证监会推荐从事h股企业审计业务的会计师事务所。
第三,小型企业原则上选择小型事务所提供相关服务。对于小型企业出于提高自身管理水平、提升品牌形象或满足业务需求等原因,有意愿或能力选择大型或中型事务所提供服务的,指导意见予以肯定。指导意见所称中型事务所,是指行业排名前200位的会计师事务所(不含大型会计师事务所);虽未进入行业排名前200位,但在本省(自治区、直辖市)会计师事务所综合评价排名进入前10名以内的会计师事务所,可比照中型会计师事务所执行。
四、指导意见对企业采取招标形式选择事务所有何要求?
招标是企业选择事务所的一种方式。财政部高度重视事务所招标制度建设,出台了相关政策文件,对企业招标选择事务所行为进行规范。指导意见在现行规定的基础上再次强调,企业采用招标方式委托事务所提供服务的,必须严格遵照《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招标规范》(财会[2006]2号)执行;金融企业应当同时遵照《金融企业选聘会计师事务所招标管理办法(试行)》(财金[2010]169号)的规定。事务所在依据上述文件要求参与投标活动时,还必须满足财政部门、物价部门有关事务所服务收费的管理规定。概言之,事务所招标制度的核心是坚持公开透明、规范有序、质量为先的原则,坚决杜绝招标单位将服务收费报价作为确定事务所中标的关键因素甚至唯一依据。
篇3
摘 要:杜甫是我国唐朝现实主义诗歌派的代表,其作品充满对现实的讽刺,对社会现实的残酷,通过诗歌的形式表达出来,其生平著作坚持以社会写实为主,一抒发个人情感为辅,反应当时社会的黑暗和残酷。本文从多角度分析诗人杜甫诗歌中的现实主义特点,从了解杜甫的生平经历入手,全面分析杜甫诗人诗歌中的现实主义特色。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读者能更好地掌握和了解杜甫诗歌现实主义特点,并且了解当时唐朝社会发展形势,从历史角度学习诗歌中的精华,传承文化知识。
关键词:杜甫;现实主义;诗歌特点
诗歌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我国古代诗人智慧的集体结晶,值得我国学习和继承发扬。尤其是我国唐朝时期,诗歌创作的高峰期,出现很多著名的诗歌创作人。当时唐朝有以李白为代表的浪漫主义诗人,同时还有以杜甫为代表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以社会现实为写作题材,将自己的人生经历和对现实残酷的不满,通过诗歌的形式抒发出来,使得诗歌中蕴含着自己的独特魅力,值得我国学习和研究。
一、杜甫诗歌创作历史背景分析
(一)社会背景
杜甫生在我国唐朝时期,他出生的时期正是我国盛世唐朝由盛变为衰的过程,在唐朝安史之乱后,人们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杜甫也是背井离乡,到处避难。在这种社会形式下,作者一生的阅历也变得越来越丰富,使得其一生所见所感十分丰富,而杜甫本人又是一个比较容易感伤的诗人。所以,在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下,诗人杜甫经过精神上的斗争,创作了一系列的现实主义诗歌。这些诗歌在当时被人们广为传诵,直至今日,人们在次翻读杜甫的诗歌依然能有一种感同深受的感觉。这就是杜甫诗歌创作的精髓,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瑰宝,因此,我们研究和学习杜甫现实主义诗歌的特点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必须要全面学习杜甫诗歌中的现实主义特色,发扬民族文化精髓。
(二)个人经历
杜甫是我国唐朝著名诗人,被世人们称为“诗圣”,但是由于杜甫出生的朝代和青年时期经历的社会变动情况,导致诗人一生都处于一种颠沛流离的生活环境中,这导致诗人深切的感受到社会动荡不安的残酷和社会上一些不公平的现象和事情。因此,诗人才会从戎抒发自己心中的不满,并且结合自己游离在各国之间的人生经历,杜甫坚持要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写出来,希望通过自己的诗歌语言能警醒当朝为官的土豪绅士们,希望他们能将他们的力量用来帮助社会上的劳苦大众,进而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但是由于杜甫生活的现实环境与他个人意识完全不相同,导致其人生生涯中所见到和所感受到都是现实社会的残酷和人们的无情。在这种情况下,杜甫将生平的遭遇通过诗歌传达出来,用以警醒世人和抒发自己心中的郁结,也正是他所生存时代环境,造就杜甫一生坚持现实主义创作的诗歌风格,诗歌中都是真实的社会现象,无不透露着对社会现实的讽刺。
二、杜甫诗歌的现实主义特点
(一)社会写实为主
现实主义的最大特点就是坚持从社会实际出发,全面分析现实社会的黑暗,并且对自己满心的报复感到很强烈的失落感和无奈感。如在杜甫诗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有这样几句诗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鸣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几句诗歌是被世人传诵的绝句,其中表达诗人对社会上贫穷人们生活和富人生活之间的反差感到极大的不满,诗歌表达的意识就是如果自己能有豪宅,一定会给天下贫穷的百姓遮风挡雨,而不是只顾自己享乐。诗歌中一种宁肯自己委屈受罪也不愿意广大社会劳苦百姓受罪,这种思想中表达了诗人高尚的节操,同时也反应了当时社会的残忍和不公平,君王和土豪们不顾广大劳苦群众的生存,只懂得自己享受,这种现象激起杜甫的不满之情。在愤慨的情况下,奋笔疾书写下这首流传与世的千古名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句诗歌经过千年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仍在被人们牢记在心中,现在读起来依然能感受到当时杜甫的无奈和愤慨。杜甫的这句诗歌使得
(二)抒发感情坚持理想的特色
杜甫的现实主义主要是由于其自己的理想和报复没有施展之地,才最终导致其走向现实主义的诗歌创作道路,其中蕴含着理想主义和献身精神。如在杜甫《奉增韦左丞相文》中有提到“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这句诗词表达诗人希望君王能贤明,能大治天下,让百姓过上舒服的日子。说明杜甫具有远大的理想抱负,希望能为天下事做点贡献,他拥有高尚的情操,兼顾国家大事以及体恤民生和民情的理想,但是事与愿违,在杜甫生活的时代,唐朝君主越来越混匀,不顾朝事、贪恋美色,最终导致安史之乱,唐朝社会越来越动荡。同时还有杜甫的《同元使君春陵行》中“致君唐虞际,淳朴忆大庭。”,这句话表达诗人忧民忧国的心情,并且对国家忠心耿耿的高尚品质,作者喜欢通过诗歌抒发自己的理想抱负,毫不吝啬的诗歌言语,犀利的诗歌语言,使得人们在朗读杜甫诗歌时,也能有一种激情澎湃和愤世嫉俗的感觉。
(三)诗歌多样化的表现手法
诗歌表现手法的多样性主要表现在诗歌语言、结构以及手法上面,其诗歌写作中的表现手法多样多彩,他将自身经历和心中所想,通过想象力创作出具有特色的诗歌篇章,成为一代经典。如《读少陵集》中“少年莫漫轻吟咏,五十方能读杜诗……淋漓墨汁皆峥嵘”,这句诗歌中表达了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并且在诗歌中添加了对称以及顶针等表现手法。不仅读起来更加具有诗歌的节奏感,同时还能让读者有一种好奇心理,与愿意挖掘诗歌中的寓意和内涵。还有在杜甫《古柏行》一诗中有一句这样的话“霜皮溜雨十丽,黛色参天二干尺”,这句诗词中运用了明显的夸张手法。
(四)鲜明的人物形象塑造
杜甫现实主义诗歌特色就是源于现实,但是又高于现实,诗歌中的人物形象都是来自与生活中见到的人和事,但是作者能通过想象和描述,将人物更加鲜明化和生动化。如在杜甫诗歌《可惜》中有这么一句诗词“宽心应是洒,谴兴臭过诗。”这句诗词明确表达作者对现实社会的不满之情,以兴磊诗,凡是乱离之感,不平之鸣,个人遭遇及人民的痛苦生活感受等,随有所触即为诗。从杜甫诗歌中最能感受到的是作者对现实的讽刺,而不是坚持一种浪漫主义的基调,这种现实主义诗歌特色,是我国诗歌流派中的一种主流代表,是民族文化的精髓。
结束语
研究和学习我国唐朝著名诗人杜甫的诗歌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其诗歌在唐朝时期曾经风靡一时,并且知道今天都是国民学习和膜拜的对象。杜甫坚持社会写实,他生平诗歌创作全部坚持以社会写实为主,进而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杜甫的现实主义的特点就是其诗歌创作极具真实性和感染力,能让读者与杜甫产生一种强烈的共鸣,进而影响他人的思想和行为意识。不仅如此,杜甫诗歌语言上也很犀利和尖酸刻薄,直接将显示的黑暗描写出来,让世人更加清醒的认识自己生活的社会环境,以求得思想上的解放。(作者单位:商丘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 王晓蓉.明末清初的杜甫诗意图研究[D].上海大学:美术学(美术理论研究),2010
[2] 吴天虎.浅议杜甫诗歌的艺术特点[J].课程教育研究,2012(15)
[3] 张珂.杜甫诗歌“以记为诗”的艺术特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2008
篇4
在杜甫的诗歌中,尤其是后期作品,高频率出现的一个字就是“孤”。如在《登岳阳楼》《将晓二首》《孤雁》等诸多作品中作者有“老病有孤舟”“垂老孤帆在”“孤雁不饮啄”等这样的诗句,为何诗人频频写到“孤”,并以各种单只或单个的意象入诗,这很值得我们去沉思。
杜诗中的“孤”,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就是“寂寞”。当然,某些时候它在诗中的意思是“孤独”,那是从字面的解释来看。然而从更深层次来说,诗人不停地在诗中写孤独的雁,孤独的船,其背后是“寂寞”在作祟。在这里,我们引入对二者的心理学解释: “寂寞(Lonessless)指当我们的社会关系缺少某些重要特色时,一种主观的不愉。”“寂寞是个人的内部感受。”而相对于相对于寂寞这种主观感受,孤独(Aloneness)则是“与他人隔离的客观状态”①。由上述两个概念来看,我们可以轻松得出关于杜诗中的“孤”究竟是哪种状态。诗人没有离群索居,至少还与家人生活在一起,所以它不是一种“客观状态”,而称之为“寂寞”,正是由于他的社会关系缺少了“某些重要特色”,这种重要特色的消失造成了他个人内心的不愉受。在古代文人的生活中,其社会关系不外乎交友、入仕,与家人、与故乡的关系这几种。从杜甫在西南一带漂泊的时期来看,他生活中所缺少的正是其向往的故乡与朝廷生活――想入朝而不得,想归故乡又无所依靠。他漂泊西南的一个原因就是投靠亲友或亲戚,所以与朋友的交往在其生活中是不缺乏的,因为携家迁移,故与家人的关系也是不缺少的,他所欠缺的正是上述所言的故乡与朝廷生活。“罗勃特・魏斯以个人所缺乏的特殊关系为基础,而区分出两种类型的寂寞,‘情绪型寂寞’乃由于没有任何亲密的人可以依附”,“‘社会型寂寞’则当个体缺乏社会整合感或缺乏尤由朋友或同事等网路所提供的团体归属感时便会发生”②。依据上述心理学的理论,我们可以把杜甫的寂寞定义为“社会性寂寞”,原因是“因孤独而缺乏归宿”。从这儿我们就可以解释为何杜诗中频繁出现“孤”这一词汇了。由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用一个词汇来概括杜甫的这种心理状态,即“归属意识”。这种意识来自于杜甫的内心世界,是潜在的,可能诗人本身并未意识到这种寂寞的感觉来源于他内心对于归属的渴求。它是一种心理状态,在人离开他熟悉的环境和人群后便很容易产生,而杜甫长期作客西南,这一状态在他身上体现得尤为鲜明突出,并在作品中表现出来。
诗人寻找归属的过程中有成功,有失败。诗人并不只是寻找一种归属,人所需求的归属感有多种,依据不同的情况会有不同的需求。杜甫远游西南,自始至终是携家远游,而不是像其他诗人那样独自远游,这种情况说明诗人有对家庭生活的需求;他怀念故土,牵挂故乡的弟、妹,说明他有对故乡生活的需求;他念念不忘“长安”,在诗中反复提及君主和朝廷,说明他有对政治生活的需求。而且诗人在作品中提及自己时,标记的身份永远是“客”,这不仅是一种事实,还包含诗人隐于诗歌的深沉而强烈的“归属意识”。下面针对诗人可实现的归属――即内心对家庭的依恋而在现实中得以实现这一方面展开论述。
杜诗中有很多关于家庭、妻子、儿女的描写,这其中自然有儒家关注家庭、家庭观念深重的原因在其中,但如果细读这些作品,可以看出诗人不仅仅是出于传统的儒家观念而关心家庭,还有很多是出于情感的需求。比如他很多作品写了对子女的关爱,对妻子的愧疚,这在唐代诗人中是不多见的。在安史之乱爆发的初期,杜甫为了追随君王,不顾生命危险奔赴行在,也是在安顿好了一家老小之后。乾元诗人弃官携家迁徙,从此几乎不曾与家人分散过。当诗人不在家人身边,尤其是在安史之乱爆发的动荡时期,诗人写下了很多关于家人的作品,如诗人被叛军所俘,身陷长安,还在惦记着州的妻子和孩子,并创作了很多相关的作品,如《遣兴》《一百五日夜对月》《忆幼安》《春望》《月夜》等,写到“双照泪痕干”的妻子、“聪慧与谁论”的孩子,内心充满对妻子感激的“世乱怜渠小,家贫仰母慈”等。这是战乱中的杜甫和他的家人。
为了逃避战乱,同时也为了生存,杜甫携家在西南一带不停地迁移。诗人说他的生活是“因人作远游”(《秦州杂诗二十首》)的生活,这是因为杜甫弃官后没有了经济来源,为了生计,他只好去投靠那些可以给自己经济支援的朋友们。战乱时期生活艰难,诗人活得也并不潇洒,所以他屡屡在诗中提及无米无钱,生活难以为继,需要朋友或官员接济。如《戏简郑广文虔兼苏司业源明》《佐还山后寄三首》《奉赠李八丈判官》等,诗中嘲讽自己如“穷辙鲋”“丧家狗”,多亏朋友接济,生活才得以维持。他常常为讨得一点酒钱、一点稻米、一点果蔬专门写诗寄给朋友,虽然外表看来文雅,实质却是如诗人所说的,如同“穷辙鲋”一样,如“赖有苏司业,时时与酒钱”“已应舂得细,颇觉寄来迟”“堪闻霜薤日,重惠意如何”等。杜甫的这些努力归根到底是为了经营和维持家庭。他愿意为了家人的温饱放下尊严,所以我们在杜诗中从未看到诗人因拖家带口而发出的任何不满和怨恨,相反,诗人更多表达的是愧疚。他与家人同甘共苦而不愿离去的背后折射出诗人内心强烈的归属意识,这意味着一部分精神家园的存在。
在四川成都和夔州的一段时期,是诗人和他的家人生活相对平静也相对闲适的。他苦心经营浣花草堂,学习管理百亩农田,去严武幕府做幕僚,从他的这些努力和坚持可以看出诗人所承担起的对家庭责任。他的作品时时演绎家庭中的悲喜,这在唐代诗人中是不多见的。在成都几年的生活,杜甫获得了难得的快乐和满足。而这种满足几乎全部来自于他的家庭。因为仕途无望,于政治上他几乎无快乐可言,而他的家庭,让他内疚的同时也给他带来了不少来自内心的安逸和幸福。而只有一个人认为自己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的时候,他才会得到归属的满足感。如《江村》《飞仙阁》《奉赠射洪李四丈》《自阆州领妻子却赴蜀山行三首》《别李秘书始兴寺所居》等作品都是涉及家庭,并表达对家庭和妻子愧疚的作品,如“叹息为妻子,我何随汝曹”“飘飘愧老妻”等;当然也有欢愉之作,如“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做钓钩”,让人体会到家庭带给杜甫的幸福感和满足感;又如《元日示宗武》《又示宗武》等,都可以看出杜甫对家人的关爱及他从中得到的满足感。
注 释:
①② David O.Sears,Jonathan L:Freedman,Letitia Anne Peplau,黄安邦译、陈皎眉校订:《社会心理学》(第五版),五南图书出版公司印行,1986年版,第356页,第360页。
[参考文献]
[1] [明]王嗣.杜臆[M].北京:中华书局,1963.
[2] [清]仇兆鳌.杜诗详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3] 杨伦.杜诗镜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4] 浦起龙.读杜心解[M].北京:中华书局,1961.
[5] 施鸿保.读杜诗说[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6] 钱谦益.钱注杜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7] 金圣叹.杜诗解[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8] 冯至.杜甫传[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
[9] .白话文学史[M].长沙:岳麓书社,1986.
[10] 闻一多.唐诗杂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11] 陈贻.杜甫评传[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12] 莫砺峰.杜甫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
[13] 张明非.唐音论薮[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14] David O. Sears,Jonathan L.Freedman,Letitia Anne Peplau[A].黄安邦,译.陈皎眉,校订.社会心理学 (第五版)[C].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印行,1986.
[15]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16] 刘铁芳.生命与教化[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
[17] 任剑涛.伦理王国的构造:现代视野中的儒家伦理政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18] 傅庚生.杜甫诗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19] 朱东润.杜甫叙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20] 华文轩编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杜甫卷(上编.唐宋之部)[M].北京: 中华书局,1964.
[21] 李志慧.杜甫与长安[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
[22] 唐君毅.文化意义与道德理性[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3] 郑雪.人格心理学[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1.
篇5
关键词:芭蕉;禅寂;杜甫
1“俳圣”
松尾芭蕉(1644~1694),是日本江户时代著名的俳谐诗人。松尾芭蕉丰富多彩的俳句,被推崇为俳谐的典范,形成了日本俳句史上的黄金时代,因而被尊称为“俳圣”。芭蕉对中国诗文很有素养,他喜爱庄子的蝴蝶梦以至王齐物论的哲学,崇尚李白、杜甫的高逸诗境,这在他的文集句中可以反映出来,比如“蝴蝶哟,蝴蝶,请问何为唐土徘谐?”“你哟蝴蝶,我哟庄子,梦之心”。又如“今夜三井寺,月亮来敲门” 此句是将贾岛“僧敲月下门”改作的。“迷蒙马背眠,月随残梦天边远,淡淡起茶烟。”这句有杜牧《早行》残梦的意境,也会让人想起苏轼的“马上续残梦,不知朝日升”诗句。
2“禅寂” 和“悲秋”
芭蕉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善于选取最能反映思想感情的景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使客观的景物一一成为诗人主观感情意识的对应物,将抒情与写景完美和谐地结合起来,并能把上下景物有机的统一起来,浑然成为一体,不仅使画面色泽丰富协调,而且有很强的立体感。在他的俳句中,有很多通过平淡的东西体现了“禅寂”和“悲秋”的主题。以下例举芭蕉几首有代表性的俳句与中国古诗词进行比较。
2.1芭蕉俳句中的禅寂
古池や蛙飞びこむ水の音/古池塘呀,青蛙跳入水声响。
芭蕉的这首《古池》是在日本俳坛具有重大影响的名俳。它体现的意境是:在极幽寂的境界突然听到青蛙跃入池塘而响起水声。以一瞬间的小动作水声波动了大静的周围。
闲かさや 岩にしみ入る 蝉の声/寂静里蝉声渗入岩石。以上两句都是用“动”反衬“静”的写法,表现了幽寂、闲情、余情、纤细的情境,体现了作者幽思微情的境界。以水声和蝉声反衬了周围的寂静,与梁朝王籍的“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
菊の香や 奈良には古き たち/重九奈良风光好,古佛长伴香。这也是淡雅之作。“寂”与“禅”结合,带上宗教性的色彩。体现了禅宗的“孤绝”精神。此句淡淡写来,使人仿佛身历其境,得闻黄花清香,具有幽雅和宁静的情调。试看张继的“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枫桥夜泊》)”这是唐朝著名的诗句,不但在中国脍炙人口,而且在日本也妇孺皆知。姑苏城外的寒山古寺,在葱郁的林木中依稀可见。那悠扬的钟声在诗人听来是多么凄凉,此情此景怎能不使抑郁满怀的诗人更增添几分哀愁呢!
王维的诗句“爱染日已薄,禅寂日已固”(《偶然作》”)“一悟寂为乐,此生间有余”(《反复釜山憎》)。唐诗这种“禅寂”的思想,早就影响着日本古代和歌,比如藤原俊成编撰的《千载集》中“寂”句就已经带上这种“禅寂”的倾向,而这种思想倾向到《新古今和歌集》就更加明显,出现积极肯定“寂”的歌,于是出现西行、慈圆的“寂”形象化。芭蕉的“风雅之寂”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在和汉两种思想的接点上,确立在风雅之城上,贯彻其风雅之寂。
2.2芭蕉俳句中的悲秋
悲秋是中国古代诗词的一个极重要的主题,悲秋诗词承载了重大而丰富的内涵,悲秋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的母题,写秋之悲凉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大特点,刘禹锡有诗曰:“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而表现苍凉与寂寥也是“蕉风”的一大特点。芭蕉的俳句中有很多是描写秋天的,其中最典型的两句是:枯枝に からすのとまりけり 秋の暮/寒鸦宿枯枝,深秋日暮时。この道や 行く人なしに 秋の暮れ/秋日黄昏,此路无行人。这两句是芭蕉闲寂句风的名作,与寒山的“寒岩深更好,无人行此道”,耿的“古道无人行,秋风动禾黍”不无关联。读此俳句,秋天暮色中黑色乌鸦栖息于枯枝上的寂寥情景跃然进入我们的想象,它写尽了暮秋的凄凉光景。凄风冷雨中,旅人独自走在无人的路上,这不禁让我们联想到想到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首经典之作,元人周德清曾评之为“元人之冠”。全文没有一个字提到秋,但恰恰写出了经典的秋天景色,其感受也是传统的秋天的忧思。
从以上的对比可以看出,芭蕉的俳句从的意境、风格、写作技巧等方面都可以看到受到中国古诗“孤”“、寂”的诗境的深刻影响。
3杜甫对芭蕉的影响
在汉诗人中,杜甫对芭蕉的影响最大。他的俳句“忆老杜(杜甫)――西风拂续时,感叹秋声者无子”与杜甫《白帝城最高楼》“杖藜叹世者谁子”句法相似。芭蕉隐居的草庵最初由杜甫诗句“门泊东吴万里船”而取名为“泊船堂”,芭蕉的俳句「芭蕉野分してに雨をく夜哉(风狂雨暴卷芭蕉,大盆听雨秋夜遥)显然是读了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后有感而作。而芭蕉与杜甫的思想、人生,尤其是他们的境遇、以及各自的旅行都有非常多相似之处。
芭蕉把他的生活沉浸在艺术之中,他一生喜爱旅游,在旅行中,芭蕉写出了很多游记的名作,在游记中写了很多闪烁着珠玉般的俳句。他多年漂泊各地,接触山野人民生活,把自然美升华为艺术美,创造了独特的艺术风格。以下是芭蕉的俳句和杜甫诗的对比。
旅に病んで 梦は枯野を かけめぐる/卧病天涯人事绝,梦魂长绕枯野枝。据说这是芭蕉的绝笔,流露了客中沾疾自知不起的绝望心情。老病随身,凄楚孤独,梦魂无处可托,只能在荒郊绕枯树野枝,异乡寒夜凄凉的心情跃然之上。杜甫的“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江汉》)诗人说自己流落异乡,就好像一片浮云在遥远的天边飘荡,寂寞中只有孤月作伴,共度漫漫长夜的片云和孤月。芭蕉和杜甫的晚年情境何其相似!
初雨猿も小蓑を欲しげな/寒雨衣尽湿,行人冷凄凄。猿鸣声哀苦,想是要蓑衣。此句是松尾芭蕉1684年在旅途中创作的一首著名的俳句。芭蕉的这句“猿句”令人想起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的这首诗用猿猴鸣叫声的悲哀表现了作者远离家乡,拖着病弱之躯、孤独地旅行的情景,体现了羁旅者的悲凉、孤寂。叶渭渠先生说芭蕉的这句“猿句”是“松尾芭蕉模仿杜甫诗歌从形似到神似的完成,反映了芭蕉俳谐向杜甫现实主义诗歌精神的靠近,是芭蕉‘尝李杜之心酒’创作理想的实现”。
4结语
芭蕉开创的“蕉风俳偕”是日本诗歌史上的里程碑。芭蕉借助中国古代文学思想创立了“造化随顺”、“风雅之诚”等俳谐理念,将俳句改造成了与汉诗、和歌相媲美的风雅的诗文学,芭蕉的作品既保留了俳句的俳谐性,又具备了诗歌的高雅性,成为雅俗共赏的诗文学。
参考文献:
[1] 彭恩华.日本俳句史[M].学林出版社,2004.
[2] 王洪.古代诗歌鉴赏词典[M].北京燕山出版社,1989.
[3] 叶渭渠.日本文学思潮史[M].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
[4] 松尾芭蕉.日本古典俳句选[M].林林,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篇6
[关键词] 诗词鉴赏;鉴赏方法
第一,知人论世的方法。孟子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鉴赏古诗,首先要准确地理解它,所以知人论世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欣赏屈原的作品当然要明白屈原的家世、经历特别是他不幸的遭遇,了解当时楚国内外的情况,然后才能懂得他为什么会忠而见疑,为什么一再受到不公正的待遇而他仍然那样热爱楚国,宁可死在这里也不肯出国。如果我们不了解诗人杜甫在安史之乱中颠沛流离的痛苦经历,对于他在《春望》那首七律中所表达的忧国思家的心情便无从有深刻的体认。
许多诗歌的产生都有其具体的背景,诗人的写作意图可能会通过相当曲折的手段来表现,背景不明对此将不容易有深切的把握。晚唐诗人杜牧的《泊秦淮》写诗人夜泊秦淮,听到酒店歌女在唱陈后主时流行的歌曲,触景生情。尤其是最后一句使用曲笔,表面指责商女,实质上是指责那些点歌的人。《玉树花》之类描写宫女美色的歌曲,反映了南朝统治者醉生梦死的生活。因为晚唐时代,已经不复盛唐的辉煌,国运衰微,那些官僚豪绅不以国事为念,反而聚集在酒楼中欣赏这种亡国之音,怎能不使诗人产生历史可能重演的隐忧?
第二,前挂后连的方法。诗歌和所有的文学作品一样,源于生活,发自感情;而所有的诗人都生活在一定的文学传统之中,他不是也不可能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凡是优秀的诗篇往往既受到先前作品的滋养,同时也会影响及于后代。因此,我们在读作品的时候不妨推源溯流,关注我们面对的作品与前后诗作之间在思想内容、艺术风格、表现手法等诸多方面的联系,通过比较更深刻地体会这一首诗、这一位诗人的妙处。钟嵘《诗品》在评品诗人时常常提出他的诗源于前代何诗何人,虽然未必都讲得很准确,但仍然给予人们很多的启示。用这种方法读杜甫那些反映现实的诗,就能深刻地体认到他对汉魏乐府诗的继承和发展,同时也不难看出他对白居易等新乐府诗人的启迪,进一步认清杜甫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送别诗中的经典《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一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以理性的议论展现了友情和别情的新境界。真正的友谊不受时间的限制和空间的阻隔,既是永恒的,也是无所不在的。王诗之前,三国魏曹植有“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赠白马王彪》),王诗之后,唐张九龄有“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送韦城李少府》)。三位诗人的构思大体相似,气象各异,王勃在这中间承前启后。
运用典故在古代诗歌中极为常见,这是诗人们充分利用文化遗产的办法之一,一个意思不是直接地说出来,而是通过用典曲折地来表达,这样不仅可以使作品含蓄有味,也能增加作品的历史文化含量,引发读者更多的联想和思考。例如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这个典故说的是汉文帝时云中太守魏尚抗击匈奴有功,但因报功不实,获罪削职。后来文帝听了冯唐的话,派冯唐持节去赦免魏尚,仍叫他当云中太守。这里东坡借以表示希望朝廷委以边任,到边疆抗敌。
第三,单刀直入的方法。我们可以将目光专注于待赏析的作品本身,即不去管它的作者和有关背景,也不与其他作品发生联系,专门玩赏该诗,充分调动自己的想像力和领悟力来玩味艺术之美,领悟人生之趣。我们不妨直接与文本对话,神游其中,浮想联翩,获得审美的享受和哲理的启迪,我在讲授《春望》时,首先就直接让学生从字面上翻译这首诗,“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翻译为“国都被攻破,祖国山河依然存在。春天的京城,满眼是茂密的杂草”,学生翻译结束后,立刻就理解了战乱发生后草木荒芜,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和苦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翻译为“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落泪惊心”,作者的忧国思家之情溢于言表。“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翻译为“战火连续很长时间,一封家书抵上万两黄金”,作者急切期盼得到家人音讯。“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翻译为“头上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连簪子都插不住”,作者思念远在他乡的妻小,郁结在心头无法排解只好以手搔头,再次表达了他的忧国思家之情。等我们翻译完全诗后,这首诗我们的学生也充分理解了。
以上略举了三种具有中国传统的鉴赏古诗的方法。用西方传入的各种新旧文艺理论来观照古诗,有时也可以得到若干帮助,得到许多新的认识。不过西方文艺理论是从西方的文学创作中总结而来的,还有些是从西方哲学或者其他主导理论中引申而来的,用以分析中国古代作品,很可能格格不入,勉强套用尤其容易吃力不讨好。鉴赏古诗最好的方法是上述种种与古诗配套的中国传统的方法;中国古代诗学理论和诗歌评论方面的遗产极其丰富,亟宜取用。
篇7
关键词:诗歌课堂 想象力 语言 文学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3)02-0057-02
作者简介:赖思霞(1975―),女,广东梅县人,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广东清远连州市北山中学教师。研究方向:中学语文教学。无论是代表中国古典文学艺术精髓的古代诗歌,还是正处于探寻摸索阶段的现代诗歌,无论是西方的象征诗歌,还是浪漫主义诗歌,都饱含着想象。正如大海需与浪涛相伴,鸟语必与花香相随,只要谈及诗歌,就不能绕开“想象”这个话题。
那么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如何在诗歌课堂里,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插上想象的翅膀翱翔在神奇瑰丽的诗的国度,并从中感受美、发现美、探寻美,从而提高文学审美素养呢?
一、知人论世法
诗歌作品的创作与诗人的生活环境、理想追求以及时代背景都有密切的联系,所以在解读诗歌时只有了解诗人的生活环境、理想追求以及时代背景,才能真正走进诗人的精神世界,设身处地体验诗人的情感,这样才能准确把握诗人的写作意图与作品的思想内涵。
诗歌鉴赏是读者通过文字的意象表述,依靠个人经验的一种精神感受活动,是一个审美过程。诗歌的大背景确立了,理解诗歌的具体情境也就不难了。如在解读李煜的《相见欢》时,笔者在课堂上曾提了这样一个问题:“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这句中为什么诗人眼中的梧桐是“寂寞”的?学生就必须结合李煜写这首词时的遭遇:他由一个叱咤风云的一国之君,忽而沦为任人宰割的阶下囚,面对如此巨大的生活落差他才会有“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之感。学生只有了解了这些,他们才会深切领会到“锁”字的沉重,才能跨越时空,贴近李后主当时落寞愁苦的心灵,才能领会到“锁”住的何止是寂寞的梧桐和凄惨的秋夜,从而走进诗人的精神世界。
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在许多情况下,诗人的追求、遭遇会直接影响到他的心境。而此时此刻的心境又会给景物蒙上或悲或喜的主观色彩。也许美好的事物都会在特殊的环境里变得让人感伤,如在安史之乱中因被俘而被迫与家人分开的杜甫看到鲜艳的花朵,听到清脆的鸟鸣会发出“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感叹。在讲解《春望》时就一定要结合杜甫写这首诗的时代背景,想象杜甫在当时的心情,学生才能体会杜甫的情怀。
二、诵读法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读”的重要性。诗歌是高度集中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体,无论是古诗还是现代诗,无不饱含诗人的丰富感情与想象。诗歌语言凝练,形象生动,且具有和谐的音韵和一定的节奏,富有音乐美,因此特别适合诵读。要重视诵读,因“声”而体味诵读之趣,在诵读中可读出抑扬、读出轻重、读出舒缓、读出感情、读出境界,同时还可以积累知识、培养语感。
在《白雪歌送武判官》中,为了突出教学重点,笔者把诵读贯穿全文,首先要求学生读准字音,其次要把握好诗歌的节奏,要读出感情。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以春花喻冬雪,取喻新、设想奇,比喻中含有广阔而美丽的想象,同时字里行间又透露出蓬勃浓郁的无边春意,这句便要读出诗人的惊喜雀跃之情。范读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时要加入轻重缓急、颤音、拖音,并询问学生为什么要这样处理?在学生说了自己的感悟后,笔者再适当点拨:道路都已被大雪铺满,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遥望朋友远去的身影,在山回路转中渐渐不见,只看见雪地上留下的一行人马走过的脚印……诗人在此时的感情是不舍,是担忧,是难过……余味绵绵。教师此时的适当点拨,顿让学生的想象力在诵读中得到培养和发展。
诵读是和情感体验、语言积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反复多遍,最终烂熟于心的读。学生吟诵诗歌,抑扬顿挫,韵味无穷,教师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汉语言音律的美、诗歌意境的美、形象的美,还可以积累语言,受到熏陶和感染。诵读更强调个人体验,因为优秀的诗文具有想象丰富隽永、语言清新自然的特色,其强烈炽热的情感总是借助想象以创造丰富多彩的形象,描绘生机盎然、优美新奇的意境,是发展学生想象力的好教材。
三、歌唱法
诗歌最初就是以唱的形式出现的,如诗歌源头《诗经》及其后的《楚辞》《乐府诗集》等均源自民歌。中学生都是喜欢唱歌的,喜欢听音乐的,用歌唱法进行古诗词的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一定能增强学习效果。科学实验证明,音乐用于教育教学的关键是使学生进入一种放松的状态,使他们能够集中精力学习,在音乐塑造的氛围里,具体形象地感受诗歌的内容和情感,让学生展开想象,全身心地感受诗歌的艺术魅力,从而轻松掌握诗歌的相关知识。
在备余光中的《乡愁》一课时,笔者偶然在网上找到了1992年央视春晚胡浩波演唱的余光中的《乡愁》,就设计以这首歌导入新课。当低缓哀愁的歌声响起,学生的注意力很快就被吸引住了,笔者接着就问学生从歌声中听到了什么感情?歌词中表达的是什么感情?诗人是通过什么物象表现这种感情的?学生于是很有兴趣地去思考这些问题。
我们的诗歌教学其实都能借助音乐的翅膀,飞翔到一个轻松而美丽的境界,让学生在这种感兴趣的状态下学习和记忆,让他们在歌声中主动学习、愉快记忆。
四、图画法
多如繁星的古诗词之中,有不少诗文都给读者带来了强烈的画面感,这就是语言文字的魅力所在。希腊抒情诗人西蒙尼德斯曾说“画是一种无声的诗,诗则是一种有声的画”,由此可见诗画相通,引诗入画,画面诗化,诗人需要运用超越现实、超越生活之笔,方能写出“诗化”的画面。
篇8
关键词:中学语文 古代诗歌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3-0060-01
1 在赏析中知人论世,揣摩意境,品味语言
诗歌这一文学体裁与别类文学相比较,更加严谨、纯粹和精致。它是激情和语言的艺术,所以对诗歌的学习,贵在赏析。在赏析的过程中体会诗歌意境与情感。
诗,首先是情,然后是理。要了解一首诗在写什么,它想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情感,老师为把诗情传递到学生心中,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全诗,很有必要采用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的方法,谓之“知人论世”。“知人”首先当知诗人经历,比如骆宾王《在狱咏蝉》,题为“咏蝉”,实在写己。因此诗为骆宾王身陷囹圄之作,唐高宗仪凤三年,屈居下僚十八年,刚升为侍御史的骆宾王被捕入狱。其罪因,一说是上疏论事触忤了武则天,一说是“坐赃”。从诗的尾联“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来看,作者意在表露自己受到了诬陷,这首五律旨在以蝉之风餐露宿表明自身的高洁,求得世人的同情。如果不了解诗人经历,那么就很容易把此诗理解为一首未康挠轿锸而难理解作者情感。
“知人”其次当知诗人风格。如山水田园派诗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中“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一句与边塞诗人高适的《别董大》中“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一句就展现出悲伤惆怅和乐观旷达两种风格,又如我们熟知的李白与杜甫分别代表了浪漫与现实两种不同的诗风。
“论世”是指了解诗人创作的历史背景。如《春望》写于安史之乱。“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战乱让昔日繁华的长安城陷入一片萧索零落,诗人目睹这样凄惨破败的景象,不禁用这样忧国忧民的沉痛笔触写出了挂念亲人、心系国事的情怀,充溢着凄苦哀思。
所谓“意境”,乃“意”与“境”在同一画面中的有机统一,是指诗里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是指感情与景物交融所形成的的艺术高度。王国维《人间词话》有云:“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
揣摩意境,首先要着力于情境的再现。学习古代诗歌应当引导学生观此思彼,开展丰富的联想与想象,并以他们的实际生活经验和具体感受为补充,可使他们进入诗境,领略其间的无限风光。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让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体会“千山”、“万径”的广阔背景下,孤舟独钓的画面,领会诗人不愿妥协、不肯屈服的坚韧意志的深刻含义,从而把握意境,培养形象思维能力。
第三,品味语言,发掘深厚内涵,深入领会诗的意境。诗歌的语言是最精粹的,往往一个字、一句话就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意蕴。引导学生仔细品味,反复推敲,既理解字面之意,又理解字内之意。特别是那些关键性的词句,那些传神的“诗眼”,细细揣摩,于学生深入理解诗的主题与意境大有裨益。如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全诗围绕一个“怨”字展开,是写昭君之怨,更写作者之怨;又比如“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不仅用拟人的手法,把静止的景物变为动态景物,而且似乎使我们既感到了春风的温暖,又看到了春光的明媚,更感觉到了春意的欢腾跳跃,一派热闹和谐之景,表现出诗人独特的艺术感受。王国维说:“红杏枝头春意闹,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
2 在反复诵读中加深理解,加强记忆,增长积累
诗歌语言精练,富有节奏感、音乐美,朗朗上口,悦耳动听。非读不能见其美,非读不能见其情,非读不能见其意。通过反复诵读,渲染气氛,激感,体会情味,领略语言之美。通过反复诵读,培养学生朗读能力、记忆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学习一首新诗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把新诗与学过的篇目进行比较,以新带旧,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有时进行同类型的比较,有时进行对照比较,有时进行全诗的比较,有时突出某一点进行比较,加深学生的印象。如于漪教张志和的《渔歌子》时,就引导学生回忆柳宗元的《江雪》和范仲淹的《江上渔者》,进而比较三幅画面的异同,加深学生学习新诗的印象。
其次,要在拓展中反复诵读,加强记忆。运用联想,从作者拓展到作品。如学杜甫的《登高》时,要求学生到记忆仓库里寻找学过杜甫的其他的诗,如《春望》《石壕吏》,把学过的有关诗串在一条线上,对其诗风进行梳理总结,加深印象。另一方面可从诗的内容拓展到其他诗篇,也就是同一类诗人的不同篇目。如学王维的《使至塞上》,可以拓展到写塞外风光的有关诗篇,引导学生联想到王昌龄的《出塞》、卢纶的《塞下曲二首》、范仲淹的《渔家傲》等,分类存储在学生的记忆仓库里。
另外,教师可在教授其他体裁的文章时适当引课外读的诗到课内,既帮助理解所学文章,又重复背诵学过的有关篇目,加强记忆,增长学生课外知识的积累。如学《香山红叶》时,可让学生先背诵杜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突出经霜叶子的红,给学生以更具象的美感。学生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会感到所学有用,就更勤于学习,兴趣盎然地增进积累,课堂气氛与教师的授课方式也将更加活跃生动。
参考文献:
[1] 于漪.我和语文教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2] 周庆元.语文教育研究概论[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
篇9
关键词:音乐;图画;情感
音乐与绘画
“诗歌教学,朗读是学生走进诗歌感受诗美的重要途径。”但怎样通过朗读来更好地感受呢?我们不妨找一段与之相匹配的音乐,创设一个朗读的外在氛围,加以烘托渲染气氛!
如,在教学王维的《竹里馆》时,可先放一段《高山流水》,让学生聆听音乐,沉浸在这美妙的行云流水般的音乐声中,用心去感受音乐自在、轻灵、洒脱的气息。让学生在学习这首诗时,自然而然地感受到作者恬淡澄净的心情,洒脱、旷达的胸怀。美妙的图景就会自然而然出现在眼前:明月下,幽篁里,一个白衣胜雪的高士在抚琴长歌……
有些时候,诗歌的意境是一种美妙的体会,只可意会,不能用语言彻底表达,就可以借助音乐,让学生体会到这种意境,深入到诗人的情感,理解这份感觉。
比如,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在教学这首诗时,完全可用《十面埋伏》的音乐作为背景音乐,在这种急促、紧张、大气的音乐声中,一个锦帽貂裘,一马当先,挽弓射天狼的英雄形象凸现在学生眼前,让学生也感受到了诗中的豪气氛围,诗人的爱国情怀!所以,音乐是诗歌最美的诠释!让音乐带着学生真正走进诗歌,与文本与作者进行对话,与作者进行心灵的交流,产生情感的碰撞。能给学生“入乎诗中”的机会,能始终让学生沉浸于诗中,那么,最后学生对这首诗的理解感悟应该会是另一番境界。
唐代王维提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就是把文学中的审美内容附加到视觉艺术之中,使视觉的感受通过文学的提示而表现
出来。
我们在学习诗歌时,不妨也让学生通过画的形式来表现出来,并配上赏析。如,(《暮江吟》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在教学时展示诗歌和相应的画面,然后配以解读赏析:诗人站在江边,放眼望去,只见江面在夕阳的照耀下,如一幅浓墨重彩的油画。天气晴朗无风,江水缓缓流动,江面皱起细小的波纹。受光多的部分,呈现一片“红”色;受光少的地方,呈现出深深的碧色。
九月初三的晚上呀,露水圆圆的像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珍珠,在月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奇异无比!月亮,应该是后羿射日用的那把雕弓,一定是后羿累了,休息时,随手把它挂在了天上。通过画面的配合,学生对诗的内容情感一定会有更好的理解和解读,也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
物象与意象
谈到诗歌,就不能不谈到诗歌的物象和意象。在古诗词中,有一些物往往有它特殊的含义,诗人往往用它来寄托某种感情或渲染某种气氛,这就是诗歌的物象。如:
落叶――失意 春风――得意 流水――叹惜 杨柳――惜别 鸿雁――思乡伤感。
意象是物象与情意的融和,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意象一般是对文字所描写的物象的感受和体会,是在物象所烘托的氛围中达到的一种境界,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作者营造出艺术氛围,读者感受这种艺术氛围,当二者融合在一起,就创造出了意象和意境。
诗人所寄托的感情或渲染的某种气氛,往往都是通过一个个具体的物象来表现的!如,李煜的《相间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的忧伤、寂寞、失落和凄凉的心境,通过“西楼”“月”“梧桐”“深院”这些物象表现出来。离愁是一种抽象而复杂的概念,诗人把它写得很形象,写出其滋味,写出一种非常深切的人生感受。
模仿与创作
篇10
关键词:诗歌翻译;接受理论;读者接受
1.引言
在以前的翻译理论中,作者或文本中心论占绝对统治地位,没有考虑读者的接受,也没有考虑到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依据读者的接受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以人的接受实践为依据的接受理论的诞生使人们找到了新的研究方法,是方法论上的重大变革。本文从读者和译者的接受角度出发,以中国古诗翻译不同译本为例,阐释了接受理论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指出不同文本的出现是基于译者不同的接受和对译文读者接受的考虑,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采取的翻译策略必须要考虑译文读者的接受。
2.接受理论及其对诗歌翻译的启示
接受理论,又被称为“接受美学”, 20世纪60年代末作为一种全新的文艺批评理论在德国兴起,它不仅从根本上动摇了传统的文学研究模式,也给翻译研究带了新的启示[1]。
根据这一理论,文学作品本身并没有确定的意义,不同的解读来自读者不同的理解。在诗歌翻译中,译者不仅要根据自己的理解来翻译,还须考虑到译文读者的接受。
3.诗歌翻译中读者的接受
读者的接受可分为两类:译者本人的接受和英语读者的接受。接受理论可以用来解释不同的译文,译者也可以运用该理论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
3.1译者本人的接受
从接受理论的角度来看,文本包含很多不确定性,有多种不同的解读。因此,在诗歌翻译的过程中,译者根据自己的理解将文本具体化,于是产生不同的译文。如杜甫的一首诗[2]: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杜甫:秋兴八首)
译文一:
The myriad chrysanthemums have bloomed twice days to came—tears,
The solitary little boat is moored, but my heart is in the old—time garden.
(Amy Lowell译)
译文二:
The sight of chrysanthemums again loosens the tears of past memories,
To a lonely detained boat I vainly attach my hope of going home.
(Willianm Hung译)
译文一认为已经开了两次,未来的生活充满泪水,孤舟虽然已经下锚,但诗人的心还惦记着故园。第二中译文认为,诗人看到再次开放而落泪,而后沉浸在对往事的回忆中。诗人将对家的希望寄托在孤舟上。由这两个译文可以看出,不同的译者对同一文本有不同的理解。
作为原诗的译者,译者必须对诗人隐藏于诗歌之中的涵义作明确的解释。原诗中的“泪”是诗人的泪,还是的泪?是因为“他日”的辛酸而落泪吗?诗人的希望完全寄托在一只能带他回家的孤舟上吗?孤舟是不是不再启航?一个理想的译文应该考虑到这些问题,因此诗歌包含很多的不确定性,但这并不意味着诗歌是不能理解的,甚至是不可译的。
3.2英语读者的接受
中国古诗的翻译还需考虑到英语读者对译文的接受,根据读者的接受能力采取不同的翻译方法。如元稹的《行宫》: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这首诗描写的是一个年老的宫女在皇宫里的寂寞孤单的生活。如果英语读者不了解唐玄宗时期的历史,就很难体会到原诗中所包含的隐含意义。因此Giles这样翻译这首诗:[3]
Deserted now the imperial bowers,
Save by some few poor lonely flowers.
One white—haired dame,
An Emperor’s flame,
Sit down and tells of bygone hours.
(Giles译)
译者在译文中增加了“An Emperor’s flame”以使读者体验原诗中的忧郁,孤独之情。如果不考虑读者的反应,就无法传递原诗的意味。由此可以看出,可读性和可译性都不是固定的,翻译策略的随着读者接受的改变而改变。于是,又出现以下一种译文:[4]
Empty and falling down is the ancient traveling palace.
The palace flowers put forth their red blooms in silent neglect.
Inside a white—haired palace woman,
Idly mumbles of the glorious days of Hsuan Tsung.
(Soame Jenyns译)
4.结语
接受理论为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运用该理论在翻译过程中研究两类读者的地位很有意义。翻译过程是处理两种接受的过程:译者本人的接受和英语读者的接受。一方面,译者接受原始文本,阅读并理解它,然后在翻译时作出一些反应。这一接受是译者和原文本间的对话过程。另一方面,译者要预料到英语读者的对译文的期望,因此,他还必须和读者进行交流。这一过程是译者和读者之间的对话。只有在这两个过程之后译者才能进行创造性的翻译。
和其他文学体裁相比,诗歌是最难翻译的,因为其中存在着语言和文化的障碍。因此,翻译过程中需考虑到英语目标读者的接受,还要意识到读者的主动性。对同一诗歌不同译本的出现是由于译者本人对原文本的不同理解,另一方面也是出于对英语目标读者不同接受的考虑。因此,对诗歌进行翻译时,必须充分考虑到两类接受。
参考文献:
[1] 李上荣. 论诗歌译者的创造性[D].苏州大学,2007.
[2] 雷艳红. 从接受理论的角度谈中国古典诗歌的翻译[D].天津师范大学,2006.
[3] 雷艳红. 从接受理论的角度谈中国古典诗歌的翻译[D].天津师范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