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范文
时间:2023-03-28 15:32: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课堂导入部分
我们中国有句老话:“万事开头难。”的确,好的开头是课堂成功的一半。教师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运用电教媒体,创设出好的课堂导入,上课一开始就能深深地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点燃起学生求知欲望的火花,使他们情绪饱满地主动地去学习新知识。 课堂导入有很多方式,如下几种:
(一)音乐激趣导入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月光曲》一课记叙的是德国大音乐家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全过程。课文以两条线索贯穿全文,明线是事情的发展顺序,暗线是贝多芬的情感起伏变化,而这一变化又是由盲姑娘情感变化交织而成的。要想讲清这两条线索,体会课文内容的含义,重要的是讲好开头,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去学习,去理解体会。我是这样处理的,学生齐读课文题目后,立即播放《月光曲》乐曲,这时优美的曲调,悦耳的旋律,立刻吸引了学生,引起了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此刻,教师伴随乐曲的进行,运用富于感染的语气道来:“现在我们听到的是钢琴曲──《月光曲》。《月光曲》是怎样谱写成的?它的内容是什么?表达了贝多芬怎样的思想感情?这些问题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主要内容。”教师的巧妙点拨激发了学生欣赏音乐时探究的心理,又点明了本节课教学的重点;学生对《月光曲》的欣赏,也激起了他们学习课文的兴趣。
(二)创设情境导入
在小学课文中,许多文章文笔清新、意境优美,有的是借景抒情,有的是叙事抒情,有的是喻理抒情。教学这类课文,教师可借助电教手段,创设出课文情境,激起学生学习的情趣,使他们带着愉悦的情感进入课文的意境。
二、讲授部分
(一)置疑启发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常常抓住重点词语和含义深刻的句子,进行重点讲解。这些词句在课文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学中如果抓住这些词句,重点设疑,启发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去学习,可以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如小学语文《草船借箭》中的“神机妙算”一词是课文最后通过周瑜的话出现的,这是周瑜自叹不如的感慨之言,也是对诸葛亮这一人物的高度概括,光理解“神机妙算”一词,学生很难体会人物的性格,悟出人物之间的关系,必须放在借箭过程中去理解。故此应围绕“神机妙算”启发思考:在借箭过程中,哪些地方体现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重点学习借箭的经过,同时配合使用复合投影片。讲“去借箭时”,推上底片。投影出现一支船队连接向北岸开去。“受箭时”,放下复合片,呈现的是船队头西尾东一面受箭的情景。诸葛亮下令调转船头时,把投影片翻过来映出,出现的是船队头东尾西另一面受箭的情景。投影的演示,使学生看清了借箭的全过程,再加上教师绘声绘色的引读,学生各抒己见的议论,课堂教学异彩纷呈,井然有序。学生认识到,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就在于他知天文,晓地理,识人心,巧谋划,进而体会到,诸葛亮能克敌制胜的关键在于他运筹帷幄文治武功的经天纬地之才,及其胸怀天下、审时度势、高瞻远瞩的气魄。
(二)直破难点
例如小学语文《黄河象》一文,属于科普作品,包含着丰富的科学知识和推理过程。让学生参与科学家的推理过程,让学生经过自己的智力活动,支配、运用已有知识,从中探求真理,发现真知是培养思维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于是我把阅读的思维突破点、结合点安排在假设―推测―成因―结论上。如讲《黄河象》一文,即采用变序式教法,先讲难点第四段(推测依据),再讲第二段(故事过程)。设计制作投影片(刚发掘时象骨架图),让学生认真地观察投影,动脑思考:(1)发掘时为什么先发现象牙(2)骨架为什么斜斜地插入沙土里为什么脚踩砾石先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大胆地假设推想,再让小组推荐代表发言。各组代表各抒己见,互相补充修正,不断完善。最后教师指导学生归纳成因及小结:先发现象牙是由于黄河象落水时曾抬头呼救过;从“沙土”和“砾石”可以推测在很早很早以前,这里曾是一条河;从“脚踩砾石”可以想象黄河象失足落水那一瞬间的情景。在推测中,学生的头脑进行了一番紧张的比较、分析、判断的逻辑思维活动,直接突破了难点,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篇2
关键词:过程与方法 河流地貌 地表形态
与教学大纲不同的是,地理课程标准强调“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现,体现的是将学习的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积累和传承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变。所以在教学过程中,“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和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要将“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现贯穿其中,以提升地理科学价值,促进学生能力发展。下面笔者以《河流地貌的发育》的知识目标为例,探讨如何在地理教学中实现“过程与方法”的目标。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关于河流地貌的发育的知识目标为“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的影响。” 对该标准我们可作如下解读:本节课要求掌握的是外力的因素,即流水作用所造成的地表形态——河流地貌,河流地貌对聚落的影响及过程和方法上的要求,即结合实例和举例说明的探究过程等。
一、结合实例,分析归纳流水作用形成的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
河流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传统的教学过程一般为:先讲侵蚀地貌的形成概念,后讲河流发育的初期和河流形成后,侵蚀作用的特点。通过阅读活动,学生了解湖南省境内的张家界河谷的形成是河流的侵蚀地貌。河流的堆积地貌,主要是通过地势趋于平缓、河道变得开阔——水流速度降低——搬运能力减弱——泥沙堆积的因素形成。教师可以分别讲解发育于山前的洪积——冲积平原,发育于河流中下游的河漫滩平原和形成于河流入海口海滨地区的三角洲,最后让学生通过案例3和活动来了解河流的三种堆积地貌的形成。该教学有较强的条理性和逻辑性,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讲授较多的知识,但主要的缺点是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体,主导着整个的教学过程,学生只是在被动地接受知识,没有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将学生的“过程和方法”目标混淆成教师自己的“过程和方法”目标。
我认为,流水的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的教学过程可做如下改变:首先通过多媒体展示,应用Google Earth软件,让学生观看长江(或本土的河流如闽江)、黄河,由远到近,溯源而上浏览观察下游到源头的河流地貌,并设置提问:1.河流上游的河谷形态与下游的河谷形态是否相同?2.长江上游河谷形态与黄河上游河谷形态有何相同点?归纳河流上游河谷形态的特征。3.长江下游河谷形态与黄河下游河谷形态有何相同点?归纳河流下游河谷形态的特征。4.判断下列哪些图片呈现的是河流侵蚀地貌,哪些图片是河流堆积地貌。教师再展示湖南省境内的张家界风景旅游区,让学生推测张家界河谷的形成,说清流水的侵蚀作用和侵蚀地貌。通过课本中的实验活动,验证洪(冲)积扇形成过程和外部形态,思考坡度、流速以及颗粒物大小对洪(冲)积扇形态的影响。
这样的教学设计突出了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可以训练学生的比较分析、归纳整理的能力,有利于课程目标的达成。
二、举例说明,启发学生探究问题,归纳总结地表形态对聚落的影响
为实现“地表形态对聚落的影响”课程目标,教师要充分利用本节“活动”这个例子让学生进行探究。
活动:根据图,分析下列问题。
■
(1)为什么在河流上游,聚落位置选择在地势较低的A地;而在河流中下游,聚落位置选择在地势稍高的B地?
(2)A、B、C三地聚落哪个更有可能发展成为城市?为什么?
该活动目的在于让学生探究聚落的选址应趋利避害,避开自然灾害的威胁,河流地貌凭借着水源、土壤、交通等优势条件,往往成为聚落集中分布的地区。河流的干、支流汇合处,地势平坦,利于农耕和基建;便于人、物流的积聚和中转;还为城市提供充足水源,因此是城市发育的较理想环境。同时教师还可以联系我国南、北方地区,说明河网密度和水源获得的难易程度对聚落规模的影响。
三、设计试题体现课改,侧重考查“过程与方法”
例1.读“河流不同部位剖面图”,完成下列各题。
■
(1)与剖面图甲相对应的部位 (填字母),该处流水作用以 作用为主。
(2)与剖面图乙相对应的部位 (填字母),该处流水作用以 作用为主。
(3)与剖面图丙相对应的部位 (填字母),该处流水作用以 作用为主。
答案:A. c 堆积 B. a 侵蚀 C. b 搬运
该题给出的是河流的不同部位剖面图,要求学生利用图中提供的河流不同剖面形态对应河流的不同部位。河流不同的剖面形态与流水的外力作用有很大的关系,即与流水的侵蚀、搬运、堆积作用有很大的关系。整个解题过程考查了对地理思维过程与方法的落实情况。
例2.长江中游沿岸某中学地理研究学习小组在查询当地历史地理资料时发现了唐朝诗人胡玢的一首题为“桑落洲”的诗,描写了当地地貌和聚落的演变过程。河南安阳某中学在查阅历史资料时发现,殷商时代的居住风水——“攻位于讷”(讷:河水内湾环抱处,即河流凸岸),殷墟旧址就位于河流凸岸。
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
古岸崩欲尽,平沙长未休。想应百年后,人世更悠悠。
■
阅读上述材料和图示,完成下列问题。
(1)胡玢诗中“数家新住处”可能位于丁图中的哪一位置?
(2)“桑落洲”(桑落洲即江心洲)是怎样形成的?
(3)殷墟旧址选择河流凸岸的原因有哪些?(从农业、军事防卫和取水三方面分析)
■
解析:第(1)题,甲、乙、丙、丁四幅图反映了不同时期长江沿岸堆积地貌的形成,丁图中②处面积大,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有便捷的内河航运和海上运输,因此最有可能为②。
第(2)题,“桑落洲”即江心洲,由于河流中下游河道变宽时,水流速度减缓,河流携带的泥沙沉积而成。
第(3)题,河流凸岸堆积,凹岸侵蚀。
篇3
播放视频《地球上的水》
师:刚才这段视频为同学们提供了很多水的信息,水是生命之源,从本节课开始,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地球上的水。
【新知学习】
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板书)
【课标要求】
1.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2.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师:下面,我们就带着这样一个目的,进入今天的学习。
设问:同学们都听过“井水不犯河水”这句话,对这句话,你们怎么看?觉得它有道理吗?
生:思考,回答。
过渡:自然界中,水的类型很多,其中就包括刚才提到的井水(地下水)和河水,那这些不同水体之间有没有联系呢?如果有,它们又是怎样联系的呢?
一、相互联系的水体(板书)
用一瓶农夫山泉矿泉水为例,提问并配合板图:
1.这瓶水在进入瓶子之前,是来自哪里?(千岛湖)
2.千岛湖水又是哪里来的呢?(降水、地下水、积雪融水等)
3.降水又是哪里来的呢?(大气水)
4.千岛湖的水最后又到哪里去了呢?(主要流到海洋)
5.老师现在将这瓶水喝掉,它又变成什么水了?(生物水)
师:地理上,通常将某种水的来源称为它的补给,从图中可以看出,各种水体之间是有补给关系的,例如,千岛湖水可以补给钱塘江。所以,井水是可以犯河水的。
提问:刚才讲的这些水体,如果按照空间位置的不同,将其分为三类,应该怎么分?
生:(思考回答)
师总结: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
过渡:为帮助同学们理解这三类水体的补给关系,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实验:
模拟水循环:
1.在一个平底大烧杯中加少量的水,盖满底部即可,把一个装有沙子的小烧杯放入水中。
2.用一块透明玻璃盖住大烧杯,并将大烧杯放在支架上准备加热。
3.点燃酒精灯,给大烧杯加热,观察烧杯内和玻璃片上的变化。
师:如果大、小烧杯分别表示海洋和陆地,请同学思考,如何用箭头来表示自然界中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的相互补给?
学生思考并请一名学生上黑板画图,其他同学补充。
师:(板图)
■
师: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水在海洋、陆地、大气之间是可以循环往复运动的,我们将之称为水循环。
二、水循环的过程和环节(板书)
1.定义(板书)
师:板书补充水循环过程中的主要环节。
提问:所谓循环,就是有去有回,请同学们观察图中哪些过程可以构成一个循环?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总结并板书:
2.分类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
提问:1.淮河水参与哪种循环?
2.塔里木河水参与哪种循环?
3.海上暴风雨属于哪种循环?
过渡:刚才这个图是一个简化了的水循环示意图,下面我们来看一个完整的水循环过程演示。
师:动画演示水循环并提问。
1.海陆间循环有地球哪些外部圈层参与?(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
2.陆地内循环有地球哪些外部圈层参与?(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
3.海上内循环有地球哪些外部圈层参与?(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过渡:正是由于水循环能联系地球外部的四大圈层,所以水循环产生后,会对自然环境乃至人类活动产生深刻影响。
三、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板书)
师:蒸发从能量的角度看,是一个吸热的过程,通过水汽输送以后,到其他的地区产生降水,这又是一个放热的过程。通过全球的大气环流,水循环会将热量从一地带到另一地。
1.调节全球的热量平衡(板书)
师:演示黄河流域黄土高原和黄河三角洲图片,说明水循环的影响。
2.促进物质迁移,塑造地表(板书)
师:淮南工农业发展需要不断从淮河取水,淮河的水会用完吗?为什么?
3.促进水体更新(板书)
师:正如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拓展延伸:
设问:水循环有着自身的规律,但是人类为了自身的发展,也在不断影响着水循环,你们觉得人类最可能影响水循环的哪些环节?(地表径流、蒸腾、下渗、降水)
师: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如果是合理的,那会造福人类。
案例展示:都江堰水利工程对成都平原的影响(配图片)
师:如果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不合理,也会危害人类。
案例展示:2011年鄱阳湖的干涸(配图片)
学生分组讨论:
1.鄱阳湖干涸与哪些自然因素有关?
2.鄱阳湖干涸与哪些人为因素有关?
3.人类可采取哪些措施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呢?
过渡:水循环的异常已经影响到每个人的生活,包括生活在城市中的我们。
案例:南京、北京的内涝(配图片)
分析说明:南京、北京的内涝,除了降水异常外,人类对地表植被的破坏,导致下渗减少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师:淮南作为一座资源型城市,政府提出要把淮南建设成山水园林城市,所以我们感受到了我们家乡淮南的山更绿了,水更清了,我们的校园也因为花草树木变得更漂亮了。
教师总结:看来,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类一定要遵守自然本身的规律,否则就会危害人类自身的安全。
篇4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兴趣也是教学大纲和素质教育的要求。新课程在教学设计上明显增强了对学生的启发性,更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本文将在对传统高中地理教学进行反思的基础上,研究探讨增加学生对地理学习兴趣的途径。
一、新课改下对传统高中地理教学的反思
1、灌输式教学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的地理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用填鸭式机械地灌输知识的方法,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因缺乏学习动机和目标,容易引起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缺乏兴趣,听课不积极投入,把课业当成负担。
2、程序式教学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的地理教学,基本都是按照原有既定程序实施教学,缺乏教法和教学内容的灵活性,学生对地理知识、概念和地理现象的理解浮于表面。对书本和教师盲目遵从,不敢大胆置疑,缺乏创造性思维,直接影响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3、封闭式教学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的地理教学,把学生的身心禁锢在教室里,禁锢在地理教材、课堂练习、作业、考题和各种复习资料上,强迫学生机械地学习记忆、被动地接受知识。地理知识的学习缺乏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使得所学的地理知识与生活实际严重脱节,不能学以致用,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培养学生对地理学习兴趣的途径
1、通过直观教学激发兴趣。地理这一学科的知识涉及多学科内容,且很多知识抽象性、逻辑性强,学生理解起来有难度,仅凭教师一张嘴,一支粉笔和一块黑板也很难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因而,教师可借助地球仪、教学挂图和地理景观图片等各种直观教具,或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等,直观的将事物的本质要素和教学内容展现给学生。有助于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讲解“地球的运动”时,运用Photoshop或Powerpoint制作多媒体演示课件,直观地展示出地球在自转的同时绕太阳公转,黄赤交角的存在,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教师予以简洁的解说,美丽的星球和自然界奇妙的现象吸引了学生全部的注意力,使学生学习起来兴趣十足。
2、通过语言调控激发兴趣。语言是人与人沟通的媒介。我们之所以称教师的教学行为是“言传身教”,恰恰是因为教师的教学语言对与学生的学习的重要作用。无论那种教学行为,离开教师的语言都无法达到教学目的,因此高中的地理教师也应在教学中加强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研究探讨利用语言的调控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方式。在地理教材中,很多地理知识是抽象的,在教学中需要用丰富、生动、形象的语言或诗句、民谣、谚语等来引导学生想象,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使他们正确理解地理事物的特点还可使课堂教学富有感染力和启发性,增强学生兴趣,令学生神往,达到良好的效果。例如在学“水循环”时,我引用了李白《将进酒》中的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巧妙的将学生引入了想象的境界。即形象又生动,且加深了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以语言调控学生的兴趣要求语言准确性,逻辑性、生动性强,学生才会易于接受和理解。同时要尽量简明扼要、形象、具体;语音要清晰,音量适度,语速适中,以增强语言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描述地理事物和现象时,要生动形象;讲解地理概念时,要严密准确,化抽象为具体;总结规律时,要抓住要领,言简意赅;学生注意力分散时,可暂时变换声调,提醒注意。
3、通过知识生活化激发兴趣。《地理新课标》对地理教学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即“将地理知识作为认识现实世界,适应未来生活的经验准备,从学生身边的生活事例来具体认识和理解”。因此地理教师应思考如何把地理教学生活化,突破课堂教学空间,实行开放式的地理教学,使地理教学生活化。首先要在教学中擅于创设生活情景,把教学内容与生活情境有机结合,把抽象的文字知识转化为具体的生活情景,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帮助理解。例如在讲解如何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能源、工农业生产的合理布局、城市规划,旅游资源的开发等地理知识时,就可以结合学生熟悉的本地区实际情况加以运用。又如:在《亚热带季风》的教学中,教师可从生活情景导入:提问学生生活中所了解的我国哪些天气现象与季风有关,我们是怎样加以利用的?还可以结合实事内容例如引导学生对汶川地震的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进而探讨家乡所在地发生地震的可能性。这些问题的提出,把学生的思维引到现实生活中去,用学生身边的事情导入教学内容,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发展思维,还提高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深刻体会学地理以致用之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