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平凹散文秦腔范文

时间:2023-03-27 20:46: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贾平凹散文秦腔,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贾平凹散文秦腔

篇1

[关键词]寻根文学 民族文化 文学创作

在我国现当代文学史上,曾出现过一种被称为“寻根文学”的文学思潮,它在中国文坛上曾掀起过一股“文化寻根热”。这个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兴起的文学热潮,不仅在当时引起了许多作家和读者对于民族文化、地域文化的思考和热议,而且直到今天这种文化上的寻根求源也没有停下脚步。

“文学有根,文学之根应深植于民族传统的文化土壤中”①。在众多的关乎民族文化、地域文化的文学作品之中,似乎西北作家这个“团体”永远不能被我们忽视。而在众多的西北作家当中,有一个名字显得分外醒目,他的作品一向以纯粹、平实的语言,浓重的秦地情节给人以强烈的印象,他就是第七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贾平凹

秦人贾平凹,对于秦地的热爱、对于秦文化的思考,我们从其散文、小说中都能够了解到。这其中,我想,他的散文作品《秦腔》可以被视作分析贾平凹“寻根”情愫的很好例证。当然,这似乎和已然被我们认作是寻根文学代表作品的贾平凹的《商周系列》有着一脉相承的地方。

我喜欢从“秦人”、“秦地”和“秦腔”的三者关系来读这部作品。这主要也是因为我在阅读贾平凹其他作品的时候发现,他的情感及其所生发出的文字都源于对秦地文化的深厚热爱。由此,我们不禁想到文学史上,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寻根作家”的作品。这些文学作品都触及了作家们对于民族文化心理的挖掘和对传统文化意识的思考。

“山川不同,便风俗区别,风俗区别,便戏剧存异”。《秦腔》中,作者在开篇就给了我们他自己对于地域文化的理解。显然,作家的思考是很受大家认同的。

这篇文章的结构思路很清晰,由议论展开、夹叙夹议;先后写了等戏、看戏、议戏的场面,生动、形象,有感染力。想必给读者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这种场面的描写,地域色彩浓厚,给读者一种对秦地、秦人、秦腔的感性认识。而透过这些作品内容,我们能够看到的更有秦川一带文化具象后的影子。秦地自然条件的恶劣连结着秦人悲苦而又奋争的生命;秦人的释放和粗犷又造就了秦腔“吼”的艺术。秦人、秦地、秦腔就在这种必然的联系中完成着一次又一次的生命延展,绵延千年而历久弥新、生生不息。

也许,有人说“文化的交流是文化发展的动力”。我不否认这种观点,我只是想明确一个小问题,即文化的交流和借鉴一定不可忽视自身文化的价值。

“寻根文学”,乃至“文化寻根”不是复归传统,而是为西方现代文化寻找一个较为有利的载体。

在对于西方现代文学历史和作家的状况有了较多了解之后,迫切要求文学“走向世界”的作家也已经意识到,追随西方某些作家、流派,即使模仿的再好,也不能成为独创性的艺术创造。在他们看来,以“世界文学”的视镜从中国文化寻找有生命力的东西,才应该是中国文学更为可行之路。而这种“寻找”,正是“寻根文学”曾经做出的有力探索,正是像《秦腔》这样的文章背后隐含的、给予这个时代的巨大诉求。

在当今这个城市现代化、乡村城镇化的时代,我们见到的是街道两旁西式建筑林立、高校教舍竞仿白宫。那些涵养国人千年的民族文化也似乎止于考卷而距我们渐行渐远。这种退变是对自身文化忽视的必然。文化就似植物,倘若只顾枝叶而不重根基,那么再艳丽的枝叶也只是表面的繁荣。

“历史上与中国文化若后若先之古代文化……或已夭折,或已转易,或失其独立自主之民族生命。惟中国能以其自创之文化绵永其独立民族生命,至于今日岿然独存”②。我们应当珍惜这种文化的传承和积淀,珍视民族传统文化的意义和价值。

然而,凡是都要立足正反两面去看待。从上个世纪改革开放以来,寻根文学的兴盛在文学上引起了很多寻根作家在创作时吸收了大量现代主义甚至后现代主义的表现方式,在促进中国文学自身的发展上功不可没。在文化上,也引起了人们对文化继承问题的思考。但是,大多数作家对"文化"概念的理解是"以偏概全"的,“他们往往抓住某种民俗、习惯便刻意进行渲染,而忽略了对"民族性"的真正解剖。尤其是一些作家对现代文明的排斥近乎偏执,一味迷恋于挖掘那种凝滞的非常态的传统人生,缺乏对当代生活的指导意义,而导致作品与当代现实的疏离,这造成了几年后"寻根文学"的衰微”。这也启示我们如何在外来文化影响和自身文化有效传承之间摆正自己的位置;如何平衡这种关系。

我想,“寻根文学”所带来的“文化寻根”可以被视作为一种文学干预现实的努力。“寻根文学”和“寻根作家”的认识饱含着文学作品的现实意义,同时也告诉我们在分析现实问题时,不应当、也不能忽视文学作品的智慧。

参考文献:

[1]韩少功《文学的“根”》 1985年刊于《作家》

篇2

贾平凹就要五十五岁了,说自己开始变得平和。但更多东西的确未曾改变。从方新村的第一个书房“静墟村”到现在位于西安秋涛阁的“上书房”,他搬了九次。从上一个书房搬到这里断断续续用了一年的时间。每一件汉罐、木雕,甚至石碾子都是他不遗余力地抱过来的,包括老家棣花村魁星楼残存的屋角“鱼龙变化”。他把它缚在书桌正前方的复式二楼的栏杆上,一抬头就可以看到。

“鱼龙变化”表现的是一只鱼变成龙的过程,焦沉的木头把棣花乡搬进了西安城。鱼头连着龙身,是时光也是精神。

这是秋涛阁的最高层,是这座楼“最上面”的书房,书桌背对一面大窗,阳光高高地射进来,所有的石像都在看,贾平凹叨念:“与天为徒”,“不敢不努力”。

、 “静墟村”里三十年

书、房是贾平凹一天中也是他一生中待得最多的地方,如果没有别的事,每天他在这里的时间可以达到十六个小时,他经常早上8点就到,晚上12点左右离开。长期伏案写作缺少运动,也成为他多病的客观因素。在得乙肝的那段日子,病成了他感受生命的素材,写作反过来也在安慰他惶恐敏感的内心。见他时,他正患着耳道炎,记者也帮他把吸了药水的药棉塞到耳朵里去。第二天再见时,他披着外衣形容见了憔悴,眼中布满红血丝,耳中已然塞了药棉,一副用功过度的样子。

从1984年开始,贾平凹就陆续担任了陕西省作协副主席、西安市作协以及文联主席,兼各种社会职务,专职写作。他只爱写作,不爱去单位,屡屡在桌上留一字条:“贾平凹已来”,就消失得无影无踪,组织上专门开会讨论过这个问题,最终默许了贾平凹这个特例。

书房是贾平凹制造的另一个小世界。他时而非常自信,时而又显得谨小慎微,他自称“长安第一丑男”,说如果自己又高又帅,肯定会去做很多现在不敢做的事,他素来认为:“我本身社交能力和生活的独立性,都缺乏一些,只有写作,(我觉得)更充实一点,也更适应一些,因为我做别的事不一定能成功。”他又感慨:“搞创作确实不容易,文坛特别复杂,和社会是一回事,社会上有啥人,文坛上就有啥人。搞创作就是走自己的路子,能不能搞成靠自己一个感觉。”

1980年,贾平凹给自己位于西安郊区农村的第一个书房起名为“静墟村”,他那时的许多散文后面都有一行字:写于长安北郊静墟村,尽管这个名字早已不用,但它却不失为理解贾平凹的一个切口,“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贾于“闹世”中求静,把写作当成安身立命之本:“一辈子就闹这个东西了,乐趣就在这儿。”

他年轻时有股犟劲,曾经把自己关在西安的一间六平方米小屋中面对墙上贴着的一百三十七张退稿签发狠,说:“有人说我散文写的比小说好,我就不写散文了,专门写小说,不停地写,不停地要证明自己是正确的。”这种激情经久不衰,多年后,他在谈到《秦腔》的写作时说:“虽然写的是日常生活,但我写得很忘我,有时完全被语言的狂欢所控制,很兴奋很兴奋。有时,有朋友来访,我都是强迫着他们,要把写出的某部分篇章念给他们听。”

贾平凹不断在作品中做实验,这使他“产生快慰”,“攻击,诽谤,最多能引起两至三天的情绪不好,干扰不了我的步伐”。回顾近三十年与写作的痴缠,他说,“回头看当年曲曲折折发生的这些事情,有时候想其实是一种好事情。它逼着你只能走这一条路。当兵没有当成,民办教师不让当,养路工也不让去,这个杈那个杈都给你砍断了,你就只能往前走,就像创作一样,在各个时期他不停地争论你,但有正确的成份在里面,当时感觉很痛,但你吸收后能写出更好的东西。而鼓励你的人又把你往前推,让你不敢懒惰。”

与缅怀八十年代文学热潮相应的是,贾平凹更能适应新的形势:“我经历的年代是文学逐渐走向本身的年代,早年文学时常被当成一种工具,整个国家的文学土壤不是很肥沃,环境不是很好,不协调,各个阶段都发生过好多摩擦,我写的都是现实的东西,写现实的东西还要往前看,肯定有摩擦,开头批评我唯美,注重艺术不注重思想,然后又批评自由化倾向,慢慢才走到今天。”

同生活经历有关,他对写作一直有着很强的使命感,在这样一个社会发生巨变的时期,他感到很兴奋,“写作要讲大政治,转型期社会什么问题都会出现,到处都是素材。”但他也说:“我已不是血气方刚的青年,五十多岁了,确实感到生命的短促,命运无法把握,人太渺小了,人的一生又干不了几件事。”

五十岁后,不讲技法

贾平凹说,他现在五十五岁的节奏和三十岁的节奏是一样的,也是紧张,忙乱,不按时吃住,生活无节奏,容易疲劳,晚上回去睡觉觉得特别的累,中午有时也顾不得休息,每天都过着这种生活。

贾平凹很执著地守着自己的本分,“人之一生,取得小成功定要和环境作斗争,取得大成功定要和自己作斗争。”

与早期清晰、优美的作品相比,他更喜欢后期的作品:“看起来没有章法,写得不清晰,写得比较混沌了,可能有一部分读者就不容易接受。但基本是在现实生活中自己体会到的一些东西,年轻时写东西,会有意识地模仿人家,也会摘录好的东西,现在觉得那种秀美啊,清纯啊,水太浅,没有啥更深的东西,五十岁后就不讲究那些技法了,反正有啥感受就写,年轻时见啥都好奇,都想写,五十岁后见啥都考虑考虑,没意思不写了,产量相对低了,敏感度啊爆发力就不如年轻时,但思考更成熟了,生活本身有体验了,有智慧了。”

贾平凹喜欢收藏“大的东西”,如秦、汉、唐年间的陶罐,喜欢它们的朴素、简单和大气,喜欢根雕,不喜欢刻意雕琢的,要浑然天成。“把东西仅做,一切都是随着性情来。”字画也是,看的多,临的少,想的多,基本功训练得少,他的书房摆着收藏的拓片,还有他自己的字画,他喜欢魏晋的大气浑厚,写字也追求这种风格。骂贾平凹“文人字画”的人一向不少,他却我行我素,该开画展开画展,该卖字卖字,用字淘换藏品,并且乐在其中。

贾平凹时而表现出他的悲观,时而又显出他的超然入世,朋友间颇能以自嘲互博一笑,一些生活小事也能让他常开笑口:著作得以出版,殷切切送某人一册,扉页上恭正题写:“赠x x x先生存正。”一月过罢,在废旧书报收购店折价买回此书,于扉页又题:“再赠x x x先生存正。”邮走,躲进酒馆,坐喝,乐;夜里正在床上半醒半睡,有小偷光顾,他说:“朋友,把门拉上,夜里有风的。”天明寻着久未找着的一份资料,乐;出差去旅社住宿,服务员开发票,将“作协”写成“做鞋”,乐,当不得官。

贾平凹给自己买了一套《中国古鉴》,最近在读《黄帝内经》、《山海经》、《封神演义》这些不知读了多少遍的故事,与早年读书相比,他说:“生命到这个年龄,经历的事情多了以后,突然看到一本书,听到一句话,给你好多大的启发,把好多事情点通了,好多东西有体会,但没有说出来,也可能他从某个地方突然把你点破了,读书就读那么一点点东西,智慧就是那么一步步积累的,把啥都贯通了之后,积累的多了,就叫智慧了。有人前生就坐在那儿苦思冥想了。想通了,就是很简单的事情。”

篇3

凌晨五点,终于看完了《秦腔》全书。在专门安排的几个月用来学英语的时间内,看这种长篇的小说,实在是不应该,有不务正业之嫌。不过带着对新一届矛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的期待,上周末还是花全价买了本正版的《秦腔》,也显示对作者的尊敬。可是,看完之后,感到有些失望,和往届的矛盾文学奖获奖作品比较起来,实在不敢恭维。

基本上看完了前几届的矛盾文学奖获奖小说,总体感觉,大部分作品,在看完以后都能给人一种强烈的震撼,优美的文字,动人的爱情,曲折的故事情节,史诗般的文化元素,让人思考,让人感叹,人世沧桑催人奋进,命运多舛让人执着。看完之后都久久不能忘怀。

也许是期望值太高,也许是对秦腔这种艺术的无知,在看完《秦腔》之后全然没有那种兴奋和激动。简陋的语言文字,感觉不到文学的优美,简单的故事情节,看不出什么深刻的内涵,融合于文中的秦腔文化元素,也感觉不出什么美感。贯穿全文的一个疯子的叙述,说爱好像是病,说病又感觉是情,说神不是神,说迷不是迷,虚无缥缈,模糊不清,理不出头绪。音乐和色彩融合于电影的故事之中,能给人你震撼,可是用简单的秦腔乐谱融合与小说之中,确实难于读懂。《秦腔》中有意对农村习俗进行一些详细的描述,但也许是我本身在农村长大的原因,总感觉文中的那些描述,过程细节不详,背景原因不明,只是一种简单的罗列。一部文学作品,无论长短,无论读者水平高低,看完之后大都能够明白小说中的主线,可看完《秦腔》之后,合上书,我就在思考,它的主线是什么呢?疯子引生对女主人公白雪的爱吗?好像不是,那最多是一种变态,一开始就知道没结果的神经病,说男人不是男人,说色鬼他还满是纯洁。是以农村的发展和变化为主线吗?好像也不能成立,主要故事情节是一年之中的,前后不过几年的变化,以这么短的时间,描写农村的变化,未免太肤浅。整部小说的立意也无法理清,没有催人奋进的意图,没有叙述人世沧桑的深度,没有记录农村发展变化的长度,那一小段一小段的秦腔乐谱也不可能记录下秦腔艺术的精髓吧,即便是想作为一种色狼的发泄,那里面也只是一个一个粗糙的没有描写,低级的让人发呕,阴暗的没有一点的男女事实的罗列啊,无法尽兴,没有精彩可言。真不知就这样一部作品是怎么获得矛盾文学奖的。也可能是我欣赏水平有限,不能理解大师级作家的内涵。你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可人家给你谈的是如何杀猪,那就是屠夫的专业了。

一般武林高手,最高的境界是无招胜有招,一招致命。看完《秦腔》以后,真不敢想象作者是写作的高手,就这么一部作品,在后记中还详细记载,关门了一年,改了四遍才出炉。仔细想来,贾平凹以一部催人沉沦的《废都》成名于中国文坛,只是由于成名后不断有些散文和短篇出现,还能让人看到他的文字功底,对他多少还有些期待。但今天看完了这部其获得中国文坛最高荣誉的《秦腔》之后,脑子里唯一可以想象的是,其以中国著名作家自居,在觥筹交错的情景下,混迹于功利名义的场合之中,花天酒地,干些男女盗的苟且之事而已。江郎才尽,其实了了。

真想去找他退钱,三十六元,挺贵的,你要不信,也买本去看看,不过一定记着,只买盗版的就行,看完就可以厕所里见了。哈哈,权当笑谈!

篇4

溪 流

文/贾平凹

我愈来愈爱着生我养我的土地了。

就像山地里纵纵横横的沟岔一样,就像山地里有着形形的花木一样,我一写山,似乎思路就开了,文笔也活了。

甚至觉得,我的生命,我的笔命,就是那山溪哩。虽然在莽莽的山的世界里,它只是那么柔得可怜、细得伤感的一股儿水流。

我常常这么想:天上的雨落在地上,或许会成洪波,但它来自云里;溪是有根的,它凉凉地扎在山峰之下。人都说山是庄严的,几乎是死寂的,其实这是错了。它最有着内涵,最有着活力;那山下一定是有着很大很大的海的,永远在蕴涵着感情,永远是不安宁,表现着的,恐怕便是这小溪了。

或许,它是从石缝里一滴儿一滴儿渗出来的;或许,是从小草的根下一个泡儿一个泡儿冒出来的。但是,太阳晒不干、黄风刮不跑的。天性是那么晶莹,气息是那么清新;它一出来,便宣告了它的生命,寻着自己的道路要流动了。

正因为寻着自己的道路,它的步伐是艰辛的。然而,它从石板上滑下,便有了自己的铜的韵味的声音;它从石崖上跌落,便有了自己白练般的颜色;它回旋在穴潭之中,便有了自己叵不可测的深沉。

它终于慢慢地大起来了,要走更远的道儿。它流过了石川,流过了草地,流过了竹林,它要拜访所有的山岭,叩问每一块石头,有时会突然潜入河床的沙石之下去了呢。于是,轻风给了它的柔情,鲜花给了它的芬芳,竹林给了它的凉绿,那多情的游鱼,那斑斓的卵石,也给它增添了美的色彩。

它在流着,流着。它要流到哪里去呢?我想,山既然给了它的生命,它该是充实的,富有的;或许,它是做一颗露珠儿去滋润花瓣,深入到枝叶里了,使草木的绿素传送;或许,它竟能掀翻一坯污泥,拔脱了一丛腐根呢。那么,让它流去吧,山地这么大,这么复杂,只要它流,它探索,它就有了自己的路子。

我是这么想的,我提醒着我,我鼓励着我,我便将它写成了淡淡的文字。 (有删改)

【妙语采撷】

①它从石板上滑下,便有了自己的铜的韵味的声音;它从石崖上跌落,便有了自己白练般的颜色;它回旋在穴潭之中,便有了自己叵不可测的深沉。

②轻风给了它的柔情,鲜花给了它的芬芳,竹林给了它的凉绿,那多情的游鱼,那斑斓的卵石,也给它增添了美的色彩。

偶得:溪流最初是孱弱的,细柔的,但它在艰辛的不断奔流向前的过程中,不懈地探索,追求,不断地受到磨练,获取滋养,展示出不可阻挡的生命力量。溪流的情怀和性格不正是人生的写照吗?生命始于卑微、渺小,继而生长、强健,成长的道路是曲折的,要经历无数的坎坷和磨难,但人生的历程始终是丰富多彩的。生命的本质就是进取,就是奋斗,就是拼搏,就是奉献!

【思考练习】

1.语言积累:句式仿写。

生命像奔流的溪水,由孱弱到强大,把甘露奉献给大自然。

生命像___________________。

2.考点演练:谈一谈溪流具有怎样的形象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理解探究:读了《溪流》一文后,你有什么感想?请联系生活实际或社会实践,简要谈谈你的感受或领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 巷

文/贾平凹

这是一条窄窄的小巷。

原住着一群瞎子。他们没有汽车,也没有自行车。这个城市越来越现代化,他们的交通工具依旧是一根竹棍。

笃笃,笃笃,神奇的竹棍,再不长叶,也不生根,却是他们的神经和眼睛。在两边工厂院墙高高的相夹的几百米深的甬道里,他们步步往里走。甬道永远是潮湿的,阴暗的,白日没灯,黑夜没灯,他们似乎是绝缘体,光明对于他们是不存在的。

窄窄的小巷,被人们久久地遗忘了。一年,两年,大人不到那里去,小孩也不到那里去,偶尔有三只蝴蝶形的风筝飞进巷子,却挂在了巷子深处的屋檐上,无人去取,就一直倒吊在那里了。巷道里草漫了上来,渐渐覆盖了那古老的四方砖块。

今年春天,城市的上空又飞起了蝴蝶形的风筝,寂寞了一个冬季的天空,显得明快了。突然,这条窄窄的小巷口,拥满了人,都在看那墙上的一个牌子,牌子上写着:盲人按摩所。

消息爆炸了整个城市,都在传说:这群瞎子并没有默默地死去,几年里默默地学成了按摩术,可以治好多好多的病症。

这个城市的病人毕竟是很多的。病急乱投医,就有人进了这窄窄的小巷。一个,两个,十个,八个……瞎子们果然在那里备有按摩室。他们一次一次按摩得满头大汗,病人一次一次感到病情减轻,终就痊愈了。于是,一群一群的病人赶来,从小巷往里走,弯腰的,弓腰的,弓背的,拐腿的,歪脖的,这些在生活中痛苦,失去了人世乐趣和理想的患者,走一步,退半步,不知道这个小巷的深处,将是一个什么世界。

不久,一群一群的人从小巷深处走出来,他们都好了。那里是一个修理世界,修理师就是一群黑暗中的精灵。小巷里的草一天天踏下去了,又露出了那古老的四方砖块。但是,他们都在奇怪:这巷里,那病房里,全挂满了电灯,黑夜里在亮着,白日里也在亮着。

“黑夜和白天于我们都是一样的。”瞎子们说。

“那怎会一样呢?”

“过去是一样的黑暗,现在是一样的光明。”

“那你们能看见吗?”

瞎子们却笑了:

“请问,你的眼睛能看见你的眼睛吗?”

“不能。”

“是的,眼睛是看别人的,灯是我们的眼,所以我们看不见,但它却看见了别人,别人也看见了它呢。”

这灯就一直这么日日夜夜地亮着。

日日夜夜,患者从这个窄窄的小巷往里走,黑暗里,灯在照着,灯给了希望,他们一直走,走向生活的深处。

篇5

关键词:新时期文学;苦难意识;救赎

苦难是人类生存的一种常态境遇,虽然其本身并非是人生的一笔“财富”,但是在感受、承担和反思苦难这一客观事实的时候,人们会产生一种现实价值和理想价值。换句话说,当苦难从一种客观事实上升为一种人类所独有的自觉意识——苦难意识——的时候,人们便会从浮华的现实苦难表象潜入深沉的人生底蕴,从而体验人类生命的独特价值。因这种特殊价值,苦难意识与文学艺术在本质上具有相通性,成为众多文学家与艺术家常用的创作主题。在中国新时期文学中,许多作家对苦难进行了多方位、深层次的探索,并以多种方式来超越苦难,寻求救赎。

一、严肃式苦难救赎

随着“寻根”思潮的出现,一种现代精神层面上的苦难意识开始被中国当代作家们重视。自此之后,苦难成为了中国新时期文学的重要主题。在对苦难的直面追问与对救赎的勇敢探寻中,一些作家从民族文化、历史、人性等宏大角度对苦难意识进行了严肃式的反思与救赎。张承志因其在异国他乡的漂泊经历而产生一种深刻的民族危机意识。他在散文《无援的思想》中提醒国人,在“全球化”语境中,中国在世界文明的战场上实际处于弱势,我们应该怀有民族危机意识,不能沦为新的殖民地,即文化的殖民地。他期盼着民族文化战士的出现:“我一直想,文明的战争结束时,失败者的废墟上应当有拼死的知识分子”1。于是张承志救赎民族文化苦难的方式用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他高呼“今天需要抗战文学。需要指出危险和揭破危机。需要自尊和高贵的文学”2。同样对民族文化怀有苦难意识的还有贾平凹。贾平凹在《废都》、《秦腔》等作品中反思的是在商品化和全球化的语境中,中国知识分子在乡土沦丧之后所遭遇的精神苦难。他在这些作品中为传统士大夫精神和乡土文化唱出了最后的挽歌。张炜的苦难意识则主要来自于历史的罪恶:“思考历史是沉重的,这是因为它本身的滞坠与苦涩,因为所有的历史选择并非遵循后人看来一目了然的理性,而是按照每个时代所提供的各种模糊的可能性”3。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系列社会动荡对生命的贱视、对人性的扭曲,都是张炜的苦难意识的来源与反思对象。面对历史苦难,张炜选择的救赎方式是铭记历史、拒绝遗忘。这在他的作品中被反复强调:他在《柏慧》中写道,“我多么憎恨‘遗忘’。我认为这是人类最可怕的劣性,最可耻的疲痴。没有了记忆,也就丧失了理性。一切丑恶与污浊都是在模糊的记忆之言的遮蔽下肆意侵犯的”4;他在《家族》中感叹,“可怕的遗忘啊,它是迷人的婴粟花结出的果实,可惜它在我们的心田里总也不能结籽”5。余华对苦难的探索与救赎也非常具有代表性。余华的早期作品以建构奇异、怪诞、隐秘和残忍的文本世界为长,以血腥、暴力与死亡为主题,尽显人性之恶。但是从《在细雨中呼喊》开始,他的作品不再只是单纯地暴露苦难,而是以简练的笔法和饱满的情感,为苦难探寻救赎之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便是《活着》。这部作品所表达的是具有人类普遍意义的面对苦难的生存态度,即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小说的主人公福贵在经历了生活的大起大落、亲人们的离世之后,仍旧没有放弃生活,而是以超越苦难的达观态度平静悠然地活着。这种为了活着而活着的救赎方式,并不是一种消极的人生态度,而是从深层面对人性的回归。

二、戏谑式苦难救赎

当苦难意识成为一种价值标杆和崇高的代名词时,一个以“边缘人”自称的“文学混混”出现了。苦难在他的笔下成为了嘲笑和玩弄的对象,被其他作家高捧在上的珍品碎成了一地渣子。他就是王朔。1992年以后,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将中国社会带如价值有待重定的转型时期。文学的“历史化”书写受到冲击,对历史进行祛魅成为创作潮流,更加偏向个人化的写作也不可能再同1980年代那样可以引导和凝聚社会精神了。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作家王朔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并成为一种“现象”引起了众多争议与讨论。在王朔的众多作品中,《顽主》无论在语言风格还人物塑造上,是经典也是标志。所谓“顽主”,其实就是“地痞无赖”,但是在《顽主》中,“无赖”却有了新的定义:无赖就是无所依赖,无赖了就会真快活。“顽主”就是一群“无所依赖”的、游离于体制之外的社会边缘人,他们没有确定的社会职业,对体制既怀着不能进入的怨恨,又带着随遇而安的真快活。“顽主”可谓是王朔小说中人物的总括。在语言风格上,《顽主》也将调侃、反讽和荒诞发挥到了极致,完全剔除了生活中原有的崇高感与价值规范。名人名言被随意篡改,前后之间没有任何语义上的联系,表现出的只是莫名奇妙的荒诞感。而这种荒诞感正是王朔所要表达的一种“新的世界观”,这就是对生活的不完整性的认同。在王朔那里,生活没有什么崇高可言,更没有什么完整性可言,活着的人们都是不完整的,没有英雄,也无所谓反英雄,所谓的“正派人物”都是在装腔作势假正经,而不完整的人才是真正的人。王朔的这种反崇高引起了许多知识分子的不满,王晓明抨击王朔式的调侃是“取消了生命的批判意识”,“只能算作是一种卑下和孱弱的生命表征”。他认为,在王朔的小说中,不仅文化成为废墟,连嘲笑文化废墟的嘲笑者本人也是废墟,“一旦嘲笑者本人也成了废墟,那么,他就不能指向任何外部世界,于是便只有在玩弄语言的亵渎与嘲笑中获得一种式的”。6在王晓明看来,“王朔现象”表现出的正是中国人精神素质的恶化,人文精神的危机。王蒙对此却有不同的认识,他肯定了王朔对多年来流行的“伪道德伪崇高伪姿态”7的刻意颠覆,肯定了王朔对神圣与崇高的躲避和消解。王蒙所讲的“崇高”,指的就是苦难意识。王朔通过调侃与反讽来躲避崇高,剔除价值规范,其实是在努力消解新时期以来一直被大家反复咀嚼品味的苦难意识。社会在转型,时代在改变,沉浸迷醉并执着于苦难,在王朔看来也许是一种故作姿态的做作。而王朔对苦难的解构,又何尝不是一种对苦难的救赎与超越方式呢。

篇6

“昨晚,偶GG带着他滴GF到偶家来7饭,那个MM在吃饭时一直向偶妈妈PMP,那样子真是好BT……”你能看懂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吗?这可不是网上的帖子,而是一个高中生的作文。难怪老师感慨道:“教了10多年语文,现在竟然看不懂学生的作文了。”

随着电脑网络的普及,网络语言也应运而生,从早期简单易懂的“美眉”“伊妹儿”升级到“酱紫”“铜子”“粉稀饭”等。网络语言已经越来越让人感到不知所云。现在很多学生喜欢用的词都来自网络,比如“晕”“偶”“灌水”“恐龙”等。写作文的时候,很多人也会不自觉地使用。经常使用网络语言的人群中,青少年占了绝大多数。

面对汹涌而来的网络语言,有人甚至发出了“网络语言要‘革’现代汉语的命”的慨叹。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种现象呢?

【穷原竟委】――来自现象背后的思考

【材料一】

网络语言出现的原因分析

一、节约时间和上网费用

网络开通初期要拨号上网,上网聊天是一件很奢侈的事。因此网民们通过网络论坛(BBS)、聊天室或QQ等聊天时,为了节省时间,节约网费,尽量想办法用最少的语言,达到和别人聊天的目的。于是,网民简缩一部分汉语和英语词汇,还使用了一些谐音数字,如:“687”(对不起)、“88”(拜拜)等。

二、汉字输入低效化

汉字的输入比较机械、低效,远低于网民交流时的心理期待速度,他们根本没有耐性完整地将所要说的话一字不漏地打出来,于是便自发地采取一些省事简捷的办法,或大量使用同音字词代替,或将错就错,直到形成公认的新词汇。例如:在智能性全拼输入系统中没有“版主”这个词,网民就用“斑竹”代替,没有“主页”就用“竹叶”代替,“点心局”就代替了“电信局”等。

三、蔑视传统,崇尚创新,张扬个性

网络语言是一种伴生于网络的语言现象。网民由于大多数很年轻,具有自主、开放、包容、多样和创新的特点,他们蔑视传统,崇尚创新,具有极强的反传统意识。他们不愿受传统语法、语义规范和标准的约束,由此而创造出一种方便网络上沟通的语言变体――网络语言。

四、掩饰个人身份、年龄、性别和语言习惯

众所周知,网络空间是虚拟世界,因此大多数人为了掩饰身份,对年龄保密,不暴露性别,不流露语言习惯,而愿意以另一种专用的语言在网上参与论战、与人交流。

五、网络普及,人们的表达方式发生变化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宽带网的普及,人们的工作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更多人要通过网络进行工作、学习或者与别人交流。为了节省时间,也为了提高效率,很自然地会选择一些大家都能看得懂又很简洁的语言。

【材料二】

网络语言的特征

一、简洁省事

由于网络交际所依赖的手段的特殊性,网络语言具有明显的简洁省事的特征。网络语言除用字简洁外,还尽量突破原有书写符号局限,改变现有语言中某些词语形音义方面的约定俗成,创制了新的形音义的结合体,如字母词、数字词、图形符号等,其丰富性远远超过传统的语言模式,并且靠这些简单的符号传达丰富的思想感情和内涵。如:GG(哥哥)、DD(弟弟)、PLMM(漂亮美眉,即漂亮的女性网民)、PF(佩服)、BS(鄙视)、PMP(拍马屁)、1314(一生一世)、1573(一网情深)、596(我走了)……

二、幽默风趣

幽默风趣是网络语言吸引人主动使用并进行传播的主要原因。如:“斑竹”(版主,指网络管理员)“温酒吧”(Windows98)“温酒屋”(Windows95)“板斧”(版副,指网络管理员)“烘陪鸡”(主页homepage的拟人化译称)“瘟都死”(windows)“板砖”(用来攻击别人的帖子)”等词,都是用风趣幽默的语言来命名平淡的事物。网络作品中的语言也特别幽默风趣,像网络中非常流行的模仿痞子蔡的《第一次亲密接触》、雪村的《东北人》以及影片《大话西游》等作品,真是让人忍俊不禁。

三、尖锐新奇

“表老是PMP啊,这可是RPWT”,常常上网的人都知道这句话里面的“表”是一个错别字,“PMP”和“RPWT”都是取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大写字母简缩而成的。整句话的意思是:“别老是拍马屁啊!这可是人品问题。”整句话简缩后,给人的感觉很新奇,尽管所要表达的内容很尖锐,但是似乎在新奇中化解了这种冲突感。

四、杂陈多样

在网上,网民是以隐匿的身份加入一个聊天室或BBS的,自然就有了充分的话语权, 文字、图片、照片、符号、意向等,可以随便链接和镶嵌,可以自由粘贴和插入;对话文体可以是散文、诗歌、戏剧,不拘一格,或幽默,或嘲讽,或大加赞美,一切尽在嬉笑怒骂中……在多元化的现实社会环境中,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体验,也都有许多束缚;在虚拟的网络空间中,各种各样的人,发表着各种各样的见解和不满,这也难免导致目前网络语言的良莠不齐、泥沙俱下,使网络语言具有鲜明的杂陈多样的特点。

五、直观形象

在网络中,网民还充分利用键盘上的符号,创制了许多极为生动形象且风趣幽默的代表表情和动作的图形,用以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来模拟现实交际。例如:“(-_-)”表示神秘笑容,“: - ”表示平淡无味的笑,“^-^”表示眯着眼睛笑,“|-P”表示捧腹大笑,“: - )”表示咧着嘴笑,“: ) - -”表示大笑,“: - (”表示扁脸,不高兴了,“: - (*)”表示恶心,想吐,“: - P”表示吐舌头,“; - )”表示使眼色,抛媚眼,“: - o”表示哇塞,惊呆了,“*

六、个性化强

网络是一个在推崇个性、追求方面走得有点儿极端的世界,它为网民提供了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性的自由空间,这种空间因缺少传统社会生活中无所不在的“监督”而显得更加自由、更加珍贵。同传统的书面语言相比,网络语言由于减少了外来的束缚,往往在构思上更为巧妙,语出惊人、令人瞠目,从而最大限度地反映出每个人在语言上的创造力。如:“灌水”在网络中则表示在网上发表长篇大论而又内容空洞、“水分”含量高的文章;“恐龙”在网络语言中则指相貌丑陋的女性网民;“青蛙”是指网上的男性公民;“水母”指在BBS上极能灌水的女性网民。

(引自

《语言的新血液――网络语言》)

【众说纷纭】――来自社会层面的反响

【链接一】听听教师的声音

汉语作为一个国家、民族的符号系统,很多人仍然小心翼翼地保持着它的纯洁性,面对形形的网络语言,有的高呼“狼来了”,有的则感叹这是“语言的沉渣泛起”“文字的狂吠”。很多教师认为,网络语言与传统语言文字相比较,显得很不规范,它冲击、解构和颠覆了既有的语言规则。大量地使用缩写字、错字、别字是网络语言的一大特色。有些简写形式完全背离了人们传统的认知心理,试想,“神童”何以变成了“有神经病的儿童”,“绝代佳人”何以变成了“绝了后代的家人”?另外,网络语言中某些低俗、晦涩的词语也影响着人们的审美情绪,严重污染了汉语的纯洁性。台湾作家白先勇在总结现代汉语的命运时说:“‘百年中文,内忧外患’。其一是受西方语言冲击,汉语被严重地‘欧化’;其二是受到网络等大众文化及现代传媒的冲击、渗透与同化。”青少年正处于打基础的最好时期,他们思想活跃,接受力强,但由于知识面相对狭窄,驾驭母语能力较差,辨别能力不够,如果在书面文字上对网络语言不加以限制,就可能影响他们的文化修养和对传统语言的感悟能力。“对这种现象,不能简单地否定,更不能回避,而必须进行研究,共同商量行之有效的办法,对他们加以正确引导。”上海市建平中学校长、著名语文特级教师程红兵说:“网络语言能够快捷迅速地表情达意,但它们常常不合规范,对大多数生造词语,老师不能听之任之。一方面,应该让学生多阅读经典的规范文本,使他们在学习、模仿、借鉴过程中逐渐规范自己的语言;另一方面,教会学生把网络语言和文本语言区分开来,明确在什么样的语言环境中应该使用什么样的话语,遇到作文中不规范的话语,老师应该提出批评,并引导他们正确使用规范的语言。”

(摘自《新华日报》)

【链接二】听听作家的观点

贾平凹(不触网作家)

贾平凹不但不说普通话,也不会上网,可谓风格鲜明。近些日子,除了推出长篇乡土大作《秦腔》之外,贾平凹还选编了一本《优雅的汉语――我最喜欢的三十二篇美文》,出乎记者的预料,贾平凹虽然不上网,但是并不排斥网络语言。问他,知道“粉丝”吗?回答说,知道啊。知道“酱紫”么?知道啊!不上网怎么知道这些很新鲜的网络语言?因为家里有人上网,平时也常能听到别人说啊!

对于网络语言可能对汉语、对青少年的语感造成冲击,贾平凹觉得,网络语言的确有不成熟的地方,对青少年的影响也是巨大的,但是语言在发展,经历这样的过程是必然的,老师和家长应该对学生进行引导,多读一些意境、语感、内涵都很美的文字,培养孩子对阅读的热爱。

陈村(触网作家)

语言总在变化之中,它是约定俗成的东西,大家约定换一种方式说话,那是没办法阻止的。从《易经》《诗经》到今天的白话文,变化非常大,我们写下的自以为美妙的文字,即便是钱钟书的《围城》,老祖宗看到也要打屁股,视为妖孽。一种老的语言方式死掉,总有原因。时的铿锵蛮横演变到今天的肆无忌惮,跟我们剧烈变化的生活是有关系的吧。在这个浮躁的时代,语言容易直白浅露、妖形怪状。作为语文老师,要跟踪语言的变化,要了解“顾客”(指学生)的口语和书面语,这是教师的职业责任。如果有余力,应该分析语言发生了什么变化,各种表达的优劣。语言也总是在磨损之中,今天非常新鲜的词语,明天可能十分丑陋,跟时装一样。新词有个积淀的过程,大部分会死掉,少量成为经典。建议语文老师去网上翻看一下博客,也许能有感悟。

(摘自《中国图书商报》)

【链接三】听听文字工作者的看法

郑保纯(杂志主编)

网络语言对孩子的影响很大,但不必过于惊慌。这也没有什么,就像我,小时候在乡下,学了一嘴乡下土话,甚至脏话,后来到城里,都忘掉了。如果我还是在乡下,就会一直讲下去。网络上的话,也是这样。不过,现在有个问题,很多学生写作文用一些常用的网络语言,这个要坚决反对,这种简易、拙劣、错别字横生的网络语言传达不出语言的美,我们要保卫汉语的纯正。就像蛮好的一桌菜,后来主食上的是汉堡,太可气了。要由网络来反对网络语言, 要在网络中建设好的语言。语言这个东西,是我们生存的精神方面的地球,网络语言给汉语带来了伤害,是因为它起源于最早的一堆没有文化的痞子,差不多是网络的黑话。不过,随着博客的出现,那些口香糖式的网络语言现在已经少多了。所以,也不用太担心,不好的东西,从来是不长久的,好的语言会打败坏的语言,语言会自己净化。语言自我建设的能力,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链接四】听听中、高考阅卷者的建议

时下使用网络语言已经成为年轻人的一种时尚,一些特殊的网络用语甚至成为一些人的口头禅。专家提醒,考生在中、高考作文中使用网络语言时要格外谨慎。

近日有媒体报道说,2007年高考作文中,学生使用网络语言会被扣分。记者从教育部了解到,这一说法不是很确切。教育部考试中心有关人士表示,2007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大纲中,没有明文规定高考作文不能使用网络语言,只是要求作文语言通顺,用词贴切,文句有表现力。

首都师范大学附中语文教研组组长郑晓龙老师多年参加高考阅卷,他说,在高考作文中使用网络语言写作,拿到高分的可能性较小。像“顶”“狂顶”这样的语言,很多年纪大、不上网的老师都看不懂,有些符号严格来讲不算语言,它只是语言表达的一种辅助形式。

广东省高考语文评卷组组长、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柯汉琳老师建议,考生一定要谨慎使用不规范的语言。但他同时表示,语言总在发展,现在流行的手机语言、网络语言等,往往都具有新意,是民间智慧的体现。对于这些不规范的新兴语言,不能一棒子打死,必须分开来看。他告诉记者,在往年的高考中也发现不少考生使用一些新造的词句,其中有些还很生动。遇到这种情况,评卷老师把握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则就是,如果考生使用的不规范词句能够让绝大多数的广东人看懂,并且使用得当,就允许其偶尔出现,不会扣分,但使用这种不规范语言太多也会被扣分。

(引自网刊《专家称高考作文尽量少用网络语言》)

【链接五】听听语言学家的观点

时间是最好的见证人

在去年教育部、国家语委的《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中,曾明确提出“如何正确认识和评价网络语言,网络语言将向什么方向发展,它将会给母语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这些都是必须面对和关注的现实问题”。

对此,暨南大学中文系汉语教授伍巍老师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网络新词的涌现是网络发展过程中的一种伴随现象,它自身也有一个发展、矫正、完善的过程。对于这种现象,我们不必武断地妄加否定或肯定,宜在发展中观察、判断。在面向世界的开放形势下,网络应该走在最前列,各种语言成分、语言色彩的渗入是自然的,我们不必大惊小怪。每一个新词的产生都要受语言社会的检验,优胜劣汰也是语言发展的规律,时间将是最好的见证人。”

从网络词汇产生和发展演变的历程来看,未来的网络语言和词汇将会有三种发展趋势:

一是走下网络,融入社会,被规范后成为现代汉语规范语言的一小部分。这一小部分网络词汇主要包括一些基础词汇和一些被大家公认的词汇。“有些网络新词就很好,比如Email被翻译为‘伊妹儿’、乱发帖子被称为‘灌水’,既通俗又实用,完全符合汉语的造词习惯,已被很多人接受。”伍巍教授举例说。

二是停留于网络,成为网络方言的一部分。很多学者提出,网络用语如同方言一样,其中许多词汇的使用范围有很强的限制性,如“猫扑网”若有人说“我874你”之类的话,也只有“猫民”能接受,“874”只是该网一幅编号为“874”的图片,即一个女生拿扫帚扇一个男生的耳光。可见,网络语言对语境的依赖性超过了其他一般语言,尤其是不少网络词汇的意思还未完全定型,如果离开具体语境,就很难分辨它的意思。这些都表明,网络用语有其独特的使用范围和使用人群,并不要求全民都去理解、接受并掌握和使用它。《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修订主持人晁继周对未收录网络用语的解释是:“辞书在促进语言规范化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收录了近些年来出现的汉语新词2000多个,但是没有收录那些只在网络上使用的词语,因为那些词语对全社会而言,并不具有普遍意义。”

三是大多数网络词汇速生速灭,成为语言发展历史长河中的一粒沉沙。伍巍教授说:“语词是形、音、义三者的结合体,目前网络上出现的某些东西并不属语言的范畴,比如‘TT’表示流眼泪,它仅是从日本动画中借用的一种相似符号,并没有固定的读音。另外如一些QQ聊天用的表情符号,它可以传达情意,但也没有读音。网络上很多的表义现象只能是一种尝试,而非真正的语言。”“有一些‘词’很令人费解,比如‘pp’可以用来夸人漂亮,也可以骂人变态,没有固定的指向,很容易产生语义上的误解,且这些用语只在很狭小的网络圈子里周旋。严格地说,它只是字母夹用,而不是词。我想,网络词语的通行与最后选定,也会遵循约定俗成的规律,这也是不以少数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篇7

在此背景下,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接收、分析和评论图像文本的能力)就显得非常重要;而让他们学会制作图像文本,通过与书面及口头形式的结合,按预期效果组织和丰富图像,更有重要意义。西方国家的母语教育对此予以高度重视。

英国初中语文教材《牛津英语教程》第一册有一个著名的专题设计:我们在岛上的生活。该专题让学生通过想象到虚拟中的荒岛上进行一段探险生活。教材要求:想一想你选的岛上的情形,画图说明其主要特点,使用已提供的信息并加上你们自己的情况和其他详情;最后要求学生画一组连环画——小组荒岛生活纪实,将自己小组在荒岛上的生活场景画下来。

美国《普能提斯厅文学教程》高中语文第三册选取了乌尔曼的《一个男孩和一个男人的故事》。教材编辑为了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文本,设计了大量实践活动。其中一项是让学生在一张世界地图上找到喜马拉雅山、安第斯山、阿尔卑斯山和洛基山,然后在百科全书里找出每一山脉的最高峰和它们的平均高度,接着绘制一张图表,将最高峰和平均高度从高到低分别排列出来,与同学一起分享这个图表;最后要求学生在桌子上创制一幅大山的地图。

德国初中语文教材《现代德语》第七册有一个说写综合训练专题:乌托邦世界。专题让学生发挥想象力画出自己心目中的乌托邦世界:如果你们能够把乌托邦国画出来,那你们对这个国家的想象就更具体、更形象,那样你们就能更好地描述这个国家里的人、机器、动物、树木和房子。很明显,图像创作为学生下一步更好地去说、去写做了充分的铺垫。

澳大利亚《中学英语》第四册中的一个广告专题则让学生为一些产品(如名胜古迹旅游、微汽车、健康俱乐部)制作一条印刷广告,并给广告设计一个商标:建议使用与产品相匹配的艺术作品或图片,写出标题、副标题和广告主体,在练习册上设计版面,使其具有印刷效果。

近几年在我国影响很大的《美国语文》,更是在教材中安排了大量的图像创作练习。在《第一次美洲航海日志》、《穿越大裂谷》、《内战中的声音》、《龟背上的土地》、《密西西比河上的生活》、《稻草变黄金》等专题中,多次要求学生绘制地图,另有制做徽标、海报、拼贴画、卡通画、生活地标图、戏剧表演流程图、戏剧演出服装和化妆图等形式的要求。

仔细研究,我们发现:上述所有图像文本创作练习都紧紧扣住一点,那就是配合语言文字练习,促进学生母语素养的提高。

现在,回过头来看一下我国语文教育在此方面的状况。整体来看,近代以来,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几乎完全抛弃了“图文结合”这个良好的语文学习传统(鲁迅先生小时候不也是趁先生读书入神的时候才悄悄在下边绘制了《荡寇志》和《西游记》的绣像本吗);当代语文教育在“涂鸦杜甫”后则更加排斥学生在课堂上的绘图。这可能是出于一种隐忧:图像文本创作是一种歪门邪道和不务正业的表现,会影响学生对课文的深度解读。

实际上,这是一种误解。图、文是同源的,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说,图就是文,文就是图,它们有着共同的本质。专门研究图像理论的美国学者米歇尔从反本质主义的思路出发,绘制了一个“家族相似”的图像谱系[3]。

从上图可以看出,这五种类型的“图像”构成了一种错综复杂的相互重叠、交叉的相似关系的网络,而语言文字和图像之间存在着一种亲近、复杂的关系。这种理论,可以很好地解释文学作品的意象原理(尤其是王维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我们当然可以借助此种理论,图文互释,让学生对文的理解更有深度。在此情形下,很难说语言在表述思想的深度上一定优于图像。上文提及的八卦图、太极图,就是很好的例证。所以,因为担心出现“浅阅读”而压抑学生对画图的兴趣是不明智的,图像本身不会直接导致浅阅读。当然,如果在语文教学中喧宾夺主,因为过分关注图像而未能让学生充分地用心去触摸语言文字,浪费了学生细读文本的时间,那就得不偿失,走向另一个极端了。我们要做的是把握好分寸。

实际上,阅读的肤浅化,更多地源于我们细读文本能力的缺失。正如孙绍振教授所说:“许多学者可以在宏观上把文学理论、文学史讲得头头是道。滔滔不绝的演说、大块的文章充斥着文坛和讲坛。在文本外部,在作者生平和时代背景、文化语境方面,他们一个个口若悬河,学富五车,但是,有多少能够进入文本内部结构,揭示深层的、话语的、艺术的奥秘呢?就是硬撑着进入文本内部,无效重复者有之,顾左右而言他者有之,滑行于表层者有之,捉襟见肘者有之,张口结舌者有之,胡言乱语者有之,洋相百出者有之,装腔作势,借古典文论和西方文论术语以吓人,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者更有之。”[4]这无疑是真知灼见。有老师教《智取生辰纲》,主要分析杨志失败的七八种原因;教《陈情表》,主要带领学生讨论“忠孝对今天的人们来说有什么启发”;教《宝玉挨打》,请一位同学把宝玉挨打的故事说一遍,然后让别的同学说一下自己是否也挨过打,再请课堂上听课的家长说一下为什么要打孩子,然后大家一起讨论“打”是不是教育孩子的一种好方法,最后还请一位专家大讲了一通家庭教育课[5]。我们认为,像这样什么都教,就是不带领学生深入文本进行细读的课例,绝对不是个案。

剥夺学生创作图像文本的权利,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担心这会导致语文课堂教学的庸俗化、娱乐化。其实,庸俗化和娱乐化的教学取向,根源也并不在图像上,而在于已经深刻融入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消费主义文化和后现代主义文化这两种文化的联盟。在这两种文化的共同作用下,很多高尚、深刻、正确的东西被消解了,整个社会文化风习染上了浓郁的庸俗化和娱乐化色彩。如贾平凹的小说《秦腔》,被指责“确实生动地‘逼真’地‘还原’了日常生活的‘原生态’,但是,这种徒有形式的‘还原’是琐碎的、粗俗的、没有意义的”[6]。周涛的近期散文,也被批评为“虚妄无聊、世俗肤浅、萎靡不振”,并归入鲁迅先生所批评的“哼哼唧唧”派[7]。林长治的《Q版语文》,用模拟课文的方式把中学语文教科书中那些范文(《孔乙己》、《荷塘月色》、《卖火柴的小女孩》、《愚公移山》、《背影》等)中的主人公大大戏弄了一番,从而赢得了不少学生的心。在此文化背景下,即使没有图像介入,如果课堂教学的主导者——语文教师缺乏一定的文化鉴别力和批判力,语文课堂教学中也会出现言语活动的庸俗化和娱乐化。

有一位老师上《孔雀东南飞》一课,学生在老师的鼓励下畅所欲言,课堂上出现了如下解读:

兰芝太完美了,以致焦母疑心兰芝会给焦家带来祸害——兰芝可能会被人霸占去。小说、电视里经常出现这样的事,因为仲卿仅仅是个小吏。焦母自私、胆怯,就想打发她走。

可能是焦母心肠太善了,焦家的环境并不富裕。兰芝那么好,嫁到焦家,却要“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焦母实在舍不得,觉得很对不起她,就想把兰芝嫁到一个更好的人家。这时便想到了太守家,估计太守家可能跟焦家是世交。于是她狠下心来背着儿子跟太守合计好了以后,演了一个苦肉计——做个恶婆婆,遣归刘兰芝。

上课教师说:“有些同学不太赞成,甚至进行了批判,我没有否定。我说,大家能够大胆地联想想象,确实难能可贵。我们探讨了刘兰芝被休的种种原因,虽然不能断定哪一种是惟一的,但每一种都有它的可能。我们思考了,我们就有收获。希望大家勤学善思。”在这里,文学作品悲天悯人的高尚情怀被这种“怎么样都行”的价值虚无主义一扫而空了。

在另外一节课上,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对《项链》一课进行“拓展思考”,最“精彩”的“拓展”是:玛蒂尔德知道项链是假的,便萌生了复仇的心理。她先是雇私人侦探找了丈夫路瓦栽的不是并与之离了婚,然后充当佛来思节家的第三者。十年之后,小说中的她与佛来思节夫人的见面自然是掉了个儿[8]。

以上两个课例体现出来的低级、无聊的阅读取向,和图像又有何相干呢?因此,作为语文教师,我们需要做的,并非要让学生和图像绝缘,而是心中要有一杆称:既不能无视解读者的对话主体地位,又要对文学文化作品有一种尊重,不能无限扩张解读者的权力。当然,语文课堂教学中引入图像文本创作,必然会产生一定的娱乐性。但是,对于我们一贯严肃拘谨的语文课来说,如果适度,可以让课堂充满趣味,又何尝不可呢?

语文课堂教学中引入图像文本创作,不仅可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其他的作用。

有人认为,在当今的读图时代,过分读图会削弱学生的想象力。此话有一定道理。而根植于语言文字的图像文本创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个缺憾。因为这种创作,要求学生对语言文字必须有透彻的解读,在此基础上发挥较强的想象力,才能将图像作品创作好。有教师让学生绘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画面,实为妙着。当然,这种创作也应该把握好分寸。比如,在诗歌教学中如果掺杂进过多的绘图,肯定会对学生理解诗歌的“意象叠加”这一特征产生不利影响。让学生根据《天净沙·秋思》作画,就会如此,实际上远不如让学生在大脑里模糊地生成诗中的各种意象然后自由叠加效果来得好。

图像文本创作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甚至辩证思维能力,从而有利于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深刻感悟。有不少老师引导学生图文结合,在读文时画出相应的图像,深化了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如教读《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让学生为“拳打”精彩场面配插图;教读《孔乙己》,让学生画出孔乙己“排”、“蘸”、“罩”、“摸”的四幅画面;教读《鸿门宴》,要求学生画出人物座次图,从而引出一个很有探究价值的问题:项羽“东向坐”究竟是面向东坐还是坐于东厢(即东边)[9]?钱梦龙老师教读《中国石拱桥》,则干脆自己画了一幅赵州桥图,巧妙地帮助学生理解了文中的关键词句。在某校一次语文考试中,有一试题要求阅读课文《詹天佑》片段,然后作图:画出居庸关和八达岭隧道开凿方法示意图。该设计可谓别出心裁,可以很好地考查并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美国纽约达顿中学十年级的一堂文学课,学生们读完了莎士比亚的悲剧《麦克白》后,分组坐在电脑前完成教师交待的任务。一个小组在分析麦克白夫人的性格,学生好奇,她到底长成什么样?电脑数据库里调出各类数据:不同时期画家们笔下的肖像,好莱坞大导演波兰斯基1971年创作的同名电影中女主人公的扮相,还有百老汇剧场各种剧团演出时的片断[10]。这时,如果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将自己心目中的麦克白夫人形象也画出来和文学文本及其他图像文本相比照,就会收到很不错的阅读效果。

图像文本创作还有助于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主体性,从显性角度看,体现为主体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心理结构上反映出来的是人的自主意识、自主能力和主体人格[11]。可见,意识到自己是一个能动的参与者,并且能够做好一个参与者,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主体。而我们的学生主体性却如教育家佐藤学所言,常常在“闹哄哄”(小学阶段)和“静悄悄”(中学阶段)中被取消,在把“主体性”绝对化的同时,又被大一统教学形式最顽固地支配着。学生主体性成为虚假的“主体性”而不能真正得到落实,深层原因在于教育规训权力的运作。福柯认为:“规训性权力可以扩展到现代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学校、兵营、工厂、城镇以至整个社会都被规训性权力的网络所覆盖,现代社会是一个布满规训性权力机制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中,人类被规范化训练,犹如马戏团中的驯兽,人被固定在某些特定的区域,按照一定的标准被监视、训练、检查、管理,实质上就是被支配、被控制。整个社会是个大型的全景敞视的‘圆形监狱’,每个人都受到规训性权力效应的干预。”[12]图像时代的到来,将有助于打破这种大一统的教育规训权力。因为图像表征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影响着文化的每一个层面,从最为高深精微的思考到大众媒介最为粗俗浅薄的生产制作无一幸免。正如网络用语等符号一样,图像文本也是一定群体反抗规训性权力、表明自身存在价值的一种方式。图像时代推动的文化巨变的结果意味着更多人将面临更加平等的机遇以及更富有吸引力的挑战。“涂鸦杜甫”实际上就是长期以来被严重压抑的学生主体性(包括情感、愿望和创造力等)在寻找能量释放的突破口,尚谈不上是学生对知识和经典的有意亵渎。而这种主体性能量的释放,会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产生积极的影响,不仅可以起到一定的励志作用,还可以对学生因学习主体性长期以来受压抑而产生的被动、冷漠和自卑等不良人格起到一定的治愈作用。

一位八年级教师上《散步》的教学研讨课,“想给自己一些挑战,也让学生体验一下挑战的乐趣,也想改变一下沉闷的课堂气氛,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获取知识,于是选择了画图式教学”[13]。教学中,让学生提取文字,构成图画,由图画中感悟亲情、畅谈感受;然后回忆温馨画面,深切领悟亲情。图像创作在这里帮助学生放飞表达的欲望,从而让他们有话想说、有话可说、有话能说,效果颇好。

总之,图像文本创作在语文教学中绝不是如有人所言的“最宜于小儿”、是无足轻重的一种点缀。如果运用得当,尽管它不一定“关乎国家兴亡大事”,但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来说,不能不说是开辟了一个新维度。

参考文献

[1] 夏家顺,荣维东.媒介语言:语文课程语言类型的新变化.课程·教材·教法,2008(11).

[2] 李荣有.图像学的历史传统及其与现代的接轨.艺术百家,2012(6).

[3] 肖伟胜.图像的谱系与视觉文化研究.学术月刊,2012(10).

[4] 孙绍振.名作细读.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5] 王荣生.走进课堂——高中语文新课程课例评析.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6] 李建军.是高峰还是低谷——评长篇小说《秦腔》.文艺争鸣,2005(4).

[7] 王兆胜.折翅与坠落——谈周涛近期散文的价值迷失.文艺争鸣,2005(4).

[8] 李海林.语文教育的自我放逐(上)——评当前语文教育改革的几种倾向.语文学习,2005(4).

[9] 刘爱芹,单永进.“鸿门宴”上项王到底面向哪坐.语文教学之友,2008(4).

[10] 陈钟樑.“不可替代”与“不能替代”.中学语文教学,2004(11).

[11] 杜建中.自主性——教师成长的第一块基石.教育艺术,2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