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一个民族范文

时间:2023-04-04 17:18: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介绍一个民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介绍一个民族

篇1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一个少数民族——维吾尔族。

维吾尔族通常居住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以南和库尔勒地区,其余散居在天山以北的周围,少量居住在湖南桃源、常德以及河南开封、郑州等地。

维吾尔族的民俗习惯可谓多样化。维吾尔族待客很有讲究。如果来客,邀请客人坐在上席,摆上点心,然后再给客人倒茶水或奶茶,待饭做好后端上桌,要提一壶水请客人洗手。饭后,由张着领作“都瓦”收拾完餐具,客人才能离席。

维吾尔族的饮食习惯以面食为主,喜欢牛肉和羊肉。主食的种类有数十种。最常吃的是羊肉抓饭、包子、油条等。另外,维吾尔族还喜欢茯茶、奶茶。

桥,这就是我国的少数民族——维吾尔族!

篇2

7中华民族一家亲

教学设计

课题

中华民族一家亲

第二课时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五年级

学习

目标

1、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维护民族团结、尊重其他民族风俗习惯的意识。

2、

能力目标:能够尊重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维护民族团结。

3、知识目标:了解民族之间的差异,学会尊重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了解我国扶助少数民族的政策,懂得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必要性。

重点

了解民族之间的差异,学会尊重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

难点

解我国扶助少数民族的政策,懂得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必要性。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猜猜这是哪个民族的服饰

2、猜猜这是哪个民族的饮食

3、猜猜这是哪个民族的民居

猜一猜小活动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1、

思考:

(1)你从上述猜一猜的活动中感受到了什么?

(2)不同民族之间还有什么不同吗?

2、小提示: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我国各民族的生活环境、文化紫苏都有差别,表现在服饰、饮食、民居、节庆和礼仪等各方面。

3、活动园:五(2)班开展了一次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展示会。会上,同学们介绍了自己所了解的节日。

4、小小分享会:请你结合自己的经历或看过的资料,向同学介绍一个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可围绕下面问题进行介绍。

(1)节日的名称是什么?

(2)这个节日给你印象最深的习俗是什么?它有什么寓意?

(3)如果有人想参加这一节日的活动,你想提醒他注意什么?

5、介绍民族节日:那达慕大会、酥油花灯节等。

6、开动脑筋:想一想,文化习俗等的不同容易导致什么?我们该怎么办呢?

7、社会观察:由于各地区文化的差异,我们经常能发现一些游客因不了解或不自觉,而做了许多不尊重当地人的行为,例如:在摩梭人家里随意谈论走婚习俗,并将走婚过度解读。或是在古城里随意爬上民居的屋顶拍照,亦或随意将少数民族的生活方式评论为落后、愚昧等。

直观了解各民族之间的差异。

从不同民族的传统节日当中感受差异可能会带来的影响(好与坏),再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应该怎么做,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尊重其他民族风俗习惯的意识。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8、民族相处小贴士: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许多少数民族有不同的宗教信仰和习俗忌讳。俗话说:“入乡随俗”。在进入少数民族聚居区旅游时,应尊重当地的传统习俗和生活中的禁忌,任何人不能以自己的民族风俗习惯为标准,去衡量和要求别的民族,也不能以个人的好恶去对待民族风俗习惯,去处理与民族风俗习惯有关的事情。

9、我是民族风俗小达人:你还知道哪些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吗?假如去到当地,你会怎么做?

10、入乡随俗我能行:

(1)蒙古族认为火神或灶神是驱妖辟邪的圣洁物,所以我可不能当着他们的面跨越或踢火,不能往火上摔东西、扔赃物。

(2)回民禁止以食物开玩笑,特别是不能用进食的东西做比喻,如形容辣椒、西红柿像血一样红等。

(3)彝族男性最忌他人触摸自己头上的蓄发,认为这是不可宽恕的行为。

11、小数据:从数据中你发现了什么?对此,你认为国家应该怎么做?

12、小提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也不能少。我们56个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同心同德,守望相助,努力实现这个伟大梦想。(国家要扶助少数民族地区,实现共同富裕、共同繁荣)

13、国家的措施:

(1)实施精准扶贫政策。

(2)援助少数民族大行动

(3)开展兴边富民行动

14、播放视频《天路》

15、思考与感悟:你知道这条“神奇的天路”指的是什么吗?它“神奇”在哪里?

16、阅读角:“天路”颂歌。

17、解释:青藏铁路的重要意义。

把意识付诸行动,做到入乡随俗。

从数据中认识到不同民族发展的不均衡问题,懂得国家应该扶助少数民族,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

了解国家为实现共同繁荣所实施的举措。

课堂小结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我们56个民族一个都不能少,我们要团结互助,努力实现共同繁荣。

总结提升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板书

7中华民族一家亲

第二课时

1、不同民族之间的不同

篇3

【关键词】文化认同;国家认同;舌尖上的中国

在全球化的今天,各个国家文化的交融一步步开阔着我们的视野。与此同时,全球化也为每个民族、国家带来了文化认同和国家认同的问题。每个人在面临不同文化的冲击时,需要通过文化认同来实现自我的身份认同;而民族和国家则需要以历史、习俗、民族精神的认同来实现国家认同,促进国家的发展和维护国家的统一。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展现出天然食材与人工制作的巧妙融合,唤起了身处食品安全忧患中的国人对本土食文化最自然最淳朴的记忆。不同于以往的美食节目,它没有加入过多的商业元素,对美食的介绍不是流于表面,而是更多地融入对中国文化的诠释。另一方面,不同于其他历史文化类纪录片,它从平民化的视角切入,完美地结合了精英兴趣和大众口味,大大扩展了收看对象,为实现从文化认同到国家认同提供了最大的可能。

学者陆晔的实证研究表明:“从总体上看,大众传播媒介无论在公众对社会凝聚力的主观感知方面,还是对公众的国家认同,都可能产生一定的直接影响。”[1]事实上,根据网络上以及国内外专家对《舌尖上的中国》的一致好评,可以明显看出国人对它的认可。这说明,《舌尖上的中国》在公众对国家的认同构建中着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一、概念辨析

“一般说来,认同就是指对共同或相同的东西进行确认。认同的过程,就是人们通过他人或社会确认自我身份的过程,也就是在自我之外寻找自我、反观自我的过程。”[2]通过认同,人们在相互关系中可以增加确定性、建设性的因素。“认同本质上是对自我根源的不断追寻,对自我身份的不断追问,是对人类自然家园和精神家园的双重探究,是对生命意义的终极关怀。”[2]

“文化认同,就是指对人们之间或个人同群体之间的共同文化的确认。使用相同的文化符号、遵循共同的文化理念、秉承共有的思维模式和行为规范,是文化认同的依据。认同是文化固有的基本功能之一。拥有共同的文化,往往是民族认同、社会认同的基础。”[2]《舌尖上的中国》正是以“食文化”这个中华民族的共同文化构建了文化认同的基础。崔新建认为,从类型上看,认同包括民族认同、种族认同、社会认同、自我认同、文化认同等多种类型,但他认为这些认同的核心是文化认同。“一方面,是因为在民族认同、社会认同和自我认同中都包含着文化认同的内容;另一方面,认同所蕴含的身份或角色合法性,都离不开文化。身份、角色、合法性,都只能在一定的文化中才能具有意义。即使是与认同不可分割的自我概念,从根本上说也是文化的产物。”[2]

笔者赞同崔新建文化认同的概念,并且认为国家认同也包括在认同范围之内,而文化认同是国家认同的核心。一方面是因为国家认同中包含着文化认同。比如中国人和美国人在国家认同过程中,不仅仅强调肤色等生理特征的不同,而且中国人更强调“龙的传人”这一文化概念的认同。另一方面,正如崔新建所说,认同所蕴含的身份或角色合法性,都离不开文化。身份、角色、合法性,都只能在一定的文化中才具有意义。

胡阿祥在《何谓历史,何谓中国》一文中,分别从地理概念、文化概念和政治概念等方面对“中国”概念的由来、历史做了梳理。

在地理概念上,先秦时期,“中国已经成为诸夏国家的共同称号,成为拥有共同地域的专称”。[3]历史上,作为地域概念使用的“中国”随着中国地域范围的不断扩大而改变,非汉族建立的国家也往往自称“中国”。从这个角度理解,地理中国不是哪一族的中国而是各族共有的中国。

文化中国的概念较为宽泛。先秦时期,文化概念的“中国”是一种美称,是“其人泽聪明睿智,其财则万物所聚,其礼则至佳至美,是具有高度文明的区域”。[3]文化的不断进步和对周边蛮夷的不断中国化,对周边国家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这奠定了中国这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的思想基础。

政治概念中使用的“中国”逐渐走向定型是晚清时期。“政治概念的‘中国’较之地域概念和文化概念的‘中国’,更加客观、更加全面,它是中国概念在新时代的新发展,是中国含义的升华,它充分反映了这样的史实:中国的历史是中国的境内各民族——无论文化高低,地域远近,是汉族抑或非汉族——共同缔造的。中国的版图是由中原和边疆共同组成的,现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继承。”[3]

二、从文化认同到国家认同

基于胡阿祥对中国的定义,本文认为《舌尖上的中国》通过对中国食文化的介绍和阐释,从以下三方面起到了国家认同的作用:

(一)地理中国的认同。中国拥有众多的人口,也拥有世界上最丰富多元的自然景观。多元的自然景观和不同地区的不同气候为人们提供了最为天然和众多的食物原材料。不同地区的人们依山傍水生活形成了当地独特的饮食习惯和风格。在《舌尖上的中国》中,对食材、食物的介绍都会跨越整个中国。

中国广袤的疆土、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复杂的地理环境和政治经济环境,深刻地影响着我国区域文化格局的形成,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不同地区的方言。一方面,方言是区别不同文化的最明显标志。在《舌尖上的中国》中,由当地人介绍美食时,通常使用的是当地方言,体现了纪录片的原生态特色。方言的使用一定程度上会提高本地区人们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另一方面,不同的方言也体现着文化的多样性和一定文化冲突的存在。“文化冲突固然会引起文化认同的危机,而文化冲突的最终结果又总是强化了人们的文化认同。”[2]因此,使用不同地区的方言,会增加各地区人们对自身所处地域的文化认同,并且进一步增加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在更大范围内认可和包容不同的文化。对于中国这个地域广阔的国家而言,增进各个地区的文化认可和包容,无疑有着重要的作用。

以镜头的跳跃和原生态的语言展现不同地区的食文化,使得《舌尖上的中国》充分反映了中国人以物载情的思维习惯:对于食客来说,能吃到纪录片中介绍的食物是尝到了正宗的家乡味、地方味,而对于观众,尤其是远在家乡之外的人来说,《舌尖上的中国》留给他们更多的是“看”到的家乡味以及对家乡感情的寄托,故土、乡亲、念旧的情感在观看纪录片时得到了升华。这种味觉、视觉以及情感上的满足,为人们增进地理中国的认同提供了基础。

在《时间的味道》一集中还特别介绍了台湾西南沿岸的特产——乌鱼子。该集从乌鱼子的处理、贮藏、烹饪方法上详细介绍了台湾的这一美食。《舌尖上的中国》将台湾食文化和其他省份一样一同纳入中国食文化的行列,以对台湾食文化的认同凸显了台湾和大陆在文化上一脉相承,加深了人们从地理中国的角度认同台湾,更强化了中国人的边界意识。

(二)文化中国的认同。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食文化。《舌尖上的中国》将视角对准最普通的餐桌、小摊、作坊,在镜头的选择上多选择有中国传统意蕴的画面:挂在街边古楼上的腊肠,餐桌上黄色瓷器盘里的仿豹胎,坐在茶馆手拿折扇闲聊的老人们,在长桌宴上为老人祝寿的人们,蒸笼上遮盖的红布……在雾气蒸腾中,若隐若现的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历史。古楼、瓷器、茶馆、长桌宴、红布,这些明显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符号被运用于镜头中。

在介绍美食的同时,纪录片还加入了对美食相关历史知识的介绍。例如在介绍馒头时,加入解说词为“只有中国是最早使用蒸汽烹饪的国家”;在介绍米粉时,解说词加入了“中国是世界上水稻栽培历史最早的国家”的介绍;在介绍豆腐时,解说词为“中国的豆腐从诞生到兴盛,一路走过了2000年”等。对悠久历史的介绍,使观众在观赏纪录片时,增加了对本民族历史的了解,也增加了中国观众对中国悠久文化历史的认同。

在《时间的味道》一集中,对盐渍、糖渍、油浸、晾晒、风干、冷冻制作方法的介绍,都展现了中国自古流传下来的对食物独到的处理方式。在对苗家的糟鱼和腊肉作介绍时,解说词是这样的:“对淳朴的苗家人来说,腌鱼腊肉,不仅仅是一种食物,而是保存在岁月之中的生活和记忆。”纪录片中的文字语言的运用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视觉传播稍纵即逝的缺陷,并且使人们在了解这些独特食物的同时,也加深了对中国不同民族文化历史的认识。

与其说《舌尖上的中国》是在讲食物的故事,不如说它是在讲人与人之间的故事。立秋时节贵春和邻居们一起包饺子其乐融融的画面,东北邻家妇女齐心协力做酱坯时忙碌的场景,呼兰河畔金顺姬对母亲泡菜的眷恋,以及村宴之前热闹的场面,无一不是友情、亲情和尊老敬老之情的完美展现。纪录片通过讲述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故事,将舌尖上的食文化延伸到了中华民族孝敬、仁义的文化理念和传统美德之中。

(三)政治中国的认同。“当代中国是以中华民族为根基建立起的民族国家。”[4]99因此民族的内聚力或者民族的团结对加强中国不同民族、不同个人的政治中国的认同有着重要作用。《舌尖上的中国》对不同民族文化的介绍,使得民族之间、人与人之间加深了对彼此文化的理解与认可,更增加了对彼此文化的包容。丹尼尔·贝尔在他的《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中指出,“对于一个社会、一个整体或一个个人来说,文化是借助内聚力来维持身份认同的连续过程。这种内聚力,是靠延续美学观点、有关自我的道德概念和展示了这些观念的生活风格而获得的”。[5]36而对文化的包容与认可无疑会增加民族的内聚力,增进民族团结。

在《我们的田野》中对侗族、苗族、壮族、藏族不同食文化的介绍,揭示了中国这个民族众多的国家在食文化上的异同,充分展现了不同民族丰富的文化差异。而在解释差异性的同时,《舌尖上的中国》挖掘了不同民族的共同特质:自强不息和勤劳智慧。“最初是求生,然后是饱腹,最后是艺术,中华饮食文化在民族生命的坚强旅程中逐步升华,呼应着‘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民族精神的塑型。”[6]通过对统一的民族精神的塑造,纪录片从刻画人们谋求舌尖上的满足出发,打造了人们在民族精神上的觉醒和认同。

正如曼纽尔·卡斯特在《认同的力量》中所说,“全球化时代也是民族主义复兴的时代。这既表现在对现存民族国家的挑战,也表现在到处存在的以民族性为基础的、总是声称反对外来者的认同的建构和重构。”[7]29全球化给民族和国家的认同带来了危机和挑战,而对统一的民族精神的认同必将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增强各民族对国家的认同。

三、启示

《舌尖上的中国》从题材的选择、镜头的呈现和解说词的详解,不仅呈现出中国人引以为豪的舌尖上的食文化,更展现了中华民族所共有的思维模式、相同的文化符号、共同的文化理念带来的文化认同,这是《舌尖上的中国》实现从“舌尖”上的中国到地理中国的认同、历史中国的认同和政治中国的认同的核心。在构建国家认同层面,《舌尖上的中国》有以下两方面值得借鉴:

(一)强化受众观念。《舌尖上的中国》打破了选题窄、小众化的模式,将内容定位在与每一个人息息相关的食文化上,将镜头锁定在最广大的普通人身上,以情感上的共鸣传达纪录片的内容,这是该纪录片受大众欢迎的重要原因。而广泛的受众无疑为在更多的人当中实现国家认同提供了基础。因此,赢得受众的青睐是纪录片构建认同的重要一步。

(二)坚守民族特色。通过呈现共同的思维模式、文化符号和民族精神的方式,《舌尖上的中国》以中国题材、中国视角,彰显了中国文化的自信。这些共同点既是中国各民族之间相互理解、相互认可的基础,也是全球化时代区别于其他国家、民族的名片。《舌尖上的中国》对民族特色的呈现和坚守的方式,为纪录片在构建国家认同、树立国际形象方面,开辟了一条新的通道。

[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电视媒介仪式与文化传播》(项目批准号:09BCO29)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陆晔.媒介使用、社会凝聚力和国家认同——理论关系的经验检视[J].新闻大学,2010(2).

[2]崔新建.文化认同及其根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

[3]胡阿祥.何谓历史,何谓中国[J].新世纪图书馆,2012(8).

[4]何成洲.跨学科视野下的文化身份认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5]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6]刘永昶.交融在历史与现实中的文化诉求——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J].声屏世界,2012(10).

[7]曼纽尔·卡斯特.认同的力量[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篇4

即使是时至当代,若论及对世界音乐的了解,我们除了欧洲的创作音乐以外也是可谓知之甚少,如在课程设置上表现为用《欧洲音乐史》替代《外国音乐史》,造成用西欧古典音乐概全世界音乐的历史性偏差,把学生的视野搞得很窄,对欧洲古典音乐以外的音乐几乎一无所知。随着人们音乐文化视野的日益扩大,发现越来越多除欧洲音乐以外的世界音乐正展示着丰富多彩、令人耳目一新的魅力,无论是印度的拉格、日本的能乐、苏格兰的风笛、拉美的混血音乐文化,还是美国的爵士、布鲁斯,无不令人为之着迷、倾倒。在新世纪里,人们面临的是一个多元化的音乐世界,世界各民族音乐的交流与融合必将创造出更为丰富的音乐样式。美国威斯廉大学民族音乐学教授郑苏女士2001年来华讲学时曾一再提到:“世界音乐在21世纪将占据全球音乐文化的主流,从而取代20世纪西方艺术音乐。”①

近年来,对世界民族音乐进行广泛而深入的学习与研究,也已成为各国音乐教育界的共识,目前各发达国家的音乐教育大都放弃了对西方音乐的盲目推崇或对本民族音乐的固步自封,一致在音乐教育中融合多元文化和本土文化,如美国的《艺术教育国家标准》所规定的九项音乐学习领域中就特别包括了“理解世界各类音乐”;澳大利亚音乐教育中,英国文化的主导地位也已被多元文化所取代;一些发展中国家也都意识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分别采取了相应的举措来贯彻执行这一现代的教育理念。

在我国,教育部在新世纪伊始最新颁布的《国家音乐课程标准》中,也将“理解、尊重多元文化,树立多元文化观”作为“新课标”中最为重要的基本理念加以强调。虽然对世界民族音乐的学习与研究在全球范围内已初具规模,但在我国,它尚是一个方兴未艾的新学科,目前专门从事这一学科教学与研究的力量相对比较薄弱,能够完整开设该课程的院校也寥寥无几。其中,教材的缺乏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在此形势下,2004年10月人民教育出版社推出了由王耀华、王州编著的《世界民族音乐》,也正如作者在书中“后记”所写:“为了适应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在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专业中开设世界民族音乐课程已成为必然。顺应这一发展趋向,我们编写了这一教材。”②该书作为以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为牵头单位,联合了全国17所高师音乐院系通力合作推出的“新世纪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本科教材系列”中的一部,集中体现了这一集体项目以“适应《新音乐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初衷。

这本按教材体例编写的著作也是王耀华先生在“世界民族音乐”这一研究领域里多年辛勤耕耘,继他六年前《世界民族音乐概论》(上海音乐出版社1998)一书之后的后续研究成果。从篇幅来看,全书洋洋四十万言只保留了《概论》少量的文字,而三分之二强的篇幅是重新充实的内容,与原《概论》的主要区别是更多着力于具体的各个地区、国家的传统音乐题材形式、乐器及其音乐的介绍,并增加了大量的“曲目赏析”,试图从感性认识入手,让学生体会各个地区、各个国家的传统音乐特色,进而从理性上做简要总结。

全书的体例安排科学得当,条理清晰。分为绪论、主体正文与附录三大部分,与《概论》相比略有调整:将原《概论》中的第一章的全部内容或删、或并入绪论中,而更显层次清晰,简明扼要。绪论中首先对“世界民族音乐”的相关问题作了概括性的介绍和阐述。其中包括相关概念的界定、世界民族的数量、地理分布、经济类型、人种构成、语言系属、,以及作为文化脉络中的音乐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上层建筑等意识形态的关系,还有对世界音乐文化区划分的理论依据的阐释。绪论中,作者还提出对“民族音乐”这一概念应有广义和狭义的两种理解,而后进一步特别说明由于篇幅的限制,也为了更便于理解各民族音乐的固有特征,本书中所涉及的研究对象的“民族音乐”是以狭义的“民族音乐”(即各民族的传统音乐)为主。

全书主体部分的结构依据作者对世界民族音乐按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北非、黑人非洲、欧洲、北美、拉丁美洲、大洋洲等九个音乐文化区的划分而分为九大章。每一章又分为三个部分(三节),第一节是“概述”,对所介绍的文化区的地理、历史、民族、哲学、宗教、语言等整体情况作总览式的扫描,使读者对该文化区首先有了一个全面、概括性的印象,这种理论的先行则非常有利于对随后介入的具体音乐形态的感知与认识。

在每一章的第一节是对各个国家、民族“主要音乐题材、乐器及其音乐”的介绍,也是全书的重头篇幅所在,由于作者前期资料准备工作的充分,使得这一部分展现的材料极其丰富、翔实,所涉及到国家、地区、民族的乐种、曲目种类繁多,包罗万象,从书中长达38页的篇首目录即可窥见一斑。在这一部分的结构安排上,先是以“目”为单位逐个介绍该文化区中较具代表性国家的民族音乐形态,在“目”的下一层次是每个国家的代表性乐种,对每一乐种的介绍又分为“述略”和“曲目赏析”两个部分,就是这样,作者在对每一个文化区音乐形态的介绍时都通过这种章、节、目等六个层次的树状子目录的安排、富有逻辑性的条分缕析的叙述,而使得读者能够比较清晰地从宏观到微观、从理性到感性多层次、多视角地掌握世界各民族音乐的状况。之后,在每一章的第三节,经过建立在前面对大量乐种曲目的感性认识上,作者再次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对所涉及文化区音乐的整体特征诸如音阶、节奏、织体、结构等方面做言简意赅的章节性总结。

《世界民族音乐》还在书中提供学生(读者)比教材本身更为详尽而丰富的资料,其中包括文字的、图像的、与声像相关的。如反映在可供加强视觉认知的书中附录一的“世界民族乐器图选”、可供作为进一步深入学习书目的附录二的包括中、日、英三种文字的“参考文献目录”以及作为声像辅助教学的“曲目赏析资料来源细目表”(附录三),都提供给在世界民族音乐这一领域学习、研究者方便而有效的路标,使得该书无论是作为教材使用,还是作为独立的阅读文本都具有较大的普适性。

该书作者王耀华先生常年潜心于民族音乐学的教学与研究,以本土文化为起点圆心,不断地拓展自己的研究领域――福建南音、中国传统音乐、中日音乐比较以至世界民族音乐,勾画了一个立足本土的“同心圆”。特别是近年来,王先生在广泛收集、占有资料的基础上着眼于全球视野的音乐文化研究,并成为这一领域的先行者。

由于这一教材的问世,即宣告了“世界民族音乐”这一课程就此在全国较大范围内的普通高校中被列入了必修课的专业目录,这对于中国当代音乐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无疑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全书在指导思想上均体现了在观念上力求突破以往唯中西关系二元的思维格局,进而转向全球化,学习人类音乐的多样性,了解并尊重世界其他国家或民族的音乐文化,从而逐步树立平等交流、并存共荣的多元音乐文化观。

只有当我们真正处于这种多元文化的视野之下,并通过对该书中所提供的关于世界民族音乐全面而详尽的知识体系的广泛受益与获取(如世界音乐中节奏、旋律、音色、律制等形态特征的多样化、五声音乐的全球性……),才会理解世界各民族由于文化背景和审美心理的不同而创造出的音乐在形态等方面的差异并非不及之不同,并且还会发现在这些世界民族音乐中尚存着诸多超越于这些差异的共同因素。而这种人类音乐中的共性(世界性)就成为不同民族之间思想交流、感情相通的共同基础,也是民族间相互借鉴、融汇共进的重要前提。

由此还引发我们对本民族音乐与世界民族音乐、本土文化与多元文化的关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以更好地发展中华民族的音乐文化。如对“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一提法的理解,就应当是指只有当一种民族音乐同时也包含有一定的世界性时,其民族性才会更容易引起其他各民族的共鸣和普遍理解而具有更大的接受范围,从而走向世界。还可以认识为,任何一种音乐,包括那些所谓具有“世界性”的,它必然是归属于某个民族而首先具有民族性,并不存在一种脱离民族性的世界性。所以也可以说,“世界的,首先是民族的”。并且,这种具有一定世界性的民族音乐,只有同时也具有其它民族所不具备的特异之美时,才可以突破时空界限,拨动他民族心灵的弦索,产生审美的新鲜感和愉悦感,从而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

可见,在音乐中,民族性与世界性、本土与多元本来就不是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而更应体现其相互依存的统一性与融合性。所以,只有在全面了解世界各民族音乐特点的基础上,将中国音乐放置世界音乐历史发展的长河之中进行广泛深入的沟通与相互对照,并在比较中了解自己的优劣势,扬长避短,才能更好地发展它的民族性,从而取得世界性的认同。

对于中国音乐而言,惟有打破封闭、隔阂,进一步加大开放性,在教育中实践多元化的理念,才能做到对世界音乐有一宏观的了解,才知道我们与其它音乐文化区,其它民族、国家相比较有哪些共同之处与独特之处?本民族音乐中最有价值的是什么?只有在这种以不同文化的“价值相对论”思想指导下,既超越“自文化中心论”,同时也消解“欧洲音乐中心论”的影响,让音乐教育重新回到各民族文化平等的起点上来,才能加快与世界优秀音乐文化的融合进程,在音乐教育上主动与国际接轨,而不再是被动的技法输入,从而形成多元共存的开放性格局。“对于音乐教育工作者来说,重要的是不要让下一代重复我们的不足,不要让‘中国缺少对世界的了解,世界缺乏对中国的理解’的局面继续存在下去。”③

可见,面向世界全方位的开放,追求多元化已成为21世纪中国音乐和中国音乐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新世纪的音乐教育一定会跳出原先狭窄的圈子,以新鲜的口味、喜悦的心情来品尝、共享世界上绚丽多彩、营养丰富的各种音乐,从中汲取活力,更好地发展本民族的音乐事业。”④这也是《世界民族音乐》一书得以问世的初衷及其现实意义所在。

①黄凌飞.《对少数民族地区高等艺术院校如何实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思考》,《中国音乐》2002年第1期,3页

②王耀华.《世界民族音乐》,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493页

③王耀华.《世界民族音乐概论》,上海音乐出版社1998年版,299页

篇5

关键词:《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通史》;少数民族;新闻史

中图分类号:G21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3-0103-01

一、探寻历史,追根溯源

在《通史》中作者认为,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远古时代的各个部族之间,已经存在了信息传递和交流。只不过开始的时候,由于文字还没有出现,只是口头上的传播。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字的出现,史官的作用得以发挥。“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从而在客观上使古代的史官成为了历史上重大新闻的记录者和某些重大新闻的者。作者的难能可贵在于不光给出了这个观点,而且还提供了具体的例子做支撑,让我们知道其论点并不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

二、思路清晰,章节连贯

《通史》一书按照新闻本身的内在规律来划分历史发展阶段,具体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编:蹒跚学步(远古―20世纪20年代),主要内容为报刊产生前的少数民族新闻传播、清末民初的少数民族报人的办报活动、清末民初少数民族文字报刊。第二编:峥嵘岁月(20世纪20―40年代末),主要内容为少数民族现代报刊萌芽与雏形、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初步发展阶段。第三编:火红年代(20世纪40年代末―70年代中叶),包括少数民族新闻传播深入发展阶段(20世纪50―60年代中叶)和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特殊时期(20世纪60年代中叶―70年代中叶)。第四编:满园春色(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末),包括以党报为核心的多层次、多种类、多种文字的民族报刊体系,多语种、多层次、多渠道的较为系统的新闻传播体系的形成,少数民族新闻教育的兴起和发展,少数民族新闻研究的初创时期,中国少数民族新闻工作者。

三、内容详实,历尽全面

本书不仅研究少数民族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还兼及网络、新闻教育、新闻传媒的经营管理以及为少数民族新闻工作做出突出贡献的新闻人物。内容之广泛,在同类书籍中也是非常少见的。《通史》分门别类,对新疆、内蒙古、、广西等地的新闻教育事业的历史和现状分别进行了详细的介绍。《通史》内容的丰富还体现在对于具体的每一张报纸的撰写上。

此外,还不得不提到的一点是,《通史》不仅对少数民族文字的报刊做了介绍,还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汉文报刊也做了深入的探讨。这就涉及到了对民族新闻的定义问题。什么是民族新闻?作者在《通史》中搜集到了10个关于民族新闻的不同定义,这些个定义并不存在谁是谁非的问题,只不过是每一个侧重点不同。

四、研究方法,独辟蹊径

在现代社会中,很多少数民族依然保留着自己古老而原始的礼仪风化,然而,于此同时也有很多珍贵的民族文化处在濒临消亡的边缘。如何抓住这些不可复制的独一无二的民族文化,也就成为了我们当下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通史》中所提到的民俗研究的方法,都是我们今天对于民族新闻研究的颇具潜力和特色的发展方向,其独到之处是不言而喻的。

五、紧跟潮流,与时俱进

《通史》作者对少数民族新闻网站的兴起和发展做了详细的介绍。少数民族新闻网站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现在有200多家。它年轻而富有朝气,依赖于信息产业技术条件和基础设施,突飞猛进向前发展。有的民族网站的发展甚至走到了中国网络媒体的前列。在《通史》中,作者就以天山网为例,同时插入了天山网汉文版、维吾尔文版和俄文版等3个版的首页插图,使读者生动形象的了解到了少数民族新闻网站的发展状况和特色。而作者对于少数民族新闻网站的介绍还不仅止于此,他们还在更深的层次上进行了挖掘。

篇6

语文是实践性课程,口语交际应在大量的实践中让学生掌握口语交际的规律。但目前的大部分口语交际课是流于形式,有些甚至被忽视了,使得大多数学生根本不知道何谓口语交际,口语交际是怎样的一种课。

口语交际课上,我们老师将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那就是口语交际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首先是课前精心创设有助于学生倾听、表达的具体的生活化的具有现实可操作性的情境。学生有兴趣、感到新鲜有话可说的话题才能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有要说、能说的动机。如现在学生都喜欢的QQ聊天,如国家大事——,等等。大到国家大事世界风云,小到鸡毛蒜皮的小事,都可以拿到口语交际的课堂上来。其次,在整个口语交际的课堂上教师做一个合格的倾听者,发现学生有个性创意的表达及时给予赞扬;发现表达存在问题或者词不达意或者无法用准确流畅的语言来表达应及时矫正示范。尽可能地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口语交际中来,这种课堂看似随意,实则是让每个学生做口语交际的“主人”,不断训练、不断提高学生言语交际能力的最好场所。

双向互动—落实主人角色

“口语交际”区别于语文阅读课,阅读课基本是单向的思维说话训练,几乎没有师生面对面的质疑、交流的场景,更多的是培养学生的听和理解能力,是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口语交际重在双向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互相交流,在交流中习得口语交际的本领。教材中有些话题的设置本身就是双向互动,如购买文具,教师在课堂上设计成双向互动的环节——模拟“购买文具”“的游戏。第一个环节可以设计成“买文具”,教师充当售货员,模拟学生购买文具时所遇到的各种典型场景,让学生在典型的场景中学会沟通交流,买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第二个环节可以设置为“卖文具环节”,老师是购买文具的顾客,学生扮演售货员,用角色的呼唤让学生能充分地体会顾客的不同需求以及如何售出自己的“商品”。一个个真实化的模拟场景让学生既体会到了和社会上购买文具一样的乐趣,又能在这些场景中培养学生听说的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那么,有些有关介绍的话题,如介绍56个民族中的一个、介绍世界名城、介绍自己的朋友、介绍自己的小制作这类不能双向互动的口语交际话题又该怎么办?如介绍中国的一个民族,我们可以和现场采访、街头买卖这两种形式结合起来。首先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民族,通过各种途径搜集这个民族的资料,包括服饰、饮食、起居、文化,等等。然后我们可以分成两种课型,一个是采访课,学生自由采访感兴趣的民族,由准备好了的学生接受采访;一个是街头买卖,学生将搜集到的民族的服饰、物品打印成图片带到学校进行买卖,有条件的可以带实物。这样的课型更容易激发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欲望。在这样的实践过程中,能落实学生口语交际课的主人地位。

精心设计。培养主人能力

我们教师在口语交际课上通过大量的训练来培养。但目前的口语交际课,教师更多地关注的是学生说得是否正确、是否流畅,但一线的语文教师忘了,语言如何组织、表达怎样让人听了得体又舒服、说话时的体态语也是口语交际教学的目标之一。

篇7

1、开幕式总导演杨笑阳,这次开幕式从前期创意、中间制作到后期排练,再到最终呈现,从头到尾全是“中国制造”。

2、开幕式是介绍一个民族、一个文明的起源和发展,介绍它对一个国家、民族乃至对整个世界和人类作出的贡献。这是他对开幕式的理解,整个创意也是按照这个来展开的。

(来源:文章屋网 )

篇8

中国各民族的茶文化介绍

佤旗《苦茶》 其煮法是在大砂罐中一次放500克茶叶,一直煮到罐中剩下三五口茶水为止。然后等茶凉到一定温度,一口气喝下。茶水苦涩难忍,但喝完之后确让人回味无穷。

壮族《甜茶》是壮族人民的传统饮品,有很多讲究的茶礼。壮族男青年第一次到姑娘家相亲时,姑娘就给他敬一杯茶。如果茶中放有糖,男青年饮“甜茶”,就表明姑娘同意了;如果没放糖,则表示不同意。这种表达的方式,很特别,很有中华民族的传统。

白族“烤茶” 云南大理白族人常以“烤茶”招待贵宾。有宾朋来访时,主人就把从山上采回的鲜茶放在砂罐里,边烤边摇,待茶叶烤到发出清香并泛黄时,便用沸水冲入砂罐里,再稍煮片刻。茶煮成后便倒入瓷盅,双手举杯,敬给客人。

藏族“酥油茶” 其做法:把茶砖切开捣碎,加适量的水煮沸后滤出茶渣,调入食用酥油,茶汁和酥油就混合成乳白色的“酥油茶”。每有宾客来访,全家在帐蓬外恭候,待客人进帐坐定后,女主人即双手缓缓捧上酥油茶敬给来宾,使客人有宾至如归之感。

蒙古旗“奶茶” 蒙古族每天离不开茶,除饮红茶外,几乎都有饮奶茶的习惯。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是煮奶茶。煮奶茶最好用新打的净水,烧开后,冲入放有茶末的净壶或锅,慢火煮2—3分钟,再将鲜奶和盐对入,烧开即可。蒙古族的奶茶有时还要加黄油、奶皮子、炒米等,其味芳香、成爽可口,是含有多种营养成分的滋补饮料。他们甚至认为,三天不吃饭菜可以,但一天不饮奶茶不行。蒙古族还喜欢将很多野生植物的果实、叶子、花都用于煮奶茶,煮好的奶茶风味各异,有的还能防病治病。

彝族“腌茶” 这是云南山区的部分彝族同胞喜爱的一种“茶”。将采下的鲜茶放入灰泥缸中,边放边压,直到压满,最后用重盖子压紧,数月后,即制成味道独特的“腌茶”。

中国各民族的茶文化特点

中国茶文化一般来说,有社会性、广泛性、民族性、区域性和传承性5大特征.

从其民族性来说,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56个民族都有自己多姿多彩的茶俗。蒙古族的咸奶茶,维吾尔的奶茶和香茶、藏族酥油茶、苗族和侗族的油茶、佤族的盐茶,主要是用茶作食,重在茶食相融;傣族的竹筒香茶、回族的罐罐茶等,主要追求的是精神享受,重在饮茶情趣。尽管各民族的茶俗有所不同,但按照中国人的习惯,凡有客人进门,不管是否要喝茶,主人敬茶少不了的,比敬茶往往认为是不礼貌的。因为客来敬茶,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人民重情好客的礼仪。从世界范围看,各国的茶道、茶艺、茶礼、茶俗,在饮茶的统一性下都清晰地表现出其民族性的区别。如日本茶道的宗教色彩(特别是禅宗)很浓,并形成严密的组织形式,茶道的表演也非常严格,甚至烦琐,对日本民众日常饮茶的普及没有产生直接的影响;东南亚国家如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受汉文化影响较深,习惯清饮乌龙、普洱、花茶,茶俗与我国南方相仿或相近;非洲地区各民族饮茶习俗则以西北非的薄菏糖茶为代表,煮薄菏糖茶有一套程序和专用茶具,所用茶叶主要是我国珍眉、珠茶等高挡绿茶;欧美地区各民族的饮茶茶俗则以英国的英式饮茶法为代表等。

从其区域性来说,“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中国地广人多,由于受历史文化、生活环境、社会风情以至地理气候、物质资源、经济条件、生活水平等多方面影响,呈现出明显的区域性的特点。如对茶叶的需求,在一定区域内是相对一致的南方人喜饮绿茶,北方人崇尚花茶,福建、广东、台湾人欣赏乌龙茶等。这些都是茶文化区域性的表现。

从其传承性来说,茶文化本身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茶文化的社会性、广泛性、民族性、区域性决定了茶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具有传承性的特点,成为中华文化形成、延续和发展的重要载体。例如,在当代特别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茶文化作为民族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和推崇,作为传统文化重要载体的茶文化也随时代的发展而融入现代文化理念和时代新元素。

 

中国各民族的茶文化介绍相关文章:

1.各地的茶文化介绍

2.中华各民族的饮茶习俗

3.中国茶文化的简介

篇9

关键词:少数民族预科生;英语语音;交际

一、引言

少数民族预科是少数民族预科生从高中到大学的过渡阶段,少数民族的预科英语教学同样如此。笔者从事少数民族预科英语教学多年,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少数民族预科生的英语基础普遍薄弱,尤其是英语语音基础。目前国内研究者对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语音课堂建设的研究为数不多,对少数民族预科英语语音课程建设的研究更加少。

二、少数民族预科英语语音课程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必要性。

少数民族预科生英语语音现状。Gimson(1980)曾指出:学好一门语言,一个人只要学会它的50%―90%的语法,10%的词汇就够了,但语音必须几乎100%的掌握。英语语音是英语口语的基础,一个语音不好的英语学习者,口语必然不好。少数民族预科生英语语音现状令人担忧,笔者所教授的少数民族预科生英语语音基础薄弱,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没有系统地学习过国际音标,很多同学连基本的元音都不会读。第二,根据给出的音标不能准确地拼读单词,对单词重音把握不准。第三,对句子重音把握不准,句子的停顿不准确,读句子无节奏感。总之,少数民族预科生的英语语音状况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他们的口语交际,同时也影响了他们其他方面的英语学习。罗义荣(2014)曾经提到,我国民族地区的英语教学现状更加复杂,任务更加艰巨,而研究者对民族地区和民族院校的语音习得和教学研究相当匮乏,对民族院校或民族地区如何有效开展语音教学尚处于探讨阶段。

交际语言教学的理论依据。许鲁之(2004)提到,语言学家发现在语言交际中,完美的单词发音远不如语句重音、节奏和语调等超切分音位来得重要,语音教学的重点也就从音素和单词的发音转到连续、同位、缩音、省音、语句重音、节奏和语调等方面。同时很多学者提到,对发音规则的解释和分析应尽可能简短,要尽早地把语音教学和交际互动的学习活动和语言功能结合起来。另外,语音的学习与外语词汇的习得有很大的相关性,正确的发音可以帮助学生英语词汇的习得,反之则会影响学生的词汇习得(肖旭月,2001)。因此对少数民族预科生进行英语语音培训显得尤为必要。何毅(2015)指出,大学预科英语语音教学的目的并不是通过语音培训使学生的语音和“英语母语者”一样流利准确,而是通过培训使学生能运用外语自如地交流。

(二)可行性。第一,从事少数民族预科英语教育的一线教师基本是英语专业出身,有良好的英语语音基础,其中不少教师的语音基础非常好,因此开设少数民族预科英语语音课的师资力量是具备的。第二,少数民族预科生的预科教育一般为一到两年,在此期间,少数民族预科生有足够的时间接受语音培训。第三,英语语音系统并不复杂,只要具备前两个条件,相信一定会有很好的预期效果。

三、少数民族预科英语语音课程建设

(一)课程目标

少数民族预科英语语音课程的开设是为对少数民族预科生的英语语音进行系统的培训。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1)通过对少数民族预科生进行系统英语语音教学的培训,使其掌握标准的英语发音、节奏规律和语调,达到用英语进行交际的目的。2)英语语音教学可以有助于预科生发现音标与字母组合的对应规律,帮助学生学习词汇。3)通过对预科学生进行英语语音语调的听辨训练,打破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存在的听力瓶颈,为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内容

在已有的少数民族预科英语教学的现有基础上专门增设《英语语音》课程,系统完整地讲授英语语音知识与技能。何毅(2015)总结了英语语音课程学习的六大内容:

1)训练英语的辅音、元音、辅音丛的发音。主要介绍英语音素与辅音丛的正确发音方法,进行辨音能力、模仿能力综合训练。

2)英语字母及字母组合的发音规则。主要介绍元音字母、辅音字母、“元音字母 + 辅音字母”的发音规则。

3)英语音节、重音和节奏规律。主要介绍英语的单词重音及语句重音基本规律、表现形式及表意功能,英语语流的节奏规律、基本特征,进行辨音能力、模仿能力综合训练。

4)英语的语流音变。主要介绍连读、同化、异化、失去爆破、弱读等英语语流的基本规则,进行辨音能力、模仿能力综合训练。

5)英语的语调。主要介绍降调、升调、降升调的使用情况与功能,英语所特有的语音语调的结构、功能及其在交际中的运用基本要素。

6)连续话语的连贯朗读训练。检测实际使用能力的训练,即以完成某项任务为手段的交际练习。口语练习先以模仿为主:简单的模仿进而转入较为复杂的、将训练项目置于自然语音环境中的模仿。口语练习既有单独摸索型的练习,如模仿和朗读;也有小组练习,学生或分组或一对一进行练习;还有要求学生进行真实的体验,如使用所学的知识进行交际并听取实际的反馈信息。

(三)教学评估和语音教学实验研究

罗义荣(2014)提出了教学评估的形式和方法,他在文章中指出教学评估应采用语言实验室教学环境下的考核体系,包括学前、学中和学后测试,具体做法是教学初期进行语音摸底测试;教学过程中进行课堂考核,包括随堂进行的录音和课后的自测录音;教学期末课程考核,采取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四、结语

总之,英语语音课程的开设是少数民族预科英语教学改革的必然环节。少数民族预科生通过接受英语语音教学的培训,可以掌握正确标准的英语发音、节奏规律和语调,可以改变他们的英语语音面貌,增强他们的英语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同时也可以促进他们英语口语、词汇的学习,从而提高他们的英语学习能力和水平。

参考文献:

[1]Gimson,A.C.An Introduction to the Pronunciation of English [M].London:Edward Arnold,1980.

[2]何毅.大学预科英语语音课程建设研究[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5(1).

[3]罗义荣.民族院校大学英语语音课程建设初探[J].鸡山大学学报,2014(6).

[4]肖旭月.语音表征在取词拼写过程中的作用――中国学生英语拼写错误的心理语言学分析[J].外语教学和研究,2001(6):422-429.

篇10

【关键词】解说词;翻译;跨文化

1、翻译的跨文化交际意义

翻译指的是在准确通顺的基础上,把一种语言信息转变成另一种语言信息的行为。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的背景下,跨文化交流活动日益频繁。在很大程度上,跨文化交际活动和翻译活动联系紧密,因为跨文化交际促进了翻译的发展,没有跨文化交际的需要,就没有翻译;同样,没有翻译,跨文化交流就无法顺利开展和进行,所以翻译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在中西方文化的交流过程中,翻译起着桥梁的作用,我们要对中西方文化有着全面的认识,在文化的碰撞、交流、融合过程中,认真严肃地对待翻译工作,从而翻译时能够“忠实于原文内容,具有通顺的译文形式,发挥译文的语言优势”(许渊冲,2003),这样才能让更多的人了解西方文化,也能够更好地发扬和传达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2、什么是解说词

解说词是对人物、画面、展品或旅游景观进行讲解、说明、介绍的一种应用性文体,采用口头或书面解释的形式,或介绍人物的经历、身份、所做出的贡献(成绩)、社会对他(她)的评价等,或就事物的性质、特征、形状、成因、关系、功用等进行说明。其作用有二:一是发挥对视觉的补充作用,让观众在观看实物和形象的同时,从听觉上得到形象的描述和解释,从而受到感染和教育;二是发挥对听觉的补充作用,即通过形象化的描述,使听众感知故事里的环境,犹如身临其境,从而达到情感上的共鸣。

3、解说词翻译在跨文化传达中的意义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民族文化已经成为跨文化交际中的新的亮点,我国民族文化博大精深、多姿多彩,正吸引着全世界的关注,从而民族文化的传播也成为了一个文化传播的窗口。在这个过程中,旅游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提供了相互了解和交流的机会,在实现这种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有一个极其重要的工具,这就是翻译。英语作为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一种语言,为英语国家的读者或懂英语的游客服务的旅游英语翻译,更是体现了翻译的跨文化交际这一特点,其中,解说词翻译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好的解说词翻译,能够清楚、简洁、直观、形象地将精彩纷呈的民族音乐、历史、歌舞、绘画、表演、景区等介绍给人们,促进我国民族文化的国际化传播。

4、纳西古乐解说词翻译的启示

纳西古乐,源本出自道教谈演的《三洞经文》的宗教科仪音乐,儒家正宗的雅集型音乐,包括流入民间的宫廷宴乐和词牌曲令,它从久远的历史走来,从西京、南京、北京等中华文化枢纽传来,世代不衰地在丽江流传,一直音乐的原发地已经寂灭、消失,却在丽江出奇的保留着这些“音乐活化石”。1981年,宣科先生重新组建了现在的大研纳西古乐会,成功地复兴了纳西古乐,并且使我们国家的民族音乐享誉海内外。数十年以来,大研纳西古乐会每晚公开演出,成为一个民族文化国际化传播的窗口。其中有一大亮点,就是在音乐演奏过程中,使用了中英文主持词和中英文解说词。可以肯定地说,纳西古乐的中英文主持词和解说词,是纳西古乐吸引外国游客的一个重要原因。大研纳西古乐会对乐器的介绍,词牌、曲牌的介绍、音乐背景的中英文介绍,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值得我们借鉴参考。试以以下翻译为例进行探讨:

4.1大研纳西古乐会被称为“三老乐队”,因为纳西古乐会集古老乐曲、古老乐器和高寿艺人为一体,被誉为稀世“三宝”。“三老乐队”、稀世“三宝”,如果直接翻译为the three old, the three rare treasures, 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听众将不知所云,莫名其妙。大研纳西古乐会将“三老乐队”、稀世“三宝”翻译:There are three reasons why the Nahki Orchestra is so famous and special. It is because of the ancient music, aged musicians and aged musical instruments. 译文简单明了,清楚又直接地向听众介绍了“三老乐队”的来由,而且衔接自然,毫无造作之感。

4.2乐队所用的古乐器有苏古笃、曲项琵琶,还有竹笛、二胡、大胡、三弦、十面云锣、锣等。他们对乐器的介绍和翻译,也形成了自己的特点。例如:“苏古笃”直接纳西语的音译,英语翻译为Persia lute, 同时对其历史背景做了相关介绍,听众对这件乐器一目了然。古琴,翻译为Chinese zither with 7 strings; 古筝译为Chinese zither with 21 strings;琵琶,直接译为Pipa ,曲项琵琶turning-necked Pipa,竹笛Chinese bamboo flute, 锣gongs,十面云锣Ten Small Gongs Hanging in Rows,二胡Chinese violin with 2 strings,大胡Chinese bass,鼓drum。

4.3 大研纳西古乐会对词牌和曲牌名的翻译以直译为主,例如:《八卦》,译为the Eight Diagrams,《浪淘沙》译为Waves Washing Sand, 《一江风》A Wind Rushing Along the River,《水龙吟》Song of a Water Dragon,《步步娇》Sound of Half-stop of the Feet-bound Ladies。许渊冲先生认为,“直译”是把忠实于原文内容放在第一位、把忠实于原文形式放在第二位,把通顺的译文形式放在第三位的翻译方法。“意译”则是把忠实于原文内容放在第一位、把通顺的译文形式放在第二位而不拘泥于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当忠实于原文形式和通顺的译文形式能够统一的时候,就无所谓直译、意译,直译也是意译,意译也是直译(许渊冲,2003)。纳西古乐会对词牌曲牌名的翻译,已经达到了直译和意译的统一,加上主持人对音乐背景的中英文解说,观众就很容易融入古乐的情境之中。

4.3纳西古乐词牌翻译,和一般意义上的文学翻译,有不同的特点,更具直观性、说明性、通俗性和简洁性。以李煜《浪淘沙》为例:

《浪淘沙》原文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译文1

TUNE: “RIPPLES SIFTING SAND”

The curtain cannot keep out the patter of rain;

Springtime is on the wane.

In the deep night my quilt is not cold proof.

In dream I seek awhile for pleasure vain.

Don’t lean alone on balustrades

And yearn for boundless land which fades!

Easy to leave it but hard to see it again.

With flowers fallen on the waves spring’s gone away,

So has the paradise of yesterday.

译文2

Waves Washing Sand

Rain drizzles outside the curtain

And spring is coming to a close

My thin quilt cannot withstand the morning chill

In a dream receiving temporary despite

The merry maker now a exile

No longer standing alone

Observing my boundless realm

So easily to separate

So difficult to regain

The water flows on flowers fall, and springs has gone

译文1为许渊冲先生翻译,他利用译语优势,用词精准,意境高妙,将李后主的千古绝唱传神地翻译了出来,是文学作品翻译的范本。译文2为大研纳西古乐会的译本,其用词直观,通俗易懂,文法精简,译文更接近口语化并发挥了开门见山的风格,具有直观性、说明性、通俗性和简洁性,能够为大部分听众所理解和接受,更适合在舞台上解说。所以,对解说词的跨文化翻译,纳西古乐的解说翻译值得借鉴和参考。

【参考文献】

[1]许渊冲.文学与翻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张保红.文学翻译[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