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人为名范文
时间:2023-03-23 20:40: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一家人为名,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齐明月的结局是:父母离婚了,她陪伴了母亲金玉香两个月时间就去北京了,因为她还是想去外面的世界闯荡一番。虽然齐明月和母亲有很多的矛盾,但自从那次争吵过后,母女二人都反思了自己,也找到了最适合彼此的相处模式。
2、《以家人之名》是由丁梓光执导,谭松韵、宋威龙领衔主演,张新成特别出演,涂松岩、孙铱、何瑞贤、安戈等主演,张晞临、杨童舒友情出演的青春成长治愈剧。
3、该剧讲述了3个原生家庭有缺失的孩子组成了一个非血缘关系的家庭,兄妹三人在成长中彼此扶持,逐渐治愈了内心的伤,与过去的自己和解,成为了更好的人。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1、新闻记者,外号月亮。
2、李尖尖的高中同学及闺蜜、合租室友。
3、在严厉妈妈的掌控下长大,老师眼里成绩优秀的好学生,长辈眼里举止得体的大家闺秀,只有跟同龄人在一起的时候才能自在些,但还是会被讨好型人格占据上风。害怕做选择,也担心被指责,虽然意识到这是成长留下的后遗症,但却束手无策。
(来源:文章屋网 )
篇3
1、以家人之名在湖南卫视播出。时间:2020年8月10日起,周一至周四每晚20:00,周五至周日每晚19:35。该剧由谭松韵,宋威龙,张新成等主演。
2、以家人之名剧情是一部围绕“家庭”展开的青春成长治愈剧,在剧中重新明确“家人”这一概念,阐释家人之间的羁绊不一定是血缘,而是爱。
3、以家人之名剧情直观展示了当下社会的家庭缩影,以三个年轻人的成长辐射两代甚至三代人的情感关系。带领大家找寻最健康的亲子关系,彼此治愈,自我和解,共同成为更好的人。
(来源:文章屋网 )
篇4
珍重生命是人类的本性,端午节在关爱生命的主题上表现尤为鲜明,所以现代社会人们一度称之为“卫生节”。端午赛舟本义是扶阴抑阳,水神祭祀,后来演变为水上军事训练方式,人们在竞技与观赏中实现了精神的升华。随着历史的推移,人们逐渐在端午节日中加注纪念爱国先贤的内涵
我们在享受与传承端午节俗中,获得伦理教育、精神愉悦与生命的祝福。在抗震救灾与支援灾区重建家园的特殊时刻,我们尤其要感念祖先给我们创造了这样一个融个人生命与家国情怀为一体的节日,让我们的祖国与人民在仲夏时节平安吉祥
今年的端午节非同寻常。汶川大地震让中国人经历了刻骨铭心的洗礼,山崩地裂,不仅没有动摇中国人坚强意志,中国人的万众一心,却让世界为之瞩目。在奥运圣火传递与抗震救灾过程中,中华民族充分展示了一个伟大民族的温厚与崇高。
深沉的民族感情来源于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培育,传统节日正是培育优秀民族文化的沃土。端午也不例外。从今年起端午节被列入国家法定节假日,这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也是对民间情感的一种尊重。
端午是中国传统大节,又名端阳节、天中节、天医节、香包节、诗人节、粽子节、龙舟节等等,从这众多的端午节名中,我们可感受到端午节俗的五彩斑斓。端午节历史久远,起源于先秦,夏至节令是它最初发生的时间依据,它最终脱离节令形成独立节日是在汉魏时期,真正成为民俗大节是在六朝以后。在千年传承积累中,端午节俗丰富,内涵厚重。中华各地虽然由于水土的不同、生活条件的差异,节俗各有特色,千姿百态,但总体上看,端午节俗可归为三大类别:避瘟保健,龙舟竞渡,追念屈原。
从端午节在今天的传承意义上来说,端午节有三大值得弘扬的主题,那就是关爱生命、激扬精神、眷念家国。
——关爱生命。珍重生命是人类的本性,也是社会得以延续的保证。中国传统节日自古就重视对人的生命关注,如大年守岁的祈寿、重阳登高的求福等等,而端午节在关爱生命的主题上表现尤为鲜明。
端午节时间在夏历的五月五日,此时正值仲夏,暑热潮湿、毒虫肆虐,人们易感疾病,人的生存环境出现季节性恶化。传统社会人们称五月为“恶月”,五月五日为“恶日”。人们为了祛除现实的健康危险与消解对死亡的精神恐惧,创造出了众多纾解身心的节俗保健活动,其中之一是采药。人们在端午节的正午上山采药,说这时阳气最旺,采回的药草治疗阴虚的病最有效。端午的药草最为人看重的是艾草与菖蒲,人们在门口挂艾,用菖蒲根簪发髻,艾叶、菖蒲煎水洗浴,五月以兰汤沐浴方法在《夏小正》中就已有记载,后来成为端午节俗之一。在北京旧时有端午捉蟾蜍入药的习俗,所以俗谚有蟾蜍最怕端午节的说法。保健节俗之二是香囊去秽。佩香去秽是古人看重的习俗,我们看屈原的《离骚》就能明白香草与健康的关系。在传统社会,医疗条件严重不足的仲夏时节,是一个充满危险的时段,人们不仅要门口插艾,兰汤洗浴,而且随身要佩戴驱邪去秽的香囊。外绣吉祥图案,内盛香草的香囊在民间称为香包。端午送香包,就是送去生命的关爱与祝福。保健习俗之三是喝雄黄酒。雄黄酒在传统社会是端午节的保健药酒,传说它有驱避毒害的作用。白娘子就是在雄黄酒的作用下,现出了白蛇的真容。其实从今天的药理分析看,雄黄有毒性,雄黄酒是不能服用的。
无论如何,人们对生命的关爱与呵护,体现在端午的细微节俗之中。所以现代社会人们一度将端午节称为“卫生节”,我觉得端午卫生护生的节俗在今天值得弘扬。
——激扬精神。人不仅要有基本的物质条件保障生命延续,同时人作为万物之灵长,还需要精神生存,精神是人的生存支柱之一。由于环境的恶劣与岁月的平庸,人们易于产生精神的疲乏与困顿,为了健全人类心灵,激发生命动力,人们发明了节日,以周期性的节日娱乐活动调剂个人与社会的精神需要。端午节就是这样一个激扬精神的民族节日。
中国的端午节重要习俗之一是龙舟竞渡。龙舟竞渡是一项水上竞技活动,至今仍是民族体育的重要内容。前时香港龙舟传圣火的创意就来自传统与现代、西方与中国的文化互渗与交融。其实在中国早期社会,端午节有两种趋向:一种是静养过节,人们认为夏至是阴阳二气变化急剧的时刻,在家隐居避免活动,这是早期社会主要的岁时避忌方式;一种是人们的活动应该顺从时气变化的需要,以人事助长生气,这种方式主要体现在端午竞渡上。随着人们对自然认识的加深与生存能力的增强,人们的心态发生了从被动适应自然到主动应对自然的变化,端午竞渡逐渐成为主要过节方式(南方尤其如此)。端午赛舟本义是扶阴抑阳,水神祭祀,后来演变为水上军事训练方式。水上的激烈竞技与对抗,不仅需要勇气与力量,同时强调团体协作精神。在龙舟赛中,龙舟参赛者精神昂扬、齐心协力,观赏者夹岸欢腾,船桨声、舵手叫号声、观众欢呼声,击浪拍岸,这是一年一度地民众精神振奋的良机,民族的勇武、坚韧、团结精神在端午节龙舟竞渡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人们在竞技与观赏中实现了精神的升华。
——眷念家国。中国是一个重视文化伦理的国度,中国传统节日大多具有或隐或显的伦理意义。端午节之所以在中国成为民俗大节并延续千年,就与其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有直接关系。端午节在起源时主要是避瘟保健、水上祭祀活动等,随着历史的推移,人们逐渐在端午节日中加注纪念爱国先贤的内涵。
篇5
文/张湖德
萝卜不仅营养丰富,还是很好的一味中药,名叫莱菔。萝卜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还含有一种辛辣物质――芥子油,具有促进胃肠蠕动、消食除胀的作用。因此,民间有“十月萝卜小人参”之说。
在中医里,萝卜子入药叫“莱菔子”,是常用的行气健胃、消食化痰的一味中药。据传慈禧太后有一年做寿,御膳房特为她做了各色精美的寿点,慈禧很高兴,多吃了一些,就病倒了,精力也日渐衰退。御医将上等人参煎成独参汤为她进补,也不见好转。反而出现头胀、胸闷、腹满、食欲不振,易怒、鼻流血等症状。众御医束手无策,张贴皇榜:凡能医好太后之病,必有重赏。几天后,有个郎中将皇榜揭了下来,入宫为慈禧看病。郎中的处方很简单,只是从药箱中取出15克莱菔子,研末后搓成3个药丸,嘱咐每日服3次,每次1粒。太医们都半信半疑,心想就这几粒药丸能管什么用?不料慈禧服下1丸后,鼻血就止住了,2丸下去,闷胀就消除了。慈禧非常高兴,就赐给了郎中一个红顶子。这就是著名的“15克莱菔子,换个红顶子”故事的来历。从这个故事中不难看出,莱菔子具有解除滥服人参所致的毒副作用的功效。
俗话说,“萝卜上了街,药铺关门歇”,萝卜还能消食导滞,尤其擅消面食之积。据说,有位印度僧人来到中国,见当地人大吃面食而不发热,感到很奇怪,因为麦面是大热之品。后来他发现人们在吃面时常与萝卜同食。于是印度僧人总结为“食面必啖莱菔”。
萝卜的药用远不止此,连萝卜汁也是一味治疗偏头疼的良方。具体操作方法是:让病人仰卧,将数滴萝卜汁滴入鼻孔内即可,效果十分明显。史书记载,北宋文学家王安石的偏头痛就是用此法才治好的。此外,萝卜汁还能解烟熏之毒。据报道,用萝卜汁抢救煤气中毒有良效,在危急时刻不妨试一试。
佛家秘传药方――红豆粥能救肾脏病患者
文/刘金柱
红豆含有大量的维生素B1、维生素B2,具有利尿作用。人们因肾脏病而身体浮肿时,若以红豆作为主食,食用2、3天即使尿液的排泄顺畅,并能消除浮肿。在释迦的佛教医学上,将红豆作为医药品,用来治疗诸病。
有一次,一位佛家弟子因患肾脏病而全身浮肿,举步困难而无法出门化缘,僧医前去诊治,教他食用掺有红豆的稀粥,病僧马上食用药粥,过了几天,浮肿消失了,不久肾脏病也治愈了。
直到今日,在许多地方还都保留着遇喜事时即做红豆粥的风俗,精米里缺乏维生素,而以红豆加以补充,以预防营养的不足。
治疗肾脏病(慢性肾炎)时,将煮熟的红豆当做主食,佐以少许的盐分食用,具有显著疗效,若将红豆煮汁,当做茶的代用品饮用也有同样疗效。
中医谚语集锦――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
篇6
这次大地震,带给了我太多的启示,生命是宝贵的,生命也是脆弱的,6万多活生生的生命,就在地震的瞬间,生命被定格了。那些受伤的幸存活下来的,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既然活下来,就要好好活下去。
好好活下去,我想这不仅仅是对地震中幸存下来的人的鼓励的话语,也是对没有遭受地震灾害的人的一种警示,如果我们都有了这种警悟,就真正应了温总理写下的“多难兴邦”四个大字。那么怎样生活才叫好好活下去呢?这些天来我一直在想这个问题,《士兵突击》中许三多有句话是这样说的,“活着就是做很多有意义的事”。做有意义的事,对,好好活着就是做很多有意义的事。把身心全部投入事业是有意义的事,孝敬父母是有意义的事,关心同事,助人为乐是有意义的事,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是有意义的事,最简单的听了首好听的歌,吃了顿美食,看了美的风景,也同样是有意义的事。有了这个信念, 人就会觉得有意思,就不会心理不平衡,就不会计较个人得失,就不会再去为名利所累,因为你知道,活着本身就是一种极大的富有,一种物质和精神的充实。
地震给我的另一种启示,来自抗震救灾一线的救援官兵,白衣天使,空中战鹰,志愿者,基层工作者,前方报道的记者,以及无数的爱心个人和爱心企业。我敬佩救援官兵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把生的希望留给灾民的勇于奉献的精神,我敬佩白衣天使那柔弱的身体却有钢一般意志的连续奋战的身姿,我敬佩空中战鹰每次起飞和降落的临危不俱,我敬佩那些来自四面八方,无怨无悔,无欲无求,心甘情愿的志愿者,我敬佩那些地震来临时考虑的是人民的财产和利益而不是只顾个人的基层工作者,我敬佩风里来雨里去拼命赶稿子的前方报道的记者,我无数次的感动那么多的爱心个人和爱心企业。突如其来的一场大灾难,不仅没有摧垮我们中国人的意志,反而让我们更加紧密的团结起来,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没钱也没力的也在为灾民和我们的祖国祈福。
在敬佩和感动之余,我联想到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祖国和人民是多么需要懂地震知识的专家,多么需要经验丰富的救援人员,多么需要技术精湛的白衣天使,多么需要机智勇敢的飞行员,又是多么需要视觉独到的记者啊。然而如果没有平时的勤学苦练,没有平时的深钻细研,没有日积月累的辛勤付出,在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候,能胜任吗?要知道有多少双眼睛在期盼着他们,把生的希望寄托于他们。就大多数人的工作来说,可能不会遇到如此惊心动魄的场面,但是也总是会有需要力挽狂澜的时机,比如电信系统最寻常的抢修通讯设备,谁能想到,这次的地震会变得如此迫切?所以,无论做什么工作,只有繆雨筹谋,才能在关键的时刻挺身而出,这是我从这次地震中得到的第二个启示。
篇7
名主持不想在名流圈
“玩下去”了
1991年10月1日,刚上高一不久的李志广参加了全市高中生演讲比赛。众选手中年龄最小的他口若悬河,声情并茂,以标新立异的观点夺得了冠军。比赛结束后,正准备与父母一起回家的李志广被参与这次活动的广东人民广播电台的负责人请到了车上:“我听了你的演讲后,觉得你很有做电台主持人的潜力。我们电台需要一位粤语和普通话都说得流畅的少年节目主持人,你有兴趣尝试一下吗?”
“当然有兴趣!而且我相信我会做得很好!”李志广初生牛犊不怕虎,一口应承了下来。母亲却犹疑了起来:“你没做过主持人,又要上学,恐怕不行吧?”“我也没学过演讲,不也夺得了冠军?”仍沉浸在夺冠喜悦中的李志广意气风发。“只要给我机会,我也能成为主持人中的冠军!”
“有志气!我就喜欢你的这种自信!”电台负责人为李志广喝彩。“不过,你要用事实来证明你的自信不是自大。你必须将自己打造成不可替代的品牌,否则我会很快让别人来取代你!”带着“做冠军”的梦想,李志广成了电台里年龄最小的节目主持人。
幽默风趣的主持风格、深谙少年听众心理的话语使李志广受到了广大青少年的喜爱,节目的收听率暴涨,使他迅速成为名闻广州的少年主持人。1997年7月,李志广从暨南大学毕业后,顺利进入电台继续他的主持人工作。进入社会后,“名主持”的声誉、熟络的人际关系使他成为各家电台和高级休闲会所的热门主持,游刃有余地周旋于各界精英之中。然而,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李志广却觉得心里空荡荡的,有一种莫名的失落感。
1998年的圣诞节晚上,参加完圣诞派对的李志广疲惫地回到家。第二天一觉醒来,他把一家人请到客厅里坐定,宣布了自己的决定:“我要从电台辞职!”突如其来的话惊呆了一家人,半晌才回过神来,接着是异口同声的反对。“我不能继续在纸醉金迷的名流圈玩下去了。”李志广耐心地解释,“这个环境太张扬太喧嚣了,对我的个性不但没有约束,反而是火上浇油。我很担心过度的张扬会让我丧失内心深处的一些东西。”听了李志广的话,一家人沉默了。的确,父母并不喜欢儿子这种很出风头而且奢侈的生活方式,他们很担心儿子会得意忘形,迷失在鲜花与掌声中。最终,父母同意了李志广的选择。
李志广辞去了令人羡慕的主持人工作,跳槽到中华网,担任网站的市场部总监。在帮助中华网渡过网络泡沫经济破裂所带来的困境后,李志广又辞职去了广东电信CA公司做市场部总监。然而,月薪一万多的李志广还是觉得没有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方向,迷失了方向的他心里充满了困惑和躁动。
“将来整个中国的男士内
衣市场都是你的天下!”
1999年夏天,李志广家多年未见的台湾亲戚来广州探亲。赋闲在家的李志广与这位亲戚很投缘,闲聊中,他说出了自己找不到方向的苦闷。在台湾做内衣生意的亲戚建议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的发展,原本只属于女人的内衣时尚观念,已经开始向男士发展,一直被忽略的男性消费市场潜力巨大。我在台湾就是看准了这一点,专做男士内衣生意而起家的。你不妨考虑尝试做男士内衣生意,这在大陆还是一个空白,市场空间很大。成功就是比别人早一步抢占先机。如果你现在进入这一行,未来整个中国的男士内衣市场就有可能成为你的天下!”
巧的是,这时中央电视台的专题节目正在讲述中国民族品牌的发展状况。报道说,中国的男士内衣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男士内衣市场一直是国外品牌的天下,中国人一直拿不出一个叫得响的品牌,国内男士内衣得不到发展,可业界却没有注意到这一现状。
亲戚的话和电视台的专题节目让李志广豁然开朗,一个没有人注意到的空白点,是潜力无限的大生意啊!随即,李志广对内衣市场进行了调查,他发现,在广州的各大商业街上随处都能买到时尚前卫的女士内衣内裤,男士内衣内裤却只有大型百货商场才有卖。而商场内的男士内衣内裤,国产的价钱虽然便宜,可质地款式却老式单一,国外品牌高档时尚,价格又太昂贵了。经过仔细调查分析,李志广断定:中国的男士内衣市场大有可为。他当机立断,于1999年10月20日去工商局为自己的未来产品注册了一个新潮时尚的名字―鹭珂鸶(LOOKSEE),随即将积攒的3万元存款悉数取出,在广州人气极旺的商业中心宏城广场租了间小门面,中国第一家时尚男士内衣专卖店就这样诞生了。
10月21日这天正好是星期天,李志广去广州火车站托运处取台湾亲戚给他邮寄过来的第一批男士内衣内裤。汗流浃背的他扛着一大摞男士内裤产品往店里赶,走在人潮拥挤的大街上时,被一个只顾埋头赶路的行人狠狠撞了一个趔趄,数百盒包装透明的男士内裤散落了一地。花花绿绿性感前卫的内裤吸引了路人惊讶的眼光,一些女士看到后立刻红着脸走开了。行人都不愿意帮李志广拾捡,反而指指点点地议论:“男人内裤居然做得花花绿绿窄窄小小的,真恶心!”蹲在街上一盒一盒收拾产品的李志广狼狈而惊喜:人们越排斥,越说明男士内衣内裤市场的消费潜力,只要人们的观念改变了,“恶心”将引导潮流!
22日一早,“鹭珂鸶”在鞭炮声中开业了。然而,出乎李志广意料的是,虽然他“开业酬宾大让利”海报里列出了一系列的优惠让利措施来,但却没有一个顾客受诱惑,人们更多的是站在店外面远远地观望。直到第三天下午四点,“鹭珂鸶”才等来了首批顾客:一对打扮入时的年轻夫妇。这对夫妇花了400元钱,买了两条性感内裤。
传统观念对人们消费行为的影响和制约,大大超出了李志广的预料。李志广走的是前卫路线,款式和花样大胆新潮,看上去就让人脸红心跳,连最前卫的男士都要在爱人或女友的陪同下才有勇气到小店来买内裤,或者让自己的爱人或女友帮自己买;单身的男士则多是站在门外透过玻璃“目选”,如果发现自己喜欢的内裤,便溜进店里连价也不还丢下钱拿起来匆匆走人。
开业已经几个月了,“鹭珂鸶”的月营业额徘徊在5000元左右,而当时仅店面的月租就高达一万元,加上人员工资等其他方面的成本,沉重的开支让李志广吃不消了。为了降低成本,李志广不得不奔波于广州各大商场之间,寻找适合的店面。几经周折,李志广终于在中华广场找到了一间才十几个平方的铺面,租金大大低于宏场广场的铺面。然而又一个月下来,除去所有的成本,李志广还是亏损了。李志广心急了,再这样下去,就血本无归了,连小小的店面都做不下去,更别奢谈将整个中国市场都做成自己的天下了。
为了节约成本,李志广只雇佣了一个店员,他自己要负责从采购到设计乃至生产、销售的全过程。于是,担任着广东电信CA公司市场部总监的他忙完这头忙那头,白天西装革履地去公司上班,晚上下班就急匆匆赶回专卖店继续工作。两头忙得团团转的同时,李志广苦苦思索突破僵局的办法。
让全世界的男人都来穿
“鹭珂鸶”
2000年广州的夏季赤日炎炎,所有的休闲活动中心都爆满。五一这天,广州最大的游泳休闲活动中心人声鼎沸,热闹非常。蓦地,所有的声音嘎然而止,几乎所有的人都张大了嘴惊讶地往一个方向看:李志广满脸通红地穿着窄小性感的高档内裤热辣火爆地撞入人们的眼帘。
在人们热辣辣的注视中,“豁出去了”的李志广镇定地给人们派发关于“鹭珂鸶”时尚内衣内裤的宣传资料,向人们推销他的观念:对生活更执着一点,对美的发现更敏锐一点,对审美观念更前卫一点。在七天的“黄金周”里,为事业“献身”的他天天泡在广州各大健身中心、浴场等休闲场所。
5月8日这天下午,从公司下班后李志广又马不停蹄地往店里赶。还没进店,远远地他就发现店里站满了人,开业以来还一直没有这么多顾客光临小店呢,李志广很是惊喜。走进店里,他热情地和顾客握手问好。顾客中一位长相富态的中年人握住李志广的手幽默地说:“我在休闲中心看过鹭珂鸶的资料和你穿着的产品,简直棒极了!刚才和你店里的小伙子聊,才知道你的经历很不平常,很佩服你的干劲和勇气!我开了一个有点规模的酒吧,这次来是想邀请你赞助我们的一个活动,我们愿意在酒吧里全力推广你的鹭珂鸶,为酒吧带来时尚元素的同时也有利于你的发展。”这种机会是李志广求之不得的,惊喜的他爽快地答应了。离开时,酒吧老板和他的朋友每人买了一打单价一百多元一条的内裤,算是对他的支持。而那一次的酒吧活动效果也非常的好,当场就售出200多条内裤。
紧接着,李志广又打破常规,大胆启用世界各地风格迥异的模特,接连推出了一系列创国内“第一”的活动:举办“中国第一届男士内衣秀”、举行国内第一个男士内衣品牌会、出版中国第一部男士内衣写真集……李志广把男人的阳刚雄健和鹭珂鸶内裤的贴身、舒适、时尚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尽情展示,彻底颠覆了人们传统观念中的男士内衣概念,震撼了整个中国时尚界。
2002年2月14日,26岁的李志广辞去了中国电信月薪过万的工作,投入注册资金50万,正式创立了广州鹭珂鸶服饰有限公司,他亲任董事长兼首席设计师。“鹭珂鸶”目前的16大经典系列、680个款式的男士内衣裤均出自他的手笔。设计性感的“子弹内裤”时,他与其他设计师通宵达旦地修改,出了200多个样品,试穿了200多次才满意。“子弹内裤”进入市场后,立刻成为年度销售冠军。
随着业务的壮大,为了保证产品质量、缩短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并改变被动请其他厂家代为生产的局面, 2003年初,李志广投资几十万元,在广州白云区建起了生产中心。这一举措不仅解决了订单积压问题,还使“鹭珂鸶”完成从贴牌经营到自有品牌的转变,并可以有效控制成本,按照自己的设想生产各种款式新颖的高质量产品。
2003年10月,李志广开始了“鹭珂鸶”的全国战略计划:建立品牌连锁加盟店。新闻系毕业的他亲自撰写“鹭珂鸶”特许加盟的章程条款,他一手制订的“统一的经营理念、统一的经营策略、统一的视觉识别、统一的物流配送、统一的产品、统一的价格、统一的服务标准与店面管理规范、统一的员工聘用标准与业务培训”这统一加盟标准,成为后来中国男士内衣的加盟行规。通过将几百元的产品大幅降价到20元、让消费者试穿等大胆而冒险的促销方式,“鹭珂鸶”品牌在把自己的销售渠道成功地从珠三角向全国各地铺开,李志广迅速在全国建立起了300多个品牌加盟店……
在李志广多管齐下的努力下,一种代表男士新生活主义的内衣时尚在LOOKSEE(鹭珂鸶)的引领下迅速在全中国蔓延开来,客户回头率高达80%,形成了一批有较强消费能力的稳定顾客群,李志广的财富也逞递增趋势不断雪球般地滚大。
标新立异的李志广终于将全中国的男士内衣市场变成了“鹭珂鸶”的天下。李志广的目光开始投向世界。经过精心筹划,“鹭珂鸶”男士内衣专卖店相继成功登陆欧美等国,并以国家货物配给的形式打入了朝鲜市场……
2006年年底,鹭珂鸶国际集团的“凤凰展翅”泳裤一路过关斩将,夺得了中国人文奥运旅游纪念品设计大赛“最具人文特色金奖”,成为唯一被指定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纪念品之一的内衣品牌,将4000亿元的奥运纪念品商机握入手中。
篇8
《父亲的病》主要讲述了父亲生病后,鲁迅先生请来城中“最好”的医生为父亲治病,可治了没多久,这位医生便把事情推到了另一位“名医”身上。他们治病的方法同样新奇,治病的药引同样奇特,可是他们治病的的结果却同样失败。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父亲的病读书心得,欢迎大家参阅。
父亲的病读书心得1今日偶读鲁迅先生的散文《父亲的病》。虽然先生写的是上世纪二十年代,但对于现代来说还是有相同之处的。
文章记述了先生年轻时父亲患水肿,长期无法康复。给父亲看病的两位“神医”开了不少药方,用了不少奇特的药,最终还是没有治好。
文章十分生动地体现了旧社会庸医的无能。明明知道病已经没法医治,还故意蒙骗,故弄玄虚,看是开的神丹妙药,对病没一点疗效,搞得家人白忙一场,对病人忙于应付,草草了之,给人看病只为了金钱。
现代社会中,这种现象不也是客观存在吗?报纸上、电线杆上到处医疗广告。有很多根本就没有行医资格,经常发生医死人的事。这说明了什么?这就是一个字——钱。为了钱,可以不顾他人你生命;为了钱,什么都不管了。我感到先生的文章对于今日还是有很多现实意义的。
父亲的病读书心得2写下这个题目,不是希望父亲得病,而是,他那么多不良习惯:他抽旱烟,并且特厉害;喝酒天天不断;吃饭特口重,一碗饭他要用两勺盐(一家人炒菜一次才放一勺);又不喜欢吃蔬菜,炒了也只是象征性的吃一点,吃咸菜倒挺厉害,却一直身体康健,应该给我一些启示。
首先,这与父亲热爱劳动有很大关系。说起劳动,我不能不提及父亲的苦命运:父亲很小就没有了父母,自己被两个哥嫂分出,一个人独自生活,上学等奢侈事情更没有份,从很小又学会了抽烟喝酒,在我小时侯,他卧病在床有几年。他是一个地道的农民,除了默默地干农活,他一无所长——不会算账,也无缘经商,没有特长,也不能在这方面有建树。他只有劳动、再劳动。他和《一分试验田》中的一样,把地拾掇的一个大坷垃都没有,并且很平整,庄稼长出后,也很难在地里找到一棵草。在地里他有无穷的乐趣,很多次,我与他一起干农活,如果说上午11点干完,他把我支回家,自己往往会在午后1点半左右才回家,也因此赢的母亲的很多唠叨。农闲是在家,也是总要自己给自己找一些事做,侍弄侍弄这儿,摸索摸索那儿。他的不良习惯对身体的不良影响,多被他的劳动,因劳动而流的汗而而化解了。
还与他饮食方面的一些爱好分不开。父亲喜欢喝小米或玉米红薯粥、小米饭南瓜汤,喜欢吃黄窝头等忆苦饭,这些百吃不厌。他还爱生吃大葱、大蒜,爱吃醋拌菜、爱食醋。这些食物恰恰是书籍或网络上说的软化血管、活化血液、排泄毒素的食物,他无意中受益匪浅,也是我们做儿女的福分。
父亲还是一个与世无争、心胸开阔、乐于助人、不设防的人。在我的记忆里,父亲少有和别人红脸、闹别扭。除了与土地亲近、与酒友亲近,他很少与谁走的近,哪怕是我们姊们几个,也因此少了很多纷争。
现在好了,他呆在医院,象个孩子,一切都能听从医生的安排,烟也戒了,酒也放弃了,除了爱生吃大葱、蒜瓣,对蔬菜的摄入还是有些少。他也想过出院后重操旧业——继续吸烟喝酒,但终于也表决心要抛弃。
尽管,我只和他相处了3天,也算尽了一个儿子的一丁点孝心——我还有很多时间与父亲相处,我和他相处的时日还很长,我会珍惜和把握。
父亲的病读书心得3清晨,我来到书柜前,玻璃反射着属于晨曦的温柔的光,又随白色的窗帘变得摇摆不定。打开柜门,轻轻取出一本《朝花夕拾》,在书香中静静地翻着。但当我看完《父亲的病》之后,只觉得原本平静的心顷刻间变得波荡起伏,像是有滔滔江水在不断翻滚 ?? 这篇文章写的是鲁迅的父亲当时得了病,家人为了医好他,不惜花昂贵的挂号费请当时的 “ 名医 ” 来诊断。这位 " 名医 " 只顾开一些奇怪的药方,于是 “ 父亲 ” 的病日益加深, “ 名医 ” 见形势不好,又叫 “ 我 ” 去请 “ 更高本领 ” 的陈莲河。陈莲河的挂号费更高,()药引却也更奇怪。
最终, “ 我 ” 的父亲因没钱治病,在病重与绝望中失去。 看完这篇文章,我不禁觉得心情非常沉重,却也暗暗佩服鲁迅先生的文字:表面像是叙述得平静如水,其中蕴含的暗讽却如一把把大刀,不断砍倒当时的黑暗社会分子。在他的笔下,一个个当时社会的不同代表人物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 “ 等到危急时候,便荐一个生手自代 ” 的 “ 名医 ” ,把病重的 “ 父亲 ” 推脱给别人,为的就是 “ 和自己完全脱了干系 ” ,形象地代表了当时社会上冒充博学,实际上却自私自利、害国害民的社会破坏分子 .虽然在文中一直用 " 名医 " 称呼 , 但是对其的讽刺却到处可见 , 不言而喻 , 这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庸医 ! 在面对现实的不幸前 , 深受迫害的 " 父亲 " 代表了当时下层 阶级人们 , 他们只能过着贫困的生活,最终悲惨地死去。
而 “ 我 ” ,看着病重的父亲,甚至想出了 “ 还是快一点喘完了罢 ?? 。 ” 的想法,父亲临死时,却无能为力,所有的悲伤都只能在心中释放,代表的是认识到社会的黑暗,却不敢站出来,只能无奈地接受事 实的青年们。罪恶社会生出的恶果 , 毒害了人民 , 作者为的就是给我们打一剂解毒药! 鲁迅先生笔尖锋锐,刻画鲜明,用自己的真实经历来暗讽了这个混乱的社会。在那个时代里,人们的生活苦不堪言,恐惧像一片大大的乌云笼罩在每个人的心间,也不禁使我思考:现代社会生活虽然比以前有了很大改进,但存在于社会的 “ 庸医 ” 却也不少,我们应该怎么做?其实,只要心中有正义的阳光,能够勇敢地去对抗黑暗,这些败坏的社会分子就会一个个地消灭掉,而将会多出一个又一个的 “ 名医 ” ! 文章虽不长,但其中蕴涵的辛辣的讽刺却深深地留在我的脑海。
父亲的病读书心得4记得鲁迅先生曾在《呐喊》的序中写道:“中医不过是有意或无意的骗子。”以前我永远也想不通鲁迅先生为什么这么说,中医毕竟也是为医学做出了无比重要的贡献啊。后来我读了他写的《父亲的病》,才稍稍理解了鲁迅对中医的看法。
鲁迅先生幼年时,便为父亲的病与城里的两位名医周旋。这两位名义的药房药引都十分与众不同,尤其是陈莲河。他的药引最平常的也只是“原配”蟋蟀一对,虫子用药都要讲究“原配”真可以算的上是够“道德”了。此外还有一种可以克服水肿的药丸,叫“败鼓皮丸”,它只是用打破的旧鼓皮制成的。因为水肿一名鼓胀,用打破的旧鼓皮自然可以克服它——虽然我并不理解仅有字面意思牵强附会而来的“药理”到底哪里“自然”。用这种毫无药用价值的东西做药,恐怕除了显示医生的昏庸不懂医什么也做不了。更有甚者,还要查查病人是否有何冤愆。说医生只能医人,不能医命。可笑,命都没了还医什么命啊?
医学本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可在那时的中国,却完全倒了个儿,医学竟与封建迷信扯上了关系,真是可笑可悲又可怕。可笑者,是有些带着迷信观念行医的医生却会有人将其称为名医,赞叹其神妙;可悲者,是病人们满怀希望喝下用半通不通的药理和“道德”的药引做成的药却往往只能换来病情不减甚至于加重病情的结果;可怕者,是倘若医生或多或少都会用带有迷信色彩的药方为病人治病,如此这般,病人们又该怎么办?鲁迅先生的父亲经过这两位“名医”治疗仍病重而死,也正因为这样,鲁迅先生才会这么说吧。
好在当今,医学已于封建迷信断绝了关系,医生也再也不会变成“有意或无意的骗子”鲁迅先生在《呐喊》自序里的那句话也不再适用于现在的中医。但我想,这也是鲁迅先生所希望看到的吧。
父亲的病读书心得5我素不知道庸医与良医的区别何在——现在以为是医术不济者便是庸医,反之则是良医父亲的病。我想,如果旧社会的人能早点明白,那么当时就不会有那么多冤魂了。
故事发生在绍兴。鲁迅的父亲患水肿,请了两位诊金高昂的“神医”诊治,开了不少药方,用了不少灵药,鲁迅的父亲却还是死了。
这篇文章以辛辣的文笔再现了旧社会庸医无能。他们明明知道病人已经无药可救还故意乱开贵药,坐收诊金,为的只是身外之物——钱!我觉得就社会就像一个病入膏肓的人,并重——无药可救咯!不过,如今的文明社会就不一样了。
这几周我颌下脉肿痛发炎,吃了好几天的消炎药都压不下去,无奈之下只好到医院就诊。经过诊断,我是颌下脉发炎和淋巴结的可能性十分大,于是立刻让我吊盐水,吊青霉素……这样吊了一周后我的肿已经消了一大半,我真要谢谢医生们!
篇9
[关键词] 老子;冲气以为和;家庭和谐
人与人的关系,是评价社会进步,文明发展水平的一项基本尺度,如何协调人际关系是历史性课题,也是人类当代社会的一项基本课题。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非常丰富的关于和谐的思想和观念。英国哲学家罗素对中国传统文化非常推崇,他在《中国问题》一书中说“中国至高无上的伦理品质中的一些东西,现代世界极为需要。这些品质中我认为和气是第一位的”,“若能被全世界采纳,地球上肯定会比现在有更多的欢乐、祥和。”[1]
一、“和谐”探源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显著特征,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无疑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和现实意义。
我国先民,早已存在“和谐”的观念,但初始尚未用“和谐”一词来表达。 “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乐且耽。宜尔室家,乐尔妻孥。” (《诗·小雅·常棣》)意为:“夫妻感情很和谐,就像鼓瑟和弹琴。兄弟感情真和谐,团结和乐更高兴。和和睦睦一家人,妻子儿女情谊深。”句中“合”、“翕”都是“和谐”之意,“和”在这里是“团结”。
在“和谐”一词出现之前,先秦古籍中一般单用“和”来表示和谐的观念。
六亲不和,有孝慈。 (《老子·十八章》)
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谓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绥之斯来,动之斯和。
(《论语·子张》)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
其与物也,与之为娱也;其与人也,乐物之通而保已焉。故或不言而饮人以和,与人并立而使人化。(《庄子·则阳》)
以治情则利,以为名则荣,以群则和,以独则足乐,意者其是邪?(《荀子·荣辱》)
也有“和”与“谐”同时出现的:
八年之中,九合诸侯,如乐之和,无所不谐。 (《左传·襄公十一年》)
在上古汉语里,“和”就是一个十分活跃的构词词素。这就是它最终与“谐”组成一个合成词的物质基础。
内之父子兄弟作怨雠,皆有离散之心,不能相和合。 (《墨子·尚同中》)
在此,“和合”指和谐同心。
地气上腾,天地和同,草木萌动。(《礼记·月令》)
上下交引而不和同,故处不安而动不感。 (《管子·五辅》)
以上两句的“和同”也是“和谐同心”的意思。“和合”、“和同”可确定为双音合成词。
还有与“和谐”形似的合成词:
寡人有弟,不能和协,而使餬其口于四方。(《左传·隐十一年》)
此处,“和协”指同心协力,和睦无间。
百姓昭昭,协和万邦。(《书·尧典》)
这里的“协和”即指和谐。
“和谐”一词,最早可能同时出现在《晋书》,“施之金合,则音韵和谐。”(《晋书·挚虞传》)“夫任一人则政专,任数人则相倚,政专则和谐,相倚则违戾。”(《后汉书·仲长统传》)在这些古代经典中,把各种关系协调和连贯一致比喻为像悦耳的音乐一样“和谐”。
在古代,“和”与“谐”两字同义,“和,谐也” 。(《广雅·释诂三》)《辞海》对“和谐”一词的解释是“协调”。《现代汉语辞典》对“和谐”的解释是“配合得适当和匀称”。“和”,从禾从口,“谐”从言从比从白,“和谐”两字都是指音乐的合拍与禾苗的成长。像禾苗那样生长,自然是与大自然的规律保持一致;“比”为平等,白、比、言为“谐”,平等地对话,直白地发言,自然就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的民主平等关系、思想得到了发挥,创造得到了体现。随着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谐概念不断获得了丰富的内涵,“和谐”与一切美好的东西紧密相连,如和平、和睦、和气、和善、和美、柔和等。由此,和谐被视为中国文化的审美理想和至高境界,作为处理人天(人类与自然)、人际(人类与人或与社会)、身心(人的身体与精神)等关系的理想范式,成为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处理人际关系和民族关系的基本价值取向,特别是其中的人与人的和谐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极富价值的重要启示。
二、老子的“冲气以为和”理论与家庭和谐
建立和谐社会不仅是政府的任务,也是每个家庭的责任。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人们的基本生活群体、初级生活圈。对每个人来说,家庭是成长成熟的摇篮,是成就事业的基石,是生活力量的源泉和理想的归宿,家庭和睦是保证社会稳定和事业成功的基础。因此,和谐社会需要和谐家庭,和谐社会的构建首先必须从营造和谐家庭开始。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四十二章》)
老子在这里首先论述了宇宙的创生过程:道生一,是指道开始转化为一,一是道的别名,指混沌未分的原始状态。一生二,是指一派生出阴阳两种气,道的属性。二生三,是指阴与阳两个对立的方面相互矛盾冲突所产生的第三者进而生成万物。其次论述了宇宙创生的动力。古代哲学思想确立由元气(原始混沌之气)分衍成阴阳二气,再由阴阳二气的矛盾运动,产生出天地万物和人类。因此它就充塞于天地之间,也深藏于人体之内。《庄子·知北遊》说:“圣人故类一”,这个“一”指万物来自“一气”,而它的根源则是“道”。说“一气”时,是描写道;说阴阳二气时,则是描写变化之过程,因此有聚散现象。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包含着矛盾,“万物负阴而抱阳”,阴与阳是矛盾着的两个方面,它普遍存在于万物之中,相互作用使事物达到和谐与统一,即达到“冲气以为和”的状态。所谓“冲”者,即阴阳之和合,故亦名“冲和”、“中和”。唐玄宗曰“冲者,中也,是谓大和。”“冲”是涌动、激荡的意思,可以引申为冲突、对立,表征矛盾的不平衡和对立状态,它是事物实现和谐与统一的内在动力。“和”是和谐、统一的意思,如果把“冲气以为和”简缩为“冲和”,就是对立统一规律的古代表述方式。阴阳是两端,“冲气以为和”才是用其中。唯有执中之道才是和谐的正道,执中才能在阴阳两端的相互激荡中得到整体的和谐。那么,怎样以老子的“冲气以为和”理论来指导家庭和谐、实现家庭和谐呢?
(一) 树立“阴阳冲气以为和”的理念
老子的“阴阳和谐论”并不是以矛盾斗争为理念,而是以“冲气”为方式、做法,以“和”为方向、目的、结果。《易》曰:“一阴一阳谓之道,阳得阴而成,阴得阳而序,刚柔相适谓之和,万物各得其和以生。”万物都有一个阴一个阳,阴阳两极的相互依存、相互对立,构成了一切自然现象的流动和运转,构成了生命机体的生长、成熟、衰老与死亡。家庭是万物之一,自然也有阴阳。阴代表女性、阴柔等性质,阳代表男性、阳刚等性质。阳在前,阴在后;阳主外,阴主内;一前一后,一外一里,一男一女,一阴一阳,自然就是和谐。夫妻之间只有唱和相随才能出现和谐局面。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阴盛阳衰这种情况非常普遍。有人认为这是造成家庭失和的直接原因,其实不然。因为阴盛阳衰仍然是正常的阴阳转换,仍在阴阳总格局里面,只不过是转换了位置,此消彼长而已。
夫不恬不愉,非德也。非德也而可长久者,天下无之。 (《庄子·在宥》)
在这里,庄子认为,阴阳要是弄得不安静又不欢愉,便是违背常德。违背常德而可长久,这是天下绝没有的事。不管谁处于主导地位,只要这一阴阳和谐、长久,整个家庭就能处于整体的稳定的发展状态。所以一个家庭要和谐,男女双方必须有这种“和”的理念,不管阴阳位置是否正常,男性是否处于主导地位,只要“家和”就“万事兴”。
(二)正确处理家庭成员间的关系
人是家庭的主体,人的所有活动都是以家庭为基础进行的。只有处理好家庭中阴与阳的关系,家庭才能和谐、长久。
1.平等尊重,
家庭和谐的第一要素是平等。缺乏平等,家庭成员之间只能是一种倾斜的、以一方的意志为主导的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甚至是主人与仆人的关系。这与和谐的含义相悖。万物中的阴阳地位无高下尊卑之分,它们都是统一于阴阳循环转化运动之中。
尊重既包含尊重各成员之间的社会地位、职务,也要尊重个人的兴趣爱好。由于年龄、性别、社会地位、职务的不同,家庭成员必然有不同的兴趣爱好。有的时候,这些兴趣爱好可能会发生冲突。如全家在一起看电视,老人们比较喜欢看京剧等古典形式的节目;中年人由于种种需要,比较关注社会政治新闻;而年轻人则喜欢流行歌曲、港台电视剧。在这种情况下,每个人都想看自己喜欢的节目,势必会产生不愉快,甚至一些矛盾和争吵,这就需要每个人的配合、协调和让步。比如大家商量着规定不同的时间段看各自喜欢的节目,这样既不伤和气,又能让满足每个人不同的要求。
鲁遽曰:是直以阳召阳,以阴召阴,非吾所谓道也。吾示子乎道。于是为之调瑟,废一于堂,废一于室,鼓宫宫动,鼓角角动,音律同矣。夫或改调一弦,於五音无当也,鼓之,二十五弦皆动,未始于声,而音之君已。且若是者邪? (《庄子·徐无鬼》)
鼓宫宫动,鼓角角动,宫角相应和,皆音律相同之因矣。家庭中也是同理。要想弹奏出悦耳动听的家庭之音,阴阳必须相互配合,相互尊重,同声相应。
木与木相摩则然,金与火相守则流。阴阳错行,则天地大骇,於是乎有雷有霆,水中有火,乃焚大槐。(《庄子·外物》)
大自然中阴阳错乱就会引起各种天灾动乱如雷霆雨电这些大的震动,自然尚且如此,更何况是一个家庭。如果一个家庭中阴阳错乱,就会引起震动、争吵甚至打架。出现这种情况时,最好的解决方法便是坚守“七善”,向水之性。
2.坚守“七善”,向水之性
“老子善用水性来比喻上德者的人格。水最显著的特征和作用是:柔。停留在卑下的地方;滋润万物而不与之相争。老子认为最完善的人格也应具有这种心态和行为。”[2]把这种上善人格运用到家庭中,同样能促进家庭的和谐。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老子·八章》)
“居善地”。一方面,要善于选择安居之处,每个人各得其位。比如对于青少年来说最好的地方就是学校家庭,而不是网吧、游戏室;对于丈夫来说,最好的地方就是家里、工作单位,而不是赌场、酒楼等地方。另一方面,在家里每个人也要善于选择好自己的位子,要善于居于谦让的地位,不要争往高处,要像水一样甘于处在下方。晚辈让长辈一步,天地不是很宽广吗?
“心善渊”。运用到家庭中,就是心胸善于保持沉静,拒绝浅陋,拒绝平庸。平凡的是大多数,不要求每个人的知识水平都多么高,但要善于让自己的心智变得深沉,要有深渊一样的心胸、心智、心灵,以沉静祥和的心态面对家庭中的琐事和摩擦。
“与善仁”。有的本子作“与善人”、“与善信”。这是说,与人交往要真诚仁爱。要真诚仁爱地对待你的家庭,把自己的爱多施予一点给家人,“施于人而不忘,非天布也”(《庄子?列御寇》),保持一种施恩不图报的心态,关心家里的每一个成员,家里就会充满温暖欢笑。
“言善信”。说出来的话要算数,要守信用。要对自己的各种承诺负责,对自己的虚情假意、伪言谎话说不,这样家人才会信任自己。
孔子愀然曰:请问何谓真?客曰: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渔父》)
在这里,庄子借孔子与客人的问答指明真诚的重要性,人与人之间要以真诚、信任为出发点,否则正常交往就无法进行。
“政善治”。王弼本“政”作“正”,“正”、“政”同。老子本来讲,为政善于完成良好的治绩。我们也可以移用到家政的治理方面,丈夫善于出主意,想点子,妻子善于理财,善于处理家务,老人善于处理家庭纠葛,把一个家庭治理得既有坚实的经济基础,又有和谐的家庭情感,生活得美满又和气。
“事善能”。处事善于发挥所长。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不是完人,再完美的人都有瑕疵。要善于培养自己的办事能力。在阴阳这个统一体中,阴阳二体谁能管理家庭谁能管好家庭,谁就应该发挥自己的所长,不要拘泥于传统的看法。
“动善时”。行动善于掌握时机。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这样可以避免无谓的争端。该工作时认真工作,该休息时按时休息。不要借口工作忙就不顾家,以免引起家庭成员的隔阂。
3.心境平常,顺其自然
老子思想中最重要的一个就是“无为”,即顺其自然,无为而无不为。居家也要有这种思想,要以一颗平常心面对,无论大喜大悲,终归是暂时的现象。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老子·二十二章》)
狂风刮不到一早晨,暴雨下不了一整天。天地的狂暴都不能持久,何况人呢?
人大喜,毗于阳;大怒邪,毗于阴。阴阳并毗,四时不至,寒暑之和不成,其反伤人之形乎!(《庄子·在宥》)
人过于欢乐,就会伤害阳气;过于愤怒,就会伤害阴气。《小有经》曰:“多笑则伤藏,多愁则心慑,多乐则意溢,多喜则忘错惛乱,多怒则万脉不空。”阴阳的气相互侵害,四时不按顺序,寒暑不调和,岂不反而伤害到人体么!
客凄然变容曰:甚矣,子之难悟也!人有畏影恶迹而去之走者,举足愈数而迹愈多,走愈疾而影不离身,自以为尚迟,疾走不休,绝力而死。不知处阴以休影,处静以息迹,愚亦甚矣。(《庄子·渔父》)
到阴凉的地方影子就会消失,静止下来脚迹也就没有了。保持一种平静的心态坦然面对各种不如意,它们自然就会消失。老庄思想提倡清静无为,顺其自然。家庭生活并不是最理想的,其间必然有许多不如意和磕磕碰碰,不要过度追求完美,过度追求浪漫和幸福。一味地追求完美,反而什么也得不到。在家庭生活中,不要因为生活中失去了原有的浪漫气息而生气,也不要因为暂时的欢快而得意忘形,不管欢乐还是愤怒,总会伤及身体。要知道,什么事都是暂时的,正如哲学上所说,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没有一成不变的事,没有永远的欢乐,也没有永远的悲伤。要时刻保持一种平常心,保持对家庭生活固有的一种态度。只有这样才能在油盐酱醋的平淡生活中保持一种永存的活力。
4.尊亲孝长,慈爱谦让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老子·六十七章》)这三宝说正是体现了老子的处世态度。对于慈,古今学者有多种解释,但较普遍的是柔慈、慈忍、仁慈,核心是一个“爱”字。这种“爱”既表现为长辈对晚辈子女子孙们的爱,也表现为晚辈对长辈的孝心、照顾。对同类之爱,对弱者之爱,无疑能激发护卫同类或弱小的勇气。在母爱方面,人们对“慈故能勇”的体会,可能最为真切,它表现为因爱而勇敢。这种说法与孔子的“仁者必有勇”(《论语?宪问》)是极其相似的。但慈一样地表达了一种对人类的悲悯,揭示了自我与他者之间的关系,尽管它表现为一种普世之爱。除此之外,“在老子的观念中,‘慈’还表现了仁自亲始的‘孝慈’关系,它是属于礼中‘门内之治’的范围。老子称‘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老子·第十八章》)孝慈并不是六亲和睦关系被破坏后的不得已的家庭维系手段,相反,它的价值在“六亲不和”的现状反衬下,显得弥足珍贵,同时它也是六亲和睦的前提条件。老有所终,少有所养,家庭成员互敬互爱,自然是家庭和睦,其乐融融。”[3]
人是社会的一员,所处理的不仅有家庭内部的人与人的关系,而且有家庭成员和邻里之间的关系。邻里之间的关系处理不当,肯定会影响家庭内部的气氛。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对待邻里关系也应该本着真诚信任的原则,互相谦让、互相帮助、宽容相待、和平共处。只有这样,才能既“攘外”又“安内”。
(三)正确处理人与物的关系
人是环境的产物。老子哲学观认为人与物的关系一方面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即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这是一种“天人合一”的思想。另一方面还指人与其他物以及居室环境的协调状态。人与其他物的协调状况主要指人对待家庭财富方面的态度。这个对家庭和谐尤其有重要的影响。
1.不欲以静,家庭安定
现代人出现家庭矛盾的情况,往往有很普遍、很共同的原因,即人与钱财、权势、名利等物的关系处理不当。“钱财不积则贪者忧,权势不尤则夸者悲。势物之徒乐变,遭时有所用,不能无为也。”(《庄子·徐无鬼》)执迷于权势、财物的人,总是不满足,陷入忧虑、悲伤之中,终生不悟,不能安静,这是很可悲的。作为家庭关系和谐的物质基础,这些关系处理不当,引发了很多家庭破裂、妻离子散的家庭悲剧,造成了许多犯罪行为的发生,如抢劫、贪污、杀人等等,使得社会动荡、家庭不和谐。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老子·十二章》)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老子·四十六章》)
物欲文明存在的物质诱惑使人的心灵极为空虚。人们一味追求名利财物,丧失本性。老子呼唤人们要摒弃外界物欲的诱惑,持守内心的安定,确保固有的天性。
对于现代人的这种贪欲,老子有一个智慧,值得我们记取,即“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老子·第三十七章》)这是说,不要兴起贪欲而要趋归于安静,这样天下就自然安定。不贪欲,天下尚且自定,何况是一个小小的家庭?一个家庭各个成员不贪欲,“不欲以静”,就会自定,这不就是现代家庭和谐的一个重要因素吗?
老子认为“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老子·四十四章》),不要过分爱名、永不满足,要知道适可而止,才能保持长久。所以老子的另外一个智慧就是“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老子·八十章》),“知足者富……不失其所者久。” (《老子·三十三章》)“知足之足,常足矣。” (《老子·四十六章》)不要总和别人比,不要贪欲无穷,要“少私寡欲”。家庭成员之间也应该树立“勤劳致富、勤俭持家”的家庭美德,通过辛勤劳动获得知识和积累家庭财富,合理地运用家庭财富,使之更好地服务于家庭成员的生存、发展和享受需要。
2.以人为本,人居协调
“以人为本”的理念是指从使用居室的人出发,设计出符合人性、符合生态要求、符合自然本性、符合人性需要的居室装饰环境。强调居室装饰是为人服务的思想。因此,居室的设计状况应该符合“人”即家庭成员的方方面面的情况,如:个性、爱好、性格、职业、文化背景、民族等,依次进行“以人为本”居室的软装饰设计,营造出人文格调及家庭和谐的氛围。如家里有小孩可以设计小孩的玩具房,家有老人的可以简单设计适合老年人的健身房,根据自身条件各得所需,在达到人物和谐的基础上更好地实现家庭和谐,达到“人乐”与“天乐”的同时满足。
夫明白于天地之德者,此之谓大本大宗,与天和者也;所以均调天下,与人和者也。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庄子·天道》)
明白了天地常德的人,便是大根本大宗原,便是与天冥合;用来均调天下,便是与人冥合,与人冥合的称为人乐,与天冥合的称为天乐。人处于真实状态中,既要保持与他人、邻里的人乐,也要保持与自然、居室环境的天乐。
3.整洁宁静 、简朴悦目
整洁宁静、简朴悦目的家居环境能令人心情愉快。和谐,不仅要人内心的宁静,而且需要周围环境的宁静与之呼应。一个舒适的居室,周围环境最好是安静、无噪音、无污染、绿树成荫、交通方便,这样才能达到身心的清静和谐。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老子·二十六章》)
厚重是轻率的根本,静定是躁动的主帅,只有保持外部环境与心灵世界的一致宁静,才能减少家庭成员之间的摩擦和矛盾,实现和谐。
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老子·四十五章》)
范应元解释说:“躁极则寒,寒则万物凋零;静极则热,热则万物生长。是知躁动者,死之根;清静者,生之根。故知清静者,为天下之正也。体道者,成而若缺,满而若冲,直而若屈,巧而若拙,辩而若讷,亦无不出于清静矣。虽然,人岂有静而不动者哉?但不可躁暴,常以清静为正尔。”
经常保持淡泊清静的心态,再加上周围环境的清静,才能神安体健。神安即能心平,心平则能和家。
总之,和谐社会的建立,需要每个人每个家庭的努力。家庭成员间既要真诚相待,也要宽容忍让。
客曰: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故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强亲者虽笑不和。真悲无声而哭,真怒未发而威,真笑未笑而和。真在内者,神动于外,是所以贵真也。(《庄子·渔父》)
本真乃精诚的极致,家庭中各成员间应该以真诚、信任为出发点,互相之间进行心与心的真诚的交流。家庭中的阴阳应该做到“知雄守雌”,以不争、谦退为根本,以宽容、仁爱为原则,阴阳二气相互充分地交流、融会贯通,以宽阔的胸襟、平和的心态对待身边的人,多一份沟通少一些误解,多一份信任少一份猜疑。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和”这样一个高的境界,也才能营造一个更加温馨更加和谐的家庭。
[参考文献]
[1] 伯兰特·罗素.中国问题[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6:154,37.
- 上一篇:幼儿园老师贺卡祝福语
- 下一篇:有气质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