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活动作文范文
时间:2023-03-14 20:43: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课外活动作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宁静的校园一下子沸腾起来,到处都是欢声笑语。同学们冲出教室,玩着各式各样的游戏:有跳绳的,有踢键子的,有跳皮筋的,远处还有许多小朋友在跳舞、唱歌,还有的在打篮球,有的在看书……他们都玩的可开心呢!
先看跳绳的:他们三个人一组,绳子两边有两个人牵着,只见五颜六色的跳绳在她们的手中舞动,上上下下,左左右右,像一个个圆圈穿过小朋友的身体。有时候会绊一下,不过她们配合的非常好,一般不会绊倒。你看,她们笑得多甜哪!
再看踢键子的:只见五彩缤纷的鸡毛键子在小朋友的脚尖上来回飞舞,上上下下,像五彩的蝴蝶在空中成群结队的飞舞,看不清是谁在踢哪只键子,似乎是在开键子会呢!
最后看跳皮筋的:只见他们左蹦蹦、右跳跳,不一会儿就逃出了“敌人”的手掌心,看他们有多开心啊!
篇2
我们坐着公交车,沿着颠簸的路,来到了德育基地。我们一进门,就看见了一座宽阔的大门敞开着,好像在欢迎我们的到来。德育基地真大呀,有10个篮球场这么大。一座座楼房屹立在地上。一颗颗大榕树像草原的哨兵,正在站岗放哨。五彩缤纷的花儿正在争奇斗艳呢,你瞧。桃花展开了笑脸。月季花像一位亭亭玉立的美少女。玫瑰花得到的颜色最多,红似火,粉似霞,白似雪……美丽极了,显出了花儿的多姿多彩。只要你一走进这里面,就会闻到一阵阵清香扑鼻而来,使人心旷神怡。
我们继续往前走,就看到了一个大大的屋子。我们走进屋子,看见了有一位神情严肃的教官和几位和蔼可亲的老师都在等我们了。我们大声说:“老师好!”就拿起一张椅子,坐了下来。在哪里,老师叫我们遇到危险时怎样自救,怎样做。我们听得津津有味,度过了一个愉快的上午。
我们又来到了民兵射击训练场在那里烧烤。教官大声地说:“同学们,今天我们是要自己动手,惊奇地一喊:“哇!好多食物呀!”我变拿起一个框子正准备走。但是我觉得很重,怎也抬不起来,我只好叫旁边的同学帮帮忙了。我和另一个同学抬起框子,趔趔趄趄地走回去。
到了烧烤场,老师给我们分小组,分组长,就开始了。老师说:“同学们,食物自己动手,老师不参与任何活动,要注意安全,有什么事要通知老师。知道了吗?”“知道了!”煮饭煮菜,不许任何一个老师动手。食物我们在食堂会准备好,不过要同学们自己去抬回来。知道了吗!!“我们兴奋地说:知道了!随后,老师派我们到食堂去哪去食物。我去到了那里准备抬起食物忽然觉得好重,只有叫旁边的同学帮帮忙了。我和旁边的同学抬起框子,趔趔趄趄地走回去。
我们终于把框子抬回烧烤场了。老师说:“同学们,这个活动需要自己动手,希望那些公子哥,千金小姐好好动手操作。我们老师不参与任何活动,不过需要注意安全,有什么事及时告诉老师。知道了吗?”“知道了!”我们就动起手来了……
经过了一小时的战斗,我们终于煮好饭,菜了,就迫不及待的拿起筷子,狼吞虎咽地吃起来。品尝我们第一次做的菜。我们拿出食物:鸡翅,鱼丸……烧烤起来。我烧了一只金黄金黄的鸡翅膀递给了军官,敬了个队礼说:“叔叔,我烧了一只鸡翅给你!”军官叔叔点点头,微笑地注视着我。我可高兴了。我想起了平时我在家里是一个娇娇女,什么事都不用自己做。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千金小姐。有点惭愧,决定要把这个毛病给改掉了,做一个勤劳不息的人。
烧烤结束了,我们拿起扫把,打扫卫生。把地扫得一干二净,一尘不染。军官竖起大拇指表扬了我们,会有始有终。我们笑了,笑得那么甜……
篇3
“ 叮零零——”,下课了,现在是课外活动时间。
同学们纷纷来到操场上,参加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有的同学在给花浇水,有的同学在看课外书,有的同学在玩双杠,有的同学在打篮球,还有几个同学在办黑板报。
看,我们的课外活动多么丰富多彩呀!
篇4
一、校外课外活动
校外课外活动的天地是极其广阔的,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广泛接触社会生活,把社会生活引进课堂,让学生在课堂学习的同时,把自己与当今的世界、自己生活的社会、人民的事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对一些先进单位、个人、专业户,一些名胜古迹,教师都应有计划地带领学生走进去,指导学生观察。形式可以多样灵活,有全校性的,有班级的,有小组的,也可以有个人的。让学生开阔眼界,接触社会,熟悉生活,了解自然,认识新事物、新现象。通过接触实际提高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课堂教学得到升华。活动内容:
1.参观、考察。包括工厂、农村、工程、科研项目、新产品、新技术,增长见识;还可以使学生受社会主义现实教育,热爱祖国,树立远大理想,明确学习目的,增强学习动力。
2.逛市场。了解贸易集散地在流通领域的地位,增强对文学作品中贸易市场的感性认识。
3.欣赏自然、名胜。奇妙无比的大自然、历史文物,是学生获取有关气象、生物、矿藏等自然常识、历史知识和民间文化的生动教材。
4.系统地观察某种生物的生态变化过程,收集昆虫、植物标本。如饲养小蝌蚪、养蚕、养鸟等,增长知识。
6.参加市区少年宫举办的各种培训班,参加社会团体发起的各种竞赛活动,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7.参加文明礼貌、卫生宣传、慰问军烈属、学雷锋活动,从小培养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8.节、假日邀请家长参加学校活动,增进学校、老师、家长、学生之间的交流,使父母更了解孩子,孩子体谅父母,沟通两代人的感情,提高教育效果。
9.“家庭小天地”,学生在家里应有自己的小天地、活动场地,有自己的兴趣,或养殖、种植,或做小制作等,培养自我动手的能力。
二、校内课外活动
1.阅读。大量的事实证明,阅读是增长知识的有效方法之一。要提高语文水平、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光靠教材的阅读是远远不够的。在课外阅读方法上,可以采取自由阅读和定向阅读相结合的方式。自由阅读,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地选择阅读作品,教师一般不加限制,但要讲清目的和要求,一个课时能认识一个事物便达到了目的。定向阅读,由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规定,以及某一写作单元的目的和要求,确定阅读作品目录。如大纲规定初中每个年级课外阅读三五本书,教师针对记叙文的特点,有要求地布置,通过检查及时了解和发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已经掌握或没有掌握的问题,以便在往后的课堂教学中“有的放矢”。教师还应要求学生每个学期背诵一定数量的古诗词,要求学生在阅读中摘抄妙文佳句,多做一些笔记和卡片,这对增强学生的词汇量,激发思维,丰富语言,大有好处。
2.练笔。练笔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只学理论不实践,无法达到提高的目的。定性作文与不受任何限制的作文相结合,这是近年来语文教学改革的成果之一。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除了强化课堂计划内定性作文(教学计划内规定的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外,还必须抓好学生的课外练笔,提倡写随意文,其形式包括日记、周记、评论、读书笔记以及信函,等等。这是学生写作上自由耕耘的一块园地,让他们写自己的话,写实在的话,见什么写什么,干什么写什么,读什么写什么,想什么写什么。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规定每人每周写作的最低量度。有了量度要求,便于教师全面总结,可起到督促检查作用。
3.办报。这里包括学生的手抄报、学校和班级办的油印小报、黑板报、墙报等。这项活动的作用,能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文及其他学科基础知识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训练学生的编辑、排版、写作、绘画、书法等多种技能。学生自办小报,教师要从内容到形式等诸多方面给予具体指导。要注意循序渐进,力求从易到难,从简到繁,从低要求到高要求。
4.班会。叶圣陶先生认为“说话训练”是激励学生“产生与发表的总枢纽”,教师只有抓住了这个“总枢纽”,才能有效地带动作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师除了要重视课堂上学生“说”的能力培养以外,还要利用课外活动有计划地开展一些说话训练。班会是一种比较好的形式,不但使学生主动“说”,而且使其组织能力也得到锻炼。
5.听报告、举办讲座、收看有意义的影视节目。
6.竞赛。中学生往往有上进心,不甘落后。我们可以利用这种心理来提高其学习积极性。
篇5
今天天气格外好,蓝蓝的天空上,几朵白云悠闲地浮在空中,空气也特别的清新。我和妈妈要举行一次有趣又开心的课外活动——“滑板车比赛”。
我们来到广场上,向四周望了望,没有任何的障碍物。妈妈计时我来滑;:“预备三`二`一`Go”。我双手紧握手把,上身向前弓,左脚踩稳滑板车,右脚使劲猛蹬地面,滑板车像离开弓的箭,飞射出去。不好,要拐弯了,要是掌握不好会摔倒的。我连忙把身体朝弯曲相反的方向倾斜,敏捷地调整好角度,保持好平衡,滑过了弯曲的道路到达了终点。妈妈高兴地说:“11秒09”。激动地我活蹦乱跳。然后我计时妈妈滑。妈妈学着我的样子使劲一蹬,可是滑板车根本不听她的话,左右摇摆,一不小心就摔倒了,不过妈妈挺勇敢的,站了起来,继续滑到了终点。我笑着说:“20秒07”。妈妈开玩笑说:“看来我还要向你学习呀!我的小老师”。逗得我哈哈大笑``````。
嘻嘻;你们猜到底谁赢了?
篇6
又到了下午的课外活动时间了,同学们高兴地像出了笼子的小鸟一样。我们站着整齐的队伍,来到活动场地,随着班主任张老师一声令下,同学们立刻找到自己的小组玩了起来。
我们组的几个同学来到健身器材小桥的旁边,开心地玩了起来。人太多了,小桥上站得满满的,十分拥挤,同学们随时都有被挤下来的危险。这时,“智多星”高紫薇说:“我们玩坐车的游戏吧,我们把这座小桥当作公共汽车,大家来坐车吧。”同学们都高兴地答应了。高紫薇安排一个同学做司机,一个同学做售票员,其他同学做乘客。随着售票员的报站,公共汽车停了下来,同学们开始有次序的上车了,我也随着大家上了汽车。同学们有的规规矩矩买票上车,有的故意不买票,而且非要坐上汽车,售票员只好和他们理论。看着售票员真的要生气了,其他几个同学也就买了票,原来他们在和售票员开玩笑呢。汽车终于开动了,司机的技术真的不怎么样,汽车就像一个大摇摆器,前后左右不停地摇晃着。一车的乘客都在提意见,希望司机开得稳当一些。当时我也很害怕,生怕自己会掉下去。终于,汽车到站了,我们安全到达目的地,可以长长松口气了。大家都说,这样的司机,这样的开车技术,以后就是给钱也不会再坐他的汽车了。
玩完了开车坐车的游戏,我们又玩起了警察抓小偷的游戏。我们用“剪子、包袱、布”决定谁来做小偷,结果我变成了“小偷”。没办法,我开始东躲,生怕自己被他们这些“警察”给抓住。后来,我实在跑不动了,他们一下抓住我,把我投进了“监狱”。看着他们“警察”在庆祝胜利,我觉得做小偷真是辛苦,整天东躲,担惊受怕,太没意思了。
篇7
/
关键词 生物课外活动 校园文化 生物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B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与其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义务教育阶段的生物课程是国家统一规定的、以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领域之一。生物课外活动是生物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生物必修课教学在深度和广度上的延伸,它的突出特点是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尤其强调动手实践,对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培养从事科学研究活动的初步技能,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具有重要作用。
校园文化对于学校来说,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空气与土壤,是学校形成特色与品味的遗传基因,是学校发展与成长的动力之一。校园文化的教学作用是潜移默化式的,是润物无声式的,是与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与内容互动共长的。因此,校园文化的建设要与学科课程的建设与实施相结合,要把新课程的思想与理念通过校园文化的形式,落实到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和师生共同成长的过程中。
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生物学教学也因其独特的学科性质和功能,在校园文化建设及对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校环境是对学生施教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生物学科的课外活动新形式。几年来,笔者结合初中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和课外活动充分挖掘生物学科优势,在使生物学教学为校园文化建设服务,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
1 调动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积极进行校园绿化设计
校园文化是师生成长发展的环境与内在动力。学校是学生生活和学习的地方,美丽的校园需要有良好的绿化。优美的校园绿化能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感受到生命的激昂和生活的丰富多姿。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的教材中,安排了“绿化,我们共同的行动”这一节内容,编者在这一节里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调查自己所在学校的绿化情况。由于学校的教学进度、课时安排的问题以及学生的兴趣问题,本节课的这个活动不能够要求所有学生都去进行。因此就把这个内容作为生物课外活动的内容之一。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校园绿化设计。校园绿化设计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步骤。
1.1 了解学校的绿化状况,包括校园的绿化规划、校园的绿化现状等
填写苏教版生物教材109页的表格(表1)。
经过学生的调查发现,我校的总面积为153 341 m2,绿地面积为50 000 m2,绿化率=绿地面积/学校总面积=50 000/153341=32.6%,学校师生人数为3 510人,人均绿地面积=绿化面积/师生人数=50 000/3 510=14.25 m2。
1.2 调查了学校的绿化情况后,调查校园现有的绿化树种和草坪植物
南京地处长江下游,属长江三角洲地区,亚热带气候,冬、夏两季长,春、秋两季短,冬、夏温差较大。根据地区特点,笔者所任教的学校科学地将不同植物错落有致地分布在校园,学生置身其中,生活在一所园林式学校,亲切实在,又有美的享受。在教学实践中,笔者要求参加活动小组的学生以班级为单位,调查校园现有的植物(表2)。
经过学生的调查发现,本校栽有花木60多种(不包括盆栽植物),主要用了以下植物对校园进行绿化、美化:白玉兰、广玉兰(荷花玉兰)、紫玉兰(木兰,辛夷)、含笑、桂花、桃、榆叶梅、马尾松、紫荆、红花 木、构骨、葡萄、杜鹃、夹竹桃、金叶女贞、迎春花、栀子花、棕榈、麦冬、樟树、山茶花、樱花、腊梅、月季、法国梧桐(悬铃木)、瓜子黄杨、金边大叶黄杨、杜英、木槿、紫薇、雪松、苏铁、银杏、黑松、朴树、芍药、牡丹、垂柳、合欢(马缨花)、鸡爪槭、火棘(火把果)、海棠花(梨花海棠)、红叶李、八角金盘、垂丝海棠、鸢尾、探春(迎夏)、丁香、意杨、地龙柏、红枫、葱兰、栾树、法国冬青(珊瑚树)、五针松、芭蕉、茶梅、紫藤、棕竹、刚竹、丛生竹、慈孝竹、马瑞拉草、天堂草等,展现出一幅“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的图画,师生好比画中人。
1.3 进行校园绿化设计,以科学性、实用性为核心,绘制绿化设计图
了解了学校的绿化情况、学校现有的绿化植物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校园绿化模拟设计”,让学生以校园为模本,充分运用抽象思维和所学知识,勾画出一幅幅校园美好景象。绿化设计图应该在学校的整体规划图上完成,图上应该标有标题、标注、说明、方向、图纸的比例尺、设计者的姓名等。通过这次设计,那些调皮好动的学生也能进行认真主动地通过各种方法了解了一些植物的花、果实的特点,使他们进一步丰富了生物学知识。学生不仅拓展了知识视野,锻炼了思维能力,还为校园绿化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有的小组建议扩大种植珍稀物种的数量,如种植有极高科研和经济价值的红豆杉以及有特殊环保功能的木麻黄、胡杨柳等;有的小组意识到绿化不单单要考虑生态功能,还必须考虑树木的形态、生长的速度、适宜生长的环境,甚至要考虑今后的养护费用。
校园文化不是僵死的,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而不断地提升和发展,随着一代一代师生的建设与创造,不断增加内涵,不断提升品质。师生既是校园文化的传承者,又是校园文化的建设者与创造者。校园绿化是构成文化校园的一个重要部分,通过这次生物课外活动,学生学到了绿化设计的知识和方法,加深了对这门课的认识。通过实地的考察、图表的绘制,学生对可爱的校园有了更深的了解。
2 给校园花木办理“身份证”,结合古今诗词,普及植物知识,了解植物资源
作为校园文化建设和环境育人的一种尝试,生物课外活动中教师从学生比较熟悉的校园植物入手,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植物,并在教师及园林工人的帮助下弄清各种校园植物的名称、特征、习性、用途;学会收集相关资料,比如收集古今中外与这些花木有关的诗词,从而学会将文学知识和生物知识相结合,熔科学、文学、美学于一炉。师生按照统一的格式为校园花木设计出精美的“身份证”,内容包括花木的生物学特性(名称、科属、生境分布及实用经济价值等)和有关花木的诗词,置于花木之侧,希望师生在观赏花木的同时,也能阅览相关的文字,从中增长知识,愉悦精神,陶冶情操,汲取道德和人格的力量。
现将学生设计的花木“身份证”展示举例见表1~表3。
3 利用叶脉书签的制作、植物画的制作展示学生成长的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指导思想就是要与学生的成长相结合,把学生的成长过程与校园文化融为一体。本校充分利用学校的橱窗将生物课外活动的成果展示出来,形成了一道亮丽的校园文化风景线。
参加课外活动小组的学生通过开展叶脉书签、植物画、蝴蝶标本等活动,制作了许多包含他们辛勤劳动和聪明智慧的作品,享受到了收获的喜悦,激发了对生物学科的兴趣以及对生物界和生命现象的好奇心。大部分学校都会在课外活动中开展叶脉书签的制作、植物画的制作,笔者沿袭了其他老师的做法之余,还特别注意了以下两点。
(1) 在课外活动中要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不盲从,不唯上,不唯书,不唯师,只唯实,敢于大胆提出质疑。在课外活动中,学生个性能够充分地体现出来。如制作植物画的时候,多数学生是在校园里采集一些常见种类的植物制作标本,有个别学生专程到紫金山、老山采集稀有种类的植物叶片制成标本。由于植物器官颜色的单一,有的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用颜料对植物器官进行染色。在植物画制作完成以后,学生发挥想象给自己的作品配上了好听的名字,如“孔雀开屏”、“大树底下好乘凉”、“春江水暖鸭先知”、“夜曲”等。这些学生追求与众不同,作品有新意,应该得到教师的鼓励和好评。
(2) 保护学生创新的自尊心,多给学生创新成功的体验。例如,在制作叶脉书签时,选材用桂花叶较易取得成功,桂花叶在用碱液加热的过程中容易将叶肉腐蚀掉而保留完整而美丽的叶脉。有的学生采集了一些具有网状脉的叶子用来进行叶脉书签的试验,有的叶片太嫩,叶脉和叶肉的耐腐蚀程度差异不大,是极难做成叶脉书签的。但是,这时教师应该肯定学生的创新意识,赞扬他不墨守成规,勇于求新的精神,保护学生的自尊心,鼓励他大胆地试验。有的学生将叶片的叶肉部分去掉以后,觉得叶脉书签就做完了,其实不然,后期的加工过程也很重要。学生要充分展示他们的艺术想象力,可以将叶脉染成不同的颜色、将叶脉分成两半,或者将叶脉剪出一个图形,然后在叶脉下面垫一张漂亮的信纸,并写上几句鼓励的话语,再经过封塑、钻孔并扎上漂亮的丝带,这样的课外活动的开展将学生的创新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
4 生物课外活动中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所受到的启示
4.1 开辟了广泛普及生物学知识的有效途径
学生参与校园绿化设计、校园植物调查和挂牌等活动,积极主动地了解植物资源情况,认识常见植物的种类及其实用、经济、药用价值,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也使学生找到了教材与现实的结合点,起到了课堂所不能代替的作用。
4.2 增强了环境保护意识
在师生的努力下,本校绿化初具规模,但优美的教学环境需要大家的共同爱护,这就需要在学生中强化环保意识。师生为植物挂牌,介绍它们的基本特点和实用价值,进一步理解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使学生深深地感到有责任爱护这些植物,也进一步增强了环境保护意识。
4.3 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学校教育中“素质教育”是永远不变的主题。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以生物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把课堂知识引入实际,在创建良好校园文化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开辟了一条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M].2001:1~3.
[2] 王羽.生物兴趣小组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J].引进与咨询,2004,8:74~76.
[3] 汪忠等.生物教学参考书(七年级上册)[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174~175.
篇8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课外活动
语文课堂作为学生接受语文教育的主渠道,受到了师生乃至全社会的普遍重视,而语文课外活动常常被淡化,甚至被看做是多余的。中学语文要落实素质教育,就必须把语文课外活动作为整个语文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离开了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素质教育将难以在语文教育中真正落到实处。
一、语文课外活动的重要性
1.语文课外活动有利于学生将课堂上学的知识有效地转化为实际运用能力。初中语文教材所选的文章多为名家名作,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有利于指导学生规范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但是,这些文章有它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环境,同当代社会生活有着一定的差别。我们的语文教学常局限于教材,这便造成了学生的语文学习与丰富多变的社会生活相脱节。而作为语文课堂教学向语文实践活动延伸的语文课外活动,就成了语文课堂学习与生机勃勃的时代生活相沟通的一种重要方式,就成了将语文学习置于现实生活,使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的一种有效方式。
2.语文课外活动有利于学生拓展视野,展示特长,发展个性。语言的社会实践性决定了语文学习与运用无处不在的特点。开展语文课外活动,事实上也是顺应这个特点而拓宽课堂以外学习语文的渠道,这将有效扩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和文化视野。同时,突破了课堂语文学习,教师和教材的影响局限,学生完全可以按照个人的兴趣、意愿、爱好培养自己的特长。
3.语文课外活动有助于校园文化建设和学生文化人格的形成。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从深层次影响着学生的发展。在学校所有的学科活动中,语文课外活动是最具有人文色彩和文化氛围的,它对校园文化建设、学生文化人格的养成教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语文课外活动的内容与形式
1.课外阅读。课外阅读通常按照内容不同可以分为以下三种形式:一是配合课文教学的课外阅读,二是配合社会教育的课外阅读,三是以发展学生个人爱好、才能为目的的课外阅读等。在课外阅读的组织上,要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馆、阅览室、黑板报等形式开展,有效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增强语文学习的机动性和灵活性。初中学生正处于个性的形成期,爱好、兴趣和才能各有差异,及时发现学生的个性差异并有针对性地推荐适当的课外读物,既容易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也有助于学生日后有方向性的发展。
2.课外写作。课外写作属于学生的自由作文,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表达需求,对于培养学生作文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具有独特的作用。课外写作训练的方式主要有写日记、读书笔记、文学习作等。通过学生的课外写作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对于学生积累知识、获得写作素质、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都有直接的帮助。
3.课外口语交际。中学语文新课标把口语交际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而语文课外活动则为口语交际练习提供了一个有效途径。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参观访问、录音整理等活动培养学生对口头信息的接收、处理和加工能力;通过朗诵、背诵等比赛培养学生的语感,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通过举办故事会、演讲会、辩论会等形式,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创造能力、思辨能力以及现场的应变能力。
当然,除了以上几种语文课外活动形式外,还有知识竞赛、文艺表演等形式。这些形式多样的语文课外活动,都能够吸引更多学生的参与,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语文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
三、语文课外活动的指导
1.对于语文课外活动须精心设计,巧作安排,要求学校、教师在开展活动时要制订翔实可行的活动计划,集思广益,充分论证。在计划出台后,要取得相关班级、相关部门的支持,保障各项计划落到实处,以期活动取得良好的成效。
2.语文课外活动的指导还应遵循相应的学习特点。语文课外活动说到底还是一种学习活动,是一种方式较为特殊的认知活动,这就要求在活动的开展和指导过程中必须遵循相应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才能取得预期的活动效果。一是要尊重学生特长和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二是要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尽可能避免从内容到形式的简单重复,以适应个体发展的需要;三是要增加活动新颖性、生动性、形象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四是要切合实际,讲求实效。语文课外活动的内容既要和课本内容有机融合,又要和人们日常生活的实际需要相结合,通过活动的开展,提高学生对社会生活的认识,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五是要加强各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调动各种积极的因素,使学生真正能够学有所悟,学有所获。
参考文献:
篇9
一、低段:认识框架,训练句群
低段作文训练的重点应是指导学生从内容入手,从整体上了解作文框架,利用连续的句群格式由范例到模仿,由模仿到扩展创新。其训练步骤如下:
1、范例引路,认识轮廓。开始接触作文,学生是茫然的,觉得无从下手,无话可说。教师应用范例引路,给学生一个清晰的作文轮廓,使学生既认识整体又认识句群。如看图说话《课外活动》:(1) 按时、地、人、事说好一句话。(课外活动的时候,同学们在操场上锻炼身体。) (2) 说好联系紧密的几句话。(近处,两个女同学在跳绳,左边三个同学在练习跑步,右边两个同学在踢毽子。远处,两个小队同学在比赛拔河。) (3) 指导说具体。(一个女同学跳绳跳累了,正在休息;另一个正在跳,她脸上笑嘻嘻的,发辫在背上不停地跳舞,跳得多轻松愉快呀!) (4) 还可以写出自己是怎么活动的?心情怎样?
2. 注重框架,归纳方法。引导学生口述时,应一边引导学生从内容入手由浅入深地口述画面内容,一边总结方法(即前面的四个步骤),使作文框架逐渐显露出来,然后抽几个学生口述,即使口述内容重复也不要紧,主要目的是建立作文框架的概念。
3. 训练句群,求异创新。学生有了作文框架的概念后,训练的重心逐渐向训练句群,渗透求异思维倾斜。也就是说在方法的制约下,尽量做到选材新颖,叙述体现童真童趣,说话写话较为具体,句子间相互连贯。
二、中段:扩展结构,精雕细琢
中段作文训练要通过听说、阅读、学习写作知识技能,借助范例导引运用写作技能,利用这些知识技能,以内容为先导,逐个项目进行精雕,让学生的思维沿着既有范例引导而有序,又似脱离范例的制约而向创新的方向发展。其训练步骤为:
1、例文引路,再筑文章框架。选取典型文章典型片断读熟读透,使各种体裁的文章框架深深地印入学生脑海中,从而掌握写作知识,进一步促使学生的思维始终朝着有序而不紊乱的方向发展。
2、片断仿写。抓住课文中或课外读物中所描写的景、事、物、精彩的人物对话、细致连续的动作、变幻不定的颜色等进行单项训练,以悟出的写作知识为引导,采取变换环境,模仿人物,变换事物的方式进行仿写。
3、全篇仿写。这是读写结合的综合训练形式之一。要求学生把读中学到的知识,模仿着运用于写作中,指导学生着重学习所读文章的写作方法。如材料的选择安排,语言的表达,人物动作的描写等。
三、高段:深化结构,求实发展
高段作文训练要达到的目标是:言之有序,言之有物,有感而发,有真情实感。为此,不但要从形式上下功夫,还必须从内容入手,充分利用范文的启导,在作文的审题、立意、取材、组材、结构层次以及编写提纲、用词造句的训练过程中,使学生学会分析、比较、概括、抽象,落实重点训练项目。
1、学习范例,感悟重点训练项目。到了高年级,作文训练推进到了系统训练阶段。因此,每次习作训练前要认真阅读讲读课文,分析其包含的重点训练项目,掌握方法。如《凡卡》这篇课文,作者很注重细节描写,信的开头说"我没爹没娘",接着写凡卡挨打、挨冻、挨饿,并就他为什么挨打,用什么打,怎样打,怎样受折磨,三顿饭吃些什么等方面很清楚地进行了细节描写,甚至还把凡卡和爷爷在乡下的情景也穿去。了解了这些内容后,将这个重点训练项目细分为环境、人物的动作、对话、内心活动、联想和回忆,让学生在习作中体现。
篇10
19世纪德国的狄尔泰认为,体验能获得人生的真谛与情感交流,是事物与人类情感交融的一种方式。“万般辞藻美,唯有体验真”,没有体验就没有写作的冲动。在实际教学中,我注意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积累生活、表现生活,激发学生表达真情实意,从而让学生写出个性化体验式的作文。
一、课堂教学中渗透体验,为作文服务
课堂教学是语文学习的主阵地。倘若自弃阵地另寻他途,将会是体验式作文教学的一大损失。如果在课堂教学中,有机渗透体验,常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与惊喜。
1.阅读教学中――巧设情境,引导体验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阅读中的对话与交流,应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尊重学生个体阅读体验,让学生真正深入文本,与文本对话,与人物情感共鸣,才能获得丰富的个l生体验。
教学《海伦・凯勒》一文时,课前,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蒙眼睛画脸”小游戏。先让两位学生蒙住眼睛,各自在黑板上画一个人脸图案。这两位学生在画图时,其他学生忍俊不禁,哈哈大笑,画的效果可想而知。然后,我实地采访两位画图的学生,让他们谈谈感想。学生都表示眼睛看不见,太不方便了,甚至会引发笑话。这一情境的体验,拉近了学生与文本、学生与海伦的距离,初步酝酿了体验的情感。
在交流、感悟海伦学习说话这一部分内容时,先引导学生回忆我们是怎样学会说话的,然后交流海伦又是如何学习说话的,接着请两位学生模拟海伦学习说话的方法,直观体验完全靠触觉学习说话的难度。
一节课中,这两个情境的体验,让学生更快速地走进了海伦那无声无色的世界,与海伦的情感世界交融。厚积而薄发,在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习作小练笔
――“海伦,我想对你说”时,学生那精彩纷呈、个性凸显的作文,得到了听课老师们的一致赞赏。
2.习作教学中――参与活动,激发体验
学生生活经验不足,写作文时往往无话可说,无从下笔。活动是激发学生体验较为可行与可靠的方法,学生在活动中容易激发兴趣,容易把活动的所得进行迁移体验,从而化体验为文字。
如苏教版第十册习作2是关于《拔河》的内容,要求学生根据老师的眉批和总批修改作文。虽然只是修改习作,但由于学生缺少拔河活动的体验,这次习作任务对学生来说,难度颇大。只有一个人一个人的观察,只有把每一个人的动作、姿势、表情、神态看得分明,只有参与拔河活动,充分体验,《拔河》作文才有可能修改得细致逼真。
因此,在这篇习作教学中,我特地把全班学生分为三个大组,举行了拔河比赛活动。学生兴趣高涨,无论是参赛的选手,还是加油助威的啦啦队员,都在活动中得到了充分的体验,习作任务完成得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在习作教学中,引领学生参与活动,激发学生体验,化体验为文字。此类的尝试,在越来越多的习作课堂教学中出现,如“实验类的作文”“游戏类的作文”等等。先活动体验再下笔作文,之所以能得到老师、学生们的青睐,是因为学生们在作文时有话可说了,能写出自己感受最真切的东西了。
二、课外活动中积累体验,为作文服务
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而课外活动的机会和时间是充裕的。体验式作文教学,要善于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积累学生的体验,引导学生融人多姿多彩的生活。学校、家庭、老师、同学、大自然,这是学生熟悉的生活,让学生在自己熟悉的生活里去观察,去体验,去发现,生活之水就会源源不断地涌进心灵,变成活水。在独特的个性体验和感受中,文章自然也就得有滋有味了。
如结合上级布置的课外书阅读任务,开展讲故事比赛;如春天来了,带孩子们春游野炊,感受一草一木、一花一叶,体验春的烂漫;如“三八妇女节”开展“我为妈妈做件事”活动;如学校举行的运动单项系列比赛,全体学生积极训练,参加班级初选竞赛;如组织学生体验当家的滋味,以“当家的滋味……”为主题开展征文活动。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