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舟求剑的文言文范文

时间:2023-03-18 03:43: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刻舟求剑的文言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刻舟求剑的文言文

篇1

刻舟求剑从中孩子们明白了故事讽刺了那些头脑愚蠢,不懂得灵活变通的人。许多孩子表示今后千万不能做那样的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刻舟求剑的教学反思,望大家喜欢。

刻舟求剑的教学反思范文一上课伊始,把竞赛引入课堂,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初读课文之后,展示大幅贴图,把学生带入课文的特定情境,接着让孩子们自读质疑,在兴趣盎然之中开始了学习。在实施教学中,随机进行动程演示,并配以简洁的图文式板书,使学生饶有兴趣地理解了课文的重难点。课末,学生的注意趋于分散,此时再设计看图续编故事结尾和表演说话的环节,又一次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孩子们自始至终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读讲之前,老师让学生自读质疑、小组讨论、互助解答,促使学生认真读书,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并在小组讨论 中发表独立的、富有创造性的见解,生生之间得以充分交流。学生们仍有不理解的地方,就向老师提问,在教学过程中相机插入解决。这样以学定教,是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参与的最有力的证明、课末的续说故事、表演劝说既拓展了语言训练的面,加大了思维训练的力度,又使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自然渗透。

在教学中,老师把朗读训练贯穿始终。初读达到正确流利,精读着眼品析体会,熟读力求感情到位。在重点词句处则细细品读,并教给朗读技巧,乃至最后达到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样使得“满堂灌”化为学生大面积的、扎扎实实的读书活动。”

在充分读好书的基础上,还精心设计词句训练,教法求新求活,展示了“感知理解——品味赏析——积累运用”的语言训练达标规程。如教学第一自然段紧扣“一不小心”,先换词理解词意,然后想象说话扩展思维,训练语言表达,深化理解。教学第二自然段通过听、划、读、想、说,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学习,品味“一点儿”和“船舷”等词的生动和准确。教学第三自然段则通过句式说话,进行理解句子的反馈检测,然后以读代讲,体会反问句所表达的强烈感情,培养语感。第四自然段教学,则在贴图上进行动程演示,化静为动,让学生把抽象的推理思维过程化为形象的直观判断思维过程,从而顺利地突破了难点。最后的续编故事结尾和劝导说话设计,则把思想教育有机地融入语言文字训练中。

刻舟求剑的教学反思范文二《刻舟求剑》这篇课文是一则寓言故事,而教材又是以文言文的形式出现的,因此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还是先引导学生理解古文的含义。我让学生尝试在不借助译文的情况下自己试着理解,若真的有哪个句子不明白的再参考一下译文。孩子们听后马上用手把下面的译文捂住,认真地思考起来,不时有个别孩子读到不理解的地方就偷偷地看了看译文。在给足学生自读自悟的时间后,我再请学生把整则寓言故事完整地描述出来,大部分孩子能较具体地表达出来。

接着我再挑出文中个别难于理解的字词让孩子们挑战,他们一下子也解释了出来。我让孩子们带着理解有停顿、有感情、有味道地读课文,有些孩子们还拿着书,摇头晃脑有模有样地读了起来。看着他们那认真劲儿,我不禁笑了起来。

理解了文言文的意思后,故事的寓意也深入浅出了。从中孩子们明白了故事讽刺了那些头脑愚蠢,不懂得灵活变通的人。许多孩子表示今后千万不能做那样的人。

最后我利用那个人捞不到剑的有趣场面在孩子脑海里填补形象空白,我让学生讨论:船上岸后,那个人怎样跳下江去捞剑的?怎样捞?他没捞到时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做些什么?这一填补,不仅训练了学生思维的形象性,而且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含意的领悟,还训练了表达能力。

而这节课让我感到遗憾的是有位学生提出了:如果这个人果真在掉剑后,马上跳入河中,他真能捞得到剑吗?这个是课堂很好的生成点,但由于下课时间快到了,我只能匆匆结束,让学生课后再讨论。我想下节课一定腾出时间让大家畅所欲言,让孩子们独特的思维不断碰撞出奇异的火花来!

刻舟求剑的教学反思范文三作者往往根据写作意图,筛选、提取那些最能有力表现文章中心的材料,而把一些次要的场面用一句话作高度概括,留下空白让读者去作形象的填补。对此。教师要善于运用课文中的场面空白,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填补,使课文内容更生动,更形象,印入学生脑海的形象更深刻,记忆更牢固。

篇2

文言文的教学是中学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好它有利于中学生更好地继承和弘扬我国的优秀文学遗产。《语文课程标准》对文言文的教学也有明确的规定,指出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是中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文言文的学习,为什么很多学生总是付出努力却屡考屡败呢?关键是方法不对。方法不对,功夫自然白费。那究竟怎样才能快速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呢?

1. 了解写作背景,正确把握文意 任何故事的发生都有一定的社会背景,对于这些知识的了解,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掌握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例如:《曹刿论战》讲述的是历史上著名的“长勺之战”的故事,要想学好这篇文章,就要了解当时的背景。首先我们要让学生知道春秋时代的有关内容,其次要了解这次战争发生的前因后果。通过搜集整理我们知道了:这场战争发生在春秋时代两个邻国――齐与鲁之间,齐强鲁弱,齐大鲁小。战争的导火线是齐国的内乱,齐襄公被杀,齐桓公继位,他立即攻打鲁国,迫使鲁国杀死其弟公子纠,但还不罢休,在鲁庄公十年又出兵攻打鲁国,故事大概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展开的。故事的结局是鲁国在曹刿的出色指挥下,在长勺把强大的齐国打败了。了解了这些,学生才能知道鲁国当时面临的形式,才能知道“长勺之战”这个以弱胜强的战例对鲁国的重大意义,才会了解战争胜败的关键。

2. 要掌握阅读文言文合理的方法和步骤

2.1 反复朗读全文,了解概貌。 对于文言文的学习,我们首先要反复通读,在熟悉全文的基础上直接感受文章内容,“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嘛!对此,我认为要做好以下几点:①扫除字词障碍;②断清句子层意;③按照标点符号朗读;④把不懂的字、词、句标出来,以便在剩下的时间中查阅解释。

2.2 在通读的基础上疏通文本、读懂意义。 文言文距现在的时间很久远,有不少字词的意义、句子的用法也与现代词句的用法有很大的差异,所以学生在阅读古代文章时要想很准确地疏通原文,既忠于原文、字通句顺、没有语病,又能生动、形象、完美地表达原文的写作风格,正确把握文意,并能做出初步的分析和评价,就必须提高自己的综合分析能力。

(1)掌握古汉语字、词、句、章的基础知识。比如:“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此句中的“牺牲”是指猪、牛、羊等,“加”是“虚报”,“信”是“实情”。

它们的意义都与现代汉语的意思有所不同,只有把握了这些不同点,才能更好地理解原文。

(2)掌握广泛的天文、地理、历史等知识。如《出师表》中:“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要想理解此句的内蕴,必须知道魏蜀吴三国鼎立的格局以及白帝城托孤的那一段历史。

(3)在疏通的时候,要注意把省略的成分补上,把倒装的句子顺过来;遵循以直译为主的原则,直译与意译相结合。对于不需要翻译的不要勉强翻译,比如国名、地名、人名、帝号、年号、器物号等等。对此,我认为要做好以下几点:①掌握通假字在文中的运用;②掌握词性的活用现象,即名词活用作动词,形容词、动词的意动、使动用法,名词作状语等;③掌握古今异义;④掌握常用文言虚词的各种用法;⑤掌握一些特殊句式的用法;⑥掌握一词多义的现象。这些是学习文言文较难的一点,只有正确地把握文本的整体内容,才能依据词的多个选项来选择它恰当的意义。例如《公输》中的句子:“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此处的“然”在文言文中大概有“语气词”、“这样”、“然而、可是”等意思。“为”有“替、给”、“做、是”、“表疑问”、“呢”等含义。只有通过上下文的连贯才能准确地翻译这个句子,即:“好呀!虽然这样,公输盘替我造好了云梯,(我)一定要攻打宋国。”

3. 精讲分析,把握作者的写作目的 对于文章要认真分析:对于叙事的要了解叙事的层次,把握文章的主旨;对于写人的要把握人物形象和性格;对于写物的要了解物的特点等。要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领会文章的写作特点,掌握语言艺术及写作风格,并作出符合文意的评价。

4. 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对于文言文的学了要学好课内以外,还要注意“课外功夫”:(1)要多读一些与课文有关或相似的文章,以补充课内的不足。例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而死于安乐也。”可以补充《史记》内容:“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身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稽之耻邪?'”以卧薪尝胆来帮助学生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忧患”的内涵。(2)搜集成语、典故、寓言等文言故事来拓宽自己的视野,借以帮助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如狐假虎威、刻舟求剑、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等等。

总之,中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是朗读、背诵、搜集整理、积累和贯通,在感悟和运用中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要努力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兴趣,进而才能不断地提高中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参考文献

篇3

七年级教材中的文言文是中学生真正进行古文阅读的“起点”,是一块新奇而充满挑战的“跳板”――有助于学生达到新课标关于初中生“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的要求。怎样用好这块“跳板”是教师在实际教学时的大难题,下面笔者结合自己多年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精彩导入,有助激奇激趣

教育心理学认为,兴趣是学生从事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是促使学生积极探索,努力攀登,向着自己认定的目标奋进的催化剂。根据七年级的学生具有强烈好奇心的心理特点,教师可采用讲述生动故事的导入法激趣,如教师可请学生讲述现代文版本的寓言故事导入《郑人买履》、《刻舟求剑》;也可采用解题导入法激趣,如导入《幼时记趣》时,笔者对学生说:“同学们还记得童年时令人捧腹的趣事吗?(学生无需举手,自由讲述),幼时记趣即‘记幼时趣’,意思是记叙儿时的一些趣事。我们一起穿越到清朝看看儿时的沈复有哪些趣事。”学生一下子抓住文章主线“记趣”来接触文本的中心内容;教师亦可采用新旧知识联系导入法激趣,如教学《黔之驴》时,可引导学生回顾寓言的相关知识导入;教师还可采用巧设悬疑激趣法导入《梦溪笔谈》二则、歌画情境激趣法导入《三峡》……当然,教学实践中要根据具体的文言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经验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来设计导语。成功的导入语就是一块新奇的“跳板”能把学生引入文言文的优美的意境,完成启迪学生心智的教学任务。

二、“重新识字”,突破字词挑战

南宋教育家朱熹认为在“一字一句,分晓真切”的前提下,反复诵读文言作品,方能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因而,教师不仅要引导七年级学生用现代的语音准确读通、读顺文言文,而且要让其理解这些字词的意义,真正把字词落到实处。在此基础上,学生才能水到渠成地口译全文,概括文章大意。在这个“重新识字”的过程中,学生要着重突破字词的挑战:

1.学生要应对通假字的挑战。通假字与被通假字原来是音同或音近的,但由于古今音的变化,后来变得不同了,其实字的通假现象的成因比较复杂。教师要引导初学者从字音上去归纳识记通假字:七年级文言文中通假字几乎是同音通假,也就是声韵母都是相同的,如《于园》中的“瓜洲步五里铺”,其中“步”通“埠”;鲜有同韵通假,即韵母相同也鲜有同声通假,即声母相同的通假字。

2.学生要应对古今异义词的挑战。文言文中的不少字词的意义与用法与现代汉语的用法有很大的差别,即古今异义词。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初学者注重积累:词义范围缩小类,如《赵普》中“寡学术”中的“学术”一词,古义为“知识学问”,今义则为“有系统的较专门的学问”;词义扩大类,如《黔之驴》中的“益习其声”中“益”一词,古义为“逐渐”,今义则为“逐渐,好,更加等”;词义的转移类,如《赵普》中“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中的“龌龊”,古义为“形容人过分谨慎,拘于小节”,今义则为“不干净,比喻人品质恶劣”。

3.学生要应对词类活用的挑战。文言文中,有些实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在句子中临时改变语法功能,并且词的意义也会发生一定变化,此类现象被称为“词类活用”。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 “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用作动词”、“名词用作状语”等词类活用的基本规律,正确分析其用法,理解其意义。例如,学生知道了“两个名词连用,除并列结构和偏正结构外,其中有一个名词就可能活用作动词”这条规律,就很容易判断“遂以名楼”中的“名”是名词活用作动词,命名的意思。

4.学生要应对常用文言虚词的归纳运用的挑战。七年级文言文最常用的文言虚词为“之”、“而”、“其”、“以”等,数量并不多,但用法很灵活。教师帮助学生归纳、掌握常用虚词的意义与用法,学生就可以轻松应对阅读中文言虚词的挑战。例如“之”字的用法十分灵活,兼有多种词性和意义:用作结构助词时可译为“的”,如“方为秋田之害”;用作语气助词,调节音节,无实在意义,如“久之”;用作助词,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也可不译,如“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用作代词时要联系上下文判断具体指代的内容,如“而忘操之”;用作动词时,可译为“去、到、往”,如“至之市”。通过归纳掌握虚词用法,能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文言文的能力。

5.学生还要应对辨析运用一词多义的挑战。文言文中的一词多义的现象非常多,只有通过比较辨析,才能了解一词多义的各个义项以及其中的联系。一词多义一般由基本义、引申义、比喻义构成。辨析文言文的多义词应从基本义入手,来理解和掌握它的引申义、比喻义。如《郑人买履》中“已得履”的“履”解释为“鞋子”是本义,而《梵天寺木塔》中“人履其板”的“履”就引申为“踩”。 “明察秋毫”中“秋毫”本义指“秋季鸟兽的毫毛”,比喻义则为“极细小的东西”。

三、诵读精思,探究文本内容

朱熹说过:“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笔者认为这种传统的“诵读”尤其适用于文言文教学,诵读文言文能营造一个学文言的语言环境。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要“与时俱进”地开展多种形式的诵读训练――齐读、小组合作读、分组竞赛读、分角色读……以激发学生的朗读热情,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把学生引入诗文的情境中去探究文言内容,以收到古文教学应有的效果。比如有时用音乐诠释文本帮助学生诵读会意,有化难为易的效果。在学习苏轼的《水调歌头》时,尽管已经落实了字词,疏通了文意,学生也花了很长时间朗读文章,但背诵时还是困难重重。这时笔者灵机一动,找来王菲演唱的《但愿人长久》反复播放,歌词即为《水调歌头》的内容。学生们如痴如醉地大声跟唱,很快就把歌词全记住了,轻而易举地征服了诵读精思的挑战,加深了对文中字词句的理解。后来拓展阅读时,学生还学唱了李商隐的《无题》,李煜的《虞美人》等,既反哺了文本,又增加了文言文课外阅读量。

诚然,新颖独特的探究文本的方式给学生动手动脑的空间更大,也挑战了学生对文言文信息整合、比较、提升、品评的能力。但是,教师要指导七年级学生依据不同的课文内容灵活探究。比如为《三峡》设计旅游方案;评论《梵天寺木塔》中的匠师和喻皓;改写小话剧《狼》;为《黔之驴》出检测卷……不管哪种探究方式教师都要全程参与指导,学生定会以极大的参与热情潜心钻研课文,真正弄懂原文字词句,仔细揣摩文中人物情感,深刻领会文章主旨,这样课文的教学任务不就较好地完成了吗?

用好七年级语文文言文这块新奇而充满挑战的“跳板”,就会让学生对古文更好奇一些,面临的挑战更简单一些,学习更幸福一些!

参考文献:

[1]王琳.浅谈高中古文教学探究式学习方式[J].成才教育月刊,2011,(7):30.

篇4

一、诵读形式,时尚鲜活

片段一:邓老师执教三年级下册《狐假虎威》

师:请小朋友们说一说,哪一词或哪一句自己读懂了,明白其中的意思了。

生1:我知道“走”在古文中是“跑”。

生2:我明白了“求”是“寻找”之意,跟“刻舟求剑”中的“求”意思一样。

师:真能干,老师奖励大家讲故事,师讲现代版故事,你们讲“文言文”中的故事。(师生一起讲此故事)

师:刚才我们合作讲完了《狐假虎威》的故事,你觉得“此乃――虎也;此乃――狐也。”

生1:此乃笨拙之虎也;此乃足智多谋之狐也。

生2:此乃愚昧之虎也;此乃临危不乱之狐也。

师:请同桌小朋友一人演狐狸,一人演老虎,边诵读边表演。(表演后指名上台展示)

师:请看这一幅图片,你们从画面上读懂了什么?

出示:虎见百兽果真皆畏狐也,暗自思虑: 。

狐得脱,意甚自得,思之: 。

请小朋友发挥神奇的想象力,各抒己见。

【感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小古文教学中,教师应该采用表演、讲笑话、猜故事情节、文白对读……这些时尚鲜活的诵读方式,让孩子们感受到学习小古文并不难,而且富有趣味。邓教师根据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以读为主线,在引导学生充分读的基础上,让学生上台演读,使学生学得不亦乐乎!在邓教师的引导下,孩子们置身于小古文学习的“磁场”中,踊跃发言,语言表达率真,并轻轻松松地理解文本之意,熟读成诵。

二、寓讲于读,妙趣横生

片段二:特级教师严丽萍执教五年级《杉苇刚柔》

一日,其杉讥诮其苇曰:“看尔体如柔丝,性如流水,每每随风而舞,风东则东,风西刚西,毫无刚气,何如我正直不屈,岂不快哉!”

师:哪位同学来试一试?(指名三位同学读,及时评价)

师:我感到你们读文时,语速太快了。听一听老师是怎么读的。(师抑扬顿挫地范读)

师: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生齐读)

师:你是怎么理解“讥诮”这个词的。

生1:嘲笑别人,瞧不起他人。

生2:讽刺、挖苦别人。

师:谁来讥诮一番?(指名读,师辅手势助学生读)

师:如果你是芦苇会怎么想呢?

生:杉木,你别欺人太甚了!

师:请看芦苇是如何回答,谁来试一试?(轮读,小组读)

苇曰:“刚柔各有所长。吾虽懦弱,究可免祸;汝虽刚强,犹恐安身不牢。”

师:一日,飓风骤起,其芦苇左右掀翻,终无大害,而杉树早已连根拔起矣!

读完这个故事,你想说什么?试着加入自己的评论。

其苇长叹,曰: 。

噫, 也!

生1: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也。

生2:刚柔各有所长也。

生3:能屈能伸,智者也。

师:你觉得我们身边有哪些刚柔相济的地方?

生1:太极拳的招式以柔克刚。

生2:人的身上也藏着刚柔相济,如骨头与肌肤;牙齿与舌头……

师:杉苇之间还可能发生怎样的故事?尝试着用小古文编一编。

【感悟】小古文教学重在寓讲于读之中,读中发之于声,才能动之以情,情动而意张,才能意张而理至。严老师在教学中借助音律节奏的变化,通过长短轻重不同形式的读,引领孩子们恣意地遨游于古文天地中。在教师的引导下,孩子们采用丰富的朗读形式,饶有趣味地默读、放声读、轮读、对读、小组合作读……这样的教学不仅对语言文字的训练“有形无痕”,而且朗读训练也水到渠成。孩子们浸润在文言文学习的浓郁氛围中,对文本理解深刻了,也不知不觉读出了文言文的节奏、韵味。

三、互动趣读,精彩无限

片段三:罗老师执教四年级《活见鬼》

师:读了“有赴饮夜归者,值大雨,持盖自蔽。”想一想故事的主人公是谁呢?

生:赴饮夜归者。

师:碰到了什么呀?

生:大雨。

师:见一人立檐下,即投伞下同行。他遇到谁呢?(出示:一个――者)

生:檐下避雨者。

师:久之,不语,疑为鬼也。

生:如果你遇到鬼会怎么办呢?(生畅所欲言)

师:读“以足撩之,偶不相值,愈益恐。”此时,赴饮夜归者会怎么做呢?

生1:撒腿就跑。

生2:他非常害怕并弃伞后逃之夭夭。

师:文中写道:因奋力挤之桥下而趋。现在的他是怎么样的心情?(指名回答)

师:值炊糕者晨起,亟奔入其门,告之遇鬼。他又会怎么说?怎么做呀?

师:请同学们读“俄顷,复见一人,遍体沾湿,踉跄而至,号呼有鬼,亦投其家。二人相视愕然,不觉大笑。”(各自练读)

师:一人演赴饮夜归者,一人演檐下避雨者,谁到讲台上来演?其他当“小老师”对照古文观察表演者表演是否合情合理。(学生上台演读)

篇5

第一,首先要重视古汉语的学习,尤其是课内文言文实词解释的学习。

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重视对古汉语的学习,古汉语里有许多优秀的诗歌和文章,它们是中华民族的精髓,有许多实词是有生命力的,这些有生命力的实词解释和成语的解释往往是一致的。

如:“安之若素”的“素”怎么解释呢?其实我们曾在初中语文课文《活板》中学过:“有奇字素无备者”的“素”解释为“平素,平时”,与“安然若素”的“素”同义。又如:“置若罔闻”的“罔”作何解释呢?古文学得扎实的学生一看就知道,《核舟记》中有一句话“罔不因势象形”的“罔”解释为“无,没有”,两者意思一样。还有,《出师表》中,“陟罚臧否”的“否”和“否极泰来”的“否”同义,都解释为“坏恶”。

第二,要重视形声字的结构,分清形旁和声旁。

在古汉语和现代汉语中,大部分的字都是形声字,形声字分为两部分:形旁和声旁,形旁表示字的意义,声旁表示字的读音。掌握了形声字的知识概念,可以使我们正确解释字的意思,从而避免很多错别字,能正确使用成语。

如:“病入膏肓”的“肓”,学生往往会写成“盲”,为何?就因为他们不懂形声字的结构,“肓”的结构是“上声下形”,大凡和人体有关的字都是“月”字旁,由此可知,“肓”与人体有关,是指心脏与隔膜之间的部分,即药力达不到的地方,而“盲”的形旁是“目”,与眼睛有关。

第三,重视音形相近,意义不同的字的对比。

新课标对成语的掌握要求很高,学生往往不理解成语的解释而写错别字,所以对于一些容易搞混的字,特别是音形相近的字进行对比区别,显得十分重要。

如:学生常常把“好高骛远”的“骛”和“趋之若鹜”的“鹜”搞错,为什么呢?因为学生不理解这两个字的解释,“骛”的本义是“马快跑”,引申为“追求”;而“鹜”解释为“野鸭子”。经过对比,学生才能真正懂得这两个字的意思,“心无旁骛”也不会写错了。

二、在成语教学的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第一,教成语释义时,培养学生的敏觉力。当学生不理解某一成语的意思时,我们可以指导学生根据成语的字面意思来揣摩成语的大概故事内容,进而理解成语所体现的内涵。

第二,用成语联想法,培养学生的流畅力。由成语的字面意思进而联想到成语的故事内容、具体内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与发散思维,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有一定的意义。

第三,对成语进行归类教学,培养学生的变通力。根据不同的角度对成语进行归类,譬如根据典故进行分类,根据其引申义进行分类,根据成语的感彩进行分类等等,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有很大的好处。

第四,设计成语作文练习,培养学生的独创力。许多教师对作文教学感到一筹莫展,不知从哪里入手,我们可以合理利用成语进行作文教学,可以引导学生对成语故事进行扩写、续写、改写,可以引导学生对成语故事进行新解等。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很大的好处。

三、成语教学要与时俱进,符合时展要求

第一,要把握好成语的朗读停顿。

成语绝大多数是四字的,在朗读时一般都是两个字做一次停顿,如:迥然/不同、平分/秋色、披肝/沥胆等。但并非所有的成语都是这样停顿的,我们教材中没有列出的少部分少于或多于四字的成语,如:莫须有、快刀斩乱麻、树欲静而风不止等,在朗读这些成语时则要根据它们的结构和所表达的意思选择停顿。

第二,要整体把握教材中的成语,融会贯通。

这一点与笔者在上文中谈到的根据不同角度对成语进行分类是一回事,根据相同范畴,不同角度把成语集中起来,比较学习,效果一定很好。例如,在教授河大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时,就应该把整个初中教材中关于四季的成语整合起来,集中进行理解、掌握。

第三,要把握成语之间的联系,教师还可以适时补充一下意思相近的成语,如十二个出自寓言的成语:刻舟求剑、守株待兔、鱼目混珠、滥竽充数、多此一举、画蛇添足、东施效颦、邯郸学步、掩耳盗铃、买椟还珠、螳臂当车、蚍蜉撼树。学生们根据自己的课外知识,积极回答:“百步穿杨”“杞人忧天”“自相矛盾”……同时,我又补充学习了“愚公移山”“指鹿为马”“惊弓之鸟”“井底之蛙”等词语,在此基础上丰富学生的词汇量。成语教学似轻实重、似易实难,它重在运用和积累。

四、成语教学时要注重浸润其中的儒家思想

篇6

关键词:初中语文 成语教学 策略

一、要教会学生一些解释成语的办法

第一,首先要重视古汉语的学习,尤其是课内文言文的实词解释的学习

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都要重视对古汉语的学习,古汉语里有许多优秀的诗歌和文章,它们是中华民族的精髓,有许多实词是有生命力的,这些有生命力的实词解释和成语的解释往往是一致的。

如:“安之若素”的“素”怎么解释呢?其实我们曾在初中语文课文《活板》中学过:“有奇字素无备者”的“素”解释为“平素,平时”,与“安然若素”的“素”同义。又如:“置若罔闻”的“罔”作何解释呢?古文学得扎实的学生一看就知道,《核舟记》中有一句话“罔不因势象形”的“罔”解释为“无,没有”,两者意思一样。还有,《出师表》中的“陟罚臧否”中的“否”和“否极泰来”的“否”同义,都解释为“坏﹑恶”。

第二:要重视形声字的结构,分清形旁和声旁

在古汉语和现代汉语中,大部分的字都是形声字,形声字分为两部分:形旁和声旁,形旁表示字的意义,声旁表示字的读音。掌握了形声字的知识概念,可以使我们正确解释字的意思,从而避免很多错别字,能正确使用成语。

如:“病入膏肓”的“肓”,学生往往会写成“盲”,为何?就因为不懂形声字的结构,“肓”的结构是“上声下形”,大凡和人体有关的字都是“月”字旁,由此可知,“肓”与人体有关,是指心脏与隔膜之间的部分,即药力达不到的地方,而“盲”的形旁是“目”,与眼睛有关。

第三:重视音形相近,意义不同的字的对比

对成语的掌握,要求很高,学生往往不理解成语的解释而写错别字,所以对于一些容易搞混的字,特别是音形相近的字进行对比区别,显得十分重要。

如:学生常常把“好高骛远”的“骛”和“趋之若鹜”的“鹜”搞错,为什么呢?因为学生不理解这两个字的解释,“骛”的本义是“马快跑”,引申为“追求”;而“鹜”解释为“野鸭子”,经过对比,学生才能真正懂得这两个字的意思,“心无旁骛”也不会写错了。

二,在成语教学的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1.教成语释义时,培养学生的敏觉力。人们在使用成语时,大多用其比喻义或引申义,而少用本义。但我们在成语释义教学中,应让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成语的字义、来源上,从而引导学生敏锐地觉察到其中蕴含着许多古代语言文化知识。

2.用成语联想法,培养学生的流畅力。联想是一种活跃的发散思想,用成语联想去教学,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流畅力。

3.对成语进行归类教学,培养学生的变通力。从成语的内容上归类,可以采取将相近的类放在一起进行教学的策略,让学生区别他们不同的意义重心,培养其变通力。

4.设计成语作文练习,培养学生的独创力。作文教学容易落入俗套,特别是命题作文,不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即使是材料作文,也有很多限制,而设计一些富有创造性的成语作文技巧练习,就能构成变化万千的新颖作文,从而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

三、成语教学要与时俱进,符合时展要求

第一要把握好成语的朗读停顿。

成语绝大多数十四字的,在朗读时一般都是两个字做一次停顿,如:迥然/不同、平分/秋色、披肝/沥胆等。但并非所有的成语都是这样停顿的,我们教材中没有列出的少部分少于或多于四字的成语,如:莫须有、快刀斩乱麻、树欲静而风不止等,在朗读这些成语时则要根据它们的结构和所表达的意思选择停顿。

第二要整体把握教材中的成语,融会贯通

教材中中的成语不但和本单元的课文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成语和成语之间也有着一定的关联,那么教者在教学时应能及时地复习、巩固,从而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例如,在教授河大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时,就应该把整个初中教材中关于四季的成语整合起来,集中进行理解,掌握。

第三要把握成语之间的联系,适当补充

教材中有些不同的成语表达着相同或相近的主题,这就给教者一个很好的切入口。如十二个出自寓言的成语:刻舟求剑、守株待兔、鱼目混珠、滥竽充数、多此一举、画蛇添足、东施效颦、邯郸学步、掩耳盗铃、买椟还珠、螳臂当车、蚍蜉撼树。在教学时,我先让学生自由认读,再想一想十二个成语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先让他们从整体上感知这十二个成语都是从寓言中得来的成语。接着,我再逐一讲解,配合每个成语的小故事,在学生的脑中留下了直观的形象,从而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接着,我问学生:你们还知道哪些从寓言中得来的成语?学生们根据自己的课外知识,积极回答:“百步穿杨”、“杞人忧天”、“自相矛盾”……同时,我又补充学习了“愚公移山”、“指鹿为马”、“惊弓之鸟”“井底之蛙”等词语,在此基础上丰富学生的词汇量。成语教学似轻实重、似易实难,它重在运用和积累。然而,这仅有的成语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我们还应要求学生在课外多看课外书籍,查阅资料,了解中国的成语文化,并融之在自己的写作中。这样,中国的成语文化才得以流传。

四、成语教学时要注重浸润其中的儒家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