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节的诗歌范文
时间:2023-04-11 04:36: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植树节的诗歌,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植树节诗
春来了
东风拂着面颊
乍暖还寒 有些粗糙
像父亲的手
侍弄了一辈子的田地
开始作难
不服输的父亲
老了 累了
种树吧
别误了地
抛开了计划的杂事
甩掉了一周的疲惫
陪父亲栽树吧
趁现在 还有这样的时间
几个树坑
已经让我有些吃力
看看父亲
虽然落下汗水
脸上 还是那样坚毅
见方 够深
棱角分明
每一个都那么标准
没有人要求
没有人验收
还是毫不放松
一丝不苟
父亲
这一个个树坑
就像您的为人
质朴、方正
而这些
已融入了我的生命
催我上进
伴我前行
夕阳挂山
人影散乱
成排的树苗
迎着春风 舒展
我的双手 满是血泡
稚嫩的皮肤
久违了农活
经不起 粗重的打磨
父亲的老茧
是曾经的岁月
磨砺成
无言的解说
两个人的植树节
一种精神的传承与融合
父亲
您是我生命的泉
行进的河
汩汩脉脉
淌流不绝
植树节诗
我需要树,需要力量,
让呼吸氧气的人,走进一年酣畅。
种起大树,叫一种物质,走进年轮与更替。
小路上,再不惧怕物种流失,小鸟扎进斜阳。
小树长成过程,我怀念它们,
一片阳光、一层空气、一滴滴水滴,
带动绿藤条把春摇得清脆,告慰树种和秩序。
小姑娘似乎变成水鸭子,按捺不住惊喜。
密林深处,没人找见当初的小林子。
那么多树,驮着阳光吊开嗓子,曾经小树是喊自己。
喊出种子和雨水,喊来人们移动的步子,
接近天空,好象是善意机器,
被绿拔高,拖进小影子里。
植树节诗
植树节,植树去
去解决人类的问题
这春天,并不是所有的土地都绿
一群地表,被人类剥了皮
被太阳烘烤得灼痛
被风雨抓食得凌乱
没有草地,没有树林
鸟儿离去,蟋蟀也不愿留停
恶魔来到盘踞
大地发炎了
人类的四周得了传染病
天空发作着沙尘
季节失常了冷热风雨
人恐惧地看着发热的风景
植树节,植树去
去解决人类的问题
把不是绿的地方栽绿
给被剥皮的地方植皮
用绿树绿草给血肉凌乱的地方消炎止痛长出新血新肉新草新林
让鸟儿在此恋爱蟋蟀在此弹琴
篇2
一、团总支工作目标
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2。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并提高学习效率;
3。开展活动并通过活动,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4。教育、培养、锻炼学生,实现学生的自主管理。
二、实施的措施
改选学生会,制定相关文件。对学生会的组织管理严格要求到位,真正发挥学生会的作用,强化班级干部的组织、管理作用;
2。成立系列社团,促进学生自主成长。对本年级学生参与社团活动进行监管,成立年级或学校所属的社团,比如科技创新社、小团、影像社、义工队等,并加强指导,发挥社团的作用。
3。开展活动:按体育活动方案,开展体育活动;开展植树节;学开展雷锋、朗诵节等活动;开展讲坛文化建设;通过社团继续开展科技创新、研究性学习、科普宣传、发表文章、志愿者活动;学生会组织开展提高学习效率的活动等
三、实施的步骤
三月份
2.18—20入学考试
2.21—28学生会改选通知;第一周加强常规工作开展;成立义工队、成立小团、成立科技社的通知;对社团进行监管工作。
3.1—3。4改选、社团成立、社团监管基本结束,准备宣誓成立、就职阶段
3.7—3。11义工队组织学生学雷锋活动;常规活动在整合够的学生会正常开展;“四讲”活动开展;学生会干部实施值班制。
3.12依据条件开展植树节活动。
3.14—18学生会及其常规工作进入平稳期,加强督导。
3.21—31由学生会体育部并邀请体育教师指导,开展体育运动活动,开展适合春暖花开时节开展的体育活动,活动筋骨,以更好的姿态投入学习中去。
四月份
樱花诗歌朗诵节,歌颂春天的诗歌征集发表(由学生会学习部和小团联合主办)
2。讲坛文化(一)之开展研究性学习及论文指导学习(团总支直接组织,要求短而有效)
五月份
开展劳动光荣活动,比如洗衣服、打扫卫生、洗菜、洗碗,给爸妈倒水、洗脚等家务活动,适当条件到农村去体验生活,拍摄照片进行宣传。(在校园和家里身体力行做好力所能及的工作)小团成员将进行报道及文章征集活动
2。讲坛文化(二)之转变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
在学生经过高一上学期以及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后,对自己的学习方法方式及基础再进行总结思考,以期提高学习效率,全面应对后面的学习。
3。体育活动
在天气变热之前,开展一次体育活动(具体参考体育活动方案),主要通过教育帮助学生在不同的时间段开展不同的体育活动,以适应季节变化,加强体育锻炼。
六月份
四、复习迎考;
2。继续开展“四讲”活动;
3。开展“比学研赶”良好学习风气建设(此项活动从3月份的后进生开始做起,互帮互助,比较学习成绩,学习他人长处,研究自己的学习情况,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你追我赶,共同进步)。(即学习教育结尾)
篇3
记得我在四年前的院长就职讲话中说过:院长是背负着在座诸位宝贵信赖的一个岗位,不是荣耀,更不是特权,而是沉甸甸的责任。一年,一年,又一年,再一年,这四年,我们一起走过。现在,我就这四年任期工作进行个人总结和述职。
日三省乎吾身是我的必修课:我为学院的发展做了什么,帮助教师获得了哪些发展,处理事情是否做到光明磊落?我是否认识每一位教师的价值,知人善任,人尽其才,是否给予适时的点拨和恰当的助推,帮助老师更好更快地成长?面对来自学院内外部的种种压力和不理解,我是否始终把学院发展视为自己最坚定的立场?是否把学院的发展,看成自身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否把老师学生的成长当做学院发展最宝贵的构成?是否敢于承担责任,最大限度争取资源,筹措资金,争取编制,搭建平台,促进发展?扪心自问,这四年就算没做到殚精竭虑,也是老骥伏枥的尽心尽力了。这四年,千根线,一根针,我的中心思想就是学院的发展和老师的满意。此时此刻,我想用最能表达我心情的三个词来组织我的讲话,感谢、原谅、祝福。
第一个词,感谢。感谢组织上给我的机会,感谢老师们对我的认可和帮助,感谢老师们的努力和支持,感谢我们团结一心获得的长足进步。
这四年来,我院继续稳中有升地健步向前,这凝聚着诸位同仁的心血。一桩桩回顾,颇有老罗卖瓜的意味,不过现在时兴有钱,任性,我们院每年的科研经费维持在xxx-xxx万元,也算得上有钱人啦,可以任性地在这个时刻亮亮家底,怀着感恩的心,梳理咱们学院四年获得的成绩——
我一直力主坚持实行“院务公开”制度,所以接下来我要说的这些,经常查看学院网页的老师们,一定不陌生。
在esi等指标中,我们学院为我校农学学科的领先地位的形成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占比达到近40%。目前学院拥有“食品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一个,“食品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予权,6个博士学位二级学科授予点和7个硕士点。学院有国家级重点二级学科“农产品贮藏与加工工程”,国家重点二级学科“食品科学”(培育)和北京市重点一级学科“食品科学与工程”。xx年学科评估,位于全国第二。我院国家果蔬加工工程技术中心xx年立项,经过3年试运行,xx年顺利完成验收。葡萄酒学科近几年来又获得的巨大的发展,作为全国葡萄酒产业体系的首席单位,已成为我国葡萄酒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公认的核心。在这四年里,我院还新增了“农业部农产品贮藏保鲜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食品质量与安全北京实验室”,成为了农业部,北京市食品与食用农产品风险监测与风险评估的重要科技支撑单位。
篇4
1.称呼:求职介绍信的称呼往往比一般书信的称呼正规一些,在实际书写时要区别对待,如果写给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人事领导,则用“的敬尊**司长(处长、负责人等)”称号;如果对“三资”企业老板,则用“的敬尊**董事长(或总经理)先生”。但最好不要使用“敬启事”“**老前辈”等不正规的称呼。当然有些自由体的求职介绍信,也可以不要称呼。
2.正文:这是求职介绍信的中心部分,其形式多种多样,一般都要求说明求职介绍信息来源、应聘岗位、本人基本情况、成绩、表现及社会工作情况等内容。
3.结尾:一般应写明:A、希望对方给予答复,并希望能有机会参加面试;B、写上简短的表示敬意、祝愿之类的祝词。
4.署名:应注意与信首的“称呼”相对应。在国外一般都在署名前,加上一些“你诚挚的**、你信赖的**、您忠实的**”之类的形容词,也可以什么也不写,直接签上己自的名字。
5.日期:一般写在署名右下方,最好用阿拉伯数字写,并把年、月、日全写上。
篇5
关键词:建筑工程 各个环节 造价 合理控制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A
正文:
工程造价控制贯穿于建筑项目的决策、设计、招标、签约、施工及竣工等全过程,相关的造价管理人员必须要具备丰富的造价管理经验,必须要认真对待造价控制工作,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将建筑工程造价中各阶段的费用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以内,才能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
1.项目决策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
若如政府想要新建一个工程项目,首先便会选择好工程投资方。工程投资方根据项目的内容和要求会给出一个初步的方案,这个方案应当是包含了初步设计和工程造价的,政府会根据投资方给出的方案进行比选和决策,决定是否修筑这一工程。在国内,投资方往往也是政府部门,这便是我们常说的项目决策阶段。国外在项目决策阶段很早就引进了造价控制,根据他们的统计资料,决策阶段对造价的控制所起到的作用占据了很大比例。因此项目投资方在这个阶段应对项目方案进行充分的比选,调查该项目的建设可能存在的潜在困难,项目建设困难不仅仅指技术方面,尤其对于建筑项目,社会因素干扰可能会使其耗费掉巨额的资金。另外,建设方还需认真估算出此项目可能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列出具体的评价指标,这当然需要建立在调查和科学的预测的基础上,以往一些投资者为了获得发改委的审批肆意吹嘘工程的经济效益,对国家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项目的审批部门对此需认真谨慎。
2.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
众所周知,一些项目的设计费用是按照工程总造价费用按比例收取的,因此设计部门总是夸大设计难度,采用更高的设计指标或是想尽办法进行设计变更,从而获得更多的设计费用。所以说在设计阶段对工程造价进行控制也存在很大的困难,一些管理者可能对工程设计方面的知识并不熟悉,根本就无法对设计方进行监督。目前,有两种措施可以对这个阶段的造价进行一些控制。其一是实行设计招投标制度,召开设计方案专家评审会,公正公开的对各个设计方案进行评价,挑选出经济合理的设计方案;其二是在设计阶段实行监理制度,由业主聘请有经验、道德品质良好的专家对设计进行全程监督。这可以弥补业主管理人员由于在具体技术方面知识的缺乏而导致对设计造价的失控,同时也可以保证设计的质量,提高工程项目的设计水平。
3.招标与签约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
这一阶段项目的设计工作基本已经完成(可能后续过程中还会涉及到一些更改),主要是挑选有能力的施工单位进行项目建设。想承包工程建设的施工单位,需要根据项目的设计方案,制定合理的施工安排与预算,分析各种可能对施工造成困难的因素,预留一定的风险控制资金,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合理的报价。有一些竞标的单位,为了获得合同,盲目的降低报价,然后在项目具体的施工过程中故意夸大施工难度,要求设计变更,从而获得收益,这种方法造成了资金的严重浪费,严重损害了国家的经济利益。业主单位一定要对所签订的合同严格管理,对此类事件一定要严格把控,坚决反对没有根据的变更。这对杜绝资金的浪费至关重要。
建筑企业的造价管理人员必须要在招标工作中做好与招标相关的各种文件信息的收集、选择、分类、分析、处理、整合、总结等工作,然后通过商榷,将最有价值的信息编制成招标文件,对文件中的各项内容必须要反复斟酌,务必要做到“知己知彼”,方可确保工程造价工作的控制质量。在建筑工程项目招标的过程中,必须要确保招标的公平、公开、公正,招标单位必须要遵循诚实守信的原则。国家必须要对招标过程进行严格的监督,对招标过程中出现的不法行为,比如弄虚作假、骗标、围标等进行严格的处理,净化招标环境,这样才有利于成本控制。在选择中标者的过程中,必须要对投标单位的资格、资金实力、技术水平、施工经验等进行综合考评和分析。在确保工程建设的质量以及工期不受影响的前提下,合理选择那些低价者中标,这样可以避免低于成本价的恶意竞争现象的出现。
4.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
施工阶段和设计阶段一样是工程造价控制的重点,同时又是难点。因为长期以来,由于我国的监理制度的不完善,施工阶段的浪费与偷工减料等乱现象十分普遍,这一不良恶性已经根深蒂固,期待马上解决是不可能的。本文提出一些控制措施,希望能对改变施工阶段的乱现象,节约投资成本起到帮助。第一,加强合同管理。业主单位应该聘请有能力的造价管理人员常驻工地,对项目建设整个过程严格把关。在这里造价人员的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他需要对工程进行正确的计量,对施工方提出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材料进行独立的判断,虽然施工方案和施工材料都已经写进了双反所签订的合同,但是施工方会常常会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提出一些改变,这些改变有时是合理的,虽然会使工程建设的成本有所增加但它可能会起到节约工期或者提高工程建设质量的目的,这在另一方面来说就节约了工程建设时间,增加了工程的社会经济效益(工程质量好,后期的养护维修费用自然也就降低了),因此工程项目的全寿命周期成本也就降低了。所以说常驻工地的造价管理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和其道德水平对整个工程的造价控制起了很大的作用,如若其道德水平低下,他极有可能在受到施工方的诱惑情况下做出错误的判断。在现有体制下,如何选派合格的管理人员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但目前并视乎未受到投资单位的重视。
5.工程完工后结算阶段的造价控制
项目完成后结算阶段的造价控制是总体造价控制中的最后一个环节,以往工程建设中,由于对此阶段的造价控制不重视,而导致最后造价大大出乎投资者意料的案例是出现过的。因此管理人员不应虎头蛇尾,而应该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最后的控制环节中来。笔者建议,工程完工后的造价控制可以着重注意一下几个方面:
审核签证的真实性,以往出现过签证造假的案例,对此应引起重视;核对签单的各项内容,将其与最终版本的设计资料进行一一对比,对有出入的项目及时与施工单位沟通,不要留下疑点;最后对所签订的合同再进行一遍审核,确定施工中安全事故或其它纠纷的责任人,对因此而产生的费用,合理划分各单位分摊的比例。
严格按照工程材料以及施工设备等价格的变动进行控制调整。在建筑工程费用的支出中,材料费用占了极大的比重,因此控制材料费用的支出是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环节。
严格工程变更工作。工程变更是引起投资成本增加的关键性因素,任何工程在施工建设中都会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导致工程量、施工方法、设计等方面出现一些变更,而变更工作必定会增加投资成本。因此,建筑企业必须严格工程变更工作,尽量让变更在早期出现。要积极组织相关单位和技术人员,进行图纸会审,及时调整设计,减少工程变更现象的出现。
建立工程造价控制的责任制度,将工程造价的控制工作自上而下,落实到每个管理者、每个员工的身上,从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加强对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
采取成本差异核算法,对实际发生成本与预算成本之间出现的不符情况进行分析和审核,并及时反馈信息,做好调整。同时,还要做好施工合同管理工作,减少工程索赔,这也是控制成本的关键。
6.结语
本文是作者根据自身工作经验而提出的一些控制管理措施,这些措施与工程实际结合紧密,具有可执行性,希望能对广大的工程造价管理者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当然,由于造价管理中不确定的影响因素颇多,想要在短时间内提高整个建筑工程届的造价管理控制水平是不可能的。广大建设者惟有在日后的项目建设中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与尊重科学的态度,才能在整体上提高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水平,提高我国参与国际大项目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数据结构; 教学改革;探索;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0)17-4730-02
近年来,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毕业生就业压力持续增加,与此同时,用人单位却一直抱怨招不到合适的人才,围绕如何把学生培养成为受用人单位欢迎的高素质实用型人才,各高职院校都在尝试建立以“理论必需、够用为度,重在技能训练”为原则的教学体系,以增强学生社会适应性。为此,笔者根据自己多年在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研究及实施改革的基础上,对“数据结构”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问题进行探讨。
“数据结构”是计算机程序设计的重要理论基础,主要研究非数值计算的程序设计问题中计算机操作对象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和操作,为理解、应用和开发程序提供技术和方法支持。相对于其他应用性课程而言,数据结构课程抽象而又严密,教师大都感觉难教,学生普遍反映难学。在高职“数据结构”教学改革中,如何降低理论性程度,增强直观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是我们一直探索的问题。本文主要针对如下几方面内容加以阐述。
1 课程的目的与要求
数据结构所讨论的知识内容和提倡的技术方法,无论对进一步学习计算机领域的其它课程,还是对从事软件的开发,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深刻体会“算法的设计建立于逻辑结构,算法的实现依赖于物理(存储)结构”,并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数据结构和算法。强调思维训练,培养学生基本的、良好的程序设计技能,以适应学科发展和知识更新的需要,是这门课程教学的目的和宗旨。
2 课程教学现状
从目前的教学来看,“数据结构”总被认为是一门深奥、抽象的课程,一门理论性很强而和实践相脱节的课程。内容上形成切割而相互孤立,课程学完后不能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学生为了考试而学习,而在程序设计的能力上不能得到提高[3]。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 教学原则方面,长期以来,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学习的“填鸭式”传统教学模式依然没有改变,严格按照教学目标、教学大纲和教学进度来组织教学过程。对于概念、算法繁多,需要较强逻辑思维能力的数据结构这门课程,教学效果和教学目标是很难达到预期的。
2) 教学内容方面,涉及的概念和技术繁多,内容抽象、琐碎、庞杂是 “数据结构”不同于其他应用性课程的地方。线性表、树、图、查找、排序等所有内容均独立自成体系,不成系统的知识框架。“数据结构“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在程序设计方面的逻辑思维能力,然而,目前的教学内容力求在理论描述上做到尽善尽美,而忽略了实践训练。学生的课程设计反映出他们程序设计的思路是混乱的,不知道如何选择数据结构,教学内容与实际应用脱节。
3) 教学方法方面,教师习惯于“一言堂”“满堂灌”,教学手段单一、僵化。数据结构中的算法演示利用粉笔加黑板的传统教学方式,缺乏直观性效果,算法的动态变化过程难以充分展示,数据之间的复杂关系对学生而言还是难以想象。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从组织内容、备课到讲授教师都只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很少关注学生的反应。学生难以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课堂缺乏互动,更谈不上主动学习。学生接受的知识局限于教材和老师授课的内容,所有学生都被压制到同一认知水平上,出现能力强的学生不满足,而相对较弱的学生比较吃力的现象。近年来,数据结构的教学已经大量采用多媒体教学,但是采用简单的PPT,仍然不能很好的解决这样的问题,且这种单向的知识传输方式,存在授课信息量大,学生听课时强度大,理解困难,影响了学生创造性地分析问题的能力。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
3 “数据结构”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针对上述问题及 “数据结构”课程的自身特点,本文阐述了如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课程教学改革和探索。
3.1 改变教学原则
把“以课程为中心”、“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教学观转变为“以能力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的教学原则。使学生由“知识接受型”向“综合思维能力训练型”转变,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建立实例式与研讨式教学氛围,开展灵活多变的,师生之间、小组内部、个人与小组之间的互动,结合数据结构课程的知识来求解一些实际问题,通过实践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学生学习活动中的组织者、引导者。作为组织者,教师的作用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方案,并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活动,在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中完成教学任务;作为引导者,教师要引导学生的学习进程,使其朝着有利于知识与能力建构的方向发展,引导学生形成思考和分析问题的正确思路,启发学生去发现规律,诱导学生进行评价和反思,帮助学生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以形成正确的学习策略。
3.2 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第一,重视教材建设,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为了适应高职院校的特点,对数据结构的教学内容根据“理论必需、够用为度,重在实际操作”的特点进行组织,以程序设计的基本原理引领数据结构的内容,以基本概念、基本结构、算法的知识结构为主,再通过大量详尽例子对理论知识进行分析。为此,笔者根据多年对“数据结构”进行教学和研究的基础上,2009年应电子工业出版社邀请, 针对高校应用型本科及高职高专教学以实践体系及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的目标的特点主持编写了21世纪计算机系列规划教材《数据结构(C语言版)》,书中算法均采用可在计算机上运行的C语言程序来描述。这样,降低了算法设计的难度,使学生能更直观形象地理解这些算法。相关知识点均分析了很多实用的例子,这有助于学生加深对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实际应用的能力培养。教学内容与应用实例有机融合符合应用性的特点,有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教材内容新信息量大,融入最新科研成果内容,很好地体现了数据结构课程内容的基础性与先进性。
第二,多课程结合,融会贯通,合理地组织知识结构体系。几乎每一门课程都有前驱和后续课程,“数据结构”也不例外。而且“数据结构”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同时又是计算机学科的支柱课程之一,其中的很多知识将贯穿计算机知识学习的整个过程。所以讲授“数据结构”更应该注重与其他相关课程的联系,通过“数据结构”的讲解使学生对整个计算机课程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一条清晰的学科主线。教学中穿插复习前导课程的教学内容。要合理地组织知识结构体系,构建一个整体的层次框架,以数据类型的统一模式及算法为主线,注重内容的衔接、联系与继承性,逐步展开各层次的知识点的教学。
第三,教学联系实际,合理地组合展现教学内容的手段。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实际,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在数据结构教学中,笔者把城市间的交通网与图联系起来;某外国友人要游览中国各大景点,要求学生用最短路径的知识去设计一条旅游线路;在学习哈弗曼树的时候,要求学生对部分使用频率不同的字符进行编码等等。课程结束后,布置一些有实际应用价值的课程设计题目,要求每个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分别加以解决。这种与实际相结合的教学,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培养了学生学习数据结构的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了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好的掌握知识,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利用动画技术, 使讲授内容变得生动和具体,更形象、直观、有趣,既弥补了单纯理论的抽象性,也节约了时间,增加了信息量。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3.3 实训课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实践是数据结构课程为了提高学生程序设计能力必不可少的环节。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体会到数据结构对程序设计的影响,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学生实践能力:首先,合理布置实验内容。实验是对所学知识进行实践应用的过程,也是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具体应用能力。在布置实验内容时应考虑按学生层次的不同,做到难易结合,由浅入深。其次,组织学生到软件公司考察,聘请技术专家现场讲解软件开发过程中数据结构的具体应用,使学生对数据结构的实际应用有一个直观的感性认识,启迪学生拓宽专业基础面。再次,组办程序设计竞赛,促使更多的学生领略计算机编程的强大功能和潜力,使学生增加互相交流学习的机会,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提高综合素质和创造能力。
4 结束语
总之,“数据结构”在计算机课程体系中的特殊地位以及它自身的显着特点,决定了本课程的教学活动是值得广大任课教师不断思索、创新的过程。如何真正体现“教师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各种支持服务”的教育思想,如何让本课程的教学更好的迎合并服务于高职高专的办学宗旨和培养目标将一直成为我们努力探索的教研课题。
参考文献:
[1] 肖宏启.数据结构(C语言版) [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2] 严蔚敏,吴伟民.数据结构(C语言版)[M].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7.
[3] 杜作阳.数据结构教学改革的研究[J].高教论坛, 2007(6):46-48.
[4] 宁正元,王秀丽,林大辉.算法与数据结构[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5] 朱战立.数据结构[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篇7
一、人物对比,体会形象美
苏教版小语教材中甄选的课文有许多都是发人深省的名篇,里面所讲述的内容能够让孩子们学会许多做人的道理,让他们的情感得到升华。因此,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搞清楚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为审美能力的提高打好基础。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揣摩人物形象,让他们感受到每一个人物在文中的作用,学会对比人物,从而体会到人物的形象美。
例如:在教《西门豹》这篇课文时,我利用西门豹和巫婆两个人物,让学生在小组内对两个人物的言行举止进行分析比较。看看正面人物是怎样的表现,反面人物又是怎样的表现。让他们发表自己对美丑的不同看法,在自己摸索中追寻何为真、善、美,何为假、恶、丑,从而提高对美丑的认识,培养审美能力。这样的比较直接而又形象,学生通过人物的外表与内心认识美、体验美和评判美,从而达到提高审美能力的目的。
二、挖掘信息,拓展想象空间
语文知识博大而精深,涵盖许多内容,有美的、丑的、善良的、恶毒的、高尚的、卑鄙的,只要你所想到的,在语文中就会涉及。学习语文,不仅要知道一些表面的知识,还要学会挖掘深层次的内容,学会感悟文中所表达的内涵意义。因此,想象力是必需的,而想象力是语文能力中极富鲜明个性特征的重要标志。当然,在发展学生想象力的同时,还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让他们向健康、快乐、积极的方向发展。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不仅要鼓励孩子们大胆想象,还要引导他们掌握一些想象的方法,让他们在想象中,体会文章美的意境。因此,我们要充分挖掘教材内容,用与学生相关的情境引发他们想象。也可以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通过合理的想象,了解更多的语文知识,增强审美能力。在挖掘教材中的美感因素时,我们可以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点燃他们心灵的火花,开发他们爱美的心智,陶冶他们爱美的情操,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比如:课文中描述自然景观的优美词句,我们可以把它截取出来,然后配上音乐、图片,在课上用多媒体大屏幕展示出来,让学生在惊叹之余,感受自然美。在头脑中形成鲜明的形象,使他们感受到美的形象,产生爱美的情趣。
三、激趣,增强审美能力
语文教学具有得天独厚的审美优势和情感优势,语文教学要靠感情的“渗透”和意象的“润泽”实现。我们要善于启发学生参与实践,让他们通过语文学习增强审美能力。叶圣陶先生说过:最要紧的是多比较、多归纳、多描述、多体会,一字一句都不放过,引导学生揣摩语感,体味感情。因此,我们在教学时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发现美的事物,感悟美的意境,揣摩美的语言乃至美的结构,让他们从内容到形式进行美的探索。
例如:在学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两个句子时,我们要给学生营造想象的空间,让他们把自己置身于那样的美景之中,体会诗人的感情,并通过想象了解诗人的心境。并在适当的时候给予提示,让他们知道诗人是如何借景抒情的,真正地感悟到诗中所表达的意境美,这样才能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从而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
四、创设情境,营造美感氛围
语文美育教学不是单纯的说教,而是自由的、发展的,它可以渗透于阅读、写作、口语交际之中,却又不着痕迹。我们可以给学生营造美感氛围,让美育教学展现在教学情境中。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打造生动而又有趣的课堂,这样不仅能启发学生参与的热情,还能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让他们以极高的热情投入探求新知的过程之中。在创设情境时,我们一定要根据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设计,这样才能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让他们在真实的情境中,体会到作者的心境,与作者一起畅游在作品的精神世界之中,如闻其声,如见其景,身临其境,感同身受。唯有如此,学生才能自觉地追求美和发现美。因此,我们在小语教学过程中,要努力营造美感氛围,使学生深切地感受到:美——无处不在,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的目的。
篇8
1、借图启思,渗透环保教育
低年级教材插图多,色彩鲜艳,逼真形象,富有吸引力。小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教师可利用教材的优势,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渗透环保教育。
如《秋天》1课,可先让同学们观察课文插图:天那么高,那么蓝,高高的蓝天上飘着几朵白云。蓝天白云,色彩多么美丽!令人多么舒服!我补充讲述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让同学们了解到天空是蓝色的原因。再让同学们联系生活实际思考:为什么现在我们已经很少能见到这么蓝的天空?原因是什么呢?--是日益严重的大气污染而引起的。所以,我们小朋友也要行动起来,从身边的事做起,比如叫父母不必要时少使用私人汽车、冷气机等,保护环境,减少大气污染,保护大气层,让天空永远都那么蓝,那么美。又如第3册《归类识字1》第2课的8幅插图分别介绍8种树:高大秀拔的杨树、葱绿苍翠的松柏、枝叶如盖的榕树、红叶如彩霞的枫树……教师让同学们看图读词语,图文对照,认识8种树木的形状与名称。再看图自读儿歌,了解这几种树木不同的特点。然后引导同学们思考:为什么常说植树造林,造福人类?让同学们知道我们根据树木生长的特点,在不同的地方种植不同的树木,可以提供氧气、除尘、防风沙、美化环境等。并告诉同学们,每年的3月12日是植树节,在这1天,世界各地的人们都会进行植树活动,我们也要加入到这1队列中,绿化番禺,美化祖国。这样,对学生进行了植树造林的教育,增强了环保意识。
2、读中品味,渗透环保教育
低年级课本中有许多琅琅上口,语句优美,富有童趣,描写大自然美丽风光的诗歌与短文。优美的文字中蕴含了不少与环境保护有关的思想和知识,它们为教师进行渗透环保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教学材料。
如《春晓》第1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在讲解此课时,可让同学们反复品味古诗,想象诗句的意境,令人仿佛听到春鸟婉转的叫声,啾啁起落,远近应和,多么活泼的春色。此时教师适时点拨:人类要保护环境,爱护鸟类,才会使大自然变得更美丽。又如学习《4季的脚步》1课,可鼓励同学们反复朗读,1边朗读1边想象,在读的过程中仿佛置身于4季美景中:春天来了,溪水流淌,绿草如茵,鲜花盛开;春去夏来,金蝉在树上欢叫;秋天来临,秋风吹得落叶满地,像黄蝶飞舞;冬天到了,雪花飞舞,大地穿上银装,4季的景色是多么的迷人!让学生在读中体会,读中受到美的熏陶,激发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3、运用多媒体教学,渗透环保教育
低年级学生抽象思维、逻辑思维并不发达,他们认识事物,认识问题需要从直观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运用多媒体教学,生动活泼,具体直观,形象鲜明,印象深刻,感染力强。它可以直观形象地让学生体验周围环境问题,体验人类在活动中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程度,能最大限度激发起学生的环保意识。
如学习《清清的溪水》时,授课1开始,教师播放出音乐,边在黑板画画,边对同学们说:"大自然有许多非常值得我们欣赏的美景。大家看,清清的溪水慢慢地流淌,鱼儿在水里快活地游戏,真美!但是,如果不注意保护环境,这样的美景就会遭到破坏。大家读了《清清的溪水》这篇课文就知道了。"接着,播放录象演示大自然美丽风光,让同学们感受溪水又清又甜的美境。再让同学们通过反复朗诵第1段课文加深对美丽环境的向往。等到同学们对语言环境有1定的感悟后,再播放录象,演示大自然美丽风光受到破坏,河水变得浑浊。这时,同学们脸上的笑容消失了,眉头皱了起来。教师让同学们阅读第2段课文,带出问题:为什么1场雨过后,溪水变黄了,这是什么1回事呢?然后让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去读第3至第9段课文。原来是大象和野猪比赛谁的力气大,拔掉了小溪上游的树,雨水把泥土冲进小溪,使清清的小溪变浑了。同学们明白了溪水变黄的原因后,教师让同学们联系现实生活,说说为什么市桥长堤的河水变浊变臭是什么原因?同学们发言中谈到:由于人们乱排污水,使河道变得黑黑的,臭气熏天,环境受到严重污染和破坏。教师再用电脑演示课前收集的网上信息材料,如人们砍掉树木,造成空气不再清新,噪音加重,风沙大;黄河水土流失等。接着让同学们分小组讨论:我们怎样做才能恢复美丽的自然环境?这时,"1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争着举手发言,5花8门发表自己的见解:"植树造林。""马路两旁、河边多种花草树木。""大家爱护花草树木,不去攀、折、砍树木。""在空中设置监督眼,对破坏环境的进行监控。""在河道养殖''''清道夫''''吸掉垃圾,保持河水清洁。"……
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直观形象地让学生体验周围环境问题,增强了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懂得保护树木的重要性。
4、课外延伸,树立环保思想
篇9
关键词 新形势 新课标 小学语文 课外作业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语文课外作业的设计要从关心学生的内心需求、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注语言积累、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增加文化积淀和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等几方面下工夫。在新课标下,语文作业设计应该给孩子一些权利,让他们自己去选择;给孩子一些机会,让他们自己去体验;给孩子一点困难,让他们自己去解决,给孩子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找答案;给孩子一种条件,让他们自己去锻炼;给孩子一片空间,让他们向前走。
1新形势下语文专题性课外作业设计的策略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其工具性的学科特性为其提供了诸多与小学阶段其他学科进行整合的机会,如社会、科学、数学、英语等等,语文知识在与它们的具体联系中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那么我们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就可以充分利用语文学科的这一特质,为学生创设许多专题性作业,让学生在与其他学科的结合活动中一点点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学生的整体能力。到了“雷锋月”我们就组织学生进行好人好事的组织与行动,并做记录;到了植树节,我们就组织学生投入到植树的具体行动中,并根据自己的真实体验写出相应的文章。还可以在班级搞专题活动:讲讲自己最关注的新闻;观察大自然中的某种现象,写观察日记;办手抄报等等。笔者以为,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切实联系这些具体的教学活动,使之变成语文教学的课外作业,不但在形式上使得语文教学的课外作业丰富多彩起来,而且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活动当中不自觉地提升自己的语文学习能力,同时对学生整体素养的提高以及学生动手实践操作能力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2新形势下语文趣味性课外作业设计的策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是当前的许多作业的形式使得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大打折扣,使作业成了学生一项艰苦的劳作,成了学生沉重的负担,学生失去兴趣。部分学生“望业生畏”,甚至有“作业恐惧症”,从而导致更严重的后果――厌学。所以我们在给学生布置语文作业的时候,就应该多动脑筋,让我们的课外作业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作业当中领悟文本内涵,增加学生知识,提升学生内涵。譬如,在学习了《将相和》一文之后,我们可以组织学生交流一次有关成语典故的课堂活动,抑或可以举行一个“燕赵成语典故”短剧排演活动等等;在学了《晏子使楚》一课后,学生对身高不足五尺的晏子很敬佩,教师可适时引导学生去翻翻《晏子春秋》这本书;在学习了《颐和园》一课后,发给学生颐和园空白方位图,请学生独立填写各方位的地点名称。通过画一画、写一写,有效地提高学生做作业的兴趣,以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作用。总之,教师要根据需要,适时地给学生“换换口味”,以提高学生的作业兴趣。
3新形势下语文趣味实践性课外作业设计的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与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因此,作为语文教学内容重要之一的作业,也不能局限于课内学习内容中,拘泥于课本知识中。教师在设计课外作业时,应当树立开放的语文教学观念,充分利用学生课外与社会生活、家庭生活广泛接触的机会,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资源,让学生收听广播、电视台的新闻节目,了解国家大事;观看动画片,然后为大家讲述故事内容,写下最令自己感动的故事;观察大自然的现象,写观察日记,阅读课外读物,做读书笔记;背诵没有学过的古诗,在班上举办诗歌朗诵会……这样的课外作业,既培养了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增长了才干,又使学生感到生活与语文学习有着密切的关系,从而学会用心观察生活,并将语文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语文作业应该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让作业成为语文教学与社会生活的纽带。在传统节日端午节来临之际,可以让学生去了解端午节的来历,查阅资料了解端午节与屈原的关系,搜集、摘抄屈原的诗歌,了解端午节各地有哪些风俗。季节更替和天气阴晴雨雪的现象,一草一木、一禽一兽等都可以成为语文作业资源。四季来临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去大自然感受季节的变化,写一写、画一画自己眼中的大自然。母亲节到了,让学生为自己的妈妈过节日,可以为妈妈献一首歌儿,可以为妈妈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还可以写一首小诗或做一张贺卡给妈妈。教师节,鼓励学生自己制作卡片,或画一幅画写上最喜欢的话,献给自己最敬爱的老师。劳动节到了,让学生做一天的劳动实践,体会劳动的快乐和辛苦。
4结论
小学语文课的课外作业如能充分利用课外学习资源,既体现了语文学习的人文性,又构建了开放、鲜活和充满人文气息、富于生命力的语文课程空间。使学生的学习不再封闭在书本里,禁锢在屋子里;语文学习走出了校园,走进了日常的生活,从封闭走向开放。学生不仅学习了语言,丰富了词汇,还开拓了视野,学会了倾听、观察,增进了协作意识;而且口语交际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审美情趣等语文素养都会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参考文献
篇10
摘要:入世以来,很多对韩贸易企业更加需要具有国际贸易知识的韩语人才,辽东学院应用韩语系为了适应这一需求,在2011版人才培养方案中开设了与国际贸易相关的《商务韩国语》课程,此课程应用“课证融合”的教学模式,从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建设、国际商务韩语等级考试、教师队伍建设四个方面,对“课证融合”教学模式进行研究与实践。
关键词:课证融合 教学模式 国际商务韩语等级考试 商务韩国语课程
入世后,我国国际贸易类企业大幅增加,众多新获得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都希望在短时间内将自身的业务扩大,高素质、专业化的外经贸专业人才已成为企业参与国际业务竞争的必备的因素,外经贸企业对专业人才需求规模骤升,对业务人员的专业化要求也更加严格。据商务部统计,目前我国外经贸企业各类高级管理人才缺口将近10万人。
国际商务韩语是对韩贸易企业从业人员必备的语言能力,也是企业招录韩语外贸业务人才必考的项目,熟练掌握国际商务韩语是成为现代商务韩语专业人才的第一步,也是广大学生进入商务韩语生涯的重要起点。为适应这一需求,商务部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企业协会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针对国际贸易企业业务骨干基础韩语能力水平测试推出了 “国际商务韩语等级考试(中级)”认证,并受到了韩国语学习者的高度重视。
根据社会的实际需要和应用韩语系高职学生的特点,辽东学院应用韩语专业在2011版人才培养方案中开设了与国际贸易相关的《商务韩国语》课程。而通过“课证融合”的教学模式,进行商务韩国语课程的学习,为韩国语学习者进行国际商务韩语等级考试打下良好的基础。
“课证融合”,又称为双证教学,简而言之是指课程的设置与职业考证相对应,课程教材和教学内容与考证内容相一致,通过课程学习,学生就能直接参加相关职业证书的考试。
教育部在2006年职业教育工作中明确指出,强化职业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推进“双证制”的实行,推动各地教育行政部门主动加强与相关部门和行业共同开发高等教育职业资格标准体系,扩大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直接取得执业资格证书的比例。
因此,应用韩语专业把国际商务韩语等级考试与《商务韩国语》课程将结合,运用“课证融合”教学模式,学生通过《商务韩国语》课程的学习,为国际商务韩国语考试打下基础。
一、“课证融合”的研究意义
在以往的教学中,往往只是单纯地给学生灌输专业理论知识,而忽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只是很被动的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缺乏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因此,按照《辽宁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精神,辽东学院在高职教育教学方面制定了“改革课程体系,以核心课程为重点,加大课证融合和课程改革力度”这一实施措施,在十二五规划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与教学中指出,教学内容要从注重理论和学科体系转向注重实践和就业能力的培养。韩朝学院应用韩语专业为了培养学生的商务韩国语相关的职业能力,使学生在毕业时,既能取得学历证书,又能取得国际商务韩语等级资格证书,在实现充分就业的同时,做到学以致用,韩朝学院应用韩语专业在2011人才培养方案中设定《商务韩国语》课程,并与国际商务韩语等级考试相结合。
高校制定“课证融合”教学模式是推行“双证”制度的关键。“课证融合”从宏观上理解,是指专业人才培养与职业岗位要求相融合,“课”代表专业人才培养,“证”代表职业岗位要求;从微观上来讲,是指专业课程与职业考证相融合,“课”代表专业课程,“证”代表职业考证。而应用韩语系对于《商务韩国语》课程的“课证融合”,是指把国际商务韩语等级考试资格证书的取得列入本系人才培养方案与计划之中,使《商务韩国语》课程的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内容及职业岗位要求相结合,集专业知识、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为一体,使人才培养与行业及企业的需求相一致,让学生在毕业时实现“双证”。“课”与“证”的融合已经成为应用韩语专业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因此,如何使学生在接受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获得有用的职业能力证书,如何进行“课证融合”的教学模式,是下一步研究的重点。
二、应用韩语专业“课证融合”教学改革的具体实施
在2011~2012下学期中,应用韩语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建设、商务韩语考试、师资队伍建设、考核方式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实践。
1.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
在新制定的应用韩语专业2011版人才培养方案中,培养目标为能够在韩资企业、中韩合资企业、外贸公司、旅游企业等企事业单位,具备较强的韩国语语言应用能力及职业岗位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实用型韩国语专门人才。学生应掌握商务韩国语专业基础知识,具有从事国际贸易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因而新开设了《商务韩国语(一)(二)》,并把国际商务韩语等级证书的取得列入毕业标准之中,把课程学习和国际商务韩语等级考试(中级)相挂钩,把取得国际商务韩语等级考试认证和毕业成绩相挂钩,力求建立完整的“课证融合’教学模式,使学生在毕业时取得“双证”。
2.《商务韩国语》课程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