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房规划范文
时间:2023-03-18 18:09: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厨房规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厨房电器的置备与水电路改造、橱柜设计有着很直接的关系,电器位置设计尤其重要,一般设计师在水电改造之前也是心中有数。但通常对与橱柜密切相关的产品的电位设计比较重视,对其他电器认为只要预留好位置就可以了。
实际上现在厨房电器产品的发展比较快,种类十分丰富,功率也是大小不一,对电位的要求也会有所不同。水电设计师对水电路设计专业但对家电产品的发展可能并不是很了解。因电路设计需要详细考虑可能性、可行性、可用性之后再确定,同时不仅有专业性还须有一定的灵活性,有时候也不能太“周全”了。而厨房电器中有很多功率不低,如果是几个电器同时使用应该怎样解决?这就需要我们明确告诉设计人员在厨房中我们要放多少种电器,每―种电器大概的功率是多少,会放在什么位置,哪些产品会同时使用等,以便于设计师了解您的实际需求,为您做好电位规划。
特别是在产品的功率方面,因现在厨房电器种在繁多,仅做早餐的就有蒸蛋器、豆浆机、咖啡炉、多士炉等等,都要插电,而且在烹饪时几种电器可能都是并列的,会同时工作。家电产品个头大的不一定功率大,个头小的也不一定功率小,因此要把电量算出来,并留出一些延展来布置插座。
我们把目前一般家庭中使用率较高的厨房电器的功率情况收集了一下,希望能够给您做电位规划时提供―些帮助。
篇2
在给孩子立规矩时应遵守一个总的原则:伤害和影响他人和自己的言行不可以做,不伤害和影响他人和自己的言行,就可以自由去探索。
那具体该在哪些方面给孩子立规矩呢?
维护最基本的社会化的秩序,如:
不能有粗野的、粗俗的言行,如不尊敬长辈、骂人、打人等。
在没有征得别人同意的情况下,不可以拿别人的东西。
从哪里拿来的东西放回哪里。
谁先拿到谁先使用,后来者必须等待。
做错事要道歉,并且有权利要求别人道歉。
严格遵守交通规则。
不打扰别人。
保护自身安全,如:
在没有监护人在场的情况下,不和陌生人说话、不接受陌生人的物品。
不要碰可能直接危及生命的东西,如电、火等。
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如: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如穿衣服、穿鞋袜、吃饭、收拾玩具和房间等。
每天看电视不应超过2个小时。
按时睡觉。
饭前洗手、饭后漱口,睡觉前和起床后要刷牙洗脸。
在给孩子立规矩、执行规矩的过程中,父母往往容易出现以下问题:
错误认为规矩越多越好
在立规矩前,父母要理清楚哪些是孩子一定要做到和养成的习惯,比如每天看电视的时间、晚上上床的时间、餐桌上的行为举止等。把这些规则一条条地列出来后,仔细看看哪几条是需要特别关注的,然后先从这几条着手,有针对性对孩子进行规范。规矩并不是越多越好,一时给孩子立太多的规矩只会给孩子带来压力,甚至遭到他的反抗。如果循序渐进,从执行几条简单但关键的规矩开始,孩子比较容易掌握并遵守,效果也更好。
无休止地和孩子“讨价还价”
向孩子解释得很清楚,为什么有些事情他不能做,而有些事他必须做。孩子还是不肯放弃他的想法,常常陷入无休止的“讨价还价”境地。所以,家长既要允许孩子提出反对意见,又不能对他所有的意见都遵照执行,因为并不是所有规矩都可以让孩子一起参与并讨价还价的。比如,遵守交通规则就没有孩子反驳的余地。此外,当时间很紧时,也无需与孩子继续讨论下去。这时,你只要清楚地告诉孩子:“现在结束讨论,就这样做!”就行了,不能有丝毫的犹豫。一旦孩子发现家长的态度很严肃的话,一般都会照你的话去做。如果你表现出犹豫,孩子就会“乘胜追击”,最后往往使你定出的规矩顺着他的意思转变。
篇3
关键词:住房建设规划; 城市规划;衔接机制
一、住房建设规划及其相关概念的涵义
住房建设规划(Housing Planning)
住房建设规划作为一个新的规划类型,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公认的概念。王佳文,马赤宇(2006)认为住房建设规划是指制订出若干年内分年度建造住房的规划,包括居住区和住房建造的数量以及居住水平等多项指标。
笔者认为在理论上关于住房建设规划较为全面客观的理解应是指的是在一定时期内,城市政府(包括县政府)根据自身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条件,为满足不同收入阶层住房需求,以及更好地调控房地产市场、调节收入分配而进行的各类住房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住房建设规划中的住房包括城市中中高档商品住房、普通商品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廉租住房5类住房,其中保障性住房包括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普通商品住房属于准保障性住房,也称“两限房”,即套型建筑面积限定和住房销售价格限定的商品房。之所以称之为“准保障性住房”是该类住房的不完全商品性决定的,主要体现为该类住房的开发是在政府全过程直接干预的情况下进行的,目的是保障中收入偏上家庭有足够的购房支付能力,遏制投机投资行为的滋生,确保房价平稳增长重要措施之一。
城市政府在进行住房建设规划时既要关注住房的总体供应量,又要确保各个社会阶层都能在合理的价格水平下享受到适当的住房及居住环境,实现“人人享有住房”的社会发展目标。即城市政府不但要注重住房的数量和质量,而且要注重住房的公平分配,保障中低收入阶层的住房需求。住房建设规划是以满足不同收入阶层住房需求为导向的,根据不同的收入阶层规划配套相应的住房类型,重点在于满足中低收入阶层的保障性住房,类似于针对住房的专项规划。
住房建设规划分为总体规划和近期建设规划(含住房建设年度计划,下同)两个阶段各级城市人民政府根据需要,可以依法组织编制省域住房发展规划,以其作为上位规划,直接指导各市、县住房总体规划和近期建设规划的编制。住房总体规划包括市(县)域城(村)镇住房发展规划和中心城区住房规划。
二、住房建设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关系
住房建设规划以住房建设为工作对象,城市规划以城市为工作对象,工作对象之间有着重合与交叉的关系,因此规划之间也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笔者认为二者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政策目标与技术手段
37 号文件指出住房建设规划要“纳入当地‘十一五’发展规划和近期建设规划”。“十一五”规划是地方人大审批的代表地方事权的最全面综合的规划,近期建设规划是城市规划的法定规划系列中的重要组成部份。由此可见,住房建设规划通过纳入到这两个法定规划从而间接地确定了自己的法定地位。住房建设规划的具体内容包括三类住房的建设总量、比例结构、空间布局、时序安排等等,这些具体内容最终必将落实在城市建设用地和规划建设时序。而城市规划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因此住房建设规划的具体内容必须、也只有通过城市规划才能实现。从这个角度来看,住房建设规划与城市规划存在一种政策目标与技术手段的关系,城市规划的技术手段成为住房建设规划的有力支撑。
2.专项规划与综合规划
城市规划是一项综合性的规划,无论是总体规划,还是控制性详细规划、近期建设规划,都包括居住、公共服务事业(商业、教育、医疗等) 、交通、市政、绿地系统等多个专项的用地规划,城市规划是各方面内容的统筹部署和综合协调。而住房建设规划属于对居住设施(住房) 这一专项内容的规划。从某种意义上说,住房建设规划(由九部委推出) 和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商务部、建设部推出) 、中小学校布点规划(财政部、教育部推出) 等类似,均属于相关部门推动的具有一定专项规划性质的规划类型。从这个角度来看,住房建设规划与城市规划具有专项规划与综合规划的关系。城市规划综合性的特点有助于住房建设规划与其他专项规划进行协调。
3.规划实施与衔接手段
城市规划的编制体系中,各个规划类型之间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城市总体规划是城市在一定时期内(15~20 年) 的全局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则反映了城市总体规划在空间上的局部实施,一般是城市中的某片地块(新区或中心区等) ;近期建设规划则反映了城市总体规划在时序上的局部实施,通常是5 年内的阶段实施内容。城市规划的各个类型相互衔接逐步深入、细化,将城市空间布局推向实施。
城市规划的各个类型尽管都是以用地为对象,但城市总体规划的重点在用地的规模、比例和布局,控制性详细规划的重点在用地的建设强度,近期建设规划的重点在于用地的项目实施计划。各类型的重点不同就决定了三者之间的衔接机制可能存在隐患。与此成为鲜明对照的是,各个部门的专项规划实际上不只是对应于城市规划的某个阶段或某个类型,而往往是贯穿城市规划的各阶段、各类型。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需要通过一些重要的专项规划来将城市规划各阶段、各类型中的专项内容自上而下地衔接起来。从这个角度来看,住房建设规划有助于推动城市规划各阶段、各类型在居住用地与住房建设方面规划内容的衔接与落实。
三、住房建设规划与城市规划各类型的衔接方法
住房建设规划的编制内容是“明确普通商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的建设目标”,具体应包括各类住房的建设总量、分年度新建住房总量和结构比例、分年度各类居住用地供应计划、分年度旧区改造计划等几方面内容,其中当年的建设项目选址应深化到具体地块及分地块建设量。住房建设规划的这些内容要通过城市规划的技术手段才能实现,而城市规划各阶段各类型的工作重点不同,那么住房建设规划应与城市规划各阶段各类型从不同角度进行衔接,才能获得有效实施。
住房建设规划的政策出发点是通过提供各种类型的住房,特别是政策性住房,以保证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城市规划领域在规划编制中应积极衔接,保证各类住房特别是满足中低收入人群的住房建设,使广大人民群众不再“居者忧其屋”,而是“居者有其屋”,再逐步过渡到“居者优其屋”,实现“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美好愿望。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城镇体系规划兴安盟方法空间构想 职能分工 发展方向 发展时序
中图分类号:[F299.22] 文献标识码:A
城镇体系规划是指一定地域范围内,以区域生产力合理布局和城镇职能分工为依据,确定不同人口规模等级和职能分工的城镇的分布和发展规划,其区域范围一般按行政区划定,通过合理组织体系内各城镇之间、城镇与体系之间以及体系与其外部环境之间的各种经济、社会等方面的相互联系,运用现代系统理论与方法探究整个体系的整体效益。下面将通过对兴安盟城镇体系规划的分析,来对城镇体系规划的方法和创新进行初步探索。
兴安盟基本情况概述
兴安盟,位于的东北部,国土总面积近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63万,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居多数的多民族聚居的大家庭。在中国处于东北经济区,在国际上处于东北亚经济圈,地理位置非常优越,现辖乌兰浩特市、阿尔山市、突泉县、科尔沁右翼前旗、扎赉特旗、科尔沁右翼中旗等6个旗县市,乌兰浩特市不仅是全国第一个民族自治区--成立大典的见证者,也是全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兴安盟城镇体系规划构想
(一)兴安盟城镇体系规划空间构想
1、均衡型城镇体系:其特点是利用现有城镇体系框架,在发展中心城市的同时,发展次级中心城市和小城镇。在社会经济发展低速增长时,这种均衡发展模式能较好地发挥作用;开发目标是中心城市乌兰浩特和旗县城关镇同步增长,小城镇相应发展;结果是中心城市发展慢,仍为小城市规模,旗县城关镇建设有较大改观。
2、极核型城镇体系:其特点是加快中心城市乌兰浩特市建设,尽快形成全盟经济中心,使之在2020年左右人口规模达到55万人左右。同时加强中心城市与音德尔、巴彦呼舒和阿尔山之间快速通道建设,形成内聚性和整体性强的地域城镇体系;开发目标是将中心城市建设成中等城市,尽快扩大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同时加快盟内快速通道建设,为经济起飞打下良好基础;结果是乌兰浩特市得到快速发展,基础设施等投资条件有巨大改善。
3、重点开发型城镇体系:其特点是加快资源带的开发,短期内形成区域经济开发的重点地带。在建设中心城市的同时,也注重分中心的建设,并加快这两点间轴线的开发;开发目标是将中心城市建设成为中等城市,同时开发阿尔山地区,建设阿尔山。白阿铁路沿线形成全盟经济开发重点地带;结果是乌兰浩特市、阿尔山市及白阿铁路沿线城镇得到迅速发展。
由于兴安盟城镇体系正处于极核发展阶段,区域城镇体系系统作用刚刚开始发挥,正由原来简单、低级的均衡、孤立发展进入较为高级、合理的不平衡、有序发展。城镇体系内较高等级的城市将获得优先发展,成为区域发展的极核。因此,城镇体系建设近期按极核型方案实施将会获得最大效益。未来兴安盟城镇体系将进入集聚--扩散阶段,中心城市的重要性开始下降,城镇间联系将进一步密切,空间分布也将由点轴模式向带状或片状模式转化。远期兴安盟城镇体系按重点开发型方案实施将更为有利。
(二)明确各城镇职能分工
城镇体系职能结构规划的重点是明确体系内各城镇的职能和分工,通过劳动地域分工使各城镇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根据兴安盟城镇经济的现状特征和潜力,结合盟域社会经济发展方向的调整,应将城镇职能划分为7个基本类型,即行政职能、社会服务职能、工业职能、商业贸易职能、交通运输职能、科研文教职能、旅游职能。在盟域城镇体系中,乌兰浩特、扎赉特、巴彦呼舒和突泉4个城镇均为综合型城镇,阿尔山为旅游型城镇,大石寨、吐列毛都为交通型城镇,归流河、察尔森为商贸型城镇,索伦、东杜尔基、六户为工贸型城镇,巴彦高勒、胡尔勒、新林为工业型城镇。
中心城市的城市性质与职能规划一览表
城镇名称 城市性质 城市职能
乌兰浩特 兴安盟的中心城市,内蒙古东部重要的工贸城市和交通枢纽,内蒙古历史文化名城。 兴安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发展能源电力、化工、机械、制药等产业为主的综合性城市
阿尔山 中蒙口岸,国际性的生态旅游度假城市。 阿尔山市的居住、商贸、教育中心及交通枢纽
巴彦呼舒 内蒙古东部重要的能源基地之一,以电力工业、高耗能工业、农畜产品加工业为主的城市。 科右中旗的综合型中心城市;能源及工业基地、铁路交通枢纽;
突泉 以农副产品加工工业及绿色食品精深加工业为主的小城市。 以农产品生产加工及贸易为主的农贸型城镇
音德尔 以工矿、能源、农产品深加工为主的小城市。 扎赉特旗的综合性中心城市;以工矿、能源、农产品深加工为主
(三)兴安盟城镇发展方向与时序
兴安盟人口密度较低,大面积的山区林地、草甸、荒漠地区不宜进行工业开发和居住生活,因此,兴安盟的城镇布局不可能出现面状的均匀布局,而只能结合工业发展基础与潜能,根据工业化发展的空间布局来确定城镇空间形态。以兴安盟的矿产资源、水资源、农牧产品资源以及交通条件和商品市场的空间格局来分析,注定了兴安盟的产业布局是一种沿着交通干道分布的带状结构,也就注定了兴安盟的城镇空间也将具有带状的分布特征。因此确定兴安盟城镇分布为“一心、两带、四区”的空间布局结构:
1、一心——大乌兰浩特中心城
盟域城镇以大乌兰浩特(包括科尔沁镇)为中心城市。通过乌白高速公路、省际通道、202省道和乌锡公路在乌兰浩特形成放射状干线公路网络。作为内蒙古东部地区与东三省的重要门户城市之一,乌兰浩特承接长春等经济重镇的经济辐射并向兴安盟腹地施以经济影响,规划将其确定为兴安盟城镇发展的经济辐射源,利用其在兴安盟的中心城市地位和有利的区位优势带动盟内各级城镇实现共同发展。
2、两带——省际通道沿线城镇带和白阿铁路沿线城镇带
(1) 省际通道沿线城镇带
省际通道是内蒙古的交通大动脉,其北端通过扎兰屯与齐齐哈尔和哈尔滨联系,南端通过通辽与沈阳联系。盟内省际通道沿线城镇人口密度较大,规划以乌兰浩特市、巴彦呼舒镇、突泉县城及音德尔镇为核心,依托省际通道形成沿线城镇发展带,并将其确定为兴安盟城镇体系的一级空间发展轴。
(2)白阿铁路沿线城镇带
白阿铁路是兴安盟境内的东西交通大动脉,经由白城连接长春,是兴安盟东部主要通道。规划期内修建两伊铁路、两山铁路,使蒙古国东部铁路与我国白阿——长白——长图线联网,形成统一的铁路运输系统,并为蒙古国提供东出日本海的出海口。规划将其确定为兴安盟的二级空间发展轴。近期以伊尔施为中心,利用阿尔山的旅游资源带动沿途城镇相关产业的发展。远期则通过两条铁路将兴安盟纳入到泛亚铁路网之中,从而参与东北亚环日本海经济圈的协作与竞争。
3、四区——四个城镇集聚区
盟域各城镇在中部和东、北、南应形成4个较现状更为明显的城镇集聚区。中部以乌兰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城镇群为中心,以制药、机械、冶金、农副产品、食品、乳制品深加工等综合型工业及流通为主要发展方向,集结兴安盟的产业精华,人口集聚最为明显:东部城镇集聚区贯穿兴安盟东部、北部的主要农牧产业区,应以农牧产品集散和加工业为主要特征,发展和壮大兴安盟食品工业是主导方向:北部以阿尔山为中心,贯穿兴安盟北部的主要林业区,应以绿色食品、林俗产品集散和加工业为主要特征,发展和壮大兴安盟绿色食品、林俗产品工业是主导方向:南部以巴彦呼舒为中心,突泉为次中心。包括东杜尔基、六户、突泉、代钦塔拉、巴彦呼舒、阿力得尔等重要城镇,该区域是兴安盟工业生产要素最为集中、水资源条件比较丰富、基础设施条件优良的地区,也是最适于工业发展的地区。以巴彦呼舒为中心发展能源工业、高耗能产业、采掘业与冶炼业,将成为兴安盟工业的主导格局。
4、空间开发时序
根据城镇化发展的演变规律,兴安盟城镇开发的空间时序按照“由点到线,从东至西”的原则进行。从2010年至2015年,将采取集中发展的策略,重点发展乌兰浩特中心城市和省际通道沿线城镇带。利用省际大通道的建设,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中心。并加快建设两伊铁路、霍白铁路,加快白阿铁路线改造,加强兴安盟与白城、长春、齐齐哈尔、呼伦贝尔、锡林浩特等城市的联系,形成纵贯全区的东中西大通道。从2015年至2020年,将发展壮大白阿铁路沿线城镇带,大力开发阿尔山的旅游资源,以旅游业带动沿线城镇相关产业的兴旺,使其成为兴安盟城镇发展的二级轴线和省域精品旅游线路的组成部分。加快东部、南部和北部经济区的建设,基本形成“十”字型的盟域城镇空间结构。规划建设两山铁路,形成连接中国东北、华北各海港,直通蒙古国东部和俄罗斯腹地以及东西欧各国的大陆桥。
参考文献:
[1]李兵弟,徐会夫. 中国城乡空间规划的新发展——以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为例[J]. 城市规划,2004,12:9-14.
篇5
在规模养殖场动物防疫过程中,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防重于治”的原则,防止动物疫病发生,以提高养殖效益。现就信息化规模养殖场动物防疫现状作一探讨。
1规模养殖场动物防疫现状
一是业主和饲养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规模养殖场业主有机关干部、企事业员工、下岗失业人员、外出务工回乡农民等,业主们的文化层次参差不齐。他们对动物养殖科技知识掌握的程度也不一致,有的掌握较深较牢,有系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能科学合理地管理好规模养殖场并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有的则尚未入门,动物的饲养管理全听有经验的养殖户的指点。饲养管理人员的素质更是参差不齐,文化层次有高中、初中、小学文化,有初识字的,更有一字不识的文盲。这些人对动物养殖科技知识知之甚少,对动物的饲养管理、防疫治病全听业主和管理人员的指导。二是养殖场地规范不一致。规模养殖场场地有规范的,也有不规范的;有按动物科学饲养要求合理选址修建的,也有因地制宜随便而建的;内部设施设备有科学现代化的,也有因陋就简原始化的。三是防疫制度建设有差距。规模养殖场的动物防疫制度,规模较大的动物防疫的制度相对较为健全,措施也较为落实,防疫效果也较好;规模相对较小的动物防疫的制度则不健全,措施落实也相对较差,动物防疫效果也不够理想。四是规模养殖风险加大,动物防疫现状不容乐观。规模养殖场虽能批量生产畜禽产品,养殖效益较高,但其风险较大,特别是动物疫病危害的风险较大;因动物的集中饲养,动物疫病易于发生并快速传播。现规模养殖场业主已充分地认识到了这一点,均十分重视动物疫病的防制工作,整个养殖过程都主动防疫,自己购买消毒药、疫(菌)苗积极防疫;初涉规模养殖的业主,盲目听信于有经验的养殖业主的防疫安排,未根据自己的养殖情况合理科学免疫。
2规模养殖场动物防疫存在的问题
2.1饲养场所不符合动物防疫要求,动物免疫程序混乱
一些规模养殖场建筑布局、设施设备不符合动物防疫的要求。生产区和生活区、工作区、外宾接待区混为一体,不能有效地隔离开来,且生产区未设动物疫(疾)病隔离观察治疗区,很容易导致动物疫病的传播、发生;畜禽动物饲养圈舍、养殖场出入口未设立消毒设施或消毒设施不符合动物防疫要求,达不到消毒防疫的目的[1-2]。规模养殖场动物的免疫注射,有的使用单苗,有的使用联苗;常用的疫(菌)苗为:猪瘟单苗或猪“三联”苗、W疫苗、细小病毒等疫(菌)苗。其免疫程序较为混乱,以猪瘟免疫注射为例:种用猪一般采取每半年1次;仔猪、育肥猪的免疫程序:有的业主采取乳前免疫,有的采取30日龄左右首免、60日龄二免,既不是强化免疫,也不是延续性免疫,免疫后又没有佩戴免疫标记;如卖给散养农户,很可能遇农村散养普防而再次注射,在抗体滴度较高期间的一般性再次免疫注射,不但不能产生较高的防疫抗体,反而还会使体内的有效免疫抗体滴度降低,导致免疫失败。
2.2免疫用疫(菌)苗来源复杂,滥用疫苗和抗生素药物
规模养殖场动物防疫所用疫(菌)苗来源相当复杂。仅有少部分养殖业主向动物防疫主管部门订购、需时领用,其余大部分养殖业主,有的自己到成都、重庆、荣昌等兽药、饲料市场购买,有的在县境内兽药、饲料经营者处购买,也有通过养殖“师傅”传输而来的。从这些途径来的疫(菌)苗,存在着如下问题:其生产厂家是否是国家的定点生产企业,疫(菌)苗的运输、保管过程是否按要求进行,冷链系统是否健全完善,疫(菌)苗是否安全有效,使用后免疫力是否增强等无法保证。目前,已有个别养殖场出现了免疫失败的现象。少数规模养殖场业主饲养动物的防疫存在滥用疫(菌)苗和漏防的现象。其免疫注射的疫(菌)苗较多,本地从未发生过的疫病也购买疫(菌)苗回来注射,如禽流感、猪伪狂犬病等;但往往却漏防了牲畜W疫病和狂犬病等,造成这些易发疫病的免疫空白,大有诱发禽流感等重大疫病的可能。个别规模养殖场在养殖过程中,滥用抗菌素药物,在饲料中滥加,长期使用;治疗时大剂量加倍使用;防疫注射反应抢救时,首当其冲使用大剂量抗菌素药物,这些抗菌素药物虽然对抢救有一定的疗效,但同时也抑杀了疫(菌)苗中有益活菌群,影响疫(菌)苗的效力。长期大剂量使用抗菌素药物,致使抗菌素药物在动物体内长期大量残留,防疫注射时影响疫(菌)苗的效力,同时也严重影响着畜禽产品的质量。
3建议
3.1提高业主和饲养员养殖水平,改进动物养殖环境布局和设施设备
提高规模养殖场业主和饲养员动物养殖科技水平很有必要,目前也显得非常迫切。畜牧业现代化需要业主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当今的国际化商品市场需要无公害的畜禽产品,而只有掌握了系统理论知识的人才能切实做好动物防疫工作,才能生产出无公害的畜禽产品。规模养殖场业主和饲养管理人员动物养殖科技水平的提高,只有通过培训学习的方式才能得以实现。场内饲养管理人员动物养殖科技水平的提高,既可以采取集中培训的办法,也可以采取聘请有资质的动物养殖科技人员担任技术顾问,培训饲养管理人员,指导饲养管理工作的办法。但所聘请的人员不得只挂虚名,必须切实地履行职责。规模养殖场无论其规模大小,其动物养殖的环境布局必须科学合理、符合动物防疫要求。养殖生产区和人的生活区、外宾接待区等应严格分离,闲杂人员一律不允许进入动物养殖生产区,特别是动物养殖同行人员更不得随意进入。养殖场和圈舍进出处应设立消毒池、袋、室等消毒设施[3]。养殖生产区内应设疫(疾)病隔离观察治疗区,并设于生产区的下风向。排粪沟应设于动物饲养圈舍之外,且落差应大于5/1000,确保不积留粪尿。应供给动物清洁卫生的饮水;条件较好的业主应安装自动供、饮水系统,既达到清洁卫生的要求,又满足动物自由饮水需要。
3.2建立健全科学信息化的动物防疫制度,规范使用疫(菌)苗和保健药品
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动物防疫制度是提高规模养殖场经济效益的关键措施之一。这些制度包括按动物防疫法规建立健全的引种申报防疫监督制度、定期清洗消毒制度、按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制订的免疫注射制度、外来人员消毒制度、饲养管理人员进出场消毒制度等;这些制度不仅要装贴上墙,还必须让场内所有人员熟记于心,落实到行动上去,按制度规定去做,一切制度化。规范规模养殖场动物防疫用疫(菌)苗的使用,主要是加强管理。动物防疫用生物药品这种特殊商品的供应渠道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由动物防疫监督部门统一管理;动物防疫疫(菌)苗免疫注射种类,必须按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和县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的统一部署进行,不得擅自增减,特别是动物重大疫病防制所用疫(菌)苗必须坚决免疫注射到位[4]。除实行免疫档案登记管理外,还应实行动物防疫驻场监督制度。无论是化学药品制剂、中成药制剂还是生化制剂类动物保健药品,无论是消毒类药还是抗生素类药,虽能防病治病对动物有保健作用,但均能在动物体内残留,直接影响动物的防疫效果和产品质量。因此,必须规范规模养殖场动物保健药品的使用,必须按使用剂量、休药期规定规范使用,淘汰、禁用药品坚决不用。这不仅是宣传、说教性的规范使用,还应采取加大监管措施的力度促使规范使用。
参考文献
[1]钟正鸣.对河北省滦平县加强动物防疫工作的建议[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0(8):174-175.
[2]丛永博,严建梅,林玲,等.浅谈动物防疫工作的基本技术思想[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0(2):177-178.
篇6
关键词: 规划选址;选址研究 ;论证方法;妇婴医院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site quality of city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are closely related, at present, our country construction project site management is gradually perfecting stage. Shenyang city hospital location planning is to explore the site practice recent planning of Shenyang City, summarizes and concludes some methods and experience of the project for the site, with the other social practice similar contribution value.
Keywords: planning and site selection; location research; demonstration method; Hospital
中图分类号:[F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沈阳市妇婴医院选址规划编制背景
沈阳市妇婴医院位于沈阳市金廊沿线,青年大街以西、十一纬路以北,地处市府片区,是沈阳市一所重要的妇幼医院。但是,由于近年来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尤其是金廊的开发建设,汇宝国际、新华国际、东森总部、辽宁大剧院、博物馆、领先国际、恒隆城市广场等一批重点大项目的建设实施,统领并加快金廊市府片区的改造。逐步形成城市南北金廊主要华彩片段,市妇婴医院的功能已不适应区域要求,为完善区域功能,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沈阳市人民政府决定对沈阳市妇婴医院重新规划选址,进行论证研究。
二、编制规划选址论证的内容与方法
1.规划选址研究路径
由于目前国内还没有编制建设项目规划选址论证研究的统一规范,本研究尝试从“建设必要性”、“选址合法性”、“工程可行性”、“规划合理性”以及“选址论证评估”这五个方面来探索一条完整、高效的建设项目规划选址研究路径。
本次规划选址研究仅仅抓住经济、社会、空间、环境、资源等要素,从宏观区域、居民需要密切成度(服务半径)以及项目本身三个方面入手,重点从建设必要性、选址合法性、工程可行性和规划合理性四个方面进行研究论证。通过多方案比选,落实为妇婴医院空间布局,然后通过建立规划选址的影响评估体系,进一步构筑完整、高效的研究路径。
为了加强规划法定性和严肃性,选址从区域协调、功能分区、社会经济、交通预测等方面论证规划选址建设的必要性,从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其他专项规划角度,论证规划选址依据的合法性,避免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随意建设。
沈阳市妇婴医院新选址 沈阳市妇婴医院现状位置
表一沈阳市妇婴医院选址研究路径与主要结论
为更科学的进行规划研究,本次规划搭建了一个研究框架体系以使研究路径更加明晰。该体系主要包括研究基础和研究内容两部分。其中现场踏勘、相关规划分析以及公众调查构成了本次规划的研究基础。研究主体主要是在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项目选址的依据、项目建设条件的论证与评价的基础上,重点围绕项目选址因子开展多方案的比较研究,将确定的较优方案与周边相关规划衔接并予以优化,最后对项目规划选址进行论证,得出研究结论和提出实施建议。
2.基于多方案比选的因子分析法
为了确保规划选址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市妇婴医院规划选址采取了多方案比较研究方法,其中针对主要规划方案制定了A,B,C,D方案,并进行了方案的比较分析,主要是运用了因子分析方法。因子比较分析方法主要从因子提取、赋予因子权重、判断因子影响的级别和建立因子分析数学模型这四个环节确立了因子比选路径。
2.1 因子提取:根据影响市妇婴医院选址的众多因素,选取了与选址建设最为密切的规划选址依据、医院服务对象、服务半径、工程地质、居住区密度、服务人口、与城市主干道的衔接、交通可达度、基地建筑物数量、沿街景观、投资估算等十大选址的影响因子。
2.2赋予权重:根据十大影响因子与项目建设的关系重要程度,给每个因子赋予1—10个不同的权重。
2.3判断影响级别:对于每个因子划分“好、一般、较差”三个级别,以区别该因素对建设项目的不同影响程度,并予以数值量化。
2.4建立数学模型:根据十大影响因子的权重和影响级别建立分析数学模型。
基于因子分析比较法,对沈阳市妇婴医院主要选址的A、B、C、D方案进行综合量化分析,认为A方案为较合理的可行性选址方案。
3.选址论证与“工可”的协调互动机制
沈阳市妇婴医院规划选址研究建立了较好的与工程可行性研究之间的协调互动机制,弥补了规划选址研究在工程方面的不足。由于规划选址的优化方案能及时指导工程可行性研究,二者形成了良性互动。
为了确保沈阳市妇婴医院项目建设与已有各类规划相协调,避免实施建设与地方发展规划发生冲突,沈阳市妇婴医院规划选址基于工程可行性方案,实现了与地区相关规划的有效衔接。本次工程可行性方案不仅与总体层面的沈阳市总体规划与万泉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进行衔接,使沈阳市妇婴医院规划选址符合沈阳市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通过与万泉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细致对接,规划选址对所在控详区域进行了优化设计。除此之外,方案与五爱商贸区有关规划也进行了图纸叠加,在与相关规划的功能定位、空间结构、道路交通等方面内容衔接的基础上,针对选址方案与地区规划有不吻合的区域,提出了规划方案的优化处理。
由于这种协调方法有效的避免了市妇婴医院选址对中心城区的影响以及对五爱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用地布局规划微调,实现了与相关规划的合理衔接。得益于选址论证与工程可行性规划的协同互动,项目的可实施性得到强化,研究时间大大缩短,为工程的建设实施赢得了大量的宝贵时间。
因子分析数学模型:F=∑(Qn Jn)/N其中:F为因子分析综合值,Qn为因子权重,Jn为因子影响级别
4.规划选址影响评估体系
任何工程的建设都会对该地区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市妇婴医院选址加强了对周边地区的影响评估内容,从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空间景观、资源影响等方面建立了论证评估体系。通过多视角深入细致评估这些重要的方面,有效的弥补了当前重大项目建设忽视规划选址论证的现实不足。
(1)生态环境影响评估:市妇婴医院选址研究主要从项目建设对生态安全格局、生活环境等方面展开评估。
(2)社会经济影响评估:通过国民经济效益分析和经济成本分析,市妇婴医院经济投资回收期为12.5年,经济净现值大于零,经济内部收益率大于国家规定8%的社会折现率,经济效益费用比大于1,具有较大的长远经济效益,随着时间的递增经济效益更加显著。
通过分析得出该项目建设的经济效益较好,并且能够承受不确定因素造成的投资风险,因此实施是可行的。
(3)空间影响评估:市妇婴医院的建设将使沿街原本封闭、孤立的空间得到释放,区域沿线形成收放有致的开敞空间,丰富了沿街景观。
(4)资源利用及影响评估:市妇婴医院选址研究分别对沿线的土地资源、水资源、医疗资源、商业资源等利用和影响进行了评估,尤其重点加强了使用功能、居民利用的密切程度以及景观建设方面的内容评估。
三、结语
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关于建设项目选址的研究还很少,特别像医院大型医疗设施的建设项目选址研究很少。建设项目选址涉及到社会、经济、环境等各个方面,其选址的合理与否关系到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科学的分析论证可加强建设项目的可操作性,也可使其规划管理依据更加充分、决策更加科学合理,保障城乡规划的有效实施。市妇婴医院的选址研究在建设项目选址论证的主要内容与方法方面,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为建设项目选址论证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该规划选址研究已经获得省建设厅的审批。目前,市妇婴医院建设项目正在处于建设工程规划审批阶段,整个建设正在有序地推进。
【参考文献】
1、边经卫 大型建设项目选址与城市规划管理{J}.规划师,2004.8,70-72.
2、芦虹 建设项目选址合理性分析及其法律依据研究{J}.河北工业科技,2003.1,18-21,
3、欧阳安、肖维品 建设选址多目标决策及其解法{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1999.10,39-45,
4、王洪光、王国平 建设项目选址的物元分析决策{J}.环境与开发,1997,35-37,
篇7
结余资金将用于解决我县出租车正常增容及出租车石油价格补贴等遗留问题,省财政厅下达给县出租车石油价格补贴资金169万元,年。用于发放出租车石油价格补贴,按国家政策标准每台车应补贴6202.98元,应发放130.9万元,应结余38.1万元,超发14.1万而不是平均发放给211台出租车的油补。
二、发放过程
县出租车油补按每台每年8009.47元开始发放(169万元÷211台)正在发放过程中,年月日。周边市、县向省财政厅反映县油补发放标准过高,省财政厅责成县对出租车油补要严格按照国家规定标准重新测算(此时已发放了78台,超发了14.1万元)出租车经营者对重新测算的油补标准有异议,组织上访。对此,县政府为了更准确地掌握好出租车油补的有关政策,责成交通部门带领出租车经营者代表专程去省交通厅进行咨询。由于省交通厅不掌握具体文件精神,政府又责成县财政局和交通局带领几名经营者代表去省财政厅进行政策咨询,省财政厅的领导按文件精神进行了解答。
县对出租车油补进行了重新核定,根据省财政厅《关于下达年石油价格改革财政补贴资金的通知》吉财建指[]411号)文件精神。每台每年应发6202.98元,对前期超发的14.1万元也责成有关部门择机追回。
三、核定标准
(一)基数核定
1资金到位情况。
(第二次66万元)年省财政厅下达给县出租车石油价格补贴资金169万元(第一次103万元。
2平均单车年耗油量核定情况。
建设厅负责市级耗油量核定,根据年月日省建设厅报到省财政厅的汇总报表(交通厅报到建设厅进行汇总。交通厅负责县区级耗油量核定)核定我县出租车单车年耗油量为5.67吨。省建设厅报到省财政厅的汇总报表数据为:出租车拥有辆211台,平均单车日行程300公里,平均单车百公里油耗7升,211台出租车年耗油量为1196.37吨,平均单车年耗油量为5.67吨(1196.37吨/211台、年=5.67吨/台、年)
3耗油量递增及油补结余资金情况。
一是单车年耗油量5.67吨。年核定补贴用油量时,国家考虑出租车今后的增容及解决以后出租车石油价格补贴出现的问题等因素,以省交通厅年核定的补贴用油量1196.37吨/年为基数,两年按27.22%增幅确定为1522吨/年。
二是年补贴用油量以年补贴用油量1522吨/年为基数。
三是年补贴用油量以年补贴用油量1633吨/年为基数。
按每年27.22%含0506年)7.34%6%增长的耗油量,国家以年月日省建设厅报到省财政厅的汇总报表1196.37吨/年耗油量为基数。核定给我县用于出租车正常增容及解决出租车石油价格补贴等遗留问题的资金(6202.98元×211台=1308828.7元;169万元-130.9万元=38.1万元;即结余资金38.1万元,其中含超发14.1万元,不是上访信中反映的52万元)即年度结余的38.1万元资金是用于解决我县出租车正常增容及出租车石油价格补贴等遗留问题的资金,而不是平均发放给211台出租车的油补。
(二)年度出租车油补核定标准
年出租车每台每年应享受石油价格补贴6202.98元,按基数5.67吨/年、台耗油量核算。其中:
1中央财政每台出租车每年应补贴5542.42元。
1月以前应补贴3367.98元
1080.00元/吨耗油补贴×5.67吨/台、年耗油×55%=3367.98元。
2再次调整油价应补贴2174.44元
1000.00元/吨耗油补贴×5.67吨/台、年耗油×0.5半年)76.7%=2174.44元。
篇8
关键词:森林资源;调查方法;改进
中图分类号:S757.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332063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方法(又称为“二类调查”)是目前我国森林资源调查中最常用的调查检测方法和技术手段[1,2]。通过该方法,可以及时有效的清查我国森林资源面积,掌握森林资源动态变化趋势,为相关法规政策的修改与制定提供可靠依据。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我国林业的功能定位已从生产木材为主转向以生态建设为主,林业发展的新形式赋予森林资源监测新要求和新任务[3-5]。为更好的适应新形势下的发展要求,促进我国林业资源持续健康发展,笔者结合多年工作经验,对现有的森林资源设计调查方法进行改进,以期能满足新时期的工作需求。
1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法存在问题
总体上,现行的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方法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在确保调查数据精准有效的基础上同时保证蓄积数据落实到小班,因此能够很好的用于森林资源的调查。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尤其是一些矿藏丰富和地势复杂多变的地区,该方法却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1.1 指导思想有待更新
现行的森林资源调查指导思想依然沿用过去的二类调查理念,以森林资源面积调查和蓄积量估算为工作重点。新形式下,我国林业的功能定位已从生产木材为主转向以生态建设为主,森林突显出的生态效益已然改变了人类以往对森林信息的简单需求。过去那种以“面积”和“蓄积量”为主的调查方法由于缺乏对森林生态环境的有效监测,难以对森林的生态效益做出综合评判,已不能满足我国森林资源的可持续管理和利用。
1.2 时效性差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结果更新周期为10a,更新时间跨度长,各地森林资源档案管理和年度更新明显滞后,更新不及时。各地经常开展的一些经营活动(例如:采伐执行率、造林保存率考核、造林绩效考核、林地征用等)大都未纳入信息管理,不能为数据的及时更新提供可靠依据。
1.3 新技术采用程度不够
现有的部分先进技术手段如全球定位系统、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等先进技术手段虽然已经不同程度的运用到森林资源调查中,但是总体上来说这些新技术与森林资源监测密切程度不够。新技术在森林资源二类调查中的应用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卫星图片与实地位置匹配难,树木组成、优势树种、下木郁闭度等监测因子判读困难,数据精准度低等。日常工作中对森林生态状况和森林资源的综合监控技术的使用率偏低、对新技术的研究,开放及推广工作难度大,并存在规划整体性不足,技术力量欠缺,信息分析能力不够等问题。
1.4 制约调查新技术的应用
为确保数据真实有效,在采用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法时需进行抽样控制,小班调查的蓄积量需要控制在一定的区间范围之内,否则,需要对各抽样进行修正。在卫星拍片技术还没有解决大范围调查中测树因子精准度的情况下,利用卫星拍照等新技术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部分地区甚至还需采用大量野外调查的方法进行调查,即不能保证数据的真实有效,又浪费人力物力。
1.5 基础建设依然薄弱
现行的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技术方法落后,耗费时间长、耗费人力多,工作难度大,已不能很好的适应新时期发展需要。加之,一线调查人员年龄老化问题突出,技术能力和综合素质较低,难以满足对森林资源及生态状况综合监测。急需一批复合型、全功能性的专业人才充实到现有的调查队伍中来。
2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法改进与对策
2.1 切实转变思想理念和工作思路,适应新时期的工作需求
我国林业的功能定位已经发生重大变化,为适应新时期的工作需求,在工作过程中要结合现有情况,努力探索新形势下森林资源调查监测的新理论、新思路、新方法和新手段,尽快改变过去单资源的调查模式,应积极研究建立一套以森林资源、非木质资源、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为主的综合调查监测体系,走出一条森林资源和生态状况综合调查之路,以满足新时期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需求。
2.2 突出新技术在森林资源调查中的地位
新时期应加强以“3S”技术为主体的新技术的综合应用,以“3S”技术为核心,利用遥感技术中获取信息,由全球定位系统进行定向导航、定位,采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数据处理,最终进行森林动态监测。充分利用“3S”技术,并结合工作中的专项调查、试验分析、数据处理,固定小班界限,提高监测度,加强对具体地块森林资源及当地生态状况的综合监测。尽快将森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实到位,确保森林经营、资产评估和资源流转正常进行。
2.3 完善技术标准,丰富和改进调查内容
在满足国家对森林资源调查要求的同时,结合各地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各地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标准。各地要从林地保护管理、林政资源管理、林业工程建设等多方出发逐步扩展调查内涵,逐步增加森林生态状况监测的内容,优化调查方法,强化林业调查,制定更加合理的森林经营方案。
2.4 改进抽查方法,降低任务因素
进几年的工作经验表明,抽样地设置过程中应采用稳中有变的方法,通过复查和新设并举的方法确保抽样地的合理有效,避免样地特殊对待问题。县级抽样地可采用临时新设的方法确定,也可以通过GPS技术进行样地确认,在减轻现行方法在新设样地引线定位上工作量,又可极大地提高样地的复位率。
2.5 做好基础建设,促进监测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积极做好基础数表的编制与修订,加快构建实物度量、效益计量和经营评价的林业数表体系等方面的技术标准。引进新设备和新仪器,改进数据采集和试验测定方法,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提升对森林资源和生态状况的综合监测能力。注重人才培养,鼓励并吸收一批素质高,能力强的专业人才充实到一线队伍,并通过技能培训,积极推进产学研联合,提高现有人员的综合水平,打造一支高素质的调查监测队伍。
2.6 加快数据更新速度,提高数据的时效性
通过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减轻数据处理的压力,加快数据处理的速度;开展数据动态调查,有条件的地方可以结日常工作开展森林资源年度变化调查,对每年的基础数据进行更新。加强对森林资源监测方法的研究,不断探索森林资源预测预警机制,确保森林资源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3 总结
森林工作是事关我国生态文明的首要任务,是全球政治的重大议题,是解决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通过森林资源的调查可确保林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顺利进行,为我国林业健康可持续的发展提高可靠的信息保障。本文针对森林资源二次调查方法中的一些不足提出了相应的建议,这对提高森林资源调查效率和准确率有十分鲜明的作用,希望对有关人士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李爱民.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新技术应用、存在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12(01):40-43.
[2]冉隆胜.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新技术应用主要问题以及应对策略探讨[J].农业与技术,2015(14):103.
[3]刘勇.3S技术在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中的应用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
[4]谷万祥,葛林,刘思.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中小班区划方法探讨[J].吉林林业科技,2005(05):45-47.
篇9
【关键词】城市规划;城市景观设计;方法
[ Abstract ] the city is to non-agricultural industry and a very large residential form non-agricultural population. Usually the more densely populated area can be called City, city generally includes residential and industrial area and commercial area, and the city also has the function of administrative jurisdiction.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the design method of city landscape in city planning, the level of city planning at present has been greatly improved, thus effectively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people on city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design method an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ity landscape level and promote the city, it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o increase city city planning landscape design method of strength. In this paper, through in-depth analysis of city planning and city landscape design method, and then introduced the city planning in the city landscape design method, for reference.
[ keyword ] city planning; city landscape design; method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也随之加快,人们的生活生产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因此人们对生活的物质条件也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在这一时代背景的要求下,我国的城市加快了建设的步伐,从而促进了我国的城市的发展。在当前的城市建设中,首先必须对城市进行合理的规划,从而才能够使城市符合现代人们的审美要求和生活需求。而随着建筑行业的高速发展,在当前的建筑行业中,各种先进的施工技术和施工材料以及施工设备层出不穷,从而为我国的城市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随着城市景观设计方法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使得当前城市规划的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从而有效地满足了人们对城市生态环境的要求。而为了提高城市景观设计方法的水平和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加大对城市规划中城市景观设计方法的分析研究力度。本文从城市规划与城市景观的概述出发,对城市规划和城市景观设计方法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然后对城市规划中城市景观设计方法进行了详细阐述,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使同行相互探讨共同提高,进而为我国今后的城市规划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1 城市规划与城市景观
城市作为人类生活的载体,并且还是一种能够看得见的载体,就必须要对城市进行合理的规划,从而才能够使城市的格调更加赏心悦目。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活的物质条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人们对城市规划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在当前的城市规划中,为了提高城市换进的水平,通常会采取城市景观设计方法进行城市的规划。
城市景观,是对土地功能的利用,是在对土地的性质研究后对之作出的综合利用,如哪些可用于建怎样的建筑,哪些最好用作公共绿地,哪些应保持其现状。
城市的美,不仅仅意味着应有一些美丽的公园、优秀的公共建筑,而且城市的整个环境乃至细部都应是美的。这些内容构成了城市风景的所有东西,都是城市景观设计的题材。景观设计除了必须满足其适当的功能外,还应符合客观的美学原则,即形式美原则。
规划师、建筑师、道路工程师在自己的工作中都必须表现精巧的美,但又必须组成一个具有同一性的画面,即它们联合在一起形成新的城市景观。例如,上海浦东的陆家嘴上,在南京东路纵轴线延长线上建成的亚洲第一高度的东方明珠电视塔。其建成后所得到的景观,不是简单的A+B=AB,它等于X,这是一种新的因素,是南京路空间的延伸与定位。
原有的城市景观对城市发展的作用不可忽视。自然的水域和丘陵,原有的建筑物的类型,都是景观设计的创作之源。
2 城市景观形成要素
人们对一个特殊的景观或整个城市的印象,不仅仅来源于视觉,对城市的印象,还来源于自身的回忆、经验、周围的人群等等,每个人在自己的环境中建立起关于城市局部的印象,形成一系列在精神上或心理上的相互联系的形象,但一个城市的基本形象则是他同时代人所共同的感受。
在当前的城市建设中,为了使城市的建设能够符合现代人们的审美要求和生活需求,就必须要对城市进行合理的规划。而随着可持续发展这一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人们的生态意识有了明显的提高,因此在当前的城市规划中必须要严格的遵循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当前的城市规划中,为了提高城市换进的水平,通常会采取城市景观设计方法进行城市的规划。每一个建筑物都会影响城市景观的细部,并可能影响到城市整个形象的整体。人们共同的心理上的城市图象由人们所看到的许多东西的综合。
道路、区、边缘、标志和中心点是城市图象的骨架,它们结合在一起构成了城市的景观,在城市规划时,应创造出新的、鲜明的景观,以激起人们对整个城市的想象。
3 城市远景和轮廓线的作用
每个城市都可能有引人注目的远景景观。进入和离开城市的景观是城市的珍品,是城市景观设计的重点,需要保护一些有价值的城市景观,或采取某种手法,去平衡这些景观。
城市的轮廓线是城市生命的体现,如上海的外滩建筑群轮廓线,同时也是城市潜在的艺术形象,城市轮廓线是城市的远景,是唯一的。对每一幢可能改变城市轮廓线的建筑都应研究它与城市的整体关系,特别是远离市中心的一幢较小的塔式建筑,常能使城市轮廓线得到改进。
4 城市各类中心的景观设计
在城市里,由于一定地域内聚集成的特定的功能分区,因此就存在着各类功能不同的中心,一般可分为:城市中心、市民广场。城市的景观设计与这两类中心的景观设计密不可分。
4.1 城市中心的景观设计
城市中心是城市的主要行政管理、商业、文化和娱乐中心的区域,是表现城市有价值特性最有利位置,在这里,人们对这个城市个性的认识得到强化。城市中心的功能是根据城市规划决定的,因为中心规划是城市规划的一部分。
4.2 市民广场的景观设计
市民广场具有多样性,它是指由各种用途的道路、停车场、沿街建筑的前沿地带。由建筑组成的空间形式有三种:(1)市民集合的主要广场,它一般与市政厅或其他市民建筑相结合;(2)娱乐建筑的空间,如影剧院、宾馆前面的供人流集散的广场;(3)购物的空间,如商业街、商业区和市场以及办公建筑所围成的空间。
市民广场上的公共建筑物对广场景观起着决定性作用。作为街景的公共建筑其立面处理的重点,应放在完整的街道立面上,而不要强调个别建筑物的立面;作为纪念碑式的公共建筑,在造型、位置和高度上应是一个视线焦点,是可以被人们欣赏的主要景观。
篇10
关键词控制性;规划;管理;设计;方法;
Abstract: With the social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we have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controlling detailed planning and design of the regulatory detailed planning and design for the real life of great significance.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controlling detailed planning and design methods.
Keywords control; planning; management; design; method;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与对外开放形势的稳步发展,城市规划设计和规划管理也不断出现许多新的情况和问题,需要在观念及方法上做出相应的反应,以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如何进一步实施和深化总体规划,加强规划对建设的引导和控制,成为规划部门面临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涵义
控制性详细规划是以城市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为依据,确定建设地区的土地使用性质和使用强度的控制指标、道路和工程管线控制性位置以及空间环境控制的规划要求。根据《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第二十二条至第二十四条的规定,根据城市规划的深化和管理的需要,一般应当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以控制建设用地性质,使用强度和空间环境,作为城市规划管理的依据,并指导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
2、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产生背景
城市化进程在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新体制下,城市经济有了飞速的发展。城市人口、用地迅速增加,城市不断向外扩展,城镇体系不断完善,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根据有关方面预测,在未来15-20年内,我国城市人口和城市数量将增加一倍,城市化水平2020年将达到50%,我国城市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是引导城市协调发展的关键。随着改革开发的进一步深入,一方面国际交往与合作不断加强,城市规划与管理也要与国际接轨,要适应新的市场经济体制。另一方面,城市在迅速发展,新的建设要保证城市协调、合理的发展,不再成为将来改造的对象,就必须进一步提高城市规划的科学性,保证规划能够得以实施。因此,必须进一步完善城市管理的法规体制,健全城市规划的法制化体制。而城市规划管理的基础,是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设计,是详细而明确的城市规划控制指标。传统详细规划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2.1规划依据不足
城市总体规划是对城市的总体布局,不可能对每个地块提出详细、明确的规划要求,详细规划设计如果对规划范围内外的现状、环境、发展、功能联系、建设配套等一系列问题的整体性综合研究不够,很容易脱离总体、脱离实际,缺乏地方特点和城市特色,甚至可能造成
建设性的破坏。
2.2与市场经济的要求有一定矛盾
再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建设的不确定因素较多,很难按照一个固定的模式进行规划。在建设计划、任务、投资均未落实的情况下,编制的详细规划很容易造成脱离实际、灵活适应性差的后果。一旦其中一个关键环节发生变化,原来的规划就很难实现。对于规模较大、建设
时间较长开发建设,更是如此。
2.3规划管理的可操作性不够
城市规划的的意图要通过规划管理来实现,由于总体规划过于原则,详细规划由缺乏灵活性和弹性,因此,再执行规划管理的过程中,规划的可操作性不够,受人为因素的影响较大,
甚至为追求经济效益而放弃规划的基本原则,使城市建设受到损失。
2.4控制性详细规划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我国的控制性详规的产生正是适应了上述这些变化和要求,补充了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和修建性详规规划之间的空缺。它是借鉴国外的土地分区管制(区划)的原理,根据中国城市的实际情况,对城市建设项目具体的定位、定量、
定性和定环境的引导和控制。
3、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作用
控规在城市建设中直接影响城市形态的规划层面。城市道路的线型、地块性质的调整都会直接影响这一街区的形态。而往往通过技术手段或者是从技术层面上说的最佳方法往往又是最容易被城市规划执法者改变,或者说是各种利益体相互博弈的过程中不得不让步。
4. 控制性详细规划设计方法
4.1规划要适应建设投资多渠道的项目内容变化
城市建设项目繁多,有计划内项目,也有计划外项目,有三资企业和个人投资项目,还有引进外资项目;建设内容也很多,有基础设施、生产、商住、公共福利等,对于这些不同的投资渠道和建设项目内容的不同要求,规划部门都应给予很好的合理考虑和配合。
4.2规划要适应城市用地管理上的转变
城市用地管理已出现了四个转变,即变无计划拨用地为有计划拨用地;变零星分散拨地为成片拨地;变无偿使用土地为有偿使用土地;变单纯行政手段管理用地行为为以行政、经济、法律并用的手段管理用地。这些对规划部门均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成片土地在进行议标、招标开发前,要求规划部门提出明确的详规要求和控制指标等。
4.3规划要适应城市开发改造形式的转变
城市开发与建设形式由零星见缝插针变为成片综合开发,致使房地产业迅速发展,一些开发公司为城市建设做出了很大贡献,但是开发公司作为一个企业,不可避免的要考虑商品经济规律和企业法,这就可能出现片面追求建筑面积、密度等问题,导致损害社会和整体利益。政府要加强对房地产业和城市开发建设的促进引导和控制管理,而规划是政府干预的有效手段。因此,规划必须和维护整体的、全面的利益,同时在合理的经济效益前提下,保证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支持和积极引导房地产业的发展。
4.4规划要适应完善公共设施配套的要求
完善配套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是城市中正常运转不可缺少的条件,在我国大中小城市中,历史上欠账很多,在新的开发建设中,由于经济利益的关系,开发商往往忽视或不愿意承担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从而给政府背上了沉重的包袱,也给居民生活带来聊很多不便。另外,各部门各行业制定的发展规划(如文教、卫生、服务行业等),也需要与城市规划协调,通过城市开发建设的过程加以落实。所有这些都要求规划部门心中有数,在综合开发工作中宏观控制,微观调剂,避免失控。
4.5规划要克服规划设计与管理脱节现象
城市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建设过程中,由于经济形势的发展,建设条件、建设项目难免会发生变化,对此,以往规划都难以指导城市规划管理工作,这就要求规划设计的方法应有新的转变,使之更具有弹性和适应性。要适应上述种种变化所提出的要求,过去那种往往只重视空间型体环境,只以“三图一书”(现状图、平面规划图、结构系统图和规划说明书)为基本形式和管理手段的详细规划做法,已远远不能适应现实的要求,这必须要有控制性的详细规划。
结束语
对于今后规划法律体系的发展,我认为如要积极主动发挥规划这一龙头的作用,搞好控制性详细规划必将是关键中的关键。因而要抓住制定《城乡规划法》这一契机,重建一种更为严谨的城市规划体系。而且,随着控制性详细规划法律地位的进一步明确和提高,它必将成为城市规划管理的主要依据。因此要进一步加强对控制性详细规划理论的研究。但是控制性详细规划不管编制得多么完善,仅仅是城市建设的基本依据,只有通过实施管理才能变为现实,“三分规划,七分管理”.任何规划实施管理中出现的问题都可以使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设计意图得不到较好的体现。因此,只有做好宣传工作,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来关心、支持和监督规划的实施工作,逐步推广建设项目规划审批听证制度,才能充分发挥城市规划对城市土地利用的管制作用.才能促进城市建设的健康协调发展,才能使我们的城市建设得更美好。
参考文献
[1]陈静,杨晓莉,王丽娜.对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思考[J].南方建筑,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