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小儿辩日的翻译范文
时间:2023-04-01 04:35: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两小儿辩日的翻译,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师:今天我们用“读”这种方法来学习《两小儿辩日》。(板书“读”字)请全班同学先齐读课文。(全班第一次齐读课文。学生有些字音出错,多媒体显示第一部分:识文)师:好像在一些字的读音上我们发生了歧义,在初读文言文时,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字音问题,请一位同学读一下这几个字。(多媒体显示文中几个重要的字,学生读,教师指导)师:请齐读字词两遍!(学生齐读字词两遍)师:请同学们在扫清字词障碍的基础上齐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全班第二次齐读课文)师:请同学仔细观察课文,文中除了逗号、句号外,还有几个特殊符号,你找到了吗?生1:有引号。师:引号在这里的作用是?生1:引用别人说的话。师:所以我们在读的时候要注意所引用的人的身份。生2:还有叹号和问号。师:很好!问句有好几种,疑问、设问、反问,在这里的问句属于哪一种?生2:反问!师:你觉得该怎样读这句?生2:这是小孩子说的,所以要读出小孩子的感觉,还要有强烈的反问语气。师:那请你为我们示范一下!生2:(不好意思)日初出大如车盖,及其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师:反问的语气还不够,再加强一些!生2:(声音大些)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师:很好!有感叹号的这句应读出什么样的情感?生3:应该是有些得意,因为他觉得他把孔子都难住了!师:你的思维真的很活跃!值得表扬!齐读这句两遍。请全班同学在初步了解课文的基础上再次齐读,注意读准字音,读出一定的语气。(全班第三次齐读课文)
二、二读说文
师:我们把读的难度加大,听说过同步翻译机吗?同桌之问玩个游戏,一人有感情地读文章,一人口头翻译这句话,看谁读得好,译得好,给你们一点时间准备,我们一会采用开火车的方式来读。(学生认真阅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师:时间到,我们从这组同学开始吧!(随即抽取学生)生1: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日,问其故。生2:孔子去东边游玩,看见两个小孩子辩论太阳,问他们辩论的原因。师:你们为大家开了个好头啊!我想问一下,孔子是去游玩吗?生:不是!是游历!师:对了!中国古代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说法,孔子的游,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游学。两个小孩在辩论太阳的什么?生:太阳什么时候离人远,什么时候离人近。师:把这两点加上,刚才的翻译就更完美了。生3: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生4: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时距离人近,到中午时距离人远。生5: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生6:一个小孩认为太阳刚出来时距离人远,而中午时距离人近。师:同学们注意,这位同学在翻译时将文章省略的部分也翻了出来,非常好!生7: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生8: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大得像车盖,等到中午小得像盘子,这不是远的小而近的大吗?师:远的怎么样小?同学们把这句翻译再完善一下。生:看上去!师:真棒!补充正确!生9: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生10: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清凉而略带寒意,等到中午就像把手放进热水里,这不是近的……感觉热而远的感觉凉吗?师:反应很灵敏,居然加了“感觉”两个字,很好。生11: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生12:孔子不能够决断。两个小孩笑道:“谁说你智慧多呢?”师:太棒了!同学们学习文言文的力量太强大了!给自己一点掌声!还有没有同学对文意有疑问?翻译文言文,要学会借用书下注释,并调动以前所学的知识,这会让我们的翻译更加轻松。比如“去”字,古今异义,过去我们学习它要翻译为“离开”,本文要翻译为“距离”。让我们在了解文意的基础上齐读课文。(全班第四次齐读课文)
三、三读辩斗
师:同学们读得越来越好了,请问这篇文章在讲什么?生1:两个小孩子在辩论太阳什么时候离人近什么时候离人远。师:很好。我们又如何让我们的读中体现辩的特点呢?我们来换种方式学课文,回到2500年前,体会下两小儿激烈的辩斗场面。首先要明确他们各自辩论的观点和理由。为了方便区分,给他们取名为甲乙。请同学告诉我:甲乙儿的观点是什么?他们的理由又是什么?生2:甲儿的观点是: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他的理由是: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生3:乙儿的观点是: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他的理由是: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师:你能不能把乙儿的观点模式变得和甲儿一样呢?生3:可以。一儿曰:我以日初出时去人远,而日中时近也。师:真好!谢谢!文言文语感不错。在甲乙两儿的对话中,有两组关键词是整场辩斗的核心,谁找到了?生:(齐声)车盖和盘盂,沧沧凉凉和探汤。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组词,有什么共同特点?生4:它们都是反义词。车盖是从大小上对比,探汤是从冷热上对比。师:不错。再看,这两组词又分别从什么角度来描写太阳?谁来说说?生5:我知道了老师!一个是从视觉角度描写太阳,一个是从触觉角度描写太阳。师:太好了!谢谢你们的回答!男生注意听老师的问题:甲儿的观点是……他站在视觉的角度提出理由……女生注意听老师的问题:乙儿的观点是……他站在触觉的角度提出理由……(学生齐声同答,此问题重复两遍)师:思路还算清晰,但没有斗起来啊!老师为你们提点要求:是斗不是打;是斗不能笑,要严肃坚持自己的观点;加入动作、口语,扩充斗的内容。推荐你们班思维最敏捷的男生女生来斗一斗!(生推荐两位学生,分别充当甲乙儿辩斗)
男生:嗯(挠头)……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女生:……我以日初出时去人远,而日中时近也。男生:日初出大如车盖,及其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女生:听我的,日初出沧沧凉凉,及日中则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男生:我认为,日初出大如车盖,及其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 乎?女生:我认为,日初出沧沧凉凉,及日中则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男生:那好嘛,你说了算。(全班窃笑,掌声鼓励)师:不错不错。但是斗得还不够!下面请你们班最有幽默感的同学上来和我斗一斗!是谁?生:我来!师:好!有勇气!现在我不是老师了!我是小甲!你害怕吗?害怕就赶快下去吧!你看这么多人看着呢!生:我不怕(大笑),要下你下去,我不下!师:你这个小朋友!今天我定要和你斗个分明啊!来吧!我说小乙老兄啊——(师用手抚摸同学的脑袋,生大笑)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生:(笑)小甲啊,我以日初出时去人远,而日中时近也。师:非也非也,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摆摆手,并用手比划车盖和盘盂的大小)生:非然也(学生拍拍老师的肩膀,下面学生大笑)。日初出苍苍凉凉,及其日中则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学生做发抖状和挥汗状)师:你说的不对!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加快语速)生:NoNoNo!日初出苍苍凉凉,及其日中则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也学老师加快语速)师:你胡说!明明就是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做推拉状)生:你才胡说!明明就是日初出苍苍凉凉,及其日中则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手叉腰)师:你少哕嗦!乱讲!远的小近的大!生:你才啰嗦!我没乱讲!明明就是凉的远热的近!(拉袖子做打架状)师:感谢你的精彩演绎!我确实斗不过你啊!气场很强大!(全班掌声)全班起立!我们还没下课呢。全班进行辩斗。左边是甲儿,右边是乙儿。注意听老师的指令,并反复体会文章的核心句。甲儿曰,乙儿曰——甲儿坚持曰,乙儿坚持曰——甲儿不服曰,乙儿再次反驳曰——甲儿扯着嗓子曰,乙儿手叉腰曰——甲儿拍着桌子日,乙儿跺着脚曰——甲儿手指乙儿曰,乙儿也手指甲儿曰(全班学生按照教师指令反复诵读文章核心句,课堂充满欢声笑语)师:累吗?生:(大声)累死了!师:终于结束了一场无休止的辩斗,两个孩子谁也说服不了谁。为什么?生:因为他们观察物体的角度不同。师:这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看待问题,要多角度思考,才有可能得到较为全面的答案。让我们带着这点理性的思考再次齐读课文。(全班第五次齐读课文)
四、四读析人
师:虽然两小儿并未分出胜负,但他们的优点都落在了我们眼里,两小儿都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生1:他们都很善于观察事物,观察自己周围的生活。师:很好!你能用一个字总结他们的性格特点吗?生1:嗯,我觉得应该是“察”。师:很好!还有吗?生2:我觉得他们都能够坚持自己的观点,持之以恒,不会随便就相信别人的观点,很认真,不是随便玩玩的。我觉得可以用“真”字概括。生3:他们还敢笑孔子。师:这种笑应该是得意的笑。笑的背后是什么?生4:他们不轻易相信,哪怕是权威人物!师:敢于挑战权威!用哪个字总结?生4:我觉得用“勇”吧?或者“真”也行,真性情嘛!师:当两人争论不休时?孔子来了。孔子是谁啊!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大学问家,至圣啊!他这个有大智慧的人,能决断吗?生:(齐声)不能。师:为何孔子不能决?请同学们仔细思考。生1:因为当时受科学知识的限制,他没有办法解释。师:有道理。但今天我想换个角度来说这个问题。假设老师是孔子,我站在你们两个中间,我能否这样说:嗯,小甲是对的。小乙是错的。生:(齐声)不能!师:为什么我不能这样?我要维护我孔子的名声啊!生2:不能!因为他这样骗别人反而会损坏自己的名声,不能不懂装懂!师:你说的太对了!我们换个角度思考,孔子不是不能决,而是不愿决。不能乱决,不可违心决。对不知道、不了解的事情我们不可以乱说,从这点来看你们觉得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生3:很真实的人,实事求是的人。师:如果让你用《(论语)十则》里的一句话来表达此时的观点,你会说——。生:(齐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师:如果让我用一个字去概括孔子的精神品质,我会用“真”字。(板书真字)
同学们,我们在分析人物形象的时候,要学会抓住文章中刻画人物的关键字句,比如“笑”字,“问”字,“游”字等,这样才会让我们的分析更加有理有据。让我们带着对人物的理解再读课文。(全班第六次齐读课文)
五、五读启智
师:最后,让我们看看这节课都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多媒体显示读一真一智几个字)通过这节课,我们初步掌握了一种学习文言文的方法——读,在读中赏,在读中悟,在读中析;读是一种手段、一种基础,促进我们更好地[论文写作 dylw.net]学习。同时,我们也要学习一种精神品质——真,既是两小儿的天真可爱,对待问题的认真,也是孔子的真实与真诚,同时更是我们的真读书、真做人。这些都是智慧!请大家看“智”这个字,是由知和日组成的,就是告诉我们,每天都要更新自己的所学,每天都要反思自己的所知,这样,才能最终开启智慧的大门!请大家带着这点智最后齐读课文!(全班第七次齐读课文)
执教感言:1.设计理念。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谈到自己的教学理想时说:“要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独具闲暇、快乐及坚实的进步。”这句话准确地道出了“少教多学”教学理念的重点:善用教学方法,把教师从盲目重复的教学中解放出来,同时解放孩子的身心,使其快乐健康地成长。因此语文教学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没有兴趣作为基点,学习就成了一种令人厌恶的任务。在这样一种理念的指导下,我大胆设计了这节课,目的就是放下文言文的坐而论道,采用多种形式,包括游戏的方式对文本进行阅读,真正让学生感受文言文的趣味与智慧,从而达到“少教多学”的目的。
2.教学思路。在教学设计之初,我吸取了余映潮老师阅读教学中的“板块教学模式”,并借鉴了国内多位知名教师的课堂教学经验, 结合诵读欣赏教学的特点,经学校备课组反复琢磨,将整堂课分为五个环节。
一读识文,用集体朗读的方式让学生初步了解课文;二读说文,分角色朗读,开火车朗读,一人朗读,一人口泽;三读辩理,同桌互辩,男女生竞赛辩斗,师生辩斗,大组之间辩论读书;四读析人,在集体朗读和默读的基础上,逐步引导同学分析人物形象,找出人物描写的词句;五读启智,集体朗读,分析文中的智慧火花;最后诵读,全班齐声背读课文。我围绕“读”,让学生从上课开始就对课文反复朗读,在读中悟、读中赏、读中析、读中诵。让孩子在多次不同形式的读的过程中完成文言文字音、词意、句意的理解;随詹通过朗读,启发学生寻找文章中存在的反义关系和观察角度,从而达到分析文章的目的:并加入辩斗环节,以游戏的方式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达到理解诵读的目的;在析人的部分,让学生自己总结人物角色带给我们的生活启示;最后教师归纳学习方法——读,精神品质——真,通过读的方法,体会“真读书,真做人”的道理,目的在于告诉同学除了要学习知识,更要增长智慧,并在最后的读书声中完成教学。文言文教学应讲究多诵读,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先完成最基础的自学,然后在老师有梯度的问题中,逐渐提升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从而实现少教多学。完成课堂教学的同时,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课堂能多一些趣味性的探究和人文性的教育,而不仅仅是知识与技能的教授。
篇2
【关键词】文言文;翻译;原则;方法
一、文言文翻译原则
我们在参阅一些文言文翻译的资料时,很多书上都提到了文言文翻译的三个原则——“信”、“达”、“雅” 。“信”是忠实于原文的内容和每个句子的含义。 “达”就是翻译出的现代文表意要明确,语言要通畅。 “雅”就是用简明、优美、富有文采的现代汉语把原文的内容、形式以及风格准确表达出来。
还有一种对“信”、“达”、“雅”的解释是:“信”,就是译文要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不歪曲、不遗漏、不增译。 “达”,就是译文明白晓畅,符合现代汉语表达要求和习惯,无语病。“雅”,就是译文语句规范、得体、生动、优美。
二、文言文翻译的方法:“直译”和“意译”
直译,指译文要与原文保持对应关系,重要的词语要相应的落实,要尽力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和相近的表达方式,力求语言风格也和原文一致。直译要求尽可能地将原文中的每个词一一对应地译出来。意译就是翻译文意的大体意思。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只要能做到通畅连贯地用现代汉语如实地表达原文的意思就够了。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其不足之处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言也不够通顺。
意译,指着眼于表达原句的意思,在忠于原意的前提下,灵活翻译原文的词语,灵活处理原文的句子结构。意译有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意译的好处是文意连贯,译文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比较通顺、流畅、好懂。其不足之处是有时原文不能字字落实。
两者的关系是,只有在直译表达不了原文意旨的情况下,才在相关部分辅之以意译。这两种翻译方法当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三、文言文翻译的具体方法:留、删、补、换、调、扩、缩、选
(1)“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例如: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记承天诗夜游》(“元”是丰市年号,不翻译)
合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廉颇蔺相如列传》(“合氏璧”物名,不翻译)
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督尉。(“将军”“督尉”为官名,不翻译)
(2)“删”,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
例如: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夫”为发语词,翻译时应删去)
骨也尽矣,而两狼并驱如故《狼》(“之”是助词,无实意,翻译时删去)
(3)“补”,就是增补。①变单音词为双音词;②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③补出省略了的语句。注意:补出省略的成分或语句,要加括号。
帝感其诚。《愚公移山》(“感”的后面省去了介词“于”相当于“被”翻译时要补出来 )
日出初时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两小儿辩日》(翻译时,“如盘”以前补出形容词性谓语“小”)
(4)“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如把“吾、余、予”等换成“我”,把“尔、汝”等换成“你”。
例如:吾与汝毕力平险 《愚公移山》(句中“吾”“汝”应分别换成“我”“你们”)
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观潮》(“岁”换成“年”)
(5)“调”,就是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介宾后置句、定语后置句等翻译时一般应调整语序,以便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
例如:蚓无爪牙之利.《劝学》(可调整为“引无利爪牙”)
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可调整为“汝之不惠甚矣”)
(6)“扩”,一是把文言文中单音词扩展为同义的双音词或多音词
例如:弊在赂秦《六国论》(“弊”扩展为“弊端”“弊病”“赂”扩展为“贿”“赂”)
二是对一些言简意丰的句子,翻译时要扩展其内容,才能把意思表达清楚 。
例如:怀敌附远,何招而不来《论积贮疏》 (翻译为:使敌人归降,让远方的人归,招抚谁,谁会不来呢?)
(7)“缩”文言文中有些句子,为了增强气势,故意用了繁笔,翻译时可将其意思凝缩。
例如: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过秦论》(翻译时,直接翻译为“秦有并吞天下,统一四海之意”即可。)
(8)“选”,选用恰当的词义翻译。文言中,一词多义的现象常见,因此,选用恰当的词义进行翻译,成为文言文翻译的难点。
例如:“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顾”有回头看;看;探问;拜访;顾惜,顾念;考虑;但,只是;反而,却。在这些翻译中,只有“拜访” 最合适)
篇3
[关键词]古文教学兴趣缺失培养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330032
文言文可谓是承载了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化精髓,其中还蕴含着古人博大精深的智慧与文采。在高中语文课本中节选的各类古文,对于已经有了一些文言文学习基础的高中生来说,可谓是经过精挑细选最适合的古文基础读物。因此,不管是基于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还是为了满足与时俱进的时代要求,学习古文必须在高中语文教育中被重视起来。
然而目前的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对于文言文的学习热情却并不如预计中的那么高涨。这其中有多方面的原因,下面就来简单分析一下几个比较关键的问题。
一、高中古文教学中学生兴趣缺失的原因
1.古文晦涩难懂,学生能力不足,接受困难
文言文产生的环境距离现代生活较远,而且与现代汉语在语法、构词等方面有着很大的区别,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陌生感。许多字词在现代汉语中的意思十分简单明了,一旦到了古代汉语中就大相径庭了。比如,“汤”在现代汉语中是“煮东西的汁液”的意思,而在古代汉语中则多是“热水”这个意思。《两小儿辩日》中的“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一句,“探汤”就是把手伸进热水里的意思。
还有各种与现代汉语不同的语法句式。古代汉语中的特殊句式,如判断句就分为:用“者”或“也”表判断,用副词“乃”“则”“即”“皆”“耳”等表判断,用动词“为”“是”表判断,用否定副词“非”等表示否定判断,还有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对于学生来说,这样的语法学习与现代汉语学习区别较大,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的地方也不多,因此很难融会贯通。
2.古文教学形式单一,难以激起学生学习热情
目前的高中语文课堂上,文言文教学仍是“阅读―翻译―背诵”这样的“三段论”式教学方法居多。因为大部分文言文都要求背诵,而且在如今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大部分学生与家长把成绩放在学习的首位,忽视了学习能力与学习兴趣的培养。不少学校为了提高高考升学率,依旧在实行“填鸭式”的灌输知识教学,完全没有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意识。
比如,在文言文阅读训练过程中,许多教师在讲解翻译题的时候,只顾要求学生记住答案和死记硬背答题技巧,而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也不给学生时间来融会贯通,久而久之,很有可能让学生认为学习文言文是枯燥无味的死记硬背,把对文言文的好奇扼杀在摇篮里。
二、培养高中生古文学习兴趣的策略
1.利用多媒体课件,打造现代化课堂
在多媒体逐渐进入课堂的当下,教学过程中借助幻灯片放映音乐、视频相结合的形式越来越普遍。作为一门偏工具性且需要大量记忆的学科,在语文教学中,教师经常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课内外的名篇佳作,以此帮助学生将单一的书面知识转变为生动形象的多维理解。
同样,在古文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能够扩大课堂知识容量和提高效率,应该被教师作为辅助讲解的首选。比如,可以提前在备课时选用PPT课件,增加知识的补充。以人教版高一必修一第四单元的《廉颇蔺相如列传》为例,教师备课时在PPT课件中加入课文朗诵的小视频或者音频,同时还有关于“完璧归赵”这个典故的由来拓展课外知识,利用有趣的网络视频或动画的形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还可以加入介绍古文时代背景的PPT内容,丰富课堂容量,拉近学生与古文之间的距离,把枯燥的文言文课堂转化为学生主动学习的生动有趣的课堂。
2.加强古文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篇4
教学风格在课堂上有多种多样的体现:第一点就是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处理:不同风格的老师对同一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处理肯定各不相同。比如说,同样是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于永正老师把他提炼成一句话:母爱就在一大堆细节中。窦桂梅提炼出的“我们要好好活”。同样教小古文《两小儿辩日》,朱文君不去理会孩子对内容理解到什么程度,但她特别介意孩子对文言文韵味和节奏的把握,于是,各种形式的读就成了她的课堂的一大亮点。武凤霞教《两小儿辩日》,则完全指向了对内容的理解,于是,字字求解就成了她课堂的一个特色,到最后还有一段让小学生动手翻译的环节。
第二点体现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不同风格的老师,对教学方法的运用各有不同。有一位小学语文名师,普通话不是很好,他总是以此为理由,让孩子们来替他范读,结果就形成了他的一种教学风格:总是以孩子为主角,总是孩子们互当小老师,于是一位普通话不好的老师,他的学生居然个个是朗诵高手。魏书生刚走上讲台的时候,不会教,怎么办,他想了一个窍门,他说:同学们,我们商量商量,这节课我们该怎么教?该讲哪些问题比较好?学生很兴奋,老师都向我们请教了,我们多牛啊!于是大家纷纷帮老师出主意想办法……时间一长,孩子们人人都成了小老师,自学能力超级强。魏书生成名后经常外出开会,有时候一个周都不在家,但他的学生成绩从来没有落下,总是名列前茅,得益于什么?得益于魏书生总是和学生商量的民主平等的教学风格。
教学风格的第三个体现,就是在语言上。于永正的课堂语言像泥土般朴实无华,贾志敏的课堂语言严谨凝练,窦桂梅的课堂教学语言充满激情,王崧舟的课堂语言富有诗意,薛法根的课堂语言幽默风趣……不同的语言,塑造了老师们的不同的风格。所以老师们锤炼自己的风格,要从改造自己的语言开始。不管你是教什么学科,不管你是教什么学段,都一定要让你的语言散发着独特的魅力,让你的语言形成一种场,当你讲话的时候,紧紧吸引着学生瞪着眼睛聆听。
那么,如何利用教师的风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首先,教师要巧妙处理教学内容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解读课文时首先以一位普通的读者的身份去读,理解它的内容,理解它的结构,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理解文章所含蕴的哲理和所表现的情感,理解作者认识事物的观点方法,理解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其次从学生的身份去读课文;了解学生对文章所传递的信息,哪些是熟悉的,哪些是陌生的;积累水平生活体验与课文有哪些相同或差异之处,然后依据这些抓好切入点,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诱发学生的阅读期待。
其次,教师用语言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语言是重要的交际工具,在教学中是实施教学的主要手段。老师讲课讲得有声有色,学生愿听也乐于听,且意味盎然。名师大家之所以深受学生的欢迎,就是因为他们注重了教学语言的运用,整堂课是幽默风趣,文彩飞扬。正如魏书生自己所讲“每堂课都要让学生有笑声”。这种笑就会自然而然地营造一种良好的课堂气氛,在这种气氛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得到激发,学生在愉快之迅速掌握知识。其至,语文教材中绝大多数篇目是文学作品,无论是文彩,还是情感内涵都有是一流的。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使学生感到教学内容的有趣并乐于接受。
篇5
一、在“情境创设”中激趣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创设合理的情境,将情感纽带抛向学生,并把作者、老师、学生的情感世界连通起来,创造一种既和谐又生动的富有感染力的教学情境,引领学生沉浸在情境中,学生的兴趣自然提高。
1.有机插入故事
文言文内容大多可以与生活轶事、处世哲学、历史典故联系起来,因此可从文言文的本身特点着手。教学“伯牙绝弦”时,我让学生搜集与“伯牙绝弦”有关的故事、典故。“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时,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何为知音?”先让学生说说自己准备好的故事,然后引进“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故事,述说故事梗概:春秋战国时,晋更上大夫俞伯牙至楚国修聘。于水路返回,途遇风雨停于荒山断崖之下。因触景生情,萌发琴兴……琴罢遂摔琴谢知音。学生听了故事,知道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为课文理解提供了背景,让学生在感知文本的基础上更深入了解,整个课堂被赋予更多的人文内涵。
2.尝试角色体验
在创设情境时,角色是最为活跃的一个因素,充分利用角色互换体验当时的情境,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进入学习的情境,角色体验促使学生对课文的内容进行了创造性的理解。根据学生体验不同从而激发学生参与交互式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杨氏之子”时,我有效运用了角色互换的接话游戏。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读读这两个句子,想想他们当时的心境?……师:听了杨氏之子的回答,再想想他们当时又会怎样表达自己的心境?分角色体验:(让学生自由说,教师点拨、补充)孔君平感叹道:“真是后生可畏啊!”“不简单”“汝乃聪惠之极也!”“吾本戏儿,反为儿所戏。”杨氏之子笑着答曰:“惭愧,惭愧。”“多谢夫子夸奖。”“见笑!”“请夫子多多包涵。”
寥寥几行字所蕴含的内容却非常多,教师带领学生沉浸于具体情境中,让学生设身处地依据当时的环境、气场,想人物之所想,悟人物之所悟,达到“神与物游,心与理合”之境界,实现读者与文本中人物情感交流的和谐共鸣。
3.多媒体辅助教学
文言文教学有时会比较枯燥,恰当运用形象直观、声形并茂的多媒体课件能弥补不足。音乐图像它能将学生自然而然地带入到课文情境之中。我在带领孩子们学习《伯牙绝弦》时,以古典乐曲创设情境,当学到“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之时,哀婉的音乐一响起,学生的情感被调动渲染起来,静静地沉浸在哀婉的乐曲里,师问“知道为什么音乐变得如此忧伤了吗?你从文中的哪个句子感受到的?”学生体会,课件再次播放琴声,悠扬低沉的音乐缓缓响起,或抑或扬,或急或缓,忽然琴弦中断。师问“你从伯牙的琴声里听出了什么?”……古色古香的音乐为学生营造了一种素雅哀怨的氛围,古典乐曲的妙用,起到渲染情境的作用,在余音缭绕中,老师和学生共同领略伯牙的悲喜之情,见证了伯牙对友谊的忠诚。
二、在“吟咏诵读”中积淀
课标中明确提出“小学阶段的文言文教学的着力点应放在对文本语言的涵泳、体味上,强调学生对文本的熟读、记诵。”熟读和背诵能使学生逐步积累起比较丰富的感性材料,对古汉语的用词、造句以及某些特殊的表达习惯也逐渐熟悉起来。吕叔湘先生一直强调文言文教学“要从根本处做起”。这个“根本”就是“读诵”。
1.范读引导
文言文由于句读及生僻字等,学生较难读准读通,因此教学时教师的范读就显得很有必要。教师范读要抓住重点、难点:如,“杨氏之子”学生诵读中出现问题最多的是最后一句:“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特别强调不能诵读为“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因为停顿的位置不同所表达的意思也截然不同。“伯牙绝弦”中,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文中“兮”“若”的连接、停顿的地方不能错位。对于上述难以读准的句子,教师可以进行领读。让学生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掌握文言断句、句读的规律,学生就会在跟读过程中,对文言文的音韵、节奏、停顿以及文意的感悟逐渐加深,感受到文言诵读的魅力,进而产生自己诵读的愿望。
2.情趣诵读
此外,教学文言文时,还可以根据文本的自身特点展开有情趣地读。“两小儿辩日”这篇文章很适合“争辩读”,于是教学时我安排同桌同学一起“辩日”。同桌甲:“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同桌乙争辩道:“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同桌甲不甘示弱:“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同桌争辩之后,接着指名学生“辩日”。此时安排朗读能力比较强的学生,目的是给其他同学做好示范,最后师生“辩日”。教师通过语速变化(加速)、增加词语(非然、非然也)等不断点拨、激发、感染,随着辩论的激烈,学生的情绪高涨,辩的过程其实就是学生一遍一遍地读的过程,不知不觉中,学生理解了内容,熟读成诵。
三、在“推测猜译”中辨析
在阅读教学中人们遵循科学规律摸索出一种有效的方法,即由已知猜测未知,通过合乎逻辑的推测揣摩,最终理解所读材料的意义的一种阅读方法叫“猜读法”。引用至文言文中称之为“猜译法”。教学时即让学生联系所学的知识,借助一定的提示注释辨析猜译探究学法,这种方法召唤学生的阅读期待,能够激起学生思辨的情趣。
1.联系语境分散猜译
一些字词在文言文中比较活跃,同一个字,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意思截然不同,因此要根据上下语境细读品味,分别猜译方能知其意。“学弈”中“之”字出现六次之多,如果把每个“之”的答案都摘抄到黑板上,花不了多少时间就了事,但是这样做学生很快就会忘记,而且毫无挑战可言。教学时我让学生先大声朗读,后默读并猜一猜每个“之”的意思有何不同,特别提醒“之”字是在不同的语境中,要充分联系上下文,知道大致的意思。学生通过比较辨析,猜测“之”的用法。这种猜译学生是主动去完成的,记忆特别深刻。久而久之,猜多了,学生就敢猜,习惯猜,事半功倍,何乐而不为呢?
2.结合注释整体猜译
结合注释,整体猜译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如,教学“学弈”,首先让学生读,通过大声朗读,读通弄懂其内的节奏,然后要求学生静思默读,一边读一边思考:“请你借助课后的注释,猜猜看,这篇文章大致说了什么意思。”尽管学生说得并不全面,也没有把关键的字词翻译出来,但是此时获得的成果是他们自己创造的,学生获得了成功后的欣喜。学生觉得自己的猜想是有意义、有价值的,能达到这样的目的教学就成功了一半。“猜译”不仅涉及文言新知与旧知的关联汇通,还涉及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的区别与联系、个体经验与新概念之间的差异,课堂气氛活跃,激起思辨。并且当同学们积累到一定量的文言文基础知识以后,即使遇到没有注释的文言文,他也敢于尝试着去猜,而非束手无策。
四、在“随机拓展”中提升
小学期间,教材安排的文言文内容只有4篇,仅靠教材中的几篇文章的教学保持学生长久的兴趣是不现实的。因此,在日常的教学中需适时、随机地出现文言文,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早起步,积少成多。
如,选取原文的文言文对比阅读。人教版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文章是来自于古代的故事和名人格言,但又以现代文的形式出现在教材中的。这些文章的内容浅显易懂,学生一读就会。此时若选取原文的文言文进行对比阅读,则既提早让学生接触了文言文,又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在教学第八册“寓言两则”中的“扁鹊治病”,读懂了现代文的故事内容之后,我在大屏幕出示“扁鹊治病”的文言文: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篇6
关键词:初中文言文;有效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24-0024-02
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从先秦散文、两汉辞赋,到唐诗宋词、元代曲辞、明清八股……都属于文言文的范畴。近年来,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发展,初中阶段对文言文教学也极为重视。《义务教育普通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初中生“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但是,在实际的文言文教学中,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存在畏难情绪,学习兴趣不浓;文言文教学课堂形式单一,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过程中缺乏必要的学习策略,文言知识积累不够;局限课内文言知识,缺乏阅读课外文言文的迁移能力等。如何解决这些教学中的问题,实现文言文的有效教学?文章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一、激发兴趣,养成良好阅读习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认真学习的不竭动力。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应时常性地激励学生,引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在方法上,可不拘一格。教师可阶段性地给学生讲讲文化名人的成功经历,像学生熟悉的鲁迅、郭沫若、郁达夫、冰心等近代文学家,他们都有脍炙人口的作品传世。而这与他们深厚的文言功底是分不开的。教师可借此让学生明白,良好的语文素养的形成,离不开对文言文的积累,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性。当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被激发之后,教师还应适时地帮助学生树立学习文言文的信心,多一些鼓励和肯定。同时,要让学生意识到文言文的学习也不能仅仅是课堂上、课本文言知识的学习,更应着眼于课后的、课外的文言阅读。在不断地激发和鼓励中,让文言文阅读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
二、以生为本,变换课堂组织形式
《义务教育普通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要求教师“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和现代教育技术”“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重视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启迪学生智慧,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反观现在的文言文教学课堂,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权威意识”突出,教学模式化,仍采用先理解字词句段、再分析内容、后赏析特色、最后做题练习和背诵文段的教学模式,字词的落实、词句的用法、句子的翻译成为了课堂教学的核心,优秀的文章被肢解为零碎的文字,缺乏了情趣和灵性。由此,文言文课堂也就了无生气了。在此,笔者认为文言文知识的学习对学生来说本就有较大难度,故而文言文教学在组织形式上更应多样化,因地制宜灵活运用,让学生真正融入课堂。凡是学生能根据课下注释或相互讨论解决的问题,教师应尽量少讲,并多鼓励学生利用《古汉语字典》等工具书解疑。此外,教师要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创造出良好的合作学习环境。例如,《两小儿辩日》一文,就可以采取合作学习的方式来学习。课前让学生自己预习课文,按小组进行内部交流。课上让各组选派代表上台为大家讲解,并相互提问、质疑。像这样把一些浅显易懂的文言文交给学生去学习的做法,不仅有助于学生形成预习课文、查阅工具书的习惯,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和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对改变现今文言课堂中学生参与性不高的现状有着积极的意义。此外,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采取多样化的表现形式。例如,教师可借助现代多媒体技术,采用朗诵、情景演绎、学生互问互答、小组探究等形式,使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形成浓厚的文言文学习氛围。
三、以文为本,教授文言文学习方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义务教育普通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所以,在文言文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将文言文的学法指导摆在重要位置,让学生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进而提高文言文学习的效率。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方法指导:
第一,指导诵读,培养语感。文言文语言凝练,富有节奏感,适宜学生诵读。但在学习中,看似简单的诵读,学生往往做得不够好。教师应做好指导,让学生明白好的诵读不仅仅是读准字音、读顺词句,还应读出节奏、读出语气语调。同时,还要让学生在诵读中体味文言语言的气势和情味,逐步形成敏锐的文言语感。如《晏子使楚》中“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一句,其中“其实”完全有别于现代汉语中的“其实”一词,它是两个词,读时应注意句读。再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中,在邹忌妻妾的回答中都有“徐公何能及君也”这一句,但在朗读时语气因说话人身份的不同而应有所变化。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在反复的阅读中,读出文章的内在节奏,感知文章的“气、味、声、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言文语感能力。
第二,注意积累,重视归纳。“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文言文的学习也需要文言知识的不断积累、丰富。首先,做好常用字词的积累。文言文字词分为实词和虚词。初中阶段常用的虚词有之、其、于、而及者、则、也、焉等18个,而实词则有150个。其中每个词又有多个义项,学生掌握起来有相当难度。因此,教师可利用教材,指导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不断积累,循序渐进地掌握它们的常见义项。其次,掌握文言文句式。文言文句式分为固定句式和特殊句式两类。固定句式,顾名思义,是有固定形式的句子,句中相关词语的解释较固定。而特殊句式是与现代汉语的句式有较大区别的句子。它包括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被动句四种句式,这些句式与学生的语言习惯有很大差异。所以,能否积累好固定句式、弄清特殊句式,直接关系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程度。再次,积累必要的文化常识。如作者的生平、所处时代背景,不同时期的文化现象,社会礼仪风俗及传统节日等。这些文化常识有助于学生更轻松、准确地理解文章内容。
第三,掌握方法,学会思考。文言文的鉴赏要讲究一定的方法,教师可以教材为依托教授学生鉴赏文言文的方法。首先要让学生掌握不同体裁的文言作品的特点。文言文因其体裁的不同,在谋篇布局和写法上存在诸多差异。所以,在教授作品时,教师要有意识地讲述不同体裁的特点。其次要让学生将作品放回其产生的时代,结合作者生平及写作背景来赏析,切不可孤立地鉴赏作品。再次要让学生掌握常见的表现手法,如卒章显志、直抒胸臆、寓情于景、托物言志及借古讽今等。通过掌握一定的鉴赏方法,让学生逐步学会鉴赏,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学会思考,汲取作品的精华,古为今用。
四、以人为本,着眼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笔者认为,文言文的教学,不能只着眼于古汉语语法、修辞等知识性内容的教授,而更应实现它的育人功能,着眼于孕育学生的民族品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在文言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挖掘文章的丰富内涵。如《两小儿辩日》中体现的古人对自然现象的探索和质疑权威的精神;《木兰诗》中花木兰危难时刻承担重任,替父从军的无畏精神;《愚公移山》中愚公不言放弃、执着拼搏、攻坚克难的精神;《陋室铭》中体现的安贫乐道精神;《爱莲说》中表现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尚气节等。这些精神品质对培养学生的正义感、独立人格有着长远的教育意义。可以说,入选教材的文言文都是经过时间洗练出来的经典作品,文质兼美,不失为培养初中生审美兴趣、提升其审美修养的好教材。对这些文章的充分理解,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因此,教师在文言文的教学过程中更应放远目光,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出发,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教师在文言文的教学中应注意: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帮助他们养成阅读文言文的习惯;从学生出发,课堂组织形式不拘一格,让学生融入课堂;以教材为依托,教授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以学生为本,文言文的教学着眼于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通过这些策略的运用,初中文言文的教学一定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语文;教学;思维
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思维的训练,不但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而且它也达到了新课标的要求,培养了学生的各种能力。学生有了自己独立的思维,能够运用自己的思维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理解、阅读的本领成为自身的一部分。以下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对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训练策略进行阐释。
多样复述。培养学生思维品质
对于初中的孩子来说,要想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应该从培养他们的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做起。
首先,要能够根据课文内容对课文进行复述,针对结构和内容做到迅速提炼。这一过程使得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得到训练。思维的敏捷性是指思维的速度快,对问题迅速做出反应。敏捷的思维并不是天生的,而是需要经过长期训练才能形成。例如教《羚羊木雕》时,在初读课文后,可设计以下问题来整体感知课文,并训练学生的快速思维能力:文章中出现了几个人物,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存在着怎样的矛盾和冲突,用最简洁的话概述故事的内容,作品中哪个人物给你印象最深刻。通过抢答,评出优胜者。这样,既让学生对课文有了整体了解,又训练了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其次,即兴表演复述,增强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训练学生思维的深刻性。通过趣味表演来训练学生复述课文,既可以检查学生是否理解课文内容,又可以训练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但是学生复述课文往往犯“背书”这一毛病,为了避免这一毛病的出现,教师要让学生学会抓住文章关键词、中心句、重点段,让他们能够根据文章情境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和语言特色。如《陈太丘与友期》这一课,课文内容并不是很难,学生在翻译完之后,已经掌握了课文内容,本人临时让学生进行即兴表演,把想表演的学生分成几个组,看看哪一个组表演得贴近课文又合理地展现了人物身份。学生表演起来各有特色,最终请同学给予点评,评出优秀的一组。这样,他们对人物和课文的理解更深入了,思维品质也无形中得到训练。
再次,创造性复述课文,培养学生的想象和联想能力,训练学生思维的独创性。每篇课文都会留有空白,要靠人的想象和联想去补充。那么这部分就要靠我们去把它想象出来。这里要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对课文内容进行创造性复述,如《伟大的悲剧》,课文分为开端、发展、、结局四部分来写的,但作者并没有具体写每个人的表现,这就是我们可以想象和联想的空间。在讲这课时就可以让学生放开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去发挥。作为队长的斯科特面对重重困难时,他的内心是怎么想的;作为核心人物他该如何给同伴鼓气,他怎样才能让自己的意志不倒呢?由这一个核心人物还可以去想象其他人的心理和表现,课文内容的讲解也就被推向了一个崭新的层次了。学生不但对课本内的内容做到了掌握,而且还把这一内容进行了拓展和延伸,更好地理解了这些人身上所具有的精神
合作讨论。带动学生思维前进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同时也有这样那样的不足或者缺陷。通过小组合作讨论,集思广益,大胆尝试,能扩展学生的思维,又能给学生一个自主学习、主动探求知识的机会。
首先,教师要学会因势利导、借题发挥。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一群活生生的有知、有欲、有求的人,他们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审美感受。正如“世界上不存在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世上也不会有两个思想完全相同的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师的备课不可能完全周密和正确。因此,语文课堂是难免要发生碰撞的。一堂生动的语文课是会发生碰撞的,有碰撞才会激起思维的“浪花”,才会进步。当然,关键还在于身处其境的教师如何处理这类碰撞。如在学习《两小儿辩日》过程中,我鼓励学生四人组成一个小组,讨论孔子不能解决的问题:“两个小孩判断早晨和中午的太阳距离地球的远近,谁是谁非?”同学们兴致昂扬,大胆想象,扬长避短,积极发言,最后各个组都得出了自己的结论。这种讨论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完善和互相弥补。
篇8
小学语文教材中安排了一些短小精悍、生动有趣的文言文,一是让学生直观感知传统文学的形式,二是使学生领悟文言文的语言之美,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为将来深入学习做好准备。因此,如果教师指导学习的方法不当,不仅会使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甚至会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影响未来的学习活动。教学中,我采取“悦读激趣—点拨探学—拓展延伸—实践尝试”的方式指导学生学习文言文,激发学习兴趣,提升学习能力,为学生打开了学习文言文的绿色通道,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一、悦读激趣
文言文以其陌生的语言形式与学生拉开了距离,制造了接受上的难度,特别是学生刚开始接触的时候,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学习动力明显不足。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学习是不可能取得良好的效果的。无疑,“悦读激趣”是打开小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绿色通道。教学中,我首先带领学生一次又一次地阅读文本,熟悉晦涩难懂的文言句式。于是,“之乎者也”这些本来晦涩的铅字符号,变成了一个个跳动的音符,犹如优美的旋律,在学生的唇上跳动。慢慢地,在学生的眼里,文言文不再那样生涩难懂了,它们语句简洁、朗朗上口、韵律优美、充满情趣。接着,我精心构思,巧妙布局,让学生在“一读初感知,二读晓其意,三读重感悟,四读品情趣”的学习过程中,通过设问对读、配乐练读、美文赏读、表演乐读等“悦读”形式,开展灵活生动的文言文吟咏唱诵,让学生在愉悦中读出情趣,品出味道,悟出感受,受到熏陶,从而品味出文言文的语言美、构思美、情景美,增强学习欲望,激发学习动力。
二、点拨探学
目前,文言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改革的一个暗角,不少教师依旧采取“教读—释词—串讲—翻译”的传统方式指导学生学习,让本来充满无穷魅力的文言文在学生眼里变成了一个个僵化的语言符号,让学生成了被动记笔记和背诵的工具。其实,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与其他能力的形成一样,教师的讲授固然重要,然而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他们的兴趣、感知、探索、反思起着更为关键的作用。教学中,我秉承“点拨探学”之法,淡化讲解过程,摒弃繁琐分析,放手让学生自学,鼓励他们反复吟咏,悉心理解字、词、句的要义,用心感悟语句之美,体会文言的意蕴情趣。在学生自主研习的过程中,我抓住学生的模糊点、滞涩处适时点拨,“授之以渔”,促进其进一步质疑问难,循序渐进地把学生的思考、发现、智慧引向更深处,引导学生自己打开文言知识之门,初步习得文言学习之法,主动学习文言文。
三、拓展延伸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材的学习只是语文学习的一个方面。因此,小学文言文教学既要立足于课堂,更要以教材为依托,向课外生活不断延伸,这既是“大语文学习”的重要观点,也是语文学习实现质的飞跃的重要环节。
实践中,我在指导学生课内学习的基础上,积极拓展,开辟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第二课堂。根据最近发展区原理,我经常选一些与课文学习有关联的、深浅程度相当的文言文作品,作为课外阅读材料,让学生广取博览,培养他们阅读文言文的信心和热情。如学完《学奕》《杨氏之子》后,引导学生自我阅读《刻舟求剑》《掩耳盗铃》《自相矛盾》等寓言类文言文;学完《两小儿辩日》后,引导学生自我阅读《论语》。由于有了前期的知识储备,学生在读这些文言文时并不感觉陌生和繁难,相反,有一种熟悉感和亲切感,不仅愿意接触,而且还饶有兴趣地主动寻找其他阅读素材。其间,我还定期开展文言文诵读比赛活动,让学生讲述学习文言文的体会,分享学习的成果,使学生学有目标,读有成效,促进自主学习活动的深入开展。
四、实践尝试
有了以上学习,学生对文言文的感受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佶屈聱牙、枯燥乏味的文言文此时在学生的心里产生了质的变化,他们会爱读、爱背、爱谈论。但是,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这点成功,还要重视学以致用这一原则,鼓励学生把精美生动的文言语句应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净化语言环境,感受精练简洁的语言魅力,提升语言使用素养。起始阶段可从恰当运用一些字、词、句开始,渐渐地熟悉并应用更多的词句,有能力的学生可以尝试句、段、篇的创作。如我的学生写出了这样一些语句:
转贴于
赵君虽欠文采,但心地善良,为人热情,大家甚爱之。(《我的同学》)
时间飞逝,比赛结果揭晓——我班高居榜首!大家难抑激动之情,欢呼声、笑语声,充满校园。(《难忘的广播操比赛》)
晨,群鸭随母游街,憨态可掬惹人怜。前行途中,偶遇一井无盖,子鸭大意失足,哀声呼救,其母心急如焚。当此之时,须心静,慌无用。母调心态,观四方求助。少时,警将其子救起。路人观其行,赞叹。(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看图想象作文)
篇9
【关键词】清朝/流星观念/流星观测/流星记录
【正文】
晴天夜晚,仰望天空,常常可见流星在天中划过。遇到流星雨的时候,四方流星交织夜空,大小纵横,异常壮观。流星和流星雨以其引人注目而唤起了古代人们的极大兴趣,引发古人记录这些现象并做出种种猜测。中国古代观测了大量的流星和流星雨,逐渐形成了完整的流星记录和流星占体系。[1][2]到了明末,随着耶稣会传教士的东来和《崇祯历书》的编定,欧洲古典天文学知识陆续被介绍到中国。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322年)曾认为,流星、陨石、彗星和孛星(新星和超新星)均属大气现象。这个认识一直流行到十七世纪。来华传教士介绍了流星是大气现象的说法,这个说法在关心西学的士人中又流传开来。然而,以流星占为特点的中国传统流星观仍然有很大的影响,以至于清朝钦天监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继续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观测和记录流星的发生,重要的还按传统星占方法给出占语,通过礼部迅速地报告给皇帝。考察中西流星观念交织下的清代流星观念和观测,对于了解清朝天文观念的传播和清钦天监活动的特点,讨论清代流星记录的产生过程和分布状况,判断清代天象记录的可靠程度都有重要意义,本文讨论以上问题。
一、清代的流星观念
1.两种流星观
中国传统天文学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传统文化中的阴阳、五行观念在天文观念上也有体现。就流星而言,从《汉书·天文志》起,历代正史的天文志都有流星的观测和占验的记载。唐朝的《乙已占》以“流星犯日月占”、“流星与五星相犯占”、“流星犯列宿占”和“流星入列宿占”为题汇集了唐以前的流星史料。宋代成书的《灵台秘苑》卷十五说:“星辰丽于天,犹民之附于王也”,而流星出没无常,被视为“五行之散精”,对应于“天皇之使”或将叛、百姓流离之状。明代著述颇多的陆深(1477-1544)在《玉堂漫笔》说:[3]
“文曜丽乎天,其动者有七,日月五星是也;其不动,二十八宿是也。日为阳精,月为,五行之精为五星,布于四方二十八舍为宿,咸列布于天。运形躔次,用示吉凶焉。”
“五行之散精”即为流星,可以用来显示吉凶之兆。清初黄鼎的《管窥辑要》(1652年)搜集了当时能见到的多种天文和地理方面的古籍,其中卷60是关于流星占的内容。总之,在中国传统天文学中,流星一直是天文的内容。
西方古典流星观念则不是这样。它认为,流星是大气现象,而不属天文范畴,即“流星非星”。古希腊自然观认为,自然界有水、土、火、气四元素,每种元素有干和湿、冷和热两种属性。太阳照射到地球,促使地球产生蒸发作用。蒸发分为两种,一种是水蒸发后产生湿气,这就是雾、雪、苞、雨的成因。另一种是太阳照射到陆地后,焦干的陆地产生干的、象火一样的物质,它们升腾到九层天的第一层——月亮天的下端,就象一种易燃物分布在地球的外部空间。一旦这种物质聚集得足够多,仅需一点点运动,比如天球旋转,就被点燃,爆发成火焰,形成流星现象。如果有足够的物质补充,就形成彗星。这些物质燃烧不完全,又聚集在一起,就成了陨石。把变化无常的流星、彗星和陨石的出现归究于地(大气层),而不是天,可以很好地符合天球形式和运动的完美性要求,因而与地心说的“水晶球宇宙体系”一起,一直流行到第谷时代。[4]
2.西方古典流星观念在清代的传播
明末,随着耶稣会传教士的东来,欧洲古典天文学知识陆续被介绍到中国。利玛窦(1552-1610)的《乾坤体义》,上卷言天象,下卷言算术,均为西学传入中国之始。卷上讨论流星时说:“夜间数见空中火,似星陨,横直飞流。其诚非星,乃烟气从地冲腾,而至火处著点耳。”[5]为了论证“流星非星”,利玛窦又用到了反证法:如果夜夜果落几星,“何以计其数乎?何像之成乎天?星不几于尽亡乎?”他所要陈述的是西方古典天文学知识,即:
“气无逢阻者,则气域臻火疆,便点著。若微者,速走而消落似星;若厚者,久悬于是而为孛星焉。人在下而远望之,如在天而为真星,不亦谬乎?”
利玛窦的说法源于亚里士多德《气象学》(Meteorologica)卷一第4章。稍后于利玛窦的另一位耶稣会传教士高一志(1568-1640),在其《空际格致》更详细地论述了流星现象。此书二卷,[6]卷下“火属物象”条说“……为流象,为陨星,……为彗孛,此皆从干气而遇火燃,结成其象”,也是亚里士多德说法的翻版。卷上“气之厚域形动”说:
“太阳摄土、水、清气,无所阻而径冲,直至火轮而止,乃以甚干、甚清、易燃而变火。其微者,一燃即散,是为流星;厚者,燃不易灭,久悬空中,是彗孛,必系气之最高域矣。”
我们知道,第谷(1546-1601)在1588年论述1577年大彗星的拉丁文著作中有一个对托勒玫地心说和哥白尼日心说折中的宇宙体系,即认为地球位于宇宙中心,诸行星绕太阳运行,而太阳则率领诸行星绕地球运转。这已经是对亚里士多德关于天球完美和不变的观念的一个冲击,并且把彗星不再归于大气现象。不过,即使是开普勒(1630)和牛顿(1642-1727)还是认为流星纯粹是大气现象。[7]从这段话看,高一志虽然把太阳从九重天球中解放出来,却似乎没有认同第谷对彗星的研究。
第谷宇宙体系,经过传教士介绍到了中国,具体反映在《崇祯历书》。《崇祯历书》没有讨论新星爆发、流星、彗星现象,江晓原认为这是因为“水晶球体系必须将新星爆发、彗星、流星等现象解释成大气现象,也与中国的传统天文学观念判然不容,因此很少有人接受。”[8]虽然清代的天文学家都接受了第谷宇宙体系,从《格致草》、《天经或问》和《物理小识》却可以看出,许多关心西学的中国人仍受了流星的大气现象观。
3.清初士人对西方流星观念的接受
熊明遇(1579-1649)《格致草》,清初顺治五年(1648年)刊行。该书与熊明遇之子熊人霖《地纬》合刻,以《格致草》言天,《地纬》言地,合名曰《函宇通》。[9]事实上,熊明遇明万历年间在京作官时,就与徐光启友善,又与传教士庞迪我、阳玛略、毕方济时有来往,并在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11月为熊三拔《表度说》作序。他本人则著成了《格致草》的前身《则草》。王重民先生对此有公允评价。(注:王重民说,“自万历间西士以天算之说入中国,国人真能融会贯通者,徐、李、王征数辈,尤数先驱;熊氏父子,以教外人而邀其教中,以科学头脑而习其科学,所得之深,有非余子所能及者。”见《中国善本书提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278页。)
熊明遇是官至南明弘光政权兵部尚书的晚明义士,《格致草》因此流传不广。反倒是主要抄录《格致草》的游艺《天经或问》影响很大。前集被收进《四库全书》,后集传入到日本,[10]同时代的学者(如方以智、梅文鼎、揭喧)也颇加赞誉。[11]
游艺,字子六,福建建宁府人,生平不详。《福建通志》“文苑传”说:[12]
“(顺治)初,江西熊尚书明遇隐闽中,作《格致草》、《原象原理》。艺受业焉,遂精天官之学,取中西之义指言数,不遗理器不遗道。”
《天经或问》的现存最早本是1675年刊刻的。不过,至迟在1660年,该书当已定形并有所传播,因为方中通1660年在北京向汤若望学习西洋天算知识时,汤若望给他看过《天经或问》,并介绍方中通和游艺通信相识,互相辩证有关问题。(注:依据方中通《陪诗》卷二,“远游草”,“与汤道末先生论历法”,见《清代人物传记》“方中通”条(任道斌撰),上编,中华书局,1994年。)
《天经或问》(前集)卷四对流星的设问与作答,完全承袭了《格致草》的“彗孛流星陨星日月晕”条的内容,游艺说:[13]
“问流星划一火光,瞬息之间见而无定形;陨星或落而无定形,或落有如石者;彗则有尾如帚,孛则有芒如刺,能同天转,此种何物也?
曰:流陨彗孛,皆火也。火气从下挟土上升,不遇阴云,不成雷电凌空直突。至于火际,火自归火,挟上之土,轻微热燥,亦如炱煤,乘势直冲,遇火便燃,状如药引,今夏月奔星是也。其土势大盛者,有声有迹,下及于地,或成落星之石。初落之际,热不可摩,如埏气初出。若更精厚结聚不散,附于晶宇即成彗孛。”
这里所依据的是亚里士多德的大气论。而最后一句话中的“晶宇”一词,显然是指水晶球宇宙模型,表明秉承熊氏之学的游艺仍然只接受了水晶球体系。
方以智(1611-1671年)在学术上与熊明遇和游艺都有联系,他对流星的讨论,也来自《格致草》或《天经或问》。方以智《物理小识》卷二,“彗”条说:[14]
“满空皆火,近天极热,如窑中无光,投物则发光耳。此皆地气迸上,带物入此热际而火光迸射。其久者,气结厚大。随轮天转,去地尚近,非列宿之天也。”
同卷“雷说”条,也有意义一致的说法:“质测家曰:火挟土气而上,火焚而上附天,土成泽而下,星陨为石,亦非星也”。
张永堂[15]和冯锦荣[16]分别对《格致草》和《天经或问》进行了研究,认为两书是以间接的方式传播了耶稣会传教士的天地观。就流星而言,也大致如此:以传教士的说法为基础,融入清初士人的理解和改造,文字更为浅显通俗,影响范围更大。另一个事实是,方中通(1635-1698)在《数度衍》提到:“同学象数而辩难讨论者,则揭子子宣,梅子定九,薛子仪甫,汤子圣弘,(注:汤子圣弘,名汤澍,字圣弘,号昭夔,江苏六合人,著有《言树堂诸集》,《读易考略》、《测天历补》。见雍正《六合县志》卷十“文艺志”,第116页,南京图书馆藏。)游子子六,丘子帮士六君子居多,今皆各有著述,为方内所珍重,通谨书其姓氏以志不忘。”由此可以推知,西方流星观也是藉“为方内所珍重”的著述而得以传播。后来在民间的普通读书人中也有所体现,如徐朝俊、毛祥麟和王仁俊等。
4.西方流星观念在民间的传播
华亭(今属上海)徐朝俊《高厚蒙求》五卷,收有他所著的五种著作,[17]据其“天学入门”自序所说“余先世爱研数理,手造泰西仪器,五代于兹矣”,推知他是徐光启的五世孙,但生卒年不详。在“日晷测时图法”自序又说:
“昔先君子在时尚抚徽人所制之晷,爱其藻缋之极工,辙惜其师承之无本,爰口授余作种种晷法。”
可见,其父也是有心仪器之人。《清稗类钞》“物品类”记载他曾试制的龙尾车,“进水退水,无立踏坐踏之劳。”[18]此外,他完成的“自鸣钟表图法”,主要讲述钟表原理及其维修,是中国第一部钟表专门著作。[19]
关于流星的记录,见于《天学入门》“天地杂说”条:
“在天为星,在地为石。精之流于天者为陨星,质之陨于地者为陨石。是一是二,原的攸分。大凡陨石陨星,皆在月轮天下。陨星者,日月五星之精气,积而成形,为天帝之使命,非却有其星。星形巨则所应之事巨,星形微则所应之事微。”
徐朝俊所认为的流星,既是“皆在月轮天下”(水晶球体系),又是“日月五星之精气”(传统说法),能“积而成形”,还有流星占的“天帝之使命”的含义,这实际上是对西学和传统流星观的一种折中处理,但逻辑上不太清楚。因此,他同时代的人对他评价不高。著《续畴人传》的罗士琳(1789~1853年)曾说:[20]“诸说亦悉本利氏《乾坤体义》,荒远无凭,不足取也。”从上述关于流星的讨论看,这个评论是恰当的。不过,徐朝俊对《乾坤体义》的接受,表明这个时候西方古典流星观念在民间有传播。
喜于著作、不乐仕进的毛祥麟,对流星也有所论述。他祖藉江苏苏州,长在上海,生卒年不详。他的高祖、祖父和父亲均为学者,各有著述。祥麟少承家训,成年后著述涉及诗文、绘画、医药、音律等。《墨余录》十六卷,是“缀旧闻,征近事”一类的笔记,其卷四“流星俗忌”条曰:[21]
“人见流星入天狱,宜即披发坐哭,俟其出,而灾始弥。说见《酉阳杂俎》。汪三农辩之曰:‘如见星流天狱而得狱,则见星入台垣而无得相矣。’每讶世之祝文昌以祈科第,礼长庚以介眉寿,拜北斗以邀福,祷女牛而乞巧者,均未必果如所愿。从知吉既不可迪,凶亦无可禳也。今小儿夜数棺星,而以骂为叶击;新妇露行,恐触大狗损嗣而禁之,俗忌相传,恐多附会。”
这条材料没有讨论流星的本质问题,但揭示了对包括流星占在内的传统星占术的否定和怀疑。该书于同治庚午(1870年)出版,之后各省翻刻者颇多。可见,传统的流星观有了根本性的变化。
虽然不再相信流星占,对于流星雨一类的壮观现象仍然惊诧不已。该书卷十一,“星坠地震”条又说:
“道光丙午,新秋后数日,夜将半,忽有大风骤起,势如山崩地裂,时伯兄也山卧病,大侄女侍疾未寝,风起时,适以开窗倾水,见红光一团,其大如盆,赤气四射,疾若飞星,自北向南。后有流星万点,随之以落,其声如雷。地即大震,室中诸器尽皆倾覆。时闻人喊马嘶,家家扶老携幼,开门奔避,盖虑屋宇之坍塌也。喧呶竟夜,天明始息,未知何详?”
这条记录描述了公元1846年秋后的一场流星雨,伴有极光和地震等现象。如果记录可靠的话,本身是一条有价值的流星雨记录。[22]流星雨发生后,百姓表示诧异,却没有将之联系到“庶人流徙之象”的流星雨占验,也表明流星观念在当时的改变。
清末王仁俊(1868~1913),江苏吴县(苏州)人,光绪十六年进士,著作很多,其《格致古微》用当时的西学知识来注读传统文献,即“思发古书之遗蕴,穷西学之根株”,有“西学中源”的倾向。[23]卷一“天学部”讨论流星时说:
“僖十六年,陨石于宋五,陨星也。案;此西人流星,陨石,所论出自《天文图说·三》。曰:昔人谓流星、陨石附近地球,由空气凝结而成。今知不然,细考,其质散布于行星轨道中甚多,被地摄引,即下坠于地。”
流星物质散布在轨道上,“被地摄引,即下坠于地”,是十九世纪中叶的早期流星学的研究成果,[24]清末的翻译著作,如1880年江南制造局刊刻的《格致启蒙·天文学》,1886年总税务司署刊刻、艾约瑟(1823~1905)翻译的16种格致启蒙之一——《天文启蒙》和1887年益智学会傅兰雅(1839~1928)作的27种格致须知之一《天文须知》等。《格致启蒙·天文学》的第三章“论太阳所属天穹诸星”的“六论彗星流星”讨论了流星学知识,其底本是麦克米伦公司出的Astronomy in Science Primer Series,[25]而《天文启蒙》的卷三“绕日之诸星”有“第六课:论彗星陨石流星”。后者的底本,仅有“叙”中提及“泰西新出学塾适用诸书”,由流星条目的内容可以发现两者极为相同,可能为同一底本。傅兰雅的27种科学入门书,是基督新教在华传教机构推荐给教会学校使用的教科书。
流星天文学知识能够被用来讨论《左传》的内容,而《格致古微》一书又广为流传,反映出流星学的知识在大众中又有了新的传播。不过,作为历史的延续,清代的流星观测及记录方式一直是以传统的形式来进行的,光绪年间的流星题本和地方志上的流星记载就是证明。也幸亏了这种延续,才有可能保留下这些宝贵的流星记录。
二、清朝钦天监的流星观测
前面已述及清代的流星观念有中西观念交织的特点,这种特点反映在流星观测活动中则表现为基于流星占的传统观测继续进行,其神圣性则逐渐减弱。
清承明制,《清史稿》说:“世祖入关,因明遗制,内自阁部,以迄庶司,损益有物”,[26]钦天监也是这样。因此,在讨论清代的流星观测制度前,先考察明代的有关情况。
1.明朝钦天监的天象观测
(1)钦天监的人选
钦天监的人选,明初一开始就规定“世业代补”、“子孙承习”。《明会典》卷一百七十六“钦天监”说:[27]
“凡本监人员,洪武六年令永远不许迁动,子孙只习学天文历算,不许习他业。其不习学者,发海南充军。”
天文生是钦天监的主要成员,“俱以父祖世业代补”。“有缺,旧例天下访取,仍会礼部考验收用。后或有投充及收用义男、女婿者,礼部议准不许,止选世业子弟。”(注:明初著《七政推步》的贝琳,即“投太仆少卿廖义仲、钦天监五官灵台郎臧珩、司历何洪求天象之学,得充天文生”,见(江苏)同治《上江两县志》第二十八,转引自陈久金:《回回天文学史研究》,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年,第122页。)为了保证世业子弟的成才,又“立教师。教习有成,遇天文生缺,于内选用,其教师亦量升授。”
钦天监又规定,“凡本监习业者,分为四科”。(注:监候、司晨、漏刻、回回。)自五官正以下,与天文生、阴阳人,各专一科。回回官生附隶本监,子弟仍世其业,以本国土板历相兼推算。”
此外,钦天监的人也享有一些特殊的待遇,诸如“有父母丧,例免丁忧”,“天文生除本身外,再免一丁充当民差;阴阳人止免本身”。监官本是天文生提拔上来的,如果犯了罪,应削职为民者,还可降为天文生以免其罪,“应役应发充军者,奏请处治。”
这样的规定,保证了钦天监的工作人员的素质和队伍的稳定,也杜绝了钦天监人士对政治的参与。
(2)观象台的制度
《明史·职官志》记载:“灵台郎辩日月星辰之躔次、分野,以占候天文之变。观象台四面,面四天文生,轮司测候。”[28]这表明,天文生轮班观测天象,灵台郎则分辨天区,对观测结果进行占验。《明会典》也说:
“凡天文,如日月、星辰、风云、蔼雾,本监各委官生昼夜占候。或有变异,旧历自具白本占奏。正统后始会堂上官佥书同奏。其观象台分定四面,每面天文生四人专视。凡本监观星,有盘,系洪武十七年造,又浑天、玑玉衡、简仪,俱正统四年造,十一年奏准简仪修刻黄道等度。”
借助浑天、简仪等天文仪器,可以将流星出没的位置确定下来。就流星观测而言,在观象台的四面分别安排观测者也是十分必要的。由于流星的出现时间和出没点没有一定的规律,观测者必须注意力高度集中,否则流星稍纵即逝。而观测者的视角又有一定的限制,特别是流星的目视观测受人的生理因素的影响较大。据研究,[29]在半径张角53°范围内的监视天区内,观测者有可能发现该天区出现的全部流星的98%。因此,安排多人分天区观测,可以观测到较多的流星。
天文观测对计时仪器和授时制度有一定的要求,尤其是流星的出现时刻很是重要。在明朝,“定时刻,有漏换时,有牌报更,有鼓警晨昏,有钟鼓其器,皆设于谯楼”。[30]开始的时候,这套机构属于顺天府,正统六年改属钦天监。这样统筹起来,保证了观测工作的需要。
日常用品的供应,也有安排。“凡观象台、谯楼合用灯油、木炭及祭祀、斋宫调品、壶漏,亦有油炭,俱行礼部坐派,顺天府送用。”[27]
这些规定,保证了观象台的观测工作的正常进行,也使得观测结果有较高可靠性。
(3)对妄报天象的防范
明中叶的时候,有一起妄报天象的事件。天顺四年(1461),礼部右侍郎汤序兼掌钦天监监正,因钦天监失于推算,有一次月食没有预报,发生月食时朝廷来不及救护,引起明英宗极大不满。经调查,又发现汤序“凡有灾异,多隐蔽不言,见天文有变,必曲为解说,或将不详字语改削而进,若遇吉兆却详书进呈,其怀奸不忠如此”。[31]于是,汤序、钦天监监正谷滨、监副倪忠、春官正郭贵等下狱都察院。处理意见是,将汤序由三品的礼部侍郎降为四品的太堂寺少卿,不过任掌钦天监监事,五品的钦天监监正谷滨和六品的监副倪忠罚俸三月。三位均接受坐杖之刑。
降职罚俸的惩治当然不是办法,为了防止工作中的疏误,明朝除设观象台观测外,还内设灵台,以察异同勤惰。《明实灵》说:[32]
“(成化二十三年,)钦天监冠带儒士朱祚陈本监利病,一谓天文生昼夜观候,冬月露坐艰苦,宜二年一给毛袄,并依期给与岁例木炭;一谓国朝外设观象台,令天文生占候,内设灵台,令内臣占候,用较察异同勤惰,而近时外台生每预报,内台官雷同附和,又本监历书政事,内台往往干预,皆宜禁止。”
“天文生昼夜观候”得到了保存到现在的观测记录。始于此而延于清末的“内设灵台”,制止了钦天监官员和内宫宦官不诚实的行为。
这些措施的效果应该还不错,明代钦天监犯科作奸的明确记载后来就少见了。
2.清代的天象观测制度
与明代相比,清代的设官任职,六部堂官以上设满汉各一半,地方督抚则满汉兼用。钦天监的配置,最早并无满汉之分。康熙三年(1664),“增置天文科满洲官员五人,满员入监自此始。”[33]第二年,“定满、汉监正各一人,左、右监副各二人”。这样,形成了相当于两套领导班子的机制。
转贴于 (1)人选与培养
康熙七年,朝廷发表谕示:“天象关系重大,必得精通熟习之人乃可占验无误。著直隶各省督抚晓谕所属地方,有精通天文人即行起送来京考试,于钦天监衙门用,与各部、院衙门一例升转。钦此。”[34]乾隆二年,又诏征精通天文历术者由国子监和钦天监共同培养天文生,再从天文生中选拔钦天监监官。
在国子监的教学中,天文算法是合在一起的。《大清会典》“国子监”规定:“凡算学之教,设肄业生。满洲十有二人,蒙古、汉军各六人,于各旗官学内考取。汉十有二人,于举人、贡监生童内考取。附学生二十四人,由钦天监选送。教以天文算法诸书,五年学业有成,举人引见以钦天监博士用,贡监生童以天文生补用。”[35]这表明,钦天监博士和天文生都接受了至少五年的天文和算学的科班教育。蒙古族数学家明安图,即曾经五年学习,录用为钦天监天文生,后来在钦天监作出了重要成就。
“国子监”又规定:“凡录选乡试,在监肄业贡监生及武英殿供书各学教习、钦天监天文生遇大比之年,均由监集试校,文录科册送顺天府乡试。”可见,作为天文人才培养的学子,也可以参加特别乡试以获取举人身分。至于教习,“于习算有成之学生内,考补五年期满,以钦天监博士叙用”。也就是说,通过五年的习算和五年的考补,有可能成为身为钦天监博士的算学教习。
录用到钦天监的天文生和监官,并非万事大吉,每三年还有一次考核。《大清会典则例》“钦天监”规定:“本监官生三年考核一次,术业精通者,保题升用。不及者,停其升转,再加学习。如能黾勉供职,即予开复。仍不及者,降职一等,再令学习三年,能习熟者,准予开复,仍不能者,黜退。”[34]
所有这些规定,保证了钦天监从事天文工作的人员的专业素质,也使得观测结果具有较好的可靠性。
(2)观测制度
清代的制度与明代相同。《大清会典》规定:
“凡测候之法,设观象台于京城东南隅,日以满汉官各一人率天文生十有五人,登灵台,考仪器,以窥乾象。每时以四人分观四方,昼夜轮直。按时记风雷云气,流星诸象,次日报监。应奏者,按占密题。不应奏者,注册。”
这里所说的“满汉官各一人”实际上是钦天监天文科的官员。《清史稿》说“天文科掌观天象,书云物jī@①祥。率天文生登观象台,凡晴雨、凤雷、云霓、晕珥、流星、异星,汇录册簿。应奏者送监,密疏上闻。”而漏刻科“掌调壶漏,测中星,审纬度”,也与观测工作有关。
从事天象观测的人员来自钦天监天文科。乾隆甲申(1764年)制订《大清会典》时,天文科共有四十八人。其中有三十四位天文生中,每次使用十五名进行观测,昼夜轮直则需要三十人,剩下的四人大概就在轮休了。十五名天文生,平均每边有将近四人同时进行观测,其结果应是满意的。
(3)观测结果
观测结果要有详细记录,于次日早晨交呈监官,监官将记录汇录成册,如薄树人先生所发现的“流星册”。[36]重要的天象要立即给出占词,由钦天监监正以题本方式密疏礼部,礼部转呈皇帝,皇帝批复题本后交礼部处置。题本保存在礼部档案里,现在还可以查看。监官完成的流星册造送国史馆,后来就成为《清史稿·天文志》中流星记录的来源。
下面以一份礼部档案中的流星记录为例,讨论流星观测记录的产生过程。
3.流星观测记录的一个实例:钦天监题本
第一历史档案馆可以查阅到这样一份材料:[37]题
钦天监监正加三级臣戈枚谨
题为观候天象事。据天文科该直,博士瓦尔喀拜等呈报:本年二月二十九日癸卯寅时,观见南方有流星一个,如鸡子大,出房宿,往东南行,入尾宿。青色,有光,微有尾迹。臣等谨按占书,曰:流星出房宿,天子使出赈饥;入尾宿,青色,臣有归国。有缘系观候天象事,理谨具题。
康熙三十二年二月二十九日 钦天监监正 臣 戈 枚 臣 徐日升 臣 安 多
詹事府右春坊中允仍兼官左监副事 臣 常 额 左监副 臣 鲍英齐 右监副 臣 艾 山 臣 安 多 右监副 臣 司尔瑁 博 士 臣 瓦尔喀 博 士 臣 陈之珍
道了(注:此三字为朱批。)研究这份档案,可以得到三个有趣的─结果。
(1)给出了一个有明确的出现时间和出没位置的流星记录
此记录在《清史稿》记作“康熙三十二年二月癸卯,流星如桃,出房宿,入尾,色青”,没有时刻记录。档案中记“寅时”,即公历1693年4月5日3-5时,如果定为中值,则为4时,因此,可得这颗流星的太阳平黄经。出现点为房宿附近,消失点为尾宿附近。设起始高度和终结高度为流星平均值:Hb=110公里,He=90公里,可以拟合出辐射点:α=122°,δ=50°。“如鸡子大”,“有光”,“微有尾迹”是这颗流星的特征。
(2)清钦天监所用的占书可能是《观象玩占》
这份题本按传统占书给出了占语。流星入尾宿,《乙已占》作“流星入尾,色青黑,臣有归者及逃走者”,[38]《灵台秘苑》作“流星出入(尾宿),风雨时,稼穑成。……青则外国降”[39],《观象玩占》作“(流星)入尾,色青黑,臣有归国”。[40]题本作“入尾宿,青色,臣有归国”,与《观象玩占》同。因此,清钦天监所用的占书可能就是《观象玩占》。
(3)反映了传教士在清朝钦天监里的活动
清廷礼聘耶稣会士担任钦天监监正始于汤若望(1592~1666)。监正这一高级职务首先在修会内部就引起了激烈的争论:这是否意味着对具有吉凶日区别的皇历的认同和同意中国传统星占术?不过,受请示的罗马总教廷还是接受了汤若望的就职立场。
汤若望去世后,南怀仁(1623~1688)接任钦天监西洋监正。南怀仁去世后,意大利人闵明我(1638~1712)又于1688年4月9日被缺席委任为监正。[41]当时的闵明我正在欧洲,因此他又任命葡萄牙人徐日升(sancho Pereira,1645-1708)和比利时人安多(Antoine Thomas,1644-1709)为他不在北京时的钦天监监正全权,直到1694年他自欧洲返回中国为止。在1693年4月的这份档案西洋监正位置上署名的是徐日升和安多两个人,他们都没有正式头衔。安多还同时在“右监副”上署名,这是因为他在1686年11月7日曾被任命为钦天监监副,也没有头衔。可见,钦天监的头衔是“内外有别”的。
耶稣会的来华传教士,作为钦天监官员,参与了这条流星记录的产生。他们不可能完全认同中国的流星占理论,有理由认为他们会主动地宣传亚里士多德的大气观念,只是迫于当时的形势,还得认真地按传统方式做应做的事情。
黄一农通过对“荧惑守心”和“五星会聚”的验证研究认为中国古代天象记录有政治影响的可能性,进而猜测有些记录可能不可靠[42]。以上讨论表明,由于西学的参与,有清一代对流星的认识已与星占背景的传统观念有所区分,这使得清代钦天监的流星观测减少了星占的实用成分,增强了的可靠性。因此,至少清代的流星记录是可靠的。总的说来,清代的流星记录既丰富又可靠,这就为这些天象记录的应用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清代流星记录的分布
为了对清代的流星记录进行应用研究,必须了解流星记录的分布。上面已经讨论了题本中的一份流星记录,可惜的是现在能够见到的流星题本只有24份,[36]更多的清代流星记录分布在《清实录》、《清史稿》、地方志和笔记中。下面分别举例讨论各自特点。
1.《清实录》中的流星记录
《明实录》中保存了近两千条流星记录,而《清实录》中仅有清初顺治朝保留了12条流星记录,其中9条又被《清史稿》转载。顺治以后,不再在实录中载流星事件。这一现象可能与前述的西方古典流星观在中国的传播有关。
《大清世祖实录》卷78记:
“清世祖顺治十年九月壬子,夜,有流星大如弹刃,赤色,尾迹有光,出毕宿,行入紫微垣。”
这条记录与《明实录》的记录方式相同,是“清承明制”的一个体现。由于没有出现时刻的记录,出没点的记录显得很孤立。因为“出毕宿”和“人紫微垣”只是流星轨迹的天球投影,不同时刻可以对应不同的轨迹,因此无法了解其辐射点的情况。仅能根据出现日期1653年11月9日(λ=232.6°),推断它可能属于狮子座流星群(λ=234.5°)。
2.《清史稿》中的流星记录
顺治以后的流星记录主要保存在《清史稿·天文志》。由于篇幅的原因,《清史稿》的记录比题本和实录更为简略,如“天文志”卷39中记有“康熙二十五年十一月壬午,流星如盏,出左枢,色白,至蜀没,尾长竟天”。而题本记作:
“(康熙二十五年十一月壬午)二更,北方有流星一个,如盏大,白色晖晖然,有光,尾长竟天,自紫微垣左枢外出,往南行,至近浊。”
比较两者的内容,发现基本相同,可以确认为同一颗流星。不过,题本多时刻(二更)记录,出现点“左枢外”也比《清史稿》“左枢”详细;而《清史稿》有消失点的记录(蜀)。
综合《清实录》和《清史稿》两方面的信息,得到出现时间:1686年12月16日,北京时间21时43分左右,λ=269.5°。此时正是小熊座β流星群的活动期(λ=270.6°),(231°,δ=59°)和消失点(α=235°,δ=6.5°)的连线反向延长,可以近似地发现小熊座β流星群,它可能属于小熊座β流星群。
3.地方志中的流星记录
清代地方志很多,保存了大量的流星记录。总的说来,记录方式各不一样,形态描述较为详细,多数未记出现时刻和出没点。如同治间湖北《竹溪县志》卷十六:[43]
“(同治元年八月十九日)夜,东北有星,大如月,色如炉铁。初出,声则凄凄然,光芒闪烁,人不能仰视。顷之,向北一泻数丈,欲坠复止,止辄动摇,直至半空。忽如银瓶乍破,倾出万斛明珠,缤纷满天,五色俱备。离地丈许始没,犹觉余霞散彩,屋瓦皆明。”
这条记录描写生动,词藻华丽,有文学色彩。就科学性而言,既没有时刻,也没有出没点,是不够理想的。
4.笔记中的流星记录
清人笔记很多,流星记录也有不少。与地方志相似,由于记录者非专业人士,其科学价值有限。如钱泳(1759-1840)《履园丛话》“星异”条记:[44]
“嘉庆戊午十月二十八、九月夜,众星交流如织,人人共观。庚辰七月十八日夜,亦有星移之异。二十五初更,有大流星陨于南方,光如白昼。……甲申十一月初十夜,西北方星陨如雨。乙酉十月二十四、五两夜,星移如织,俱由西北而至东南。二十六日夜,东南方星陨,飒飒有声。最后,有大星坠于地,其声如雷。”
钱泳一生多为幕客,足迹遍及大江南北,兼工诗文书画。《履园丛话》二十四卷所记873条,多据经历,兼采见闻。这里所记录的流星和流星雨,应该主要来源于见闻。事实上,这些记录也见于当时江南一带的地方志。
四、结论
1.亚里士多德水晶球宇宙体系中“流星为大气现象”的观念在清代有所传播,这使得清代呈现出中西观念交织的流星观,并影响到清代的流星观测。
2.有清一代对流星的认识已与星占背景的传统观念有所区分,加上严密的观测制度,导致清钦天监的流星观测减少了星占成分,增强了其观测的可靠性。因此,清代的流星记录是可靠的。
3.分析四种来源的流星记录,可以发现《清实录》和《清史稿》的记录有较高的科学价值,而地方志和笔记中的流星记录科学价值有限。总的说来,清代的流星记录既丰富又可靠,这就为这些天象记录的应用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北京天文台主编:《中国古代天象记录总集》,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年,第575-1082页。
[2]江晓原:《星占学与传统文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130-132页。
[3][明]陆深:《玉堂漫笔》,(丛书集成初编)从2905册,第11页。
[4]Martin Beech,"The making of meteor astronomy:part Ⅱ",WGN,the Journal of the IMO21:1(1993),pp.37.
[5]利玛窦:《乾坤体义》卷上,《四库全书》文渊阁影印本,第787册第766页。
[6]高一志:《空际格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藏刻本,年代不详。
[7]Martin Beech,"The making of meteor astronomy:Part V",WGN,the Journal of the IMO 21:6(1993):p.260.
[8]江晓原:“第谷天文工作在中国的传播及影响”,《科技史文集》,第16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第127-143页;又江晓原:“天文学的输入”,戴董光璧主编《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史》,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61页。
[9]承蒙韩琦惠示该书日本关西大学复本,又观《中国科学技术典籍通汇·天文卷》,河南教育出版社,1997年。
[10]中山茂:“关于《天经或问后集》”(日文),载《东亚的科学与技术-薮内清先生颂寿记念论文集》,同朋舍,1982年,第199-208页。
[11]方以智《天经或问》序、揭暄《天经或问》序,见张永堂《明末方氏学派研究初编》:“附录”,(台湾)文镜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87年。
[12][民国]《福建通志》“文苑传”,卷七,“清一”,第5页。
[13][清]方以智:《物理小志》,光绪宜稼堂本,中科院科学史所藏。第7页。
[14][清]游艺:《天经或问》,《四库全书》文渊阁影印本,第783册第630页。
[15]张永堂:《明末清初理学科学关系再论》,第二章,(台湾)学生书局,1994年;又见张永堂:《明末方氏学派研究初编》,“附录”,1987年。
[16]冯锦荣:《第七届中国科技史国际会议论文集》(深圳,1996年),待出版。
[17][清]徐朝俊:《高厚蒙求》,嘉庆丁卯(1807)云间徐氏藏版,中科院科学史所藏。
[18]陈祖维:“清代的钟表大师徐超俊及其《自鸣钟表图说》”,《中国科技史科》第8卷(1987),第1期,43-45。
[19]转引戴逸主编《简明清史》第二册第315页。人民出版社,1983年。
[20]丁福保、周云青编:《四部总录天文编》。文物出版社,1984年。第24页。
[21][清]毛祥麟《墨余录》,毕万忱标点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53页、第182页。
[22]《中国天象记录总录》未收入,《中国地震历史资料汇编》认为:“是否为地震现象,待考。暂录于此。”见谢毓寿、蔡美彪主编:《中国地震历史资料汇编》,第三卷(下),科学出版社,1987年。第92页。
[23][清]王仁俊:《格致古微》“略例”,中科院科学史所藏刻本,承王扬宗先生惠告,托名江标的《格致精华录》(1896年),实为同一书;又见陈玉堂编著:《中国近现代人物名号大辞典》,浙江古籍出版社,1993年。第27页;陶绪:《明清民族主义思潮》,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6页。
[24]David W.Hughes."History of meteor and meteor showers",Vistas in Astronomy,Vol.26(1982).
[25]王扬宗:“江南制造局翻译书目新考”,《中国科技史料》1995年第2期,第3-18页。
[26][清史稿]卷114,“志八十九·职官一”,中华书局标点本。第3263页。
[27][明会典],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618册723页。
[28][明史]卷74,“志五十·职官三”,中华书局标点本,第1811页。
[29]冯占良、徐品新:“流星目视观测的新方法”,《天好者》,1992年第4期。第21页。
[30]《明会典》,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618册第720页;又[清]朱彝尊《日下旧闻考》卷46说,观象台“殿东小室日壶房,即浮漏堂”,见文渊阁《四库全书》,第497册641页。
[31]《明英宗实录》卷289页1。
[32]《明孝宗实录》卷8页14。
[33]《清史稿》,卷115,“志八十九·职官二”,中华书局标点本。第3324页。
[34]《大清会典则例》卷一百五十八,文渊阁《四库全书》第625册。
[35]《大清会典》卷八十五,文渊阁《四库全书》第619册;又参见李俨《中国数学大纲》,“清初数学教育制度”,科学出版社,1958年。第406页。
[36]薄树人:“清钦天监档案中的天象记录(下)”,《科技史文集》,第14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年。
[37]原件藏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钦天监档案(康熙三十二年)。
[38][唐]李淳风《己已占》卷第七,“流星入列宿占第四十三,石云里标点本,载《传世藏书》“子库·科技”,海南国际新闻出版社中心。第400页。
[39][宋]《灵台秘苑》卷十一,“尾宿”,段异兵标点本,载《传世藏书》“子库·科技”,海南国际新闻出版社中心。第322页。
[40][明]刘基:《观象玩占》卷五十,“拾遗”。科学史所藏抄本。
[41][法]荣振华著,耿shēng@②译:《在华耶稣会士列传及书目补编》,中华书局,1995年。第760页。
[42]黄一农:“星占、事应与伪造天象-‘荧惑守心’为例”,《自然科学史研究》,第10卷第2期(1991年);Yi-Long Huang,Five-planet Conjunction in Ancient Chinese History,Farly China,15(1990),pp.97-112;又见江晓原:《天学真原》,第239-244页,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