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竹的诗范文

时间:2023-03-18 06:43: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描写竹的诗,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描写竹的诗

篇1

2、孙郎微笑,坐来声喷霜竹。——黄庭坚《念奴娇·断虹霁雨》

3、更思僵卧人,岂只食无肉。——环山樵《薛宝钗·雪竹》

4、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符曾《上元竹枝词》

5、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汤显祖《午日处州禁竞渡》 6、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李颀《望秦川》

7、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王维《山居即事》

8、野竹交淇水,秋瓜蔓帝邱。——司马光《送云卿知卫州》

篇2

出处:《孟子·告子上》:“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近义词:全神贯注,诚心诚意,屏气凝神。

2、聚集会神:原指君臣协力,集思广益。后形容精神高度集中。

出处:汉代王褒《圣主得贤臣颂》:“聚精会神;相得益章。”

近义词:心神专注,一心一意,敛声屏气。

3、目不转睛:眼珠子一动不动地盯着看。形容注意力集中。

篇3

阅读下面这首诗,概括邹明府这个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送邹明府游灵武

贾 岛

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

债多平剑与,官满载书归。

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

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再看2013辽宁卷诗歌赏析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简要分析诗人的形象。

竹轩诗兴

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

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烟来。

暑天倦卧星穿透,冬昼闲吟雪压摧。

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

【注】篆:盘香。因盘香曲绕如篆文,故称。

从设问来看,湖北卷考查的是赏析诗歌塑造的人物形象,而辽宁卷考查的是赏析抒情主人公形象,即诗人自己的形象。

鉴赏古诗中人物形象的流程,一般分四步走(以2013辽宁题为例):

第一步:审。仔细审题,明确鉴赏对象和要求。这道题的鉴赏对象就是诗人自己;鉴赏要求是“简要分析”,需要结合相关内容进行。

第二步:找。找到诗中描绘人物形象的有关诗句。他身处竹轩,轻掩柴门,漫步小径,品茶焚香,或倦卧,或闲吟,悠然自得。竹轩之中四时皆有佳趣,赏竹,观雪,品梅,均非别处所能领略。

第三步:析。结合具体诗句分析形象的基本含意。从诗句描写上看诗人的性格,从诗歌氛围上品读诗人的心境和情怀。就竹而居,可见其不同流俗;风卷柴门,可见其居室简朴;品茶观景,可见其生活闲适;倦卧闲吟,可见其自由自在;赏雪品梅,可见其情趣高雅。

第四步:结。分析形象中诗人所寄寓的思想感情或情趣追求。从作者对居所环境和对日常生活的描写中,可以看出作者对这种闲散自由生活的赞美。

分步赏读了诗歌的内容,明确了诗人的形象意义,答案则可归结成三部分:形象+解说+意义。

(1)总说诗中的形象是什么。把最重要的答案写在最前面。其模式一般为:……塑造了一个(形容词)……(名词)形象。

(2)结合具体诗句描写的特征,对前述形象特点加以解说分析,并指出这个形象是如何塑造出来的。

(3)指出通过塑造这一形象,诗人所抒发的情感或表达的意旨。

据此,2013年辽宁卷的答案可以整合为:

本诗塑造了一个闲适、洒脱、高雅的诗人形象。通过对“竹轩”“柴门”“狭径”等简朴清幽的生活环境的描写,表现了诗人日常生活的闲适自得;“倦卧”“闲吟”等描写诗人行为的词语,反映了诗人洒脱的生活态度;“竹”“雪”“梅”等意象表现出诗人高雅的人生志趣。

鉴赏古诗中的人物形象,除了熟知赏析过程和答题步骤外,还要从以下三个层面上赏析。

从人物描写的层面上,要从作品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甚至细节等方面的描写中探究出人物的品格、精神、情操,然后用准确的语言概括出来,像辽宁卷中的“倦卧”“闲吟”就表现了诗人的一种生活态度。

从环境烘托的层面上,人物是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诗人会在作品中通过环境的描写对人物进行侧面的烘托。如辽宁卷中写诗人居住的“柴门”,门前的“狭径”都见出了他物质生活的简朴。

从知人论世的层面上,每个诗人的人生经历、性格特点以及他所遭遇的时代,都会深深地在他身上打上烙印,也会深深地把这种烙印刻在他的诗歌中,所以,知人论世有助于分析诗中的人物形象和诗歌传达的感情。

总而言之,赏析诗中的人物形象和赏析散文中的人物形象没有本质的区别,只要能抓住一些关键点,并联系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就一定能准确概括出人物形象的特点。下面这个鉴赏形象口诀,可能对你有些启发:

细读全诗莫慌张,审题揣摩绘形象。

冷暖色调区分开,知人论世看简况。

深层含意要挖掘,关键词句不能忘。

整合答案有模式,先总后分说端详。

阅读下面两首诗词,回答问题。

蝶恋花

苏 轼

蝶懒莺慵春过半。花落狂风,小院残红满。午醉未醒红日晚,黄昏帘幕无人卷。 云鬓松眉黛浅。总是愁媒,欲诉谁消遣。未信此情难系绊,杨花犹有东风管。

1. 请简要分析这首词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女性形象?

醉中感怀

陆 游

早岁君王记姓名,只今憔悴客边城。青衫犹是行旧,白发新从剑外生。 古戍旌旗秋惨淡,高城刁斗夜分明。壮心未许全消尽,醉听檀槽出塞声。

2. 抒情主人公过去和现在的形象特点有什么不同?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

篇4

摘 要: 在中国宝贵的历史资源中,古代文学一直占据重要地位,诗词歌赋本是古代文学中的奇异瑰宝。作为唐代著名的诗人,白居易曾经发起过新乐府运动,其诗歌中蕴含着丰富的美学意蕴,并涉及较广泛的覆盖面和宽泛的内容。可谓风格各异、题材广泛,通俗易懂、感情强烈,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就,一直到今天,还广泛流传。研究分析白居易诗歌的艺术特色,对深入了解唐代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 白居易 诗歌 美学意蕴 艺术特色

白居易一生多舛,在被贬到江州之后,一直独善其身,追求闲适生活,而疏远现实政治。弹琴、饮酒和写诗,成为他获得闲适生活的重要途径,由此实现了他日常生活的审美化,深刻地影响了中晚唐时期中国美学的走向。从某种程度上讲,白居易诗歌中具有共同的艺术特色,却有着不同的类型。本文主要从养生诗、亲情诗和闲情诗等方面对白居易诗歌的艺术特色进行了分析。

一、白居易诗歌概述

白居易,号香山居士,字乐大,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同时也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素有“诗工”之称。其语言平易通俗、形式多样、题材广泛,《长恨歌》《琵琶行》为其代表作品,有《白氏长庆集》流传于世,其许多诗词歌赋被列入《唐诗月百首》,以供后人学习和背诵。因为脍炙人口,受到读者的广泛欢迎和喜爱,在越南和日本等国家广为流传。作为一位富于独创性的著名诗人,白居易诗歌的艺术成就极高,艺术特色非常鲜明。

从分类上看,白居易诗歌主要分为杂律诗、感受诗、闲适诗和讽喻诗四类。因为用语言很难表达其杂律诗的特色,讽喻诗过多涉及政治观点,本文重点分析的是白居易养生诗、闲适诗的艺术特色。

二、白居易养生诗的艺术特色

在白居易的养生诗中,五言古体占有较高的比例,《仲夏斋戒月》就是五言古体的题材,主要描写他通过吃素济宁养生的日常生活状态。白居易写诗喜欢对体裁进行创新,不拘泥于刻板的格律,注重自然而随性的写作。这也是他闲适养生、不受约束、爱好自由的体现。

1.白居易养生诗的题材特色

在诗歌作品创作中,作者选取的材料,即为题材。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和看到的东西,是白居易诗歌的主要题材,他注重自身的修养,写的并不是遥不可及的东西。他的养生题材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是选材的生活化和日常化。讲述自己的生活、描述生活中遇到的琐事,并抒写自己的随感和喜怒哀乐,是白居易养生诗歌的主要题材。因此,其选材和日常生活更加贴近。例如,他主要选取田园间常见的小桥流水、花鸟虫鱼描写自然景物,甚至还包括家禽和农作物。选取围栏、蔬菜、书等日常吃穿用的东西描写事物。白居养生诗的选材虽然日常化、生活化,但他安于养生,仅仅是随意和纯粹地描写日常生活的一种状态,并不注重对民生疾苦的突出。

由于白居易选材的日常化,能使读者很容易了解他的日常生活,有什么偏爱和喜好。

例如,从《斋月静居》中,读者了解他吃斋时候的种种感受。在《从老子》中,读者一目了然他所喜爱的圣贤书和读书后的感受,对他的有关主张也隐约可见。甚至生活中的一些细节和琐事,如早起梳头、半夜惊醒、白天晒太阳等,都能变成一首首优美的诗歌。也许有人认为白居易诗歌没有内涵,只有过于简单的选材,没有描述世风世俗,缺乏一定的雄心抱负。事实上,这正是白居易的特点所在,他是以最真实的生活状态吸引读者,而非以选材打动读者,让读者身临其境。

其次是表现生活的诗意化。白居易有一双善于观察和发现美的眼睛,他的诗词歌赋主要描写日常生活,注重对生活细节的抒写。他的养生生活诗意化,常常保持一种乐观向上的心态看待日常事务。如《新沐浴》中描写道:“先进酒一杯,次举粥一坂。半甜半饱时,四体春悠悠。”短短几句诗,是其沐浴前吃饱喝足的写照,由此可见,白居易是一位名副其的养生大家,他的日常生活充满了诗情画意。

2.白居易养生诗的语言特色

首先是喜用口语。白居易的养生诗明白晓畅,喜欢用口语化的语句,因此浅显易懂,一些口语化的词,如“渐觉”“不如”“不必”“可以”“只有”等,在白居易的养生诗中处处可见。例如在《因沐感发,寄朗上人二首》中“应是烦恼多,心焦血不足”,“只有解脱门,能度衰苦厄”,两个比较口语化的词,“应是”和“只有”都在诗中出现。可见其诗句更像是一种口语描述,大多是即兴有感而发,通俗易懂。像这种通俗化的诗句通常在下层百姓中流传,并不被一些诗词大家所采用。因为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相贴近,白居易的口语化诗词歌赋能发挥娱乐自己、娱乐大众的作用,其为人率真,创造手法独辟蹊径。以养生为最高境界的生活状态,并在这种生活状态中修心养性。

其次是语近思深。白居易的养生诗只是平淡的描述,没有夸张的修饰,没有华朋的辞藻,却韵味无穷。不被世俗所染,而注重自我修养的提升。通过对清风明月的描述,对自己高雅豁达的胸怀进行彰显。将自己的人生用平淡的诗句进行描述,相比华丽的诗词歌赋,白居易的养生诗更具有吸引力,真正达到诗意人生的境界。

3.白居易养生诗的意象特征

首先,酒是伴侣。白居易在作诗时常常小酌,吟诗作画始终与酒相伴。在对世态炎凉感慨时,白居易会举酒邀月,也会借酒浇愁,他时常在酒盅中寄托对好友的牵挂,可以说酒是白居易不离不弃的伴侣。

其次,琴是知音。白居易一生有寥寥无几的知音,可谓是知音难遇、朋友易找。因为短暂的欢聚,更多的是在琴中寄情。在《北窗三友》,他曾经提到,作为他“三友”之一的琴,能净化他的心灵,在心情不适时,可借助琴声,对不满和悲愤之情进行抒发。晚年时,因为行动不便,身体不佳,琴更是他的知音,不离不弃。

最后,“松、竹、莲”是人格的写照。白居易一生喜爱种植,各式各样的植物遍布在生活居所中。尤其是“松、竹、莲”,是他诗中描绘最多的,松被位列岁寒三友之列,而竹无论是生命力还是毅力,都是坚韧不拔、极其顽强的代表。而莲则是坚贞正直、自珍自爱、出淤泥而不染,白居易将自己的人格寄托在“松、竹、莲”之中,有着明显而含蓄的寓意,是他真实人格的写照。

三、白居易闲适诗的艺术特色

1.白居易闲适诗的遣同用句

首先是使用叠字。一些重叠的、重复使用的词,如“声声、皎皎”等,被称为是叠词。作为一种比较常见的修辞手法,叠词的主要特点,就是对用汉语音节的使用。在结构上,使诗词更加完整,并突出在节奏上的韵律美。对声音用叠词进行描绘的时候,更具真实性。对景物颜色用叠词进行描述时,会产生视觉上的美感。在闲适诗中,白居易运用了大量叠词,而更具吸引力,也更显趣味性。

其次是喜用数量词。运用数量词,会使所描绘诗句的画面更具真实性。在读者面前,呈现出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画面。既便于记忆,又便于理解。在闲适诗中,白居易常常运用数量词,既密切关联其描述的内容,又和他的人格特点和生活特点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2.白居易闲适诗的修辞艺术

首先是运用浅显的比喻。讲究写实,日常生活,是白居易闲适诗的主要题材,尽管夸张的比喻在他的诗词中很少运用,但是为了给自己的诗词润色,他会运用一些浅显的比喻,使其诗词的被关注度和吸引力更强。尽管是一种平淡闲适的生活状态,但白居易对人生却有着深刻的思考。为了使写作风格符合自身的人格特点,他在诗词创作中将那些夸张和华丽的修辞摒弃,而是运用一些浅显的比喻,既不失诗人风范,又容易被大家所理解。在白居易的诗中,随处可见这种比喻方式。

其次是运用平易的典故。若是对白居易的闲适诗认真品读,就会发现运用了相当多的典故。这意味着白居易典籍知识丰富,对典故透析和熟悉。并在诗词中巧妙运用,既可对自己的观点进行阐述,又可达到平易近人的艺术功效。

四、白居易亲情诗艺术特色

1.抒情中偏爱说理

从表面上分析,白居易的亲情诗是抒发对亲人的关爱和思念,但细细品读可以看出,其亲情诗歌的前半段,着重对思念的描述,而后半段则侧重于说理。通过对亲人的思念,引发关于人生哲学的深刻思索。白居易这种撰写亲情诗的方式更容易引起读者共鸣,使得思亲有情有理。

2.运用“主客颠倒”的“对写法”

在古代描述思亲诗句中,“对写法”比较常用。所谓对写法,指调换原本的抒情主体和抒情对象。白居易的亲情诗中,很少描写对亲人和友人的思念,主要描写亲人和友人在某地思念他,这就是典型的对写法。这种方法有一种递进的关系,更加强调诗人对友人与亲人的思念。这种反弹琵琶式的抒情既不会让自己@得柔弱不堪,又达到了抒发思念之情的效果。

白居易的诗词雅俗共赏、质朴平易,不但现实内容丰富,而且思想价值极高,代表着新乐府运动的最高成就,因为具有不同的艺术特色,而具有独具一格的诗风。

参考文献:

[1]尚永亮.论宋初诗人对白居易的追摹与接受[J].社会科学辑刊,2009(04).

[2]尚永亮.“壶天”境界与中晚唐士风的嬗变[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2).

[3]刘学忠.从酒到茶――古代文人的人格演变纵探[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04).

篇5

“历历羽林影,疏疏烟露姿”,这是唐代诗人杜牧在《栽竹》中描写竹子的诗句,寥寥数字勾勒出竹子的清幽雅致以及竹影婆娑的意境。中国的传统习惯历来喜欢托物言志、借物抒情、借物喻人,竹子作为一种清雅挺拔的植物,长久以来被人们赋予众多诸如“秉性正直”、“虚怀若谷”、“风雅”等等精神层面的涵义。历代的文人雅客喜竹、养竹、以竹会友,与竹有关的诗词书画更是多不胜数。

中国拥有丰富的竹资源,对竹的栽培与使用历史悠久。在几千年的文明发展过程中,竹子已作为一种载体,渗透和凝聚了中华民族所特有的精神和物质文明,形成独特的中国竹文化。坡曾言道:“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可见竹子在其心目中的分量及意义之重。竹子不仅体现了人们的精神和审美追求,其作为一种丰富易得的材料,在使用和创造方面也同样值得称赞。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竹制品的国家,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竹制品出现,在古人的智慧创造下,诸如竹筷、竹篮、竹笛、竹椅、竹帘、竹床等等竹制品更是数不胜数,沿用至今。

在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当今社会,人类面临森林资源严重匮乏的难题,而竹子作为世界上生长速度最快的植物,因其本身的特性,已在多个领域成为木材的最佳替代品。人们对自然、环保的追求与向往,再加上中国人自古以来对竹的情结,令竹子作为一种材料或素材被衍生创造出诸多功用,涵盖建筑、室内、家具、家居及日用等方方面面。但通过了解我们发现,就设计行业来说虽然很多人认可并推崇竹文化,但对竹的实际研究与运用却不多见,并且存在一定问题。行业内曾经有某位知名设计师当众批判国内大部分关于竹子的运用与设计缺乏创新,始终囿于传统。至于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说法有很多,有种存在争议的观点认为,其中一方面是因为中国设计师始终跳不脱根深蒂固的传统竹文化,其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令设计师无法探索和发现更多的可能性;而对于一些在竹设计及竹工艺方面发展较为成熟的国外设计师来说,“竹子”仅仅是一种材料而已,拥有无限的可能性。该观点强调并非否定传统,而是建议设计师在更为开阔的层面思考设计。本期专题将围绕以上话题,以及时下设计师对竹文化的理解、当代竹相关设计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等话题方向进行报道与深入探讨。

篇6

他们来到隆中,只见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冈前几片松林疏疏朗朗,潺潺的溪流清澈见底,茂密的竹林青翠欲滴,景色秀丽宜人。

这是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8课《三顾茅庐》第3自然段中的文字。课后练习第5题作出了这样的要求:认真读读课文里描写隆中“景色秀丽宜人”的有关语句,用“来到……,只见……”的句式写一处景色。由编者意图可见,引领学生品味写景文字并学会仿写是教学本课的核心目标之一。

写景文字只有区区两句,但意蕴丰富,耐人寻味,独特的表述洋溢着盎然的诗意,可谓简约而不简单。

从内容看:

所写景物只有四种:“山冈”“松林”“溪流”“竹林”,但有山有水,可以引发我们无穷联想:“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同时还有松有竹,岁寒三友占其二。这些景物无不积淀着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为儒家修齐治平理想代表的出场营造出超凡脱俗的氛围。

描写景物的词语只有8个:“那里”“ 蜿蜒起伏”“几片”“疏疏朗朗”“潺潺”“清澈见底”“茂密”“青翠欲滴”。但它们却从方位、形状、数量、疏密、声音、透明度、颜色等方面对景物的特点分别予以介绍,和而不同。

山冈蜿蜒起伏,好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这句耐人寻味的妙喻又将景和人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从形式看:

这段写景文字先介绍景物的主体山冈,然后再介绍局部的松林、溪流、竹林。在描写这四种景物特点时,采用“什么的景物怎么样”的句式,整齐优美,朗朗上口,形式和内容和谐统一。

【教学设计】

一、亲近美景 感悟意蕴

1.师:同学们,《三顾茅庐》这篇课文详写了刘备第三次前往隆中邀请诸葛亮出山的故事。刚才我们通过品读语言文字充分感受到了刘备的诚心诚意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本文的人物描写让我们领略了名著的魅力。我们再来读读第3自然段的景物描写,发现它虽然只有区区64个字,却很值得我们反复品味。

2.师:请同学们思考作者描写了哪几样景物?它们让你产生了怎样的联想?(生答,师板书:山 水 松 竹)

3.师小结:古人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古人还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这山和水的背后分明隐藏着一个人,这人是仁者和智者的化身。这里有松有竹,岁寒三友占其二,仿佛又暗示了这位世外高人品性的高洁。请同学们美美地读一读。

二、破解密码 积累内化

1.师: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呢?文中的这些词语又是从哪些角度来写景物的呢?

2.师小结:描写景物的词语虽然只有“那里”“蜿蜒起伏”“几片”“疏疏朗朗”“潺潺”“清澈见底”“茂密”“青翠欲滴”等8个,然而却从方位、形状、数量、疏密、声音、透明度、颜色等方面分别予以介绍,真是简约而不简单啊。请同学们再读读这段文字,边读边想象画面,你好像看到了什么?

3. 师:4处景物,8个词语就让我们浮想联翩,身临其境。其实妙处还不止于此,描写山冈、松林、溪流、竹林的句式还有共同点呢,你发现了没有?

4. 师:最后一句“景色秀丽宜人”也不简单,你知道老师为什么这样说吗?

5.师:如果老师把这些景物和描写它们的词语去掉,你还能把它们回忆出来吗?

三、链接生活 仿写迁移

1. 师:这样的句式不仅可以描写隆中的美景,也可以描写其他地方的景物,比如山冈、湖泊、田野、小溪……拿起笔来吧,我们一起来写一写。

2.阅读交流学生的仿写片段。从有没有选取代表性景物、有没有抓住不同的特点、用词美不美等方面评析。

篇7

【关键词】王维;道教;竹;云;清静无为

一、序言

王维是盛唐著名的山水诗人,在唐代享有盛名。他与李白、杜甫一起,据有三足鼎立之势。清人徐增在《而庵说唐诗》中指出:“吾于天才得李白,于地才得杜子美,于人才得王摩诘。太白以气韵胜,子美以格律胜,摩诘以理趣胜。太白千秋逸调,子美一代规模,摩诘精大雄氏之学。”又可见王维尚佛,其诗歌受禅宗影响,禅趣盎然。但同时,王维也受道家思想的影响,在诗歌中也有体现。王维早年有一段时间颇倾心道教,到后来也一直没有割断这一情缘。他写过一些神仙诗以及和道士交往的诗。如《鱼山神女祠歌》、《桃源行》、《赠焦道士》、《赠东岳焦炼师》、《过太乙观贾生房》、《送方尊师归嵩山》、《和尹谏议史馆山池》、《赠李颀》、《李居士山居》、《送高道弟耽归临淮作》、《送张道士归山》等诗歌,都跟道家关系密切。

本文从意象选择和色彩运用这两个方面着手,通过竹意象和云意象的分析,以及王维在诗歌中经常运用的青白二色的分析,理解王维与道家的紧密联系和其诗歌中蕴含的道家清静无为思想。

二、王维诗歌中的道家思想

王维写过一些神仙诗。如他在早年出官山东时,作《鱼山神女祠歌》。这座神女祠祭祀的是著名的天上玉女智琼,她和弦超的传说是六朝以来文人们所艳称的人、神恋爱故事。王维的这首诗歌中的“神之来兮不来,使我心兮苦复苦”,表现了其倾心神秘的心态。还有如他的《桃源行》:

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不见人。山口潜行始隈,山开旷望旋平陆。遥看一处攒云树,近入千家散花竹。樵客初传汉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居人共住武陵源,还从物外起田园。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中鸡犬喧。惊闻俗客争来集,竞引还家问都邑。平明闾巷扫花开,薄暮渔樵乘水入。初因避地去人间,及至成仙遂不还。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不疑灵境难闻见,尘心未尽思乡县。出洞无论隔山水,辞家终拟长游衍。自谓经过旧不迷,安知峰壑今来变。当时只记入山深,青溪几度到云林。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i

这篇作品是演化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而来。这首诗改变了原作的情节,把在桃花源中避难的人们说成是仙,而陶潜笔下的桃花源也被王维描绘成仙境了。可见王维对道教神仙是向往的,他把自己的社会和人生理想寄托在道家的神仙世界中。

在王维的诗歌中,人们都注意到王维崇信佛教,其实与此同时,王维还和道教有着密切的联系,他受道教思想的影响很深。他在《过太乙观贾生房》诗中称:“谬以道门子,征为骖御臣。”他以道门之子自命,和出家当了道士的贾生在早年有过长期的交往。在与道士的交往中,王维还写了不少赠别诗,如《赠焦道士》、《赠东岳焦炼师》等。在《赠焦道士》诗中写到:“海上游三岛,淮南预八公。坐知千里外,跳向一壶中。缩地朝朱阙,行天使玉童”,在诗歌中描写了在天地间悠游自在,不受束缚的神仙形象,表露了心中的无限钦羡之情。王维在学佛的同时也学道,《春日上方即事》中提到:“好读高僧传,时看辟谷方。”王维诗作中,还经常运用到道家的典故,如《黎拾遗昕裴秀才迪见过秋夜对雨之作》有如下两句:“白法调狂象,玄言问老龙。何人顾蓬径,空愧求羊踪。”这里的“玄言问老龙”用的就是道家的典故。“玄言问老龙”,出自《庄子・知北游》中的寓言故事:“荷甘与神农同学于老龙吉”,老龙吉作为体悟道性的真人形象出现在其诗歌中,可见王维与道教也结下了不解之缘。

1、意象的选择

王维在诗歌意象的选择上,也很受道家的影响,如竹、云等意象。竹代表仙风道骨、高洁正直,在道教的仙话传说中经常提到。在很多仙话中,得道成仙之人飞升后就会留下一青竹杖。青竹功用丰富,“青竹不仅是神仙自度的仙化意象,也是神仙度化他人的工具”。ii道教对竹也的确独有情钟,陈寅恪先生说:“天师道对于竹之为物,极称赏其功用。”道教钟情于竹是着眼于其“继嗣”和“寿考”等功能,陈寅恪引《真诰》云:“我按九合内志文曰:竹者为北机上精,受气于玄轩之宿也。所以圆虚内鲜,重阴含素。亦皆植根敷实,结繁众多矣。公试可种竹于内北宇之外,使美者游其下焉。尔乃天感机神,大致继嗣,孕既保全,诞亦寿考。微著之兴,常守利贞。此玄人之秘规,行之者甚验。”iii而这与神仙长生不死的意蕴是一脉相承的。同时竹可以用来比喻人的品格和形象,在《诗经》中如《卫风・淇奥》:“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清人陈奂《毛诗传疏》释曰:“以绿竹之美盛,喻武公之质德盛。”但竹与清高隐逸形象联系起来是在魏晋时期。魏晋有不少与竹相关联的隐逸故事,如阮籍、嵇康等“七人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故世谓‘竹林七贤’”。iv

篇8

关键词:电视散文诗 虚实 艺术

电视散文诗是诗画结合的一种新生的电视艺术样式,它以散文诗为基础,以解说引导,以画面拓展意境,以音乐、声响来烘托主题。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变革的加快,人们的文化消费呈现日趋多元化的倾向,真正能够静下心来阅读纯文学作品的人越来越少。相反,影视文化却发展为强势文化,成为人们文化消费的主流。影视与文学的嫁接有助于“高深”的文学阅读直观化,同时也有助于影视艺术增强文化意韵,可以说,电视散文、电视诗歌等电视文艺的出现,是中国文学突围的一种新尝试,电视散文诗就是这种尝试的新生儿。

从第一部具有开拓精神的电视散文诗作品《金海雪山》问世到今天,已有20年的历史。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经历风雨之后得到了媒体的认同,1998年,中央电视台推出了首届《全国电视诗歌散文展播》,在全国形成了广泛的影响。1999年央视创办了《电视诗歌散文》栏目,不少地方电视台也新辟了类似栏目。就传播效果来说,它也得到了观众的认可。人民网评论其“在娱乐、消闲、彩经、传奇为主导的旋转大舞台上撑起一片‘诗意的空间’”[[i]],满足了观众在喧嚣和快节奏生活环境下追求与享受久违了的诗意的愿望。

宗白华先生在《中国艺术表现中的虚和实》中提到了绘画、戏剧、书法等艺术样式的虚实艺术,作为新兴的电视散文诗,正成长在中国传统艺术特别是传统文学、影视等注重虚实表现的环境下,它在化合文学与影视虚实艺术后形成了独特的虚实艺术样式。其虚实艺术主要表现在电视散文诗的创作来源于生活之实,其成品是提炼生活精华之虚;电视散文诗内容叙事描写性段落为实,抒情议论性段落为虚;及其化实为虚、化虚为实的表现手法三方面。电视散文诗虚实艺术的运用能激发编导的创作感悟;能诠释电视散文诗的意境和蕴涵深厚的主题;能创造电视散文诗的美感。我们在构建电视散文诗虚实艺术时要抓住四个重点:注重社会生活的体验和审美素质的提高;电视散文诗的虚实艺术要以虚为主;要像画面一样重视声响的创作;人物是电视散文诗绝对的主角。

1.电视散文诗虚实艺术的成长环境

电视散文诗作为一门艺术样式诞生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上,它必然受到中国传统文化虚实艺术美学的熏陶,由于它又是诗画化合的一个新生儿,其虚实艺术更多地继承和发扬了其“父母”——文学与影视的虚实艺术基础。

1.1电视散文诗成长于中国传统文化虚实艺术美学的社会环境中

虚实相生,是中国传统文化美学的一条重要原则,萌芽于中国传统哲学讲究道、无、理、气的哲学思想中。古代艺术家们将其引入艺术思想中,使之成为古代艺术辩证法的思想核心,并广泛应用于中国几千年的艺术创作中。韩林德在其专著《境生象外》中指出,若想使书画作品中“实”的有笔墨处妙趣横生,必须在“虚”的无笔墨处下一番功夫。清代蒋和在《学画杂论》中强调“实处之妙,皆因虚处而生”,也是在肯定“虚”的无笔墨处在书画中的主导地位。我们不难看出,在中国传统艺术中,不仅文学讲究虚实,建筑、绘画、戏曲、音乐等也都讲究虚实艺术的运用,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上的电视散文诗当然也努力遵循和应用中国传统文化虚实相生的美学原则。

1.2电视散文诗虚实艺术植根于中国文学虚实艺术土壤中

中国古典诗歌是一门讲究虚实艺术的文学样式,唐代大诗人刘禹锡提出“境生象外” [[ii]]的诗作观点,认为凡是具有深远意境的艺术作品,都是在具体有形的实象之外,还存在一个与此相联系的无形虚象,因而产生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宋代范唏文讲究在诗歌创作中情与景的虚实,他说“《四虚序》”云:“不以虚为虚,而以实为虚。化景物为情思,从首至尾,自然如行云流水,此其难也。”[[iii]]示意通过描写景物来表现思想感情。在当代散文创作中,也非常讲究虚实艺术,最具代表性的是贾平凹的散文。他的文化散文虚实并济,思想与情感并重;他写禅思美文,理不见证,情未抒实,娓娓道来却感染人心。至于风情类和世相类散文也都虚实结合,情理相应,触目染情,释手难忘。电视散文诗是一门电视文学艺术,它的创作基础是散文诗,而散文诗就是化合中国古典诗歌和散文的优秀文体,所以说电视散文诗虚实艺术植根于文学虚实艺术土壤中。

1.3电视散文诗虚实艺术孕育于影视虚实艺术门类中

影视艺术的美学特性表现之一便是逼真性与假定性的统一,影视的逼真性来源于其画面的照相本性,影视的假定性是说影视艺术绝不是对现实生活的机械照相式反映,必然凝聚着艺术家的审美理想和思想感情,体现出艺术家鲜明的艺术风格和创作个性。影视虚实艺术还表现在推动剧情的主要人物的虚化缺席处理与对剧情的无时无刻的在场威胁和影响;通过透过情节中主人公的梦幻、幻觉、自由联想等下意识的冲突,曲折揭示现实加于其心灵上的种种烙印;通过舞台(银幕世界与现实)人生两个对立的世界的相互交织形成的现实与假定的对立等虚实表现形式。电视散文诗声画结合的外在形式说明其本质是一门电视艺术,它孕育于影视虚实艺术门类中,肯定要继承影视作品虚实结合这一优秀艺术形式。

2.电视散文诗虚实艺术的具体表现

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题画》云:“江馆清秋,晨起看竹,……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因而磨墨展纸,落笔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心中之竹也” [[iv]]。在这里,“眼中之竹”是展现于眼际的客观存在,是“实”;“胸中之竹”是创作者对“眼中之竹”的体验和感受,是“虚”;“手中之竹”是创作者“胸中之竹”借助于笔墨线条的物化,是“化虚为实”的艺术形象。从“眼中之竹”转化为“胸中之竹”,又从“胸中之竹”转化为“手中之竹”,也就是“化实为虚”、“化虚为实”的艺术创作过程。

电视散文诗的虚实艺术同样贯彻于它创作的全过程,从创作来源到成品本身,从作品的内容到作品的表现手法,电视散文诗就是编导对现实社会生活及文学作品的电视虚化过程,又是编导通过具体的现实的画面与声音等呈现文学作品主题和意境与自身情感和观点的过程,同时又是编导将影视声画艺术与作品文学艺术二者的优势结合而创造出的实在的同时又是艺术的虚构的作品。它处处都表现着的虚实相生、以实化虚、以虚达实的艺术样式。

篇9

写雪最传神的是唐代白居易的《夜雪》:“已讶裘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这首诗从感觉、视觉、听觉的角度,生动传神地写出了一场夜雪。风格凝重古朴,清新淡雅。

“江山不夜月千里,天地无私玉万家。”这是元代诗人黄庚的《雪》中的诗句,以“玉万家”比喻大雪纷飞,家家户户的屋顶都盖上厚厚的雪。这里把雪比作玉,多么洁净、明亮,大雪覆盖下的村庄又多像一幅淡远朦胧的水墨画啊!

晋代的谢道蕴《咏雪联句》中曾写道:“白雪纷纷何所似?未若柳絮因风起。”把下雪比作仿佛是风把柳絮吹得满地皆是,很有特点。关于这首诗还有一个典故。当时正值隆冬,大雪封门,谢安一家赏雪赋诗,谢安问:“白雪纷纷何所似?”侄子谢朗答:“撒盐空中差可拟。”侄女道韫答:“未若柳絮因风起。”谢安大为称赏。后世也常把女子的文学才能称为“咏絮才”。

唐代宋之问的《苑中遇雪应制》诗也很有特点:“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他说不知道庭院里今朝落下了雪花(庭霰:指落在庭院里的雪花),还以为昨夜庭院枝上开了花,这个比喻非常生动、贴切。

“乱云低薄幕,急雪舞回风。”这是杜甫笔下的雪,它是黄昏时分乱云飞渡,引来回风急雪飞扬。这样的雪,另是一番景象。

唐代诗人高适也有写雪的名句:“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意思是落日黄云,大野茫茫,只见遥空断雁,大雪纷飞。作者以此来抒发悲凉的气氛。

雪还可以喻志。以雪喻志比较有名的要数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首诗是柳宗元在长期流放过程中复杂心境的写照。在流放期间,他有时悲观愤懑,寻求精神上的解脱:有时又不甘屈服,力图有所作为。他的另一首诗《渔翁》这样写道:“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烟销日出不见人,乃一声山水绿。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这里的渔翁,超尘绝俗,悠然自得,是前一心境的外化。而这首诗中的渔翁,特立独行,凌寒傲雪,独钓于众人不钓之时,正是后一种心境的写照。

篇10

下面,简要介绍几种创设意境的方法:

一、用精美的语言描绘情景

高考作文对“有意境”的追求,要会用色彩鲜明、形象性强的词语构筑富有意蕴的情景。如《英雄》一文开头写道:

残阳如血,如血的却不仅仅是残阳。天边最后一抹斜晖掠过阴霾流连在垓下早已因战火而焦黑的土地上,断箭和长戈零落遍地,死亡的气息到处弥漫,让每一个生还的楚军将士战栗。

除了他——西楚霸王,江东项羽。

手抚乌骓略显失色,目光在江东的山水迷雾中游移,他坚信,即使山下是淮阴侯的十万铁骑,他也能够杀出重围,再开出一片天地。回想当年少年意气,一句“彼可取而代也”,石破天惊!巨鹿之战怒斩宋义;破釜沉舟,身先士卒;大破秦军,二十余万;各路诸侯,辕门低首;叩关入秦,自号霸王,封赏天下。何其壮哉!

这三段文字,开头便用“残阳、焦黑”等色彩浓艳的词语和“长戈零落、死亡的气息到处弥漫、楚军将士战栗”等富有动感和形像的词语描写出充满血腥味的战争场面,渲染气氛,为英雄的活动铺设相得益彰的背景。人物的出场更是形神兼备:“手抚乌骓略显失色,目光在江东的山水迷雾中游移”。

二、用生动的意向表达义理

通过比拟性的联想,把人的思想感情化为形象,造成亦此亦彼、虚实相生、形神兼备的效果。用好这一点,就能写出优美之形,书法真挚之情,表达新颖之意、独到之见,从而使文章具有诗意美,生动地表达思想感情。如《人生如箭》一文写道:

要做就做那奔腾千里的河,云蒸霞蔚,汇吐聚纳,日夜向着大海进发。要做就做那永不停歇的风,一季有一季的着色,一程有一程的领略。要做就做那参天直立的树,根深深地扎进黑暗的泥土,枝高高地伸进光明的苍穹,一树繁花一树硕果,每片叶子都是一首欢歌。

这段文字作者旨在表达人生应该理想远大,追求卓越。但没有直接议论,而是借助“河、风、树”三个意象来表现。表达时,语势汩汩滔滔,词彩披离纷呈,情感,妙理蕴藉,景、情、理和谐统一,意境优美,让人神为之飞,思为之扬。

三、用真挚的情感丰富意蕴

只有用饱满的情感直叩读者心扉,文章才显得有魅力,才能涌动情感的热流,才能焕发动人的光彩。如《坐看云起的从容》一文写道:

曾几何时,总会在渐渐苍白失去水分的樱花树下,感叹韶华易逝,总也抓不住时间的尾巴,在天地间浑浑噩噩。曾几何时,抚着开得一树绚烂的花枝,满怀对生命的崇敬,看生命阴阳相济,走向极致,万物生辉。曾几何时,仰望夜空孤独绽放的烟火,为它努力上冲、颓然降落的寂寞姿势心痛,不免驻足观望,浮想联翩。而今,我已渐渐入俗,生活在不知不觉中让我感悟到它的深刻之处,而让我感触至深的一句就是:物皆两极,阴阳相济,万物生辉。

文段描绘了“樱花树、绚烂的花枝、绽放的烟火”等美丽的情景,充满作者观赏这些景物时的感情与感悟,“感叹韶华易逝”“看生命阴阳相济,走向极致,万物生辉”等,抒发了作者的感情,丰富了文章意蕴。

四、用深邃的哲理升华思想

文章里如能融入深邃的哲思,使它闪耀出理性光彩,就能产生永久的艺术魅力。唐代王之涣的诗《登鹳雀楼》、宋代苏轼的《题西林壁》都是艺术境界与深刻哲理融为一体的典范之作。高考作文也要追求诗情画意与深邃哲思的统一。如《菊·竹·民族》一文中写道:

喜爱竹,喜爱它的参天耸立,喜爱它单纯而不斑斓的绿裳,喜爱它憨实而不傲慢的品格。

坡在一片竹韵萧萧中低吟:“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我欣然,谭嗣同临刑时高喊:“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响如洪钟的声音惊落了刽子手手中的刀时,我肃然。

竹子“清气满乾坤”的气节,乃我中华民族的灵魂;做人,也应当像竹。

这四段文字,轻灵而富有意境,作者描写“竹”的姿态和“绿裳”,又用坡的追求和谭嗣同“刑场呐喊”的故事,表现竹子气节,“乃我中华民族的灵魂;做人,也应当像竹。”思想升华后,文章显得很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