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孔子的作文范文

时间:2023-04-08 08:23: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关于孔子的作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关于孔子的作文

篇1

在我的家乡,也只有在阳光灿烂普照大地的时候,才可以望得到宝蓝色一样的天空之中漂浮着雪一样的、无忧无虑、或浓或淡、或聚或散的白云。

因为爱上了他,才会爱上这宝蓝色一样的天空和雪一样的白云。是的,这样的湛蓝天空只有在远在瑞士的苏黎世才可以看得到,那里太阳的光泽普照大地,照得路人的身上暖洋洋的,让人产生一种恹恹入睡的感觉。湛蓝明净的天空中飘着几丝白莲花般的云朵,他们像一层层薄纱似得慢慢地随风舞动着,变化多姿。

记得小时候有一个人给我说过:只要你抬起头以45度仰望天空,天上的云彩就会慢慢聚集到一起,汇聚成你的心里所想的,也是最想见到的那个模样。当时年纪小,也信以为真了,就像大人们曾告诉过我们:善良的人死后,他们的灵魂升上天空会变成夜晚天空中最亮的那一颗星星,守护着每一个善良的人,我也一样信以为真,甚至到了深信不疑的地步。所以,总是希望哪一天当我以45度角仰望天空的时候,天上的云朵会慢慢呈现出我最想看见的模样。

但是,如果我们再这样不爱惜环境,我们就再也不会看到像苏黎世那样湛蓝的天空了,就只能看见一片灰蒙蒙的天空了,就只会让人产生烦躁、不安和压抑的情绪。

篇2

孔子上前问:“小朋友,你们在这里争论什么呢?”“我们在说关于太阳的事情呢。我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近,中午时离人远。”“不对不对,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远,中午时离人近。”

“哦?”孔子听了他们两个的见解,疑惑地问,“为什么这样说呢?”“太阳刚出来时很大,你看――”说着,一个小孩指了指半山腰的太阳,“像车盖一样呢。中午时却小极了,像一个盘子一般。这难道不是近时大而远时小的道理吗?”孔子禁不住点点头:“有道理,有道理。”

另一个小孩不服气地站在一旁,说:“才不是呢。太阳刚出来时还很凉快,中午就非常热了。我们可以感觉到现在很热了,就是因为到中午了。所以――”小孩拉长了调子说,“太阳刚升起时离我们远,中午才是近的,难道不是吗?”“是啊!”孔子道。“那么,如果你不信我的话,可以问问孔子先生啊!”一个小孩说。“对啊,我们谁对呢?”“这个嘛……我也不知道。”两个小孩笑着说:“哈,谁说你知识渊博啦?”不过他们很快又沮丧起来:“看来这事儿没有结果了。还有谁会知道呢?”

“不,有结果。”我从一旁的灌木丛后走出来。他们用审视神鬼的眼光看着我。孔子首先反应过来:“你是谁?怎么这副打扮?”我半天才反应过来,自己身上是现代服装啊!“我来自未来,是二十一世纪的人。不知道为什么穿越到这儿来了。”我跌进时空隧道,没想到竟然来了这儿,我又继续说:“太阳刚升起来时和中午时,离我们是一样近的。”“啊?那为什么早晨太阳看起来大,中午看起来却很小?”“其实太阳的大小并没变,只不过早上时,太阳升起的背景是树木、远山,所以看起来大些。而中午却以辽阔的天空为背景,自然看起来就小了。”我耐心地为他们解释。又一个小孩忙问:“那为什么太阳刚升起时凉快,中午却热得很呢?”“哦,这个啊。”我顿了顿,又说,“太阳从东方升起,对于我们来说是斜射,产生的热量少,自然会凉快些。中午直射大地,产生的热量多,所以才会感觉很热。”“原来是这样,”孔子高兴地说,“太好了,你来这儿与我们畅谈一会儿如何?”“好啊,非常荣幸!”

在这天里,我与孔子不断地交流着科学知识……

自我评价

《两小儿辩日》这篇文言文十分有趣,但故事中的一个问题还没有结果:太阳到底什么时候离人近?什么时候离人远呢?连圣人孔子都不能解决。于是,我突发奇想,来了一个“穿越”,为孔子与两个小孩子讲解事情的原因,于是有了这篇文章。

家长链接

篇3

与其称呼我们的语文老师为郑老师,不如沿用古人的叫法,称之为郑先生.郑先生教古代文言文与作文的方法时,可谓独树一帜。

郑先生讲课很有幽默感。常常把人物形象幽默化。比如:在讲完<<论语十则>>后,郑先生开始滔滔不绝地讲关于孔子的故事,从孔子的学生编写<<论语>>到“批林,批孔”…..在先生讲到“批林,批孔”这个故事时,天真地说一句为“孔子”申辩的话:这老毛真是的,批老林(林)就0K 啦,干吗还批“孔老二”呢?”这一席话令我们哄堂大笑,一个个笑得前仰后合,甚至有人笑得眼泪都出来了。先生用幽默使我们更深入,更认真地探索每一道题目.

先生上课有两大”绝招”,第一个是上述的幽默,潜移默化地使我们不知不觉中学到新知识。第二就是讲课的激情。

当先生讲课讲到最时,神态会变得严肃。有一次,先生从古代六经中的<<乐经>>消失说起,到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时候,也就是这节课最的时候.只见老师紧锁双眉,紧握双拳,声音宏亮,带着悲伤的语气把<<乐经>>消失之迷从头到尾地说了一遍.我们听得津津津有味,连下课铃响了也浑然不觉.

吾有此师,乃三生有幸,吾日后定当好好习之,决不徒费尊师的教诲之劳也!

篇4

关键词:《论语》教学互动 兴趣 启发 学思结合

目前教育改革的呼声很高,新的教育观念不断涌现,教学方法层出不穷,教育教学乃是传授知识与学问的亘古话题,反映的是教者与学者之间的关系,因而古圣先贤关于教育教学的思考对于当今仍然适用,有很多内涵值得挖掘,并且推陈出新。《论语》中孔子的教育思想和经验诸如教学相长、不愤不启、循循善诱、学思结合、切磋琢磨等,都蕴含着教学互动的方法,迄今仍对教育者有较大借鉴和启发,当今的许多教学方法也是其在新情景中的一种应用。

一、“知之、好之、乐之”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知之者是被动接受,好之者已是主动追求,乐之者则达到执着痴迷的状态。就课堂授课而言,学生“知之者”就是常见的以教师“一言堂”为主,学生被动听讲的授课模式;而“好之者”的状态是让学生对课堂内容产生兴趣,比如导入新课,“好的导语像磁石,能把人们分散的注意力一下子聚拢过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催人奋进”,因此许多老师对于导入新课狠下功夫,以引起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兴趣。一位老师在上作文课时,抛出一道智力趣题:如果让你画一幅题为《深山藏古寺》的画,你将会怎样构思?如何体现这个“藏”字?这样的题目有一定挑战性和开放性,既吸引了学生兴趣,又迎合了学生的心理需求。此时学生们积极地各抒己见:有的说画一座大山,山上坐落一座破旧的寺庙;有的说画了一片树林.露出寺庙的一角;还有提出可以不画寺庙,只画一座山,再画两个和尚挑着水在蜿蜒的山路上行走,这一创意让学生们拍手叫好。然后老师就同学们的设想而作分析,很多同学受到鼓舞,情绪高涨。在此导入的帮助下,学生对琢磨作文立意如何新颖一事自然而然产生了兴趣,也不会觉得这一要求离自己很遥远、难以做到。另外,教师通过图表、视频和音乐等多样化的方式让学生产生主动探索学习的兴趣,也能达到“好之者”的效果。有了“好之者”的主动追求,便能为“乐之者”的境界打下坚实的基础。如果老师能及时肯定学生的想法,并结合学生的个人兴趣进行鼓励,那么学生在探索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上就会体验到“获得”和“征服”的乐趣,长此以往,学生就能产生浓厚兴趣,开始自己琢磨研究,为之痴迷,从而达到“乐之”的境界。

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孔子是我国首创启发式教学法的教育家,《论语・述而》中“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就是启发式教学的反映。此句“愤”、“启”相对,“悱”、“发”相对,“启”与“发”是一对非常重要的教学范畴。 “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为开其意。发,为达其辞。物之有四隅者,举一可知其三。反者,还以相证之义。复,再告也”。启的原本写法是“”,所谓“”,就像用手开门一样,用言语打开人的心扉。“发”本意是射箭之意,这里是使动用法,“使……发”的意思。“”和“发”紧密相连,先后发,发是的深化和升华。后人将“”和“发”连用,更强调完整的过程,反映教与学的互动,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孔子此话的意思是老师要把握启发的时机,是在学生出现疑问、比较迷茫、迫切想要解答时,再进行适当的点拨和启发,这往往是学生对于一个问题已经有所深入和思考时,老师对其指点,就好像给了他钥匙,开启了他解答的大门,顿时豁然开朗。如果给学生讲授一点,他能打开思路、广泛联系、触类旁通的话,这样的学生是值得教的,是可造之材。在教导学生时要看准对象和时机,如果有学习和请教的强烈愿望、愿意开动脑筋钻研问题的时候再点拨和启发他们,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这样才会收到良好效果、事倍功半,不是一味地填鸭和硬性灌输。

三、“循循然善诱人”

孔子善于了解学生们不同的习性和兴趣,循循善诱。这样的教学方式,受到了弟子们的称赞,在《论语・子罕》中,颜回就曾经总结性地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此即对W生要耐心细致,启发诱导,一步一步,由浅入深,循着知识的逻辑,引导学生升堂入室。

维果茨基所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与孔子的这一原则有相通之处。孔子根据“中人以上”这一判断,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可以语上也”;而“最近发展区”即“在同成人合作的条件下,在他们的指导帮助下,儿童所获得的在其自主活动中原本力所不及的发展水准。”这里的“成人”便是孔子这一类懂得循循善诱的师长,“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是他们现今所学的知识体系,而他们又是可以超前学习的。作为教师要耐心地引导,在设置问题时有一定难度,让学生学会“跳一跳”才能摘到“桃子”;通过层层引导给学生架起“隐形的梯子”帮助学生跳起来,激发学生思考的主动性。例如,在上《两小儿辩日》时,若老师直接便问学生“为什么孔子不能决也?”,学生可能一时对这个问题不知从何下手。而此时老师先通过几个过渡性的问题如“两个小孩判断的标准是什么?《论语》中表现孔子对待学问态度的句子有哪些?”这些是学生能基于以前学习基础回答得出来的。让学生通过这些问题的回答来逐步了解孔子,理解是客观事物的复杂多变导致孔子不能轻易下决断。就这样通过一些阶段性的提问,把思考的接力棒交给学生,帮助学生解决原本较难的大问题。

四、“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关于学与思的辨证法,在《论语・为政》中有明确表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精辟见解。“学”是占有知识材料,“思”是思考分析问题。一个人如果不好好学习,只是整天苦思空想,那就会陷入瞎猜的境地,不脚踏实地,很盲目、很危险。《论语・卫灵公》中,他曾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就是强调要先学,学是基础。

另一方面,只学习而不思考也会茫然无所得。一个人在占有文献材料以后,还一定要进行分析思考,才能消化理解,才能有所提升,化为自己内在的知识。所以学思是缺一不可的。在语文教学中,老师不仅仅要教学生答问题,更要学会问问题。“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已矣”从这便可以看出孔子十分重视学生的问,而孔子的问答教学一般为学生提问,或组织大家讨论。所以孔子特别提倡独立思考,切问近思,追根求源,遇到问题要多问几个为什么,以便培养思考能力。有的老师便给予学生发问的空间,让学生在课堂上针对文本提出自己的困惑,并让大家一起来思考、讨论,查验资料,得出最佳答案。这样的活动和教师满堂提问相比,更能让学生进行主动的深入思考。学和思都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行为,学生通过老师的教来学,通过向书本、向社会来学,结合自身的实际和兴趣,观察和思考,寻找独特的视角,开拓自己的领域,将学和思结合起来,最终学有所得。

五、“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孔子在教学法上提倡师生之间相互切磋、共同讨论,以收到教学相长的效果。《论语・学而》记载子贡听了孔子的教导后,领会了“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即切磋琢磨以制成器或成就道德的道理,孔子非常高兴。孔子的教学是民主的,他乐于接受来自学生的批评,对于不肯提意见的学生反而要责怪。建构主义认为, “每个学习者都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事物的理解, 从而不同的人看到的是事物的不同方面”。实际教学中,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和教师的假想存在着差异,这也是为什么尽管教师做了教学预设,到了实际教学仍会有不同的观点存在。而建构主义主张增进学习者之间的合作,例如小组讨论模式,让他看到那些与他不同的观点,进而使其理解更加全面、更加丰富。小组讨论的模式可大可小,并不局限于讨论文本的某一个问题,应该更灵活运用。例如老师在讲习题课时,他给予学生更多自主,当学生对某一问题产生争议时,他并不急于盖棺定论,他会让一位学生先谈自己选择这个选项的原因,再让有不同看法的学生勇敢发表自己的观点,接着让两名学生当堂辩论,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此问题的印象,也使得学生学会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更有理有据。这是一种学生之间的互相切磋。同样老师也可以抛砖引玉,自己摆出错误的或有问题的答案,让学生学会挑战权威,发表自己的看法,师生之间互相切磋,一起琢磨怎样的答案是更完善精准的。在这样的合作性学习氛围中,能够彼此取长补短,互相启发,更能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孔子“切磋琢磨”的学习思想含有建构主义的特征。

上述五点,是孔子《论语》中教学互动的几种方法,也是当今教育现实中的理想追求。因此,抹去浮华与喧嚣,返璞归真,沉下心来,重新找回古圣先贤教育教学的真谛,能切实扭转当前教育中的娇柔做作、急功近利的浮躁之风,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乐之”;学校应鼓励广大教师积极“充电”,改变教育教学观念,循循善诱,采用“切磋琢磨”的讨论方式,教会学生“学思结合”,从而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增进情感,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篇5

运用声象媒体,创设良好的习作情境,让学生在愉快的情绪下写作,能激发学生“爱写”的兴趣。学生突破习作时“无话不说”,“无事可写”的难点,掌握写作技巧,是高级的智力劳动。要让学生在心理上不紧张,不畏难,靠大谈作文意义,重要性之类的抽象道理并不能奏效。必须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运用直观,形象,新颖的感染力,可视性强的多媒体调动学生观察,思维,联想等智力因素,已及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参与习作为乐事。如:完成“范文引路”环节后对学生说:“为了明年的桔子成熟有更多的人来品尝桔子,我们到桔园观赏观赏,看看桔子有哪些地方惹人喜爱,然后写信向外地的亲朋好友介绍,好吗?”接着显示电脑,随这欢快的乐曲声,屏幕上呈现出一片桔子成熟的丰收景象。学生一下子被吸引住了,个个目不转睛地望向悬挂在树上的桔子,满筐的桔子,剥了皮的桔子,如临其境,如闻其香,如尝其味,情不自禁地小声议论起来。一个学生说:“桔子成熟时,当你走进桔子园,就能看到一个个桔子沉甸甸地挂在树枝上,阵风吹来,树枝摇呀摇,好像在欢迎来自全国各地的朋友来品尝佳果呢!”学生说完,再次显示电脑,选择“桔子”“一个个桔子”“桔肉”等定格镜头,要求学生有顺序地抓住特点观察,描述。学生个个都会仔细看,认真想,大胆说。

这样,按学生习作的心理特点,适当运用多媒体中形,声,色并茂的特殊功能,让学生的视觉,听觉等感官交替使用,学生始终处于兴奋状态,注意力集中,能很快抓住“事物”的特点,“有话可说”,“有话想说”,又能学会“从整体到部分”,“由外到内”的观察方法,使学生“有话会说”,达到提高单位时间內学生学习活动的有效率。这种功率,不但能使学生对写作过程和写作结果产生成功的心理体验,而且会对作文产生影响浓厚兴趣。

二,多媒体作文教学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作文教学必须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只要善于观察,做生活的有心人,才能写好文章。即教学生如何摄取有效信息,提高信息输入率和质量,增强作文的感性材料。多媒体在显示中可有意定格,重播再现等功能,可为教学提供观察。在讲评时还可以结合电脑显示将学生作文片断同步播放,供全体学生对照评析,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去观察,体会观察事物的方法,帮助学生再现感知阶段的物象,完成从形象到抽象的飞越。如:以《可爱的猫》,《我家的狗》等动物命题的作文,可选取对形态,动作,睡眠等的描写画面,按照说明顺序,重新组合,并给学生显示,使学生从中了解和细致观察其属性,从各种感觉去体会老师的指导,边组织自己的文章,他们在观察中轻松地完成了作文,也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篇6

关于孔子诞辰日的基本介绍:

在孔子诞辰日,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台湾、大韩民国、日本等地都有纪念活动。在文庙举行祭孔典礼是常见的正式纪念活动。 有不少儒家弟子把孔子诞辰日称为圣诞节,但并没有被法定化。在中国目前尚未被官方确立为法定节日(1985年开始将9月10日订为教师节)。台湾,孔子诞辰日的阳历日子(9月28日)为法定教师节。 在香港,孔子诞辰日不是法定假日或公众假期,只有部份学校会放假,但于2006年10月,香港孔教学院表示与香港的一些宗教团体就孔子诞辰日的夏历日子成为公众假期达成共识。

【活动方案范文】

一、活动宗旨:

最是书香能致远,在社会大力倡导阅读的大环境中,我校首届读书节将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展示我校四年来阅读教学成果,营造书香校园,并着力引导老师和家长都从弘扬民族文化,促进终身发展的高度来对待阅读,引导孩子热爱读书,抓紧读书,善于读书。让师生亲近书籍,让阅读成为师生的一种生活状态,让书香浸润中英文教育。

二、活动主题:

纪念孔子诞辰中英文实验学校第二届读书节。

三、活动口号:

读经典书,做文明人。

四、活动时间:

2016年9月24日~9月28日

五、活动要求和主要内容:

要求全校学生都参与这项活动,每项活动的负责老师要精心设计和准备,确保活动质量,把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让师生真正感受到阅读也是节日,并感受到阅读的快乐。

六、读书节系列活动:

(一)开幕式

1、时间:9月24日(星期一)上午第一节课后

2、地点:升旗台操场

3、议程:(1)主持人:白洁

(2)卢校长宣布开幕、鸣炮

(3)王副校长致辞

(4)教研组长宣读阅读之星及各类获奖名单。

(5)阅读之星代表宣读阅读宣言

(二)播放经典诵读指导片《走进李白》

(1)时间:9月24日晚6:20开始

(2)地点:各班教室

(3)播放:勤鹏鹏、蔡永亮

(三)读书成果汇报展

1.演讲比赛

(1)时间:9月24日(星期一)下午2:30开始

(2)地点:小学部阶梯教室 负责人:陶亮俚

中学部英语俱乐部 负责人:李新兵

各班级分别推荐1名学生参加,由各语文老师于9月19日上报给负责人。负责人负责组织评委评选出奖次。获奖名单于9月27日上报教研组长。

2.专家讲座及经典古诗词教学

(1)时间: 9月25日(星期二)

上午第一节:李白艳(中学)、戴建荣(小学)

第二节:林金辉、陶亮俚

第三节:陈曦

下 午:专家讲座及点评

(2)地点:阶梯教室(小学)、多媒体教室(中学)

(3)负责人:毛桂琴

(4)主持人:王腾生(中学)、白洁(小学)

(5)参加对象:中小学语文教师

3.现场作文赛复赛

(1)复赛时间:9月26日下午2:30开始

(2)地点:阶梯教室

(3)负责人:中学部 苏海燕 小学部 曾德思

(4)评委:中小学语文备课组长

要求:1、中学部、小学部高年级各班级由备课组长负责,各语文教师组织先于9月20日前进行初赛,参赛班级每班评出6名选手参加复赛。名单由各备课组长按学部于9月22日上报苏海燕、曾德思老师。

2、负责人要组织老师评出奖次,获奖名单于9月28日前上报白洁老师。

4.八、九年级辩论赛(论题:郑晓斌负责选题,于9月3日前告知辩手负责人)

(1)时间:9月26日(星期四)晚7:30

(2)地点:阶梯教室

(3)参加对象:七年级学生

(4)辩手负责人:连伟文(八年级) 林金辉(九年级)

(5)主持人:郑晓斌

评委负责:甘元章 会场座位、学生秩序负责:李坤段长及各班班主任

5.五、六年级辩论赛:(白洁负责选题,于9月6日前告知辩手负责人)

(1)时间:9月27日(星期四)晚7:30

(2)地点:阶梯教室

(3)参加对象:五、六年级学生

(4)辩手负责人:陈美兰(五年级) 丘林生(六年级)

(5)主持人:陈美兰

会场座位、学生秩序及评委总负责人:钟平源

6.讲故事比赛(小学低年级)

(1)时间:9月27日上午8:00开始

(2)地点:阶梯教室

(3)参加对象:小学低年级学生

(4)负责人:康玉莲

各班级分别推荐1名学生参加,由各语文老师于9月19日上报给负责人。负责人负责组织评委评选出奖次。获奖名单于9月27日上报教研组长。

7.成果展:师生作品专刊(连伟文负责)十月底出好。阅读之星、手抄报、读书感言、美术书法等作品展在23日晚要求各负责人组织教师统一展出。

(四)开展书香超市和跳蚤市场活动

1、时间:9月27日下午2:20开始

2、地点:教学楼下及孔子像旁操场

3、(1)总负责人:蔡晴海(联系两家书店及活动策划)

(2)书香超市负责人:陶亮俚

(3)跳蚤市场负责人 : 蔡晴海

(4)各年段学生书籍整理、零钱准备、销售人员等:各备课组长

(5)各年段学生组织:各年段长

秩序维持:钟平源、郑齐眉、体育老师

(五)祭孔活动

(1)时间:9月28日上午第一节课后

(2)地点:孔子像旁 (3)对象:全校师生

(六)闭幕式

纪念孔子诞辰中英文实验学校第二届读书节

经典诗文诵读汇报演出节目安排

1.三字经 三年级学生 指导教师:康玉莲 赖雪莲

2.大堰河,我的保姆 六年级学生 舞蹈:林惜英 朗诵:陶亮俚

指导教师:陈曦

3.古诗新唱 级学生 指导教师:黄丽君

4.钗头凤 诗朗诵:白洁、陈曦 舞蹈:颜晶晶、甘久彬

5.诗朗诵 七年级学生 指导教师:李新兵

6.诗伴舞 五年级学生 指导教师:林惜英 陈美兰

7.情景诗表演《乡愁》 四年级学生 指导教师:黄妲瑜

8.舞蹈《举手发言》 二年级学生 指导教师:李晓燕 方晓清

9.鲁迅诗朗诵 朗诵:赖灯海

10.赤壁怀古 校武术队 朗诵:卢梓光 指导教师:郑京京、蔡阳

11.沁园春.雪 全体语文教师 演唱:黄丽君、郑京京

备注:

1.时间:9月28日(星期五)下午1:30

彩排:9月20日(星期四)下午2:00

2.地点:大礼堂

3.策划:毛桂琴、王腾生、白洁

4.节目监督:郑宝莉、卢梓光、黄丽君

5.舞台布置:美术组

6.灯光音响:潘剑桥、欧阳芸

7.小主持人指导:林顺丽

8.各节目音乐录制等:甘久彬 卢梓光

9.后台监督:钟平源、郑齐眉

10.秩序维持:各年段长

11.摄像:蔡永亮、勤鹏鹏、邱志亮

12.节目单设计:陈居权

13.内容:(1)汇报演出 (2)彭副校长致辞总结,宣布闭幕

附:活动前期准备工作

1.9月17日至9月21日进行孔子诞辰及读书节活动宣传。文学社连伟文负责

2.征集读书感言(卡片大小一致)。每班各挑选6条于9月12日前送赖雪莲(小学部)、陈艺勤(中学部)老师处参加评选。分小学部和初中部分别评出奖次,并于9月17日~22日期间在阅览室布置好。赖雪莲老师事先量好阅览室桌面长宽,按规格负责向总务处申报购买玻璃。总负责赖雪莲老师。

3.四年级至九年级各班于9月20日前进行现场作文比赛。 各备课组长负责统一命题、每班评出6名选手参加复赛,名单由各备课组长按学部于9月22日上报苏海燕、曾德思老师。

4.初中部手抄报比赛 。每班挑选6份参加评选。负责人:曹伟偶。

5.阅读之星展(照片及读书心语)。各语文老师于9月15日将阅读之星相片(艺术照)及读书心语一并交给陈居权老师,负责人:陈居权、杜安成、彭华杰

6.美术书法展。负责人:邱志亮、窦怀茜

7.书香班级、书香寝室(各班主任及涉及的生管老师按评比内容负责安排布置)。陈居权老师负责安排美术组人员评选。每个年级按50%比率评出名次。9月19日前布置好,20日下午课外活动期间评选。

8.氛围布置:彩旗、会场桌椅、条幅、标语等。 负责人:钟平源

9.刻章: 中英文实验学校读书节淘宝章 负责人:白洁

11.各奖项负责:王腾生

⑴.个人奖 a、阅读之星58名(小学二年级至九年级每班一名);b、现场作文、手抄报、美术书法、优秀辩手、演讲和讲故事比赛等个人奖励。

⑵.集体奖 a、书香班级b、 书香寝室c、优秀辩方

12.奖状书写:陈居权、邱志亮 于9月22日前完成交给毛桂琴老师

备注:

⑴.各负责人拟订活动计划(如奖次、评委名单、评分标准等)于9月15日前交给王腾生老师。

⑵.各负责人务必于9月20日前将获奖名单交一份给陈居权、邱志亮老师,一份给教研组长。

⑶.奖状打印由文印室负责。奖项名称、份数由王腾生老师负责。

篇7

今年是第二十三个教师节,按从我三岁上幼儿园开始有老师,如果每个教师节向老师问声:“老师好!”,这样算起来也有8个了,但大多数的情景都忘了。

对教师节印象深的是从去年四年级开学开始,语文第一单元《师生》学了四篇课文,分别是《师恩难忘》、《孔子和学生》、《爸爸的老师》和《一位影响了我一生的老师》,班主任由老师还让我们准备关于教师节的手抄报,那时侯感觉教师最伟大,长大后我也要当老师。

爸爸问我:“老师们为了教育好你们非常不容易,你该如何报答老师呢?”我说:“班主任老师说了,今年教师节同学们都不允许给老师送贺卡、小礼品等的东西。”

爸爸又问我“那你就没有任何想法和表示吗?”我说:“好好听老师的话就行了,如果按老师的要求上学不迟到,上课认真听讲,下课按时完成作业,考试取得好成绩,老师是最高兴了。”

爸爸听了我的回答说:“好!听话,听老师的话,是在教师节送给老师最好的节日礼物!不要愣着了,赶快写篇作文吧,题目就叫《听话——送给老师最好的礼物》”。

篇8

    关键词:古代文论;形式批评;研究

    提到文学的形式研究,论者大多会把目光投向西方。似 乎“形式”批评本是西方文论的产物。纵览二十世纪的西方 文论,在文学语言研究方面的确取得了巨大成就。无论是以俄 国形式主义和英美新批评为代表的“语言形式”,还是结构主 义文艺理论的“结构形式”;无论是符号学理论的“符号形 式”,还是神话原型批评的“原型”和格式塔理论的“格式 塔”概念,这些形形的批评理论都可归之于“形式批评” 的范畴。六十年代以后的接受美学、解构主义、女权主义、新 历史主义等等,也都给文学语言问题以优先的地位和特别的关 注,并且从各自的角度提出了各式各样的观点。可以说,西方 二十世纪文论是以文学语言的研究为重要标志的.zclunwen.com

    中国古典诗学是以汉语言文字为基础的,汉语的独特性决 定了中国诗歌在形式方面的天然优势。中国古典诗学在形式批 评方面有诸多阐述,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古代文学创作的“形式”之美 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具有丰富的形式美。而中国古代文 论一方面强调“言志”、“宗经”、“载道”,另一方面又始 终对诗歌语言问题相当重视,产生了大量的有关诗歌语言的论 述,其成果无论从数量和质量上都远远超过了西方传统文论.

    以唐诗为例,唐诗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高峰,其形式上的 成就远远高于内容。几万首唐诗里表达的思想情感,如爱国思 乡、友情爱情、春愁秋恨、山水隐逸等,在先秦至六朝的诗歌 里已表达的很多了。哈罗德·布鲁姆说“:一部文学作品能够 赢得经典地位的原创性标志是某种陌生性。”唐诗中的情感肯 定已不存什么陌生性了,只有语言而且是不断翻新的语言,才 使唐诗赢得了经典地位.

    汉语的诗性也促成了中国古典诗歌的独特魅力。中国古 典诗学是以汉语言文字为基础的,汉语的独特性决定了中国诗 歌在形式方面的天然优势。王力指出:“因为汉语是单音节, 所以排比起来可以弄得非常整齐,一音对一音,不多不少。有 了这种特性,汉语的骈语就非常发达。”正因为此,中国古典 诗歌在对偶、平仄、用韵等诸多方面是颇为讲究的。与这一创 作现实相适应,中国诗学在这方面的理论总结和思想阐述也异 常丰富。流传甚广的贾岛“推敲”的故事,郑谷“一字师”的 故事都是古代文学史上著名的推敲辞章的桥段。杜甫“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词句,表现了他对锤字炼句的 重视。白居易令老妪解诗,王安石诗中“春风又绿江南岸”的 “绿”字,改十许字才定稿为“绿”。文学史上这样注重文学 形式锤炼的例子不胜枚举。也正是古人对于文学形式美的不懈 追求,这些优秀的诗篇才能给我们以独特隽永的审美感受.

   二、古代文论的“内容”与“形式” 当然,我们只是为了说明问题的方便,才把文学分为内容 和形式。实际上中国文学的内容和形式是不可分的。古代文论 中“文”、“质”作为对举的观念范畴,论述了内容与形式的 关系。文质说源自《论语·雍也》:“子曰:‘质胜文则野, 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早在孔子就注意到了 内容与形式统一,认为这才是君子作文的准则。孔子的这一理 论对中国古代文论的影响最大,引发的论述也最多,几乎古代 的每个有影响的文论家都谈到过这个问题.

    汉代的扬雄继承和发挥了孔子文质兼备的思想,刘勰还 把“文质”辩证统一关系看作是推动文学创作发展的内在基本 因素。王充的“言事增实”说,陆机的“辞达理举”和“尚巧 贵妍”说,刘勰的“情采”说,韩愈的“陈言务去”和“气盛 言宜”说,柳宗元的“文以明道”说,白居易的“尚质抑” 说,欧阳修的“道盛文至”说,程颐的“作文害道”说,黄庭 坚的“理得辞顺”说等等。“文质论”探讨的是文学的语言形 式与内容的关系,总的来看,重内容但又讲求文采的观点占上 风。中国古代的“文质”理论及其所体现的中国古代文学历史 发展的艺术辩证法,以及其中对文学形式的论述在今天仍然具 有重大的文学理论意义.

    中国古代文论中有关文学语言的论述是相当丰富多彩的, 对于文学语言形式,所论及的问题也非常广泛和深入。有些论 点极富启迪性,是一个重要的理论资源宝库。我们可以站在现 代的高度上对传统做出新的阐释和评价。继承借鉴传统文论对 形式批评的丰富论述,对我们今天的理论研究无疑是非常有益 的.

    参考文献:

篇9

你的背影,伴我成长。你的背影像一条缓慢的河流,时刻滋润着我幼小的心灵,你的背影像一盏盏的台灯,为我指引正确的道路,你的背影更像一缕缕温暖的。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有关伴我成长作文600字,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有关伴我成长作文600字1俗话说得好:“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从小,我就在长辈们的教导下读唐诗“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吟宋词“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听他们讲、论、叙、谈四大名著,教会我什么是做人的道理,生活的真知。尽管他们讲得如痴如醉,我也只是囫囵吞枣地听一遍就算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也慢慢爱上了经典语句,便开始重新翻阅了一些曾读过的名著古书,就好比《论语》,即使有众多翻译过的现代文,白话文,我还是钟情于孔子原话中的深刻哲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学不思便迷惑而无所得,只空想不学便精神疲倦而无所得。“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谦逊是中华名作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优良传统,孔子通过自身的言行,向人们证明着这一点。当然,在《论语》中,能够影响我的生活学习态度的,远远不止这一句、两句,一段、两段而已,它是领导我一路成长的良师益友,是为我指点光明的希望。

经典,让我从日日月月的积累中成长起来,汲取着知识与经验,正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我想:经典,大概就是要告诉我们这个意思吧。

臧克家说过这样一句话:“读一本好书,就像和一个高尚的人在谈话。”经典是中华文化中一抹最亮丽的景色,沉浸其中,你将渐渐成为一个高尚的人。细细品味,细细感受,你的思想将得到提升。让我们大声诵读经典,继承灿烂的中华文化吧!

有关伴我成长作文600字2小时候的我们就常听说:“坚持就是胜利”,于是这辈子,我们的一生都多了一份有些痛苦的“诅咒”,但换来的却常常是那风雨过后的彩虹。

第一次听到坚持时,我认为坚持只是每天坚持做一件事罢了,学钢琴时,妈妈说:“坚持就是胜利”,于是我每天都练习弹钢琴,不管时间长短,认真与否,我都相信我一定会成功,现在想起,都能到感到幼时的天真。

后来,我渐渐长大了,对坚持又有了一种新的看法,在一次小绳的测试中,一向弱于跳小绳的我显得格外紧张,一声“开始”后,我手脚并用疯狂得摇着小绳,但是我慢慢的感到体力不支,摇绳的速度慢了下来,感觉空气都像被我吸干了一样,但是我并没有放弃,而是咬着牙坚持了下去,一声停止后,我一下子瘫倒在地,但是我却笑了起来,因为我超越了自己,我跳了很多很多,就在那一刻,我终于懂得了坚持的真正的含义。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坚持含义也理解的越来越深,虽然考试没有考好的时候,偶尔会控制不住自己会暴躁不堪,但是我会努力调节自己的情绪,让狂风暴雨能雨过天晴变得风平浪静,我会想:“这句能是上天派给我的困难吧,让我磨炼。”所以正因为这种持之以恒的精神是我得到了老师的夸奖,以及同学们对我的信任。

人们都说:“坚持就是胜利。”我明白了这句话真正的含义,因为我触到了那五彩缤纷的彩虹,其实,坚持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我们不能因为一点的困难而丧失了勇往直前的勇气,你学会了坚持,你的一生会更加多姿多彩,也正是因为坚持伴着我,让我真正的感觉到了成功,是我不怕困难,坚持到底!

有关伴我成长作文600字3经典确实有趣。它不仅丰富了我的知识,还带给了我美的享受,让我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魅力。

上小学以来,我们学校开展了各种经典诵读活动,晨读经典,一起读吧,元旦经典诵读朗诵比赛,逐渐的,我和经典交上了朋友。甚至在家里写完了作业,我都会读读这些经典,什么《唐诗三百首》、《三字经》,我都已经读得滚瓜烂熟啦。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和不懂的词语,我都会请教我的字典老师。有时候我读的入了神,连爸爸叫我吃饭,我也没反应,常常读得如痴如醉。

这些经典故事诗文也带给了我许多好处,比如在考试卷上,有时候会出一些这样的题:在相应的情境下写诗句,这时,我脑筋一转,轻而易举就写下来了。当然,这些经典不仅仅只是让我们应付了考试,它很有趣,在有趣中教会我们在生活中为人处世的道理,陶治了我们的性情,开阔着我们的视野。

关于读经典,还有很多小故事呢。记得刚学《论语》的时候,当我读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的时候,我并不明白这句话的意思。于是去问妈妈。妈妈告诉我,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读书做人的道理,他说他每天都会反省他自己,为每个人做事,都尽力了吗?与朋友交往有没有忠诚?老师传授的知识,他自己都温习了吗?我受益匪浅,连孔子这样的伟大思想家都能严格要求自己,更何况我们呢?

我们的成长离不开经典。书能增加人的气质,经典更能使人的境界升华。我们一点点地成长,不可能一下子明白世间的美与丑,善与恶,对与错。此刻,经典就是我们最好的老师。他们指引着我们一步一步走向光明,走向希望,让我们像纯净的萌芽一样,渐渐绽放出最动人的花。

经典是我形影不离的好朋友,一直陪着我。在成长道路上,我与经典同行!

有关伴我成长作文600字4在这成长的漫漫旅途上,是什么,伴着我成长?我的回答是:努力。是努力,激发出我永不言弃的信念;是努力,促进我渴望上进;是努力,让我孜孜不倦地追求知识。是努力,伴我成长。

在成长的路上,有无助、迷惘、失落、痛苦和煎熬。这些让人害怕的情绪都会在每一个夜晚,无可抑制的迸发出来,直戳你那毫不防备,孤零零的心。你无法躲避它,只能抬起头来直视着它。

又是一个夜,天又黑了。随着天空的不断沉默,时间的不断流逝,过去与未来的交界点即将到来。学习抑或生活,每个新的一天都站在努力的起跑线开始一整天的奔跑。快零点了,仍不断地挥动着的手中的笔杆子,笔尖在洁白的纸上不断飞舞跳跃,留下无法抹去的印记。当笔尖停止转动,那种疯狂的寂寞、迷茫、无助又使我急躁地要抓狂。脑海中不断浮现着刺人的语句:“这么认真,没用怎么办?”“别人都睡了,就你一个人还在傻傻坚持。”“你这么努力,能有什么用?”我焦急、我恐慌,我失落,我想放弃。真是叫人急得想落泪!

但老天总帮助着那些困惑的孩子。另一种情绪又在我心中油然而生,像美好洁白的花朵悄悄绽放。“不要害怕!相信着你自己!尽管你迷茫、丧失自我,但在你的面前,还有无数条路,而条条大路通罗马。就这样一直努力走下去吧!只要你还在走,你就在在路上,就还在成长。车到山前必有路!相信吧,就靠着你那股努力劲,在成长路上留下不断前进的足迹吧!”

我好似豁然开朗,想起了一个故事:人刚出生就是张崭新的钞票,是努力让他不断刷新价值,变成百元大钞的。

成长的路上,坑坑洼洼,崎岖不平淡,它浸透着我满腔的热血与汗水,充满我对美好的期盼和幻想。我用努力诠释着成长,只因我成长的路上,有努力陪伴。

有关伴我成长作文600字5从小到大多少次面对挫折,我选择勇敢面对,迎难而上,从而也让我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如今,挫折已不是我的绊脚石,而是一条引领我成长的宽敞大道。

记得两年前的一天,我第一次学游泳。刚开始,我心情无比激动,看到那清澈的水与那条条泳道让我很兴奋,真想一下子跳下去,想象着自己在水里像鱼儿一样的自由自在地游玩。这时教练叫我们集合,教我们一些下水前的准备工作。我那有心思听教练的讲解,不等教练讲完,我就跳到水中。

我刚跳下水,冰凉的水便不停地拍打我的脸,冰冷的水一下把我给包围了。我变得慌张起来,我手忙脚乱地乱蹬,拼命向浅水区游,脚刚刚着地,我便连滚带爬逃回岸上。

我坐在岸边,看着碧绿的水,它不再是我所期待那样的水了。我心想现在的我对水充满恐惧,想起刚才的经历我也不敢下水了。教练让我再下次水再试试,可任教练怎么说,我都再也不下去。看着同学们在水里练习动作,就连比我还小的女孩子也在水里欢乐地嬉戏,玩耍,我越看越不服气,心想:我竟然连比我还小的女孩都不如呀!于是,我试着慢慢下水,冰冷的水再次包围我,我努力让自己镇定起来,回想着教练刚才教的动作,手脚慢慢地划动,我居然也能游两下。我站在水里,这水已经不再让我恐惧了,我反复练习,终于可以游起来了,现在的我与水已经是密不可分的好朋友了。

自从那次以后我面对挫折不再退缩,而是勇敢面对,比如:在做数学题的时候碰到难得题目不再是一味退缩,而是努力寻找解题的方法,一次一次,直到作对。

篇10

这便是他编写论文提纲的方法和过程,先运用发散思维,后运用收敛思维。朱光潜的写作习惯给了笔者很大的启示,因而笔者也在平时的议论文写作教学中有意识地尝试进行审题立意中的思维训练,调动学生的发散思维、收敛思维,以拓宽学生思考的广度,并注重思考的深度,走好议论文写作至关重要的一步。

那么,在审题立意中如何进行有效的思维训练呢?

一、发散思维训练

发散思维又叫作扩散思维、辐射思维,指从同一个思维出发点开始,沿着各种不同的途径去思考以寻找答案的思维过程和方法。作文审题立意中的发散思维,先要找到发散点,也即审题立意的核心,而后,以这一核心为基点,向四面八方扩散,充分调动想象力,沿着不同方向、角度进行思考,通过知识、观念的重新组合,进行灵活多样的思维发散。若是材料作文,学生审出的立意即为发散点,若是命题作文,标题即为发散点。下面,笔者以活出自我的命题作文为例,谈谈如何进行发散思维训练。

老师先启发、引导学生,让学生提问:关于活出自我,你们可以提多少个问题?(调动学生运用发散思维。)然后把学生的问题逐一写于黑板,大致如下:

什么是活出自我?为什么要活出自我?怎么活出自我?活出自我有什么好处?活出怎样的自我?

授课中,若发现学生的思考较为单向,只从正面作思考,教师可适时点拨:你们的思维都是从正面角度出发,较为单向,也可作逆向思维,或创新质疑等。

启发后,学生进一步思考提问:

一定要活出自我吗?不活出自我的人为什么而活?活出自我有坏处吗?在什么情况下会有坏处?不应该活出怎样的自我?

二、收敛思维训练

收敛思维,又叫作集中思维,指对问题进行相对正确的解答,每一思考步骤都指向相对正确的答案,使多种已知信息从不同的方面集中指向同一个目标去思考。这种思维方法是把广阔的思路聚集到一个焦点,从不同来源、不同材料、不同层次中寻找出一个相对正确、接近真理的答案。

仍以活出自我的命题作文为例,在进行发散思维训练后,在学生深入思考的前提下,可先请同学们集体交流,再师生共同交流。通过生生、师生共同探讨,对问题进行归类梳理、收敛解答,以趋近真知。

大致梳理如下:

1.什么是活出自我,它是建立在什么前提下的什么品质(不是什么)?

它是建立在对自己有正确认知的前提下,不轻易受外界影响(包括外在人、事、主流思想或传统价值观影响等),有自己的个性、思想及对世界的看法。但它又不等同于一意孤行、刚慢自用。

2.为什么要活出自我?

逆向思维:活出自我的对立面不活出自我。

不活出自我的人为什么而活,根源是什么?(追问原因,比如亲人的期待、社会的标准、主流价值观、物质财富名利等,教师可推荐简介《叔本华人生哲学》一书中关于名誉一章片段。)

有何危害,反例有哪些?

危害:迷失自我、心理扭曲、面具重重、枷锁多多等;反例:可以是虎妈狼爸下的孩子、药家鑫、如心理学上原生家庭、如名利场中人等。

为什么要活出自我,根据是什么?

体现出个体的生命价值和自我的尊严感等。

活出自我有什么好处?正例有哪些?可引用的道理论据有哪些?

好处:自由、悠然、乐享人生、丰富人生等;正例:可以用陶渊明、庄子、稽康、陈寅烙、李叔同、特蕾莎修女、到非洲做医生的志愿者等。

活出自我什么情况下会有坏处?(补足观点,以避免偏颇。)当活出自我成为一意孤行等的代名词时。活出自我的最高境界应是孔子的七十从心所欲而不逾矩。

3.怎么活出自我?活出怎样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