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说教学设计范文

时间:2023-04-06 08:00: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雨说教学设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雨说教学设计

篇1

教材简析:“可能性”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研究的是不确定的现象,为二年级学生第一次接触。通过不确定现象的教学,能够培养学生全面而仔细地思考问题的能力。教材选择简单而有趣的事情作为研究对象,设计了摸球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真切地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理解“一定”“可能”和“不可能”等词语的含义。“试一试”则通过转盘游戏,加强对可能性的体验,更好地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并作出简单的判断和推理。

教学目标:⑴让学生通过摸球、装球、转盘等活动,初步体验有些事情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情的发生是不确定的,并会用“一定”“可能”“不可能”这些词语来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帮助学生获得初步的概率思想。⑵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初步的判断和推理能力。⑶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建立良好的合作学习的态度。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经历探索过程,初步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教学难点: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事情。

教学过程:

1.游戏活动,体验“一定”和“不可能”。创设情境,谈话激趣: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不同颜色的球,这些球的大小和摸起来的感觉都一样,只是颜色不同。(展示黄和白两种颜色的球。)谈话:现在老师从这些球中选了一些分别装进了三个袋子里,看好每个袋子里是怎么装的哟。①4个黄球;②4个白球、4个黄球;③4个白球。

⑴体验“一定”。提问:如果老师想从其中一个袋子里一定摸出一个黄球,你会建议我到哪袋子里去摸?指名学生发表想法。追问:为什么选择这个袋子?请几名同学上来摸一摸,验证想法。小结:在全是黄球的袋子里任意摸一个球,摸出的一定是黄球。(板书:一定)⑵体验“不可能”。提问:为什么没有人建议我在第三个袋子里摸黄球?指名学生发表想法。请几名同学上来摸一摸,验证想法。小结:是呀,在没有黄球的袋子里,任意摸一个球,摸出的不可能是黄球。(板书:不可能)

[设计说明:着眼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有悬念的“摸球”游戏,使学生对即将的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迅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一定”“不可能”均为确定现象,从确定现象过渡到下一环节的不确定现象,有利于学生体会不确定想象。]

2.操游戏探索,体验“可能”。⑴提问:为什么也没什么人建议这个袋子呢?指名学生发表想法得出猜测:在这个袋子里有可能摸到黄球也有可能摸到白球。师:到底有没有可能摸出黄球呢,请同学自己亲自摸一摸。⑵实验验证(每小组选一名代表到老师的袋子里摸球,并展示摸出得球给全班学生看。)由此得出结论:在有白球也有黄球的袋子里任意摸一个球,虽然有可能摸到黄球,但是到底在哪一次摸出黄球是无法提前确定的。⑶追问:为什么哪一次摸出黄球无法确定?(引导生说袋子里有白球也有黄球,而且看不到摸球的情况)(板书:可能)

[设计说明:通过猜一猜、摸一摸、说一说等活动,在对结果有了预测之后适量进行摸球,从而清晰地感知“可能”的含义,体验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即可能性。]

3.阶段小结,揭示课题。师小结:“一定”“不可能”和“可能”这三个词都能用来说明事物发生的可能性。(师板书课题:可能性)今天我们研究的就是可能性的问题。

4.综合运用。⑴例题教学:课件出示。提问:你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说说小芳、小明、小丽摸出红球的可能性吗?同座位说一说。指名交流,并说说为什么。

[设计说明:经过之前的游戏实践活动,学生已初步体会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因此例题解决的重点和难点是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与同伴交流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说一说、议一议“为什么”促使学生理清思路,准确表达。]

⑵“想想做做”第1题。引导思考:从每个口袋里任意摸一个球,一定是黄球吗?同座位交流。指名在班级交流。

⑶装球游戏。(想想做做第2题)谈话:前面都是根据袋子里装球的情况说一说摸球的可能性,现在给你要求,请你们按照要求正确地往袋子里放球,你会吗?①任意摸一个,一定是绿球。学生按要求装球后展示交流。引导学生总结:只要全装绿球就一定摸到绿球。②让学生设计装球的要求,再根据要求装球。展示交流学生的装法,并归纳总结。

[设计说明: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采用转一装、说一说、议一议等活动,让学生在实验中更好地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开放的游戏活动,便于调动没给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篇2

关键词:高职;医学;视听说;教学内容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39(2016)07-0013-02

1高职医学英语视听说教学内容特性

高职医学院校英语视听说课程是一门集合了词汇、语音、习语、语法、背景知识、记忆力以及概括能力的学科。学生通过英语视听说课程的学习扩宽语音知识,提升语言技能。英语视听说课程不同于英语精读课程,它要求学生高度集中对听力材料的关注度,养成良好听力习惯,培养英语语感,包括听懂基本语音、英语长难句型分析以及短期和长期记忆能力提高等内容。英语视听说课程以多媒体形式进行教学,结合实训场景培养学生交际技能。学生通过欣赏英文教学资源,增加对语境和语用场合了解,能够较好地复述所观看的听力资源,阐述自己的理解和分析,具备用英语复述和组织交际语言的能力;高职学生可以针对特定语境和语用场合中的话题,进行模仿、对话、讨论等;具备用英语解决实际语言交际问题的能力。强调具体的互动际活动、鼓励学生通过真实情景对语言进行体验、学会实用英语知识与技能的目标。同时设计主题任务,要求学生利用网络自主学习,通过相互合作完成可操作性任务,在课堂内进行展示,由师生共同完成任务评估。高职医学院校英语视听说课程按不同的场景设计教学内容,力图营造一种模拟、仿真的英语视、听、说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进行听说技能的训练,激发他们的语言潜力,感受到英语学习的乐趣。通过课堂操练、角色扮演、电影配音、复述情节等教学活动,锻炼口头表达能力,培养个性和合作精神。英语视听说课程的开设不但让学生接触真实的语言环境,还让他们领悟到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的重要性,使学生逐步掌握英语听、说技巧。

2高职医学英语视听说教学内容选取

高职医学院校英语视听说课程教学内容要突出针对高职高专岗位职业需求的要求和适用医学英语的特色。加强教、学、用的充分结合,以必需够用为原则,合理精简教学内容,适当拓宽学生知识面。高职医学院校英语视听说课程教学内容选取要求针对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针对医学岗位培训目标,针对医护资格考试需求。英语视听说教学内容主要分为五个模块:语言知识模块、语言技能模块、交际技能模块、学习策略模块和医学英语模块。分模块教学打破了传统教学“一锅煮”的局面,不同模块侧重点不同,使教学目标更加清晰具体,便于教师选择最合适的教学方法,并且不同模块之间紧密衔接,实现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无缝对接。在英语视听说教学中,适当加入医学英语听说知识,通过专题讲座的形式讲授医学英语基本知识,引导学生进行课外医学英语交际训练,自然平稳地从通用英语学习过渡到与医学英语学习。

3高职医学英语视听说教学内容组织

视听说课程的教学内容首先要确定学习目标,明确列出了各单元在语音、听力和口语训练方面的学习目标和需要掌握的语言训练重点,使学习过程有的放矢,学习效果评估有据可依。其次要进行合理的语音训练。高职学生要提高英语听说技能,语音是基础,学生必须进行大量的语音训练,在注重实践性的同时兼顾趣味性和人文性。第三要进行大量的口语训练,先以日常交际为主,辅以职业交际活动。进行形式多样,内容多彩的对话练习,难度递增,由简单的模仿对话练习过渡到在真实环境下的情景对话练习。以听为先导,逐步进入到说的训练,实现听、说的自然过渡衔接,使高职学生能就日常话题和职业岗位相关话题进行有效的交谈。每个教学单元教学内容可以进行如下的设计安排。

3.1Lead-inactivity1)Oralpresentation:安排在每次课前,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与实际生活、社会热点相关的话题,课下搜集的相关资料并加以整理,在讲台上以PPT的形式作口头信息交流讨论,并接受其他同学的提问,教师与学生对展示结果进行评价。这样的教学内容既有助于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能力,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又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意义建构。2)Watchingandspeaking:教师展示针对主题、新颖的、颇具趣味性的视频、音频、照片、游戏或实物,引导学生进行描述、预测和讨论。目的是想方设法设置情景,渲染氛围,引导学生快速集中注意力,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自主地进入学习,同时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3)Usefulexpression:提供该主题单元中有用词汇和习惯表达。达到四维大纲中的目标语语言大纲对学习者在有意义的情景中做大量的语言、词汇的要求。

3.2ListeningListeningPractice:提供与主题相关的对话和短篇听力材料,或相关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方面的新闻报道和记者的现场报道的视听说训练,进行多样化的训练,使学生能够达到听懂主要事件、时间、地点、人物、数字、起因、结果、事情的进展,以及话语者的态度、感情及真实意图,能对一般难度的句子进行释义复述等要求。

3.3WatchingWatching&Observing:要求学生在观赏视频片段时,注意剧情的变化,观察人物的行为举止,了解不同文化下政治、经济、社会、风俗习惯特色,了解语境和语用场合等,对相关视频片段进行复述、评论。Listening和watching两个步骤给学生提供了真实的语言材料,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体验英美文化,提高学生对目标语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认知能力、跨语言、跨文化学习的观察与比较能力,并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避免语用错误。

3.4Speaking通过情景对话、讨论、辩论、故事接龙、读书报告等形式,使学生对本单元主题相关的特定语境和语用场合中的若干话题进行讨论交流,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对主题做一定程度的提升。

3.5PresentationPresentation(课堂展示活动)教师将本单元相关话题作为学习任务按照学习小组分别呈现给学生,学生在自主选择任务的基础上,课后进行小组合作分工,利用互联网搜集与话题相关的英语资源,分析、筛选适合的内容,自己写好陈述稿或表演的剧本、排练或配音等;最后,学生在课堂上用英语把自己的自主学习成果展示给全班同学;教师与学生对展示结果进行评价。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就是运用语言进行能力训练的过程,是学生用所学英语语言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收集和运用资料的能力、真实交际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断地获得知识、提高交际能力,从做英语中学习英语,从完成体验英语课堂任务来体验学习英语的快乐和成功。

3.6Assignment教师给学生提供下一个单元的主题,描述该主题的自主学习任务。

4结语

高职医学院校英语视听说课程应该以岗位需求为主线构建教学内容体系,以培养学生职场环境下的语言交际能力为目标设置英语教学内容。开发满足医学行业、岗位需求的教学内容与资源,借助虚拟现实技术构建仿真的职业工作场景,以学生为中心,融教、学、做为一体,体现工学结合的原则,培养学生就业所需要的符合岗位需求的职业英语能力。英语视听说课程通过教学内容的优化选取,拓宽学生的英语英语知识和医学英语知识,仿真的实训环境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为学生毕业后能用英语在医学工作岗位上顺利进行涉外交流与沟通,打下坚实的英语语言技能基础。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编].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向晓,张春辉.视听说课程校内实训模式探讨[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8).

[3]陈娜.高职高专英语视听说初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8(8).

[4]蔡耿超.《医学英语视听说》教学初探[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0(3).

篇3

关键词:教育硕士;小学教育;研究生教育;实习基地

一、引言

我国2009年了《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推动了硕士研究生教育从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转变。教育硕士小学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以小学教师职业为导向,能胜任小学教师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且具备科学研究的素质和跨学科教学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因此,在小学教育一线建立全日制小学教育专业硕士实习基地,是提高研究生职业素质和实践能力的重要保证。同时,大学导师与小学一线教师共同培养研究生,也是促进“大小协同共建”的重要手段。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自2003年起培养硕士研究生并最早招收小学教育专业硕士,迄今每年招收逾百人,学院积极探索研究生实习基地可持续发展模式,正式建立了专门的“全日制小学教育专业硕士实习基地”,进一步探索了实习共建模式,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二、需求融合:建立小学教育专业硕士实习基地的必要性

学院的小学教育专业的本科生教育已经有20年的历史,在北京市基础教育一线建立的本科生实习基地校近百所,前期的研究生教育见习、实习基本都由导师安排直接进入本科实习校。随着专业硕士招生人数的增加,有必要建立专门的专业硕士实习基地,这也是大学、小学、导师、研究生本身多方需求相融合的必然要求。1.小学的需求。人才是小学发展中第一位需求,通过实习基地建设,小学可以从实习生中发掘优秀的研究生毕业后留下来就业。小学也希望研究生的科研素养能够带动小学教师提升科研能力。小学的发展理念和教育思想也需要研究生的体验和传播。2.大学的需求。首先是人才培养、提升研究生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需求。其次是大小共建、科研合作的需求,实践基地校可以为大学的科研课题提供研究平台。最后是可以充实案例库建设,通过采集实践基地各学科教学案例和小学教育管理案例,为小学教育专业硕士的学习、借鉴、研习提供优秀案例。3.“双导师”需求。大学校内的理论导师不仅要具备较高的学术水平,也需要拥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在教育硕士实习过程中,有充分的机会向一线实习导师学习;一线的实习导师通过指导研究生实习和与大学的理论导师交流,可以提升自己的科研水平。4.研究生需求。培养实践能力,全方位了解小学教师工作,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带着问题完成科研,在实践中夯实理论;增加工作经历,提升就业竞争力。

三、培养机制:大学与小学共同构建“教—学—研—进”循环

围绕培养目标,大学与小学共同探讨形成“教—学—研—进”一体化的研究生培养机制,循环促进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升。1.教,即教学实践,小学要帮助研究生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这就需要实习基地保证实习生有足够的听课、教学和班主任工作量;保证实习导师指导学生的次数与质量;有完整的基地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为目标的完成提供强力支撑,保障良好的实习条件等。2.学,即理论学习和技能实训,研究生带着问题回到大学的课堂进行理论学习,尝试用理论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研,即科学研究,在大学导师的指导下,研究生能够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培育学术交流能力、形成自我反思习惯和能力,结合实践完成科研。基地校要合理安排时间,保障研究生有回到大学与导师进行科研、讨论、反思的时间。4.进,即行动改进,研究生再次回到小学实践,将理论运用于实践,获得教育教学和研究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同时形成高度重视小学教育工作的态度,理解教育以及小学教育对于社会及其发展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四、合作模式:大学与小学协同的“STUME”实践

以整合、多元、开放为指导思想,以服务研究生发展、满足小学需求为两个出发原点,推进大学与小学之间多种形式的“大小协同”,在协同中探索“STUME”实践培养模式(School-Teacher-University-MasterofE-ducation),促进研究生培养质量、大学教师队伍建设、实习基地发展水平的共同提升。“教—学—研—进”循环是“STUME”模式的核心,通过从小学到大学再回到小学的循环往复,从实践到理论再回到实践,促进研究生培养质量不断提高。教师教育是“STUME”模式的关键。为大学理论导师提供了科研实践平台,加强大学和小学“双导师”的交流,促进大学小学的协同合作,理论导师和实习导师都有提升。实践教学和社会服务是“STUME”模式最清晰的两种路径。实践教学侧重将研究生的基地实习活动常规化、规范化、科学化,不断丰富协同育人的方式方法;社会服务主要是大学输出专业影响力,指导小学根据自身特点制定差异化发展目标,实现与大学之间的有效合作。

篇4

1.课程安排问题。

当前的艺术设计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的课程与本科生的课程根本不存在什么差异。比如,研究生的一些课程只是在本科生的课程之前机械地加上研究两个字,然而,讲课的内容却和本科生的讲课内容没有太大差异。这种情况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第一是生源问题,一些研究生的专业并不是他们当本科生时学习的专业,比如,一些视觉传达专业的研究生当初学习的是环境艺术设计,这些研究生在本科生期间,根本没有接触过视觉传达专业的课程,对视觉传达专业根本不了解,让这些学生适应视觉传达专业需要一定的时间和一个漫长的过程,教师在讲课的时候,要照顾到所有的学生,很多地方就需要从最基础的内容讲起;另一方面是师资限制问题。学校开设课程的时候,是根据教师的专业来开设的,如果没有老师能够教授这门课程,那么学校就不会开设这门课程。所以,很多研究生学习到的只是都是老师所具备的知识,根本接触不到更加广泛的知识面,也没有办法接触其他的专业课程,在很多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的学校,这种现象非常明显。

2.教师授课问题。

一些为研究生讲课的老师的讲课方式与本科生教师的讲课方式基本上是一样的,根本没有太大的差异。在讲课的过程中,很多教师依旧沿用案例教学法,实际上,这些教师只是单纯地展示给学生作品的表象,然而对于设计的思路、设计的背景、设计的过程却没有为学生们作解释说明,这些内容恰恰是同学们需要了解的。在研究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采用灌输式的方法,应该在教学中多多启发学生思考问题。比如,教师可以抓住学生们的兴趣爱好,鼓励学生们自学,阅读有意义的书籍等。

3.教与学的空间问题。

当前,很多学校没有给予学生学习和交流的空间。在课上,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学习,学习知识,课下又不能够一起交流探讨,没有学习的氛围,这就导致了很多研究生在课下不知道要去做什么。再加上这些研究生自身的能力水平不足,专业知识不充分,所以,就很难适应工作岗位。很多研究生在自己的课余时间会选择一些相对比较简单的兼职,这样他们会对自己所学的专业产生怀疑,甚至对自己的将来产生怀疑,导致恶性循环。

二、设计艺术学研究生教育的改进方案

1.课程安排方面。

设计艺术学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课程,这个专业的研究生不单单要掌握本专业的理论知识,还要掌握其他专业的理论知识,特别是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研究生要从其中获取需要的知识,增长自己的教师,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深入了解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加强对本专业的认识。考虑到以上方面,我们可以改进课堂安排。第一,拓宽本专业课程,一些课程,本校的教室没有办法驾驭,那么学校可以聘请外校的教师为研究生进行讲授,这样既可以让学生们接触到更多的专业课程,学习到更多的专业知识,又可以加强本校与外界的交流和沟通;第二,开设选修课程。对于研究生没有学习到的专业课程,学校可以开通选修课程,让学生们通过选修课程了解更多的专业知识;第三,对于一些非对口专业的研究生,教师可以让这些学生补修本专业的课程;第四,学校可以聘请专家或者业内精英来学校来讲座,让学生们有更多的机会与专家交流和沟通,了解专业的发展动向。

2.设置双导师制。

所谓的双导师制度,指的是一个学生同时拥有两个老师的指导,其中,一个老师负责学术研究的知道,一个老师负责专业实践的指导。两位老师一起为学生做好辅导和指导,两个老师彼此交流沟通,在合作中明确分工,因材施教,分配好自己的任务。

3.培养教学能力方面。

很多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学生读研就是为了进去高校任职。当前,国内各高校艺术设计类的师资主要来自研究生和本科毕业生。但是,很多老师也是刚刚毕业,这是他们事业的起步期,根本没有什么工作经验,很难胜任这份工作。所以,培养研究生的教学能力也是研究人才培养的重要的一方面。在学生处于研究生的时候,就要培养学生教学能力,这就要求导师要有目的、有组织地培养研究生的教学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老师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做起:

(1)研究生担任导师本科教学的助教。在我国的高校中,一些研究生的导师不仅负责研究生的教学,还要负责一部分本科生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研究生可以当老师的助教,在实践中跟老师学习一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教与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也能体会到教师的工作状态。

篇5

【关键词】职教英语 教学活动设计 原则

前言

科学合理的教学活动将大幅度提升教学的质量,使得教学目标更加的完成,而且教W活动也是培养学生积极性以及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活动的设计。虽然我们知道教学活动设计的重要性,但是,如今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却是教师交流教研的制度不完善,而且针对这类教师的培训活动很少,很多教师对于教学活动的重要性没有引起足够的认识,实践经验不足,从而使传统的教学模式,满堂灌、死记硬背还不同程度的出现在教学课堂中。如果课堂教学的内容非常单调将会使得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明显下降,而且很多职校学生的自制力以及学习兴趣就不高,如果不进行针对性的培养将使得这些孩子的学业被荒废。

针对这种情况,教育部在2016年组织了职教英语新大纲的编写,还展开了一系列的课程实验改革。作者也曾经多次出席了相关课题的研究活动。下面,就给出一个听说课的例子,加上自己的一些关于课程改革试验的体会和经验,来简单讨论一下在职教英语的教学活动设计中有哪些药遵循的原则。首先,我们先提出这节课的单元题目,叫作“Would you like to order?”这就是我们生活中很常见的如何在餐厅点餐的听说课。接下来就是作者编写的教学活动设计的方案,其中课改新大纲编写组组长王笃勤教授给予了很多指导。

一、创设情景,导入课题

老师可以用播放视频来调动学生积极性,比如播放一段顾客点餐的视频,同时可以问学生一些问题,比如视频中客户有什么要求?这个情景可能出现在哪里?你从中得到什么启发?就可以以这种方式让学生来了解学习我们应该如何在餐厅点餐。同时,可以采用快问快答、头脑风暴的形式来让学生加强对于餐厅就餐有关的词句的记忆和理解。

二、听说结合,层层深入

1.热身活动:图名配对。

(1)先引导学生讨论“美味餐厅”的简易菜单(参考教材Activity7的菜单),让他们发现并提出:美味餐厅的菜单中,只有各种名称,没有与之对应的图片,缺乏直观性,可能会给客户理解偏差,所以需要同学们来给菜品配图。(2)介绍活动规则。a.教师可以用幻灯片将所需的图片呈现给同学们观看,每张图片带有编号;b.需要将图片编号与相应的食品饮料等迅速匹配标记,这个过程需要学生分工合作才能完成;c.匹配正确一张记为一分。(3)由教师播放幻灯片,学生按要求完成任务。(4)幻灯片播放完之后,学生交换菜单,一起回忆刚才观看的食品饮料的名称。(5)最后由学生相互评分,相互评价做出总结。

2.听力训练。听Sara和TangHua在餐厅点餐时与服务员的一段对话。(1)听第一遍:要求学生选出服务员接待顾客时的正确用语;(2)听第二遍:要求学生帮助服务员分别写出Sara和TangHua所点的食物和饮料。

3.学习对话Wouldyouliketoorder?并通过角色扮演进行口语练习。这一部分的学习主要采取“听―读―练”三部曲。(1)请学生跟读对话,划出点餐用语;(2)请学生集体朗读点餐用语帮助教师完成板书;(3)请学生两人一组熟读对话;(4)把全班分成两大组,分别扮演服务员和顾客,在屏幕图片和词汇提示下集体做替换练习;(5)电脑屏幕展示3张卡片,分别显示点餐时常见的3种不同情况,请学生讨论3种情况下分别如何点餐,进行角色扮演;(6)教师抽查,及时发现问题,查漏补遗。

三、实战演练,重在实践

开放式活动:外出就餐。1.首先创造一个活动场景:让每个小组经营不同的餐厅,并且亲自设计有自己特色的就餐环境和菜单;2.除了设计菜单之外,餐厅的服务员,还需要几名同学去扮演,另外的同学就是去餐厅点餐的客户;3.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一起思考如何制定评价标准和评价表;4.在餐厅营业期间,顾客开始模拟点餐,并对服务员的语言、举止、态度等方面进行评判;5.最后,在规定时间内,综合各方面情况,选出评价最高的餐厅为获胜者;6.老师对这次活动进行总结,让表现最好的同学进行展示,并给予鼓励奖励。

四、结论

要帮助让学生学会循序渐进,拾“梯”而上,教师只有通过一系列的梯度活动来完成。在本文中,就可以看到明显的梯度性原则。在听力训练时,第一遍是选择类活动,识别性的体现,第二遍是填写类活动,理解性的体现;在另一个例子角色扮演的对话练习中,先由观看视频,到点明重点,再到小组朗读,集体替换练习,最后的小组角色扮演,这一系列的活动都是梯度性原则的体现。通过这种丰富有趣的教学活动,既能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也能给予学生学好英语的自信,让他们在活动中体验自己解决问题的成就感,这为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解决问题起到了一种良好的心理暗示的作用,给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活打下了基础。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虚拟现实 情境化教学 英语听说 教学方法 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9(a)-0050-02

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是英语教学的关键和难点[1]。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通,我国高校现行的英语听说教学模式,往往受到班级学生人数多、教学课时紧张、教学资源不足等客观条件的制约,并受到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主观教学方法的影响,教学效果欠佳。此外,听说课程教学过程中还缺乏有效、真实的英语听说环境。学生学习过程中仍需要依靠传统“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使得在某些情况下出现了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学习热情不高、学习参与性不强,甚至不愿学习的问题[2]。

语言应用的情境背景对于听说能力的训练非常重要。由于受到语言环境的制约,使用英语交流的机会不多,虽然“英语角、专题讨论、互动式教学方法”[3]等交流形式可以为学生提供英语交流的平台,但是由于缺乏真实的语境氛围,学生在上述场合交流的过程中仍普遍存在“中式英语”泛滥和语法错误缺乏纠正等问题。近年来,视听说逐渐成为英语听说学习的主流方法。该方法将字幕、语音、图像、影像等多种资料融合,促进了学生听说能力的提高[4]。然而该类方法仍存在学生参与性不强、缺乏有效的语言应用背景等不足,仍有待进一步提高。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快速发展,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情境化教学方法已经逐渐被应用于教学方法的改革中,王玲[5]、路亚涵[6]、苏宝华[7]、戴琨[8]、郭万群[9]、徐艳[10]、仇鑫奕[11]、史志国[12]等人都探索了借助计算机虚拟现实技术进行虚拟教学的基本方法和优势。但是上述研究均并未描述如何使用相关技术开展教学实践。本文借助虚拟现实技术和情境化教学方法,提出虚拟情境化辅助英语听说教学的途径,试图解决传统教学模式中语境难以构建、学生学习兴趣不强的问题,为英语听说教学提供新的思路。

1 基本理论

英语听说教学应尽量让学生在相对真实的语境中自主的学习、认识、掌握英语知识,自主提高实践中英语应用的能力。然而完全满足教学课堂内容的语境往往很难构建。在实际学习过程中,教师大多只能通过调动学生的想象力,通过少量的教学道具,激发想象来模拟对应的语境场景,降低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教学效果受到极大的影响。虚拟情境化辅助英语听说教学的核心是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英语应用能力,将学生置于虚拟现实技术构建的真实的情境化语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虚拟现实技术和情境化学习理论是虚拟情境化辅助英语听说教学开展的基础和保障。

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是以沉浸性、交互性和构想性为基本特征的计算机高级人机界面。该技术综合利用了计算机图形学、虚拟仿真、多媒体、人工智能、计算机网络、多传感器和人机交互等技术,模拟人的视觉、听觉、触觉等感觉器官功能,使人能够沉浸在虚拟场景中通过语言、手势等自然方式进行实时交互,达到真实感体验的目的[13]。教师通过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快速地构建符合任何课堂教学内容的情境化语境,可以充分发挥学习者在具有参与性、互动性、真实性的虚拟现实环境中自主学习的优势。虚拟现实技术还可以方便快速地模拟适合语言听说学习的文化背景,促进学习者更好地学习。

虚拟现实技术与建构主义理论紧密相连。建构主义理论是认知心理学领域中的一个分支,它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的主动构建,进而建立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教学设计理论。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在知识构建过程中的主动性,强调知识构建过程中的社会性和协作性,强调通过学习者间的相互沟通、交流和探讨共同完成知识的学习,强调学习过程的情境性。情境学习是建构主义理论的前提,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都必须满足情境学习,学习者需要在特定的应用情境中学习知识和技能[14]。情境学习理论指出学生是知识构建的主动参与者,教师是知识构建过程中的促进者,教学条件和方法是知识构建过程中情境环境的构建的工具,因此情境化教学方法的目的是建立适合教学内容的特定情境,提高学生知识构建的深度和广度。

2 虚拟情境化教学环境的设计

英语听说课程中虚拟情境化教学环境的设计是情境化教学的关键,从技术方法而言需要解决英语听说课程的情境化数字内容的建模、听说课程的情境化数字内容的展示、听说课程的情境化教学效果评估三个问题。

(1)情境化教学环境中数字内容的建模方法。

英语听说课程的情境化教学环境中的数字内容的建模是情境化教学方法的核心和关键,逼真的数字内容可以提高学习环境模拟地模拟程度,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果。数字内容的建模过程是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设计并创建适合教学内容的数字场景和交互方式。目前常用的交互模式是多人在线方式,即利用3ds Max三维建模软件建立为每个学习者创建三维数字人物模型,各学习者通过鼠标、键盘或者体感类交互设备控制虚拟教学环境中虚拟人物的行为和运动,学习者通过真实的语音输入实现虚拟人物之间的交互,在数字化虚拟文化背景中完成知识的协同学习和建构。数字场景的建模方法通常是利用3ds Max三维建模软件和Photoshop图像处理软件实现数字内容的三维建模、图像的真实感处理和纹理贴图,通过组合数字模型完成数字内容的创建。为了丰富教学内容,实际应用过程中也引入图像、视频等数字资源,通过二维、三维数字资源的融合,提高情境化教学环境的逼真度。

(2)情境化教学环境中数字内容的展示方法。

如何将已经构建的情境化教学环境中的数字内容实时地展示给学习者,对于情境化学习也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只有提高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沉浸感、激发学习者的想象力、提高学习者在虚拟环境中的舒适度,才能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果。Virtools、Torque Game Builder、Dirctor等软件虽然已经被应用于情境化教学环境中数字内容的展示,但是其软件成本和技术水平要求高,影响了实际应用的效果。Unity 3D是由Unity Technologies公司开发的一款三维数字资源展示引擎,具有视觉可视化编辑、脚本语言开发、属性编辑和动态预览、具有物理引擎、数字资源库和粒子特效库、支持图像、声音、视频资源等优势,能够满足普通用户快速、低成本开发的要求。实际教学环境设计过程中可采用该引擎实现情境化教学环境中数字内容的展示。

(3)情境化教学环境中教学效果的评估方法。

教学效果的评估可以反馈学习者在情境化环境中的学习效果,进而改善情境化教学环境的设计方法。对于英语听说课程而言,目前可采用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两种方法。主观评价即由各个学习者在情境化环境中以所处的情境为背景进行语言沟通和交流,教师根据学习者间对话过程中的表现,主观评价学习者的语言应用是否合理、发音是否标准、问题回答是否准确。客观评价主要是将学习对象的语音与事先预备的标准语音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自动匹配和比较,客观度量发音和语调的准确性。实际教学英语中可将采用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相互结合的方法,给予学习对象更好的指导。

在具体构建方面,我们以某一英语国家文化为背景,以了解这个国家语言中某一个话题为学习目标,应用3ds Max、Unity 3D、语音输入等计算机技术,构建了虚拟情境化教学环境。教学过程中学习者可以通过键盘控制虚拟环境中虚拟人物的行为运动,通过语音方式完成虚拟人物间的对话,通过丰富的数字内容和资源增强学习环境的真实感。当情境化学习结束后,通过教师主观评价和计算机客观评价结合的方法,实现学习效果的反馈。

3 总结与展望

针对英语听说课程虚拟情境的创设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有着诸多优点,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缺陷。虚拟情境主要依托人的视觉、听觉以及一定程度触觉之外的感觉,不能对气味和嗅觉等产生作用。并且,对于学习者来说,提供虚拟情境的平台往往受到计算机的配置和网速的影响,当处理速度不能够满足虚拟境的大量数据的实时处理要求,学习效果就会差。

本文结合英语听说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借助虚拟现实技术和情境化教学理论,给出了一种快速建立情境化虚拟教学环境的方法。借助计算机技术构建了特定教学背景下的情境化数字场景,借助数字语音技术实现了学习者与虚拟情境化场景中虚拟人物间的对话,最后将学习者的语音与标准语音进行对比实现了教学效果的客观评估,为英语听说课程情境化教学方法的开展提供了有益的尝试。未来将在、教学应用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完善和提高情境化教学场景的设计水平,收集整理情境化教学的实际应用效果,为英语听说课程的改革和实践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Swain,municative Competence:Some Roles of Comprehensible Input and Comprehensible Output in its Development.In Gass,S.&C.Madden (eds).Input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Z].Newbury House,1985.

[2] 王玲,凌乐祥.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2010,26(12):112-113.

[3] 吕红兰.互动式教学法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成人教育,2005(5):91-92.

[4] 冯雅娟.英文电影在大学英语高级视听教学中的作用―― 运用英语语言和文化输入优势以及空间智能存储激活图式[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178(2):58-61.

[5] 王玲,凌乐祥.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26(252):112-113.

[6] 路亚涵.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构建情境化外语教学环境[J].甘肃高师学报,2012,17(3):89-91.

[7] 苏宝华.信息技术环境下目标导向情境化学习的效果研究―― 以汉语听说课为例[J].电化教育研究,2008,186(10):78-89.

[8] 戴琨.虚拟现实技术在大学英语浸入式教学模式改革中的应用[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2,20(4):99-102,109.

[9] 郭万群,杨永林.虚拟环境下的语言教学研究综述[J].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25(3):67-72.

[10] 徐艳.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教育创新,2008(7):235.

[11] 仇鑫奕.虚拟现实技术支持下的对外汉语教学模式[J].外语电化教学,2006(107):32-36.

[12] 史志国,田秋艳,艾婷.虚拟现实技术的教学应用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08(1):127.

篇7

[关键词] 有效课堂教学 听说技能 小组竞赛 教学反思

一、问题的提出

2011年是广东省高考英语听说合考的第一年。如何在高三进行有效的听说备考,是高三英语老师和学生非常关注的问题。许多师生认为,多去电脑室或语音室进行听说训练,就可以快速提高听说的能力及成绩。其实我并不反对,但我并不认为多去就一定很有效果。笔者在2011年高三英语听说备考过程中,大胆地尝试在课堂进行听说教学,有针对性地设计了听说教学活动,让学生多参与到听说教学活动中。结果不但激发了学生对英语听说浓厚的学习兴趣,而且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听说能力和成绩。在2011年高考听说考试中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听说考试满分15分,所教的两个班的听说平均分分别为10.01分和10.55分。

二、听说课堂教学设计示例

现以《2011朗声高考英语复习新概念》Unit 10 Festivals, Holidays and Celebrations,Listening & Speaking为例,介绍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思路。

1.设计思路

首先播放一首圣诞歌曲,齐读歌词,然后一边欣赏一边跟着歌词唱,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增强学生的英语语感和活跃气氛,为营造和打开宽松和活跃的课堂气氛做好了铺垫,也自然地引出了本节课模仿朗读所涉及的重要节日―圣诞节和端午节。然后按照模仿朗读、角色扮演、故事复述和颁发奖品四大环节进行。

2.教学目标

通过听说的训练,让学生更熟练地掌握高考听说的技能和策略,即根据单词重音、句子意群,连读和升降调如何进行模仿朗读;学会用完整的句子进行快速准确地提出三个问题和回答五个问题以及利用所给的故事梗概和关键词按照故事的六要素进行故事复述。

3.教学步骤

(1)模仿朗读环节分三部分进行:

①模仿朗读前:首先播放课前录好的一个未听原声的学生的模仿朗读的录音,让全班同学猜一猜是谁的录音。然后叫这位同学自己进行点评并根据评分标准给自己打分。最后播放原声,与原声进行对比。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比,发现及找到自己与原声的差距,且为模仿朗读做好铺垫。

②模仿朗读中:首先给学生一分钟单独大声模仿朗读,然后给两分钟在3人或4人小组中互相大声朗读并根据评分标准进行打分。目的是互相学习,互相监督,互相促进,共同提高。通过前面的活动,最后安排两个大组进行PK,即端午节与圣诞节进行PK。目的是训练所有学生的朗读配合,一个大组要获胜,必须要每个组员都要大声齐读,同时注意意群停顿,升降调及节奏。

③模仿朗读后:全班大声一起模仿朗读后,老师进行一个小结。让学生在以后的训练中能够做得更好。

(2)角色扮演部分分两个活动进行:

①提三个问题:通过抢答的形式要求学生用完整的句子和不同的表达快速地准确地翻译三个问题。学生还是能够想到用不同的单词,短语和句型去翻译问题。但第二个问题,只有一个学生能够大胆翻译,说明学生对“给某人赠送礼物”这一短语掌握的还是不够熟练。

②回答五个问题: 此部分一般让学生听一遍就进行抢答,学生基本上都能抓住主要信息点,为了增加难度以及接近高考题的设计,五个问题先不给出来,让学生先听,然后回答问题。只有第三和第五个问题,学生感觉有点难度,主要学生对几个生词不认识,听到了,但不知意思,如in surgery [‘sə:d ri] (在手术室里);She thinks big parties are so impersonal(无人情味的).

(3)故事复述部分分三个环节进行:

①听故事前 : 通过六幅图提出学生在圣诞节想收到什么礼物这个问题引出故事中简在圣诞节收到了什么礼物。学生对收到蛋糕作为圣诞礼物反映比较强烈。

②听故事中:故事录音播放两遍。

第一遍: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使听故事更具有针对性。

第二遍:听完后,让学生根据故事的六要素和关键词完成表格。这样使得故事内容比较清楚明了,更有利于学生进行故事复述。

③听故事后:严格按照高考要求,进行故事的准备,然后学生互相进行故事复述并评分。每组推荐一位同学到讲台上进行展示,请三位老师进行评分。最后齐读复述故事的参考范文并进行小结。如果时间允许的话,可以多检查几个学生的复述情况。

三、教学反思

1.满意之处

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任务型教学法来设计这一节课,整节课我运用小组“竞赛”的机制以及分组PK的形式,给两组分别取名为端午节和圣诞节,端午节意味着代表中国,圣诞节意味着代表外国,由此展开本节课一系列竞赛活动,对学生有奖有罚,获胜方颁发圣诞礼物作为奖品进行激励,输的一方组员课后需要到科代表处复述故事和组长到老师那里复述故事。

2.不足及改进设想

本节课值得改进的地方是:

(1)模仿朗读环节应多叫学生单独朗读,并及时给予指导,这样更有利于学生自身的锻炼和提高;

(2)三问五答环节可设计Pair work, 一个学生提问,一个学生回答问题,这样更有利于充分训练学生的口语和听力;

四、听说课堂教学应当注意的问题

1.教师要有扎实的英语听说基本功

听说课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知识和扎实的听说基本功,这样才能极大地激发和引导学生大胆地开口讲英语。比如,在复述故事点评环节,教师在完全听懂学生的基础上,能用流利的英语对学生进行恰当及时地点评,那么学生会受益匪浅而且会对教师产生无比的敬佩感。

2.教师要非常熟悉听说技能的目标和要求

教师只有非常熟悉听说技能的目标和要求,才能有效地引导和指导学生。听说技能的目标和要求如同灯塔,时时提醒教师正确的航向和范围,不要偏离和走弯路,避免听说课堂教学目标制定得太高或太低,产生盲目性和随意性。

3.教师要更新观念

在听说课堂,教师的观念要更新,一切为学生的学习服务,要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参考文献

[1]朱晓燕. 英语课堂教学策略―如何有效选择和运用.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

[2]黄自成. 朗声高考英语复习新概念. 广州:广州出版社,2010

篇8

一、传统评价模式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各种新教学模式层出不穷,但是在教学评价方面,普遍采用“形成性评估30%+终结性评估70%”这种传统模式,这种模式主要存在两个问题。

1.终结性评估在这种模式下处于主导地位

教师在教学中过分依赖终结性评价将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方法甚至心态,凭借一次或两次考试定成绩的方法会影响学生把最终的考试成绩作为自己学习的目标,无法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使学生不易在学习过程中看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无法对自己进行客观的分析及评价,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学生挖掘潜力,培养创造性,部分学生甚至采取投机取巧的办法考出好成绩。

2.形成性评价方式单一

在这种传统的评价模式中,形成性评价就是学生的出勤率、课后作业和课堂表现,评价的薄弱比重,以及评价原则都不规范,这种方式只能激发少数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无法体现公平性和客观性,有些甚至可能导致学生一味追求平时分值而被动学习,最终完全丧失学习兴趣。

二、设计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模式理论基础

基于网络自主学习的高职英语评价模式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学习是学生在一定情景下,借助他人(教师或伙伴)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形成的一种独特信息加工和实现主动认知意义建构的过程。建构主义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才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只是辅助学生的知识意义建构。

高职网络英语自主学习与建构主义理论在本质上是密不可分的。自主学习从本质上来说,给予了学生更大的自,考查学生在自主决策学习目标、方法、时间和长度等情况下,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感受到成效。建构主义理论是对网络英语自主学习的另一种阐释。因此,该理论对自主学习的过程性的强调赋予了教学评价的意义:不仅应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应注重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判,避免单一的及格与不及格的考试方式,采用多元的评价方式对学生做出评估,采用多维的评价体系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效果做出全面而科学的评估,新的评价模式的构建应是高职网络英语自主学习教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三、评价模式设计的原则

在设计课堂教学评价模式的过程中,应注意重点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1.多元化原则

从评价主体、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等方面来看,评价标准应是多元的。评价主体应为学生、教师和计算机网络三方的结合,强调学生的参与,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学生互评。评价内容应根据评价对象的不同而制定不同的评价内容,对基础较好的学生和基础较差的学生可分别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如前者注重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技能、学习策略、文化意识和课后的自主学习情况的评价;后者关注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学习方法和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评价。在评价方法上,除了课堂网络测试和观察记录外,还可以采用访谈交流、问卷调查、课外实践和作业批改等多种方式对课后情况进行评估。

2.发展性原则

在评价原则上,形成性评估旨在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对学生的评价中,过程性评价应为主导,终结性评价只是对过程性评价的一个重要补充。所以,对学生的评价不应简单地只用分数或高低评判,应对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进步进行评估。

3.可操作性原则

教师可以针对评价对象的不同,学习进展的不同,学习内容的难易程度的不同,进步情况的不同等调整评价标准。学生可根据他人的课堂学习情况和课后的自主学习情况作出对他人真实而灵活的评价。

四、评价模式的设计及实施

要构建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高职英语听说课堂评价模式,就必须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学生、教师和计算机网络三方相结合。评价方式可分为学生自我评价及相互评价、教师评价和计算机评价三项。

1.自我评价及相互评价

在学生自评方面,根据建构主义理论,学生需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积极研究和探索,发挥创造精神,不断自我反馈。应树立自己的学习目标,制订自己的学习计划,并随时观察自己的进步,逐渐成长为自主和自立的学习者,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在自我评估的开始阶段,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具体制定各项评估标准,给出范例进行分析,让学生了解五级计分制“ABCDE”的概念。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建立个人学习档案,包括一个阶段或一个学期的学习计划、学习报告,里面有作业、为准备课堂活动(比如演讲、辩论、话剧、配音等)搜集的资料、阶段测验成绩等各种资料。这些资料能显示学生的学习态度、努力程度、学生的发展与进步。通过自我评估,学生能及时发现自己的问题与不足、反思自己的学习行为、调整学习计划和内容,教师也可以针对学生的不足和需求调整教学计划,使教学指导更为有效。

学生互评和自评一样,需要教师提供范例,使学生充分理解评价的标准。我们可以让几位同学评一位学生,每一位评估者都为被评者的课堂表现写评语,写出其优点及改进的建议。然后让被评学生根据同学和老师的评语写一个总结,确定自己的改进目标。互评可以了解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差异,取长补短,制订出更有效的学习方案,争取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互评为培养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在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过程中,可以就实际情况设置评定项目,设定评定标准,这可由学生和教师共同完成。根据众多教师讨论的结果,自评和互评表中可设计以下项目:日期、到课情况、课堂回答问题积极度、活动及小组讨论参与度、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情况、作业提交情况等、优点、缺点、改进建议等。

2.教师评价

在教师评价方面,主要有三项内容:课堂活动观察、学生课外实践情况和学生的网络测试档案。课堂活动观察的内容包括考勤、课堂观察、访谈交流、问卷调查和批改作业。比如在对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英语听说课进行访谈时,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帮助学生进行反思,询问其一周来是否有参加何种听说教学活动,并收集关于教学需求的信息。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程度与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特别留意学生的课堂表现,应充分发挥在课堂上的组织、管理、监督、引导和帮助学生学习等方面的作用。教师的评价对学生至关重要,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信心和自尊心甚至人生观。因此,不能用简单的分数作为评价结果。

3.计算机评价

在新的教学模式下,应充分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发挥网络技术在英语教学中进行形成性评价的优势。教师可利用网络测试系统中的单元测试、阶段性测试等功能让学生即时了解到测试成绩及正确信息,为学习提供及时的反馈,还可收集平时成绩;学习进度管理系统可使教师对学生学习进度情况有所了解,此外,作业管理、教学评估等系统,也能够起到有效监控和管理的作用。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网络教学的评价手段更加丰富。

总之,在基于网络自主学习的高职英语听说课堂评价模式构建的过程中,教师付出的努力要比以往更大,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被评估者的个体差异,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有效地达到教学目的。这种评价模式在我国目前的教育评价制度中还是一个较新的领域。因此,在设计和实施中必然会存在着许多实际的问题,评价标准是否过于复杂耗时,是否适应各阶段学生,能否真正实现自主学习教学评价的最终目的;教学软件是否配有相应的评价系统等。新的评价模式的设计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评价体系的不足,但还需进行大量的实证研究和探索,从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不断发展和完善高职英语听说课程的评价体系,实现对学生英语听说课程学习的全面客观的评估。

参考文献:

[1]陈婷,文燕.高职高专英语自主学习与形成性评价相关性研究[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1):127-129.

[2]李思阳.高职高专英语课堂教学形成性评价研讨[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2):149-151.

篇9

关键词:机械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专业课程;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1-0194-02

硕士研究生掌握专业知识和相应的分析方法是通过一系列专业课程的严格训练来实现的,专业课程建设的基本思路是以培养质量为基础、以训练能力为中心构建教学方法[1],提高专业课的教学质量是研究生课程建设的基本要求和目标之一。

目前,机械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专业课程一般设计为36个学时,课堂教学中存在内容多与学时少的矛盾,研究生往往只是建立了一些基本概念,在课程内涵和外延方面难以做到真正理解与掌握。为了提升课堂教学效果,需要在理清机械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要求的条件下,对授课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进行合理规划与设计。

一、机械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要求分析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机械工程学科的内涵在不断深化,研究生专业课程的建设目标和建设方式也在适时调整。根据学科发展特点和研究生教育的基本规律,紧紧围绕提高培养质量这一核心目标[2],各高校对专业方向、建设目标、课程体系以及实施方式进行改进和优化,要求培养掌握机械工程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能够解决科学技术难题的高级专业人才,并具备锻炼成长为高层次科技管理人才的基本能力和素质。

为了保证研究生培养过程的规范性,不同高校对修课学分、实践环节、论文选题与开题、中期筛选、学位论文评价标准与审核、学术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涉及从入学到授予学位的各个环节。例如在能力培养方面,要求研究生具备使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资料查阅和调研的能力、组织管理与协作攻关能力、科学研究或工程设计能力、写作能力、表达与交流能力等。

作为研究生专业知识、业务能力、综合素质形成的核心环节之一,课程体系、课程设置需要根据培养目标进行改进和完善,合理设计在公共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实践训练等方面的学分要求。其中专业课程的设置尤为关键,既不能过于宽泛,又要让研究生具有较大的选课自由度。例如,国防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科根据研究方向和选课学生的特点,设置了《数字化制造技术》《精密工程基础理论与方法》等13门专业课程,构成了硕士研究生培养的专业课程体系,通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形式规划与设计为提升培养质量提供支持。

二、教学内容规划与创新

教学内容是研究生专业课程最直观的体现,教学过程发生之前教材内容只是各种经验体系的静态集合,这要求教师科学合理地进行加工处理,满足研究生对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求。

1.根据综合型、研究型大学的特点,专业课程教学目标放在打牢基础知识、提高学术素养上,以提高研究生的认识水平和创新能力,达到易教易学的目的。例如在《数字化制造技术》教学中,以典型机械零部件的设计、制造、测试和评价为主线,增强知识结构的体系性、贯通性,并系统地融入了研究团队的学术思想、专业知识和分析方法,让研究生学有所用,提高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2.教学内容既要保证专业属性,又应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和系统性,达到较宽的受益面。例如《精密工程基础理论与方法》以培养研究生具备精密机械设计与研制能力、精密工程基本操作方法、精密测量理论功底和相关技术技能为目标,在更高的层次上把握机械工程学科的内涵、特点和发展动向。为了保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引入了英国Cranfield大学《Precision Engineering》课程的原版教案,并融入美国加州Berkeley大学《Precision Manufacturing》、麻省理工学院《Precision Machine Design》等课程的思想和内容。

3.注重实践过程。实践训练能够激发研究生的成就感,通过增加设计型、综合型实验的比重,逐步培养研究生的工程意识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在实验方法上采用实际动手实验、情景式体验相结合的方针,建立和完善包括专业实习中心、基础实验平台、科研实验室、演示视频、虚拟实验系统、实验室网站等构成的立体化实验系统,满足课内实验、课外实践和创新研究的需求。

4.以科学研究丰富课程内涵。积极跟踪国内外最新动态,将先进的教育思想融入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中,将最新的研究成果充实到课程内容中。例如《精密工程基础理论与方法》依托“精密工程”湖南省创新团队和超精密加工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引入国际上最新开发、具有代表性的工艺技术到课程内容中,建设了超精密切削、磁流变抛光、离子束加工等经典案例库,通过系统化组织,满足教学内容的基础性和前沿性要求。

5.促进研究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养成。有意识地启发、激发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和构思训练[3],使他们从传递、继承知识转变为体验和发现知识,从记忆知识转变为运用知识来发展创新思维和创新品质。例如在《精密工程基础理论与方法》中通过设计超精密加工工艺模块,让研究生分析机床、刀具、环境条件对加工精度的影响,并对局限性进行评估,促使他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在透彻思考的基础上设计新的工艺方案,实现从动手到动脑的过程转变。

三、教学方法的设计与改进

从本科到研究生,高校研究生在知识结构和学习习惯等方面发生了较大的转变。为了让研究生从课堂环境中接受新的专业知识、从浩繁的参考资料中理出课程主线,教师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合理设计。

1.教学方法设计必须围绕教学目的,适应课堂教学实际,使学习变得主动和富有成效。教师应根据每堂课的教学内容和要求,精心选择和组织素材,设计多层次并且紧密关联的知识模块,使研究生达到真正掌握的程度。

2.把握课程特点,采用情境追溯、问题探究、案例分析等方法,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精心选择、组织逼真或形象化的教学场景,使研究生直接感受、领悟学习的知识点,形成观念上的认同。例如把《数字化制造技术》对数字化设计的方式方法、数字化制造装备的组成结构、数字化制造过程的技术特点以图片、视频等方式进行展示,通过分析、讨论和总结,促进研究生认识水平的提高。

3.根据研究生的反馈信息进行效果评价和节奏调整。教学过程中注重课堂反映,加强互动,通过趣味性授课方式设计,吸引研究生的注意力;基于对学习内容的理解程度,将知识点以与实际相结合的方式展现在研究生面前,对于普遍性问题做出及时回应,对重点、难点和基本概念等内容进行适时总结。

4.逐步实现与网络教学、MOOC等教学方式的交融。不断充实、更新和完善课件、电子教案、教学视频、案例库、在线答疑等网络资源,为研究生的自主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提供有力支撑,实现基于网络的互动教学。

四、教学形式的多样化设计

为了营造生动灵活的课堂氛围、激发研究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主动性,需要在教学形式的多样性、丰富性等方面开展设计。

1.开设研讨课。研究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反思与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课堂上只是由教师单向讲授,不利于知识的传输。通过开设研讨课,让研究生在认真思考、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与观点,强化他们对学习过程的参与程度。由于课前需要独立查阅大量科技文献、全方位了解所阐述的问题,这对于拓宽研究生的知识面、优化知识结构也具有重要意义。

2.开设科研体验课。让研究生在一定程度上亲历科研过程,体验科研思想,课堂内容要反映当前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突出基础性、研究性和前沿性,引入创新思想、科研成果、学术动态,从而训练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3.聘请机械工程学科国际知名学者承担一定课时的授课任务,为研究生提供聆听大师讲课的机会,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开阔学术视野,促进教学水平的提升。此外,通过邀请国际知名学者讲述在发明创造中的亲身体会,增强示范效应,为研究生将来从事学术工作拓宽思路,进而培养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王贵林,彭小强,胡皓,等.机械类研究生专业课程教学特点与改进方法[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22).

篇10

关键词:初中英语 听说课教学实效 教学活动设计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3-0183-02

在日常生活交流中,听和说是最重要的交际形式。听和说这两种形式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有重要作用,是英语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我国教育部的《英语课程标准》明确表明:对于英语,我们必须通过语调明白表达者的意图,并根据语境情况了解生词大意。在通过与他人英语沟通中阐述自己的观点。但是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老师并没有对听说训练进行重视,只是不停地让学生写,很多学生都是试卷得分高手,却是“说话低能儿”。现在我国的初中英语课本都是分为sectionA和sectionB两种模型的。但是在教学时,老师还是将考试技巧当成了重中之重,听说教程也只是一种形式,没有真正落实。因此,我们应对听说课教学过程进行探讨,提高初中英语课程中听说实效的活动设计策略。

一、目前初中英语听说课教学现状分析

在我国,英语教学普遍较难,初中英语听说课教学更是难以落实。英语老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不仅是一个指路人,还对学生的英语学习过程有重要影响作用,但是,我国的教学方式一般都是学生被动接受,而老师的自身听说能力也有缺陷,很难达到教学目的。素养较高的英语老师,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

(一)一些老师对英语听说课教学重视的程度不够

我国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都是面对应试教育的,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教学方式发生了很大改变。然而,传统的应试教育还深深影响着学习教学方式。我国初中英语教学的重点都在语法和阅读方面,上课的内容也是怎样提高卷面成绩。因此,英语教学中,大部分内容都是在讲英语语法与单词,对于听力和口语练习基本没有,这就直接导致学生学了一口哑巴英语。

(二)学生听读能力较弱,对说英语有惧怕心理

我国一直以来的英语教学都是根据书本内容进行讲解,缺乏乐趣,很少让学生开口大声读出来,由于卷面分数听力占了很少的比重,因此,老师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只是让学生背写单词,久而久之,学生不敢开口,也很难听懂英语句子,学习兴趣更是直线下降。当学生提不起兴趣学习英语时,也就不会主动去听、去说。

(三)老师的发音不纯正,教学模式较为机械

我国人口较多,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特有的语言,而任何一种语言都是由音、形、义三者结合而成,发音是语言形成过程中最为基本的一方面。由于英语不是我国的母语,英语发音过程中,难免夹杂个人的口音,这样的英语读出来,不是纯正的英语发音,并不能给学生起到示范作用,并且对学生的发音也很难进行正确指导。一旦学生的发音不准确,不管他们怎么听,怎么读,都会有很大障碍,这样日积月累,学生就会对英语的发音失去信心,对英语彻底失去兴趣。

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一般都是在课堂上通过老师讲解来形成的,而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忽略学生的感受,对听说部分进行简化,只注重试卷成绩,让学生只是学到考试技巧,并不能积极、有兴趣地进行听说学习。

(四)老师和学生的关系不和谐

我国目前的学习环境,大部分学生都不能和老师和睦相处,影响课程学习,不仅学习效率大大降低,学生的记忆力与联想能力也会快速下降,产生消极心理。而且学生对英语听说方面也一直不予重视,听力好不好不重要,会不会读不重要,只要会答卷,就能得高分,就能得到老师的欢心,这样的思想使初中生的心理积极性直线下降,更严重还会造成心理上的障碍。

二、听力文章的分析与使用

(一)分析听力文本,确定主题内容

只有透彻分析听力课文并进行研究,才能对听说课教学进行设计。老师要根据听力课文的主要内容以及重点知识进行分析,发现其中的难点,并进行分析,然后确定教学目标。比如,一个单元里面,可以将其中的话题内容联系起来,组成一个新的主题,并且教学内容都围绕着这个主题展开,以多种多样的形式让学生进行对话,展开综合探讨活动。这样不仅能为后续内容提供语境,还可以清除后面的语言文化障碍。老师也不能只对学生传授语法和词汇,对听力能力和表达能力也要进行培养,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听说能力得到提高。

(二)合理制定教学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对于老师来说,对固定的教材内容进行引入和拓展创新是一个较大的考验。每一个版本的内容中都有听力部分,并且有大量的听说练习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不H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还要对书本内容进行合理选择,根据自己的知识能力对其进行再修整。将书本内容的主题确定之后,就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开发。可以增加教学游戏环节,适当调整教学内容顺序,根据固有内容进行扩展,通过书本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和学生深入交流,带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兴趣,让学生大胆读,用心听。

三、优化听说目标设计,正确引导教学活动

(一)合理设计听说课的教学目标

对听说课的教学目标进行合理设计,才会使教学成功得到保障。学生通过听与说,可以提高语言感知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并且还可以提高英语学习的兴趣,通过学习使文化意识不断渗透。老师进行教学目标设定,可以有以下几点。

(1)对英语听力可以听得懂,可以大胆说出来,并且对新的单词主动了解。(2)学生之间可以用自己的表达方式进行对话练习,并且在朗读的过程中注意语音语调。(3)同学之间互帮互助,大胆参与活动,积极配合,敢于实践,加强团队合作精神。并且将所学知识进行完美表达。

(二)完美设计听说课教学,合理配置教学过程

1.准确把握听前活动设计,积极带动学生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先播放英文歌曲进行课前热身,积极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调节课堂氛围,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变得更为积极。在正式进入课堂前,对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使学生对听力内容产生兴趣,积极引导学生进入最佳听力状态。

2.设计有效的听中活动,以听助说

为了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完全理解文章中涵盖的内容信息以及英语词汇结构在实际交流中的运用,老师在教学时可以为学生搭建桥梁,使学生得到听力内容信息。因此,在听力播放过程中,可以设计各种各样有意义、有层次的活动,积极配合语言表达训练,在完全理解的基A上根据其语调朗读,并且根据词汇理解整篇文章,体会其在各种语境中的运用。大量积累一些功能句子以及习惯用语,为听后的感想做语言准备。并且老师还得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对文章进行自听自读,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使学生输出高质量的语言。

3.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计听后活动,进行拓展训练

为了使学生和老师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以及吸收情况,可以组织一个听后活动,将学生学习的内容反馈出来,将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落实,方便后期有目标地复习。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要会用英语进行表达,还要在表达的过程中加入自己的想法。而且,老师设定的语境一定要在课本内容的基础上,积极引入学生讨论,举出一些恰当的例子,让学生大胆想象,大胆表达,创造更多的有趣的话题,使学生敢于想象,有想法。并且通过听后活动完整落实学生在课堂中学到的内容,鼓励学生大胆用英语表达,积极用英语交流。不仅要认真听,还要会听,会读。在活动的最后让学生对本次讲课内容进行总结,训练一些常用语法。巩固学生的学习内容。

4.巧妙设计课后作业,积极促进学生课后自主练习

一些自主学习能力较差的同学,一下课就会将课本抛在脑后,不进行课下巩固。而学生在课堂上的听说能力训练时间毕竟是有限的,并不能完完全全将知识吸收、了解。这时,就必须对学生采用课后作业方式,让学生可以在课后也进行听说练习。例如,给学生留听力作业,让学生跟着录音读、写,开拓学生课后作业种类。让学生有更丰富的听力资料,根据电视、笑话、歌曲等方式进行练习。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听力技能,提高听力水平。

四、结语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老师不仅要对学生听说能力进行积极有效的引导,还要让学生知道听力内容,学会怎样表达,更要学会做笔记。在日常生活中更是要多听、多看、多读,进行不断练习。并定期举行朗读比赛与表演比赛,通过学生之间的竞争力激起学生英语听说的兴趣。提升学生之间的交流能力,促进学生团队精神。

英语学习离不开听与读,听说不仅可以提高自身表达能力,还可以使自己的语感提高。听说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长期且系统的过程,在此期间,老师要对课程讲解不断创新,制定课堂目标,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用心设计教学活动,将听说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去,这样才有可能提高听说能力,才能促进学生的综合表达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叶春彬.初中英语听说课教学活动的设计策略[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5,16(2):98-100.

[2]付咏玲.探讨初中英语听说训练及提高[J].中学生英语:外语教学与研究,2011(9):34-35.

[3]黄胜妹.初中英语听说课有效教学模式初探[J].校园英语(下旬),2015(3):126-127.

[4]王爱丽.新课标下的初中英语听说能力培养研究[J].校园英语(下旬),2015(6):99.

[5]许若峰.关于初中英语听与说教学的探讨[J].校园英语(教研版),2012(10):31.

[6]朱慧.探究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J].中学生英语(外语教学与研究),2014(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