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塞腰鼓阅读答案范文

时间:2023-03-30 06:50: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安塞腰鼓阅读答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安塞腰鼓阅读答案

篇1

安塞腰鼓是黄土高原的“绝活儿”,它的粗犷、雄浑、动力十足的风格正与当地自然环境、地理风貌、民风民情等浑然一体、不可分离。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安塞腰鼓的阅读,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安塞腰鼓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

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主即变得亢奋了。

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好一个安塞腰鼓!

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

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

好一个安塞腰鼓!

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四野长着酸枣树的山崖上,山崖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只听见隆隆,隆隆,隆隆。

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遗落了一切冗杂的观众的心上,观众的心也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也是隆隆,隆隆,隆隆。

隆隆隆隆的豪壮的抒情,隆隆隆隆的严峻的思索,隆隆隆隆的犁尖翻起的杂着草根的土浪,隆隆隆隆的阵痛的发生和排解

1、文中画线部分是个排比句,请说说它的作用:

答案:用排比句能生动地写出了打腰鼓时的声响、阵势、风姿,读来节奏分明,铿锵有力,使人从语势上也感到了安塞腰鼓的壮阔,豪放,火烈

2、阳光本来就是静态的,为什么说它变得飞溅了?

答案:阳光本是静态的,但阳光下那舞动的身影,挥动的手臂,蹦跳的脚步让人眼花缭乱,阳光也似乎被舞动得四处飞溅了,这句话写出打腰鼓时那热烈、灵动的场面。

3、前五段重点写了什么?

答案:舞姿与鼓点交融产生的神奇效果

4、观众的心能变成牛皮鼓面发出隆隆的响声吗?这句话该如何理解?

答案:这句话从人的感受的角度写安塞腰鼓所释放出的磅礴能量和对观众产生的奇特效应。它震撼人心,使观众受到感染,产生了心灵共鸣。

5、好一个安塞腰鼓!在文中反复出现,从全文看,它起什么作用?

答案:好一个安塞腰鼓是文章的抒情线索,它反复出现,表达了作者对安塞腰鼓无限赞美的深情。

6、作者运用什么写作方法来表现腰鼓戛然而止时的感受?

答案:对比反衬,以动写静

7、一群茂盛盛的后生。

中茂腾腾好在哪里?

答案:它简洁传神地表现了年轻生命的热烈奔放

《安塞腰鼓》读后感真是惊心动魄啊!

读着刘成章的《安塞腰鼓》,我为之震撼,不禁赞叹而又赞叹。安塞腰鼓动人心弦的演奏使我沉浸在一种生命的强盛中。捶,捶,捶,一声声“隆隆”响彻云霄。喧闹声后,文末一声“渺远的鸡啼”更使人彷徨在一个陌生的世界,使片刻间那雄浑的鼓声久久地萦绕在耳畔--这也许就是“余音绕梁”了?

惟妙惟肖的描写使那群茂腾腾地后生们从书中“蹦”了出来,在我眼前发狠地捶、忘情地捶、没命地捶那安塞腰鼓。鼓声伴着掌声,是一种洋溢着英雄豪气的声音。隆,隆,隆隆……

奏吧,让百鸟停止歌唱,大家一起来倾听那如雷的鼓声吧。那奇伟磅礴的能量也只能由安塞腰鼓释放。急促地鼓点迸发出元气淋漓,奏出了震天动地的生命强音。安塞腰鼓神了!它把活跃着的生命转化成了一个又一个华彩乐章,在鼓上如火花四溅般奏出,令人叹为观止。我听见了,那远在黄土高原的腰鼓声,我听见了,是那么激动人心!我不得不赞扬黄土高原人民的粗犷豪迈与生机勃勃,他们吃穿虽普通,却有着锦衣玉食者没有的强盛生命。好一个安塞腰鼓呵,好一个安塞腰鼓!

我仿佛与后生们一起舞着,舞着,大起大落地搏击全身,跳出每一个充满力量的壮美舞姿。吼,跳,喊,跃,把抱负、痛苦、欢乐、追求,通过安塞腰鼓而表达。啊,安塞腰鼓,你给农民们注入了无限生机,把他们朴素衣着下掩饰不住的亢奋捶出来了,舞出来了。啊,安塞腰鼓,你令人激情澎湃,给黄土高原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噢,安塞腰鼓,好一个抒出了农民心愿、指引他们走向幸福的安塞腰鼓!

篇2

关键词: 互动教学 小学语文教学教学 教学方式

在小学阶段,语文课堂上的主体是学生,老师只是扮演引导学生学习的“引路人”角色。由于这种授课方式有一些弊端,我们需要改变传统守旧的授课方式,以师生互动的方式教学。老师要积极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下面将对什么是互动教学、怎样进行互动教学、怎样提高教学效率与提高教学效率的意义进行分析。

一、互动教学的概念

互动教学是一种“互动式”的新型教学模式。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是把师生在课堂或业余生活中关于“教与学”的交流互动过程看做教学过程。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与学两方面都是动态发展的。互动教学,改善了紧张的师生关系,形成了良好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关系。而且,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强化了师生影响,更容易使师生产生教学共鸣,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更有利于培养新世纪人才。

二、互动教学的意义

互动教学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对学生来说,课堂效率的提高意味着对所学内容掌握程度的提高,也是学习能力和水平提高的表现。每堂课的时间都是固定、有限的,在有限的时间里,学生能学到比过去更多的知识,老师也讲授了更多知识,这对双方都是有益的。

师生在互动教学里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改变了过去的紧张关系,这样师生间的交流就会增多。学生会更喜欢这门学科,老师也会更积极主动地传授知识。

三、互动教学的方式

互动教学有许多方式,每种教学方式都有优缺点,教师需要依据具体情况选择使用哪种方式。下面笔者详细介绍这些方式并附上教学实例,希望对大家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1.精选案例式的互动教学法

精选案例式互动主要是老师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手段展现所选的案例,这就要求学生自己根据案例独立解决问题。一般的授课程序是:案例解说――引导解决――设置悬念――剖析案例。

以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的课文为例,第一单元的主题是爱国。为体现这一主题,教师可以选择《我们爱你啊,中国》或《郑成功》等爱国课文。通过学习这些课文,点燃学生的爱国热情。

2.主题探讨式的互动教学法

顾名思义,主题探讨式互动是围绕主题展开的,教师一般可以先抛出主题,围绕主题提出问题,再思考讨论,最后归纳总结答案。

以课文《安塞腰鼓》为例,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安塞腰鼓的代表图片和音乐,引出《安塞腰鼓》的课文主题,既赞美安塞腰鼓,又赞美黄土高原。教师可以让学生详细阅读后讨论《安塞腰鼓》的课文,要抓住“好一个安塞腰鼓”这样的独特句式,引导学生体味课文的独特之美,还要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主要讲述的是什么,课文想表达什么主旨。阅读讨论后,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发言,让学生思考哪位发言的同学的观点是正确的,对学生的发言进行归纳后总结全文。

3.归纳问题式的互动教学法

这种互动教学法主要针对教学目标的实现和教学重难点的解决。刚开始上课时,教师需要向学生抛出问题,学生需要自己思考和互相讨论,这样就可以开阔思路,更熟悉所学内容。

以课文《给家乡孩子的信》为例,教师可以首先提问:“巴金爷爷写这封信的目的是什么?”“同学们对信中的内容自己有什么感受?”等等。其次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后进行小组讨论,每组都要发言,说说观点。最后教师对学生的观点进行总结。归纳问题式的互动教学法要求教师必须充分备课。

4.共同参与式的互动教学法

传统课堂,老师和学生都处于被动状态,总有一方是消极参与,这种师生关系是紧张的。健康和谐的师生关系能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学生才会更接受教学内容。因此,教师应与学生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建立融洽健康的师生关系,以此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教学《麋鹿》时,学生对“麋”字很陌生,师生一起学习这个字,学生对学习新知识不会产生厌恶感。教师可以说:“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吧。”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写“麋”字,谁写错了就要表演节目。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自然课堂教学效率也高。

以上对利用互动教学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意义和方法进行了系统概述。深入了解才发现,师生互动在日常教学中有如此重要的作用。只有改变呆板模式,加强互动学习,学生才能掌握更多的知识,日后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曾振良.加强互动教学,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J].考试周刊,2013(03).

篇3

【关键词】高校课堂;语文教学;情境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带给我们一套全新的东西:新的理念、新的教材和新的评价,但同时对广大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这是所有语文教师努力追求的目标,它是以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度为取向,能够高效地实现教学目标,能够高效地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 我们要让学生产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用智慧的心灵来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欲望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所以,苏霍姆林斯基要求老师“课要上的有趣”,要能激发学生的“情绪区”。

多媒体以其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 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受到情绪的感染,引起情感上的共鸣,以情入理,情理交融,成为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个有效手段。如教学《安塞腰鼓》一课,我利用课本中的插图、介绍安塞腰鼓的课件等手段再现安塞腰鼓的庞大气势,让学生通过直接的感知了解安塞腰鼓,使他们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去感知事物,从而让学生进入“以我观物,物皆著入我之色彩”的境界,深刻地体悟文本的意蕴。又如教六年级下册《长江之歌》时,我先用音乐创设情境,播放歌曲《长江之歌》,把学生带入课文描写的景物之中,动听的音乐和诗情画意般的语言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陶冶了学生幼小的心灵。接着再运用投影直观地展现出滚滚长江的景象,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其思维能力,使之对课文内容理解透彻,记忆深刻。

二、创造参与条件,全面提高学生参与度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教师应少讲、精讲,留下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自己探究、摸索;让学生学会如何自己去获取知识和掌握知识。

长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了依赖老师的不良习惯。一遇到问题、难题,不是积极地动手操作、动脑思考,而是等待老师讲解答案。俗话说,不丢掉拐杖,永远学不会走路;不亲自下水,永远学不会游泳。

再如教学《詹天佑》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掌握开凿隧道的方法及其作用,体会詹天佑的杰出才干,可以设计这样一个问题:谁能在黑板上画出詹天佑开凿隧道的工程示意图?交流板画时,教师有意识先请中等生到黑板画图,他画出居庸关的示意图。然后又请优等生补充修改。最后再请基础较差的学生照示意图说明。这样,全班学生都有参与机会,达到“异曲同工”之效,也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这样的设计,既避免了成绩好的学生“吃不饱”,成绩差的学生“吃不了”的现象,又减轻了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全面提高了学生课堂参与的效率。

三、营造和谐氛围,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教师要努力使学生消除对权威的畏惧心理,营造和谐、愉快的气氛。运用语言、课件、音乐等各种手段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把握文中的“情”,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使学生以一种自由、放松的心态投入学习中。

如在教学《大江保卫战》一文时,我先通过播放第一段的课文录音,呈现战士们奔赴抢险途中和到处告急的几组图片让学生体会出抢险迫在眉睫,接着用这样的话语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读读课文,看能看到哪些画面?” 音乐的烘托、眼前的图片、课文的语言激活了生活中原来积累的抢险的表象,并融合在一起,他们感受到了激动人心的抢险场面,促使学生对人民子弟兵的爱戴之情油然而生。这时,情感的浪花在学生的心中涌动,是由细读进入精读,读出课文神韵的好时机。此时,学生大脑皮层的优势兴奋中心,开始转向课文本身的语言,在老师的引导和本身的情感驱动下,全神贯注地注意那些深浸着作者情感的词句,此时,要引导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语言,从而使涌起的情感浪花得到深化而盛开。

四、加强参与指导,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叶圣陶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巧……其重要的是考虑到如何启发学生把所学的应用到实际生活的各方面去。”可以说抓住了语文与生活的关系,就牵住了语文教学的牛鼻子。如《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一课,对文章的难点部分:“‘给’,永远比‘拿’愉快”的理解。引导时,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生活中还有哪些人或事物在什么时候也给别人留下了美好的东西而愉快?学生交流,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最后教师归纳:帮助、安慰、理解、宽容、鼓励、掌声……这些都是一种付出,而这样的付出却能给人带来快乐,因此说它们都是美好的东西。

实践证明,只在课堂上围绕仅有的教材兜圈子的教学思想是封闭的。只要走进生活,使课内课外、课本和社会紧密衔接,让学生带着对生活的经验走进课堂,又带着良好的习惯走向课外,唯其如此,课文才不至于成为抽象乏味的教学符号,语文教学才会充满活力。

篇4

教师即开发,我们应当遵循的是以人为本,而决不是以书为本。所以,教师应该想方设法在课堂教学中对教材进行新的处理,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引导学生读懂文本、超越文本。

教室即成长,教室是学生“生长”的沃土和“成长”的摇篮,不是“圈养”知识的奴仆。学生即创造,在课堂上,教师要为学生构建舞台,让学生登台表演,创造性地和文本对话。怎么做?

一、摸索:带着问题走进文本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才能激发学生自觉地发现问题呢?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儿童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的认知心理,引导、激发学生学习的求知欲。

今天的高效课堂,学案被提到越来越高的位置。在设计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课文《莫高窟》学案时,起始部分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1.读了课题,自己有什么问题要提出来?2.自己想采用哪些方法解决这些问题?学贵有疑,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这样的设计让学生做到既勇于更善于质疑问难,提高了学习效率。拓宽部分我设计的问题其中有“如果将课文改成导游词,说给大家听,怎样说才能打动大家呢?”这一问题的融入促进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导学也是导问,按照杜威的话说“在经历中学会体验。”这个过程就是“用手体验蜡烛灼伤”,以此自我完成对答案的摸索及建构。

二、体验:在品读中感悟文本

新的课程标准特别指出:“阅读是个性化行为,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著名教育家张田若先生也指出:“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不仅把书读起来,还要读出味来。”让学生充分地去品读,去感悟,读出酸、甜、苦、辣来,在品读与感悟中与作者产生共鸣,与文本对话。并得以升华与创新。

如在教学《莫高窟》小组交流时,可以设计:“请同学们画出你最喜欢的语句,相互美美地读一读,表达你对最关注的敦煌文化的喜爱。你还可以运用什么形式表达你对莫高窟的喜爱,说说看。”然后小组汇报交流。

在这里,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珍惜学生独特的感受和理解,培养学生理解、感受、欣赏和评价的综合能力,为学生创造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意见的条件,表达自己的情感,畅谈自己的感受。

三、实践:在活动中拓展文本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在学生充分阅读课本后,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拓展文本。

1.剧本表演式:通过学生即兴地自编自演,拓展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如:学习了《负荆请罪》《公仪休拒收礼物》等课文,以教材为剧本,组织学生自发排演课本剧,通过惟妙惟肖地表演,既揣摩了人物性格,又从更深层次理解了课文。

2.精品赏析式:学习了一些名家名篇之后,组织学生进行专题赏析,拓宽学生对作家、作品的理解。如学习了老舍的《草原》一文后,我们让学生回顾、赏析了《济南的冬天》使学生对老舍的作品有了一个全面而又感性的认识。

3.现场采访式:在学完一些科普类课文之后,我们可以模仿崔永元主持的“实话实说”节目形式开展专题研讨,如:在学习了《大自然的文字》之后,老师成了“崔永元”,学生代表成了特邀嘉宾,有生物学教授、气象专家、地质学家、环保卫士、考古工作者,前排学生成了现场观众,后排学生成了电视观众,围绕“大自然的文字”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专题研讨会。

4.竞赛评比式:通过形式多样的竞赛评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在活动中拓宽学生的知识,如:在学《安塞腰鼓》(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时进行朗读比赛,成语比拚等。学生在比赛中对安塞腰鼓有了更多的认识和感悟。

5.想象续编式:教材中有许多课文都给读者留下了许多想象的空间,如《爱之链》:乔依醒来之后……《滥竽充数》:南郭先生逃出了宫殿……

四、探究:带着问题走出文本

篇5

一、注重个性化阅读

阅读是复杂的心智活动,包括多种心理活动过程,如感知、记忆、思维、想象,还有兴趣、情感、意志等,学生主体通过这些心智活动,可以与高尚的心灵对话,汲取人类精神文明的营养。由于学生的个人经历、认知水平、心理素质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学生阅读同一文本的感受会出现差异,这就是阅读的个性化。它受到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和学生个体差异性的影响。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这种差异性区别对待,个别处理。“语言是人的个性赖以形成的最基本的因素”,阅读教学的个性化,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使学生的阅读水平整齐划一,让所有的学生都变为优等生,而是使优等生与后进生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最大的提高和发展,提倡自由选择。在实践中,让不同水平、不同爱好的学生都能发挥特长。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而应以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人的性格是不同的,人的情趣爱好,人的能力是有差异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文学作品是多元的,如果你试图使多元的一元化,使丰富多彩变成单纯一律,那就会产生荒谬异化的现象”;“雪融化后是什么”的答案不再是唯一的,学生有棱有角,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破除框框,让其在自由的心境中感悟语文的美,去张扬人性的善,去探求人格的真,让他们各自独特的个性与阅读文本得到融合。

二、注重生活阅读

在阅读教学中很多的阅读文本富有浓厚的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以及作者对所处时代的独特感受,如《紫藤萝瀑布》、《挖荠菜》、《七根火柴》等,这些作品所反映的时代与学生相距较远,所写的内容远离学生的生活,所抒发的情感也让学生觉得遥远。总之,这些作品让学生感到陌生。因此,学生对文本的阅读体验就会停留于表面,甚至发生偏差。所以,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就应注意拓展,让学生了解宗璞在中的不幸遭遇,旧社会里广大人民的贫困生活,时的艰苦奋斗。学生只有了解了生活,才会理解文本,因为所有的文本都是源自生活的。又如《春》这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文字精美,有画,有深邃的意境,但概念比较抽象,有些东西毕竟不是现实生活的“春”,更何况由于地域气候的差异,学生亲身感受的“春”不一定和朱先生笔下的《春》吻合。为此,我让学生把自己经历的春天回忆出来,用文字或画面表现,再与文本比较,把自己生活中对春的感受与《春》的文字内容融合,体会那种属于《春》的、独特的美。学生只有把自身的生活体验与阅读文本的结合,才能真正读懂文本所反映的深层内涵。总的来说,生活体验与阅读体验之间,是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学生在阅读文本的同时,也应该阅读作者在创作上的成就,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了解作者人生的各种境遇,理解他们身上所浸润的文化底蕴,挖掘自身的生活体验,把自身经历与文本结合,体验文本学习的现实意义,最终走向生活的阅读。

三、注重情感阅读

古人说:“诗言志,词言情。”其实,不论是古诗词,还是现代文,绝大部分文学作品都是作者感情的载体。学生要品味多姿多彩的艺术形象和凝练生动的文学语言,就必须注重情感因素的激发。因为情感是推动审美创造活动的动力,阅读教学应以情感激发学生情感。“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如《安塞腰鼓》一文,我借助多媒体,让学生置身于黄土弥漫、鼓声震天的场景中,学生内心的兴奋随着擂鼓那股冲劲和节奏鲜明的隆隆鼓声不断升温,安塞腰鼓所带来的震撼也不言而明。又如《背影》,我让学生举出身边的真实事例:下岗的父亲依然在亲人面前露出笑容;母亲拖着疲惫的身子回来,还要做饭;父母亲把好吃的东西留给孩子,等等,都能让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对父母之爱的真切体验,并“同化”感受那个肥胖的、迈着蹒跚步子的父亲的背影,并为一片父爱真情所感动。此外,朗读也是激感的重要途径,如分角色读、集体读、自由读、范读、熏陶朗读、体验朗读等,让学生感受声律,体味词句,领会情感,增强语感,从而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进而更好地步入作者的内心世界。

四、注重略读、精读

篇6

新课程改革对传统的教学提出了挑战,它要求教育工作者以新的理念来指导教学。这些新的理念,既有对传统教育思想精华的萃取,又有新课程新理念的生成。新课程改革中,课程功能、课程结构、课程内容等都有所改变,对于广大教育工作者来说,观念的更新是关键:知识传授与思维能力培养相并重,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向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转变。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教学,远程教育资源的运用应运而生。远程教育资源的运用已成为教育领域中的一朵奇葩,为我们教学手段的改进提供了新的机会,与传统教学中知识的表达及传递效果相比,可谓有天壤之别。它的合理使用让我们的课堂教学如虎添翼、如鱼得水,使语文课堂焕发出青春的活力和诱人的魅力。

一、利用远程教育资源,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气氛

多媒体教学具有形象性、直观性,内容丰富,动态逼真的特点。传统理念教学时就有一个问题困惑着我:为什么大城市的学生课堂纪律比我们乡村学校的学生要好得很多,课堂气氛也很活跃,难道是学生本来就如此?还是另有其因?怎样才能促进课堂气氛活跃?我努力寻找问题的根源,通过查阅资料,利用远程教育资源网查看相关的知识,观看专家研讨的教学课,与自己的教学作对比,联系学生实际,终于领悟到了一些相关的整改措施。总结出了提高本班语文课堂气氛的方法,尝试应用在教学中:①可以通过现代教育技术的演示、学生练习、语言交谈等功能,使教师和学生能够更好地自主交流和沟通,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②创设氛围,使学生“敢说”。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兴趣,语言表达就会成为学生格外的负担。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把创设氛围放在首位,远程教育的直观性就很好的阐释了以上的观点。课堂上还要让学生有话要说,当然学生的话都要围绕课题内容,主要是课前先让学生对于新内容先自行做个全面的预习,做到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收集相关的资料。这样学生就可以对所学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并对新内容产生质疑,以便课上进行交流。③利用鼓励代替指责、提高学生质疑的兴趣。不要对学生的表扬过于吝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积极营造宽松的教学氛围,多使用鼓励性的语言,以各种方式对学生进行表扬,这对学生自信心的增强是有极大好处的。学生回答,只要是有一点可取的,我们就要给予表扬,就要给予会心的鼓励,不要轻易对学生的回答做出否定。课堂中还要寻找学生的亮点,发现闪光点,予以肯定,及时表扬。从而使学生对于语文的学习有了百倍的信心,回答问题就会比较的主动和积极,学生就会自觉的遵守课堂纪律,能够根据质疑的问题,积极的阅读,认真的思考,探索答案渠道。这样还可以使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充满整个课堂的教学,课堂的气氛自然就会活跃,学生就会自觉的遵守课堂纪律。所以,学生课堂纪律的好与坏,课堂气氛的活跃与不活跃,关键在于我们的教师是如何的面对问题,解决问题。

2006年,我校开通了班班通。面对如此充足、精美的远程教育资源,我感到非常的兴奋、激动,尝试把有关教学资源应用于实际教学中,利用图片、背景音乐等素材创设出符合课程要求的情境,渲染了课堂气氛,在讲课中适时利用数字电影、动画,通过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的演示,让知识达到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变抽象为具体的目的,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在讨论、质疑、互动的各环节中不知不觉就学到了知识,锻炼了能力,提升了素质,既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又提高了学生的兴趣。比如教学《月亮上的足迹》这篇文章,由于学生没有条件目睹人类首次登月的壮举,可以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中有关人类首次登月的文字解说,图片资料,视频资料,把以文字方式呈现的课文内容活化为形象可感的具体的形象,使声、光、电等多种效果相结合,大大地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又如教学《绿色蝈蝈》一文,由于学生对蝈蝈这种生物了解甚少,可以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中的相关资源予以形象地说明,教学效果十分理想;教郭沫若诗《天上的街市》与《静夜》时,可先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两首诗里的想像世界,然后出示多媒体画面:星空街市图、天河流星图、淡月疏星图等,让学生观察,将画面与想象进行比较,在对比中,学生的想象力更丰富了,创造性思维能力更强了,课堂教学的气氛更活跃了。

二、探索与改造,有效利用远程教育资源

在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之后,我却感到不再满足了,怎样创造性地使用这些优质的资源,使这些优质的资源达到最佳的使用效益,便成了我思考的问题。于是我便开始了大胆地对原有资源的重新整理、编辑、改造、提取、升华,从而选择更有效的资源,从而更有效的组织利用资源,制作出更加符合实际教学需要的的多媒体课件。使之用于课堂,更加激发了学生们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望,也使教师个人的创造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展开。 如我在讲《安塞腰鼓》这篇课文时,我利用课件动画素材制作课件,创设了情景,把内容很直观的表现出来,在播放时同学们一下子感知了安塞腰鼓的精彩场面,明白了安塞腰鼓的恢弘气势,领悟了安塞腰鼓的博大精深,引起了学生们极大的兴趣,大家开始热烈研讨和学习,整堂课的教学,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关于这一点,我还认为,如果大家都能调用、修改网上资源在网上进行备课,网上撰写教案,进行教学设计,那么将既节省了时间,又能使老师有更多时间去探索教法、研究学生,实施因材施教,这何尝不是一种好教法呢?

三、活学活用,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实施素质教育

远程教育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教育教学资源,为我们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充分的条件。它的教育内容是全方位、多层次的,从而使学生能够遨游浩翰的知识海洋,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成长氛围,为学生的学习开辟了一片新天地,有助于学生了解社会,了解科学的发展,对于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个性全面发展是十分有益的。在我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利用学生自习时,我利用多媒体课件,有计划的播放一些语文课外知识,在课外知识节目的学习中同学们积累了丰富的知识,扩大了知识的视野,积淀了丰富的人文素养,深刻感受到了语文学习的重要,激发了学生们的幻想和创新的智慧,使同学们感觉到生活中处处有语文,,明白了语文学习的价值和魅力所在。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我也是积极有效地利用远程教育资源进行教学,通过这些内容充实,手段新颖,形式多样的教育教学手段,培养学生语文素质,特别是他们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利用多媒体每周展示学生最佳作品,从而激励其他做得不够好的学生的进取心。现在班里的学生已经形成一个在学习上你追我赶的,学习干劲十足的风尚,作文水平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实践证明,我的这些尝试和努力是卓有成效的,学生多次在全国、市、县级作文竞赛中获奖或发表,参加学校或其他级别的演讲、辩论、朗诵、诗词创作等竞赛,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大家都明显地感受到了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语文功底的提升。我认为,如果我们能对远程教育资源充分合理的运用,能够达到使学生的视野开阔、信息灵通,变得“耳聪目明”,更具发展的潜力,我相信学生会拥有更加灿烂、辉煌的生活和前途。

篇7

关键词:情感教育;品味语言;细节刻画

良好的情感体验作为行动动力,能够引起并维持行动,排除前进中的障碍,提高脑力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的发展和教学活动趋向于最佳状况,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必须要重视对学生的情感熏陶教育。笔者认为情感教育指要充分利用情感因素实施对学生的教育,在其心灵深处掀起情感的波澜,帮助学生确立情感体验的正确方向,引导学生经历情感体验的过程,更好地理解作品,使学生产生道德感、理智感,获得审美愉悦,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作为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语文课堂这一重要教育阵地,结合语文教材形象化、情感化、审美化的特点,运用熏陶渐染、潜移默化、点滴渗透的方法,帮助学生透过形象感悟蕴藏于字里行间的思想与情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以情激趣,以情导学。正如列宁所说:“缺少情感的认识,便失去了认识的深入。人的思想只有被浓厚的情感渗透时,才能得到力量,引起积极的注意、记忆和思考。”

一、精心设计,创设情境

李吉林老师认为情境教育“从教育空间、心理距离、角色效应及操作运用四个方面构建了基本的模式”。情境教育旨在“把学生活动空间中的每一个区域构成一个连续的目标一致的和谐整体,从而充分利用环境、控制环境”。于课堂上创设特定的情境――与课文内容相吻合的情境氛围――尽可能“移植”环境,或将课文内容延伸到生活中,谋求最佳效果。情境的创设可以有效缩短学生的心理距离,形成有利于教学的最佳情绪状态。情绪高涨的学生更易于走进角色,成为主动投入、主动参与的“我要学”的主体;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学习态度、自我情感的积极投入,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能亲切地感受教材,提高学生对事物的认知能力,加深理解,达到以情促知的作用,接受情感教育,陶冶情操。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良好的情境创设适用于大多数文章的学习。

笔者在《安塞腰鼓》的教学中,就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张贴了众多从报刊上剪辑腰鼓齐奏的大幅图画,教学中借助多媒体穿插播放激昂、铿锵的安塞腰鼓的影像资料。热烈、激昂的鼓声,翻飞飘逸而遒劲有力的舞姿……一切都充满如此的活力,立刻就让学生忘记了身边的琐事,步入了厚实的黄土大地感受陕北农民焕发的生命张力。学生加深了对北方农民的认识,感受到他们在改革开放后充满激情而蓬勃的生命力,受到情感的陶冶。用他们自己的话说:“这样的鼓声真雄壮,有这样活力的人民真了不起,有着这样人民的国家怎能不强大?”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充溢其胸。

情境创设的具体操作,可以从下面几点做起:1.注意教室环境的布置。如《安塞腰鼓》教学中剪画及鼓的布置。2.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如音响、电视、投影等多媒体设备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创设极富个性的教学情境。3.巧用自然因素,晴朗温暖的天气里学《济南的冬天》。情境的创设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不平等所带来的痛苦,从情感上认识到公平、平等,课堂教学自然是水到渠成。

二、寻找突破口,体验情感,进入角色

“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纵观中学语文教材的众多篇章,无不以美感人,以情动人。教师应当引导学生缘美入情,缘情探文,认真挖掘教材蕴涵的情感因素,选好情感教学的突破口,进入角色,真情感受文中矛盾与人物,激起积极的情感体验。这是语文课堂情感教育的核心。具体的做法很多,笔者曾尝试从以下几方面展开:

1.“美读”课文,品味语言

“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感情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务期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在教学中,尤其应注意作品中优美的语言。高尔基说:“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马克思也认为:“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可见,语言的诵读与品味有助于揣摩流露于作品字里行间的情感与思想。

一切优秀的作品无不浸润着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可以便学生沉醉于作品所创造的优美意境,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词句篇章,领会语言的感彩,走进文章。教学伊始,可精心设计导入语言,拨动学生心灵的“情弦”,激起他们的情感之潮,为学习作感情铺垫。

如《故乡》的语言丰富而生动,回忆童年往事时温馨而灵动,叙写这次回乡经历则沉重而压抑,展望未来又另有生机,语言呈现出的美感特点处处贴切作品中人物的经历、性格与小说主题。并且为了突出人物与作品主题,在叙述闰土和杨二嫂的事迹时,小说的语言充分运用了对比手法,将作者复杂的感触与追求借助语言这根线或面,纠缠在一起慢慢抽出,再铺展开来。扣住语言,仔细咀嚼,慢慢体验,在反复感情朗读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作者深深的忧郁――一种不激烈但又摆脱不掉的悠长的感情和情绪,从而激起学生相似的情感体验,受到熏陶。带领学生有感情地朗读,随课文意境或舒缓、或高昂、或顿挫、或激越,反复咀嚼回味,适当点拨提示,文中那为乡、为国、为民满怀忧虑的憧憬定能使学生如身临其境,产生美感,得到审美的愉悦,而奋发努力。

2.关注背景环境,咀嚼细节刻画

课文中所述事件、所描景观,大多有着特定的历史与自然背景,而有特殊的情感寄托,熟悉这些背景环境,对于把握文章思想感情、熏陶学生情感而言是必须的。

如《背影》的教学,笔者先由个人生计无着落、人世颠沛流离、社会黑暗压抑的背景环境切入,再抓住父亲为“我”送行的细节描写,在那“蹒跚”的“攀”“穿”“缩”的过程中,在那“到那边来信”的谆谆叮嘱声中,还有哪一个同学不为之动容?还有谁的心灵与情感不受到至真与至诚的父爱的洗礼?这里情操的陶冶,任何题海与说教对学生都没有如此的滋养。

3.关注形象闪光处,体味醇厚文情

在掌握情节的基础上,着重从语言、行动、心理描写等手法上体察把握人物形象,抓住人物性格闪光的一刹那,使学生领悟文章所承载的思想与情感,感悟醇厚文情,接受教育。《阿长与〈山海经〉》中的长妈妈,鲁迅写她,没有“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来塑造劳动妇女典型,文中阿长是生活里真实的阿长,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事实”。这样一个姓名不详,又有着众多缺点(饶舌、好事、不拘小节、烦琐而迷信)的人却给作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是为何?我们不难从“新年吃福橘”和“买来《山海经》”两件事上找出答案:当她“惶急”而后又满意地“笑将起来”,并将剥出的橘瓣“塞”进作者嘴里,当她在作者近乎绝望时竟“高兴”地说:“我给你买来了!”正是她的善良与慈母的爱动人心魄。再联系生活与学生交流对母爱的感受,怎能不激起学生的共鸣?情感的熏陶与教育也正在这一过程中完成。指导阅读及时抓住形象的闪光处,必将使学生心灵的潭水荡漾起波澜。

形象闪光之处通常是醇厚文情的聚核点,闪光的形象也是醇厚文情的主要载体;它们结合在一起,往往还表现出深邃的意境,优美的写景抒情笔触,甚至条分缕析地说明和严密推理的论证。《醉翁亭记》则正通过滁州琅琊美如画的风景和人民活泼安乐的风俗画的描绘,借助优美抒情的细致笔触,逐层推进,在令人炫目的“醉”中揭示文章寄寓的深情:乐滁人之乐――与民同乐。醇厚的文情与太守这一闪光形象完美结合,从而拨动学生心弦,理解作者宽大的情怀,陶冶情操。

三、组织讨论,内化情感,形成思想

认真细致地研读课文,理解内容,领会文章情感之后,对有疑问或有争议的地方组织学生讨论,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扩散性,同时要注意存异与情感熏陶的深化。笔者认为具体操作时要注意两点。

1.直面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首先,重视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要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要在明辨是非的求同前提下,在具体理解的角度及感悟上要积极存异,鼓励创造性思维与理解。其次,要珍惜学生情感的反馈。对学生的反馈给予重视,做出积极的反应。这是课堂上师生平等交流的前提,平等的交流有利于把握学生的心理动态和情感体验的水平,实施积极的情感教育。

如学习《我的叔叔于勒》一课,对小说中人物于勒有同学同情,有同学却持严厉的批判态度,有同学是又怜又恨;对菲力普夫妇有人持否定态度,有人充满理解与同情。这恰是学生情感体验的真实显现。

2.内化情感,形成思想

情感体验既是一种接受,又是一种移植,是一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感染,所有这些都有益于学生的情感发展,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而持续不断的情感熏陶层层深入,可使学生从中汲取精华,内化于心,形成思想,最终才能转化为行动,成为高素质的人,从而达到语文情感教育的目的。

将情感的熏陶教育渗透到教学、生活中,贯彻因文解道、以情悟理、以理晓情的思想,做到潜移默化、熏陶渐染、点滴渗透。这样,学生在每一个单位时间里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情感教育,认识上经历着一次又一次的螺旋式深化,才能使语言教育和思想教育得以循环往复,逐渐加深。

无数事实证明,学生的全面发展呼吸着情感,其学习才会有动力,才可能真正做到“我要学”;而且有效地避免了把语文课变成生硬的语言训练课。情感的熏陶与教育能够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展开,使语文教学走向成功。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有效性;阅读教学;课堂提问;思维品质;高效课堂

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课堂提问大有学问。课堂提问既是师生对话和交往的重要形式,又是引发师生之间对话的手段。通过提问,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回忆、对比分析、综合概括,达到培养综合素质的目的。

所谓有效提问,就是以有效研究性的策略提出有效问题,使学生积极参与,思维得以发展,思维品质得以提高。有效课堂提问是指教师在精心预设教学问题的基础上,又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在教学时生成适当的问题,并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思考,参与对话,全面实现预期教学目标,并对提问及时反思与实践的教学过程。

课堂提问问题设计的种类很多,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分类方法,我们不妨把问题分为以下几类:(1)事实性问题。学生不需要太多的思考,可从教材中获得答案。其目的主要是检查学生的事实记忆。(2)经验性问题。主要检查学生对所学文本进行阅读筛选信息从而分析和加工整合信息的能力。这类问题需要学生思考,但最终答案往往是唯一的。(3)创造性问题。主要检查学生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对原有知识和经验进行重组,产生独特、新奇的答案。(4)评价性问题。主要检查学生根据一定的准则和标准对事物进行价值判断和选择,一般没有标准答案。

众所周知,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是靠阅读教学来实现的,而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的设计,可谓是关系到阅读教学组织成败得失的一项重要工作。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只有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积极动脑思考探索,才能有所得。也只有全体学生积极参与、思考探索的课,才是成功的有效的。因为“学而不思则罔”,学生如果不动脑,怎能期望有所收获呢?对于涉世未深、社会阅历和理论修养都不甚丰厚的中学生而言,期望教材文本短时间内直接激起他们的阅读兴趣,让他们自觉地得到知识上的教益和美的享受是不切合实际的。在教学中我们发现,教师教学之前,学生在阅读课文,尤其是阅读欣赏经典作品时,往往思想上是困惑迷茫的。他们常常不知道作品好在何处,应该学习与借鉴什么。即使偶尔有一些美的体验与感悟,也往往是凭借直觉,无法从理论上加以阐释,无法用言辞加以表达,处于一种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状态。从认识论上来说,远远没有达到自觉的程度。这就亟需教师的引导与点拨。而从教师方面看,能有效引领学生直切文本主旨,直奔知能要害,真正让学生在心灵上触动、在知识上领悟、在阅读理解能力上提高的,倒不是什么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的讲解,而是一些精当的具有启发性和探索性的提问,以及学生思考后的讨论、点拨与回答。实践证明,切合学生与课文实际、击中课文实质要害又引人深思的教学提问,有助于点燃学生思想火花,掀起课堂教学情感的波澜,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遗憾的是,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还没有引起中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的足够重视。语文阅读教学中还存在着大量无效提问的现象。如问题太简单,不少教师在课堂上喜欢提出“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之类问题让学生回答。表面看来,学生兴致勃发,情绪高昂,课堂气氛热烈。实际上,这样的提问非常简单,没有多少思考的余地,甚至不假思索便可说出答案,对促进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是无甚益处的,至少是“高消耗,低收效”。有的教师在一堂课上的提问可达近百个,这些问题琐碎杂乱,存在着以下几点问题:

第一,不能反映中学语文的特性和《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要求。教师不是从语文的角度去设计问题。即围绕思维、语言和文化的角度设计问题。

第二,问题本身不具有一定的价值,所提问题既不能帮助学生理解文本,也不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第三,不符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一味以成人的心理去评价、约束孩子。

从学生角度讲,学生感到一直被老师被动提问,就会产生逆反心理,形成故意不思考、不回答老师提问的逆反情绪。再加上教师放不开手脚,对教案是“步步为营”,就进一步约束了学生的思维。

面对这些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反思:带有问号的题目就是语文教学的问题设计吗?不是。那些全班同学不用思考便齐声回答的题目,显然不是有效的教学问题设计,而学生听了后不知所云的问题也不是有效的问题设计,那些没有边际的讨论话题更不是有效的问题设计。那么什么是语文课堂中有效的教学问题?怎样才能设置有效的问题呢?

例如某教师在教学《祝福》时设计了如下的问题:祥林嫂的命运是悲惨的,鲁迅先生将她的不幸总是设置在一个特殊的季节里,那是什么季节?这个问题显然没有多少思考的价值,起不到启发的作用。鲁迅先生“将祥林嫂的不幸设置在一个什么季节”不是一看便知吗?这个问题几乎用不着思考便可回答。难道这样的问题还值得正儿八经地向高中生提出?显而易见,类似的问答不仅无益于活跃思维,解决教学问题,反而会使课堂结构松散,学生注意力分散,甚至于只是让课堂添些混乱而已。这样的提问是课堂组织教学中应尽力避免的。

那么,如何避免冗余提问,增强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着力打造高效语文课堂呢?

首先,教师应该吃透教材,了解学生,这是预设有效课堂问题的必要前提。

每篇课文都有自身的特点,教师通过对教材的深入钻研,准确地认识有关的特点,把握要点,明确重点、难点,只有熟练地驾驭教材,巧妙地设计编写课堂提问,才能正确引导学生释疑解难。如果教材掌握不熟,只从表面看问题,肤浅地提出几个问题,那么,学生就永远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所以,只有吃透教材,才能选好提问的突破口。比如笔者在教学《端午的鸭蛋》时,在全面琢磨了教材之后,紧紧抓住了一个“味”字。作者汪曾祺是一位美食家,他给我们介绍的端午的鸭蛋定然是美味,我们来品味品味,端午的鸭蛋到底是什么味?然后由高邮鸭蛋的多味引到汪曾祺语言的“多味”――方言与文言语言相结合的语言风格,从这个独特的语文角度设计问题,引导学生用心朗读和赏析这些特色语句。这样不仅能将字里行间的情感读出来,又能进一步了解作者的写作风格。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提问的对象。学生的基础和智力有差异,个性、社会环境、生活空间等也有不同。对同一个问题,问甲生有效,问乙生未必有效。如:《安塞腰鼓》这篇课文,如果让学生将安塞腰鼓震天撼地、气吞山河的磅礴气势读出来,出生在北方黄土高坡的学生可能更有优势,江南的学生不一定能感受到。再如:《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提问一些有关恐龙灭绝的知识,男生知道的就多一些,女生知道的就少一些。只有对学生回答问题的实际能力了如指掌,才能有的放矢地提问,才能为设计课堂提问打好基础,做好铺垫。上公开课,更需要老师能够察言观色。《范进中举》一课教学时,如简历内容,什么地方看出他疯了,他疯了以后谁救了他?胡屠夫对范进这个女婿前后的称呼有何不同?等等的简单问题,老师让那些不太自信的学生回答,以增加他们的自信心。或者可以采用集体回答的方式,以活跃课堂气氛。而有难度的问题就不宜采用上述方式,如在描写范进疯了一段中,作者吴敬梓用了很多“一”,为什么会重复,你从中发现了什么?在提这类问题时,教师若不作观察,胡乱点将就容易产生尴尬的局面。

其次,一堂课的提问想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应控制问题的数量及层次,过多过杂的提问必然会让学生疲于应付,甚至产生厌烦情绪。

我们认为,一堂语文课提问数量应该在六七个左右,其存在方式绝对不是简单的平铺,而是由主问题和分解问题组成。主问题就似整堂课的脉络,又似学生走进文本的航标。《范进中举》一课是这样设置问题脉络的:1.范进的简历。2.写范进的“疯”有一个段落,读后有什么感受?3.还有谁纷纷登场,你印象最深的是谁(引出胡屠夫)?4.在胡屠夫、父老乡邻、张乡绅、报录人当中,你认为很有意思的是谁(引出父老乡邻和张乡绅)?5.所有人都出现了,可还有谁没有出现(引出儿子以及主题)?显然,对于这篇小说老师采用对各个人物在整个小说情节中的不同表现的分析,最终挖掘出这个时代的特征,这种由浅入深、层层深入的预设问题的方式,无不使学生的思维在这四十几分钟内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当然,大问题只是大树的枝干,没有叉枝,没有绿叶的大树是不丰满,也是不完美的。而那些分解问题恰恰充当了叉枝,充当了绿叶。如范进的简历是由姓名、性别、婚姻状况、籍贯、年龄、从事职业、生活状况、家庭成员以及中举反应九方面加以展开的。一方面使学生通过文本认识了范进,了解了范进在中举之前的各种情况。放在一定背景中的人物分析才是有价值的,也为引出下一步范进“疯”的赏析。另一方面,这种类似征婚的介绍方式,在整堂课的一开始,就如一道靓丽的风景,吸引了学生的眼球,让学生在第一时间就喜欢上了这堂刚刚“上演”的语文课。

第三,所提问题要难易适度,既不能过于浅白,没有思考余地,又不能太艰深,让人难以琢磨,无从下手。太浅白,索然无味,提不起学生兴致;太艰深,学生答不了,不仅达不到教学目的,反而挫伤学习积极性,事与愿违。其难度应以较高水平学生经过思考或讨论或稍加提示点拨可以答出为上限。如教学《失街亭》时有人设计了问题“诸葛亮为什么挥泪斩马谡?”,这就未免过于简单。这个问题根本没有启发性,相信多数学生都会以漫不经心的态度对待。如果换一种方式向学生提出“街亭失守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街亭对蜀军有怎样的重要性?何以知之?”之类问题,那学生的反应或许就会大不一样。这些问题非经过阅读思考不能答出,但通读全文,整体思考之后大部分同学都能比较好地回答。这样的启发提问对培养学生研读文本的习惯,形成分析归纳、提取文章信息等能力是大有裨益的。这种问题既具体又有思考的余地,较好地为学生体味那特有的意境、领悟文章描写技巧起到了引领作用,能够促使学生在阅读课文、思考问题的同时,轻松地完成对该文段的赏析,于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

第四,所提问题要始终围绕教学目标,切合学生的学情,还能紧扣教材训练要点及文章精彩之处。如《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中“我是你的十万万分之一,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一语是理解的难点,也是体悟朦胧诗特点的重要语句之一。教者若泛泛地讲朦胧诗的特点或诗句的理解要领可能效果不好,但若就此诗句设问:“这两句话矛盾吗?从字面看两句分别是什么意思?如果进一步深入还可作何理解?”就可能激起学生探究与思考的热望,进而引发对看来矛盾的诗句的仔细品味。这样提问的重要意义不仅在于引导学生关注此诗,加深了对诗的印象,还在于可让学生从对诗的实际探求过程中悟到读诗的要领,跨进诗的大门,形成感悟诗的能力。

第五,设计问题要面向全体学生,对于理解或鉴赏性材料的提问,要尽可能突破“标准答案”的窠臼,让答案具有多维性,力争引起发散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独立精神。如教学《失街亭》时,若问“为什么说街亭失守是马谡的过错?”就显得机械刻板,僵化了学生思想。若改问“街亭失守是谁的过错?”学生灵感的火花就可能被点燃,见解就可能丰富多彩,这就有利于深入挖掘教材内涵、培养学生辩证客观思考问题的良好思维品质。

第六,科学地确定问题的指向,切忌提“漫谈式”问题,单求课堂“热闹”,弄得最终不知所问所答是为何而来。如有人教学《祝福》时问:“迎春祝福祥林嫂不能参与祭祀,在她捐了门槛之后,四婶一句‘你放着罢,我来拿’将她永远钉在十字架上,她的最终结局就只能在一片热闹的祝福声中悲惨地死去。这热闹的祝福,更强烈地反衬了祥林嫂的遭遇,那么,祥林嫂究竟是如何死去的?”这一问题着眼于问祥林嫂死的方式,从课文看很难找到令人信服的答案。倘若因学生的答案各异而就此展开讨论,那不过是将注意力分散到无意义的事情上罢了。因为就《祝福》而言,鲁迅先生要揭示的并非祥林嫂死的方式而是她死的原因,祥林嫂是封建主义余孽的受害者,不管怎样死,并不改变这一性质,如果离开了这一点去谈她的死,实在是难免有与教学目的脱节的嫌疑,这样的提问是不足取的。

【参考文献】

篇9

新课程初中语文教学的一项重大改革即是学习方式的变革,其中探究式学习策略运用与实践尤其凸显。所谓探究式学习策略,是指教师不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其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如何在语文课堂中引导学生探究式学习策略运用与实践,是我们中学语文教师(特别是农村初中语文教师)值得探讨的课题。

一、启发式教学 自主、合作、探究的门径

启发式教学,主要是在教学过程中,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的任务在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强调学生要有主动、积极、能动的学习状态,强调对知识的理解、运用、创新。我们初中语文教师要通过一定的方式,去引导学生就课本中的某些问题展开积极思考,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多角度地进行分析判断,增强他们的语文综合素质。

1、多用启发方式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教师在导入新课时,或介绍写作背景,或表情朗读,或巧妙设疑,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时,一句隽永精警的名言诗句,一个简短而寓意深刻的寓言童话,一首流传千古的古诗或时尚的音乐,甚至一片随风而落的秋叶。都能成为教师手中的道具。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言、行、色等声情并茂的诸多形象,多角度多方面地吸引学生,穿插读、议、讲,在有疑难之处点拨解答,于无疑处设疑深究,做到对课文有理解,对生活有感悟,在字里行间读出作品中的喜怒哀乐、悲苦酸甜,加深学生对生活的认识。如教高尔基《海燕》,引用列宁:“面包总是会有的。”

2、 强化基础储备 让学生“动”起来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新课标》),因此,语文是一门表现人的思想情感和人文素养的学科。缺乏足够的知识基础储备,学生是无法维护其正常思维的。语文教学中,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熟悉程度,对于开展有效课堂教学是极为重要的。若没有充分的思考基础――语文基础知识和生活感受的积累,而想展开有效的启发教学,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那是无法想象的。 如教《湖心亭看雪》,先引导学生运用字词典或电脑扫

二、培养问题意识 让学生分享成功的喜悦

孟子曰:“尽信书不如无书”,程颐说:“学者先要会疑”,张载曰:“学则须疑”,先哲们强调的都是学习既学且疑。质疑问题是自主、合作、探究的起点,没有问题或发现不了问题,就谈不上所谓的自主、合作、探究。语文学习中,要鼓励学生敢疑、多疑;阅读中要引发学生品味思考、发现问题,在探究中找到答案,体验解决问题时“合作与成功的喜悦。”

一是要引导学生保持强烈的问题意识。语文学习中,多问几个“为什么”,寻求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和方法。例如执教《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一文,入课后,安排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找到昔日的罗布泊仙湖之美表现哪些地方?同学们纷纷发言:“从前的罗布泊不是沙漠。在遥远的过去,那里却是牛羊成群、绿树环绕、河流清澈的生命绿洲。”然后再引导学生去探讨仙湖罗布泊消逝的客观原因和根本原因,以及它的现状与未来。

二是要炼就一双发现问题的“慧眼”。《语文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分享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如教《观沧海》先引导学生讲曹操的故事,再去领会作品的内涵。

三、创设认知情境 让学生思维飞翔认知需要是学生学习中最稳定和最重要的动力。

在学习一个新知识点时,教师要创设认知需要情境,把学生的思维带入新的学习背景中,让他们感觉学习是解决新的问题的需要,产生一种积极发现问题,积极探究的心理取向,使学生敢想、敢问、敢说,诱发其探究意识,激活其思维的发散性。

1、创设认知矛盾的情境在现今语文课本中,常常有一些感人的故事,而这些故事常常有一些不同常人的壮举。可以让学生本身固有的思维方式与故事中人物的事迹进行比较,探究矛盾根源。如语文课《蜡烛》(俄西蒙诺夫):在炮火烧灼了的战场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一位南斯拉夫母亲将珍藏了45年的两支结婚花烛,点在一位苏联士兵的坟头。借此可以启发学生穿越时空,去目睹那悲壮而崇高的一幕,感受反法西斯阵营的军民用血肉凝结成的情谊。

2、创设认知冲突的情境 教师提供可先择的几种答案,使学生感到不知该选哪一种答案才对,激活学生的探究思维。中学语文课本中有一些以物作为题目,但实质上是写人的文章。对于这类课文的教学,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读课文题目,再出示被选答案:a、专门写人,b、专门写物,c、既写人又写物,d、表面写物实际写人。如《安塞腰鼓》(刘成章)《爸爸的花儿落了》(林海音)等,使学生的认知产生了冲突,教师便引导学生探究,到课文中找答案。

四、更新观念 让学生跳出“怕”作文的怪圈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新课标》)例如写作课,尤其是我们农村学生,一提起作文就头疼。针对上述情况,我与课题组的同志一起进行了几项实验:写作课,不一开始就作文,先引导同学们看资料、探究交流、绘画做游戏等,然后再动笔写。如写生作文(把绘画与写作结合起来);乐中作文(把欢乐的游戏、活动与写作结合起来);趣味作文(把课本上的经典词语、成语连缀起来,写诗歌,抒写学习、生活感受,或编小故事等);想象作文(鼓励学生写理想、写幻想、写梦想、写奇想),我在11级2班,搞那个《“小太阳”与“未来诗人”作品选》就很成功。

总之,探究式学习策略运用与实践,注意课文“三维目标”的确定,教给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让学生在学习中有的放矢,针对不同课文,探究学习的切入点,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自学、学会运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钟启泉《新课程师资培训精要》北京大学出版社

篇10

关于导学案,这种教学设计很好,有它鲜明的特点和显著的优点。但是,如果因为大家在这个阶段推崇这种教学设计,就认为导学案可以包打天下,就一定要在任何一个地区,任何一所学校像传销式地推广,并且要求所有的课堂都必须要以这样的模式进行,那恐怕就是一刀切了。为了避免这些的情况的产生,我们在使用导学案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以下两点。

一.要思考语文课文哪些课适合用导学案来上,哪些课不适合用导学案来上。

语文课堂一直存在“常式”和“变式”互融的问题。但是有一个常式是固定的,也是公认的,那就是无论怎样的课堂都要以学生的需求作为课堂设计的出发点。正如新课程标准里所言:“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初中语文课文根据文本特质,课型基本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种:主题型文本、诵读型文本、写作型文本、拓展型文本、思辨型文本……我们要区分哪些课文适合用导学案上,哪些课文不适合用导学案上,或者这篇课文的哪些部分适合用导学案上,哪些部分不适合用导学案上。能明确这个标准后再考虑怎么样用导学案,是相当重要的。

比如说正在进行的人教版七(下)第四单元的课文,我是这样处理的:

《社戏》:经典课文,教师主导型课。精心设计,讲出文章精华。

《安塞腰鼓》:优秀课文。学生朗读为主,以朗读赛的形式进行,配合着让学生阅读老师的文本解读文章。不讲。

《竹影》:部分内容使用导学案。学生自学,个体展示和小组展示,教师稍微点拨。讲解时间尽量控制在8分钟以内。

《观舞记》处理为写作型文本。略讲。为作文指导课服务。

《口技》:两课时全部使用导学案。

从实施情况来看,导学案的使用,在两个班级里都取得一定的成效。基础好一点儿的那个班“展示课”相比而言就比较成功。学生能够说出点儿名堂来,课堂比较高效。基础差的那个班孩子们也热闹,但说不到点上,课堂低效。所以,我决定,以后这个班的展示课,时间缩短,半个课时即可,加大教师的指导。

二.在使用导学案的时候,最最要紧的是认清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位置。

使用导学案使学生展示型课成为一种常式。教师需要适当放手或者完全放手,创造相应的条件让学生去进行自主的课堂探索,让他们在自主展示中主动学习课文。这让学生充分发挥了学习的自主性,也让老师获得了观察学生的最好平台,以此还可以为以后的教学形式寻找依据。

但是,学生的学情是有差别的。并不是所有学生的学习习惯都是良好的,这个需要慢慢地培养;也并不是所有的学生的学习能力都是很强的,这个需要慢慢地锻炼。如果一开始就不依据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就彻底完全地放手,相信学习的效果不一定能达到最佳。一般情况下应该是学生习惯好能力强,就可以继续进一步放手。如果学生习惯差能力弱,就应该适当加强教师主导的力量,这样对学生学习的帮助会更扎实,教学也能落到实处。

所以我们说一切的教学设计都应该以学生的学情来定,而不是流行中的这种或者那种模式,包括导学案。

有效的课堂一定是在交流中行进的。这个交流,不能仅仅停留在学生与学生的交流,还要注重学生和文本的交流,更要注重学生和老师的交流……这个交流应该是多维度多角度,如果重点强调学生和学生的交流,这样的课堂表面看起来很“美”,却“美”得没有深度。没有立体化的多维交叉沟通的课,是不灵动的,而灵动是语文课堂保持生机的要素之一。如果一味要求学生带着这种交流导学案上答案的状态进课堂,表演完后,没有经受关于文本的任何主动或者被动的点拨思考和深化,然后以同样的状态出课堂。这个课堂时间,就没有生长力,就是一种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