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作文三年级下册范文

时间:2023-03-26 23:37: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植物作文三年级下册,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植物作文三年级下册

篇1

2、桃花的枝是又长又粗的,是灰褐色的。它的叶子是嫩绿的,不仔细看,根本看不见它的叶,因为桃花的叶子就跟米粒一般大。

3、看,那一朵朵桃花,粉的似霞,红的似火,白的似雪。桃花不仅有多彩的颜色,而且它们的姿态也各不相同呢!有的桃花头碰着头,像在说悄悄话,有的躲在叶子底下,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有的抬着头,像在跟人们打招呼,有的低着头,像是在沉思,还有的面向太阳,像是在跟太阳挥手。

4、桃花有一些展开了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了深红色的花蕾,有的含苞欲放。

5、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桃花,穿着粉红的衣裳,站在阳光里。一阵微风吹过,我闻到一阵淡淡的清香。蜜蜂飞过来告诉我采蜜的快乐。蝴蝶也飞过来,告诉我清早花儿的芳香。

6、过了好一会儿我才醒过来,原来我不是桃花,我是在看桃花。

篇2

关键词:农场;大语文;实践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要有“大语文”观念,我们必须认识到社会处处有语文,处处是语文,语文教育是在新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拓展语文教学的外延、丰富语文教学的内涵、增加语文教学的渠道、凝聚语文教学合力的变革性教育实践。如何利用好这块小小的农场,开展大语文教育,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呢?笔者就从以下方面进行了探索:

一、利用小农场,促进课文教学

人教版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关于田园、乡村、动植物等内容的课文,如一年级上册的《菜园里》《一次比一次有进步》,五下的《祖父的园子》,六上《山中访友》《草虫的村落》等。如果利用好农场,就能对这些课文的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理解课文内容

小学生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是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所以我们的教学中很多环节都会辅以直观的手段,特别是低年级教学。以一年级上册的《菜园里》为例,在对这样的内容进行教学时,我们老师常常采用的是看图法,如在教学“萝卜地下捉迷藏”这句时,学生也能理解,但是只能局限于平面认识。现在有了农场之后,我们就可以这样来教学:

师:小朋友们,我们现在到了农场。请找找看,萝卜在哪?

生:老师,萝卜在这里。

师:可是我没有看见萝卜啊!

生:老师,萝卜在地下呢!

师:哦,原来它藏起来了,它是在和我们――

生:捉迷藏。

师:所以这个藏字上面是草字头,盖上一些伪装的东西,别人就找不到啦!再找找看,农场里还有哪些东起来了?

生:土豆。

生:番薯。

生:大头菜。

师:那么,我们也可以说土豆地下――

生:捉迷藏。

生:番薯地下捉迷藏。

生:大头菜地下捉迷藏。

这样的教学不仅能使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萝卜地下捉迷藏的意思,而且还能让学生了解到其他蔬菜的一些知R,同时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最主要的是,学生在这样新鲜的环境中充满兴趣,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还培养了其他方面的能力,如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

2.体会课文情感

教材中的一些课文与学生的生活有一定距离,不采用一些手段,学生很难理解其中蕴含的情感。以二年级上册《农业的变化真大》为例,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个孩子观看农业科技成就展览,感受科技带给人类的好处,增强热爱科学的情感。但对二年级的孩子来说,杂交水稻、大棚、彩色棉花、无土栽培是不太容易理解的。刚好我们的农场里就有大棚,这不是让学生能直观感受的绝佳场所吗?于是就有了以下片断:

我把学生带到大棚里,让学生看看大棚里种植的草莓以及其他的一些蔬菜、多肉植物等。

师:小朋友们,我们走进这大棚里有什么感觉啊?

生:这里非常暖和。

生:这里有很多外面没有的蔬菜和植物。

师:这就是书上说的――

生:(齐读)这种大棚能准确控制温度、湿度和光照,在寒冷的冬季也能让百花盛开,瓜果飘香。

师:如果没有这种大棚呢?

生:我们就吃不到美味的草莓。

生:我们就吃不到很多新鲜的蔬菜。

生:这些多肉植物也会死亡。

师:以前可是没有这样的技术,所以人们想吃脆脆的黄瓜、甜甜的西瓜只能等到夏天,可是现在,我们就能吃到很多不是这个季节的东西了,这都是科技带来的啊,所以书上说――

生:有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农业的变化真大!

有了这样亲身的体验,不用教师再出力不讨好地解释各种知识,学生自然而然就体会到文章要表达的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二、利用小农场,积累作文素材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这就是说,小学生的作文只要能以自己熟悉的事物为素材,写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即可。

人教版教材中,有很多单元的口语交际、作文内容都是关于农村、动植物的,如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口语交际《春天在哪里》、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口语交际《有趣的动物、植物》、三年级上第一单元的口语交际作文《我们的课余生活》、四年级下第一单元作文《我们的校园》、第六组《走进田园,热爱乡村》等。遇到这样的内容时,如果学生平时没有注意积累,作文就会言之无物,套话连篇,缺乏真情实感。我们可以把学生带到农场去观察、体验,获取素材。

1.积累观察类素材

篇3

关键词:网络资源 小学作文教学

随着校园网的建成及多媒体进入课堂,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已经逐渐成为教学现代化的一种优化模式。作为一名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将社会信息化的进程与语文课程的变革和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有效促进作文教学的改革,是当前语文作文教学和信息技术整合研究的热点课题。以下是我在这方面的一些做法与体会。

一、如何建构作文网络资源

1.遵循语文学科的特点

小学语文学科教育,是一个人接受教育的起点,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基础。这一时期获得的语文知识,应对促进学生今后发展和终身学习产生重大影响。因此我们教师在建构作文网络资源时,一定要根据语文学科知识的基础性进行精选和优选,凸显小学语文达成目标的基础性知识,适当增加一些必要的非基础性知识。如小学四年级语文第三单元作文的主题是“我们与大自然”,习作内容可以写我们了解到的大自然对人类的众多的启示;也可以写自己了解到的利用自然现象发明创造的事例,还可以写自己从动植物身上得到的启示,或者联想到想要发明什么。我看到有的老师在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时,通常借助多媒体播放仿生学知识、科学发明创造的事例或人类破坏环境受到惩罚的幻灯片、网络视频等,过分侧重单元教学的非基础性知识科学素养和环保教育,忽视了语文的基础性――体现思维、交流思想、传达感情的语言特点,结果一个班学生写的作文大同小异,缺乏个性化的精彩表达。如果我们在网络资源中,能够更多地展示一些人与自然界中动植物之间的故事,对学生多渗透一点语文人文性情感的熏陶,学生的作文表达可能就更多一点真情实感。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作文教学中的应用,无疑建构了一个更为开放而有活力的写作资源,拓宽了作文评价和习作成果展示的领域,但是我们一定要注意“泛写作化”的现象,使网络资源真正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2.要重视小学生现代心理发展的内在需求

现代许多小学生性格较之过去相对要张扬了很多,他们需要表现自己,需要展示自己,一个不以生理需求窘迫的时代,必然企图心理精神上的价值体现。然而来自社会转型期间成人世界的生活工作的压力,逐渐转嫁到孩子的身上,漠视个体差异的社会人才价值观,也必然造成孩子心理发展与社会从众期望值的失衡,我们不得不看到现代教育的理念遭遇现代教育现状的尴尬现象。用什么来矫正它?哪儿是行路的突破口?网络无疑是个体心灵自由释放的一种较好的方式。我们的孩子在这里可以流连忘返,在这里可以忘乎所以。

人民教育出版社(http://.com )开辟的“空中作文课堂”,是我作文教学中时常整合的网络资源。其级教师武宏钧创建的“五年级下册第三组习作《发言稿》学习旅程(学生版)”网络资源,比起课本的文本资源,更具有趣味性、交互性、开放性和多元性。他针对小学生写作中可能出现的困惑与障碍,模拟小学生的对话,引导疏理学生的表达思路,从“学习旅程第一站――进入作文美食城”,到“学习旅程第二站――登上作文魔法山”,把你学会的好方法和小窍门在网络上与大家分享,或者觉得有一些不是很清楚的问题提出来,以求得帮助。再到“学习旅程第三站――探索作文藏宝洞”,比比谁的文采好,争取荣登本次擂主宝座;然后来到“学习旅程第四站――走进作文快乐谷”,在阅读多篇不同内容的范文中,进一步感性了解发言稿应用文体的基本样式及特点;习得一般表达方法和最基本的章法。最后来到“学习旅程第五站――品味作文激情斋”,进行作文的自改、互改、师改,并针对武老师提供的“评价参考标准”进行自评、互评、师评,上传作品,构建多元化的评价平台,外显学生的写作才智,尽可能满足小学生现代心理发展的内在需求。

二、作文网络资源的应用

1.拓展学生写作的思路

现在小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由于有较优越的生活环境,并受到家中成员的厚爱与周到细致的照顾,他们利他性和社交性的亲社会行为的培养很不乐观。随之出现的情感体验的贫乏,必然阻滞他们写作的思路。教师借助网络平台,通过搜集文字、声音、图像等作文教学资料,根据教学需要,运用信息技术将展示的对象加工处理,通过特定的情境创设,使学生得到多感官的刺激,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唤起他们写作的热情,点燃他们写作的欲望,可以有效地打开学生写作的思路。我在指导学生写作时,经常作一些这样的尝试,效果很好。如小学三年级第一单元习作写春天的景物,我从网上下载了《汉山的春天》视频和相关的词语、句段、范文、图片、音乐等媒体材料,将其制作成专题ppt课件,边指导观察,边引领打开他们写作思路。写作的源头之水经过这样的精心挖掘,终于有了沽沽流淌的声韵。我欣喜地看到,学生积淀的写作情感,借助现代网络媒体情境创设的激发,散发出更加醉人的芳香。

篇4

关键词:农村小学;品德教育;教学策略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的综合性课程,其宗旨是通过对学生生活的引导,发展他们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当前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仍有些“空”,特别是农村小学的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流于形式,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令人担忧。造成这方面的原因有许多,如,社会、学校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不重视这门课程、教师本身素质跟不上这门新课程的发展等。农村教育工作者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改变品德与社会课程在农村小学的教育现状。

一、转变观念,提高认识,从思想上重视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国家对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与社会教育的重要途径,我们教学工作者要提高认识,从思想上引起足够的重视,加强对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工作,让品德与社会课的教育触及儿童的内心世界,影响他们的心灵,将品德与社会课程正规起来,真正成为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手段。

1.加强德育工作,优化育人环境

建立各级德育工作领导机制,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德育网络,坚持“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原则;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与学校的整体育人工作相结合,与学校常规管理相结合,与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与指导和关心学生学习生活的工作相结合。为教师抓好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创造一个良好、宽松的教学环境,确保思想品德课的教育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2.任课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品德与社会学科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深挖教材,切实上好每节思想品德课。

3.引导家长和学生,让他们充分认识到品德与社会学科在塑造学生灵魂、教育学生成才中的作用,使他们真正认识到品德与社会学科同语、数、英一样重要,绝非是可有可无的“副课”

二、善于从教材出发,激发学生情感体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一件事情感兴趣时,会投入百倍的努力,因而,作为教师,就要把怎样发现、发展学生的兴趣、好奇心、探索精神放在特别重要的地位。教师要依据教学特点和学生实际,利用教材中激发学生情感的因素,力求把课导得巧妙、新颖、有趣,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使学生的学习情绪不断高涨。

实践证明,教学内容越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学生越感兴趣,道德观念越易被学生认同、接受。

1.搜集身边实际的故事,及时生成教学资源

例如,“有一位老爷爷赶集卖鸭子,在回家的路上被一伙骗子骗取了老人仅有的三百元钱”,就这一真实、及时生成的教学材料,让学生去讨论。学生用不同的形式发表了看法,大家在讨论中指责那伙骗子,同情老人,还想出了一些防骗的办法;有的写了作文,有的写了短诗,还有的编了短剧。学生对这些学习材料很感兴趣,事后,他们也成为了各种德育素材的搜集者,把搜集的材料给大家交流。这就是鲜活的品德教学。

2.与社会时事相结合

就汶川地震而言,这项材料所包含的德育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对不同年龄的学生有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挖掘空间。如,民族团结、顾全大局、克服困难、坚强面对、富有爱心等等。这个话题是当今社会生活的焦点,学生谈兴高涨,各抒己见,时而悲伤,时而激昂,不同的表情,不同的心境,所彰显出来的德育魅力是令人惊叹的。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三课“当灾害降临的时候”一课,结合其教学是最好不过的了。

3.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把教材看作一种资源。笔者曾经在教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走进大自然”时,就根椐季节的特点将教材的教学时间作了调整。以春季作为教学内容,在开花品种最多的时候,安排了“大家动手做”的活动,全班学生一起做一棵“万花树”。学生对此项活动很感兴趣,在家长或监护人的陪同下走进了春意盎然的农村大自然,这项活动不仅使学生了解到了许多植物花卉的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热爱大自然的品质和动手能力。

4.充分运用多媒体,把生活搬进课堂

自制课件,精选光碟,音像感染,激发兴趣,培养情感,升华认识。例如,在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第二课“读懂爸爸妈妈的心”中,邓永忠老师增加了“家庭因我而美丽”的教学内容,教学前就带着摄像机到了几个学生家里,经允许拍摄后,取了学生家庭生活的小片段――帮助做饭、割草、喂猪、喂鸡养兔……并且采访了学生及家长,把这些音像处理制成片段,然后,在多媒体上放映,学生感到很真实、亲切,教学效果也很好。

三、优化课堂教学,活用教材

在教学中,要注重观念的转变,力求树立先进的课程观、学生观、教师观,要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并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生活中的现象,对教材中提出的问题、预设的活动情境进行合理的拓展和延伸,对那些充满新时代气息的内容要尽最大努力去补充。

1.注重活动教学

品德与社会课本的内容和编排都紧密围绕学生的生活展开,从道德教育到心理品质和健康教育,从法制教育到发展常识和国情教育,无不与学生的生活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生活中有丰富的案例和素材。我们可以多方面采集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例,深入浅出,让课本上的图画,课本上的事例活起来、动起来,让事实说话,将遥远的事物拉近,让历史复活……这样就可以使枯燥的问题趣味化,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复杂的问题简明化,深刻的问题通俗化。如,教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第六课“心中有规则”这一课,我让学生了解规则是由人们共同制定的基础上,引导全班同学体验制定规则的过程,说明在我们学习生活中也要靠规则。在制定班级规则时,强调班级的规则与每个同学都有关系,让每个同学都有发言权,人人都要参与。让学生讨论班级需要哪些方面的规则,然后,大家提出具体的条目,让学生充分讨论、争论,最后举手表决通过,并告诉学生:要有半数以上的人同意才算通过。制定班级规则后,提醒学生规则要靠大家遵守,在执行一段时间后,发现哪条规则不太合适,还可以讨论、修改,再次举手表决。学生通过直接体验班规的制度,从而促使学生在实践中改正,民主、和谐的氛围在无形中悄然形成。

2.形式多样的课堂

小学生年龄虽然小,但他们有情感,有思维。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我们的教学任务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而是要全面通过情感陶冶,充分调动学生无意识的心理活动的潜能,使学生在思想高度集中、情绪愉快放松和精神饱满的情况下进行学习。小学生最喜欢的课程是活动课,那么把品德与社会课以活动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在课堂上,可以使用“小品表演”“小小辩论会”“演讲”等形式进行授课,效果会更好些。如,我教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五课“我来当市长”这一课时,在小品表演中,学生可以分角色表演日常生活中不尊重和尊重父母的两种画面;表演遵守交通规则中的正面和反面人物;表演如何礼貌待人,爱护公共设施,爱护学校和班集体等情景。在“小小辩论会”上,我出示两种观点:管好公共事务人人有责;另一种是公共事务既然有公务员负责,我们参与也是多余的。全班开展辩论活动,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看法。教师在学生当中活动,师生之间,生生互动,相互交流,畅所欲言。学生通过参加辩论活动,对自己究竟该如何处理公共事物有一个较为正确的认识。我们都知道公共事务是大家的事,我们每个人应该都为公共事务尽自己的所能,要用正确的认识来指导自己的行为。

总之,在农村小学的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我们教育工作者要把握好“教育观念―教材编写―实际教学活动”这个“三点一线”的规律,把儿童与其真实的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有意识地把儿童带回到真实生活中去,使我们的品德教学能更加贴近儿童的生活,体现回归生活的理念,实现品德教育的生活化。

参考文献:

[1]王志芬.浅谈小学思想品德与社会教学[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3(08):31-32.

篇5

【P键词】习作素材 积累 观察 阅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3A-0050-02

写作能力是语言素质的综合表现。长期以来,传统作文教学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进行的是“为了考试而写作”“为了任务而写作”等训练,学生越来越感到“没东西写”“不会写”。学生习作普遍存在以下问题:感受单调,题材雷同;内容贫乏、空洞,毫无特点,缺乏创新;照搬照抄,缺乏真情实感;作文结构混乱等,而学生课外阅读材料有限,见识面狭窄,是习作素材匮乏的主要原因。再者,教师重写法的指导,而忽略引导学生进行素材的积累,这也是导致学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成因。针对小学生的习作情况,教师指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就成了作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基于多年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指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一、留心观察生活,积累习作素材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积累习作素材。”善于观察是学生获得写作材料的主要途径,教师指导学生用心观察,对于积累写作素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抓住特点,按顺序观察

罗素说:“生活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一处小景,一件小事,只要触动了学生的心灵,就是好的习作素材。人与人、物与物之间存在一定的区别,有着各自的特征,学生在观察时要善于抓住人物和事物的特点,如观察人物从外表特征、表情变化,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观察四季,从季节变化感受景物的特征。如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习作要求是“把观察到的事物写进日记里”。有的学生喜欢观察某种小动物,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先观察它整体的模样、大小,给人的印象,再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其外型特征,比如样貌、身体毛色、尾巴等有什么特点,最后是它的生活习性等。观察是写作的前提,学生观察有顺序,思维才有条理,文章的语言表达才会层次分明。

(二)精于思考,用心体验

学生观察事物,不仅要用眼去看、用耳去听,还要用脑去想,注意把观察和思考结合起来,做到边思考边观察,这样才能对所观察的事物产生新鲜的感受和独到的见解。在指导学生观察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从而获得对事物的感知。在进行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爬山虎的脚》这篇课文的教学时,为了让学生对爬山虎有更加真实的感知,笔者准备了植物爬上虎,首先让学生观察爬山虎长什么样。学生大都能抓住爬山虎的颜色、形状进行描述:“爬山虎的叶子绿绿的”“爬山虎的脚弯弯的。”笔者让学生用手去感觉,他们对爬山虎又有了新的认识:“爬山虎的叶子向上那一面滑滑的,向下那面却不滑”“爬山虎的脚软软的。”笔者抓住时机,总结出观察的方法:要想对事物有更具体的了解,除了用眼睛去看,还可以用手去触摸,有时还可以用鼻子去闻、用舌头去尝,最后还要用心想一想,学生用独特的视角观察爬上虎的特点,并记住了文章的写作方法,在迁移写作时能学以致用。

二、挖掘教材资源,积累语言文字

教育家叶圣陶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语文教材中的选文是古今中外文章的典范,为学生进行作文教学、运用范文提供写作素材、积累写作素材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现实资源,进行“读写”结合的训练,通过“读中悟情,以写促读”的形式开展随文练笔,活用习作素材,积累语言文字。如扩写文本的空白处,针对课文某些精练的文字或一笔带过的略写段落,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这些内容展开来写。如在教学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文第七自然段时,笔者是这样设计的:在租界里看到的这揪心的一幕,让真正体会到了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课文在写这令人揪心的一幕时,省略了许多语言描写,如果让我们帮作者填句子,添加哪些词句更能表达人物的心情呢?如他们急忙奔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衣衫褴褛的妇女正在哭诉着“ ”;她原指望中国的巡警局能给她撑腰,惩处这个洋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对她训斥道:“ ”;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是,在外国租界地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只能劝劝那个不幸的妇女:“ 。”通过读写结合,让学生体会到洋人的嚣张、妇人的悲愤、巡警的可恶、围观者的无奈。教材中有些故事性比较强的课文,结尾往往耐人寻味。教师可以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续写文本结尾,让故事在学生们笔下延伸。比如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穷人》一课的教学中,笔者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展开想象续写故事。由于感受到渔夫夫妇的美好品质,大多数学生都给故事续写了美好的结局,有的写勤劳的渔夫有一天捞到一个瓶子,里面有大量的金银财宝,他们一家从此过上富裕的生活;有的写渔夫的孩子长大以后个个又孝顺又有出息,夫妇二人过上幸福的晚年;有的编写虽然不太符合情理,但美好的结局折射出学生美好的心愿,他们希望善有善报,希望善良的渔夫夫妇有美好的生活,等等。可见,学生从理解迁移到自己运用课文句式写作,体现了句式、段落仿写的层次性,促进语言文字的积累运用。

三、广泛阅读,丰富素材积累

仅仅注重知识积累,获得写作素材是不够的,学生还需要通过大量课外阅读开阔视野。“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诗人杜甫的这句名言,深刻揭示了阅读和写作的内在联系。可以说,“多读、熟读、广记”是积累写作素材的有效办法,阅读积累是作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在教学中,教师要把阅读视为培养学生习作能力的一个关键环节来抓。首先,要推荐好的读物,做学生阅读的引路人。小学生求知欲旺盛,但缺乏辨别能力,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帮助他们选择有益的读物,避免学生读书的盲目性,如给学生推荐相关课本知识的拓展阅读材料。推荐的书籍思想内容健康、题材要广泛,体裁要多样化,如结合历史题材课文《将相和》《火烧赤壁》等,阅读有关历史故事书;结合常识类课文,阅读相关科普读物等。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可以制定相应的阅读加分制,定期评选“阅读明星”。其次,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写读书笔记主要采取两种形式:一种是每人准备一本“采蜜本”,专门用来摘录好词佳句,优美片段。对于学生摘抄的内容,老师每个月检查一次,期中、期末开展阶段性评比,鼓励学生积极积累。第二种形式是制作“阅读卡”。“阅读卡”主要是记录阅读篇目的主要内容,阅读收获和感受,还有向同学推荐的理由。学生在完成文字的编排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配上精美的插图,并定期进行展示活动,以此激励学生爱读、多思、勤写。

四、坚持写“漂流日记”

教育家叶圣陶说:“作文教学偏于形式,自然把作文看成一件特殊的事,跟实际生活不怎么切合,于是学生自然要叹无内容之苦。”在日常教学中,教师重作文的形式和技能,忽视素材积累的指导,和学生写作中真情实感表述的指导,学生总是为“写什么”而伤脑筋,对作文产生了惧怕心理。对于学生而言,日记成了他们吐露心声的朋友。为了使学生对写日记始终保持高度的热情,笔者选择以日记作为记载写作的形式,通过“漂流日记”的方式促进集体写作机制,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一本日记,组员轮流写日记,期末进行评比。学生在写日记的同时,可以一览其他组员的日记,在满足自己好奇心的同时,学到了同学作文的表达方法,打开习作思路,增强习作的兴趣。学生互相鼓励,互相学习,不仅有东西可写,也有了表达的愿望,不仅提高了习作能力,也加强了班级凝聚力。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只要注意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用心观察、勤于思考、注意积累,学生“无话可说”的作文现状一定会有所改观。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