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冬至的民间谚语范文
时间:2023-03-26 00:56: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关于冬至的民间谚语,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人民币升值 通货膨胀 国际资本流动 VAR Granger检验 脉冲响应分析
一、问题的提出
从2005年7月21日我国宣布启动人民币汇率改革进程开始,人民币长时期紧盯美元的局面有所转变,即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兑美元基准价由改革前8.2765调制8.11,自此人民币步入渐进升值之旅。危机后的各国掀起了推动人民币升值浪潮,至2013年10月已升至1美元兑换6.17元人民币,比改革前升值了25.4%。与此同时,物价水平不断攀升,同比通胀率达到5.1%。伴着热钱涌入态势,在刚过去的2012年我国实际利用FDI将近1120亿美元。“人民币升值”、“通货膨胀”、“热钱”这些早已成为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的热门关注话题,进一步探究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内在逻辑也具有重要意义。
二、人民币升值、通货膨胀、国际资本流动三者间的理论关联性
1.关于人民币升值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单从进出口贸易考虑,人民币的升值理论上说能引发国内物价水平下降,缓解通货膨胀,具体效应描述为:一方面可通过直接直接降低进口商品价格来降低本国一般物价水平,另一方面,随着进口贸易商品价格降低,国内同类产品迫于竞争压力非自愿降低其价格,在逐利目标下选择减少名义工资试图缩小投入,当消费者收入水平有限时,国内非贸易商品的价格也将下降,最终造成一般物价水平的下降。然而近几年尽管人民币汇率稳步升值,然而国内物价上涨的势头未曾得以缓解,因此关于人民币升值是否能够或能多大程度减缓通货膨胀的问题上尚存争议。
2.关于通货膨胀与国际资本流动的关系
随着国际资本流入增加,为适应其对人民币需求,缓和人民币汇率上涨过快,中央银行将增加本国货币供应量,一定意义上流动性被放任,外汇占款数额加大,在其他变量不变的环境下最终会全面提高价格水平,带来国内通货膨胀上涨,相关理论研究较成熟也得到实证研究支持。在利率市场化、汇率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国内资本管制慢慢放松的环境下,短期国际资本流动对国内通货膨胀的影响也越受关注。
3.关于人民币升值与国际资本流动关系
一般而言,一国经常账户开放后其资本账户继续保持封闭状态已不太可能。长期来看,人民币升值对短期国际资本流入作用并不明显,但在短期内,汇率升值或升值预期会引发国际热钱流入,但大量短期国际资本流入持续时,人民币升值及预期将进入自我强化轨道并不断加剧。于此同时国际短期资本不断注入国内房地产、资本等市场,带来证券、房地产等各类资产价格不断走强。此外,关于汇率预期升值对短期国际资本流入的引力作用日益重要。
综合所述,人民币升值、通货膨胀、国际资本流动三者间的关系在理论上的研究相对较成熟,但结合实际它们之间的关联作用探究有待深入,故本文还从实证角度构建关于三者动态关联性模型来加以论证。
三、人民币升值、通货膨胀、国际资本流动间动态关联性的实证研究
本文拟定的经济系统为资本不完全流动,且不同币种资产不具完全替代关系,境外投资为获取投机收益而愿持有人民币。为准确测度人民币升值、国际资本流动、通货膨胀相关指标,结合汇率压力通过汇率及储备变动两种渠道进行释放及国际收支状况,并考虑数据可得性与权威性,拟用外汇市场压力指数EP、短期国际资本流动CF代替国际资本流动和年平均CPI作为衡量指标,据已有研究总结出计算公式:
■
其中et为及其汇率,γt为外汇储备,cat为货物顺差,RFDIt为实际利用FDI,时间序列来自1994年~2012年度数据,EPt,CFt根据公式及中经网统计数据、外汇管理局,中国人民银行官网有关数据整理算出。时间序列能较准确反映变量包含的动态依存关系。
鉴于传统经济计量方法未能对变量间的动态联系进行充分严密的说明,本文选择构建向量自回归模型(Vector auto regression,VAR)来分析经济变量如何受其他关联变量影响及变量自身滞后项作为解释变量等问题,核心目的在于探究时间序列各经济变量间的动态关联性,然后使用Stata 11对EPt,CFt,CPIt序列建立VAR并作相关检验。在运用变量构建VAR时需先对其进行单位根检验,直接运用非平稳时间序列会因出现“伪回归”现象(即使关联性不明显,也得出较理想的R2与t)而影响分析结果的有效性与可靠性。我们采用ADF法对EPt,CFt,CPIt进行单位根检验并判定序列是否平稳,统计结果显示Z(t)(EP)=-8.206, Z(t)(CF)=-7.042 ,Z(t)(CPI)=-4.879均小于1%的显著性水平临界值-3.75,故应接受不存在单位根的备择假设,判断序列无随机游走或趋势项是平稳的,特别指出,单位根检验是构建VAR模型与进行Granger检验的基础。另外,还需选择最佳滞后期,通常采用SI,AIC信息准则及想应滞后期系数显著性加以判断,结果表明模型应采用1阶的滞后阶数。根据回归结果写出标准型VAR估计结果:
为确保模型可靠性,对其进行平稳性、残差序列的正态性与序列相关性进行检验,
由上图可知,特征根均在单位圆上或圆内显示模型是平稳的,利用Jarque-Bera test检验得到VAR模型的残差各自符合正态分布且不存在1~4阶相关。
VAR模型证实了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在通过模型平稳性检验前提下运用Granger(1969)提出的因果关系分析法(构造受约束的统计量F来测试)对EPt,CFt,CPIt两两之间的格兰杰因果关系作进一步检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测试结果得拒绝各个H0假设,即外汇市场压力指数、短期国际资本流动和通货膨胀两两间均为双向Granger因果关系,例如当外汇市场压力增大,热钱涌入,采取增加人民币供给应对,又如短期国际资本流入增加将导致外汇市场压力增大,须增加人民币供应量以适应需求,诸如此类的双向效应也正好与相关理论内容符合,反映出三者实质上时彼此相联系的问题。
Granger因果检验只能说明一个变量是否有助于解释另一变量,脉冲响应分析则弥补其在判断变量相互作用方向和程度上的缺陷。脉冲响应函数表达的正是内生变量对自己或其他内生变量变化的反应,描述一个变量意外变化对模型中其他变量的影响轨迹。限于篇幅不予列出利用Stata作出的EPt,CFt,CPIt对其中一变量受意外冲击时的脉冲响应图,总体上响应路径较平坦,如对CPI冲击响应变化不大,对EPt的冲击会引起后面各期CPI,短期国际资本流入较大幅度变动,但SFt的冲击对其他变量的作用并不显著,其中可能因为是与国际资本流动测度有关。可见从控制短期国际资本流入着手,对防止外汇市场压力增大,缓减国内通货膨胀水平具可操作性。
四、启示与思考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不断泛滥的全球流动性正在寻找价值洼地来加以消化,而对于像中国这样的新兴金融市场正扮演这一角色,加上我国经济日益强大,劳动生产率的大幅提高和产品竞争力快速上升等宏观经济条件创造可人民币升值的环境,正如巴拉萨-萨缪尔森所说那样,人民币升值压力将会长期存在。当然这也是各国利益相互博弈的结果。
另外,要解决我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缓解通货膨胀等宏观经济问题,不能仅寄希望于人民币升值,通常当升值压力过大而引起短期国际资本纷纷涌入进行投机。这不利于发挥我国货币政策自主性,因此我们要积极调整宏观经济结构,提高劳动者收入促进消费进而扩大国内需求,争取实现产业升级和增强本国企业竞争力,这对缓减人民币升值压力和保持较低通货膨胀是必要的。考虑深化汇率改革渠道辅助治理通货膨胀及实现我国向内外均衡趋近也具有可行性依据。当今社会中信息不对称在预期形成机制中的作用备受关注,在主动驾驭管理人民币汇率,通货膨胀国际资本投机收益预期方面应给与重视。
参考文献:
[1]林毅夫.关于人民币汇率问题的思考与政策建议[J].世界经济,2007(3)
[2]张谊浩,沈晓华.人民币升值、股价上涨和热钱流入关系的实证研究[J].金融研究,2008( 11)
[3]万超,靳玉英.人民币外汇市场压力指数变动及压力释放效果研究[J].财经研究,2010( 2)
篇2
立冬来了,冬季寒冷多病,也是人身体抵抗力较弱的时候,自然需要补充营养。冬至一般吃饺子,但你知道立冬吃饺子的由来吗?今天小编整理了立冬节气吃饺子的由来及立冬为什么吃饺子供大家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1、立冬为什么吃饺子
立冬吃饺子是因为饺子是来源于“交子之时”的说法。大年三十是旧年和新年之交,立冬是秋冬季节之交,故“交”子之时的饺子不能不吃。现在的人们已经逐渐恢复了这一古老习俗,立冬之日,各式各样的饺子卖得很火,常言道,“好吃不过饺子”,饺子的陷逐渐多样化,有芹菜、茴香、韭菜、猪肉、牛肉、鲅鱼、三鲜等等。远方的人们都会跋山涉水回乡和家人过冬节吃饺子,以示有个圆满的归宿。
2、吃饺子的由来
饺子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吃食,饺子也是中国人在春节时特有的民俗传统。因为取“更岁交子”之意,所以深受老百姓的欢迎。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每逢新春佳节,饺子更成为一种必不可少的佳肴。在中国许多地区民俗中的,除夕守岁吃“饺子”,是任何山珍海味所无法替代的重头大宴。除了北方将饺子作为节日美食外,南方人也在一定的场合中食用饺子。
3、饺子的寓意
“饺子”又名“交子”或者“娇耳”,是新旧交替之意,也是秉承上苍之意,是必须要吃的一道大宴美食,否则,上苍会在阴阳界中除去你的名字,死后会变成不在册的孤魂野鬼。你想想,我国祖先对此是多么的重视啊!无论怎样,为除掉一年的晦气您也要在除夕吃一顿“饺子”。
立冬民间习俗
迎冬
立冬与立春、立夏、立秋合称四立、古代社会中是个重要的节日。过去是个农耕社会,劳动了一年,利用立冬这一天要休息,顺便犒赏一家人的辛苦。谚语“立冬补冬,补嘴空”就是最好的比喻。古时此日,天子有出郊迎冬之礼,并有赐群臣冬衣、矜恤孤寡之制。后世大体相同。《吕氏春秋.盂冬》:“是月也,以立冬。先立冬三日,太史谒之天子,曰:‘某日立冬,盛德在水。’天子乃斋。立冬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冬于北郊。还,乃赏死事,恤孤寡。”高诱注:“先人有死王事以安边社稷者,赏其子孙;有孤寡者,矜恤之。”晋崔豹《古今注》:“汉文帝以立冬日赐宫侍承恩者及百官披袄子。”又“大帽子本岩叟野服,魏文帝诏百官常以立冬日贵贱通戴,谓之温帽。”
贺冬
贺冬亦称“拜冬”,在汉代即有此俗。东汉崔定《四民月令》:“冬至之日进酒肴,贺谒君师耆老,一如正日。”宋代每逢此日,人们更换新衣,庆贺往来,一如年节。清代“至日为冬至朝,士大夫家拜贺尊长,又交相出谒。细民男女,亦必更鲜衣以相揖,谓之“拜冬。”(见顾禄《清嘉录》卷十一)。民国以来,贺冬的传统风俗,似有简化的趋势。但有些活动,逐渐固定化、程式化、更有普遍性。如办冬学、拜师活动,都在冬季举行。
有些地方庆祝立冬的方式也有了创新,在黑龙江哈尔滨、河南商丘、江西宜春、湖北武汉等地立冬之日,冬泳爱好者们就曾用冬泳这种方式迎接冬天的到来。冬泳无论在北方还是南方,是冬季人们喜爱的一种锻炼身体的方法。
食俗
立冬则有吃水饺的风俗。立冬时,包饺子,味道既同大白菜有异,还要蘸醋加烂蒜吃,才算别有一番滋味。
立冬为什么吃饺子?因我国以农立国,很重视二十四节气,“节”者,草木新的生长点也。秋收冬藏,这一天,改善一下生活,就选择了“好吃不过饺子”。所以《礼记》中有“食瓜亦祭先也”的说法。冬至,中国古有“冬至节”的风俗。
关于立冬的相关谚语
立冬打雷要反春(北方)
雷打冬,十个牛栏九个空(北方)
立冬之日起大雾,冬水田里点萝(北方)
立冬北风冰雪多,立冬南风无雨雪(北方)
立冬那天冷,一年冷气多(北方)
立冬北风冰雪多,立冬南风无雨雪(江南)
立冬那天冷,一年冷气多(北方)
立冬前犁金,立冬后犁银,立春后犁铁(指应早翻土)。(客家)
立冬晴,一冬晴;立冬雨,一冬雨(客家)
立冬落雨会烂冬,吃得柴尽米粮空。(闽南)
立冬补冬,补嘴空
立秋摘花椒,白露打核桃,霜降下柿子,立冬吃软枣
篇3
小学生冬至主题作文1 今年冬至的夜晚,天黑得很快,时针还没有指向六点,窗外已经漆黑一片。天空中飘起零星小雨,平素歌舞升平的广场空旷寂静。一阵寒风裹着孤独和寂寞向我袭来,我整了一下衣领, 试图把脖颈缩进厚厚 的棉衣里,无助的眼光投向广袤的天穹。
冬至的夜晚,也给了我太多的惊喜。不经意间,我看到在广场南侧的灯火阑珊处,一个熟悉的倩影正慢慢向我走来。长长的风衣衬托着妙曼 的身材,胸前飘逸着的围巾洋溢着逼人的青春气息,鞋跟磕着大理石地板发出悦耳般的音响,叩动我冰冷的心弦,在这个寒冷的冬至的夜晚,竟然使我一阵莫名的激动。
冬至的夜晚,我的周边似乎弥漫着温馨气息。一条登山小径在斑驳的灯光下,朦胧地伸向远方。路旁高大的树木,在微风的抚摩下发出欢乐的。雨 不知道什么时候也悄悄地离开了,腐叶下的泥土传来一阵迷人的清香。 我们拾级而上,沉浸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享受着难得的缘分给予的额外的恩赐。
冬至的夜晚,时间过得特别快。风吹过后,我突然对一位哲人说过的话有了更深的理解: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小学生冬至主题作文2
冬至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不少地方仍有过冬至节的习俗,南方过冬至有吃汤圆的习俗,而北方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冬至作文500字《冬至饺子香》。
冬至到,吃饺子,刚到家看到姥姥正在包饺子,可能是猜到我中午没有吃上饺子吧,我赶快洗洗手来帮忙。
姥姥把面团揉一揉,然后搓成粗细均匀的长条,又切成大小一样的小面团,撒上些面粉,因为害怕我擀的面皮不够圆,姥姥又帮我把这些小面团压成圆圆的面片。擀饺子皮可是个技术活,用力太大,面片就会粘在擀面杖上,还会厚薄不均。
我先把面片擀成椭圆形,再把它转个圈,擀短的一面,如果觉得有地方厚了些,我还会再补一下,这样圆圆的面片就大功告成。
接下来该包饺子了,这我还不太熟练,姥姥给我做了示范,我照着姥姥的样子,把面片平摊在手上,挖了点饺子馅放上去,对折饺子皮,轻轻把皮捏在一起,好,成功!
可我包的饺子真难看,肚子瘪瘪的趴在桌上。姥姥说这是因为我包的馅太少了,再包一个,多放些馅,这次的好看多了。
姥姥说冬至不吃饺子,耳朵会冻掉,我猜,一定是因为饺子的形状像耳朵,又热乎乎的,吃了饺子,耳朵就不冷了,再冷的天也不怕。我可不想耳朵被冻掉,所以我要多吃点,吃着自己包的饺子真香呀!
小学生冬至主题作文3
今天是玛雅人预言的“世界末日”,但“世界末日”并没有到来,我们却迎来了冬至。接我放学的路上,妈妈还给我讲了一些关于冬至的知识。我知道了冬至这一天是我们北半球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
冬至也标志着冬天最冷的时候来临了。冬至还有一个习俗就是要吃饺子,妈妈说有一句谚语叫“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为了不让我的耳朵冻掉,所以今天晚上我要吃饺子,妈妈包的是青椒蘑菇肉馅的,很好吃。
小学生冬至主题作文4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这一天,北半球白昼最短,夜晚最长。过了冬至,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从这一天起我国开始步入严寒季节,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数九寒天”。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营养科主任李艳玲提醒说,“进九”后,冷空气活动频繁,温度起伏较大,公众应注意防寒保暖,尤其是头部和脚部,外出最好戴帽,睡前最好热水泡脚。
篇4
二十四节气之一的立冬我们把它当做冬季的开始,俗话说“立冬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我国自古就有立冬吃饺子的习惯,那么立冬为什么要吃饺子呢?下面给大家分享关于立冬吃饺子的寓意介绍,欢迎阅读!
立冬吃饺子的寓意立冬吃饺子寓意着人们对冬天的美好期盼,由于饺子的外形和耳朵很像,人们认为吃了它,冬天耳朵就不受冻了,还有“立冬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说法。
立冬节气,有秋收冬藏的含义,我国过去是个农耕社会,劳动了一年的人们,利用立冬这一天要休息一下,顺便犒赏一家人一年来的辛苦。有句谚语“立冬补冬,补嘴空”就是最好的比喻。在北方地区,就喜欢利用饺子来作为立冬进补食物。
在古代的中医学上的解释:这一节气的到来是阳气潜藏,阴气盛极,草木凋零,蛰虫伏藏,万物活动趋向休止,以冬眠状态,养精蓄锐,为来春生机勃发作准备。既然要养精蓄锐,必须要进行食补来增加冬季各类的免疫力,所以选择简单易得的饺子作为食补材料。
据传说,饺子这一事物,有来源于“交子之时”的说法。大年三十是旧年和新年之交,立冬是秋冬季节之交。民间有“每逢交子之时,饺子不能不吃”的饮食习俗。于是立冬之日,各式各样的饺子就会卖得很火。
另外,冬天的寒冷气候影响人体的内分泌系统。在日常饮食上,人体需要“进补”,增加对各类营养的摄入。而饺子在制作种类、营养、味道等方面可以胜任此要求,自然大受青睐。
从烹饪科学的角度看,蒸煮饺子以水(汽)为介质的烹饪方式,温度只在100左右,即可致熟食物又可消毒杀菌,避免了烧烤炸条件下生成苯并芘等强致癌物,保证了食品安全。而且,食物的营养成分在蒸煮过程中也不至于因过氧化或水解而损失。
从膳食结构角度看,饺子的馅料都包在面皮中,可以做到谷类与菜果、肉类的适宜组合,使主副食搭配合理,营养丰富并酸碱平衡,膳食宝塔形结构。
从营养角度看,饺子以水(汽)为传热介质经蒸煮而熟,可以使食品中淀粉类多糖充分裂解,利于人体吸收。
合于中国人的肠胃于饮食习惯。符合“食饮有节”、“谨和五味”、“和于术数”的养生之道。
虽然各种说法不一样,不过“补冬”的理念比较统一。保健专家提醒,立冬之后的饮食要以温补为主,可吃些热量较高的膳食,少食生冷,爱吃肉的小伙伴们要多吃蔬菜水果。
立冬当天吃什么吃饺子
立冬时,包饺子,味道既同大白菜有异,还要蘸醋加烂蒜吃,才算别有一番滋味。立冬为什么吃饺子?因我国以农立国,很重视二十四节气,“节”者,草木新的生长点也。秋收冬藏,这一天,改善一下生活,就选择了“好吃不过饺子”。所以《礼记》中有“食瓜亦祭先也”的说法。冬至,中国古有“冬至节”的风俗。
吃咸肉菜饭
立冬日吃上一碗咸肉菜饭,是老苏州们的特定习俗。用霜打后的大青菜、肥瘦兼有的咸肉、米醋为原料,使用砖砌的炉灶,以稻草为燃料,烧出来的饭又香又糯。咸肉菜饭虽然没有载入苏州的名食谱,但它从来不缺少喜爱它的食客。
其实,吃咸肉菜饭还有另外一个意义,即吃咸补肾。咸味自古被列为五味之首,立冬后天气逐渐寒冷,最易伤害肾的阳气。咸味食物入肾,能起到补肾的效果。但需要注意的是,高血压患者不宜过多吃盐。
吃膏滋
冬令进补吃膏滋是苏州人过立冬的老传统。在旧时苏州,一些大户人家还用红参、桂圆、核桃肉,在冬季烧汤喝,有补气活血助阳的功效。
通常每到立冬节气,苏州中医院以及一些老字号药房都会专门开设进补门诊,为市民煎熬膏药,销售冬令滋补保健品。需要提醒的是,膏方千万不可“跟风”吃,讲究“一人一方”,先吃“开路方”试探性调补,做适当调整后再开正式药方。
喝草根汤
立冬,闽中俗称“交冬”,意为秋冬之交。立冬“补冬”,家家户户要熬制草根汤,将山白芷根、盐肤木根、山苍子根、地稔根等剁成片,下锅熬煮出浓浓的草根汤后,捞去根块,再加入鸡、鸭、兔肉或猪蹄、猪肚等熬制。
吃糍粑
这一天,漳州的乡村人家要舂“交冬糍”庆祝好收成。糯米蒸熟后倒入石臼,舂得韧韧的,黏黏的,揪成乒乓球大小,细细地揉成团;花生米炒得香香的,磨得细细的,与白糖拌在一起。做好的小糍粑滚以白糖花生粉,摆放在大海碗里。食用时用筷子一口气串上几粒,就像拨浪鼓,所以也叫“拨浪糍”。做好“交冬糍”,得敬一敬土地神,感谢他慷慨的给予。
酿黄酒
立冬之日开始酿黄酒,是绍兴传统的酿酒风俗。冬季水体清冽、气温低,可有效抑制杂菌繁育,又能使酒在低温长时间发酵过程中形成良好的风味,是酿酒发酵最适合的季节。因此绍兴人把从立冬开始到第二年立春这段最适合做黄酒的时间称为“冬酿”,祈求福祉。
立冬吃什么水果1、苹果
苹果熟吃可止泻,生吃可治便秘,饭后吃能助消化。研究人员还发现,—天吃一个苹果,对肺大有好处,可以减轻污染物引起的肺功能恶化。
2、柿子
柿子的营养价值很高。成熟的柿子中含糖15%,蛋白质1.36%,脂肪0.57%,以及粗纤维、胡萝卜素、钙、磷、铁等元素和多种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C比一般水果高1-2倍。生柿能清热解毒,是降压止血的良药,对治疗高血压、痔疮出血、便秘有良好的疗效。
3、菱角
菱角的营养价值可与栗相媲美,每百克鲜菱肉含蛋白质3.6克,脂肪0.5克,糖类24克,并含有尼克酸、核黄素、维生素和钙、磷、铁等多种营养物质,含有多种氨基酸,被视为养生之果和秋冬进补的药膳佳品。
4、冬枣
冬枣是VC含量非常惊人的食品,每100克果肉当中,维生素C含量可以高达380~600毫克,是苹果的70倍之多,是柑橘的16倍之多,就连同样是维生素C含量较高的山楂也要甘拜下风。
5、柚子
中医认为柚子味甘酸、性寒,具有理气化痰、润肺清肠、补血健脾等功效,是冬季养肺和缓解感冒后咳嗽的良好水果。柚肉中含丰富的维生素C以及类胰岛素成分,能降血糖、降血脂、瘦身健体、美肤养容,是医学界公认的最具食疗效益的水果。
6、吃甘蔗
潮汕地区,立冬要吃甘蔗、炒香饭。甘蔗能成为“补冬”的食物之一,是因为民间素来有“立冬食蔗齿不痛”的说法,意思是“立冬”的甘蔗已经成熟,吃了不上火,这个时候“食蔗”既可以保护牙齿,还可以起到滋补的功效。
立冬和冬至什么区别时间不同
立冬的时间是每年公历的11月7日—8日;冬至的时间是每年公历的12月21日-23日。
寓意不同
立冬表示自此进入了冬季,万物进入休养、收藏状态;冬至表示自此之后白昼时间变长,黑夜时间变短,同时也标志着即将进入寒冷时节,民间由此开始“数九”计算寒天。
气候特征不同
立冬时,气候由秋季的少雨干燥向冬季的阴雨寒冻转变,并不是特别冷;冬至时气温下降明显,天气寒冷、干燥。
风俗习惯不同
篇5
在我国春分是属于春天当中的节气,春分的时候是平分了整个春天,并且在春天的时候天气也有了变化,那么2021年哪天是春分节气几号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2021年春分节气是几月几号_2021年春分节气的传统习俗。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2021年哪天是春分节气几号:2021年03月20日,星期六,二月初八春分是反映四季变化的节气之一,春分是24节气中的第4个节气。2019年3月21日,春分到来。我国古代习惯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表示四季的开始。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则处于各季的中间。春分这天,太阳光直射赤道,地球各地的昼夜时间相等,所以古代春分秋分又称为“日夜分”,民间有“春分秋分,昼夜平分”的谚语。俗话讲:“春分麦起身,肥水要紧跟”。一场春雨一场暖,春雨过后忙耕田。春季大忙季节就要开始了,春管、春耕、春种即将进入繁忙阶段。春分过后,越冬作物进入生长阶段,要加强田间管理。由于气温回升快,需水量相对较大,农民朋友要加强蓄水保墒。
2021年春分节气民间习俗1、竖春蛋
春分立蛋是我国民间的一个传统。据史料记载,“春分”立蛋的传统起源于4000年前的中国,以庆祝春天的来临。在春分的那一天,人们选择一个光滑匀称、刚生下四五天的新鲜鸡蛋,轻手轻脚地在桌子上把它竖起来。虽然失败者颇多,但成功者也不少。春分成了竖蛋游戏的最佳时光,故有“春分到,蛋儿俏”的说法。竖立起来的蛋儿好不风光。根据有关资料表述,春分这一天鸡蛋之所有容易竖起来,除了技巧问题外,其中有很多科学道理在里面。首先,春分是南北半球昼夜等长的日子,呈66.5度倾斜的地球地轴与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平面处于一种力的相对平衡状态,有利于竖蛋。
2、春祭
二月春分,开始扫墓祭祖,也被人们称为是春祭。扫墓前先要在祠堂举行隆重的祭祖仪式,杀猪、宰羊,请鼓手吹奏,由礼生念祭文,带引行三献礼。春分扫墓开始时,首先扫祭开基祖和远祖坟墓,全族和全村都要出动,规模很大,队伍往往达几百甚至上千人。开基祖和远祖墓扫完之后,然后分房扫祭各房祖先坟墓,最后各家扫祭家庭私墓。大部分客家地区春季祭祖扫墓,都从春分或更早一些时候开始,最迟清明要扫完。各地有一种说法,谓清明后墓门就关闭,祖先英灵就受用不到了。
3、送春牛
春分随之即到,其时便出现挨家送春牛图的。其图是把二开红纸或黄纸印上全年农历节气,还要印上农夫耕田图样,名曰“春牛图”。送图者都是些民间善言唱者,主要说些春耕和吉祥不违农时的话,每到一家更是即景生情,见啥说啥,说得主人乐而给钱为止。言词虽随口而出,却句句有韵动听。
4、拜神
春分前后的民俗节日有二月十五日开漳圣王诞辰:开漳圣王又称"陈圣王",为唐代武进士陈元光,对漳洲有功,死后成为漳洲守护神。二月十九日观世音菩萨诞辰,每逢诞辰,信徒多茹素齐,前往各观音寺庙祭拜。二月二十五日三山国王祭日:三山国王是指广东省潮州府揭阳县的独山、明山、巾山三座山的山神,早年由潮州客家移民春为守护神,因此信徒以客籍人士为主。
5、粘雀子嘴
春分这一天农民都按习俗放假,每家都要吃汤圆,而且还要把不用包心的汤圆十多个或二三十个煮好,用细竹叉扦着置于室外田边地坎,名曰粘雀子嘴,免得雀子来破坏庄稼。春分期间还是孩子们放风筝的好时候。尤其是春分当天。甚至大人们也参与。风筝类别有王字风筝,鲢鱼风筝,眯蛾风筝,雷公虫风筝,月儿光风筝,其大者有两米高,小的也有二、三尺。市场上有卖风筝的,多比较小,适宜于小孩子们玩耍,而大多数还是自己糊的,较大,放时还要相互竞争看哪个的放得高。
春分之后是哪个季节:春季春分,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点。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公历大约为3月20日左右,这一天,南北半球昼夜都一样长。太阳位于黄经0°(春分点)时。在春分这天,太阳直射地球赤道,南北半球季节相反。
春分是仲春的代表,春分这天,太阳光直射赤道,地球各地的昼夜时间相等,因此古代春分秋分又称为“日夜分”,民间有“春分秋分,昼夜平分”的谚语。春分之后,中国大部分地区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有农谚:“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
春分贴心的祝福语春光灿烂迎春分,风和日丽花香闻。虫鸣声声报喜讯,万物复苏庆新生。万紫千红将绽放,大地人间喜盈盈。愿你春分播梦想,万事顺利都成真!
鸟语花香春风拂面,心中喜悦笑声不断。身体健康全家心愿,早睡早起莫要熬夜。精神振作事业向前,幸福生活就在身边。春分到了,祝你健健康康,直到永远!
一年最美在春天,桃李芬芳齐争艳;昼夜同长在春分,福寿相约齐临门;一年好运从春分,真诚祝福送友人;祝开心幸福!
篇6
秋分,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它的到来敲响了今年秋天的钟声,全国的气候都将大幅度下降,属于秋天的凉爽真真的是要扑面而来,在秋天这个最适合出游的季节里。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秋分节气由来及历史传说,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秋分节气由来每年的9月23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80度时,进入“秋分”节气。“秋分”与“春分”一样,都是古人最早确立的节气。按《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云:“秋分者,阴阳相伴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秋分”的意思有二:
一是按我国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开始划分四季,秋分日居于秋季90天之中,平分了秋季。
二是此时一天24小时昼夜均分,各12小时。此日同“春分”日一样,“秋分”日,阳光几乎直射赤道,此日后,阳光直射位置南移,北半球昼短夜长。
我国古代将秋分分为三候:“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古人认为雷是因为阳气盛而发声,秋分后阴气开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了。第二候中的“坯”字是细土的意思,就是说由于天气变冷,蛰居的小虫开始藏人穴中,并且用细土将洞口封起来以防寒气侵入。“水始涸”是说此时降雨量开始减少,由于天气干燥,水气蒸发快,所以湖泊与河流中的水量变少,一些沼泽及水洼处便处于干涸之中。
秋分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进入凉爽的秋季,南下的冷空气与逐渐衰减的暖湿空气相遇,产生一次次的降水,气温也一次次地下降。正如人们常所说的那样,到了“一场秋雨一场寒”的时候,但秋分之后的日降水量不会很大。此时,南、北方的田间耕作各有不同。在我国的华北地区有农谚说:“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谚语中明确规定了该地区播种冬小麦的时间;而“秋分天气白云来,处处好歌好稻栽”则反映出江南地区播种水稻的时间。此外,劳动人民对秋分节气的禁忌也总结成谚语,如“秋分只怕雷电闪,多来米价贵如何”。
在这时期,全国许多地区都开始进入了降水少的时段。秋分之后,我国大部分地区,包括江南、华南地区(热带气旋带来暴雨除外)的降雨日数和雨量进入了降水减少的时段,河湖的水位开始下降,有些季节性河湖甚至会逐渐干涸。在此期间,还有可能出现个别的热带气旋,但影响位置偏南,大多影响华南沿海、海南岛,这时的台风除了大风灾害外,带来的雨水,往往对当地的土壤保墒有利,因为10月以后这些地区先后转入干季。
秋季降温快的特点使秋收、秋耕、秋种的“三秋”大忙显得格外紧张。据考证,我国很早就以“秋分”作为耕种的标志了。汉末崔寔在《四民月令》中写到:“凡种大小麦得白露节可中薄田,秋分中中田,后十日中美田。”秋分,正是收获的大好时节。农民朋友们要及时抢收秋收作物,免遭受早霜冻和连阴雨的危害;还要适时早播冬作物,为来年丰产奠定基础。
秋分养生保健方法保护胃肠
秋分以后,气候渐凉,是胃肠疾病的多发季节。因为胃肠道对寒冷的刺激非常敏感,因此,腰腹部保暖很重要。容易腹泻的人可以选用肚脐贴、暖宝,每天晚上用热水烫脚、按摩足心都有一定作用。
调整情绪
秋分以后,日照时间明显变短,气温下降,秋风萧瑟,人们见景生情,容易产生一些抑郁的情绪,尤其是病人、老年人,周围的人要尽可能多的给他们些关爱,多鼓励他们出门,多跟他们交流。
上班族要尽可能在午休时间出去走走,晒晒太阳,学会转移工作压力,避免负面情绪影响生活。
运动最当时
金秋时节,天高气爽,是开展各种运动锻炼的好时机,无论是散步、慢跑、登山、打球、游泳,还是打太极拳、练五禽戏、做八段锦、练健身操都能起到增强体质、抗病消灾的目的。在运动的同时,要配合呼吸训练,尤其是在室外多做深呼吸,既能提高肺活量、还能让呼吸道尽早适应冷空气,预防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最佳时蔬
秋分之后,也是根茎类蔬菜收获的季节,这些蔬菜大多有滋阴润燥、清肺和胃之功,大家可以酌情选择。
茭白
茭白主要含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E、微量胡萝卜素和矿物质等。其中的豆甾醇能清除体内活性氧,抑制酪氨酸酶活性,从而阻止黑色素生成,它还能软化皮肤表面的角质层,使皮肤细腻,是美容佳品啊!
中医认为茭白能清湿热、解毒、催乳汁、美容生肌,炒食、做汤均可。
秋分的历史传说秋分曾是传统的“祭月节”。如古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说。现在的中秋节则是由传统的“祭月节”而来。据考证,最初“祭月节”是定在“秋分”这一天,不过由于这一天在农历八月里的日子每年不同,不一定都有圆月。而祭月无月则是大煞风景的。所以,后来就将“祭月节”由“秋分”调至中秋。
据史书记载,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其祭祀的场所称为日坛、地坛、月坛、天坛。分设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礼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
篇7
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是一个十分寒冷的节气,而在小寒也有着一些传统的习俗,那么小寒的传统习俗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2022小寒节气习俗有哪些,以供大家参考!
小寒节气习俗有哪些(一)冰戏
我国北方各省,人冬之后天寒地诉,冰期十分长久,动辄从十一月起,直到次年四月。春冬之间,河面结冰厚实,冰上行走皆用爬犁。爬犁或由马拉,或由狗牵,或由乘坐的人手持木杆如撑船般划动,推动前行。冰面特厚的地区,大多设有冰床,供行人玩耍,也有穿冰鞋在冰面竞走的,古代称为冰戏。《宋史》有:“故事斋宿,幸后苑,作冰戏。”《钦定日下旧闻考》中记载有:“西华门之西为西苑,榜曰西苑门,入门为太液池,冬月则陈冰嬉,习劳行赏。”《倚晴阁杂抄》中关于北平旧时风俗,写有:“明时,积水潭尝有好事者,联十余床,携都篮酒具,铺截锐其上,轰饮冰凌中,亦足乐也。”
(二)腊祭
“小寒”是腊月的节气,由于古人会在十二月份举行合祀众神的腊祭,因此把腊祭所在的十二月叫腊月。腊的木义是“接”,取新旧交接之意。腊祭为我国古代祭祀习俗之一,远在先秦时期就已形成。汉应劭《风俗通义》云:“腊者,猎也,言田猎取兽以祀其祖先也。或曰腊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报功也。”
“腊祭”含意取其有三,一是表示不忘记自己及其家族的本源,表达对祖先的崇敬与怀念。二是祭百神,感谢他们一年来为农业所作出的贡献。三是人们终岁劳苦,此时农事己息,借此游乐一番。自周代以后,“腊祭”之俗历代沿习,从天子、诸侯到平民百姓,人人都不例外。
(三)吃腊八粥
小寒节气中另有一项重要的民俗就是吃“腊八粥”。古籍记载,腊八粥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等作点染,这些食品均为甘温之品,有调脾胃、补中益气、补气养血、驱寒强身、生津止渴的功效。
(四)吃黄芽菜
据《津门杂记》记载,天津地区旧时有小寒吃黄芽菜的习俗。黄芽菜使天津特产,用白菜芽制作而成。冬至后将白菜割去茎叶,只留菜心,离地二寸左右,以粪肥覆盖,勿透气,半月后取食,脆嫩无比,弥补冬日蔬菜的匮乏。而现代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各种蔬肉食,四季都有,不再像过去那样为冬日蔬菜的稀缺而担忧。
(五)画图数九
小寒节气最初起源于黄河流域,据说早年黄河流域的农家每逢小寒,家家时兴用“九九消寒图”来避寒养生。九九消寒图是一幅双钩描红书法“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均为繁体字,九字每字九划共九九八十一划,从冬至开始每天按照笔画顺序填充一个笔画,每过一九填充好一个字,直到九九之后春回大地,一幅九九消寒图才算大功告成。
(六)吃糯米饭
广东民谚“小寒大寒无风自寒”,小寒、大寒早上吃糯米饭驱寒是传统习俗。民间传统认为糯米比大米含糖量高,食用后全身感觉暖和,利于驱寒。中医理论认为糯米有补中益气之功效,在寒冷的季节吃糯米饭最适宜。
小寒饮食养胃的讲究进食要规律
现代工作压力越来越大,不少人忙起来就忘了吃饭,或者是无法抽空去吃饭。长此以往,对胃部大有不利。尤其在冬季,胃部本身就容易发病,要是再不能饮食规律的话,就更容易引起胃酸分泌异常,加重胃部负担。
因此,每天按时有规律吃饭是最佳的保胃措施。要是不能一天三顿正点进食的话,可改为一天5—6次,分次进食,一次少量,保证每天有规律即可,这样对肠胃是一种保护。
忌食生冷辛辣
冬天天气本身就很寒冷,一些生冷的食物寒性更大。在这个时候吃多了生冷食物,容易直接刺激胃部,使其不能正常收缩,轻则引起食欲不振,重则可能会导致呕吐、抵抗力降低等等。同理,辛辣食物一样是具有强刺激性的,大量食用容易导致急性胃炎发生。
“保胃”吃软不吃硬
胃部敏感的时候,如果吃了一些“硬菜”,比如大鱼大肉等,就会觉得很不舒服。健康专家建议,寒冬保护肠胃应该采取“软兵”政策,面条、粥、热牛奶等都是不错的食物选择,此外在饮食制作过程中,也应该尽量选择蒸、烩、煮、炖等烹饪方法,以减少对胃粘膜的刺激。
兼顾锻炼和保暖
生命在于运动,小寒期间天气寒冷,但人们依然可以在室内进行一些较为舒缓的运动,坚持锻炼可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防范疾病的侵袭。另外,胃部保暖很重要,温度过低会使腹部容易受凉,导致胃肠不适,因此小寒时节该添衣加被就要及时做,不应“为了风度不要温度”。
食物的选择
冬季胃寒的人比较多,因此,应该适当选择一些能够暖胃的食物,如小米,糯米、狗肉、羊肉、老姜、黑豆、大枣等。因胃酸而引起胃部不适的,要少吃玉米面、土豆、韭菜、豆类等容易引起胃部胀痛的食物,同时也应禁食浓缩肉汤以及酸性食物,如乳类,淀粉等,并控制食盐的食用量。
小寒节气谚语大全1.小寒大寒,冻成一团。
2.小寒大寒,准备过年。
3.冷在三九,热在中伏。
4.腊七腊八,出门冻煞。
5.腊七腊八,冻死旱鸭。
6.腊七腊八,冻裂脚丫。
7.三九、四九,冻破碓臼。
8.三九、四九,冰上走。
9.大雪年年有,不在三九在四九。
10.三九、四九不下雪,五九、六九旱还接。
11.腊月三场白,来年收小麦。
12.腊月三场白,家家都有麦。
13.腊月三白,适宜麦菜。
14.腊月大雪半尺厚,麦子还嫌被不够。
15.九里雪水化一丈,打得麦子无处放。
16.九里的雪,硬似铁。
17.腊月三场雾,河底踏成路。
18.三九不封河,来年雹子多。
19.小寒胜大寒,常见不稀罕。
20.小寒节,十五天,七八天处三九天。
21.天寒人不寒,改变冬闲旧习惯。
22.一早一晚勤动手,管它地冻九尺九。
23.不怕家里少,就怕不去找。
24.草木灰,单积攒,上地壮棵又增产。
25.干灰喂,增一倍。
25.腊月栽桑桑不知。
26.麦苗被啃,产量受损。
27.避免畜啃青,认真订奖惩。
28.牛喂三九,马喂三伏。
29.薯菜窖,牲口棚,堵封严密来防冻。
篇8
副刊作为报纸的文化阵地,在传播地域文化、打造媒体品牌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人文齐鲁”是齐鲁晚报《青未了》副刊自2007年3月30日起推出的一个特色板块,致力于传播齐鲁地域文化,所登载的大多是介绍山东各地的传统节日风俗、饮食习惯、名人轶事、历史变迁、民间艺术以及特色建筑等的文章。经过几年的发展,该栏目形成了独特的风格特色。
为了深入细致地阐述“人文齐鲁”的地域文化传播特质,笔者搜集了“人文齐鲁”自创办以来所登载的文章以及相关资料,采用文献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对其内容进行梳理和归纳,并按照历史文化、节日文化、饮食文化以及风物文化四个方面分别分析其传播特色。诚然,齐鲁文化的构成元素远不止这几个方面,之所以选择它们,一方面是综观“人文齐鲁”所刊登的文章,总体上是以介绍这几类文化元素为主,同时也因为它们有着鲜明的传播特色,可以作为创办地域性文化副刊的借鉴。
历史文化:寻找与时事的结合点
这里讲的历史文化,主要是指与山东相关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等。“人文齐鲁”传播历史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注重与时事热点相结合,在时事新闻与本地区人文地理的结合点上挖掘历史,而这也与“人文齐鲁”开篇词中所言“寻觅的是过去,观照的是今日”相呼应。
一个很具代表性的例子就是,2008年8月,青岛作为北京奥运会的协办城市承办了帆船比赛,“人文齐鲁”刊登了《青岛栈桥——昔日的水上赛场》,介绍1933年第17届华北运动会游泳比赛在青岛栈桥举办时的情况,还刊登过追忆青岛第一体育场建成经过的文章,传递青岛体育文化,照映当时的奥运主题。
此外,“人文齐鲁”在传播地域历史文化方面还具有以下特点:
1.推出重大历史事件的纪念专版
在一些重大历史事件的纪念日,“人文齐鲁”都会适时策划并推出相应的纪念专版或栏目,回顾当年事件中山东人所展现出的精神品格,传承和弘扬山东精神,激励读者。
例如,“人文齐鲁”于2012年5月初刊发了一组纪念“五四”运动的文章, 其中《93年前新华门前的哭声——中的山东请愿团》,记述了1919年爆发前后山东人民为捍卫国家和举行的一系列示威请愿活动,体现出山东人爱国爱民、不畏强权、勇于抗争的大无畏精神。
同年“九一八”纪念日,“人文齐鲁”以两个版的篇幅刊登了1931年“九一八”之后,济南14所学校2500名学生大联合赴南京请愿的纪念文章,提醒读者勿忘国耻。在“刊前絮语”中,编辑还联系新闻热点,结合当时正进行得如火如荼的“保钓”斗争,奉劝读者深刻反思,理国。
2008年3月5日是总理诞辰110周年,2月27日出版的“人文齐鲁”即为纪念专版,选取《总理在青岛》《邓颖超泰安行》《、邓颖超的曲阜情结》等文章,生动反映了和邓颖超同志对山东的亲切关怀,记载了他们在齐鲁大地的足迹,表达了山东人民对总理的无限怀念和衷心爱戴之情。
2.结合热门电视剧话题,推出反映深层文化内涵的专题
2008年初,随着电视剧《闯关东》热播,“人文齐鲁”特别推出了“闯关东”专题,刊登了《浮海与陆行:山东人的闯关东之路》《2500万人闯关东》《“闯关东”:299年的移民史》等文章,通过对山东人“闯关东”的路线、人数、历史背景以及部分人物事迹的介绍,为读者解读了历史上真实的“闯关东”。其中有一段话讲山东人“闯关东”的原因:山东人“闯关东”除了经济原因外,与山东人的传统性格也有密切的关系。诚实、尚义、节俭、好客、粗犷、豪放,如此等等,加在一起,就是“山东人”。这是山东人“闯关东”的文化素质。在天灾人祸的逼迫下,粗犷、豪放的传统性格使得山东人敢于“闯关东”;勤劳节俭的性格使得他们能够在东北获得生存的空间;诚实、尚义、好客的性格使得他们能够与他人和睦相处,赢得他人的尊敬与信任。这段话十分精辟地描述了山东人的文化品格,在令读者产生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的同时,也鼓舞着他们像自己的祖先那样开拓进取,努力生活。
“人文齐鲁”在随后几期中还陆续刊登过几篇“闯关东”主题的稿件,其中有透过郑板桥笔下的《潍县竹枝词》解读清乾隆年间潍县百姓“闯关东”的文章,角度新颖,追根溯源,通过文学作品解读历史,既反映出报纸副刊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又开阔了读者的眼界。其他还有寻访《闯关东》主人公朱开山老家朱家峪的文章,以及作者讲述自己的祖辈闯关东的故事等,这些都作为电视剧的纵深与扩展,全方位、多角度地为读者还原了“闯关东”这一历史事件,有力地弘扬了齐鲁地域文化和山东精神,加深了读者对于地域历史文化的认知。
此外,在电视剧《牟氏庄园》以及《南下》等反映齐鲁地域文化的作品播出时,“人文齐鲁”也适时推出相关专题,为读者还原与解读其历史文化。
节日文化:展现富有地方特色的民俗
节日,又被称为“时空以外的时空”,主要指的是民间传统的周期性的集体参与的事件与活动,具有很长的历史传承性。①人们常说,节日是传统文化的表演场,传统文化的很多方面都可以在节日当中找到自己的表现场所。人们为了庆祝节日,年年举办各种形式的庆祝活动,而由于长期以来生活的社会环境不同,受区域地理、历史和文化因素的影响,不同区域的人们的节庆习俗也不尽相同。山东各地庆祝节日的民俗活动是齐鲁地域文化的生动体现。
每逢岁时节日,“人文齐鲁”都会刊出文章介绍山东各地的过节习俗,以富有地方色彩的民俗体现地域文化特色,并且范围不仅限于春节、元宵节、清明、端午、中秋这样的传统节日,就连二月二、三月三、七夕、寒衣节、中元节、腊八等这些相对而言并不特别为人们所重视的节日,以及二十四节气等,在“人文齐鲁”的文章中也会有所涉及。
这些充满地域文化特色的节日习俗,有些如今只能留存在文章作者的记忆中。珍贵的文化资源,经由作者灵活细腻的笔触娓娓道来,一方面开阔了当代读者的眼界,另一方面也使读者有机会切身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例如2011年端午节刊登的《老潍县分香面》一文,讲述的就是明清时潍县城里的药铺免费分香面,让女孩儿们做荷包的端午节习俗。如今这一传统虽已不复存在,读者仍可通过这篇文章的记载想象当时人们过节的场景。
“人文齐鲁”的文章在介绍岁时节日习俗时,还较多地穿民谣民谚,以凸显地方文化特色。其中有直接反映节日民俗的内容,例如《老济南忙大年的记忆》一文中就有一段作者家乡的民谣,将从小年到春节每天的主要事情做了通俗明了的概括总结。其他还有诸如“六月六,看谷秀,七月七,染豆蔻”“冬至饺子夏至面”“七月十五鬼开门”“九月九喝杂面”等体现岁时节日习俗的民谚。在介绍节气的文章中出现的大多是农谚,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是劳动人民生产生活经验的总结,例如与小雪、芒种、霜降、夏至、处暑等节气有关的天气谚语,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
民谣和民谚在表达方面有着通俗凝炼、朗朗上口的优势,同时内容上又贴近生活,直白地呈现出人们的文化心理和期待,令读者对于齐鲁大地的节日文化一目了然,印象深刻。
饮食文化:寓情于食,雅俗共赏
民间饮食指的是人们传统的饮食行为和习惯,主要包括食物本身,以及食物的属性、范围、制作过程和仪式、餐桌上的礼仪、节日和仪式食品,以及食物的名称、保存、禁忌等。②
在人类生活中,饮食不再是一种单纯的生物学意义上的活动,而是包含着丰富社会意义的重要文化活动,它不仅可以维持人们的生命,解决人们的温饱,同时还是一种文化符号,反映着人们的性格特征、道德观念和审美情趣。
俗语说:民以食为天。山东各地的特色饮食不胜枚举,然而“人文齐鲁”介绍饮食文化的文章并不是纯粹为吃货介绍美食,文章不仅用简练通俗的语言叙述食物的制作方法,还饱含着作者对故乡和亲人的热爱与怀念,既充满浓郁的怀旧风情,又不忘观照当下和现实。
从内容上看,“人文齐鲁”传播饮食文化的显著特点是寓情于食,以情动人。“寓情于食”中的“情”,主要是亲情与乡情。
以2012年4月12日“饮馔琐忆”中的《野菜情怀》为例,作者在介绍完野菜的吃法之后,又回忆了在时期自己吃野菜的经历,最后感慨道:“原来野菜的味道就是故乡的味道;我喜欢挖野菜、吃野菜,原来不单单是为了品尝野菜的清香,还因为心中始终装着那份难以割舍的浓浓的乡情。”又如《什香面》一文,作者开篇就说:“什香面是临清特有的一种美食,2007年曾被评为‘山东省名小吃’……临清是我的家乡,是我一直生活、工作的地方……说句掏心窝子的话,我总觉得什香面最好吃,是天下第一等美食”,对家乡的赞美和自豪感溢于言表。
此外,在《端午节的南瓜水饺》、《香气诱人的鲁南黑咸菜》《夏天的山韭花酱》《隆冬一碗红汤面》等文章中,作者在介绍美食的同时,都流露出对故乡、亲人的眷恋和对旧日生活的感怀。
这些介绍齐鲁饮食文化的文章,或通过向读者讲述食物背后的亲情故事,以真挚朴素的情感打动读者,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令读者在了解美食之余收获感动,或抚今追昔,表达对旧时淳朴生活的怀念,让当代人在整日的奔波忙碌之后找到些许心灵慰藉,滋养他们的精神家园。
从表达方式来看,这类文章多为短篇或中篇散文,融叙事与抒情为一体,语言朴实,情感真挚,既传播了地域文化,又展现出深厚的人文关怀。在用语上,文章注重兼顾不同的读者群,寻求雅与俗的平衡点,力求实现雅俗共赏,如《冬储大白菜》一文中就运用了不少口语:“要么有么”、“有些还是菜帮多菜心少的‘咣咣镲’”、“怕菜焐了烂了,还经常来回倒腾”……这些通俗口语的运用,使得文章更加接地气,也方便了本地读者的阅读。而《三更风雨采菱归》的作者则引经据典,引用《本草纲目》《红楼梦》等古籍中关于菱角的记载,以及历代诗人吟咏菱角的诗句,将饮食置于广阔的文化背景之中。
风物文化:讲述“凝固的历史”
“风物”是指一个地方特有的景物,此处既包括自然风光,也包括人文建筑。
“人文齐鲁”中写风物的文章,并非单纯介绍建筑艺术和描绘自然风光,而是将游记、风物背后的历史文化与自身感悟相融合,记叙、描写与议论相结合,抚今追昔,就像一部“风物志”,在历史与现实的交错呈现中,展现齐鲁地方风物的历史变迁与文化魅力。
不少文章追本溯源,讲述了风物背后“凝固的历史”。以《赏不够的趵突泉》为例,作者在描写漱玉泉的景色时还提到了宋代女词人李清照与漱玉泉的渊源:“这个清可鉴人的漱玉泉,相传是宋代杰出女词人李清照对泉梳妆、赋词吟诗的地方。”在观赏濯缨池时又提到其名称的由来:“‘濯缨’取之于战国孟轲《孟子·离娄上》中‘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一句。”随后还写到了古代典籍中对趵突泉的记载以及古代文人墨客对趵突泉的赞美诗句。作者对历史掌故和文学知识的引用,不仅使趵突泉的历史文化得到了生动呈现,也使泉城济南的文化魅力不言而喻,不证自明。倘若只是描写趵突泉的美景,天下美景多得是,也不差这一处,而其蕴含的齐鲁大地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才是独一无二的,是别的区域文化无法复制和超越的,这也正是写齐鲁风物的文章真正值得书写之处。
《济南贡院的变迁》则将贡院在清朝、民国时期以及解放后的发展历程做了大致介绍,从一个侧面折射了社会历史的变迁。《淄河边有座马鞍山》一文,作者旁征博引,介绍了历史上众多名人与淄河的渊源,展现了淄河地区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并且讲述了时期马鞍山上的八路军将士英勇抗敌的动人事迹。文章最后作者故地重游,深切缅怀当年的抗日烈士,文章末尾的一段景物描写恰到好处地传达了作者当时的心境:“那次,从山上下来时,正是黄昏时分。在淄河边漫步,恰好看到硕大的太阳正被远处一座孤零零的山头遮住,绚烂的夕阳之光就从山周边透射过来,整座小山几乎成了金山。也许,这是一种巧合的象征吧。山脚下,缓缓流淌的淄河水被映得通红。”
作者们在描述风物时,还会穿插讲述一些与风物相关的历史故事或传说,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和趣味性。例如《章丘保留完好的唐代古刹》中有一段讲述“水母娘娘”来历的传说,为文中介绍的水母娘娘大殿增添了几分传奇色彩;透过《公冶长书院及其传说》中公冶长懂鸟语的故事,读者可以对公冶长这个历史人物的为人略知一二;《吕后与地名的变更》一文围绕着单县境内因吕后而改名的两个地方,讲述了与吕后相关的历史故事,尽管其真实性有待考证,但单县作为吕后的故乡,也反映出其悠久的历史与文明。
读者阅读这些介绍风物的文章,在欣赏美妙的自然风光与宏伟的建筑之外,还可以从中了解相关的历史典故,感受到风物中深厚的文化积淀和浓郁的齐鲁风情。
结 语
“人文齐鲁”不仅在记录与传承齐鲁文化、提高当代读者的文化修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也为受到新媒体冲击和新闻同质化困扰的处于发展“瓶颈期”的纸媒提供了有益启示。纸媒的专副刊充分利用差异化优势,实施本土化战略,增强地方报纸的核心竞争力,通过挖掘身边的本土文化资源,反映当地民众的生活和思想,展现不同地域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拉近媒体与读者距离的同时,拉近了传统文化与读者的距离。这既是地方性报纸传播与弘扬地域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纸媒突破发展瓶颈、打造地域文化品牌的有效手段。
注释:
篇9
关键词:古代体育文化;词源学;赛;戏;术
中图分类号:G81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11)06-0041-04
Exploration of Ancient Chinese
Sports Culture from the Prospective of Etymology――Take “Competition”,“Game” and “Art” as Examples
ZHANG Mao-mao
(Sports Institute of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Xuzhou 221008,Jiangsu China)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ancient Chinese sports and its cultural connotations are the reflection of the changes of Chinese social values.And through these changes of ideas and values some clues can be found in the ancient Chinese characters.“Sai”(Competition) reveals the relation between ancient sports and sacrifice ritual and leads us to think over the reason of the changes from “entertaining God” to “entertaining Human beings”. “Xi” (Games) shows that our ancient sports originated in the military training but bloomed in the civil entertainment.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word “shu” (Technique) reflects its respect on moral,etiquette,wisdom and artistic conception.Making exploration of ancient Chinese sport from the prospective of etymology and making explanation of the words “sai” (Competition) “xi”(Game)and “shu”(Technique) not only provides clues for the study of our ancient sports but also leads us to think about why the west sport and east sport take totally different ways of development although from the similar origination.
Key words: ancient sports culture; etymology; Competition; Game; Art
人体的运动方式是多种多样的,用于表述它的词汇也是纷繁多样。东西方由于地理、文化、历史的不同,在人体运动的方式和表述上,均呈现出明显的差异。但是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最初都没有使用“体育”这个词语。“体育”一词最早出现在1762年出版的卢梭的《爱弥尔》一书中,其英文本是physicale ducation,意思是身体的教育。1868年,日本从欧洲引进了体操一词,1878年,近藤镇三正式用了“体育”一词。前后,中国派大批留学生到日本,“体育”一词便通过留日学生传到中国,最初见到的文字是1902年《无锡体育会简章》,随后逐渐为社会所接受[1]。
在“体育”一词引入中国之前,中国古代体育运动已经有数千年的发展。而“汉字”是华夏文明的根,是数千年历史文化的载体。中国古代体育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汉字的字形、字义、及其发展变迁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这些汉字里天地乾坤为中国古代体育的研究提供了深厚的土壤和丰富的佐证。
1 赛:从娱神走向娱人
中国古代体育运动按照其组成和参与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两大类:竞技对抗类和养生娱乐类。前者以对抗为主要形式,以胜负为评判结果的运动项目;后者以自身活动为手段以达到娱人娱己、怡情养生的目的。
在汉语中第一类运动可以归结于“比赛”项目。古代汉语以单音节字为主,而现代汉语多采用常采用古汉语单音词叠加的方式构成双音节词,于是将现代汉语中的“比赛”一词,还原为古汉语,即为“赛”。赛:小篆为,《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是:“报也。从贝,塞省声。”《康熙词典》解释说,先代切,音塞。《说文》报也。《长笺》今俗报祭曰赛神,借相夸曰赛。《前汉郊祀志》冬塞祷祠。《注》师古曰:塞,谓报其所祈也。可见,赛为形声字。从贝,塞省声。本义为:行祭礼以酬神。由此诞生一些复合词如:赛文(古代因年谷丰收为酬神而作的祭文);赛还(祭祀还愿);赛愿(祭神还愿);赛神(祭祀以报答神明);赛馔(祭神的食品);赛宝(供祭宝物);赛祷(祭祀酬神)。而后衍生出“比试”之意,如赛球(球类比赛)、赛斗(比赛)、赛灯(赛花灯)、赛锦标社(竞技场)、赛饭(比赛酒量大小)、赛花灯(元宵节前后展出各种彩灯比美)等。
由此词源我们可以推想中国古代传统体育的起源应与祭祀有着密切的关系,而这与西方竞技体育的发展有着不谋而合之处。
比如古代奥运会是一种泛希腊的宗教庆典,它是以祭神为主,内容和形式多样的地方性宗教祭典或庆典。是当时人类向神展现发达的骨肉、协调的动作、惊人的速度、完善的技艺,以求神的庇护的祭祀仪式。古代奥林匹克竞技大会的场所设在神域之内,时间定在闰年的夏至之后,而形式多采用拳击、角力、赛跑、掷铁饼、投标枪、战车赛等竞技活动;对于优胜者奖有代表神的庇护的橄榄枝花环;比赛有严格的规则,以保证比赛的公平和对神的敬意。可以说正是比赛的宗教色彩和对于神的尊崇,是古代奥运会得以延续近两千年并且不断发展的重要因素[2]。
而从词源上来分析,中国古代的体育活动也与宗教的祭祀也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国古人在祭祀中的主要活动就是以音乐和歌舞娱神,这种娱神的舞蹈最初都是简单粗犷的动作,后来逐渐发展成为具有较高观赏和保健意义的体育活动。
在原始部落中,祭祀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活动。原始人文化生活很单调,祭祀无疑是一次难得而又热闹的聚会,并且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保健养生的作用。其一,祭祀是民众广泛参与的身体活动形式。虽然这些运动锻炼虽不是自觉行动,其体育运动性是盲目的,主观动机并不是想通过体育锻炼来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但客观上达到了锻炼筋骨、强壮身体、祛病化瘀的效果。其二,从运动生理学和医疗体育角度看,傩祭祀活动形式能有效地起到促进和改善人们的心血管、神经、呼吸、运动等系统的功能作用。
由此可见,如今的赛会源于古代的祭祀仪式,而“赛” 的意义在中国古代体育数千年的发展历史中,已经泛化为一切性质的体育活动。但是与西方竞技体育发展不同的是,“赛”字其中表演娱乐、健身养生的意义在中国特定的社会背景中得以加强。同样源于祭祀的中国古代体育更加偏重于观赏性质的祭祀舞蹈以及养生保健的医疗体操,走上与西方竞技体育不同的发展道路。竞技性日渐衰落而养生保健功能逐渐凸显。
比如大傩的发展[3]。傩文化是一种原始宗教仪式,一种以舞蹈形式进行的祈祷与酬神的祭祀活动,既是用手舞足蹈的动作为通神基本语汇,以充分表达和满足崇拜者企图把愿望当作现实的心理要求;同时也为酬神娱乐鬼神,进而表达崇拜者的虔诚。傩舞从“跳开山”始,手挥两尺开山斧,劈、砍、挖、挡,动作大刀阔斧、矫健有力,技术动作豪放精湛,大有地动山摇之感。动作掺杂了“跌校”、“卜封”等道教内容,还有近似现代的“翻筋踢斗”技艺运动,有严格的图腾路线的跑跳结合的游戏,体现了最初的体育文化,这种傩舞运动形式方法,是提高人心肺功能的最佳适能锻炼,同时也是促进全身心的游戏性体育文化活动,可以有效地促进和改善人的心血管系统的功能作用。
而我国古代体育由祭神走向保健,还体现了中国社会人本主义的色彩。西方社会一直将神权放在至高无上的位置,很多国家在国王之上设有教皇,作为神权至高无上的象征。西方的祭祀活动以祭神为主线,一直持续并发展,体育活动的发展一直以“娱神”为主导;中国社会由于封建集权的强大,皇权的至高无上,随之体育的功能逐步呈现出以人为本,“娱人”的特点逐渐显现。于是中国古代竞技体育衰落,保健体育和娱乐体育的发展,这一方面是儒家思想的影响,另一方面是中国体育娱人本质的呈现。而对于“赛”字的探究,不仅分析了中西体育文化的同源异途,而反映了中国古代体育“娱神”到“娱人”的变迁。
2 戏:军事走向民俗
随着中国古代进入奴隶社会,祭祀中的娱神仪式,也逐渐被世俗宫廷所借鉴。比如,夏代时,每当新王接位的日子,各方的贵族酋长,率部属进行纳贡和献舞,以示庆贺。《竹书纪年》记载:“少康即位,方夷来宾,献其乐舞。”周朝建国后,周公旦在洛阳制礼作乐,曾制订了一整套为巩固中央政权服务的礼乐制度。他继承、集中了自黄帝以来的六代乐舞,建立了明确的宫廷雅乐体系。无论是上古时的氏族集会,还是祭祀祈福,无论是夏代的纳贡献舞,还是周公的制礼作乐,这都是“百戏”的雏型。夏代到桀时,就产生了倡优,也出现了乐舞、杂耍、滑稽、幻术等相结合的所谓“奇伟之戏”。《路史•后记》十三注引《史记》说夏桀“大进倡优烂漫之乐,设奇伟之戏,靡靡之音”。汉刘向在《列女传孽嬖传•夏桀末传》中说:“桀既弃礼义 …… 收倡优株儒狎徒,能为奇伟戏者,聚之于旁,造烂漫之乐”。这是见之于我国史籍中最早的有关“百戏”雏型的记载。
而中国古代对于体育的另一个重要表述就为“戏”。
我国古代体育的很多项目都可以坠以“戏”字,比如,球戏、棋戏、斗戏、博戏、童戏,还有一系列的民俗体育,比如拔河、秋千、踏青、登高、高跷、放爆竹、元宵观灯、跑旱船、舞龙等,都冠以“百戏”的称呼。如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六•元宵》载:“正月十五日元宵,大内前自岁前冬至后,开封府绞缚山棚,立木正对宣德楼,游人已集御街两廊下。奇术异能,歌舞百戏,鳞鳞相切,乐声嘈杂十馀里,击丸蹴?,踏索上竿。”[4]
戏:,在《康熙字典》中对于“戏”解释主要有:《说文》三军之偏也。一曰兵也。从戈声。三军之偏也。又《集》呼为切《会》吁为切,与麾同。《集》旗属。《周礼•夏官》建大麾以田。或作戏。《史记•项羽纪》诸侯
把戏下,各就国。《注》同麾。又《广》戏弄也。《礼•坊记》闺门之内,戏而不欢。《注》戏谓孺子言笑者。又谑也。《诗•卫风》善戏谑兮。又嬉也。
所以在古汉语中“戏”有以下释义:一,源于军事,从戈,表示兵器。假借为“麾”。军队中的帅旗 :比如:兵罢戏。――《史记•高帝纪》。正义:“大旗也。”戏下骑从者八百余人。――《汉书•项籍传》。注:“大将之旗。”二,是指歌舞杂技等的表演,如云烟古寺闻僧梵,灯火长桥见戏场。――宋• 陆游《出游》;留连戏蝶。――唐•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或是“角斗,角力”,如:少室周为赵简子之右,闻 牛谈有力,请与之戏,弗胜,致右焉。――《国语•晋语九》。 韦昭注:“戏,角力也。”
由此可见,即便在现代汉语“戏”较为强调其娱乐休闲色彩,但是中国古代各色体育活动的诞生于发展与军事训练,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中国古代体育的很多项目都是源于军事训练的需要,不仅如此从六艺中的“射”、“御”,春秋战国时的“拳勇”、手博、“举鼎”,隋唐时期的“武举”,明清时的武艺和技击[5],都可见一斑。
但是这些起源于军事的体育运动却在随后的发展中,对抗性、竞技性日渐衰退,而娱乐观赏价值不断凸显,比如蹴鞠的演变与发展。我国古代管足球叫“蹴鞠”或“踏鞠”。“蹴”和“踏”都是用脚踢的意思;“鞠”就是球。鞠用皮革缝制,里面塞满毛发。西汉学者刘向在《别录》中说:“蹴鞠者,传言黄帝所作”。黄帝发明“蹴鞠之戏”的说法,在道教的典籍《道藏•轩辕黄帝传》里说得比较明确:“黄帝令作蹴鞠之戏,以练武士”。看来,当初蹴鞠是军旅中游戏。《战国策•齐策》记载:“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走犬、六博、蹴鞠者[6]。公元前二世纪的《史记•苏秦列传》所记,当时的政治家苏秦在向魏王介绍齐国的繁荣景象时说:齐国首都临淄的居民生活富裕欢乐,人们都经常参加各种娱乐活动,而蹴鞠在当地是深受欢迎的项目之一。 秦统一六国后,这种动似曾一度低落,但进入汉代,蹴鞠活动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开始兴盛起来。当时蹴鞠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以音乐伴奏为主的蹴鞠舞,踢时不受场地限制,表演者以自己的技巧在音乐伴奏下踢出各种花样。另一种则是在球场上进行的以对抗性比赛为主的蹴鞠。东汉李尤《蹴城铭》一诗描述了当时蹴鞠比赛情形,比赛时双方各出6名守门员,并有正副裁判执法,还有一套竞赛的法则的惯例。由于这种比赛具有相当激烈的对抗性,因而多盛行于军队的军事训练中。 三国延至隋唐,蹴鞠的军事意义逐渐地退居次要地位,而游戏娱乐作用则更为突出。 王维《寒食城东即事》一诗就描绘了寒食节蹴鞠的习俗:“清溪一道穿桃李,演漾绿蒲涵白芷。溪上人家凡几家,落花半落东流水。蹴鞠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 到了宋代,民间出现了蹴鞠艺人组织――“齐云社”,在当时南宋的临安(今浙江杭州)。它是实力最雄厚的蹴鞠组织。这类组织大概是世界上最早的单项运动协会了。 元明以后,蹴鞠活动已逐渐走向纯娱乐的游戏形式。至清代,发明了一种称为“冰上蹴鞠”的运动形式,作为禁卫军的训练内容,但这也只不过是盛行于中国古代二千多年的传统蹴鞠活动的余韵而已。清代中叶以后,在社会因素的限制下,随着西方近代足球的渐次传人,中国传统的蹴鞠活动终于被取代。
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积淀,“武”和“戏”这两个现在含义迥异的字,却都与“戈”有着不解的渊源。正所谓“止”“戈”为“武”,“又”“戈”为“戏”(“又”为手型,表示“取”)。“武”是“以武力制止战争”的含义,是军事作战的艺术;“戏”是源于生活的又一种竞技表演,是民众生活艺术的反映。 “止戈为武”――放下武器是武术的最高境界,制止纷争是习武的最终目的;“又(取)戈为戏”――兵器的目的不在是为了习武,而是为了娱乐。一取一放间,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武德的尊崇,对于休闲娱乐的回归,对于体育功能的追求,可见一斑。从战争中的“兵器”,到民间生活的“百戏”,可见中国古代体育的虽起于军事,却繁于市井。
3 术:从身体走向心里
在中国传统体育中,武术处于十分重要、不可替代的位置,是中华传统体育文化的代表。武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那时人类已经开始用棍棒等原始工具作武器同野兽进行斗争,数千年来,历经武艺(军事)、武舞到武术[7]。而“术”字的使用,不仅折射了中国武术完善成熟的历程,而且代表了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精髓。
“术”:甲骨文为在《康熙字典》中的解释为:《说文》邑中道也。《管子•度地篇》百家为里,里十为术,术十为州。《左思•蜀都赋》亦有甲第,当衢向术。《广》技术也。《人物志》思通造化,策谋奇妙,是术为家。又心术。《汉书社》师古曰:述,道径也,心之所由也。《礼•乐记》心术形焉。
如此可见,“术”在古汉语中主要承包含以下释义:
1)道路:术阡(道路),术径(大道与小路),术路(大道),衢(道路);
2)方法,策略:臣有百胜之术。――《战国策•魏策》,术数(方法和谋略),术计(权术计谋),术略(韬略;谋略),术谋(讲求权术谋略);
3)法,法律。术,法也――《广雅》,不以犯有司正术也――《礼记•文王世子》,故君子操权一正以立术――《商君书》;
4)方术。指医、占卜、星相等术艺: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淮南子•人间训》。
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来说,越是在早期的社会教育形成的时候,其施教的内容和方式方法,越是以体育民俗为最多和最先。[8]而从“术”字词义的剖析,我们不仅对于中国传统体育的内涵有有了进一步的理解,还能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理念的实施。
3.1 讲究智慧 西方体育偏重外在形体的塑造以及对力量的追求,而我国古代体育更加强调比赛中策略技巧的使用。比如田忌赛马的用兵策略、四两千斤的击打技巧都在古代体育中得到悟道。而在众多古代体育项目中,棋类是其智慧的集中体现。它源远流长,种类繁多,充满妙趣,增进智力。中国古代棋类活动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包括围棋、象棋、弹棋在内的冶情益智的游戏;另一类是以六博、双陆为代表的带有赌博性质的游戏。
围棋和象棋是典型的智力竞赛游戏。围棋相传是舜发明的,春秋战国时期已广为流传。围棋有发展智力、磨练意志、树立全局观点、培养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等功能。梁武帝爱好围棋,认为围棋有“游神”、“安思”的作用,他在《围棋赋》中说:“君子以之游神,先达以之安思,尽有戏之要道,穹情理之奥秘”。汉末、魏国时期,邯郸淳《艺经•棋品》把围棋的品味分为九个层次,一是入神,二是坐照,三是具体,四是通幽,五是用智,六是小巧,七是斗力,八是若愚,九是守拙[9]。品味评定贯彻平等精神,只看技艺不看地位,齐高帝萧道成只评为二品。
3.2 注重道德 在古代汉语中“道”和“术”本身就是同义,而中国古代体育在讲究技巧还有智谋的同时,更加注重用道德礼仪来予以节制和约束。中国传统体育活动种类繁多,各种项目的竞技组织规则都不尽相同。但是,有一个最为基本的规则是相同的,那就是体育活动中的道德原则。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道德的地位是最为突出的,中国传统文化在一定意义上可称之为“德性文化”,对每个行业、每项活动、对每个人都有严格的道德要求,并相信每个人通过道德修养都可以“超凡入圣”,成为尧舜一样的人。中国传统体育活动自然也体现出浓厚的道德色彩,是道德教化的重要方法和手段。
中国武术对于练习者最基本的要求是恪守武德。“武德比山重,名利草芥轻”,武德对于练习者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不是可有可无的。“谦受益,满招损”这一普遍真理表现在习武过程中,就是“德薄艺难高,敦厚功易深”。所谓“心偏拳不正”,讲的也是这个道理。中国传统武术主张“力爱不二”,即习武必须与仁爱相统一;“欲练武,先修德”;认为“拳以德立,德为艺先”;要“以德为先,技道两进”。如果“鱼与熊掌不可得兼”,一定要在“拳”与“德”之间作非此即彼的选择,那就只有舍“拳”而取“德”,正如武术谚语中所讲的“尚德不尚力”、“无德不如无拳”。
3.3 注重礼仪 在东西方体育文化进行对比的过程中,学界一致认为西方体育的一大特点就是对于规则的尊重和遵守,而相比之下,东方体育却“随意”、“随性”很多。但事实上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业十分强调规则的遵守,有很强的戒律性。但是这种规则的制定并不是为了保证比赛的公平,而是更加强调比赛的“礼仪”。
中国体育中的伦理精神既讲求“质”,又重其“形”,其“形”就是体育中的礼仪。中国古代射箭活动所遵守的一整套礼仪规范在《周礼》、《仪礼》、《礼记》等典籍中都有记载。《礼记•射义》中说:“古者诸侯之射也,必先行燕礼。卿、大夫、士之射也,必先行乡饮酒之礼。故燕礼者,所以明君臣之义也;乡饮酒之礼者,所以明长幼之序也。故射者,进退周还必中礼。内志正,外体直,然后持弓失审固;持弓失审固,然后可以言中。此可以观德行矣。”礼射按不同等级分为“大射”、“宾射”、“燕射”,所使用的弓、箭、箭靶、乐节都不同,体现了鲜明、严格的等级观念。[10]由是可见,古人认为,必须将欢娱身心的自娱活动纳入“礼”的控制之下;并认识到经过礼规范的体育活动,是实施教化的重要形式,是移风易俗陶冶情操的工具等。这些思想反映了古人对体育在道德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中作用的理性认识,是我国古代体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11]
3.4 注重养生 “术”是中国古代文化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五术”一般认为包括山(仙)术、医术、命术、卜术、相术五类,都是源自易经。其中第一“术”――“仙术”,就是利用其含概灵修、养生、静座、武学、食疗,筑基、玄典、符咒等方术来修练肉体与精神,维护身心健康的术法。因为多半在山中修业,所以称为“山术”亦称‘仙道’。
而养生功效的凸显是中国古代最大的特色和精华。运动养生的说法,最早见于庄周的《庄子•刻意》:“吐故纳新,熊经鸟伸,为寿而已矣”。之后的《吕氏春秋》也强调动以养形,指出:“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形气亦然。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三国时期著名医学家华佗也主张用运动的方式来锻炼身体,养生保健。他还模仿虎、鹿熊、猿、鸟的动作,创编了“五禽戏”,作为人们从事健身运动的手段。唐代著名养生家孙思邈在《千金方》中指出:“人欲劳其形,百病不能成”,要“常须小劳,但莫大疲及强所不能堪耳”,主张通过适量的形体运动来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由此也体现了我国古代养生体育以预防为主,注重形神兼修,强调适度的特点。
3.5 注重境界 中国体育文化最终所追求的是,将力量与勇气、技巧与智慧、道德与礼仪等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最终超越“行而下”的技巧,达到和谐完美、超凡入圣的境界。
比如武术界有句话,叫“拳之再拳不拳”,意思是说,经过成年累月不间断的反复临摩练习,可练出惊人的速度、力度和准确度,越练功夫越深,运用时可以不假思索,随机应变、神出鬼没,处处是拳。所谓“久练自化,熟极自神”,出神入化乃所求意境。拳艺练习“三年一小成,十年一大成”,练至“大成”境地时,即《易经•系辞》中所述“拳无拳,艺无艺,无艺之中是真艺”[12],正如老子所说的“大象无形”、“大音希声”[13]。
4 结 论
体育活动是作为人类初期智能和体能开发的表现形式与那个时代的一切人类活动,如生产、宗教、军事、娱乐、教育等交织在一起的。而早期人类就在整个生产劳动和其他辅活动技能及文化模式的传递过程中,自然地实践着原始体育的行为[14]。在不同国家、不同的民族文化中,人们总是通过价值评价来选择、调整自己行为的对象和方式,从而实现自己的价值目标[15]。中国古代体育形式的发展及其所承载的文化内涵的变迁是中国社会价值的体现,而这种思想理念和价值取向的变迁,在汉字的词源中线索明显:“赛”字,揭示了我国古代体育与祭祀的渊源,并引发我们对于其从娱神走到娱人的思考;“戏”字,体现了中国古代体育源于军事却繁于娱乐的变迁;而对于“术”字的释义,折射出我国古代体育对于道德的尊重、礼仪的遵守、智慧的追求、境界的营造,使古代体育重修身,更重修心的特点得以展现。从词源学的角度对中国古代体育进行结构,对“赛”、“戏”、“术”释义的解读,不仅为中国古代体育文化的探究提供思路,也折射出中国体育与西方体育同源不同路的思考。
参考文献:
[1] 毕世明.二十种说法究竟哪个准确――关于“体育”一词最早出现时间的核查[M].体育与科学,2005(2):19-22.
[2] William J. Baker. Playing with God[M].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7:27-36.
[3] 吴昌林.赣傩演制的文化内涵[J].江西社会科学,2007(12):230-233.
[4] 孟元老(著),姜汉椿(译).东京梦华录全译(修订版)[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3:137-146.
[5] 黄亚飞.我国古代体育活内容和文化精神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9(3):116-119.
[6] 阎宽.温汤御球赋[M].中华书局,1966.
[7] 孙喜莲. 武术与军事武艺辨析[J].湖北体育科技,2001(3):16-17.
[8] 盛琦,丁志明. 中国体育风俗[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22.
[9] 蔡绪锋、何云波、陈祖德. 围棋与东方管理智慧[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8,8:79-83.
[10] 张文修.礼记《礼记•射义》[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9,1:262-266.
[11] 熊晓正.我国古代体育思想研究之管见[J].体育科学,1986(1):7-11.
[12] 于春海. 易经《易经•系辞》[M].辽宁: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8:267-270.
[13] 老子(著),周生春(译).图解道德经[M].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8,1: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