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的妈妈范文

时间:2023-03-21 19:19: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年轻的妈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妈妈还小的时候,家里很穷,姥姥一人带着六个孩子,由于嘴多粮少,日子过得很艰难。五个姐妹和一个小弟弟中,妈妈是老四,从懂事开始,她就每天洗衣,做饭和带弟弟妹妹,还要照顾身体不好的姥姥,我从没见过我姥爷,只见过他的遗像,听说他当时可以算是个秀才,但不到40就被一次事故夺取了生命。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妈妈把家务做的井井有条,妈妈至今还保持着洁癖,也许从那时就开始了吧。

在和我差不多大时,妈妈也在读初中。中学时代妈妈很出色,考试总是第一,还是班上的团支部书记,威信与班主任不相上下,吵架的见了她就闭了口,打架的见了她就停了手。

那时,学校里唯一的活动是唱大戏,一唱就是《沙家浜》,那个演男主角的男生就是妈妈的体育老师的儿子,标准的浓眉大眼,是全校闻名的“大帅哥”。当时他们谁也没有非分之想,见了面打个招呼,擦身而过。他们的相识实在不怎么浪漫,但“平平淡淡才是真”!这是20年后,那个男生说的。

后来妈妈毕业了,被分到一个小工厂,都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许多人都找了个谈得来的人结婚了,妈妈却不,他小时候的梦想是当老师,可惜事与愿违,所以她想与一位老师携手走完人生路,自然就看不上小工厂里的人喽。有一天,有人为她介绍了一个,他起初不太愿意,因为对方不是老师,然而,一见面很眼熟,哦,是那个男生一样的浓眉大眼,比起表演时多了一份羞涩。这次,两个人可不只是打招呼了,不知不觉的就聊了起来。后来两人见面多了,互相了解也更多了。有一天,那个男生说:我要结婚才能分到房子。于是,两人领了红本本住进了鸳鸯楼,再过一年就有了白白胖胖的我。妈妈就成了个普通的家庭主妇,告别了少女时代。

这一切,都是我爸爸——那个男生说的,还翻出了一张泛黄的照片,是两个人的合影,妈妈梳着一对麻花辫,笑得很甜,抱膝而坐,爸爸在他身后一手叉腰,一手似乎在犹豫是否要搭妈妈的肩,就停在了半空——一副护花使者的样子。见多了今天满街勾肩搭背的情侣,使我对这张照片肃然起敬,充满了向往,向往那一份真实,虽不轰轰烈烈,却有抹不去的美丽。

篇2

我的妈妈长的可漂亮啦,你瞧,一张白净的瓜子脸上镶嵌着两只“黑珍珠”,鼻子挺挺的,一张樱桃小嘴能说会道,美中不足的是,脸上隐隐约约有几颗小雀斑。不过,这影响不到他的外貌,别人见了俺们母女两,还以为是对姐妹呢!别说我在吹牛,不信,你听我慢慢道来。

有一次,妈妈带我出去逛街。妈妈到了一家商店,看中了一件小西装,便到更衣室里换衣服,随手将包扔在了凳子上。老板见了,忙说:“小妹妹,快帮你姐姐把包拿好,以免丢了。”我便纠正道:“不是,她是我妈妈!”老板惊奇地看了看刚刚换好小西装的妈妈,我望了望我,半天没说话。最后,老板吐出了一句“真像姐妹两”便去迎接别的客人了,妈妈因为老板说的那句话得意了好久!

还有一次,妈妈去带我参加她朋友的婚礼。新娘见了我就对妈妈说:“哟,瞧你的妹妹多可爱啊!我也想生个这样可爱的女孩!”我听了便羞红了脸。妈妈对新娘说:“你啊,记忆力真差,我结婚了好几年啦,这是我的女儿!”新娘顿时惊呆啦,过了一会儿摸摸我的头说道:“哟呵,蛮大啦,过几年要和你妈一样高啦!

瞧!这就是我的”年轻“妈妈,如果你愿意和我交朋友并到我家的话,千万也别把我妈妈当我姐姐啊!

篇3

李小璐的母亲是20世纪80年代名噪一时的电影演员张伟欣,她曾主演过《飞来的仙鹤》《乡音》《良家妇女》等优秀影片。正当事业高峰时,她突然别家离女,远赴美国学习。从小离开母亲的李小璐是怎样走入娱乐圈,又是怎样一步一步在内地的演艺圈奠定了“五朵金花”“四小名旦”的地位的呢?就这些问题李小璐第一次敞开心扉向笔者讲述了她成长过程中一些鲜为人知的事儿。

“裸拍”《天浴》,17岁少女遭非议

李小璐出生于艺术世家,3岁时就演过少年孔丘,并获得飞天奖,之后又拍摄了《我只流三次泪》《牛郎织女》,给她的演艺事业带来巨大荣誉的是陈冲导演的《天浴》。1997年,陈冲为《天浴》选拔演员时,李小璐的妈妈张伟欣把16岁的女儿推荐给了她。陈冲看了一下李小璐的表演说这孩子很有灵性,但是太小了,怕她把握不好感情。《天浴》是以“”为背景,对于李小璐这个80年代出生的孩子来说,那个时代太遥远了,陈冲决定还是回大陆选。

陈冲在国内转了一圈,到一些艺术院校、文艺团体挑来找去还是觉得李小璐的感觉好。回到美国后,她大胆起用了她。去剧组之前,小璐问妈妈怎样才能演好这个角色。张伟欣说不要去演一点戏,如果要演的话肯定就过了,就当成是生活中的另一个自己好了。

在《天浴》中,李小璐表现出了较高的演技和领悟力,陈冲给她说戏时,她很快就理解了。但在表演时不是简单地模仿,而是按照自己的感觉去做,对她这种创造性,陈冲很欣赏。尽管这样,有时候她们也有很深的矛盾。

《天浴》中李小璐饰演的是一个为了回城而牺牲自己情操的小知青。陈冲设计时有很的镜头,甚至还有一些“裸戏”。李小璐坚决拒绝,她时刻记着妈妈的告诫:作为一个演员,尤其是女演员一定要自爱、自尊。

“小璐,其实裸戏也是为了艺术,你没看过那些好莱坞大片吗?这很正常的。”陈冲说。“我觉得不一定非要裸戏才能表现艺术,情到深处艺术自然就流露出来了。”李小璐说,“陈冲阿姨,我坚决不拍裸戏。”

“你这孩子怎么这么犟啊,剧情就是这么设计的,你不拍我怎么办啊?”陈冲有些生气,“停工,小璐,你好好想想,希望下次按我说的拍,不要让大家等你。”陈冲说着走了。晚上,陈冲找到李小璐和她谈心,陈冲说美校的学生还画裸呢?这都是为了艺术,她说:“璐璐啊,你还小,将来大了就明白了,明天按阿姨教你的好好演,好吗?”

李小璐认真地说她现在不拍“裸戏”,将来大了也不拍:“不是‘裸戏’才能表现激情,您以前演过的《小花》,还有我妈妈的《飞来的仙鹤》也没有“裸戏”,至今还很感人啊,真正的艺术是以情感人的。”

陈冲看着这个只有16岁的小姑娘,心里掠过一丝欣慰,她想小璐将来能成为一个很有艺德的好演员。最后,陈冲还是没犟过李小璐,删掉了那些“裸戏”。《天浴》拍完以后,李小璐就被母亲带回美国继续念书了。

1998年初,《天浴》公演后不久,有一天,张伟欣从外面回来脸色很不好看。正在家里看电视的李小璐看见妈妈回来很高兴,滔滔不绝地向妈妈讲她正看的电视。张伟欣叹了口气说:“璐璐,你怎么就不听妈妈的话?妈妈说过做一个演员首先要自尊、自爱,这话你全当耳边风了吗?”

李小璐很莫名其妙,她疑惑地看着妈妈。张伟欣把一张报纸和几幅照片放到李小璐面前:“你让我很生气。”李小璐一看是《天浴》的剧照,全是“裸戏”。那份报纸上的评论是:一个16岁女孩的激情戏,评论写得很尖刻,甚至还有一些攻击性语言。

李小璐的眼泪一下子就下来了,她说这不是她,她没拍过这样的镜头,不信让妈妈问陈冲阿姨。张伟欣很生气,说不是她这些镜头是从哪来的?“璐璐,拍了就是拍了,不要逃避责任。”见妈妈不相信她,李小璐气急了,她抓起电话就给陈冲打了过去,质问她为什么会有这些“”。

陈冲解释说那些镜头是他们后来找替身补拍的,不是她,为了影片的商业效果她不得不如此,希望小璐能谅解。“你听见了吗?”李小璐气乎乎地说。知道错怪了女儿,张伟欣赶快致歉,他们的家是很重视民主的家庭,不管谁错了都会勇于承认。

《天浴》里,李小璐以纯熟的表演把那个小知青演绎得十分的形象很生动,让人看来有颇多感慨之处。因为这部片子李小璐入围了当年的金马奖最佳女主角的竞选,并最终击败众多的好手问鼎“后冠”。

急流而退,李小璐的逆反时代

虽然《天浴》给李小璐给来了莫大的荣誉,那些的镜头也给她带来了很多非议。李小璐倒没什么,她说清者自清,但她的妈妈张伟欣觉得她年纪还小,还没有足够的能力抵御娱乐圈的诱惑,更重要的是,看惯了娱乐圈的浮华,张伟欣不太想让女儿走自己的路。

不久,很多导演都向李小璐伸出了合作之手,李小璐也想趁着这个机会进军娱乐圈,可是,张伟欣给她推掉了一切的片约,非要她回美国念书。李小璐很不理解,她觉得妈妈简直太独断了,这么好的机会让它白白地牺牲掉太可惜了。

“我不想念书了。”小璐说,“先拍一段时间电影再上戏剧学院或电影学院好了。”张伟欣态度很坚决,她说先完成了学业再说别的,无论干什么没有文化寸步难行。“一边演戏一边学不行吗?别人都是这样子的。”李小璐跺着脚说,眼里都流下了泪。张伟欣说她希望李小璐将来不搞演艺。“可是,我喜欢。”李小璐大声说。张伟欣给李小璐分析说她希望小璐将来学习科学,最好是医学,那样她会越来越成熟,因为科技的成就是能通过积累达到的,而表演没有天赋是不行的。

“我17岁就能拿到金马影后这不就证明我很有天赋吗?”李小璐对妈妈的话很不以为然。“这才是我想让你修完学业的原因,名利来得太早并不是一件好事。安心学习吧。”“你真……你怎么就不能让我选择我想过的生活!”李小璐又哭又蹦。最终,李小璐也没有拗过妈妈只好在美国读高中,同时,张伟欣也作了一个让步,她答应小璐高中毕业后如果还想拍戏的话她也可以考虑。很长一段时间李小璐不愿意理妈妈。

1998年的新年,李小璐所在学校要进行文艺汇演,参加演出的人员都是竞争争取资格,李小璐也报名了,但初试时她的发挥严重失常,如果下一个节目再表演不好她就没有了参演资格。回到家里,小璐郁郁寡欢,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也不吃饭,更不和妈妈说话。

李小璐心想这一切都是妈妈给她造成的,要是妈妈不阻拦她继续表演,她现在已经是很有名的演员,何必在这里为过表演的瘾和一帮从没表演经验的人争来争去,还争不过人家,白白地落人话柄。现在她这个被法国水城电影节上誉为中国最有前途的演员却连一个学校的演出都参加不上……

她越想越气,跑出房间对着妈妈发了一通无名火:“你只顾自己的事业,我4岁你就扔下我跑到美国念书,我乖乖地跟着爷爷奶奶,从没怨恨过你,每年过年还给你寄贺卡……”这是张伟欣心里的痛,抛下小璐到美国她一直觉得她亏欠孩子。

“你从美国回北京的时候,我多么高兴,想着我终于有妈妈疼了……初二的时候你把我接到美国,我刚来不久,你扔下我不管又去什么大学学你的经济企业管理,你有爱好,有追求,我也有,为什么总管着我、束缚我。现在好了,我科技也没学好,文艺也丢了,将来是个废人,你满意了?”

在李小璐滔滔不绝的数落下,张伟欣坐在一边默默流泪。小璐说完了独自回到自己的房间,张伟欣也没说什么。到了晚上,她估摸着小璐的气消了,悄悄地推开女儿的房门进去:“我们谈谈好吗?”趴在床上看书的李小璐坐起来有点不好意思地点点头。

张伟欣坐在小璐身边怜爱地摸摸她的头,她给小璐讲她小时候在部队当文艺兵的事儿:那个时候很艰苦,寒冬酷暑下连队慰问演出不是手脚冻起了泡,就是热得身上长痱子,还得自己拿道具,自己准备演出服,稍有错误就会挨批评甚至写检查:“那时候真渴望像同龄的小孩儿一样坐在教室里念书。”张伟欣说。

李小璐看着妈妈,她只知道妈妈曾经是国内知名的演员,没想到还吃过这么多苦:“后来呢?”她问。

张伟欣说后来到了北影厂当演员,演了不少角色,也得了很多奖后,越来越觉得自己对角色的理解不深入了。“为什么,应该越积累越有经验啊?”李小璐问。

张伟欣叹了口气说自己很小就当兵了,没什么文化基础,感到压力很大,所以就选择了出国学习:“不是万般无奈谁忍心抛下只有4岁的小女儿只身漂泊海外?璐璐,妈妈不想你将来走我的路子,所以,才硬逼着你学习,有了文化想干什么都很容易啊。”

直到此时,李小璐才明白妈她学习的良苦用心,她扑在妈妈怀里,搂着妈妈脖子撒娇地说对不起,以后一定好好学习。张伟欣很欣慰地看着女儿,她又问女儿学校演出的事儿,小璐沮丧地低下头说还有一次选拔,不过希望不大了。“只要有希望就不要放弃。”张伟欣说。她帮女儿分析了表演中出现的错误,指导她选定下次表演的题目,母女俩共同讨论了怎样表演才到位。李小璐在妈妈的教导下茅塞顿开,她明白自己不是能力的问题,而是心态的原因。

到了再一次选拔时,李小璐以她优异的表演才华征服了评委老师,顺利参加学校的文艺汇演,还得了最佳表演奖。看到女儿确实很热爱文艺,张伟欣不再一味地想让她当科学家了,有时她也有意无意地培养小璐在服装设计和色彩搭配上的技能。到高中毕业的时候,李小璐不仅门门功课优秀,还在一个业余服装大赛上拿了三等奖。2000年的春节,李小璐回国内看爷爷奶奶时,一个机会给她的演艺生涯带来了巨大的转机。

“保洁女王”,也有绯闻缠身时

李小璐回国内探亲时,正赶上《少年张三丰》剧组选演员,李小璐爸爸的一个朋友恰好在那个剧组,过年时,他看到了长大后的小璐,当下大叫一声说他们剧组正在为一个演员发愁,如果小璐肯出演那就太合适不过了。

小璐爸爸说她妈妈还想让她把学业完成。小璐很激动,她说她想看看本子。看过本子以后小璐很喜欢那个角色,她给妈妈打电话征求她的意见。张伟欣说小璐已经19岁了,可以自己做主自己的事情了,但无论做什么首先要认真,不然吃亏的是自己。

小璐答应了妈妈,她决定留在国内演戏。《张三丰》播出后,李小璐的表演得到了圈里人的一致认可。2003年秋天,又一个剧组找到了她,那剧组的人说他们原先定好了一名演员,因为档期原因那位演员来不了,他们想请李小璐。小璐看过了剧本,不是很满意但也有演的欲望就接了下来。

可是,到剧组没几天,小璐突发了病毒性流感,很严重,导演很心焦,有时难免有些牢骚,恰此时,那位演员原先的戏因为种种原因没拍成,导演就和小璐商量让她养病,戏还由原来的演员来演。李小璐痛快地答应了,没几天她就离开剧组回北京养病去了。不久,很多报纸上都登出了李小璐不会演戏被某剧组辞退,看到这则报道小璐肺都气炸了。正在这时候张伟欣打来了电话,小璐一边和妈妈说话一边摔摔打打。

张伟欣问她怎么了?李小璐就把事情原原本本告诉了母亲,在美国的张伟欣觉得女儿的情绪很差,心态也不好。第二天,她就飞回了北京。一见到妈妈小璐哇地哭了,她说那个剧组怎么那样?说她“耍大牌”,或者说别的她都不生气,干吗说她不会演戏?她都还没演呢。“我一个金马影后不会演戏,有没有搞错?”小璐气呼呼地说。

张伟欣笑着摇摇头,她告诉女儿,金马影后已经过去了,不代表现在,会不会表演不是自己说的,要观众评价:“璐璐,你现在的心态一点儿也不好,知道吗?不谦虚,浮躁,要做一个好演员必须有海纳百川的襟怀和虚怀若谷的心态。”小璐低下头不说话了。

《天浴》之后,又一部让李小璐大红大紫的戏是《都是天使惹的祸》,这部戏红遍两岸四地,甚至在新加坡也掀起了一股大陆青春剧热。谈到这部戏,李小璐说因为在美国读书时打下了基础,她对剧中人物把握得很到位,而且对人物的心理演绎得也很深刻,她很感谢妈妈当年逼着她读书,到现在她才深切体会到妈妈当年的苦心。

自从出道以来,李小璐谨记妈妈的教诲,坚决不演激情戏,被圈里人誉为“保洁女王”。2005年6月,一部由李小璐和日本当红男星本高史主演的《关于爱》,让李小璐获得了布加勒特影展最佳女主角的桂冠。而李小璐和本高史的跨国恋情也被爆了出来,这是李小璐出道以来第一次爆绯闻,她心里很紧张,马上打电话给远在美国的妈妈。

张伟欣听了李小璐的诉说心里一惊,同时也一喜,女儿终于长大了,也到了谈朋友的年龄,但是,演艺圈里的感情几分真,几分假?让她也很为女儿担心,她说:“璐璐,你已经长大了,这事由自己做决定,我们只能给你参考意见。”

李小璐说她心里朦胧地感到有些喜欢,还没有上升到爱情,之所以向妈妈汇报是怕妈妈看到报纸生气,只想解释一下。张伟欣笑了,她说:“你到了谈情说爱的年龄,我们不会干涉你,不过,无论爱得怎样深也要保持自尊。”

篇4

1、挺好的。《庆余年》的亮点至少有如下三方面:第一,电视剧拍出电影版质感;第二,老戏骨和青年演员相得益彰;第三,特效逼真,打斗刺激画面燃。平心而论,该剧整体节奏推进流畅,剧情颇为紧凑。特别是在画面等颇为考究的做法受到了观众的好评。再加上范闲现代思维的设定,让剧情里凸显了更多逗趣的“梗”。

2、《庆余年》是由孙皓执导,张若昀、李沁、陈道明、吴刚、辛芷蕾、宋轶、郭麒麟等主演的古装剧。该剧改编自猫腻的同名小说,讲述了一个有着神秘身世的少年,自海边小城初出茅庐,历经家族、江湖、庙堂的种种考验、锤炼的故事。该剧于2019年11月26日在腾讯视频、爱奇艺首播。

(来源:文章屋网 )

篇5

营养学者指出:吃得“好”不一定吃得“对”,营养的误区会严重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误区1:吃什么,孩子说了算

很多家庭在孩子吃的问题上都表现为:吃多少、何时吃,家长说了算;吃什么,孩子说了算。研究表明,儿童应该按需喂养。因为人饥饿时,胃液、消化液分泌旺盛,这时吃东西才能达到消化、吸收的最佳效果。这个饥饿的时刻只有孩子自己清楚,所以什么时候吃、吃多少应该由孩子决定,饿了自然就想吃、就吃得好。

与此对应,家长在剥夺孩子“饥饿权”的同时,往往又放弃了自己的权利。不少家长不懂得选择有营养的食品、好的食物搭配及科学的烹调方式,而总问孩子想吃什么。其实儿童并不知道应该吃什么、怎么吃才对自己有益。正是这两种权利的倒置,造成儿童普遍存在不良的饮食行为――偏食、挑食、多零食、贪食,对健康极其有害。

误区2:吃得精细,营养好

一些家长把“营养好”等同为米要白、面要精、鱼肉要盛、粗粮和杂粮尽量少吃。从营养学的观点看,“吃好”应该是一日三餐食物所提供的各种营养素,能满足人体生长发育和维持各种生理机能的需要,做到食物结构合理,能量和营养素平衡。

作为主食的大米和白面,是供给人体热能的主要来源。人的生命活动需要脂肪、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元素。精白米面在加工的过程中,维生素、无机盐损失较大,长此以往很容易导致营养素缺乏症。如缺乏B族维生素,会引起脚气病,出现头痛,失眠,严重时出现多发性神经炎,全身浮肿,表情淡漠等等。因此,食物的选择必须是多样化的,主食越杂越好,食谱越广越好。这样可使各种营养素相互补充,营养更全面。

误区3:忽视维生素摄取

随着饮食模式的改变,家庭经济状况的好转、膳食中补充了足够的蛋白质、脂肪等,儿童营养不良的状况似乎得到了缓解,可为什么孩子的身体素质反而没有提高呢?被称为“豆芽菜”“小胖墩”的孩子越来越多,近视、龋齿、贫血成为孩子的常见疾病。其实,这与大多数父母忽视维生素摄取有很大关系。

维生素,虽然其本身并不提供能量,但却是人体必不可少的营养素。如果把人体比喻成一台机器,五脏六腑就是机器的部件,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水等就是原料。要想机器正常运转,就离不开一些化学变化和反应,为了使这些反应顺利进行,不可缺少的就是维生素。所以家长一定要注意孩子维生素的摄取,让各种营养素达到平衡状态,这样才会让孩子更健康。

误区4:水果替代蔬菜

从营养学的角度来看,水果所含的营养远远比不上蔬菜。蔬菜中不仅含有人体所需的大量维生素,而且还含有纤维素,这些营养对人体有着极其重要的生理作用。水果、蔬菜两类食物只能互相补充,不可偏废,更不可互相取代。

水果一般甜度较高,所含的糖分比蔬菜高得多,如果通过吃水果来补充维生素,则很可能摄取了过多的糖分,不仅会使孩子发胖,而且还可能影响到孩子牙齿的健康。

篇6

关键词:施莱尔马赫;康德;至善;先验自由;决定论

著名哲学家和施莱尔马赫专家狄尔泰断言:施莱尔马赫是“新教神学的康德”。如果这个评价是指施莱尔马赫在神学领域继承了康德的学说,那么,它无疑是错误的;相反,如果它是指他在神学领域像康德在哲学领域所做的那样发起一场“哥白尼式革命”,那么,它是恰当的。不过,施莱尔马赫确实与康德的思想有非常紧密的联系。他很早就违背了他所在的神学院的规定,偷偷地阅读康德的《任何一种能够作为科学出现的未来形而上学导论》,并与康德有过一面之缘。出生于虔敬派的施莱尔马赫早年信仰发生危机,他不满于虔敬派的超自然主义,尤其是基督的神性和代赎学说,于是转向了哲学,“更多地从事广义理解上的道德哲学”。他在康德当时的主要批判者艾伯哈德(J.A.Eberhard)的影响下学习哲学,尤其是康德的《实践理性批判》和道德哲学,实施了一系列的“哲学试验”(Philosophischen Versuchen),系统处理至善、自由等论题。他的第一个“狂想曲”(Rhapsodie)《论至善》(Uber das hachste Gut)研究了实践哲学的一个核心概念——“至善”。在1789年之后将近三年的时间中,他特别关注自由问题,他后来回忆说:“自由意志……是我能思考的唯一对象。”此间,他共撰写了4篇直接与自由主题相关的论文:《有关康德的的笔记》(Notizen zu Kant:Kritik der praktischen Vernunft)、《关于自由的对话》(Freiheitsgesprach)、《关于自由之知识的笔记》(Notizen zur Erkennt—his der Freiheit)以及“施莱尔马赫早期众多著作中最全面、壮观并且事实上也是最艰难的著作”,即《论自由》(Uber der Freiheit)。甚至在1799年,其思想初步形成时,施莱尔马赫仍然评论了康德的《实用人类学》中的先验自由观。在上述论著中,康德都是他的研究对象和对话者。尽管青年施莱尔马赫几次阅读了康德的大部分著作,赞同康德对传统形而上学所做的彻底批判,说他“向来对康德哲学持非常赞同的意见,因为它使理性从形而上学的废墟返回到真正属于它的领域”,“对康德哲学的信仰与日俱增”,在自己的老师艾伯哈德与康德的论争中力图保持不偏不倚的客观公正立场,但他发现康德的体系充满了不一致和矛盾,因而不得不对它进行批判,并且像费希特一样力图推进和完善这个体系,使之更科学。正是在与康德思想的对话中,施莱尔马赫提出了自己的道德学说和宗教思想。

一、《论至善》

施莱尔马赫指出,尽管至善概念是理性的“终极的、最高的概念”,然而也是一个“有争议和论争的主题”和“值得人们更精确的研究和寻求完全弄清其根据”的概念。尽管他宣称这本书提供有关至善概念的历史的论述和考察它所经历的变化,但他并没有按照历史的发展考察这个概念,在澄清了研究对象、方法和基本原则之后,他就迫不及待地一下子跳到了“最近的体系”,即康德的伦理学,依据此原则考察它的一些“基本错误”(proton pseudos)。具体而言,施莱尔马赫首先指出科学的伦理学必须是理性的,只有理性才能达到“至善”概念,要完全以理性的方式考察,其对象必须是纯粹的理性概念,不能引入一些造成混乱和不一致的要素。他强调说,当我们允许凭借严格遵守纯粹实践理性的命令而决不能取得的某个东西进入到这种理性的对象中时,除了矛盾我们还会得到什么呢?这种伦理学必须坚持“一致性原则”(Grundsaz der Consequenz):它的任何一个命题都不能自相矛盾或者同与它相连的命题冲突。据此,施莱尔马赫确立了理性、道德法则、至善、德性和幸福等概念及其关系。

理性独立于经验倾向和欲求,然而是它们的命令,命令它们,而不只是裁决或调节它们。理性在道德领域的工作并不只是比较和结合概念,更重要的是关注统一性,特别是法则之间的统一性,使人的行动遵循系统相连的法则。理性伦理学的所有概念必须是纯粹的,来自于理性的道德法则。至善概念是“理性的实践大厦的终极拱顶石”,它“只不过是依据确定的准则用一确定的程序方法即完全纯粹的理性方法而可能取得的一切东西的完美无缺的总和”。至善与纯粹的理性法则(道德法则)紧密相连,是“因纯粹的理性法则而变得可能的一切东西的总和”,而道德法则是生产至善所依赖的唯一形式。施莱尔马赫甚至用比喻来解释它们的关系,说至善与道德法则的关系就像弧线与生产它和规定它的形状的代数函数的关系,弧线只有严格遵循函数才可能正确,否则就是错误的。因为至善与理性的道德法则存在着这样的关系,所以它不能包含外在的、异己的、经验的内容,而必须完全来自于道德法则。与此相应,德性是感性倾向或意志完全顺服理性及其法则,而不是为了快乐和享受而去感受和行动的能力和品质。幸福是欲望的满足和快乐的感受,它完全来自于经验,是我们的想象与对快乐的渴求相结合的产物,因而它是纯感受的、任意的、短暂的。同时,幸福概念是一个自相矛盾的概念:“当他们想要生产整体时,他们必然会破坏它的个体部分,而当他们想要构造个体部分时,他们会看到它们必然不停地与整体的概念冲突。”幸福包含的是感性经验的内容,因而它在理性伦理学中没有地位,应该将它排斥在外。如果任何体系将它纳入进来,那么这个体系就违背了一致性原则,因而不是一个在其中包含实践必然性的科学伦理学。幸福不是理性伦理学和至善的内容这一命题构成了该书始终坚持的一个论题。不过,施莱尔马赫指出,包括亚里士多德在内的众多伦理学家都错误地将幸福概念与至善概念紧密结合在一起。尽管施莱尔马赫非常推崇康德,称他是“康德先生”、“卓越的哲学家”和“我们面前的最谨慎的哲学家”,但是令他惊奇的是“甚至康德先生也陷入到这样的错误中”。下面我们具体分析他对康德的批判。

尽管康德主张理性伦理学,承认幸福和德性是两个非常不同的要素,不能还原为一个概念,但是他将它们都包含在“至善”概念之中。这是因为有德之人配享幸福然而缺乏它,而这不能与一个有理性的同时拥有一切强制力的存在者的完善的意愿相符。因为人这样的有限存在者的动机受到感望的限制,所以,至善的最高条件即意向与道德法则完全相符不可能在人的有生之年实现。但是人在道德上有义务使他们完全相符,实现作为纯粹实践理性的对象的至善,而在道德上有义务的东西不能是不可能的,因而实现至善的条件必须被给予并且必须由无限长的生命去实现。因此,灵魂必须是不死的。灵魂不死又只有上帝存在才可能,于是,康德又悬设了上帝存在。在澄清了康德的论证之后,施莱尔马赫对他的至善观和悬设展开了批判。

康德否定德性和幸福在我们这个世界中结合的可能性,这一点非常对,但是他又承认它在另一个世界中是可能的,那么,这是否是可设想的呢?答案是否定的:“第一,如果人们假设在对我们而言是可能的任何其他状态中,感性仍然继续粘附着我们,那么,我们的欲求能力的自然法则也将仍然与实践理性的命令不同,而幸福作为前者的结果并不是后者的一个效果;第二,如果人们设想相反的情况,那么,不能证明像幸福这样的东西会与我们相关,我们也不会将它视作至善的一个部分。”没有办法根除这个矛盾,只能通过重新界定来生。但是如果康德那样做了,那么,他就成了他自己批判的独断论者,“变成了所有哲学家中最超验的”。

如果德性与幸福的必然相连是合理的,那么必然存在着一个能够直接并且仅仅被纯粹理性法则规定的意志,它必然在最好的状态中并且能够有最完善的福利(Wolbefinden)。尽管这样的福利与幸福并不相同,但是施莱尔马赫相信康德混淆了二者,并由此批判他:“但是这与一个在感性上受影响并且通常在感性上被规定的欲求能力的幸福有何共同之处呢?……在目前的情况下,人们通常所说的基本错误在于康德先生过分将理性的纯粹法则等同于从那个法则中派生出的我们的意志的主观地起规定作用的根据,并且他使理性过度地靠近欲求能力。在这样做时,康德几乎不能避免一方面将我们的意志错误地当做另一种更高的意志,另一方面将只是欲求能力的需要——即幸福——作为理性本身的无可指责的要求。”康德错误地将纯粹的道德法则与从那个法则中派生的意志的主观地起规定作用的根据紧密联系起来,以至于意志拥有了超自然的合乎比例的关系(德福相配),幸福成为道德的必要条件。因此,“康德将德性与幸福结合到一个概念中是不可行的。”

施莱尔马赫也批判了上帝存在和灵魂不死这两个悬设。首先,上帝和灵魂不死概念并不是建立在比思辨理性的自然幻象更稳定的基础之上,设想它们在实践上的用途并不比设想它们在理论上的用途更有必要或更加可以证明,因为这两种设想来自相同的根据:理性的观念与感性的限制性条件之间的冲突。思辨和实践理性都受制于感性世界,正如思辨无法超出自身控制外在现象一样,实践理性也无法在属于感性世界的精神中展示它的观念,那么,为何康德要赋予后者以优越性,认为这两个在理论理性的领域中只是自然幻象的观念在实践领域内是实在的、必要的呢?其次,这两个悬设的所谓的必要性“建立在生产至善或使至善成为现实的要求之上”,因而只要至善不可能实现,那么,其必要性也就荡然无存。施莱尔马赫依据理性的道德法则与意志的不同关系,将意志划分为三类,由此指出至善的最高条件(意向与道德法则完全相符)是不可能的。第一种是康德所说的神圣意志,这种意志必然只被实践理性规定;第二种意志是康德本人对人的意志的认识,尽管其他动机在这种意志之中是可能的,但是这种意志仍然只能被实践理性直接规定。但是上述两种意志都不是人的真正意志,人的意志本身是无规定性的。它可以被理性规定,但不是直接被规定,而是间接地被规定,必须通过从理性法则中派生出来的起动力作用的根据并且这个决定人去做道德的事情的欲望或根据必须在与其他动机的争斗中获胜。最后,至善只是一个调节性的原则,是为有限的人类的意志培育设定的目标,并不能实现,但是康德却使这个概念成为建构性的原则,好像它是可能实现的,因而他在实践领域中没有避免他在思辨领域中揭示的错误。

施莱尔马赫严格按照理性伦理学所必需的一致性原则考察从古至今的主要伦理学家的得失,指出他们都没有彻底贯彻此原则,相反将幸福概念纳入到至善之中,因而使得体系不一致,犯了错误。但是他本人是否严格遵守了此原则呢?尽管他努力坚持此原则,没有将幸福纳入到至善中,然而对于至善、道德法则和理性这些概念及其关系,他除了给出与康德学说中的含义极其相似的前述定义和理解之外,在展开论述时还赋予它们不同的乃至相互冲突的意义。譬如,至善是依据理性的道德法则而可能生产的一切东西的总和,它只是意志完全符合理性的道德法则,是不可实现的调节性原则,但是至善的具体化是证实理性的权威的手段。理性是原则的能力,规定思想和道德法则的形式,但它又是管制性的能力,指导理性存在者朝向某个目的,要求以能力和倾向之间的合乎比例的关系培育精神能力。

施莱尔马赫的上述不一致具体体现了他试图调和康德的义务论伦理学与那个时代的“最盛行的伦理学体系”,即以艾伯哈德的完善伦理学(Vollkommenheitsethik)为代表的德性伦理学的努力。这是因为他极不满意这两种体系,但当时又无力系统建立起自己的思想,于是吸纳了他所认可的两个体系的成分,既要求对至善做纯形式的理解,同时又主张至善提供道德努力的具体目标,促进个人的完善。

二、批判先验自由,主张“决定论”

康德在处理先验宇宙论的第三组二律背反时指出了有关世界的两种图景:机械决定论和自由意志论。前者认为包含人在内的感性世界中的所有存在者都处于普遍的因果链之中,都没有自由,而后者则宣称作为有限的理性存在者的人是自由的,即他“具有一种独立于感性冲动的强迫而自行规定自己的能力”,“能够自行开始行动”,或者说,具有“绝对地开始一种状态、因而也开始这状态的一个诸后果的序列的能力”。“绝对地开始”就是指理性的行动者不被他之前的其他状态规定。在康德看来,如果人们要将二者统一起来,就不可避免地出现矛盾;反之,如果划清它们的层次,那么,这两种观点可以并存。这样,康德就保留了先验自由的可能性。接着,他进一步断言,自由是道德存在的基础,而道德是自由存在的证明。道德存在必须预设道德主体是先验自由的,即道德行动完全由他施行,由他负责。与此二元论和非决定论的立场相应,对于“哲学家之石”(lapis philosophorum)的问题,即道德法则如何能够成为动力使行动者采取道德行动,康德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法。他区分了道德的识别原则(principiumdiiudicationis)和实施原则(principium executionis):凭借前者,人们可以判定行为的好坏对错,而后者是推动行动者做正确的事情的主观动力因(motiva subjective moventia)。在康德看来,因为作为理性的普遍先天的原则的识别原则不能依赖在经验中被给予的感求,所以,如果纯粹理性的原则要成为意志的动力,那么,识别原则与执行原则必须紧密相连,道德法则直接规定人的意志。但是康德也意识到理性原则与感性冲动之间沟通的困难,与他总是将对象条分缕析地区分开来然后又寻求中介与和解的一贯做法一样,他提出了一种特殊的情感:对道德法则的敬重感。这种敬重感是一种通过智性的根据起作用的情感,是唯一一种人们能完全先天地认识的情感。道德法则排除自爱和消除自大,而敬重通过它削弱了倾向的阻碍影响,因而是尊崇法则的动力。

但是,施莱尔马赫对康德的上述观点提出了尖锐的批判。他将康德的先验自由理解为“一种与此前已经发生的事情没有必然联系的因果性的能力”,并对这种自由的有效性持怀疑态度:“思辨理性的(先验)自由概念只是对一个其他世界中的主体而言是不可或缺的。”人在采取行动之前必然已经存在,处于一定的状态中,拥有一定的属性和品质。但是一旦肯定人是先验自由的,那么,人发出的这个行动就是一个绝对的开端,它与这个行动者先前的状态和品质毫无关系。换言之,行动者在实施行动之前的状态与他实施行动时的状态并没有任何关联,这就破坏了自我在经验上的统一性和同一性。不仅如此,我们将一个行动归给一个人的条件就是我们能够将这个行动与实施它的主体及其品质联系起来,能够依据他的品质来解释他的行动,这样才能说是那个人实施了这一行动;否则,我们不能说这个行为是他实施的,他对此行动负责,这个行动只不过是在他那里发生而已,完全可能是随意的、偶然的。但是一旦肯定了先验自由,行动与行动者的精神和品质就没有关联了,这样,我们就不能说那个行动是那个人负责和施行的:“当我们不能真正规定一个行动在多大程度上属于我的精神时,我如何能够对那个行动负责呢?”总之,“将人分裂是徒劳无益的,他之中的一切是相连的,一切都是统一的”,而先验自由观念“肯定比任何其他东西更能废弃道德”。

康德在《实用人类学》的前言中区分了实用人类学和生理学人类学的观点:前者认为人们依据自己选择的原则行动,而后者认为行动者处于经验世界之中,受他在行动前的状态规定。但是施莱尔马赫质问这两种观点在现实中如何能够统一起来,合理地解释道德行动。康德承认使用已经发现的有关妨碍或促进记忆力的东西的知觉去扩展这种能力是预设了自由的实用人类学的一个部分,但是“这导致了这个问题:‘有关妨碍或促进一种精神能力的东西的知觉’来自哪里,并且应该如何运用这些知觉来扩展精神,如果并不存在依据所有选择同时是自然的这种观念思考和处理这样的扩展的物理方式?”谈论影响精神的东西不是意味着将行动者当作现象来处理了吗?如果先验自由被预设,那么,一个人如何影响他自身,去关注改善精神能力和欲求进而改善自己的道德?只要人们承认康德的实用人类学的观点,肯定先验自由,那么,人们就不得不承认这种自由受到了人的身体状况的限制。换言之,就承认人既是自由的,同时又是受规定的,两种人类学的观点在现实的道德活动中很难分割开来。鉴于此,施莱尔马赫说康德的这本书“似乎是出色的,但不是作为人类学,而是作为对所有人类学的否定”。

除了批判康德所说的作为“一切经验论者的绊脚石”的自由观点,施莱尔马赫还批判康德对“哲学家之石”问题的解决。在他看来,康德并没有清楚地解释与道德法则的影响相连的情感是如何产生的,只有一个否定情感直接从实践理性与自大的关系中产生,然而“它仍然不是动力”。康德只是说明了道德法则对受规定的情感的间接影响,它在消除自爱和自大时阻碍了这些在病理学上受刺激的情感的效果,因而强化了道德动力,但是并没有说明直接与道德法则相关的动机的本质及其可能性。他只是说明了当个体承认道德法则的绝对价值时道德法则对这个个体能够产生影响,但是并没有解释这个个体如何开始承认道德法则的这样的绝对价值。因此,康德对实践理性如何对意志产生效果的解释仍然是“空洞的”,他的敬重感本身是有问题的。此外,施莱尔马赫指出,理性的道德法则如果要规定意志,使其做出合乎道德的行动,那么它就必须道德感。但是这种道德感并不像康德的敬重感那样是实践理性的,而是爱,是一种通过做出有道德的选择而获得的感性快乐。与其他快乐一样,这种情感也拥有自己独特的对象,即实践理性的道德法则。当行动者发现合乎道德的行动能令自己快乐时,理性才能决定他的意志,因而“依据理性法则去行动的能力只是意味着被快乐感规定的去完成理性的道德观念的能力”。但是,道德情感并不只是被纯粹理性规定,它还“被感受能力的接受性规定着去受到道德法则的表象影响,但是这样的接受性每次都依赖其他条件”。因为感受能力的接受性不是给定的持续状态,而是变化的,受到了行动者在先的精神状态的影响,所以道德情感就呈现出强弱差异,呈现给行动者的道德法则的表象有强有弱,于是行动者相应地做出不同的道德抉择。不仅如此,因为在行动者的意志中存在着多种动力,而道德感只是其中之一,所以道德感必须与其他众多的动机、冲动和情感对抗,竞争。只有在获胜之后,道德法则才能凭借道德感决定行动者的意志。

在旨在“更紧密地澄清康德的自由理论”的《论自由》中,施莱尔马赫提出了与康德针锋相对的观点。他首先对道德活动中的欲求能力(Begehrungsvermagen)进行“现象学的描述”,将它界定为“通过其表象而成为使这些表象的对象变成现实的原因的能力”。不过,他认为这个概念还是不够基本,冲动概念更基本,冲动是“表象主体的建立在其本性之上的生产表象的活动”。接着他依据欲求能力的不同活动领域仔细分析了这一能力,区分了“本能”(Instinkt)和“选择”(wiLLkUhr):“只要做某个具体活动的冲动只能被单个对象规定,那么,欲求能力被叫做本能,但是只要做某个具体活动的冲动只有通过比较一些对象才能做,那么,它被叫做选择。”在本能状态下,我们的欲求能力被单个对象刺激。但是我们的绝大多数的决定活动要比本能反应复杂得多,我们通常会比较不同的表象然后做出选择和决定。当我们从经验中概括出规则以便规定经验判断并指导我们未来的行动时,我们的理解能力就参与到选择中。施莱尔马赫称理性概括的规则为“准则”(Maxim)。当这些准则进入到选择过程中时,我们称这样的欲求能力为“意志”(Wille),它是一种选择的能力。意志是“天然不确定的”和“完全不确定的”,然而在人的意识中存在着众多表象,它们争着影响我们的决定,因而意志总是涉及到选择。既然如此,当康德认为道德法则直接规定意志而意志在做出决定时根本不考虑其他表象时,他就将道德选择当做了“理性的本能”,将道德法则视作自然法则。但是准则不能直接或绝对地规定人的选择,道德法则必须与欲求能力的众多不同的、相互竞争的表象,譬如本能或其他感性冲动相互竞争,试图规定人的选择。既然如此,那么道德法则如何战胜其他表象,占据主导地位,规定意志做出道德的选择呢?

一个对象被意志欲求并非完全因为它本身,而会随着主体对它的表象活动(譬如认识)的不同而变化。表象能力决定了观念与对象、欲求与观念如何相连,而表象能力的活动又与主体的品质和精神状态相关,因而道德行动者受他在做出决定时的整个主观存在或精神的具体状态规定:“一个冲动比其他冲动占优势部分建立在欲求能力的偶然的规定性之上,而通过它先前的活动而被生产的这些规定的最初的根据必然又在表象能力的状况之中。”由此,施莱尔马赫提出了这本书的核心命题:“选择的每个对比必须以[一方]占优势终结以便转入欲求能力的一个完全的行动,在每种情况下这都必须建立在在我们精神的表象的过程中生产的当前的表象的总和以及所有精神能力的状况和相互关联之上。”具体而言,如果一个人决定去做这件事而不做另外一件事情,那是因为在这个人的精神状态之中去做这件事情的动力强于做另外一件事情的动力,而上述精神状态由我们的诸种能力和冲动共同规定,构成了我们的本质或品质,决定了我们的选择。这即是说,我们是什么样的人决定了我们会做什么样的选择。就道德行为是由行动者发动的而言,道德行动要归给主体,而就主体实施行动受到他的性情和品质影响,而后者是在经验世界中形成,因而受自然因果性规定而言,道德行动是有经验原因的和被规定的。

这就是施莱尔马赫的“决定论”。他还花费篇幅论述其主张必然性的决定论不仅不会削弱道德,相反支持它,比主张完全自由感的学说更能合理地解释道德现象。必然性激起人们对过去的行为感到愧疚和懊悔,试图将来改善,而自由感却做不到,因为它使人们自欺地认为其行动与其当前的自我孤立无关。必然性使人们更有希望改善道德,使其注意到在目前的时刻与将来的时刻之间的一切东西作为手段或在先的关联与期望达到的那种状态密切相连,而完全的自由感使人们错误地认为除了自己想要实现的道德目的之外,再没有任何根据规定他们实现它的能力,无需考虑和改善自己的精神品质和状态。必然性比完全的的自由感更有效地解释惩罚的合理性,惩罚是为了使被罚者改进品性,并非只是因为被罚者造成的危害,因此,死刑和永恒惩罚是没有意义的。

对于他的观点,人们可能提出责难:既然人的道德选择受他处于感性世界的因果链之中的品质规定和各种经验因素影响,那么,即使人的行为合乎道德法则,但也可能不是出于道德法则,因而并不能将道德价值归给这个人,认为他对这个道德行为负责,由他的这个合乎道德的行为推断出他的品质是道德的。这个难题就是“责任”(zurechnung)问题。施莱尔马赫并非没有意识到这个困难,他说有关“责任”的反驳是对决定论的所有反驳中“最重要的”的反驳,并在该书第二部分专门解决这一问题。他将“责任”定义为“这样一个判断,通过它,我们将一个行动的道德性指派给那个实施它的人,以至于我们关于这个行动的判断构成了我们关于这个人的价值的判断的部分”,并坚持说,他的决定论不但不与责任或归属问题冲突,相反,如果我们能够从人的具体行动推断出他的品质,那么我们就必须预设他的决定论。但是对于他对此难题的解决,学者们见仁见智。他的决定论虽然可以很好地说明行动者的品质和状态与他的行动有关联,比较好地维护道德主体的经验的统一性,解释道德活动的心理发生过程,但是它仍然无法说明行动者与他的行动之间有因果性关系,我们只能说这个行动在行动者中发生,而不能说这个行动是行动者自己发动的。在道德行动者与其行动的关系上,只要承认后天的经验性因素发挥了作用,那么,就很难确定这个行为到底是行动者自己发动的,还是经验因素使然,因而很难说他为此行动负责。

篇7

【摘 要】“御宅族”既是产业经济现象,更是社会文化现象。近来,诸多学者从不同的学科与理论视角入手研究御宅族,比如青年社会学、媒介依赖、身份认同和亚文化理论等,取得了丰富的学术成果。本文另辟蹊径,从御宅群体与现代媒介的关系出发,认为这是信息化社会下的一种新的生存方式,源于人对技术、信息、符号化虚拟世界的媒介崇拜心理。

关键词 御宅族 媒介崇拜 虚拟世界

一、从“御宅族”到“宅文化”

近年来,我国互联网上流行着的新兴词语,比如“宅男”、“腐女”、“萝莉”、“正太”、“萌”、“吐槽”等,其实这些网络热词都是御宅族亚文化的延伸词汇。所谓“御宅族”是指那些沉浸在对某样事物狂热爱好中的,并且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去经营这些兴趣的青年群体。一般来说御宅族主要热衷于ACG,即动画(Animation)、漫画(Comic)和电子游戏(Game)的合称,而广义上御宅族的爱好涉及了包括军事、交通、玩具模型、电脑软件、流行文化和学术研究等许多其他方面。御宅族起源于“动漫王国”日本。随着日本影视剧《电车男》的热播,台湾地区的网络论坛开始使用像“阿宅”、“阿寝”、“宅男”等新词,然后传入了大陆与“家里蹲”等社会现象相融合,形成了独特的“宅文化”。

一方面,御宅族拥有惊人的消费力和经济文化推动力。他们基于自我喜好花费时间与金钱,尝试使用各种技术与媒介,如搜索信息资料、收藏物品、消费文化产品,有效刺激了动漫电玩、影视传媒、玩具制造等产业的发展。同时,他们在自己狂热喜爱的领域拥有异于常人的知识、技能和探究精神,形成了一种特有的文化氛围,培养出了画家奈良美智、动画导演庵野秀明等一批天才艺术家,以此抗衡欧美文化的霸主地位。但是一方面,尤其是在日本发生了1988年“宫崎勤杀人事件”和2008年的“秋叶原杀人事件”之后,在传媒大肆渲染之下御宅族的形象日趋负面,给人以性格孤僻、足不出户、不擅社交、沉迷电子媒介等刻板印象,由此引发的隐蔽青年、啃老族等社会问题值得深思。

二、“御宅族”与媒介崇拜:技术、信息与虚拟世界

“媒介依赖症”是解释御宅现象的一个理论维度,过度地接触和使用电视、电脑和游戏设备等媒介,容易形成从媒介内容中寻得行为标准和价值判断依据的病态依赖。另外,不管是观看动漫作品还是玩电子游戏,都是面对电子屏幕,在狭小的、相对封闭的空间中进行的,缺少与现实世界互动,在这种电子媒介环境中成长的大多数人的内心世界是孤立的、闭合的。

但是,“御宅族”并不完全等同于“宅男宅女”,“宅”字很容易望文生义,虽然“御宅”字面上的本义是“贵府上的”、“您家的”,可由于汉语和日语的文化差异,其真正的内涵和所代表的亚文化群体的特点有很大不同。“御宅族”中的“宅”绝不是简单的“宅在家”之义,而是阿宅们通过文化实践构筑一种在精神上完美的自我空间。①他们注重自我意志的自由,沉湎于ACG的二次元世界中,积极参与群落内部的文化活动,但是很少与三次元住民敞开心扉的交流。早期ACG作品多以平面的二维空间呈现,故动漫电玩中的虚拟世界被称为“二次元世界”,而现实世界是立体的三维空间,就属于“三次元世界”。

因此,与其说御宅族患有媒介依赖症,不如说他们浸在所爱之物中产生了媒介崇拜的心理。所谓“媒介崇拜”,即人们在使用传播媒介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对媒介过分依赖、认同与盲从的心理状态,行为上把接触媒介作为必不可少的日常习惯和日常仪式。②御宅族在其文化实践中几乎完全依靠媒介与现实世界建立联系,他们更愿意通过媒介表达自我和感知外部世界,把媒介技术本身,媒介所建构的内容、信息符号和虚拟世界视为现实与真理,与此同时媒介也为使用者提供消费,以及幻觉、兴奋、安全感、满足感等替代性的情感体验。

1、媒介技术的崇拜

媒介技术的极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御宅族这一新时代部落的形成,同时也引发了他们的媒介崇拜心理。御宅一族可谓都是最前沿的媒介技术达人,具有强烈的技术适应的紧迫感。每当各式各样的新兴电子产品上市,从最新的智能手机、Apple产品、电玩软件到玩具模型,他们会对各种新潮产品都尝试一把;从初代游戏机到次世代的PS4、Wii、Xbox和NDSL掌机,每次技术设备的更新换代都会受到他们的热捧,衷情于正版产品,一掷千金,即使财力有限也会省吃俭用去购买,精心收藏并潜心研究。从电视、录像机、刻录机、平板电脑到蓝光影碟机,家电的普及带来了数码化、去中心化的生活方式。全球化背景下欧美日韩的卡通动漫、大众影视、流行音乐等文化产品大量涌入中国,这些行业为了生存与发展,改变了市场经营策略,由吸引儿童转向吸引成年人。东京动漫展、香港动漫电玩节、中国国际动漫节等各种商界或民间举办的ACG盛会吸引了大批动漫迷。信息娱乐等无形产品俨然成为这个时代的消费风尚,赢得了众多坚实的粉丝,为御宅族群体的扩大奠定了基础。

2、媒介信息与影像符号的崇拜

在网络化、数字化的媒介环境下,御宅一族的精神空间由信息组建而成。御宅族患有信息跟进的强迫症。他们是“时刻在线”一族:泡论坛、看博客、刷微博、浏览IT资讯网站;使用各类通讯软件微信、QQ、Line和Skype;也建立个性化主页,及时自己最新的动态和心情,在时空上与最新信息始终保持零距离接触。御宅族迷恋于ACG,高度认同自己的兴趣爱好,全身心投入其中,而且把它视为日常生活的主题。他们反复研读动漫作品,对故事情节、人物设定、台词、配乐等细节逐一品味,对于相关的周边产品和行业动态也了如指掌。他们也通过各种媒介渠道把有关ACG的独到见解和自身的热爱之情传达出去。沉湎于网络社区的他们与志趣相投的网友交流讨论,互相转载资讯,对某些问题深入探讨,进行人文创作,以此获得彼此的共鸣和自身的满足感。故而他们培养出了极强的专注力和高超的信息收集、分析、整合的能力,在热衷的领域拥有百科全书式的专业知识。

御宅们为了掌握最前沿的资讯,他们充分发挥自身的信息采集机能,如饥似渴地收集和占有信息,对信息的渴望到了偏执的程度。对他们来说,获取信息、跟进信息是不可或缺的日常仪式,信息容量的多寡、掌握信息的快慢和信息渠道通畅与否也极其重要。这种对信息的过度依赖,反而被信息及其所包含的价值观控制思维,产生了信息崇拜心理。

动漫影音和电子游戏具有视听的震撼性和画面的直观性,暴力、魔幻、耽美、穿越,御宅们深陷ACG中的角色和虚构的故事世界不能自拔,他们崇拜这些极具魅力的影像符号,追逐影像化的真实。媒介技术带来了“观”与“闻”的无所不能,不断满足人的视听欲望也不断刺激人对影像的消费。媒介延伸的不仅是人的眼睛和耳朵等感觉器官,更是神经系统向整个世界存在感觉的延伸。宅青们对真实的崇拜转移到了对影像符号的崇拜,被媒介表象所麻醉,将那些被修饰、被美化的虚拟世界当作精神家园。

3、媒介化虚拟世界的崇拜

御宅族极少与“圈外”人直接交流,他们更擅长使用网络媒介制造一个符号化的自己,以兴趣爱好为中介寻找同道中人交流互动,比如以虚拟的身份加入线上论坛的讨论,以角色化的表演参加动漫展、COSPLAY、同人志贩售会等线下活动。他们在族群内部中的交流也有着独特的语言符号和思维方式,如使用一些来自动漫作品的词汇“腹黑”、“残念”、“赛高(最棒的)”、“KUSO(可恶)”等等。这些都是御宅们诠释自我、与人交际的独特方式。

网络游戏所建构的二次元世界也极具诱惑,“游戏宅”可从中体验到现实世界中难以获得的征服的乐趣、暴力的酣畅和无尽的,这些可在虚拟世界尽情享受的快乐在实体世界中却不易获得,因为这不仅需要持续奋斗与努力,有时候还要牺牲自由甚至生命。而虚拟世界消解了现实世界的各种限制,御宅青年遁入网络空间挣脱枷锁,无拘无束,不担责任,寻得了一种虚幻的自由和幸福感。御宅族痴迷于“居住”在由媒介和自我共同建构的虚拟世界中,虚拟身份的匿名性也使得他们可以在虚拟现实中更加安全、畅快地释放本真的自我,以替代与现实社会的互动。

浸虚拟世界不仅是他们接触和认识外部世界的一种途径,也成为他们逃离现实的一种方式。有一项调查表明国内御宅青年接触率最高的媒介是个人电脑,其使用动机以“逃避压力”为首,越是具有逃避压力需求的,网络的使用程度越高。③国内御宅族的主体集中在80后年轻人,这一代人多数是独身子女,从小被呵护被宠爱,同时享受着相对优厚的物质条件。但是他们是孤独的一代,从小没有兄弟姐妹的陪伴,却在电视影像中成长,习惯了独处,对新兴的互联网新媒体的使用也游刃有余。长大后,他们才发现自己不是这个实体世界的主人,面临学习生活的压力和激烈的社会竞争,更加倾向于躲在自我筑构的精神空间中自我保护,而此时ACG成为了暂时可以忘却焦虑与困惑的港湾,网络虚拟世界成了施展才能的舞台。

此外,现代媒介技术在满足他们的物质和精神双重需求方面比以往更加便捷。网络虚拟世界将社交、教育、金融、贸易、娱乐融汇一体,网络购物、网上订餐、远程教学,不用舟车劳顿,只需动动鼠标和指尖,日常生活便轻松惬意,生活无拘束,也拥有更多自由时间去经营自己的兴趣爱好而不为外在的人情世故所累。

“御宅”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生存方式,社会对他们的态度应该更加宽容和理性,与其将他们视为异类,不如将其视为信息化社会的必然产物,以平常心对待,并将御宅族的生活形态、思维习惯、交际方式纳入现代社会行为方式中。而御宅青年也应该将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区分开来,直面真实的人生,追逐梦想,不断成长。

参考文献

①叶凯,《御宅文化的经济空间》[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

②樊葵:《媒介崇拜论:现代人与大众媒介的异态关系》[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10-11

③易前良、王凌菲,《青年御宅族的媒介使用动机研究——以南京地区为例》[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1(4)

篇8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传统方法自行吸入,期待结果为0

但各位是否有认真的思考过,“吸血”真的能够保持年轻么?到底要通过何种途径去“吸血”才对呢?又如何才能青春永驻呢?

“自行吸血”这种方法是最为接近传统吸血鬼的吸血途径,但如果使用这种方法,首先你要先具备两颗吸血鬼专用尖牙,这样才够形象。从医学上讲,患有少汗型外胚叶发育不全综合征(Hypohidrosis Ectodermal Dysplasia,简称HED)就会长的像吸血鬼,就是一种除了牙齿发育不良外,还会影响到毛发、汗腺发育的遗传性疾病。国际上在1996年就有学者发现了相关的HED致病基因——EDA基因,它定位于人类X染色体上。随后,很多学者先后在HED中发现了EDA基因突变。由于EDA基因为X染色体连锁隐性遗传,此基因突变造成的严重表现——多颗牙齿缺失,只会发现在男性身上,而女性则症状轻微,一般只会有牙齿形状的异常(比如牙齿过小、锥形牙),但可以将致病的遗传信息遗传下去。

其次,你需要具备一定吸取血液的相关知识,比如静脉血液和动脉血液哪一种更适合饮用。不过不论哪种,血液本身含有铁元素等的大量矿物元素,PH值偏碱性,因此血有一定的咸涩口感,你又是否能够克服如此味觉极限。当你从活体处获得血液后,它是需要进行冷藏保存的,正确处理后的新鲜血液通常需要保存在2-5摄式度的冰柜中,并且新鲜血液的保存期一般不宜过长。若是动物血液直接冷冻就可以了,不过如果用于食用的话,建议冷冻不要超过48个小时。

英国男孩乔治和西蒙兄弟就是患有典型的少汗型外胚层发育不全综合征,有脸色灰白,头发稀少,没有眉毛,牙齿不全等症状。他们所患的HED是一种除了牙齿发育不良,还会影响到毛发、汗腺发育的遗传性疾病。其实,从他们的家族照中可以看出他们的父亲容貌正常,而母亲的容貌与常人略有差异,眉毛稀少。因此可推测,兄弟俩的EDA突变基因是遗传自母亲。由于EDA基因为X染色体连锁隐性遗传,此基因突变造成的严重表现——多颗牙齿缺失,只会发现在男性身上,而女性则症状轻微,一般只会有牙齿形状的异常,如牙齿过小、锥形牙等,但可以将致病的遗传信息遗传下去。女性携带者的后代中男性有50%可能患病,女性则有50%可能为携带者。

中国 这种病例也不少,据记录2000年到2002年就有3位此类患者到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修复科就诊,分别只有4岁、5岁和10岁。这几个小病人不仅口里只有几颗牙,经X片检查发现,恒牙和乳牙多数缺失,也就是说,即使到了换牙的年龄,也不会有牙长出来。此外,还有毛发稀少,皮肤干燥,出汗不畅的问题,是少汗型外胚叶发育不全综合征的典型表现。研究通过对这几例患者EDA基因的突变检测,分别在此基因上发现了不同的突变位点,进一步证实了EDA基因突变与HED的关系,且发现了不同于国外报道的突变形式。在另一个X连锁隐性遗传的单纯型先天缺牙家系(3代17个样本)中,也发现所有男性患者皆存在EDA基因突变。由于先天性牙齿缺失的病人往往并不知道自己的牙齿数目不对,加上表现也各不相同,所以诉求也不同。有些是因为牙齿稀疏,东倒西歪,最先去的是正畸科,想让牙齿变整齐;有些由于没有恒牙,一直到十几岁乳牙还没有换,于是会去看儿科或外科,想拔掉滞留的乳牙;最严重的是三四岁了连乳牙都没有长,前来寻求原因和修复治疗。

DIAGNOSE

诊断

牙齿的缺失不仅会影响咀嚼功能,使得小患者无法正常进食,可能引起营养不良;还会影响颌骨发育和美观,对身心发展都有不利影响。因此,此课题还根据临床几百例患者的治疗特点,提出了先天缺牙的治疗原则——早发现、早治疗、多学科合作,一步步进行序列治疗。先天缺牙的儿童和青少年,特别是乳牙也先天缺失的患儿,由于缺牙的部位缺少应力刺激,会使得颌骨发育不足,影响面部形态,所以应尽早戴用义齿。除了恢复缺失牙的功能,避免牙齿不齐,也能减少由于缺牙带来的颌骨发育异常。儿童的颌骨还在不断地生长发育,所以在修复治疗过程中,还应定期复诊随访,根据不同的年龄及生长发育状况修改或更换义齿。口腔医学多个专业领域的合作也是治疗中不可缺少的,冯教授还指出,有些患者需要先进行正畸治疗,集中缺牙的间隙,再行修复治疗。也有的需要先行可摘义齿的修复,为成人后种植修复作准备,但是否能做种植牙,还要看患者颌骨骨质的条件,需要综合分析。

科学“输血”

直接吸收,却是担心多多难以下手

对于健康的人来说将血液直接喝下去的方法实在是难度太高了,而且当下科技如此之发达,科学“输血”便成为了维持美丽年轻的又一途径。不过,既然要科学“输血”,那你就必须考虑到相关的问题,比如血液来源是否安全、你对于各种血液的获取的知识是否熟知、整个输血过程你又是否熟悉等。

输入其他生物血液

会引发血液疾病乃至死亡

如果你想要输血却又因资金的缺乏而无法获得健康人类血液的话,你可以尝试一下输入和人类血液类似的高级灵长类动物的血液,比如黑猩猩、长臂猿、猕猴和狒狒,它们拥有A型血和B型血(但注意黑猩猩并没有O型血),同血型的情况下在理论上是可以输血的。至于其他哺乳动物乃至其他纲的动物,由于血液蛋白的构成与人类完全不同,因此理论上是不可以相互输血的。

历史上目前公认的是英国的Lower开创了动物输血的先河,法国的Denys是第一个在人体上输血的成功者。1665年,英国医生Lower首先将一条濒死的狗静脉与另一条健康狗的动脉用鹅毛管连接起来,受血的狗竟奇迹般的起死回生。1667年,他又用银管将羊的颈动脉连接到人的肘部动脉上,把羊血输给了人,又获得成功。同一年Denys用同样的方法把羊血输给一名有病的男孩也获成功。后来Denys又给一位愿意做实验的健康人输羊血,还是安然无恙。但当他把小牛动脉血输给一名梅毒患者时却出现了意外,输血后患者出现发热、腰痛,并有黑色尿,不久便死亡。死者家属状告Denys有杀人罪。法庭判决自1668年4月17日起,未经巴黎医学部批准不得输血。以后法国议会和英国议会均下令禁止输血。在此后的150年间,曾一度轰动医学界的输血技术再也无人问津。一直到19世纪初期,英国医生Blundell开创了直接输血法,并首创了重力输血器,利用重力来做输血时的推动力,他在1818年12月22日于伦敦举行的内科学会上做出了相关报告,再次引起了医学界的轰动,这种输血方法一直沿用了100年左右。

输入不同血型的血液

会导致血液凝集

在输血时我们都十分清楚要输相同血型的血才可以被自身吸收,但是很少有朋友理解这是为什么,输了别的血型的血又会如何呢?

我们最为熟知的血型系统是ABO血型系统,就是我们经常用到的根据凝集原A、B的分布把血液分为A、B、AB、0四型。正常情况下只有血型相同者可以相互输血。在缺乏同型血源的紧急情况下,因O型红细胞无凝集原,不会被凝集,可输给任何其他血型的人。AB型的人,血清中无凝集素,可接受任何型的红细胞。但是异型输血输入量大时,输入血中的凝集素未能被高度稀释,有可能使受血者的红细胞凝集。

所以大量输血时仍应采用同型血,除O型血的人可以向其他各血型输血,AB型血的人可以接受各种血型的血外,其他情况的混血会导致受血者的血液凝聚,严重时会导致受学者昏迷甚至死亡。临床上在输血前除鉴定ABO血型外,还根据凝集反应原理,将供血者和受血者的血液作交叉配血实验,在体外确证两者血液相混不发生凝集,方可进行输血以确保安全。

问题血液

导致各种疾病的传染

时至今日,输血技术虽登峰造极但却是一把双面利剑,在拯救了成千上万人的性命的同时,也给人类健康带来了威胁。譬如输血可传播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使受血者不明不白染上如今最可怕的绝症——艾滋病,还会增加罹患免疫性疾病、传播疟原虫和丝虫病的危险等。尽管社会上对供血者进行了严格的检测,对血液制品进行了安全灭菌处理,但经输血引起的疾病传播仍时有发生。

就拿我们最常听说也是最害怕会碰到的艾滋病来说,输血是传播艾滋病病毒的三大途径之一。美国因输血引起的艾滋病例占总病例数的1.7%。国外血友病患者因依赖输注凝血因子维持生命,其感染率竟高达35%-70%。我国由于对供血者采用了极其严格的筛选措施,故目前尚未发现通过正规血源途径而发生输血后艾滋病病毒感染的病例。但近年来时有非法卖血、地下制造血液制品的恶性事件发生。据悉,河南某偏僻山区19人外出非法卖血,全部染上了艾滋病。2003年前后大冶市二医院发现有1名艾滋病感染者曾为医院供血后,对1997年前的供血者和受血者进行了追溯式调查,找出了10多名感染艾滋病的供血者和73名因受血感染者。可见,盲目的输血、缺少相关认知会对自己的人生有很大的影响。

Correct concept

要树立正确的输血观念

首先,重中之重就是必须明确自己的输血目的!除了提高血液的携氧能力和纠正止凝血异常这2个目的以外的输血均为不合理输血。

其次,输血应该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并在输血前了解整个输血过程。现在有很多医院输血流程不规范,如配血报告单不正规全面;手术科室不按规章制度行事,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也未起到他们的作用。同时你还必须清楚知道输血会产生的相关医疗风险,比如说输血后的不良反应,就会引发相关疾病。

最后,有需求就要有供应,要想输血应该义务献血。我国的用血量每年平均以10%的速度递增,但是志愿献血尚未成为公民的自觉行动,而且同时我国正规的献血网点较少,每年血站采集的血液很难满足临床的需求,“血荒”时有所闻。

CASE

案例

2006年6月,16岁的高中女生沈某突然呈现发烧和厌食等病症,起初其家人认为是感冒,后发烧次数不断增多,且每次老是难以退烧,沈某父母先后辗转于深圳、南京等地反复治疗,均没有得到明白的诊断。而沈某的病情却越来越重,并发展为发热不退、拉肚子、掉头发等症状。2007年12月19日,安徽省立医院一位中医专家在为沈某检查治疗时无意中问及沈某是否接收过输血。这时,沈某的父母恍然想起在1995年女儿5岁时,因患乙脑曾入住阜阳市某医院,并接受过两次输血治疗。这位专家遂为沈某抽血,经送安徽省疾病预防节制中心检测,证明患者沈某的血样HIV为阳性,被确诊为艾滋病患者。

在得到检查结果后,沈某在蒙受着伟大疾病痛苦的同时,还承受着巨大的精神折磨和心理压力,生活苦不堪言。2009年2月12日,为了给自己讨个说法,沈某及家人决定申请法律援助,请求原为其输血的阜阳某病院赔偿其经济丧失。但是,要对十多年前住院仅两周的一次医疗行动进行定性,其难度可想而知。就在案件经由开庭审理,递交材料,等候法院判决的进程中,沈某因病情严峻,于2009年6月20日去世。沈某的突然离去,给其父母、亲友带来更加繁重的精神打击,负责律师与主审法官积极沟通,并恳求法院绝快速审理判决。终于在区法院主审法官的召集下,双方当事人入行多次协商,最终达成调处协议,由阜阳市某医院赔偿沈某父母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精力侵害抚慰金等经济损失27万元。7月16日,当沈某的家人从法官手中接过这笔现金时,流下了眼泪。经济上再多的赔偿也换不回19岁青春少女一条健康的生命。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

都是事出有因的

历史上的这些“吸血鬼”难道一出生就是嗜血如命的吗?当然不是,他们有着不同的出身、背景和经历,而就是在这些后天因素的影响下,正常的人开始“嗜血”,为一己之私或是身不由己……

1611年的巴托里伯爵夫人(1560年8月7日-1614年8月21日)的诉讼案是个历史上真实且真正嗜血的案例,巴托里夫人居住在喀尔巴阡山匈牙利山区的赛依特城堡中。她被控专门捕捉附近村庄里的少女前来施以酷刑,把这些女孩当成屠宰场里的动物般放血致死,饮用她们的鲜血,并用鲜血来沐浴,认为如此能够保持她惊人的美丽和青春。伯爵夫人的丈夫是纳达司第伯爵,常丢下她出外征战。伯爵夫人在家闲得发慌,被仆人拓尔科怂恿学习妖术,然后便派人挟持少女来折磨。1600年伯爵去世后她愈发变本加厉胡作非为。1610年巴托里伯爵夫人的表兄图尔索伯爵率兵攻破城堡,将她拘禁起来。她被锁在自己的房间内,食物由一个小洞送进去,一直到1614年她死亡为止,其他共犯则一律处以极刑。据历史记载,受害者约有300人。

BM点评

伊丽莎白巴托里伯爵夫人出身名门,家财万贯,但是她的生活并不美满,丈夫常出征不在家,甚至会有家庭暴力。如此压抑的生活不能逃离,只能默默忍受,必然是会衍生出一些常人难以理解的想法。同时,伊丽莎白巴托里伯爵夫人又拥有足够强大能力将这种想法实现,所以才造成了历史上如此的血腥悲剧。不过在当下和谐的社会中,伊丽莎白伯爵夫人的悲剧是不会再次发生的。

唐武宗很排斥佛教,但却对道教深信不疑。某个得势的道士对他说,用人心做药引子,可以炼成神奇的丹药,长期服用可以成仙。唐武宗居然信了,“令诸道进年十五岁童男童女心”,下令让全国的地方官给他供应十五岁少男少女的心脏。哪怕他要求每个行政区只上缴一颗童男心脏和一颗童女心脏,他在位时唐朝共有四十多个这样的行政区,这样推测一下就会有八十多人为此惨死!可是事情也并不像他预想的那么顺利,唐武宗在会昌六年就“驾崩”了,死的时候只有三十三岁。御医说,他死于“恶痢”,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吃人心太多,以至于消化不良。唐朝皇帝中,迷信成仙的也不光唐武宗一个,他前面的唐穆宗也炼丹,吃丹药到中毒死时才三十岁。还有大名鼎鼎的“一代圣君”唐太宗,也由于长期服用含有石钟乳磨粉的丹药,最后热毒攻心,跟唐武宗一样,也是死于“恶痢”。

BM点评

当一个人站到了社会的最高点时,他永远不会满足于暂时的拥有,人的贪欲会令他迷失自我渴望永恒,为了无止尽的享受衍生出更多的欲求。但好在皇帝世袭制度已经在我国消失了,天子一手遮天的现象已经不会再出现了,人们也不会再愚钝的听从别人的安排,自己的人生自己掌握。同时科学、医疗技术也都在进步着,宗教迷信、旁门左道最终都会得到科学的抨击,如此泯灭人性的事件也是不会再发生的。

韩国著名女演员金喜善自1993年出道后,就得到了很大的关注,随着事业的顺利发展,韩国第一美女的称号就始终掌握在她的手中。虽然在此期间群众对于她是人造美女的舆论始终存在着,但是她的地位即使是结婚生子后也没有受到影响。近期,她在韩国某节目中公开了自己35岁依然保持青春美貌的秘诀。她表示:“自己并没有整过容,之所以能维持美貌,是因为定期接受输血。”随后,她也及时解释道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她患有“红血球破坏性贫血”疾病,需要定期接受输血来恢复红血球的数量。若行程过于疲劳的话,大概6个月须输血一次。一般的情况,2年输一次血就好,一次输血的量大约为1600cc。

BM点评

金喜善35岁依旧容颜貌美有许多原因。首先她天生丽质,本身底子好,可不是一般人羡慕的来的。其次,对于明星来说“脸”是最重要的赚钱工具,金喜善日常也很注重美容、SPA之类的,她会花重金去保养自己。最后,整形专家也说“抽取自身的血液,通过技术提取有益物质,再采用定点注射的方式,的确能够起到一定的美容效果。”不过金喜善是输入他人的血液,即使真的有美容的效果肯定也不会明显、长久的。

韦一笑是金庸武侠小说《倚天屠龙记》中的人物,乃是明教四大法王之一,排行第四,以无敌轻功闻名。他绰号为“青翼蝠王”,就是称赞他「草上飞的轻功神速,而“蝠”字则是针对他吸血的恶习——因为他在修炼至阴至寒的「寒冰绵掌时出了差错,经脉中郁积了至寒阴毒,一用内力寒毒就会发作,要吸人血免去全身血脉凝结成冰。韦一笑虽然轻功盖世,但却时时承受着练功走火入魔带来的苦痛,每次发功激引内力,必须饮一次人血,否则全身寒战,立时冻死。所以,韦一笑在发作时,不得不为此杀害一无辜之人的性命,从而获得血液解救自己。最后因为得到张无忌「九阳神功的医疗,最终去了寒毒,摆脱吸人血的命运。

篇9

母亲说她曾经最大的梦想就是当一名护士,那样的话就可以照顾生病的姥姥。姥姥去世很早,我只是在照片上见过她。母亲想自己当了护士,在家里给姥姥打针,就不用每次用架子车把姥姥推到村里的卫生所了。

大智 男 26岁 IT男

妈妈曾经是草原上策马奔腾的女子,大眼睛长辫子。她年轻时的梦想就是拥有一匹自己的黑骏马。姥爷的“咕咕”走了之后,妈妈就很少再骑马了。

兰花花 女 27岁 行政秘书

妈妈小时候的梦想很简单―一天三顿饭都能吃上辣子。那时,她们的饭菜里能提味的就是辣子了。吃着又过瘾又下饭。

王小亲 女 27岁 文学爱好者

直到现在,妈妈总是做着同样一个梦―参加高考。据说,1979年的高考是惟一一年大学和专科分开报考的,妈妈为了保险起见,报了专科。最终,她以高出录取线100多分上了咸阳一所卫校。妈妈每次说起当年的选择都很遗憾。她曾经带着未出世的我去过好友的大学参观,看到古木环抱的图书馆,她怅然若失。

以前,电视机还没有普及,整个厂区都没有几户人家有电视机。但妈妈的好友家率先买了台14寸的黑白电视机。妈妈常去人家家里蹭电视看,还要忍受别人父母的眼色,妈妈说她那时的梦想就是希望自己家里也能有台电视!

刘女士 女 54岁 会计

我的妈妈是一个带有传统封建思想的人,她在和我父亲结婚前,就梦想着自己能有一个美满幸福的家。等到结婚后,她最大的梦想就是相夫教子。就这么简单。

伊蕊爱贝 女 28岁 文案策划员

60年代出生的妈妈,整天吃的不是红薯就是土豆。后来只要她看见锅里面的红薯和土豆就哭,外婆只好给妈妈炒一把黄豆,装在衣兜里去上学。那时,妈妈就梦想着她以后一定要嫁给一个会做好吃的男人。现在,我的爸爸妈妈很幸福,或许爸爸真的就是妈妈心中的那个“大厨”。

云优游 女 29岁 公务员

我小时候,妈妈很少与别人交流,就常常给我说心里话。记得她说她想学唱戏,一个戏班子曾看上了她,但是外公不同意,于是没学成。有一年我做了手术,疼得厉害,妈妈为了哄我,就给我唱戏,我就忘了疼了,也许妈妈真是有点天分的。

冷亚静 女 18岁 高中生

妈妈是一位医生,但是她却非常热衷于给别人讲课,她说过她曾经的梦想是当一名数学老师,因为她有着和老师一样想把全部的知识传授给别人的精神。常常因为一道数学题她都会冥思苦想半天,解出来后她就异常开心。她就是喜欢数字,喜欢数学思维方式带给她的乐趣。

高先生 男 68岁 退休职工

母亲常说,她小时候最不愿意做的事情就是裹脚。那时候,小女娃必须裹脚,不然就没人要了。当时,她给我姥说,她不想裹脚,她宁愿不嫁人。我想不裹脚应该是我母亲曾经的梦想吧。

流离 女 23岁 大学生

当时妈妈初中毕业,跟了个师傅学习裁剪,梦想着自己能开一家自己的裁缝店。但是后来,家里想让她找一个稳定的工作,让妈妈和舅舅一起去了当地的一个厂子。现在,妈妈只会缝,不会裁剪了。

编后语:

在做本期话题时,不管是网上的朋友也好,马路上采访到的行人也好,大多数人都是先一愣,然后说―这我还真不知道,回家问问她吧。

篇10

收信人:七十九岁的老老爸和七十八岁的老老妈

亲爱的老老爸:

我曾经给很多人写过信,里面唯独没有你。其实我很想给你写一封信的,你付出的辛苦,总是被我忽视,我任性、我爱闹,我总认为你对我没付出过什么责任。你不管我的学习,却总在我考砸了之后狠狠骂我。你从不给我零花钱,所以我总说:“等你老了之后我绝不养你。”我从未想过我也会老,我一直觉得,你在做最普通的父亲所做的最最普通的事,你从不曾为我多付出一点,尽管咱爷俩有时像极了哥们。

你有点没出息,我一直这么认为,因为你养了一个没出息的女儿,可没出息的我们,却拥有这个世界上很多有出息的人所没有的幸福。

爸爸,你会变成一个走路需要拐杖的老头子,老花眼已看不清报纸上的字。可能牙齿都掉光了,再也咬不动你喜欢的炸麻花。

可老老爸,你要乖乖的,不可以再喝酒。

老老爸,如果生离死别无法避免,请您一定要为了我和老老妈,把这个期限后推后推后推在后推,好吗?

爸爸,您辛苦了。我爱您。

我最爱的老老妈:

现在,你再老也是我见过的最美的女人。

我不怕你有什么坏毛病,但你一定不要像以前唠叨我一样唠叨我的女儿。

好吧,我承认我们很像,就像是你把自己林林总总的复制了一份,比如我们一激动就迸出的眼泪和提高的嗓门,一触即发的臭脾气,有点自恋,五音不全,都很机车……

你说话总不算数,我年轻时总为此感到气愤,但你现在牙齿掉光了还对我微笑,你如此深明大义的老女儿便不和你计较了……

我真的很感谢你,从小到大你很少打破我的梦想,即使知道一定不会成功也鼓励我去做,我在很努力的生活,因为我要给你和老老爸幸福和快乐。

虽然我们总斗嘴,吵架,互摆臭脸,我还总是在家很大声的喊你“老太婆”,但你还是那么爱我,任何好的东西都为我留着,每一份爱都给了我。

妈,你知道的,我只是想要一个不后悔的将来。

妈,每次看到你为我忙碌的背影,我都想要走上去抱你。可我不敢,因为我一直认为那样子很矫情,会没面子。还有,我怕我说我爱你的时候会哭。那样很丢人。

可是妈妈,我真的爱你。妈妈,您辛苦了。

爸妈:

我知道,每个做子女的,不管成长到几岁,都觉得自己依旧活在父母的羽翼下,面对风暴时,习惯躲藏在父母身后;面对难过时,习惯找父母倾诉;面对伤害时,习惯紧紧拉着父母的手。我们毫无节制的索取,父母毫无怨言地给予,我们被宠溺的永远像个小孩子。

从哪儿读到过一句话:父母永远是这个世界上最孤独的人类。

是啊,如果在这个世界上最容易被你伤害,却又愿意承受你的任何伤害的人,那么,他们便是你的父母。

爸妈,我给四十年后的你们写了一封信,里面写着我爱你们。可是,就算再爱四十年又哪里够?

爸妈,我是世界上的另一个你们,我会是你们生命的延续,为此,我一直在努力,你们发现了吗?

或许你们不知道为什么你们的女儿不善言辞、不懂事,臭脾气、不够开朗,但,在你们面前的,就是最真实的我。

感谢你们被我不懂事地伤害了那么多次,却还是一直耐心的爱我教导我。

我们的家不富裕,可是很幸福。我们的家不大,可是很温暖。

我的爸妈普通无奇,但他们快乐,但我爱他们。

爸妈的女儿不优秀,但她很善良,但他们爱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