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发展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12 10:31: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道路发展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道路发展论文

篇1

【论文关键词】 绿色壁垒绿色发展道路可持续性发展

一、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贸易的作用

绿色贸易壁垒是指在国际贸易活动中,一国以保护人类及动植物的健康或安全,为保护生态环境,而采取直接或间接的限制甚至禁止贸易的法律、法规、政策与措施。它是技术壁垒的形式之一,目前已成为技术壁垒的主要表现形式。 当前国际贸易中的绿色贸易壁垒是根据各国国内的环保水平和标准来设置的,由于发达国家的产品科技含量和公众的环境意识普遍较高,他们对环境标准的要求非常严格,这样发展中国家的产品常常难以达到发达国家所要求的环保标准而拒之门外,这给发展中国家的产品出口设置了很大的障碍。目前,我国每年因“绿色壁垒”而受阻的商品价值近100亿美元,这种影响将随着绿色贸易壁垒的不断提高和我国出口的增长而不断扩大。从这一层面上,绿色贸易壁垒的确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看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衣食住行中的“绿色消费”已成为新的时代潮流,消费者的环境意识在不断提高,人们更注重“绿色消费”,因为这种消费适应了人们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全球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的要求,得到了各国消费者的认可。

而环境保护是当今世界上的一股强大的潮流,各国政府的环境保护措施必然会反映到对外贸易上来。从这一点来说,我们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积极作用给予充分肯定,因为它将使我们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有利于促进我国企业树立绿色发展理念,走向绿色发展道路。

二、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应对绿色贸易壁垒

1.树立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性 21世纪经济的主旋律是绿色生态经济,这是可持续发展理念对经济生活的具体要求。现实中,世界环境危机和能源紧缺问题已严重制约世界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节能、环保已成为世界性的趋势,随着“绿色壁垒”愈演愈烈和消费者“绿色意识”的不断提高,这都要求企业必须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用“绿色意识”来制造环保的“绿色产品”,以“绿色制造”来提升竞争力,突破国际贸易壁垒,广泛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2.如何让企业树立绿色发展理念 发展方向是否正确首先取决于发展观念正确与否。随着中国多年的高速经济增长,在发展中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资源、环境约束,目前在许多方面也呈现出难以持续的迹象:资源、环境代价过大,资源生产率过低。这也就说明了我国企业环保意识较淡薄,我国经济的发展仍然停留在以消耗自然资源、牺牲环境质量发展经济的模式上。

因此,要确立全方位的绿色发展观念这就要求企业树立绿色营销的观念,注重把消费者利益、企业利益和社会利益三者有机结合起来,重视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第一,要加强宣传教育,强化环保意识。要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宣传力度,提高企业的“绿色意识”,从而促使企业转变经营思想;第二,我国要健全环境保护法规、标准。国家要建立统一、规范的环保认证制度,加强监督管理和检查,促进环保产品认证工作纳入规范化、法制化轨道。

从而,迫使企业树立绿色发展理念; 第三,加强与环境有关的认证工作,加快与国际环境标准接轨的步伐。我国的企业也必须认识到ISO14000认证的重要性,让外部竞争的激烈性变成自身发展的动力,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行业素质的提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三、走绿色发展道路,实现经济可持续性发展 绿色发展道路,就是指低消耗的生产体系,适度消费的生活体系,持续循环的资源体系,稳定高效的经济体系,不断创新的技术体系,更加开放的国际贸易金融体系。 如何走向并走好绿色发展道路呢?

篇2

关键词:中国物流市场;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趋势分析

自2005年12月物流市场全面对外开放以来,在国家“十一五”规划的指引下,凭借良好的宏观经济运行环境,中国物流市场继续保持了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市场规模稳定增长,专业化程度有所提高,企业实力不断增强,需求规模和层次进一步提升,且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特点和动向,但是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的中国物流市场仍存在诸多较为突出的问题。

本文首先对全面对外开放条件下中国物流市场的发展现状和物流行业的发展特征进行了较为全面地分析、概括和归纳,随后指出了中国物流市场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中国物流市场发展现状及其特征分析

依托良好的宏观经济运行环境和政策环境,全面开放以来的中国物流市场继续保持了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市场规模稳定增长,专业化程度有所提高,企业实力不断增强,需求规模和层次进一步提升。值得关注的是,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全面开放以来的中国物流市场也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特点。

(一)开放条件下中国物流市场的发展现状

1、物流市场总体规模持续快速增长。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全社会物资、商品、信息的高速流通,中国物流业继续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势头,物流市场总体规模持续扩张。如图1所示,中国物流市场规模在亚太地区所占份额呈现出持续快速增长的态势。具体而言:其一,2007年实现社会物流总额75.23万亿元,同比增长26.2%,其中工业品物流总额达66.1万亿元,占社会物流总额的比重高达87.85%;其二,国内物流业增加值达16981亿元,同比增长20.3%,占全部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提高到17.5%。其三,人世以来.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一直保持年均20%以上的增长速度,大大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直接带动了进出口货物的跨国界流动,反映出中国国际物流需求规模的不断扩张。

2、物流市场结构具有明显二元经济特性。从物流产业进入、退出壁垒的整体状况判断,中国物流市场结构具有较为明显的二元经济特性。按其所提供物流服务的效率与技术水平的高低,中国物流市场可分为高端物流市场和低端物流市场。如表1所示,高端物流市场以现代信息技术和物流技术为支撑,提供具有专业化、综合化的整体物流服务;而低端物流市场则主要从事较为单一的仓储、运输、配货等传统物流服务,缺乏流通加工等物流增值环节,各个物流环节也较为分散。

3、物流市场专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消费结构和产品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中国第三方物流市场保持了大幅增长的良好势头,业务总量和市场规模持续扩张。近年来,市场化进程的加快、运营成本的上升以及行业竞争的加剧等诸多因素,促使中国第三方物流市场的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服务日趋专业化。值得关注的是,目前中国开始进入一个经济快速增长的新重化工业化发展阶段,重化工业化具有附加值高、投资规模大、需求潜力大、产业关联性强的特点,工业化进程的深入,必然会出现经济增长速度加快、投资增加、生产资料需求旺盛等现象。重化工业化的推进,一方面会推动工业分工的进一步细化发展,另一方面也会对专门为工业提供服务的工业物流提出更高的专业化要求。因而,在工业分工进一步细化的同时,为工业服务的物流业也呈现出逐步细化的专业化分工发展趋势。由此可见,中国物流市场的进一步专业化发展,也是中国工业化进入中期阶段的必然结果。

(二)开放条件下中国物流行业的发展特征

1、内资物流企业国际化能力有所提升。中国物流市场全面对外开放以来,外资物流企业通过并购等方式快速进入中国市场,这使得中国物流市场形成了激烈的国际化竞争态势。从总体上看,国内物流市场内外资两极分化的趋势比较明显,其中,外资物流企业主要控制国际货邮和快递业等高端物流市场;而内资物流企业则主要集中于运输和仓储等低端物流市场。目前,外资物流企业正凭借其在资金、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加快独自经营步伐,完善物流网络布局,提升服务能力和品牌形象,使中国物流市场纳入全球供应链体系,将中国物流网络与其全球网络进行整合,从而建立全球一体化物流服务体系。面对外资物流企业大量进入中国、国际化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局面,内资物流企业尤其是大型内资物流企业迅速调整发展战略和制定应对策略,积极应对外资物流企业的挑战,比如参与跨国公司在华物流业务、寻求境外上市融资、大力拓展海外物流市场等,以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提升其国际化能力。

2、运营成本上升促使物流企业分化重组。受燃油价格攀升、国家节能减排指标颁布、土地使用政策从紧以及劳动合同法实施等诸多外部因素的影响,近来物流企业运行管理成本不断上升。运营成本上升不仅加剧了国内物流业的竞争、促进优胜劣汰,而且促使物流企业寻求成本节约的出路,开始优化运输线路。从单功能向多功能发展,从小物流向规模化发展,从小整合向大整合发展,从区域性向全国性发展,从不规范向规范化发展,从运输企业向综合物流企业方向演变。此外,运行成本的上升也可能给跨国物流巨头提供迅速发展的机遇。这些跨国物流巨头也毫无例外地受到了油价上涨冲击,但是由于燃油成本只占到其物流总成本的很小部分,因此油价上涨对这些快递巨头的冲击就远没有国内物流企业所受到的冲击大;其次,跨国物流巨头资金雄厚,其主要业务附加值高,能提供高质量的综合物流服务,因此在油价上涨的冲击下可以从容应对;再次,跨国物流巨头规模大,业务遍及全球,经营管理完善,对各种危机有成熟的预警机制。并制定了相应的措施以应对各种情况。

3、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趋势显现。企业规模的扩大、行业竞争的加剧和专业化分工的深化,都促使中国制造业企业日益专注于技术、品牌等核心竞争力的发展,因而更加倾向于将物流业务需求外包。近来,随着企业物流意识的不断加强和第三方物流市场专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制造业企业逐渐从仓储、运输等单一环节的基础性物流需求转向供应链全过程一体化系统性的物流需求。为了降低相互之间的交易成本、构建制造业产业链发展的物流基础,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和物流企业开始从供应链角度重新整合上下游的物流活动,彼此之间融合渗透、联动发展的趋势日渐明显。这主要表现为:制造业企业主要内部物流资源的整合不断深入;制造过程的非核心业务由自营逐渐转向外包;制造业由以生产为导向转变为以客户为中心,对供应链协同提出了更高要求。例如,2007年上汽集团公司将其物流业务全面外包给安吉天地汽车物流公司,两家的物流合作向纵深发展,目前安吉天地的物流服务已经覆盖到上汽集团的零部件供应、整车组装、整车销售等各个环节。

二、中国物流市场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外向型经济向纵深化发展等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下,全面开放以来的我国物流市场取得了稳定、务实的可喜发展成绩,但是,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的中国物流市场仍存在诸多较为突出的问题。

(一)物流市场有效需求相对不足。物流外包比例偏低

物流产业发展的动力在于物流市场有效需求的深度开发。近年来,尤其是物流市场全面对外开放以来.随着外资企业的大量涌入和本土企业物流服务意识的不断增强,国内对第三方物流服务的需求逐年扩张,但是。与新增物流企业数量的快速增长相比,我国物流有效需求空间仍显狭小,物流社会化、市场化程度仍较低,第三方物流在物流总成本中的比重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如表2所示。物流有效需求相对不足越来越成为抑制我国物流企业特别是众多中小物流企业生产和发展的重要障碍。

(二)物流市场集中度偏低。物流市场结构不尽合理

与物流市场广阔的前景相比,中国本土物流行业的发展相对滞后,大多数物流企业规模偏小、实力较弱,只能提供较为单一的物流服务,不能形成完整的配套物流服务,因而在与国际大型物流公司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虽然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我国物流业的市场结构有所优化,但是中小物流企业仍占据绝大比重,大型物流企业所占比例太低。从市场集中度指标分析,如表3所示,我国物流业的市场集中度远低于美国等发达国家。

(三)区域物流市场不平衡状况依然存在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中国宏观经济发展的显着特点之一。近年来,尽管随着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落实力度的不断加大,各区域之间经济协调性有较大提高,中西部地区GDP占全国比例下降速度有所减缓,但是总的下降趋势并未改变,这使得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经济差距在进一步拉大,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仍未得到根本改善。与之相对应,中国物流市场的发展也呈现出明显的区域性差异,与东部地区相比,西部地区物流市场无论是在发展速度还是发展质量上均存在较大差距。

(四)物流产业管理体制和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物流业是一种跨部门、跨行业的复合型产业,其不但涉及铁路、公路、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以及运输、仓储、流通加工等多项业务种类,而且涉及技术设备、投资融资、税收、海关等多个领域。与之相应。物流业涉及铁道部、交通部、海关总署等诸多行业部门,但是中国各行业之间、各部门之间管理体系分割现象严重,对现代物流的认识不尽一致和缺乏统一协调的战略思想,这就难免对现代物流的一体化进程造成极大障碍。此外,各地政府出于地方利益考虑,往往制定一些与中央政府政策不符、阻碍各地物流一体化进程的规章制度。

(五)应急物流能力严重不足、亟待提高

应急物流体系建设在我国起步较晚。2003年“非典”疫情之前,“应急物流”这一物流术语在中国尚鲜为人知,之后才开始重视对应急物流的研究,而直至2006年底,我国第一个从事应急物流的专业组织才筹备成立。2005年禽流感疫情在我国的大规模爆发,使人们切实感受到灾难应急物流体系的关键作用及其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但是,2008年以来,南方雪灾、汶川地震、中部水灾等连续发生的一系列严重自然灾害,无不凸显出中国应急物流能力的严重不足。面对灾难和突发事件,政府需要对物资、人员和资金等需求进行紧急保障,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由于应急物流体系与管理的短缺,致使政府难以应对大规模突发事故的抢险、救助要求,因此应急物流体系的构建和能力的提高是我国未来一段时间急需加强的工作。

三、中国物流市场发展的总体趋势分析

国内良好的宏观经济状况和积极的政策措施,预示着未来中国物流市场社会物流总额和物流业增加值将继续不断扩张。然而,在全面开放的市场环境下,受世界金融危机、产业结构调整、国内自然灾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中国物流市场将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趋势。

(一)物流市场规模仍将不断扩张,但增长速度会有所趋缓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物流业在国家层面产业地位的确立,以及国家出台相关政策加快物流业发展等,都预示着未来中国社会物流总量和第三方物流市场规模将不断扩张。然而,受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世界性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国内接连不断发生的严重自然灾害的冲击以及中国经济内生性变化所带来的周期性调整的压力等诸多因素影响,预计未来中国投资增度将放缓、消费需求增长将逐步放慢、外贸出口压力将不断加大。在此背景下,作为引致性需求的物流市场,随着中国经济增长的趋缓,其增长速度将相应地有所趋缓。

(二)物流需求层次将不断提高,服务方式将日趋多样化

中国工商企业物流意识的不断增强和第三方物流企业专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将促使大量工商企业释放出对第三方物流的市场需求和提高对物流信息管理、物流系统设计等高端物流服务的需求。此外,中国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将分别有效地推动消费者对生活资料物流和生产者对生产资料物流需求层次和服务质量的提高。与此同时,随着现代物流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比如运输集成化、多式联运等技术水平的提升,将促使中国物流企业加速物流服务产品的探索和创新,从而使物流服务方式更加多样化。

(三)物流市场竞争不断加剧,市场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

物流市场开放以来,跨国物流企业凭借资金、技术和人才优势,在高端物流市场占据了较大优势,并正在通过并购加速重组,以增强对物流产业服务供应链的控制力。面对巨大的竞争压力,中国部分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的物流企业开始了国际化经营的探索,竞争能力有所增强。内外资物流企业两种力量的竞争、合作与重组,必将导致中国物流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高,而这将是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物流市场的显着特征。超级秘书网

(四)区域物流一体化进程加快,融入国际化趋势将更加明显

近年来,中国区域物流合作出现了以产业联动为交往机制的新模式,各区域开始合作打造一体化的区域内“交通同制、规划同网、铁路同轨、乘车同卡”的现代物流支持平台。以跨区域物流通道为纽带、以物流企业为平台,积极推进和加深不同地区之间物流领域的合作与互动,将是以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中国物流产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物流市场全面对外开放以来,国际产业向中国转移的步伐在加快,带动着外资物流配套企业进入中国物流市场;中国对外投资的力度在不断加大,促使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内资物流企业拓展国际物流市场;国内保税港和保税物流园区(或中心)的建设在逐步展开,为开展国际物流业务提供了良好的运作平台,这些都将促使中国物流市场融入国际化的趋势更加明显。

(五)物流业与制造业的联动发展将进一步推进

新型工业化的发展离不开现代物流业的支持,现代制造业与现代物流服务业必须协调发展。虽然中国制造业和物流业联动发展的趋势已经开始显现,但与发达国家比较,中国制造业和物流业的联动发展程度仍需进一步推进。这一方面是因为制造业和物流业联动是制造业和物流业自身发展的需求。在全球范围内,制造业的价值正在迅速向产前、产后的研发、分销和服务等领域转移。对这些领域的资源控制和整合能力,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加快建立与制造业发展相配套的多元化物流服务体系,已成为企业发展的迫切需要。另一方面得益于国家决策部门将继续出台促进制造业和物流业联动发展的相关政策。鉴于制造业和物流业联动发展具有巨大的潜力,国家物流相关主管部门和一些地方政府正通过制定一些相关政策加以推进。需要指出的是,目前物流学术界对于中国物流业和制造业联动协调发展的相关研究尚显不足,难以为其实践发展提供相关理论指导。

篇3

中国期刊投稿热线,欢迎投稿,投稿信箱1630158@163.com 所有投稿论文我们会在2个工作日之内给予办理审稿,并通过电子信箱通知您具体的论文审稿及发表情况,来信咨询者当天回信,敬请查收。本站提供专业的服务和论文写作服务,省级、国家级、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摘要】道路交通管理设施是法律的表现形式,反映的是对路权和道路安全、畅通的要求。在交通执法上.需要用交通设施来划分路权、提示信息或限制引导行为。

【关键词】道路交通管理设施 法律的表现形式

【本页关键词】欢迎论文投稿 级期刊征稿

【正文】

道路交通管理设施是法律的表现形式,反映的是对路权和道路安全、畅通的要求。在交通执法上.需要用交通设施来划分路权、提示信息或限制引导行为。因此,交通设施的应用,要充分考虑人的生理、心理特点,必须以人为本,适应人的出行需求,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改善道路交通条件,为执法打好基础。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分为安全设施、服务设施、管理设施三种,是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挥公路经济效益、保障行驶安全必不可少的配套设施,是公路现代化、智能化的标志之一。交通安全设施已经成为区域性视觉系统的一部分,有利于司乘人员预见到公路方向和路况的变化,提高行车的舒适性,可以有效地减少事故的发生和事故造成的损失。实施专业化的工程管理制度是交通安全设施建设和顺利投入使用的保证,是实现速度与效益、数量与质量有机结合的重要途径。聘请技术水平高、工程经验丰富的专业工程师,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根据工程特点,紧扣工程重点、难点,定人定岗定责,对监督工程质量,确保工程进度都是必不可少的。现从“ 人、机、料、法、测、环”六个方面谈谈交通安全设施的质量管理。

1 对人员的控制专业人员是运用广泛的专业知识、丰富的工作经验加强工程质量的重要基础。在高速公路蓬勃发展的今天,从事交通工程的专业人员十分紧张,必须认真审核进场专业人员的资质和能力,必要时可以抽调相关人员进行短期培训,不合格者不得上岗。2 对机械设备和仪器的控制在施工准备阶段,必须认真检查施工队的机械设备和仪器的进场情况,是否与投标承诺相吻合,能否满足施工的具体需求,这也是检查施工队施工能力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另外,也要加强监督施工队对仪器的标定和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3 对材料构件的控制进场材料构件的质量对交通安全设施的质量起到控制性的作用。如标志牌、波形梁护栏、隔离栅等的质量隐患往往不是出现在安装过程中,而是出现在进场构件的质量上。安装的检验比较容易控制,有缺陷也比较容易发现和纠正。但进场材料的质量问题,往往不易及时发现,通常在使用过程中才能逐渐暴露出来,因此,进场材料和构件的质量检验十分重要。有关人员必须到进货的生产厂家检查和确认其生产设备能力、工艺水平及其质量保证体系的有效性,并在供货过程中,不定期地进行巡查,以保证生产厂商提供的产品合格。产品进场后,技术人员要依据规范的规定试验和检验,确认后方可用于安装。发现疑问时,还可以增加相应的检测项目和频率。

【文章来源】/article/87/5847.Html

【本站说明】中国期刊投稿热线:专业致力于期刊论文写作和发表服务。提供毕业论文、学术论文的写作发表服务;省级、国家级、核心期刊以及写作辅导。 “以信誉求生存 以效率求发展”。愿本站真诚、快捷、优质的服务,为您的学习、工作提供便利条件!自05年建立以来已经为上千客户提供了、论文写作方面的服务,同时建立了自己的网络信誉体系,我们将会继续把信誉、效率、发展放在首位,为您提供更完善的服务。

联系电话: 13081601539

客服编辑QQ:860280178

论文投稿电子邮件: 1630158@163.com

投稿邮件标题格式:投稿刊物名 论文题目

如:《现代商业》 论我国金融改革及其未来发展

声明:

本站期刊绝对正规合法

并带双刊号(CN,ISSN),保证让您轻松晋升

篇4

【关键词】 市政建 设道路施工 质量控制 分析 措施

中图分类号:U4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道路的畅通是城市正常运行的前提和保障,对于一个城市而言道路至关重要,在城市建设中市政道路施工质量也越来越被受到重视,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城市道路的畅通。正是因为如此,市政道路建设工程才显得如此的重要。一般来说市政道路的施工程序并是相对固定的,但是每个城市的规划都不同,但是我们必须考虑的是每座城市的具体情况。我们在施工的时候不仅仅要保证施工的安全进行,还要保证城市道路的畅通,这是十分困难的工作,有时候正是为了这些因素而导致无法保证工程施工的质量,即使如此,市政道路施工的质量也存在着一些较为常见的通病,这些通病严重的影响了市政道路的施工质量。如何来确保市政道路的工程质量已成为当前市政施界普遍探讨的课题之一。我需要做的是对工程进行分析,结合实际设计出来最有的方案,根据所设计的方案,合理的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对质量进行全面的控制,这样才能有效的保证道路施工的质量。

二.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的影响因素

市政道路建设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其影响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在施工的过程中必须从整体的观念出发,协调各种影响的因素,使其整体环境最有利于我们施工。在此我们主要介绍以下几点主要的影响因素:

1.工程设计是工程的蓝图,是工程科学合理的前提,所以工程设计对工程的质量有着十分大的制约作用。工程设计是工程开始的第一步,是工程施工的前提条件,如果没有高质量图纸设计那么就不可能会建造出来高质量的工程。在设计的时候设计师必须因地制宜,选择合适具体环境的设计理念,并作出优质的设计方案。在这个方案中各种数据必须准确无误,结构必须科学合理。如果设计方案中存在明显的缺陷,那么必然会以后留下无法弥补的质量隐患。

2.施工的组织设计和具体的施工工艺是施工灵魂,它们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施工单位应该根据设计图作出科学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组织设计必须交给监理单位审核,审核通过才可以使用。在构思组织设计的同时还要考虑到其他的一些影响因素,比如市政道路可能受到征地以及拆迁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施工单位还要以实际情况出发,不断地根据环境的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

3.施工人员是工程实施的执行者,理所当然工程施工人员对工程质量的影响是必然的。于此同时监理人员的工作态度和要求也对工程质量产生重大的影响。合格的施工技术人员不仅仅要能十分熟悉工程的具体情况,包括设计意图和一些施工的要求,还要有能力按照要求完成施工。同时,施工人员在实际的工作中还要注意观察,认真的思考。及时的发现施工过程中出场的问题,并且及时的向监理单位或者设计单位反映具体情况,为保证整个施工的顺畅进行作出自己的贡献。

4.工程造价对工程质量具有很大的制约因素。目前,工程招投标的方式已经在建筑行业得到推广,市政道路工程通常也采用公开招投标的方式选择施工企业,但是由于评标方法和建设单位对低报价的热衷,造成中标价偏低,有的甚至低于合理造价。施工企业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为了能够盈利,往往会降低质量标准、偷工减料。所以建设单位应该制定合理的工程限价,选用合理的评标办法,有效提高工程质量。

5.工程材料的质量对工程质量至关重要,工程材料可以说是工程建设的物质基础,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所以对工程材料的选择是十分重要的工作。我们辨别材料是否合格主要是检查材料的检验合格,与此同时还要留意材料的运输、保管是否恰当等,因为这些都可以直接影响到工程材料的质量。

三.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分析

1.制定出合理的设计方案,合理的道路设计方案是工程高质量开始的保证,市政道路的图纸设计要求是相对较高的,这就要求施工单位要从实际出发,具体的考虑施工区域的施工条件,尤其是地理条件。设计是必须结合城市的其他设施,比如城市的排水系统,电力设施或者是燃气、通讯线路。因此,建设单位在作整体设计时要与其他单位保持良好沟通和联系,协调好各个单位间的关系和利益。与此同时结合本城市的近期规划和长远期规划,尽可能让设计单位交出高水平的设计方案。

2.提高施工参与者的质量意识,道路施工的参与者是多方参与的,提高参与者的质量意识,要从管理者着手,逐级强调核实。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树立质量第一的的工作观念,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同时做到以人为本,充分调动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另外,在施工的工程中要建立健全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实施责任到人的管理办法。同时强化监理单位的质量审核要求,以高水平质量要求所有员工,工程的各方参与者的综合素质提高了,必然会带动道路质量的上升。

3.道路施工材料质量及性能很大程度上影响并决定着工程的质量和寿命,所以我们在选择材料时要严格的遵循相关的审批程序。对工程材料质量的监督管理工作,必须贯穿于整个工程建设的全过程中。建立健全完善的材料质量检测体系,遇到有质量问题的材料坚决不能使用,而且要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还要定时的对材料进行抽样检测,以保证用于施工材料的质量能符合工程要求。

4. 充分发挥工程监理作用在市政建设项目中实行工程监理制度对规范施工行为及保证工程质量具有重大的意义。建设单位应在合同中明确监理工程师的职权和责任,使监理工程师能科学、公正、独立的开展工作,按图监理。除此以外,现场监理工程师要做好质量监控,准确确定质量控制点,保证工程的总体质量,做好施工过程的旁站监理,若发现施工单位有不规范施工行为时,必须及时制止并发出整改通知书。

四,结束语

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出现问题这是比较常见的,我们首先要正确的对待这一问题,相关部门要在思想给予高度的重视,及时的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原因,并且要采用合理的措施来解决。措施必须符合实际情况,应该从设计及施工等各个方面全面考虑,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成市政道路工程高质量。同时,要进一步的明确质量责任,不断的规范作业流程,具有精益求精的施工精神,这样方能有效的确保市政道路的施工质量,达到多方共赢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余波 市政道路施工质量控制要点探讨 [期刊论文] 《江西建材》 -2011年3期

[2]曾水明 论市政道路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期刊论文] 《中国科技博览》 -2010年30期

[3]王伟权 混凝土在道路施工质量控制要点的分析 [期刊论文] 《民营科技》 -2011年12期

[4]张美领 综述道路施工过程中的粉喷桩质量控制要点 [期刊论文] 《中国科技博览》 -2010年9期

[5]鞠宁松 龚坤 如何加强市政道路施工质量管理 [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2年8期

[6]黄雪峰 浅谈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控制要点 [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1年35期

篇5

常州市学科带头人的评选历经三个多月,一轮一轮的淘汰近乎残酷,在这个过程中有抱怨、有泄气、有推托、有努力!看着每轮公示的名字,庆幸着自己还能在这条路上行径!

1.为什么要有这么多轮的PK?

作为五级梯队的市学带,在专业发展上一定已形成个人的教学风格并有相当多的资料积累,所以光材料评审的话,客观性有一定缺失,需要全方位的考察。在参评过程中:设置理论考试、课堂考核、论文答辩、材料送审这四关,是从理论功底到实际运用到综合素质评定再到平时资料审核,能比较全面的反应一位教师的实际水平,最主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能审查自己在专业发展道路上哪方面有缺失,在以后的工作中能有针对性的进行攻克!

2.每轮考核的目的是什么?需要做哪些准备?

(1)理论考试目的:教育精神的领悟、教育理念的掌握、实际案例的运用。

思考与准备:理论考试对于幼儿园教师来说是比较困难的,因为“技能强理论弱”一直是幼儿园教师的特点。那么如何才能在每次理论考试中利于不败之地呢?我想除了多看书只有多看书!要看新课程、看纲要、看指南等等,更要结合案例看。要具有非常强的运用理论的条框进行案例分析的能力。其次,在答题的时候,思路清晰、层次清楚也是关键所在。理论考试不是临时抱佛脚就有用的,一定是在于平时的点滴积累!

(2)课堂考核目的:教案设计能力、课堂驾驭能力、关注幼儿程度、随机应变能力、现代化技术手段运用

思考与准备:现在的课堂考核是采用晚上告知题目,第二天进行借班教学的方式。很多单位能群策群力进行精心准备。但我想说的是,这样做是利弊共存。首先大家帮助设计教案的方法能有很多的金点子和新思路,但容易混淆执教者的思路,会用很长的时间在选择在犹豫在纠结;其次别人设计的教案对于执教者来说容易领会错误,每个环节的目标性不容易把握;最后对于执教者来说还要把教案内化,如果不能很好的内化,就变成背教案,组织活动时容易出现重视环节而忽视幼儿的现象。因此,我认为教案一定要自己设计,而且要能根据对孩子的特点进行设计,自己要有一个安静的环境进行思考,先把大致的框架建构后,可以讲给同伴听一听,让她们提出建议,在确定框架后,自己要写详案,反复斟酌关键提问。最后再把教案以模拟的方式上给大家看,既帮助自己记住教案又能请大家发现不足的话语。

(3)论文答辩目的:语言组织能力、心理素质、经验总结

思考与准备:为什么要有论文答辩的环节,我的认为是考验教师的综合素质,其中包括语言的组织能力、思维的条理性、心理承受能力、经验总结能力及仪容仪态等。要想顺利答辩,就要做到2点,既充足准备和十足自信。对于论文要能熟记于心,尤其是每个小标题,而且要牢记案例,对每点进行例子阐述。其次,在选择答辩论文的时候,尽量选择经验总结性论文,和实际工作贴近一些,比较容易阐述。在答辩过程中,我觉得时间分配也很重要,拿到题目后如果不能马上回答的话,可以有2-3分钟的思考,用笔进行要点或关键词的记录,在回答时就不至于紧张而忘记。答辩时一般有3道题目,总共时间为20分钟,因此6分钟内要能完成一道题目的回答,参赛者可带手表进入考场,分配好每道题的时间,做到心中有数。最后,答题时语速语调适中、眼神集中、保持微笑、礼貌用语等仪容仪态也很重要。

(4)材料审核目的:资料积累、专业成长

篇6

1.1道路运输业的生产规律分析

道路运输是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之一。道路运输业的迅猛发展,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促进了对外贸易、综合运输和现代物流的发展。广东毗邻香港和澳门,与港澳地区之间产业互补性强,据统计,粤港澳之间现有的公路跨境通道,交通流量年均增长率达5%,每天客流往来超过40万人,沙头角、文锦渡、皇岗和拱北等公路口岸的过境交通量日均超过6万辆,相互间产生了大量的客流和货流,同时珠三角地区又是外来务工人员集中的地区,道路运输生产呈高峰周期变化的规律非常明显。每到运输繁忙季节,公路客货运输量比平时成倍增长,汽车运输班线急剧增加,运输企业需要增加大量的临时汽车客运服务员、站务管理人员,道路运政管理部门需要增加运输稽查管理人员加强对道路运输市场的行业监管。调查数据显示,旅客对春运工作最关注的是交通安全管理占50%,其次是市场秩序监管占20%、运力组织协调占17%和运输服务规范占13%。因此,运输企业的用人需求呈高峰周期变化的规律非常明显。

1.2道路运输生产规律对高职人才培养的要求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特征是以培养具有必要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学生应在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道路运输呈高峰周期变化的生产规律对高职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是根据道路运输业的发展以及企业对公路运输与管理专业人才的具体要求,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必须合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公路运输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能适应道路运输生产与管理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从事道路运政管理、汽车运输企业经营管理、汽车运输运站务管理等工作的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毕业生的主要业务岗位群包括:道路运政执法人员、汽车站务管理员、汽车客运服务员、汽车运输调度员等以及其它与本专业相关的岗位。二是在运输繁忙期间,道路运输行业和企业需要大批具有专业理论知识和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素质人员临时顶岗,以保证道路运输生产有序进行。根据道路运输业的生产规律,学校必须充分考虑道路运输行业和企业的用人需求,主动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实时调整专业教学计划,在运输生产繁忙时期,安排学生到企业参加顶岗实习,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

2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和运行

2.1“旺入淡出,工学交替”模式的构建

“工学交替”,顾名思义就是课堂学习和生产岗位做工交替进行。对于职业院校来说,通过工学交替模式进行教学,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而且可以通过学生顶岗工作获得一定的报酬,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的企业文化、职业道德等方面的素质。“旺入淡出”,是指根据道路运输高峰周期的生产规律特点,每年的“五一”、“十一”和“春运”等道路运输繁忙阶段,道路运输行业和企业需要大批高素质的运输管理人员,学校根据行业和企业的用人需求,实时调整教学计划,安排学生到行业和企业参加生产性顶岗实习。而道路运输生产非繁忙季节,安排学生在学校进行理论学习和校内实训。同时,每年从1月初开始到6月底,学校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和学生就业意向,将毕业生安排到各地有就业意向的单位进行为期6个月的就业顶岗见习,这一阶段的实习与就业接轨,在实习过程中,要求学生针对实习单位的具体工作任务撰写案例式毕业论文,并进行毕业论文答辩。根据公路运输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学校安排学生到相关的道路运输行业和企业进行能力进阶式的生产性顶岗实习。顶岗实习计划由学校和实习单位共同拟定,顶岗实习的岗位主要包括道路运政管理、汽车运输站务管理、汽车客运服务、汽车运输调度等职业岗位,按照“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认知规律,实行由“学校—企业—学校—企业”相结合的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同时,学生顶岗实习的岗位与内容随时间进程的不同而变换,确保全方位锻炼和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旺入淡出、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安排如表1所示。

2.2“旺入淡出,工学交替”模式的运行

2.2.1依托交通行业,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

实践工学交替,必须与行业和企业深度合作,选择和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确保“校外实习基地的建立”与“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一一对应,以全面培养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根据公路运输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职业岗位群的要求,我院先后与广州天河汽车客运站、东莞市汽车客运总站、江门市汽车运输集团、东莞市交通运输局、中山市交通综合行政执法局、深圳恒誉光明运输集团公司等6家道路运输行业与企业,签订了长期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协议。根据校外实习基地的选择原则,这6家单位地处珠三角地区,区域经济比较发达,具备如下优势:一是道路运输呈高峰周期的变化特征明显,运输业务量大,职业岗位需求量多,在运输高峰周期,每家单位能同时吸纳10名至40名学生参加顶岗实习。二是企业规模大,如广州天河汽车客运站和东莞市汽车客运总站都是交通部核定的一级汽车客运站,站场设施和设备齐全,管理规范,学生能全面系统地学习先进的运营管理方法和岗位职业技能;三是合作基础好,行业和企业都具备良好的顶岗实习设施、丰富的实习管理经验和后勤保障措施。通过加强校企合作,选择和建立校外生产性顶岗实习基地,确保学生在运输高峰周期的顶岗实习得以顺利开展,使学生能在真实的运输生产环境中锻炼和提高自己。

2.2.2实施精细化管理,保证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运行

为了保证“旺入淡出,工学交替”模式的长期有效运行,学校必须建立与工学交替相适应的配套管理制度。包括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制度、顶岗实习指导教师管理制度、学生顶岗实习成绩的评价标准、校外实习基地管理规定等,保证校外实习基地的正常运行。“旺入淡出,工学交替”模式的运行保障措施如下:

一是成立运行组织机构。成立由学校代表、企业代表、运输行业和企业专家、职业教育专家等参与的运行组织机构,制定管理规章制度和政策保障措施,建立健全实习基地。

二是制定顶岗实习相关规程。与企业一起制定学生顶岗实习方案和学生实习指导手册,制定实习生的考核标准及考核办法,制定学校教师到企业参加实践锻炼的工作条例及管理办法。

三是对学生进行教育与培训。每次顶岗实习之前,学生要接受运输企业的安全生产教育、岗位操作规程、企业文化与规章制度的学习。

四是聘请企业实践指导教师。学校聘请了行业或企业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为顶岗实习学生的指导教师,通过在汽车运输站场的调度、站务、咨询、行包、售票、检票、乘务、安检及行业主管部门的道路运输稽查等岗位上实习一段时间,掌握岗位技能的要求后正式顶岗。

五是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贯穿顶岗实习的始终,学院安排专职教师进入道路运输行业或企业,管理学生的实习,与企业共同合作,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配合企业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引导学生不怕艰苦、克服困难、爱岗敬业,提高职业素质,树立良好形象。

六是加强学生专项技能培训。行业和企业定期安排道路运输管理专家和一线运营管理人员针对不同的工作岗位进行专题讲座,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

七是撰写案例式毕业论文。学生毕业实习与就业接轨,学校根据用人单位的用人需求和学生的就业意愿,实行双向选择,优先安排学生到有用人需求的单位进行毕业顶岗实习,学生针对在实习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工作问题,撰写案例式毕业论文,进行毕业论文答辩。

八是对实习成果进行综合评价。学生顶岗实习结束后,企业指导教师和学校专业教师对顶岗实习的学生进行测评,根据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职业素质、专业能力、协作能力和实习报告等进行综合评价,评定学生的实习成绩,企业为学生发放薪酬。

九是对实习过程进行持续改进。根据实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修改措施和意见,总结实习经验,对顶岗实习运作方式进行持续改进。

3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施效果

通过实施“旺入淡出,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学校与运输企业深度合作,共同确定培养目标、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考核标准和考核方法,在课程体系改革、“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建设、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采取在校内理论学习和实训,校外顶岗实习、现场教学、结合生产实际问题撰写毕业论文、技能考核等多种形式来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和整体素质,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实现了学生、学校和企业三方受益。

3.1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

通过校企合作,建立了有运输行业和企业专业人员参加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学院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优化人才培养过程,把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和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校外工作有机结合。学生在校内以受教育者的身份,根据专业教学的要求参与各种以理论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学习活动,在校外根据道路运输行业和企业的用人需求以“职业人”的身份参加与运输管理相关联的实际工作,促进了人才培养模式由以课堂为主向工学结合的转变。如:我院与广州天河汽车客运站、东莞汽车客运总站东莞市交通局等单位签定了产学合作协议,共建公路运输与管理专业,东莞汽车客运总站每年春运期间,接受我院公路运输与管理专业学生进行顶岗实习达60人,到目前为止该企业已接受300名学生到站参加顶岗实习。同时学院聘请了10名来自道路运输行业和企业的一线管理人员为该专业的兼职教师,担任现场教学和实习辅导,实现了专业教师队伍的“双师”结构。近两年,共有10名专业教师轮流到运输行业和企业进行实践锻炼,提高了校内专职教师队伍的“双师素质”和科技服务能力,专业教师与合作单位共同编写教材3本。围绕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对原有课程进行了重新整合,构建了以公路运输管理实际工作任务为引领的课程体系。

3.2提高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实施“旺入淡出,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在行业和企业真实的工作岗位上顶岗实习一年,给学生带来了如下方面的利益:一是使学生将理论学习与实践经验相结合,看到了自己在学校中学习的理论与工作之间的关系,从而加深对自己所学专业的认识,提高他们理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二是学生的专业学习具有良好的实践条件,通过运输高峰周期的企业顶岗实习,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与技能,在道路运输行业和企业的工作中,完成从学校学生到运输企业生产管理一线运营管理人员的角色转变,掌握岗位职业能力。三是在实习过程中,校外实习辅导教师和企业员工用企业文化、企业精神、企业的质量意识和竞争意识影响教育学生,用企业严格的管理和敬业精神,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健康的习惯,明显地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四是学生顶岗实习期间,企业根据实习岗位和时间给每位学生发放酬薪,使学生通过劳动获得收入,减轻学生的经济负担。五是有助于学生就业的选择,为学生提供了通过参加实际工作来考察自己能力的机会,使他们有优先被企业录取的机会,提高了学生的整体就业率。2009年该专业毕业生的整体就业率为99.7%,2010年达到100%。

3.3促进了企业的发展

一是企业在运输高峰周期有大批固定的高素质专业学生临时顶岗,保证了道路运输生产的有序进行,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二是用人单位通过对学生顶岗实习的考察与评价,可以遴选到合适的学生到本单位工作,节省了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三是通过校企合作,企业能获得来自学校提供的各种管理、技术咨询和人员培训等方面的服务。近两年,学校为道路运输行业和企业共培训道路运输管理干部、道路运输安全管理人员、汽车客运站务管理人员、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人员达2850人次,有效地促进了企业的发展。

篇7

关键词:工业设计 优秀硕士毕业论文 趋势 分析

中图分类号:TB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7-013-03

引言

在工业设计研究中,出现了很多优秀的相关硕士论文,本文从工业设计论文的研究方向以及发表数量等,初步分析出2000—2012年间工业设计发展的趋势与变化,从而了解每个工业设计发展阶段的新趋势,研究成果以及仍然存在的问题。

一、分析方法与步骤

在《中国知网之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之中国学术会议文献数据库》分别检索论文以及会议文献题目中包含“工业设计”关键词的文献,在《中国知网之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以“工业设计”为关键词检索结果,截止到2012年7月19日,为557篇。

二、结果与分析

1.时间分布。考虑到要对现有工业设计趋势进行研究分析,所以选择了较近12年(2000年—2010年)的论文,通过使用“工业设计”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发现,2000年没有相关优秀硕士,从2001—2003年相关硕士优秀论文属于发展起步阶段,从2004—2012年每年都会很多优秀硕士,属于迅速发展阶段,相关优秀论文增至557篇,2009年(88篇)是相关数量最高峰点。

经过推断可知,在2009年工业设计的论文达到历史最高的原因在于我国本专科扩招是从1999年开始的,自1997年以后,随着广大群众渴望子女接受高等教育愿望的增加,对扩大高等教育规模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同时,考虑到国家快速发展的需要,1999年我国高等教育开始大规模扩招,当年本专科生招生数与1998年相比增长了47.4%。本专科规模的迅速扩大给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带来了更大的压力,而研究生的扩招能够对本科生的就业压力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因此,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规模也不断攀升,录取比例和入学率都在大幅提高。

2.作者分布。在检索到的工业设计方面的优秀硕士论文中,作者主要分布在以下几个学校中,可见相关院校的工业设计发展程度。如表1所示。

小结:由于优秀工业设计硕士论文具有一定的删选性,由表1可以看出工业设计发展较快的院校,并且通过涉及最多的关键词可以看到每所院校所侧重的工业设计发展方向或者是发展程度较深的方向。

3.关键词分布。从2000年到2012年,以“工业设计”为关键词搜索的期刊论文中,论文的关键词主要集中在产品设计、CAID构思与表达、设计教育教学、IDFORCNC(先进制造设备工业设计)、设计管理、绿色设计等。由于搜索分布时采用了关键词“工业设计”,所以这里忽略“工业设计”关键词的数量。所有论文相对较多的关键词如下:可持续发展设计(绿色)、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学 语义学)、设计管理/用户研究交互设计、CAID构思与表达、数据库、设计教育、造型语言、工设工程(材料、工艺)、汽车设计、时尚设计、服务设计、品牌PI(产品形象识别)设计、人机工程、可用性、设计史、信息视觉化、故事版/情景设计、设计心理学、体验/情感化设计、IDFORCNC。

其中有代表性的有如下几篇:2010年,北京服装学院屈新波在《现代新材料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1}一文中论述了现代新材料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借助于“需求”将产品设计与材料联系起来。2008年,山东大学张志强在《面向家用健身器材的人机工程理论分析与研究》{2}一文中论述了如何运用人机工程理论对健身器材进行分析,以及针对相关器材人机方面的具体研究。2006年,山东大学吴兰萍在《面向产品设计自动化的人机工程研究与应用》{3}一文中论述了人机工程学的定义以及与工业设计之间的关系,阐述了人机工程学的原理以及产品设计的不同阶段的具体内容,此外还重点分析了现有计算机辅助人机工程软件,例如JACK、SAMMIE、SAFEWORK等。2004年,武汉理工大学刘红在《简论设计项目管理》{4}一文中论述了由于市场竞争的激烈化,用户需求的多样化,项目管理的组织及团队建设的内容与项目管理的执行关键,以及设计项目的生命周期。2007年,西北工业大学韩娟在《CAID系统的用户界面研究及应用》{5}一文中论述了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方法,综合认知心理学、人机工程学、计算机信息科学等对CAID用户模型进行分析,将基于用户模型构建的用户界面原型引入到界面设计过程中。

4.影响力分布。在检索到的期刊论文中被引用频次最高的,排在前6位的论文,如表2所示。

通过引用频次最多的文章中发现,关注最多的工业设计方向多为产品设计、交互界面方面。因为产品设计和交互设计的研究较早,所以时间早的被引用的几率就很高。但也充分说明这些优秀论文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三、工业设计研究趋势

工业设计从2000—2012年这12年间,发展速度是迅猛的,这一点可以从优秀硕士论文的发表数量日趋增多看出来,并且也是在跟随着社会每一步的发展而发生着变化,从简单地仅仅研究工业设计的表面内容,即“产品设计”,变成研究工业设计更加细节化的方面,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现在工业设计优秀硕士论文中,研究方面数量最多的依次为产品设计、设计管理、设计教育、ID FOR CNC以及可持续发展设计。

李北在2006年中国科协年会的会议论文《未来工业设计的多元化发展趋势》{12}中阐述,现在工业设计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并且可以看到,工业设计是一种战略资源,是国家创新战略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业设计正在向着跨专业跨学科的综合领域发展。此外通过计算机使用的普及,工业设计信息化也成为主流。

通过对2000—2012年优秀工业设计硕士论文逐年的分析发现,发表的时间与内容和2000—2012年工业设计发展的过程、发展的主题是一致的。通过对这些论文关键词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到工业设计在每段时间里发展的内容、重点、趋势,这与社会的需求具有着强烈的联系。

每篇论文的关键词是不变的,在以“工业设计”为关键词搜索到的硕士论文中,通过对新的一年与以往相比较新出现的关键词进行统计,洞察出工业设计每个阶段的新趋势。如表3所示工业设计研究方向从泛泛的大方向上的研究,比如“产品设计”、“可持续设计”等,发展成为细分的研究方向。研究表明,从抽象的工业设计,变为具体的产品设计,后来人们发现工业设计离不开与社会、人的联系,所以研究方向渐渐与社会、人联系起来,最终发展成多方向的、细分的研究方向。这与现有工业设计研究人员对工业设计发展方向的研究结果不谋而合。

2000—2012年有关产品设计、人机工程学以及设计管理等成为研究的主要趋势。此外,还可以发现每年相比前几年新增的研究方向即是工业设计发展中研究趋势的新方向。例如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是上世纪80年代提出的一个新概念。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13}报告中第一次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那么工业设计对此也进行了研究,在2002年第一次出现在相关优秀工业设计硕士论文中。例如2002年湖南大学龚克在《非物质与可持续的工业设计道路》{14}中阐述了有关可持续的工业设计道路的相关内容。

再例如,在现代信息化的大背景下,计算机信息库在工业设计专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2006年第一次出现有关数据库研究的硕士论文。例如2006年东华大学孙明华发表的《设计艺术学专业建立设计材料数据库的必要性研究》{15}。2009年山东大学郝松发表了《基于产品表象信息库的工业设计构型方法研究》{16}。

同时也发现,由于优秀硕士论文是要在社会需求的大背景下提出,受发表时间和评审的限制,虽然相对滞后,但是也能够体现出近十年间的工业设计的大体研究趋势、新的研究方向。工业设计研究趋势的发展变化受社会发展因素(技术、环境、国情、学科交融等)的影响较大。

四、结束语

2000—2012年,我国优秀工业设计数量以及发表的内容质量都有着质的飞跃,这也说明我国工业设计方面研究的水平日趋深入。但是从近几年发现,已经存在研究过(下转第16页)(上接第14页)热的现象,主要表现在研究课题的重复性,例如人机工程学,此间不乏相关类似课题的出现。

从2000—2012年间优秀工业设计硕士论文中,可以看到工业设计事业发展迅速,方向由单一转为多元化,并且呈现多学科融合趋势。此外,研究趋势受社会发展的因素(技术、环境、国情、学科交融等)影响较大,比如在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工业设计专业与计算机应用越来越密切,因此出现了CAID等相关研究。可以看到工业设计的研究趋势在以后会围绕产品设计、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CAID)、设计管理等热门话题展开。随着工业设计的深入研究,也会出现更多新的设计概念,而这些概念一定是可持续性地围绕用户的人机设计,相信在以后的研究中,会有更多优秀的硕士论文出现。

注释:

{1}屈新波.现代新材料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服装学院,2010

{2}张志强.面向家用健身器材的人机工程理论分析与研究[D].山东大学,2008

{3}吴兰萍.面向产品设计自动化的人机工程研究与应用[D].山东大学,2006

{4}刘红.简论设计项目管理[D].武汉理工大学,2004

{5}韩娟.CAID系统的用户界面研究及应用[D].西北工业大学,2007

{6}吴瑜.人机交互设计界面问题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

{7}周睿.基于可用性的手机交互界面设计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6

{8}杨大年.中国民间儿童玩具再设计研究[D].江南大学,2004

{9}王巍.ICAID系统的实现机制研究[D].湖南大学,2004

{10}王军锋.计算机游戏界面设计方法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7

{11}熊湘晖.产品造型设计的外观质量美学评价理论及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5

{12}李北.未来工业设计的多元化发展趋势[R].中国科协年会,2006

{13}我们共同的未来[R].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1987

{14}龚克.非物质与可持续的工业设计道路[D].湖南大学,2002

{15}孙明华.设计艺术学专业建立设计材料数据库的必要性研究[D].东华大学,2006

{16}郝松.基于产品表象信息库的工业设计构型方法研究[D].山东大学,2009

篇8

博士论文致谢一:

本论文是在导师张英教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从论文的选题、试验设计、结果分析到论文的撰写,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张老师的心血和辛勤汗水。张老师深厚的理论基础、丰富的实践经验、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以及乐观、豁达、独特的人格魅力让我受益匪浅,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我将始终谨记恩师的谆谆教诲。在此,向导师致以最诚挚的敬意!

本论文的大部分试验内容是在福建省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食品所色谱室进行的,特别感谢林钦高工的精心指导,尤其感谢他在高效液相色谱、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等分析技术方面的培训和指导,感谢他在分析检测领域提供的宝贵经验和在研究思路方面给予的珍贵启迪。同时也衷心感谢他在生活上给予的关怀!

感谢导师组成员吴晓琴副教授、蒋益虹副教授、陆柏益副教授和章宇副教授在论文进行过程中给予的关心、帮助和支持!

特别感谢福建省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食品所色谱室游飞明、戴明、欧阳立群、黄永辉、梁敏、李华鹏、杨旺火、周鹏、潘城、吴少明、陈言凯、李燕平、江慧兰、邱桂英等在试验过程中给予的帮助。

特别感谢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任佳萍同学在动力学算法方面给予的帮助。

感谢参与本课题研究的各位师弟师妹金成、刘零怡、程璐、齐睿婷所付出的努力以及课题组其他成员龚凌霄师姐、黄菊青、唐伟敏、黄骆镰、姜文进、庞美容、熊丽娜、方芳、吴聪俊、陈湄沁对我的关心与支持。感谢我的好友何晓敏、徐静、任春凤在我读博期间给予的大力支持与鼓励。感谢蔡芳博士、部建雯博士和曹玉敏博士在学习和生活中给予的帮助。

特别感谢我的丈夫叶瑞松,在生活上给予的关心和照顾,在精神上给予的鼓励与支持,烦恼时给予的安慰与体谅,快乐时给予的微笑与分享!你对我的支持、鼓励、理解和包容支撑着我一路走来,给予我前进的勇气和动力!特别感谢我的父母及家人,在我成长的道路上付出的心血,对我无微不至的关怀与支持,你们对我的鼓励和期盼是我前进的动力,是我顺利完成学业的保证!

衷心感谢参与评阅、评审本论文和出席答辩会的各位专家!

谨此向所有关心、支持与帮助我的老师同学、亲人和朋友们致以最诚挚的敬意和感谢!

博士论文致谢二:

二十五岁,是一个女性最好的时光。而我,在这最好的时光里,来到了浙大,开始了一段全新的路程。三年半的博士求学生涯逐渐接近尾声,而刚来到实验室的情景却依然历历在目!

感谢我的导师张英教授,不仅在科研道路上为我们保驾护航,也从生活中对我们给予深切的关怀,教给我们待人处事的道理。导师的鼓励让我们在遇到困难时不轻言放弃,学会以一颗乐观、积极的心去迎接挑战。导师的教导是我在浙大求学期间最宝贵的财富!

感谢课题组吴晓琴老师对我实验上提出的宝贵意见和指导,感谢章宇老师、陆柏益老师、蒋益虹老师、沈建福老师对我的关心和帮助。感谢同门师兄弟、师姐妹在此期间对我给予的关心和帮助,你们为我平淡的生活增添了色彩和阳光!

感谢我最亲爱的父母,谢谢你们一直以来对我的包容、理解和支持,能够做你们的女儿,真是一种幸福!感谢我所有的家人,你们让我领悟到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在这艰难的人生旅途中学会知足、宽容并保持一颗不断进取的汉子心。

仅以此论文向所有帮助过我的朋友、老师和亲人们表示谢意!

博士论文致谢三:

站在毕业的尾巴上回头看,读博期间经历了高低起伏,酸甜苦辣,心里却满了感恩。

感谢恩师郑晓冬教授。在郑老师的悉心设计、指导下,我完成了这个博士课题。郑老师学识渊博,治学严谨,工作勤勉,对科研有独到的见解和洞察力。“教书育人”,郑老师不仅在课堂上传授知识,在实验室里着重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在生活中也关心学生的需要,重视学生的个人发展。感谢郑老师在我读博期间如慈母般的帮助、支持和鼓励。博士生涯虽然即将终止,但师生情谊历久弥香。

感谢余挺副教授在课题上提供的帮助和指导。感谢周文文副教授、陈卫副教授在我实验过程中提出的宝贵建议。感谢博士生指导小组成员何国庆教授、冯凤琴教授等对我课题设计提供的建议。感谢实验室的王一非、王慧倒、任雪艳、卢黄娉、刘燕、吴涛、郭峻、路来风、徐仕翔、热米拉、胡浩、宋海昭、倪庚、唐飞、沙莎、沈金儿、冯劲淞、齐学明、陈倩茹、高梓淳、余辰、李玮、唐琼、俞卓萍、曾丽珍、阎笑洁、沈洁、郭双欢、邵灵尚等同学在我读博期间给予我的支持、帮助和陪伴。

感谢PetrKarlovsky教授在课题设计和实验开展工作上提供的悉心帮助和指导。感谢KuangYi、RichardSplivallo、RuthPilot、DanielRretzschmar等实验室同事,在我德国学习期间给予我在研究开展上的帮助和生活中的关怀。

篇9

【关键词】沥青路面,检查井,防沉降盖座,施工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U416.21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 前言

城市道路中,沥青路面占据着很大的比重,沥青路面检查井对整个城市道路网络的发展完善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城市沥青路面检查井周围容易存在各种病害,极大的限制和制约了城市道路的工程质量,不仅仅会严重影响到城市化建设中,整个沥青路面的平整光滑,美观,更会使得城市沥青路面的安全和稳定性得不到保证,限制了城市交通服务水平的提高。沥青路面检查井防沉降盖技术的出现和广泛采用,可以很大程度的完美解决城市道路检查井周边容易出现的各种通病和劣根,比如检查井周边的坍塌陷落,井边溃乱,产生裂缝,检查井周边的基础工具设备被破坏,“路框差”等各种施工护养问题和质量缺陷。总体而言,沥青路面检查井的防沉降盖技术在城市道路中的应用,不仅仅促进了整个城市化交通的进一步成熟,也使得球墨铸铁井圈与砼垫圈间的沥青混凝土成型技术;井口定型专用模具的实际应用技术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完善,有力的促进了我国工程建设事业施工的进步。

二,检查井周边容易出现的问题

在城市道路建设护理中,沥青路面检查井周边的坍塌,陷落,裂缝等各种弊端常规方法很难以取得彻底的治理效果,在进行常规的施工过程中,总会出现各种技术通病和质量难题,因此,在道路建设施工中,要从施工地点的实际情况出发,道路建设的施工单位和设计部门要进行细致的勘察,测量,并结合监理部门的建议,进行科学设计,合理施工,采用沥青路面防沉降盖施工技术来解决这些难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道路建设检查井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人员没有能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技术施工,使得检查进的施工基础不稳固,检查井的整体下陷坍塌情况严重,这种情况尤其是在黄土地区,比如填方的施工过程中,如果布局不均匀,便会很容易发生下陷坍塌。

2.在检查井施工过程中,用砖砌整个井筒时候,砂浆的配比不科学,缺乏合理性,使得砂浆不够饱满,用这种砂浆进行施工,使得砖缝隙间的砂浆层面负荷承载力过大,累积缩压量变的更大,容易发生砖体凸显,不仅影响到整个井筒内部的光滑,更容易发生裂缝,严重影响着整个检查井正常功能的发挥。

三.沥青路面检查井防沉降盖座技术施工准备

沥青路面检查井防沉降盖座施工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工序繁多,施工细节难以把握,涉及到的专业领域很广泛,各种机械设备种类多,对施工人员的整体要求比较高,因此,做好全面细致的施工准备,对保证工程的正常实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做好沥青路面检查井防沉降盖的施工设计。要在综合勘察检查井施工地点的地质地貌,自然气候,人文经济,交通政策等多方面的因素的基础上,技术人员进行科学合理的施工设计计划编制。要对施工的方案,施工操作的具体工作流程,整个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规范和要达到的质量标准都一一做出详细明确的规定,并会同工程的管理人员,监理人员讨论施工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并要对施工人员对相关的标准和技术进行详细的讲解,使得施工人员对每一个施工环节都能够准确的把握。

2.做好人员的准备。首先,要进行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提高操控各种机械设备的能力,避免操作失误,并加强施工人员的协作配合默契。其次,要做好人员的分工,要从全局出发,兼顾细节,对复杂的整体工程实施科学合理分解,做到分工明确,权责分明。在沥青道路检查井防沉降盖技术中,要建立起各个负责工序的班组。分别负责刚性防沉降盖板预设值,路面切割清理,刚性防沉降盖板安装,防沉降盖座安装等各个工序,避免人员的窝工和闲置。

3.要做好各种施工机械设备的准备。在沥青路面检查井防沉降盖技术施工中,涉及到的各种机械设备种类繁多,比如风镐,小推车,批灰刀,平板锹木制刮板;批棉纱团、螺丝刀、手持角磨机、木工锉、钢筋绑扎钩子、钢筋切断机、钢筋弯曲机、震动棒、小型压路机等等,不仅要准备齐全,更要做好各种机械设备的检查,保证期质量,保证期功能能够正常发挥。

4.材料是整个施工质量保证的基础,因此,不仅仅要准备好各种施工材料,比如细石混凝土、钢筋、沥青混凝土、成品井座、井盖、井口成型模具等,更要有专业人员做好各种材料的质量检测,并综合分析其合格程度,对劣质材料坚决清除。

四,沥青路面检查井防沉降盖座施工技术分析

1. 沥青路面检查井刚性防沉降盖板施工技术

(一)刚性防沉降盖板的预制

预制钢筋混凝土防沉降盖板,要严格预先设计要符合要求的刚性防沉降盖板的外形尺寸,并做好砼标号,刚性防沉降盖班中心要预先留置符合施工要求的洞口。

(二)刚性防沉降盖板安装

细石混凝土垫层初凝后立即吊装预制混凝土盖板就位,就位后应保持井筒与盖板预留洞口同心,盖板侧边平行于行车方向。且盖板下表面与细石混凝土垫层接触密实。盖板上表面高程低于沥青混凝上面层1 cm,确保沥青混凝土铺设厚度。为确保施工安全,将旧的井圈、井盖封闭盖板洞口。

(三)盖板周围过渡段混凝土施工就位后的盖板四周的空隙用细石混凝土填充密实,充分振捣密实并及时养护。对盖板上表面及切除范围内外露部分喷涂乳化沥青,要喷涂到位,厚度均匀。

2.检查井周边清理和混泥土垫层施工

首先,对井周基层的破碎清理要以井筒为中心,对井筒周道路基层实际施工要求内范围进行切割,对切割范围内的沥青混凝土、二灰石、灰土用风镐进行破碎,挖去深度,最后将破碎物清理干净。其次在细石混凝土垫层施工中,要将开挖后的基层底部整平、夯实,铺设厚度合适的细石砼垫层,垫层上表面高程低于道路面层。垫层施工时应注意与原基层结合部位必须振捣密实。同时,架设水平仪测设垫层平面高程满足路面纵、横的坡度要求。

3.井圈安装和混泥土摊铺

用水泥砂浆将混凝土垫圈固定,井圈与井口同心。并做好防裂措施,沿盖板切割线以内均匀铺设防裂土工布一道,井圈处剪开留洞。将井口定型专用模具安装到砼垫圈上,摊铺沥青混凝土,分两次摊铺。先铺粗粒式沥青混凝土,摊铺时模具周围沥青混凝土高程按低于路面控制,人工用火夯沿模具一周夯实。夯实后轻轻将模具旋转后取出。

4.井座安设

将球墨铸铁井座放入井口,继续用火夯将井座周边沥青混凝土夯实并调整井座高程,井座高程按路面高程控制。用刮板将切割范围内沥青混凝土刮平、压实,细粒式混凝土随整个路面一起铺设

五.结束语

沥青路面检查井是城市交通系统中重要组成部分,对完善整个城市交通网络,保证 交通安全和稳定,提升城市化水平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虽然我国城市化建设中,检查井周围的各种通病依然存在,且限制了我国城市化基础设施的完善,但是,施工人员需要理性面对,在努力提升自己专业技能水平的基础上,分析各种通病出现的原因,加大沥青路面检查井防沉降盖技术在治理检查井弊端和缺陷的中的应用力度。从井口沥青混凝土成型专用模具做出突破,保证井座安装一次成功,确保沥青混凝土与球墨铸铁井圈和砼垫圈间的紧密结合,并严格执行各种施工规范,保证施工的标准和质量,加快解决各种检查井通病的速度。保证整个城市交通运行的安全稳定,为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提高强大支撑。

参考文献:

[1] 范格平 田昊.沥青路面检查井防沉降盖座施工技术应用陕西建筑-2009年8期

[2] 李少成 孙杰 杨进 城镇道路塑料排水检查井施工技术 [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2年13期

[3] 李霞 论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检查验收 [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1年16期

[4] 谭长林 浅析沥青路面检查井升井施工工艺 [期刊论文] 《现代科技(现代物业下旬刊)》 -2009年11期

[5] 林群荣 浅谈市政沥青路面检查井病害处理 [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1年33期

[6] 吕炳森 浅谈城镇沥青路面检查井周围质量通病的防治 [期刊论文] 《建材技术与应用》 -2011年8期

篇10

一、加强研究生的德育教育,提高研究生的自律意识

研究生需要从人生发展的高度认识良好的学风对自己一生的重要意义。养成良好的学风,需要加强德育教育,提高研究生的自律意识,让学风建设变成研究生自己的事情。

1.品德体现

做学问首先要学会做人,应该使研究生明白品德永远比智力和知识更重要。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是一种层次更高的专业学习。不仅是做毕业论文需要我们进行课题研究,即使是日常的学习也必须带有研究的意识,训练研究的方法和能力。我们要把书本里的学问变成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必须对科学具有敬畏的理念,严谨求实,细致入微。

2.自觉体现

现在教育界有一种很受推崇的观点:好学生不是教出来的,是学出来的。这非常形象地说明了自觉学习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为此,所有高校都在不断地探索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式、教学条件等方面的改革。作为研究生,写论文本应是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证明学习成果的最佳表现形式。不应该把写论文作为自己的负担。应该自觉地、主动地参与课题的研究,并发表高质量的学术论文。

3.态度体现

严谨求实是学风直接而具体的体现,好高骛远、浅尝辄止是很难发现真理的。在学习的道路上,要想学有所成,必须保持足够的耐心,心无旁系,不为短期的利益诱惑而分散精力,浪费时间。很多学术大师、科学大师的一生,之所以能够创造出惊天动地的科技成果,都离不开他们对科学、对事业的执著追求。

二、营造良好氛围,倡导学术诚信

良好的学术环境和浓厚的学术氛围对于培养研究生的优良学风也是必不可的。加强学术交流,定期邀请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作学术报告,展示学科前沿,拓展研究生的知识面,激发学习兴趣,活跃校园学术气氛。

1.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本学期我院面向研究生开展了品牌活动“名师讲坛”,先后邀请了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左建平和王家臣教授、山东科技大学陈绍杰副教授、中南大学周子龙教授等前来做学术报告。另外,学院每年开展“研究生学术论坛”活动,包括研究生自主开展学术交流、学术沙龙等活动。

2.发挥导师作用,形成师生良好互动

通过定期的教学抽查、座谈等多种形式,强化和落实导师责任,普及强化学术道德、学术规范等相关知识,充分发挥导师的榜样示范、专业把关以及教育引导作用。

3.加强宣传力度

在学院网站开设专版弘扬学术道德,倡导优良学风,开展学术诚信与学术道德宣传展板和签名等活动,以此加强宣传效果。

三、以人为本,构建长效管理机制

研究生教育管理主要包含研究生教学体系结构和研究生学位论文及答辩的监督考核体制两方面内容。一方面,优化教学体系结构,促进优良学风。为了使研究生在学习阶段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并学好专业知识,更好地从事科研工作,应根据科技发展和市场需求,深入调研和分析,及时调整教学计划,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手段和方法;另一方面,规范落实,注重监督,建章立制保障优良学风。研究生学位论文和答辩是研究生培养中的重要环节,应严把选题、论文评审、答辩三道程序,尤其论文评审是检查论文质量的重要关卡。学校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和论文评审条例,监督论文质量,对于评审中的问题及时进行修改、补充、完善,不合格的论文取消答辩资格。第三方面,科学评价,强化激励,建立完善的激励约束机制。目前,许多高校对研究生在校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的数量、级别等都作了相应的规定。对在高水平学术刊物和会议上发表的高质量论文应给予资助和奖励,以激励研究生创造更好的科研成果。

四、导师履职尽责,发挥引导作用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研究生的学风建设与导师的言传身教密不可分。一个负责任的导师,能够通过言传身教,把自己的工作态度、知识和能力、乃至于人生观、价值观传授给学生,进而对他们的生活方式、学习效果和人生理想都产生积极的影响,引导学生在成长的道路上保持正确的方向,培养他们严谨治学的学风和团队合作的精神。

此外,研究生辅导员在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凸显学风教育,及时了解研究生的学风状况和思想动态,做好研究生管理机构和导师之间的协调工作,对创建优良学风建功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