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的诗范文

时间:2023-04-08 03:32: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陶渊明的诗,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2、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饮酒·其五》

3、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饮酒·其五》

4、在昔曾远游,直至东海隅。——《饮酒·其十》

5、虽留身后名,一生亦枯槁。——《饮酒·其十一》

6、一士常独醉,一夫终年醒。——《饮酒·其十三》

7、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饮酒·其十六》

8、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归园田居 其一》

9、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归园田居 其一》

篇2

当教完了课文,归纳总结时,突然有个学生问我:“老师,为什么说陶渊明是‘农耕诗人’?”一则教师指导用书中没有阐述,二则课文说明中没有牵涉,为了帮助学生全面了解陶渊明的农耕诗,下面对他的“农耕诗”特色作一些简要的介绍,以供同行们参考。

一、体验生产劳作的艰辛快乐。颇具代表情的作品是《归园田居》(其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沾衣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晨出肆微勤,日入负耒还。山中饶霜露,风气亦先寒。田家岂不苦?弗获辞此难。”《丙辰岁八月中于下噗田舍获》:“贫居依稼穑,戮力东林隈。不言春作苦,常恐负所怀。司田眷有秋,寄声与我谐。饥者欢初饱,束带候鸣鸡。扬楫越平湖,泛随清壑回。郁郁荒山里,猿声闲且哀。”你看他披星戴月,早出晚归,精疲力竭,一身沾满泥水;他不但不抱怨,似乎还有苦尽甘来的某种乐趣。从这里,我们看到了当时农村生产劳动的环境和情景,体察到了诗人自食其力、自得其乐的可贵,也多少了解到一些“田家”耕稼之苦。

二、欣赏农村的自然风光。请看《归园田居》(其一):“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读山海经》:“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由于陶渊明亲躬稼圃,熟悉农村生活,对农村有挚热的感情,加以文化素养深厚,善于继承《诗经》、楚辞、建安诗歌的优良传统,使他真正领略农村的自然、风俗以及日常生活中所蕴藏的无比丰富的美,从中提炼出富于文学美感的诗句。他不但轻而易举地把农村的田园、山川、花草、林木、鸟语、蝉鸣这些极富诗情画意的事物编织成多姿多彩的优美诗句,而且善于将那些高人雅士不屑一顾的农村日常见闻,如墟里、炊烟、狗吠、鸡鸣之类纳入诗境,营构出一幅幅明朗淳厚的风俗画。这些自然天成、诗意盎然的风俗画格调高、形象美、意境深,融汇了诗人对农村田园风光和生活习俗的浓浓情意。

三、赞美农民的古道热肠。如《归园田居》(其二):“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写自己与农民一块艰苦劳作,心无杂念,语有同好,不以为苦,反以为乐。“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归园田居》(其五)―壶酒,一只鸡,一根荆薪,这些平平常常的事物一经诗人点化便显现出浓郁的生活情趣来。左邻右舍,你来我往,不拘形式,不讲排场,简简单单,随随便便,却见至情至性,至诚至美。这种和谐友善的人际关系在今天的社会里尤其令人羡慕。

在陶渊明的“农耕诗”中,我们还可以看到他和农民一起劳动,一起聊天,一起生活,体察到农民的喜怒哀乐,感受到了他们的艰难困苦,融入农村,成为农民中的一员;而一般的士大夫隐士躬耕田园或是轻狂傲世;孤芳自赏,或是居高临下、不屑农人,或是猎取美名,独有陶渊明放下身架,彻底归隐,彻底归农,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涉足山水、躬耕田园的“农耕”诗人,这或许是陶渊明最可宝贵之处吧。

篇3

关键词:陶渊明;山水情怀;山水情结;山水意象;山水性情

中图分类号:G71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7-0106-01

本文着重从"山水情结"、"山水意象"和"山水性情"三个方面对陶诗做一点浅层次的分析,以探求陶诗中的山水意境以及深蕴在这意境中的诗人的高贵品质和崇高理想,即山水情怀。

1.陶诗中的山水情结

陶渊明擅长"以情造境",他的诗歌古朴自然,诗意深醇,且能天然入妙,体现山水情怀,究其源动力,在于他的山水情结。

具体而言,陶渊明诗歌中的山水情结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1性本爱丘山--骨子里存在着亲近山水的基因。陶渊明的一生是与山水结缘的一生,单就"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这十个字,我们便可感知回归自然是与他的人生追求相契合的。"爱丘山"的意思就是"爱自然","性本爱丘山"说明他的骨子里存有着亲近自然的因素。也正因为诗人"性本爱丘山",拥有着妙造自然的山水情怀,所以别人都瞧不上眼的山野景观在他笔下却显得格外亲切,他的诗歌才能任怀得意,营造出一种属于山水独有的意境。

1.2怅恨独策还——黑暗社会压迫下渴望回归自然。陶渊明生于一个社会动荡不安的时代,在年少时,他也有过建功立业、兼济天下的宏图大志,但他真醇的秉性受不了宗室斗争、军阀夺权的政治野心,受不了不断的血腥杀戮给人民生活带来的灾难,更兼不愿为五斗米向乡里小人折腰,便选择了归隐这条路。归隐后,可以"种豆南山下"与山水相融,把山水田园作为自己的精神家园和归宿,是陶渊明在黑暗社会的压迫下作出的明智选择.

2.陶渊明诗歌中的山水意象

陶渊明的诗歌抒情沁人心脾,写景豁人耳目,深得隐逸之趣。在他的众多诗歌中,山水意象的运用极其频繁,惯以清新之景、清新之物写清新之境。

2.1山的意象。陶渊明的诗歌中山的意象繁多,有南山、东岭、曾丘等,不同的意象与不同的时令、景物和心情相结合,营造出不同的意境,尤其以南山最具典型性。

南山这个意象分别出现在《饮酒二十首》其五和《归园田居》其三中,它既是一座实体的山,又作为诗人心中一种桃花源式的理想信念而存在。"悠然见南山"既可理解为"悠然地见到了南山",也可理解为"见到了悠然的南山",所以,在这里,山与人一样具有"悠然"的性情--人闲逸而自在,山静穆而邈远。它从侧面烘托出诗人心中渴望回归自然,像山水那样自在的理念和追求。

2.2水的意象。陶渊明诗歌中水的意象也十分丰富,有江、海、湖、泽等,尤以泽的出现次数为多,且多与山连用.

陶渊明是以意写境的高手,他的诗歌以写意为主,不尚藻饰,而是惯用朴素自然的语言和疏淡平实的笔法精炼地勾勒出生动的形象,传达出深厚的意蕴,以达到写意传神的效果;并融兴寄于自然美,使景物人格化。在陶诗中,山的意象与水的意象一体浑融,绝不孤立。诗中的意象往往构成一个整体的画面,且具有渺远的意境。

3.陶诗中的山水性情

陶诗的真趣是从诗人心灵深处流出来的,饱含着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切感悟,是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探求,是主观与客观的浑融。

3.1山一样的性情--厚重卓拔、独立自持的仁者风范。山独立无畏。只要它存在,它就坚定地独立,不依附哀求别人,更不会为着私利、为着五斗米向人折腰屈膝。它稳重且懂得自持,在原则上固守节操,具备"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卓拔。

3.2水一样的性情--圆融通脱、上善大度的智者气质。山水相依,正如仁智不可偏废。智者首先必须是仁者,不是仁者,没有真智。水的特性在于柔和多变,遇事容让。老子云:"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同时,水"缘理而行,周流无滞",使得它拥有遇形象物的本事,体现在为人处事上,即是圆融通脱的生存方式。而陶渊明作为一个封建社会的士大夫,水的性情始终贯穿于"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理想和处世之道上。

陶渊明诗歌的总体特征是清新自然、冲淡古朴、物我浑融、富有真趣,而且他的诗重在写心,即骨子里的山水情怀的自然流露。透过山水意境,反映出诗人不慕荣利、回归自然、关心下层人民生活和"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高洁品质。

参考文献

[1]王国维.人间词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2.

[2]苏轼.书李简夫诗集后〔a〕.见孔凡礼点校.苏轼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2

[3]参见曹明纲.陶渊明谢灵运鲍照诗文选评〔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篇4

如果说陶渊明所生活的社会大环境是其归隐的客观原因,则他从少年时所培养的对自然和田园生活的爱好则是其归隐的主观原因。《归田园居五首》其一中写道:“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在他看来世俗的名禄好像罗网和樊笼束缚了人的天性,只有回到自发的状态与自然保持一致,才能得到自由。陶渊明在迷惘、徘徊时,始终有一个声音在强烈地呼唤着:“归去来”。当他为公事奔波时,这个声音在呼唤;当他静坐沉思时,这个声音也在呼唤。最后,在这个声音的召唤下,他终于实现了归隐田园的宿愿。

陶渊明带着他的田园梦,从彭泽归来了,实现了他由从政而转志力耕笔耕的心愿,从此,立足于更为广阔的大社会中,开始了他的田园追求。归园后的陶渊明从形体上和精神上都释然了,其笔下的鸟,则是另一种形象。

最能代表他这一时期思想的是《归鸟》这一首诗,诗中写道:“翼翼归鸟,载翔载飞。虽不怀游,见林情依。遇云颉颃,相鸣而归。遐路诚悠,无遗。”诗中之鸟,生机盎然、跃动、真纯、无忧无虑,它不必再担心遭罹网罗,也不会在日暮时漂泊无依。“翼翼归鸟,相林徘徊。岂思天路,欣及旧栖”,不慕青云直上,而以飞回旧窠为最大的安慰。

它无限深情地依恋着养育它的树林,这是它生命的起点也是最终的归宿。“翼翼归鸟”其实就是陶渊明思想成熟的写照,他终于找到了他生命与精神的依托之所――田园。就如《饮酒二十首》其七中所写,那只“日暮犹独飞”的“失群鸟”,终于找到了一株“孤生松”,所喜“劲风无荣木,次荫独不衰”。在“世极 ”的东晋这一孤生的松荫也足以避风雨,托身家了。

至此,诗人甚至把纲上到最高处:“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与《饮酒二十首》其四中一样,《读山海经十三首》其一中写:“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这个农居茅舍,也就是他自己欣然来归的托身之所,立足之基!陶渊明之心在此以鸟作比兴,逗露无遗。《饮酒二十首》其七写道:“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回应《归鸟》一诗。《咏贫士七首》其一写“朝霞开宿雾,众鸟相与飞。迟迟出林翮,未夕复来归。量力守故辙,岂不寒与饥”,可见陶渊明的回归之心。然而最能代表陶渊明深意的当属《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王士祯《古学千金谱》中对此诗分析到:“忽悠然而见南山,日夕而见山气之佳,以悦鸟性,与之往还,山花人鸟,偶然相对,一片化机,天真自具,既无名象,不落言诠,其谁辨之?”陶渊明与鸟恍如一物,鸟之于山林,恰如渊明之于田园、自然。山林为鸟栖息之巢,田园则为渊明生命与精神的归宿之处。

当然,陶渊明回归自然并非是一时的冲动而为,而是经过理性的抉择与判断。叶嘉莹先生对陶渊明的这一段寻觅的过程,分析道:“自渊明诗中,我们就可深切地体悟到,他是如何在此黑暗而多歧的世途中,以其所秉持的注满智慧之油膏的灯火,终于觅得了他所要走的路,而且在心灵上与生活上都找到了他自己的栖止之所,而以超逸而又固执的口吻,道出了‘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的决志。

所以在渊明诗中,深深地揉合着仁者哀世的深悲与智者欣愉的妙悟。”朱光潜先生也谈道:“感情生活,正如他的思想一样,陶渊明并不是一个很简单的人。他和我们一般人一样,有许多矛盾和冲突;和一切伟大诗人一样,他终于达到调和静穆。我们读他的诗,都欣赏他的‘冲澹’,不知道这‘冲澹’是从几许辛酸、苦闷得来的。”

归田园后的陶渊明笔下经常出现日夕归鸟,这是为什么呢?陶学研究家逯钦立先生已然有所阐发:“窃谓鱼鸟之生,为最富自然情趣者,而鸟为尤显夫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推极言之,鸟与我同。鸟归以前,东啄西饮,役于物之时也,遂其性故称情。微劳无惜生之苦,称情则自然而得其生。

故鸟之自然无为而最足表明其天趣者,殆俱在日夕之时。既物我相同,人之能挹取自然之奇趣者,亦惟此时。则山气之所以日夕始佳,晚来相鸣之归鸟始乐,因为人类直觉之作用使然,要亦知直觉之所以有些作用,即合乎自然之哲理也。”鸟是自然的化身,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与宇宙自然相俯仰,此最为人类欣羡。因此它最易成为多情敏感的诗人笔下的意象。

篇5

关键词:陶渊明;唐代;诗酒文化;影响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5-0016-01

一、引言

中国诗酒文化的发展是与社会生产力密不可分的,魏晋之后的隋唐史称“盛世之治”,社会安定,生产力发展,既是中国酒文化的全盛时期,也是中国诗歌的全盛时期。在这样一种盛世里,诗人们创造出了一种唐人特有的诗酒浪漫情调,使酒文化在古典诗歌的巅峰时代流溢出了醉人的馨香,而陶渊明对后世诗酒文化的影响,也在唐代诗歌中展露无余。

偶然作六首(其四)——王维

陶潜任天真,其性颇耽酒。自从弃官来,家贫不能有。

九月九日时,空满手。中心窃自思,傥有人送否。

白衣携壶觞,果来遗老叟。且喜得斟酌,安问升与斗。

奋衣野田中,今日嗟无负。兀傲迷东西,蓑笠不能守。

倾倒强行行,酣歌归五柳。生事不曾问,肯愧家中妇。

此诗就是陶渊明生平的真实写照,嗜酒这一品性体现的淋漓尽致,他的天性放任,辞官归隐,家贫难得饮酒,有酒便饮的性情得到了后世的推崇。“九月九日时,空满手。中心窃自思,傥有人送否。白衣携壶觞,果来遗老叟。且喜得斟酌,安问升与斗。”这一典故出自萧统的《陶渊明传》,原文是“尝九月九日出宅边菊丛中坐,久之,满手把菊,忽值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归。”

二、陶渊明对唐代诗酒文化的影响痕迹

(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菊”和“东篱”成为了一种意象,但所表意境就各不同了。孟浩然在《九日怀襄阳》中道“谁采篱下菊,应闲池上楼。宜城多美酒,归与葛强游。”借“篱下菊”来表现出一种落寞孤寂,而非渊明的悠然自在,随后又说不如和酒友畅饮美酒来抒怀。白居易的《闰九月九日独饮》中说“黄花丛畔绿尊前,犹有些些旧管弦。偶遇闰秋重九日,东篱独酌一陶然。”从中美酒置眼前,还有熟悉的嘤嘤管弦音,偶逢闰九重阳日,悠然的在东篱下独饮,这与渊明的悠然是一致的,但提到重阳和“旧管弦”,诗的感情基调就带上了些许的伤感。此处的“东篱”不再是字面的意思,而是喻指诗人的隐居饮酒之所。在《家园三绝(其二)》中白居易写道“篱下先生时得醉,瓮间吏部暂偷闲。何如家酝双鱼榼,雪夜花时长在前。”“篱下先生”取自“采菊东篱下”指的是陶渊明,白居易在此是以陶自比,说明诗人推崇渊明饮酒的闲适与田园风。

(二)以陶渊明比人

当然,除了以陶渊明自比,也有诗人以陶渊明比友人,这些都从侧面反映了陶渊明追求自然崇尚自由精神的风度人格为世人所赞誉。以渊明比友人的是李白,他在《送韩侍御之广德》中写道:“昔日绣衣何足荣,今宵贳酒与君顾。暂就东山赊月色,酣歌一夜送泉明。”诗中的“泉明”指的就是渊明,因为唐高祖名讳“渊”,所以唐人诗文中的“渊明”多改称“泉明”。这首送别诗中,李白将友人韩侍御比作渊明,就完全说明了对渊明的赞誉。

(三)葛巾漉酒

《陶渊明传》中的“郡将尝候之,值其酿熟,取头上葛巾漉酒,漉毕,还复著之”就是陶渊明以头巾漉酒的真实写照,唐诗中便有“漉陶巾”这一词语的出现。王绩的《尝春酒》中有“野觞浮郑酌,山酒漉陶巾。但令千日醉,何惜两三春。”饮乡间美酒风度堪比汉代大师郑康成,滤酒以巾潇洒恰如东晋名士陶渊明,只想让自己想刘伶那样长醉千日不醒,怎么会为因此失去两三个春天而叹惋。此处“漉陶巾”既指滤酒用的巾,也代指陶渊明。白居易的《咏家酝十韵》中有句云:“酿糯岂劳炊范黍,撇篘何假漉陶巾。”此句中的“漉陶巾”就只是滤酒的布。

(四)杯中物

此外,陶渊明独创的“杯中物”也成了酒的代名词,也有化用为“尊中物”的。例如李白的《对酒忆贺监二首》中有“昔好杯中物,今为松下尘。”卢全的《解闷》云“人生都几日,一半是离愁。但有尊中物,从他万事休。”同时,因为陶渊明辞官归家著有《归去来兮辞》,“归去来”就成了辞官归隐的代名词,罗隐的《曲江春感》中就有“一船明月一竿竹,家住五湖归去来”这样的诗句,意为不如撑起竹竿载一船明月归隐五湖效仿陶渊明。《桃花源记》为世人所知后,“桃源”一词就成了隐居之地的代名词,钱起的《岁暇题茅茨》中就有“桃源应渐好,仙客许相寻”,说隐居之地一点点地变好,神仙一样的宾客相互探询。

三、结论

李白也好,杜甫也罢,唐代诗人或多或少的都会受到东晋诗人陶渊明的影响,不论行文用词,还是人生态度。诗的魅力自不必说,酒的魅力也不可挡,诗酒在一起于陶渊明就形成了他那旷世的恬淡自然,影响着唐代后世乃至今日的文人。

篇6

关键词:时间,生命意志,率真自然

 

一诗句法天成而语意透彻

据笔者统计,除《读山海经》等23首诗歌外,其余陶渊明作品中均有表达时间观念的词汇出现。范围从远古、到陶氏所在时代、再到“身后”的未来,都在其诗兴关照范围之内。

同时不同语,随时、随事、随句、随意自由选取,显示了其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表达当初、以前之义时,他分别用尝、曾、初、一(当初)、昔、往昔、畴昔、在昔、昔日等词语表达,对少年则用少时、少年、二六、十三、三四、弱龄、弱冠、少壮时等词语。早晨的表达方式也是多种多样,质朴而不单调,内里充满机巧。或则单用“翼翼归鸟,晨去于林”;或则变换词性“一日难再晨”;或则与“暮”对照使用,如“晨出肆微勤,日入负耒还”“晨耀其华,夕已丧之”文字整齐,表意连贯,明人王世贞说:“渊明托旨冲淡,其造语有极工者,乃大如思来,琢之使无痕迹耳”(《艺苑卮言》卷三);或则使用“晨+X”形式自由组合,或跟名词,或跟动词,内容丰富,简练传神,“晨兴”“晨风清兴”“林鸟喜晨开”“披褐守长夜,晨鸡不肯鸣”。梁代昭明太子萧统对陶渊明推崇备至:“其文章不群,词采精拔,跌宕昭彰,独超众类。抑扬爽朗,莫之与京,”①在此看来并非虚言。

运用古代乐律、天文历法与时间的对应关系表达时间。“日没星与昂,势翳西山巅”(《杂诗三首(其一)》)中“势”指星与昂运行的位置,这两句讲从太阳落山到天亮之前,充满了彻夜的惆怅,对羁役之厌突出了时间漫长。“和泽周三春,清凉素秋节”(《和郭主簿二首》(其二))后半句中“素秋节”,按古代五行之说,以金配秋,其色白,故又称素秋、素节、秋节。②以素秋、秋节二词叠用,即运用了五行术语,又帮助渲染了季节特有的氛围,寓有于无,诗人浑然不觉。

写景的同时暗含时间变化,如“白日沦西阿,素月出东岭”(《杂诗八首(其二)》)既有壮观场面以供审美,又提供了进一步想象的空间。拟人、借代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在“日月掷人去”中以岁月比拟做有生命的物体,把人无情地抛弃,怅惘顿生。“披褐守长夜,晨鸡不肯鸣”中“晨鸡”拟人化使用,语气轻松,而内有深意,与下文“孟公不在兹,终以翳吾情”衔接紧密。这些打破常规的词语使用,看似毫无做作之感,岂不知作者内里充满着多少的创作意趣或生命感悟。

运用衬字、叠字、倒置、省略、变换词性等手法突出时间关照,语言清晰流畅,活泼而不失沉稳,斧凿之音悄无声息。“人亦有言,日月于征”(《停云》)中“于”是个衬字,读之,“于”字声音延续起到了感情积淀的作用,与“征”的声音前后相连,吟哦情意,有强烈的岁月幽远沧桑之感。“斯晨斯夕,言息其庐”中“斯”字,衬字而已,却有强烈的时间节奏。“去去百年外,身名同翳如”(《和刘柴桑》)“迈迈时运,穆穆良朝”(《时运》)中“去去”“迈迈”“穆穆”以叠字方式,感叹时光易去,流逝不居,充满了动感。“春燕应节起”一句,诗人讲燕子随春天节气的到来飞舞,高明之处在于,把“春”字置于“燕”之前,以突出大自然“应节”而动的生机与活力,这是词语倒置的高妙之处。正如宋人程俱说陶诗“言出无言意,妙语自天与。譬如清冷渊,月湛不可取”(《读陶靖节诗》)。论文大全,生命意志。陶渊明也用改变词性的方式组词炼句,“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中“晨”,名词作动词使用,生动简练,蕴含着沉闷的无声感叹。论文大全,生命意志。

陶氏对时间观念的精准表达根源于“师自然”的宇宙价值观及“任真”的品性,表情达意容不得丝毫做作、囫囵之语,故其作品词汇多而细致、精确。无怪乎苏轼有言:“渊明诗初看若散缓,熟看有奇句。”(《冷斋诗话》引)。许学夷在《诗源辩体》中也说:“靖节诗句法天成而语意透彻,有似《孟子》一书。谓孟子全无意为文,不可;谓孟子为文,琢之使无痕迹,又岂足以知圣贤哉!以此论靖节,尤易晓也。”后人学陶诗者多不能得其真谛。“靖节诗甚不易学,不失之浅易,则伤于过巧”(许学夷语)。

二丰富的生命意志

陶氏作品自始至终高扬着强烈的生命意志。时间既可写景开篇,又可引发议论;既可忆事勉人,又可伤时感世;既可记录行迹,又可践行励志。

以寒、暑、晨、夕之景开篇,感发意志。“风雪送余运,无妨时已和”(《腊日》)点出时节已经暖和,为接下来的柳树、梅花美景之下衔觞赋诗做了铺垫。“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阴。凯风因时来,回飙开我襟。息交游闲业,卧起弄书琴。”(《和郭主薄二首》其一),夏天坐在屋前树荫下,凯风徐来,吹动衣襟,聊发泫然自得之志。论文大全,生命意志。作品读起来没有生疏阻隔之感,一方面在于由景入情,写时状物,勾画出最亮丽的生活色彩,之后“开我襟”、“衰周来”等过渡点选择得恰到好处,议论之语水到渠成;另一方面,以时间描写始,以真切之心把最真实的生命感受记述出来,使人读之如遇故人、促膝而谈一般。

生命消逝,人生空化。从时间角度观察人生、世事,多用道家术语、隐语指代,如“流幻百年中,寒暑日相推。常恐大化尽,气力不及衰”(《还旧居》),“孰若当世时,冰炭满怀抱。百年归丘垄,用此空名道!”(《杂诗》其八)“寒暑有代谢,人道每如兹”(《饮酒》其一)。很多大家在这方面有过精辟的论述,不再赘言。

回忆故事,缅怀人情。诗中有对少年穷苦的回忆,如“结发念善事,僶俛六九年。弱冠逢世阻,始室丧其偏”(《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有对朋友情谊的缅怀,“岁月眇徂,感彼行路”(《赠长沙公》);有对岁月飘忽,志气未行的感愤:“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杂诗八首》其二);还有对至情至爱的怀恋,“慈妣早世,时尚孺婴。我年二六,尔才九龄。爰从靡识,抚髫相成”(《祭程氏妹文》),《与子俨等疏》写“病患以来”亲人对他无微不至的照顾,充满了浓浓亲情。

歌颂志节,坚守己愿,多见诸其咏史诗。《咏荆轲》中“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本是“风萧萧兮易水寒”的另一种叙述,比之荆轲之辞,陶渊明更能在“逝”与“生”生命变换中体验这种悲壮。“其人随已没,千载有余情”中“已”与“余”,表明物理时间上已经消失,但他总是在关照一种永恒。“九十行带索,饥寒况当年。不赖固穷节,百世当谁传”(《饮酒》其二),没有坚守志节,就不能流传百世,儒家“君子固穷”及人生有三不朽的论断在陶渊明心中是深有影响的。论文大全,生命意志。“馁也已矣夫,在昔余多师”(《有会而作并序》),与其归隐后任何时事相比,“在昔”是陶渊明理想存活的年代。在陶氏意念中,“今朝”概念始终是负价值取向的。刘裕北伐占领长安后,陶氏也试图去中原地区感悟圣人行迹,但是他还是认为“愚生三季後,慨然念黄虞……关河不可逾”(《赠羊长史并序》),对时局的认识已经上升到一种时间标度,只有尧舜时代才有理想的世事,安贫固守是唯一出路。

在陶氏的诗序、赋、散文中往往提到作品所作时间,尤其值得注意。对时间的把握,在陶渊明自身价值观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论文大全,生命意志。他认为记载事情的缘由、经过、时间、地点是作品题中应有之意,于是在其诗歌序言中多有确切时间。《归去来兮辞》序中有“仲秋至冬”“乙巳岁十一月也”,《游斜川》序中说“悲日月之遂往,悼吾年之不留;年疏年纪乡里,以记其时日。”从记叙即意味着对生命负责任的态度而言,陶渊明作品中形成记叙式的思维惯性是合理之事。由此看来,高建新教授提出“以文为诗”始自陶渊明的说法是有道理的③。

对时间观念的把握,不仅展示了各种生命意志,也充分展示了其“直写己怀,不事雕饰”“道理精明,世事透彻”的为人为诗特色,唯此才能“语圆而气足”、“语简而意尽”,其为人与为诗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统一。

从以上对时间词语的分析看,陶渊明确有极其丰富的词汇储备和高超的驾驭能力,让我们体验表达方式上的丰富与华丽,而其诗歌的背景色则是陶渊明高昂的生命意志、“任真”的生命态度以及质朴的人文情怀。正如苏轼对陶渊明的评价:“渊明诗初看似散缓,熟看有奇句。论文大全,生命意志。……大率才高意远,则所寓得其妙,造语精到之至,遂能如此。似大匠运斤,不见斧凿之痕”。④

参考文献:

①萧统:《陶渊明集序》

②魏正申:《陶渊明集译注》,文津出版社出版,1994年版,第93页

③高建新:《“以文为诗”始于陶渊明》,《内蒙古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

④惠洪:《冷斋夜话》卷一

篇7

关键词:元明清陶瓷 青花装饰 图案

陶瓷装饰是审美功能、物质技术条件和艺术表现手法的综合体现,是科学技术与艺术形式的统一。青花装饰作为一种釉下彩绘图案装饰,是陶瓷装饰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元、明、清陶瓷是青花装饰最具典型的代表时期。下面就从这几个朝代青花装饰纹样的内容、形式和方法来解读青花装饰的艺术魅力。

元代青花瓷画与中国固有的建筑装饰,刺绣织锦图案以及中东伊斯兰地区的图案有密切联系,明代的青花瓷画,既使在盛行官窑刻板的图案花纹的同时也有一部分具有生活气息的民间青花瓷画出现,尤以官窑瓷处于低潮的正统、景泰、天顺三朝为突出。此后的成化、弘治各朝,其民窑青花瓷画承袭三朝余韵,也不乏清新之作。特别在万历朝后期,官窑制作趋于衰落,而民窑随着国内市场和外销需要的增长,有着较大的发展,其青花瓷的图案花纹摒弃了长期据以模仿的官窑蓝本,瓷画家们转而面向景德镇以外的地区。

任何艺术都具有它的内在美,例如明末清初青花瓷画的图案装饰,完全突破了历来规范化的约束,出现大量的写意花鸟、人物、山水以及各种大小动物题材的画面,构图精致、线条洒脱。时而逸笔草草,画境自然逼真;时而率意勾勒,人物神形兼备。像明崇祯时期,常见的吹箫引风图、达摩面壁图、秋水晚渡图、春江水暖图、枯石寒禽图、荷花鹭鸶图,有取法寻古陈老莲,用笔尖利秀润:有宛如山人,用笔减劲含蓄。明人谢肇涮解释说:“涛者,人心之感于物而声者也。”简言之,即人的情感的发抒。当然诗的艺术不同于其他艺术,它是致力于人类内心活动与情感的捕捉。自明代早期开始,青花瓷画就常见以古人诗意入画的。如“不恋污泥亦自香”的荷莲图;“暗香浮动不争春”的月影梅花;还有写照历史上高士隐居的故事题材,如陶渊明对菊,周茂叔爱莲,张骞泛槎等画面,充满着浓厚的生活,隋趣。明后期青花瓷器上的花鸟画题材,有许多都是画家们从日常生活中摄取而宋的趣味小景,在寥寥几笔的一枝梅花、榴花式牡丹上添上一只栖息枝头引吭高歌的小鸟,在荷池一角,沙町一隅,却又画上游禽一对, 飞雁数只,使构图于简洁中见情趣,诗意盎然,洒脱自如。青花瓷画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效果,是由于制瓷人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画家以情入画,焉能不美。不仅如此,瓷艺家们有时还将绘画、书法巧妙融为一体,达到出神入化的境地, 譬如民间大众向往的“福”“禄”“寿”“喜”本是不合瓷画要求的东西,但瓷艺家经过巧妙的艺术构思,居然也将其纳入了青花瓷画之中,并使其升华为具有装饰美的形象。像嘉靖、隆庆、万历时期常见用松枝组成的“福”“寿”图案,万历天启年间的灵芝托“寿”、灵芝托“喜”的画面,就这样寓意吉祥,别具一格的民间风俗画。从明代,青花瓷画的绘画题材有着不少的创新,例如,在风俗画中,“婴戏”是其中一个重要题材,古代画家都喜欢以儿童生活情景作为绘画题材,除了少数几位名家作品外,大多数的儿童画都失去了儿童该有的天真稚气,但是在明清青花瓷画上却留下了不少从各个角度去描绘儿童生活的作品,画面生动活泼,逗人喜爱。像常见的捉迷藏图、放风筝图、斗蛐蛐图、玩花灯图、蹴鞠图、习武图以及对弈图都画得极其逼真传神,娃儿行乐玩耍的场面大都安排在古典园林之中,有动有静,章法分明。画面上的儿童好象就在我们身边嬉戏玩耍的小孩一样,纯真自然,亲切可人,可谓我国古代儿童画之杰作,再如“舞容闲婉,曲有姿态”的我国古典舞蹈,往往与农事庆典有关,每当春种秋收,祭祀天地,婚丧嫁娶,人们都闻歌起舞,尽情宜泄,而这些内容也都经常出现在青花瓷画上。

篇8

?延之《陶徵士??K序》,是??陶?Y明的人描??陶?Y明的唯一今存文?,具有珍?的?v史、思想和文?W?r值。?延之是陶?Y明的?从眩?又?刃耐??|?x、痛???⒃4圻保?虼四芡?榈夭t解陶?Y明在?x宋之?的政治品?。?延之《陶徵士??K序》“有?x徵士陶?Y明”的??,表?了陶?Y??同?x朝、是?x?民,不?可?⑺巍⒕芙^??⑺魏献鞯氖??,?延之及陶?Y明生前友好?予陶?Y明“靖?徵士”的??,表?了陶?Y明?允?x?民的政治?操。《陶徵士??K序》?述了陶?Y明??⑺握?嗾??o道的判?啵???出了陶?Y明澹泊心、自由心?氐子X悟的形象,?苦地?氖鹿??途??以?持生活的形象,以及密切?注???政治,告?朋友直言不?的形象。

??字:?延之 《陶徵士??K序》 陶?Y明 政治品?

abstract: yan yanzhi, tao yuanming’s bosom friend, writes tao zheng shi lei bing xu(《陶徵士诔?K序》), which is the only existent literature of describing tao yuanming by his friends, and so the article has precious values in history, ideology and literature. as yan yanzhi sympathizes with dongjin dynasty and resents liuyu’s usurpation and regicide, he is able to understand tao yuanming’s political personality during the period between jin and liusong dynasties. the title  “you jin zheng shi tao yuanming”, adopted by the writer in this article, indicates the fact that tao yuanming claims himself as a loyal citizen of jin dynasty although it has been replaced by liusong dynasty, and the fact that he does not approbate liusong dynasty and so refuses to cooperate with it. “jing jie zheng shi”, a title given after his death by tao yuanming’s friends, including yan yanzhi, reveals that tao yuanming has been holding onto the political personality as an offspring of people in jin dynasty. the literature of tao zheng shi lei bing xu not only narrates tao yuanming’s opinion on political corruption in liusong dynasty, but also depicts tao yuanming as a person who has many specific characters: yearning for liberty with indifference to fame and wealth, engaging hard in both cultivation and weaving in order to make a living, paying close attention to current politics, and giving his friends direct cautions with neither hesitation nor taboos.

key words: yan yanzhi tao zheng shi lei bing xu tao yuanming

political personality

目?

一、陶?之交?

二、?延之在?x宋之?的真???B度

三、《陶徵士??K序》“有?x徵士陶?Y明”之???

“靖?徵士”之??

四、《陶徵士??K序》之微言

五、《陶徵士??K序》所描述的陶?Y明形象

宋?延之《陶徵士??K序》:

夫?玉致美,不?槌刳蛑??;桂椒信芳,而非?@林之??。?其?飞疃?眠h哉??云殊性而已。故?o足而至者,物之藉也;?踵而立者,人之薄也。若乃巢、由之抗行,夷、皓之峻?,故已父老?颉⒂恚?O?周、?h。而?世浸?,光?不?伲?潦馆既A??],芳流歇?,不其惜乎!?今之作者,人自?榱浚??茁吠?m,?途殊?者多矣,?所以昭末景、泛?波乎?

有?x徵士?り?陶?Y明,南?[之幽居者也。弱不好弄,???素心。?W非???,文取指?。在?不失其寡,?言愈?其默。少而?苦,居?o?W妾,井臼弗任,藜菽不?,母老子幼,就?勤?T。?惟田生致?之?,追悟毛子捧檄之?选3蹀o州府三命,後?榕?闪睿?啦慌嘉铮??官?暮谩K炷私怏w世?,?志?^外,定?深???妒呛踹h。灌畦鬻蔬,?楣?~菽之祭;????,以充?粒之?。心好?????肪频隆:????伲?统墒?纭4??^??羝临F,家人忘?者?e?有?徵著作郎,?疾不赴。春秋六十有三,元嘉四年某月日,卒於?り??柴桑里。

近?悲悼,?士??椋?つ????韬羰缲?!夫??以??,名由?高,苟允德?,??何算焉?若其???妨罱K之美,好廉克己之操,有合《?典》,?o愆前志,故??友好,宜?曰靖?徵士。

其?曰:

物尚孤生,人固介立。?伊?r遘,曷云世及?嗟乎若士,望古?集。?此洪族,蔑彼名?。睦?之行,至自非敦。然?之信,重於布言。廉深???,?夷粹?亍:投?芫??┒?环薄R朗郎型????r?t?,有一於此,?煞悄?谩XM若夫子,因心?理。畏?s好古,薄身厚志。世霸??,州壤推?。孝惟??,道必?寻睢H酥??停?话?还А>敉?率浚??等上?。度量??,?退可限。?卿??官,稚?自免,子之悟之,何早之辨。??《?w?怼罚?叩釜?善。亦既超?纾?o?非心。汲流??t,葺宇家林。晨??暮?,春煦秋?。???Y卷,置酒弦琴。居?淝??,躬兼?病。人否其?n,子然其命。??就?,?延?聘。非直明也,是惟道性。??斡流,冥漠?笫?J朐婆c仁,??疑明智。?天?高,胡愆斯??履信曷?{,思?何置?年在中身,?惟?疾。?化如?w,?凶若吉。???L,?祠非恤。?延母K,?押烷L?。?韬舭г眨【词鼍腹?,式尊?占:“存不??,?]?o求?。省??s?,?哀薄?俊T馊酪源???岫?埂!?韬舭г眨?o:p>

深心追往,?情逐化。自??介居,及我多暇。伊好之洽,接??舍。宵???憩,非舟非?。念昔宴私,??相?:“?正者危,至方?t?。哲人卷舒,布在前?。取?不?,吾?子佩。”????愀然,中言而?:“??速尤,迕?先蹶。身才非??,?s?有歇。”徽音永矣,?箴余???韬舭г眨∪恃啥?K,智焉而?馈G?浼?],展禽亦逝。其在先生,同?m往世。旌此靖?,加彼康惠。?韬舭г眨?font color=#ff9900>[1]

?延之是陶?Y明的?从选n?延之《陶徵士??K序》,是??陶?Y明的人描??陶?Y明的唯一今存文?,具有珍?的?v史、思想和文?W?r值。除唐六臣《文?》?以外,?v??︻?《?》的研究甚少,其?r值?有待?一步??。

?於陶?Y明在?x宋之?的政治品?,自?沈?《宋??ぬ???鳌酚?述陶?Y明??x?民以後,?v代?W者多表示?同。?代以?恚?t??分歧,??樘?Y明品格超然,不在乎?x宋之?的政治???,?o所?是非的看法,似已成?橹髁鳌5?牵?o有?解陶?Y明在?x宋之?的政治?B度,才能?解此一段文?W史的真??。

根??妒鼍啤贰ⅰ蹲x史述》等陶?及《世?新?》等史料可知,在陶?Y明及??r人心目中,?|?x再造,君臣?心合力,抗?外侮,使南中??煌鲮段搴??|?x明帝?王?Ь?寄?蛘?娣词∥?x早期的?暗?v史,表示?M愧,??出一?政治自新的?B度;在中??鹘y?r值尺度衡量下,?|?x再造?r期的?些政治行?椋?允钦?蔚赖轮?w?(用今?表之,即政治合法性的取得)。而?⒃4?x之?o道,?t不?H在於沿?魏?x以?泶?Z之故事,尤在於首先?篡弑之?豪?9侍?Y明及??r人,往往?驯???|?x?缤觥⑼???⒃4圻钡男那?font color=#ff9900>[2]。

本文?M考察?延之?陶?Y明之交?,?延之在?x宋之?的真??政治?B度,?《?》所??坝?x徵士陶?Y明”之??、“靖?徵士”之??,?《?》所含藏的一系列政治微言,及其所描述的陶?Y明形象,旨在通??份??人的???,?一步?解陶?Y明在?x宋之?的政治品?。不?之?,期待方家指正。

一、陶?之交?

陶?Y明、?延之交?甚深。此是中???W史上之一段佳?。

《宋??肪砭攀??短???鳌罚?o:p>

先是,?延之??⒘?彳?功曹,在?り?,???情款。後?槭及部ぃ???,日日造??,每往必酣?致醉。?去,留二?????,??悉送酒家,稍就取酒。[3]

《文?》卷五十七?延年《陶徵士??K序》唐李善?引宋何法盛《?x中???罚?o:p>

延之?槭及部ぃ?澜??り?,常??Y明舍,自晨?昏。及?Y明卒,延之?檎C,?O其思致。[4]

案:根??陨鲜妨嫌??,陶?Y明、?延之的交往,前後有?啥龋?允窃?x安帝?熙元年(405)?Y明??官?w??り?(今江西九江)之後。?《?》最後一段文字,回??二人之交往,其中?晒?文字,?分?e是此?啥冉煌???述。

陶?第一度交往,是在?熙十一年(415)至十二年,如《宋??ぬ???鳌匪?觥邦?

延之??⒘?彳?功曹,在?り?,???情款”。此度交往?r???,因?檠又?┞??り??一年左右[5],故可??Y明?娜?硗??踔帘揉?而居,聚?甚多。?《?》“自??介居,及我多暇。伊好之洽,接??舍。宵???憩,非舟非?”一?文字,即指此度交往。?r?在?x世,延之亦?H三十二、三?q,?世尚未甚深。

第二度交往,是在宋武帝永初三年(422)延之被?出?槭及玻ń?V西桂林)太守道??り??r,??Y明延?桓留?[6]。此度交往?r??短,因?檠又?歉叭温愤^?り?,但也不至於太?}促,至少有?滋?r???Y明天天聚?,如《宋??ぬ???鳌匪?鲅又??槭及部ぃ???,日日造??,?巴?睾??致醉”,及宋何法盛《?x中???匪?觥把又?槭及部ぃ?澜??り?,常??Y明舍,自晨?昏”。?r延之三十九?q,已??v?⒃4?x弑帝、延之??]陵王?真及???遭?喑疾录啥?毁H出等??遗c??人命?之?嫔?∽?。?扇私徽??热荩?噍^?去深刻。?《?》“念昔宴私,??相?:‘?正者危,至方?t?。哲人卷舒,布在前?。取?不?,吾?子佩。’????愀然,中言而?:‘??速尤,迕?先蹶。身才非??,?s?有歇’”一?文字,?指此度晤?。

??先生《?延之年?》以“自??介居”至“?s?有歇”??,??椤八?援?指此?赡辏?x熙十一至十二年)中情事” [7],似未注意到其中“念昔宴私”以下??榱砥鹨还?。此?所??Y明“哲人卷舒,布在前?”之?,是用《??》“邦?o道,?t可卷而?阎?敝?洌?硎粳F??政治“邦?o道”;?Y明“?正者危”,“迕?先蹶,身才非??,?s?有歇”之?,是指延之政治?境??憾?行悦?kU。??端??肪砥呤??额?延之?鳌芳跋嚓P文?,延之在?x?r一路???K?o性命之虞,入宋後得罪?嘁?加行悦??荩?]陵王?真?明?畚牧x,????、?延之交好?常,及永初元年?⒃4?x?r?真意色不??,引起?喑夹炝w之等猜忌,永初三年?⒘x真、??、延之?出,即是有性命之虞。?真、??後?硐柔峋惚?⑺?⒑Γ?伙@然,?Y明?些??所指情事皆?是在宋?r而非?x?r。由此可知,?《?》自“念昔宴私”至“?s?有歇”一?文字,?是指宋永初三年之晤?而非指?x?r之晤?。

?Y明於延之,????友之?。?《?》述?Y明告?延之云“吾?子佩”,即可表明此?。延之佩服?Y明,是由於?Y明的第一等人品和第一等文?W成就。?Y明??延之,?是由於延之正直真?的人品,和?艹龅奈?W才?。

?《?》??r?Y明人品,云“若乃巢、由之抗行,夷、皓之峻?,故已父老?颉⒂恚?O?周、?h”,又云“道必?寻睢保?衷啤胺侵泵饕玻?俏┑佬浴保?衷啤叭恃啥?K,智焉而?馈G?浼?],展禽亦逝。其在先生,同?m往世”,可??《?》是用道和?v史的?O高???碓u?r?Y明,???Y明是第一等人品。

?《?》?然未??Y明的文?W成就作出直接??r,????t是以妙用?Y明?文大量今典的特殊方式,??Y明的文?W成就作出了??r。?《?》“夷、皓之峻?”,“夷、皓”用?Y明《感士不遇??K序》“故夷、皓有安?w之?U”[8],“峻?”用?Y明《?酒》第二首“不?固??,百世???鳌?font color=#ff9900>[9],及《??士》第五首“至德冠邦?,清?映西?”[10];?《?》“南?[之幽居者”,“南?[”用?Y明《述酒》“素??修渚,南?[?o??”[11],及《?酒》第五首“采菊?|?下,悠然?南山”[12],“幽居”用?Y明《答??④?》“我??幽居士,?o??|西?”[13],及《答??④??K序》“??o他好,?肥怯木印?font color=#ff9900>[14];?《?》“弱不好算,???素心”,用?Y明《?w?@田居》“少?o?俗?”[15],及《移居二首》“?多素心人,?放c?党肯Α?font color=#ff9900>[16];?《?》“後?榕?闪睿??官?暮谩保??Y明《?w去?碣廪o》“彭?扇ゼ野倮铩保?熬烊挥?w?e之情,何?t??性自然,非???所得”,“?L?娜耸拢?钥诟棺砸郏?妒??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自免去?”[17],及《??士》第五首“即日??其官”[18];?《?》“心好?????肪频隆保?靶暮卯???保??Y明《移居二首》“奇文共欣?,疑?相?析”[19],及《五柳先生?鳌贰昂米x???磺笊踅猓?坑??猓?阈廊煌?场 [20],“性?肪频隆保?芍^用?Y明?文之典甚多,如《止酒》“平生不止酒,止酒情?o喜”[21],《九日?居》“酒能?百?]”[22],《?酒》第十四首“酒中有深味”[23],及《五柳先生?鳌贰靶允染疲?邑?,不能常得,??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期在必醉”[24];?《?》“物尚孤生,人固介立”,“孤生”用?Y明《?酒》第四首“因值孤生松,?眶邕b??w”[25],“人固介立”,用?Y明《戊申?q六月中遇火》“??抱孤介,奄出四十年”[26],《??士》第六首“介然安其?I,所?贩歉F通”[27],及《?酒》第十九首“遂?介然分,?死?w田里”[28];?《?》“望古?集”,用?Y明《和郭主簿二首》“??望白?,?压乓缓紊睢?font color=#ff9900>[29];?《?》“畏?s好古”,用?Y明《感士不遇?》“望?唐而永?U,甘??以??s”[30],及《五柳先生?鳌贰安荒?s利”[31];?《?》“子之悟之,何早之辨”,用?Y明《?w去?碣廪o》“??迷途其未?,?今是而昨非”[32],及《感士不遇?》“彼?人之善?,乃逃?而?w耕”(悟者,?也)[33];?《?》“??《?w?怼罚?叩釜?善”,用?Y明《?w去?碣廪o》“?w去?碣猓??@?⑹?胡不?w”[34];?《?》“汲流??t,葺宇家林,晨??暮?,春煦秋?”,用?Y明《自祭文》“含?g谷汲,行歌?薪,翳柴?,事我宵晨”[35],及《?w?@田居》“?荒南野?,守拙?w?@田,方宅十??,草屋八九?,榆柳?後?,桃李?堂前。??徇h人村,依依墟里??”[36];?《?》“???z卷,置酒弦琴”,用?Y明《和郭主簿二首》“息交???I,?起弄??佟?font color=#ff9900>[37],《答??④??K序》“衡?之下,有琴有???d????,爰得我?省?font color=#ff9900>[38],《始作???④??曲阿作》“弱?寄事外,委?言谇???font color=#ff9900>[39],及《?w去?碣廪o》“?非??韵?n”[40];?《?》“非直明也,是惟道性”,用?Y明《感士不遇?》“咨大?K之受?猓?嗡谷酥?????神智以藏照,秉三五而垂名”(受?庵?`,是?道性)[41];?《?》“?化如?w”,及“?情逐化”,用?Y明《形影神》?“?浪大化中,不喜亦不?郑??M便??,?o?酮?多?]”[42],及《?w去?碣廪o》“聊乘化以?w?,?贩蛱烀?娃梢伞?font color=#ff9900>[43];?《?》“宵???憩,非舟非?”,用?Y明《停?》“?言?讶耍?圮?靡?摹?font color=#ff9900>[44];?《?》“仁焉而?”,用?Y明《??士》第四首“朝?仁?生,夕死?秃吻蟆?font color=#ff9900>[45]。?有??Y明?文?壑?辽睿???至深,才能妙用?Y明?文大量今典如此?甘臁①N切,如?导艺洹4???是延之??Y明文?W成就之?O高??r[46]。

何法盛《?x中???费裕骸凹?Y明卒,延之?檎C,?O其思致。”延之如果不是??Y明?文?壑?辽睢???至深,何能如此“?O其思致”。

?延之是陶?Y明的??人。?《?》所描述的陶?Y明品格,?碜杂H眼???Y明其人,和熟??Y明?文作品。

二、?延之在?x宋之?的真???B度

?解?延之在?x宋之?的真???B度,?注意三件事??。第一,是自?x恭帝元熙元年(419)至宋武帝永初三年(422)??延之、?????]陵王?真的交?[47],及?真、???刃姆??⒃4?x的?B度。第二,是宋文帝元嘉四年(427)?延之所作《陶徵士??K序》?及陶?Y明在?x宋之?的政治品?的微言。第三,是元嘉十三年(436)?延之拒??⑴c?⑺翁??蔚??x恭思皇后?行的葬?。

《宋??肪砥呤??额?延之?鳌罚骸

?延之字延年,琅邪?沂人也。……後?④?、???仁?⒘??樾?④?,因?主簿,豫章公世子中?行?④?。……宋??ǎ?畛`??之??椴┦浚?赃w世子舍人。高祖受命,?太子舍人。……徙尚??x曹郎,太子中舍人。……

?]陵王?真?好??,待接甚厚,徐?之等疑延之?橥??,意甚不??。少帝即位,以?檎?T郎,兼中???め?T外常侍,出?槭及蔡?亍!??o:p>

元嘉三年,?之等?,徵?橹??汤桑?まD太子中庶子。?之,?步兵校尉,……??⒄俊⒁缶叭?.?要任,意有不平,常云:“天下之?眨???天下共之,?一人之智所能?了!”?甚激?P,每犯?嘁?V^湛曰:“吾名器不升,?由作卿家吏。”湛深恨焉,言於彭城王?康,出?橛兰翁?亍Q又?踉??,乃作《五君?》以述竹林七?,……?自序也。湛及?康以其?旨不?,大怒,?r延之已拜,欲黜?檫h郡,太祖??康?曰:“降延之?樾“畈徽??兄^其在都邑,??游锴椋?镞^彰著,亦士庶共悉,直欲?代,令思愆里?。??筒汇????往?|土。乃志?恕,自可?事?治。殷、?⒁庀?o?也。”乃以光??燔?仲?代之。

延之?仲?世素不?f,屏居里巷,不豫人?者七?。……?x恭思皇后葬,???百官,湛之取?熙元年除身,以延之兼侍中。邑吏送??,延之醉,投??於地曰:“?延之未能事生,焉能事死!”[48]

唐?嵩《建康???》卷十二宋太祖文皇帝元嘉十三年:

秋七月己未,零陵王太妃?氏殂,追崇??x皇后。九月……辛未,附葬?x思恭皇后於?_平陵,?湮镆蝗?x典。有司求?x除身以兼葬?,?r前永嘉太守?延之?U?於家,??取延之兼侍中,延之投??於地曰:“?延之未能事生,焉能事鬼!”遂不行。[49]

《宋??肪砹??弧段淙?酢?]陵孝?王?真?鳌罚?o:p>

年十二,?谋闭鞔筌???安,……及?中平定,高祖?欲?|?,而??⑿幸奂染茫?逃?w?,止留偏?ⅲ?蛔沔?固人心,乃以?真行都督雍?銮厝?葜??|平?河北三郡??事、安西?④?、??西戎校尉、雍州刺史,太尉???④?京兆王修?殚L史,委以?中之任。高祖?⑦?,三秦父老??流涕?曰:“??民不沾王化,於今百年矣,始睹衣冠,方仰??伞iL安十陵,是公家??墓,咸??m殿?登чg,是公家屋宅,舍此欲何之?”高祖?橹??唬?科┰唬骸笆苊??ⅲ?坏蒙昧簟8兄T君?俦局?猓?窳舻诙?海?钗奈滟t才共?此境。”??,自?塘x真手以授王修,令修?唐渥有?O手以授高祖。……及置?|秦州,父老知?o?徒?略?右、固?中之意,咸共?U息。而佛佛

?寇逼交至。……高祖遣?④?朱?石替?真??中,使?真?兵疾?w,……?追兵果至,??等f匹,……至青泥,後?大?。???x真在前,故得??蛋偃吮忌ⅰH漳海??不?透F追。?真?左右相失,?逃草中。中兵?④?段宏?悟T追?ぃ??道叫?荆?x真?其?,出就之,曰:“君非段中兵邪?身在此。”宏大喜,?之而?w。?真?宏曰:“今日之事,??o算略。然丈夫不?此,何以知??。”……

永初元年,封?]陵王,食邑三千?簦?奇??|城。高祖始?阼,?真意色不??,侍?博士蔡茂之??其故,?真曰:“安不忘危,休泰何可恃。”明年,?司徒。高祖不豫,以?槭钩止?、侍中、都督南豫豫雍司秦?K六州??事、???④?、?府?x同三司、南豫州刺史,出??v?,未之任而高祖崩。

?真?明?畚牧x,而???o德?I。??郡???、琅邪?延之、慧琳道人?K周旋?常,云得志之日,以??、延之?樵紫啵?哿?槲髟ブ荻级健P炝w之等嫌?真???、延之?酷蜻^甚,故使范晏?娜萁渲?Ax真曰:“??空疏,延之隘薄,魏文帝云?能以名?自立者。但性情所得,未能忘言於悟?,故?之?耳。”……而少帝失德,?之等密??U立,?t次第??诹x真,以?真??,不任主社稷,因其?少帝不?f,乃奏?U之,……乃?U?真?槭?耍?阈掳部ぁ!??捌蕉?炅?鹿镂矗?w之等遣使?⒘x真於徙所,?r年十八。[50]

《宋??肪砹??摺吨x???鳌罚

???,?郡?夏人也。祖玄,?x???④?。……?封康?饭??骋厝??簟!??咦媸苊??倒??楹睿?骋匚灏?簟F?樯ⅡT常侍,?太子左?率。……?]陵王?真少好文籍,???情款?常。少帝即位,?嘣诖蟪迹?`???扇?同,非??陶??就叫炝w之等患之,出?橛兰翁?亍!???榕R川?仁罚?又戎卸???T诳み[放,不?永嘉,?橛兴舅?m。司徒遣使?州?氖锣?望生收??,???啼?望生,?兵叛逸,遂有逆志。?樵?曰:“?亡子房?^,秦帝???u。本自江海人,忠?感君子。”追?禽之,……太祖?於?V州行??市刑。?死作?曰:“???o?生,李?I有??。嵇公理既迫,霍生命亦??。?D?D?R霜?,???_?菌。邂逅竟?缀危?薅谭撬??K托淖杂X前,斯痛久已忍。恨我君子志,不?岩上泯。”?所???佟⒗?I,?前?子房、??之意也。?r元嘉十年,年四十九。[51]

案:第一,由?]陵王?真少年?r?⑴c?x安帝?熙十三年(417)?x???崆厥?烷L安的北伐,?眼看?三秦父老哭?思念王化、盼望王??的情景,??v?熙十四年被夏赫?勃勃??。?錾?胨馈⒉蓍g幸免的??,及?真所?“今日之事,??o算略,然丈夫不?此,何以知??”,可知?真是?倪@些撼?尤诵牡挠H身??v,深知?r代之??,能反省自己之不是,其?槿苏?保?兄?狻⒂衅髯R。由“?真?明?畚牧x”,“?]陵王?真?好??,待接(?延之)甚厚”,“?]陵王?真少好文籍,???情款?常”,?t可知?真少年?r代那些撼?尤诵牡挠H身??v,?他後?懋?常??壑??鹘y文化,有密切??S。?真是?漠?乎?こ5挠H身??v?斫邮苤??幕?模?虼顺惺苤??幕??袒?跎睢?o:p>

第二,?真承受中??幕?袒?跎睿?c???、?延之的影??椭??忻芮嘘P?S。故此三人之友?,具有共同的文化教?和理想,非同?こ=缓每杀取?o:p>

第三,由永初元年(420)?⒃4?x?r“?真意色不??,侍?博士蔡茂之??其故,?

真曰:‘安不忘危,休泰何可恃’”,可知?真?刃姆?ζ涓复?x。

??真意色不??,茂之??其故,?真所?“安不忘危,休泰何可恃”,乃是?真引起警惕,掩?真情之?。

?真?刃姆?ζ涓复?x,是由於?鹘y的是非立?觯?怯伸?槿苏?保?钍苤??幕??甜B。????到,魏?x南北朝?r期,篡?Z者之??籴彷?不?M前?的行?椋?K非?有?]陵王?真。在?真之前,即有?|?x明帝?λ抉R氏篡魏的?暗?v史表示羞?u。

第四,由元嘉十年(433)???拒捕?“?亡子房?^,秦帝???u。本自江海人,忠?感君子”,及《???》“???o?生,李?I有??。嵇公理既迫,霍生命亦??”,可知???刃耐???⒃4?x,其屈身仕宋??非心甘情?。

第五,永初元年?⒃4?x,永初二年?⒃?⒑?x恭帝,?K?造了恭帝善?、自己?楣У叟e哀的?重?局[52];由元嘉十三年(436)?⑺翁??蔚匾园俟??x恭思皇后?行葬?,命?延之?⒓樱?又?俗硗??於地曰“?延之未能事生,焉能事死”,可知?x亡十六、七年?恚?又?刃氖冀K同情?|?x、痛???⒃4圻保?K?樽约罕?x仕宋而深感?M愧,其屈身仕宋,??非心甘情?。

《?》云:“?其有之,是以似之。”[53]可以接着?,唯其有之,是以知之。?然?延之未能?到象陶?Y明那?硬慌c?⑺握?嗪献鞯木辰纾???刃囊?延型??|?x、痛???⒃4圻钡男那椋?虼四芡?榈夭t解和?述陶?Y明在?x宋之?的政治品?。

魏?x南北朝?r期篡?Z?仍,但??Q不表示在??r篡?Z就被人??看?T了。?x宋之?,?Y明、?真、??、延之?刃姆??⒃4?x,即是突出例?。在此漫?的政治黑暗?r期,人的是非之心、不甘屈服之心,仍不?如?,有如?夜中的一?光明。

三、《陶徵士?》“有?x徵士陶?Y明”

之??? “靖?徵士”之??

陶?Y明以宋元嘉四年(427)十一月左右卒於?り?(?下文)。延之於元嘉三年自始安太守?京??(今南京)任中??汤桑??樘?又惺?印⒉奖?N荆?敝猎?问?荒昝夤倨辆蛹抑?font color=#ff9900>[54]。延之《陶徵士??K序》,?作於元嘉四年十一月以後不久在朝廷任??r。

?⑺握?嘁杂莱醵?辏ǎ矗玻保?⒑?x恭帝於秣陵(今南京)[55],元嘉元年(424)?⒑?]陵王?真於新安(今浙江淳安西),元嘉十年(433)?⒑χx??於?V州(今?V州)。在?⑺握???暴?治下,??r著述?及?x宋之?,?莶荒懿?裼梦⒀员磉_方式。陶?、?《?》中之所以多微言,原因在此。

?《?》中的微言,包括比?明?的??、??,和比??晦的??事。

1.“有?x徵士陶?Y明”之??:表?了?Y明??x?民、不?可?⑺蔚氖??

?於徵士之??。

《六臣?文?》卷六十?任?P《?竟陵文宣王行?睢贰搬缡?⑼A???逗庠馈本涮?窝??]:

徵士,?德高徵而不就,皆曰徵士也。[56]

宋郭知?《九家集?杜?》卷二十九《寄常徵君》“徵君晚?旁??m”句引宋王洙???即?忠臣?[57]:

徵君者,以其曾?槌?⒍Y聘而不起,故?之徵君也。[58]

由是可知,至?六朝以後,徵士、徵君,通常是指???怀?⑨缙?楣俣?痪椭?[士[59]。

?一步?,?鹘y?徵士?槟吵?缡浚??Q於?煞N情?r:第一,徵士生存年代是在某一朝代之?龋??怀?⑨绫伲??椒Q?槟吵?缡俊5诙??缡可?婺甏?缗f新???朝代,在?新???朝代皆曾被徵辟,?t?某朝徵士???是取?Q於其?δ吵??J可。如徵士?εf新???朝代皆表?可,?t冠以新朝之名?之。例如陶?Y明、周?之皆??v?x宋???朝代,皆在?x宋???朝代被徵辟,陶?Y明?可?x,不?可宋,周?之?t??x宋???朝代皆?可之,故?延之《陶徵士??K序》?陶?Y明?椤?x徵士”,唐?德明《?典?文》、成伯?《毛?指?》?周?之?椤八吾缡俊薄?o:p>

?於“有?x徵士陶?Y明”之??。

?延之《陶徵士??K序》:

有?x徵士?り?陶?Y明。

又:

春秋六十有三,元嘉四年某月日,卒於?り??柴桑里。

《宋??肪砭攀??短???鳌罚?o:p>

?榕?闪睿???庥【R去?,?《?w去?怼贰!??x熙末,徵著作佐郎,不就。[60]

梁??《陶?Y明?鳌罚?o:p>

元嘉四年,??歪缑???洹?font color=#ff9900>[61]

唐?嵩《建康???》卷十二宋太祖文皇帝元嘉四年十一月辛未:

散?常侍?子真?豫章雷次宗、?り?陶??、南郡?⒛???K?者也。[62]

唐白居易《?陶公?宅》?:

垢?m不?@玉,??不啄膻。?韬籼站腹?,生彼?x宋?。……?徵竟不起,斯可?真?。[63]

宋朱熹《?治通??目》卷二十四宋文帝元嘉四年冬十一月:

?x徵士陶??卒。[64]

朱熹《楚?集?·楚?後?》卷四陶?Y明《?w去?磙o第二十二》:

後以?⒃?⒁?x祚,?u事二姓,遂不?褪耍?挝牡?r,特徵不至,卒?靖?徵士。[65]

案:??《陶?Y明?鳌份d“元嘉四年,??歪缑???洹保?c?嵩《建康???》?元嘉四年十一月散?常侍?子真??者陶??,?r?、事??相合,?是指同一件事。朱熹《?治通??目》?元嘉四年冬十一月“?x徵士陶??卒”,?是?⒆C《建康???》???《陶?Y明?鳌匪?鞒龅木C合判??font color=#ff9900>[66]。

白居易《?陶公?宅》述?Y明“?徵竟不起”,?Y明?w?後正式被徵辟而不起,今?於早期文???者,?有?x?熙末徵著作佐郎而不就一事,故白居易所言“?徵不起”??另有所指。朱熹《楚?集?》述?Y明在“宋文帝?r,特徵不至”,?是指宋文帝?r、元嘉四年十一月?子真???Y明以前,先已有特徵?Y明而不至一事。然?t白居易述?Y明“?徵不起”,?是指此事而言。但今?o早期文?可?徵考,?橹?慎起?,本文?Υ耸鹿们掖嬉桑?翰灰源耸伦?檎?述依???o:p>

陶?Y明在?x代曾被徵辟?橹?髯衾啥?痪停??⑺?t?⒂嗅缑??洌??t?延之?“有?x徵士?り?陶?Y明”,看似是自然的事,因??⑺嗡坪跎形凑?结绫偬?Y明。???情?r?t?K非如此??巍?o:p>

《宋??肪砭攀??短???鳌罚?o:p>

??弱年薄宦,不??去就之?,自以曾祖?x世宰?,?u?颓?磲岽??愿咦嫱?I?u隆,不?涂鲜恕?font color=#ff9900>[67]

梁??《陶?Y明?鳌罚?o:p>

江州刺史檀道???蛑??扰P瘠?有日矣。道??^曰:“?者?世,天下?o道?t?,有道?t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υ唬骸??也何敢望?,志不及也。”道???以粱肉,麾而去之。[68]

宋?侨?堋短站腹?先生年?》宋文帝元嘉三年:

是?q五月,檀道??榻?荽淌贰1?鞣Q:“道???颍????以粱肉,麾而去之。” 然本?鬏d此在?殒???④?之前,以《道??鳌房计?q月,知史?也。[69]

《宋??肪砦濉段牡郾炯o》元嘉三年:

春正月丙寅,……遣中??到??⒄鞅?④?檀道????州刺史?晦。[70]

又:

二月戊辰,到??⑻吹??笃浦x晦於??。……己卯,擒晦於延?,送京??伏?。……夏五月乙未,以征北?④?、南?贾荽淌诽吹??檎髂洗?④?、江州刺史。[71]

篇9

关键词:颈动脉斑块晕厥颈动脉窦按压试验病因

中图分类号:R543.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7484(2011)11-0258-03

患者以晕厥原因待查入院,经检查颈动脉窦按压试验阳性患者晕厥的最终病因进行了分析探讨。

1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自2008年1月~2011年6月随机以晕厥原因待查入院的病人。其中男17例,女14例。年龄25~80岁。病史和脑CT检查除外脑血管意外后行颈动脉超声多普勒、颈动脉窦按压试验。部分患者同时进行了心内电生理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1.2 方法

1.2.1对31例患者行IUⅡ-Ⅱ型超声仪行颈动脉超声多普勒检查,并记录斑块大小及血管管径狭窄率及最大血流速。

1.2.2患者平卧位30min,按压颈动脉窦前测定基础血压,记录基础心电图。选择Hering第一点分别按压左侧、右侧颈动脉窦各5s。按压后立即再次记录血压和心电图。两侧按压间隔5min。阳性标准:任何一侧按压后心室停搏大于2.5~3.0s和(或)血压下降大于50mmHg。随访:患者出院后随访1~5年,观察临床症状,追踪其病因。

2结果

31例患者中6例患者颈动脉窦过敏试验阳性。其中明确诊断为:颈动脉斑块3例,颈动脉窦过敏综合征1例,颈动脉体瘤1例,脑血管烟雾病1例。具体见表1和表2

表1患者一般情况

性别年龄{岁}与晕厥高血压冠脉造影 电生理检查脑CT、MRA颈动脉超声 病因

例1 M74有关 有正常 正常 腔隙脑梗死 颈动脉狭窄>50%颈动脉斑块

例2 M62有关 有正常 正常 正常 颈动脉狭窄>50%颈动脉斑块

例3 M79有关 有三支病变 SNRT延长 文氏点延长 腔隙脑梗死 颈动脉狭窄>50%颈动脉斑块

例4 M50无关 有三支病变 正常 正常 正常 CSS

例5 M25有关 有正常 正常 脑血管畸形颈动脉狭窄脑血管烟雾病

例6 M42有关 无未做 正常 正常 左颈动脉体瘤颈动脉体瘤

注:CSS(颈动脉窦过敏综合征)

表2颈动脉窦过敏试验结果

颈动脉窦按压前 颈动脉窦按压5s后

心率失常 病因

血压(mmHg) 心率(min) 血压(mmHg) 心率(min)

例1 右 130/90 65100/80 50无颈动脉斑块

左 130/90 6295/7543 无

例2 右 140/95 85110/75 55无颈动脉斑块

左 140/95 70 100/7054 无

例3 右 110/60 6260/3032窦缓,窦停最长RR间期11.0s颈动脉斑块

左 110/60 6565/3034窦缓,窦停最长RR间期4.0s

例4 右 110/60 65100/60 50无 CSS

左 110/60 6470/5035 Ⅱ度房室传导阻滞,最长RR间期6.0s,

连续2个A波之后无HV波

例5 右 140/90 80130/85 70无

左 140/90 8090/6026窦性停搏,交界区逸搏,最长RR间隙204s脑血管烟雾病

例6 右 120/70 55120/65 55无

左 120/70 35~55 60/3022 窦缓,窦停最长RR间期3.2s颈动脉体瘤

3讨论

颈动脉窦按压试验阳性反应可由多种影响动脉窦压力感受器的疾病引起。最常见的原因为颈动脉窦过敏综合征。在成年原因不明晕厥患者中颈动脉窦过敏综合征发生率达10%~30%。目前发病机制仍不清楚,主要有两种学说,一种认为病变位于外周―颈动脉硬化,另一种认为病变位于自主神经核部位[1]。正如例1、例2、例3、所见,这种患者往往为老年男性,合并有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颈动脉斑块形成,且均造成动脉管腔狭窄,狭窄率均在50%以上。支持颈动脉窦周围动脉存在硬化的学说。

关于颈动脉窦过敏综合征与颈动脉斑块的关系,我们认为这两种疾病可合并存在。例3心内电生理检查正常,按压颈动脉窦后出现Ⅱ度房室传导阻滞,为典型的颈动脉窦过敏综合征。例3颈动脉斑块,斑块造成官腔狭窄,狭窄率在50%以上。电生理检查示窦房结恢复时间延长,文氏点提前,按压颈动脉窦后出现窦性停搏、窦性心动过缓。且患者每次发作晕厥均与转头有关,因此我们认为他同时患有颈动脉窦过敏和颈动脉斑块形成[2]。

另一大类引起颈动脉窦按压试验阳性的疾病主要由于颈动脉窦受到周围组织的压迫,包括颈动脉体瘤、颈部炎症,淋巴结肿大,肿瘤压迫等[3]。例6患者晕厥的发作与改变时压迫刺激颈动脉体瘤有关。

例5为一个年轻的反复发作晕厥的患者,发病之前颈动脉窦按压试验阳性,诊断为颈动脉窦过敏综合征。半年后由于再次发作晕厥并出现偏盲和肢体麻木,进一步行脑血管造影和磁共振检查确诊为脑血管烟雾病。晕厥发生的原因一方面与颈动脉窦周围血管发生病变使颈动脉体反射发生异常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头部位置改变时阻断了一侧脑血流,另一侧脑血管也狭窄无法代偿有关[4]。

因此对颈动脉窦按压试验阳性的原因不明的晕厥患者,不能将晕厥的原因都归咎于颈动脉窦过敏综合征。尤其是老年患者应进一步寻找原发病。

参考文献

[1] 张媛,陈凤荣,等.颈动脉窦按压实验阳性原因不明的晕厥患者的病因探讨[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2,8,0471.

[2] Tea SK, Mansourati J,Heveder GL. New insights into the pathophysiology of carotid sinus syndrome[J]. Circulation,1996,93,1411.

篇10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30--01

一、淳朴自然的诗风

陶渊明以淡雅平和的笔触,描绘了一幅优美静谧的田园图景,颂扬了淳朴自然的农村生活。陶渊明诗的内容大部分都是他所见、所闻、所感,诗中的许多意象场景又多为人们了解的日常生活景象,他凭借自己经典的艺术再现,写出了许多不朽的诗篇。陶氏尝说:常恐大化尽,气力不及衰,拨置且莫念,一觞聊可挥”,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数斟已复醉,不觉知有我,安知物为贵”,他饮酒作诗,诗中的景物与他的生活息息相关,故而诗风亲切淳真,平淡自然,自得其乐。渊明就他本身来说,处在乱世之中,当时的社会动荡,他深受其苦,并且他认为宗教礼法过度的干涉了百姓的个人生活,因此他认为人生真正的乐趣在桑麻闲话,举杯消愁,所以他对桃花源这样的理想中的天堂无比向往。当今学者黄坤指出他的这种人格真与饮酒真的关系:“陶杜之所以成为伟大的诗人,全在他们身上所共有的纯真,在陶渊明诗中,展现一个“真”字,“傲然自足,抱朴含真”(《劝农》)、“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饮酒》二十)。陶渊明的诗歌,象真、意真、情真,其诗的率真之气跃然纸上。可见,只有真性情的陶渊明,才能写出这样充满乐趣的饮酒诗。他从不掩饰自己酷爱饮酒,饮酒成为当时社会环境下的敏感话题,因此正统人士对饮酒讳莫如深,陶渊明对这样的伪善之风深恶痛绝,他在《饮酒》诗之三中对这种现象进行了讽刺,曰“道丧向千载,人人惜其情。有酒不肯饮,但顾世间名”。诗人渊明所做的是顺应真实的性情,享受生活的美好。”这正是陶氏率真性情的体现,从而成就了他淳朴自然的诗风!

二、“似质而绮,似癯而腴”的田家语

一般人认为陶渊明的诗平淡,如杜工部他赞赏陶诗“陶谢不枝语”,却又说,“观其着诗篇,颇亦恨枯槁”。大至喜欢推敲炼字者,在陶诗中找不着雕绘锻炼的痕迹。陶诗不尽平淡,这往往是阅历深厚的人对其诗其人仔细咀嚼感悟后的评价。刘后村曾说“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苏轼说渊明的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姜白石说它“散而庄,淡而腴”,这些都是对陶渊明的诗更深一层的看法。总结不同学者大家的评述来看,我们可以看到陶诗的特点在质、哭、淡、平之外;而又在奇、美、腴、绮之内蕴,二者浑融一体,乃陶诗之精髓所在。然而诗文是不应该有这样的分别的,但是这种分别是的确存在的,而所指的却都是偏弊,这些都不能作为衡量诗文胜境的标准。陶诗的特色正在不平不奇,不哭不腴、不质不绮,因为它的语言恰到好处,适得其中。如《和郭主簿》其一 “霭霭堂前林,仲夏贮清荫”句,虽然“贮”字仅仅是一个很普通的字眼,但“贮”用到这里却非常传神,本来是抽象的乘荫凉,变得鲜活生动,好像是能够贮存起来。“有风自南,翼彼新苗”,“翼”字看似简单,实则我们看到和暖的南风,荫蔽着蓬勃向上的禾苗的景象,给人一种生意盎然的感觉。陶诗经过高度的艺术提炼而成,他的语言风格虽是极其普通的田家语言,但质绮相间,平中富有韵理,可以说是艺术的最高境界,堪入化境!

三、诗情、诗美、诗理映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