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月亮的诗句范文

时间:2023-03-22 06:48: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描写月亮的诗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描写月亮的诗句

篇1

原文: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译文:春天的夜晚,即使一刻钟也价值千金。花儿散发着淡淡的清香,月光在花下投射出朦胧的阴影。远处高楼上,官宦贵族们还在尽情地享受着歌舞管乐,架设著秋千的庭院正沉浸在幽寂茫茫的夜色中。

2、唐代杜牧的《寄扬州韩绰判官》

原文: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译文:青山隐隐起伏,江水遥远悠长,秋时已尽江南的草木还未凋落。二十四桥明月映照幽幽清夜,老友你在何处,听取美人吹箫。

3、唐代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原文: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篇2

今天是八月十五,中秋节。我和姥姥吃过晚饭,就坐到门口看月亮。

7点左右,我和姥姥来到门口,我抬起头寻找月亮来。我焦急地问姥姥:“月亮在哪?我怎么看不见啊!”姥姥指着东边说,看,月亮就在那里。我顺着姥姥指的方向,看到金黄的。大大的圆月。但是没有月光。“月亮怎么不亮啊?”我问姥姥,“一会儿它生上高空就亮了!”于是我静静地等着,半天,月亮一点也没变,我问姥姥“疑?它怎么一点也不动啊?”姥姥笑着对我说“呵呵,咱们先进屋看会电视吧,你过会在来看!”过了好长时间,大约9点多,我们又来到院里,这时,月亮已升到了高空,金黄的圆月变成了一个皎洁明亮的圆月,好像一个大玉盘。我发现月亮旁边边还有一颗明亮的星星,我想:它可能是一位仙子飞往月球,去安慰美丽的嫦娥姐姐吧!喔?月亮里的哪个黑影是嫦娥姐姐,那旁边的小黑影一定就是玉兔啦!此时的嫦娥姐姐一定很伤心,我真不知到应该怎样安慰她,我就为她祝福吧!

北京市昌平区沙河镇巩华城巩华中心小学四年级:邵帅

点评:文章写景略显单薄,可以把视角放开些,如月光、地面、人们、风、声音等都可以成描写的对象,可以运用月亮的诗句增加全文的文采。

点评老师:陶流林

篇3

我在十四平米的屋子里写历史试卷写得天昏地暗的时候,一个朋友发来短信说:木木,出来看看月亮吧,今晚的月亮好明亮。于是我走出屋子来到阳台上,月亮就悬挂在我头顶上,散发着幽幽的清辉,皎洁而明亮。我看着它,仿佛它在对我微笑,那笑容伴着清辉荡漾开来。我想,我究竟多久没看过这般明亮的月亮了?是不是在每个晴朗的夜,这样明亮的月亮都在对着我们微笑,只是我们将它遗忘?

我想起在遥远的古代,中国是一个盛产诗人的地方。中国古代诗人是感性和理性的完美结合,或者说在这两点之间找到了一个准确的平衡点。写感性的文字,是心中情感的自由流淌,但没有理性的深入,便只是一幅浅易的写意画,弄不好就成了“吟风弄月”;而理性的文字,是智慧的恣情迸发,但没有了感情的表达,便只是一本生硬难懂的哲理书,弄不好就成了“故弄玄虚”。而中国诗词的魅力在于它那另人着迷的意象,它是连接感性与理性的伟大桥梁。而这一点,在月亮上体现得更是淋漓尽致。

在众多古典诗词里,月亮作为一种传统意象,是文人墨客在清冷孤寂的夜晚的精神寄托。“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月上柳稍头,人约黄昏后。”这些以月作为意象的诗句或表达思乡之情,或描写优美景色,或洒脱放旷,或婉约惆怅。但无论是哪一种,都是将自己的感情通过月亮这个意象宣泄到纸上。而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与李涛的《叹月》虽也写月,但却极具理性。前者是作者对生命的思考,后者体现出作者的政治抱负。可见在那个时候,月亮是倍受青睐的。

篇4

关键词:月;意象;意境

中图分类号:I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2-0017-01

千百年来,那高悬于夜空一隅的月总是令无数文人骚客们为之神魂颠倒、欲摆不能。月之阴晴圆缺时时牵动诗人之心,晓月、明月、素月、淡月、残月……已成为了诗人笔下及其重要的意象,这样一个意象又是如何营造出不同意境并承载诗人的丰富情感呢?

一般而言,意象是(物)象与(情)意的组合,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而意境则是文艺作品中表现出来的情调和境界。较之太阳,光线柔和温婉体态美丽的月显然更能包容人类的各种复杂情绪,成为了历代文人抒感的常用媒介。月之意象显然是经受住了无数创作实践的检验的。

在远古时期便有了嫦娥奔月、常羲浴月等神话,蕴含着淳朴的劳动人民对于美好幸福生活的无限向往。在我国现有的文学记载中,最早描写月亮的诗句出于《诗经·陈风·月出》,“月出皎兮,佼人僚兮”,在皎皓之月的柔照下对意中人的思念油然升起,她的美丽的面容、身姿、体态仿佛历历在目,忧从思涞,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这启发了后期的诗人对月思人,是月亮表现情爱主题的滥觞。后代诗句中有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若虚的“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沈如筠的“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无论身处何地,那抬头即可望见的明月确是我们所共同拥有的,月亮承载着诗人们最美好的寄寓与祝福,并由此生发出对故土家园和亲人们的眷恋乡情“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以及友人间真挚的情谊写照“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而其中尤为突出的是唐朝时期大量涌现的表现征夫思妇相思之情的边塞题材。如李白的《子夜秋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秋来的长安之夜,月下一片捣衣之声撩拨得苦待闺中的思妇愈加思念长年征战在外的丈夫,而戍守边疆的征夫此刻也在挂念家中的妻儿,结尾二句表达了征夫思妇平胡虏早日归家的共同愿望。唯独明月可以跨越时空的隔绝,流照万里,共享温情,难怪乎在人们的潜意识里,月亮成为了母系社会里温馨和谐的象征。

在月亮的柔光下,犹如深夜静卧在母亲膝头,一时隅隅私语,隐去世间繁华,说尽人生苦闷,还原出人性的本真。月之温情让诗人们获得了心灵上的暂时宁静,提供了清静悠然的心灵隐居之所。王维《辋川集》的名作《竹里馆》就曾写道“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诗歌以自然平淡的语调描写月夜独坐幽林之中,怡然自得地弹琴或长啸,月亮不会说动人的情语,只静静地忠诚相伴,天地间只剩“我”与月的心灵交汇,一切都共同融入到这静穆和谐的夜色之中了。唐代诗人白居易在《琵琶行》中也写道“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这和王维的诗句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更少了些平和,多了份对自我身世沉浮之怜。月圆月缺,月明月暗,世间再没有什么事物的变化比月亮更能影响诗人的情愫。明月惹相思,残月伴离别。月愈明,思愈切,“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月暗则神伤,愁绪满离别,“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诗人的优秀在于融情于景,充分展示自我内心的真实情感,而诗人的伟大则在于突破个人小我的局限,思考历史,放眼宇宙,诗行中散发出哲思的永恒光辉。月亮是亘古恒久的象征和主题,常被人们用来咏叹人世的沧桑、短暂,表现诗人独特的哲理思考。唐人刘禹锡在《石头城》中作“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古城昔日的繁华已无处可寻,徒留这一轮朗照古今的明月仍夜夜从城垛后面升起,物是人非的感慨油然而生。诗人见月思古,由古及今,希望君王能够以此为鉴,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南唐后主李煜对此是具有深切的亲身体会,“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虞美人》),被拘禁后的日子使诗人备受心灵煎熬,月明之夜不忍回想故国,只是往事无可挽回,留下满纸无奈留待与后人借鉴。

篇5

二、研习文本

(一)刚才我们背诵的文章体裁是“词”,那么,请同学们看题目,这篇文章的体裁是什么?说说这种文体有什么特点。

生:赋。

师补充:“赋”这种文体古人解释为“铺采摛文,体物写志”。(板书:赋,体物写志)“体”的意思是“借”,“体物写志”也就是“借物抒情”。请同学们思考:本文主要借助什么景物来写志抒情的。

生:赤壁。师提示:怀古的地点。

生:江水、清风。师提示:这是俯视。生:还有仰视“月”。师:文中出现的这些景物,哪一个是最主要的呢?生:是“月”。(板书:月)

(投影)一、自读第一段,说说作者是如何借“月”写赤壁之景的。(板书:写景)

生: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师提示:这是月出前的景色,此时作者做些什么呢?

生: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师提示:《诗》三百篇,作者为何单呤诵《月出》这一章呢?

生:想月亮早点出来。

师提示:月亮听到作者的呼唤了吗?

生:听到了。

师:哪几句能证明?

生齐读: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师:这里,作者用“徘徊”来形容月亮动作,“徘徊”是什么意思?

生:来回走动。师提示:月升起后,又怎么会来回走动呢?生:苏轼酒喝多了醉眼朦胧,所以看到的月亮是来回走动的。(生笑)生:因为作者在江中的小船上,清风徐来,江水流动,小船飘荡,观察点在不断的变化,所以看到的月亮是来回走动的。师提示:请从下文中找一个字来证明这个分析。生:“纵一苇之所如”中的“纵”。师提示:大家试试从修辞的角度来分析。生:拟人。师提示:修辞的效果呢?生:用“徘徊”一词赋与月亮楚楚动人的情态,显得它很多情。生:月亮不会对作者多情,而是作者对月亮多情,作者对月亮情有独钟,不愿离她而去,却倒过来说月亮流连忘返,可见月亮与作者心心相印。师提示:心“月”相印,真可谓“心有灵犀一点通”,分析得很好。

师:作者千呼万唤,月亮终于出来了,此时景色怎样?

生: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师提示:此时“秋水共明月一色”,那么人的活动呢?生: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师提示:作者此时的感觉怎样?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而独立,羽化而登仙。师:这天是阴历既望日,为何选择这日?生:十五的月亮十六圆,作者就是想去欣赏明月。

师小结:作者借助月亮给我们展示了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图画:清风明月交织,露珠水色辉映。在这澄澈、幽美的夜景中,主客秋夜荡舟,把酒诵诗,油然而生“欲乘风归去”“羽化登仙”之感,本段无一“乐”字,但……(停顿)生答:字字显“乐”情。师:(板书:乐)请大家齐读一遍,要读出这种乐的感情来。生:齐读。

师:作者陶醉在这样的良辰“月”景下,作者由月还想到了什么呢?

(投影)二、作者由“月”想到了什么?

生:与“月”有关的诗歌。

师:诗言志,作者先吟咏诗经中的作品《月出》唤月亮出来,现在,随口吟出自己的作品,大家齐读作者自己的作品。生齐读“桂棹兮兰桨,……望美人兮天一方”。

师:作者饮酒唱歌,由“月”想到在天一方的美人。你是怎么理解“美人”的?

生:不就是美女吗?(生笑)师提示:你的理由呢?

生:上文中的《月出》诗,不就是描写一位男子在月下思念自己的心上人吗?(生笑)……此时有酒有美景,不就缺一位美人吗?(学生鼓掌)

师提示:大家都认为你的分析不错,能从书中找到根据,言之有理。大家有不同理解的吗?

生:我认为是指自己的理想。理由是苏轼此时被贬黄州,离自己济世报国的理想越来越渺茫,这个理想此时就像远在天涯的“美人”。

师提示:能知人论世,有道理。还有其它的分析吗?

生:我认为是指君主。理由是苏轼此时被贬黄州,远离了皇帝,用“美人”喻皇帝,用“望”来表达自己对君王的忠贞之情。(学生鼓掌)

师:大家的分析都有理有据,我认为这里的“美人”就是作者的自喻。屈原《离骚》中的“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其中的“美人”就可以理解成自喻;从创作背景及后文对音乐的描写来看,苏轼心有报国济世之志,却被贬到黄州,这不正是幽壑中的潜蛟吗?对君主忠心耿耿,却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这不正象孤舟中的嫠妇吗?另外,作者引用曹操《短歌行》中的“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的诗句,此诗句后面还有两句,“绕树三匝,何枝可依”,这就是形容人才没有归宿时茫然无措的样子,不也正是此时苏轼的自我写照吗?所以我认为“美人”就是作者的自喻。当然同学们只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都可以。

师小结:由“美人”一词,我们可以窥见作者壮志未酬的忧伤,作者借月抒发了自己的悲情。(板书:抒情悲)可见被贬黄州,这对胸有“鸿鹄之志”的苏轼打击很大,赤壁的美景只能暂时抚慰一下他失落的灵魂,但还不足以抚平他心中的创伤。看来要想彻底摆脱忧伤苦闷,还得靠自己从思想上精神上去解脱。

师补充:“赋”这种文体通常采用“主客对答,抑客扬主”的形式。

师:(板书:“主客对答”)苏轼此时,就借“赋”的“主客对答”的形式,请出一位“客人”来与自己辩论,其实“客”也是作者自己。通过“抑客扬主”的手法来展现了自己的解脱过程。

 

(投影)三、自读三、四段,思考主客是如何议论的?

生:客借“月”表达了“抱明月而长终”的理想。

师提示:为何有此梦想?

生:因为客感到“吾生渺小而天地无穷,吾生须臾而宇宙永恒”。

师提示:为何有此感叹?

生:因为看到了既有文治又有武功的一世之雄——曹操,他与山川明月之永恒相较,也不复存在了;更何况我们这些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的等闲之辈了。(学生鼓掌)

师:回答得很精彩,这是用了什么手法?

生:对比。

师小结:客借月道出人生最大的理想——永生不朽。同时也点出了人生最大的悲剧——人生苦短、“人生如梦”“人生如寄耳”。客人的言论正是苏轼被贬黄州的内心写照。

师问:那么“主”又是怎样超越解脱的呢?

生:“主”指出,从“变”的角度看,水逝者如斯,月盈虚之变。从不变的角度看,而水未尝往,月卒莫消长。故不应羡乎。师:原来客只知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却不知“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客“知不可乎骤得”是只知皮毛,而并不是真知灼见;那么客的理想“抱明月而长终”能否会实现呢?

生:不能。

师:为何?用下文中的原句来回答。生齐读:“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

师:那么我们可以拥有些什么呢?

生齐读:“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师:如何将清风明月这些无主之物,变成为我所有的有主之物呢?

生:用耳去“得”,用目去“遇”。

师:苏轼说过“江山风月,闲者便是主人”,从此文中,你看如何才能做到“闲者”呢?

生:伸长耳朵,张大眼睛,卸下心中的包袱,用心去拥抱自然,做到随遇而安,随缘自适。

师:也只有胸无尘渣的“闲者”才能享受到明月山水之乐。这场主客之间的辩论,谁取得胜利了啊?

生:是“主”。

师:何以见得?

生齐读最后一段。

师:客人终又破涕为笑、解愁为乐了,于是“洗盏更酌”,重新开怀畅饮起来。三杯下肚,管它周郎曹瞒,管它人间悲欢,放枕便睡,睡即入梦,竟至一觉醒来,“不知东方之既白”矣,月亮此时消失了吗?

生:没有,月亮已与作者融为一体了。

师:不错,苏轼借助“月亮”,通过辩论,从精神上“解放”了自己。至此被贬黄州的苦闷、忧伤已经彻底战胜。(板书:“议论喜”)请同学们再齐读四、五段,读出“喜悦”的感情。

师小结:总观全文,可见词人对月情有独钟,前人评《赤壁赋》“以江山风月作骨”,这的确有道理。本文中,“月”确是描写之主景,抒情之触媒,议论之载体。但是请大家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投影)四、作者借月抒情,但感情既有喜又有悲;以月为论据,但主客结论却迥然不同。这如何理解呢?

生:黑夜中的月亮显得格外皎洁,这与作者品质的高洁相似,所以月下赤壁的美景,引起了作者的共鸣,作者引月为知己,抒发了喜悦之情。

生:同时,夜晚中的月亮,它又是凄清的,这与作者被贬到黄州的悲寂心境类似,所以作者对月表达了自己壮志难酬的悲情。

生:月亮的盈虚变化,同人命运的变幻无常相似,作者借月表达了人生的无奈。

生:月亮的永恒长存,这又反衬出人生命的短暂,作者借月抒发了人生如戏的感慨。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下面我们看看专家的评论:(投影)请大家齐读一遍。

“苏轼借月与月夜这一意象,寄托了自己的人生态度与理想。他从月之盈亏感悟宇宙的无常,从月之永恒追问生命的价值,进而从动态中把握人生奥秘,表达旷达的思想;他又从月之孤冷慨叹生存的挫折,从月之美好坚定人生的信仰,进而从静态中表现自己高洁的人格,反弹出达观的心态。总之,月这一‘天地自然之象’当它与苏轼的主观心态相统一时,便产生了苏轼月夜这一‘人心营构之象’。”〔丁美霞〕①

生齐读。

师小结:原来自然中的“月亮”本身就变化万千丰富多彩,而多情的诗人从不同的角度带着不同的感情去望月寄情,借月抒怀。所以创作的有关“月”的诗文,既首首优美动人,又情感各异。同学们现在对这种借月抒情的手法有点感觉或感悟了吗?下面从补充的诗歌中,任选你最有感觉的一首来谈谈你对这种手法的理解。

附:《赤壁赋》拓展阅读材料

虞美人

持杯遥劝天边月,愿月圆无缺。持杯复更劝花枝,且愿花枝长在、莫离披[注]。

持杯月下花前醉。休问荣枯事。此欢能有几人知。对酒逢花不饮、待何时。

[注]①离披:枝叶散落。

中秋月①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②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注]①熙宁十年(1077)在徐州作,为《阳关词》三首之一。《苏轼文集·书〈彭城观月诗〉》:“余十八年前中秋夜,与子由(弟苏辙字)观月彭城(徐州州治),作此诗,以《阳关》歌之。今复此夜宿于赣上,方迁岭表,独歌此曲,以识一时之事,殊未觉有今夕之悲,悬知有他日之喜也。”此跋当书于绍圣元年(1094)作者被贬至岭南途中。②银汉:银河。玉盘:指圆月。

西江月①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②。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③,把盏凄然北望。

[注]①一本有标题为“黄州中秋”。《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总案》说本词作于元丰三年(1080)。宋杨湜《古今词话》谓其末句“北望”为表现作者“怀君之心”。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则谓词末两句为抒发“兄弟之情”,“疑是在钱塘(杭州)作”。②夜来二句:谓秋风落叶引起眉上愁,鬓上霜(白发)。③孤光:远照之月光。《文选》沈约《咏源中雁》诗:“单汎逐孤光。”注:“铣曰:孤犹远也。”

生:我说说《虞美人》。我觉得作者由月亮的圆缺,感受到人的悲欢离合,作者借酒表达了及时行乐的感情,貌似超脱,其实内心充满了苦楚与无奈。

生:我谈的是《中秋月》。这首诗有点张若虚“江月年年望相似”的味道。作者用天上月亮的永恒,来反衬出人生短暂、世事无常。

篇6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生本理念;主要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2-322-01

郭思乐教授率先提出“生本教育”。“生本”理念下的阅读旨在激发自主阅读、乐于阅读的习惯和,提高阅读能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实现阅读到悦读的质的改变,下面结合几个苏教版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案例,谈几点体会。

一、情境导读,兴趣先行――生本阅读的前提

“生本”以激发学生“好学”为前提,注重兴趣的激发。阅读教学应“兴趣先行”为先导。

如《望月》的教学,在导入时,教师的“历代文人墨客都对月亮情有独钟,作家用文字讴歌、画家用笔描绘……赵丽宏的《望月》是一首优美的散文诗,行文线索是“月”,文章写了哪些细节,先写什么,又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等等,诗化的语言,问题的提出,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促其自主投入到阅读中,落实生本阅读理念下的主要的教学目标之一――激发阅读兴趣,为悦读埋下伏笔。

再如《草原》的阅读教学,教师首先用多媒体呈现一望无际但不苍茫的巴尔大草原的美景,呈现蒙古包内外浓浓的亲情,呈现雪原赛马的激动场面,呈现群马奔驰的场景……引导学生背诵《敕勒歌》,结合这些情境而体会“天苍苍,野茫茫……”的意境之优美和旷达;再用富有激趣的语言而导入:老舍的《草原》描写了“草原风光”、“内蒙风光”。那么,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草原”?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下面,我们随着作者,走进美丽的北国风光――草原。

如此的导入,激发阅读的欲望,为“乐读”埋下伏笔。

二、以生为本,以学定教――生本阅读教学的核心

“生本”主张为学生的好学而设计的教学方法,只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才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如教学《快乐的节日》时,针对小学二年级的学生的认知特点和阅读能力欠缺的特点,在指导阅读时,可以通过提出具体的问题而促使他们主动思考。如对于“小鸟在前面带路,风儿吹着我们……”的理解,可以提出简单、易于回答的问题,如这段写了哪些景物?再让学生将这段所描写的景物画一画,这样,不局限于阅读的层面,也高于单一的阅读形式,让学生通过“画笔”描述出了自己对这段的理解,生动、直观地表达出对诗词的真正感悟。

再如,对于鲜艳的红领巾,

美丽的衣裳,

像朵朵花儿开放。……

对于这个句子的理解――比喻修辞的运用,如果教师直接提出“这个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的问题,会使学生感到“一头雾水”,毕竟二年级的小学生还没有真正接触过修辞手法,而这里对于比喻句的理解和使用又忽视不得,因此,教师换个方式引导学生体会和感悟比喻修辞手法的运用,更见出教师的独具匠心的教学艺术,如“这句话把什么比作什么?”紧接着,以简单的语言引导学生:比喻就是打比方。再让学生根据对诗词、诗句的理解,完成以下几个句子的补充:_____像花朵。我们像____。_____像______。

此外,学生们阅读了《快乐的节日》后,教师也可以通过精心设计巩固性的阅读理解的训练,促使学生加深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如你能正确填写吗?我们在____看花。我们来到草地上____。____在学校_____。对于这三个句子,教师应引导学生先认真读句子,分析句子中缺少了什么,然后再确定填什么。

这类思考题,无不基于学生的基础,为了对阅读内容的理解,为了提高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生本阅读教学的关键

1、多给学生阅读机会。“生本”理念下的阅读教学重在点燃学生的阅读激情,激发阅读兴趣,给学生阅读展示的机会。因此,应“以生为本”,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阅读教学中。因此,阅读教学改变讲读法为多措并举,促使学生自主阅读,通过预习任务的设计和活动的安排,促使学生主动阅读。

如对于《草原》的教学,在学生阅读前,教师提出:请你用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初读文章,思考:草原给你留下什么印象?你能用哪些词语来概括?再读课文,画出生字、勾出生词,找到你认为优美的句子和段落。再要求学生“品草原美”:课文中,作者是如何把草原的美写出来的?……层层导读和阅读,以及品读,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凸显,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2、自主阅读与探究性阅读

“自主”、“合作”是目前倡导的主要学习方式。阅读教学也应关注自主与合作的实施,注重“悦读”氛围的构建。

《望月》的教学,教师应改变传统的一言堂,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分析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提出一定的预习任务,让学生先学进去,也培养主动阅读的习惯。

例如阅读第一段,理解这一自然段的环境描写,找出描写月亮的环境的描写的段落,体会其作用。对于“环境描写的作用”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先自主探究,再交流――“增添通话色彩”。

再提出更多的阅读理解性的问题,如找出有关描写月亮的诗句;找出小外甥对月亮的比喻,感受比喻的妙用,体会小外甥对月亮的喜爱之情……文章的最后一段,教师可以设计一个讨论题:最后一个自然段有什么作用?

这些开放性的问题,可以先让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互相交流,互相取长补短。如最后一个自然段的作用的问题,多数学生不可能回答(照应开头、收束全文、点明中心)得面面俱到,而学生们在一起讨论、交流,就会起到“人多力量大”的功效,也体现学生会学、乐学的“生本”理念。

“生本”下的阅读教学,“以生为本”、“以学定教”,课堂上,给学生足够的阅读机会,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使阅读课堂焕发活力与生机,让阅读教学因“生本”而高效,因“生本”而魅力无限。

参考文献:

篇7

春夏秋冬,四季轮回,伫立于茫茫天地之间,感受着匆匆岁月无情,如果说春天带来的是生机,夏季带来的是躁动,冬季带来的是萧索,那么秋天带来的则是无奈了。喜欢一个人徜徉在落叶曼舞的小径,或者是铺满青苔的空巷,任思绪被秋风渐吹渐远,直到被若即若离的惆怅占个上峰,也只好随宋玉同叹一声“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了。

秋天里秋风瑟瑟,落叶纷纷。每次读起古人的诗句,总是会被浓浓的悲秋情绪紧紧包裹,却又不欲挣脱,独自啜饮慢慢膨胀的忧郁与失落,

也不知这到底是“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呢,还是“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反正悲秋之情古已有之,也不多我一个,且看看有多少敏感而又多情的诗人曾留下过怀秋舒怀的诗句吧。

《诗经》中的“秋日凄凄、百卉具腓”,“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桑之落矣,其黄而陨”都是对秋发出的唏嘘。范仲淹的“碧云天, 黄叶地, 秋色连波, 波上寒烟翠”,所绘景色清微淡远之致,情与景交融,引人深伤。到后来王实甫在《西厢记》“长亭送别”一折中将此词稍加引发,改为“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更是令人迷离惝恍、怅然若失。“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是柳永的叹息,凄凄柳下,再会无期,能带走的似乎只有满怀的秋风。周邦彦的“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写的是凄清旅途的寂寥无助。韦应物的《闻雁》:“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写的则是怀人思乡的落寞情怀。相比以上对秋的无奈,李白在感慨之余也尽显了豪放诗人的本色:“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总之秋天的景色大都凄凉,凄风苦雨,枯草落花,雨打残荷,雁鸣长空……然而换了不同的心境,诗句也会大不相同。刘禹锡就在秋风中找到了寄托,从感时伤怀中解脱了出来:“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杜牧也在《长安秋望》中望出了秋日的风清云淡,别有洞天:“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描写秋天的诗歌名句

秋雨——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

秋夜——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叶日明中。

秋声——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秋叶——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

秋色——雨侵坏瓮新苔绿,秋入横林数叶红。

秋月——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回荡。

秋菊——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秋思——故人万里无消息,便拟江头问断鸿。

秋愁——莫道身闲总是,孤灯夜夜写清愁。

秋兴——西风吹叶满湖边,初换秋衣独慨然。

秋怀——出门未免流年叹,又见湖边木叶飞。

秋梦——清梦初回秋夜阑,床前耿耿一灯残。

秋忆——砧杵敲残深巷月,梧桐摇落故园秋。

秋悟——人人解说悲秋事,不似诗人彻底知。

秋味——蟋蟀独知秋令早,芭蕉下得雨声多。

希望我能有古人的旷达,到了下一个秋天,可以多去感受喧嚣夏日后的清新宁静,漫漫寒冬前的短暂芳香,多去体会“秋风之性劲且刚”的豪迈,少去喟叹“秋风秋雨愁煞人”的无奈。也会被秋而“感”,却不再为秋而“悲”了。

月光如水水如天

初秋的燥热将尽未尽的日子,我是极为思念那一轮属于中秋的明月的,只有那时候才能让人感觉到一阵真正的清凉与宁静。而明月很多时候都被我们忽略在了日常生活之外,只有快到这么一个特殊日子的时候,才让人想起关于明月的一些东西。

夜是如此的寂静,寂静中又带了点儿热烈,使秋声的喧嚣在树梢达到了。月的光茫迷离闪烁而无依无附,营造出一种氤氲的气息,不期然地便想起了秦观的那一首《踏莎行》里的词句:雾失楼台,月迷津渡。一个“迷”字便函摄住了月光的那种朦胧与迷离的气息,在这样的时候许多模模糊糊的往事便在朦朦胧胧之中,走进了你的心间。

其实有许多事是你不用去想它,它永远在那里的,好似多少年前的一轮明月,它总是在你的心里悬挂着。月的光茫遮遮掩掩,影影绰绰,宁静而悠远。进入月光便仿佛进入一种朦胧的梦境,而且你纵然知道它只是一个梦境,也让你就那样的想投入而不愿醒来。

在我们闽南话里头,月亮有个很女性化的昵称叫“月娘”,一直很喜欢这样的称呼,好像没有太多的缘故,只是因为“月娘”装饰了我们儿时的多少梦境。那时候一到夏天或者初秋的晚上,我们一般都睡在屋顶上,看着宁静的夜空,伴着那样的月光或者星光,在大人们一个个迷人的故事中睡去,在睡中难免还会做上一个坐着月亮的小船去采摘星星的美梦。

那时候老人们常常对小孩子说,不要用食指指着“月娘”,不然,晚上“月娘”会化作一把镰刀来割去你的耳朵的。于是,孩子们便只好把自己的食指紧紧地握在自己的拳头里,生怕一个不小心便会惹来被割去耳朵的祸端。好像也有那样的小伙伴,竟还是把食指指向了月亮,最后只被吓得一晚上都不敢睡觉,只怕一旦睡去,自己的耳朵就要被“月娘”偷偷的来割了去。秋季是由夏季到冬季的过度季节。阴历为7至9月立秋到立冬,阳历为9至11月,天文为秋分到冬至这一段时间。

篇8

我在教学中常常将文学名句引入课堂,使课堂意境有所提升,教学效果十分显著,亮点颇多。

亮点一:文学名句开场白,创设情境趣味多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一堂课的教学也是如此。教师要想学生上课时精神饱满,注意力集中,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就不能小视课堂教学的导入。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能体现出地理教学的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巧妙地引用学生耳熟能详的文学名句作为开场白,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如在学习有关地球的自传时,我是这样开头的:“同学们,记得同志的诗《七律――送瘟神》中有这样一句话‘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为什么坐地不动就能日行八万里呢?你能说说原因吗?” 同学们一下子就热闹起来了,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随后,我因势利导,说:“其实,真正的原因我们可以通过今天的学习探究到答案,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地球的自传吧。”

再如,我在讲“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一节内容时,以诗句“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设置疑问导入新课:“昔日江流所在地为什么现在会成为宅住地呢?”再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原来是因为大江流的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所携带的泥沙在另一侧沉积形成新的陆地,从而更深刻地理解地球自转的意义。

亮点二:教学过程引名句,知识规律易掌握

优秀的文学作品中有不少语句描述了自然现象,概括了自然规律,有助于地理知识的学习。如果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根据教学的需要,精心选择一些文学名句,既使教学过程变得生动有趣、富有诗意,又让学生更容易掌握地理知识,识记地理规律。

如在学习月相的知识点时,我引用“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来让学生了解农历初三时月亮的形状是弓形的为上弦月,又引用“去年元月夜,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枝头,人约黄昏后”来了解在农历十五时月亮的形状是圆形的为满月。在学习地貌特征区域差异的表现时,我用诗句“五岭逶迤腾细浪”来说明我国南岭的巍峨气势,是中国江南最大的横向构造带山脉;用“水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来形象生动地说明桂林山水的地貌特征是典型的岩溶地貌,主要是流水侵蚀作用造成。

气候是一个重点内容,也是学生难以掌握的一个知识点。知识枯燥且乏味,融入诗句,能让学生更形象地感受气候的分布规律。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惟妙惟肖地写出南方人少见的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特点――降温快,冬季寒冷。而一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更是形象地写出西北地区已不受季风的影响,从而进一步明确该地受大陆气团的控制形成温带大陆性气候。

说到锋面,学生也总是难以理解,特别是那些地理术语的理解更是难上加难。通过诗句的生动描写,可让学生理解这些锋面所带来的天气特征。如“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形象地写出了准静止锋的影响,一句大气豪放的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则写出了快行冷锋所带来的效果。

讲到自然带的分布规律时可用“风吹草低见牛羊”“浅草才能没马蹄”“一川碎石大如斗”“风沙茫茫大如天”等诗句,来描绘出我国西北地区从东到西的自然景观,反映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由于从沿海向内陆水分的递减,形成了“草原――草原荒漠――荒漠”的自然景观。有关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的诗句就更多了,如“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五月天山雪,开花只有寒”“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亮点三:课堂小结用名句,拓宽视野促学习

在一堂地理课即将结束时,教师如果巧妙地引用文学名句,不仅可以很好地概括本节课的知识点,扩充教学容量,也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篇9

曾经有一道考题,题目是“雪融化了之后是什么?”一个孩子答“春天”,结果被老师判定错,因为标准答案是“水”。

很多人认为,这是多么漂亮的一个答案,却被判错,“标准答案”摧毁了创新能力。这个答案漂亮不漂亮要看这个题目是在什么课堂出现的,如果是在语文课上,这个答案非常漂亮、非常诗情画意,可如果是在自然科学或化学课上,这个答案就不是很准确了。

“一个春天的夜晚,一个久别家乡的人,望着皎洁的月光不禁思念起了故乡,于是吟起了一首诗。这首诗是什么?”一个学生答:“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结果同样被判卷老师打了个×,“标准答案”为“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如果我们只是培养学生开放性思维,古人写思念故乡的诗句很多,这个答案没有错。可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创新思维,我们还要教会学生严谨,要学会审题。这个题目中明确出现了“春天的夜晚”,那么,学生就应该在写思念故乡的诗句中找出描写春天夜晚的诗句。

老师在黑板上画个圆圈,问幼儿园小朋友是什么,小朋友说是月亮,是苹果,是饼干……答案丰富多彩;老师在黑板上画个圆圈问高中生是什么,高中生说是圆圈;老师在黑板上画个圆圈问大学生是什么,大学生面面相觑,不敢说。

好多人以此为例,痛斥“标准答案”教育下,学生的思维退化。可是我们结合现实设想一下,如果大学生说黑板上圆圈是月亮,是苹果,是饼干,那么,面面相觑的应该是老师和家长了,我们的大学生竟然还停留在这么幼稚的思维阶段。我觉得案例中幼儿园、高中生、大学生的表现都是正常的,都是符合他们年龄阶段的思维。

可见,对“标准答案”不做具体的分析,一味地批判是不合理的。

有人认为,“单一的标准答案”对学生教育的最大威胁,就是摧毁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消解学生独立思考的动力和课外阅读的兴趣,令学生的学习丧失智慧和乐趣。但教育不是只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我们也得教会学生严密的思考和逻辑推理能力,我们的好多工作需要创新,也需要严谨。

也有人说,在文科教育中设置强制性标准,往往是教育机构无能的表现。一些教育机构或从业人员,为了降低批阅的“劳动强度”,避免不同答案可能带来的诸多“矛盾纠纷”,而用“单一标准答案”来“一言以蔽之”。那么设想一下,在中国这样人口多、人情重的国度,没有“标准答案”,教育升学如何操作?而且从业人员的素质、观念、视野不同,对试题理解程度不同,没有“标准答案”的情况下,能实现教育相对公平吗?教育体制不变,高考制度不取消,“标准答案”又如何终结?

任何事物在发展过程中,总会出现一些问题,存在一些不合理,但因此就提出一些非此即彼的论点是偏颇的,我们应该在现实中合理地、全面地看待一些问题。现实中,的确有一些“标准答案”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但这并不是教育的全部,何况我们教育者已经开始了对“标准答案”的改良。我们现在不叫“标准答案”,而叫“参考答案”;我们考试答案阅卷要求中已经出现了“言之有理,酌情给分”的字句;我们的教学评价也开始突出开放性;课堂问题启发学生多角度、多思路思考,鼓励学生思考和探究,鼓励学生有独到的思路和见解;发散性试题越来越多,不只是用唯一的答案去束缚学生的思路。

在文科领域“标准答案”越来越被质疑的年代,在教育创新呼声日益高涨的今天,我们的教育工作者也应不断改变思想,创新理论,使我们的答案在标准的同时,更加公平、合理。

篇10

【关键词】《短歌行》赏析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心念旧恩。月明星稀,鸟雀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短歌行》全诗共八章,每章四句一换韵,气韵雄沉,跌宕起伏,每四字一顿,造语质直,一唱三迭,辞断意连,读之确有“悲凉慷慨,气魄雄豪(范文澜语)”之感。

开头两节,对酒感慨人生短暂,抒发功业未成的深沉忧思。“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开头两句常被断章取义的读者误解为人生短暂,当及时行乐,以至成为百无聊赖的酒徒庸夫滥饮作乐的口头禅,孰不知诗人所寄寓的沧凉之感。东汉末年,群雄割据,军阀混战,民不聊生,身处乱世的曹操,年轻就有了包举宇内,囊括四海,统一天下的雄心大志,并先后伐董卓,灭袁绍,征乌桓,破荆州,下江陵,正因为如此,更坚定了他统一天下的信念,然而面对劲敌孙权、刘备,不无任重道远之感,他渴望天下谋臣猛将都聚集于他麾下,再展宏图。面对酒宴唱和的热烈场面,忧心荡漾:人生百年,犹如晨露易,转瞬即逝,苦于逝去的时光太多了。如此看来,曹操的“对酒当歌”是感叹生命短暂,功业不成。第二节的二个“忧”当然有忧世之不治之义,诗人眼下所忧的重点在于谋臣猛将难得,为排遣积郁心头的重重忧虑,只有借酒浇愁,酒入忧肠,又激起了心中忧绪的浪花。

第三、四两章,运用对比的写法,表达了求贤不得的忧思和求贤得之的。“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借《诗经?郑风?子衿》诗句,表达对贤士的忧思之情。诗人反复读又反复思索“青青”诗句的意蕴,表明自己有如诗中的淑女思念情人那样渴望得到贤士。比喻手法的运用,形象地表现了贤士在他心中长久萦回的神情,将无形之忧诉之于有形之女,耐人回味。“呦呦鹿鸣”四句,表达了招贤纳士的诚意:如有贤士到来,我将弹瑟吹笙宴乐他们。为延揽天下俊杰,曹操广事策略,建安十五年所下的求贤令可作史证:“天下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

第五、六两章,先用比喻的手法写贤士渴望不可及,再用对比的手法写俊杰来访,表现了诗人求贤若渴的复杂情怀,给读者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美感。第五章“明明如月”四句,以月亮的皎洁明亮,但可望不可及,比拟贤士的可慕难得,表现了诗人绵绵不绝的忧伤,“越陌度阡”四句,由情感低谷荡起,别开一面地写故人英才穿越田间小道,长途跋涉,屈尊枉驾来访。客主久别重逢,宴饮畅谈,忆往昔峥嵘岁月,话旧谊深情,叙别后经历,觥筹交错,起坐喧哗的场面,想象可知。

第七、八两章,用比兴的手法,表达招揽英才,完成统一大业的雄心壮志。“月明星稀”四句,寓情于景,由月夜起兴,寄寓孤寂之情,以“鸟雀南飞”比拟人才流失,蕴藉了忧虑之情。“绕树三匝,何枝可依?”以形象的比喻,恰当地描写了当时不少俊杰对曹操疑虑重重,更有数以万计的黎明百姓,常年生活在战争的恐怖中惶惶不可终日,苦不堪言,“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曹操《蒿里行》)的诗句形象地描写了军阀混战所造成的社会惨象。在这样的情况下,俊杰要投明主施展才华,黎民百姓要选乐土以安身,他们就如月夜受惊的乌鸦,绕着树旋转,寻找适宜栖身的枝条。最后一章“山不厌高”两句,“山高”“水深”含蓄地表达了诗人要成就统一天下的志向,两个“不厌”是说要尽可能多地招揽天下英才。“周公吐哺”两句用周公“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的典故,表达他要向周公那样礼贤下士。

诵读《短歌行》,我们不仅要体会作为一名政治家、军事家为统一天下思贤若渴的真挚情感,还要从审美的角度体会诗人为表达深沉感情所采用运笔技巧,同时也应学习诗人在生活的激流中,心存忧患意识,自勉自励,自强不息,谱写生命乐章,铸造人生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