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乡的古诗范文

时间:2023-03-15 17:11: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思乡的古诗,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思乡的古诗

篇1

1、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徐再思《水仙子·夜雨》。

2、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苏轼《少年游·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3、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李觏《乡思》。

4、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01—0093—01

一般而言,唐诗重情,宋诗重理。但对高考试题中古代诗歌思想内容的复习,应放眼诗境,将思想内容与意象、语言、表达技巧联系起来,就诗论诗,具体分析,才能准确把握。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领悟高考诗歌思想情感的方法归纳如下:

一、一别音讯两茫茫——赠友送别

首先,抓文题中的送、赠、别等词,了解古人折柳、吟唱、饮酒等饯行习俗,积累柳、霜林、船、车马、长亭、短亭、灞桥、南浦等意象。其次,掌握借景抒情、衬托等表达技巧,来领悟作者的离情别恨、激励劝勉等情思。

【示例】(2010·江苏卷)

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一、二两句诗中“醉别”、“江风引雨”表达了惜别深情,请作简要说明。

明确:惜别知音,借酒浇愁;凄凄风雨烘托悲凉的心情。

二、悔教夫婿觅封侯——闺怨诗

闺怨诗有写闺中女子的后悔、怨恨的,也有写对丈夫的关切、牵挂的。

【示例】

秋闺思 张仲素

秋天一夜静无云,断续鸿声到晓闻,

欲寄征衣问消息,居延城外又移军。

望夫词 施肩吾

手燃寒灯向影频,回文机上暗生尘。

自家夫婿无消息,却恨桥头卖卜人。

两首诗都写到了“消息”,张诗的“问消息”和施诗的“无消息”的具体内容有何不同?两首诗都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张诗的“问消息”是要探问出征的丈夫身在何处,施诗的“无消息”是不知道丈夫何时回家。两首诗都表达了对离家在外的丈夫的思念之情。

三、何人不起故园情——思乡怀远

常见意象有:驿道、征铎、马、舟、鸿雁、浮萍、飞蓬等,情感类别有羁旅愁思、征人思乡等,鉴赏要抓住意象,构建图景,体悟思想情感。

【示例】(2011·重庆卷)

渡江 张弼

扬子江头几问津,风波如旧客愁新。

西飞白日忙于我,南去青山冷笑人。

孤枕不胜乡国梦,敝裘犹带帝京尘。

交游落落俱星散,吟对沙鸥一怆神。

“客愁”在诗中表现在哪些方面?请加以概括。

明确:(1)奔波忙碌(几问津、忙于我),孤身在外(孤枕),思念家乡(乡国梦),朋友零落(交游落落)。

四、独怆然而涕下——即事感怀诗

古人常以“即事”为题,因事而发,以吐胸中块垒。鉴赏时要找准“事”,抓住“怀”,注意“事”与“怀”结合点,谨记 “即事”是为 “感怀”的读诗原则。

【示例】(2012辽宁卷)

初见嵩山 张耒

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

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

作者初见嵩山是什么样的心情?这样的心情是怎样表现出来的?请结合全诗简析。

明确:初见嵩山,作者的心情惊喜而又亲切。这种心情是铺垫出来的:①作者奔走风尘,全靠青山开阔情怀,所以嵩山未露面就给作者一种期待感;②接着作者运用迂回之笔,一道雨幕被拉开,最后嵩山从云层中耸现,惊喜和亲切之感扑面而来。

五、风物关情放眼量——咏物言志诗

针对所咏物象,借助表达技巧象征、托物言志、拟人等来体悟作者所言之“志”。

【示例】(2012天津卷)

野菊 杨万里

未与骚人当糗粮,况随流俗作重阳。

政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

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

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宠光。

1.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

明确:野菊生长于山野,花色清淡、香气清馨,不因无人欣赏而自减其香,不为外部环境而改变内心的高洁。

2.尾联化用了陶渊明哪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

明确:采菊东篱下;率性自然,超凡脱俗。

六、古今多少兴亡事——咏史怀古诗

弄清史实(“怀”什么“古”),再体会意图(为什么“怀古”)从而领悟作者在“怀古”中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示例】

苏武庙 温庭筠

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

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

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

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

篇3

关键词 古典诗歌;思想感情;题目;作者;意象

高考诗歌鉴赏考察的内容为:鉴赏古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评价古典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可见,评价诗歌的思想感情是高考考点之一。在教学实践中,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是学生学习中的一个难点。如何突破这个学习的难点,为高考扫除一个障碍呢?可以用三步法来分析,具体步骤是:一读题目,二看作者,三抓意象。

第一步,读题目。诗歌的题目不可忽视,它往往隐藏着大量的信息。题目有时可能点出了诗歌所写的时间、地点、人物或事件,有可能交代了诗歌的题材,也有可能直接表明写作的目的或情感。引导学生先读题目,对于读懂诗歌,领会诗歌所要表达的情感有很重要的作用。怎么读题目呢?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读。

一、看题眼

题眼是指题目中的关键性词语,它能揭示诗歌的情感。如杜甫的《春夜喜雨》,诗中无一“喜”字,但题目一个“喜”字早已流露出对来得及时、滋润万物的春雨的喜爱之情。陆游的《书愤》,一个“愤”字,毫无保留地揭示了诗歌的情感:抒发报国无门、功业无成的悲愤之情。有的诗歌,要理解其思想情感,离不开对题目的分析。如司空曙的《喜外弟卢纶见宿》: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由诗中“荒居”、“业贫”、“白头”,可知诗人的悲苦心情,但这还不能完全揭示诗歌所要表达的情感。要理解其思想情感,还得联系标题,“外弟卢纶见宿”交代了人物和事件,“喜”字表达了诗人因表弟来访而产生的惊喜之情。因此,结合题目和内容,就可概括出此诗表达了诗人悲喜交加的感情。

二、辨题材

不同的诗歌题材表达不一样的思想内容,因此,明确诗歌的题材对于分析诗歌的思想情感也是有帮助的。王维的《送沈子福归江东》,“送”字表明了此诗是送别诗。明确了这一点,就不难归纳出诗歌表达的是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李白的《越中览古》和杜甫的《蜀相》,从题目就可看出,这两首诗都是怀古诗。结合诗歌内容,就很容易推知:《越中览古》表现了作者对历史盛衰变化的感叹;《蜀相》表达了对雄才大略、济世扶危的诸葛亮的崇敬,对自己不能拯时济世而潦倒一生的伤感。

第二步,看作者。《毛诗序》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诗歌就是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的,是诗人的心灵世界的呈现。只有知道了作者的生平和为人,了解了他们所生活的环境和时代,才能真正理解他们在诗歌中倾吐的感情。尤其是对于高中生来说,他们的阅读面比较窄,赏析诗歌的能力不强,掌握了作者的信息,能帮助他们更容易地理解诗歌。唐朝诗人杜甫经历安史之乱,一生颠沛流离,却始终怀有忧国忧民之心,学生们比较熟悉的作品有“三吏”、“三别”、《春望》。在熟悉这些情况后,来分析杜甫的《月》这首诗的思想感情就较容易了。《月》:万里瞿唐月,春来六上弦。时时开暗室,故故满青天。爽和风襟静,高当泪满悬。南飞有乌鹊,夜久落江边。这首诗写于安史之乱后,杜甫被困于三峡瞿塘峡时。不难得知诗人抒发了对时局动荡、国事艰难的忧虑以及对家乡故园亲人的思念。如,李煜有着特殊的身份,他不仅是一位诗人,还是一个君王。他只知纵情享乐,荒废朝政,后来,他被俘,成为一个亡国之君。了解这些知识,就很容易理解李煜的词了。如《望江南》:闲梦远,南国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结合李煜的生平和经历可知,词人借景抒情,抒写出自己囚居生活的孤寂难堪之感。

第三步,抓意象。意象是指蕴含有作者主观情思的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多指景和物。诗人的思想感情是丰富的,但这种感情在诗歌中很少直白地表达出来,它往往是含蓄的、隐蔽的,通过具体的意象表达出来。抓住那些烙上作者情感的景与物的特征,就能看到诗人的心思。

怎样引导学生理解王维的《积雨辋川庄作》的思想情感呢?诗中的“空林”、“烟火”、“白鹭”、“黄鹂”、“水田”、“夏木”等意象无一不展现了积雨之时辋川山野的诗情画意,它们共同组成了一幅恬静优美的山林风光,意境清幽空阔。抓住了这个特点,学生就容易理解尾联“野老与人争席罢”所寄托的情感了:诗人寄情于清幽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恬然自乐的农家生活,表达了自己隐居山林、淡泊宁静的情怀。李清照的《声声慢》中,“疾风”、“大雁”、“黄花”、“梧桐”、“细雨”等意象营造了凄凉惨淡的意境,读起来让人心头涌上一阵悲凄之感,这极力渲染了诗人在国破家亡之时,心中无限的哀伤愁苦之情。

其实,古诗词中的意象,已被诗人们赋予了特定的意义,懂得了这些意象的含义,就能较轻松地读懂诗歌。“月亮”“鸿雁”等代表的是思乡之情;“柳”、“长亭”代表离别;“梧桐”、“猿猴”、“杜鹃”等表达的是凄苦愁思;“羌笛”、“孤城”、“玉门关”等表达的是征夫离情。大量的意象在古诗词中频繁出现,成为诗歌表达情感的重要方式,要读懂短小凝练的诗歌里蕴含的情感,就要先读懂这些意象。

以上就是三步品析古典诗歌的思想感情的方法,此方法比较简单,便于学生接受。学生长期坚持按此方法品析诗歌,积累得多了,就会提高鉴赏能力,慢慢学会自己去分析诗歌的思想感情。

参考文献:

篇4

有两种释义,分别列举如下:

1、指种植香菇的人,许多种植香菇的农民自称为香菇人;

2、是指《血界战线》里登场的角色之一,名叫亚马古拉纳夫·罗佐塔姆·乌普·里·那吉,其种族为香菇人,性格温和,可以为了汉堡不顾一切。

(来源:文章屋网 )

篇5

股权激励是一种通过经营者获得公司股权形式给予企业经营者一定的经济权利,使他们能够以股东的身份参与企业决策?分享利润?承担风险,从而勤勉尽责地为公司的长期发展服务的一种激励方法。股权激励是一种长期性的政策措施。以下主要结合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对公司股票价格产生的影响进行资本市场如何应用股权激励进行分析研究。

二、股权激励对股价影响的研究方案设计与结果

(一)研究方案设计

本文主要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对股权激励对股价的影响进行分析,通过对同一时期几家上市公司股价变化进行对比,分析其变化幅度;将某一公司在实施股权激励措施前后的股价进行对比分析。从以上两相对比分析中分析股权激励措施对股价的影响以及影响效应的大小。由于股价是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在本次研究中我们假定将行业和股权激励作为研究变量的前提下其他的外部因素不产生影响。在此前提下从实施了股权激励方案的上市公司中选取24家作为分析对象,对其股权激励措施实施前后一段时间内的股价变化进行监测记录。股权激励对股价影响的指标主要是从短期内的股价涨幅变化以及长期下的振幅变化(振幅=[成交均价―收盘价]/收盘价)反映出来的,这两项指标也是本次研究主要的依据。

(二)研究数据分析

从对下列10家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措施条件下股价变化的分析中可以看出,纳入统计的上市公司对股权激励措施在短期股价变动反映上相当明显,例如苏泊尔和有研硅股的超额收益率甚至分别达到了93.46%和51.46%,详见表一。从股权激励措施公布后的一段时间内的股价变化来看,股权激励措施公布对于股价有一定的推动的作用,但是这一长期的影响与同行业的整体股价上涨也是具有很大关系的。因此,可以说股权激励对股价的长期影响并不是很大。

表1 不同行业股价变动情况对比分析(原始数据来自花顺软件的基本数据,后经统计处理)

上市公司 股权激励计

划公布日 披露日

前股价 披露日

后股价 实际股

价变动 同行业股

价变动 超额收

益率

有研硅股 2006/12/26 10.92 19.93 82.51% 31.05% 51.46%

宝钢股份 2006/12/19 5.86 9.15 56.14% 22.42% 33.72%

泰豪科技 2006/12/14 8.20 11.75 43.29% 29.54% 13.75%

中兴通讯 2006/10/25 55.86 69.14 23.77% 6.15% 17.62%

晨鸣纸业 2006/10/11 8.74 10.25 17.28% 3.38% 13.90%

博瑞传播 2006/7/27 16.15 18.64 15.42% -2.57% 17.99%

苏泊尔 2006/4/7 7.01 15.93 127.25% 33.79% 93.46%

广州国光 2006/4/11 10.00 15.11 51.10% 31.27% 19.83%

伊利股份 2006/4/24 17.85 29.39 64.65% 22.48% 42.17%

泸州老窖 2006/6/6 11.11 13.55 21.96% 1.95% 20.01%

三、股权激励措施对股价的影响分析

(一)股权激励措施对股价短期的影响分析

根据研究结果显示,上市公司的股价在股权激励措施公布后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上涨,短期内投资者将资金投向该类企业主要是由于对实施股权激励措施的上市公司具有良好的业绩期望和信心,实施股权激励措施从投资者角度来看是业绩提升的一项有效措施,因此对股价的上升有一定的推动作用。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上市公司经营中采取的“压紧弹簧”措施,有的上市公司会在实施股权激励措施之前有计划的对公司的经营收益率通过各种方法进行降低处理,这样做的目的在于使投资者的预期有所降低并为公司制定较低行权价提供有利条件。在公布实施股权激励措施后,就能够赢回投资者对收益的期望和信心,此时股价就会有相应的提升,公司也能够从中获利。

第二,管理者掌控信息,上市公司的高级管理层对于证券投资信息的掌握本身就比普通投资者更加全面、及时和准确,因此作为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措施的制定者制定政策措施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具有投资引导的作用,在投资者看来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措施包含着未来可能产生收益的一些信息,而这些信息是由于经营者的掌握,才有该措施的制度实施。

(二)股权激励措施对股价长期的影响分析

相对于短期内股权激励措施对股价的影响不同,股权激励措施对上市公司股价的影响在该措施公布之日起的一年时间内所产生的影响并不具有一致性,有的上市公司股价出现了高于同类股价的上涨幅度,有的却也出现了落后于同行业股价上涨的幅度,虽然整体上股价在股权激励措施公布后都有上涨,但是原因却是复杂的,不能单一的将其归功于股权激励措施的公布实施。股权激励措施的实施可能在某些公司被股票期权化,这样反而会给公司带来一些不利消息和影响,因为实施股票期权后公司的每股收益都会被稀释,相应的股东权益也被稀释。因此,股权激励所带来的业绩提升的也有可能被消极的因素取代。

篇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09.042

私募股权投资主要是投资者通过对还未上市的公司进行投资,等被投资公司上市之后,便能够将之前持有的股份抛售出去,从而收获十倍甚至几十倍的投资收益。经济学者们认为,私募股权投资是投资机构通过自己的能力对被投资公司进行调查分析,从众多的公司中筛选出真正有发展潜力公司并对其进行投资,通过投资便能够有效的改善公司的运营状况与治理结构,从而促进公司的健康发展。但在私募股权投资过程中,对被投资公司价值的影响却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因此从多个方面分析私募股权投资对于我国上市公司价值的影响,对改善我国私募股权投资行业的结构以及完善上市公司股权的结构有很重要的意义。

1私募股权投资的概念与特点

1.1私募股权投资的概念

私募股权投资的概念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定义。首先狭义上的私募股权主要是指投资者对一些已经有了一定的商业规模、能够产生稳定现金流并且还没有上市的公司进行股权投资,投资的方式主要包括夹层投资与并购基金。由于私募股权投资能够带来很高收益,因此近年来私募股权投资发展得非常迅速,使得私募股权投资与风险投资的差别越来越小,一些研究机构甚至没有将两者区分开来,因此从狭义角度出发,私募股权投资也包含风险投资。从广义角度出发,私募股权投资包含了上市前的投资、发展投资以及夹层投资等,而如果从业务范围角度来分析的话,私募股权投资其实还包括了公司上市后的私募投资、不动产与不良债权投资等。

很多对于私募股权投资了解不多的人往往会把私募股权投资与冲基金混在一起,两者的募资方式虽然一样,但是两者对于资金的运用方式以及投资的对象是不同的。冲基金将募集到的资金主要是用于公开市场,而私募股权投资则主要投资与未上市公司。

1.2私募股权投资的特点

1.2.1投资类型单一

首先我国的私募股权投资的类型相对比较单一,国外成熟的私募股权投资中包含了风险投资、公司上市前投资、夹层投资以及被投资公司在成长过程中的各个阶段投资。但在我国的私募股权投资中,基本就只有风险投资与公司上市前的投资,一般私募股权投资的对象主要是即将上市的公司或者拥有巨大潜力的高科技公司为主。这样的一种投资方式虽然能够为被投资公司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从而让公司获得更健康的发展,但被投资公司在发展中一旦出现短期的经营困难,将很难从市场上获得足够的资金来改善经营,从而造成资本配置效率低。

1.2.2投资时间短

我国私募股权投资的相关结构还不够完善,大部分投资的时间一般都比较短,基本所有的私募股权投资都在3年以下,而有些私募股权投资的时间还没有超过1年,造成?@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我国私募股权投资的退出方式太过单一,国外私募股权投资的退出方式有很多种,包括首次公开发行、管理层回购以及出售等,但我国的退出方式一般只有首次的公开发行。在这样的一种形式下,很多投资者基本都将投资目标锁定在一些有明确上市可能性的公司,对于一些初创公司而言则很难获得私募股权投资。

1.2.3优化公司的治理结构

随着私募股权投资方式的出现,很多公司在得到私募股权投资进行来资金后,能够有效的改善公司的治理结构,私募股权投资能够帮助公司提供资金上的运转,同时私募股权投资者还能够给公司提供经营管理上的帮助。比如私募股权投资者在投资之后,会利用自己的管理经验与人脉资源来帮助公司,针对公司的经营运行模式提供良好的建议,从而促进公司的发展。公司在运营中如果遇到了困难,投资者也会尽量帮助公司渡过难关,但如果被投资公司长期盈利不好,则公司可能很难再获得下一轮的基金,最终可能很难在行业中生存下去了。

2私募股权投资对上市公司价值的影响

2.1资本结构改变对公司价值的影响

在私募股权投资者对公司进行投资时,公司的资本结构则已经被改变,进而使得公司的价值也受到影响。首先资本成本的变化让公司的资本结构与价值都会发生变化,私募股权投资会改变公司的股权资本,而债权资本与股权资本的比例出现变化也会导致资本结构出现变化。通常公司的债务利息主要是在计算公司所得税时进行扣除,但是债务利息率通常会比股票利息率低,并且公司债权资本成本一般也要比股权资本成本低。因此接受了私募股权投资的公司,就能够在一定的范围内提高公司资本负债率,进而降低公司的资本成本,这样就能够提升公司的筹资效益,最终提升了公司的价值。

通常情况下,公司价值是公司债权的市场价值与股权资本的市场价值两者相加,可以用V=B+S,其中V表示公司价值,而B与S则分别表示公司债权资本的市场市场价值与公司股权资本的市场价值。从中也能够发现,公司的资本结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公司的总价值,当公司的综合资本成本降低后,相应的也就能够提升公司的价值。

2.2股权集中度改变对公司价值的影响

公司的股权结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股权集中度与股权制衡度,当私募股权投资对公司进行投资时,公司的股权结构便出现了变化,而公司的股权结构对公司的价值影响是非常大的,股权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公司的治理结构,同时公司的治理结构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公司的组织结构,最终公司的组织结构也就会影响到公司的价值。股权的集中度是指公司不同股东的持股比例,公司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是检测一个公司股权集中或分散的一种指标。一般当公司的最大股东持股比例超过50%时,则表示该公司的股权高度集中,而当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低于10%时,表示该公司的股权高度分散,如果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在10%-50%之间时,表示公司的股权相对集。不同的股权结构下,公司的治理机制也会不同,通常大股东的控股比例会直接影响公司的决策权,进而也就会影响到公司的发展前景。

公司的股权如果高度集中,公司就会存在绝对控股股东,这个时候最大股东在经营公司的过程中一般都会安排自己人,或者自己亲自来经营公司,这样能够有效的发挥出公司的激励作用。如果股权高度分散,公司经营者将很难与其他所有股东的利益达成一致,他们有可能会作出损害公司利益而由利于自己利益的事情。然而在股权高度集中时,虽然经营者能够更有动力的管理好公司而增加公司的价值,但在股权高度集中的股权结构下,经营人员缺乏来自其他股东的监督,比如其他股东觉得现在的管理人员能力不行想要更换管理人员,但因为持股太少而没有足够的话语权,这样更换管理者的几率就很小,这样也就不利于公司的经营发展与价值提高。同时股权的高度分散虽然使得经营者利益很难与其他股东达成一致而降低了公司的价值,但从外部接管的角度出发,使得管理人员被成功接管的概率更大,降低了人的道德风险,最终增加了公司的价值。

3私募股权投资的相关建议

3.1提高私募股权投资机构的成立门槛

我国私募股权投资的发展时间较短,相比与国外发达国家的私募股权投资而言,我国的私募股权投资还没有充分发挥其作用,对上市公司的价值还没有完全起到较好的影响。因此我国应该通过相关的措施,通过私募股权投资促进公司的健康发展。由于我国的私募股权投资退出方式单一,使得我国的私募股权投资者投资的方式也比较单一,从而造成了很多的弊端。针对这种情况建议提高私募股权投资机构的成立门槛,比如禁止私募股权投资者投资那些即将上市的公司,也可以规定被私募股权投资者的公司必须要超过3年后才能够上市。这样就能够促进私募股权投资者利用自身的能力去寻找真正有潜力的公司进行投资,从而促进我国创新型公司的发展。在提高私募股权投资门槛的过程中,还可以由政府考察申请成立私募股权投资机构的单位,对投资者的信息进行考察,包括投资者的背景、是否有这方面的能力、是否有实际投资的案例等,对于那些能力或管理不规范的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应对其进行撤销。

3.2培养优秀的私募股权投资人才

我国要想构建一个良好的私募股权投资市场,优秀的私募股权投资人才是其中的核心。有相关研究表示,一个优秀的私募股权投资人一般要从事这个行业达到10-15年的时间,在这个期间他需要接触大量的投资案例积累实战经验,并从中?@取多方面知识,如果一个私募股权投资人员没有7-8年以上的工作经验,将很难独立完成私募股权投资。因此我国要想让私募股权投资对上市公司价值造成有利影响,必须要培养出优秀的私募股权投资专家,从而完善我国的私募股权投资市场。我国其它很多行业都有各种证书或职称评级,但在私募股权投资中因为发展时间较短,还没有形成完善的评级制度,针对这种情况可以由政府单独设立一个机构,根据从事该行业人员的技能建立相应的评级方法,从而迅速培养出优秀的私募股权投资从业人员。

篇7

一、引言 

在我国,上市公司分配股利主要有现金股利和股票股利两种方式。其中,现金股利是以现金形式发放的股利,是股东的实际所得收益,有利于减少大股东对中小股东的资金占用,保护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股票股利是指以增发股票的方式所支付的股利,在我国实业中也将其称为“红股”,股票股利只是对股东权益的账面调整,并不对上市公司的价值产生实质性的影响。股票股利具有延迟纳税、降低成本、减少现金支出、利于再投资等优点。2000年以来,中国证监会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加强现金股利分配的政策,现金股利成为我国股票股利分配政策的主流,近年来在我国关于股利分配政策的相关研究主要有股利政策影响因素分析和现金股利政策影响因素分析,而作为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的另一种方式——股票股利政策的研究却宽泛与粗略。 

二、文献综述 

国外学者对股利政策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但较多地集中于股利政策及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因素分析以及股利政策(股票股利、现金股利)市场反应分析,主要有(1988)以1971—1982年证券价格研究中心公司共1 777个样本,采用超额收益指标进行符号测试,发现事件公告日后具有超额收益,该超额收益与股票股利或者股票拆细的比例成正相关。Grinblatt(1984)指出股票股利不涉及公司现金流动,不改变资产、负债、收益等,在不考虑税收的因素下,只是对公司资本结构进行的纯粹修饰性改变。Lakonishok and Lev (1987)指出,在股票股利发放的前3年,股票股利公司及其匹配控制公司几乎有着相同的现金股利收益配比。 

我国对于股票股利的研究相对于现金股利政策研究比较滞后,魏刚(1998)认为国家股和法人股比例与股票股利支付水平正相关,每股收益与其呈负相关。苏灵、王永梅(2011)认为大股东在股票股利分配前持有的股份越多,在股票股利分配后增持的股份也越多。胡国柳(2011)等认为第一大股东、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以及董事会人数越多,公司越倾向于现金股利分配,但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越倾向于发放股票股利,同时企业成长性强的公司倾向于发放股票股利,而现金流量好的公司往往不发放股票股利。卫亚楠(2011)比较了现金股利与股票股利的优势,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方式的选择现状,并对上市公司未来的分配行为提出了思考与建议。 

由于上市公司市场复杂多变,对于股票股利的研究选择的研究期间、选择的样本不同,得出的结论也有所不同。可以说,以上结论都只能看作某一时期影响我国股票股利分配政策的因素。 

三、我国沪市上市公司股票股利分配的现状 

2005年4月29日,中国证监会《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宣布启动股权分置改革试点;2006年底,已完成或进入股改程序的上市公司市值占应改革上市公司总市值的比重达到98%,股改任务基本完成,促进了企业市场化、证券化以及资本市场的发展,增强了投资者对股票市场的信心,作为除了投资者最为关注的现金股利分配政策的股票股利政策也呈现出了与之时代背景相适应的特点。 

(一)股票股利的普及率较低 

从表1可以看出,我国沪市A股上市公司分配股票股利公司数量所占比例较小。2007—2012年发放现金股利所占比例均在50%以上且呈逐渐递增的趋势。从发放股票股利公司数占上市公司总数的比例来看,只有2007年所占比例在10%以上,其余五年均低于10%,最高比例为2007年10.46%,最低比例为2012年2.20%,我国沪市A股上市公司以现金股利为主,股票股利为辅,充分说明我国股权分置改革成效显著,逐渐与国际市场趋同。 

(二)股票股利的分配缺乏连续性和稳定性 

从图1可以看出,我国沪市A股上市公司股票股利分配的连续性与稳定性较差。在六年之间分配过六次股票股利的有1家公司,分配过五次股票股利的也只有1家公司,分配过四次股票股利的有4家公司,分配过三次股票股利的有15家公司,分配过两次股票股利的有48家公司,在这六年之间真正连续六年都分配股票股利的公司只有1家。 

(三)股票股利支付水平差异大 

从表2可以看出,我国沪市A股上市公司各年的股票股利支付水平参差不齐,差异很大。2007年最高比例每十股分配10股,最低比例为每十股分配0.5股;2008年最高比例每十股分配10股,最低比例每十股分配0.1股;2009年每十股分配15股,最低比例每十股分配1股,2010年最高比例每十股分配12股,最低比例每十股分配0.4股;2011年最高比例每十股分配10股,最低比例每十股分配0.5股;2012年最高比例每十股分配10股,最低比例每十股分配1股。 

我国上市公司股票股利的分配呈现出的特点,也预示着我国上市公司逐渐走向规范化,逐渐与国际接轨,但由于我国上市公司起步较晚,股权分置改革到现在也不过是短短几年,因此也存在很多问题。 

四、我国上市公司股票股利分配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一)研究假设 

影响上市公司股票股利支付水平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法律因素、债务契约因素、公司自身因素以及股东因素,其中公司自身因素包括公司规模、举债能力、投资机会、盈利能力等,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本文主要从公司自身因素的公司规模、公司成长性、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及获取现金能力五个方面来分析对上市公司股票股利支付水平的影响。

H1:公司规模与股票股利支付水平呈负相关。 

引起注意假说是信号传递理论内容之一,Fama(1969)通过实证分析得出股票股利的宣告引起股价的大幅度上升,该假说认为公司管理层可以通过股票股利事件来引起市场的注意,以期重新评价公司的未来现金流量和盈利能力,其延伸的推论认为规模越小的公司发放股票股利比规模越大的公司更能引起市场的注意,从而对股价产生较大的影响,因为它们之前受到的关注较小。 

H2:公司成长性与股票股利支付水平呈正相关。 

Bhattacharya(1979)第一个建立了股利信号模型,作为信号传递理论的其中一个内容——信号传递假说认为存在不对称信息的条件下,管理者比投资者知悉更多有关公司的有利信息。股票股利可以传递公司将继续发展以及光明前景的信号,在公司具有良好的成长性时,往往愿意发放更多的股票股利。 

H3:公司盈利能力与股票股利支付水平呈正相关。 

最佳价格范围理论也叫最优交易区间理论,最早是由Baker和Gallagher(1980)提出,该理论认为公司发放股票股利,其目的是将公司股票的价格保存在一个最佳的范围内,从而吸引小规模的投资者。由于公司的盈利水平越强,每股收益越高,理论上股票的价格就会越高,公司增加发放股票股利会使股价降低进而吸引更多投资者。 

H4:公司的偿债能力与股票股利支付水平呈负相关。 

Ghosh和Woolridge(1988)发现市场对现金股利削减或遗漏的反应很消极,但同时股票股利的宣告减少了这种影响的程度。根据现金代替假说,当公司现金流困难时或财务资金短缺时,公司利用股票股利来作为现金股利的一种代替从而保存现金,因此当公司负债较多而资金短缺时,股票股利的支付有利于减少现金支出。 

H5:公司获取现金能力与股票股利支付水平呈正相关。 

根据信号传递假说,公司获取现金的能力越强,会增加发放现金股利,这已经被很多研究证明,但发放现金股利与股票股利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发放股票股利同样也能传递公司有利信息。因此,公司获取现金能力与股票股利支付水平呈现出正相关关系。 

(二)样本选择 

1.选择沪市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我国上市公司的股票种类主要有A股、B股、H股、S股、N股和T股,其中S股、N股和T股在国外上市,A股、B股与H股在国内上市,为了剔除市场环境与股票定价以及适用的会计准则的不同,选择A股公司。 

3.剔除数据缺失的公司,为了研究比较的方便,笔者将数据缺失或不全的公司予以排除。 

4.由于金融类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和会计处理与一般行业有区别,其可比性较小,因此剔除金融类上市公司。 

5.我国上市公司有的是一年只分配一次股利,但有的公司进行中期分配。为了样本研究的全面性与方便性,将其中数据与期末数据相加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以上原则,通过筛选最后得到298个样本,其中2007年85个,2008年45个,2009年53个,2010年59个,2011年36个,2012年20个。 

(三)变量选择(见表3) 

(四)建立模型 

(五)描述性统计分析 

如表4所示,沪市A股类上市公司股票股利支付水平最大为每十股支付15股,最小为每十股支付0.1股,相差150倍,表明不同公司之间股票股利支付水平差异很大。每股收益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相差很大,说明样本公司的盈利能力相差较大。市净率最大值与最小值相差65.8倍,说明样本公司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成长性差别较大。总资产自然对数的差异是由于不同行业、不同成长阶段等因素引起的。 

(六)实证结果与分析 

本文运用SPSS17.0对模型进行回归,以股票股利支付水平为被解释变量,总资产自然对数、每股收益、市净率、债务保障率以及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为解释变量,回归结果如表5所示。 

1.表5在1%的检验水平下进行双侧检验可以看出每股收益与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对股票股利支付水平影响显著,在5%的检验水平下进行双侧检验可以看出债务保障率对股票股利支付水平影响显著;而总资产与市净率在10%的检验水平下都没有通过检验,因此总资产自然对数与市净率对股票股利支付水平的影响不显著。 

(1)每股收益与股票股利的支付水平呈正相关且非常显著。一般来说,公司的每股收益越高,股票的股价相应也会越高,公司分配股票股利会增加股票数量(股数),同时降低股票的每股价值,促进股票的交易和流通,从而吸引更多的投资者,证实了公司盈利能力与股票股利支付水平呈正相关的假设。 

(2)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与股票股利的支付水平呈正相关且非常显著。通常公司获取现金的能力越强,现金股利会受到青睐,但现金股利与股票股利并不是对立的两方,公司可以单独发放现金股利,也可以单独发放股票股利,还可以同时发放现金股利与股票股利,因为股票股利也可以传递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良好信息,增强投资者的信心,公司在获取现金能力越强时也会增加发放股票股利,公司获取现金能力与股票股利支付水平呈正相关。 

(3)债务保障率与股票股利支付水平呈负相关且显著。债务保障率等于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与负债总额的比值,公司债务保障率越低,说明公司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不足以支付公司的债务,公司迫于还债等压力会发放股票股利作为现金股利的一种代替从而保存现金,因此债务保障率与股票股利支付水平呈负相关关系。 

(4)总资产与股票股利支付水平呈负相关但不显著。公司规模对股票股利支付水平的影响不显著,可能是因为样本公司包括的行业种类较多,各类公司总资产相差较大而股利支付水平是以每十股支付股票股利表示,各个公司没有显著差异,可能导致对其影响不显著。 

(5)市净率与股票股利支付水平呈正相关但不显著。陈国辉、赵春光(2000)认为处于成长阶段的公司发放现金股利确实有所减少,但股票股利的发放未必会增加,以上实证分析结果也表明处于成长阶段的公司对于股票股利的支付水平没有多大的影响。

2.从表5可以看出模型不存在明显的多重共线性问题。一般认为,当容差小于0.1、方差膨胀因子超过10时,该变量与其他变量之间的多重共线性超过了容许的界限。从表中可知所有变量的容差都大于0.3,所有变量的方差膨胀因子都小于2.9,因此可判断模型不存在明显的多重共线性问题。 

3.从表6可以看出复相关系数R为0.434,判断系数R方为0.188,从模型的拟合优度来说并不理想,这主要是由于影响上市公司股票股利支付水平因素的复杂性造成的。文章的主要目的不是进行股票股利支付水平的预测,模型可以说明股票股利支付水平的影响因素的相关性。 

五、研究结论与启示 

笔者概述了2007—2012年沪市A股类上市公司的股票股利分配状况,借助于SPSS17软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股票股利支付水平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得出了以下结论: 

通过对2007—2012年沪市A股发放股票股利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指标进行实证分析,认为每股收益、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与股票股利支付水平呈正相关且影响显著,债务保障率与股票股利支付水平呈负相关且影响显著;总资产与股票股利支付水平呈负相关,市净率与股票股利支付水平呈正相关但二者对其影响都不显著。根据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当债务保障率较低时,企业处于无奈的窘境,只能退而选择股票股利,以达到节约企业现金,为企业的投资发展储备资金。当企业盈利能力与获取现金能力较高时,企业偏好于股票股利,这样可以降低每股股价,促进股票的交易与流通,从而吸引更多投资者。 

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将期中分配与期末分配相加作为研究对象,二者是否具有相同含义有待进一步研究;影响股票股利分配的因素有很多,本文仅从公司自身因素的五个方面进行研究,未将其他影响因素纳入,会对模型拟合度产生一定影响。 

【参考文献】 

.2000(1):1-33. 

[2] Sherrin,H. M and M.Statman.Explaining Investor Preference for Cash Dividends.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J].1984(2):253-282. 

.1987(42):913-932. 

[4] 魏刚.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1998(6):30-36. 

篇8

关键词:田园人物 欧陶利克斯 多面性 喜剧性

欧陶利克斯是莎士比亚名剧《冬天的故事》中的人物。从剧中可知,他生活在乡下,故笔者把他称之为“田园人物”。(以笔者之见,“田园人物”亦可称之为“乡村人物”,它是相对于莎剧中的“宫廷人物”和“城市人物”而言)在莎剧中,这类人物较之于宫廷或城市人物可谓少之又少。并且,欧陶利克斯是一个次角,出场的时候不算多。但这样一个人物,却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究其原因,恐怕在于这一形象所具有的独特性和复杂性,这才使他散发出奇异的光泽。在此,笔者就如何认识这一形象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一.欧陶利克斯形象的多面性

欧陶利克斯的多面性表现在人物身份和个性特征两个方面。就人物身份而言,他首先是一个贼。剧中的小丑曾言:“他真不成东西!是贼,我敢说,是贼:他专到市集,商场,和斗熊场上去。”用欧陶利克斯自己的话说,做小偷是其唯一的生计。在他看来,“这笔交易是多么合算!交易之外还有这一大笔钱!”,“天神特别纵容我们,我们可以无需事先策划就去做任何事情。”因此,在剧中我们经常看到他从容做贼,毫不心虚。如他通过假装受伤得到路人的同情,趁别人扶他之机,窃取了对方的钱袋。又如他趁人们来赶热闹,挑选货品时,把他们中间大部分人的钱袋掏空了。

其次,他也是一个生意人。他不仅在出售的货品上种类繁多,包括闺房百宝、山歌以及其它生活物品,而且销售手段较为高明。故事中一仆人就评价说,没有哪个店主能像他那样恰如其分地用合适的手套配合着每个顾客;他为了推销,还编着歌儿唱,好像是诉说着神的名字一般。小丑甚至夸他,说这个小贩真有点本事。之后,他在集市上成功地赚上一笔,甚至有些得意忘形:他的小玩意儿全卖掉了,“没有剩下一根缎带,镜子,香丸,别针,笔记簿,歌谣,小刀,花边,手套,鞋带,手镯,戒指……”,说这些人是争先恐后地抢着买,好像这些东西都是神圣的宝石,谁买去就会有好福气似的。

再者,他还是一个出色的民间歌手。他不仅出售歌谣,而且还会唱许多歌谣。他第一次出场就以演唱的方式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他从对田园世界里的美好景象唱起,进而唱到自己目前的不利处境。他的唱词富有抒彩,而且用语优美,表述形象,饱含浓郁的生活气息。接着,他出现在牧羊人的村舍,为了推销他的货品,他再次咏唱:“雪一样白的细麻纱,黑细纱黑得像乌鸦……别针,钢铁做的小熨斗,小姐们从头到脚应有尽有……”[1]p661他的歌唱引来了大批听众,对他的货品产生兴趣。他唱歌的确也吸引人,正如一仆人所言:“他有最美丽的情歌给小姐们听,一点儿也不粗野,真是怪事,有好优美的歌谣的叠句”,“他唱得烂熟,好像他把歌曲早已吞在肚里一般,大家的耳朵和他的歌声黏在一起了”。

欧陶利克斯也是莎剧中一个颇有特点的人物。在笔者看来,他有三方面的特点非常突出。其一,他是一个轻名重利的人。他不在乎自己的声名。虽曾经侍候过王子,穿过顶好的丝绒,但行为不端使其遭到革逐。他并不为此而悲伤,相反他认为“其实我走的是我的大道”,此外,他的臭名声广为人知,人们一提到他的名字就咬牙切齿,都知道他是个贼。可他却满不在乎。与轻名相反,他对获利异常重视。他获利的方式有两种:一是光明正大地骗,二是偷偷摸摸地捞。无论采用哪一种,他总能达到自己的目的,“乘兴而去,凯旋而归”,可见手段之高明。

其二,他的特性应证了一句古话:“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他曾交待,其父也是个贼,受其熏染,他比起父亲可谓过之而无不及。他把做贼称为专门生意,把自己一切贼行称为做买卖。他不会放弃一丝一毫打劫别人的机会,只要人家稍不注意,他顷刻间便已得手,正如他所言:“每一街头巷尾,每一家店铺,教堂,法庭,刑场,都给一个勤快的人以工作的机会。”虽然在后来他的诡计被别人识破,并恳求别人的谅解,但他所言恐怕是言不由衷,不得已而为之。

其三,他喜欢吹牛,说大话。他往往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或夸大其词,或夸下海口,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刚出场时,为了博得路人同情,他不惜捏造自己已被鞭打千万下。后为了推销自己的歌谣,他胡编山歌的内容,什么“放高利贷的老婆生出二十个钱袋”,“一条鱼蹦出水面二十四万呎”。他为了打劫别人,编造出种种残酷的后果来进行要挟。从中可见吹牛说谎已成了他谋生的重要本领。

二.欧陶利克斯形象的喜剧性

欧陶利克斯是一个独特的喜剧形象。其喜剧性特点主要来源于三方面:一是他的语言。他用语往往幽默滑稽,饱含情趣,带有调侃的意味。但手法不尽相同。有时他暗中自嘲,如他会假装向人家诉说自己遭遇打劫,而打劫的人正是欧陶利克斯。有时他的话尽显荒诞,他爱讲一些胡编乱造的奇闻异事,并且一再肯定其真实性。针对别人的质疑,他会说:“很真,只是一个月前的事”,“是千真万确的”,“这事经过五位法官的手,证人多到我的包袱都装不下”。他有时还用戏谑的言语,如他对自己从业发展的评论:“眼明,耳快,手灵,这是一个扒手所必须具备的:一只好鼻子也是必备的,以便为其他的感官嗅出工作来。”

二是他的行为。比如他故意装成受苦的人在地上爬行。他抱怨脚站不稳,手臂都快断了,但别人扶起他时,他利索地偷走了别人的钱包,并再三表示感谢,说自己可以独自走回去。其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令人捧腹。又如卡弥娄为了王子安全逃走,要求他与王子互换衣服,他就是不肯,怕中圈套,但互换之后,他又神气起来,装成一副大官的摸样去敲诈别人。前后对照,喜剧味很浓。

三是他的角色变化。他本是个贼,为了偷钱,他装成一个苦人儿;为了骗钱,他打扮成小贩;为了诈钱,他自称是当大官儿的。后来身份的暴露又使他装可怜。这一系列角色的变化同样给故事增添了喜剧气氛。

三.欧陶利克斯形象塑造的意义

欧陶利克斯这一喜剧形象在剧中有着多方面的意义。

第一,他连结、丰富了情节。他对情节主线贡献有二:一是他与王子互换衣服,为王子顺利出逃提供了方便;二是他把牧羊人和乡下人带上了去西西里的船。这对证明帕地塔的身世起着关键作用。另外,他的经历也扩充了故事容量,使情节更加丰富。

第二,他是“悲喜交织”情节安排的需要。在后期剧里,普遍存在“喜中有悲,悲中带喜,悲喜交织”的情节特点。这使得故事情节蜿蜒盘旋、曲折有致、引人注目、动人心魄。如在第四幕,佛劳利泽与帕地塔恋爱本是具有喜剧性的情节,但波希米亚王与卡弥娄的参与使情况变得复杂起来。尤其是当波希米亚王坚决反对儿子自主婚姻时,悲剧的气氛笼罩一时。在这当中,欧陶利克斯的出现把悲剧的显现过程分隔为几段,使得紧张的气氛非骤然间形成,同时也有助于淡化悲剧的情调。

第三,他的故事增添了田园世界的真理性。在莎士比亚笔下,展现了宫廷里人与事的纷繁复杂。较之宫廷,田园世界是否为另一番景象呢?在这里,着重描写的是佛劳利泽与牧羊女之间的爱情故事。可他们的爱情却受到了一位专制君王的阻挠。可见,田园世界并非尽善尽美,它有美好的一面,也就有丑恶的一面。同样,田园里有牧羊人、乡下人等诸多良民。他们具有纯洁、善良、高尚等优秀品质,而同样环境下也存在像欧陶利克斯这样的流浪贼子,他们处处行恶,使得田园世界鱼龙混杂。但这样的田园世界才算是一个真实的世界。这一人物的塑造也更加凸显这一背景的真实。

第四,他的塑造也反映出了作者受到了流浪汉小说的影响。欧陶利克斯是一个四处流浪的贼子,他所述的也是一种流浪汉的生活。他刚出场,便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讲述了自己的身世和人生经历。在情节的发展中,他还不时以自己的眼光谈论着周围发生的一切。此外,他漂泊不定,居无定所,到处都有可能出现他的踪迹。他无正当职业,以偷窃和诈骗来维持生计。他很熟悉下层平民的生活和习俗,会吟唱各类民歌。他的言语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和观念也折射出一个世俗市侩普遍具有的本性。这一切都能反映出作者受之影响颇深。

篇9

一、中国古代“礼”的观念

我国自古就有礼仪之邦的美称,我国古代的法律的根本思想就是“礼法结合”。充分认识“礼”在我国古代法制史中的地位和作用,是研究我国古代法制史的必要条件。法律的出现是国家政权的出现后为了维护统治阶级利益而存在的,我国的法制史也就同早期夏、商政权的建立而开始。春秋战国时期,随着新的阶级的产生和封建制度的逐步形成,出现了我国历史上著名思想繁荣时期——百家争鸣。我国古代的法律制度也随着各种思想的交锋而逐渐地形成独特的体系。到了汉武帝接受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开始正式形成了我国古代“礼法结合”的法律指导思想。本文将选取我国古代几个有代表性的流派分析“礼”的观念。

(一)孔子的“礼”

孔子思想中的核心就是“仁”和“礼”,“礼”在孔子思想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论语》只有20章1万多字,但其中谈到“礼”就有74次。孔子的“礼”指的是周礼,他认为“礼”作为规范社会活动和人民行为的基本制度早已存在并将一直存在下去。为实现国家的稳定、社会的安定和人们的和谐共处,“复礼”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式。孔子的“复礼”就是要恢复和维护西周的宗法制度,即所有人都要依据嫡庶、亲疏、长幼等关系,确定贵贱、上下大小等的等级区别,以形成各种名分,然后按照名分,确定伦理规范和行为准则,然后以其制定有关社会政治的礼法制度。所有人都要遵守这样的礼法制度,各守其位,履行相应的责任和义务。

(二)管子的“礼”与法

《管子》也是我国古代思想史上重要的典籍,《管子》一书中,关于“礼”、法的论述很多,对后世的影响也很深远。《管子》的“礼”主要指的是礼节、礼仪和礼制,认为要以内在的道德观念引导人民遵守“礼”的规范,用“礼”来节制人的感情和行为,用“礼”维护社会秩序、处理出现的问题。

《管子》的法则是惩恶扬善、限制君力、规范民众卫星的思想,这种思想后来发展成了韩非子的法家思想,也是我国古代法制史的重要指导思想。

(三)荀子的礼法思想

荀子在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礼”的思想的基础上, 又对法家思想加以拓展和修正,形成了“隆礼重法”的儒法合流的思想,成为我国古代封建治国思想的重要思想来源。荀子是以性恶论为理论出发点的,认为只有通过“礼”的约束和法的制裁,才能使人为善。“法者,治之端也”。荀子与孔子不同的是,他认识到了道德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必须通过对犯罪者加以重罚才能稳定社会和民心。与法家实行严刑峻法不同,荀子主张慎刑,对能够教化的就不要杀掉,而首恶必株。

二、“礼”在中国法制史中的地位和影响

“礼”最早起源于原始社会的祭祀活动,延伸到群体和宗族之间,逐渐形成了一定的习惯、风俗、礼仪、礼制。可以说,“礼”与法从来都就不是对立的,两者从本质上而言就是为了维护国家和社会的稳定,使人们的行为遵循一定的秩序,保持行动的规范。虽然偏重不同,但也有重合的部分。

(一)“礼”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的统治地位

“礼”在中国古代法制史中是占据绝对的统治地位的,尤其是汉代“独尊儒术”以后。统治者选择儒家思想作为社会的统治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就是着眼于儒家思想中“礼”的观念,“礼”的思想要求所有人按照等级尊卑各处其位、各行其是、规范自己的行为并履行应尽的义务,这种思想便于统治者约束和管理人民,限制了被统治阶级的反抗,在某种程度上甚至缓解了被统治阶级的不满。“百善孝为先”,我们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最重要的“孝”为例。“孝”的理念是礼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汉代以孝治国,就是将这种理念发展为一种统治人民的思想工具。君主可以用孝治理国家,臣民可以用孝治家修身,于是,孝就逐渐开始被与忠君联系了起来,最终升华为“忠”是“孝”的发展和扩大,要像孝敬父母一样忠于君主,实现了统治阶级的思想统治目的。

(二)“礼”对封建统治者的影响

“礼”在被统治者确定为统治思想以后,完美地将封建道德规范与封建法律联系起来了,这也就不难看出为什么中国历代封建王朝始终是以“礼”的理论治国,不难看出为什么儒家思想具有古代思想潮流的主流地位。

1、“礼”与法

“礼”不是法律,但在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礼”重于法。从某种程度上讲,在我国古代法制史上,“礼”包括了全部的道德和部分的法。当违背礼数仅应该受到舆论谴责时,“礼”相当于道德,而当违背礼数被规定强制惩罚的时,“礼”就是法。不守法的行为只是违法行为,但不守礼的行为是不顺应天意的行为,因此,我国的古代法制制度自汉以后,大体都是礼主法辅、礼法结合的制度。

2、礼法结合的我国古代法制思想

礼是顺乎天意的规范,但法是统治者意志的表现。因此,我国古代治国必须首先以“礼”教化,以德服人,教化不起作用时才使用法律,法律从实际操作上变成了保证“礼”的约束的惩罚手段。我们可以看到,自汉代以后,成为统治思想的儒家思想已经融进了礼法结合的理念,成为历代统治者约束人民的思想工具。

(三)“礼”对中国古代法制的影响

“礼”与法的结合,使“礼”正式走进了我国古代的法律制度当中。“三纲五常”的第一句就是“君为臣纲”,这是对孔子的“礼”的延伸和拓展,经统治者洗牌后的“礼”成了整个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三、中国古代“礼法结合”的思想对当代的影响

礼与法都是用于约束社会行为,它们可以并存并互相补充,我国古代法制制度的实践证明这一点。而这种礼法结合的思想,也成为中国法系的一大特色。

中华民族的礼治精神即使在现代社会,仍然深深地影响着人民的日常行为规范。“礼”的观念可以作为现代法律的道德补充,其中的精华部分也仍然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我们在重视法治化发展的同时,绝不能遗弃对我们民族的千年发展起到促进作用的,至今仍然具有影响力和现实意义的“礼”治思想的部分。

法治的落实不在于用法条来取代固有的文化传统,而是要把人们对法、法律和法治的恒久的信念融入到人们的血液中去,融入到代代相传的文化传统中去。重视道德对社会成员的规范作用,应该说是中国传统治国思想中的精华。比如,古代中国人把“和谐”奉为社会中绝对的最终目标,应当遵循宇宙本来的秩序,这些思想近年来也在于时展的指导思想相结合,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民族复兴大业中,仍将起到关键性的指导作用。(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法学)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控股股东;非理性融资偏好;过度股权融资偏好

中图分类号:F83文献标识码:A

一、我国上市公司非理性融资偏好的特征分析

(一)拟上市公司强烈谋求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但资金并未有效利用。自证券市场建立以来,首次公开发行IPO已经成为企业融资的主要模式,出现了许多企业争过“独木桥”的现象。有的企业为了达到上市的标准,不惜进行过度的包装、甚至造假。但与此同时,上市公司在强烈谋求发行股票的同时,资金并未有效利用,拟上市公司成功上市后,往往更改募集资金投向,导致公司出现了大量闲置资金,并出现了委托理财的现象。袁国良在《上市公司融资偏好和融资能力实证研究中》对深沪两市411家拟上市公司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有125家上市公司进行了改变募集资金投向问题,上市公司因募集资金投向改变问题造成的资金闲置高达120亿元,且据相关资料显示,由募集资金更改投向所导致的闲置资金并没有停留在上市公司的账户上,而是由控股股东通过其他应收款项或购买资产的形式转走,这更加让我们对拟上市公司的融资动机产生怀疑。

(二)已上市公司热衷股权再融资,虚拟融资项目或夸大融资项目数额。根据现代财务理论的观点,当企业投资项目的预期收益率高于债券融资成本时,企业可以适度地增加负债,2006年中国证监会通过对已上市公司历年财务报表的分析发现,有些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已经很低,甚至个别公司没有负债,然而在这样的情况下,公司依然选择了股权再融资。这说明上市公司把股权融资当成了“无成本的午餐”,即使在有条件进行债权融资时仍偏向于股权再融资。同时,已上市公司在募集资金时,往往不是按照“需求决定供给”的模式确定融资量,而是按照“可供给决定需求”方式确定融资量,即按照政府规定的上限倒推出其项目所需资金。结果导致了上市公司在融资前虚拟融资项目或者夸大融资项目数额,融资后又更改募集资金投向或者募集资金项目数额。根据对2002~2007年680家上市公司的研究表明,有265家上市公司曾有过改变募集资金投向的现象,187家上市公司对募集资金项目数额进行了调整,其中有27家上市公司既有募集资金投向变更,又有募集资金数额变更,上市公司因募集资金变更闲置的资金总共达到6,349.28亿元,这严重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率,是一种非理性的融资。

二、上市公司非理性融资偏好的不良后果

上市公司非理性融资偏好的直接后果是上市公司出现了大量资金闲置的状况,据统计,2004~2008年有募集资金变更公告的上市公司发生募集资金变更的数量逐渐增加,募集资金变更已经成了上市公司非理性融资偏好的重要标志,从闲置资金的绝对数看,上市公司的资金闲置数量呈递增趋势,尤其是到2008年达到了14,674.95亿元,5年的闲置资金数量总共达到了23,721.58亿元,平均每年闲置资金数量约4,744.31亿元,就闲置资金率而言,最低的年份为14.40%,闲置资金数量为1,287.45亿元,最高的年份达到了20.34%,资金闲置数量达到14,674.95亿元,这说明上市公司因非理性融资偏好导致的资金闲置现象相当严重。

与此同时,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占款现象也十分严重,据相关资料统计,2007年底有580家上市公司存在大股东占用资金问题,累计占款金额高达639亿元,在这580家上市公司中,占款金额在1亿元以下的有430家,1亿~10亿元的有141家,有9家上市公司大股东占款超过了10亿元,上市公司的非理性融资偏好不仅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率,而且也偏离了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

总之,我国上市公司非理性融资偏好明显地表现在他们的融资行为中,拟上市公司在未上市之前有强烈的谋求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冲动,但资金未能有效利用并出现了大量资金闲置;已上市公司热衷于股权再融资,出现了虚拟融资项目或者夸大融资项目数额的现象;而定向增发则成了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首选,并呈现随意性的特点。这种融资决策并没有从上市公司价值最大化出发,只是决策控制者从自身利益最大化出发以获取控制权收益为目的,是一种非理性融资偏好,从而造成了中国上市公司大量资金闲置,并出现了大股东占款的现象。

三、政策性建议

(一)优化股权结构,变“一股独大”为多股制衡

1、降低控股股东股权比例,推动上市公司多个大股东制衡结构的建立。股权分置改革以前,由于流通股股东和非流通股股东对股权估值方式的不同,直接造成了两类股东之间的内在利益冲突,当非流通股股东与流通股股东的利益取向不一致时,非流通股股东的行为就有可能发生扭曲,上市公司无法形成良好的治理。股权分置改革以后,两类股东的利益基本趋于一致,这为上市公司形成良好的治理结构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股权分置改革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上市公司股权集中的现状,大股东的意志仍然凌驾于中小股东之上,中小股东受侵害的现象仍然存在。目前,就改善我国股权结构的观点主要有两种:第一种观点认为,我国的股权结构应该向分散化方向发展;第二种观点认为,我国的股权结构应该维持高度集中的股权结构,这样有利于发挥股东对管理者监督和约束作用。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表明,分散化的股权结构只适用于法律对投资者保护程度比较高的国家。在目前我国资本市场尚不成熟、法律、法规体系尚不健全的情况下,上市公司总体上应维持集中型的股权结构,但为了保护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必须对现有的股权结构进行调整,即从现在集中型股权结构向适度集中的股权结构转变,逐步建立多个大股东制衡的股权结构。就目前中国的现状而言,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制衡结构应采取股东持股比例的非均衡模式,目前最主要的措施就是制定股权制衡指引,即在上市公司股权融资过程中(主要是首发、增发和配股)提出股权制衡指引,引导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降低。这样不仅能够更好地发挥各大股东的股权制衡作用,更为重要的是保护了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符合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

2、鼓励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协议转让国有股权,实现股权结构的多元化。就目前而言,我国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由于缺乏人格化的主体,导致严重的内部人控制。从而制约上市公司融资决策的有效性,导致上市公司非理性融资偏好的形成。因此,我们应该大力支持上市公司协议转让国有股权,使控股主体由国家唯一控股发展为国家、法人、机构投资者、个人等多元化持股模式,通过国有股权的协议转让,实现了控股主体的多元化,有效地防止了“内部人控制”现象的发生。一方面要鼓励上市公司向民营企业转让国有股权;另一方面由于机构投资者(如基金公司、银行)在专业知识、投资经验等方面有绝对优势,鼓励和引导机构投资者成为上市公司的战略性股东尤为重要。

(二)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尤其是加强对募集资金的管理。加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建立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不仅可以提高上市公司市场透明度,而且增强了外部投资者获取信息的能力,对于规范上市公司的融资行为、杜绝上市公司非理性融资偏好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上市公司除了披露定期报告外,还要对临时报告进行披露,并不断完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法律规定。以减少上市公司利用法律漏洞规避信息披露的可能性,尤其是对募集资金的信息披露。规范上市公司融资行为,加强对募集资金管理已经成为我国证券市场的首要任务,为此提出两点建议:首先,我们要从源头上遏制上市公司的非理,即上市公司不论在首发、配股还是增发新股,监管部门都应当充分考虑企业的实际情况,如规模、盈利能力、成长性等,防止企业进行过度融资,同时对已发现的上市公司过度融资的行为要加大处罚力度;其次,由于目前大部分上市公司募集资金和自由资金混合使用,我们很难发现上市公司对募集资金随意挪用的情况,为此应对募集资金实行专户管理,同时在定期报告中应增加对募集资金使用的信息披露,不仅要披露项目投入总量,而且还应结合实际情况披露项目投入的明细情况,以加大监管力度。

(三)大力发展企业债券市场。我国证券市场的滞后性不仅影响了上市公司融资偏好行为,而且阻碍了资本市场的均衡发展。从我国目前的状况来看,大力发展债券市场不仅可以拓宽融资渠道、纠正上市公司非理性融资偏好,而且对于规范上市公司融资行为、优化上司公司资本结构具有重要意义。这是因为企业债券具有定期派息的特点,这不仅能够增加投资者的投资理性,更会促使投资者对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股利的发放提出更多的要求,这势必会造成股权融资成本的上升,因此大力发展债券市场可以在某种程度上遏制上市公司的非理性融资偏好。首先,国家应放宽企业发行额度和利率的限制,推行债券发行的市场化,尽快改革现行的额度分配制,降低企业发行债券标准,同时取消对债券利率的限制,允许企业根据自己的信用级别和偿债能力灵活掌握发行利率,充分体现收益和风险相对等的原则;其次,要提高债券的流动性。债券的流动性是目前投资者最为关心的问题,我国目前债券市场的特点是一级市场发展滞后,二级市场交易清淡,从而造成了债券的低流动性。鉴于目前债券流动性差的特点,结合我国市场的特点,必须大力发展二级市场,如发展企业债券的柜台交易、探索网上交易,并积极鼓励企业债券的场外交易。

(作者单位:1.河北金融学院;2.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邓建平,曾勇.大股东控制与控制权私人收益[J].中国软科学,2004.10.

[2]王遥.上市公司融资决策的行为金融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