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词范文

时间:2023-03-31 14:04: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国诗词,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中国诗词

篇1

有人说,中国人是睡在古典诗词的摇篮里长大的,刚刚牙牙学语的幼童,大人们就教他读古诗词了。人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家长一边陪着孩子玩耍,一边摇头晃脑地教刚学说话的孩子背古诗,“鹅,鹅,鹅,曲项向天歌”,“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刚开始孩子不懂,不理解,没关系,儿童的记忆力好,听着,记着,就会在记忆中扎根。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积累,他们就能体会到诗词的实质内涵,这对孩子以后做人,对增长学识都是大有帮助的。

上学了。语文课本中收录了大量优秀的古典诗词,从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到唐诗宋词,它们无不浓缩着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的精华,无论是其深厚的文化背景、凝炼的语言形式,还是委婉含蓄的表情达意、意味悠远的艺术境界,无一不包含了诗人对宇宙万物的关怀,表现了诗人的品格修养与胸怀,还蕴含着爱国精神,热爱人民、生命和大自然的精神,由此铸就了中国基础教育的磐石。

教育部制定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小学生背诵80首古诗词,初中生、高中生各背诵50首古诗词。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中这样指出:“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高考、中考语文试卷中,有许多是关于古诗词的:古诗词的默写、古诗词的阅读鉴赏,以此测试考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阅读古诗文大大有利于学生鉴赏能力、审美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它是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智力开发、情操陶冶和世界观的形成。这些都反映了现代教育对学生古典诗词赏析能力培养的重视。

这些经历了千百年历史考验的古诗词,激励、培养和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浩翰的古诗词海洋,有爱之缠绵,也有恨之幽怨,有聚之欢愉,也有离之悲愁,有壮志凌云之豪迈,也有世事维艰之无奈……其格则高卑、远近、浓淡、浅深、巨细、精粗、巧拙、强弱不同,其调则飘逸、浑雄、深沉、博大、旖旎、幽闭、新奇各异,语言美丽典雅,音韵谐婉妩媚。

我们有幸生长在这个诗的国度,可以终生与诗相伴,犹如饮甘泉,食珍馐。《诗经》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人伦之始动人的男女恋歌,似水之流,几千年来一直激荡着长江黄河,震撼着无数多情男女的心灵。《离骚》,这“至方不能加矩,至圆不能过规”的词赋之祖,不仅是中国诗赋永不可企及之典范,更是一曲屈原无比忧愤和难以压抑的激情之歌,“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现实的残酷和虚幻世界的空灵,亦梦亦真亦幻,其美、其悲、其壮,堪称前无古人,如大河之奔流,浩浩荡荡,不见端绪。读李白之诗、苏辛之词,雄伟、粗犷、有力和浪漫,往往会让我们心胸振奋与激荡,或如崇山峻崖,横绝太空,或如大江横前,浪涛汹涌,或如迅雷疾电,走风连云:读王维之诗、柳永与李清照之词,则小巧、轻盈、柔曲、典雅,常常令人荡起思绪,百回千转,如云,如霞,如烟,如幽木曲涧,静谧空灵,清丽婉转……沉醉其中,让我们于微尘中见大千,于有限中见无限,从而给我们留下了无穷想象的空间。诗中的情景与意蕴往往和我们的人生阅历与生活感受有某些契合之点,在日常生活的纷繁与喧嚣中得到某种轻松的解脱,在艺术美的幻境中放飞思想的自由!

每每我们感悟着“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雄奇阔大,抒发着“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旷放开朗,品味着“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苍凉悲壮,还有“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凄怆婉约……或清新素雅,或浓艳瑰丽,或淡泊静谧。这些诗词总能先得我心,使我们有一种知音重逢之感,往往“余音绕粱,三日不绝”,且时时让我们扼晚嗟叹,获得诸多人生的妙悟!

篇2

本刊讯 (记者 韩 阳)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推广传统诗词创作,发掘当代优秀诗篇,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由中华书局发起,光明日报社、中央电视台、中华书局、中华诗词研究院、中华诗词学会共同主办,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协办的首届“诗词中国”传统诗词创作大赛于9月28日正式启动。

在启动仪式上,大赛主办方的负责人分别致辞并预祝大赛圆满成功,并在著名书法家沈鹏题写的“诗词中国”条幅上加盖纪念章,共同拉开了“诗词中国”大赛的帷幕。中国是诗的国度,千百年来无数文人骚客留下了弥足珍贵的杰作。以后,随着新诗的推广,传统诗词渐受冷落。但近年来,人们又开始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再认识,很多人爱上了诗词这种古老的艺术体裁。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传统诗词的创作中来,并产生了一批佳作,传统诗词又开始重新焕发活力。

此次大赛将通过手机短信、网络等途径征集原创诗词作品,并通过电视、报纸、期刊、图书、互联网、移动客户端等全媒体形式对大赛进行全程播报,传播大赛作品。活动主办方建立了“诗词中国”官方网站;开发了“诗词中国”格律检测手机应用;出版了“诗词中国”普及读物;并将陆续开展全国范围的“大家推荐诗词书”活动;举办诗词吟唱会、研讨会,以期通过全方位的努力,让更多的人生发出对传统诗词的热爱,在不断的创作与共鸣中,体会中华传统文化的古典之美。此次大赛征集绝句、律诗、古风和词四类原创作品,字数上限为140字。

2012年10月10日至2013年1月31日为大赛的作品征集阶段。2013年2月为专家评审阶段,3月为公示阶段,而后将举办“诗词中国”颁奖晚会。评审委员会对所有参赛作品进行初审,通过初审后的作品进入中国移动转发平台,作为种子短信,供移动用户进行转发。每月选出转发量较高的参赛作品,供评审委员会复审。评审委员从中挑选出符合格律、立意好、气韵生动、品质较高的作品为入围作品,分别归类整理后交终审。终审委员分别为古风、绝句、律诗、词四个组的作品打分,按照分数高低评出共计600首优秀作品。最优的300首参赛作品将由中华书局结集出版。大赛还设置了创作奖和转发奖,用以奖励被转发次数最多的作品作者和参与转发次数最多的移动用户。

出席本次启动仪式的领导嘉宾有: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邬书林、光明日报社总编辑何东平、中央电视台总编辑罗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总裁李跃、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总裁谭跃、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副总裁李岩、中华书局总经理徐俊等。

篇3

关键词:中国古诗词;翻译策略;翻译美学

一、 翻译美学

林语堂[3]在他的《关于翻译》一书中,写到“译者应把翻译当做一门艺术”,他主张,一个不错的翻译应该用清晰的思维与准确的词来表达原文的意思。

而后,刘宓庆[1]在其《翻译美学理论》中呼吁“翻译学回归美学研究”,他提议译者应该遵循美学理论,运用语言审美的方法和价值观用精彩的译文来体现原文美的元素,从而使目的语读者有身临其境之妙效。

二、 古诗词美学英译策略

诗歌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艺术形式,其创作往往基于诗人所处的特殊历史文化时期亦或特定语境,使得古诗词英译变得如此纷繁复杂。

(一)、直译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公孙丑下》)

A just cause enjoys abundant support,while an unjust one finds little support.

(Tr.Zhang Lu at the Press Conference,2006)

译者张璐对此句选用直译的翻译策略,将“得道”译为“a just cause”,“失道”译为“an unjust one”,“多助”译成“abundant support”,“寡助”译成“little support”极好地强调出了国务院总理说此番话的用意,整个译文流畅,且形式优美。

(二)、意译

召远在修近,闭祸在除怨。(《管子・版法》)

To win distant friends,one needs,first of all,to have good relations with his neighbors.To avoid adversity,one needs to ease animosity.

(Tr.Zhang Lu at the State Visit to Japan,2007)

2007年温总理至日本进行国事访问,被人们广泛称之为“融冰之旅”。译者张璐摆脱了原诗词的结构并增加了自己合理的想象,将其意译,亦精彩巧妙地将温总理的期盼传递给世界。该译文中使用了多个动词不定式,如行云流水,在结构形式亦独具匠心。

(三)、归化

Venuit[4]对归化翻译的定义是:遵守目标语言文化当前的主流价值观,公然对原文采用保守同化手段,使其迎合典律、出版潮流和政治需求。即以目的语文化为导向,运用各种基于目的语表达习惯与方式。

人或加讪,心无疵兮。(刘禹锡《子刘子自传》)

My conscience stays untainted in spite of rumors and slanders from the outside.

(Tr.Zhang Lu at the Press Conference,2010)

她别出心裁地将“加讪”以“rumors and slanders from the outside”精美绝伦地将温总理不受外界流言蜚语干扰的内心体现得淋漓尽致,且“rumors and slanders”连用非常符合英语语言国家人们的语言习惯。

(四)、异化

Venuit[4]将其定义为:偏离本土主流价值观,保留原文的语言和文化差异的翻译方法。即以源语文化为向导,保留原文语言和文化差异。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I see my way ahead is long,oh.Yet it is high and low,I will search for my way unbendingly.(Tr.Xu Yuanchong 300[2])

许渊冲[5]运用异化翻译策略将该句中“路漫漫”译为“my way is long”,“上下”译成“high and low”。译文可谓是逐句逐词,相互对应进行翻译,几乎是原封不动地保留原文的语言和文化,其目的是让学习中国文化的外国友人更地道地掌握中国语言文化。

三、结语

古诗英译作为传播中国文化的主要手段,需要国内外译者在纷繁复杂的交际环境下采用各异的翻译策略,并附之以美学元素来体现诗词结构、音律及意境上非凡的美。

中国古诗词作为中国文化的典型代表,彰显着中国文化的特有风格。译员可以在翻译美学理论的指导下,在不失古诗词原有意境的情境下,使译文具有美学元素。如此“回归美学”的译文将会更加接近于中国的古代文化。(作者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外语系)

参考文献

[1] 刘宓庆.翻译美学理论[M].外语教学与研究.2011.

[2] 许渊冲.中国古诗英译300篇[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篇4

朗诵诗词;制定计划;营造气氛;探索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500(2012)12-0183-01

千百年来传唱不衰的古诗词和现当代的优秀诗文是我国优秀文化中瑰丽的奇葩。继承祖国的文化遗产,在农村小学生中开展中华经典诗文的诵读,让他们自小就扎根于祖国的文化传统之中,不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能在传统文化与价值观方面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培养他们美好的思想情操和良好的文学艺术素养,有利于学生人格的培养。那么如何指导学生背诵古诗呢?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的几点做法和体会。

1引导学生能有个性地朗读优秀的经典文章或诗词

按年级背诵现代一些经典诗文及课程标准规定要求掌握的古诗及《三字经》、《千字文》、国学名句等。在教学活动中,从学生的实际和兴趣入手,拓展学习途径,为学生提供大量的经典古诗文,供学生诵读积累,积累学生的语文功底,丰富学生的文化素养。小学阶段重在开发学生的记忆,大量的背诵、积累,不必加重学生负担,非要学生弄懂不可。另外在背的过程中我建立了学生档案,将学生每天背诵的情况及时记录下来。对那些记忆能力较差,背诵起来确实有困难的学生,抽空单独进行辅导,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为了激发学生的诵诗兴趣,我还采取了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如诗文表演、古诗接力赛、给诗配画、办古诗专刊手抄报、配乐诗朗诵等。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大大激发了学生诵读古诗的兴趣,学生诵读古诗的热情日渐高涨。在圆满完成小学阶段必背80首古诗词的任务后,这学期我又开始给学生补充初中必背古诗文,每天一首,抄在黑板上,让学生积累在采蜜本上并背过,如今全班学生人均背古诗100多首。在学校组织的几次古诗诵读竞赛和抽赛中,我班均获得了满分的好成绩。

2制定每日计划。这样形成规律,学生会很自觉地配合老师完成背诵任务

比如开始背时每天背一首,边背新的边复习旧的,十天一小结,停下来巩固一次。这样10首10首的过关。全部背完后再开始总复习,每天复习4首,20天又是一个阶段。因为开始是从前面往后背,前面的经过不断复习,总比后面的背得熟,就再从后面倒着往前背。背熟后再抄写或默写,还是像前面那样,一天四首。这样反反复复,正背了倒背,倒背了再打乱顺序背,不给学生遗忘的机会。用不了多长时间,80首诗就能巩固住了。如果赶上假期,就布置学生一天一首,边背边抄,既练了字又起到了巩固的作用,可谓一举两得。根据学期计划合理安排,一步一个脚印,步步踩实,诵读活动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3教给学生背诵古诗方法

背诵古诗离不开老师的指导,教给学生背诵方法,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我一般是按这样的步骤教学生背古诗的:先领读三五遍,使学生读正确,读通顺。读第一遍最重要,一定让学生看清楚读准确,不然一旦读错了等到背熟了再改可就麻烦了。然后是帮助学生逐句理解诗的大意,再让学生边读边在脑海中形成画面,最后熟读成诵。有的诗适合加动作我就边领读边做动作帮助学生记忆;对于比较难理解的诗,需要给学生讲解时代背景;简单易懂的,就放手让学生自己背;像《商山早行》那样难读又难懂的诗,我就和学生一块背。在看了电影《疯狂英语》后,我又将李阳的“三最法”融入到背古诗中来,更激发了学生的背诗兴趣。

4巧妙利用时间

利用语文早读的黄金时间,英语、数学早读前的三五分钟也不放过,再就是下午放学前布置作业的时候,三分五分,十分八分,点点滴滴,日积月累。其实背一首诗有个三五分钟也就够了。这样既不加重学生负担,又调节了课堂气氛,不至于使学生感到枯燥。我从不不为了应付检查而搞突击,也不占用语文课的时间来专门背古诗,因为我觉得诵读古诗是一项润物无声的工程,它应该如春风化雨般的慢慢渗透,而不应该是疾风暴雨式的硬灌。

5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探索引导学生开展“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诵读的方法和途径,提高诵读的趣味性和有效性

篇5

关键词:中国古代诗词;酒文化;进行浅谈

一直以来,酒都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饮品之一,其实,经过深入探究之后会发现,酒不仅仅只是一种物质产品,还具有十分典型的文化属性。其中,比较凸显的即是中国古代诗词中的“酒文化”,其中除了涵盖有大量的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等内容以外,同时还彰显出诗人内心最真实的情感。本文对此进行浅谈,也是希望更对人在品酒的时候,也能领悟到其蕴含的“酒文化”。

一、关于“酒文化”的基本定义

所谓“酒文化”,主要是指酒在生产、销售、消费过程中所产生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总称。严格意义上说,“酒文化”主要包括:酒的制法、品法、作用、历史等酒文化现象,除了酒自身的物质特征以外,还有一定的精神内涵。

研究发现,中国“酒文化”可谓是源远流长,不少雅士还写下了许多品评鉴赏美酒佳酿的著述,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化,“酒文化”早已渗透到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并且还对人文生活、文学艺术等内容产生了十分巨大的影响。

二、中国古代诗词中的“酒文化”

(一)唐诗中的“酒文化”

唐是一个极为繁荣的朝代,唐诗中也出现了很多和酒有关的内容,对于诗人而言,饮酒主要就是为了抒情,由此也形成了相应的酒文化。

以唐代大诗人李白的《客中作》为例,主要就是抒写离别之悲,以及他乡作客之愁,而其中也凸显出了我国悠久的“酒文化”。比如:“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其中,就说到了著名的兰陵美酒,并暗示这一美酒主要是用郁金香加工浸制的,所以带着醇浓的香味,加上是用晶莹润泽的玉碗装的,因此看起来也散发着琥珀般的光艳。至于“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虽然暗含诗人的离愁别绪,但是这些都在兰陵美酒面前被冲淡了。

其实,类似这样的羁旅之作有很多,但是李白这首诗词的独特之处,则在于把离愁而不愁的委屈情感用更委婉的方式表达了出来,这无疑也彰显出了唐诗与酒文化结缘融合的美妙之处。

(二)宋词中的“酒文化”

酒是宋词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意象之一,它和唐诗中抒发家国民情怀的酒文化不同,主要在于宋词是围绕词人的个人生活而展现酒文化的。严格意义上说,宋词因风格的差异,主要分为豪放派与婉约派。

其中,豪放派的主要代表詞人是苏轼与辛弃疾,比如:通过“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这两句诗,就能发现豪放派中的酒,是豪迈或悲壮的烈酒,主要包含有:将士离家的无奈;战场的残酷等各种复杂的个人内心情感。

而婉约派中,主要的词人代表有柳永和李清照。无论是诗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还是“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多是温婉而静谧的情感。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发现,“酒文化”的发展与每个时代的文化发展都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三、魏晋诗词中的“酒文化”

众所周知,魏晋文人纵情于酒,很多的“文人雅客”对饮酒的环境、对酌对象和对饮方式等都有着独特的追求,可见,“酒文化”在当时是深入每一个魏晋百姓心里的。

比如:在饮酒方式上,魏晋诗人就很追求高雅的境界,通常都呈现出边弹琴,边歌舞,边饮酒,边赋诗的场景。这也反映出大多数文人对于简单生活的追求。

除此之外,在饮酒环境上也是特别讲究,尤其注重优雅舒适饮酒环境的营造。比如:诗人张正见在《饮酒》中就写到:“当歌对玉酒,匡坐酌金罍。竹叶三清泛,葡萄百味开……从中,也深刻体会到邀一好友,坐于庭中竹下,听风吹竹叶之轻铃,闻风送兰桂馨香的优雅饮酒环境。其实,在这样的环境下,诗人们也创作出了许多和酒有关的诗词。

四、元明清诗词中的“酒文化”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化,到了元明清时期,“酒文化”也呈现出新的模式,加上元明清时期,战争频繁,百姓四处流离颠沛,地域文化也促使更多新的“酒域文化”出现。

比如:新年用椒柏酒祭祀或献于长辈,以此表达对祖先和长者的拜贺;填仓节饮填仓酒,以表达对接下来这一年丰收的美好愿望;端午饮菖蒲酒,是春季养生的佳品;中秋饮桂花酒,酒的清香舒缓人心……这无疑也体现出人们对酒的要求变得更加严明,且在不同节令,所饮的酒类也大不相同。

与此同时,不同的酒,体现了人们不一样的美好愿望。比如:唐寅《把酒对月歌》中就写到:“李白能诗复能酒,我今百杯复千首”,从中体现出的是诗人内心的自信和豪放情怀。又比如:纳兰性德的《菩萨蛮·催花未歇花奴鼓》则又彰显出诗人的深情,否则又怎会终日借酒浇愁呢?

其实,古往今来,一些文人墨客都喜欢通过“酒”这一物质去挥洒自己的喜怒哀乐,为此,也酿成了许多醉人的诗篇。

五、结语

中国古代诗词文化源远流长,关于“酒文化”的诗词更是数不胜数,不过,由于其创作的背景各不相同,因此也使得“酒文化”中所寄托的诗人情感也存在较大差异性。实际上,通过对“酒文化”进行研究,也利于加强对一个朝代的认识。本文对此进行浅析,也是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够从不同时期的诗词作品中,更深入的了解“酒文化”。

参考文献: 

[1]李丹,徐晓利.诗酒风流 曲水流觞——浅淡中国古典诗词中的酒文化[J].大众文艺,2017.06. 

[2]万伟成.酒诗词文化模式和类型的层次递进——从酒文化角度观照古典酒诗词的发展[J].农业考古,2016.07. 

[3]许晶,李庶.曲水流觞话经典:中国酒文化经典作品阐释[J].四川大学出版社,2016.10. 

[4]仲秋融.酒中天地任逍遥——竹林七贤与魏晋酒文化[J].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2015.07. 

[5]徐翠华.诗酒文化的有机融合,加速品牌文化的有效传播[J].商业文化月刊,2015.05 

[6]李亮.借酒浇诗,诗之风雅——历代诗人与酒,酒与诗词赏析[J].正德学院学报,2017.03. 

篇6

关键词:古诗词;月意象;团圆;概念隐喻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8-0006-01

月意象是中国古诗词中最经典的意象之一,其不同的意象组合传达不同的含义,并且经过长期的文化传统的影响形成特定的涵义,其中"团圆"是最常见的一种。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从文学的角度来分析月意象,本文尝试以认知语言学中的概念隐喻为理论基础来探索"团圆"这一最为常见的月意象。

概念隐喻理论是认知语言学派重要人物Lakoff和Johnson在他们1980年的开山之作《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s We Live By)一书中提出的,他们认为隐喻的实质就是通过另一类事物来理解和体验某一类事物。 是用我们所熟知的、具体的概念去理解、思考和感知抽象的、难以理解的概念,其方式就是把源域的结构映射到目标域上。源域和目标域是概念隐喻所包含的两个部分。一般来说,源域较具体,目标域较抽象。以概念隐喻人生是旅程为例:在结构隐喻人生是旅程中,"旅程"作为一种易于理解的概念被当做源域,"人生"这一抽象的概念是目标域,下面列表具体展示了"旅程"和"人生"之间的对应关系。

Lakoff & Johnson根据源域的不同,将概念隐喻分为三大类:方位隐喻、本体隐喻和结构隐喻。

1.方位隐喻

方位隐喻是以参照一个概念体系组织另一个概念体系的隐喻,因为它们中的大多数与空间方位有关:上-下,里-外,前-后,开-关,深-浅,中央-边缘。我们生而拥有我们的身体,而且我们的身体在我们的物理环境中起着它们本来的作用,这就产生了空间的方位。 人们将这些具体的概念投射于情绪、身体状况、数量、社会地位等抽象的概念上,形成以下的方位隐喻 :高兴是上,悲伤是下;多是上,少是下;地位较重要是上,地位较次要是下;好是上,坏是下等等。

2.本体隐喻

在这类隐喻概念中,人们将抽象的和模糊的思想、感情、心理活动、事件、状态等无形的概念看做是具体的、有形的实体,因而可以对其进行谈论、量化、识别其特征及原因等。 例如将通货膨胀看做实体,这就产生了以下的说法:

①通货膨胀降低了我们的生活质量。

②通货膨胀是我们要时刻警惕的敌人。

③由于通货膨胀,这个国家的经济濒临崩溃。

3.结构隐喻

所谓结构隐喻就是通过一个结构清晰、界定分明的概念去构建另一个结构模糊、界定含混或完全缺乏内部结构的概念。 这两个结构的认知域不同,但它们的结构保持不变,即各自的构成成分存在着有规律的对应关系。比如在时间就是金钱这个概念隐喻里,人们可以"花时间"、"浪费时间",还可以"节约时间"。 下面就以概念隐喻来分析一句脍炙人口的宋词。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这一句千古传唱的名句,以最浅显明了的景象传达人世间最深奥复杂的情感,劝慰人们以豁达的心态看待事物,充满了对人生的思考。

这句词中分别描述了人生及月亮的四种状态:悲、欢、离、合及阴、晴、圆、缺,不难发现这四种状态是一一对应的,月亮映射了人生,构成了结构隐喻--人生是月。

自古文人们就习惯以阴沉、晦暗,昏暗等词汇来描写自然景观,借以表达自己悲伤、失落等消极低落的心情;与此相反,当风和日丽或者月朗风清时,文人多表达出欢快、积极乐观的心情。因而,源域"月"中的"阴、晴"分别映射目标域"人生"中的"悲、欢",或者更确切的说是分别映射了"人生"中消极低落和积极向上的两种心态,而月"圆、缺"自然分别映射人的"合、离", 月圆象征着人团圆,月缺暗指人别离,这一点可以说是为所有国人所认可的。杨万里在《念奴娇・中秋》中也曾写过"人念爱俦!阴晴圆缺,月常有,人亦总历烦休。悲欢离合,不人由,盈月空明照当楼。"

由于中国的文化传统,以月的圆缺映射人的离合这一结构隐喻(人是月)在中国古诗词中较为常见,如吕本中《采桑子》的下阕"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得几时?"词人借月的暂满还亏,比喻他跟君(他的妻子)的暂聚又别。在这句词中,源域"君"与目标域"江楼月"都很明显地表达出来了,并且同样是以月相"满、亏"来理解、映射人的"离、合"。除此之外,末句"暂满还亏,待得团圆得几时?"还传达了一层含义--团圆的时间就如那月圆一般转瞬即逝,分别却似月缺一般漫长。因而,此处的结构隐喻人是月是以"短暂的月圆"映射"短暂的团圆",以"长久的月缺"映射"长期的分别"。

"团圆"作为中国古诗词中最常见的一种月意象,"圆缺"月相常被心思细腻婉转的人们与亲朋之间的"团圆、分别"联系起来。这种天体现象与心理之间的莫名联系在大量的诗词作品中充分表达出来,从概念隐喻的视角来说,圆缺的月相映射了人的合、离,而圆月的短暂,缺月的漫长也映射了亲朋之间的聚少离多,人们盼月圆何尝不是暗含了对团聚殷殷期盼的心情。

参考文献

[1] Lakoff, G. and M. Johnson. Metaphors We Live By [M]. Chicago and London: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P.5.

[2] Lakoff,G. and M. Johnson. Metaphors We Live By [M]. Chicago and London: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P.14.

[3] 彭增安.隐喻研究的新视角[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130页.

[4] 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09页

篇7

   中华五千年传统文化,唯有诗词久经千年不朽。诗词是平平仄仄词语中的凝练,诗人写诗能托物言志,借景抒情;一方面描写了美丽的大好河山,一方面也体现了诗人命运及国家的兴衰。然而中央广播电视台有这样一档节目,以广泛的题目,激烈的比拼,精彩的解读等等形式将诗词呈现在观众面前,这就是“中国诗词大会”。

   “中国诗词大会”从2016年到2020年共播出了五季,春节期间,我和爸爸妈妈一起观看。这个节目以打擂台赛的方式进行,选手则是从全国各地不分年龄、不分职业、不分种族的选择100人组成百人团,然后又从中分成少儿团、青年团、百行团和家庭团参加比赛。现场在百人团中选择四位答题最快的选手参赛,参赛选手要参加个人追逐赛、飞花令中来选出一位最优秀的选手和擂主进行比拼。这档节目的出题也是多样化的,如:嘉宾现场作画,根据图片猜诗句,以出土文物的图片,让你判断其朝代和相关的诗句等等,一系列不只是靠你对诗词的死记硬背来答题,而是要理解诗句了解诗人的朝代背景等才能对答如流......

   通过“中国诗词大会”,我也渐渐体会到了诗词之美,诗人以诗抒情:高兴得意之时会写“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醉酒豪迈之时会写“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诗人一心想杀敌报国之时会吟出“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诗人感叹生命太短之时会写,“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诗人在赞美大好河山之时会写“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我们在阅读诗词时会感同身受,从而深受启发。

   这一季中,选手们年龄上至90岁,下至6岁。他们千里迢迢来到北京参加比赛。在众多选手当中,我最喜欢彭敏,他前几季离冠军只有一步之遥。为此,他懊恼了很长时间,但他凭借自己对诗词的热爱,从诗词中真正感悟到鼓舞人心的力量,终于在总决赛他以大量的诗词储备量和对诗词的深度理解,终于获得了成功,成为第五季的冠军。

   让我们通过中国诗词大会,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长江后浪推前浪”让我们把中华悠久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中国诗词大会》观后感

     前几年,电视上突然出现了《中国诗词大会》《中华好诗词》等好几个诗词类节目,也出现了一批如陈更、武亦姝、彭敏等热爱诗词的才子才女们。跟着节目看了不少期,心里涌动着的对诗词的情感也喷薄而出。

        一直以为,中国诗词是美学史上一大奇迹,无论是《诗经》中的古朴纯真,还是《楚辞》中浪漫唯美,抑或是《唐诗宋词》中的飘逸豪迈,都将我们对文字的审美推向了一个顶峰;同时,中国诗词也充满了哲学性的思考,《诗经》中“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样的句子比比皆是,至今仍为我们所用,给我们以警示和启发;屈原的《天问》从天地离分、阴阳变化、日月星辰等自然现象,一直问到神话传说,乃至圣贤凶顽和治乱兴衰等历史故事,表现了作者对某些传统观念的大胆怀疑,以及追求真理的探索精神(此句来自百度);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陆游的“山重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苏轼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等等,从不同的人生角度看问题,给后来人以不尽的启迪。这些诗篇作品都融入了作者自身的人生体验和思想感情,凝结成智慧之光,可诵可思,读起来厚重而令人感动。

篇8

关键词: 中国古典诗歌非文化意象文化意象翻译

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国文学的瑰宝,以含蓄、简约和微妙见长。诗歌主要靠意象来构成诗的意蕴,“意象”一词也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古人认为意是内在抽象的心意,象是外在具体的物象;意源于内心并借助于象来表达,象其实是意的寄托物。从某种意义上说,诗即意象。因此,从翻译角度上来讲,译诗即译意象。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意象可分为非文化意象和文化意象两种。对于前者,译者一般采取直译法,在保留原诗意象的同时再现原诗意境;对于后者,译者应善于变通,必要时可舍“形”取“神”,以保留原诗意境。

1.意象的分类

对于意象的分类,不同学者有不同看法。笔者从意象是否带有特定的文化色彩这一角度出发,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意象分为非文化意象和文化意象两种。前者指诗人运用描述性语言,把自然界实实在在的客观事物记录下来,以表达自己某种思想感情。这种意象常以具体代抽象,给读者带来身临其境的感受。这些客观事物不带特定文化色彩,如《滁州西涧》中的“草涧黄鹂树春潮雨野渡舟”等。后者指诗人运用具有浓厚文化色彩的词语,如中国特有的人名、地名、花鸟树木和典故等,表达独特的思想感情,营造独特的意境,反映真实的生活情境。“文化意象大多凝聚着各个民族的智慧和历史文化的结晶,其中相当一部分文化意象还与各个民族的传说以及各个民族初民时期的图腾崇拜有密切的关系”(谢天振,1999)。文化意象的形成是文化传统和审美心理长期积淀的结果,是各种文化因素和个人经验融合的结果。例如,“烟花三月下扬州”中的“扬州”就是一个典型的文化意象。古诗英译时,译者必须首先区分不同的意象,并对不同的意象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

2.两类意象在古诗英译中的处理方式

(1)非文化意象的英译方式

在中国古典诗歌的创作中,非文化意象运用得最为广泛。这一是因为中国古典诗歌创作有“借景抒情”的优良传统,中国古代诗人都善于“借物咏志”;二是由于汉语具有独特的语言特色。奈达指出:“就英汉两种语言而言,可能最重要的区别在于形合和意合之间的区别。(As regards Chinese and English,perhaps the most important contrast in linguistics is the contrast between hypotaxis and parataxis.)”(郭建中,2000)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汉语是一种“意境”语言,几个汉字组合在一起,就可描述几个形象,创造一种意境。“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只用十个汉字,就勾画出几种重要而典型的形象,整首诗所要表达的那种旅人早行的情景便宛然在目,栩栩如生。

对于这种非文化意象,译者必须如实再现,不得妄自添加或删减。这是因为操英汉两种语言的人们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具有相似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历,对于大部分常见事物会有相似或相同的感受。在古诗英译中,译者应该借助形象思维,在脑海中构建原诗意象,细心揣摩,得其神韵后在译语中找到对等的意象,用恰当的语言形式表达出来,既保留原作的意象,又再现原作的意境,做到“形神兼备”。

以唐诗《春晓》(孟浩然)为例:“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吃多少?”这是一首惜春诗,诗人抓住春晨生活的一刹那,镌刻了自然的神髓、生活的真趣,抒发了对烂漫醉人春光的喜悦,对生机勃勃春意的酷爱。春天是诗人的永恒主题之一,它在诗人的笔下是活灵活现、生机勃勃的(英语里也有“Spring,sweet spring is the year’s pleasant king.”这类诗句)。下面是翁显良的译文:

Late!This spring morning as I awake I know.All round me the birds are crying,crying.The storm last night,I senseed its fury.How many,I wonder,are fallen,poor dear flowers!

为了保住诗歌中的意象,他不惜改用散文的形式,这种译法的优劣且不说,但这首诗不但形式全无,连全诗的意象也被破坏殆尽。如“The birds are crying,crying”,一个cry全然没有了莺歌燕舞的情趣,给人以乌鸦聒噪的感觉。再如“The storm last night,I sensed its fury.”一句,风雨何来“愤怒”?总之,原诗的喜悦和淡淡的惆怅变成了深深的哀怨和愤恨,笔者认为理解有些偏差。再来看丁衡祁的译文:

A Refreshing Morning in Spring

Waking on a spring morn’after a sleep tight and sound,

I hear bird in the trees chirping and cheeping all around.

There was a rainstorm last night,sweeping across here,

What a lot of buffeted flowers are scattered on the ground!

首先,丁译基本保全了原诗的形式和意象。其次,他用了“chirping and cheeping all around”来形象、生动地表现“处处闻啼鸟”一句。通过使用头韵ch,表现鸟的叽叽喳喳声,透出屋外一派春光明媚的气息,同时也是诗人欢快心情的写照。最后一句用了“scattered”准确地传达了“花落”的意思,对比翁译的“fallen”一词,传达出了完全不同的心境,笔者认为更胜一筹。

(2)文化意象的英译方式

相似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历,以及对于某些相同事物的相同感受,让操英汉两种语言的人们对于某些具有共同特征的意象有着相同或相似的描写,因而译者在古诗英译过程中处理某些非文化意象时,可采取直译的方法,既保留原作的意象,又再现原作的意境,做到“形”“神”兼得。然而,对于中国古典诗歌中文化意象的翻译,事情就远非如此简单。此时,若一味直译只会歪曲原诗的文化意象。在这方面,国外意象派诗人对中国古典诗歌的误译便是例证。操英汉两种语言的人们具有截然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国的人名、文化地名文化民族图腾民间传说和典故等同英美诸国相去甚远。独具特色的人名文化地名文化及传说、典故等频繁地出现在中国古典诗歌中,这就为古诗英译者设置了一道无形的绊马索。对此,王佐良深有感触地说:“译者处理的是个别词语,而他面对的却是两片文化。”(王佐良,1989)对于中国古典诗歌中某些具有明显中国特色的文化意象,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通过形象思维在脑海中予以再现,领会其所要传达的寓意,即它所要体现的意境,然后根据不同情况采取变通手法,尽可能用目的语再现原诗的意象和意境。例如:

打起黄莺儿,莫叫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金昌绪的《春怨》通篇只说一事,四句只有一意,但并不是一语道破,一目了然,而是层层重叠,极尽曲折之妙,直至最后“辽西”出现,读者才豁然开朗,领会全诗的意境:唐代的连年对外战争和不合理的兵役制度给妇女带来了巨大痛苦。诗中“辽西”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文化意象,既指丈夫,又指边疆,是全诗的中心意象。因此,译者处理好这一意象是译好本诗的关键。Fletcher将该诗译为:

Oh,drive the golden orioles

From off our garden tree!

Their warbling broke the dream wherein

My lover smiled to me.

在此英译中,“辽西”被译成了“wherein my lover smiled to me”。“辽西”作为全诗的中心意象已荡然无存,读者无法看出唐代连年战争和不合理的兵役制度给妇女带来了痛苦。相反,译文在意境上增添了一层风花雪月的色彩,可谓“形”“神”两失。这是因为译者不谙中国地名文化,没有进行形象思维,不能再现原诗的意象,未能体会原诗的意境。而另一位译者,Bynner意识到“辽西”是一个文化意象,将其音译为“Liao-his”:

Drive the orioles away,

All their music from the trees...

When she dreamed that she went to Liao-his

To join him there,they wakened her.

很明显,这样处理仍无法使英语读者理解Liao-his(辽西)的文化内涵,只好在译文后加上“Liao-his,in ancient China,refers to the frontier where soldiers were stationed to prevent invasions from other countries;it is usually the token of a battlefield.”这样的注释。然而,正如吕叔湘所说:“读诗非加注不明,则如焚琴煮鹤,大煞风景。”(吕叔湘,1980)

为了克服上述两种处理方式的缺陷,许渊冲进行了“意象对等”处理,将全诗译为:

Drive orioles off the tree

For their songs awake me

From dreaming of my dear

Far off on the frontier.

在许老的译作里,“辽西”这个寓意深刻的中国文化意象由英语意象“the frontier”代替了。这样,不仅原诗的意象和意境在译作中得到了再现,而且降低了英语读者理解上的困难。许译比Fletcher和Bynner的译文高出一筹。中国诗人在创作诗歌时喜欢引经据典,常常通过典故来构建文化意象,表达独特的思想感情,或反映特定的社会现实。但外国读者对中国典故所知甚少,原诗通过典故所建构的文化意象很难在译诗中得到再现。在这种情况下,译者应该善于变通,做到舍“形”取“神”。许老译诗不仅重视传神达意,更善于传递原作的言外之意。

美国诗人Robert Frost 有一句名言:“Poetry is what is lost in translation.”(诗者,译之所失也),不管这句话是否合理,它还是道出了诗歌翻译的难处。中国古诗更有其“主题多义和朦胧美感”(吴晟,1994),成为翻译界的一大难题,而这一特点正是通过精心构筑的意象表现出来的。因此,翻译中再现中国古诗神韵,意象的传递是关键也是难点。笔者就中国古诗意象及其英译作了初步的探讨。译诗时,译者随时都应将意象的翻译置于首位。意象的翻译因其“以幻写真”和语言文化差异必导致意象的失落,译者在重构意象时,要准确理解原诗意象及其文化内涵,同时还要积极考虑译文读者的接受和理解能力,尽量使译文意象走向原文意象,使译文读者和诗人产生共鸣。“一方面要认识甲文化数千年来民族的意识、默契、联想构成的传统力量下所产生的作者的思维状态与境界,一面要认知和掌握乙文化数千年来民族的意识、默契、联想构成的传统力量下所产生的语言表达的潜能与限制”(叶威廉,1992)。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意象分为非文化意象和文化意象。英汉民族的思维共性决定译者可以直译非文化意象;英汉民族的思维个性要求译者在处理文化意象时采取变通手法,化抽象为具体,或化具体为抽象,既不使目的语读者产生误解,又保留原诗文化意象的意,必要时还可淡化原诗意象,舍“形”取“神”。翻译的效果取决于“情”和“境”的完整再现。个体意象的翻译要符合“情”与“境”传达的需要,微观层面上的改变只要不损害意境,便是可以接受的。

参考文献:

[1]陈月红.中国古典诗词翻译中的意境问题刍议[D].华中师范大学,2002.

[2]郭建中.文化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

[3]黄国文.从《天净沙秋思》的英译文看“形式对等”的重要性[J].中国翻译,2003,(2).

[4]金性尧.唐诗三百首新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5]李泽厚.美学论集[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

[6]刘重德.文学翻译十讲[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1.

[7]吕叔湘.英译唐人绝句百首[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

[8]吕叔湘.中诗英译比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0.

[9]王佐良.翻译:思考与试笔[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10]谢天振.译介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11]吴晟.中国古代意象诗的哲学探究[J].文艺理论研究,1994,(3):51-59.

[12]姚振军.“原始语言”与诗歌翻译中的“意象对等”[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11).

[13]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14]叶威廉.中国诗学[M].北京:三联书店,1992.

[15]张今.文学翻译原理[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87.

篇9

关键词:古典诗词;长相知;唱腔

《长相知》 汉乐府词 石夫 曲

上耶!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长相知,长相知,长相知。

这是一首情诗,属于汉代乐府民歌中的《鼓吹曲辞》。歌曲以一声“上耶,我欲与君长相知”开头,翻译成现代白话就是“天啦!我要和你相好!”在演唱《长相知》开头的这一句时,必须以奔放挚热的感情基调来表现。“上”字可以借用“喷口音”的演唱方法来处理,稍微有一点硬度而又不能脱口而出,“耶”字占了九拍,,在第二拍处换好气后,借助第三拍四十六的附点节奏音型将音乐推出去,这样,音乐就会给人以“气宇轩昂”之感。古人敬天畏命,非不得已,不会轻动天的威权。现在这位姑娘开口便言天,可想见她神情庄重,有异常重要的话要说。果然,姑娘终于把珍藏在自己内心,几次想说而又苦于没有机会说的秘密吐出来了:“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接着,姑娘通过出人意料的逆向想象,从反面设誓。她先举出了五件非常之事作为设誓的前提:“山无陵,江水为竭”,是说世上最永久的存在物发生了巨变;“冬雷震震,夏雨雪”,是说自然界最永恒的规律发生了逆变;“天地合”是说整个宇宙发生了毁灭性的灾变,然后吐出了“乃敢与君绝”五个字。由于这五个字有五件非常之事作为支撑点,因此字字千钧,不同凡响。这些设想一件比一件荒谬,一件比一件离奇,根本不可能发生。这就把主人公生死不渝的爱情强调得无以复加,以至于把“与君绝”的可能从根本上排除了。这种独特的抒情方式准确地表达了热恋中人特有的绝对化心理。深情奇想,确实可称为“短章之神品”。

《长相知》这如此直白的爱情宣言即使放到两千多年后的今天,也是需要足够的勇气与魄力的!因此,很多演唱者虽然知道这是一首大胆奔放的爱情歌曲,但也并不敢将其演唱得挚热宏远,更有甚者,在演唱古代爱情歌曲时,想当然地认为应该含蓄,深沉。而假如演唱者对中国汉代文化有所了解,就不会对这种大胆的爱情表白大惊小怪了。汉代其实是一个非常开放的朝代。两千多年前,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历十七年之艰辛,开辟了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加强了汉朝与西域各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联系,对我国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形成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在汉文化融合多种文化因素初步形成的时代,儒学礼制尚未能规范所有的社会层面,汉代妇女对于个人感情生活的体验形式可以说是非常幸福的。一些“败男女之化”的行为可经皇帝承认并合法化,上层社会也不会对此施加太过沉重的舆论压力。

《长相知》的音乐很明显采用的是中国古老的昆曲风格,昆曲在演唱技巧上,注重声音的控制、节奏速度的快慢以及咬字发音,自魏良辅改革以来,“水磨腔”的细腻委婉曾迷倒众多“昆迷”。《长相知》正好体现了这些特点:在咬字拖腔上如同画圆,并且拖腔时字不能变,一起一落的顿音体现出强烈的板眼。昆曲的古雅,凝聚在它的唱腔的婉转、细腻、绵延之中,让唱腔与角色紧密接合,散发着淡淡的惆怅、似有似无的倾诉衷肠,含蓄而又热烈,让你在浅酌低吟中,感受到无限的缠绵和缱绻悱恻,令人不禁荡气回肠!

在演唱古典诗词歌曲《长相知》这首作品时,我就用的上面所了解的意境去唱的,具体做法是:

1.字的发音,如“上邪”中的“邪”字,应读做(yē)指:“上天,上苍”的意思。在演唱时就要用一种双手合十,崇敬,参拜的感觉来唱。“上邪”这两个字唱时气息要有所支持,声音不要抖,要平直的出来,虽然要求声音平直,但是不能静止,要流动起来。发音时要将上口盖的小舌抬起来,声音向前走,轻柔的发声,不可以唱冲。“山无陵”的“山”字,像说话一样很自然地咬出就可以了,“无”字气息下沉,在嘴皮子上将这个字咬出,“陵”字,应读做(líng),不要理解错了意思。

2.声韵,如:“上邪!我欲与君长相知,”,在演唱时,每个字的发音都要缓慢而柔和,然后在幅度上做到先“大颤”再“小颤”,这种颤动的幅度是很难拿捏的。如果不多加练习,会唱出不规律的乱抖的声音。相反,如果拿捏得恰到好处,就会给人一种悠长的古典韵味的感觉。我们要注意演唱中歌曲语言的运用技巧。这是在演绎《长相知》作品时要注意的重点,运用得好与坏对歌曲的完整性和词章的诗情美、曲调的旋律美、演唱的声腔美有很大的影响。我国古典民族声乐很注重发音、吐字、行腔、语调、语气和风格,要做到字正腔圆、依字行腔,要处理好字与腔的关系,做到出字、引长、收声、归韵和谐适度,情真意切。

3.情感,情感方面只要熟知了前面诗的含义,留意曲中的空拍和抑扬顿挫,经过反复练习,多加揣摩,将符合诗意的恰当情感渗透到音乐中,就一定能唱好这首古诗词歌曲。

4.要注意作品中音节奏的快慢、停顿和叹息。这首作品中的附点和切分节奏比较多,在演唱时因为运用了戏曲的演唱方法,在附点和切分的地方稍做停顿,会更好地演绎出作品的感情,要做到声断气不断,用这样的技巧去表达出歌者心中对爱情的坚定和连绵不断的相思之意。为了更好地表达一个女子诉说爱情的主题,很多地方在句尾的演唱要有深深叹气的感觉,比如在第一句句尾的“邪!”第二句句尾的“知,”第三句句尾的“衰”,第六句句尾的“绝”,和最后一句句尾的“知”。在节奏的变化上,我的处理是第一句“上邪”在原速上放慢3/4的速度来吟唱,体现出对苍天诉说的感叹之情,从第二句“我与君长相知”回原速,到最后一句“长相知”的开始渐慢,到“知”字上面,速度放慢到原速的一倍来演唱,要有深深叹息的感觉,唱出曲子的完满结束感。

所谓“一千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从字面上来看,“中国古典诗词艺术歌曲”其核心应该是“艺术歌曲”,是什么样的“艺术歌曲”呢?是“古典”的“艺术歌曲”。因此,如果将音乐风格划分为十分的话,“艺术歌曲”风格特征应该占有七分,“古典”占三分。如果此二者平分秋色,甚至“古典”过了头的话,很容易让人听成是现代戏曲!具体说来,就是在咬字行腔甚至呼吸(如戏曲的提气,憋气等)上要借鉴作品所借鉴的某种戏曲风格,尤其是戏曲一起一落之间的“板眼”在演唱当中要很好地体现出来;在演唱技巧上,结合西洋美声唱法的高位置共鸣,但共鸣腔体不宜太大。

这首作品中的附点、切分节奏和装饰音比较多,在演唱时因为运用了戏曲的演唱方法,在附点和切分的地方稍做停顿,在装饰音的地方加重语气,会更好地演绎出作品的感情。有多个歌唱家曾经演唱过该作品,笔者认为吴碧霞的演唱是最美的,她的演唱委婉、细腻、古朴、典雅,准确地把握了古诗的吟诵风格,做到了声情并茂,一咏三叹,声断气不断,用这样的技巧能更深刻地表达出歌者心中对爱情的坚贞不移和连绵不断的相思之意。为了更好的表达一个女子诉说爱情的主题,很多地方在句尾都有一个长长的拖腔和甩腔,演唱时要有跌宕起伏、一波三折的感觉。比如第一句句尾的“邪”,第二句句尾的“知”,第三句句尾的“衰”,第六句句尾的“绝”,和最后一句句尾的“知”,给人以余味无穷之感,体现出对苍天诉说的感慨之情。听到这样的歌声,眼前犹如浮现出一个长袖翩跹的古代女子在向人们诉说千古不灭的爱情神话。

做到字正腔圆、依字行腔,很好地把握了字与腔的关系,出声、引长、归韵、收声和谐适度,咬字清晰,行腔自然,情真意切。歌唱的语言,不仅是一般生活语言的模拟,而是音乐化的语言。所谓音乐化的语言,就是歌唱的词,是语言与音乐的结合,把诗句所凝聚的涵义借助艺术化的歌唱而得以尽情的抒发。

参考文献:

[1]殷霏霏.浅谈中国古典诗词艺术歌曲的演唱――以《枫桥夜泊》为例 [J].大众文艺(理论),2009,(07)

[2]吴学良. 如歌的行板――中国古典诗词中春秋感伤意识的审美观照[J].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1993, (01)

[3]孙波. 神驰万里 思接千载――中国古典诗词想象手法艺术浅析[J]. 语文学刊 , 2005,(10)

篇10

蟋蟀,无脊椎动物,昆虫纲,直翅目,蟋蟀科,多为黄褐色至黑褐色,头圆,胸宽,触角细长。该昆虫之名除蟋蟀外,还有、吟、蛩(吟蛩、寒蛩、斗蛩)、促织、趣织(趋织)、蜻}、^孙等,俗名也称蛐蛐儿。古往今来,世人对蟋蟀似乎有着独特的情感寄托,它总是和我们的生活有着万缕千丝的关系,在蟋蟀的身上融入了无数文人的文化情怀。

一、 蟋蟀――从自然界中的昆虫走向审美意象

“蟋蟀”最早出现在《诗经・豳风・七月》中,“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这段文字着重写昆虫以反映季节的变化,由蟋蟀依人写到寒之将至,先民们从昆虫的活动中感知季节、安排农事。但诗歌本身是反映奴隶受贵族压迫,虽终岁辛劳,却依然饥寒交迫。“蟋蟀”在这里没有什么特殊含义,只是人们自然生活场景的组成部分,并没有丰富的文学内涵。

《诗经・唐风・蟋蟀》:“蟋蟀在堂,岁聿其莫。……蟋蟀在堂,岁聿其逝。……蟋蟀在堂,役车其休。”诗中以蟋蟀起兴,感叹岁月飞逝,而时光易逝的感慨则来自于蟋蟀自野入堂这一自然现象。如此,蟋蟀这一随季节出没的昆虫便被赋予了人文色彩。

蟋蟀文学内涵的产生,与《诗经・唐风・蟋蟀》有关,但更明显地体现在宋玉的作品《九辩》中。“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独申旦而不寐兮,哀蟋蟀之宵征。”作品中,秋天的萧瑟景象与失意贫士的悲凉内心交织在一起,伴随着幽静的深夜中哀婉的鸣叫声,越发显得孤单凄凉,自此,蟋蟀的悲秋文化内涵在文学作品中形成了一个长期传统。蟋蟀鸣而天下知秋,“悲秋”现象使得古代吟颂蟋蟀的诗人大多无法摆脱这一审美移情心理。

“蟋蟀”在《古诗十九首》中出现时内涵就丰富得多了。《明月皎夜光》之七“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昔我同门友,高举振六翮。……良无盘石固,虚名复何益。”诗文中的“促织”指的就是蟋蟀。诗歌以悲秋起兴,从美好夜景中,抒写客中独步的忧伤,那“美好”也会变得“凄凉”。这个起兴和下文相联系,蟋蟀成为全诗表达情感的重要载体,已经是一个意蕴丰富的意象。《东城高且长》之十二“东城高且长,逶迤自相属。……晨风怀苦心,蟋蟀伤局促。……驰情整巾带,沉吟聊踯躅。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诗人在作品中写到“转眼一年又过去了!在怅然失意的心境中,就是听那天地间的鸟啭虫鸣,也会让人苦闷。鸷鸟在风中苦涩地啼叫,蟋蟀也因寒秋降临而伤心哀鸣。不但是人生,自然界的一切生命不都感到了时光流逝。与其处处自我约束,等到迟暮之际再悲鸣哀叹。何不早些涤除烦忧,放开情怀,去寻求生活的乐趣呢!”在这里“蟋蟀”的感彩更鲜明,它会“伤局促”,成为了凝聚诗人感情的意象,具有审美价值。

后世的诗词中,蟋蟀的形象更是频频出现,成为蕴含深远的文化意象。西晋文士潘岳的《秋兴赋》、唐代李白的《感时留别从兄徐王延年、从弟延陵》、贾岛的《客思》、杜甫的《寝夜》、宋代王安石的《西风》、李清照的《行香子・七夕》、杨万里的《放促织赋》、清人纳兰性德的《虞美人》中,都有蟋蟀的身影,兹不赘述。

二、 古诗词中蟋蟀的文化意象内涵

蟋蟀意象对后世的文学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其延展的过程中更趋丰富化,定型化。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悲秋之情。寒风乍起之时,声声哀鸣的蟋蟀更容易使人陷入莫名的悲伤中。楚人宋玉《九辩》中“独申旦而不寐兮,哀蟋蟀之宵征”是蟋蟀悲秋的较早体现,失意的文人独在异乡为异客,在小虫的哀鸣声中,更显悲凉。西晋文学家潘岳在《秋兴赋》中亦有“熠耀粲于阶闼兮,蟋蟀鸣乎轩屏”的诗句,闪亮的萤火虫和哀鸣的蟋蟀共同构成秋夜的画面。到唐代以后这类作品尤其增多,张随《蟋蟀鸣西堂赋》:“岁云秋矣,秋亦暮止。西堂寂听之时,蟋蟀寒吟之始。纷稍稍以惊节,洞阂院岫。”诗人先写随着秋季的到来,蟋蟀开始鸣叫起来,到处充满它们连续不断的鸣声。紧接着就以蟋蟀的鸣声为由头,过渡到悲愁与感叹:“若夫八月在宇,三秋及门,清韵昼动,哀音夜繁。潘生感而增思,宋玉伤而断魂。”

蟋蟀并没有感情,不懂喜怒哀乐,鸣叫是它的自然属性。只是夏去秋来,黄叶随着寒风落地,蟋蟀们的鸣声四起,总会引起多愁善感的人们的无限忧思。蟋蟀的这种感人力量,既来自于与之o密相连的季节秋天,也与蟋蟀本身有一定关系。早秋的蟋蟀,叫声清澈嘹亮,能给人以美感。但到了晚秋,蟋蟀时断时续,略带颤音的鸣声,变得有气无力,给人如泣如诉的感觉,难免让人思绪万千。

2、生命之忧。“蟋蟀”意象具有浓烈的生命意识,这在《诗经・唐风・蟋蟀》中已经凸显,这一内涵为后世作品所继承,成为蟋蟀意象的又一主流内涵。王令的《和人促织》更侧重对年华的更迭之悲。“秋虫何尔亦匆匆,何处人心与尔同。梦枕几年悬客泪,晓窗残月破西风。人思绝漠冰霜早,妇叹穷阎杼柚空。更有孤砧共岑寂,平明华发满青铜。”再如王安石的《西风》:“少年不知秋,喜闻西风生。老大多感伤,畏此蟋蟀鸣。况乃舍亲友,抱病独远行。中夜卧不周,恻恻感我情。”蟋蟀的鸣声更易触动老人敏感的神经。

3、思乡之苦。独在异乡为异客,蟋蟀鸣叫最易唤起秋季寒夜游子的思乡情绪。唐代诗人贾岛的《客思》是一首听觉、视觉和心理感受俱全的悲秋思乡之作:“促织声尖尖似针,更深刺著旅人心。 独言独语月明里,惊觉眠童与宿禽。”再如宋代杨万里的《蛩声》:“山行我已厌征尘,夜语谁能伴老身。桑有暗蛩同店宿,被渠告诉却愁人。”旅途漫漫,长夜难耐,本想以蟋蟀为伴,怎奈蟋蟀的哀鸣更添愁肠。

蟋蟀是乡愁的化身,直到今天,蟋蟀鸣声所引起的乡愁依然萦绕在诗人的作品中。被诗歌界誉为“诗魔”的现代台湾诗人洛夫曾做《蟋蟀之歌》,在蟋蟀的鸣叫中,诗人梦游到了家乡的万水千山,把浓烈的乡愁凝注笔端。流沙河的一首《就是那一只蟋蟀》更是激起了千千万万中国人的共鸣。

4、故国之思。相比游子个人的思乡之情,吟蛩也能抒发对故国远土的怀念。例如杜甫的《寝夜》:“蛩唱如波咽,更深似水寒。露华惊弊褐,灯影挂尘冠。故国初离梦,前溪更下滩。纷纷毫发事,多少宦游难。”家远身孤,白首无成还宦游在外,独处在天冷水寒的秋夜,听着蟋蟀的哀鸣,感概着归家的愿望在日复一日的等待中渐行渐远,昔日的报国热情也日益减退。在这里,个人的思乡之情上升到了家国的抱负和情怀。同理的还有岳飞的《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昨天夜里蟋蟀一直鸣叫不停,使作者从金戈铁马对抗金兵的梦中惊醒,因梦见战场战事而忧国忧民再无睡意,独自在台阶前徘徊。当时作者主张抗金,收复失地,但是朝野上下一片议和声,使作者陷入孤掌难鸣的处境,不禁担忧起国家的未来和命运,心情沉重。

5、相思之愁。在思妇题材的古典诗文中,一般离不开对蟋蟀的吟鸣。比如敦煌曲子词《菩萨蛮》中“香销罗幌堪魂断,唯闻蟋蟀吟相伴。每岁送寒衣,到头归不归?千行欹枕泪,恨别添憔悴。罗带旧同心,不曾看至今。”征人思妇的相思之苦,跃然纸上。再如南宋汤惠休《秋风》:“秋风袅袅入曲房,罗帐含月思心伤。蟋蟀夜鸣断人肠,长夜思君心飞扬。他人相思君相忘,锦衾瑶席为谁芳。”秋风萧瑟,蟋蟀在堂,声声哀鸣不禁勾起了思妇的相思之情。类似的还有清代诗人纳兰性德的《虞美人》:“银床淅沥青梧老,苑矍矧松ā2上阈写蹙连钱,拾得翠翘何恨不能言。回廊一寸相思地,落月成孤倚。背灯和月就花阴,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在井阑、庭树、落叶之外,又添了虫鸣,使一幅深秋庭院清寂之景,如现眼前。秋虫声声,芳草小径幽幽,伊人的芳踪已失,再也唤不回。轻吟之下,独守空房的思妇会想起远在他乡的丈夫而倍感孤独,失恋的男女也会因忆起往日的美好时光而愈益伤悲。

6、友情之和。送别知己,遥思故人,赋诗一首是文人间最好的情感寄托。蟋蟀悲秋与友情唱和也因诗歌紧紧联系在一起。刘禹锡的《秋夕不寐寄乐天》便是将自己的心事倾诉与远在他乡的白居易:“洞户夜帘卷,华堂秋簟清。萤飞过池影,蛩思绕阶声。老枕知将雨,高窗报欲明。何人谙此景,远问白先生。”深秋之夜,门帘暗卷,厅堂冷清,只有孤独的萤火虫零星地泛着点白光,屋前台阶下吟蛩声声倾诉着哀思,秋雨将至,整夜倚窗无眠,此情此景只有白先生能明白。诗人以此来表达二人的同心相知,心有灵犀。南宋爱国诗人辛弃疾的《菩萨蛮・和夏中玉》也是诗人少有的抒写友情的诗作。“与君欲赴西楼约。西楼风急征衫薄。且莫上兰舟。怕人清泪流。临风横玉管。声散江天满。一夜旅中愁。蛩吟不忍休。”词的上片交代了此词的写作背景,西楼、急风、薄衫、兰舟这些物象都传达出离别之意,作者因担心自己的牵挂不舍和担忧之情会增添友人的伤悲,只是临风吹箫,将自己的离愁别绪寄托在漫天的箫声中,旅夜无眠,唯有吟蛩长鸣为伴。

需要注意的是,蟋蟀的种种内涵常常相互交织出现,如悲秋之情常与思乡之苦、生命之忧结合在一起,思乡的羁旅之愁又会延伸到故国之思等等,这是由中国古代诗歌意象的不确定性和象征性特征决定的。

三、 考题链接

(2014・山东桓_二中4月检测试题)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秋思寄子由

黄庭坚

黄落山川知晚秋,小虫催女献功裘。

老松阅世卧云壑,挽著沧江无万牛②。

【注】①元丰四年(1081),诗人任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令,很不得意。这时苏子由(苏辙)被贬在筠州(治所在今江西高安)为监盐酒税,两人相距不远。诗人因秋而思,触景生情,有慰勉苏子由之意。②“挽著沧江无万牛”意为“志甚坚,难以动摇”。

(1)第二句中“催”字用得十分传神,说说这样写的好处。(4分)

(2)在黄庭坚的诗中经常出现“岁寒三友”的形象,结合全诗,赏析本诗中“老松”的形象。(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