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郭先生和狼范文

时间:2023-03-17 08:28: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东郭先生和狼,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话说上次要不是老农设计除恶狼,东郭先生险些丧生,他觉得在乡亲们的面前丢了很大的面子:想我堂堂博学多才、温厚善良的东郭先生,居然给一头狼耍了,此仇不报,枉为人也。从此,东郭先生为了挽回面子,每天除了读诗书外,便是采药行医,帮助乡邻,再也不乱施怜悯了,并且一直寻找报复狼的机会。

机会终于来了。一次,他赶集归来,突然发现后面被一群狼跟踪,其中还有一个领头狼。东郭先生先是害怕,但突然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他马上找了一块平地,拿出一壶好酒和一些香喷喷的肉,然后津津有味的喝酒吃肉。群狼见东郭先生突然停下来,马上扑到东郭先生的面前,说:“你上次害死我的朋友,我要为它报仇!所以我要吃了你!你死定了!”东郭先生装作很害怕的样子说:“你们先别吃我,让我先给家人交代一些后事,你们先把这些好酒好肉吃喝掉,再把我吃了,这不是是一举两得的事情吗?”狼群头领觉得有理便说:“弟兄们上去先把酒和肉吃喝完,然后再把东郭老头干掉!”然而它们刚吃不到一半就觉得肚子里翻江倒海的,接着它们就出现咳嗽、胸痛、呼吸困难、烦躁如狂、心腹搅痛、头旋、欲吐不吐、烈吐泻、面色青黑、四肢逆冷等现象,不一会儿都直挺挺的躺在地上不动了。狼群头领用最后一口气问:“东郭老头你给我们吃的是什么东西?”东郭先生回答说:“我只不过是给你们吃了我今天在集市上买来准备毒老鼠的灵药——砒霜而已!想不到老鼠没毒到,却给你们先尝了,真是浪费呀!我要你们赔!”东郭先生还没说完,狼群头领就已经死了。东郭先生真搞笑,人家狼都把命赔给了他,他还要人家赔什么呀!

东郭先生智斗一群狼的故事很快就在村里面传开了。他这次不仅在乡亲们面前挽回了面子,还得了一个“诸葛先生”的绰号!

玉林市玉州区城站学校三年级:974713267

篇2

话说农夫打退狼之后就走了。东郭先生把认为死了的狼扔到大树旁边,把书整理好放进袋子里就到学校给学生们上课去了。可万万没想到,狼竟然没死,只是暂时昏过去了。

狼醒来后,决定找东郭先生报仇,他发誓一定要找到东郭先生把他吃掉,以解心头之恨。狼找了方圆百里的学校,都没有找到东郭先生。

原来,东郭先生从村民那里得知那只被自己打的狼没有死,就连夜逃走了。一连两天,东郭先生马不停蹄地向东方跑去。

这天,东郭先生赶路累了,就停下来喝口水,吃点干粮。东郭先生正吃着饭,突然间一条白色的光直冲地面,一个美丽的姑娘出现了。

东郭先生说:“姑娘,敢问您姓谁明谁,从哪里来到那里去,为什么突然出现在这里?”

“我叫嫦娥,是天上的神仙,从月殿来到你这里,因为想帮助你,所以突然出现在这里!”

原来,嫦娥最近几天觉得无聊,就拿望远镜观看人间的事物。他看见东郭先生和狼的一系列事,觉得东郭先生可怜,所以决定下凡来帮助他。

篇3

——读《农夫与毒蛇》有感

三(4)班丁雨桐

寒假中我饶有兴趣地读完了《克雷落副洛夫寓言》。书中每一则寓言都发人深省,让我身受启发。其中《农夫与毒蛇》一文我最爱看。这则寓言主要讲了有一条毒蛇装作很善良想和农夫“交朋友”,农夫

没有相信蛇的花言巧语,拿起斧头就把毒蛇砍死了,保护了自己。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坏人虽然改变了自己的模样,可他始终改变不了自己邪恶的心和贪婪的本性。读了这则寓言,我不由想到了《东郭先生和狼》的故事。猎人追杀着一只狼,狼四处逃窜,它看到了东郭先生,便恳求他把自己藏起来,并且还说:“我不吃人的!”好心的东郭先生便恳求他把自己藏进了书袋子里。当猎人问东郭先生是否看见一只狼时,他却说:“我没看到。”当猎人走开狼钻出袋子时,它却恩将仇报想把东郭先生吃了。东郭先生大声呼救,在这紧要关头幸亏

猎人赶来把狼杀了,东郭先生得救了。

篇4

2、《撒尿的男孩儿》小于廉,又称小于连,又译为尿尿小童,撒尿小孩,小于连等。是比利时首都塞尔的市标。

3、《三个愿望》《夜莺》《萤火虫小巷》作者克里斯汀·汉娜二战史诗巨作,致敬伟大的女性,全球500万读者心碎泪崩,国内独家首发,《权力的游戏》《绝命毒师》导演执导同名电影。

4、《老狗》栓了十五年的老狗初次得到自由,狗狗感恩的眼神让人动容栓了十五年的老人。

篇5

关键词:导入;段意;复述;总结

课堂,是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的主阵地。只有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才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呢?笔者认为有效利用课文中的插图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途径之一。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图画大致有:看图学拼音、看图识字、看图学词学句、看图学文、看图说话、单元积累运用中的看图说话、课文中的插图等。

小学语文教材的插有两个特点:一是随着年级的升高,课文内容的加深,插图由多幅转向单幅;二是插图数量由低年级向高年级逐渐减少。插图与课文的联系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多幅插图的每一幅都体现一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如《一只小羊羔》的六幅插图包含六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二是单幅插图展示一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如《全神贯注》的插图描绘的是第二自然段叙述的内容;三是若干幅插图概括课文相对应的段落的意思,如《鸟的天堂》中的两幅插图,分别描述的是傍晚时大榕树的静态,以及清晨大榕树上百鸟R鸣的动态。

教材插图的安排,促进了小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插图通过线条和色彩展示美,呈现教学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深受小学生的喜爱,是进行美育、培养观察力和进行思维训练的直观教材。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发挥插图的作用,有很多值得借鉴的方法。

一、运用插图导入新课

好的课堂导入,有利于一开始就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对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具有重要作用。如在教学《我的战友》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插图:图中主要画了谁?他处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中?表情怎样?动作又怎样?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可以初步得出这样的结论:图上画的是一名战士,身上插着茅草作伪装,已经着了火。教师可以进一步质疑:这名战士是谁?在什么战场上?他为什么忍着烈火烧身的剧痛一动不动呢?学生在教师一步步的引导下,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理解。这时教师就可以因势利导,要求学生带着还没有完全弄懂的疑问,去读课文,从课文中找答案,这样就顺利地进入了新课教学。

二、利用插图归纳段意概括主要内容

归纳段意和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一些教师感到教学难度大,不容易教给学生有效的方法,学生做这类练习时,无从下手。课文插图可以辅助师生完成这一任务。例如在教学《倔强的小》这篇课文时,我借助课文插图,指导学生按由主到次的顺序进行观察,然后让学生叙述图意,告诉学生,这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低年级课文中多幅插图占相当比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一幅图归纳一个自然段的段意,然后将多幅图连起来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三、结合插图突破难点

而课文插图以有直观、形象、具体等特点,可以弥补语言的不足。例如在教学《捞铁牛》这篇课文时,我在教学中为学生设计了三次看图。第一次看图,先让学生弄清捞铁牛前的准备工作;第二次看图让学生明白靠着水的浮力,把铁牛从淤泥里;第三次着重看水手划桨,由船的移动将铁牛带回岸边。这样,就把水的浮力这一抽象概念具体化了。

四、利用插图指导复述

学生在复述课文时,往往抓不住要点,要么三言两语,要么照本宣科。运用课文中的插图指导学生复述,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例如在复述《舍身炸暗堡》这篇课文时,复述前先让学生观察图,述说手托炸药包,拉着导火线的情景,学生很容易完成复述任务。教师再进一步用问题引导学生:在什么情况下舍身炸暗堡的?暗堡被炸掉后,情况发生了什么变化?这样在把课文内容连贯起来,学生的复述就会言之有物,言之有情了。

五、利用插图总结全文

篇6

1、以中国独有的传统水墨技法创作,其特点是变幻无穷、意境悠远,表现了中国绘画艺术独特的审美价值如《葫芦兄弟》、《东郭先生和狼》、《阿凡提》等

2、采用我国民间传说,有很浓的中国特色。如《大闹天宫》、《人参果》、《哪吒闹海》、《九色鹿》等,这些动画都是当时的人耐心地一张张画出来的,可以说是极具中国特色。

(来源:文章屋网 )

篇7

周报评点

中央音乐学院2007年度弹拨乐新作品音乐会,3月24日在该院音乐厅演出,音乐会选择了10位作曲家近期创作的10首弹拨乐新作品,其中8首为女性作曲家的作品,陈冰指挥。

开台曲目是大陆女作曲家李一丁的《蓝面具戏》。只听鼓乐齐鸣,扬琴飘出,乐队展开,描写的是景色,是作者对藏戏的印象。音乐由两个主题构成,一个优美、一个雄健,中段开始用对位写法,音乐有对比,完整,有特色。有点遗憾的是两段笛子出来,音区略嫌太高,其次,鼓的演奏与乐队略显不齐。第二曲《粤春》是广东女作曲家朱婕的一首短曲。只听扬琴轻敲,管子轻吟,古筝琶音如行云流水,高胡起旋律,轻盈动人,一派岭南生机盎然的春天景色,这是一首写作与表演都很成熟的作品。第三曲《金缕衣》是台湾女作曲家苏凡凌的作品,洞箫起,弹拨乐、二胡依次出声,亮出各件乐器特色,类似音色写法。突出的是作者对各种民族乐器演奏的主观印象。其间中阮不时穿插,起着统一与连接音乐的作用。不知何故,中阮表演略显笨拙。接下来的《枫桥夜泊》香港作曲家周文轩的一首弹拨乐合奏曲,写法传统,旋律优美,有意境,表演很细致。第五首是澳门女作曲家林品晶的琵琶独奏曲《轮》,由弹拨乐团首席宋宁独奏。只听和音扫弦,音响铿锵,曲调飘出,连贯流畅,作品写作很器乐化,琵琶乐器性能发挥好,音响风格独特,演奏也很不错。

这台音乐会中场没有休息,算作下半场开台曲子的是上海女作曲家王强的古筝四重奏《春江花月夜》。筝乐起,箫鼓响,是拍筝模仿的鼓声,四架古筝时分时和,模拟的是民乐小乐队的合奏效果;旋律清楚,层次清楚,复调使用恰如其分,保持了原曲的韵味与意境,音乐不显单调,写作与演奏都干干净净。下面是旅美作曲家陈怡的合奏曲《中国寓言故事》。只听鼓乐齐鸣,琵琶轮奏,讲的是森林中“狐假虎威”的故事。那大鼓作响,可能是老虎作威;大提琴酣畅,或者是狐狸作势。接下来故事是“东郭先生”。又是琵琶急促,大鼓急鸣,想必是狼出口袋要吃人,紧跟着二胡与大提琴对答。二胡呜咽,像是东郭先生又急又怕;渐渐平稳的音乐,好像狼被哄进了口袋。乐曲用了二胡、琵琶、大提琴加打击乐4个人,乐队资源节省,演奏尽兴,音乐生动活泼,有戏剧效果。接下来的《歌乐》是大陆青年女作曲家陶钰创作的小合奏。三弦慢起,琵琶迎合,素材是苗族民间音乐。这首作品乐器音区使用好,声部平衡,乐队丰满谐和,音乐也动听。下面的《一枝花》是作曲家姚恒璐的合奏作品,采用民间器乐素材变奏而成。音乐畅达,有起伏,很统一。音乐会最后一曲是大陆青年女作曲家刘青的《跳月歌》。低音拨弦与锣声中,琵琶齐奏起旋律,很有气势,音乐逐渐热烈,处乐队出吼声,勾画出黎族晚会一派欢歌笑语的场面。最后两曲,结构再紧凑一些效果会更好。

十首乐曲听下来,《粤春》与《春江花月夜》演奏效果最好,相对而言,《蓝面具戏》与《一枝花》略差,显示出乐队驾驭传统技法作品更为顺利。8首女性作曲家题材不同、手法不同,风格也不相同,显示出女性作曲家不同的艺术趣味与创作实力。与两位男性作曲家相比,作品毫不逊色。

篇8

【关键词】幼儿民族音乐 欣赏 音话

【中图分类号】G6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0-0213-01

在幼儿园艺术教育过程中音乐欣赏评价是重要内容,也是提升幼儿艺术修养与审美意识的关键对策。民族音乐是通过长期的沉淀流传下来的永不褪色的经典,应当被作为幼儿音乐欣赏评鉴的重要内容。在积极组织民族音乐欣赏评价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了解幼儿的自身特点与学习体验,合理结合民间童话与民族音乐,安排指导幼儿实行民族音乐欣赏评价活动,有利于幼儿积极参与学习,进一步提升民资音乐欣赏评价的效果。

一、幼儿民族音乐欣赏评价的音话结合,为民间音乐创作提供了素材

民间童话与民族音乐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很多民族音乐都或多或少取材于历史文学故事等。民族音乐与民间童话从表面上分析属于不同的两种艺术形式,拥有各不相同的艺术领域。可是它们对于思想主题的创作表达都是利用声音,二者之间的关系十分紧密,民间童话为创作民间音乐提供了重要的素材,而民族音乐则是能够使用比语言更丰富的各种组合形式对主题思想进行表现。

例如《梁祝》与《天方夜谭》都是来自于民间故事,交响童话《龟兔赛跑》与《彼得与狼》它们不仅仅是音乐作品,同时也是美丽的童话故事。还有歌曲《二小放牛郎》,它自身歌词就是一个美丽且完整的故事,利用歌声将这个感人的故事传颂给世人。将音话更好的结合,帮助幼儿欣赏民族音乐,有利于加深对民族音乐的理解,充分了解民族历史,激发内心深处的情感。

二、幼儿民族音乐欣赏评价的音话结合,可加深幼儿的趣味感受

(一)通过话激发兴趣

民族很多优秀音乐作品比较长,具有复杂的结构,幼儿对其很难理解与记忆。让幼儿反复听音乐是一件枯燥乏味、非常头疼的事情。在幼儿心中童话占据了重要位置,利用童话对音乐欣赏进行导入,可以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并且能够通过童话的魅力进行音乐欣赏教学。因此在民族音乐欣赏评价组织过程中可以引入童话,使用生动形象的口头与肢体语言,再加之美妙的动画效果,可以充分激发幼儿更好的了解民族音乐,有利于幼儿对音乐知识更好吸收,充分体验音乐的美感,不仅陶冶了幼儿的情操,还获得了教学的真正目的。

(二)通过话丰富幼儿感受

在帮助幼儿对民族音乐进行理解时,我们可以对民族音乐审美情感经验进行丰富的准备,制造与物质文化气息互相适应的氛围,促使幼儿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比如,在对《春节序曲》这一民族音乐进行欣赏之前,为了促使幼儿充分感受过年的美好气氛,充分体会我国的民俗风情,教师在评价活动之前应当联系家长与幼儿共同收集有关民间春节的童话,教师按照民家故事《年的故事》布置了有关的装饰品,制造出一种春节到来的欢乐氛围,在活动室就能使幼儿感受一种喜气欢乐的情绪,在对《春节序曲》进行感受与欣赏时就会显得十分亲切。

(三)通过话加深幼儿的理解

幼儿对带有神秘色彩的童话故事非常喜欢,幼儿总是想要在故事中寻找自己的欢乐、理想。他们更加盼望能够拥有主人公一般的魅力。例如音乐《东郭先生和狼》,它体现出了鲜明的故事内容,可是这一音乐却没有解说词,幼儿对其根本没有办法理解,由于缺少线索为幼儿提供生动的形象。他们仅仅对各种音乐演奏的特点进行听辨,却没有办法与相关的故事角色产生联系。因此,对音乐《东郭先生和狼》进行欣赏评价应当先讲故事:孩子们,我现在要给你们讲一个有关东郭先生与狼的故事,如此利用音乐与故事的帮助,幼儿不但可以从故事中获得教育,还对不同性格的角色以及各类乐器表现能力充分了解。这样的理解明显源自于故事。

三、幼儿民族音乐欣赏评价的音话结合,需选择适合的游戏内容

(一)选择适合的内容

幼儿进行感受、表现与创造的重要基础就是选择恰当的作品,因此为幼儿挑选民族音乐作品和与其相符的民间故事时,应该对他们的爱好积极考虑,并且在音乐欣赏评价活动中引入幼儿十分熟悉的内容,便于使幼儿根据现实内容进行想象并且通过动作实施表现。当幼儿产生了亲身感受,他们才有可能产生表现的渴望。

(二)音乐与游戏结合

对于幼儿来讲音乐欣赏存在着一定的难度,要在音乐组织过程中结合音乐欣赏、民间童话与游戏,整体设计,有计划的展开活动。开始活动主要是通过创设童话场景,促使幼儿产生一种新鲜感,引起他们丰富的联想,大胆进行表达,尽可能激起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总而言之,培养幼儿民族音乐欣赏评价能力的重要措施就是音话结合。只有幼儿对音乐的旋律结构充分了解,才可以对其与音乐符合的故事充分利用理解,体现出音乐欣赏评价的突破。音乐还可以对幼儿的积极性充分调动,通过他们偏爱的模式体现自己所理解与欣赏的音乐。这也是建立音乐欣赏评价教学模式的重要内容,可以积极帮助幼儿欣赏民族音乐。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启发式教学;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3.2

课堂是一个特定的时空,课堂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形式,是师生双方的共同活动,而构成课堂教学的基本元素是学生、教材和教师,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阵地。在这个特定的时空内,学生、教材和教师这三个基本元素之间经历了一个由相互矛盾对立归于协调统一的过程,对于教师来说,在课堂教学中善于运用启发式教学和精心设计课堂教学中的提问,对启迪学生智慧,提高课堂效率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启发,是课堂教学的基础原则。启发的特点:一是及时,即在学生需要时,及时予以引导、鼓励、启迪;二是巧妙,即运用教学技巧诱导学生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而提问是启发的主要手段。教师提出问题,可促使学生开动脑筋,去认识问题,解决问题,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当然启发又不能与提问划等号,因为启发的手段是多种多样的,只要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与探索精神,激起他们独立地创造性地去获取知识与运用知识的心理倾向的一切教学手段、教学方法,都属启发的范畴。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我们可以运用以下几类启发方式来提高课堂效率。

一、感性启发

从教材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对新知识进行饶有兴趣的讲解,提供生动通俗的事例,以诱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感知、理解新知识,从而获得具体、明白、正确的认识,主要做法有:

1.提供范例。为了完成某一教学目标,先提供与此相关的知识或训练项目,给学生以启迪,让他们在思维过程中触类旁通。如教学《小猫种鱼》这篇课文,要让学生明白:种树、种菜、种庄稼,都是有收获的,但小猫种鱼不可能有收获。明白这一道理学生有困难,因此教师先举出学生所熟悉的种树、种菜、种庄稼的实例作说明,再引导学生想想。

2.画简笔画。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差,课文内容有的理解很难,这时适时地画简笔画来启发学生思维,是行之有效的。

3.利用教具。有些课文的内容较为复杂,仅靠图画还是难以让学生理解,这时便可以结合运用直观教具,例如教学《小马过河》这篇课文,在黑板上画一条小河,事先准备好老牛和小松鼠的图画模型,把他依次放到“河水”中,教师不用多讲,学生就会明白为什么在同样的水中,老牛和小松鼠进去会有不同的结果。再如在教学《乌鸦喝水》这篇课文时,学生借助教师的实验,很容易就明白乌鸦开始为什么喝不到水,后来是怎么喝到水的。

4.联系实际。小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特别需要现有经验作为支柱,所以教学中应重视指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经验,让他们的思维从已知顺利地通向未知。

二、理性启发

利用多种教学手段,激起学生与学习材料之间的感情交流,形成学习兴趣、良好的心境、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入境入情”,触发联想和想象。主要做法有:

1.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在课文讲读的适当环节,选择优美精彩的语段,把学生引入到生动形象的情景之中,激起他们情感的共鸣和表达欲望。

2.丰富的想象诱导。想象这一心理活动的创造性较强,更加有利于调动活跃的情绪,启发思维活动的积极性。如讲完《东郭先生和狼》全课后,让学生展开合理想象为课文续写故事,并出示思考题启发学生的思路:你想对东郭先生说些什么?如果东郭先生再次遇到了狼,他会怎么说,怎么做?学生按这些问题展开想象,即能获得较深的情感体验。

三、问答性启发

问即为教师有目的地设疑提问,在教材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不协调”,为学生提供“研究问题的情境”,答是教师合理处理学生的质疑,这样使问与答都成为刺激学生思维与创造的动力。提问要考虑以下方面:

1.精心创设各种问题。提出的问题要突出解决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用巧妙的提问给学生导出思维的方向和寻找答案的途径。如教学《我的战友》这篇课文,为什么在烈火烧身时一动也不动?为什么他的战友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战友活活被火烧死而不能去救?这些都要联系到战斗任务的重要,联系潜伏条件的艰巨,联系当时环境的险恶,才能有深切的感受。为了启发学生由表及里地进行思维,教学中还要注意设计由小到大、由易到难的问题串。如教学《捞铁牛》这篇课文,可以设计这样一组提问:谁决定捞铁牛?他做了哪四项准备工作?他是怎样把铁牛一只只捞起来的?他是谁?这样逐层理解问题,有利于引导学生的思维由表及里,引导学生推事及人,对怀丙的智慧才能也会由衷的敬佩。

篇10

关键词:小学音乐;音乐情景剧;音乐鉴赏能力

小学音乐情景剧很好地将音乐学习和音乐实践结合起来,通过更加适合小学生学习的方式,将教材内容以形体化、动态化的内容表达出来,让学生参与到情景剧的表演中,在表演中不单单是演唱,而是体验音乐的内涵,不仅让学生更牢固地掌握音乐理论知识,也能提高学生音乐鉴赏能力,达到新课标综合素质培养的目的。

一、音乐情景剧符合小学学段的特点和需求

小学生初入学校,仍然表现出非常强烈的好奇心,情感的表达一般没有限制,而且具有相当强的模仿能力。针对这一特点,小学生更适合通过音乐情景剧来学习音乐,同时,通过情景剧还能培养学生舞蹈和表演等方面的能力,从音乐等多种艺术角度对学生进行熏陶。小学音乐除了教学一些基本的乐理知识和演唱技巧,更要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教师通过灵活组织音乐情景剧,充分发掘音乐作品的基本内涵,以形象化的表演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在音乐情景剧中表现出更加强烈的求知欲望,并通过演唱和表演的形式从心理的角度去感悟音乐,优化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达到美育的目的。

二、音乐情景剧与小学生的心理发展

音乐情景剧是一种简单的表演形式,通过幽默的对话或者对相关行动的表达,在舞台上重现特定的场景。小学音乐教学中采用音乐情景剧模式,主要是针对小学生好奇心强、表现欲强的特点以及初入学校的心理特点,让学生在模拟的情境中,通过表演、演唱或者观看,来体会具体的音乐内涵,并主动地抒发音乐情感,不断地完善自我,形成良好个性。音乐情景剧主要影响小学生心理发展的以下几个方面:

1.认知能力发展

音乐情景剧多是贴近生活的,内容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学生在进行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发挥出极强的模仿能力,调动起诸多感官,以亲身感受加上主观思考把握扮演的角色。音乐情景剧主要的表达形式是演唱,所以,歌词和曲调与情感的表达有直接的联系。角色的喜怒哀乐会通过不同的音乐形式表现出来,学生不是通过文字性的描述进行表演,而是通过对音乐和角色的感悟进行表演,思维和感官能力都得到了极大的增强。

另外,小学生的逻辑思维模式偏向于形象思维,具体的抽象逻辑思维还没有确切形成,所以,小学生不会通过机械化地记忆进行认识,而是通过形象化的思维进行记忆,所以,在音乐情景剧中,小学生动用多样化的思维模式来帮助自己理解和记忆,从而达到思维能力的锻炼。

2.音乐鉴赏能力

小学音乐主要还是为了提高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美学素养,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音乐鉴赏主要是指个体对音乐作品的情感感知以及从中生发出的联想思考。音乐作品从多个层面刺激人们的感官,激发人们的思维能力。每个人对音乐的理解都有所不同,对音乐内涵的感悟也与生活体验有关。小学生正处于心智发展的重要阶段,对于情感价值取向的认识还不够,对善恶美丑的概念也相对模糊,而且小学生在接触社会媒体时,也可能受到其他音乐形式的影响。事实上,小学生更应当找准适当的音乐,从小就要培养自己的音乐鉴赏能力。

三、小学音乐情景剧教学实践研究

音乐情景剧集合了音乐、表演和故事情节等多种情感表达形式,在小学音乐课堂中为学生带来了更为丰富的学习体验。音乐情景剧就是要让学生体会到音乐情感,让学习音乐的欲望持续下去。音乐剧以音乐为主线,围绕音乐形象,在师生间共同学习、共同体验,突出了音乐的创造性,优化了学生的音乐体验。

1.提高学生对音乐表演的兴趣

小学音乐课上采用音乐情景剧形式让课堂更加活跃,一改传统课堂枯燥的理论教学模式或者跟唱演唱的模式,让学生在更加多彩的活动中体验音乐。在开展情景剧之间,可以先让学生接触情景剧的一些内容,比如,情景演唱、唱跳结合、根据音乐的节奏和曲调分析人物形象等。学生在情景剧中不能只是一味地按照既定的剧本表演和演唱,必须要突出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学生要在掌握节奏和曲调特点的基础上,主动参加演出,发挥创造力,将情景剧角色演得更加贴近真实,这样才能让自己在自由的环境下积极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主动学习的动力。

2.音乐情景剧要有互动评价

音乐情景剧有一定的内容,在表演和演唱的过程中,如果师生之间没有互动交流,学生很可能渐渐失去表演的兴趣,尤其是在唱错或者表演错的情况下,由于紧张,学生可能达不到预期的学习效果。教师和学生在情景剧中要有交流,教师要耐心指导学生,用学生易于理解的方式帮助学生感悟音乐,避免学生盲目的、错误的理解。在学生的表演过程中,教师要不断鼓励学生:“唱得不错!”“表演的非常自然!”等等,让学生始终保持积极的状态。另外,在情景剧结束后,要给学生一定的表达空间。学生在表演过程中对音乐的理解和对人物的刻画是通过肢体语言或者演唱强调表达的,是一种形象化的感悟,而要将这种感悟形成经验,就必须让学生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而且学生在情景剧中处于比较兴奋的状态,学习的效果还需要巩固,如果学生只是出于好奇,对音乐的理解和感悟很有可能在课堂后就忘记了,那么,音乐教学的效果也不如预期。教师在表演后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总结或同学互评,让学生说出自己哪里演得不好,觉得别人哪里演得好自己需要借鉴,这是形成自我学习经验的过程,这样不会使情景剧的感悟流于表面。教师也要对学生的表演和演唱进行点评,巩固乐理知识的同时,有目的地引导学生感悟音乐,进一步深化学生对于音乐的感悟,通过实践和总结两个方面,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3.尽量让学生即兴发挥

要通过音乐情景剧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尽可能地让学生在表演过程中发挥创新思维,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对音乐产生思考,从而加深对音乐的理解。让学生反复排练情景剧,慢慢地学生会形成一种定式,尤其是对于小学生来说,形成习惯之后,主动思维就少了,情景剧的表演反而形成许多束缚。首先,让学生了解情景剧情,了解自己扮演的角色,再对其中的音乐演唱进行熟悉,要求学生根据情景和人物特点有感情地演唱。比如,东郭先生中,东郭先生把狼从口袋里放了出来,这时毛驴应当有所表现,尽管毛驴是动物,不应当有人的思维,但是在情景剧中,为了使学生加深对音乐节奏和曲调的理解,赋予动物和植物以人类的思维,也是思考的过程。扮演毛驴的学生看到东郭先生放了狼,知道后来东郭先生会被狼追得仓皇逃命,这时的思想活动是焦虑的,学生就可以即兴表现出忧虑,如叹气、摇头等等。这样的即兴发挥,一方面要求学生对音乐和剧情进行思考,另一方面要求学生根据自身的理解做出相应的反馈,这一来一回,充分锻炼了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自我感悟的反馈是对音乐真正有所了解,情感变化也是学生对音乐的直观表达,这样学生就能形成良好的音乐鉴赏思维,对音乐的内涵有更加深入的理解。

参考文献:

[1]陆晓玲.浅谈如何提高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实效性[J].基础教育研究,2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