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婷的诗范文

时间:2023-03-24 23:26: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舒婷的诗,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诗歌是轻便的小武器”

本届书博会的“主宾国文学之夜”是在北京798艺术区内举行,刘震云、舒婷与韩国作家黄哲Q、黄东奎相聚一堂,互相用本国语言朗读对方的作品。

舒婷朗诵了韩国著名诗人黄东奎的作品,不过要她朗读自己的作品,她便赶紧推给了台下的读者,为了怕读了自己作品的黄东奎老师觉得不够尊重,舒婷赶紧解释道:“要读自己的诗,实在很难过,现在不大喜欢我年轻时候的东西。”

谈到当年写诗,舒婷打趣道:“因为我识字不多,没什么文化,不像刘震云老师可以洋洋洒洒地一写就是几百万字。刚刚读了我的诗,大家都知道,我用字用词很通俗,小学四年级就认得了,就可以读懂。”开罢玩笑,舒婷也不忘严肃地给出答案:“对我来说,诗歌是轻便的小武器,用着顺手。同时也是我的梦想。”

黄东奎在韩国是非常受喜爱的诗人,而谈到为什么写诗,年过七旬的诗人打趣说:“我年轻时候的梦想是想当作曲家,可是发现自己五音不全,虽然不是完全跑调,但也小小的有些不全,所以只好放弃作曲,选了跟音乐相通的诗歌。”

“诗的热潮不再是浮在表面上”

在与读者交流的环节,有一位读者的提问非常有趣,“在上世纪80年代,如果两个人喝高了打成一团,回头起身,可能会说一句,‘兄弟身手不错,想必诗写得也好吧?’不过现在,诗歌好像不再像当初那么流行了。我去应聘,老板问我有什么爱好,我都不好意思说喜欢诗歌。”

面对这一问题,几十年拒绝接受采访的舒婷却立场鲜明地当即反问:“说上世纪80年代诗歌繁荣,您看到了吗?”

随后舒婷反驳了读者的观点,“现在的诗歌也很发达。诗歌的刊物有几千种,在民间,有大量的诗歌节,每天都有一个诗歌节在举办。只是诗的热潮不再是浮在表面上,上世纪80年代诗歌热的时候,可能一个诗人写了一首好诗就能得到一份好的工作,可能还会收获爱情,太酸。现在求职,就像你说的,可不能跟老板说喜欢诗。所以诗歌正常化了,沉淀了下来,诗歌以外的东西越来越少,这才越来越接近诗歌本身。”

“诗歌在韩国也处于期”

说到诗的流行,黄东奎谈到诗歌在韩国的情况:“我很庆幸,诗歌在韩国从来没有低潮过,只要有一本诗集出来,就能卖个一万以上,要知道韩国只有4000多万的人口。在韩国有150多种诗的书刊发行,所以诗在韩国没有低潮,这可能在全世界也是很独特的,《三国志》上提到我们的民族说喜欢歌舞,在韩国走上一条路就能看到两三个练歌房,我想歌舞正是诗歌的基础。不过这样的流行,可能使诗低俗化了,或许这也是我们的不幸。”

篇2

关键词 舒婷诗歌 当代女性 价值观

舒婷是当代文学朦胧诗派具有代表性的诗人。她的诗歌在一代又一代人,尤其是在年青一代的读者中歌咏和传诵。她以女性独有的敏感细腻表达心中的情感,在传统和反抗的矛盾中寻找人生的航向,唤起人们对独立价值的肯定和对个体生命的珍爱,引发人们对人生崭新的思考。诗歌吟咏事业、爱情、友谊、对生命的关怀,其鲜明而自觉的女性姿态展现出当代社会女性的积极独立的价值观,给当代女性的人生选择、人生价值的实现提供了具有现实意义的参考和指导。

1 独立的女性价值观

女人首先是人,舒婷从来都是把自己作为一个独立的有着自己位置的个体,实践着女性与男人平等的角色定位,先有“我”,才有爱情的平等追求。这种观念与舒婷诗歌表现的内涵是一致的:即独立的思想和人格。

舒婷的《双桅船》里具有象征意味的“双桅船”象征着女性心目中的爱情和事业相互依存,却又有所区分。诗歌用象征、意象表现人的主观情绪,细腻的心态和娴熟的笔法伸张了人性最本真的需求。双桅船是诗人自我的物化,虽有靠岸寻找归宿的渴望与乘风追求理想之“灯”的矛盾心态,但还是雾打湿双翼也容不下丝毫的犹豫,执着踏上追求理想的航程。最终“你在我的航程上,我在你的视线里”。女性对理想不懈的追求,寻找人生价值,体现女性自强不息的奋斗和强烈的独立精神。天高海阔的悠远意境,充满了生命的张力。她思索女性自身的命运,于诗歌中启迪女性,只有有了独立的思想和自己的追求,才可能在人格上与男性平等,才能有与之在精神层面对话的权利,才有权利去选择,知道自己的需要,才不会有背负被抛弃附庸在他人身上的不安全感,一切来自自我的建立,独立地生存。从其诗作内容来讲,“对生命自由人格的坚定追求,对传统道德理性的反思背叛,这应当是舒婷诗作中最有价值的部分。”纵然在爱情里,同样不做依附在他人身上借助他人的光芒求得生存的陪衬,“我”必须是一株“木棉”――花树中最为高大的“英雄树”成为“自我”,与橡树一样高大,它以树的形象和橡树具有相同的精神气质。美好爱情则就建立在人格独立的基础上,通过共同努力实现追求和理想。诗人以此呼唤女性的自我人格和价值追求,这种女性意识的觉醒,分明是已不甘再做男人的附庸。与温柔顺从、以牺牲自我为代价的依附的传统女性,与现代社会“宁愿坐在宝马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的都市女子相比,我们分明赞同在精神和事业上与男性站在同一起跑线,坚实地构筑事业大厦,寻找自我独立的新女性的价值观。

2 平等真挚的爱情观

舒婷的爱情诗热烈真挚,执着坚定,追求平等。她的诗歌注重女性内心的个人体验,用细腻的笔法,诗作中的女性有传统的忠贞、奉献、坚韧,也有着新时代女性的独立、自我的张扬,从而形成了舒婷诗歌中传统与现代的对立和统一。

《“?.!”》中“当宽阔的银河冲开我们,你还要耐心等我,扎一只忠诚的小木筏”,表现出女性对爱的执著,作为诗作中的对方,似乎应该经得起等待,“等”的反复出现,是爱人默默支持和爱恋,坚持的等待,“即使背后是追鞭……即使黑暗在黎明之前赶上我……”许多的“即使”的假设是真正的爱情必须要经得起磨难考验,这一切的等待和考验才会让“我将从容地穿过开阔地走向你,走向你”,女性在爱中有自己的追求,这份追求先于两人的爱,需要对方坚持和等待,甚至是无限的包容和理解,这是建立在尊重女性承认其独立人格的基础之上的,最终爱情之花也将灿然怒放,这种爱情才是诗人心中理想的爱。这和《致橡树》中的爱情观是统一的,一贯的。舒婷的诗歌中爱的双方彼此平等,忠诚、坚贞,爱的双方心心相印,息息相通:“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这种价值观上的趋同令他们充满默契,“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脚下的土地”,爱是互相的欣赏,互相的包容,这样的爱情书写的实则就是现代爱情观念。当代成长起来的女性普遍认同“不仅要干得好,还要嫁得好”,与诗歌中希望爱情平等,有自己喜欢的事业,有共同的精神追求,能够在心灵上可以沟通对话的爱情观也是一致的。

在爱情里,女性不再被动,享受爱的甜蜜与期待,显示出女性更可爱的本真与性情,《无题》一诗中:“‘你怕吗?’ ……是的我怕。但我不告诉你。”“‘你快乐吗?’我仰起脸,星星向我蜂拥。是的,快乐,但我不告诉你……”,“但我不告诉你”表露了爱情里女性的俏皮和娇羞,爱情让女性显得更美!《赠》中:“如果你是火我愿是炭,想这样安慰你,然而我不敢……”深藏心底的爱婉转真切,在平静的表面下澎湃,却欲言又止,默默期待中让我们看到传统女性的柔美与含蓄。这充盈丰富的生命体验是女性快乐幸福的源泉,诗人笔下的女性有欲有爱,寻找自己的自由和幸福。

3 关注社会与民族的命运,对生命、人性的终极关怀

舒婷的诗,有着超越小女子的家国情怀,超越“小我”的民族大义,温婉深情,给人们展示了一个有着大情怀的舒婷。与这个时代一起沉浮,同这个社会一起呼吸,在国家和民族及自我面临选择的时候,她宁愿牺牲“小我”成就“大我”,有着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心怀,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放在首位,为祖国的前途、民族的命运担忧分愁,她呼唤人的价值是对人类的爱,她企盼改革中兴是对祖国的爱。这正是当下我们需要的核心价值观:爱国,自由,平等,公正。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表达了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与深情,饱含着时代青年对祖国现状的担忧和对未来美好世界的希冀,这首诗歌诗人用一种赤子的心态去吟唱,“我”始终与祖国融在一起,为了实现祖国强大的愿望,诗人抒发了愿意为之献身的情感,“从我的血肉之躯上”取得祖国的“富饶、荣光、自由”,表达着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历史责任感。诗人将“我”与祖国母亲熔铸成不可分割的整体,一同在艰难的岁月中奋力前进。坚信苦难将成为过去,迎面而来的是希望和光明的未来。在社会发展的今天,复杂的国际局势和发展中的中国仍面临挑战,每个中国人都应该有这种荣辱相依的爱国情和历史责任感。前进的步履艰辛,我们同样满怀希望。

舒婷在其作品《惠安女子》表现出对女性的关怀,对社会对人性的关怀。惠安女子生命的野火只能燃烧于眼底,她们美丽却承受“古老部落”的“约束”,幸福的梦只能消逝在“海面上”、“浪花”里,把忧伤深埋心中,织进“洞箫和琵琶”声下的夕阳余晖中沉默隐忍下去,惠安女被人们的“欣赏”捆绑在“封面和插图”中,成为“风景和传奇”,惠安女就这样被人们以一种世俗的态度欣赏,忽略了她们真实的生存状态:她们被封建陈规陋习束缚,她们生活环境艰难。诗人观照的不仅是惠安女子,应该是整个受封建传统约束着的女性,诗歌表达了对女性的深切关怀,呼吁尊重女性,关注女性的生存环境,而女性本身也应勇敢走出来寻找自我获得生命的自由。我们看到舒婷的伟大和博爱,看到她对人性关怀的博大情怀。正如舒婷所说:“今天,人们迫切需要尊重、信任和温暖。我愿意尽可能用诗来表现我对‘人’的一种关切。”

舒婷把视角投向广阔的生存空间,关注了整个社会,不止把视野停留在家庭这个层面。让女性认识到,只有把自己的命运和整个社会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和国家的荣辱联系在一起,才能超越自身获得真正意义上独立的人的价值。

舒婷的诗在今天,并没有成为过去,它散发着清新温暖的气息,通过女性的视角传递着对生活的热爱,充满着正能量,为当今主流的价值观所肯定。亦传达着新时代女性自立自强寻找自我的心声,引领着新一代年青女性树立独立的自我价值观,树立正确的爱情观,追求属于女性幸福快乐的生活信念,对新时期女性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 王万森.新时期文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78.

[2] 舒婷.舒婷精选集[M].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10.

篇3

作为书报杂志的集散地,书报亭与市民文化生活息息相关,可以有效缓解快节奏带来的郁闷和心灵挤压,给都市增加散淡悠然的慢生活味道,具有一定的便民、公益和公共性质。正是因为对书报亭人文价值的认知,世界上很多发达都市都对其精心呵护,纽约繁华的曼哈顿市区有200多个书报亭,巴黎街道六个方向的大路口都有书报亭,伦敦、柏林等城市的一些书报亭还被装扮成有地域特色的建筑艺术品……在这些城市,书报亭和市民需要、城市形象有机融合、相得益彰。

对许多市民而言,到书报亭买报已经成为文化习惯,破坏这种文化习惯,会让都市的文化景象和文化气质受到严重破坏。偌大的城市,如果只有高楼大厦、玻璃幕墙,没有温软的文化景象,城市精神就会变得冷漠和僵硬很多。拆除所有书报亭,看似小事,影响的却是公民文化生活和城市公共形象。

针对城市建设中书店被挤占、书报亭越来越少的问题,2011年,中央宣传部、新闻出版总署曾提出要求,要把解决群众买书难、看书难等当成大的文化建设。对于拆除书报亭,郑州市有关部门的解释是“还路于民,规范经营”。理由虽可理解,但拆除书报亭是事关公共文化和市民生活的大事,不经讨论就“一刀切”,显然过于武断。在公共事务听证制度已经成为常态的当下,郑州市一纸行政命令就拆除书报亭,缺乏必要的信息公示、公共互动和问计于民,存在明显的程序缺失。

篇4

关键词: 教师 倾听艺术 重要性 价值 倾听方法

听,能够传递丰富的信息,是人们交流的重要手段。教学在倾听中展开,倾听,可以使学生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认识、领会、联想等多种思维加工;倾听,可以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获得大量的知识和经验。教育家卡耐基说:“做个听众往往比做个演讲者更重要,专心听孩子讲话,是我们给予他的最大尊重、呵护和赞美。”

一、倾听的重要性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教师的教学角色和教学过程逐渐改变。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播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师生之间建立起一种平等、民主、自由和帮助的“伙伴”关系。通过倾听学生,教师能发现学生认识上的疑惑,从而判断学生理解的程度,并决定需要重点讲哪些内容,从而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学会倾听。

二、倾听的价值

倾听是一种能力、一种素质,一种思维习惯,良好的倾听能力是人们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

1.倾听有助于维护学生心理健康,消除学生心理障碍。

教师用心倾听是消除学生心理障碍的有效手段。实践表明,教师拒绝或不会倾听会造成学生的心理疾病,教师的主动倾听和及时应答则能有效缓解与防治这些疾病。

2.倾听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更好地实施教育。

教师在倾听中可以获得大量信息,深入了解学生丰富的内心世界、需求、情感、个性、与他人的关系……弄清学生所出现问题的性质和原因,从而确定教育的目标和方向,为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打好基础。

3.倾听有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拉近师生距离。

有关专家指出:学生首先需要对教育活动产生热情、兴趣,才会对教育活动投入;只有对教师产生尊敬、好感等正面情绪,才能接受教师所传递的教育信息。用心倾听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有效技巧,是师生关系和谐的一种剂。教师对学生积极倾听的态度,可以使学生觉得受到重视并肯定自己的价值,拉近师生的距离。

三、如何倾听

随着课堂主体性、自主性的增强,学生质疑、反驳、争论的机会大大增加,这一切都需要教师学会倾听,成为学生的忠实“听众”。那么该如何倾听呢?

1.洗耳恭听。

课堂上不论学生是说对了还是说错了,或说得清楚明白还是语无伦次,教师都要专注地倾听,不能有半点不耐烦,更不能打断他们的话,并在倾听的过程中发现他们困惑的焦点、理解力的偏差、观点的创意。教师如果善于倾听,并且合理利用表扬,给学生一个自由思考的空间,畅所欲言,相互启发,就会获得更多美好的灵感,使个性思维得到更充分的发展。

2.观察和学习。

教师不仅要有良好的倾听习惯,还必须具备敏锐的分辩能力和细致入微的观察能力。这样才能捕捉到教学过程中稍纵即逝的、具有开发价值和利用价值的动态生成资源。因此,课堂上当学生困惑时、烦躁时、欲言不发时,教师都应及时用眼神、手势等体态语言加以引导。一个真正的倾听者始终会以鉴赏的态度,欣赏每一个被倾听者声音的独特性。所以,在倾听中向学生学习是教师投入倾听时必需的态度。

3.欣赏和鼓励。

倾听本身是一种教育,即使你没有给对方什么指点或帮助,但有了倾听,你就在心灵上给予了对方十分丰厚的精神馈赠。教师还要特别注意在倾听时带着一颗充满柔情的爱心,打开耳朵,满怀信心和期待地迎接那些稚嫩的生命之音,与之产生共鸣,能对其心领神会,使学生的表达产生情感体验。

4.真情展现。

教师在倾听学生的回答时,有时可以用面部表情、各种手势表示感情。对一个真诚的微笑、竖起大拇指、OK的手势等,都可以把承认、接纳和关心的信息传达给学生。此外,当学生的行为使教师感到伤心时,尽可能地真诚、坦率地说出自己的感受。

我们所提倡的倾听是一种入耳又入心的生命活动,它的核心是思考。教师倾听时,总是伴随着观察、辨别、判断、选择。倾听中,教师的外表是从容的,而脑海里是不平静的,在最短的时间内,甚至在瞬间必须做出教育的决定,或是肯定后的点拨,或是以此展开的议论,或是片刻沉静中的回味、思索,或是借景抒情,或是借题发挥。总之,无不闪现着教师的教育敏感、教育机智和教育艺术的光彩。

参考文献:

[1]柳青.谈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倾听.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2(05).

篇5

《致橡树》是著名女性诗人舒婷的代表诗作,这首诗歌在三个层次上讲解了女性的意识,首先是女性的自我觉醒意识,然后是女性的自我审视意识,最后是女性的自我超越,这些女性意识是时展女性意识的主旋律,诗人舒婷通过对自我的心灵的抒写,对于自我独立人格的醒悟,在很大程度上将传统的腐朽的男权文化颠覆了,并且唤醒了女性的自我独立意识。

关键词:舒婷;《致橡树》;女性意识;独立人格

对于舒婷的《致橡树》这篇诗歌,很多人认为它是诗人自身对于爱情的解读,将诗人的爱情观作为诗歌的主旨,宣扬男女平等,感情平等,但是笔者认为这样的解读过于浅显在对这首诗歌进行解读时应该以诗人的爱情宣言为主线深刻的把握诗人想要表达的人本意识,表现对男权的挑战,对于女性追求平等独立的意识,这种对人格独立的追求和对世俗偏见的挑战就是女性意识。女性意识顾名思义就是女性对于自己的性别有自己的认知和自己的意识,它的具体表现为女性的自我意识觉醒,女性对于独立人格的追求,女性对于自身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价值有较深刻的认识,女性对自身在社会所处的传统位置的不断超越。

这首诗歌所宣扬的主旨就是女性意识,在经典的爱情诗歌中表现的是对爱人的思念或者是对爱情的奉献及对世俗的鄙夷,但是《致橡树》采用的拟人手法将木棉幻化为女性形象,橡树为男性形象,在诗歌的开端写到“我如果爱你”,诗歌的结尾写到这就是我们的爱情,这是木棉对于橡树的爱情告白,体现的是女性从自我意识的角度对于男性的爱情告白,诗歌中木棉是女性的代表,所以木棉的意识也就是女性的自我意识,只有女性懂得爱自己、尊重自己才能得到别人的爱与尊重,才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爱情。

这首诗歌从两个层次对现实进行了批判,对女性意识进行了表达,下面我们来进行细致的分析,首先第一个层次就是对于现实中女性的大部分爱情观的批判,“我如果爱你/绝不学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这将现实中女性对于男性过于依赖,没有自我将自己当做是男性的附属物,这从本质上将是女性的没有自我,没有自己独立人格的表现。接下来是诗歌的第二个层次,主要是对于男性世俗对于爱情自私观念的抨击,他们认为女性就应该为了爱情奉献,就应该牺牲自我成全男人,这种观念的本质就是大男子主义,把女性仅仅当成了男人的陪衬。认为女性应该是独立的、自主的,强烈要求自己的价值得到整个社会和男性的认同。

舒婷在《致橡树》开端是裸的情感告白,是对于内心深处最淳朴,最原始的感情抒发,但是当社会现实充斥着男权的时候,诗人将内心深处压抑已久的情感爆发出来了,将女性追求自我,追求生命本质的理想与渴望抒发出来了。

爱是一个非常古老的话题,爱对于创作家一直都是抒发不完的情感和灵感的源泉,也是一个永恒的主题,爱情对于女人的重要性就像是事业成功对于男性的重要一样,但是在现实中大多数女性想要在爱中寻求自我,但是恰恰在爱情中失去了自我,《致橡树》这首诗不仅仅是诗人对自身爱情价值观的抒发,更是将女性的人格意识抒发的淋漓尽致,将女性内心的独白抒发的非常到位,体现了女性的独立个性。

这首诗的意图非常明显就是对旧时女性缺乏精神上的独立和心灵的独立的批判和对于新时期女性独立和追求自我的认可与宣扬,这同样是对于以男性橹行模男性拥有绝对的权威和话语权的挑战,将诗人对于女性独立人格的强烈愿望。这是非常明显的女性意识,舒婷在男权较重的社会中借用适合自我表达的话语对于女性的内心深处进行了重新审视,从女性自身的心理出发,发出了对于女性本身的生存意义和在社会中的地位及扮演角色的重新思考:渴望获得社会和男性的尊重,渴望得到整个社会的理解与支出,渴望能够与男性一样拥有相同的社会价值和社会地位。

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朦胧诗的代表人物之一就是舒婷,她的特殊经历也形成了诗歌的特色,在这段时期是个人的自我意识让位于社会的意识及团体意识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可以说没有自我,自我意识是基本不存在的,特别是女性在在政治和经济上更是不独立的,没有话语权。诗人在这个动荡的时期对于自己内心的呼喊经历着、倾听者、感悟着,《致橡树》这首诗的成功之处意识对于一种新的爱情观的宣扬,再一个就是用“木棉”和“橡树”作为象征,表达了更为深刻的主题,诗人以自我为中心构建了一个全新的抒情形象,对于一个人的自我价值和自我尊严的肯定及认可,对于女性意识的追求。舒婷用《致橡树》这首诗将对女性意识的呼喊彻底发出了。

舒婷通过对自我心灵的抒写,对于独立人格的觉醒,将传统腐朽的男权文化的陈规旧习进行了颠覆和批判,呼喊着女性独立意识的树立。文学是人类思想意识的前沿,女性诗人向正用自己的方式去追求本应该属于女性的一切平等权利。

[参考文献]

[1] 朱荣华.舒婷诗歌《致橡树》的女性意识解读[J].文教资料,2007.

篇6

关键词:播放;影片;投影;阅览;教育;电脑

中图分类号:TP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27-6589-02

Discussion on Library HD Video Playing Room Management

OU Zhi-hong

(Library, Shenzhen Polytechnic, Shenzhen 518055,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ultimedia technology, the visual enjoyment of the increasingly high demand, the pur? suit of high quality picture has become a trend, high-definition video format is gradually replacing the standard definition format is widely used in life.This paper University Library HD video playing room use management as an example, from the environ? ment, daily management, problem and Countermeasure on several aspects to make detailed introduction.

Key words: play; film; projection; reading; education; computer

当今世界正处于信息爆炸的时代,知识更新迅速,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随着视频技术的广泛应用,数字高清化成为图像技术发展的趋势,全国各高校也纷纷建立了不同规模的高清视听播放室,成为现代化图书馆的重要标志,也是图书馆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图书馆发展的新起点,管理好高清视听播放室,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为读者服务,强化图书馆的服务功能,是每个图书馆人的职责。

1高清视听播放室的介绍

本校建立高清视听播放室的时间,在全国同类高职院校当中算是比较早的。高清视听播放室占地面积约100平方米,拥有固定座位32个,可根据实际入场人数再增加20个临时座位,高清视听播放室配有一台明基牌高清投影机,该投影机亮度5000流明以上,分辨率是1920*1080,投影尺寸最大可达500英寸,采用DLP投影技术,完全能满足高清播放室的建设要求,配置一个宽2米,高2米的屏幕,350瓦的功放一台,采用8个意大利进口的挂式音箱,前面屏幕两端各一只低频音箱,顶上左右各一只中高音音箱,中置音箱2只,还有2个音箱挂在最后面,我们是根据面积来搭配的,侧面环绕和最后面的侧环绕接到相近的环绕声道上,最前面侧环绕接到靠近的主音箱上;我们把计算机作为主要的播放设备,我们专机专用,使播放视频的速度不受到硬件和软件的限制,保证高清电影片的播放流畅,电脑跟投影机直接的视频连接通过视频转换器来实现,由于电脑输出口是VGA,而投影机的视频输入是莲花接口,转换器的主要作用是把VGA转换成莲花口,对于播放片源的选用,是由管理员上传片源至FTP服务器,然后在本机下载播放。所有窗户的窗帘都采用高档双层遮光布,遮光效果非常好,室内还摆放着多种吸收辐射和净化空气的绿色植物,每排座位也是非常符合人性化设计,简单实用而又美观,最后就是完善消防和空调的建设,达到基建验收标准,在这么一个典雅优美的环境,配合高清的播放效果和立体音响旋律完全可以获得影院般的高级视听享受。

2播放室日常的管理

为了维护播放室的秩序,提高播放室的使用效率,给广大学生,教师有一个良好的环境,制定了以下规定:凡是进入室内的学生必须接受播放室的各项管理规定,爱护室内的所有财产,爱护公共设备,保持设备的安全和正常运行,在室内不得大声喧哗,不得带零食进入室内食用,不得乱丢垃圾和随地吐痰,杜绝在室内高声喧哗,抽烟,保持室内的干净整洁,严格接受操作规程,未经老师或者管理人员的许可不得私自随意动室内设备。在维护设备的重要性上尤其对投影机的维护最为重要,投影机是播放器最贵重的设备,吊装在顶上,频繁的开关机,连续使用时间过长,长时间的灰尘累积等,都有可能缩短投影机的寿命,这就要求管理员需要定期对投影机灰尘过滤网进行除尘,对电路进行检修,定期检查投影机周边环境,查看是否有东西遮挡住投影机通风口,保证良好的散风环境,若遇到寒暑假长期不用投影机的情况,应用防尘罩把投影机罩好,预防投影机内部部件因空气潮湿而发霉。做好片源的组织工作,按照学生不同阶段接受不同教育的特点,坚持时代性、实效性、针对性的原则选好影片,保证片源来自合法渠道,防止不宜内容进入,确保影视教育的严肃性,每学期至少向学校推荐3-4部作为必看影片。对于片源的选择和管理是非常的重要,众所周知,现在无论电影还是电视剧,都将娱乐性放在了一个很重要的位置上,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影视的影响力是惊人的,除了娱乐电影以外,可增加教育意义方面的影片,我们的播放时间是每天定时下午14:30分和晚上18:30分各一场,一天一部片子。还有我们的放映计划都会每个月在图书馆网站上更新,同时在图书馆一楼的公告栏里和播放室门口都会张贴播放列表信息。

3存在的问题以及要采取的措施

在我校图书馆高清视听播放室开放3年多时间以来,每天的使用率并不理想,有时候最多也就最多7、8个学生在看,通常只有2、3个甚至没有人看。其实每天来图书馆的人流量并不少,特别是电子阅览室更是图书馆的热点,而且来电子阅览室的大多数人都是通过电脑网络上看视频,看电影和各种电视剧。那为什么我们的环境这么好的高清视听播放室就这么冷冷清清呢?根据本人多年在图书馆的工作经历和实地考察,总结的原因有几下几点:一、是播放的影片不够吸引观众,片源太少。本人是负责每天定时播放影片和管理高清视听室的,每个星期都会登录到图书馆所提供的服务器上下载下一周所要播放的影片;发现大多数影片是英语语言配中文字幕,这就限制了学生的观赏性和听觉享受,而且发现很多片子都是重复播放了好几次,有些都是很多年以前的片子,没有新意。二、是受到了多媒体电子阅览室的电脑网络影响。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互联网信息资源的出现,图书馆开设的多媒体电子阅览室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承担了高清视听播放室的部分功能。越来越多的人借助电子阅览室的设备阅读各种教学软件、网上教学课件、电子图书以及各种各样视频等,一边可以上网浏览资源一边自由点播视频更成为广大读者所接受,相反,功能比较单一的高清视听播放室就显得冷清了。三、是播放时间过于受限制。目前我们的播放时间是每天定时下午14:30分和晚上18:30一场,一天一部片子。播放时间过于受限制,因为每天每个学生的课程安排都不一样,所以他们来图书馆的时间也是自由的,很多时候他们想去高清视听室观看影片,却发现不是播放的时间而无法观看到,怎样合理安排播放时间,让学生能够充分享受到高清视听播放室给他们带来的快乐,是我们所要考虑的。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解决高清视听播放室存在的问题,让高清视听播放室向更好的途径发展呢?本人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收集读者的意见和建议。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在图书馆的网站里设一个专题留言本,让全校师生可以对高清视听播放室提出各种意见和建议;同时在图书馆一楼的宣传栏里也摆放专题留言本,让师生可以自由写上各自的意见和建议。2)应根据每学期推荐的“必看片”于学期初制定出播出计划,并将播出计划印发到各班级,根据播出计划,结合本室的实际情况,将影视教育纳入到学校的工作计划之中,学生工作处应根据学校的工作计划,制定出学校的影视教育工作计划,与各学科教学相结合,列入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把影视教育作为美育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对影视作品的审美的鉴赏能力,并上报到校长办公室备案。3)各学校要开展丰富多彩的影评活动,通过每学期看“必看片”、成立影视兴趣小组、开展专题影评活动、举办影评演讲会、辩论会、报告会、主题班团队会、经典影视台词朗诵会、电影歌曲欣赏演唱会、定期撰写影评文章、举办影评写作营等多种方式。

随着现代化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扩大,如何充分利用硬件环境,合理利用信息资源,进一步加强现有的管理加以创新,不断提高服务意识,营造一个环境好信息量大安全可靠的氛围,在实践中有效的加以完善,使高校图书馆高清视听播放室的管理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广大观众服务,更好的提高我们的服务意识。

参考文献:

[1]何晓燕.浅析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管理[J].科技资讯,2011(12).

篇7

第19集。

风太是日本动漫《家庭教师》中的人物。俗称“星星王子”“排名小鬼”,持有全宇宙最全的排名书。非常崇拜沢田纲吉,现寄宿在阿纲家。风太全名为风太·德·伊斯特勒(又名 风太·德雷·史特风太雷),意思是星辰降落的风。风太年龄目前为9岁,生日在1月11日,星座是摩羯座,血型为B。出生地在意大利,身高为186cm,体重为58kg。最讨厌的天气是雨天。

(来源:文章屋网 )

篇8

萧萍近年来写了不少低幼儿童诗,而且还有很多幼儿文学方面的译著,让人为中国儿童文学界能不断出现和传承这种美好与知性的景象而高兴。实际上我是相信,有对“低幼儿童”认知和把握力的儿童文学作家和学者,一定会成为儿童文学纯正和有实力的传人。

萧萍之诗是较内在的。读了她的儿童诗集《狂欢节,女王一岁了》,我眼睛中出现的“词”、听觉中感受的“语音”,以及它们加起来所让人在心里产生的读诗和听诗的儿童诗现场“语境”,使我清楚地感受到她的童诗的艺术味道。

读她的诗,读得有点好玩,读得满目漂亮,读得不急不躁、细语慢调。当我“读”萧萍的儿童诗之时,我也感受到她所诉诸孩子们的“听”的状态。我曾主张,“听”的艺术其实是儿童文学重要的美学来源,如讲故事之中的“听”,它带来了两代之间、感性和感知,以及不仅作用于心灵而且作用于身体的现场艺术氛围。这让我们想到“音乐”和“戏剧”,诗歌艺术也能够具有“现场”之特性。

读萧萍这本儿童诗集,我便涌起了“幼儿园”的漂亮现场之感,这涉及到了低幼文学与生俱来的漂亮感、幸福感、童话式,甚至有点舞台演出的特质。她的诗句就像琴声那样明快而亮丽地蹦出来,时不时有特殊的字符敲进心里来,许多美丽的词叠加成了一场五彩缤纷的童话晚会和动物乐园。她像弹琴那样有着“节奏”的动作,时动,时停,一句话要怎么讲出来,全看她停顿的律动,控制着读者的心情一收一放,我们被她特殊收藏并款款释放出来的童话符号和童年物象包围着,充盈起无限幸福感。我使用“幼儿园”这种意象,就是为说明她的低幼儿童诗的纯粹。

萧萍的这本儿童诗集一眼看去是有点“洋气”。其实,正是它,拥有着“幼儿园”文学的儿童美学精神。就幼儿文学和幼儿文艺的中国传承而言,我们还很少能观照到黎锦晖的儿童歌舞和童话剧所代表的幼儿艺术源头,而它的漂亮、表演性和童话景象正是“幼儿园”艺术的审美形态。萧萍及新一代儿童文学作家正在进入真正的现代儿童文学。我们那一代有必要承认自己所沉浮并曾搏击的时代还并非真正的“现代”。所以,《狂欢节,女王一岁了》的气质并不能说是“洋”,而是一种“幸福感”。它如此充盈,并较为自然地来临了。

实际上,幼儿文学也由此体现了一个规则:一个社会的富足、安乐、自由幻想和幸福感总是最先惠及最小的小孩。不管是什么社会,都愿意让最小的小孩先吃、先有、先做,事事先行。一个社会中,最小的小孩竟是最“先进”的。我由此思索,在儿童文学之中,低幼文学是否正是一种社会变迁和儿童观变迁的晴雨表?我注意到有不少新生代美丽的作家姐姐进入到幼儿文学。真希望这里有着一个象征意义,标示着与之前不同的时代来临了:“她们”美丽而盛装,在温馨而漂亮的场合,被同样调皮但已然礼貌了些的幸福小孩围成一圈;“她们”和小朋友、书、插图、故事、诗都已经整体漂亮而现代;“她们”都是些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却进入到“幼儿园”。“她们”将怎样改变中国儿童文学的现代气质呢?

语音与物象之美

如果只是简单地翻翻,我敢保证会有不少人认为这本诗集的意象排列和现代句法高深和陌生。儿童诗,显然是要“读”的,一是要在现场来读,一是要在内心来默读。从“读”的层面去感受和还原儿童诗人的意趣、想象、律动,甚至是吐词方式和轻重之音等等,诗歌包括儿童诗的本质就在于特别的“处理语言”和“音乐性”的艺术感应。

对萧萍儿童诗的“读”,就让人想及“音乐”的艺术效应:那些艺术符号(音符或字符)在有意味地排列出现,它们弹出、组合、重复……我们别去执意追究每一个符号的精确含义,听诗的读者已经放弃释意,转而等待和迎接下一个奇妙的符号,我们将“听”下去并沉浸于那些符号之中,不断获得感应……我们会“听”出许多相近的音或词,会感应到这一系列的音或词营造的氛围,最终形成了回荡的节奏或是弥漫的旋律。

我在“读”这本儿童诗集时,会有一些相对“矛盾”的感受:华丽-白描、具象-空灵、童话-抽象、极现代的择字-儿童化的口气、对世界的认识-对色香味的感性……我被这些自由穿行和组合的“词语”和“视象”所吸引,可是再读一次,却已经从中感受到了诗行的背后所明显存在的那种现场感的语感和语式,那么活生生地,如在眼前,让人读出了其中纯粹的儿童亲和力――求你了,什么也别问/快跳上夜晚的大黑皮靴/用大力气的右脚们拼命踩水吧/好让那些溅出的星星/都刻上比蚊子脚还小的汉字:/精灵小龟宅急送/24小时竭诚服务,欢迎光临……

什么叫“夜晚的大黑皮靴”?两个很有色泽、很有质感的词这么相叠。什么叫“溅起的星星”?文法不对,艺术绝佳。

萧萍的这本儿童诗集之中,在各个篇目出现了很多这样漂亮的“词语群”,不用怀疑,诗人一定是精心使用着每一个字词,而且,也在上下左右的字行之间用心地“分布”着这些字词,使它们相互之间会有那么一点悄悄的连接或微妙的对冲――总之,我觉得萧萍儿童诗中这种童话感的“词语群”会让人产生极深刻的艺术感受,不但显示了作者突出的才情和美学素养,同时也令人体味出作者针对“亲爱的小孩”所特意使用这些词语的用心:这些表达了“童话景象”、“美丽心象”、“森林动物社区”、“温馨家庭”、“暖色友情”等的词语能有效感染孩子们的心灵,萧萍在诗歌构成的读和听的“流程”之中,用词语教导着、促成着、包围着和影响着孩子,同他们交流、互动,寄寓着儿童文学对于儿童精神的某种暗示、抚慰,直至阅读治疗或词语滋养。

同时,萧萍作为一个儿童文学研究者,曾译介过八卷本的《儿童情绪管理绘本》专业图书。我虽未读过,却可以从她的儿童诗中体会到一种应对儿童心理的技能。这种“如何诉说”的技能,也可能同萧萍曾参与过美国儿童语言教学节目《芝麻街》的制作有关系。我想,这些都会影响到她对儿童诗的“读”和“现场感应”的美学意识和言语把握。

当萧萍采用“诗”的时候,她想要带给孩子们的更多还是一种艺术感受吧?不是释义(那她可以写小说),也不是观念(那她可以写散文)。孩子们在作家、老师、妈妈的读与听的儿童诗现场,将获得的是语言的氛围,以及词语和语音所带来的物象叠加,如像《狂欢节,女王一岁了》诗集之中那些重叠又复叠的种种“词与物”的词语印象。小孩子,不懂什么意象,但小孩子却能感应五彩缤纷的词语印象,甚至因一系列词语群的“印象”包围而融入其中。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萧萍儿童诗中的这种“词语印象”,以及她所触及到的一系列儿童能够感应“词与物”的基本类型。

比如“食物”与词语。这是一类萧萍运用得最好而往往被旁人冷落的儿童时代经典“物象”,略加辑集,可见:小鸡蛋饼干/老苹果冻/米糕/煎饼/热烘烘的面包/香喷喷的果酱/一小罐罐头咸鱼/羊角面包/有椰子味道的雪白/有青瓜味道的淡绿/香肠一样整齐的小腿和胳膊/把风当成了饼干轻轻咬了一口……

比如“晚会”与词语。萧萍这本儿童诗集中竟有好多首长诗都具体表达了这种非常童话化和狂欢节化的“晚会”状态,富有幼儿文学特色的化装、演出和各种装饰的情调。这可以在她的《狂欢节,女王一岁了》《洞洞里的蚂蚁》《在一本书里旅行》和组诗《四季歌》之中的《秋/华宴》等通篇看到。

上述这些被萧萍用童话感觉浸泡了的“文字”真的可称瑰丽,这些童话词语的“汉字”因为诗的简练而异常地突出,它们有着对应的物象,因而能够被儿童感应。我相信,儿童诗对于孩子们的审美作用应该有两个:一个是词语的“听”的现场感应,一个是词语的“看”的组合效应。儿童从诗中获得的是特别的、瑰丽的词语群所营造成的一片“奇境心象”。萧萍这本儿童诗集的确是充满了奇境般的儿童心象。它不是童话或幻想文学的奇境,而是由词语造成的奇异感觉。

事实上,我又有点诧异。我没有用“幽默”甚至“快乐”这样的词来简单地表达,而是觉得似有一种叫做“喜感”的东西,或者像小孩子说的“很有劲”。同时,萧萍儿童诗的对话式语态,也令人颇为感动。这是一种真的幼儿文学的姿态,而不是假的。这也是一种平等到能与亲爱的小孩同气息、共心性的状态。来看看诗中的交谈语态:

悄悄告诉你吧,米高/真的不需要请柬/门口的蚂蚁小兵都很和气/你只需要/脱掉袜子/让他们看看……

就是在这里,我们能清楚地感受到儿童诗歌的现场讲述者与现场的小朋友听众的感应关系。从中也就体现出了“故事诗”的现场讲述语态――有点叙事的语调,有点事件的场面,有点人物的出场,有点问与答。

“立体”阅读儿童诗

对于这样的儿童诗,我建议要“立体“地来阅读,这是为了更好地还原那些含有现场交流、沟通和感应氛围的现代儿童诗创作。不知是否是我多虑,我感觉很多的儿童诗包括萧萍儿童诗,如果只是纯纸面、纯文本的阅读可能会减弱其言语表达方式的效应,以至于硬把一个原本具有呼吸、停顿方式、语气掌控和音乐效果的儿童诗歌给“印刷”成为了静止的文字。所谓的“立体”阅读,我想到两个建议:

第一,儿童诗的幼儿图书要附录诗人的诵读以及作者照片。其实这早已有之,就是为了带来一些现场感。只要有了语音,对于诗歌来说就在一定程度上还原了词语的艺术效果,尤其是面对幼小儿童。儿童诗是不可脱离现场演绎的,这应当可以成为中国现代儿童诗的一个进取方面。

第二,现代儿童诗要注重现场演绎及导演。其实这也早已有之,比如台湾的林焕彰先生就对我介绍过,他们的现代诗诗会当时进行过一种多媒体形态的诗歌演绎;大陆诗坛也有。我想,事实上儿童诗歌将更为适合,更有创意空间。中国儿童文学的现代性,正面临着包括“现场”新媒体在内的一系列探索,儿童诗歌有可能是其中一个内涵丰富的形态。这种新的诗会和诗教的现场演绎方式,古老可至遥远的剧场、仪式和讲述,现代可至前卫的空间艺术、行为艺术和装置艺术,科技的可至电脑时代的图像处理、音频和视频的置放。但是,令人对这个“现场”最感兴趣的地方,在于它将带来儿童诗歌诗人和听众、感情与感应、语音和文字的融通。

篇9

将近两个月的暑假已经过去了,俗话说:“没有实习,就没有发言权 ” ,只有亲身经历过才会有那种超乎平常的感觉。我与社会的接触并不多。在这次的实践中,我更好的接触了这个社会,了解了这个社会。我想在我毕业之后走上社会的时候能够更好的找到生活的重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在课堂上,我们学习了很多理论知识,但是如果我们在实际当中不能灵活运用,那就等于没有学。实践就是将我们在课堂上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战中。所以这个暑假,我选择了留在苏州,在肯德基做了将近两个月的工作,这不到两个月的时间,让我获益良多。

总的说来,这次社会实践活动锻炼了自身的社会活动能力,了解乐社会现实,从实践中拉进了与社会的距离,认清一些社会问题,看到好多美好的,丑陋的社会现象,在社会大课堂里,经风雨、见世面,检验知识,培养能力,磨练意志,使自身得到启迪,增强社会责任感。

刚进肯德基的第一天,我以为这是一项很容易的工作,服务员们点点餐,收收盘子,做做清洁。可是等我正真接触到这些工作的时候,才真正知道这一切是多么的不容易啊。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我们只看到点膳员流畅的点餐,却不知道这一项简单的工作他们要付出多少。他们要记住众多变幻不同的电脑界面,我的记性不差,要背出这些条条框框以及菜单等都不是难事。但收银不是在学校做考卷,死记硬背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第一次上柜台我收银不能很好的做到收银七步骤,而且师傅只是给你做最简单的讲解,肯德基众所周知的就是快,我没有想到的是带徒弟也是这么快,三天就出师。速度是他们一直强调的,顾客在进入5秒钟内要受到招呼;对每一位顾客的配餐要在1分钟内完成;每位顾客排队购买餐点的时间都应该在5分钟以内。这些明确的数字标志着一旦穿上制服,站到柜台上,一切行动都必须是迅捷的,不能有半点拖沓。但是在呆了几天之后,我选择了去大厅。我想这里是最适合我的工作。在柜台上,我看到的只是机械的语言。在这两个月中,我更多的体会到赚钱的不易,以及现实社会的残酷。大学只是个象牙塔,太单纯了。所以当梦想照进现实之后,很多人都崩溃了。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个给我锻炼的最佳机会。每一位新人的到来,在这里都会经历一个相当困难的时期。在这里,老员工会依仗自己的老资历对新员工呼来换去,我想到了放弃,可是很多人告诉我,现在的状态只是将来进入职场的一个缩影,所以,我无论如何都坚持了下来。

在实践中认识社会、增长才干、提高自身素质、为日后真正走进社会铺定基石。我现在理解了学院为什么一直强调加强我们社会实践能力。在那里,我学到许多书本上所没有的社会实践知识,体会到了工作的一些难处,学会了如何处世,怎样把事我们怎样才能把事情做对做好,清楚了自身的不足更明确了自己以后要怎样努力去完善自己,为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而奠定基础。

我们怎样才能把课本上的知识灵活恰当的运用到生活、工作当中去,成为对别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我们怎样才能适应当今飞速发展的社会,怎样才能确定自己的人生坐标,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呢?我想我们确实该好好思考一下我们的将来了!

篇10

本文作者:工作单位:兰州职业技术学院

英语听说的难点

英语听力中的难点是对语音的识别能力。一是要把每个单词都听出来;二是要准确地听懂生词的发音,并从词典中查到生词;三是积累背景知识,对于个别发音非常模糊的单词,也能凭语感准确的识别出来。这中间,要花大量的时间学会英语发音中的连读,略读等,以及语音语调等,而口语也是大同小异。影响英语听力的因素提高听力能力,要注意语言能力的培养,讲究听力训练的策略。Gimson认为"听既是英语教学的目的又是学生的困难。困难往往来自三个方面。一是语言方面的,包括语音语调,单词发音在句中的变化,第二个方面的困难来自听的技巧,。第三个方面的困难来自文化背景知识(Gimson:2001)[3]听力理解是一种由多项能力共同参与的复杂活动,是由辨音能力,确定背景,预测信息范围能力,认定各信息之间语法尤其是逻辑关系的能力以及同时储存和加工多条信息的能力交织而成的综合能力。影响英语口的因素口语是决定英语水平的条件,它反映了一个人的英语交流能力。然而,它也是学生在实际运用中最害怕的一部分。很多学生为此费尽心机,但效果始终不佳。Brown认为"首先必须意识到,口语提高并非只会说简单的句子,它其实代表着英语综合能力的提高(Brown,G:1988)[1]第二难点是朗读和背诵,因为在朗读和背诵中,会遇到包括单词,句型,语法等许多复杂的知识点。英语听说的难点来自与影响听力与口语的各种因素,只有认识并解决这些难点,才能提高学生的听说水平。

英语教师在听说课堂中的角色

英语的听力和口语长期以来都是英语教育中的死角,是学生厌学教师头痛的问题,由于传统的注入式教育,导致学生学成“聋子英语”和“哑巴英语”。面对素质教育的深入人心和各种教学方法的推广,要求教师切实更新教育思想,转变传统观念,重新定位自己在听说课堂中的角色,为素质教育的建设添砖加瓦。在第三章中我们已经陈述了英语听力与口语的难点,为了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我们认为教师在听说课上应该做到以下几种角色。策划者策划一堂好的听力或口语课具有一定的难度,因为教师要以听带说,以听促说。听说结合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听力和口语技能,并能够促进学生表达能力的发展。(Nunan:1989)[4]因此,无论是听力课还是口语课,听说结合都是开启英语听说大门的金钥匙。一堂成功的听说课一般包括三个步骤:1.充分利用音像和软件资料进行大量听说训练。录音机和音像设备在提高说课堂中起重要的作用(马相明:2002)[8]另外,语言实验室也是很重要的教学手段,它为学生创造了进一步的操练机会,并达到了控制课堂局面的效果。2.听前明确目的和任务,教师应当在进行听说训练前给学生提一些问题,让学生了解即将听或说的内容,做好心理准备,这样才能让学生跟上教师的节奏。做短文听力填空练习,互相练习对话等,听说并进,持之以恒,打好听力基础。听力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贵在坚持而且在训练的手段。作为教学手段,二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3.有技巧的训练学生,对重点和难点进行单独的分析和讨论,用反复或复述的方法来强化重点和难点。(Ur,p:2001)[6]首先从头到尾听一遍录音,不求字句全理解,明白大意把握主题即可。第二三遍就要细致一点,完成听力材料的配套练习。再往后,就是把听不懂的地方一遍又一遍地反复听。直到完全听懂为止。这样的训练对提高辨音的能力很有效。组织者在英语听力与口语课堂中,最重要的是教师安排有效的教学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可以训练学生听力与口语的技巧。中国人学英语离开背诵几乎是不可能的。背诵是培养英语听说能力的必经之路,因此我们要大声朗读,坚持背诵的习惯。这就要求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涉及大量的语言背诵与对话,一般来说,教师在听说课堂中应该组织以下几种教学活动:1.情景对话:对话是提高口语能力最有效的方法。(Brumfit:1979)[2]教师设计一个对话场景如购物问路等,由学生进行训练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2.角色扮演: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英语话剧表演,给学生分配角色和台词,让学生在业余时间理解并背诵然后进行表演。3.游戏:教师组织英语游戏可以增进学生的兴趣和信心,有利于学生克服腼腆的心理,培养大胆说英语的习惯。4.影片欣赏:教师组织学生观看优秀的英美影视作品,学习其中有趣的台词,优美的歌曲。参与者听力与口语不同于阅读和写作,前者注重口头训练,要求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反应和表达能力;后者则被动一些。在听说课堂中,教师必须安排很多活动来达到训练学生听说技能的效果。教师可以在规定的活动中扮演一个角色也可以教学生唱英文歌。听说课堂注重语言表达能力,而很多学生找不到合适的表达方法或是做出错误的表达,这时候,参与到活动中的教师就可以很快发现学生的错误并给予纠正。英语口语中单词的发音,句子的连贯性和词组的运用等一直都是学生学习的难点,而教师在朗读,背诵或对话的过程中。已经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为学生树立了榜样。教师是学生的榜样和模式,创造一种语言结构情景是教师授课的硬件而教师示范语言才是课堂的软件,才是关键。(肖惜:1999)[10]创造者听说课堂集中体现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不是要求学生对所学内容死记硬背。独立创造能力尤为重要,因为教师的劳动是一种创造性劳动。首先,教育改革需要具有独立创造能力,教师只有在教育思想和方法上不断探索和创造才能教育改革的发展。其次,教育情景需要教师具有独立创造能力。教育不存在完成相同的情景也不存在任何情景下普遍运用的经验。情景语言教学法固然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但是教师也可以总结个人或他人的一些好的教学方法,创造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听力与口语的侧重点在听说课堂中,英语教师的角色是策划者,组织者,参与者和创造者。虽然听力与口语是密切相关的,但是也有各自的侧重点。在听力课上,主要是训练学生的听力技巧,教师更应该是策划者和创造者。在课前认真策划听力材料,步骤,技巧等,创造出适合学生并能有效提高学生听力技能的教学方法而在口语课上,主要的口头训练,教师应该是组织者和参与者。教师组织有效的教学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可以训练学生的口语技巧,而教师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又为学生树立了榜样。综上所述,传统的单一化教学模式已经被今天的教育发展所淘汰。在提倡素质教育与教育改革的今天,英语教师角色的多元化促进了英语教学的改革,为素质教育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林,百年之计,莫如树人”。英语家庭改革任重而道远,只有改变传统的观念,才能真正为英语教育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