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好词好句范文
时间:2023-03-28 01:07: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水浒传好词好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飞檐走壁 飞针走线 过府冲州 冠屦倒施 鬼哭神惊 寡情薄意 骨肉未寒 高山峻岭 观形察色 高姓大名 改邪归正 狗血淋头 归心如箭 归心似箭 观者如垛 魂不着体 魂飞魄荡 花街柳巷 话里藏阄 横七竖八 回生起死 魂消胆丧 花枝招颤 积草屯粮 箭穿雁嘴 脚高步低 近火先焦 挤眉弄眼 家破人离 吉日良时 极天罔地 急先锋 将遇良材 将遇良才 口出狂言 恐后无凭 看景生情 开眉展眼 里勾外连 捋虎须 路见不平 踉踉跄跄 柳眉踢竖 泪如雨下 两相情愿 明明白白 民穷财尽 民穷财匮 漫天遍地 面色如土 买上嘱下 满天飞 买笑迎欢 目睁口呆 捏脚捏手 袅袅娜娜 浓妆艳抹 屁滚尿流 炮龙烹凤 披头盖脑 披头散发 前不巴村,后不着店 前不巴村,后不巴店 千恩万谢 七横八竖 气急败坏 青面獠牙 七上八落 七损八伤 七上八下 弃邪归正 缺一不可 人非草木 如饥如渴 人困马乏 人山人海 十八般武艺 色胆如天 说地谈天 三分像人,七分似鬼 深根固蒂 烧眉之急 四平八稳 似漆如胶 深入骨髓 说时迟,那时快 十死九活 丧师辱国 碎尸万段 束手无术 三瓦两舍 十字街口 十字路头 天寒地冻 偷鸡摸狗 屯街塞巷 螳螂黄雀 天年不齐 探头探脑 堂堂一表 天诛地灭 忘恩失义 万箭攒心 无千无万 行不更名,坐不改姓 悬肠挂肚 须发皆白 腥风血雨 心腹之交 心慌撩乱 虚晃一枪 心惊胆裂 雄纠纠,气昂昂 啸聚山林 相机行事 惜客好义 血流成渠 心满意足 效犬马力 徇私舞弊 徇私作弊 心头撞鹿 陷于缧绁 悬崖峭壁 血雨腥风 削职为民 笑逐颜开 养兵千日,用在一朝 用兵如神 倚草附木 咬定牙根 义胆忠肝 一佛出世,二佛涅盘 一佛出世 一佛出世,二佛涅盘 一帆顺风 冤各有头,债各有主 眼花心乱 压肩迭背 压肩叠背 亚肩迭背 眼疾手快 一箭之地 一箭之遥 雨零星乱 雨零星散 一马当先 远亲不如近邻 饮泣吞声 有钱有势 猿啼鹤唳 有头有尾 一五一十 杳无踪迹 有眼不识泰山 以终天年 执鞭坠镫 真才实学 赃官污吏 众虎同心 做好做恶 诈奸不及 坐立不安 捉摸不定 朱甍碧瓦 壮气凌云 自取罪戾 主情造意 指手画脚 遮天蔽日 斩头沥血 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走头无路 坐卧不安 坐卧不离 走为上策 走为上着 朱颜绿发 龇牙裂嘴 啧啧称赞 真赃真贼
水浒传好句好段:
1、有力使力,无力斗智。
2、天地显罡煞之精,人境合杰灵之美。
3、大厦将倾,非一木可支。
4、胸中藏战将,腹内隐雄兵。
5、笑挥禅杖,战天下英雄好汉,怒掣戒刀,砍世上逆子谗臣。
6、相貌语言,南北东西虽各别;心情肝胆,忠诚信义并无差。
7、万卷经书曾读过,平生机巧心灵,六韬三略究来精。
8、所有诸懊恼,皆从不忍生。见机而耐性,妙悟生光亮。
9、堂悬敕额金牌,家有誓书铁卷。
10、远眺望见旗蔽日,刀剑如麻,前面都是带甲马军,后面尽是擎兵将;大马金刀,杀奔白龙庙路上来!
11、在晁盖恐托胆称王,归天及早;惟宋江肯呼群保义,把寨为头。休言啸聚山林,早愿瞻依廊庙。
12、其人则有帝子神孙,富豪将吏,并三教九流,乃至猎户渔人,屠儿刽子,都一般儿哥弟称呼,不分贵贱;且又有同胞手足,捉对夫妻,与叔侄郎舅,以及跟随主仆,争冤仇,皆一样的酒筵欢乐,无问亲疏。
13、两个待向前,只听得殿前又卷起一阵怪风,吹得飞砂走石,滚将下来;摇得那殿宇岌岌地动;罩下一阵黑云,布合了高低,寒气侵入,毛发竖起。
14、心安茅屋稳,性定菜羹香。世味薄方好,人情淡最长。
15、原来但凡世上妇人哭有三样哭:有泪有声谓之哭;有泪无声谓之泣;无泪无声谓之号。
16、只好刺枪使棒,最是踢得好脚气球。
17、禅杖打开危险路,戒刀杀尽不平人。
18、史文恭正走之间,之间阴云徐徐,凉气飕飕,星雾漫漫,暴风飒飒,虚空中一人,挡住去路。
19、祸福无门,惟人自招。
20、失群的孤雁,趁月明独自贴天飞;漏网的活鱼,乘水势翻身冲浪跃。不分远近,岂顾高低。心忙撞倒路行人,脚快有如临阵马。
21、堂悬敕额金牌,家有誓书铁卷。
22、八方共域,异姓一家。
23、欲送登高千里目,愁云低锁衡阳路,鱼书不至雁无凭,今番欲作悲秋赋,回想西山又日斜,天边孤客真难度,丈夫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
24、这人吹弹歌舞,刺枪使棒,相扑顽耍,颇能诗书词赋
25、瓦罐不离井上破,将军未免阵中亡。
26、起自花村刀笔吏,英灵上应天星。疏财仗义更多能。事亲行孝敬,待士有声名。济弱扶倾心慷慨,高名冰月双清。及时甘雨四方称。山东呼保义,豪杰宋公明。
27、昔时常说江湖上闻名,似古楼钟声声传播;今日始知星辰中列姓,如念珠子个个连牵。
28、或精灵,或粗卤,或村朴,或风流,何尝相碍,果然识性同居;或笔舌,或刀枪,或奔驰,或偷骗,各有偏长,真是随才器使。可恨的是假文墨,没奈何著一个"圣手书生",聊存风雅;最恼的是大头巾,幸喜得先杀却"白衣秀士",洗尽酸悭。
29、惺惺惜惺惺,好汉识英雄。
30、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31、禅杖打开危险路,戒刀杀尽不平人;
32、恰是寒冬气象,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纭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
33、千里面朝夕相见,一寸心死生可同。
34、智深相了一相,走到树前,把直掇脱了,用右手向下,把身倒缴着;却把左手拔住上截,把腰只一趁,将那株绿杨树带根拔起。
35、地方四五百里,英雄一百八人。
36、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37、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38、这人吹弹歌舞,刺枪使棒,相扑顽耍,颇能诗书词赋。
39、谋略敢欺诸葛亮,陈平岂敌才能,略施小计鬼神惊。名称吴学究,人号智多星。
篇2
我家有许多的书。
它们都可以堆成一座小山了,这些可都是我和爸爸妈妈一本一本攒起来的,而且还送掉了一大堆,卖掉了一大堆呢!
我家的书架上有故事书,作文书,教科书,交通法,机动车守则......还有四大名著呢,我最喜欢看“水浒传”“三国演义”了虽然全是古文,莎士比亚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对我这样如饥似渴的阅读问题少女来说它的作用更是不言而喻咯!
作文和书也有必然的联系,你不看书,就没有好词好句没有好词好句就写不出作文,写不出作文就没有办法交作业,所以你必须要读书。
人的一生就相那无边无际的夜空,空中一颗颗的星星就是人一生中要经历的事和一定需要的 东西,那最高,最亮,最漂亮,最耀眼的那颗星星就是书。
篇3
“铃、铃、铃”,下课铃响了,我坐在座位上,手里捧着《水浒传》,心无旁鹜,看得津津有味,忽然,同桌小红说:“今天要测验。”我头也不抬,说:“测什么科啊?”小红说:“语文.”我心里咯噔一跳,心想:“语文可不是我的强啊。”
放学后,我垂头丧气地走出教室,盼望明天的语文测验简单点儿,谁叫我的语文成绩不好呢,真是罪有应得。
回到家后,我先做完了作业,然后再看看课文,我瞥了一眼桌上的书,想看书,但我还是强忍住了。我把课本背得滚瓜烂熟,一字不漏。能否取得高分,就只能靠作文了。我拿书来看,那速度真可以称得上是囫囵吞枣,我看着看着,去学校的时间到了,我只好慢吞吞地收拾好书去学校了。
考试开始了,我接过试卷埋头就做,我轻松地答完了前半部分,最后只剩作文了,我绞尽脑汁,千方百计地想,最后,还是好朋友——书帮了我的大忙,我把许多好词好句都派上用场。不一会儿,作文就写完了。
回家的路上,我依然忧心肿肿,觉得语文会考不好。小红说:“告诉你一个好消息,你的语文考了全班第一。”“真的吗?”我欣喜万分。“当然。”小红向我投来羡慕的眼光。
篇4
宁波万里国际学校小学602班 朱嘉辉
“腹有诗书气自华。”这句格言我最喜欢,毕竟“书中自有黄金屋。”嘛!
书对有些人来说,可能是一种逼迫,但是书里的知识却是不可估量的。“温故而知新”。孔子也说过。在寒假里,我每天晚上睡觉前,都要看上一个小时的书,特别是《水浒传》、《三国演义》,还有老师下发的八本书,我几乎都读完了,有时闲暇时,便捧起书,把精彩片段再次细细咀嚼。就这样,日复一日,书中的好词、好句自然在脑海中形成了,词汇又丰富了许多。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我也创作一句:读千书而后知乐。其实,读书何尝不是一种快乐呢?“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我们接触得太多了,谁都想让自己有力量,可是也没多少人去读书。说到这里,我不禁又想起以往在储物室读书的场景。
那时一个寒冷的秋天,爸爸妈妈出去吃饭了,家里只剩下我和妹妹了。我到储物室,准备拿扫把把书房打扫打扫。正在我准备转身离开时,箱子上一本静静躺着的书吸引了我。那本书封面上沾了灰尘,显然放了很久,可是以前我都没有注意到它。捧起书,拭去上面的灰尘,封面赤赤然写着——《手斧少年》。这题目已经足够吸引我了。翻开书书页明显偏黄,似乎在诉说着它在这个家中待的几年“历史”。
开头主要讲一位少年在坐飞机时,发生事故,幸而存活。漂到孤岛上,靠着顽强的生命以及一把锋利而精致的手斧活了过来。当然还有打火机以及一些罐头。在深林中,他面对着野兽冷静沉着,遇见困难毅然克服,凭着极其丰富的野外存活的知识和智慧的头脑,利用险峻的地形,一次次地化险为夷,摆平困难。有时在生死攸关的千钩一发的时候一星火光也能救他一命……
故事情节引人入胜,环环相扣,我坐在箱子上如饥似渴地读着,像一个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疯狂地吃着。忽然,一阵凉风扑在我的脸上,这才打断我的思路。抬头看看表,已经过了一个多小时,正好是午饭时间。我这才放下书,走出储物室。
篇5
关键词: 农村中学 课外阅读 培养阅读习惯
阅读能力影响着一个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对学生的分析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交际能力等各方面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对一个学生的成长更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几年来,我校学生的阅读能力有了显著提高,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从近几年的抽测和中考语文成绩来看,较之往年有了很大的提高,这与学校语文组近几年一直进行学生课外阅读研究有着不可割裂的联系。在指导学生进行有效课外阅读的教学中,我校语文教师都积累了许多有价值的经验,给了我很多的启发,在此,我谈谈自己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指导中的一些经验和做法,以期互相交流,共同提高。
一、拓宽渠道,丰富阅读材料的来源
我校是农村中学地处偏远山区,经济不够发达,学生的阅读环境不佳。据我们课题组成员的调查表明,每个家庭的藏书(除教材外)户均低于2册。报刊、杂志、名著、散文、诗歌等各类书籍户均册几乎为0。拥有的主要是作文大全、宝典之类。更有甚者,很多家长认为孩子课外阅读叫“读闲书”,认为课外阅读影响学习。为了纠正这个错误认识,取得家长的支持,我利用家长会的时间对家长进行了动员,向家长宣传课外阅读的重要意义,提高家长的认识。学校的其他语文老师也通过不同的形式向家长进行宣传,以便于为学生的阅读创造条件。
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学校的图书总量也在不断提高,我校的生均图书占有量达到了23册,极大地缓解了学生图书需求不足的矛盾。但是,学校配备的图书也存在种类单一,内容单调,与学生的生活有距离等问题。因此,学生实际的图书占有量并不能满足教学及学生的实际需要。
鉴于这种情况,我采取学生自购、交换阅读的方法,来扩大图书的来源,并向学生推荐一些阅读材料(所购图书不完全相同,主要为《读者》《意林》《青年文摘》《散文百家》等,因为这类综合性杂志内容丰富,营养全面,且有一定思想深度,对学生的情感熏陶和思维训练有重要的作用)有位名人说过:两人各有一个苹果,互相交换,每人仍然只有一个苹果,两人各有一种思想,互相交换,每人就拥有两种思想。我觉得图书也是这样,每人把自己的书籍与他人交换阅读,就会拥有更多书籍,坚持下来,数量一定是很大的。
另外,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为学生的阅读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我充分利用学校的微机室,与信息技术老师一起,建立了学校的“网络图书馆”,将一些文质兼美的文章分门别类地归纳,然后定期提供给学生进行阅读。
我们通过以上几种措施,形成了“学校图书馆为主,学生自购交换为辅,网络图书补充”的模式,拓展了图书的来源渠道,解决了学生的阅读材料单一,内容单调、陈旧的问题,使学生的人均阅读量有了很大的提高。
二、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帮助学生“有效阅读”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中全无一点尘。”这是明代的于谦抒发自己读书感受的一首诗,表达了自己对读书的快乐感受,引人共鸣。但是,由于多种多样的原因,尤其是电视、网络等新兴电子媒介的兴起,传统的纸质阅读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学生对传统的阅读方式的态度是“想说爱你并不是很容易的事”,敬而远之,兴趣缺乏。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我先后采用了读书交流会、知识竞赛、人物评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在阅读《水浒传》时,我先讲述了一百零八妖魔下界的故事,当学生有了初步的兴趣后,搭建学生展示的平台――给学生专集、同题擂台等方式,使学生的热情空前高涨,形成了一股“水浒热”。
另外,对阅读材料的选择,作为老师,我们是慎重的。虽然每个人的口味不同,但考虑到对学生的思想熏陶,思维训练等能力的培养,做到“文道统一”,使学生的阅读口味不至于“偏食”、“挑食”,保证“营养均衡”,因此,在向学生推荐作品时,我总是反复斟酌,力求文质兼美,同时涵盖面广。
三、阅读习惯、方法的指导培养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阅读爱好与习惯,但不可否认的是,一些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法可以大幅度提高阅读的效率。因此,帮助学生甄别方法,培养阅读习惯就显得尤为重要。
1.不动笔墨不读书。
常言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边读书边勾画、批注的习惯是阅读能力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它可以有效地使学生的阅读得以巩固。因此,在阅读中,就应该对学生的阅读时动笔的习惯加以培养。例如,规定特定的符号标示读书时的困惑之处,精彩之处,共鸣之处,并加以简单的评析。同时,填写好阅读记录。
2.阅读与写作相结合。
在一定时期布置学生特定的阅读内容。同时,根据特定的阅读内容确定作文训练的话题,使学生真正言之有物。其实,前面的阅读记录就是为了学生的写作做准备的,在阅读记录中有对写法的归纳(当然,教师宜做相应的引导),然后让学生“依样画葫芦”,从而从中揣摩写法。
在学生阅读时,指导学生将好句、好段、典故、成语故事分门别类做好积累,如按照爱国类、情感类(亲情类、友情类、爱情类)、励志类、坚强类、生活哲理类等,给所积累语段做好分类标签。这样的材料仓库比较好检索。同时要求学生定期翻阅交流,以便于巩固。我也定期从学生的阅读中寻找作文素材,对学生进行作文训练,把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有机结合起来。同时指导学生对积累的好词、好句、好段进行合理引用,也可以根据需要作修改后引用,总之,只要能恰如其分地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感情就行。
3.为学生的阅读搭建展示的平台。
学生埋头苦读,阅读的成果得不到展示,就会使学生阅读兴趣不断流失。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当看了一部优秀的作品,一个有趣的故事,一部精彩的电影时,都有一种与人分享的冲动,渴望畅谈自己的看法,一旦得到别人的认同,则喜不自胜。同样,学生阅读需要交流,也渴望成功的喜悦,希望有一种认同感。但一直以来,学生的写作一直只有一个读者――老师;学生的阅读的成果,只能是“羞答答的玫瑰静悄悄地开”,无声无息,久而久之,学生怎会有阅读的兴趣?2003年,我给学生结集过一本《小荷诗集》的小册子,没想到此举点燃了许多同学阅读和写作的热情,这是因为我给了他们一个展示的平台。阅读是需要氛围的,古人所谓的“红袖添香夜读书”说的实际上就是读书的氛围的问题,但氛围的营造需要教师的苦心经营,教师可以通过搭建多种平台,让学生展示,做法可能各不相同,但殊途同归,结果一定是一致的。也许你的平台是读书交流会,而他的平台是新闻会,抑或你的平台是名著推荐会,或者是人物品评会,等等。
篇6
1 选好读物,激发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才会将教师的"要我读"转化为"我要读"。因此培养小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是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关键。要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和愿望,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认知水平,首先就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帮学生选好读物,引导学生读好优秀的课外作品。
一般地,低年级的学生的思维主要是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应选取图文并茂的课外读物;中、高年级的学生的思维已由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因此,可以适当地选择一些逻辑性、说理性较强的读物给学生阅读。我们在指导学生选择课外读物时,选择的内容应较广泛,可涉及儿童生活、历史故事、科学常识等;体裁应多样,可以是诗歌、散文,也可以是小说、童话、寓言,不拘一格,只要是思想内容健康,有教育性,对儿童的思想、品德、智力、情感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影响的文学作品,都可以推荐给学生阅读。
2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阅读观,选择优秀书籍
小学生的迁移能力、鉴赏能力、审美能力还很不成熟,很可能偏爱古典诗词的学生,就以为古诗词以外别无书读;热衷钻研文言散文作品的学生,对现代文一类的东西往往觉得不屑一顾;喜欢现在比较流行的书籍的学生,对别的书籍就不瞧一眼。因此,面对学生的阅读误区,我们教师应当加以正确的引导。
2.1 根据课文的体裁(题材、作者),指导学生选择课外读物。
教师在教学某种文体的课文时,可以在教会学生独立阅读方法后,向学生推荐同类体裁的读物,比如教师在教学《坐井观天》这篇课文之后,可以让学生读一读《小学生成语故事》等。有些文章虽然体裁不同,但是它们写的却是同一题材,选择同一写作对象,可以使学生感受到不同作者看待同问题的不同角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在学习了《燕子过海》之后,可以让学生读一读高尔基的《海燕》。选择同一作者的文章让孩子们阅读,可以让学生领略作者不同的写作风格,如学习完许地山的《落花生》后,可以让学生读一读许地山的其他作品。
2.2 根据文本的出处,指导学生阅读课外读物。
小学语文课文中有很多课文是选自或节选自某作品集,教师在教学这些文章的时候,要注意引导学生阅读原著,有事还可以让学生读一读该作者的整个作品。比如,在教学《少年闰土》后,可以让孩子们读一读鲁迅的《故乡》,又比如在《草船借箭》、《三打白骨精》、《景阳冈》等文章教学之后,要把《三国演义》、《西游记》和《水浒传》推荐给学生。
3 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增加课外阅读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阅读有兴趣,就为学生持续阅读和提高阅读能力提供了内因条件,培养小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是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第一步。在教学实际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1 利用学生的"阅读期待效应"。如教师从只讲一半的故事入手,最终让学生自己去借阅有关书籍,从而让学生自己主动的投入阅读活动。
3.2 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阅读活动,吸引同学们加入到活动中来。如可以组织开展一些"走近大师"、"我最喜欢读的一本书"等的阅读活动。总之要让学生首先读起来,然后再在阅读中自己体验阅读的乐趣。
3.3 树立阅读榜样,介绍阅读经验。可以组织部分有着强烈的阅读兴趣和语文成绩优秀的同学现身说法,在班集体中介绍自己的阅读经验和阅读体会,树立榜样,促使大部分同学向这些优秀同学学习。
4 学会方法,提高效率
我们常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应让学生自主地学习,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才会使学生终生受益。同样,阅读也应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让学生愉悦地读,快乐地读,从中感悟作者的的思想感情,与作者心灵交汇,产生共鸣。
4.1 读写结合。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课外阅读要"养成读书记笔记的习惯"。读书笔记的形式多样,有"摘录好词好句",有 "概括主要内容",有"写读后感",还有"直接在书中圈点勾画批注"等多种形式。读书也是一种创作,读书笔记应成为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读什么书,在笔记上记下篇名、出处及阅读日期,这是日后考核阅读量的依据。读到好文章,摘录下好词好句,记下自己的心得体会。这样日积月累,潜移默化,增加了词汇量,为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篇7
一、留心生活,从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
写作首先要解决“写什么”的问题,这也是一个令学生伤脑筋的问题。写什么?写自己的生活经历和生活体验。《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第三学段的习作要求有这样一段话: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所以生活中我们要学会做一个有心人,注意观察生活,思考生活,为自己积累写作素材。 众所周知作家创作作品,需深入到城市、乡村、工厂去体验生活。体验生活目的就是为自己积累写作素材。
关于积累写作素材,著名文学大师郭沫若有个形象的比喻,他说:“蚕吃桑而吐丝,蜂采花而酿蜜,蜂采花而出奶,树吸肥而产漆,破其卷而取其神,挹其精而去其粕。熔宇宙而万有,凭呕心而创作。”我们写作文,就应该像蚕吃桑、蜂采花、牛吃草那样,做好积累的工作,再加上“呕心”的工作,就不愁写不出好东西。据说,清代的蒲松龄在自家门口专门设置了一家茶亭,欢迎过往客人前来饮茶休息,听他们谈奇闻轶事,为写作《聊斋志异》积累了大量的材料。因而对生活“身之所历,目之所见,是铁门限”。十九世纪末,美国作家杰克・伦敦把平时见到的、听到的有用的材料,都用纸片记下来。在他的房间里、窗户上、衣架上、橱柜上、床头上、镜子上,到处都记着美好的词语,生动的比喻和有用的材料。外出时,他的衣袋里也装着小纸片。既可以把有用的东西随手记下来,又可以顺手翻过来看看。这些生动的事例告诉我们,写作必须深入生活,从生活中提取素材。日常饮食起居、邻里亲情、迎来送往、花鸟虫鱼可以成为写作的材料。另外,邻里纠纷,市井吵闹,街头巷尾,商场一隅,都市风情,田园野趣,大院清晨,夕阳西下……也可以成为写作的材料,真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关于积累写作材料,郭沫若的经验是:多体验,多读书,多请教,多练习,集中注意力,活用成语,尊重口语,常写日记。我认为这些都是杰出作家的经验之谈,对我们今后的写作一定会大有裨益的。
二、积累语言,让文章充实得体
有了写作素材,下一步的工作就是把它写出来。怎样把自己的构思准确地表达出来?为什么有的同学写出来的文章能做到文从字顺、语言流畅、有文采,而有的同学语言嗦,缺少表现力且病句甚多。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是语言匮乏造成的。重视语言积累是《语文课程标准》中一个重要的指导思想。《语文课程标准》多次提及“语言积累”这个问题。例如在第一学段的“阶段目标”中提到“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在第二阶段的“阶段目标”中提到“积累课文中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第三学段的“阶段目标”中提到“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可见,重视语言的积累,这是当前语文教学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有了丰富的语言积累,学生才能准确生动地表情达意。相反语言积累贫乏,将会影响学生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那么,怎样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去做:
(一) 激发兴趣 阅读积累
俗话说得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厚积薄发”。只有丰富的语言素材,才能“厚积薄发”,“下笔如有神”。我们的语文课本就是积累语言最好的园地。读朱自清的《春》,有谁会不被他清新优美的语言所吸引?读《生命的意义》有谁会不在读完保尔的名言后掩卷深思?相信每一个学完这些文章的同学都会背下这些作品中的语段。这就是积累的过程。课本中的诗句、名言、词汇、优美语句都是我们学习积累的对象。当然语言的积累单靠课本是远远不够的。因此,作为教师,应努力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学生的阅读面,要提倡五谷杂粮式的“杂读”,因为“杂读”吸取的营养全面。但这里要注意的是:“杂读”不能让学生读对身心健康有不良影响的书,例如暴力、情杀,甚至黄色书籍。所以作为教师、家长,应及时给学生推荐好书,推荐经典作品。读经典作品能陶冶性情,提高写作水平,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提高审美能力。另外中小学的自读课本也是阅读的好材料。自读课本的选文大多文质兼美,适合学生阅读,既有名家名作,经典名篇,又有当代佳作、时文精品,且题材广泛、形式多样。现在有些学校还是在搞应试教育,把学生的自读课本都忽略了,实在是太不应该了。当然,光提倡阅读不给学生展阅读成果的机会,不爱读书的学生可能不会去读老师推荐的书,所以课堂上老师要抓住每一个适当的时机,给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比如提到《水浒传》,可以问学生你最喜欢《水浒传》中的哪个人物,他的外号是什么?你知道他外号的来历吗?你喜欢他的理由是什么?你都知道哪些与他有关的情节?对回答准确的同学,教师要及时予以表扬鼓励,这也是对其他同学一个鞭策。
(二)背诵摘抄 丰富积累
提倡学生读书不仅是为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更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语言积累。所以读书不能如过眼烟云,读完扔在一边。同学们应有意识的把自己读到的好词、好句、好段、名言警句背诵下来。背诵,作为最古老的积累语言的方式,有它独特的魅力和作用。背诵记忆更是积累语言的重要方法。主席说过:“不论学什么语言,都得背,背诵使人受益不浅。”当然,在理解基础上背诵效果最佳,但有些让学生“死记硬背”也未尝不可。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学生在自悟、反刍中将自然理解消化当初背诵的语言材料。在课堂教学中,也要重视背诵的指导,要给予学生充分的的背诵时间,要加强背诵检查的力度。除了课文中要求背诵的以外,能激发学生真实感情的句段也要熟读成诵,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积累语言。
俗话说:“好脑不如烂笔头”。摘抄是继背诵之后的最常见的积累语言的重要方式。摘抄,也是读书笔记的一种,是丰富积累的有效办法。但是,如果仅仅停留于“摘抄”,那么,这些摘抄就会变成孩子的一种负担,它无异于停放在本子里的废铜烂铁,不能转化为孩子头脑中的有价信息,不能为写作和口语表达打下基础。因此,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摘抄后写赏析,写阅读体会,写批注,还可以学习人家的语言写一段话,用上文中的词句或根据文中的句式、修辞进行仿写。课堂上进行课前五分钟时,就让学生把摘抄的内容背一背,写的内容念一念,教师要及时给予学生精神和物质上的奖励,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说话表达能力,又激发了他们积累语言的兴趣。
(三)留心生活 全方位积累
生活中处处有语文,生活天地有多么广阔,语文就有多么广阔。语文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它不仅点缀着生活,而且服务于生活。所以从生活中学习也是积累语言的一条重要途径。生活中你听过这样的话吧: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这些话通俗易懂、容易记又蕴涵着深刻的道理,这就是俗语的妙处。在一次口语交际中,当谈到别人正在吵架,你如何去劝架时,一学生说:“不要吵架了!不要吵架了!吵架是不对的。”另一学生则说:“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何必为小事斤斤计较,伤了和气呢?”第二个同学引用了俗语,结果是大家显而易见的。
在大街上,各色各样的广告语也都充分运用了语文知识 。丰田汽车: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这句精彩的广告语巧妙的把中国的俗语结合起来,体现出自信和一股霸气,且朗朗上口。春节期间,走进农家小院,再看看家家户户门前贴着的各种对联。“国泰民安环宇庆,家和人寿满园春”,这对联对仗工整,且饱含这对祖国、对人民的美好祝愿。“希望工程播希望,文明国度创文明”,这一对联多么有意义,它充分体现了国家对教育的重视,是国计民生的大事。通过这些对联学生既能感受到对联句式的工整,音韵的和谐,又从中积累了语言、领悟到了语文的魅力。
篇8
那么,应该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呢?本文作了一些探讨。
1.选择好书,激发阅读兴趣
要让学生爱上看书,就得让学生喜欢上这本书。怎样选择好书呢?首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来选好书,引导学生读好优秀的课外作品。一般的,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因此可选取图文并茂的课外读物。在教低年级的时候,我向学生推荐过张天翼的《宝葫芦的秘密》、《大林和小林》,孙幼军的《小布头奇遇记》,郑渊洁的《皮皮鲁和鲁西西》、《开直升飞机的小老鼠》,包蕾的《猪八戒吃西瓜》,等等,深受学生的喜爱。高年级的学生的思维已由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因此,可以适当地选择一些逻辑性、说理性较强的读物给学生阅读。我在教五年级的时候,向学生推荐了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金斯莱的《水孩子》,王尔德的《快乐生子集》,卡罗尔的《艾丽丝漫游奇境记》,托尔金的《指环王》,等等,学生非常喜欢,看得津津有味。
其次,推选好书的面应该广泛。鲁迅先生曾说:“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采蜜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了,枯燥了。”他还说:“专看文学书,也不好的,会变成连常识也没有的糊涂虫,研究文学固然不明白,自己做文章来也糊涂。”因此,在指导学生选择课外读物时,要尽量扩大选择范围,可以是儿童生活、历史故事、科学常识等;也可以是小说、童话、寓言,不拘一格,只要是思想内容健康,有教育性,对儿童的思想、品德、智力、情感等方面具有良好影响的文学作品,都可以推荐给学生阅读,这样学生才能博览群书。
2.传授读书方法,让学生会阅读
2.1在阅读中积淀阅读方法
我们应当教会学生自主阅读的方法,让学生调动多种感官,发展多种思维,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2.2.在活动中砺练阅读品质
课外阅读的习惯不是一朝地夕就能养成的,如果不及时检查督促,容易放任自流。为了提高阅读质量,把该项活动引向深入,每学期应进行若干次定期和不定期的阅读检查、评比,展开各类读书活动,可以是“我是小小推荐家”、“我是小小评论家”、“我是小小创作家”,还可以是读书经验交流会、与作家面对面等。这样一系列活动的开展能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读书的乐趣,在阅读活动中提升阅读品位,从而形成阅读的良性循环。
2.3在评价中培养阅读情感
阅读到一定的程度,学生就会在日记中有所表达,因此,鼓励学生在习作中运用积累的语言特别重要。对学生作文中的好词好句,教师在修改文章时,可用红笔标出并加以好的评价,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慢慢体会到正确应用积累的语言的方法。
3.充分发挥学生阅读的主动性.
我们常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应该让学生自主地学习,应授之以“渔”。故事人人都爱听,尤其是小学生一听到老师要讲故事,都会挺直身子,竖起耳朵,两眼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听得津津有味。这时候,老师讲完故事,向学生推荐课外读物,效果肯定比任何说教都有效。如我在给他们讲《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的故事内容时,每当讲到精彩之处,学生就会露出急切期盼的眼神,恨不得一下了把整本书看完。课后,他们争先恐后地看这些书,这样就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但是,仅仅靠老师讲故事,学生听故事是远远不够的,讲故事的形式可以多变,不仅老师讲,还可以学生讲,也可以师生、生生之间比赛讲,这样,学生有了自主发言权,就会千方百计地寻找自己感兴趣的课外书,选择自己喜欢的故事,或有趣,或惊险,或奇特,或感人……每一个故事都是培养学生阅读的催化剂,让讲述者感受成功的喜悦,而听者在讲述者绘声绘色地讲述中感受到课外阅读的魅力,一举两得。
4.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既希望读有所得,又期望所得的收获明显,得到老师、家长和同学们的认可与赞许,从而满足自己的成就感。针对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我们可以开展读书心得交流会、朗读比赛、讲故事大赛、猜谜语、读书经验交流会等活动,让学生有施展才能的机会。如我班开展的“读一本好书”讲故事比赛,参赛的同学讲得滔滔不绝,观众听得津津有味,不但增长了知识,而且大大激发了课外阅读的信心和热情。我们还可以根据学校组织的活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办手抄报和杂志。如这学期,为了解学生课外阅读情况,我班办了一期以读书为主题的手抄报。学生为了办报,大量阅读了“怎么样读书”的有关知识,然后对所读知识进行选择、编辑、抄写、插图,还真办出了有模有样的报纸。学生办的报纸无论好坏我都张贴展览。学生在互相观摩、互相学习比较中又悟到很多东西。像这样的活动每学期可以多组织几次,使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提高选择及加工信息的能力。
5.指导学生制定合理的阅读计划
老师首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订不同的阅读计划。高年级安排有代表性的中、长篇小说等文学作品及报纸杂志。其次在时间上,平时上课时间紧,安排篇幅小的文章、书报;寒暑假时间长安排篇幅较长读物。最后,要注意为学生制订个性化的阅读计划。由于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都不一样,因此,指导学生制订阅读计划,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个性、兴趣、知识水平及接受能力等。
6.开展读书评比
小学生情趣不稳定。为使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我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让他们有机会展示课外阅读的成果,获得成功的喜悦。
篇9
关键词:阅读 兴趣 方法
初中语文教学需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多种能力,其中阅读能力是很重要的一项能力,就阅读量而言,在《初中语文新课标》中就有规定:“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学生的阅读能力,应该成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初中阶段,学生正处于思维活跃、反应敏捷、逐步成熟的关键时期。在此阶段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尤为重要。但由于种种原因,相当一部分学生的阅读能力低下,作为语文教师,很有必要正视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寻找提高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下面笔者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
一、培养阅读兴趣
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培养阅读能力的基础,但就笔者所知,目前许多学生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和科学的阅读方法。笔者在教学中为了完成这两项任务,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
1.注重阅读的整体性。在教学中不将文章解得支离破碎,化整为零,不用“标准化试题”的模式使文章失去原汁原味。所谓阅读的整体性就是要求学生从阅读的整体上把握文章的脉络主题、表达特点、情感基调,要求从整体上理解文中人物所处的环境、展示的性格、典型的意义,要求从整体上体味文章的语言风格,结构特征等。这样使学生充分感受文章的原味,享受阅读的快乐,从而提高阅读兴趣。
2.注重阅读的目的性。阅读的本质就是以作品为媒介来体验、感悟和理解作家在作品中流露出的情感和思想。让学生在阅读中,不自觉地受到作品的感染,使其心灵得到浸润,个性品格、思维品质得到重塑,从而脱化出一个全新的自我。而不能一味地让学生读,失去阅读的“本色”,因而使学生丧失阅读兴趣。
3.注重阅读的规律性。人的认知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教学中,也要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规律,教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思维和科学的阅读方法,这样就不会让学生感到茫然,丧失阅读的兴趣和意志。
二、培养科学的阅读方法
1.整体感知阅读法。就是在课堂教学中,按不同文体教给学生不同的整体感知方法。比如①记叙文,让学生从记叙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入手,把握记叙的思路、中心、表达特点、情感基础等。②说明文,首先让学生明白说明对象、对象的特征、说明的顺序,再感知说明的方法及语言特点。③议论文,就要整体感知论点、论据、论证方法。④小说,要弄清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从而感知人物性格及主题等。⑤散文,就要明白写的是什么人或物,他们有什么特征,作者展开了怎样的联想或想象,揭示的主题,语言风格等。就这样在课堂教学中,反复训练,让学生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
2.局部思考阅读法,读而不思则罔。阅读的整个过程应始终贯穿思考的环节。学生在整体感知文章的基础上,再根据课后练习题或教师设计的问题去思考。首先将问题“还原”到文中的某一部分,再思考其答案,从思考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更深入地感知文章的主题有何典型意义,所表露的情感基调有熏陶作用,所表达的观点给人以怎样的启示,语言有什么艺术特色。
3.质疑创新阅读法。创新是阅读的最高境界。笔者在课堂阅读教学中采取的步骤是:阅读――质疑――争辩――创新。学生在阅读文章之后,让学生提出疑问,再让学生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力求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让他们在析疑中集思广益,相互启发思维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比如在学过《我的叔叔于勒》之后,以《于勒发财返故乡》为题续写;学过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之后,让学生写一首小诗,抒发对远方亲人、朋友的思念之情。在学过古诗词中工整的对仗之后,让学生对对联,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拓宽阅读范围
学生有了浓厚的阅读兴趣和科学的阅读方法,教师就要想方设法为学生创造阅读条件,扩大阅读范围。主要通过课外阅读的辅导,在语文教学中有计划有目的的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1.简单入手,学以致用。课外阅读也应该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首先让学生阅读报刊、杂志,按“浏览、略读、精读”的方法对阅读材料加以挑选。运用课内阅读方法感知文章内容,领略文中的美妙之处,最后做好笔记。
2.开列书目,系统阅读。教师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年龄特征,给学生开列阅读书目。笔者每学期开学前,都要对本期语文教材的选深入的研究,再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给学生开列出课外阅读书目,事先印发给学生,要求学生利用阅读课和课余时间完成阅读任务。笔者选择推荐的书目是:七年级上学期:《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七年级下学期:《鲁滨逊漂流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八年级上学期《朝花夕拾》、《繁星?春水》、《伊索寓言》;八年级下学期《十万个为什么》的一、二卷,《格列佛游记》;九年级上学期《水浒传》;九年级下学期:《红楼梦》。这样,阅读健康有益的书籍,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浓厚读书兴趣,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对于阅读、写作不无裨益。
篇10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法指导;自学能力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就是让我们的学生自能读书、自能作文,而无需老师讲解。新课改也重新定义了教师的地位和作用,那就是做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评价者,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而不仅仅是单纯的传授知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视学生的学法指导,调动小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会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搭建好阶梯,帮助他们打开通往语文乐园的大门。
一、教学生体验,关注事件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成为习惯,只要熟练地成了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随地表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的应用,一辈子也用不尽。”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让学生死记硬背、机械的学习,到头来只会让他们厌烦学习;而如果教会他们学习的方法,让他们认识到学习的意义,并体验到学习的乐趣,那么就会让学习效果事半功倍。在我的小学语文课堂上,学生会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在完成字音、词句的基础上,逐步深入文本,深入体验,把握文本的脉络,复述事件的经过,从而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并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在《番茄太阳》一课的教学中,学生们完成学案中的预习内容,默读了课文,理清了思路。在文本复述时,他们各有侧重地表达了自己的理解。常佳慧同学说:这个故事中有“我”和明明一家—她孤身来到这座陌生的城市,总是选择在中午时分到菜市场买菜,因为她身体有残疾很自卑,怕别人嘲笑自己。可是自从遇上明明一家人后,她的脸上多了笑容。当她听到明明在耳边轻轻说:将来,她要将自己的腿给阿姨。她的眼泪流下来,这个盲童美好的心灵打动了她,让她重新感受到生活中的温暖。而张银佳则说:“我”拄着拐杖来到陌生的城市,认识了盲童明明,心情慢慢地变好。第一次,我们只是为了安慰明明,才说太阳就是番茄来满足明明的好奇心。可是到了第二次、第三次,明明就成了“番茄太阳”,成为温暖“我”的阳光,让我感受到了世界的美好与温暖。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弄清楚了文本的细节,就为深度分析做好了十足的准备。学生体验了整个事件的过程,才能读出真情,品出真味。
二、教学生悟情,感悟形象
缺少情感的教学不是真教学,特别是语文学科,更要触及学生的心灵,让学生获得情感上的共鸣,从而更好地与作者、文本对话。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会引导学生去揣摩文字,去体味字里行间的真情和背后的意蕴,从而感悟人物身上的性格和品质,在头脑当中勾画形象,建立一个文学作品人物库,便于自己随时调取,做到活学活用。在《林冲棒打洪教头》一课的教学中,学生们自己诵读课文,展开角色对话,揣摩人物心理。一个说:哼,我可是柴大官人的门客,今天一定要给你点颜色瞧瞧!另一个说:还是忍一忍吧,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一个接着说:他一定是怕我了,我定让林冲好看!另一个接着说:忍无可忍,无需再忍,看棒!两名学生精彩的表演获得了大家的掌声。学生们对林冲身上的隐忍有了深刻的理解,对《水浒传》“”的主题有了初步的认识。从文字到情感,从情感到形象,我的学生不断地碰撞思维,激活想象,并设身处地地思考文本中人物的言行、情感、思想等,一改之前被动接受的状况,转而自己阐发个性观点,评说人物的得与失。
三、教学生积累,做好笔记
“积少成多,积沙成塔”,语文学习就是一个不断积累、不断超越的过程。在日常教学中,我要求学生除了做好课堂笔记,并坚持写读后感和日记外,还鼓励他们将课外书籍中的好词、好句摘抄下来,便于日后的交流学习。我常常告诉他们“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语文学习决不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慢功夫,需要的就是一颗恒心。每个月,我们都会展示学生的笔记,并评选出优胜奖、进步奖、创意奖等。在《望月》一课学完之后,学生们的笔记本上搜集了好多关于“月”的诗词和文章,我们也顺势召开了以“千古之月”为主题歌咏大会。一个学生念道: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在这个中秋佳节日,我祝愿我的家人、朋友,身体健康,万事如意!洪亮的童声,传达着美好的祝愿。有的念道: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一首富有哲思的唐诗,就这样流淌在课堂中。有的念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朦胧而美好的诗境,让人向往。做好了笔记,夯实了基础,久而久之,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就提高了。“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他们在积累的过程中慢慢悟出了语文学习的规律和技巧,掌握了语文学习的门道,并形成专属于自己的一套方法,积累了专属于自己的丰富知识,做到有的放矢。
四、教学生迁移,学以致用
新课改提出要注意时机引导学生,引导学生学会知识迁移,做到学以致用,使语文大厦日渐宏伟。“光学不练假把式”,学生在语文课堂中,读到文质兼美的佳作,学到内涵丰富的词句,领悟到复杂多样的情感,可以说收获颇丰。我会让他们尝试做一个“魔术大师”,仿写、续写、补写、改写,由此及彼,触类旁通,做到内外兼修、游刃有余。在《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一课的教学中,学生们用“我感到自豪的是……”句式说话,课堂气氛格外热烈。有的说:我感到自豪的是我有一颗正义的心,不惧,胜利赶走了欺负小女生的坏小孩。有的说:我感到自豪的是我有一个爱我的妈妈,她每天为了家务操劳,手都裂了口子,真让人心疼。有的说:我感到自豪的是我写得一手好字,这都多亏了当初刻苦的练习。知识迁移是一个升华的过程。学生一旦掌握了某种技法,领悟了某种文法,学会了某种表达方式,就会乐于尝试,并大胆创新,最终完成属于自己的作品,收获自信。而我要做的就是给学生一个平台、一次机会。总之,未来的教学就是让学生学会独立走路,让学生变得更加独立,更加自主,让学生成为小学语文课堂的主人。我们不要怕学生在学习中犯错误、走弯路,因为这是通往成功的必要经历,正所谓“吃一堑长一智”,只有多次摸索、尝试,才会知道什么才是最好的。做学生语文学习的领路人,为他们指明方向,教给他们独立的本领,然后放手,等待学生破茧成蝶的那天。
参考文献:
[1]许梅.浅谈小学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J].内蒙古教育,2015,(3):70.
[2]李千秋.浅谈小学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J].教育艺术,2014,(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