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戏课文原文范文

时间:2023-03-20 01:05: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戏课文原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社戏课文原文

篇1

地方社科院信息化建设的主体内容包括四个方面,即官方门户网站、行政办公系统、科研管理系统、图书文献系统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四者的系统集成和功能整合最终实现社科工作的全面信息化,以期整体提升信息化的应用水平。

(一)着力加强官方门户网站建设,扩大社科影响力

作为社科院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一环,单位官方门户网站是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是科研信息、共享科研资源、查阅科研成果、交流科研心得的综合服务平台,也是促进内外通联、文化交流的桥梁。要遵循服务科研、促进交流的宗旨,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单位官方门户网站,开辟科研动态、信息、学术交流、在线咨询、专家访谈、个人博客等栏目,建立专门论坛,设置专项模块,增加电子版,使其内容更加丰富,主题更为突出,特点更加鲜明,功能不断完善,强化其开放性、动态性、连续性、更新性,提高学术传播和信息服务的效率和效能。运用各种先进技术手段和工具,及时报道宣传本单位的重要活动和科研成果,使单位官方门户网站成为展示本单位整体形象的特定窗口,信息的综合性平台,宣传社会科学的重要载体,推进社会服务的重要渠道,实现其展示、传播、咨询、辐射的功能作用,不断增加访问量和点击率,提高社会关注度,扩大文化影响力。加强官方门户网站的安全管理,强化系统修改、维护、升级手段,定期进行系统的安全检查和设备的管护维修,及时处理常见故障。加强技术储备,妥善制定应急安全预案,有效保障信息安全和数据安全,不断提升官方门户网站的规范化、系统化、安全化水平。与此同时,必须加强和完善本单位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建立网络平台和网络节点,形成完善的网络系统结构。加强和完善硬软件设施建设,使用统一的服务器系统,提供信息传播和信息服务的有效载体。在此基础上,构建一个数字化的综合服务平台和信息共享空间,有力拓展科研和管理的时空维度,有效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信息内外共享。

(二)推进行政办公系统的自动化,提高办事效率效能

行政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构建和运行,是社科工作全面信息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必须以本单位行政办公网络为基础,建立院务办公信息自动化系统,加快推进行政办公的自动化。行政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构建,着重于加大对OA自动化办公的专项投入,购置IBM服务器和专用办公软件,逐步实现网上办公(无纸化办公),提高行政办公的自动化、规范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以节约行政成本,提高行政工作效率和效能。院部机关组织机构系统内部的文件传输(公文流转)、公告通知、信息上报、报表统计(的除外),均可通过电子方式传递,以此提高办公效率,降低办公成本,节约时间成本。通过建设公用专库(如文件库、信息库、档案库、资料库等),实现信息系统集成和信息资源共享,满足移动办公、联合办公、远程办公需要,不断提升院务办公的信息化技术水平。进一步加强综合管理的制度建设,特别是强化落实责任制,严格办公程序,简化办公流程,统一作业标准,严格规范办文、办事、办会行为。积极推进内部组织机构规范、有序、高效运转,提升行政工作的自动化和科学化水平。积极推进财务工作的信息化,要求财务人员全部集中使用标准化的财务软件进行会计核算工作,由传统手工操作(手工帐、手工报表)的会计运作模式转向电子化(电脑记账、报表电算化)的会计电算化模式,实现会计办公和运算的网络化和自动化,提高财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信息技术本质上为工具性、基础性特征,其作为应用工具能够渗透和融合到行政办公运作的各个方面,为行政管理提供先进的技术手段。信息技术应用能够改变行政管理的思路和方法,促进办公观念转变和办公方式变革,提高管理服务的科学化、智能化水平。

(三)推进科研管理系统的智能化,提升科研管理能力

科研工作是全院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科研管理是对全院科研工作进行组织、管理、协调和服务,涉及科研工作的整体规划和部署安排,课题项目、科研成果、科研评奖的管理,学科建设和学术活动的管理,涉及科研力量组织和科研队伍建设等。应大力推进科研管理的信息化和智能化,完善科研管理系统开发,创新组织管理方式,构建科研管理平台,建立科研管理服务的综合信息系统,包括科研人员、课题项目、科研成果、数据存储的信息集成。科研管理的信息化就是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实现专门管理的电子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科研动态、成果、学术活动、对外交流、文献资源等科研要素,都要通过信息化手段整合和展现。就其工作重点而言,主要是课题项目、科研成果、科研评奖管理的信息化。从课题项目管理来看,研究课题的、申报、评审、中期检查和结项验收,整个过程基本实现网络化作业和电子化流转,以提高管理效率,节约管理成本,便捷服务数字科研。从科研成果管理来看,要求实现成果考核的电子化,通过专用软件对科研成果进行严格考核,包括考核办法制定、成果认定、成果统计、精品评审、成果文库构建都运用电子化手段,考核的过程和结果做到科学规范、公平公正。从成果评奖来看,科研精品是科研生产力的主要标志和科研成果的优秀代表,体现出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做好精品评选、认定工作,要求评选标准科学、程序规范、环节健全、公示及时,使成果评奖进一步科学化。科研管理的信息化,有利于促进管理观念更新和管理方式变革,有利于规范管理工作,优化管理流程。

(四)推进图书文献系统的数字化,提升信息服务能力

地方社科院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内容还包括图书文献系统的数字化和信息服务的特色化。充分发挥馆藏文献信息资源的优势和潜能,重点推进各类数据库建设,全面提升信息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以促进实现数字科研的便捷性、专业性、实用性和共享化。

1.文献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加快推进社科图书馆文献信息系统的数字化建设。文献信息系统的数字化建设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馆藏纸质文献的数字化,要根据本单位现有的条件(财力和物力)和科研需要,将传统馆藏纸质型文献有选择、有重点、分期分批地进行数字化加工处理,转化为电子文献,变实体馆藏为电子馆藏;二是数字化产品的购买与收藏,主要是有选择、有重点地外购和引进国内外信息服务业领域的相关数据库,内容上涵盖不同类型的电子资源,最大限度地扩充本馆的虚拟馆藏;三是网上数字资源的筛选集成,主要是有针对性、有目的、有选择地采选、整理、集成、存储网络数字信息资源,最大限度地丰富本馆的虚拟馆藏。文献信息系统的数字化建设,必须注重两点要求:一是制定数字化建设(特别是数据库建设)的技术标准和统一建库规范,以便今后在外向联合联动中便于建库利用和拓展升级。二是加强硬件设施和软件设备建设,充分利用先进技术手段和智能化服务工具,实现数字资源的自动化集成管理。数字资源网络建构是基础,数据库建设是中心环节。地方社科院数据库建设主要分为两大类型,即工具型数据库和内容型数据库。前者是指导航库、索引数据库等,主要是提供检索的技术手段和载体工具;后者是指全文数据库、音像数据库和特色数据库等,主要是提供实体性资源利用。数据库建设要以内建数据库为主导,以外购数据库为补充,以特色数据库为重点。图书馆的数据库建设,要坚持打基础、管长远的方针,将应急(满足当前需要)与谋远(考虑长远发展)相结合,内建与外采相兼顾,存量与增量相统一。这些数据库作为电子资源的系统集成,实现数字资源的优化配置,形成科学合理的电子文献结构体系。注重兼容拓展升级,充分扩大影像型、缩微型、机读型电子文献占比,使其信息资源优质化,信息贮存系统化,信息载体多元化,信息服务个性化。

2.信息服务方式的多样化。大力推进信息服务创新,是一个新课题。在信息化时代,社科图书馆在数字化进程中,其信息服务方式也要开拓创新。要确立“人本服务”、“用户至上”理念,转变服务思路和服务模式,由以藏为主的传统模式向以用为主的现代模式转变,充分发挥这一“智力资源”的巨大潜能与应用作用。必须拓宽服务领域,优化服务质量,改进服务方式和手段,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社科图书馆信息服务具有三个基本特点。一是综合性特征。文献结构体系多维化,信息载体多样化,包括印刷型纸质文献和数字化电子文献(数字化图书报刊、论文档案、图像、音频、视频资料等),纸质型馆藏和数字型馆藏合理化配置。二是专业性特征,信息资源专业化,信息用户高层次,信息服务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强。三是新颖性特征,推出专科性新信息,信息内容富于新颖性和前沿性,信息服务体现增值性。推进信息服务创新,重在做到以下三点:第一,保障服务功能实效化。注重于文献信息深加工精加工,增强信息密集度和供给时效性,强化信息利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借助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先进的技术手段、智能化的检索工具,使操作方式易于掌握便于使用,能提供快速便捷高效的现代检索功能,增强信息利用的时空跨度,提高信息利用效率和准度,有力带动信息服务功能的优化和提升。第二,实现服务方式多样化。确立综合服务新理念,促进信息服务向多载体、多功能、密集化、高效用服务方向发展。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针对用户需求和特定要求,采取导航指引、智能检索、咨询、项目跟踪、用户定制、信息推送、定题服务等多样化服务方式,实现信息服务的个性化特色化。提升信息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效率和效能,力求实现服务内容丰富化,服务标准规范化,服务措施专业化,服务手段现代化,服务质量优异化,服务功能拓展化,服务品牌特色化,服务价值增值化,服务保障完善化,服务管理科学化。第三,实现信息服务的增值化。信息服务作为一种增值的服务,不但把信息转化为知识,而且以价值增值为目的,重在实现价值增值。信息服务的提供方在知识产品产出和服务供给中推进服务功能拓展,以实现信息服务的增值化。需求方在知识产品应用和接受服务中推进知识创新,以实现知识利用的增值化,双方共同“促使服务价值的增值和知识价值的增值”[3]。

二、着重构建三个重要运作机制

运作机制建设是地方社科院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一环,要着重建构三个重要运作机制,即知识转化机制、供需协调机制、综合管理机制,为信息化建设提供动力支撑和机制保障作用。

(一)构建知识转化机制

社科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数字化的实质和核心是知识转化,即把信息转化为知识,把信息资源利用转化为知识创新。要加快构建知识转化机制,首先是信息集成,着力于信息搜集、科学筛选、关联分析、发掘提炼、整合集成,进行精加工深加工并加以模型化处理。其次是知识转化,着力于知识链接、知识开发、优化重组、准确匹配、有效转化,信息资源通过转化而得到质的跃升而具有知识品格。最后是知识应用,着力于知识传递、快速配送、知识获取、知识利用,落脚于知识创造,把知识应用转化为知识创新。信息集成是知识转化的前提条件,知识应用本身体现为高层次的知识转化,知识转化的过程就是实现增值服务的过程,知识转化机制能有力促进知识应用和知识创造的效率和效能的提升。

(二)构建供需协调机制

社科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实际上是通过知识产品产出保障供给以满足科研用户的多样化需求,图书馆与用户群形成一个供给与需求的双向互动关系,需要建立供需协调机制。从图书馆来说,要通过知识集成、知识转化、知识传递,推进印刷文献与电子文献相结合、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相结合、存量资源与增量资源相结合,使科研用户在知识应用和知识创造中实现知识价值增值。从用户群来看,其对信息服务要求有很强的专业性、动态性、前沿性,对信息需求呈现出多样化、多层次、动态化、多载体特点。针对服务对象需求变化情况,图书馆要摸清用户意图,跟踪用户行为,掌握需求动向,注重用户评价,调整服务策略,有效提供服务。供给方和需求方要主动沟通、双方反馈、有效对接、积极联动、深度合作。供需协调机制能有力促进双方服务供给能力和知识创新能力的提升。

(三)构建综合管理机制

篇2

关键词:外语院系;科研团队;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5)12-0068-02

高等院校是我国科研队伍的中流砥柱,而在科研队伍中,科研团队以其独特的优势在高校科研建设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组建科研团队可以集中智力成本与时间成本来攻关重大科研课题,是我国目前科研体系完善的重要举措。在外语院系中,科研团队也有其重要地位。外语作为应用学科,在语言学和教育学的双层领域中都有值得研究的课题。随着外语院系的不断壮大,组建外语院系科研团队的必要性与日俱增,通过科研团队的建设,可以集中众人的智慧来解决教研难题;科研人员在投入到团队中高质量完成科研项目的同时,又促进了自身科研水平的迅速成长,打破了单独研究的局限性。可以说,科研团队既能够保质保量地完成科研项目,又使每个科研人员得到了锻炼,因此,加强外语院系科研团队建设是一项亟待解决的任务。

一、外语院系科研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

大多数高校在外语科研团队建设进程中都还存在不少问题,因此有必要加以认真研究,以促进高校科研团队的健康快速成长。目前关键的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成员组建随意拼凑,完成项目单打独斗

在外语院系的科研团队中,成员的组合情况并不科学。首先,团队中缺乏令人信服的学术权威,高端学术人才的缺失使得科研团队难以取得高层次的科研成果。其次,一些项目参加者因为与带头人有夫妻、子女或者师生关系而进入到科研团队中,他们并不具有科研能力,直接影响到科研团队的整体实力,因此项目的研究成果也只能停留在比较低的层次上。再次,一些科研团队是为了申报科研项目而临时组建的,在项目研究过程中成员间几乎没有学术交流,这样的临时班底难以形成一个共同研究、各抒己见的科研氛围。仅仅依靠课题负责人独自一人完成整个项目无疑违背了科研团队组建的初衷。

(二)团队管理松散,缺乏共同目标

目前外语院系的科研团队缺乏精准化管理,存在着一些管理瘫痪、人浮于事的状况。团队成员职责不明晰,同时又缺乏自,合作研究的机会不多,团队带头人只能孤军奋战,其研究成果难免流于狭隘。在这样的管理模式下,团队成员没有一个良好的个人进步空间,再加上成员之间的交流很少,合作机会不多,难以形成共同为之奋斗的科研目标。

(三)单位保障力度不足,科研实力难以发挥

要完善一支科研团队,需要外语院系上级部门有力的支持,但是就目前的状况来看,部分高校的外语院系领导决策中还没有把建设科研团队当作首要目标,因此并没有相关科研团队建设的方案和考核指标出台,对于科研的要求仅仅是以团队为名义申报科研项目,而在申报成功后却疏于监督,也没有后期的经费保障。原因在于有些学院领导还没有意识到科研团队建设对于科学研究、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方面的重要贡献,学院对于科研团队缺乏有力引导,使得外语院系科研团队建设本身产生了局限性,只能完成一些简单课题,长此以往科研团队自身必将出现生存危机。

(四)业绩分配不公,评价体系有待完善

科研团队的评价体系主要针对团队中的每一个科研人员在项目完成过程中所做的科研贡献大小而言。在现阶段,我国高校外语院系缺乏一个合理的科研团队评价体系 ,无法对团队里的每一个成员进行科学的、公平的科研评价。而现有的评价方法大多是课题负责人对成员进行平均分配或者是按照私人关系来分配,这样的方式会导致团队成员之间缺乏向心力,必然会出现工作效率低下的情况,不利于科研团队的长久发展。

二、加强外语院系科研团队建设的策略

高校外语院系科研团队建设关系到我国科研实力

的整体发展,因此必须找到相应对策来保障科研团队建设顺利进行。

(一)学院领导加强重视,为科研团队提供有力支撑

外语院系相关科研领导应加大对科研团队的扶持力度,出台相应政策以鼓励科研人员从独立研究到团队合作完成课题的积极性,下发管理办法明确科研团队建设的基本模式,强调申报课题必须以科研团队为单位,并对项目组成员进行认真鉴别,一旦发现存在浑水摸鱼的情况要严格处理。同时对一些保质保量完成任务的科研团队,要给予大力支持,重点培育科研起步阶段的年轻的科研团队,表扬团队中的优秀科研人员来弘扬团队精神,营造良好的科研团队氛围,以保障学院的科研发展后继有人。

(二)优化科研资源配置,打造精品科研团队

首先应整合学院基层学术团体,增加各个学术团体的联系,搭建一个互通有无的科研平台,创造出多学派联合研究,协作攻关的科研环境和团队精神。其次,结合外语院系的科研实际及高校的科研要求制定出符合本身科研团队的科研目标。目标的制定应体现以人为本,科研优先的基本理念,既能激发团队中科研人员的创造力,又能使科研团队整体实力大大提升最终达到精品团队的水平。结合世界先进科研团队的经验我们可以看出,处于领先水平的学术团队不仅拥有一个强有力的学校作为坚强后盾,更体现在科研团队中的成员年龄结构分配科学,知识能力超强,学术水平高,有共同的研究方向,可以朝着一个同样的科研愿景共同努力。

(三)选拔高水平科研带头人,引领先进学术梯队

打造一支优秀的外语院系科研团队应该选拔一名高水平的科研带头人,这名带头人应满足以下要求:第一,品德优先,兼备才干,既要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修养,也要有很高的科研学术水平。选拔出一名德才兼备、综合能力强、有良好合作精神与领导能力的学术带头人是打造外语院系精品科研团队的首要任务。第二,注重绩效考核。在科研团队的研究工作中,只凭借带头人一人之力远远不能达到打造精品科研团队的目标,这就需要学科带头人运用出色的领导能力以及先进的管理方法带领团队共同完成项目研究,在全面动员科研人员的同时,注重工作绩效的考核,用科研业绩来评价学术带头人的业务水平。第三,带头人选拔遵循公平原则,做到公开选拔,广泛听取专业意见,在学科领先人物中公平竞争,择优选拔,操作过程向全院系公开,减少非客观因素的不良影响,从而提升最终当选的学科带头人的公信力。

(四)改革科研评价机制,提升科研团队创新能力

科研实力的提升与科研评价机制这一外部环境息息相关,外语院系科研团队应借助科研评价机制改革这一契机,来打造一支充满活力,具有创新精神的新型团队。科研评价机制的改革体现在延长评价周期,评价环节的高效,将团队绩效与个人考核相结合,完善奖励制度上,力求打造一个和谐的科研氛围,使得每一个成员都能发挥其科研的创新能力。

外语院系科研团队的关键在于充分调动团队科研人员的积极性,通过上级领导出台相应扶持政策,以优化科研资源的配置,并且改革科研评价机制等一系列举措可以极大提高整个团队的凝聚力。外语学科的学情在不断变化,外语院系的科研水平也应不断提升,唯有科研团队不断完善、不断创新,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使外语院系自身的科研实力满足新型科研的需求,以发挥科研团队的最大效应。

三、科研团队建设在外语院系学科发展中的作用

学科发展是衡量外语院系乃至所在大学综合实力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方面,而外语学科的发展水平体现在外语院系科研团队的科研实力方面。

(一)攻关重大科研项目,攻占外语学术前沿

仅凭科研人员个人的力量不可能拿到重大的科研项目,而在整个科研团队的带领下,在队员们的共同努力攻关下,外语院系的科研团队有能力承担国家级别的重大科研项目。在重大项目的攻关过程中,既体现了外语院系科研团队的综合科研能力,也对外语优势学科的学术水平做了一次检验。同时,科研团队的建设也为高级别重大科研项目的研究提供了组织形式、智力支持和人力资源保证。

(二)发挥学术带头人作用,取得突出科研成果

学术带头人的重要使命之一是带领整个科研团队承担重大项目,通过带头人在本专业领域中取得的突出成就来引领、提升整个团队的科研实力,可以说学术带头人在整个科研团队中起到一个辐射与指引的作用,他可以运用自己的专业水平带动整个团队取得突出的科研成果,提升外语院系的科研实力,也能带动整个学校科研学术水平的振兴。

(三)促进学术梯队建设,为学院培养科研后备力量

在外语院系的科研团队中,成员的构成是科学的,由有经验的教师带领年轻教师共同完成科研任务,这一形式不仅可以保证项目完成的质量,对于年轻的科研人员来说,通过亲自参加科研团队的研究工作,可以学习优秀科研人员的研究方法,从而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锻炼年轻教师的团队合作精神。年轻教师在科研团队中得到提升,快速成长为学术骨干,同时也成为外语院系的科研后备力量。可见,科研团队是培养高水平人才的有力平台。

外语院系科研团队建设与外语学科的发展二者是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一方面来说,外语学科的发展与外语科研团队的学术贡献息息相关,另一方面,外语科研团队的建设离不开外语院系学科的基础支撑。在外语院系的科研团队建设过程中,学术带头人是外语学科的鲜明旗帜,学院领导为科研团队指明学术发展方向,合理的学术评价体系能够优化学术梯队,对科研团队建设起到了强有力的促进作用。通过各科研环节的完善,能够给科研团队的成员提供一个发挥自己科研价值的学术平台,从而更好地支持外语院系的科研团队建设。

参考文献:

[1]徐丽华,吴文胜.教师的专业成长组织:教师协作学习共

同体[J].教师教育研究,2005,(5).

[2]李丽娟,王京华.大学英语教学团队的建设模式与路径

[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5).

[3]黄宇,李战国.加强高校科研诚信建设的探讨[J].科技

管理研究,2010,(9).

[4]黄宇,李战国,冯爱明.激励相容在转型期高校科研团队

中的运用和实现[J].科技管理研究,2010,(13).

篇3

【关键词】高职院校 文博专业人才 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1)24-0045-01

一 高职院校开设文博专业的必要性

1.是文物知识普及和文物保护的需要

我国是文化大国和文物大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虽然历经年代战乱和人为破坏,当前仍有大量文物、古迹和文化遗存散落民间,不为世人所知,更谈不上保护,文物保护形势相当严峻。全国每年因人为原因损坏的文物和艺术品不计其数(故宫的宋哥窑瓷因人为因素损坏最心寒),文物修复专业人员缺乏和专业技能不高也是主要原因。高等职业教育可以承担这一社会责任,作为高等教育的有益补充,通过培养文博专业人才有效地缓解并最终解决上述问题,并通过宣传普及文物知识,提高社会大众文物保护的意识和常识。

2.是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的需要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国家振兴文化产业政策的出台以及全社会对传统文化的重新认识和定位,《鉴宝》《寻宝》《家有宝物》《一锤定音》等媒体节目深入人心,家喻户晓,不同程度上催生了社会对文博专业人员的需求。故宫专家、民间收藏名人(最知名的是马未都)等陆续走上台,使社会大众对文物和艺术品的认识不仅仅局限于文化上,更联系到经济价值和自身的切身利益。一时间,文物产业从业人员激增,民间收藏队伍不断壮大。这期间,普通高校的文博专业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少数文化职业技术学院的文博专业也在孕育和成形中,可谓生当其时。

3.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需要

相对普通高校而言,高职院校普遍学制短、重应用、轻理论,专业设置灵活,贴近市场。经多年的发展探索,高等职业教育已初步建立覆盖较为全面的学科体系。进入新世纪后,随着社会发展、经济高速增长以及第三产业的迅猛发展,高职院校的三产专业也随之进入快速发展和建设时期。但即便如此,除了少数文化职业技术学院以外,高职教育中的文化产业学科仍然相对薄弱,部分地区可以说是空白的,这与整个经济社会发展是不协调的。因此,在有条件地区的高职院校开设文博等文化专业学科是高等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

二 高职院校开设文博专业的可行性分析

笔者认为,在高职院校开设文博专业是可行的,现就从社会需求、专业发展方向、培养模式及毕业生就业前景四方面进行论述:

1.社会需求

上下五千年的中国发展史,给我们留下了无数的历史文化遗产。近几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文物市场日益繁荣,艺术品交易日趋火爆。2010年,英国某小型拍卖公司以5.5亿元成交一件清代乾隆粉彩开光转心大瓶;2011年国内某拍卖公司以1亿多元成交一套齐白石大型画作等,国内外拍卖公司的成交金额屡创新高;在民间市场上,文物产业从业人员激增,收藏队伍日益扩大,成交金额比之拍卖公司有过之而无不及。全社会对文物专业鉴赏和文物专业修复人才的需求从未有现在这样迫切过,可以说,现阶段是文博专业发展的黄金时期。

2.专业发展方向

高职院校的文博专业不是纯理论专业,它更多的是偏向实践,除了必要的政策法规和历史、文化、艺术基础知识学习外,其所开设课程应以“专”和“能”为本位。笔者认为,高职院校文博专业可以向文物鉴赏评估和博物馆为方向建设。以文物鉴赏评估专业为例,学生通过在校学习应掌握至少一个门类的鉴赏和价值评估技能(学校所开专业门类在兼顾大项的同时应与地区文化特色对接)。

3.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的文博专业应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解决自身师资力量不足、教育教学设施匮乏等问题。通过引进普通高校文博专业优秀毕业生解决基础师资问题;通过聘请知名专家、民间收藏名人开设讲座或校内任教和拜师本地区特色手工艺家解决专业建设深度问题;通过参观本地区和国内知名博物馆,带领学生参加大型文物交流会解决专业实习实践问题,摒弃普通高校文博专业重理论学习、教学形式单一等弊端,高职院校的文博专业完全可以赢得一片属于自己的广阔天空。

4.毕业生就业前景

文博界长期重视研究型人才的引进和使用,忽略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并由此产生了一系列弊端。

随着拍卖火热,成交旺盛,国内拍卖公司和文化传播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出。筹集一场拍卖需大量有价值的拍品,而拍品的征集和筛选又需要各种具有较高鉴赏能力和职业素养的专业人才,社会岗位缺口较大。由于国内外市场大、商业利润高、发展空间广,商业性文物和艺术品拍卖公司和文化传播公司已成为高职院校文博专业学生就业的主要趋向。

篇4

关键词:转制院所 离退休人员 社会保障 问题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批准国家经贸委管理的10个国家局所属科研机构转制方案的通知》(国办函[1999]38号)、《关于印发建设部等11个部门(单位)所属134个科研机构转制方案的通知》(国科发政字[2000]300号)、《关于对水利部等四部门所属98个科研机构分类改革总体方案的批复》(国科发政字[2001]428号)、《关于农业部等九个部门所属科研机构改革方案的批复》(国科发政字[2002]365号)等文件精神,国家经贸委所属的原10个国家局管理的242个科研机构、中央所属的178家工程勘察设计单位、建设部等11个部门(单位)所属的134个科研机构、水利部等四部门所属的98个科研机构以及农业部等九个部门所属的科研机构先后转制,地方科研机构和设计单位也陆续进行了企业化改制。

科研院所转制八年来,在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经营管理的实践中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形成了一批由技术创新带动的新兴产业群体,调动了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我国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做出了贡献。由于科研院所转制属于我国深层次的科研体制改革,无论在政策上和实践上都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实际问题。在诸多问题中,离退休人员的社会保障问题是转制科研院所反响比较强烈的焦点性问题,成为影响转制科研院所发展和稳定的因素。

一、转制科研院所离退休人员基本情况

根据我们对江苏、重庆、安徽、辽宁、四川、广东等12个省市近40家转制科研院所问卷调查,离退休人员基本情况如下。

1.科研院所转制前有大量人员退休,这主要是科研院所转制时,都根据政策进行了提前退休,致使转制后退休人员队伍庞大。

2.科研院所转制时,员工工龄大部分集中在10~29年工龄 (约占转制时在职职工总数的55%);转制时30年工龄及以上人员约占在职职工总数的34%(见表1)。

3.在5年过渡期内,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高级工程师职称的退休人员多(占此期间退休人员总量的50%),说明5年过渡期内,有大量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退休(见表1)。

4.科研院所转制后,离退休人员与在职职工比较,所占比重大,由转制单位管理离退休人员的压力比较大。

二、转制科研院所离退休人员社会保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不合理

1.转制后退休人员养老金发放标准低于转制前退休人员。由于我国企业和事业单位实行不同的社会保障制度(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实行退休金制度,企业退休人员实行养老金制度),在发放标准上,养老金低于退休金。按国家转制的相关政策,科研院所转制后退休人员执行养老金制度。根据我们对江苏、重庆、安徽、辽宁、四川、广东等12个省市调查发现,科研院所转制前和转制后退休人员退休金和养老金发放标准逐年扩大,具体情况见表2。

2.中央转制院所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低于地方转制院所。地方科研院所转制时,各省市分别制定了解决转制科研院所离退休人员社会保障问题的相关政策,这些政策普遍比中央及各部委出台的政策优惠,而国家没有出台中央转制科研院所也可以执行属地政策的明确规定,导致了中央转制科研院所退休人员养老金发放标准低于地方转制科研院所,具体情况见表3。

3.转制科研院所退休人员养老金低于事业单位同类人员退休金。由于两种不同的社会保障制度和中央转制院所不能享受地方政策,导致转制科研院所退休人员养老金低于事业单位同类人员退休金。调查表明:转制单位与事业单位待遇的差距,普遍在 500~2000元之间(如苏州市,同样是教授级高工,但转制单位与事业单位之间竟然差2000多元)。

4.转制院所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低于地方企业同类人员。科研院所转制后,社会保障问题在实行属地化管理的过程中,下发了转制后的在职人员实行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从1999年7月1日起,单位和个人按当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1999年7月1日前的连续工龄视同缴费年限,不再补缴养老保险费。但是,科研院所基本上都是在2000年以后才转制成企业,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积累不多,导致转制院所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低于地方企业同类人员。在南京、苏州、成都、沈阳、马鞍山等地调查发现,转制院所科技人员退休待遇普遍低于地方企业的工人,转制院所具有高级职称的科技人员退休待遇普遍低于地方企业一般科技人员的不正常现象。如在苏州,有一位1968年参加工作,清华大学研究生毕业的教授级高级工程师,2006年养老金只有1189元/月,远低于当地城镇人口社会平均工资(苏州2006年平均工资为2084元/月)。

(二)针对转制过渡期的退休人员的补偿政策难以调整与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之间的差距

根据2000年1月12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4部门下发的《关于国家经贸委管理的10个国家局所属科研机构转制后有关养老保险问题的通知》(劳社部发[2000]2号)规定:转制科研院所在 5年过渡期内,按照企业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计发的养老金,如低于按原事业单位的退休金计发办法计发的养老金,差额部分(待遇差),采用加发补贴的办法解决,所需费用从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中支付。其中,1999年7月1日后退休的,发给待遇差的90%; 2000年7月1日后退休的,发给待遇差的70%;2001年7月1日后退休的,发给待遇差的50%;2002年7月1日后退休的,发给待遇差的30%;2003年7月1日后退休的,发给待遇差的10%;2004年7月1日后退休的,不再发给该项补贴。有条件的单位可建立补充养老保险。

由于国家对“单位建立补充养老保险”的规定不是强制性的,导致大部分转制科研院所、特别是转制成股份公司和非国有性质的单位,不愿意做补充养老保险。调查中还发现,部分转制后隶属国资委的企业,效益不错,完全有条件建立补充养老保险,但因为政策的柔性,也不愿主动去做。即便建立了补充养老保险或企业年金的企业,因时间短,对5年过渡期内退休金的差额补贴作用不大。致使员工工作期限越长,退休时获得的养老金标准越低,见表2。

(三)过渡期后离退休人员的待遇更低

5年过渡期后退休的员工,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按企业养老保险制度的规定执行,不再享受待遇差额补贴的相关政策,又因为多数单位没有建立补充养老保险制度,个人基本养老保险账户建立时间较晚、积累低,导致过渡期后离退休人员的待遇更低 (见表2)。

(四)地方科研院所转制前退休的人员的社会保障问题也开始显现

篇5

【关键词】幼儿园;科学探究性游戏;文化建设

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科学素养较高的人才以及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对经济社会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所以,要促进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就要致力于培养综合素养较高、具有创新能力的科学性人才。这就要求当前的教育必须以科学教育为主,应该加大对科学教育的关注程度,要求科学教育从娃娃抓起,所以,幼儿园的科学教育就成了整个教学的重中之重。对幼儿园的幼儿进行科学教育可有效地促使幼儿科学文化素养的提升,还可以提升幼儿的创新能力,端正幼儿的思维。

一、幼儿园科学探究性游戏文化建设的条件

探究性游戏文化的建设可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通过让幼儿积极地学习来提高学习效率,还可满足幼儿的需求,对幼儿园幼儿的科学化发展有积极的作用。幼儿园科学探究性游戏文化的建设需要教师极力的配合,教师需要自主的确定游戏的主题,然后带领幼儿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在生活中自己游戏中和发现问题,并及时的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不但可以锻炼幼儿的意志力以及创新能力,还可以让幼儿学到更多的经验,体验到更多的快乐。进行幼儿园探究性游戏文化的建设关键在于让幼儿不再处于被动的状态,而是将幼儿作为课堂的主体,通过传输式的教学来帮助幼儿接受知识,并且主动的学习知识,进而积极地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此种学习方式的有效进行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幼儿自主探究意识以及创新意识的形成。

二、幼儿园科学探究性游戏文化建设的影响

文化是整个学校的内涵所在,好的教学文化可有效地促使幼儿自我精神的形成,更是学校灵魂的延续,所以,加强幼儿园科学探究性游戏文化的建设是非常有必要的。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而对幼儿园幼儿的培养可很好的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幼儿园的幼儿正处于启蒙阶段,思想意识观念尚未形成,此时对其进行科学性的教育可帮助其形成正确的科学观以及价值观,进而提升幼儿的综合素质以及科学文化素养,为祖国的发展做贡献。

三、幼儿园科学探究性游戏文化建设的策略

加强幼儿园科学探究性游戏文化的建设至关重要,不但关乎着未来经济社会的发展,还关乎着对科学化人才的培养,所以,幼儿园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的转变教学方法,通过科学化的游戏文化来满足幼儿的需求以及教学活动的需求,进而促进幼儿全面的发展。

(1)加强幼儿园硬件设施的建设力度。硬件设施的建设对科学探究性游戏文化的建设有重要的意义,所以教育部门应该加强对幼儿园硬件设施的建设,为教师配置电脑以及相关的设备,便于教师查阅资料,为游戏文化的建设做准备。此外,还应该注重对相关理论图书的添置,为科学探究性游戏文化的建设提供更多的研究资料。

(2)制定复合科学探究性游戏文化建设的制度。合理有效的制度是促进科学探究性游戏文化建设的重要保障,加强对学习制度以及交流制度的建设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游戏文化建设的顺利进行。还可以通过科研指导的方式邀请相关的专家定期的进行指导工作,对教师进行培训,组织教师到其他学校参观学习,交流经验,并将其先进的教学经验与自身存在的问题相结合,以此来促进游戏文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3)加强科学文化与社会教育的结合。社会教育与科学文化之间紧密关联,对科学文化以及社会教育进行结合可有效地促进游戏文化的建设,对培养科学性的人才也有一定的作用。将二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一定程度上凸显出幼儿园文化的特色,有利于加强科学探究性游戏文化的建设。

综上所述,对幼儿园科学探究性游戏文化的建设可将幼儿园的特色充分的展现出来,可提升幼儿园的知名度,实现资源的整合。另外,通过建设幼儿园科学探究性游戏文化还可以提高幼师的整体素质以及专业水平,努力建设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为培养综合素质较高的科学性人才做贡献。建设幼儿园科学探究性游戏文化还可以提高幼儿学习的主动性,提升幼儿的团队协作意识以及学习的信心、兴趣,进而帮助幼儿园的幼儿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及科学观,提升幼儿园幼儿的整体素养。

参考文献:

[1]金晓筠.幼儿园摇篮文化建设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13,09:67-69.

[2]雷芳.当前民办幼儿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学前教育研究,2015,06:17-21.

篇6

关键词:专业;建设;教学;课程;技能;岗位

我国室内设计行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对生活品质提高的追求而快速发展壮大,许多高职院校顺应这一潮流纷纷开设了室内设计专业,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专业教学市场。但由于院校自身的教育背景、师资储备、发展规划及所处地域不同等原因,会使其专业教学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直接影响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进而影响其毕业后的职业生涯。

1 专业建设

1.1 教学依托

室内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空间设计、家具设计、室内陈设、软装设计等多方面内容,涉及建筑工程、室内工程、家具制作、绿化、纺织等多个行业,牵扯面广。而三年制高职学生在校时间基本为二年半,不可能将室内设计所涉行业学习得面面俱到,必须要有所侧重。基于这样的认识,高职室内设计专业的教育应以室内空间设计为基础,依据设计、施工的工作过程设置课程内容。但是目前除建筑院校外,其他办有室内设计专业的院校都做不到这一点,反而由于受到原有学科的影响,致使在教学计划制定、课程设置、训练内容等方面偏向学校原有教学背景,忽略市场要求,从而与实践环节出现偏差,影响到学科进一步的发展。

1.2 师资队伍

目前许多办有室内设计专业的院校都面临着专业教师不足、教师专业知识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而且在短期内这个问题还无法得到解决。这是由于一方面,设计市场具有更大的经济诱惑、更广的发展空间,致使许多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教师难以安心长期从事教学工作;另一方面,年轻专业教师缺乏实践经验,没有经过设计公司或施工现场的锻炼,只是从学校到学校,从课本到课本。教学过程中无法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内容有效衔接,教学效果不理想。

1.3 教材建设与教学设备问题

目前出版的室内设计方面的教材虽然不少,但能真正适用于高职教育的则不多。基于工作过程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可以有效指导实践训练的系统教材就更是难觅踪迹。

大多数高职院校是由原来的中专学校扩充而来,原有的教学设备普遍不足。而且许多院校室内设计专业长期对教学实践重视不够,只重视艺术美学方面的教学。随着新材料、新模式以及各种技术手段、表现手法的运用,市场逐步对室内专业的学生提出对设备、工具运用能力的要求。因此,无论从教学需求还是市场需求来说,教学设备的完善及配套都是不如忽视的问题。

2 课程体系

2.1 公共课无专业偏重

根据我国目前的招生制度与录取方式,高职院校的学生是未达到三本院校录取线的学生,高考成绩普遍不高,文化课基础差。无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都说明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式、方法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他们对文化知识的学习带有惯性的抵触,天然地会认为自己学不会,学不好。而职业院校的公共课由于教学规定、教师专业的局限性,使公共课内容基本一样,与专业联系不紧密,不能充分体现专业特点。学生对学习的畏惧心理,以及对所学内容目的性的不确定,使公共课达不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2.2 基础课不体现技能训练

室内设计专业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美术基础,但由于招生环境的影响,入校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对美术类基础课的接受能力不一。而目前大多高职院校美术类基础课的授课方式和内容,仍然仿照美术院校的方式从基础素描、色彩进行训练。但是造型与色彩应用能力是需要长期训练的,以高职学生的在校时间及课程学时是无法达到所需的能力,而且美学素养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培养出来的。这样的基础课与专业联系不紧密,对后期专业技能的培养不能有明确的帮助,还挤占原本就不多的课时,使专业课的课时捉襟见肘,导致学生专业训练时间不够,影响其专业能力。

2.3 专业课程设置问题

室内设计专业是对建筑空间进行的二次设计,以满足业主对空间使用的要求为目标,涉及造型、材料、人文、资金等多方面的因素,是一项复杂的、服务于具体客户的系统工程。因此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上遵循实用性、市场化的原则,以行业通行的要求对课程内容进行调整,以岗位技能的要求整合相关课程,建立以基本职业素养为基础,以熟练技能操作为核心的、反映高职教育特性的课程体系,但目前许多院校专业课程的设置不尽如人意。

室内设计专业的主干课程虽为设计课,但与其他辅助课程缺乏相互支撑、相互对应的课程构架体系,各课程知识点与技能训练相对孤立。设计课偏重设计与表现,对材料应用、施工细节等联系较少。而其他课程也只讲与本课有关的知识,知识与技能如何对接,与设计如何联系运用考虑则不多,更无法形成对设计项目的有效支撑,不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一项完整的技能,与今后的工作产生脱节。

3 教学理念更新问题

3.1 课程与技能对接问题

现实工作岗位对能力的要求不是某一门课程可以涵盖的,而是多门课程的综合应用。但很多院校专业课程在讲授时还停留在知识传授上,过分在意知识的系统性,而忽视其应培养的专业技能,以及与其他课程的连接融合。授课方式与内容缺乏对综合能力的统筹,而学生又往往因文化课基础薄弱,缺乏对相关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这样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只知本课程的知识内容,学到的是一个个知识点,而非具有实际意义的专业技能,不知其在专业训练中的作用及运用方式。片面的知识使学生无法了解专业课的相互关系、顺序,造成学生对整个专业构架没有一个清晰的理解。

3.2 技能与岗位的对接问题

室内设计市场无论是设计思潮还是新材料、新技术的发展都很迅速,而我们的课程内容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一贯制。教学过程中由于对市场现有岗位不熟悉,也由于课程设置的问题,无法针对某一岗位的要求培训学生,使学生在工作中觉得学校学的知识没有用,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就业率,对学校的声誉也会造成不必要的影响。

总而言之,室内设计是一个市场化程度非常高的行业,室内设计技术专业的教学必须依托市场需求,本着为行业企业提供适应型人才的思路,才能保证学生的就业状况良好,进而促进招生情况,形成招生――毕业――就业――招生的良性循环。但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的教学存在着诸多问题,影响着学生、教师、学校及社会。我们希望通过对自己多年教学经验的总结和梳理,借鉴新的理论、新的教学方式来研究探讨更趋于合理的、更能适应社会需求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人文教育 人文课程体系

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越来越受重视。培养高素质的技工是高职院校的主要教学目标,但随着教育国际化、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日趋明显,高职院校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这使得有些高职院校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难免受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过于重视专业技能的培养而轻视学生品德的教育。本文就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在人文课程设置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途径,为构建具有高职院校特色的人文课程体系,培养全面发展、一专多能的高级技工提供有效的借鉴和参考。

一、人文教育的必要性

2011年6月8日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以“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系统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为主题的高等职业教育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战略研讨班的讲话中指出:“高等职业教育要坚持育人为本,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现代企业优秀文化理念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强化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养。”同时他还指出,未来的职业教育要“由注重规模扩大,向强化内涵、提高质量转变,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着力提升支撑国家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能力”。

由此可见,未来的职业教育发展趋势必然会把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摆在一个重要的位置。如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重视人文教育,完善人文课程体系无疑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那么“人文”的具体内涵是什么呢?

“人文”一词由来已久。宋代学者程颐在《伊川易传》中对其作了解释:“天文,天之理也;人文,人之道也。天文,谓日月星辰之错列,寒暑阴阳之代表,观其运行,以察四时之速改也。人文,人理之伦序,观人文以教化天下,天下成其礼俗,乃圣人用愤之道也。”由此可见,“人文”学科的含义是相当丰富的,它涵盖人类学、地理学、经济学、历史学、法学、心理学、政治学和社会学等方面的内容。

近几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实行弹性制教学和学分制教育,使得人文教育在高校中引起广泛的关注,得到普遍的认同。一些高职院校高度重视人文教育,并将其作为实施全面素质教育、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不懈的努力,取得了不少成效。但我们也要看到,人文教育在高职院校中尚处在起步阶段,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缺陷和不足,这些缺陷和不足的重要体现之一就是在人文课程体系的设置上。

二、当前高职院校人文课程教学的基本情况及问题的成因

1.高职生生源质量偏低,对人文课程普遍兴趣不高。

目前国内高职院校的生源质量普遍偏低,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来就不高,再加上大多数学生认为来学校学习只要学好专业、学好技能就足够了。这往往导致学生对人文课程普遍比较排斥,即使选修了某些人文课程也大多是从功利主义出发,为了完成学分“不得已而为之”。学生的学习目的性不强、盲目性较大,这间接地导致人文课程教学质量不高,教师的教学积极性较低。

2.人文课程设置缺乏科学性。

受“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等思想的影响,高职院校在引进人才时大多数考虑的是专业课教师,基础课教师基本不在计划之类。这就直接导致高职院校人文基础课的教师严重不足,难以按照社会对人才的要求、高职人才的培养目标及学生自我发展的实际需要来开设人文课程,只根据本校现有教师的能力和意愿,适当借鉴其他学校的经验和做法开设课程。这就使得人文课程体系不够完善,缺乏科学性。以我院为例,《影视文学欣赏》、《法律与生活》、《公共关系》等少数几门选修课程开设情况较好,学生比较感兴趣,每学期基本上都有500―600人选修。由于缺乏相应师资,艺术、历史学、哲学方面的人文选修课程无法开出,限制了学生选课的范围和积极性。

3.人文课程教学管理不规范,考核评价体系不健全。

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学院对人文课程课不够重视,严重压缩课时。大多数高职院校并没有按照教学计划的有关规定开设人文类课程。在投入的经费、课时、师资力量等方面都严重不足。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修课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明确规定开设时间共计一年,其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每周2学时,《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每周4学时。为加强专业课,很多高职院校人为地将其缩减为每周仅为2学时,而且大多数是大班教学。选修课如《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省情教育》等基本没有开设。第二,教师对学生的考核不规范。由于大多数人文课程是大班制教学,通常一个班有100人左右,再加上课时的压缩,教师的教学任务比较繁重,势必会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管理不严格。对学生成绩的评定往往又会过多地停留在卷面成绩上,无法真正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三、完善高职院校人文课程的设置及教学改革的策略

1.加强人文课程教学与专业教学相融合。

首先,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教学,不搞一刀切,可以试行分专业教学。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可在案例分析、课堂讨论等教学环节上适当结合学生的专业特色和专业需求来进行。其次,在开设专业课的同时还要适当开设相应的专业文化课,以提高学生的专业内涵。如我院汽车类专业就开设了汽车文化课程,对提高学生的专业内涵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建立科学的人文课程体系。

人文课程一般可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大类。我们认为要建立科学的人文课程体系就应当从以下两方面考虑:首先,加强必修课教学。必修课程对完善学生品格、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高职院校应当摒弃“功利主义”思想,严格按照教育部的有关规定,加强人文类必修课教学。其次,完善选修课体系。选修课对扩大学生知识面,培养想象力、感悟力和创造力,增强时代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起着重要作用。我们认为应当根据各校现有的教师资源和教学资源并结合地域特色、学院特色和专业特色开设实用的、高质量的、全方位的人文选修课。(见下表)

3.完善人文课程考核评价体系。

考核评价机制的有效建立对于提高人文基础课学科教学质量,提高学科品位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以我院为例,我院近期对人文课程考试考核方式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考试成绩由两大块组成,即卷面成绩和平时成绩,比例分别为40%、60%。其中平时成绩又包含了平时作业、出勤、课堂表现、社会实践等环节。当然,这种评价体系是否已经非常完善还有待检验。

4.开发优质的人文素质教育校内读本。

开发优质的人文素质教育校内读本,做到每位师生人手一本,能够更好地结合各学院的地域特色、学院特色和专业特色,体现各学院的办学特色和办学理念,培养出真正意义上的专业特色人才。

总之,素质教育和专业教育并不是相互矛盾、相互排斥的,它们可以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完善高职院校人文课程体系设置,能够在高职院校形成“人人学科学、人人讲人文”的良好氛围,既有利于提高高职院校的竞争力,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子健主编.综合人文学科课程设计、教学与实施[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康乐林.我院人文课程设置及教学亟待改革[J].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

[3]李云恒.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2).

[4]叶方石.高职院校人文选修课程开设现状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1,(8).

[5]唐志红.浅析高职院校人文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J].延边党校学报,2009,(6).

[6]梁胜,龚文斌.司法警官高职院校人文课程研究[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1,(2).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西省教育厅教改课题“高职院校人文科学课程体系构建的研究”(JXJG-09-39-6)。

篇8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二本院校;课程体系;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6)02-0022-04

一、高校课程体系设计的内容

课程体系是高校教学体系的核心构成要素。“课程设置指一定学校选定的各类各种课程的设立和安排,是一定学校培养目标在一定学校的课程计划中的集中体现。”[1]我国高校扩招过程中,尽管专业设置和专业课程设置都与劳动力市场需求存在错位与脱节,但是最主要的问题是专业课程设置与劳动力市场需要脱节[2]。因此,完善课程体系是高校提高办学质量的重要方面。

高校课程体系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1)课程面向的劳动力市场类型与层次定位,回答“培养的毕业生去哪里工作,满足劳动力市场何种需要”的问题。(2)总课时与毕业学分要求为多少,课时在各学年和各学期内部如何分配,课程之间时间先后如何安排?回答“学生在校期间学习任务如何安排”问题。(3)课程分类与结构,回答“课程满足劳动力市场对毕业生的何种知识技能与思维素质具体要求”的问题。(4)专业课程如何具体开设,回答“学生在校期间具体学什么”的问题。(5)教学过程管理、教学效果评估与考核。本文主要讨论前三点内容,部分涉及第四点部分内容。

截至2014年初,全国有428所高校开设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同时由于人口红利逐步消失、员工离职现象加剧、员工维权意识增强等原因,用人单位、劳动力市场对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更高要求。笔者2013年起负责所在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本科课程体系制定,注意到一些典型问题,本文拟进行初步总结与思考。

二、课程体系与劳动力市场类型和层次的合理匹配

目前中国高校办学层次大致分六个层次:985高校、211高校、省属重点(俗称“老二本”,基本上为1999年扩招之前即举办本科的高校)、2000年后由专科升格的“新二本”、独立学院(三本)、高职高专。“老二本”、“新二本”、三本虽然都是本科院校,但“老二本”大多是省属重点高校,有一定规模的研究生教育(每年招收数百人甚至上千人),而“新二本”、三本研究生教育基本为零或规模很小,因此“老二本”不宜与“新二本”、三本混在一起讨论,但“老二本”、“新二本”在课程体系设计方面存在若干共性问题,本文不作进一步区分。

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二本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大部分本科毕业生主要就业去向是到所在省份和周边区域中小企业从事基层与中层工作,这就要求课程设置以及教学内容不能过于理论化和学术研究导向,实践教学课时比例应保持必要程度,课程教学内容应满足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不能过多以跨国公司和大型企业资料作为案例进行教学等。

三、课程总课时的设定

二本高校总课时偏多是一个老问题,早在1998年教育部就提出适当压缩课时。一本院校总课时显著低于二本院校,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而言,武汉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140学分左右、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144学分,该校1学分17课时,合计2380课时。笔者所在高校1学分16课时,2012级人力资源管理专业195学分,合计3120课时,2014年下降到184学分,合计2944课时,甚至仍然高出部分东部同类高校,如温州大学商学院2011级本科专业168学分(合计2688课时)。

本文认为,若按照每周教学5个半天,一个半天上4节课,剩余半天学生消化理解以及做作业等假设进行计算,一周20节课,一个学期20周,扣除考试周,一个学期19周,课时为19×20=380节课,按照16课时一个学分计算为23.75学分。按照大学6.5个学期计算(大四视为0.5个学期),大学四年要求154学分。以此类推,每周上课5.5个半天学分为170学分,每周上课6个半天为185学分。也就是说,按照16课时1学分计算,本科学分在150―185之间比较合理。一本高校可以考虑150―160学分,二本高校可以考虑170―185学分。

四、各学期课程与课时的均衡安排

大一、大二课时不宜过少,进大学后一部分学生出现放松放纵心态与行为,需要以适当强度的课时课程来进行抑制、引导。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课应集中在大二第二学期、大三第一学期开设。

大三第二学期课程应略少于大三第一学期,因大三第二学期学生要为求职、考研、考公务员、申请出国或者创业等做准备。大三第二学期应侧重安排整合大二第二学期、大三第一学期开设课程知识的综合性课程,比如“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英语”、“管理咨询”、“创业管理”等。

特别是大四课程如何安排比较合理?[4]有文献指出,大四学生面临求职、考研、申请出国等压力,而保研成功、工作已定的学生则开始实习、准备毕业论文,故大四学生上课积极性普遍不高[3]。本文建议大四第一学期开设2―3门课比较合理。且尽量提高课程与毕业年的相关度,求职、就业指导相关课程可以安排在大四。授课时间建议安排周一、周二或者周四、周五,安排在周末更好。如此安排,2―3门课通常课时大约在100课时左右,一天早中晚可安排11节课,则连续两天22课时,4―5周也就是一个月左右即可结课,最晚10月份上旬结课。学生每周有五天的完整自主安排时间,10月上旬所有课程结束后可以有三个月的完整自主安排时间,能够大大消除大四上课与学生求职、考研、实习之间的矛盾。

五、课程类型与课时比例:通用课程、通识课程、专业课程与政府规定课程

课程分类角度很多,但首先应体现课程与人才培养之间的内在联系。结合我国国情,本文认为二本院校本科课程可以分为四大类:通用课程、通识课程、专业课程、政府规定课程。

第一是通用课程(General Purpose Curriculum),旨在传授跨职业与跨领域,迁移度大、学习周期较长、学习难度较大、学生难以独立或者毕业后难以抽出足够成块时间学习的知识与技能,通用课程强调“用”。在职业变动次数增加的无边界职业生涯时代,要授人以渔,向学生传授满足跨职业要求的知识、技能、思维方式,提高学生高等教育投资回报率。

加拿大社区学院联合会(The Committee of the Association of Canadian Community Colleges)提出基本就业技能(Essential Employability Skills)概念,指 “无关学生学科或专业,在工作、日常生活和终身学习方面发挥关键性作用的知识与技能”。加拿大安大略省高等教育与职业培训厅(Ontario Ministry of Training,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要求安大略省管辖所有高校毕业生必须通过基本就业技能考核方能毕业,基本就业技能具体内容如下。

表1 加拿大社区学院联合会高校毕业生基本就业技能的分类及要求

本文认为二本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应设置的通用课程有:管理沟通(管理技能)、心理与健康教育、职业规划、汉语水平、英语(学习程度与学生专业和就业层次相匹配)、定量分析、信息技术(主要是信息技术概论、办公软件与通用编程)等。

汉语水平与定量分析课程需要单独讨论。笔者在2015级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设置调研中,很大一部分用人单位指出毕业生的汉语水平需要提升。华中科大要求学生参加中国语文水平达标测试,学生未达标不获学位,值得借鉴。定量分析课程方面,国内二本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均开设微积分课程,一些二本院校甚至达到160多课时,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实际工作中使用统计学的场合远多于使用微积分,微积分应压缩到64―80课时为宜。

第二大类是通识教育课程(多种译法如博雅教育、自由教育、普通教育等),与通用课程强调“用”不同,通识课程强调“识”。“通识教育”内涵因不同时代、不同讨论者而有所不同,通识教育长期以人文学科为核心,关注文化多样性、人文经典原著学习、道德与价值观等主题[4]。但是,由于科技在人类文明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美国人文社会科学促进会1984年发表《挽救我们的精神遗产――高等教育人文社会学科报告》、美国高等教育协会1985年发表《大学课程的融合》、1988年发表《通识教育的新生命力》,不再强调人文学科应该在通识教育中占据主导地位的传统观点,而是主张人文学科与科学技术互补[5]。

第三大类是专业课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两大设置原则是:(1)充分体现事务性人事管理向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转移的趋势。IT技术不断发展,事务性工作不断减少,人力资源管理需要发挥组织内部管理顾问与变革推动者角色,着眼于从全局着眼,预见性地解决组织管理中与人有关的问题,需要开设企业经营各模块方面课程如运作管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以及管理咨询等课程[6]。(2)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边缘、交叉学科[7],主要的一级支撑学科有管理、经济、法律、心理学,多学科性要在课程设置中充分体现。

第四大类课程是政府规定课程,主要包括政治课程(俗称“两课”)、教育部和各省教育厅规定课程、公共英语等。

二本院校课程课时分配目前存在的弊端是:(1)通用课程开设数量与课时不足。(2)一部分通识教育课程存在娱乐化倾向,课程深度不够,开课价值不大,如广州某大学开设生死课教写遗书、立遗嘱。(3)政府规定课程课时太多,导致专业课时被过多占用。(4)公共外语课时太多。笔者认为通用课程、通识课程、专业课程、政府规定课程四大类课程之间课时比例以20%:20%:50%:10%为佳。

六、优化规定课程课时与教学方式

目前我国高校政府规定课程课时过多,以桂林某高校管理类专业课程为例,思想政治理论课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3学分,16课时1学分)、基本原理(3学分)、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6学分)、中国近代史纲要(2学分)、形势与政策(2学分)。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文件,各专业在第一学期开设大学计算机基础,理论教学1.5学分、上机1.5学分,根据教育部《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教高[2007]7号)就业指导课程2.5学分,根据教育部《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的通知(教高厅[2012]4号)要求创业课程不低于2学分。广西教育厅《关于在全区高等学校开设安全教育课的通知》(桂教安[2011]14号)文件要求开设《大学生安全教育》(1.5学分),再加上公共英语课时,高达40.5学分,占到该校2014级管理类专业总课时的21%之多;专业课反而课时被压缩。

多年来不乏高校教师、学者和社会舆论呼吁压缩政府课程学时、压缩调整公共英语课时,早在1998年就有人指出公共英语“四年不断线”纯属浪费多数学生时间,非英语专业要培养的是有较强外语能力的专业人才,而不是培养有一定专业知识的外语人才[8]。对于扩招后的二本院校尤其如此,但直到2012年仍然有二本院校在提“四年不断线”。执政地位以执政实绩为充分条件,与“两课”关系很小。此外,中外合作大学不上“两课”,享受超国民待遇,于法于理无据。

基本对策:(1)“两课”调整需要高层决策,短期内无法压缩,可以采用增加社会实践、强化经典著作阅读(如美国杜克大学教授Michael Hardt讲授原理即以原著阅读为主[9],而我国高校理论课程罕见原著阅读)、讲座等方式,减少传统课堂讲授课时。河海大学大禹学院水文水资源工程方向2011年培养方案中“两课”课堂讲授只有10个学分,其余课时采用社会实践形式完成。(2)国内一些高校已压缩公共英语课时,如湖北省教育厅2014年公布的“转型发展试点应用型本科高校”名单中的武汉工程科技学院将公共英语以前每学期50个课时压缩一半。(3)计算机今天已经非常普及,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完全可以自学、教师集中辅导答疑、考试考核即可,不必进行专门的课堂理论讲授。

七、操作性较强的课程采用“翻转课程”方式开课

翻转课堂(Inverted Classroom或Flipped Classroom)的一般操作步骤是:教师设计学习材料,学生课下自主学习,课堂大部分时间不是讲解知识,而是给出学习重难点、讨论题目,安排进度,组织学生展示学习体会、答疑解惑、总结点评等。翻转课堂大大减少了传统课堂讲解时间,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给优秀学生更大的学习自由度。教师有更多时间专注于难度较大课程的教学准备,可以对学生提交的作业、练习等做出更多修改与反馈,更好地平衡教师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工作与生活关系。需要强调的是,翻转课堂要求教师教学设计思维、教学理念与时俱进,特别是教师工作重心要从讲解知识转移到反馈答疑环节,否则课时减少,学生自主学习也因为自律性不足、教师反馈不足而减少,从而导致教学质量下降。

一般认为,翻转课堂始于2000年美国迈阿密大学教师Maureen Lage、Glenn Platt等撰文介绍其在《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中采用翻转课堂的积极成效[10]。实际上,我国早有类似教学方法,只不过名称不同以及出现在基础教育领域,知名度没有美国类似实践高。1998年山东杜郎口中学教学模式中的“高效课堂”实际上就是“翻转课堂”。在具体实现方式上,与强调互联网在线课程与IT技术支撑的美国翻转课堂不同,杜郎口教学模式使用传统的纸张课本和习题册。

对于一些课堂讲解必要性不大的文字性课程应积极采用翻转课堂进行教学。“管理思想史”“商务礼仪”“中外人事制度”等课程有必要开设,但没必要进行三四十个课时的课堂讲授,此类课程往往存在照本宣科、学生提出“书上都有、都看得懂”的尴尬。“计算机基础”、部分通识教育课程也可以采取翻转课堂方式开课,如2015年笔者所在高校的本科计划修订方案中首次出现十多门网络课程,如浙江大学开发的“物理与人类文明”网络课程等。

八、实践性教学课时比例的确定

实践训练与理论讲授是对举概念,从学习方式角度对课程进行分类,通用课程等是从学习内容角度分类。理论讲授的主要形式是教师在教室中向学生讲解、传授知识,而实践训练则采用各种形式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实践训练形式主要包括实验、课程设计、学期论文、学期读书报告、学年论文、专题讲座、学科竞赛、实习(又分为参观学习、定点实习、顶岗实习)以及各种社会实践等。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通知》(教高厅[2011]2号)将实践教学范围定义为实验教学、实习实训、社会实践、毕业设计(论文)与综合训练四大类,要求人文社会科类专业实践教学占总课时不低于20%。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2]1号)要求,高校确保实践内容占总课时比例人文社会科学类本科专业不少于15%,理工农医类本科专业不少于25%,高职高专类专业不少于50%。2012年华中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实践教学课时就达到25%。河海大学大禹学院2012年本科培养方案的实践教学主要包括教学实验、技能训练、工程训练、科研训练、社会实践与创新训练等模块、课外参加学科竞赛和科技、文体等活动中取得的成果,合占总课时的28.6%[11]。湖北省教育厅2014年批准11所本科高校向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要求实践教学课时比例达到总课时30%以上。

基于上述资料,由于各校与各专业办学情况有所不同,适当考虑前瞻性,目前看二本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课时占总课时25%―30%之间比较合适。

九、课程设置调整阻力的消解策略

课程体系设计不可避免地涉及课程设置调整,主要包括压缩课时、增加课时、取消课程、增加课程等四种情况。笔者2013年修订本科计划时遇到的典型情况是个别教师坚持自身讲授的课程很重要、内容多,不能压缩课时,背后的利益原因是教师工作量合格要求一定,压缩课时该教师就需要上新课,备新课,自然不愿意。实际上,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多数课程文字性较强,教师少讲精讲,32―40节课时已足够。压缩课时阻力如此,取消课程设置则阻力更大,这是高校长期普遍存在“因人设课”现象的一大原因。

针对上述问题的可行对策是:(1)第一次讲授某门课程(不管该门课程是否第一次开设)的教师,教学效果评价合格,则工作量计算增加新上课系数。(2)课程设置尽量以用人单位调查反馈信息为客观依据。 通过校企合作关系、私人推荐等方式在全国选定多个区域按比例选择国有企业、私营企业、民营企业和事业单位等得出用人单位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重要程度的评价排序[12]。有如此用人单位反馈信息,各种反对调整课程、课时的借口和理由自然少很多。笔者尤其建议教育部或者各省教育厅应牵头组织类似调查,调查结果比教师和高校层面组织的调查更全面可靠,更有权威性和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廖哲勋,田慧生.课程新论[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283.

[2]罗丹.规模扩张以来高校专业结构变化研究[D].厦门:

厦门大学,2008.

[3]王之月.大四课程如何规划才更合理[N].中国教育报,

2013-12-17.

[4]宋晓平,梅红.Liberal Education、General Education

以及素质教育――当今美国大学的教育理念与教育创

新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0,(1).

[5]张红霞.美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的演变及其启示[J].清

华大学教育研究,2003,(1).

[6]王凌峰,王朝举.浅议地方本科院校人力资源管理本科

课程设置[J].现代企业教育,2012,(2).

[7][美]理查德・埃尔伍德;王晓晖译.人力资源管理开发

[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74.

[8]范谊.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改革的框架构想[J].外语与外

语教学,1998,(7).

[9]林书友.美国学者迈克尔・哈特的“原理”教

学大纲[EB/OL].2015-05-12.

[10]MJ Lage,GJ Platt,M Treglia.Inverting the clas-

sroom:A gateway to creating an inclusive lear-

ning environment[J].The Journal of Economic

Education,2000,(1).

[11]钱恂熊.深化实践教学改革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河

海大学不断加强和改革实践育人工作之一[EB/OL].

2012-07-16.

篇9

关键词:游客教育;客栈游客;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0-0087-03

游客教育“Visitor education”主要针对旅游目的地的游客,是指通过一定的方式向游客传送低影响技术知识等信息,改变游客行为,减少旅游活动对资源的影响的一种措施[1]。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新发展,它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2]。对游客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有环境责任感的游客,提高游客的旅游素质及生态意识水平,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

云南省有九大高原湖泊,在二次旅游创业中,围绕高原湖泊流域开展的休闲度假旅游是其中一个重点。而高原湖泊流域休闲度假旅游中最具代表性的当数特色客栈休闲体验游。日益增加的客栈及其客人,在促进旅游业发展的同时,也给流域生态环境的保护带来极大挑战。因此,建立高原湖泊流域客栈游客生态文明教育体系,加强对入住客栈游客的教育,提高其生态文明意识,减少旅游活动对流域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是新时期保护高原湖泊,促进当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文章以洱海流域为主要研究基地,力图通过对洱海流域客栈游客生态文明教育的研究,找到一条保护高原湖泊流域生态环境的新途径。

一、洱海流域客栈游客生态文明教育现状

1.洱海流域客栈发展状况。洱海是云南省九大内陆高原湖泊之一,是著名的大理苍洱风景名胜区的核心景区,是“全国城市近郊保护得最好的湖泊之一”。但是洱海水质依然面临着极大威胁。在针对洱海污染源的调研中,有25%的被调查者认为旅游活动及旅游项目的开发是当前洱海的最大污染源[3]。而在洱海流域的旅游开发中,客栈旅游是近年来发展最快的。截止到2013年底,洱海流域已有1500多家客栈,并且还有部分在积极建设过程中。在双廊古镇,客栈日平均入住率为95%,游客平均停留天数为10天左右,远远超过大理市统计平均每位游客停留1.3天的时间。2011年,洱海流域客栈共接待游客100万人次,日接待约3000人。这意味着客栈游客在洱海流域开展的旅游行为对洱海的影响要更大。

2.洱海流域客栈游客生态文明教育现状。课题组通过实地考察、访谈及网络搜索等方式,对洱海流域地区针对客栈游客的生态文明教育现状进行了研究。

当前,针对客栈游客进行的生态文明教育基本还处于空白状态。在旅游管理机构设置方面,没有专门的游客教育和管理机构。2012年,大理州成立了云南省首家旅游发展委员会,之后组建了导游服务公司、集散中心等,从各个方面加强对大理旅游业的管理和引导,但并没有成立关于游客教育与管理的部门。旅游委下设的“培训教育科”的工作内容并没有涉及游客教育。在洱海保护局、大理市旅游局、大理州环保局等的政府网站上,都没有出现对游客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2012年完成的《高原湖泊流域客栈经营服务规范》中,并没有就“游客教育”内容做出要求。在一年一度的导游年检及培训中,也没有出现关于游客教育的课程。在《大理州“十二五”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及《大理滇西中心城市总体规划》中输入“游客教育”和“游客生态文明教育”进行查找,查找结果为零。客栈协会至今没有举办过关于对客栈游客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活动。在经营过程中,多数客栈业主对游客的破坏行为并不过问,也不加以干涉。只有少部分客栈内部粘贴有绿色宣传标语。

洱海流域随处可见“洱海清,大理兴”,“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洱海”等的宣传标语,在一定程度上对游客起到了教育作用,但是由于没有针对性,教育效果非常有限。在针对客栈游客生态意识的调查中,游客对洱海生态环境的基本情况及基础知识不够了解,对哪些垃圾可回收,哪些垃圾不可回收尚不清晰,对生态行动的践行度不高,对环境保护承担责任的意识很弱。

因此,应当尽快建立洱海流域客栈游客生态文明教育体系,针对入住客栈的游客开展有效的教育,提高游客的生态文明意识,开展负责任的旅游行为,减少对洱海流域生态系统的破坏。

二、洱海流域客栈游客生态文明教育体系建设建议

鉴于当前洱海流域客栈数量的快速增长及洱海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迫切需要,结合客栈游客的特点,洱海流域客栈游客生态文明教育体系的建立应如下述。

1.教育目标体系。参考布鲁姆教育目标的分类,洱海流域客栈游客生态文明教育应达到以下目标。

通过生态文明教育,客栈游客应该了解关于洱海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理解开展洱海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提高生态文明意识,养成负责任旅游价值观,自觉遵守洱海环境保护的规章制度,主动参与环保活动并进行宣传,开展低碳旅游活动。

2.教育内容体系。内容的设置要以能够达到目标为原则。开展洱海流域客栈游客生态文明教育应包括以下内容。

(1)“负责任的旅游”价值观的教育。游客的价值观对其旅游行为有较大影响。有什么样的旅游观,就会形成什么样的旅游行为。“负责任的旅游”是一种新型旅游观,是世界旅游组织在20世纪60年代首次提出的。其核心是强调游客在旅游过程中“对目的地旅游资源与环境负责,对当地居民与文化负责,对目的地发展与形象负责,对其他游客负责”[4]。开展“负责任的旅游”价值观的教育,让客栈游客改变传统只重个人享受,认为目的地的环境、文化、发展等与自己无关的理念,以负责的心态开展旅游活动,从而有意识地减少一些不文明的旅游行为。

(2)洱海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知识的教育。开展游客教育,不仅要让游客建立“负责任旅游”的价值观,还应让游客了解洱海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一些基础知识。具体为:洱海流域基本情况的教育,包括洱海成因、构造,洱海流域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及开展洱海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迫切性等的教育。

(3)游客不文明行为的教育。针对游客已经出现或有可能出现的一些不文明行为,对游客进行教育劝说,例如,不能乱丢垃圾,不要购买用受保护的野生动植物制作的餐饮制品、纪念品等;在客栈内部不大声喧哗、浪费水,在不更换房间的时候,不需要每天更换床上用品、低值易耗品等,提倡“绿色消费”。不能下洱海钓鱼、游泳、捕杀珍稀鸟类等。

(4)洱海流域少数民族风俗及基本礼仪的教育。洱海流域居住着汉族、白族、回族等多个民族,而又以白族为主。多年的旅游发展,已经让当地居民对游客的到来习以为常,但是游客的一些不文明行为依然会引起当地人的反感。由于客栈大多由民居改建而成,游客与当地居民接触的机会较多,游客需要了解当地居民的风俗及基本礼仪,学会尊重当地人的生活方式。

3.教育支持体系。教育支持体系包括政策支持、制度保障、师资构成、教育载体、服务体系[5]等几方面。

(1)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政府一直是洱海保护的主体。在客栈游客生态文明教育过程中,政府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洱海管理局、大理市环保局、林业局等相关政府部门,应充分认识到对游客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性,积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当前,我国关于游客教育的立法还没有。为了保障游客教育活动的开展,应由大理州旅游发展委员会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比如,《大理州游客教育管理条例》等,从政策上保证游客教育活动的开展;在旅游规划制定中,应有关于游客教育的内容和要求;在《客栈经营服务规范》中,应对客栈开展游客生态文明教育有明确的要求,对不符合要求的客栈给予取消经营资格或降低其级别的惩罚。

大理州旅游发展委员会在机构设置上,应成立专门的游客教育领导小组,负责管理和监控游客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施。并划拨专项教育经费进行游客教育活动的开展。

(2)师资构成及培训。教育体系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由于客栈游客的流动性特点,旅游目的地针对游客开展的生态文明教育应属于社会教育的范畴。

在客栈游客生态文明教育过程中,客栈业主应该是最合适的教育者。一方面,由于洱海流域客栈主要的吸引点便是不受污染的高原湖泊洱海,因此,洱海良好生态系统的维护对客栈经营者有直接的影响。另一方面,客栈业主是与游客接触最多的,由客栈业主对游客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效果会更好。其次是导游。当前,入住客栈的游客中,并不完全是散客,还有一部分是通过旅行社的安排入住客栈的,这部分游客与导游的接触较多。导游员在导游的过程中对游客开展生态文明教育也比较具有可操作性。负责游客教育管理的部门应定期对客栈业主和导游开展关于游客教育理论、技能及洱海流域生态知识的培训,普及生态知识,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使客栈业主们的生态意识从浅层过渡到自觉层次,在与游客接触过程中,引导和监督游客的旅游行为,维护洱海的生态系统。

此外,在客栈游客生态文明教育中,要把村镇干部发动起来。村镇干部在和客栈业主的联系中有较大优势。通过村镇干部对客栈业主进行洱海环保知识的宣传会有更好的效果。再通过客栈业主去影响游客。

在客栈游客生态文明教育中,协会也是不可忽视的力量。应该积极发挥客栈协会或科研院所的力量,利用洱海保护月或者其他时间,制作宣传展板,到客栈比较集中的地方,开展游客签名活动;到客栈内部分发宣传资料,现场讲解保护知识;在游客教育中心播放专题影片,举办专业教师讲座等方式,开展针对客栈游客的生态文明教育活动。

最后是社区居民。在针对客栈游客的生态文明教育过程中,当地群众的主要工作是以身作则,自觉遵守洱海保护条例的相关规定,用自身的实际行动去感染游客。同时,对游客的一些有损洱海生态系统的行为进行干预,以民间执法人的形式维护洱海的清澈。

(3)教育载体。教育载体可以储存、复制或传递教育信息。在客栈游客生态文明教育过程中,可使用的教育载体如下表。

(4)服务体系。在开展针对客栈游客的教育过程中,政府各级部门应做好游客教育的服务工作。可以建立专门的游客生态文明教育网站,健全游客生态文明教育的信息服务、技术咨询服务,为客栈业主、导游及游客提供充分的信息。

4.教育的评价体系。游客教育属于非常规的社会教育,游客教育的效果评价不能采取学校教育的评价方式,而应该有自己的特点。结合游客教育目标体系,可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游客在接受生态文明教育前后生态文明知识、意识、价值观的变化。另一方面,要看游客的旅游行为。可借鉴消费者行为研究的方法对游客的旅游行为进行研究。在接受生态文明教育后,游客的绿色消费行为有无增加,例如,是否自觉遵守洱海保护的一些规定,不随便向洱海里扔废弃物,对客栈内低值易耗品的消费有否降低,床单、被套的更换次数是否有所减少等。

三、结语

通过游客教育干预手段来调节游客的旅游行为,对促进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和谐稳定发展是必需且可行的。客栈游客是赴大理的旅游者中与洱海接触最密切的,其旅游行为对洱海流域生态系统的影响也是最大的。洱海流域客栈游客生态文明教育体系的建设,将提高游客生态文明教育的可操作性,教育效果会更明显。此外,对客栈游客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可为以后更大范围内游客的生态文明教育提供借鉴,是实现洱海流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保护高原湖泊流域生态环境的一种新途径。

参考文献:

[1]文首文,徐洁华.游客教育的概念、体系与意义刍议[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1):94-96.

[2]余志健.生态文明与生态文明教育[J].教育探索,2007,(3):67-70.

[3]董全亮.社会公众对政府履行洱海保护职能满意度的调查与分析[J].大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8):19-22.

篇10

【关键词】 校园安全文化 和谐校园 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4(b)-0190-01

1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

1.1 造成安全教育缺乏主动性的原因是高校校园文化定义的差异

关于安全文化和校园文化的定义还没有统一,所以针对校园安全文化各高校也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理论界模糊的定义直接导致各高校在进行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进程中,不时出现如“不一样的理解、不一样的形式、不一样的标准” 等问题。安全文化教育流于形式,没有找到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的结合点,等到出现了安全事故才有反思和处理。

1.2 多层次的高校校园安全文化内容导致评价标准无法量化性

“高校校园安全文化的内容包括安全硬件设施、安全制度、安全组织机构保障、安全文化活动、校园安全精神等,涉及物质、精神、制度等多个层面”。而因为制度层面的评价的主观性和复杂性很强,所以要用数据对它进行分析就显得相对困难。最容易衡量的是物质层面;精神层面的东西是比较难以实现的。因此我们不能说这些简单的问题都是由校园安全文化所引发的健全安全保障工作机制,建立高效法律体系保障校园安全文化发展。

2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的机遇

ISO 9001关注的焦点是如何满足顾客们日益多样化的需求,其目标管理体系是不断提高服务质量;ISO 14001的目标是企业或组织对社会的环保做出承诺,不断完善企业自身环保意识和环保水平的管理体系;GB/T28001-2001的目的是保护企业员工基本权益,不断提高职工健康和生产安全的管理体系。

在安全科学的这片新领域提出一种针对校园安全建设的教学、科研的保证和对师生的关爱是高校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最新对策。所以,依靠“三标一体” 化的指导,在对高校安全文化体系完善的要求下进行的一次探索和创新是推进高校安全文化建设的方式之一。

3 建立和完善校园安全文化管理的新机制和新理念

3.1 转变思想理念,使各级领导提高对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视度

如何处理改革发展和安全稳定的关系问题已成为学校领导需高度关注的课题,学校领导需要时刻将“安全第一”的管理理念铭记于心,把高校中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机制创造性地纳入“三标一体”化的科学管理工作中,把学校安全工作真正作为依法治校轨道和学校基础性、日常性管理工作,同步于学校的教育、科研管理等重要工作,将重点放在事前预防,杜绝事后补防。

3.2 积极高效的防控并应对危险

一是高校要将重大危险源防控纳入在学校发展战略的总体规划当中。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对于危险隐患进行监测、风险评估和方案调整,将校园危险源的风险防控纳入到学校综合治理规划当中,从拟定管理方案开始,从落实安全工作目标出发,从校园饮食安全、重大传染疾病预防、严重防控等多方面进行管理。

二是确保政策实施。高校应组建领导安全稳定工作的管理型小组和防火、防盗等专项综合治理工作的专业型小组,积极开展风险预估工作和实行安全事故问责制、风险调控责任制和安全责任事故一票否决制。

3.3 实行责任分工制,建立健全安全体系

为建立体系完备、高效健全、操作性强并与法律法规对接的内部安全管理制度,高等院校应该在法律法规的指导下,严格贯彻法治精神,积极开展有关安全文化建设方面的工作。学校应根据安全文化建设的要求,在上级领导的指导下,制定相关法律规章并予以落实。确保在完善的法制体系下建立并健全安全文化体系,形成安全文化的细则清单,使高校安全文化建设工作得到法律法规上的切实保障。学校结合“三标一体”化的科学管理体系,不断完善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管理体系。

4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研究

4.1 加强可靠硬件保障,注重安全基本建设

各种文化的产生都有其一定的经济基础,校园安全文化的产生也有其社会根源。所以,学校应加快物质基础建设,确保硬件设施和硬件环境的安全,为学生活动提供安全保障。另外,要加快校园安全文化设计的步伐,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等,是校园安全文化得到更好的贯彻。其次是加大政府对教育的支持力度,扩大教育投入,提高办学条件,为校园安全文化打下坚实的物质保障基础。提高校园的安全保障程度。

4.2 层级抓好制度建设,构建安全文化体系。

高校要努力构建安全责任网络,实行层层贯彻落实的安全责任制,在此基础上要秉承“以人为本,安全为纲”的理念,以安全文化活动为载体,建立起科学的安全评估机制,从政策的层面确保机构建立、组织实施、设备配套、宣传手段的到位,约束危险行为和不安定因素发挥作用,让全体师生形成一个安全先行的思维县官,充分调动师生对于安全的重视,让“平安校园 从我做起”的春风吹进每个人心里,通过一系列外化的行为,贯彻到日常教学和科研工作当中,构建安全的校园秩序和环境,确保学校的各项中心工作的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