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康桥赏析范文
时间:2023-04-06 10:39: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再别康桥赏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诗歌的康桥情结
康桥,即剑桥,是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1918年,徐志摩赴美留学,梦想着要做一个理想中的政治家,只可惜最后事与愿违。庆幸的是,他在这里结识了很多名人名流,并与他们有着深入的交流。1920年,徐志摩因追随大哲学家罗素而从美国来到康桥,从此开始了人生当中的第一次康桥之旅。
在这里,徐志摩逐渐安定下来,每天和老师一起交流,在康河河畔畔流连忘返,他的情感世界也变得逐渐丰富起来。尤其是在1920年的冬天,徐志摩在康桥是遇到了林徽因,,遇到了他一生当中最为重要的女人。他和她一见钟情,无法自拔。徐志摩是林徽因第一个爱上的男人。徐志摩虽已结婚,但同样是第一次爱上一个自己真正喜欢的女人。才子佳人,情定康桥,那一场风花雪月的倾城之恋,成为了康桥永久的佳话。同时,也使得因包办婚姻给徐志摩带来的痛苦和束缚变得烟消云散。
在康桥的两年,是徐志摩一生中最快乐,最为充实的日子,也是徐志摩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转折点的时期。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康桥是他人生里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那条在他心目中最美丽的康河,就像母亲河一样,给了他最美的印象,也是他写作的灵感源泉。徐志摩对康桥有种特殊的感情,有种特殊的爱。这种感情,这种爱,我们可以称之为康桥情结。这种情结对他一生所产生的影响极为深刻,对徐志摩的文学创作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在康桥,徐志摩全身心地投入自己的学习,接受着康桥文化的洗礼,还可以在与罗素、狄更斯、曼斯菲尔德等名士的交往中,汲取自己的营养,陶冶自己的情操,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同时,康桥的那绝美的风景也洗涤了徐志摩的心灵,让他的心更加贴近自然,贴近自己的灵魂。他把大自然的美,以及自己对大自然,对人生,对理想的追求融入到写作当中去,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情感丰富,语言轻灵,追求自然美,音乐美的写作风格。
徐志摩短暂的一生,一共有三次康桥之旅,第一次是求学之旅,时间最长,经历也最丰富,也是他最快乐之旅。第二次时间最短,犹如惊鸿掠影,除了写下《我所值得的康桥》之外,没有值得纪念的地方。而第三次,也就是最后一次,却是他的失意之旅,寻求安慰之旅。那时的徐志摩,经历了事业和感情的双重打击,正是人生最时的时候。这一次归来后,他便写下了这首著名的《再别康桥》,从此,直到他生命的终结,他再也没有去过康桥。再也没有见过他魂牵梦绕的地方。他挥一挥衣袖,作别了西天的云彩,作别了梦里的康桥。
二、《再别康桥》的音乐之美
徐志摩是新月诗派的重要代表。新月诗派的前身是,梁实秋,闻一多等人创设的新月社,后来因为徐志摩等一大批很有才华的青年诗人的加入,最终形成了新月诗派。新月诗派以严格的格律著称,所以又称格律诗派。在新月诗派的发展壮大过程中,闻一多在理论方面提供了较多的帮助,他曾系统地提出了新格律诗的理论,认为诗是“做”出来的,主张戴着格律的脚镣跳舞,并提出了著名的“三美”主张,即“音乐的美”(音节)、“绘画的美”(词藻)、“建筑的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1],徐志摩对闻一多的这种理论相当的推崇,并力行实践。《再别康桥》就充分的体现了“三美”主张,尤其是那齐整的节奏,优美的旋律,极富音乐美,也很有感染力。
这首诗一开篇,就连用了三个“轻轻的”,气息悠悠绵长,音节抑扬顿挫,旋律轻灵明快,充分体现了格律的特点。全诗分为七节,开头几句除了应有的变化之外,几乎没什么不同,这种重复造成了全诗的一种回环往复的韵律之美,并构成了主题的回旋。这七节诗,每节又分四行,每行两顿或三顿,不拘一格而又法度严谨,在韵格上严守二、四押韵,抑扬顿挫,朗朗上口。
再加上徐志摩很善于叠字的运用,“轻轻”“悄悄”等叠字的反复运用,增强了诗歌轻盈的节奏。就如李清照的《声声慢》一样,有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感觉。七节诗错落有致地排列,有一种独特的审美。整首诗就犹如一首美妙的小曲,极富音乐感染力。
记得曾经说过:“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徐志摩的一生就是这三个字的真实些照。他对爱的不懈追求,对自由的无限向往,对美的努力实践,在他的诗歌写作生涯中一直没有放弃。
篇2
【关键词】诗歌朗读 韵律美 情感美 意蕴美 艺术美
朗读是我们祖先明智而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有声语言,将文章中无声蕴情的文字化成有声、有色、有情的语言,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感觉,叩击他们的心弦,使其产生思想与感情的共鸣。同时,为使朗读达到更丰富、更完美的言志传神的要求,还应充分挖掘朗读中所蕴含的美学因素,以意美、情美、音美的魅力,感染学生,让学生获得美的熏陶。朗读还是培养良好的普通话语感的一个重要途径。
朗读是书面语言转变为发音规范,形象生动的有声语言的再创作活动。朗读是一种出声读书的方式,在普通话语音教学中很重要,它不仅可以提高说普通话的水平,而且还可以扩大知识面,最重要的是朗读有助于情感的传递。那么朗读教学如何进行审美追求?本人有几点粗浅的体会,主要是从诗歌朗读教学方面来谈。
诗歌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具有抒情性,重在表达人的自我内心世界和抒发对自然、社会、人生的心灵感受。朗读诗歌要披文入情、以情入声、以声传情、以情动人。诗歌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审美能力、想象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 把握感情,体现韵律美
朗读要有感情。它是在正确、流利的基础上,对诗歌有深刻理解才有可能达到的。
1.根据思想内容,确定情感基调
如《再别康桥》,写的是离愁别绪,其情感基调定在一个“愁”字上,而且,这愁,不是哀愁,不是浓愁,而是轻淡的柔愁,愁中又带有一丝对康桥美景的沉醉,带有一丝对母校眷恋的深情。只有这样,朗读时才有身临其境之感,才能做到感情自然流露。
2.根据情感的需要,掌握朗读的语速
诗歌朗读的语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如果表现的内容是欢快的、激动的或紧张的,速度要快一些;表现的内容是悲痛的、低沉的或抒情的,速度要慢一些;表现的内容是平铺直叙的,速度采取中等为宜。比如,《再别康桥》与《我爱这土地》的语速要慢一些,就容易做到有感情了。
3.根据诗歌意境,确定轻读、重读及声音的长短
诗歌的朗读,有轻有重,有音长音短,才能将诗歌情感强调出来,才能将诗歌的韵味体现出来,字词句的轻重及音长音短,要根据诗歌内容、意境来判断。如《再别康桥》:
轻轻地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地来;
我轻轻地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整节诗比较轻柔,但轻柔之中依然有强调部分。其中,最后一句可稍读重一些;而三个“轻轻”虽然属于这节诗中重点强调的部分,但根据诗歌意境来看,不能重读。那么,该怎样处理呢?我们可以这样处理:语速放缓慢,声音稍微拉长。这样,两种强调处理各有不同,一种重读,一种轻读拉长,“歌”的韵味便出来了。把握好朗读的“轻、重、缓、急”,恰当地分好“音步”,产生鲜明的节奏感,将诗歌情感强调出来,将诗歌的韵味体现出来。
4.根据语境处理诗句的停顿
诗歌朗读,有时需要正确处理好停顿,节奏自然就鲜明,诗歌才富有韵律美。有时则需根据诗歌内容和语意关系来确定,这样才能使诗歌节奏鲜明,富有韵律美。古诗有节拍停顿,现代诗也有节拍停顿。一般是“两个音节一拍或三个音节一拍”,掌握好节拍,不仅能充分展示诗歌的艺术境界,而且节奏也会悦耳动听,读来朗朗上口。
二 展开想象,激感美
诗是想象的艺术。学生必须发挥想象才能欣赏诗、朗读诗。如朗读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用舒缓的、轻柔的声音来朗读,伴着朗读学生沉浸在温柔的氛围中,情感与声音塑造的美景已紧紧交融在一起,作者的情感已引起学生的共鸣,内化为学生的情感,激发了学生的情感美。
三 理解主题,感受意蕴美
诗歌也有主题,没有主题就会黯然失神,只有了解了主题,文字才可能潜入读者的心灵,才有可能变为读者自己要说的话。只有认真领会,准确把握诗歌的精神实质,然后诉之于声,那么声音发出时所负载的思想感情,就会比原诗自身的意志、情感更为丰富,它必能引起学生走向文学作品的深处,听到“不可言传”的意蕴。从而沟通作者、读者的心灵,让读者从朗读中品味人生的道理,受到美的熏陶。如余光中的《乡愁》,是一首情愫诗人浓厚民族感情的诗歌,理解了主题,就可以感受到诗歌的意蕴美。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主要是通过对康河美丽景色的描写,抒发了诗人离开康桥时依依惜别的深情。风格清新、意境深邃,通过朗读就可以感受到诗歌的意蕴美。
四 体验赏析,展现艺术美
情感体验是朗读教学的关键,诗歌丰富的色彩、场面等,只有朗读者充分激发感情,沿着感情去积极想象,用有声语言去描绘,才能生发出不可抗拒的感染力,使自己的多种感受、多层体验升华、飞动。只有朗读得体,才能展现色彩斑斓的艺术美。
篇3
【关键词】高中语文;诗歌欣赏;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往往带有更多的主观性和个人色彩。应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去感受体验……” 赏析优美的诗歌,梳理作品脉络,理解诗歌意象,把握作品主旨,学会用自己的心灵来感受中外诗歌独特的艺术魅力,获得丰富的审美体验,这是诗歌赏析教学的最高境界。
一、诗歌欣赏教学在现代教育理念下的必要性
1.诗歌欣赏有助于拓展学生思路、陶冶人情,全面提高学生素养
新课程强调人文精神,欣赏诗歌可以侧重人文性和文学性来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丰富学生的想象能力,提升学生艺术情操的品位,达到陶冶性情提高素质的目的。比如:苏轼《赤壁赋》里的“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就给我们幽雅、静美的享受。高适《燕歌行》“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道出了战争生活的惨象与军旅生活的痛苦。诗中“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等诗句,都能给予人奋进的力量,给人生以启迪,对学生素养的养成润物无声。
2.诗歌欣赏有助于提高学生语言的精美,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进行再创作
想象能力是学生学习各科知识以及今后发展深造的基础,是再创造的前提条件,是学生终身发展必备的一种能力。诗歌中的想象丰富而大胆,都能让人神思飞扬,浮想联翩,培养和提高学生想象和联想的能力。多读、多欣赏自己喜欢的诗歌,无疑能为学生的习作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3.诗歌欣赏有助于培养和提高语言表现力
近几年来,高考对诗歌赏析的考查不再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大都采用文字作答的形式来考查。也就是让学生用流畅的语言,概括表达出自己对诗歌的思想内容、人物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等方面的看法。流畅的语言其实就是一种语感,它要求学生不仅能“意会”,而且会“言传”,诗歌欣赏教学能深入理解文本内容,逐渐培养语感,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二、当前诗歌欣赏教学存在的问题
1.从整体上看,部分教师教育理念与教学技巧相对滞后
教师本身综合素质(学术、艺术修养、古代诗歌了解)不能适应教学要求,形成了诗歌欣赏教学的“瓶颈”。
2.教材中选择的诗歌忽视其文学性、人文性和区域性,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应关注学生生活经验,满足学生终身发展的需求,尽量选择学生可以感受到的诗歌内容,零距离地体味诗歌情感表达,读出“自己”,在体验顿悟中把艺术形象再造和扩展。
3.学校条件和学生素质存在局限与不平衡
有些学校设施亟待更新,而学生生活又极为单调,师生情感贫乏,教学缺乏后劲。特别是应试考试对教育的负面影响。这根指挥棒牵动着家长,束缚了校领导,制约着教师,禁锢了学生。
三、现代教育理念下提高诗歌欣赏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1.巧设诗歌意境,调动各种感官参与体验
诗歌的意境营造是极为重要的。教学中,教师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入手,设置情境,渲染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情感体验,使学生在诗意盎然的氛围中不由自主地走进诗歌构筑的意境中,走入诗人的内心深处,与诗人直接对话,为学生读懂诗人的心声,把握诗歌的情感基调奠定基础。这是迈进诗歌欣赏殿堂的第一步。我在教学《再别康桥》内容时,生活中因为“离别”二字最能拨动人的心弦,我创设这样的情境导入:我们都有过离别的体验,在你的人生经历中,离别时最常有的情绪是什么呢?你的离愁别绪与宋代词人柳永、现代诗人徐志摩有何不同呢?当儒雅浪漫的诗人站在康桥边寻找他的青春、他的梦想、他的爱情印记时,他的心弦又奏响了怎样动人的旋律呢?请同学们走进文本,走进诗人的心灵,赏析《再别康桥》这首珠落玉盘般的动人诗篇。再如:《荷塘月色》一课的情景创设我先用多媒体播放古筝《春江花月夜》,同时展示几幅荷花图。引导学生接纳美的熏陶。然后我问:“从以上的音乐和画面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学生畅谈感受。最后,再由我揭开荷塘的真面纱,引导学生去领会朱自清妙笔回春之神韵。
2.更新教育理念,优化教学手段
诗歌教学的宗旨必须让学生:读诗要会其意,得其境;分得开,收得拢;碾得碎,吃得消;吐得出,翻得新;要读出精神,读出个性,读出人品与人格,读出一个全新的世界。这就是教诗的境界。由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突破原有的教学模式,大胆创新,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施与教学手段,以全新的教育理念进行教学。如在教学《再别康桥》时,我选择新型的网络教学环境,进行诗歌鉴赏的教学,力图将现代教育技术与诗歌鉴赏教学有机的整合,为学生搭起“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平台,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促进其诗歌鉴赏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发展,从而达到教学的最优化。网站共有四级网页,为学生品味全诗意向、了解徐志摩的人生经历、更好地把握诗人的情感提供了充足的资料。事实证明:这样的教学手段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全面调节了学生学诗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改进教学方法,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课堂
我认为:个性化的方法是首位的,属于自己的东西才是根本的。优秀的教师在更新教育理念的同时,要敢于接受一些新的教学方法。也就是说,教学方法必须在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采用最具人文色彩的、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传递教育信息。比如反复诵读是诗歌欣赏教学的主要方法,因为诗的节奏与韵味,只有在诵读中,才会有更深刻的体会,但如今随着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我们可以用动画来展示诗歌的形式美或意境美或情感美,这些可能就是教师最有吸引力的地方,也即个人魅力所在。例如在进行《再别康桥》诗歌朗诵时,为再现诗境,我利用多媒体营造网络环境下诗歌欣赏的人文氛围,形象直观,降低难度,激发兴趣,让情感的目标在人机交流的过程中自由流淌。
4.加强内外交流,挖掘诗歌欣赏教学的灵魂
篇4
关键词:形式;本质;结构;新诗
新诗在初中课本(人教版)中入选了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和《静夜》,王家新的《在山的那边》,流沙河的《理想》,何其芳的《秋天》,牛汉的《华南虎》等等数十首新诗作品。新诗作为时代的先声受到教材编选者的高度重视。高中除了必修一第一单元涉及新诗外,就是《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中新诗部分了。新诗在整个教材架构中的重要性无需多言,但从实际的教学效果来看却不尽人意。固然这与新诗不是高考考察的内容容易受到忽视有关,但更多的原因则关涉到教师自身对新诗的理解和认识。
一、新诗显著的形式特征:韵律
首先是诗句的节奏。节奏往往是由音尺(音步或音顿)来决定的。每一个诗句都有着大致相当的音尺时,节奏感自然而然地就突显出来了。以臧克家的《老马》第一诗节为例:总的叫/大车/装个够,它/横竖不说/一句话,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它把头/沉重地垂下!我们看到每一句大致为一个或两个音尺,每个音尺的长短略有差异,这就形成了错落有致的节奏感。
其次,反复的修辞手法可以形成复沓的音韵效果,比如艾青的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全诗13个诗节,几乎每一诗节的第一句和最后一句大致相同,加之呼告手法的运用,自然增强了诗歌的抒情性,起到震撼人心的抒情效果。反复的修辞手法在抒情诗中被广泛地运用,正是其形成的韵律受到了诗人的青睐。
二、诗歌的本质特征:抒情
首先,我想说诗歌必须有成为诗歌最为本质的东西。诗人郭沫若曾说“诗的本质专在抒情”,无论是古典诗歌还是新诗,都无法回避诗歌的抒情性,抒情可直接显现,也可隐藏在诗的背后,只是需要我们通过领悟去寻找罢了。比如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这就是典型的直接抒情,简洁明快而又情感真挚,但古典诗歌更多的还是“梧桐更兼细雨”这种间接抒情,含蓄蕴藉而意蕴悠长。再以罗伯特彭斯《旧日的时光》为例,这首诗就胜在情感的直接抒发,在深情的回忆中展现那“旧日的时光”,时而在山坡游荡,时而又漫步溪上,虽为重洋所阻,但阻不住对友人的深切思念。情贵真挚,意在隽永,这正是这首诗的显著特征。
其次,诗歌要有诗人独有的风格。彭斯长期生活于苏格兰乡村,诗歌多表现的是自然的乡村风景和人们之间朴质无华的情感。它的脍炙人口的诗作《一朵红红的玫瑰》《致山中雏菊》都属于此类。从彭斯身上,我们可以看出诗的美不在于技巧的纤细入微,而在于情感的真诚奔放。借助于一批这样的诗作,质朴明快也就成了当时彭斯诗歌的名片,同时也形成了他最为人称道的诗歌品质。
最后,无论中外,纵看古今,诗歌与抒情都紧密联系在一起,读诗贵在领悟诗情,只有沉入到诗人诗歌丰富的情感世界,我们才能切实领会到诗的趣味的真,诗的淳朴的美。
三、新诗别样的结构特征:回环
在新诗单元的学习中,我们会发现一种有趣的诗歌结构现象:戴望舒的《雨巷》首个诗节和最后一个诗节都是“撑着油纸伞……结着愁怨的姑娘”,仅有一处词语的更改。无独有偶,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也是首诗节与末诗节大致相同,互相呼应又蕴含着变化。这种诗歌中首节与末节(或者首句与末句)大体一致的诗歌结构形式其实有一个专门的名字――回环。
回环也称回文,古已有之。前秦人苏若兰写的《璇玑图》,可以反读,横读,斜读,交互读,都能成一首新的诗,堪称回文诗的典范。由于受制于古典诗歌字数、声韵和意蕴的严格要求,回环诗在古典诗歌创作中并不多见,且多停留于文人的文字游戏中,其产生的艺术影响并不大。但从新诗打破古典诗歌字数与结构的藩篱之后,回环结构的运用深得一部分诗人的喜爱,回环所特有的复沓与往复的节奏效果也给新诗增添了不少神韵和风采。
新诗,特别是新诗中的抒情诗,不少采用回环的结构。探究其作用当有以下几种:其一,在情感上,他构成一个圆环,来回往复,意蕴深沉,细细品之又觉回味悠长。《雨巷》中首节的“逢着”与末节中的“飘过”正好构成一个心灵邂逅的完整过程,再加之婉约的意象,低徊的情感很自然地就在回环的结构中弥漫开来,从而获得读者的心音共鸣。其二,在节奏上,可以增强诗歌的节奏感,采用回环结构的诗歌节奏都较为舒缓,似水流的回旋又蜿蜒流去。这种舒缓的节奏,便于吟诵,更便于识记,能够激发读者诵读的兴趣。其三,在形式上,首节与末节的高度相似性,能为读者所注意,继而推动其去辨析两节细微的语词差别和表达效果。这种差别正有助于我们把握诗人情感的潜流,继而帮助我们去领会诗歌的主旨。以《再别康桥》为例,首节“轻轻的我走了”与“悄悄的我走了”情感表达有何不同,“轻轻的招手”与“挥一挥衣袖”能不能互换位置?对这些问题的仔细思考,必能给新诗的学习带到一个新的深度。
四、结语
篇5
关健词:徐志摩 诗歌艺术 独特性
一.柔美和谐的音乐美
诗人在诗的音乐美上可谓是下了很大的功夫。例在如《再别康桥》中,诗人用了七节,每行六至八字,每节二、四行押韵,而且每节都自然换韵,随情变韵,平仄声交替使用,节奏鲜明和谐,形成流动感,极富音乐性。
在《偶然》一诗中,有些片段是多么的富有情感和音乐美,叫人心驰神往,久久不能走出那种优美的意境。诗中“你”和“好”两个音调曲折的上声词,使诗歌变得委婉和多情,错落有致;末尾的“掉”既反映了思维意识的解脱,同时也体现出了音乐中的空洞之感,意境之感表露得无遗。
诗人虽然在诗歌语言上表现的过于简洁和朴素,但是其情感却是真真切切的表现了出来。诗人的感情仿佛是挥着翅膀的天使在天际上遨游,无拘无束。
例如他的《残诗》,全首以口语组成,每行节奏感递增,节奏整齐,用朴素的语言描述了雨天的情境,具有极强的艺术气息和生活气息,富有变化,朗朗上口,旋律感强。
在徐志摩的诗歌中,诗人捕捉到了每一个韵脚,通过韵味交错、相联系,使得诗歌更加具有感染力和生动性。
例如:
我送你一个雷峰塔影;满天稠密的黑云与白云;
我送你一个雷峰塔影,明月泻影在眠熟的波心。
深深的黑夜,依依的塔影, 团团的月彩,纤纤的波鳞――
在这首诗中,诗人分别用“影”“云”“心”来进行押韵,不仅仅起到了韵律美的作用,更描述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将人影、白云、心紧密联系在一起,体现了人和自然的悠闲意境和完美融合。
徐志摩的诗,以语言传达主题情感,以诗歌内容为形象标题,使音乐化语言形式由抽象而具体到与情感同等的地位,这就是徐志摩诗歌形式和内容的完美统一,这就是徐志摩诗歌的音乐美。
二.绚丽斑斓的绘画美
诗人在诗歌中,讲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理想境界。在《再别康桥》中,诗的每一节都可以称得上一幅迷人的图画,既有景,又蕴含着浓浓的深情,情境交融,使诗中增添了画的妩媚和绚丽。
再如《一小幅的穷乐图》,在这个诗歌中,诗人真切描绘了贫困时期穷苦人民的生活状况,他们能够将被富人看作是垃圾的东西看的弥足珍贵。女孩将煤渣看成是鲜肉骨头,更加能够突显出穷苦时代人民的生活境遇。诗人用诗歌完美的展示了贫苦现象图景,描绘出一幅穷苦的画面,表现了对穷苦人民的深切同情。
诗人还善于将静态感描绘成动态的变换,表现出他的诗歌在宁静的画面里逸出灵动的生机。以《她是睡着了》为例,描写的是少女的睡态,这本来是一件静谧的图景,但是诗人紧接着描绘了少女的梨涡,让人们感受到了极具动感的灵动体验,让人们在静谧的图景中感受动态的美感。动态美更能够表现出诗人独特的艺术气息和鲜明的艺术感,在很大程度上更能够表现出我国诗歌艺术的发展。
三.声韵调谐的韵律美
徐志摩在诗歌的创作上,着力追求诗歌格律,希望诗歌能够韵律美,朗朗上口。诗人之所以能够有如此高的造诣,与他对我国优秀诗歌的继承是分不开的。
如《雪花的快乐》这首诗中,作者采用了反复的手法,以三个“飞扬”“消融”为诗歌的情境部分,极大的表现出了雪花的飞扬自由情态和融化的情景。五行为一节,相互押韵,节奏感十分强烈、有致。
当然,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色并非只具有以上所讲的与诗歌三美主张相应的音乐美,韵律美,绘画美。它的诗歌还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出了中国人民的历史斗争迹象。
徐志摩的诗歌具有音乐、韵律、绘画之美,在我国诗歌史上留下了重要的地位,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诗歌艺术的发展。对徐志摩诗歌艺术进行深刻的探讨和思索,能够帮助我们了解中国诗歌艺术的博大精深,促进我国艺术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迅《丽水学院报》《论徐志摩诗歌意境的空灵美》(2006年2月)
[2]孙小兵《文学作品赏析―中国现代文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4年3.月
篇6
关键词 中职语文 美的教育 培养 美好心灵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中职学校是国家培养技能型人才与高素质劳动者的主要基地,中职学生在校学习阶段是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的形成的重要阶段。如何用“美的事物”充盈学生心田,使学生在美的熏陶下,形成美好的心灵,创造美好的人生,这是中职学校应研究的共同课题。笔者认为,语文学习在这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语文课文大都闪烁着思想和艺术的光芒,是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有效范文,对学生健全人格、美好心灵的形成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
1中职语文教学的美育资源
1.1作家人格美
人格是金,人格的光辉魅力,可以成为人们的一种人生信仰。选择正确的信仰,信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每个人的人生都是有着重大意义的。
中职语文教材中的作家多是从古到今优秀文化的杰出代表,如“从善如流”的孔子,“我善养我浩然之气” 的孟子,“穷年忧黎元” 的杜甫,宁肯饿死,也不领美国“救济粮”的爱国作家朱自清,为我国科技事业作出杰出贡献的李四光、谈家桢等科学家……这些伟人、名人以其崇高的品德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构建了他们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成为学生人生的导师,学习的榜样。
1.2作品思想美
中职语文教材中表现人文思想之美的课文不在少数,具有很高的思想典范性和艺术鉴赏性。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的委婉说话方式与齐王的善于纳谏,《劝学》中重学的观点,《师说》中“从师”的主张,《我的母亲》中的对母亲的挚爱,《生命的化妆》中对事物本质的认识,《项链》中对虚荣的抨击,《致橡树》中对独立平等爱情追求等等,这些作品充分体现了作者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完美的结合。学习这些作品在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得到了美的思想的熏陶。感受到思想的美,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形成良好的品质。
1.3语言形式美
中职语文教材中的很多篇目体现语言形式美。教材中编选了大量“语言美”的中外古今诗文,如《荷塘月色》语言的节奏美与音韵美,《再别康桥》绘画美与建筑美,《故都的秋》的意境美,《我的空中楼阁》的文辞美等等,这些作品都具有较高文学价值和审美价值,通过学习可以陶冶学生情操,让学生得到美的享受。
2中职语文美学教育的实施途径与方法
中职语文教学是美学教育的主阵地,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运用多种方法来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2.1在聆听中感受美
中职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大都是文质优美,特别是一些精典诗文,蕴含各种美的因素。教学时教师会范读或放朗读录音,让学生首先通过“听”来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受课文之美。笔者在教学中非常重视这一环节,在选择录音时精心挑选配乐朗诵,让学生在“听”中感受美,享受美,进而产生浓厚兴趣去赏析美。如在挑选《致橡树》的录音时,笔者选出两种不同朗诵风格的录音,一种是昂扬宣告的风格;一种是深情倾诉的风格,这不同风格的美诵,让学生得到不同的美的感受,也让学生明白创造美可以有很多不同的方式。
2.2在诵读中品味美
诵读是学生感知教材、进行情感体验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进入作品的桥梁。成功的诵读,不但能引领学生读出语言文字的精妙,还能帮助学生“悟情入境”,甚至看到文字背后饱蘸丰富情感且不朽的形象,进而获得独特丰富的生命体验和心灵滋养,获得美的熏陶。
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是新诗中的名作,特别适宜朗诵,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反复诵读,用各种形式诵读,或个人独诵,或小组为单位进行组合朗诵,再进行配乐朗诵表演,通过联想比较、鉴赏评价,让学生感悟徐志摩诗歌华丽轻巧的语言、优美的意境、整齐的章法、富有流动感的画面的美以及和谐柔美的音韵所散发出的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感受到康桥柔美秀丽的风光和作者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
2.3在品析中体味美
法国艺术大师罗丹曾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在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就要引导他们品词析句、体味语言美。中职语文教材中的大多数文章,特别是写景状物的课文,语言都比较生动、形象。教学中,除引导学生理解思想内容外,还应通过品词析句,欣赏作者细致入微的观察与描写,进而领会作者用词的精当之处,从中体味语言美。
2.4在剖析中领略美
中职语文教材中的课文,特别是小说总是通过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感染学生,教育学生的,所以,剖析形象,提高学生感知美、领略美的能力,是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的基本方法。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认识课文中的艺术形象,让学生的情感受到感染,心灵得到净化。如《项链》中对女主人公形象性格的分析,让学生明白虚荣的危害,同时对主人公性格的其他方面也进行分析,使学生在分析中明白如何完善自我。所以,教学中教师应抓住对人物性格的讲读,用形象去感染学生,使他们体会到人物的内心世界,从而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
2.5在写作中创造美
美的鉴赏和美的创造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生在课文阅读中受到文学作品中各种美的熏陶,自然会产生强烈的向往美、追求美的心理倾向和创造美、歌颂美的热切愿望,因此,认真组织写作活动,是充分发挥文学的美育功能不可缺少的环节。
总之,语文课是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的主要阵地,使学生在学国语言文字的同时,自觉地接受课文中的美感教育,陶冶情操,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形成美好心灵,正是语文教学的性质决定的。搞好美育教育,是我们每位语文教师肩负的又一重任。我们要勇敢地挑起这副重担,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
篇7
关键词:诗歌;教学;诗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5-034-02
但随着新课改的推进,知识和能力成为语文教学的内容,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理念也逐渐深入人心, 这就向语文教学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其中就包括了语文教学的诗意化。
什么是诗意呢?台湾作家龙应台说过:文学就是倒映在湖面的白杨树。文学并没有改变白杨树,它改变的是白杨树的呈献方式。倒映在湖面的白杨树比岸上的白杨树更有诗意、更有美学意味、更接近人得梦境。语文是充满诗意的,语文教师应该是一个诗意的老师,是用激情点燃课堂教学的。
我们不妨说说诗歌的诗意化教学,我曾经听过一堂课是《再别康桥》,这是一首大家都喜欢并熟悉的诗歌。课堂上老师常规教学:作者、作品、背景介绍就花去了大半堂课,剩下的时间叫学生朗读,然后开始化分节奏,最后讲讲诗中蕴含的情感,这样结束。教学变成了机械执行教案的过程,尽管达到目的,但整个教学过程是服务于知识的硬性灌输,对于这首诗而言已经没有任何诗意了。
什么是诗歌?诗是最古老也是最具有文学特质的文学样式,它来源于上古时期的劳动号子(后发展为民歌)以及祭祀颂词。中国古代不合乐的称为诗,合乐的称为歌。它按照一定的音节、韵律的要求,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现代汉语释为一种抒情言志的文学体裁,是一种用言语表达的艺术。“诗者,感其况而述其心,发乎情而施乎艺也”(摘自赵缺《无咎诗三百首》),诗这种题材,是因作者对当时所处的境况有所感,从内心深处以诗这种文艺形式来抒发自己的感受。人人心里都有一个诗人,只是表达方式不同罢了。诗歌是一种很难讲的文体,因为诗歌是抽象的,如果不能理解诗人创造的意境,要传达的情感,那么这首诗对于读者来说是没有什么意义了。
那如何才能让诗歌教学诗意化呢?具体点讲:要让诗歌的课堂教学富有诗意化,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意象的寻找、意境的创设(不是所有的文学作品都能产生意境)、感情的融入。
一、意象的寻找
王崧舟老师说:“诗意语文用到的基本策略或者说最精彩的课堂现象就是举象。”所谓‘象’就是语言文字的三种表现和呈象:形象、印象、意象。”到底什么是意象?我们可以把这种主观情意和外在物象相融合的心象通称为“意象”。由于它们是经过诗人的挑选和判定而写入的,所以已经附着了诗人的主观认识和情感(即“意”),因而这些形象便不再是现实中的普通形象了,故称为“意象”。举例说:如《沁园春・长沙》:“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这几句中就有着多种意象:山、林、江、舸、鹰、鱼。
意象是进入诗歌殿堂的大门,打开诗意化的大门,就要寻找意象,就要回到作品的源头,要把语言这种符号转变为生动的象。如何才能引导学生找到象呢?首先要告诉学生什么是意象,在了解什么是意象的基础上去引导学生抓住意象,那就是抓诗句中的重点词语。以裴多菲的《我愿意是急流》为例:
师:本诗的主题是我愿意是……,我的爱人是……,这样的句式,请你找出每句的重点词。
生:急流、小河、小鱼、荒林、小鸟、废墟、常春藤、草屋、火焰、云朵、破旗、夕阳。
师:这些词语客观的事物,它们代表或指向的事物相同吗?
生:不同,急流、小河、荒林、废墟、草屋、云朵、破旗是我的意象;小鱼、小鸟、常春藤、火焰、夕阳是“爱人”的意象。
这些意象都是客观存在的事物,但都附着了作者的情感,所以在引导学生的时候,要让他们找诗句中的关键词,就容易抓住意象了。
二、意境的创设
打开诗意化的大门,才是迈出第一步,也就是说找到意象是不够的,因为意象是平面的,是单调的。所以老师在讲诗歌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对诗歌意境的创设。意境是文学作品中所描绘的客观图景和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它依赖于作品的意象而产生,是超越于具体意象之外,需要通过联想和想象才能达到的境界。如何才能将语言文字还原成特定的情境呢?怎样才能让学生进入作者创设的意境呢?
1、朗诵
汉语言文字固有的音韵美、意境美、形象美,都要通过反复吟诵,品尝来体味。朗读是让学生初步感知,品味意境的方法。叶圣陶先生说:“吟诵的时候,对于讨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间,内容与理法化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学科,必须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尽。”因此进入诗歌的意境从朗诵开始。老师可以借助音响设备给学生播放播音员配乐的标准朗读,学生可以很快进入诗歌的慷慨激昂,或沉郁忧伤,或欢喜愉悦的意境。但不是每首诗歌都有适合教学用的配乐朗读,其次这样的朗读会给人距离感,相比之下,老师现场的朗读更容易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所以老师一定要范读,这也就要求语文老师具备标准的普通话朗诵能力,能使用朗诵技巧(包括:节奏、押韵、停顿,适当的变换姿势和表情),这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功。其实语文老师不仅自己要有高的诵读水品,还要引导、影响、训练自己的学生诵读,准确的诵读更能让人进入作品的意境学生自己朗读,学生不亲自尝一口诗歌这枚“果子”怎么知道是苦是甜呢?学生或大声朗读,或低声吟诵,当然还包括指定某位同学为大家朗诵,这是品味意境的途径。
2、在联系意象的基础上建立意境
意境是一个整体观念,是很多象的叠加,就像景象的连续体。如《沁园春・长沙》:“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描绘了独立橘子洲头所见到的一幅色彩绚丽的秋景图。将山、林、江、舸、鹰、鱼,等意象叠加起来,诗人通过这些意象创造出了一幅绚丽夺目、生机勃勃的秋景图。浓重的色彩,争竞的场面,搏击的气势,轻翔的自由,在读者的心中已经合成了一幅完整的图画,带给读者的联想和想象已经远远超出了这六种意象所表现的范畴。从山上、江面、天空、水底选择几种典型景物进行描写,为下面的抒情提供了背景。所以将你找到的意向联系起来体味其中蕴含的意义,自然就进入作品的意境了。
三、感情的融入
“诗缘情而绮靡”, 所谓“诗缘情”就是说诗歌是因情而发的,是为了抒发作者的感情的,所以读者一定要入情。入情就是置身于语言文字所造的境中,体验其承载的感情、情味和情怀。怎样才能入情呢?
1、初步了解作者、创作背景的介绍
不知道作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不知道他的生平,不知道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又怎么解读他诗中的寄寓和象征。这些东西若都有老师来讲拖拖沓沓,难免会影响重点内容的讲解,不如课前安排给学生,让他们自己搜集资料,初步感受诗人的创作风格,老师可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适当补充。比如高中语文课本中的《死水》,如果不了解闻一多的为人,他的气节,他所处的环境,怎么感受诗歌的思想情感呢?1926年闻一多怀着对祖国的渴念从美国归来,但北洋军阀统治下没不聊生的黑暗现实令他极为失望,他痛呼:“我来了,我喊一声:这不是我的中华。”正是这种为现实所打击了的爱和期望,成为本诗流露的思想感情的深层根基。所以掌握作者、作品的基本情况是了解作品所蕴含的思想感情的基本条件
2、入情
“一切景语皆情语”。不同的文字背后一定承载着诗人的思想情感。刘勰在《文心雕龙》里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情动了,郁积在一起,不得不发,不吐不快。“观文者披文以入情”,靠什么入情?披文才能入情。实际上,“披文入情”这四个字,就很好的诠释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所以,入情是诗意化必须具备的。拿《再别康桥》来说,全诗以离别康桥时的感情起伏为线索,抒发了对康桥的依依惜别之情。在课堂教学的时候是这样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感情的:
师:第一节连用三个“轻轻地”实些只身悄悄来到和离开康桥时的情境,同时透露出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生:是难分难舍的离别之情。
师:岸边的柳树倒映在康河里的情景,像一位美艳的新娘,用新娘来做比喻,新娘这个词给人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浸透着着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生:新娘给人的感觉是美丽,美丽的新娘让人难舍,所以诗里浸透着诗人欢喜和眷恋的感情。
师: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你们是怎么理解柔波和水草所传达的东西?
生:康桥是河,作者是水草,学校与学生,草是不能没有水的,就像学校为学生提供了学习知识的条件,学生对学校充满了眷恋,不舍。
师:作者不是要离开了吗,为什么还要寻梦?既然放歌了,又为什么沉默?
生:作者是要离开了,这是他的想象,他在康桥里寻找自己的梦想,但现实又不得不离开,因为他舍不得离开,他想在康桥里待得更久一点,所以连夏虫也体会到了离别之情,为他沉默。都表现了作者的舍不得离开。
师:你有没有向往的地方,如果你也面临着离别,那么你的心情会怎么样?
生:舍不得,伤感。
师:诗人表达的这种淡淡的离别情绪,引起了我们的共鸣,给人以审美享受。
这样引导学生认识到:轻轻、悄悄、沉默造成一种寂然无声的寂静环境,通过对金柳、柔波、青草等意象的把握,来感受作者对康桥的难舍之情。
篇8
[关键词] 初中语文;诗歌教学;课型选择;应用
诗歌是文学的精灵,是性灵的艺术,诗歌教学一直作为初中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培养初中生语文素质、文化底蕴和鉴赏能力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作为当前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中的难点和疑点之一,教师如何科学合理地设计课型,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使他们最大程度地参与到诗歌学习中去,达到初中语文诗歌教学的“积累”、“拓展”和“涵养性情”的目标,全面提升诗歌教学有效性,是许多语文教师关注和思考的重要课题。本文选取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一些诗歌作为例子,对诗歌教学课型的选择以及具体应用作以下分析。
一、朗读指导课型设计
中国是好吟咏的国度,吟诵涵咏是提高诗歌审美能力的一种极其重要的方法。目前,一些初中语文的诗歌教学中,许多教师把诗歌当成文章来教学,忽视了朗读课型的设计,殊不知诗歌是用语言声调来构建意象的,并以语言来表现情感、意境、哲理。因此教师要重视诗歌教学中的朗读指导课型设计,让学生们在平仄相协、 韵脚相宜的诗歌朗诵中构思出鲜明、生动和逼真的艺术画面,加深对诗歌的认识和理解,以此来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审美能力。
教师在朗读指导课型设计的过程中,不仅要设计出朗读要求,包括标明停顿、语速、语调、节奏、重音之处,达到“读准字音, 读清节奏”的标准,此外,朗读指导课型设计应该更强调以朗诵来加深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尽情地表露诗中的思想感情,更好地展现诗歌的间韵美。以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的《沁园春·雪》为例,教师在对其进行朗读指导课型设计时,一是要划分出词的重音,即词中具有较浓感情的词眼,如“望长城内外”的“望”就需要学生重读,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即上承“ 千里” “ 万里”,下承“长城”、“山舞”等。正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教师在设计朗读指导课时,还要创新设计朗读的形式。例如,有的教师就通过多媒体播放课文的FLASH朗读音频让学生跟读,更科学地择取朗读方法,常常事倍功半。
二、诗歌分析课型设计
对诗歌的分析是诗歌教学的重点,也是初中语文诗歌考试的重点和难点,教师要围绕诗歌的意象美,引导学生去解读、分析诗歌,还要做到精心咬文嚼字,体会作者真正的意旨。
一方面,在诗歌分析课型设计中,教师要善于提炼关键字,并让学生细心揣测,品位炼字。诗歌往往语言凝练而精辟,字字千钧且震人心灵。如苏教版语文教材中七年级上册《次北固山下》中“风正一帆悬”的“悬”、《十五夜望月》中“不知秋思落谁家”的“落”、《秋词》中“便引诗情到碧霄”的“引”……古典诗歌最讲究炼字造句,教师要十分注意对这些关键字、词的分析和探究,将诗歌的“眼”拎出来,让学生领悟,才能培养他们诗歌内涵的学习和积累。教师不能把古诗词的分析等同于古文,不宜采用逐字逐句的诗歌翻译法,来进行诗歌分析课型设计,这样会破坏诗歌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另一方面,教师要深入探索和分析诗歌,就要在课型设计中挖掘诗歌中的意象,渗透诗人的情感。诗歌是一门艺术,而艺术的任务就是创造意象,它也是诗人“心象”的象征,以苏教版语文教材中的八年级下册中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为例,为了强化学生对这首元曲的理解,教师在课型设计时,可用多媒体课件助教学,将诗歌中出现的九个常见的意象展现给同学们,让他们发挥想象力,体会作者选用这些意象的目的和表现出来的彷徨苦闷的心境,使学生在情感上与诗人产生共鸣。
三、诗歌鉴赏课型设计
初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突出了中学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这也是诗歌教学的内在要求,教师在诗歌鉴赏课型设计,要搭建一个好的鉴赏平台,使学生充分掌握诗歌鉴赏的规律,提高诗歌教学效率。
对于那些文采斐然、意象斑斓、情感起伏、韵律和谐的诗歌作品,无论是课外还是课内的,教师都可以设计成诗歌鉴赏课型,其中该课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让学生找出赏析的亮点、精心剖析透彻。以现代诗徐志摩《再别康桥》诗歌鉴赏课设计为例,教师可在教学设计中,用多媒体播放徐志摩这首诗的二度创作的现代歌曲《再别康桥》切入鉴赏话题,以视频的形式,让同学们了解作者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去找出诗中能引起感触的词语、诗句,并让他们以小组的形式谈感悟和评析,通过这样的课型设计,教师能很好引发学生的诗歌思维,引导他们做一个热情而细心的诗歌鉴赏者,领悟原作品的象征意蕴。
四、结语
综上所述,诗歌教学是初中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培养初中生语文素质、文化底蕴和鉴赏能力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作为当前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中的难点和疑点之一,本文以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诗歌实例,为教师提供朗读指导、诗歌分析以及诗歌鉴赏三方面课型设计的建议,以更好地提高诗歌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王敏.诗歌教学,要走“三步”[J].语文天地,2010年23期
篇9
一、以读促写,深化阅读体验
高中语文课本选了不少名家名篇,这些篇章是作家心灵的诉说,往往与特定的时代紧密相连。现在的学生如果不能真正地了解作者,是很难走进文本的,更别提深入地领会了。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一的《再别康桥》写于作者第三次游欧的归国途中。全诗意境优美,分为作别―金柳―青荇―潭水―放歌―沉默―告别七个部分,情感从惆怅到热烈,在“放歌”部分达至,继而突然低落下去,变得“沉默”,最后带着对往昔的怀恋,对今天的遗憾怅然离去,不舍地告别。每句诗都是作者心情的波动,蕴含着“徐志摩”的气息,是那个“生命信徒”对美、爱、自由的追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某句诗,从小处入手,探究出背后的情意和忧思。如设置这样的题目:选择一句诗,用一段文字谈一谈背后蕴含的情感(可先从写作手法入手,再联系诗歌背景),完成后与同伴交流。
1.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2.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3.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4.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二、以写促读,读出自我天地
到了高中,教师会有这样的发现,学生的思想趋于独立,慢慢地形成了自己的世界观。有的爱文科,觉得自己可以成为大作家,有的则偏爱理科,对解难题有着执着的狂热。语文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在广的基础上,允许他们做出自己的选择,可以偏爱某类书,为将来在某一专业的深入学习打下基础。那么怎样帮助学生辨别喜好,更有选择地读书呢?
其实,学生的“写”在某种程度上“暴露”了其喜好。偏爱议论文的学生往往思辨力较强,男生居多,即使出一个生活气息较浓的题目,也能往议论文上靠;习惯写记叙文的学生,写起议论文来总是吃力,女生居多,如果不是特别要求议论文文体,他们是决不会写的。这两类学生其实多数是可以驾驭这两类文体的,只不过,在没有特殊要求的情况下,他们更愿意“跟着感觉走”。
当教师了解了学生的写作喜好之后,首先应恰当地引导他们做到广。面对思辨力强的学生,教师应有意识地带领他们体会散文、小说的妙处,分析这类文本时,可以请他们多说一说,引导他们体会这类文章的优点。对于偏爱记叙文的学生,可以先让他们看一看侦探小说,练就思辨力,继而推荐大家的议论文,组织他们谈感受,与思辨力强的学生共同探讨议论文的好处。此时,教师再推荐他们喜爱领域的书籍,相信读来会有新的体会,思辨力强的学生写出的文章会多了生活气息,喜爱记叙文的学生写起作文来会更加讲究章法,不会再出现刻意舞文弄墨的现象了。
三、读写结合,丰富表达方式
表达方式是随语言表达而产生的,准确的表达方式对提高学生语言组织能力和交流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学生到了高中阶段,已经掌握了大部分的语文基础知识,教师应该在素养提升、能力提高等方面多下功夫。教师需灵活运用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进行训练,切实提升语文素养。所以,在实际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效地将读写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在广泛的阅读中掌握基本的表达方式,并促使学生在灵活应用中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如小说《祝福》的研读,在梳理情节环节上,要求学生摘录小说主要情节,然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即先写再说,锻炼学生速记、整理、简述的能力。研读“祥林嫂之死”这一环节,则可以先说再写,杀害“祥林嫂”的“凶手”有很多,依据情节,借助小组的力量不难得出结论,但是要想使学生深入理解,需要给学生静心钻研的机会。可以请学生选一位印象最深的“凶手”,在纸上写下推选这位“凶手”的理由,力争写出独到见解。
又如阅读《故都的秋》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自主讨论写北国的秋为什么还要写南国的秋,引导学生自主理解对比的表达方式,之后,组织学生自主选择一个实物对这一表达方式进行练习。这样的活动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还能掌握基本的表达技巧。
篇10
关键词:中职 语文教学 情感渗透
一.情感渗透于中职语文教学中的价值作用
1.为学生健康情感的培养提供保障
对于情感渗透而言,其本质是情感教育,实施于中职语文教育中便属于一类教学方法。中职学生的主要特点是自尊心强、情绪波动大、不够成熟、学习目标有待教师指引等。既有利的一面,又有弊的一面。将情感渗透于语文教学中,则能够使学生健康情感得到有效培养,进一步使学生维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以此为学习目标的明确提供良机。
2.使学生获取语文知识的能力加强
从小学到中职,学生学过很多诗词歌赋。众所周知,诗词歌赋是讲究情感流露的。倘若我们在阅读、赏析诗词歌赋过程中,能够流露真实的个人情感,便更容易感受作者的情感,进一步便能够对作品的创作背景以及主要信息加以获取。基于整体层面分析,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能够使学生情感得以流露的基础上,快速进行课堂学习,从而使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及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二.情感渗透于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几点思考
结合上述分析,认识到将情感渗透于中职语文教学中价值作用显著,为了使情感渗透的价值作用有效表现出来,还需要借助各种积极手段。本人认为,需从以下方面进行完善,才能够使中职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渗透得以有效发挥。
1.创设教学情境,为情感渗透提供渠道
教师便需要在课前搜集与教学内容及主题有关资料,同时结合多媒体手段,创设利于情感渗透的教学情境,如通过多媒体播放《再别康桥》、《六月荔枝丹》等文学作品,以视频、朗诵作品等方式,使学生视觉、听觉产生触动,从而为情感的自然流露打下基础。如此一来,能够起到两大方面的作用:其一,使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得到有效激发;其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进一步使中职语文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2.教师起示范作用,促进学生激发个人情感
在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需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充分尊重学生,消除师生之间的距离感,这样才能够为学生个人情感的自然流露提供良机。教师作为教学工作的引导者,需起到示范作用,在挖掘语文教材实用性高的内容上,借助生动、情感激昂、热血澎湃的语言进行语文阅读。以《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为例,在朗读语句中,语气便需激昂、生动,能打动学生,这样才能够带动学生进入教学课堂,在学生个人情感得到有效激发的基础上,便能够为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良机。
3.拓展课外阅读,使情感得到全方面渗透
可在班级内设立图书角,教师以正规、可行的渠道搜集文学名著,放置图书角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为了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参与课外阅读,教师可以向学生布置课外阅读计划,比如:自主选择图书,在规定的时间内读完,比如将时间设置为一个星期、半个月或者一个月,读完后让学生写读后感。又如:组织开展朗诵比赛,学生可以自选课外阅读经典段落作为朗诵的材料。显然,无论是读后感还是名著朗诵活动,都是激发学生情感的有利手段。基于整体层面分析,拓展课外阅读,能够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全方面渗透,从而为学习到更多、更有深意的语文知识奠定良机。
三.结语
通过本文的探究,认识到传统模式下中职语文教学存在诸多弊端,要想使中职语文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升,融入有效的教学方法显得极为重要。而在中职语文语文教学过程中,采取情感渗透手段,则具备许多优势。但是,这属于一项系统化的教学工作,不能一蹴而就,需要从多方面进行完善,如创设教学情境,为情感渗透提供渠道、教师起示范作用,带动学生激发个人情感以及拓展课外阅读,使情感得到全方面渗透等。除此之外,本人认为,需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充分尊重学生,在情感渗透教学中,注重师生双方之间的沟通交流,进一步使中职语文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高。
参考文献
[1]马园园.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4,S2:100.
[2]苏枫.浅论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渗透[J].黑河学刊,2013,05:13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