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月亮的古诗范文

时间:2023-03-26 07:07: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写月亮的古诗,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写月亮的古诗

篇1

亮的故事主要就是嫦娥奔月的故事,还有吴刚伐桂的故事等等,另外玉兔捣药也是中国古代神话故事,也是属于月亮的故事,相传玉兔做的药丸吃了以后就能变为神仙,长生不老。

月亮的故事肯定要说到嫦娥了,嫦娥奔月说的是嫦娥偷吃了丈夫后羿讨来的长生不老药后,身体变得非常轻,飞到月宫上,后来嫦娥向丈夫诉说苦恼,非常后悔偷吃这个长生不老药,嫦娥只能在月宫里面呆着,后来又来了一个小白兔陪伴着她,西游记里面还有猪八戒调戏嫦娥的故事。

还有一个故事也是有关月亮的,叫吴刚伐桂,叫吴刚的人醉心于仙道但是不认真学习,所以玉皇大帝就发怒了,把他扣留在月宫里面,让吴刚在月宫里伐桂树。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图片,你们看――(出示:一组月亮的图片)关于月亮的古诗有很多,你能背出一两句吗?(生背《静夜思》)

师:关于月亮的神话故事也有很多。你们听说过吗?谁能把故事的题目讲给大家听?

生:我知道“玉兔捣药”“吴刚伐木”的故事。

生:我知道“嫦娥奔月”的故事。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商隐写的一首古诗《嫦娥》,看老师写课题。

【点评】月亮图片美轮美奂,给学生无尽的遐想,图片静静地告诉学生,其实美就在身边,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教师激发学生在旧知的知识建构上,画上对新知跳跃的一笔。

师:中秋节的夜晚,我们抬头仰望天空,一轮圆圆的月亮,就像大玉盘。神话故事中的月宫中有亭台楼阁,有仙乐阵阵,有云雾缥缈,景色特别迷人。同学们,如果你住在这么美的地方,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呢?

生:我感到很幸福。

生:我感到很开心,我喜欢这个美丽的地方。

师:神话中的嫦娥就是住在这样的仙境里,她的感受和大家想象的一样吗?我们还是读读诗吧。

【点评】被唤起的对美好世界的向往之情,吸引着学生走近嫦娥、认知嫦娥,期待着与嫦娥进行心灵的沟通,探知嫦娥心灵深处的不同。这给学生深入文本,探求诗中真情搭建了愿景台。

【教学片段2】

师:古人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我们一边读古诗,一边想象画面。

师:在你想象的画面中,有哪些景物?

生:有“云母屏风、烛影、长河、晓星”这几个景物。

师:同学们,云母屏风、烛影,这是哪里的景物?

生:这是室内的景物。

师:长河、晓星又是哪里的景色?

生:这是室外的景物。

师:银河渐渐隐没,启明星也不见了,你知道这又是什么时候的景色呢?

生:这是拂晓的时候。

生:就是天亮的时候。

师:你知道它代表着什么?

生:说明天快要亮了,一夜又要过去了,嫦娥又是一夜没有睡。我觉得嫦娥很孤单,很不快乐。

师:这漫漫长夜,应该进入甜蜜的梦乡。可是嫦娥孤独地看着幽暗的烛光,在冰冷的云母屏风旁摇曳,她寂寞地看着银河和启明星渐渐隐没,度过了又一个无眠之夜。嫦娥因什么而夜夜睡不着觉?

生:后悔偷吃了灵药。

师:嫦娥偷吃了灵药,不是飞上月宫长生不老了吗?为什么还要后悔呢?

生:因为只有她一个人孤独地生活着,没有亲人陪伴着她。

师:小朋友想想看,每天傍晚时分,你放学回到家里,爸爸妈妈也下班了,你们一家人都在干什么呀?

生:围坐一桌,共进晚餐!

生:一起看书、做作业,遇到不会的,就一起动脑筋,一起商量,多快乐啊!

生:我会和家人一起看电视。

师:多温馨、多么幸福啊!

篇3

诗里中秋话月亮

劳 燕

中秋赏月,自古以来,月亮被人类赐予了各种各样的名字,唯美动听。

月亮,古称太阴。

月亮的读音,古人取圆的声母 y ,缺的韵母 ue,组成 yue ,此则有月为圆缺之意。

按丁再献、丁蕾先生的骨刻文“汉字演变过程”的书写五体方式,来看月字演变:

骨刻文-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引 丁再献、丁蕾《东夷文化与山东骨刻文释读》十九章第二节)

月,字象形:骨刻文字形,象半圆形;甲骨文字形,象半月形。《说文》:“象上下弦阙形。”《诗·小雅》:“如月之恒,如日之升。” 本义,月亮,同本义,太阴之精也。月为群阴之本。

月为“太阴之精”,这一点是全世界都认同的。英语moon(阴性i)、Amaris,月之子(女性)之意;亚美尼亚语Anahid ,女神;澳(土著)语Arana, 亦指女性;希腊语Artemis 即月神(阿尔特米尔狩猎女神) ;拉丁语Diana、 Luna 都是指月亮女神,即罗马神话中所称戴安(月亮女神);玛雅语Ixchel 是称掌管月亮和繁殖的女神。日语月亮按季节称:春月(しゅんげつ)、夏月(かげつ)、秋月(しゅうげつ)、冬月(とうげつ)春夏秋冬则为それぞれの月,朧月(おぼろづき)、かすかに霞んだ月(春の季语),寒月(かんげつ)、冷たく冴えてみえる月(冬の季语)。按天象气候称:雨月(うげつ)、無月(むげつ)、薄月(うすづき)、薄雲のかかった月、孤月(こげつ)、淡月(たんげつ)、青月(せいげつ),一般称名明月(めいげつ)、朗月(ろうげつ)、皓月(こうげつ)、素月(そげ つ)等等。而从月亮名称可以见到汉语的富瞻,这是汉语的性质决定的。可以说汉语对月亮的称名是最多的。

李汉荣散文名篇《井绳》,匠心独具地描述了“三米井绳上下那个中国的月亮。”

“通向月亮的路并不是美国航天局发现的。在美国之前,甚至远在公元前,我们的先人就已经发现了接近月亮的最佳方式。方法很简单。只需要一眼井,一汪清澈的好水,一根井绳。”

“美国航天局用了很大的劲爬上了月亮,只抓了几块冰冷的石头拿回来让人类看,让人类扫兴,让人类的神话和童话破灭,让孩子们面对冰冷的石头再不做美丽的梦。中国人心目中的月亮是古时候的那个神秘的月亮,是嫦娥的月亮,是吴刚的月亮。是李白打捞的水里的这个月亮。”

“父亲用三米井绳,打捞起完整的月亮和美丽的月光。三米之下,就能触到孔夫子和李白的那个月亮;三米之上,到处是伸手可掬的白银一样的月光。”

中国的月亮,有中国的审美,诗意、意象、联想,有中国特色的名称。

我也喜欢中国古时候那个神秘的月亮,那个传统的,中国特色的,嫦娥的,吴刚的,李白打捞的水里的月亮。

月亮名称知多少

(甲)直称

夜光、孤光、夜明、玄度、玄晖、玄烛、素晖、晖素、素影、霄晖、皓彩、圆光、圆景、圆影、圆缺、清晖等。

如:圆景光未满,众星粲以繁(曹植《赠徐干》)。

圆光过满缺,太阳移中昃(李白《君子有所思行》)。

(乙)会意指事

其核心词——月魂。即指月初升或始缺时不明亮的部分。

夏历每月初始所见月叫“魄”(本字“霸”),后来就以“魄”代称月亮,并逐渐形成以“魄”为基本语素的月亮别称:

月魄、魄月、金魄、玉魄、皓魄、素魄、新魄、圆魄、颓魄、纤魄、细魄、夜魄、晚魄、宵魄、晓魄、残魄、莹魄、魄宝、魄渊......

如:玉魄中天满,清辉近水多(何景明《对月》)。

日轮驻霜戈,月魄悬雕弓(高适《塞下曲》)。

(丙)比喻

圆月,如镜(鉴)如轮、如规、如环、如丸、弯月如钩、如弦、如弓,于是产生了系列比喻:

飞镜、天镜、金镜、金鉴、玉镜、玉鉴、冰镜、水镜、圆镜、圆镜、宝鉴,月轮、玉轮、琼轮、白轮、银轮、冰轮、孤轮、圆轮、轮辉,玉盘、银盘、晶盘,清规,金丸、素丸,玉环,玉弓、明弓,玉钩、琼钩、银钩、玉帘钩等等。此外还有玉羊、玉壶、玉碗、碧华、银苑、金饼等喻称。

如:团团冰镜叶清辉(孔平仲《玩月》)。

绛河冰鉴朗,黄道玉轮巍(元稹《月》)。

(丁)将甲乙丙一、二、三的别称相交互组合,派生出月亮别名的新生词:

兔轮、兔魄、桂轮、桂魄、圆舒、圆蟾、娥轮、镜轮、蟾轮、蟾盘、蟾魄、蟾钩等等。

如: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王维《秋夜曲》)。

(戊) 源于神话传说

玉兔捣药

“兔”字系列别称:

玉兔、白兔、银兔、冰兔、金兔、玄兔、卧兔、兔影、兔辉、兔月、月兔......

玉兔捣药用的"玉杵"也成了月亮的别称。

如:玉杵秋空,凭谁窃药把嫦娥奉(汤显祖《牡丹亭闹殇》)。

吴刚伐桂

“桂”字系列别称:

桂、丹桂、月桂、桂月、桂宫、桂窟、桂丛、桂影、桂晖、桂魄......

如:桂月危悬,风泉虚韵(庾信《终南山义谷铭》)。

嫦娥奔月

“娥”字系列别称:

嫦娥、姮娥、月峨、金娥、素娥、残娥、姱娥、娥月、娥影、娥灵......

“婵娟”本指美女,借指嫦娥仙子,故“婵娟”也成了月亮的别称。

如:素娥脉脉翻愁寂,付与风铃雨夜长(范成大《枕上》)。

神蟾(蟾蜍成精)

“蟾”字系列别称:

蟾蜍、玉蟾、明蟾、清蟾、凉蟾、寒蟾、冰蟾、金蟾、银蟾、灵蟾、彩蟾、素蟾、孤蟾、新蟾、蟾窟、蟾宫、蟾阙、蟾光、蟾彩、三脚蟾 ......

如:玉蟾离海上,白露湿花村(李白《初月》)。

月浪衡天天宇湿,凉蟾落尽疏星入(李商隐《燕台诗秋》)。

由“兔”、“桂”、“蟾”等并列而成的月亮新词别称:

兔蟾、蟾兔、蟾桂、桂蟾、桂兔......

如:出门聊一望,蟾桂向人斜。(罗隐《旅梦》)。

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古诗十九首》)

其他神话传说

月神名叫“结鳞”(或结璘);

为月亮驾车的神名叫“望舒”;

月中的五夫人名叫“月魂”;

月亮的归宿处为“月窟”;

月亮中有宫殿名叫“广寒宫”......

这些都成了月亮的别称。

如:夜深星月伴芙蓉,如在广寒宫里宿(鲍溶《宿水亭》)。

曜灵忽西迈,炎烛继望舒(曹丕《在孟津》)。

地与山根裂,江从月窟来(杜甫《瞿塘怀古》)。

五行、阴阳学说

古人认为,月为阴气之精,日为阳气之精,故以“阴”、“阳”分别指月、日,由此产生了月亮的一系列别称:

太阴、月阴、月灵、阴光、阴灵、阴宝、阴婆、、阴兔、阴魄......

如:万古太,中秋海上生(张祜《中秋夜杭州玩月》)。

阴魄出海上,望之增苦吟(马戴《中秋月》)。

月亮名称筛选

从部分古诗词(包括辞赋)筛选,得到300多个月亮的别名。但有些不能为今人理解、接受,于是再筛一筛,遴选出200来个常见别称。本文题为“诗里中秋话月亮”,所以以诗词为主再省略一些过于生僻的名称,又以著名诗人为主,最后得100余个月亮别名以为常见。

兹举常见月亮别称如下(70)

婵娟 望舒 纤维 金波 玉弓

桂殿 团扇 玉桂 银台 五羊

广寒宫 清光 太清 蟾蜍 蟾

玉蟾 霜蟾 素蟾 冰蟾 银蟾

瑶蟾 蟾宫 皓蟾 金魄 圆蟾

金蟾 蟾魄 素魄 圆魄 冰魄

桂魄 瑶魄 玉盘 金盘 银盘

圆盘 广寒 霜盘 水晶 盘白

玉盘 金镜 玉镜 圆镜 寒镜

秦镜 瑶镜 金轮 银轮 玉轮

圆轮 冰轮 霜轮 孤轮 斜轮

玉兔 玉钩 银钩 垂钩 悬钩

金兔 白兔 圆兔 蛾眉 悬弓

素蛾 素娥 丹桂 太阴 夜光

月亮别称诗证

对上述月亮常用别名,引诗词为证:

圆景光未满,众星粲以繁。

——曹植《赠徐干》

圆光过满缺,太阳移中昃。

——李白《君子有所思行》

夜光何德,死则又盲?

——《楚辞天问》

玉魄中天满,清辉近水多。

——何景明《对月》

日轮驻霜戈,月魄悬雕弓。

——高适《塞下曲》

团团冰镜叶清辉。

——孔平仲《玩月》

绛河冰鉴朗,黄道玉轮巍。

——元稹《月》

玉轮卧兔初升魄,铁网珊瑚未有枝。

——李商隐《碧城》

汗浸铺澄碧,朦胧吐玉盘。

——李群玉《中秋君山看月》

昨夜风高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

——王昌龄《春宫曲》

半夜老僧呼客起,云峰缺处涌冰轮。

——苏轼《宿九仙山》

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

——李贺《南园》

指点南楼玩新月,玉钩素手两纤纤。

——白居易《三月三日》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王维《秋夜曲》

桂轮秋半出东方,巢鹊惊飞夜未央。

——唐方干《月》

慈鸟夜夜向人啼,几度沙窗兔魄低。

——元范椁《赠郭判官》

玉兔半升魄,铜壶微滴长。

——李绅《奉酬乐天立秋日有怀见寄》

金兔犹悬魄,铜龙欲启扉。

——江总《答王均早朝守建阳门开》

玉杵秋空,凭谁窃药把嫦娥奉。

——汤显祖《牡丹亭闹殇》

沉钩摇兔影,浮桂动丹芳。

——卢照邻《江中望月》

长河上月桂,澄彩照高楼。

——张正见《薄帷鉴明月》

桂月危悬,风泉虚韵。

——庾信《终南山义谷铭》

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

——苏轼《念奴娇中秋》

桂宫袅袅落桂枝,露寒凄凄凝白露。

——沈约《登台望秋月》

素娥脉脉翻愁寂,付与风铃雨夜长。

——范成大《枕上》

引玄免于帝台,集素娥于。

——谢庄《月赋》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

江南水寺中元夜,金粟栏边见月娥。

——李郢《中元夜》

玉蟾离海上,白露湿花村。

——李白《初月》

老兔寒蟾泣天色,云楼半开壁斜白。

——李贺《梦天》

月浪衡天天宇湿,凉蟾落尽疏星入。

——李商隐《燕台诗秋》

孤蟾久未上,五写不成归。

——宋司马光《停月亭》

几回鸿雁来又去,肠断蟾蜍方复回。

——刘商《胡笳十八拍》

出门聊一望,蟾桂向人斜。

——罗隐《旅梦》

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

——《古诗十九首》

夜深星月伴芙蓉,如在广寒宫里宿。

——鲍溶《宿水亭》

曜灵忽西迈,炎烛继望舒。

——曹丕《在孟津》

地与山根裂,江从月窟来。

——杜甫《瞿塘怀古》

万古太,中秋海上生。

——张祜《中秋夜杭州玩月》

阴魄出海上,望之增苦吟。

——马戴《中秋月》

秋韵起,月阴移,下帘时。

——宋毛滂《诉衷情》

夜光何德,死则又育?

——屈原《楚辞天问》

凉宵烟霭外,三五玉蟾秋。

——方干《中秋月》

玉轮扎露湿团光,鸾相逢桂香。

——李贺《梦天》

汗浸铺澄碧,朦胧吐玉盘。

——李群玉《中秋君山看月》

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

——苏轼《念双桥中秋》

桂宫袅袅落桂枝,露寒凄凄凝白霜。

——沈约《登台望秋月》

团团冰镜叶清辉。

——孔平仲《玩月》

绛河冰鉴朗,黄道玉轮巍。

——元稹《月》

冰轮未肯去,相看尚团团。

——范成大《残夜至峰顶上》

玉钩定谁挂,冰轮了无。

——陆游《月下作》

闽国去,蟾蜍亏复圆。

——贾岛《忆江上吴处士》

素娥即月之好。

——《幼学琼林》

著意登楼瞻玉兔,何人帐幕遮银阙。

——辛弃疾《满江红中秋》

最后,说个月亮笑话

明记小说《谑浪》(是一部笑话集)中有个故事:

有个秀才,久居乡里,一次游杭州,也是他第一次进入“旅游城市”,见到什么都那样清新、雅致、精美,由衷感叹自己的粗俗。他见到精致的瓷器餐具,不胜喜爱,杭州人告诉他,这些碗盏盘匙餐具茶具都是“细瓷”。他于是买了些细瓷茶具、餐具回去。回乡后,从此他做事乃至撰文都多了一份拘谨和束缚,处处小心克服自己所在的土、俗,说话拘谨、恭谦。

中秋节,他邀朋友来家“闹秋”赏月,刻意显摆这些细瓷,他用杭州买来的“细瓷”茶具泡茶,拿出瓷盘摆放上水果、月饼。

客人到后,惊讶地说:“呵,这瓷器真好!”秀才说:“不敢,此乃舍下一些粗瓷。”

篇4

一、出示明确的活动要求,引领学生自学

语文课堂活动的设计要从教材本身的特点出发,抓住文本线索,提炼出能辐射全文的纲领性问题,引领学生站在整体的高度审视文本。整堂课的活动要做到目标明确,思路清晰,落脚点准,能够引领学生紧紧抓住文本中的关键词句细细揣摩,在心灵碰撞中感受文本要义,领会文本内涵。

如教学《望月》第二课时,我设计了三个活动。

活动一:赏江中月,感受月夜之美好

1.轻轻读课文的第2自然段,边读边品味,画下令你心动的词句,可在相应的词句旁简要地写一写自己的感受。

2.想一想,假如用一个词来形容今晚这江上的月光,你会用上哪一个词。

3.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感受。

活动二:品诗中月,体验月诗之内涵

1.读课文3-13自然段,找出文中描写月亮的古诗句读一读,体会诗人借明月来表达的情感,并尝试把表达的情感读出来。

2.你眼中的小外甥是个怎样的男孩?

3.小组内分角色对诗。

活动三:读幻想中的月,享受月儿之有趣

1.默读14-19自然段,用“■”画出小外甥想象月亮的句子,想想小外甥的比喻为什么会使我惊讶。

2.小组内分角色朗读。

三个活动的设计都紧扣文本结构特点和本课“让学生在课文中感悟到月夜之美”的学习目标。每个活动都是从学生的自读感悟开始,学生在充分朗读感悟的基础上,通过对重点词句的品读感悟,对课文内容进行想象拓展,进而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对人物认识的升华。学生的展示、教师的引领穿插于课堂教学法中。可以说,本课活动的设计是基于小学语文学科的特点设计和安排的,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也在课堂的有效活动中得以提升。

二、以朗读为突破口,促进学生读中感悟

对于文质兼美的文章,只有通过朗读,学生才能获得独特而深刻的阅读体验。而在活动导学下,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教师不再范读,对学生的朗读指导也不敢太多,生怕过多的点拨、评价会淡化学生的主体地位。试想,我们的语文课堂没有了教师富有感染力的优美语言示范,不让学生去朗读课文,不去培养学生的语感,舍本逐末、缘木求鱼,学生的语文素养如何提升?

因此,在《望月》一课的教学中,我始终让朗读贯穿全文。在教学活动一时,课文第二自然段作者仅用了四句话就把月下江景描述得美轮美奂,学生们都被这美好的月色所吸引了。所以,在学生交流感受后,我就请他们在贝多芬的音乐的伴奏下,有感情地齐读这一节,让学生真正感受月夜的美好。在活动二中,我扣住涉月诗句,采用表演法,让学生分别来扮演文中的“我”和活泼聪明的小外甥,让他们发挥想象,充分调动自己的诗句积累,尽情地根据自己的理解,演绎古诗句中月的含义。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主动积累诗句的兴趣,而且学生也从中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他们沉醉的不仅仅是月光,而是中国的月文化。同时,我让学生抓住小外甥与“我”的对话,通过分角色朗读,引导他们体会小外甥的聪明好学和天真活泼。正是这种聪明好学,才让小外甥积累了那么多有关月的诗句,也正是这些有关月的优美的诗句让他沉醉。

声情并茂地朗读是学生深入文本、理解文本的外显。读进去,读明白,学生才会有各自独特的体验。所以,活动导学模式下的语文课堂仍应是书声琅琅的。

三、在迁移创作中放飞想象之美,实现“双基”的落实

篇5

一、让学生行动起来

语文活动课,它有自己设置的目的要求,也就是必须着眼于学生获取直接经验即时信息为内容,以实践性的特点,引导学生从书本走向生活,从课堂走向社会,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活动课比其他学科课程有较好的灵活性,在内容的选择上我们可以很好地体现“可动性”。实践性是语文活动课的主要特性,它改变了学科教学中教给学生结论性知识的方式,让学生在参与观察、动脑、动口、动手能力的实践活动中拓宽知识,发展能力。古诗文由于受到语法等的限制,单纯讲授并不容易接受,教师要充分利用语文活动课这样一个平台,让学生真正动起来,使得诗歌成为一种近距离、可触摸的东西。例如,我们可以在学生欣赏画面后,创设这样的情境:大家看到这样充满生机勃勃的画面,你是怎样的心情?你想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学生不约而同地说:“我想赞美春天。”“那我们就拿起笔来,学习诗人用精简的诗句来赞美春天。同学们近距离地感受了古文化的精美以后,必然会印象深、记得牢,还会激发孩子们的创作热情:创作是让学生情感进发的点火栓,教学需要创设条件,去激活、展示生命的灵动与飞扬,促进每个儿童创造性地、富有个性地发展,这才是教学的真正目的!让孩子行动起来,在实践中获得知识,这一观念其实由来已久。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指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主张“有行动才能得到知识,有知识才能创造。”陶行知先生辩证的知行统一观,为我们实施创造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因此,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我们要解放学生的双手,让学生动,在行动中产生思想与智慧,让学生把诗歌内容结合到现实生活当中,从而更深刻领悟诗歌的精髓和意境。学生在任何一步教学中,都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而是在主动参与、展开想象、动手动脑中运用多种感官去发现、体验、表达,真正实现了“想写”“乐写”的教学目的。

二、活动内容要有竞争性

有比较,才会有进步。孩子们虽然小,但也一样渴望得到认可和表扬,所以我们就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孩子们去竞争,充分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比如给孩子们布置了去搜集有关月亮的知识,搜集到的资料拿到班上展示,让他们享受成功的喜悦,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还可以组织有关某个诗人的知识小竞赛,让孩子们比比看究竟谁掌握的知识更多。在活动课上“比比看”这个环节,是非常受欢迎的。比如“搜集月亮知识”这一活动,孩子们的积极性别提有多高了。他们有的从报纸上找,有的从杂志上剪,还有的上网下载,大家忙得不亦乐乎,连自己的爸爸妈妈都参与了,这正符合活动课程的育人理念。课间,看不到孩子们打闹了,听到的是他们谈论月亮的事儿,在互相欣赏各自搜集的图片,津津有味地讲自己知道的有关月亮的古诗,看着几十双闪闪发亮的眼睛,我想每一个老师都会从内心感到欢喜。我们不禁要惊叹:孩子们脑中都有一个怎样奇妙的世界啊!多么聪明、多么可爱的孩子啊!他们在实践过程中,不仅轻松掌握了诗歌的内容,更在互动中知道了怎样分工,怎样合作,他们知道了团结,理解了友爱。他们在掌握书本知识的同时,人格也在不断完善,无疑这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积极追求的。。

三、活动课要有创造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希望自己是―位发现者、创造者,这种需要在儿童世界里显得尤为强烈。创造精神与生俱来,哪怕我们没有能力去培养和发展,至少也应该小心翼翼地去呵护,不要让学生的创造之心在我们的“教育”下日渐衰退。在古诗教学的过程中,由于学生对古文的认识有限,在自主理解的过程中肯定会有一些理解错误,甚至闹出笑话的时候,这时我们既要保护好他们的积极性,又要作适当的引导,帮助其认识自己对诗意理解的偏颇,指导其学习古诗的方法,以促就进日后进一步思考问题。要相信今天“小小的孩子,就是将来小小的诗人。对于孩子们在古诗学习中体现出来的点点滴滴的创新火花,我们都应该小心地呵护,积极地加以肯定,并引导其继续沿着自己的创新思路前进,结出一个个创造智慧的硕果。

篇6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突围的关键,就在题目中的一个“问”字。为什么会“问”起来呢?

在这首诗题目下面,李白自己提供了一个小注“故人贾淳令予问之”。这个贾淳是什么样的人士,目前还不可考。但是,他居然“令”李白问月,这里就有两点值得分析:一是,他与李白的交情不一般;二是,看来这位贾淳先生对于当时诗中关于月亮的流行写法有看法。一般写月亮的题目大抵都是描述性的,如春江花月夜,或者月夜、关山月,最老实的就是一个字:月。后来就有了咏月,到了拜月、步月、玩月,就是挺大胆的了。在全唐诗中,光是“望月”为题者,就有五十首。可能是这位贾淳先生对这样单调的姿态有点厌倦了,所以才敢于“命令”李白来一首“问月”。李白之所以接受这样的命令,可能也是受这个“问”的姿态所冲击,激发出灵感来。要知道,向一个无生命的天体、一种司空见惯的自然现象,发出诗意的问话,是需要才情和气魄的。在唐诗中,同样是传统母题的“雪”,也有对雪、喜雪、望雪、咏雪、玩雪,但是,就是没有问雪。在贾淳那里,“问”就是一种对话的姿态;而到了李白这里,则又不是一般的问问,而是“把酒问”: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这是李白式的问。停杯,是把酒停下来,而不是把杯子放下来。如果是把酒杯放下来,就和题目上的“把酒问月”自相矛盾了。这种姿态和中国文学史上屈原《天问》那样的问法是不太相同的:

天何所沓?十二焉分?

日月安属?列星安陈?

出自汤谷, 次于蒙。

自明及晦, 所行几里?

夜光何德, 死则又育?

屈原在这里更多的是对天体现象的追问:老天怎么安排天宇的秩序,为什么分成十二等分,太阳月亮星星是怎么陈列的,太阳从早到晚走了多少里,而月亮的夜光消失了怎么会重新放光,凭着什么德行,等等。这是人类幼稚时代的困惑,系列性的疑问中混淆着神话和现实。屈原的姿态是比较天真的。但是,李白的时代文明,已经进化到不难将现实和神话加以区别了。所以李白要把酒而问,拿着酒杯子问,姿态是很诗意、很潇洒的。酒,是令人兴奋的,也是令人迷糊的。酒是兴奋神经的,又是麻醉神经的。酒在诗中的功能,就是让神经从实用规范中解脱出来,使想象和情感得以自由释放。因此在诗中,尤其是在李白的诗中,“把酒”是一种进入想象境界,尽情浪漫的姿态: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人攀明月不可得,说的是十分遥远;而月亮与人相随,说的是十分贴近。这就构成了一种矛盾,似乎是很严肃的。但是,这完全是想象的,并不是现实的,因而是诗意的矛盾。人攀明月,本身就是不现实的。月行却与人相随,关键词是“相随”,也是不现实的。月亮对人,无所谓相随不相随。相随不相随,是人的主观感受,是人的情感的表现。这种情感的特点是什么呢?月亮对人既遥远,又亲近,到紧密地追随。这种矛盾的感觉,把读者带进了一个超越现实的境界,天真的、浪漫的境界。接下去,并没有在逻辑上联贯地发展下去,而是一下子跳跃到月亮本身的美好上去: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这两句换了韵脚,同时也是换了想象的角度。前面一句的关键词是“皎”,是比洁白更多一层纯净的意味。有了这一点,诗人可能觉得不够过瘾,又以“丹阙”来反衬。纯净的月光照在宫殿之上。这里的丹,原意是红色,皎洁的月亮照在红色的宫殿之上。丹阙,似乎不一定在色彩上拘泥原意,可直接解作“皇宫”。古代五行说以五色配五方,南方属火,火色丹,故称;南方当日之地,丹又引申为有关帝王的事物,如丹诏(皇帝的诏书)、丹跸(帝王的车驾)、丹书铁券(皇帝颁给功臣使其世代享受免罪特权的诏书)等等,都不一定是红的。丹阙就是帝王的居所。下面一句,则写月之云雾。不是说云雾迷蒙,因为云雾是黑白的,而这里却说是绿烟。绿的联想是从什么地方生发的呢?我想应该是从飞镜来。今天我们用的镜子,是玻璃的,没有绿的感觉;而当时的镜子,是青铜的,青铜的锈是绿色的,叫做铜绿。有了绿烟,不是不明亮了吗?但是这里的铜绿,是被灭尽了的,一旦灭尽了,就是发光了。但是不说发光,而说“清辉”焕发。清有透明的意味,辉也不像光那样耀眼,有一点轻淡的光华。从“飞镜”到“绿烟”到“清辉”,构成统一互补的联想肌理。这是一幅静态的图画。接下去再静态,就可能单调,所以李白让月亮动起来: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这个动态的特点是:第一,幅度是很大的。从空间上来说,是从海上来,到云间没;从时间说,从宵到晓,从夜晚到清晨。第二,从活生生的“来”,到神秘的“没”。到这里,语气既可以是疑问,又可以说是感叹。这是本诗许多句子的特点。因为诗人虽然是问月,但是,并不指望有什么回答。只是表达自我对现成现象的挑战和惊讶。倒是下面的句子真格地问起来了: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好像是对神话的发问,也并不在乎有什么回答,只是诗人的感兴。这在他的《朗月行》中也曾经发出过“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之问。白兔捣药,老是捣个没完,和谁一起享用呢?这好像不过是问着玩玩而已,其实,深意隐约可感。关键是句子中的那个“孤”字。白兔是不是有伴?嫦娥是不是有邻?孤独感,正是诗人反复强调的意脉。接下去,跳跃性就更大了。一下子跳到: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这种孤独感从哪里来呢?从生命的感觉中来。第一,生命在自发的感觉中,并不是太暂短的,而是相当漫长的。然而,一旦和月亮相比照,就不一样了。“今月曾经照古人”,那就是说,古月和今月是同一个月亮,今人中却没有古人,古人都消失了,生命之暂短就显现出来了。第二,“今人不见古时月”。本来月亮只有一个,今古之间,月亮的变化可以略而不计,不存在古月和今月的问题。但是,李白作为诗人,却把“古时月”和“今月”作了区分。这是一个想象的对比,同一个月亮,因为古人和今人看了,就有了古月和今月之分。有了古今月亮的区别,古人和今人的区别就很明显了。由于古人已经逝去了,他们感觉中的月亮,已经不可能重现了。把古月今月对立起来,不过是为了强调古人和今人的不同。虽然古人今人是不同的,但是,他们在看月亮的时候,其命运又是相同的: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第三点。古人今人虽是不同的人,然而在生命像流水一样过去这一点上是一样的。和明月的永恒相比,在生命的暂短这一点上,古人今人毫无例外。这似乎有点悲观,有点宿命。但全诗给读者留下的印象似乎并不如此,相反倒是相当开怀的。原因是,李白对于生命苦短,看得很达观。最后用这样的话来做结:

唯愿对酒当歌时,月光常照金樽里。

对酒当歌,其中的“当”,是“门当户对”的“当”,“对”也就是“当”,并不是“应当”的“当”。这是用了曹操诗歌中的典故(《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曹操是直接抒发“人生几何”的苦闷,而李白则是用一幅图画。这幅图画由两个要素构成:一个是月光,一个是金樽。本来月光是普照大地的,如果那样,就没有意味了。只让月光照在酒樽里,也就是把其他空间的月光全部省略,让月光所代表的永恒和金樽所代表的暂短,二者统一为一个意象。暂短的生命由于有了月光,就变得精致了。永恒不永恒的问题被诗人置之脑后,诗人就显得更加潇洒了。

这几句诗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属于千古绝唱一类。除了因为表现出当时士人对生命的觉醒之外,还因为其思绪非常特殊。在自然现象的漫长与生命的暂短、人世多变与自然相对稳定不变的对比中,显示出一种哲理的深刻。

李白没有辜负老朋友贾淳命意的期望,这首诗成为神品,对后世许多诗人产生巨大影响。如坡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辛弃疾的《太常引》(一轮秋引转金波)、《木兰花慢》(可怜今夜月)等等。王夫之在《唐诗评选》卷一中说这首诗:“于古今为创调,乃歌行必以此为质,然后得施其体制。”①此话,在今天的读者来看,可能有点隔膜。关键词是“歌行”,说的是,这首诗是歌行体,是李白时代的“古诗”。这种古诗与律诗、绝句不同,不讲究平仄对仗,句法比较自由,句间连贯性比较强,古人、今人,古月、今月,相互联绵地生发,明明是抒情诗,却似乎在推理,用的不是律诗的对仗,而是流水句式,情绪显得尤为自由、自如。

李白的这首杰作,并不是李面对月亮、施展才华的唯一选择,下面这首则从另一个方面展示了李白的心灵肖像。

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一作“碧岩畔”)

这一首,又是以月光和酒为意象的主体,但从根本上是不相同的。上面一首中,把酒问月的姿态已经是够浪漫的了,这一首虽然仍然有把酒、举着酒杯的姿态,但是不同在于,没有把月亮当成被问的对象,而是在想象中把它当作有生命的大活人。

在内涵上,这一首也和上面一首不太相同。从标题上看就很清楚:月下独酌。关键词是一个“独”字。也就是孤独。上面一首,还有一个朋友在边上撺掇他问月;而这一首的诗意,就从没有朋友的感觉中激发出来,一开头就是: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很孤独,只有自己一个人,没有一个亲人,话说得很直白,属于直接抒情的手法。孤独比之群居,更受诗人青睐。在唐诗中,以独坐、独立、独游、独往、独酌、独泛、独饮、独宿、独愁为题者甚多。李白有许多以孤独为主题的诗,似乎对独酌之美很有体悟,光是以“独酌”为题的诗,他就写了七首。这一首是从《月下独酌》四首中选出的。其实其他几首也是很精彩的。如其三中说:“一樽齐死生,万事固难审。醉后失天地,兀然就孤枕。不知有吾身,此乐最为甚。”在醉意中可以忘却生死、荣辱等等的痛苦。正是因为这样,酒才是超越圣贤、神仙的自由的象征:“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已闻清比圣,复道浊如贤。贤圣既已饮,何必求神仙。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这就显示出孤独之饮,并不是痛苦的,而是高傲的;孤独是寂寞的,然而又是自由的,是不为世俗所拘束,达到自由的精神境界的。当然,所有上述的诗歌,都是一种豁达的人生之悟。但是这种豁达,是一种直接激情的表白,以痛快淋漓、极端化、不留余地为特点。而我们面前的这一首,则是想象境界的描绘: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本来是独酌,没有亲人。本诗的立意就是在要打破孤独,举杯邀月,把月亮当成朋友,这是第一层次。对影成三人,这是第二层次。层次的上升,强化了欢乐的氛围,但同时也增添了孤独的色彩。本来在中国诗文中,形影相吊,是孤独的表现,李密在《陈情表》中创造了这种经典性的意象。但是,李白借用这个意象,反其意而用之,又没有绝对反其意,而是把它与自己的生命的特殊体悟结合起来。李白所强调的是,毕竟月亮和影子并不是人,把月亮和影子当成朋友,恰恰是没有朋友的结果。正是因为这样,这里抒发出来的感情,就不是一般单线的,而是复合的,一方面是想象中解脱自由,一方面则是现实的孤独压力,其间交织着欢乐和悲凉。这一点到了下面,情绪就酝酿着转折了: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毕竟月亮和影子的友情,缺乏人的特点。“不解饮”,也就是不能解愁,影子随身则更是徒然的,“对影成三人”,就完全是空的。这不是把想象境界彻底解构了吗?不然: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虽然月亮和影子是没有生命的,但是不能因此而陷于孤独的痛苦之中,还是赶紧行乐,享受生命的欢乐。只要“我”进入欢乐的境界,月亮和影子的“徘徊”“零乱”,就有了生命的动态。但是,这种动态并不是生活的真实,多多少少是有点醉时的幻觉的。那是不是值得多虑呢?不: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哪怕是暂时的欢乐,也是应该尽情享受的。一旦真正醉了,没有感觉了,分散了,也就不是悲观的理由了。为什么呢?这里隐含着诗人在人世孤独的悲凉。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在天上,在银河之上,会有相逢的日子。这当然是一种自我安慰,安慰中有沉重无奈。

这首诗完全是在想象中展开,其想象之奇特、精致,令人惊叹。我在《文学性演讲录》中对之有过分析:

文学想象来自感知的变异,感情冲击了感觉,作家的观察掺进了情感,就不是原来的样子了。月光照在大地上,有一个人在喝酒,月光把人的影子留在大地上,这是两个东西,不成其为文学想象,要成为文学想象就要发生变异。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本来在当时的传统诗文中,“形影相吊”早在晋李密的《陈情表》中就是孤独到极点、凄凉到极点的表现。而李白把这个意思写成诗歌却使之发生了根本的转化。主观特点是诗人的孤独感,客观特点是月光照着诗人的影子,这还不是诗的艺术想象。“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就不一样了,月亮就不是月亮了,而是一个有生命的对象了,成了“我”的朋友。但艺术想象之妙在于“对影成三人”,不仅月亮成了朋友,而且影子也成了朋友。有了这样的想象,诗人的孤独之感就得到充分的表现。本来只有一个人饮酒,很孤独,现在三人共饮了,应该是不孤独了吧。但更加孤独了,因为月亮和影子从另一个角度的衬托,越发使诗人形单影只。文学想象就是让客观对象的形态性质发生变异,使之和主体之间的关系发生变异,有了这种变异,感情就渗透进去了。

人、月、影子,本来是互不相干的,现在互相安慰了,但人更加显得孤独,而且这孤独由静态的变为动态的: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乱。

这是一种由静到动的变异。“我舞影凌乱”是客观事实,“我歌月徘徊”是想象,二者相对,形成一种结构,正好表现达到心灵默契的程度。

传统理论中“如实反映生活”一说,是不可能的,因为主体的介入,客观和主体特征结合起来,肯定有所变异,不是性质的变异,就是形态的变异,或者功能上的变异。这个道理很简单,但传统的理论忽略了。过去西方的理论家强调艺术的两种精神,如尼采在论悲剧起源时说,艺术有两种精神:一种是“醉”的精神,希腊的酒神狄俄尼索斯精神;一种是“梦”的精神,阿波罗的精神。“醉”的是不清醒的,无理性的,“梦”的也是不清醒的,朦胧的。有了这两种精神,就是想象的精神,才能变异。①

当然,并不是说,诗的想象一定要导致对象的变异,也有对象并不变异一样能够抒发深厚的感情的。我们来看杜甫的《月夜》:

今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读诗,可以不管作者生平、时代背景,直接从文本体悟欣赏,这是美国新批评学派的主张。这有道理,因为,一般读者根本就没有可能先弄清作家生平,再进行欣赏,就是根本不了解时代背景,也不妨碍读者对文本深入感悟。但是,这样的说法,多少有点绝对化。有时,有些作家十分经典,关于他的生平资料并不难得,参照了时代和生平,对于理解文本,有显而易见的好处,又何乐不为呢?

读杜甫,联系其生平,就十分必要而且可行。因为杜甫诗号称“诗史”,他的个人生活,和国家命运紧密相连。掌握时代和生平的资源,对于分析杜甫的诗,有很大的好处。例如这首《月夜》的写作时间是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安史叛军攻进潼关,杜甫带着妻子和儿子逃到州(今陕西富县),寄居羌村。一个月后,肃宗即位于灵武(今属宁夏)。八月,杜甫离家北上延州(今延安),意在前往灵武,投奔中央王朝。但不久就被叛军俘虏,送到沦陷中的长安。杜甫望月思家,写下了这首名作。

杜甫一生漂泊,常常有思念亲人的诗作,思念的痛苦大都是对全家的,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春望》)。具体到人,堂而皇之的,则往往是兄弟,如“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月夜怀舍弟》)。对月怀友,理直气壮,差不多每一个诗人都有大量的作品。当然,涉及到闺情的,戍客、游子思乡,闺中怀远,早在《古诗十九首》中就是很集中的母题。后来这方面的作品,大都是乐府古题,是很普及的。但是,那样的诗作中所怀念的女士,往往是没有人称的,是概括的,所表现的是普遍的人情,而不是个人的。有一个相当奇异的现象是,直接诉说思念太太,是很少的。检索《全唐诗》,公开以“寄内”为题的,也就是完全是为自己的妻子而抒情的,只有十二首。其中李白就占了三首,而这三首统统是在李白身陷牢笼之时所。在杜甫的千余首诗作中,赠给朋友的诗作蔚为大观,光是题目上冠有李白的名字,为李白而作的就有十首之多。而写到自己妻子、正面写自己对妻子的怀念,这首可能是惟一的,恰恰也是身陷囹圄之时。这也许是巧合。李白《南流夜郎寄内》中这样说:

夜郎天外怨离居,明月楼中音信疏。

北雁春归看欲尽,南来不得豫章书。

这里也写到了明月,而且是高楼上的明月,苦盼妻子的音信,看得大雁都飞尽了,还是得不到。像李白这样异数的诗人,写到想念自己妻子的时候,居然离不开普遍运用的“大雁”这样的意象,所表达这样一点感情,其实也比较一般,没有多少自己遭逢苦难的复杂情绪。

同样是身陷囹圄,杜甫以俘虏的身份,想念自己的妻子,则是比较别致的,唐诗研究专家霍松林先生在赏析这首诗的时候说:

题为《月夜》,作者看到的是长安月。如果从自己方面落墨,一入手应该写“今夜长安月,客中只独看”。但他更焦心的不是自己失掉自由、生死未卜的处境,而是妻子对自己的处境如何焦心。所以悄焉动容,神驰千里,直写“今夜州月,闺中只独看”。这已经透过一层。自己只身在外,当然是独自看月。妻子尚有儿女在旁,为什么也“独看”呢?“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一联做了回答。妻子看月,并不是欣赏自然风光,而是“忆长安”,而小儿女未谙世事,还不懂得“忆长安”啊!用小儿女的“不解忆”反衬妻子的“忆”,突出了那个“独”字,又进一层。①

因为对杜甫的生平有细致的了解,所以说得细致入微。当然,霍氏此说,并非完全独创,而是有文献根据的。《瀛奎律髓汇评》引纪昀的话说:“言儿女不解忆,正言闺人相忆耳。”又引许印芳曰:“对面着笔,不言我思家人,却言家人思我。又不直言思我,反言小儿女不解思我,而思我者之苦衷已在言外。”②杜甫表现对妻子的感情,不像李白那样从自我的角度来写其思恋之苦,而是写妻子和自己一样望月;其内心之感触如何,并无一字直接表述,只用“独看”两个字暗示。独看,就是孤单,对月之时,不是两人共看。独看,一为自身孤独之感,二为思念远方之夫,三为暗示内心深处的回忆。回忆什么呢?杜甫不说回忆共看,而说,小儿女并不理解母亲在“忆长安”。这里的“忆长安”有点蹊跷。小孩子不懂得回忆家在长安的情景,有什么好“怜”的?其实小儿女所不懂的是母亲在回忆。回忆是无形的,无声的,看不出来的,小孩子一点不懂得母亲在那里想爸爸,这才显得天真烂漫,可爱。杜甫在这里,拐了三个弯:一个弯,是自己在望月,思念太太,却写太太在望月,思念自己;第二个弯,不说是太太在回忆夫妻二人共看情景,却说小孩子家不懂得母亲在回忆的内涵。第三个弯,这种回忆应该是比较甜蜜的,正是往日的甜蜜,才衬托出此时的忧愁,这种忧愁是太太的,也是自己的,这种忧愁当然是苦的,但也是甜蜜的。

杜甫在这里,曲曲折折地表现出了对妻子的隐秘的温情。这种温情,不但在杜甫的诗中,即使是在李白的诗中,都是很少见的。如果这里还不是很明显的话,接下去就更清楚了。

香雾云鬟湿,

这当然是写妻子的美,但这种美,不是一般的美,而是女性的躯体之美。香雾,是写对妻子头发的嗅觉,这是极其亲近的人才会有的。“云鬟湿”,一方面是写妻子对月的时间很久,以至于头发都被雾打湿了。另一方面,湿是看不出来的,只有写对妻子的头发有触摸,才有感觉,这就更为亲近了,不但是情感的亲近,也是躯体上的亲近。杜甫越把妻子的美深化,同时也是向自己的男性的潜在感觉深入,在香和湿的嗅觉和触觉中,写出了男性的潜在意识。下面这一句,就更为大胆了:

清辉玉臂寒。

近一步写触觉。写女性的美,一般写头发,通常是视觉,因为看可以是远距离的,故为诗歌美化女性的共同法门。但写到头发以外,写到躯体,写到手臂,写到手臂上的温度,这就到了诗与非诗的临界点了。如果写的这种温度是由一个男性感觉出来的,那就有点危险了。然而,杜甫是有分寸的,对于玉臂的温度,及其感觉主体,他含糊其辞。“清辉玉臂寒”,是月光照射的结果;但是“寒”是人的感觉啊,月光怎么会有寒冷的感觉呢?也许是妻子自己的感觉吧,也许是杜甫的感觉吧,这就不必细究了,留给读者去想象罢。可以说,这两句,是杜甫对女性之美,从纯精神的思念到躯体的触觉的一次勇敢的突围。

最后两句:“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不说今天如何思念,而是说异日相逢时回忆,在帏帐之前,让月光照耀着两个人的眼泪。其实,这里暗示的是二人共看明月。既然今日不能共看,那就异日共看。明月的光华本来是照着两个人的全部身躯的,但是,杜甫却说,仅仅照着两个人的泪痕。月亮的光是没有热度的,居然把泪痕照干了。可见共看的时间很长,否则不足以把泪痕照干。为什么会有眼泪呢?为什么不替妻子把眼泪擦干呢?这就是说,让它默默地流,让它慢慢地干。为什么呢?因为回忆,回忆今日的独看。今日独看之苦,不是言语所能表达的。什么话也不用说,只要无言地相对,就能深深地体悟。可见今日之苦,何其深也。

拿这一首怀念妻子的诗,和李商隐的《夜雨寄内》相比,是很意思的。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篇7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意象教学

一、意象的基本内涵分析

意象是意和象的结合体,是借助于象达意的一种特殊的言语现象和智慧。意象的产生与“言不尽意”有着密切的关系,当言无法言说“物之精”时,便会选择“立象以尽意”。当然这里的象也是通过言进行表达的,不过当象进入到言意转换过程中后,便具有了鲜明的艺术性和审美性。为什么这么说呢?常言道,做人贵直,作文贵曲。意在做人要率真、爽直、光明磊落,而作文则要含蓄委婉,以达“曲径通幽”之效。象具有直观性,但是同时又具有模糊性,这种模糊性给读者以个性化的理解和创造空间,这种思想的自由生成了强大的张力,使人获得了阅读的主体地位。对于意象的分类,有论者把其分为:描述性意象、象征性意象和比喻性意象[1]。“描述”“象征”和“比喻”这些关键语词均能看出意象是一种文学手法。从发生学角度来看,意象有历史传承的一面,也有个性化独创的一面。比如,文学作品里面,月亮可谓一个典型的意象,与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处事智慧、审美追求、文化认同有着密切的关系,古代文学作品之中,以月入诗入文的不计其数,月亮已经成为一个文化符号深深定格在国人的思想里。所以,月亮所隐含的阴柔之美、含蓄之意、思念之情以一种相对稳定的文化结构传承下来,这已成为一种集体无意识。意象同时也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创新的一个事物,借助一些突兀的、奇特的、另类的形象来表达情感也是文学创作的重要选择。比如,《水》(苏教版五年级,作者马朝虎)中的“狗尾巴草”这一意象就传神地表现出四兄弟渴望水的模样和心情。这是作者原创的意象,而且是专属于这篇文本的意象,非但没有一丝的违和感,而且表达得入木三分。

二、小学语文教材中古典诗词的意象性表征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共有古典诗词63篇,从编选的数量分布上来看,第一学段每册安排4~5首,第二、第三学段每册安排5~7首。从编选的体裁上来说,第一学段以五言绝句为主,第二学段以七言绝句为主,第三学段出现七言律诗以及词[2]。从内容倾向性上来看,具有“儿童化”及“说理化”倾向。所谓儿童化,就是诗词内容与儿童的生活密切相关,而且是以塑造儿童形象为主,比如《池上》《小儿垂钓》《村居》等;所谓说理化,就是在小学高年级开始出现内容倾向于辩证、说理的诗词,比如《观书有感》《冬夜读书示子聿》等。这些古诗词之中,意象性表征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

1.托物言志

在编选的古诗词之中,托物言志是意象性最为明显的表现。托物言志,就是诗人把志向投射到一个真实或虚拟的事物上,得以委婉而深刻地表达,这个事物由于附着了志,于是具有了典型性,既而得以一定的文化传承。《石灰吟》《墨梅》《马诗》等就属此类。这类诗一般前两句状物,后两句言志,比如《墨梅》中,前两句为“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从位置、数量、颜色等角度介绍了梅花;后两句“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对人生的追求、价值的取舍跃然于纸上,不求世俗的功名,但求内心的坚守。梅花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同为编选的古诗《梅花》(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中的“梅花”所表达的则是斗雪傲寒、坚贞不屈的意义。同为梅花意象,但是所表达的意并非完全一致,所以我们对意象的把握不能脱离于语言环境,也不能脱离作者的人生追求、创作背景。

2.文化传承

文化传承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在选编的古诗词之中有很多写到月亮的诗,比如《古朗月行》《静夜思》《枫桥夜泊》《峨眉山月歌》《水调歌头中秋》等,可谓“明月千里寄相思”,每一轮月亮背后都凝结着一段思念之情。《古朗月行》是思念童年生活的月亮,《静夜思》是留恋故乡的月亮,《枫桥夜泊》是孤寂旅途的月亮,《峨眉山月歌》是思友心切的月亮,《水调歌头中秋》是佳节思亲的月亮。这些情感都附着在月亮之上,月亮自此具有了意象性、文化性,在中国人的思维里流淌。传统意象,月亮是个典型,其他诸如梅兰竹菊、荷柳茶酒等自然及人文意象也同样成为文化基因,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精神追求。

3.隐喻明理

在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之中还选编了一些隐喻明理的诗。所谓隐喻明理,也就是通过隐喻、象征的方式来说明一个道理,而这被隐喻、象征的对象便成了意象。比如“春*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游园不值》)中的“一枝红杏”,“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中的“活水”。这里的“一枝红杏”“活水”具有的象征意义已经完全超越了这两个事物本身,其所象征的意义又被新的形象所获得,“一枝红杏”指的是新生的事物,“活水”指的是新的知识。从中可见,意象在古诗中的运用分别指向不同的表达意图。托物言志在于表达自我,文化传承在于表达共识,而隐喻明理在于表达法则。

三、小学古诗词中意象存在的基本形态

小学生对形象的感受力突出,对于反映童年生活的古诗词尤其感兴趣,比如“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这首诗具有鲜明的画面感,“小娃”“小艇”,“小”中见可爱;“白莲”“浮萍”,颜色中见生活。这些都是直观可见的,学生理解起来难度较小。但是“意象”不仅作为一种“物”,还作为艺术化、文学化的一种方式,在理解的过程中要做到形神兼得,这无疑会给生活经验、文学素养相对缺乏的小学生带来思维挑战。为此,我们要弄清楚选编的古诗词中意象存在的基本形态,在厘清这些基本形态之后,将会产生积极的教学意义。

1.单一意象

在选编的古诗词之中,通篇围绕着一个事物来写的占有相当的比例,比如上文中我们列举的《梅花》《墨梅》《石灰吟》《马诗》等,所表现的意象分别为梅、石灰和马,是单一的存在。这单一的意象具有明确的所指,诗人的笔墨就集中在对其的描写之上,写其形,抒其神,方向集中,语言精练,这是相对简单的意象存在。

2.叠加意象

与单一意象相对的则是叠加意象,也就是说诗中所呈现的意象是多样化的,每一个意象相对独立,又彼此联系,共同指向诗人所欲表达的情思。比如说“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寻隐者不遇》)中的松柏、书童、山峦、云雾这些意象依次出现,不仅勾勒出了清幽旷远的画面,更重要的是这些意象的汇聚、叠加共同指向一个深层意象——隐者。这个隐者虽然最终也是“不知处”,无觅其踪迹,但是这也恰恰暗合了“隐者”的内涵,既然是隐者又如何可见呢,更增添了其神秘感、飘逸感。所以像这类叠加意象作品,我们一定不能满足于其表面,而要在“松、童、山、云”中感受其“隐”的深意,形成隐者的形象。

3.特指意象

所谓特指意象,就是从诗歌的叙述情景中荡出一笔,以突兀的、险拔的、出乎意料的方式建立起来的意象。在《游园不值》中,“应怜屐齿印苍苔”是乘兴而来的欣喜,“小扣柴扉久不开”是心愿难酬的失落,“春*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又是豁然开朗的激动。四行小诗细腻地传达出诗人心情的波澜起伏,如果没有这“一枝红杏出墙来”,那诗也便成了一首普通的感怀诗了,正是这“一枝红杏”使得诗歌有了酣畅淋漓的痛快,其所表达的意蕴已经不再局限于“红杏”本身,而具有了更为广泛、深刻的哲学意义。很显然,这里的“一枝红杏”是一个特指,是表达哲思的一个意象。从这三种意象的基本形态中,我们可以发现,意象既有显性的一面,又有隐性的一面,还有特指的一面。同时我们也会发现,意象的这三种形态分别对应着意象的具象功能、叙事功能与思辨功能。无论如何,其都是文学化、艺术化的方法,有了意象的存在,诗歌才会形象鲜明、意味无穷。

四、小学古诗词意象的教学实施策略

意象在诗歌中的存在具有普遍性,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对意象的教学认知和教学策略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通常我们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切入。

1.对形象的还原

诗歌具有鲜明的形象美、音乐美、意韵美,对意象的领会离不开对形象的还原。我们一般的古诗词教学往往把着力点放在理解、积累上,理解的基本途径是借助于注释,这在语文课程标准里也有较为明确的要求。这样的理解方式是理性的、专业的,其消极的一面是忽视了诗歌的形象性特点以及小学生的思维倾向,导致了为理解而理解的现象,美好的诗歌经由这一机械过程,生趣顿失。比如教学《墨梅》,很多老师会先把象征的手法揭示出来,让学生领会诗人高洁的品格,并立志向其学习。这样“理智”的教学,没有唤醒形象感,自然其所蕴含的情意也无法与形象融为一体。如果我们把教学的着力点放在形象的还原上,将会迎来不一样的教学样态。首先,《墨梅》是一首题画诗。王冕是画家,其最擅长的是画画,这首诗是对他所画梅花的注解,是这幅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教学可以从这幅画开始,让学生观墨梅之形、之色、之姿,对墨梅有个直观的了解,并引导学生说说这梅花与我们见到的、想象中的梅花有何异同,凸显“墨”这一颜色,引发学生对诗人用意的推测。其次,《墨梅》具有朴素的画面感。“吾家洗砚池头树”,茅舍,池塘,梅树,再加上“洗砚”的诗人,画面跃然纸上;“个个花开淡墨痕”,朵朵花开的画面又立呈于读者面前,“淡墨”二字更是活画出梅花之色、之姿。“不要人夸颜色好,只流清气满乾坤”写的是梅花的香气,“流”和“满”为香气赋予姿态。如此,整首诗就好像一幅画,从梅花所处的环境写起,依次写了梅花之形、之色、之味、之姿,动静结合,与画作珠联璧合、相得益彰。最后,在梳理出这些形象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启发学生发现“墨梅”之墨色、之清气所具有的特殊之处,结合王冕的人生追求进行佐证,其意韵、内涵、主旨便会自然生发出来了。从形象出发悟意,是诗歌教学的必由之路。

2.对背景的求证

言为心声,发自于性情,立言就是立人的过程,一个人的言语样貌和人格样貌存在着正相关,虽说也会有“言不由衷”的现象,但只是个例。包括诗歌在内的所有言语作品都在反映着作者的生活现实及价值追求,所以我们要理解诗歌意象,对背景的求证是不可缺少的。事实上,在小学诗歌教学之中,对背景的求证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但相对随意,在诗人、社会信息等方面存在着偏其一隅的问题,不能够相对全面地建立起象和意之间的联系。《石灰吟》是一首托物言志的诗,诗人于谦以石灰自喻,表达了对高洁人格的追求。相传该诗是于谦12岁时目睹青石经火煅烧成石灰有感而作,可是许多的语文教师却更倾向于补充于谦后来为官清正的背景,表面上能与“清白”相互呼应,但是与学生的生活和情感世界依然遥远。在创作背景中,12岁这一年龄对于学生具有强大的震撼力,观察思考和远大的追求也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情感冲击,而就是这样的信息才会引发学生的认同。再加上补充于谦后来做官的信息,那么于谦的形象就在意象生发联系的过程中站立起来了。所以,对背景的求证不能贪多而致泛化,应该关注背景细节,寻找与学生容易“共情”的点,使作诗之人与读诗之人实现情感的有效沟通。

3.对诵读的落实

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对诗歌的积累,诵读是一种重要的途径,但如何让诵读变得有趣味,这是必须面对的。在“国学热”的背景下,很多学校都在搞经典诵读活动,一是在形式上营造诵读的氛围,比如着古装、吟古调、演古事等,这种历史感、庄严感的确能够给学生留下深刻的文化印迹。二是在方法上实现读画结合、读唱结合,比如诗意画、画配诗、谱诗歌、唱诗歌等。我们都熟悉的中央电视台推出的《经典咏流传》诗词诵读节目就是典型的读唱结合,把古典的诗词与现代的音律配合起来,以传统、通俗或流行的艺术方式加以表现,达到了良好的传唱效果。比如龚自珍的《苔》本不为大家所熟知,但是经这一节目传唱,一下子火了起来: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这首诗在背景歌词中、在梁博的支教故事中、在山区孩子的纯朴的声线中获得了新生。吟诵是一种特别有效果的诵读方式。吟诵具有鲜明的节奏感和音乐感,而且还伴随着一定肢体动作的参与,吟诵的过程于是变得更富有参与色彩和表演性,这对于小学生来说无疑更有吸引力。同时,吟诵的声调与诗歌的意义密切相关,更有利于学生对诗歌的理解,这样的理解是直观的感觉的理解,为学生所悦纳。

篇8

让识字变得更有趣

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很多课时都是围绕识字教学展开的。而字形的教学又是识字教学中重要的一项内容。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对字形结构的认识仅仅凭着老师的一张嘴、一支粉笔、几张卡片记忆,这样单调无味的教学内容,往往使得学生对字形的辨认、识别、记忆都比较无趣和乏味。何况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正处在直观形象思维阶段,所以创造学习语文的愉快情景尤为重要。

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以其悦耳的声音、色彩鲜艳的图片、生动优美的动画等,在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心方面有着其他教学手段远远不及的优势,让小学生对字形及其结构的认识过程更富有趣味,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学象形字“月”。

师:你们看这是什么呀!(课件电脑演示:月亮图)

生:月亮。

师:美丽吗?

生:美丽。

师:月亮总是在晚上静静的挂在天空中,给夜晚漆黑的大地洒下一片光明。所以古时候的人们也非常喜欢月亮,那他们是怎样记录月亮的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电脑动画演示)古人就是用这个符号来记录的。随着时间的不断变化,为了方便书写,就把这曲线的笔画写成直的笔画了(电脑动画演示“月”字)。同学们,在我们的汉字中有不少的字就是这样从图形变化来的。

因为动画的展示,学生很开心也很乐意去认识一个新的字,但是光认识字形是不够的,如何让学生学会正确、规范地书写才是识字最终目的。记忆笔画的书写和每个字笔画的顺序,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讲是很困难的。按照以往传统的教学,教师在黑板上一笔一画范写来传授给学生的;但这种传授过程往往效率低下,学生也对此索然无味。

而多媒体教学却能生动化的将汉字的书写教得妙趣横生:它能实现笔画笔顺教学的动态书写,即以标准楷体为蓝本,在书写每一笔画时读出该笔画的名称;全部书写完,还会读出汉字的读音。不仅使学生字形结构心领神会,轻松快乐地记住这个字,同时又拓展了学生的知识,加深了印象,使记忆更加牢固,书写也更加正确和规范。

让阅读变得更快乐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关键一环,对于全面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多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为语文阅读教学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实现了质的飞跃。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语文阅读教学,以动静结合的文字、图片、动画、视频和声音信息,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声情并茂的学习情景,并且还能多角度、多形式、多方面地表现同一事物的多个侧面,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教学张志和《渔歌子》这首诗时,为了让学生感受到诗人笔下春季江南水乡风光的美丽,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笔者设计制作了能体现诗情的课件,并选取了古琴曲作背景音乐。上课初,先以一张配有诗文的电子幻灯片呈现教学内容,在具有古风古韵的音乐声中,教师诵读全诗,激起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在理解诗意时演示课件:白鹭自在地飞翔,桃花盛开,渔父戴青箬笠、穿绿蓑衣的画面出现。此时,学生眼神中透露出异彩,不但对诗意的理解了然于心,而且感情也得到了升华。

让写作变得更丰富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写作文往往是学生时代最苦恼的事,甚至有学生发出感叹:“一见作文就头疼。”试想,学生硬着头皮写成的文字能有丰富性、时代性吗?可是“处处留心皆学问”,怕写作文的归根结底是学生没有走进生活,远离生活,没有到火热沸腾的社会生活中亲身感受,去获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素材,这才使得无话可说、无情可诉。而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恰恰能弥补学生课堂上的这一“生活空白”。

篇9

古诗文是我国古代优秀文化的宝贵遗产,它凝聚了中华民族的人文精髓,它包含文字美、音韵美、意境美、情感美、思想美,令人百读不厌。在反复吟诵中悟文、悟情、悟理,必将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操,净化心灵,升华思想,受到美的熏陶。

1 古诗文诵读活动是综合性学习活动

古诗文本身综合性强,内容丰富,包蕴厚重。所以诵读活动就不应局限于语文学科本位、局限于课堂教学小天地。应把它纳入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学生通过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以不同的活动形式和表现方式,如诵、吟、唱、演等,整合语文与其他学科和艺术形式,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培养主动探究、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等精神。

2 古诗文诵读活动是开放性的学习活动

古诗文诵读应在宽松的环境和开放的心态中进行。学生应立足学校,走向生活,融入自然,无拘无束,拥有个性化的活动时空和创造时空。首先,诵读素材的来源应是开放性的,不能仅仅依靠教师为学生提供素材,而应发动学生广泛地收集,倡导学生自主选择搜集的内容,自主选择搜集的时间和空间、方式和手段。搜集活动包括两个部分:一是传统的教室即小课堂搜集;二是大课堂搜集即一切日常生活之中,搜集古诗文主要放在大课堂活动中。即要求学生走向生活,走向社区,走向自然,充分利用自己身边的资源,使用一切可以使用的手段和途径进行搜集。可向老师请教、向同学请教、向家长请教、向社区有知识的人请教,更可以上图书馆、上网查询。总之,充分放手让学生去寻找、去体验、去感受,从而培养学生主动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进一步感受古诗文的博大精深。其次,古诗文运用是开放性的,要鼓励学生在口语交际和习作中适当引用古诗文,既能言简意赅地表情达意,又能使文采斐然,谈吐不俗;既能体现出一个人的文化品位,又能激发学生对语言美的追求。让学生带着对生活的认知、体验、情感去诵读、去引用、去创作,完全浸润在古诗文浓郁的书香中,受到古诗文的熏陶,使其良好个性得以发展和养成。

3 古诗文诵读活动中需要给学生创设学习情境

诗歌是情境的载体。任何古诗文都包含着诸多的情境因素。要真正走进古诗文,与文本对话,与诗人情思产生共鸣,得到美的感悟和更深层次的情感体验,那就应该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不失时机地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置身于现时的或想象的情境中去诵读,再加以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映照、组合、创造,便会产生更新更深的感悟。这种情境还可以成为激发学生灵感的诱因。学生可以在此情境中禁不住诵读之、歌之、舞之,甚至产生创作的冲动,把自己的感悟和情思用诗的语言表达出来。

创诗是学生心灵的自然流露。当学生通过读诗、抄诗、引用诗等活动之后,已有了基本的诗歌文化底蕴,并积淀为素养,当他们融入生活、融入自然之时,已有的知识、经验、技能、情感便会与情景发生碰撞,迸发出智慧的火花,产生创作激情,激发创作潜能。

创诗的方式主要为:

3.1属对

对对子是古人创诗的基础,是写诗的起步。通过给出指定词语,连词成句,连句成对。如给定词语:“有如、诚似、读书、治学、蜂酿蜜、燕衔泥”,让学生属对,有学生属对为:“读书有如治学,蜂酿蜜诚似燕衔泥”;有学生属对为:“读书有如蜂酿蜜,治学诚似燕衔泥”。让学生对这两个属对进行比较分析,从而让学生掌握了属对的基本知识和要领。通过属对训练,学生初步产生了想写诗的冲动。

3.2仿写

仿写不失为创诗的一个有效方式,通过仿写,潜移默化写诗的要领,但仿写周期不宜过长,应适时而止。因为仿写毕竟要受到原诗的束缚,学生的生活经历、情感体验也未必都如原诗作者一样,很难仿写出好诗,学生非常容易出现机械模仿,因此,在仿写中要提倡和鼓励学生创造性的仿写,真正体现出仿写的价值。

3.3真创

真创就是学生运用已学的古诗文知识,真正独立自主创作,用诗的形式来书写自己对生活、人生、自然、社会等的体验和感悟。在感受成功的乐趣中不断增强对古诗文的诵读和创作的兴趣,不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最终传承和发扬民族的优秀文化。古诗文的创作要打破时空的局限,给学生搭建自我展示的平台,创造自由发展的机会,让学生走进自然、走进社会、走进人生、走进心灵世界,去发现美、感悟美、抒写美。如一位学生创作了一首名为《思亲》的小诗:“皎月流珠入户来,梨树倩影映窗前。我寄相思与明月,问我亲人何时还。”其创作动因则是“父母为了我能读好书,双双外出打工挣钱,好几年未回家,我的生活孤独寂寞。一个月圆夜,明月当空,我一个人在家形单影只,倍感孤寂,不由想起打工的父母,生发了强烈的思亲之情,就默诵起《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等与月亮有关的诗词,念着念着,诗中月亮的形象激发了我的创作灵感,于是就写下了这首诗”。

4 古诗文诵读活动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

学生是有个性的,古诗文诵读活动则应尊重不同情智学生的个性。学生完全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和爱好特长,选择参与活动的内容与形式。自由组合,在诵读中综合音乐、舞蹈、美术、戏剧等艺术手段,开展唱诗、画诗、演诗等活动。让学生置身在特定情境氛围中创造性地去读、去感悟,充分展现不同潜力学生的诵读个性和爱好特长。在活动中,老师要合理引导学生不断自我调节,让其既满足个性化诵读的强烈心理需要,又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诵读方式方法、找到张扬个性和发展个性的平台,不断体验到诵读的快乐,并滋生出一些良好的个性。

5 古诗文诵读活动应充分体现人文精神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古诗文更包蕴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古诗文诵读活动就要深挖古诗文的情感内涵和人文精神,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丰厚的文化基础知识,受到人文熏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塑造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从而传承优秀文化,提高人文素养。

篇10

关键词:弄潮儿《潮声集》内容语言特色

最近,一口气拜读了弄潮儿先生的《潮声集》(菲律宾新潮文艺社2005年5月出版),倍感心脾沁香、块垒酣畅。

弄潮儿本名张弈仁,是菲律宾当代著名华文诗人。他1944 年出生于福建省晋江市池店镇古福村,自幼喜爱诗文。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移居菲律宾,从事文教工作近十载,执教鞭之余勤于文艺创作,多次获奖。八十年代末弃教从商。商余对文艺仍锲而不舍,在华文报开有“西窗烛影”文艺专栏,近二十年从未间断。《潮声集》这部传统诗词集,包括诗人最近几年创作的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词等各种诗体共四百余首。从书中可窥见作者感情真实的一面,和其人生的情操与独特的审美观。

就诗歌内容而言,诗集大致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对社会不平的鞭挞。如《急诊部见闻》:

无钱看急诊,有病任。护士芳踪渺,大夫无处寻。

此种现象,不仅菲律宾,中国亦然。然而,诗歌中却罕有描写。再如《情人节有感》:

情人多浪漫,最重是花香。一束红玫瑰,穷人几日粮。

如此内容与语言技巧,中国古诗中早有类似者。社会上的贫富差距,在古代社会巨大,当今社会亦然。

第二,对亲情、友情的歌颂。如《和亚君诗长》:

学诗炼句日方长,苦辣辛酸笔底藏。每有知音伸正义,常无雅韵觉荒唐。深山闭塞少华报,短信开通奇妙章。友谊能当遮雨伞,真情可作挡风墙。

前四句见出诗人对诗之钟情,后四句表现诗人对友情之珍重。三、四行与七、八行从思想内容到语言形式悉具警句特征,耐品耐味。

词如《清平乐》:

声声问候,胜过银千斗。情谊深深浓似酒,兄弟加好友。

一晃十几春秋,相思似水长流,但愿苍天赐福,一生没有忧愁。

再如《如梦令》:

日昨承蒙相探,蓬荜生辉无限。话语暖心窝,胜过白银千万。千万,千万,来日家乡再见。

二词均为怀人之作。言语浅近,而寄情深远。“弄潮儿者,性情中人也!”(见施约翰《潮声集》序)诚哉斯言。

第三,对客居之乡菲律宾地方事件的描述,以及对当地华人热心肠的歌颂。如写东南亚海啸的《自救》:

印支海啸震全球,苦雨凄风遍五洲。万户萧疏人饮恨,千村薜荔鬼生愁。八方善士齐捐款,四面人翁共计谋。求助不如求自己,靠天徒使泪空流。

再如写菲律宾华人慷慨解囊、献爱心于病人的《菲华情结》:

卧人病重震菲京,游子谁人不动心。慷慨解囊捐义款,从容投笔吐心声。昔时横祸遭冷眼,今日病灾得温馨。欲问爱心何处有,菲华到处有仁人。

第四,描写诗人的逸情惬意、幽居雅韵。如《深山夜读》:

千竿竹影随风舞,万里深山啼鹧鸪。举目欲攀天上月,低头醉读手中书。

竹影、深山、鹧鸪,大有古意。天上月,引人遐思;手中书,遣闷之举。再如《山泉》:

一股清泉天际流,春来夏去乐悠悠。世人不晓深山处,一日能消万古愁。

“一日能消万古愁”,语尽夸张,却极富感染力。对幽居之情稍微铺陈开来写的,如《山居闲情》:

晨起窗前听鸟语,黄昏屋后数流云。三更池畔斟月色,半夜园中探花魂。枫叶烧山山溢彩,梅花傲雪雪迎春。江湖落拓诗心在,客地飘零傲骨存。

诗语颇工。“枫叶烧山山溢彩,梅花傲雪雪迎春”一联,行内顶真,想象诡谲,尤为出彩。“江湖落拓诗心在,客地飘零傲骨存”,可视为作者的自我写照。

第五,抒发诗人对故国的思念与向往之情。如《月夜》:

万籁三更静,月光四海流。无端难入梦,游子起乡愁。

月是故乡明。因此,就中国诗人或华裔诗人而言,思念故乡之诗作,往往少不了月亮的意象。在弄潮儿的《潮声集》中,出现最为频繁的一个意象,恐怕就是月亮了,因为“思乡”是这部诗集的主旋律。中国传统诗歌中的“月亮”意象,在诗人笔下频频出现,且常用常新。《月夜》以“万籁”开笔,气势随见扩大;“四海”一着,想象中的领域随为之开阔。弄潮儿《月夜》一诗,比于李白之《静夜思》,境界更为阔大――如果我们不被李白的诗名所吓倒的话。因为弄潮儿的乡思,是“跨国”的;而李白的乡思,却限于国内。这里,月亮成为一个缠绵悱恻的艺术符号。月光挥之不去,一如乡愁挥之不去、拂之还来。诗歌淡入淡出,真切自然。

如果因绝句短小,而只能集中在月亮这一单个意象的话,在篇幅翻倍的律诗中,作者以月亮意象为主导意象,同时结合其它辅助意象,以抒发淋漓之感情。如《夜思》:

酒入愁肠夜不眠,思飞二十五年前。眼中还是家乡月,脚下依然客地阡。月色溶溶心寂寞,晚风徐徐意缠绵。江东父老若相问,游子思乡年复年。

“客地”、“晚风”,只是起到了一种烘云托月的作用,正是这些意象聚焦突出了“月”之意象,从而尽情尽意地表达了作者的离乡别愁。“眼中还是家乡月”,以家常语道出了常人所常见而未尝写出的诗情,故大佳。

地处热带的菲律宾,无雪无春。身处客地,而乡愁不减。乡愁之外,诗人有时不禁唱起中国颂。如《国庆有感》:

五星红旗随风展,四海欢歌动九天。华夏新生半世纪,炎黄旧梦五千年。文明古国风华茂,伟大人民意志坚。试看将来新世界,中华儿女笑开颜。

作为“中华儿女”之一员,诗人对祖国的前途充满信心,为祖国的繁荣感到骄傲。置身海外,诗人的爱国之心、拳拳之情,溢于言表。

总之,对社会的鞭挞,对友情的颂扬,对异乡之地菲律宾的描述,对幽情逸韵的向往,以及对故国的思念,构成《潮声集》的五个主旋律。而在这五个主旋律当中,又以乡愁为其主调,从而凸显了一个海外诗人的赤子之心。

在语言上,诗人显然吸取了中国古典诗词的丰富营养,古诗词的痕迹处处昭然。如:

采菊东篱下,种瓜北岭坳。(《村姑》)故国多佳节,元宵最火红。(《忆元宵》)落日思君君不至,春闺寂寞恨难休。(《夜上高楼》)寂寂高楼心事重,婷婷玉树苦愁多。(《花园即景》)病树昏鸦危巢,叶败枝枯藤老。(《如梦令?老树》)

借鉴之外,诗人常有创新之处,此自不待言。总之,从语言艺术的角度来说,《潮声集》不事典故,不用雅语。言浅而爽人口唇,情深而动人心弦,气酣而沁人心脾,势畅而浸人心田。在短短的几年之内,弄潮儿先生竟创作出如此多的佳作。何故?“日吟诗一首,顽疾亦能医。”(《诗情》)诗人对诗神的钟爱,由此可见一斑。

诗人“飘洋过海觅新诗”,不禁仰天慨叹:“孰料异乡少唐韵,心事谁知?”(《浪淘沙?秋梦》)掩卷读完《潮声集》,口里如嚼橄榄,心里如饮醇酒:美滋美味。品味之际,一句诗语不觉从心头袅出:“孰料异乡有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