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法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8 19:59: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刑事法学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刑事法学论文

篇1

借助学校搭建的实践性教学平台,优化现有教学方法。以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为主线,以每环节为模块,设计学生实践参与流程和要求,制定考核和奖励办法。实践性教学“训练”各环节实施步骤和要求如下:

(一)课前实践训练。课前训练包括布置训练内容———组织训练———提交训练成果———教师评价几个步骤。训练内容有:查资料、小组讨论、排演案例、制作课件等。组织训练由各小组长带领组员展开讨论、排练、收资料和课件等,教师进行监督检查或指导。提交训练的成果包括所查资料电子版、讨论排练视频、自制课件、讨论发言稿等。教师评价由教师组织,评选最佳组织者、组员、团队、课件、发言稿等并作为考核平时的依据。此环节重点解决全员的参与性。课前预习准备环节以往存在的问题一是重布置轻落实,二是没有口头表达等技能训练。本环节要求提交课前参与训练的成果并作为平时成绩考核依据,激励和监督机制促使学生踊跃参与,积极创新,较好地解决了学生课前参与流于形式及实践训练不足的问题。

(二)课中实践训练。此部分是实践教学的中心环节,起到承上启下的核心作用。首先有利于集中课前训练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在课堂高效解决;其次新颖多样的教学方法有助于轻松愉快的完成系统的实践训练;第三为课后实战参与打下基础。为此,我们采取对原有实践性教学方法“吸取精华———找出问题———集中突破”的策略进行优化和完善,具体形式有:

(1)情景教学训练:其步骤为案例准备———情景演示———分组讨论和交流———教师归纳讲解———撰写分析报告。其中情景演示是亮点,课堂展示教师收集的典型案例和学生排演的案例,通过视觉冲击或亲身体验、历练、感悟,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改变单一的法庭模拟和抽象的案例讲解,去法律的神秘化而更贴近社会;让学生置身于法官、律师、当事人、教师等众多角色中,增强其法律责任感。

(2)学生主导式案例或辩论训练:其步骤为案例或辩题准备———课堂讨论及辩论———评委及主持人发言———教师总结———提交书面作业。该环节重点突出了学生的主导性。案例及辩论课是常用的实践性教学方法,比较成熟,但是也存在教师主导性较强的问题,即出题、组织、分析、总结等所有环节都由老师主导,教师自始至终走在前台,学生技能提升有限。本训练尽可能地增加学生参与和竞争。如学生参与出题、主持、提问和分析、小组间的竞争、台上台下的互动等,教师在旁引导、观察和纠错,学生始终是主导者。师生角色的调整,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技能训练效果显著。

(3)师生互动“多讲”训练:其步骤为布置讲课内容———学生讨论准备———师生互动多讲———教师总结。本训练吸收“一言堂”中的“言”的合理性,改变“一”的弊端。同时吸收我校“双师”教学中“双”的新颖性,改变“有师无生”的缺憾,优化为“师生互动多讲”模式,要求学生轮流上台当老师讲授,老师在台下当学生听讲,然后师生间、学生间再互动交流。训练有效转变了学生学习的依赖性和被动性、提高了学习效率和兴趣、增强了语言表达能力、锻炼了学生的应变能力、勇气和胆量。

(三)课后实践训练。为巩固前两个环节的实践效果,我们安排了理论与实践结合、课堂与实务部门的交流与合作。具体办法包括:旁听审判、听法律讲座、参加学校辩论赛、接受律师现场指导、班级交流、提交案例分析报告等。此环节训练的特点是“开放———融入———交流———提升”。法学实践性教学不是几人几班的封闭改革,要力戒故步自封的狭隘教改观,应把局部的教改放入学校的宏观改革蓝图中,找准位置和突破点,充分利用学校已搭建的实践教学平台和教学资源,达到事半功倍的实践效果。为此我们除了积极联系庭审和讲座,邀请律师辅导、组织班级交流活动等以外,还鼓励并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全校性的实践活动,如参加校级辩论赛、模拟法庭大赛、专家讲座、法律诊所等,在开放中拓宽视野,在交流中互相切磋,在互动中提升实践技能。

二、我校实践性法学教学“训练方法”的特色

突出了以学生为主导的新教学理念,并吸收借鉴了原有实践性教学方法的长处,挖掘了传统教学的合理因素,经过优化、改进和整合融入到了本课题的教学训练和考试方法中来,形成了以学生为核心,教师为引导,师生互动学习的平等式实践性教学和考评模式,该模式的突出特色是:

(1)实践性:从头至尾,各个环节都要求学生自己体验、历练、感悟。即用实践的方法学习法律,用实践的方法教授法律,用实践的方法考查教学效果。

(2)互动性:强调全方位的互动性。包括师生间互动、学生间互动、台上台下互动、课前课中课后的互动、学校与实务部门的互动。

(3)参与性:要求学生全员参与,如每位学生提交课前所查资料、制作课件和小组讨论、排练案例的视频;课中分组讨论,代表发言,台下提问;课后旁听庭审、听讲座。

(4)平等性:各环节中学生参与并主导而教师只观察、指导和纠错。使师生关系不再是“权力服从”关系,而是“平等交流”关系,这将有利于增强师生之间的理解和互信,减少误解和抱怨。

(5)趣味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无论教学还是考试都应努力做到让学生感兴趣而不是畏惧,因为二者的目的都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能力而非为难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是教育的应有之义。情景教学、现场旁听审判、情景模拟问答口试、竞赛式口试等训练和考核方法,通过视觉刺激和亲身体验感悟,一改传统教学的一言堂的被动学习和笔试的紧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的兴趣。

(6)公开性:课前讨论、课中参与、课后实战及开放的口试都体现了公开性特点。以学生主导式考试为例,学生集体上台面试,学生评委当场打分,其他同学和老师台下观战。这种公开口试方式能最大限度体现客观公正,台上哪个小组及其成员表现如何,台下一目了然,并且考生对答案和评分有异议权,教师和评委可组成评议团可当场评议答复。它较之闭卷书面考试更透明、公正和人性化。前者多人打分众人监督,当场纠错,后者考完后由一人或多人打分,几缺监督或监督滞后。

三、我校实践性法学教学“训练方法”的创新之处

(一)模拟社会化:与模拟法庭实践课相比,一般模拟课仅限于模拟法庭场景和程序,模拟范围较窄。本课题讲授前对案例或事件进行情景模拟,其内容和场景更为广泛和社会化,这样可使法律去神秘化而更贴近社会,也使学生把法律当成工具而非权力,真正树立起法律为社会公众服务的正义平等理念。

(二)案例情景化:与案例、讨论、辩论等实践课相比,以往实践性课程鲜有模拟还原现实情景的,多以教师口头、板书或文档形式介绍案例,缺乏直观性和氛围感。模拟案例情景能促使学生参与并提高学习兴趣,易产生联想,启迪思想。

(三)讲授多元化:本课题中的多元讲授是在传统讲授基础上改进而来。它不同于“一言堂”,“一言堂”是由教师一人讲,而多元讲授由多人讲;同时它也有别于“双师或多师”教学,一个虽然讲授人数多但都是老师,不能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弊端,一个则是由“师生共同讲授”互动学习,学生参与讲授从根本上转变了学生受动学习的状态。

(四)学习开放化:开放式学习的特点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习地点开放,而本课题要求课前讨论,地点由学生自由选择,所以在春暖花开之即,讨论可以校园的长亭、绿茵草地等展开,轻松的室外环境使学生心情格外轻松愉快,学习兴趣增加。二是学习过程开放。教改要求各环节都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它打破了一人封闭式的学习方式,更有利于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篇2

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以教师讲授为主,按照教材章节顺序教学。实验组应用实例教学法授课,具体如下。选择实例:授课教师于课前根据将要讲授的内容精选实例。在选择实例时要注意典型性、真实性、综合性和可行性。课前准备授课教师根据实例做课前准备,包括结合实例多媒体课件制作(利用多媒体动画方式)、设置实例场景、提出相关问题等,并于课前两天将实例发给学生。实例展示:教师将实例内容及主要问题做简单扼要的介绍,之后由多媒体演示实例发生过程或现场模拟,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提醒学生站在专业角度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为讨论做准备。实例分析: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实例中已提出的问题或刚发现的问题,在讨论的基础上引出授课主要理论内容,并重点做原理的讲述。待将理论:内容中重点、难点讲述清楚后,再进行学生讨论,教师释疑。总结:在实例讨论结束后,班级进行实例总结,特别注重学生理论与实际事件相结合培养,目的提高学生实践工作能力。效果评价:在全部授课内容结束后,对两班学生除进行统一的理论试题的考试外,加试一份流行病学课题设计(难易程度、类型相似)。所有考核结束后分别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为学生对教学方法的反馈和意见建议。问卷回收率100%。

2结果

2.1理论知识测试结果

我校《流行病学》临床医学本科教学计划是安排在第四学年第一学期,而《医学统计学》课程是安排在第三学年第二学期。将上一学期的医学统计学课程理论成绩两组做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25,P>0.05),两组学生统计学知识水平一致。本次流行病学理论测试,实验组学生成绩得分(87.8±5.6)与对照组学生成绩(81.3±6.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学生成绩优于对照组。

2.2专业设计评价

两组学生于学期末分别进行了流行病学课题设计,通过设计的课题我们得出:实例法教学组的学生在设计上更为合理、严谨,出现的错误较少;对照组的设计表现资料的收集不当、选择的统计方法错误、结果的表述及推论不当,并且大多数学生的设计没有控制好偏倚,错误率高。2.3教学方法的反馈调查结果两组学生学习后,对教学效果做问卷调查,以5分为满分,依程度打分,最低分为1分。将两组学生的效果评分做比较,见表1。由以上结果可知,实例教学法学生在效果评价的八个方面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3.1实例教学法提高了学生学习流行病学的兴趣,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实例教学法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利用实例引导教学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研讨和探究的一种教学方法,重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际处理问题的能力[1]。学生通过对生动、形象的实例学习,能够很清楚地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及其运用,这种学习方法不同于传统的授课方式,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一种好奇感,进而进入实例,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流行病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精髓,所以,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3.2实例教学法增加教师的教学难度,对教师提出更高要求

实例教学法的关键在于实例的选取和编排,这就要求教师做好充分地课前准备,要求教师自身不但应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广博的知识,还应具有驾驭课堂的能力,掌握营造讨论气氛和引导案例分析的技巧。此外还应具有创新性的编排实例,如如何将多媒体技术与实例向结合,更形象、生动的展示实例的同时能够巧妙的引出所讲理论内容等;另外,对实例的陈述要恰到好处,把握这个度很关键,即既要将实例形象地表述清楚,又不能让实例讲述和讨论占据过多的课堂时间,所以要求教师在实施实例教学时注意实例的选择以及对学生的引导方式,掌控整个讨论现场。所以,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实例教学法费时费神,但这一过程也是教师自我学习和进步的过程,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素质,进而提高了教学质量,是教学相长的典范。

3.3实例教学法提高了学生的科研设计思维和能力

篇3

关键词:文学语言;言语行为理论;施为性;创造性;建构性

中图分类号:I0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18-0067-02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因此,文学也是一种语言现象。“语言不仅是文学的传达媒介,也是构成文学本体的物质形式。作家凭借语言传达他的全部构思,读者也是通过阅读作品语言来接受作品所运载的信息。从这个意义上看,文学就是对语言的一种运用,没有语言,也就没有文学,语言在文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①不管从什么角度来研究文学都不能忽略语言在文学中的作用。

一、传统的文学语言观:“工具论”与“本体论”

众所周知,以往对文学语言的研究主要存在两种重要的看法:第一,“工具论”:把语言当作文学的工具和载体。现代汉语词典对“工具”的解释为:进行生产劳动时所使用的器具;比喻用以达到目的的事物。对“载体”的解释为:泛指能够用承载其他事物的事物。因此,语言作为文学的工具与载体,在这里起到一种中介和桥梁的作用。作者首先在脑海中进行构思,待构思成型便赋予其形式,这一形式就是语言。通过语言,文学作品得以呈现。从这个角度来看,语言更多的是附属于文学的,它的目的是为文学作品服务。由此看来,语言本身并不具有独立的意义。

第二,“本体论”:关注文学本体,重视语言本身。到了20世纪初期,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理论家们开始关注文学本身,语言就被重视起来。“文学语言被置换到了文学的中心,甚至成为了文学的全部,而不再仅仅被看作是隐藏在内容背后的类似于容器的存在。”②不管是俄国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还是结构主义,都认为只有关注文学语言,才能够真正地读懂文学。

纵观以上两种主要观点,在承认这些观点的合理性的同时,弊端也逐渐显露出来。前者贬低了语言的实际作用和功效,忽视了语言本身所具备的创造性,使语言完全处在一种被动的地位。后者虽然对语言的重视程度大大加深了,但是也把文学研究置于一种封闭模式之中,使得文学研究远离了现实生活。综上所述,“工具论”语言观和“本体论”语言观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要克服以上两种认识的弊端,我们必须寻求一种新的认识。

二、言语行为理论的观点

“随着欧洲18世纪启蒙运动的洗礼、19世纪自然科学的革命性进展和20世纪初心理学成为一门实证科学,传统西方哲学的三大主题:上帝、物质、灵魂逐渐淡出了西方哲学的研究领域。”③传统的哲学观念被颠覆,西方哲学的危机逐渐显现。哲学家们认为逻辑是有语言体现的,为了探寻哲学的出路,西方哲学出现了“语言学”转向,“20世纪前半期,大多数英国哲学家都认为语言学的分析是唯一合法的哲学的研究,这些哲学家自称为语言哲学家,称自己的研究为分析哲学”。④

在这样的背景下,奥斯汀于1962年出版了他的《如何以言行事》,这标志着言语行为理论的创立。奥斯汀认为,语言在本质上是一种行为,说话就是做事。他把有真假之分的陈述句叫做叙事句,把那些无真假之分又不用来陈述的句子叫做施为句。施为句是有行事能力的句子,它旨在完成某一行为,例如:“I promise to be there at two o’clock.”施为句的言语行为是由施为动词“promise”来实现的,这个施为句通过语言表达了他承诺会在两点到达那里。

奥斯汀自己也很难清楚地区分陈述句与施为句,在某些情况下,“同一句子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下可能两者都是”⑤。但他仍然坚持“说话即做事”这一观点。并且将施为性作为实际运用的语言的一种共有功能。

奥斯汀把言语行为分为三个层面:以言表意、以言行事、以言取效。奥斯汀的研究重点是现实生活中的日常语言。他认为,文学语言是以一种“寄生于正常规范上的方式”⑥被使用的。也就是说,奥斯汀认为文学语言不在一种正常的语言环境下使用,不属于正常的语言使用范畴。虽然文学语言与日常语言极为相似,但二者有极大的不同。文学语言并不在现实中实际发生,也不产生现实的效果,没有人会把小说主人公虚构的誓言当真。因此,奥斯汀就将文学语言排斥在言语行为的研究范围之外。

关于文学语言寄生性的问题,奥斯汀的学生塞尔在1975年发表的《虚构话语的逻辑地位》中,观点与奥斯汀有所不同。塞尔认为文学语言是一种特殊的言语行为。他将文学与虚构的概念进行了区分,认为虚构的文学作品在一定的条件下也可以实现言语行为。正如塞尔所说的,“构成虚构作品的伪装的以言行事是因一系列的惯例而得以可能的,这些惯例暂停了那些让以言行事得以与世界关联的规则的正常运行。”⑦虚构的文学作品的作者通过“伪装”的方式来实施以言行事这一功能,也正是作者“伪装”的意图使虚构的作品语言作为一种言语行为得以实现。因此,塞尔仍旧不把虚构的语言看作是真正的言语行为。

奥斯汀与塞尔的言语行为理论对语言给予极大的重视。他们并非孤立地研究语言本身,而是把语言看作一种行为。这样一来,语言就被赋予了极大的建构性和创造力。言语行为理论是对传统文学语言观的极大突破和颠覆。

三、言语行为理论对文学语言施为功能的发现

西方的一些文学理论家从言语行为理论中受到了启发,认为文学作品作为一种语言结果,不仅是对现实世界的模仿跟反映,更是一种以言行事的创造性的实践行为。他们纷纷通过不同的理论说明文学语言像日常语言一样,也具有施为功能,认为人在说话的同时也在做事。语言作为人的一种特殊的行为,是“言”和“行”的融合跟统一。

(一)文学语言不应被排除在外

奥斯汀将文学语言排除在言语行为理论研究的范围之外,塞尔也认为,“虚构作品的作者是在伪装从事以言行事行为,但他事实上并没有施行以言行事行为”。⑧笔者认为,奥斯汀与塞尔的观点存在一定的问题。从塞尔的观点出发,我们来看一下文学与虚构的关系。塞尔认为,“大多数文学作品是虚构的,因此也就有可能把对虚构的定义和对文学的定义混为一谈,但是,存在着并非文学的虚构的例子,也存在着并非虚构的文学的例子,这足以说明把它们混淆起来是不对的。而即使没有这些例子,这种混淆也是不对的,因为文学与虚构在概念上就不一样。”⑨由此可见,虚构与文学并不是划等号的。一方面,文学的一部分是虚构的。塞尔认为“在虚构作品之中,语词不再具有它们通常的意义”,⑩虚构作品中的情节、人物等诸多因素虽出于虚构,但通过作者“伪装”的意图之后便转化为一种文学的真实。这使得虚构的文学语言并不是子虚乌有、无所指涉的。虚构虽不通过日常语言的方式实现言语行为,但它通过“伪装”的方式也在进行言语行为。从语言的结果上来看,两种方式是殊途同归的。这样也就肯定了虚构的文学语言的施为功能。

另一方面,文学也包含着真实。虽然我们习惯说文学作品是虚构的,但“虚构作品并不必完全由虚构话语构成,一般来说也不会完全由虚构话语构成”。{11}换言之,文学包含着一部分真实。“有时虚构小说的作者会在故事中插话,这些插话不是虚构的,也不是故事的一部分。举一个著名的例子,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宁娜》中用这个句子作为开头:‘幸福的家庭家家相似,不幸的家庭各个不同’。我认为这不是虚构的,而是一句严肃的话。这是一句真正的断言。这是小说的一部分,但不是虚构故事的一部分。”{12}文学中真实的部分同日常语言没有本质的区别,按照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真实的文学语言应当具有施为功能,是一种言语行为。

乔纳森・卡勒也发表了同样的看法,他在《当代学术入门:文学理论》一书中谈到:“文学不是轻浮、虚假的描述,而是在语言改变世界。”{13}卡勒认为,文学语言首先创造了角色以及角色的行为,其次创造了文学思想和文学观念。

(二)文学语言是一种具有创造性、建构性的特殊的行为

文学语言具有施为功能,是一种具有创造性、建构性的特殊的行为。文学语言即行为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主动地创造和建构了新世界、新思想。正如卡勒所认为的,文学语言“首先创造角色和行为,第二点,文学作品使思想、观念得以产生”。{14}首先,文学语言主动地创造和建构了一个崭新的文学世界,塑造了一群人物,一系列事件以及故事得以发生的背景。语言通过命名这种行为创造了文学作品,这在小说中体现得尤为明显:《红楼梦》中人物众多,个个栩栩如生。情节紧凑,一环扣着一环。作者运用语言将大大小小的人物写真、写活,无论主子还是奴仆,都绘声绘色。将一个封建贵族大家庭从兴盛到衰落的故事向读者娓娓道来。文学语言之所以是具有创造性的施为行为,是因为它对人物、故事的刻画不是对现实世界的照搬照抄式的模仿,而是主动地、创造性地将很多典型特质糅合于一个人物之中,是一个特殊的、高于现实的人物。让读者读来觉得似曾相识却又与众不同,这正是文学语言的创造性所在。此外,文学语言在构成文学作品的同时也传达了新思想,乔纳森・卡勒曾说:“文学作品使思想、观念得以产生。拉・罗舍福科认为,假如从来没有从书本中读到过恋爱的事情,人就从来不会有恋爱的念头,并且浪漫爱情这个观念照理说应该是大众文学的发明。”{15}

第二、语言的本质是用于交流,它沟通了作者、作品、读者与世界,促进了四者之间的相互交流。想要研究语言就必须始终牢记语言的本质,不能脱离本质空谈。“语言是应人类的交际需要而产生的,它的首要功能是被用来沟通信息,交流思想。”{16}因此,语言的根本功能是交流。语言作为信息交流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是一个动态的活动。毋庸置疑,由语言构成的文学作品必定是以对外的交流为目的的。因此,我们除了把它看做一个完整的有机体外,还要把它理解成一个动态的交流的过程。20世纪60年代,随着接受美学的兴起,以读者为导向的文学交流渐渐受到重视。读者与作者的交流完全建立在文本之上,也就是完全依赖于语言。不同阅历与知识背景的读者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是不同的,因此读者与作者的交流也是开放的,这就产生了多元化的交流,也彰显了文学语言的创造性和建构性。

文学语言作为一种言语行为,具有施为功能,与人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它主动地进行创造、建构,并且发挥交流、取效等一系列作用,并非仅仅以一种被动的方式存在于文学作品之中。

注释:

①狄其骢,王汶成,凌晨光.文艺学通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29.

②陈李媛.言语行为理论视域下的文学语言观[D].济南:山东大学,2013:22。

③赵敦华.现代西方哲学新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55.

④付习涛.言语行为理论研究综述[J].求索,2004(06):174.

⑤⑥约翰・朗肖・奥斯汀(英).如何以言行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67-22.

⑦⑧⑨⑩{11}{12}约翰・R.塞尔(美).虚构话语的逻辑地位[J].南京社会科学,2012(06):4-8.

篇4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

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其核心是就发展思路和模式作出选择,以更好地促进发展。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它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

科学发展观在教育领域的具体应用,即为科“学的教育发展观”。“教育发展观是教育发展主体针对教育发展作出的价值整合与主体选择。不同教育发展主体有着不同的价值取向和主体诉求,其发展观有显著差异。学者、政策制定人员和高校之间,教育选择上着眼点不同,教育发展的出发点就会有明显差异。不同主体具有不同的发展观是理论研究和政策制定必需正视的现实问题”。1总的来说,合目的性、合规律性、合客观性,主体意识、质量意识、时代意识,是科学的教育发展观的判据。所谓合目的性,即指发展应坚持以人为本,以人的最终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所谓合规律性,即指发展以遵循教育发展规律为发展模式选择的指导原则;所谓合客观性,即指发展以国情、省情、校情等作为发展的客观基础。

2006年11月3日,教育部、财政部正式启动“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由此,高职院校掀起了“建示范”的热潮。示范性建设的意义不可谓不宏大、深远,正因为其重大,更需要以科学的发展理念指导其建设,特别是在目前情况下,围绕示范性建设,宏观、微观领域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一些问题,更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予以匡正。

一、宏观层面

宏观层面,需考虑通过“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的实施,通过示范校的创新、引领,搭建“立交桥”,沟通高等职业教育、普通高等教育、中等职业教育;不同区域、不同类型、不同专业的示范校合理分布,协调发展;示范校与非示范校的协调发展;示范校建设的任务导向与人本取向的协调统一。

(一)搭建“立交桥”,促进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中等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实现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高职院校的蓬勃发展能够有效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高职院校数量、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能够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繁荣与发展。其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的实践探索为高等职业教育理论研究提供了依据。高职院校的“人才效应”影响、改变着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认识。“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的实施,赋予示范校更多的自,将促进示范校大胆创新、锐意改革,并带动全国高职院校掀起教改热潮。同时,建设计划着力于核心竞争力打造、办学水平提升、特色凝练。从而,为构建畅通、有序的高等教育体系提供契机。比如“对口升学”涉及“高职考”——中职教育升高职教育,还涉及“专升本”——高职教育升本科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对口升学中的不对口教育。一方面,对口升学实现了中职、高职与本科的一体化教育,解决了“断头教育”问题和生源问题;另一方面,却是招生院校抱怨生源质量,而不是针对学生不同背景基础,因材施教,实施对口教育。这些问题,都有待示范校大胆探索,为解决“进口”、“出口”问题开拓全新模式,为沟通高职教育、普通高等教育、中职教育衔接渠道创造契机。

(二)不同类型、不同区域的示范校合理分布、

多元共生、协调发展示范校计划的启动,就是通过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方式,最终形成一马当先、万马奔腾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大好局面。在示范校的遴选上,要着重考虑代表性。不同区域、不同专业、不同办学模式皆应有所分布,以体现示范引领作用。从前两批次的示范校分布情况看,数量上,我国大陆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除海南省、自治区未有分布外,其他地区或多或少皆有分布;专业分布上,综合类高职院校27所,单科类院校中,农林牧类5所,工程类4所,工业类4所,财经类3所,交通类13所(含船舶、汽车、航空),建筑类3所,电子信息类2所,石油类2所,水利水电类2所,民政、美术、医学、机电、公安类皆为1所;从区域分布看,华东地区23所,西北地区8所,西南地区8所,华中地区9所,东北地区7所,华北地区10所,华南地区5所①;类型上,高等专科学校6所,高等职业学院64所;办学模式上,合作办学模式有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行业办学模式有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地区、校企联合办学模式有福建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等,企业办学模式有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从上述不同分类情况看,示范校分布情况无论在专业上还是区域布局上还有待完善。特别是办学模式上,民办模式等特色亮点亟待挖掘,以发挥政策鼓励引导作用,实现不同类型的高职院校协调发展。

(三)示范校与非示范校的和谐、全面发展

示范校计划的实施,引发了示范校与非示范校的和谐、全面发展问题。政策制定者意图通过示范校计划的启动,“以点带面”,先抓试点,然后逐步推广,全面提高高职教育整体水平。对示范校来说,发展获得了政策、资金支持,发展建立在一个全新的平台上,发展赢得了契机。但毕竟资助的名额有限,对于未列入示范的院校来说,即担心这种示范是否是一种投资的示范,是一种学不到的示范,更为忧心忡忡的是由此步步落后,成为高职院校的第二梯队。

从理论上讲,这种顾虑与担心,更多源于对组织合法性的担心。“组织的生存发展要遵循两类机制:一是效率机制,一是合法性机制。所谓合法性机制,就是诱使或迫使组织采纳在外部环境中具有合法性的组织结构或做法的这样一种制度力量。其基本思想是:社会的法律制度、文化期待、观念制度成为人们广为接受的社会事实,具有强大的约束力量,规范着人们的行为。合法性机制分为两类:一是强意义上的合法性机制,组织的行为和组织形式由制度塑造;二是弱意义上的合法性机制,制度通过影响资源分配或激励方式来影响组织的行为。”2

我国高职院校作为一种弱技术、强制度环境下生存的组织,更大程度上受弱意义上的合法性机制制约。首先,办学水平评价的主体主要还是政府,政府评价直接与各种拨款相联系;其次,政府的投资政策决定着高校的发展命运;第三,从文化观念看,高职院校还被视同为二流高校,如果未评为示范校,则意味落入二流中的二流,发展前途岌岌可危。由此,带来了示范性院校申报过程中,部分高职院校首先不是考虑自身的办学水平、办学定位、外在条件,而是以项目申报为第一要务。某种程度上讲,申报也有其象征性意义——向教育主管部门、师生员工彰显发展愿望,传递出领导层是励精图治、奋发作为的信号。于是,精力不是集中于苦练内功上,不是着力于特色凝练、核心竞争力打造上,而是放在项目申报上,打乱了学校正常的办学秩序。如果三次申报终未成功,对发展空间的不适当归因,自然导致丧失发展动力。

孰不知,示范校计划并非一项精英取向的“重点校”政策,非示范校也不是政策的“弃儿”。示范校计划的政策本意恰恰是通过抓龙头来抓发展、改革、管理的模范。通过建设,使示范校在办学实力、教学质量、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等方面显著提高,在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发挥楷模作用,总结出可供推广的经验、模式和制度,带动全国高职院校发展。集中力量重点建设100所示范院校,同时面向1000所学校推行质量工程,两者辩证统一,相互促进,示范校建设计划就对口支援、共享资源库的详尽规定佐证了这一点。

示范校计划的科学实施,归根溯源,一是要解决对政策公正性的认识误区;二是要解决定位问题。

谈到政策公正性,首先要区分教育公平与教育平等。公平属于价值判断,平等属于事实判断。当遭遇资源瓶颈,“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自然成了教育政策取舍的基本思路。“衡量教育制度与政策的合理性,需看教育机会和教育资源分配是否有利于整体社会的发展。当平等分配或不平等分配有利于整体社会的发展利益时,这种教育制度与政策就是合理的,因而也是公平的。衡量教育制度与政策的公正性,需看教育机会与教育资源的分配是否有利于所有人的发展。有利于所有人的检验标准往往不可能是统一的某个标准,有利于所有人实际上是指大多数人的价值认同,也即符合大多数人的发展利益。所以说,教育机会与资源的平等或不平等分配同样均可能产生公正性。”3示范校计划的出台正是从高职教育事业发展的整体大局出发,考虑到高职院校的长期发展,以激发整体可持续发展活力为基本政策取向,政策本身是公正、合理的。但中国自古有“不患寡而患不均”的社会心理。“不均”在现在主要是指发展机会的不均。发展结果的不均等未必是不可接受的,发展机会的不均等则是关注的焦点。所以,示范校的遴选,更需关注形式和程序的公正与合理,规则面前“校校”平等。这样,无论结果如何,各申报院校自然心悦诚服。

涉及定位问题,当低层次就意味着低水平、低配置、低声望时,则会让非示范校安心屈居低位,有“站着说话不腰疼”之嫌。但示范校与非示范校各就各位、各安其位、协调发展、全面发展,从近期看,关系示范校计划的合理运行,从长远看,关系高职教育的健康和谐发展问题。结合示范校计划,政府对院校的定位要综合考虑区域、类型合理分布等因素,“多少有计划经济色彩,而且,依据的更多的是过去的成就和声望,这与定位着眼于未来存在一定矛盾。对没有辉煌历史但有发展潜质的院校来说,着实吃亏。但需要认识到这种定位不是固化的,而是动态发展的”。4“从参与定位的主体看,有政府、高校、社会三个定位者。定位是由政府宏观引导、社会广泛参与、高校理性选择三者共同发挥作用的产物。”5自生秩序是高校定位的内因(内熵),政府的定位是外因(外熵),后者必须以前者作用的发挥为基础。”6所以,非示范校立足本位,采取消化、吸收、再创新策略,往往能逾越示范校的艰苦探索阶段,少走弯路。采取赶超战略,就有可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由此,形成示范校与非示范校比、学、赶、帮、超,和而不同、和衷共济、和美与共、和实生辉的良性发展局面。

(四)项目建设的任务导向与人本取向的和谐统一

《荀子·王制》中有言,“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发展的出发点、落脚点最终都体现在人的发展上。示范性建设的最终旨归也应是通过建设,使学生、教师的综合素质得以全面提升,建设绩效的考评也应关照师生员工能否共享项目建设带来的丰硕回报。

但目前示范性建设过程中,示范性建设被具体量化为时间节点、数量指标。主要包括精品课程数、教材数、基地数、双师数等。而为了这些数据,高校基本上采取攻坚方式,集中资源、出台政策,尽快作到数据的提升,由此在体量上接近“一流”。但是,办教育,重在环境熏陶感染;搞示范,重在创新意识培育、创新思维激发、创新环境营造。也就是说,我国建设示范性高职院校,关键不在于列出若干具体数量指标,确定在某个时间段达到的业绩水平,而是要从院校自身环境建设出发,着力于一流教育氛围营造,一流创新平台搭建。惟其如此,示范之源——人的创新思想,才能竞相迸发。在没有建立起创新人才生长的土壤时,列出任务落实的具体时间表,意义是有限的。

目前,部分院校、教师恰恰陷入示范建设的事务性工作中,不是为创示范而建设,而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建设,目的与手段被彻底颠倒。更有部分院校领导层的“献礼思维”、“数字政绩”意识,给师生员工带来了繁重的“课业负担”,教师不堪重负,疲于应付。轰轰烈烈搞示范,扎扎实实走过场,如学生在企业店面前拍张合影就算工学结合的佐证等。由此,惠民利国政策演变为扰民工程,示范工程演变为造假工程,就会得不偿失。

当然,也有部分学校能意识到示范建设与人的发展的辩证关系,如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提出创业“建设一流、创新成就示范、创造共享幸福”的建设口号。从理论上讲,该口号更具有“管家理论”所言及的参与者不再是一个机会主义的偷懒者,而是一个好的管家的积极意义。“管家能知觉到从有利于组织的行为中得到的效用比纯粹利己的、个人机会主义的行为得到的效用更大。他不再是纯粹自利、个人主义和机会主义的,而是集体主义、可信任的。”7严格的控制和硬性要求可能会为效率带来负面作用,减弱管家有利于组织行为的内在动机。套用林肯在葛底斯堡的演讲,示范性建设也应是一项“*”(民有、民治、民享)的工程,以人为本,人本取向是其能得以顺利实施的前提理念。

二、微观层面

微观层面,立足示范院校,需着重考虑处理好:项目建设与常规工作的全面发展;示范性建设项目与非示范性建设项目的协调发展、示范项目内各子项目的协调发展;示范性建设任务期与学院长远战略规划的协调统一,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

(一)项目建设与常规工作的全面发展

示范性建设项目报批之后,各示范高职院校纷纷成立“项目建设办公室”,有的地方简称“项目办”或“建设办”、“示范办”。一方面,显示了对项目建设的重视;另一方面,也有不以项目建设冲击学校正常运行秩序的考虑。项目建设是龙头、中心、重点,示范建设目标明确、任务明确、时间明确、责任明确,要作发展的模范、管理的模范、改革的模范,完全可以考虑将之与常规工作融合并带动起来。

这方面,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作了大胆的有益探索。其建立了一套责任体系,责任体系从两个层面出发,一是项目主管部门,一是项目建设部门。项目主管部门与平时的职能部门结为一体,根据项目的具体任务,属于哪个部门的具体工作就由哪个部门来具体负责。比如,课程体系改革是教务处的工作,该项目的主管部门就是教务处;师资队伍建设项目的主管部门是人事处;产学合作由产学合作办公室负责;东西部合作、社会服务,由职教集团来负责;示范建设中的课题,由科研处来负责。项目的建设部门这条责任体系,则在分院和专业。分院一方面是建设部门,另外也是管理部门,承担对示范项目与非示范项目建设与管理任务。项目办主要管制度建设,进行项目管理、绩效考核、资金管理、沟通协调,起宏观的协调、检查、监督、监控作用。

如此,项目建设融入学院常规工作之中,同时也对常规工作的改革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教师在项目建设中也增加了主人翁意识。同时,改革示范之风为学院今后的变革发展埋下了诱致性制度变迁的种子,相对于强制性制度变迁在把握变迁有效性和合理性难度等方面的弊端,更凸显出未来变革收益的确定性。

(二)示范性项目与非示范性项目、示范性项目内各子项目间的协调发展

在示范性建设过程中,院校领导经常遇到非示范性项目负责人的抱怨诉苦,抱怨经费、政策支持力度不够,非示范项目遭遇发展瓶颈。由此,引发了示范项目与非示范项目的统筹兼顾、协调发展问题。

示范与非示范建设项目的区分,更多的是依据专业以往的办学历史、专业基础及发展水平。对于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市场为依托的高职高专教育,必须紧密结合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适时调整专业结构,并拓展相应的新专业。非示范性项目中往往有很多新专业,新专业刚起步,底子薄是现状,但不代表其没有发展前景和发展空间。这部分更应是学校予以重点关照、积极扶持的部分。另外,非示范性建设项目中更多的是基础性、公共性项目,其意义价值不能小觑,如公选课、通识课等。通过示范性建设项目,更关注工学结合,关注专业、课程、教材、基地建设,关注学生岗位职业能力的提升,但这些不是降低对人的素质养成关注程度的借口。诚如爱因斯坦所言:“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能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同理,示范性建设项目内部各子项目间也有协调、平衡发展问题。硬件建设在有了资金保障之后容易实现,软件方面中的理念、模式、方式、方法创新,因需投入更久时间、更多精力予以培育,则容易受到忽视。再如,示范校建设中,重点专业及专业群建设项目往往成为校方关注的焦点,公共服务平台项目建设则相对迟滞。推行示范校建设计划的目的旨在通过提供发展契机,使先进的办学理念、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得以辐射推广,使先进思路、模式发挥示范效应、扩散效应。但如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中网络平台建设(共享资源库建设)滞后,则示范将不成其为示范。

(三)示范性建设任务期与学院长远战略规划的协调统一

如果说前两项是从横向空间纬度考虑的话,本项则是从纵向时间纬度着眼。示范性建设历时三年,是否示范建设就是随着建设期满自动宣告结束。如若不是,期满之后,学校还需如何去做。

对于示范性高职院校来说,从谋划示范建设的那一刻起,打造“百年老店”,树百年品牌已经深深扎根于院校领导层的思维中。示范是要辐射的、示范是要别人学的,但示范更是要引领、带动的。示范不是“一招鲜,吃遍天”,也不是“猫教老虎——留一手”而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自从1990年G.K.普拉海拉德和G.海默在《哈佛商业评论》发表“企业核心竞争力”一文以来,核心竞争力被广泛地应用于各领域。所谓核心竞争力是指难以被竞争对手所模仿的,比竞争对手更强的、持久的某种优势、能力或知识体系,据此能推出优于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和独特能力。核心竞争力从何而来,源于科学的定位、特色的凝练、更靠的是系统的战略规划予以保障,不致使品牌、特色落入打江山易,“守江山难”、“三代而亡”的命运怪圈。只有把示范建设和学院的长期战略规划统筹起来,示范院校才能更好地建示范、才不至于担心被别的院校“盗”走“真经”。这方面,个别院校如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提出的“跳出示范建示范”可以说把握住了示范建设与学院常规工作、与学院长远战略发展的辩证关系。

三、结语

总体上,从科学发展观的视角出发,剖析示范性建设中需重视的问题。围绕示范性建设需要思考的还有示范什么、“如何示范、如何学习”三个问题。示范什么方面,如示范院校获得了招生自,原本这一放权体现的是对示范院校改革招生机制、提升生源质量的政策支持,但现实中却出现了自主招生分数线极低现象。如果说是因为招收三校生,更注重学生技能素养,可以理解。但打着自主招生的幌子,变相走关系,招收条子生,自主招生成为藏污纳垢之地,则不能不说是示范的败笔。如何示范,一方面要示范、要对口支援,另一方面是庞大的接待经费开支,及对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的冲击。建立共享资源库,加强党纪约束,杜绝巧立名目,搞变相旅游或许是下一步着重努力的方向。

如何学习,针对的是非示范校科学“取经、念经”的问题。别人的思路、模式不能采取拿来主义,照搬照抄,更需从个性(示范校的)中把握共性、从个别中推出一般,从现象中总结规律。即便是“真经”也有被念歪的情况,这里面就有结合国情、省情、校情的问题,就有消化、吸收、再创新的问题。1907年曾任普林斯顿大学校长的美国第28任总统伍德罗·威尔逊在哈佛大学的演讲中说:“普林斯顿不像哈佛,也不希望变成哈佛那样;反之,也不希望哈佛变成普林斯顿。”这句话点明了特色之真谛、价值所在。非示范校也应着力于打造自身特色,“通过目标特色产生导向力、学科(专业)特色产生生产力、模式特色产生发展力、环境特色产生吸引力、校长特色产生凝聚力、教师特色产生影响力、学生特色产生竞争力。”8

注释

①华东地区指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东省。西北地区指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地区指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自治区。华中地区指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东北地区指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华北地区指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华南地区指广东省、广西省、海南省。

参考文献

1赵云花.科学发展观视角下的教育发展观综述J.当代教育论坛,2007(4):36-37.

2唐安奎.寻求合法性:高校趋同的动力机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1):114-117.

3马和民.从构建和谐社会看教育事业的公平发展J.高等教育研究,2005(9):23-25.

4卢晓中.对高等教育分层定位问题的若干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06(2):52-56.

5何超.高校定位与高等教育系统秩序的形成J.高等教育研究,2007(2):45-48.

6陈厚丰.高校定位:自生秩序与分类引导的有机结合——兼与邓耀彩博士商榷J.高等教育研究,2006(6):50-60.

篇5

根据学校的办学定位和转型发展要求,学院通过企业调研、专家论证、毕业生跟踪调查等方式全面修订了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三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与新乡区域经济发展相吻合。根据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全面修订了实验教学大纲,改革实验教学内容,接足地气。压缩实验课时,还学生自我学习的空间。我们将化学专业无机化学实验课时由过去的90学时减少到72学时,化工和制药专业为30学时,根据实验内容安排每个实验的课时,不在统一。减少课时,并不意味实验内容的减少。根据专业特点对现有实验内容进行全面整合和更新,剔除过时、重复性内容。例如去掉仪器的认领、洗涤和干燥实验,放在课余时间让学生自行探究;将以前传统的台秤和分析天平的使用实验改为电子天平的使用和称量练习;将基础实验操作集中整合,强化练习。减少验证性实验,适当增加综合、设计性实验,突出地方经济发展特色。将传统的无机化学物制备实验改为锂离子电池材料和无机过滤材料的制备实验,既锻炼了学生的基本无机化合物制备操作技能,又增加了电池材料和过滤材料的制备知识,让学生切身感受学有所用,学以致用,实现教学内容与就业的密切联系。在学期的最后,结合当前研究热点、生活实际和教师的科研项目,拿出1~2个实验,开展一些“命题+探究性”探索,不再局限于课本上的设计性实验,由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查阅文献,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并在实验室完成,增加学生对无机化学实验的兴趣。

2改革实验教学方法,突出以学生为主体

以往的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方法大部分是要求学生上课前预习实验内容,老师在课堂上讲授实验方法和注意事项,然后学生自己操作实验,课后上交实验报告,学生基本上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实验效果一般,有些学生更是忙于应付实验,好像是为老师而学,无法突出自我的中心地位。我们改变传统的每次实验小组都重复讲授实验内容的方法,采用集中时间,统一讲授实验内容和注意事项,运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首先对实验内容有一个感性认识。同时让学生分组讨论,联系生活和实际,提出疑惑和不解,怎样运用实验解决问题,变主动去学习实验。实验教学课堂中控制理论讲授时间,让每个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动手练习,允许学生失败,反复操作,培养学生扎实的实验基本功。老师严格要求学生实验的规范操作并及时纠正,比如天平的使用、洗涤的方法、滴定的操作等,有些学生意识不到实验操作的不规范带来的后果,老师可以演示操作、耐心讲解,不能强制和命令式教学,只会让学生更加反感和抵触。鼓励学生在实验中探索,发现不同的实验现象和问题,引导学生寻找“异常”实验现象的原因,通过实验解决问题,同时培养学生对无机化学实验的兴趣,增强学习的主动性。成立无机化学实验课程教学小组,实验教师集体备课,相互听课,共同提高教学技能。按照学校要求,实验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提高自己的实践动手能力,自己有一桶水,才能给学生一碗水。

3加强实验素养培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培养学生整洁的卫生习惯。无机化学实验是学生进入大学后的第一门实验课,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对以后的实验将起到巨大的作用。要求学生进入实验室必须穿实验服,实验过程中的废纸屑、废液等需放到指定容器中,不能随手扔到地面或水槽中。公共药品和仪器不能拿到自己实验台上;取药品时要用专门的钥匙取用,取完后及时放回原处。实验结束后,要及时整理和清洗仪器,恢复原状,清洁实验台,值日生还需要清洁实验室的公共卫生,经老师同意后方可离开。培养学生实验安全操作的习惯。进入实验室开始,就给学生灌输实验安全操作的理念,要求学生严格遵守实验室规则,熟悉实验室安全知识守则,对水、电、有毒、可燃、易爆的药品和气体的操作进行培训。在实验过程中,老师每次都要强调实验安全问题,告诉学生怎样处理异常现象,一旦出现问题,要镇静、及时报告老师,在老师指导下妥善处理,不能隐瞒不报,以防出现更大事故。针对无机实验中常用到的强酸、强碱和其他腐蚀类化学试剂,实验室配备急救小药箱和冲眼器,对一些小的偶发事件可以先进行有效的处理,再去医院检查和治疗。实验室还装配了通风设备、通风厨、通风药品柜和气瓶柜,最大程度的降低对学生和老师的身体伤害,确保实验安全进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自然科学的重要教学任务是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实验是科学研究中重要的环节,在实验中客观、规范的记录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是科学研究者的基本素质。要求学生提前预习实验内容,并不是简单的看看书本,而是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通过实验验证和解决。在实验过程中,要认真全面的观察实验现象,特别是和书本上不同的现象,要查找原因,找出症结,得出结论。要及时记录实验数据,不得随意修改、抄袭、造假数据,一旦发现,严厉惩罚。通过严格要求,让学生意识到“实事求是”的重要性,并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为后续课程和以后的工作、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4探索微型化实验,倡导绿色化学实验

实验室污染已成为当前面临的一个问题,怎样减少实验污染,保护环境成为近年来大家探讨的一个热点,实施微型化实验是一个有效的解决办法。在不影响教学效果的前提下,做到“性质实验点滴化,测量实验缩微化,制备实验减量化”。在做元素性质实验时,我们用点滴板、井穴板和小试管代替常规的大试管,节约了实验药品,更容易观察实验室现象,并且方便实验结果的对比和重复。在做氧化还原反应和电池电动势的测定实验时,用井穴板代替小烧杯,用滤纸代替盐桥,简化了实验装置,减少了氨水的用量,实验小型化,结果更加明显,降低了对学省的伤害。在做无机化合物的制备实验时,把原料减少,产率提高,并且容易得到产品,现象明显,缩短了反应时间,受到学生的欢迎。

5结语

篇6

关键词:内部管理行为;合法权益;司法审查

近年来,学生与学校之间因学校的内部管理行为而发生法律纠纷诉至法院的案件日益增多。因此,建立一种司法救济途径,以平衡学生与学校之间的利益冲突,保护相对于学校而言处于弱势地位的学生的合法权益,乃是当务之急。如果在不久的将来,我国能建立司法审查制度,笔者建议,司法审查应将学校的内部管理行为纳入其视线范围。

一、对学校内部管理行为进行司法审查的必要性

(一)是维护学生合法权益的需要

学校管理制度多为强制性规范和义务性规范,学生是学校管理的对象,学生日常行为必须符合学校各项管理制度的要求,在学校的统筹安排下完成学业。同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法治社会是人性得以张扬的社会,每个人的人格都是独立的,在法律地位上,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组织之间、个人与政府和国家之间是平等的,任何一方都不拥有凌驾于另一方之上的权力。因此,学生虽然处于被管理者的地位,但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一旦其人格尊严受到侵犯,个人的权利和利益遭到破坏,可以通过行使诉讼权,请求法院对学校的管理行为进行司法审查。司法审查所追求的目标就是以司法权约束其他公权力,保护私权利,体现了对个人权利的尊重,也意味着法治所要求的从“义务本位”向“权利本位”的转变。

(二)是维护学校正常教学管理秩序的重要保障

虽然学生会因行使诉讼权要求法院保护其合法权益,但不论其诉讼主张是否成立,不论其是否胜诉,其产生的客观效果都是对学校正常教学管理秩序的维护。体现在法院对学校内部管理行为进行司法审查时,对学校内部管理合法行为的维护和对违法行为的纠正,支持和肯定合法的、正当的、合秩序的管理行为,纠正不合法的、不正当的、不合秩序的管理行为,从而弱化、消除学生与学校之间的矛盾,维护公共利益和学校秩序,保障学校的内部稳定。

(三)是促进学校内部管理科学化、法治化的重要途径

学校内部管理行为的相对人是学生,学校在实施内部管理行为时,应当尊重科学规律,体现法治社会所倡导的“以人为本”的理念,将学校的管理目标与学生的内在需要协调一致,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达到学生自觉遵守学校管理制度的目的。体现在通过法院对学校内部管理行为的司法审查,促进学校完善管理制度,建立诸如原告的申诉和举报程序、学生管理部门的调查程序、专门委员会的听证程序、被告的辩解和申诉程序、校长裁决并做出决定的程序、具体实施的程序等,使学校管理行为遵循法治的精神和原则。

二、关于学校内部管理行为的法律定性

我国目前已有的涉及到学校内部管理的法律只有四部,即《教育法》、《高等教育法》、《义务教育法》、《职业教育法》,在这四部法律中,对学校内部管理行为没有准确的法律定性,对学生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如何行使诉讼权利的规定比较原则,缺乏可操作性,如《教育法》只在第42条“关于受教育者享有的权利”的第4项规定了“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讼。”由此可见,我国的大、中、小学生在其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依据哪些实体法和程序法提讼,在诉讼中具有哪些权利义务,呈现无法可依的状况。在司法实践中,一般是由法院通过行使自由裁量权,对学校内部管理行为进行定性,决定此类诉讼所依据的法律,如有的按行政诉讼受理,有的按民事诉讼受理,有的则以无法律依据为由拒绝受理。学校内部管理行为的法律定性是提讼并对该行为进行司法审查的前提条件,只有在正确定性后,才能进入相应的诉讼程序,明确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由法院对该行为进行司法审查。依笔者之见,学校内部管理行为应定性为行政行为,法院应依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审理该类案件,行使司法审查权。理由如下:

(一)学校是行政法人

通说认为,学校是事业单位,但在我国现行教育体制下,除民办学校外,大量的公立学校是由国家和政府设立的,政府的教育行政部门是学校的主管部门,负责教育机构的设置,规定学校的教育形式、修业年限、招生对象、培养目标等,学校的教育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拨款,在财政预算中单独立项,学校的基本建设已纳入各级政府的城乡建设规划,这些在《教育法》中都有规定。可见,我国的学校在法律地位上具有特殊性,它虽是事业单位,但却符合行政机关的基本特征,一是在组织体系上实行领导——从属制,即由政府的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二是在决策体制上实行首长负责制,即校长负责制,三是在对学生行使管理职能时是主动的、经常的和不间断的,四是以自己的名义与公民、企事业单位打交道,并独立承担责任。所以,学校是根据国家授权,组织教育教学活动,行使的是行政权力,学生是其行政管理的相对人。有学者认为,关于学校的法律地位,可以借鉴法国的“公务法人”概念,即指除国家和地方团体之外的,依法从事一定的公务活动的,独立享有行政法上权利与义务的行政主体,如学校、医院、图书馆、博物馆等。也有学者提出了“公务组织”的概念,即只要在实际上行使公共行政职能的组织,就是公务组织,其在行使公共行政职权时,就是行政主体,其行为必须受行政法的调整,其相对人在受到侵害时,有权寻求行政法上的救济。不论观点如何,有一点基本形成了共识,就是学校因实施的是公共管理职能,应当属于行政主体的范畴。

(二)内部管理关系是可诉的行政法律关系

学校与学生之问的关系是一种复杂的法律关系。学校在实施教学计划,为学生提供后勤保障时,与学生之间是一种平等型的教育合同关系,而在实施招生、奖惩、颁发学业证书等内部管理行为时,与学生之间则形成隶属型的行政管理关系。因为学校在实施内部管理行为时,与学生的权利义务不完全对等,它有权限制甚至剥夺学生的权利。

但我国《行政诉讼法》第12条第3项规定:“人民法院不受理因行政机关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奖惩、任免等决定提起的诉讼”。即法院不于预行政机关的内部管理行为。这是对国外的“特别权力关系”理论机械移植的结果。“特别权力关系”起源于19世纪的德国,是指基于特别的法律原因,在国家的一定范围内或行政主体在其内部因实施管理行为所形成的权力关系。学校与学生之问的关系就属于特别权力关系,学校对学生拥有命令支配权力,学生只有服从的义务,他们之间的关系不受法律的调整,即使学生合法权益受到侵犯,也不得寻求司法救济。但传统的特别权力关系理论在“二战”以后受到了现代法治观念的挑战,维护人权成为首要的任务,各国纷纷规定,任何行为只要侵犯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公民均可诉讼至法院寻求司法保护。可见,我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已不符合现代法治观念,必须及时修改,允许司法权介入内部管理行为。因为作为内部管理行为相对人的学生既是被管理者,也是普通公民,对于学校做出的严重影响其合法权益的内部管理行为,如奖惩、退学、不予颁发毕业证、学位证等,应当允许其向人民法院。

综上所述,学校内部管理行为应定性为特殊的行政法人实施的可诉的行政行为,如果在我国的法律制度中解决了上述两个问题,法院介入学校的内部管理并对其进行司法审查的前提条件就具备了。

三、对学校内部管理行为进行司法审查的范围

行政行为以其对象是否确定为标准,分为具体行政行为与抽象行政行为。学校在内部管理中对特定的学生实施的行为,如开除学籍、劝其退学、不予颁发毕业证等,即属具体行政行为,学校在内部管理中对不特定的学生实施的行为,如制定校规校纪、通知、决定、决议等内部规范性文件,即属抽象行政行为。我国《行政诉讼法》第5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对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进行审查”。可见,我国法院对学校内部管理行为中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司法审查是有法律依据的,法院可判决被告撤销或部分撤销具体行政行为,并可以判决被告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但我国法律对抽象行政行为是否可以进行司法审查没有做出规定。依笔者之见,法院应对学校内部管理行为中的抽象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并撤销违法的或不适当的抽象行政行为。一是因为将抽象行政作为司法审查的对象是当今行政诉讼制度发展的必然趋势;二是因为我国学校制定的大量内部规范性文件中存在严重的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的现象,如乱收费、罚款、扩大违纪处分的范围并加重处罚程度的规定,此类规定俯拾即是,侵犯了广大学生的合法权益;三是因为对抽象行政行为进行司法审查,可以更大程度和更大范围地保护相对人的合法权益,法院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只是保护了提起行政诉讼的相对人个人,而法院对抽象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可以保护所有可能或已经受到该抽象行政行为侵害的相对人。

我国《行政诉讼法》除未对抽象行政行为是否进行司法审查做出规定外,对可以进行司法审查的具体行政行为也仅仅在第11条中列举了八类行为。笔者以为,第ll条的规定只体现了对相对人人身权和财产权的司法保护,而对除人身权和财产权外的其他合法权益的保护处于法律空白状态。在现代法治社会,人们享有的权利日益多元化,利益之间的冲突日益增多,人们的权利保护意识也越来越强。在校学生除享有人身权和财产权外,还享有广泛的社会经济权利、政治权利,如受教育权、选举权、通信自由权、自由权等,学校在内部管理时很容易忽视对这些权利的保护,造成对这些权利的侵犯,如对考试作弊行为予以退学处理,在基层民主选举中代替学生选民选举。司法审查的目的就是遏制学校行政权力的膨胀,对学校行政行为进行全方位监督,促使其依法行政,而且我国又是一个缺乏法治传统和权利保护意识淡薄的国家,因此,需扩大司法审查的受案范围,只要学校内部管理行为侵犯了学生的任何合法权益,学生都可依法提起行政诉讼,请求法院对内部管理具体行政行为和抽象行政行为进行全面审查,体现社会民主,实现社会正义。

四、对学校内部管理行为进行司法审查的标准

法院对学校内部管理行为的司法审查,主要是审查该行为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合法性审查是指法院审查被诉行政行为是否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范围、方式、内容、程序及权限进行。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第54条规定,判断学校内部管理行为合法性的标准是:1.主要证据是否确凿充分,即学校提供的证明其内部管理行为合法的证据应符合证据的相关性、关联性、合法性的要求,否则即为违法行为;2.是否违反法定程序,即学校在对学生作出不利的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即将作出的不利决定的事实、根据和理由,为当事人提供陈诉和申辩的机会和时间,作出处理决定后应当制作相应文书并送达当事人,应当在一定期限内作出处理决定,不能久拖不决,否则即为程序违法;3.是否超越职权,即学校实施的内部管理行为不能超越其权限范围,行使了其他机关的职权,如对违纪学生关禁闭、罚款,就是严重的越权行为,“越权无效”是世界公认的审查原则,也是现代法治的精髓。:

合理性审查是指法院审查被诉行政行为是否客观、适度,合乎理性。行政机关拥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可在法律、法规规定的幅度内决定对相对人的处罚,这种处罚在本质上是合法的,但是如果处罚不当,同样会侵犯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判断学校内部管理行为是否合理的标准是:1.是否,即学校在进行内部管理时,主观出于故意,对违纪学生处以过轻或过重的处罚,追求某种不当利益,如对是本校教师子女的学生的违纪行为处理明显轻于对普通学生违纪行为的处理;2.是否显失公正,即学校内部管理行为从常识的角度看是不公平的,如相同情况不同处罚、不同情况相同处罚、处理过轻过重、处理过程中反复无常等。由于合理性审查的标准都是主观性标准,法院在进行司法审查时,主要依据法官的学识水平、社会阅历、良心和理性加以判断。

篇7

论文关键词:创作,朗诵,诗歌,教学法

 

诗歌教学如何实现课程标准提出的“培养和强化学员的人文精神,提高学员的审美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初步掌握文学作品鉴赏的步骤和方法,领悟千百年来形成的民族文化精髓,自觉地接受人文精神的熏陶,以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等培养目标?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探索了“创作性朗诵”教学法。该教学法引导学员对诗歌进行口语、态势语技巧等方面的艺术处理,不仅能使学员更深刻地把握诗歌作品的内涵,还能提升美感、涵养语感、培养战斗精神,提高学员的口语表达能力及人文素养。

一、概念诠释

“创作性朗诵”教学法,即师生依据自身对诗歌作品的认识和理解,对诗歌作品进行口语、态势语技巧方面的艺术加工处理之后的朗诵,即再创造式的诵读练习的方法。

二、教学目的

使学员全方位理解把握诗歌的内涵、情感、结构特点,深入体验诗歌作品的语言美、节奏美、情感美、意蕴美,全面提高学员的口语表达能力,并达素质的培育和滋养。

三、教学过程

第一步:引导学员在初步领会诗歌作品内容的基础上,悉心揣摩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再根据自身的认识、理解,对诗歌作品进行口语技巧的处理和标注,即将个人选择的情感基调、语音的轻重、语速的快慢、语调的抑扬顿挫、语气的明暗、虚实、连断等标注在诗文当中,然后反复练习,使学员读出节奏,读出语气语文教学论文,读出情感。这一步是创作性朗诵的初级阶段,学员已初步融入了自身的理解、思想和情感。

第二步:对诗文进行态势语技巧方面的处理,即对重点词、句所需要运用的眼神、面部表情、手势动作等进行设计。比如:朗诵“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这句诗时,视线是长、是短、还是中等距离,是虚的,还是实的;面部表情是刚强、坚毅,还是豪爽、豪迈;手势是用掌还是用拳,是用双手还是单手;劈刺的动作是在上区、中区还是下区,是横劈、直劈还是斜劈等,然后反复练习,为下一阶段上台表演做准备。这一步是创作性朗诵的中级阶段,学员在作品中更深地融入了自己的理解、思想和情感。

第三步:上台表演。即以登台表演的方式,将经过自己二度创作,亦即经过艺术加工处理后的诗歌朗诵,以舞台表演的形式向全体学员进行展示。这一步,是创作性朗诵的高级阶段。这时学员对作品的理解感悟、情感抒发和各种口语、态势语表达技巧已浑然一体,学员与作者或作品中的人物已物我合一,从而创造出我“这一个”的诗歌朗诵作品。

四、优势特点

㈠可更深刻地把握诗歌作品内涵。读,是诗歌教学之魂龙源期刊。[1]由于朗读是脑、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是入于眼,出于口、闻于耳、记于脑、化于心,使纸上的诗变为学员心中的诗的过程,是把诉诸视觉的文学语言转化为诉诸听觉的有声语言的活动,因而作品丰厚的内涵是在朗诵的过程中逐渐体会、品味出来的。朗读的遍数越多,与作者交流就越深,理解课文的内容就更透彻。[2] “创作性朗诵”教学法就是通过牵引学员的眼、口、耳、心,在有声语言再造文学语言中的艺术形象的过程中,激发学员全部的注意力与创造力,使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一次次地建立起情感的互动、沟通和共鸣,让学员走进文本、靠近作者,在与文本、作者零距离的接触中,达成对文学作品独特而深刻的理解和把握。

㈡提升美感。文学作品为学员提供了审美对象,而美感的产生还需要学员在实践中获得。创作性朗诵这一实践活动是对精神产品的再生产活动,是人文与个性结合的再创造过程。由于诗歌音调和谐,注重押韵,本来就富有音乐感,[3]而“读”使诗歌的精华润物无声地渗入到学生的心灵中,使学生变得“多情”、变得“爱美”、变得“乐善”,[4] 所以正是在这种“创作性朗诵”的过程中,学员不知不觉进入到诗歌的意境中,进入作者的情感世界,感受到他的情感和思想,体会到作品不同风格的美语文教学论文,进而感受到诗的美,使审美能力得到提高。[5]

㈢涵养语感。培养语感、训练语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提高语文素质的重要手段之一,[6] 而训练语感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感情朗读。“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有感情的朗读有唤起形象、表达感情、加强理解、训练思维等多种功能,即通过有声语言再现作品的艺术形象,使学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而激起内心感情的共鸣,这对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7]古人就是通过诵读培养语感的。“创作性朗诵”教学法即很好地传承了这一做法,使培养学员语感之目的得以完成。

㈣培育战斗精神。“创作性朗诵”强调进入、交融、共鸣,强调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强调再创造。因而,当学员双眼放射着豪迈的光芒,口吟“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挥手做出抽刀取剑、劈刺的动作时,当他们伴着“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诗句,将右手高高举过头顶,做出由外向内归拢的手势时,当他们双手抱拳,目光炯炯,仰视苍天,高诵“待重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的诗句时,学员与作者已融为一体,“我”就是渴望戍边杀敌、建功立业的李白,“我”就是胸怀大志的曹操,“我”就是气壮山河的岳飞,……学员的战斗精神即在这一过程中得以体现。

㈤提高学员的综合能力素质。陈丹老师说:“朗诵是把文字作品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创作活动,它具有很强的表演性。”[8]正是这样,学员在把握诗歌的思想内涵、情感基调、语音轻重、语速快慢、语调的抑扬顿挫、语气的明暗、虚实、连断等口语表达技巧和眼神、面部表情、手势动作等态势语言技巧的过程中受到了全方位的锻炼。在这一过程中,学员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作品思想内涵及情感态度,并将自身认识和情感体验融入作品,在物我交融的过程中进行创造,从而提高解读、建构作品的能力和审美能力;在登台表演的过程中又很好地锻炼了心理素质、形象气质等,从多方面培养了学员的能力素质。

五、注意事项

㈠从理念上要舍得花时间让学员读。学诗当然要从读诗开始,作为语文教员务必要传承这一理念、重视这一环节。其道理在于,“在诗歌教学中,熟读成诵是基于汉语的特点而形成的我国传统的语文学习方法,数千年一以贯之语文教学论文,自有其独到的价值。宋学家朱熹指出:“学者观书,先须读得正文,记得注解,成诵精读,注中训释之意、事物名义、发明经指相穿纽处,一一认得,如自己做出来的一般,方能玩味反复,向上有透处。”诗歌教学尤其是这样,只有熟读背诵,才能仔细品味诗句的意蕴,体悟作者的情感与操行,继而咀嚼其中的语文味道。[9]还在于:“诗歌作品的精华都在字句之中,字句之中有声情、有气韵、有见识、有抱负。不读,这些精华是不会自动显露出来,而只能是缎子上的文字符号,那是“死”的,要把“死”的变成“活”的,只有通过读,而且要出声地多读、细读,才能让它在你的嘴里“活”起来,然后才能在你的心里活起来,最终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10]

㈡教员须加以指导。教员应通过各种方式、手段对学员加以教导、提示。“可用体态语进行提示,用目光激发学生诵读的情绪,用面部表情表达喜怒哀乐的情感,用手势表示诵读声音的高低、语意的轻重、节奏的快慢……以此来激发学员的诵读情绪,引导学员产生相应的情感体验。”[11]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龙源期刊。

㈢采用多种形式进行训练。在运用“创作性朗诵”教学法时,可穿插采取教员范读、学员领读;按班次、座次,或排、列轮读;单读,齐读,接龙读,分角色读;小声读、大声读、轻声读、喊着读,快速读、缓慢地读;模仿播音、录音、录像朗读;配上音乐、画面朗读,欣赏(录音、录像)性朗读等方法,“让学生观其画、吟其词、入其境、悟其情,教学效果就会事半而功倍。”[12] 这样的训练可使学员始终保持高昂的情绪和兴趣。

㈣大力倡导吟唱古诗词。教学实践证明,“音乐更容易让学生进入诗境”。[13]彭士强先生认为,吟唱古诗词对提高学生传统文化传承的自觉性,熏陶情操,健全人格,升华艺术趣味都是有积极影响的。[14]以曲配词诵读,既符合词的特点,又能引发学生朗读的兴趣。让学生融在其中,乐在其中。彭先生说:“曼吟、轻诵、放歌诗词语文教学论文,有助于充分发挥民族语言的魅力,有助于学生兴味盎然地投入古诗词的怀抱,有助于人文底蕴的增厚、精神的升华!何乐而不为?”[15]我们可以选用彭士强先生编著的《古诗词吟诵唱鉴赏》教材,也可选用劳在鸣先生编著的《古典诗词吟唱曲谱》[16],还可选用叶至善先生编撰的《古诗词新唱》增订本(开明出版社1998版)。这本古诗词歌曲集创意极为新奇,是由150首由中外经典名曲与我国经典古诗词配合而成。其经典+经典的配合,使演唱者收获的是双份经典,双份享受。这里热心推荐邵燕祥在文汇报上“跟叶至善一起唱古诗词”的文章,[17]读后,《古诗词新唱》的精妙之处就了然于心了。

㈤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朗读之后要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评议,而且评价要言之有物,好在哪里教师或学员要进行归纳、提炼、升华,错在何处,教师或学员应针对性指出,并提出订正建议,使学员获得朗读方法的正确导向。[18]

“创作性朗诵”教学法的效果如何?在对本院2006级44名学员的调查问卷中(有效问卷41份),认为本教学方法不好的无,一般的4人,较好的11人,很好的26人,达63.4%。认为该方法所产生的效果达到20%的1人,40%的1人,60%的6人,80%的24人,100%的9人,其中认为效果达到80%以上的学员达到80.5%。

参考文献:

[1]龙泉明.读——诗歌教学之魂[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1(9):4.

[2]马素娟.语文教学应重视朗读和背诵[J].文学教育,2006,(4,上):48.

[3]魏建主编.文学教育[M].山东: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07,30、31.

[4]冯晨辰.古诗阅读教学方法趣谈[J].文学教育,2006,(4,上):44.

[5]江亚平.美读学古诗[J].文学教育,2008,(7,上):45.

[6]李丽萍.通过有效朗读培养学生语感[J].文学教育,2007,(11,下):126.

[7]龙平.语感培养的途径[J].文学教育,2009,(1,下):52.

[8]陈丹.古体诗的朗诵技巧[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5,(10):71.

[9]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诗歌教学需重视“读”》,(粤教版高二必修)2009-06-08

[10]刘荣.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文学教育,2008,(11,上):36.

[11]黄群芳.诵读法在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J]文学教育,2009,(3,下):85.

[12]王跃琳.例谈诗歌的诵读教学法[J]文学教育,2006,(4,上):39.

[13]张守敏.古诗词教学的一些尝试[J]文学教育,2007,(5,上):31.

[14]何郁.且吟且唱学语文——彭士强先生访谈录[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5,(9):54.

[15]何郁.且吟且唱学语文——彭士强先生访谈录[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5,(9):54.

[16]劳在鸣.古典诗词吟唱曲谱[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17]邵燕祥.跟叶至善一起唱古诗词[N].文汇报,2009-7-6,11.

[18]丁志珍.新课改中的朗读教学[J].文学教育,2008,(9,下):119.

篇8

作者:伍明春 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诗歌的翻译不必理会原诗是怎么写的,只需提取、“锻炼”一些“有用”的外来“诗意”,并使之就范于“吾诗”的形式框架之内,然后在自家的园子里做文章。胡怀琛对于诗歌翻译质量高下的评价,也同样遵循这个原则。在重申西方诗歌的“有用”之后,他将译诗水平的高低,分为以下三个级别:“孰谓西诗无益于我乎?大抵多读西诗以扩我之思想;或取一句一节之意,而删节其他,又别以已意补之,使合于吾诗声调格律者,上也。译其全诗而能颠倒变化其字句者,次也。按文而译,斯不足道也。”[4]这样的翻译观念和翻译评价,无疑以汉语古典诗歌为本位,具有极强的封闭性,其着眼点在于译本在主方语言(host language)———汉语的艺术系统(古典诗歌的形式美学)中可能具有的价值,因而难免扼杀原文作品在诗歌语言、形式诸方面的美学特征。早年也是这种诗歌翻译活动的参与者之一,不过是一个不大“规矩”的参与者。以骚体翻译拜伦的《哀希腊歌》就是一个显例。翻译该诗,隐约地感到一种“译诗择体之难”,认为“译诗者,命意已为原文所限,若更限于体裁,则动辄制肘,决不能得惬心之作也。”[5]这可能也预示了他后来将成为前述诗歌翻译模式的终结者。收入《尝试集》第二编的三首译诗(《老洛伯》、《关不住了》、《希望》),用的是加入大量虚词并体现欧化语法的现代白话,形式上也基本保留了原诗建行建节的方式。由于在当时汉语语境里并无先例可以依循,而所一贯称道的古代白话诗,此时也根本派不上用场。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样的翻译也是一种创造。事实上,它也构成“白话诗”写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后来会郑重其事地把那首译诗《关不住了》(“Over the Roofs”),当作“我的‘新诗’成立的纪元”,并且宣称该诗的音节“不是五七言旧诗的音节,也不是词的音节,乃是‘白话诗’的音节”。[6]关于这个问题,王光明曾将的这首译诗,与胡怀琛以五言诗形式翻译同一首诗的所谓“雅驯”的版本,[7]作了一次精彩的对比解读,指出:“这不是翻译水平的胜利,甚至不是诗歌感受力理解力的胜利,而是‘白话’的胜利,更准确地说是用现代口语传达现代思想感情风格的胜利。……现实中流动的‘白话’和自由诗的形式……使诗歌变得与现代感情经验可以和平共处了。”[8]此论所强调的,其实是经由诗歌翻译“凸现”的,现代汉语作为现代汉诗的写作语言在“白话诗”中正式宣告“出场”的重要性。的意义,就在于第一次将关于“新诗”语言的自觉意识和诗歌翻译联系起来。

在之后,诗歌翻译不仅更注意对原作语言、形式等各方面艺术质素的尊重,而且往往和“新诗”的创作同步进行(如刘半农、郭沫若、、黄仲苏等诗人,同时也是重要的西方诗歌译介者),两者之间逐渐形成某种互动关系。这种互动,也成为“新诗”寻找“自我”的重要动力。正如朱自清所描述的,“新文学大部分是外国的影响,新诗自然也如此。这时代翻译的作用便很大,白话译诗渐渐的多起来;译成的大部分是自由诗,跟初期新诗的作风相应。”[9]《新青年》、《每周评论》、《少年中国》、《新潮》、《文学周报》、《诗》等刊物都在发表“新诗”作品的同时,也相应地发表译诗。诗歌创作与诗歌翻译的这种同步性与对应性特征,同样也在许德邻编选的早期新诗选集《分类白话诗选》一书中得到体现。该选集不仅收入了、郭沫若、、刘半农、黄仲苏等诗人的诗,也收入他们的译诗。[10]在外国诗歌的评介方面,如果说,撰写《平民诗人惠特曼的百年祭》[11]的主要目的,尚在于介绍惠特曼诗中所体现的“美国主义”和“民主主义”,所争取的,也不过是“新体诗”与所谓“外国文学趋势”相吻合的一种思潮意义上的外部合法性:“中国现今‘新生’时代的诗形,正是合于世界的潮流,文学进化的气运。”那么,两年之后发表的黄仲苏的《一八二年以来法国抒情诗之一斑》[12],则能较为自觉地站在“新诗”的本体立场,以法国抒情诗的最新发展为中心议题,为“新诗”的发展活力谋求某种外来的可能性。作者在文章开头即开宗明义:“目前中国新诗的发展虽是十分幼稚,然而伟大的将来已经在许多创作里有些期望的可能隐隐约约的表示出来;但是新诗之完成所需要的元素太多,我们当从各方面着手,例如外国诗之介绍———不仅译述诗家之创作,尚须叙论诗的各种派别,某派的主义,某诗家的艺术,都值得我们精微的研究———放大我们对于诗的眼光,提高我们对于诗的概念,都是其中刻不容缓的一种重要工作。”该文的行文,也基本实践了作者的上述观念。例如,文中对诗人那第(即拉马丁,Alphonse de Lamartine,1790-1869)评述,就占用了整整27个页码(第21页至第48页)。在呈现诗人代表性诗作的同时,恰当地穿插一些批评家的评论,使文章获得了一定的理论深度,而不致流于一般性的介绍。而李璜的《法兰西诗之格律及其解放》[13]一文,在参考几种法文资料的基础上,从“格律”这么一个更小更具体的诗艺问题入手,认为“诗的功用,最要是引动人的情感。这引动人的情感的能力,在诗里面,全靠字句的聪明与音韵的入神。两者均不可偏废;一偏废诗的功用便减少了。但是这字句的聪明与音韵的入神都与诗的格律没有多大关系,———有时竟全无关系———所以俚歌俗唱自成天籁。中国最古老的诗如诗经,法兰西最早行世的诗如史歌(Chansons de geste)都是不限于格律或全无格律的。可见先有诗然后有格律,格律是为诗而创设,诗不是因为格律而发生。照诗的历史看来,是从自由渐渐走入格律的范围,近世纪又渐渐从范围里解放出来。”该文以西方诗歌中格律较为谨严的法国诗歌作为评述对象,勾勒出了一条从波德莱尔、魏尔伦到保尔•福特的法国自由诗的发展线索,其潜台词不言而喻,是要为不讲格律、推崇自由诗的早期新诗作一种诗学意义上的辩护。稍后发表的刘延陵的《美国的新诗运动》,[14]写作手法与李璜相类似,是在几种英文材料的基础上写成的。不过,该文更直接地将中国的“新诗”与一种更为宏大的世界性的“运动”相联系,且毫不掩饰其为前者正名的内在用意:“新诗‘The New Poet-ry’是世界的运动,并非中国所特有:中国的诗的革新不过是大江的一个支流。

西国各国的旧诗也和中国的旧诗相似,有两个特殊之点:在形式音韵一方面有一定的规律;在内容一方面,不是说的爱情,就是讲的风、云、月、露、不然就是演述的历史上的故事,绝不和真实的人生有关。”这种观点虽然过于简单和偏颇,然而在当时的语境里,其对“新诗”合法性的辩护却十分有效。更重要的是,这篇文章在“一九一三年的新潮”的小标题下,介绍了美国的意象派诗歌(文中称之为“幻象派”),同时向读者提示了其对“新诗”之“开山鼻祖”的诗歌观念的影响。作者在介绍意象派的六个信条时,在第四条之后的括号里,注曰“详见之先生论新诗”。作为这篇文章的姊妹篇,《法国诗之象征主义与自由诗》[15]延续了相似的写作思路:“在现在的中国,新文艺才开始萌芽,旧的格律与新的主义有时还受过分的拥护……这篇短文只求唤起关于象征主义与自由诗的宽泛的概念”。以横向的西方资源作为早期新诗的艺术坐标,探求新诗的发展路径,文章打压“旧诗”、力挺“新诗”的主旨昭然若揭。三与活跃的外国诗歌资源的译介相呼应,早期新诗作者的创作实践和理论主张也如火如荼。事实上,后者是“新诗”合法性,特别是其美学合法性得以成立的最后归依和根本所在。因此,这方面的努力也就显得更为紧迫。如,一面作《谈新诗》,以“新诗”的发生、“新体诗的音节”和“新诗的方法”等为主要议题,急切地为“新诗”正名;一面又不断创作和发表“新诗”作品,并很快就结集为《尝试集》,以巩固既有的创作成果。而其他诗人如俞平伯、刘半农、康白情、周作人等人的努力方向也基本如此。有意思的是,在对诗人的创作与主张的考察中,我们不难发现两者之间常常表现出一种错位。典型的例证如俞平伯,一方面,他的创作暴露了早期新诗普遍存在的,只重视释放情感、意义而轻视推敲语言、形式技巧的弊病,如就曾指出俞平伯诗中偏重说理的弊病:“平伯最长于描写,但他偏喜欢说理;他本可以作好诗,只因为他想兼作哲学家,所以越说越不明白,反叫他的好诗被他的哲理淹没了。”这里以一贯主张的“明白清楚”的标准来衡量俞诗,显得有些可疑。不过,其中对俞诗弱点的揭示却是相当准确的。[16]另一方面,深厚的古典文学功底又使他能较为深刻地认识到,白话作为一种写作语言,具有某种过渡性和权宜性:“中国现行白话,不是做诗的绝对适宜的工具。……我时时感用现今白话做诗的苦痛。白话虽然已比文言便利得多,但是缺点也还不少呵,所以实际上虽认现行白话为很适宜的工具,在理想上,却很不能满足。原来现行白话,是从历史上蜕化来的,从汉到清白话久已丧失制作文学的资格,文言真是雅言,白话真是俗语了。现在所存白话的介壳,无非是些‘这个’、‘什么’、‘太阳’、‘月亮’等字……至于缺乏美术的培养,尤为显明之现象。”正是洞察到白话的这些先天性缺陷,俞平伯也反思了“白话诗”写作所面临的巨大困难:“依我的经验,白话诗的难处,正在他的自由上面。他是裸的,没有固定的形式的,前边没有模范的,但是又不能胡诌的。如果当真随意乱来,还成个什么东西呢!所以白话诗的难处,不在白话上面,是在诗上面;我们要紧记,做白话的诗,不是专说白话。”[17]这种错位表明,俞平伯对于“新诗”美学合法性的意义,其理论主张显然大于其创作实践。在早期新诗的创作方面,值得特别注意的是郭沫若。尽管与相比,他只能算是后起的诗人,然而,其重要性却足以与前者相提并论。闻一多曾着重肯定了其诗中所体现的“时代精神”:“若讲新诗,郭沫若君的诗才配称新呢,不独艺术上他的作品与旧诗词相去最远,最要紧的是他的精神完全是时代的精神———二十世纪底时代的精神。有人讲文艺作品是时代的产儿。女神真不愧为时代底一个肖子。”[18]此论无疑是十分精当的。另一方面,在诗艺上,郭沫若的诗较为成功地移植了自由诗的形式,有效地把握和挖掘了现代汉语的节奏潜力,体现出一种相对整齐的艺术水准,因而有力地反拨了此前“白话诗”的在语言、形式诸方面的迷误。尤其是《凤凰涅槃》一诗,以簇新的语言和形式,表现一种强烈的情感和宏大的气势,大大提升了“新诗”的美学境界。毫不夸张地说,自《女神》之后,“新诗”才真正开始建立一个独立的审美空间和话语据点。不过,即使是郭沫若的诗,也暴露出各种缺陷和问题。不少作品在狂呼高喊的同时,也不自觉地放逐了诗的艺术。如郭沫若早期诗歌最重要的读者和批评者宗白华,很早就敏锐地指出了《天狗》的不足之处:“《天狗》一首是从真感觉中发出来的,总有存在的价值,不过我觉得你的诗,意境都无可议,就是形式方面还要注意。你诗形式的美同康白情的正相反,他有些诗,形式构造方面嫌过复杂……你的诗又嫌简单固定了点,还欠点流动曲折,所以我盼望你考察一下,研究一下。”[19]这样的批评,构成了早期新诗建立美学合法性的另一方向推动力———新诗坛内部不同声音的“交响”与对话。这种“交响”与对话,在“评新诗集”的系列文章(包括《康白情的〈草儿〉》、《俞平伯的〈冬夜〉》两篇文章,分别原载于《努力周报》增刊《读书杂志》1922年第1期、第2期),闻一多对《冬夜》、《女神》的批评,梁实秋对《草儿》、《繁星》、《春水》的批评,以及朱自清在《〈冬夜〉序》、《短诗与长诗》等文章中,得到程度不同的延续和推进。这些文章都是对“新诗”既有成绩的态度不一的评说。尽管其中不乏观点的交锋,乃至激烈的争论(比如对《冬夜》的评价,和朱自清就几乎完全对立),其反思内容往往只限于一些较为细碎的枝节性问题(如音节等),诗歌观念也还显得浮浅和混乱。不过就整体而言,这些批评话语都显示了“新诗”一种自我调整的努力。这样的努力到了1923年,也就是被朱自清形容为“新诗的中衰之势,一天天地显明”[20]的那一年,一方面,出现了由成仿吾、郑伯奇等创造社成员发起的,针对系诗人(、刘半农、俞平伯、康白情、周作人等)和受泰戈尔或日本俳句影响的“哲理诗”、“小诗”(以宗白华、冰心为代表)的猛烈攻击;[21]另一方面,又有陆志韦站出来,有意地阻遏当时“自由诗”日渐狂放不羁的扩张趋势,提倡一种“有节奏的自由诗”,因为在陆志韦看来,“自由诗有一极大的危险,就是丧失节奏的本意。节奏不外乎音之强弱一往一来,有规定的时序。

篇9

当下中国诸多社会问题在法律层面往往集中表现为法律制度在社会现实中的运行问题,那么法律制度运行的实效到底是如何受到影响的,抑或影响我国法律实现的社会性因素到底是什么?

一、研究方法与对象

深入了解某个组织内的制度执行情况,采用便利抽样方法,将已工作一年多的E公司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参与观察、文献梳理以及重点访谈等方法对其进行研究。E公司系东南沿海城市一家专门为政企单位提供云计算解决方案的公司,它自成立后发展迅速,仅两年时间就从一家小公司发展出四家子公司/关联公司,注册资本也从100万元增加至1400万元。挑选E公司的日报制度进行研究,是因为该制度系员工每日都要实际操作的规则,且亲自参与制定、监督执行,对相关信息掌握清楚、详实,便于进行研究分析。

二、E公司日报制度执行情况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从制度制定者的角度来看,一个制度的理想执行情况应该是:所有目的都得到实现,每个条款都被100%执行到位,没有任何打折。但日报制度即便简单,却依然在执行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达不到100%执行的状态,这让笔者发现了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一)关于发送形式的理想与现实实体正义与程序正义的两难

E公司日报制度规定统一使用内部软件发送日报,目的之一是统一日报发送形式,方便接收者阅读。但由于部门主管需发送部门工作,而软件是按时间、任务、完成情况的固定格式设计,无法另行编辑,不利于部门之内还有各类不同性质分组的主管总结发送本部门工作日报。因此,多个部门的主管改变了发送形式。在笔者看来日报形式的改变并不会对其目的产生实质性影响,因此在监督执行过程中,默认了各部门主管的上述日报发送形式,而没有要求其进行更改,总经理也没有对此提出异议。

但其实该类变通,已经与正式颁发的书面制度内容产生差异,该项制度执行情况未达到100%。但若强制要求所有主管采用统一的形式,对一些内部还有分组或者直接兼管几个部门的主管而言的确不太方便,日报制度不仅没有帮助工作反而对其造成负担。二者之间的冲突正是实体正义与程序正义的两难之争,在E公司因为过程环节少,过程执行对结果的影响也小 ,程序正义的牺牲可以达到实现实体正义的目的。但就大型组织而言,牺牲程序正义最终是否可以真正实现实体正义就有待商榷。

(二)关于发送人员与时间的理想与现实监督执行人员面对特殊情况时的两难

日报制度是针对公司所有成员制定的,因此原本应该是所有在职人员都要每天按时发送两次日报。但因为E公司处在高速发展期,人员变动较快,时有试用期人员离职现象。另外,有些刚报到的主管级别成员,甫进公司有很多其他事项需要交接、学习,因此对这些新进人员,其上级主管都没有即时安排其执行日报制度。笔者作为制度监督执行者,面对这样的情况,只能尊重各部门主管的安排,但该类情况,并没有在制度上得到体现。因此,笔者在接纳此部分人员的执行情况时,严格来说,其实也是对制度的一种违背。

(三)关于罚则的理想与现实违背制度后果的衰减效应

篇10

关键词:语文教学;文本阅读兴趣;兴趣

G623.2

一、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语文教学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掌握本国语言与文字,能够理解本国语言文字所代表的含义与魅力。字、词、句的学习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也是学生学习本国语言文字的基础,而阅读能力的培养则是在基本的字、词、句的学习基础上的提升,重点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与自我学习能力。无论是学习哪一门课程,对语言文字的阅读理解能力都是学习开展的基础,阅而不解,无论学习什么都将事倍功半。古人有云:书读千遍,其义自见。可见,阅读对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以及逻辑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则是学生阅读能力的体现。

二、我国小学语文教学中文本阅读现状

语文是掌握语言知识的基础,小学语文教学是学生接触知识、学习知识的开始,抓好语文教学质量是保证学生打好语文基础的关键。特别是小学语文教学中要以激发学生兴趣为手段,锻炼学生阅读能力为方法,提高学生语言发挥水平为目的。语文教师作为传授学生知识的重要角色,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应该不断加强自身的教学水平,在挖掘本文魅力、设计教学形式、展现语文知识与道理的每一个环节中都要细心、认真研究,不仅要考虑到吸引学生的兴趣,同时还要考虑以何种方式来展现知识与道理,才能够让学生完全理解。

目前,我国高科技发展越来越迅速,信息技术为学生们提供了更方便、更快捷的文本阅读资源获取途径,并且在信息技术与网联网技术作用下,扩大了学生文本资源,内容丰富,知识范围越来越广。在这样一个获取信息方便、大量阅读资源的背景下,若是因为学生缺乏阅读兴趣而错过学习知识的机会,纯粹是过于浪费,是在浪费学生的时间,因此,需要改善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文本阅读的现状。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缺乏文本阅读兴趣的因素

1.缺乏良好的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是当前很多小学学生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不能积极、主动的阅读文学作品,导致阅读兴趣不高。很多小学语文老师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不够重视,没有做好正确引导;大部分的家长没有做好榜样作用,过于依赖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使得学生不愿意阅读书籍;再加上网络多媒体技术的趣味性以及新颖性,对学生的吸引力更大,大大降低了学生的文本阅读量。

2.图书馆建设不够完善

图书馆是文本阅读的重要场所,能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阅读氛围,对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当前很多小学学校的图书馆建设不够完善,图书资源稀缺,图书种类单一,内容不够丰富、全面;图书资源更新不及时,无法为学生提供最新的阅读材料;图书配置不科学,内容不适合小学生阅读;有些小学学校受教学教学条件限制,没有设置图书馆或者阅阅览室,这些都会对学生文本阅读兴趣的培养造成影响。

3.教学模式比较落后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小学学校在开展语文教学的时候,仍然采用传统的教育方法,过于追求卷面成绩,而忽视了对学生文本阅读兴趣的培养。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轮流阅读课文是大部分语文老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比较落后,课堂氛围比较沉闷、枯燥,难以形成积极向上的文本阅读氛围,学生只是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阅读,缺乏自主意识,文本阅读兴趣得不到有效激发。

四、激发学生的文本阅读兴趣的策略

1.重视教育模式的创新

小学生好奇心较强,在课堂中注意力很难集中,所以教师在课堂中想要激发学生的文本阅读兴趣,首先要改变呆板传统的教学方式,运用创新型的阅读方式给学生带来语文阅读学习的新鲜感,改变以往填鸭式教学,让学生在接触新知识的同时激发其学习的兴趣。其次,教师要认识到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差异性,语文学习内容是多变的,这种多变的内容相对于数学等科目本身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多变性,教师要合理的利用这种灵活性,进行教学内容和形式安排。最后,教师在课程安排上,要积极的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文本阅读课程安排上要选择学生理解范围内的,避免出现教师安排的文章晦涩难懂,学生难以理解久而久之引起学生反感。教师在课程安排上可以选择具有教育意义且便于学生理解的文章,做到深入浅出、化难为易。

2.积极发挥教师引导作用

小学语文教师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启蒙教师,对于学生语文基础和语文素养的建立有重要意义。由于小学生学习能力有限,往往在好奇心作用下会出现 “三分钟热血”的现象,很难坚持下去。针对这样的现象,首先,需要教师及时的引导学生,选择适合小学生年龄段的文本读物,并且积极的鼓励小学生养成阅读习惯并及时告知小学生文本阅读的好处。教师可以在每星期举办“阅读心得分享会”,鼓励每一位同学将这星期看到的具有教育意义的文章到台前和学生分享,这样既可以及时发现学生阅读文章中存在的“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问题,还能够加强学生之间的影响力和渗透力,在潜移默化中完成学生之间的彼此影响,共同促进和进步。其次,教师要积极的引导家长为学生建立文本阅读兴趣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家长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家长与教师之间要及时的沟通联系,一方面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在家庭中文本阅读学习完成情况,另一方面还能够通过家长描述加深对学生的了解,便于教师因材施教。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家长参与到班级活动中来,最后,教师要积极的为学生创造展示的机会,这样不但可以让学生收获成就感,还能够促进文本阅读兴趣的建立。

五、结束语

语文作为小学教学中的重点学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发文本阅读兴趣对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理解能力、文学素养、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思考能力等有着关键性的作用与意义。但由于我国小学语文教学中在文本阅读方面有很多的不良现状,导致学生文本阅读量相对较低,学生对文本阅读失去兴趣,无法实现文本阅读教学效果。由于兴趣是提高文本阅读习惯的关键,因此针对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途径展开分析。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