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剧本范文
时间:2023-04-01 11:22: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儿童剧本,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ducklings: peep, peep
mother duck: quack, quack! are you all out?
duckling1: no, one egg is still here. look how big it is!
at last, the big egg came open. this duckling was very big and very ugly!
md: oh,my!this duckling is big and different from the others. i wonder if it is a turkey. we will soon find out.
mother duck took her ducklings to the water. one after another, the little ducklings jumped in the water. the ugly duckling also jumped in the water and swam very well.
md: oh, he is not a turkey. turkeys can’t swim. he is my child. let’s go to the farmyard. but you must stay close to me and watch out for the cat.
duck1:look at that duckling! he looks so strange.
duck2:he is so big and ugly. go away!
md: please, leave him alone. he is not doing any harm.
but the ducks pecked the ugly duckling. all the animals in the farmyard bit him and pushed him, too.
ducklings: i wish the cat would eat you!
md: you should never have been born.
so the poor, little duckling was very sad. finally, he ran away.
ud: why does everyone hate me? is it because i am so ugly? but i am really nice.
the ugly duckling met two wild ducks.
wd: what kind of duck are you? you are really ugly. but that’s ok, if you don’t marry one of our family
then the ugly duckling heard, “pop, pop!” and the two wild ducks fell dead.
just then, many hunting dogs appeared. the ugly duckling was very afraid. so, he tucked his head under his wing. a hunting dog sniffed the ugly duckling. “sniff, sniff!”
dogs: you are ugly!
and they went away without touching the ugly duckling.
ud: oh, i am alive! no one wants me. even dogs don’t want to bite me.
he felt lucky but, at the same time, he felt sad. the poor duckling waited for several hours, and then, ran away.
a storm began. the rain and lightning terrified the ugly duckling. he was so cold and wet! he ran and ran as he looked for shelter from the storm.
finally, he arrived at a cottage. an old woman, a cat, and a hen lived in this cottage. he went inside.
ud: may i have some food?
old woman: oh, what a prize! is it a fat duck? now, i can have duck’s eggs.
the old woman’s sight was very bad. so the duckling lived there for a few days. but the hen and the cat were mean to the duckling.
hen: i can lay eggs. can you do that?
ud: no.
cat: i can catch a mouse. can you do that?
ud: no.
cat: then, what can you do?
ud: i can swim.
cat: oh, no one should swim! you will surely drown!
ud: i won’t drown.
cat and hen: you are a big liar!
so the poor duckling left the cottage.
soon, summer turned into fall. the ugly duckling swam in the pond. a group of swans flew over the duckling.
ud: what beautiful birds! i wish i could be like them.
the weather grew colder and colder. now, winter came.
ud:i must swim and swim, or the pond will freeze around me.
but every night, the space became smaller and smaller. finally, the pond froze, and the duckling couldn’t move any more.
early in the morning, a farmer saw the frozen duckling.
farmer: oh, poor duckling! i’ll take you home to my wife and children.
the wife took care of the duckling. soon, the duckling got well.
but the children wanted to play with the duckling.
children: come play with us! come play with us!
the duckling was scared. the farmer’s wife and the children chased the duckling around the farm house. finally, he ran out the door.
a beautiful spring came. the ugly duckling saw the butterflies dancing and heard the birds singing.
one day, his wings felt very strong. so, he flapped them against his sides and flew high into the sky.
ud: wow, i can fly so high! what’s happened to me?
the ugly duckling saw a beautiful garden with a pond. he decided to rest there for a while.
ud: i want to stay with these beautiful birds. but, they will kill me because i am so ugly. at least, i will die happily, if i can be with them for a while.
so, he swam towards the swans. when the swans saw the young bird, they swam to him.
ud: peck me, if you must!
and he bent his head down to the surface of the water. the ugly duckling saw a beautiful swan looking back at him in the water!
ud: oh! is that really me? i am a beautiful swan! i am not an ugly duckling after all!
the three swans welcomed the young swan.
some children came to the pond and threw pieces of bread into the water.
篇2
手偶表演剧本
题目:奇奇的舞赛道具:家庭环境背景、电话一门
人物:1肯德基奇奇
2肯德基汉堡弟弟
3肯德基薯条妹妹
4肯德基玉米棒大叔
表演者:主持人(左手:右手:)
护卫(左手:右手:)
幕启:(在音乐声中,奇奇面对观众,做几个带有夸张性的动作,最终不支,差点倒下,关掉音乐,摇摇头走到台前。)
奇奇:哎,我真笨,怎么总是跳不好。上次舞蹈比赛我失败了,明天又要比赛了,哎,怎么办呢?(低头思考)哎,有了!(突然抬头)找薯条妹妹,上次比赛她是得奖的。(打电话)喂,是薯条妹妹吗?我是奇奇,对,我有急事找你,呃~~~~你来了就知道了。快点啊!(放下电话,自言自语)嘿,这下大概有希望了。(高兴地舞起来)一二三四、二二三四(门铃响起)请进!
薯条:奇奇,什么事呀,这么急?
奇奇:好妹妹,明天我不是要参加那个“舞星奖”……
薯条:啊!(不等奇奇说完就叫起来)你是说你要参加那个什么“一颗星、两颗星、三颗星、四颗星、五颗星”的五星奖呀!(语速非常快的一口气说下来)
奇奇:不是的,不是那个五星奖,是舞蹈之星大奖赛。
薯条:啊!(点点头)你还参加啊?
奇奇:是啊,但又怕我不行,所以请你来(比划)指点指点。
薯条:我?来指点你?(想了想)唔,好吧,你先跳一遍让我看看。
奇奇:谢谢,你看着。(音乐起,一开始就做了几个滑稽的夸张动作,音乐尚未结束,薯条就忍不住大笑起来。)
薯条:哈哈哈……(前俯后仰)
奇奇:你笑什么呀?(把音乐关了,抹了把汗问)怎么样,行不行?
薯条:哎呀,我说奇奇,你这哪里是跳舞呀,简直就像马戏团表演!
嘿,瞧你这动作(学做几个滑稽的动作)就像狗熊蹦蹦跳,猴子要上吊。
奇奇:(非常委屈的)你……你怎么能……
薯条:算了吧,奇奇,明天呢,你就老老实实的做好观众得了,这样的比赛还是留给我参加吧,对不起,我得出去玩了,再见!(做个鬼脸,蹦蹦跳跳下)
奇奇:(对着薯条妹妹的背影)哎!等等呀!(很失望地转过身,叹口气)哎,连薯条妹妹也嘲笑我。
(门铃响)
奇奇:(无精打采)谁呀?
汉堡:开门啊,奇奇,我是汉堡。
奇奇:(开门)是你呀!进来吧。
汉堡:奇奇,你怎么无精打采的呀?
奇奇:哎,别提了,明天又要参加舞蹈比赛了,这次我想争取得个奖。刚才请薯条妹妹来,想让她帮我提高提高,可她不但不帮我,还取笑我,说我跳得像“狗熊蹦蹦跳,猴子要上吊”。
汉堡:哈—她就这样取笑你呀,哈—那是不应该。
奇奇:你还笑呢,哎,我看我明天还是别比了。
汉堡:奇奇,你怎么这么快就放弃了?你也别着急!这次比赛,关键还看你自己。
奇奇:嗯?
汉堡:只要你有信心,,不怕难,刻苦练,就一定能取得好成绩!
奇奇:真的吗?
汉堡:试试就知道了,我是你最忠实的支持者唷。
奇奇:谢谢,谢谢你!(高兴地抱住汉堡,吻一下)
汉堡:你真吓了我一跳!
奇奇:汉堡老弟那你现在就帮我辅导吧?
汉堡:好吧!
(音乐中奇奇跳,汉堡看,有时点头,有时摇头,作了几个滑稽的动作)
奇奇:(音乐停,气喘嘘嘘地问)你看,怎么样?
汉堡:唔,确实……
奇奇:好看?
汉堡:(有意开玩笑地)很难看!
奇奇:什么?
汉堡:噢,不!不!我是跟你开玩笑的。说真的,跳得还真不错。不过,有几个动作是不是改一改?
奇奇:行,没问题。
汉堡:根据你刚才的动作,我总结了一下,可以编成四句话,十个动作
奇奇:是吗?
汉堡:你听好,看好喽!(开始慢动作,略带夸张地示范)
点头点头拍手跳,快步上前扭扭腰,
左转右转摆摆臂,金鸡独立不动摇!
(奇奇在后面跟着学)
(向奇奇)看清楚了吗?
奇奇:看清楚了,真有意思!
汉堡:好,你自己来一遍。别怕,我帮你撑着呢。
奇奇:好
汉堡:预备,开始!
奇奇:(奇奇自己开始练习,汉堡和它一起念)
点头点头拍手跳,快步上前扭扭腰,
篇3
教育,作为“人类自我生产”(桑新民语)的特殊实践,其根本使命便是“成人”,即引领、陪伴、帮助、促进儿童“成人”。教育的“成人”使命,不应该偏颇地理解为一味对儿童进行文化注入,无视儿童的自然生成;不应该一味强调将儿童塑造为共性自我,忽视将儿童培育为个性自我;教育必须尊重儿童、促进儿童整体发展、为学生建构完整的课程生活、营造适恰的教育环境,在引导儿童顺利实现社会化的同时,积极帮助儿童发展其优势,成长为完美共性与鲜明个性统一于一身的自我。
当我们真正心存“成人”之情,坚守“成人”之信,便有可能在任何课程中,任何教学行为上,都为学生搭建完整的“成人”舞台。本学期,我校语文课程出现了一种全新形态――课本剧表演,约有六成以上班级学生热火朝天排起课本剧来。演出时,观者无不连声喝彩,笔者则在喝彩之余,沉思起课本剧的意义来,这意义正是在“成人”方面对学生发展所产生的社会化意义与个性化意义。
一、课本剧,历练学生的“族群”素质,有益儿童“社会化”
在笔者看来,所谓社会化,其实就是个体人形成与他人共处能力的过程,这种共处能力,笔者称其为“族群”素质。这里,笔者试以课本剧之台前与幕后两个场域来说明学生如何历练“族群”素质的。
1.在模拟表演中体验社会角色
在学习新课《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时,两位学生按照课文的描述,依次表演了下钩垂钓、甩竿捉鱼、欣喜若狂、父子论辩、沮丧放鱼等一系列情节……小演员都全身心投入表演,那一本正经、惟妙惟肖的神态、动作、语言,感觉还真不比专业演员差到哪里去。精彩的表演不仅强烈吸引着在场学生的眼球,也深深触动着教师的心灵。这是学生在一种虚构的生活场景中模拟体验社会角色,历练“族群”素质,促进其“社会化”的过程,从本质上说是学习的过程,对儿童发展有巨大价值。
从语义学视角看学习,“学”即是效仿,“习”即是学后之练,可见模仿是学习之本,也是学习之母。“社会化”这种学习是综合性学习,是综合性模仿,指向人的“整体生成”,不同于掌握某一知识、形成某种技能这么简单。课本剧排演活动,正是在“综合”意义上,一改常规语文课上学字、学词、读段、读篇以及所谓理解和使用语言文字那些个单纯的、颇有点碎片化的学习方式。在课本剧从排练到演出的全过程中,学生以课文为蓝本,走进课文作者所描述的“社会”情境,接触、了解、体察且直接扮演其中的“社会角色”;为着尽可能扮演得逼真些,学生必须努力读懂有关角色的外部表征,悉心揣摩他们的内心世界,以最适恰最有分寸的动作、情绪、体态等将角色尽可能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而要做到这些,他们必须从经验与现实中找到参照,加以模仿学习,用自己的身与心去“塑造”好角色,就在这模拟社会角色的体验中,在“社会化”之路上迈进了一步。
2.在实践中解答生活难题
对于小学生而言,“戏剧专业”方面,其知识技能几乎等于零,相关知识对他们而言是十足的“盲区”,他们要做的是“原创性”很强的艺术实践;在“社会生活”方面,他们或许是首次遇到“正式性”的合作协调课题。学生在其饰演的各种角色及其效果上,以模仿为主要方式完成了一次“社会化”经历,相应地增进了自己的“族群”素质。他们在选脚本、选演员、分角色、改剧本、排练揣摩修正这一过程中,在“戏外”以其全部身心投入真生活,解决真问题,经历了一次以真实社会角色去面对和解答生活难题的实践,完成了一项以创造为主要特征的“社会化”学习“工程”。这种实践无疑很好地历练了它们的“族群”素质。
二、课本剧,生成学生的“自我”特质,有益儿童“个性化”
每个人都只能生活在社会之中,故须“社会化”,否则无法融入社会;每个人都必须生活出自身之境,故须“个性化”,否则便成为“非人”之物。完整意义上的人,应该是“类中之我”与“有我之类”的完美统一。课本剧形成过程,不仅促使学生成为“类”,也激发学生成为“我”,得以激发学生成“我”的因子,是课本剧排演中富含的“玩”元素,亦即“游戏”元素。
1.课本剧活动,让孩子在释放中张扬自我
今天的儿童,在大量精力投入死记硬背之余,甚至没有了自由玩耍的基本权利,即使有那么点可怜的闲暇,也被“引导”到多读课外书多做“拓展”题上去了。孩子旺盛的生命力,被囚禁在课本里或作业的牢笼中,憋闷压抑。给他们自由时间,给他们自利,让他们“冲出”教室,“飞出”校园,去排演课本剧,去用心完成特殊的“课业”。在活动中,孩子天赋被激活,生命中那蕴藏的原生态能量释放了出来,做回了真正的自我,成为了更强大的自我。
2.课本剧活动,让孩子在体验中丰盈自我
人,是有血有肉、有知有情的生命存在,是清醒的理性和丰富的感性有机交融的生命存在,以理性处置身临其中的外部世界,以感性丰盈和精彩自我生活。当今学生,课程生活单调枯燥,就语文学习而言,读读背背、抄抄写写的时间太多,缺乏诗意和情趣。课本剧,近乎以“玩”的方式学语文,他们在课本剧排演之中,如儿时玩“过家家”一般,“隐去”自己的现实身份,去“做”循循善诱的老师,“做”充满灵气的学生,“做”教子严格的汤姆老爸,“做”因势利导的骆驼妈妈,“做”狂妄自大的海上台风,“做”功能强大的水上飞机……诸如此类,在课本剧的“丛林”里,他们找到并享受了前所未有的乐趣,情感世界中流进了一脉甘甜的清泉。
3.课本剧活动,让孩子在激活中提升自我
篇4
关键词:儿童剧,发展困境,措施
中图分类号:J8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08-0033-01
儿童剧是以儿童为主要受众,旨在对儿童产生教育和指导意义,促进儿童审美能力和情感能力提高,促使儿童健康成长的剧目。近年来,儿童剧也获得了相应的发展,以其精彩的内容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学生和家长的认可,为其长远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儿童剧在我国的发展仍然遭遇着一些困境,给其进一步发展带来了制约,所以,我们需要对儿童剧的发展困境进行进一步的探索,从而探讨出帮助儿童剧走出困境的措施。
一、儿童剧发展的困境
(一)儿童剧的剧本过时,当代优秀的剧本很少。通过我们对当代儿童剧的现状进行调查发展,现代演出的儿童剧大多数都是根据一些优秀的童话剧改编而成的。而近半个世纪以来,鲜少有创作较好,受到广大儿童普遍欢迎的儿童剧创作出来。这导致儿童剧不符合现当代儿童的认知状况,在儿童剧观看的过程中觉得剧中发生的过时与自己生活的时代较远,因而难以理解,难以感同身受等,这使得儿童剧在儿童中的受众较少,制约了儿童剧的扩大发展。而当代题材的儿童剧作家也因为儿童剧受众较窄,儿童剧的创作需要对儿童的生活背景、生活习惯习惯、语言特点、思维特点等进行研究,比较费事,同时优秀剧目的创作又需要时间同时赚的钱又较少等,所以很多儿童剧作家转向电视剧写作,造成了儿童剧作家缺失,优秀儿童剧本缺乏。
(二)教育意义缺乏。儿童剧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是使儿童受到教育,从而使其人生得到更好的发展。但是,现代的创作出来的一些儿童剧却表现出了过度娱乐化的倾向,没有让儿童在儿童剧的观看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这使得儿童剧退化成为了一个娱乐产品,而非教育产品,丢失了儿童剧存在最根本的意义。
(三)儿童剧的营销机制落后,造成儿童剧发展不景气。营销机制落后也是造成儿童剧发展困境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我们对一些国营的儿童剧院进行调查发现,这些剧院在儿童剧的推广过程中较为被动,没有充分地利用现代的营销手段来扩大宣传,来获得人们对儿童剧的认知,所以导致了儿童剧不被儿童和家长了解,因而卖不出去的状况。同时,很多国营儿童剧院专业营销团队缺乏,这导致剧院在现代电影、电视剧等的竞争之下难以找到出路,发展缓慢。
二、促使儿童剧走出发展困境的措施
(一)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出一批优秀的、能写当代儿童剧的作家。优秀儿童剧剧本缺乏是导致当代儿童剧遭遇发展困境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我们需要一批优秀的,能写当代儿童剧的作家。首先,对年轻的、有创作潜能的儿童剧作家予以资助和鼓励,使其能够在满足基本生活需要的前提下实现写出优秀儿童剧,促进儿童剧发展的愿望。其次,对有潜力的儿童剧作家进行培训。使其能从而能够以儿童的视角出发,根据儿童的生活背景创造出优秀的儿童剧。
(二)增加儿童剧对儿童的教育意义。儿童剧的教育意义虽然不是儿童剧演出的唯一目的,但是却是儿童剧演出的重要目的,离开了教育意义,儿童剧的发展就丧失了其本质,变得毫无意义。所以,我们要必须要增加儿童剧的教育意义。首先,将教育内容巧妙地融入到剧本当中,这样,通过话剧演员的表演,儿童能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其次,在儿童剧演出的过程中与儿童展开互动,让儿童在剧情的带动下依靠自己的判断力做出正确的选择。最后,在儿童剧剧本的写作过程中,一定要坚持以能够对儿童产生教育作为中心来开展写作,剧本的情节等以促使儿童受到教育为目的展开,促使剧本教育意义的提升。
(三)建立营销团队对儿童剧进行科学营销。现代营销团队以及营销手段的缺乏是儿童剧发展遇到困境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我们需要建立营销团队通过现代营销手段来对儿童剧进行科学营销,促进儿童剧的科学良好发展。首先,选拔营销人才来构建儿童剧营销团队。通过吸纳高素质的营销人才进行儿童剧院,扩大儿童剧的社会认知程度,促进人们对播出的儿童剧目以及其意义进行认可,从而促进儿童剧的发展。其次,运用现代的营销手段来对儿童剧进行营销。通过发行年卡、进行团购、推出系列套票以及在各大媒体和网站进行平面和影响宣传等,能够有效地扩大儿童剧的影响,促进儿童剧的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需要对儿童剧发展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而对症下药地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帮助儿童剧走出发展困境,使广大儿童能够真正地从儿童剧中收益。我们认为,只用从儿童剧作家,儿童剧的剧本内容以及儿童剧的营销方式着手,才能够真正地帮助儿童剧走出发展困境,促进儿童剧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儿童剧应像童话般美妙[J].上海戏剧,2012,(04).
篇5
【关键词】儿童剧;舞台表演;魅力提升
中图分类号:J8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1-0052-01
近年来,随着国民综合素质的提升,人民群众对各类文艺形式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关注,儿童剧更是在这种情况下得到了较大发展,它的出现完全符合现代素质教育提倡的德育、智力、体育、艺术、美术、劳动多元化发展的要求,所以,各地儿童艺术团体必须在努力提升儿童剧表演水平的同时,提高自身的创作能力。
一、儿童剧舞台表演形式的魅力
由于儿童剧的观众主要为儿童,所以在创作、表演的时候,必须考虑到儿童的喜爱偏好和接受能力。在形式上,多以生动、有趣的表现为载体,通过对儿童产生强烈的冲击力来展示中心主题。在表现方式上采用生动、夸张、贴近儿童生活及审美能力的途径进行传播。例如,在实际的舞台表演中,可以选择小朋友们喜闻乐见的《喜洋洋与灰太郎》《芭比娃娃与飞马魔术》《木偶奇遇记》等剧目。
另外,在儿童剧本的创作上还应当在多元化的层面上进行拓展。随着全球一体化的不断进步,儿童剧所涉及的题材已不仅仅是一些国内的传统故事了,它更多地引入了国外先进儿童艺术作品。这些艺术作品的引入,在照顾到儿童欣赏水平的同时,还强调了思想层面的提升。这些生动而又浅显易懂的艺术构思,对提高儿童自我认知能力和表演水平起到非常大的作用。生动的儿童剧舞台表现形式还能够激发儿童上台表演、展现自我的欲望。如果能够在适当的环节邀请他们上台参与表演,相信原本就引人入胜的故事你情节,更容易让他们产生共鸣。
二、儿童剧表演风格的魅力
作为儿童剧的主要欣赏观众,儿童对艺术审美水平的需要是我们创作儿童剧的源泉。儿童群体由于年龄偏小、社会观没有完全形成,对艺术的理解还处于⒚山锥危所以在这种状况下,儿童剧在选择表现风格、演出体裁和舞台表达上都应当紧密遵照儿童的心理与思想的实际需求,结构上要做到紧凑、简明,形式上要做到丰富、有趣。相信这样的表达风格会让儿童观众更加容易理解剧目所要表现的中心思想和主体内容。
在儿童剧创作中,由于主创人员一般都是成年人,这就需要他们在审美和用词、情节设计上都要贴近儿童的需求,将那些表达形式过于复杂、艺术手段过于生硬的做法进行简单化处理。只有这样,才能够在表演过程中做到多角度的魅力展现。
三、儿童剧舞台表演的舞美性魅力
作为戏剧表演形式的一种特殊形态,儿童剧在舞台上的表演更多是为了提升儿童的艺术审美认知和理解能力,对提高孩子们的艺术综合能力有非常大的作用。所以,儿童剧在舞台上所表现出的舞台美感,是一把引领孩子们走进艺术殿堂的“金钥匙”,而优秀而又别出心裁的舞美设计则是镶嵌在这把“金钥匙”上的“璀璨钻石”。在儿童剧舞美设计中,创作团队要对整个儿童剧的舞台表演流程和彩排注入更多的心血。通过提升儿童剧舞台表演的舞美艺术感来激发孩子们的热情和兴趣。
在儿童剧舞台表演中,主创人员一般都要考虑到实际的表演剧本中,大部分都是以著名的寓言故事、东方神话、西方传说、热播卡通片为蓝本,而这些体裁的表现形式很多都属于非现实主义的艺术展现。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侧重于儿童剧表演过程中所需要的灯光布局、道具配合、背景搭配等方式来突出舞美的艺术感,最终为儿童观众打造一个五光十色、美轮美奂,甚至带有玄幻色彩的艺术剧目。
除了上面提到的几点儿童剧舞台展现外,儿童剧的主创人员还应当走到儿童群体中去,通过邀请他们参与舞台表演来提升他们对儿童剧的兴趣。同时还要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儿童眼中的儿童剧是什么样子的来进行研讨分析,尽可能多地倾听孩子们的心声,以此不断提升对儿童剧的创作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将儿童剧舞台表演魅力发扬光大。
四、结语
综上所述,儿童剧的舞台表演魅力在于它的生动性和传递思想的实用性,每一名儿童剧的舞台主创人员和表演人员,都应在思想和行动上提高自身对儿童剧舞台表演的认识,通过不断提升个人的艺术修养和表达形式,带给儿童群体更多、更美的剧本,也只有这样,才能够让更多的孩子爱上舞台剧,这也是有效提升儿童剧舞台表演魅力的有效手段之一。
参考文献:
[1]陆晓敏.儿童剧舞台表演的魅力解读研究[M].艺术通讯,2013(7).
篇6
【关键词】“小喇叭” 儿童广播剧 听觉欣赏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小喇叭”栏目组建于1956年9月1日,迄今为止已有近60年的历史。主要的受众群体是针对学龄前儿童,通过故事、诗歌、相声、儿歌、广播剧等艺术形式,培养幼儿艺术素养,其中“小喇叭”栏目组创办的儿童广播剧也是最为大家所熟知的,“小喇叭”栏目组针对儿童广播剧创作的艺术标准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点。
一、题材的选择应适合儿童的审美要求
针对学龄前儿童单纯的思维方式,题材应具有丰富想象力的模式,以及独特的审美鉴赏力。这就要求创作者不要把儿童不太喜欢的那些内容单薄、缺乏情节和文字枯燥的作品搬上台前。例如,童话中缺乏幻想色彩的故事、讲因果报应的民间故事,或者写英雄人物只是简单地交代事件而没有深刻的描述的人物,像这样的一些作品就不能引起儿童的兴趣。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多听听儿童的意见和要求。成年人容易把儿童的需求看得小于他们的实际,其实儿童的思想已经复杂起来了,我们要熟悉儿童的心理,掌握他们的需求,符合他们的实际。所以儿童广播剧的选材应该具有儿童的特点,能够表现儿童的精神风貌,并具有普遍的现实教育意义。
二、剧本创作情节应更加丰富,人物形象更加鲜活
除了一些像寓言故事、神话传说等历史方面的儿童剧,如果是现实生活方面的题材,就要求广大儿童剧创作者重点把握故事情节和人物塑造等方面。要深入挖掘儿童的心灵深处,接触儿童,塑造出最贴近生活、最真实的儿童人物形象。在语言上要摒弃大人腔,要模仿儿童的语言习惯,学龄前的儿童通常说话语速较慢,习惯语速较慢的对话形式。并且儿童语言在句子上要短,在意思表达上也要简单清楚、明朗,不可过于含蓄。
对于儿童充满悬念的故事更具可听性。无论是戏剧还是儿童广播剧,在故事情节上的创作,都应该遵循戏剧本体创作制造一些悬念的原则,设计一些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来吸引听众的注意。剧本创作要有一条清晰的主线,在因果关系、主次矛盾、人物关系上也要有清晰的交代。尤其是在开头,要抓住受众的心理,故事线索不要太多,情节也不要太复杂,能够让受众明白故事的目的,从而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此外,儿童广播剧还应把握一点就是要让受众在收听广播剧的同时,感受到喜悦、感受到快乐,与此同时还会使少年儿童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对未来生活充满希望。
三、“小喇叭”栏目组创办的一些经典儿童剧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小喇叭”栏目组创办50多年来,播送了大量的儿童广播剧,表1列举其中栏目组播出的经典儿童广播剧目:
“小喇叭”广播节目组的儿童广播剧,题材广泛、语言丰富,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50多年来,在“小喇叭”广播这块园地耕耘的编辑们,为了编辑、录好每个节目,他们兢兢业业地工作着,特别是第一代“小喇叭”编辑。例如,小歌剧《小熊请客》,于上世纪50年代第一次录制,60年代第二次录制。我们现在听到的,是第二次录制的作品。《小蝌蚪找妈妈》60年代初录制。《果园姐妹》1953年录制,1954年播出。这些作品凝聚了几代人的智慧。
结语
综上所述,“小喇叭”广播节目组创作者精心录制了大量优秀儿童广播节目,成了那个时代留给少年儿童最深的记忆。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广播整体收听已经大不如前,儿童广播剧不同于其他艺术表现形式,有特定的时间要求。儿童是否愿意收听、是否喜欢收听,这取决于作品本身能否真正让他们感觉到快乐,能否真正给他们带来一些启示,同时让他们感受到生活的丰富多彩。此外,青少年自身也缺少时间灵活性。在我们国家经济、文化繁荣发展的今天,少儿家长越来越重视儿童的兴趣爱好培养,各种头脑开发培训也是屡见不鲜,即使是学龄前的少年儿童也会抽出时间去参加一些兴趣辅导的培训课。这势必会导致把按时听广播这一活动搁浅,而广播的时间较为固定,每一时间段都会有各自不同的播送内容,在时间上缺少随机性。
笔者希望“小喇叭”今后为儿童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编录更多更好的精品节目,让儿童在“嗒嘀哒”的召唤下,通过广播节目能够受到教育,学到知识,快乐、健康地成长。也希望社会各界继续关注和支持,让“小喇叭”栏目越办越好。
参考文献:
[1]中国歌剧舞剧院考级委员会.朗诵教学考级表演教程[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10.
[2]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小喇叭”节目组.小喇叭(第一集)[M].北京:广播出版社,1981.
[3]王雪梅.中国广播文艺广播剧研究(上下)[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
篇7
我读大学那会儿干过一件傻事——和一个去柏林留学研究哲学的人争论一个无聊的话题究竟是话剧好还是电影好。
他不喜欢话剧,举了一个例子给我听:“我这辈子就看过一次话剧。那是我读小学的时候,学校组织看戏,大幕一拉開,舞台上站着一群四五十岁的女演员戴着棒球帽、扎着红领巾、穿着校服,涂着两坨红色,演八九岁的男孩,‘他们’不停地说着很多很多的话。我吓了一跳,从此以后对舞台有了心理阴影。”
我明白了,他指的是儿童剧。
另有一件事。不久前我与一位国内的戏剧前辈,在日本一起看了一出根据果戈里小说《外套》改编的儿童剧,他说:“这个戏很棒,我要把他们请回国内去演出。”我问:“这种儿童剧在国内会有市场吗?”他微笑着说:“我不会说这是儿童剧。”仔细一想也对,如果说是儿童剧,估计国内八成的观众不一定接受。
在中国,儿童剧往往与“小儿科”、“幼稚”、“虚假”、“说教”等词汇相关。久而久之,我们的孩子们逐渐远离了“剧场”。而在国外,戏剧则是多么亲切的一种艺术啊,它受到孩子们的喜爱,与他们相依相伴。戏剧中的故事呈现的是小小安徒生们对于世界的想象,戏剧的演出需要小小丘吉尔们之间的合作与配合,戏剧中的道具制作又可以让小小爱迪生们发挥创意、练习动手能力,戏剧中的服装可以表达小小香奈儿们的美学理想。如何“假戏真做”,儿童比成人有着更深的理解。儿童戏剧对于儿童各种能力心智的启发和培养,我认为是再妙也设有的一种媒介了。
但是,为什么一些国内的小观众对儿童剧没有兴趣?因为我们缺少优秀的儿童剧。国内儿童剧的创作者总在探讨为什么我们原创儿童剧太少、反映现代生活的优秀剧目也极少,而结论往往归咎于编剧,所以院团总是在用钱悬赏剧本。其实深层原因并不在编剧,而是我们目前的儿童剧创作思路存在问题,存在着观念狭隘、保守和落后等弊端。上世纪80年代,话剧经历了戏剧观的大讨论后,逐步解放了观念。而儿童剧目前的戏剧观念,极大地限制了儿童剧创作者的想象力。儿童剧不能是活动的童话书,更不是幼稚版的成人话剧,它应该是一种综合化、跨界的艺术样式,甚至可以考虑它不是一出舞台剧,而是一次户外活动,一堂课、一次探索或者纯粹就是一次有意义的玩耍。儿童剧也可以不仅仅给儿童看,还可以给所有有童心的成年人看。
其实我们并不是没有优秀的儿童剧,“普天童庆”台北儿童艺术节是从一出名为《小皮耶》(PetiePierre)的儿童剧開始的。这是一出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儿童剧,由加拿大旋转木马剧团和中国台湾的艺术团体合作。小皮耶1909年出生于法国,一生下来就半盲又几乎聋哑。然而这个穷孩子用自己一生中的40年做了一件事——他做了一个无与伦比美丽的机械装置,Merry-go-round(旋转木马)。二战后他的这个装置让无数的人流连忘返。许多人去看它,平复自己的哀伤。最后,这个装置被法国知名建筑师、收藏家Alain Bourbonnals整个移植到他的私人博物馆La Fabuloserie。这个漂亮的东西几乎都是用一些废弃物品做成的,却被许多工程师赞叹其设计的繁复、巧妙与精良。因此,《小皮耶》不仅仅是一出传记剧,而是通过纸偶和大型的旋转舞台呈现了一个创意的装置艺术空间。此外这个戏还有一些延伸活动,比如公共艺术展览,叫作“小皮耶的梦想基地”,引导小朋友利用平常废弃的玩具,以海陆空为主题进行创作,并由专人把小朋友的这些“作品”整理呈现出来。《小皮耶》传递了一种很重要的观念,也可看作是现今世界儿童戏剧的一个趋势,那就是创造力的、实践性的、环保的、近距离的戏剧。
在当今儿童戏剧的中心——欧洲,许多儿童剧团正在积极地实践着这种戏剧观念。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青少年儿童戏剧节——丹麦国际青少年戏剧节每年4月举行。戏剧节在首都哥本哈根周边的一个小镇ballerup開幕,在为期一周的戏剧节中要演出五百多场儿童戏剧。从4月春天到8月仲夏,在丹麦会有各种青少年儿童戏剧节陆续開张,沿着没有边际的山毛榉林和波罗的海的海岸线一路手舞足蹈。
篇8
关键词:儿童文学;儿童音乐;相互影响
文学与音乐都是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二者具有密切联系,并且,儿童文学与儿童音乐具有共性特征,儿童音乐具有较强的文学性,而儿童文学也具有较强的音乐性,二者相互影响。因此,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多元文化的深入促进了整个时代教育的发展,各种艺术形式相互影响,相互融合。儿童文学与儿童音乐在相互影响的过程中融合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儿童文学与儿童音乐受到了学者的高度关注。研究儿童文学与儿童音乐的相互影响不仅能够促进儿童文学与儿童音乐的发展,而且对儿童成长有着深刻意义。
一、儿童音乐的文学性
(一)儿童音乐的审美特征
音乐的审美特征主要表现在音色、旋律、音调、曲式、和声等要素上。各种音乐要素的综合形成了音乐艺术的审美特征,而儿童音乐的审美特征主要体现在旋律、节奏和音色上。首先,儿童音乐的音色需要音乐创作者用心选择能够吸引儿童注意力的音色,以便给儿童带来美好的审美体验。例如,儿童音乐可以采用童声演唱或运用沉闷鼓声模仿打雷来吸引儿童的兴趣。其次,儿童音乐的节奏主要包括速度、节拍等要素,而儿童音乐的节奏比较鲜明,多采用中速和快速的节奏,来适应儿童的情感体验。最后,旋律是音乐的灵魂,是体现音乐思想的主要载体。儿童音乐中的旋律丰富多彩,不同的旋律会影响到儿童的情绪。因此,儿童音乐的旋律主要采用符合儿童成长特点以及儿童心理规律的旋律。
(二)儿童音乐的语言特征
儿童音乐的语言特征主要包括直观模仿、稚拙风格、幻想思维这三个方面。首先,直观模仿的特点,儿童的思维主要表现为具象思维和直接行动思维,不能够深入了解事物的本质,主要通过事物的表象来思考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儿童在欣赏音乐作品的时候主要依靠具体的艺术形象。因此,儿童音乐经常模仿自然界的事物或声音,进而吸引儿童的兴趣。其次,稚拙风格主要指儿童文学语言的稚气和笨拙,稚拙风格不仅形式朴素,而且能够表达单纯的心理内涵,再现儿童的思维本性。因此,儿童音乐多呈现欢愉和谐的音乐语言。最后,幻想思维,儿童的生活阅历有限,需要通过想象来满足自身的求知欲。在这种情况下,儿童不断幻想并创作新的事物和画面。因此,儿童音乐的语言特征具有幻想思维,并且,这种幻想思维正是儿童的童心和快乐天性的呈现。
(三)儿童音乐的典型性
首先,很多儿童音乐都取材于儿童文学作品,充分运用儿童文学作品的故事情节和情感来创作具有感染力的儿童音乐。具体来说,有些儿童音乐取材于童话故事,有些儿童音乐取材于古诗。例如,音乐《小红帽》就是取材于儿童经常听的小红帽的故事,将小红帽的故事进行音乐加工,采用适合儿童吟唱的方式。管弦乐《龟兔赛跑》取材于龟兔赛跑这一童话故事,儿童已经十分熟悉故事内容,在这种情况下,儿童在欣赏管弦乐《龟兔赛跑》的时候就能够深刻体会音乐所表达的感情。而歌曲《咏鹅》取材于古诗《咏鹅》,用音乐形式表达了看到水中鹅嬉戏的惊喜。其次,部分儿童音乐以儿童文学为标题,并从儿童文学中汲取音乐创作素材。例如,德彪西创作的《儿童乐园》钢琴曲组的标题则采用《雪花飞舞》《小牧童》《洋娃娃小夜曲》等文学标题。
(四)儿童音乐的叙述性
儿童音乐经常采用叙述的方式来表达感情,侧重文学要素的描绘,以增强音乐作品的表现效果。而且,儿童音乐中的文学要素描绘集中在景物描绘,将景物和音乐主题相融合,突出音乐作品的内涵。而儿童音乐的叙述性表现手法主要有摹声、象征和情调描写这三种。首先,摹声主要模仿自然界的鸟鸣、风声、雷鸣等,通过声音来构建景物。例如,贝多芬《黎明》这一音乐作品中通过模仿流水和鸟鸣来构建清新的早晨景象。其次,象征主要通过音色、音区与和声的变化来象征事物,以增强事物空间的层次性。例如,德彪西在《大海》这一音乐作品中采用定音弱奏来象征平静的大海。最后,情调描写表达意境。儿童音乐的情调描写主要通过声音、旋律等构建意境画面,进而表达音乐情感。
二、儿童文学的音乐性
(一)儿童文学的音色
首先,儿童音乐会运用拟声词,进而呈现出音乐美的特征,并且,拟声词能够带给读者强烈的听觉刺激,营造动态描绘、夸张印象等效果。而儿童音乐的拟声词主要分为模仿人的声音、模仿动物的声音、模仿自然界的声音这三种。其中模仿人的声音能够呈现出不同的语言效果,例如,龙吟虎啸、牙牙学语等都能够体现特定的语言环境。模仿动物的声音,例如,公鸡的声音:咯咯,蟋蟀的声音:啾唧,青蛙的叫声:呱呱,这些动物叫声能够用声音来代替动物,增强文学描述的形象性。描写自然界的声音,如,风声:呼呼,雨声:滴沥,雷声:轰隆隆等,自然声音能够加强儿童对自然界事物的形象了解。其次,儿童文学中也会出现摹声,用某种乐器的声音来代替自然界或生活中的声音,进而塑造鲜明的艺术形象。例如,文学作品运用乐器来描写汽笛声、号角声等。
(二)儿童文学的节奏
儿童文学的节奏主要包括两拍、三拍或四拍,其中,两拍的节奏特点呈现为强—弱。例如,《小星星》的每一小节都有两个节拍,并且节拍呈现出强—弱的特点,适合儿童吟唱。三拍的儿童音乐都具有柔和、优美的旋律,能够抒绪,呈现出强—弱—弱的特点,儿童能够跟随节拍去想象自然界中的律动,感受自然界的魅力。四拍的音乐作品呈现出强—弱———强—弱的特点,能够让儿童在音乐中体会到节奏强弱的变化。而儿童音乐中的节拍相当于儿童文学中的音顿,作者通过声音的停顿来展示故事情节,并突出故事叙述的音乐性。另外,儿童文学通过押韵来增强节奏感,尤其是儿童诗歌或儿童歌谣通常采用押韵的方式突出节奏,增强儿童文学的音乐性。
(三)儿童文学的旋律
儿童文学的旋律大多采用鲜明的故事主题来体现,大部分儿童文学的主题都是对善良、勤劳、诚实等高贵品德的赞颂以及对自私、贪婪等丑恶思想的批判,进而反映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一般来说,大多数儿童故事都是讲述正义一方与丑恶一方的搏斗,并在叙述的过程中突出正义方的善良和丑恶方的邪恶。最后,大多数儿童文学故事都是正义战胜了邪恶,呈现出鲜明的故事旋律。例如,《灰姑娘》《白雪公主》等儿童故事都表达了正义战胜邪恶的主题。
三、儿童文学与儿童音乐的融合
(一)儿童剧
儿童剧是戏剧的一种,专门给儿童观看,而戏剧本身便是一种综合艺术,将音乐与文学融合在一起,能够通过声音、形象和色彩满足儿童的娱乐需求和欣赏需求。并且,儿童剧充分考虑儿童的心理特征和审美特征,采用适合儿童的表演方式,受到儿童的喜爱,而儿童剧的文学和音乐整合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儿童剧采用载歌载舞的形式演出,既有音乐,也有故事情节;其次,儿童剧的语言节奏感十分强烈,强调押韵,是文学与音乐的整合;最后,儿童剧本具有表演性和可读性,儿童可以通过儿童剧表演过程中的音乐艺术和文学艺术展现来进行欣赏,也可以对儿童剧本进行文学阅读欣赏。
(二)儿童动漫
儿童动漫的形式活泼新颖,动漫内容与儿童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儿童动漫受到儿童的欢迎。并且,儿童动漫具有文学成分和音乐成分,通过文学来讲述故事,表达感情。通过音乐来营造逼真的现场氛围,进而引起儿童的共鸣。具体来说,儿童动漫主要根据儿童文学故事改编,文学性明显,而儿童动漫中的音乐主要包括声乐和语气,音乐能够补充画面效果,促进故事情节发展,也可以突出人物形象,进而优化动漫效果。
四、儿童文学与儿童音乐的相互影响
(一)儿童音乐对儿童文学的影响
首先,儿童音乐能够对儿童文学进行再创造。音乐能够激发儿童的想象,让儿童深入感受儿童文学故事情节中的美好,增强儿童的审美体验。运用音乐创作的方式对儿童文学进行再创造,让儿童将文学故事唱出来,能够加强儿童对音乐和文学故事的感悟,深入了解文学故事情节,让儿童用心灵倾听儿童文学的内涵,加强儿童对故事情感和音乐情感的把握。其次,儿童音乐能够提高儿童文学创作者的艺术修养。文学与艺术具有天然的关系,很多音乐家都喜欢文学,向往诗歌。而且,很多文学家也都会与音乐结缘。音乐能够丰富儿童文学创作者的情感体验,拓宽儿童文学创作者的想象,使儿童文学创作者对事物的理解更加深刻。另外,音乐能够使儿童文学创作者充分认识世界,增加其灵魂的深度,鼓励他们进行大胆创作,提高儿童文学作品的哲学高度。
(二)儿童文学对儿童音乐的影响
首先,儿童文学会影响儿童音乐创作的结构和思维。文学思潮丰富了音乐艺术的表达形式,儿童音乐创作者可以运用儿童文学的题目来设置音乐标题,也可以选用儿童文学故事来创作儿童音乐作品,将音乐与文学相融合,在丰富儿童音乐审美特征的基础上,突出儿童音乐的文学性,增强儿童音乐的文化价值。另外,儿童文学会影响儿童音乐的创作结构,很多儿童音乐创作者都采用叙事性结构来进行创作,用音乐形式呈现故事情节和冲突,增强儿童音乐的叙事性。其次,儿童文学对儿童音乐的发展有着促进作用,能够引导儿童音乐创作者树立儿童本位观念,让儿童音乐创作者根据儿童的成长特点和心理特点选择适合儿童的音乐形式和音乐情感,进而促进儿童音乐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朝霞.浅议当代中国儿童歌曲发展特点[J].科技信息,2009(19).
[2]方婷.音乐中的文学性与文学中的音乐性[J].皖西学院学报,2011(3).
[3]滕文海.试论血脉相连的音乐与文学[J].戏剧之家(上半月),2011(2).
篇9
为保障企业离退休、退职等人员基本生活,经市政府批准,现对2000年实施企业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制度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1999年12月31日前符合养老条件,经批准按月领取养老金的企业离、退休(职)等人员,自2000年7月1日起调整基本养老金。
二、离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调整。
1937年7月6日前参加革命工作的企业离休人员,每人每月增加离休金105元;1937年7月7日至1945年9月2日参加革命工作的企业离休人员,每人每月增加离休金75元;1945年9月3日至1949年9月30日参加革命工作的企业离休人员,每人每月增加离休金55元。
离休人员离休前享受正局级待遇的,按上述办法调整不足105元的按105元调整;享受副局级待遇的不足90元的按90元调整;享受正处级待遇的不足75元的按75元调整;享受副处级待遇的不足65元的按65元调整;享受科级及以下待遇的按55元调整。
离休人员离休前的职级,按《关于给企业离休人员增加离休金的通知》(京组通〔1995〕36号)进行确定。
三、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调整。
企业退休人员、退职人员、原临时工养老人员中,1993年12月31日前退休的,基本养老金每人每月增加35元;1994年1月1日至1996年3月31日之间退休的,基本养老金每人每月增加30元;1996年4月1日至1999年12月31日之间退休的,基本养老金每人每月增加25元。
1999年7月1日至1999年12月31日之间退休的人员,在调整上述待遇的基础上再增加25元基本养老金。
四、原行业统筹移交北京市管理的企业、单位的离退休人员统一按上述办法调整基本养老金。
五、原为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经国家或北京市政府有关部门批准成建制转为企业,转制前已按机关、事业单位办法办理退休、退职及原临时工养老的人员,统一按上述办法调整基本养老金。
在机关、事业单位办理退休、退职的劳动合同制工人,按机关、事业单位调整办法执行。
六、按北京市生产服务合作总社《关于北京市城市生产服务合作总社系统社员职工退休、退养和退职试行办法的通知》(京合总字〔1983〕008号)办理退养并按月领取退养费的人员,每人每月增加退养费20元。
七、建国前参加革命工作,按原劳动人事部《关于建国前参加工作的老工人退休待遇的通知》(劳人险〔1983〕3号)规定享受原标准工资100%退休费的老工人,按本通知第二条规定的标准增加基本养老金。
八、按本通知规定增加的基本养老金,做为离休人员及享受标准工资100%退休费的老工人每年增发1~2个月生活补助费的基数。其增加部分自本通知执行之月起,一次性全额发给。
九、缴费年限不满10年按月领取生活费的占地农转工养老人员,按本通知第三条标准执行。
篇10
1955年9月16日,《人民日报》社论《大量创作、出版、发行少年儿童读物》号召:“作家们在一定时间之内为少年儿童写一定数量的东西。”老舍饱含着对儿童的一片深情,从民间童话故事里选取素材进行改编,先后创作了《宝船》和《青蛙骑手》两部儿童剧。在保留原童话奇异的幻想色彩、线性的叙事结构和浓郁的民族地方风情的基础上,他丰富了故事的情感内涵,在冲突的设置与处理、人物形象的塑造等方面,展现了精湛的戏剧创作技巧和难能可贵的童心,同时体现了乐观、幽默、讽刺等多元共生的美学意蕴。然而,“十七年”特有的文化政治环境以及老舍自觉的拥政热情,又让作品留下了深刻的时代烙印。
一、丰富的情感内涵
民间故事往往在有趣的情节、奇异的幻想中表达惩恶扬善的朴素主题,体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大多存在情感单薄的特点。作家改编或创作的儿童文学作品则试图超越这一局限性,力求达到以情动人的效果,对儿童进行爱的教育、情的熏陶。写戏“应该首先想到,我的剧本要用来感动人。”[1]43老舍将这两则民间故事改编成儿童剧时,有意识地在情节中加强了感情的分量,热情讴歌友情、亲情与爱情的伟大,作品的感人力量大大增强。《宝船》原故事里,王小二救上三种动物,把它们放到山上,让它们自寻食物去了,后来王小二在追讨宝船的过程中遇到困难,三种动物分别现身报恩。改编后的剧本里,老舍赋予三种动物新的品质———勤劳,让它们与王小二一起劳动,参与重建家园的工作,并借蚂蚁之口表达“有福大家享,有难一起受”的朴素的友情观。后来王小二有难时它们真诚的关切之情、同仇敌忾的态度、共同对敌的行为,更是形象地阐释了友情的温馨。母慈子孝是中国人亲情观的一个重要表现。两部剧中的主人公王小二、蛙郎都是孝子的典范。他们小小年纪便上山打柴,为穷苦的家庭分忧,以自己的勤劳诠释“孝”的含义。张不三甚至就是利用王小二的孝心骗到了宝船。蛙郎的母亲则通过自己的言行诠释着什么是无私的母爱:她不嫌蛙郎貌丑,得知头人要杀蛙郎时,“情愿一死救娃娃”;她真切地关心蛙郎,“你已够辛苦,操劳勿过度”;被头人派来的人抢去蛙皮后,她悲痛欲绝,宁死也要去找头人要回来,“希望我的血泪、哀求与母爱,“”能感动豺狼放弃杀机!”三姐与蛙郎的爱情在《青蛙骑手》的民间故事里已有所渲染,但老舍在改编时注入了新的内涵:真正的爱是无私的付出,真爱能产生神奇的力量。蛙郎“为酬三姐的恩爱”,不惜冒着失去生命的危险脱下蛙皮去参加赛马会;三姐抱着濒死的蛙郎痛苦万分以致滴泪成血,在发觉她的热血能救活蛙郎时,“割破左臂,将血涂在蛙郎身上”,蛙郎起死回生而她自己却昏倒过去。这种传承自民间的浪漫主义创作手法不仅展现出瑰丽的幻想色彩,产生了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也显示出老舍作为艺术大师的多方面的艺术才能。
二、个性化的人物形象
老舍说过:“人是故事的主人。”[2]77他特别重视笔下人物形象的刻划,在两部儿童剧中塑造了许多各具个性的人物形象,如善良怯懦的蛙郎父亲、阴险狡猾的头人、童心未泯的李八十爷爷、贪吃却可爱的大白猫等。“刻划人物要注意从多方面来写人物性格。”[2]13《宝船》里的张不三就给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老舍首先从名字上做文章,“不三不四,听着不大顺耳呀”,用富有民族特色的方式让这个反面人物出场。接着,让张不三露出言行不一的嘴脸:说自己“一不馋,二不懒,三不偷东西”,却偷吃王妈妈的鱼还赖大白猫,在大家都热火朝天地干活时,“独坐在磨盘上”算计王小二的宝船。这种前后对比形成了强烈的反讽效果,让小观众立刻认识到这个丑角虚伪的本质。“作者的眼睛要老盯住书中人物,不因事而忘了人……对话是人物性格最有力的说明书。”[2]35在张不三快要将宝船骗到手时,老舍安排了这样一处细节:张不三:行了!行了!张不三,三不张,真真是个百宝箱!心眼快,嘴又强,神仙见我也遭殃!王小二:(跑回来,拿着小盒)给你,好好拿着!张不三:小二哥,你放心我呀?王小二:什么话呢?咱们是大水冲不散的朋友啊!你快去,快回来!张不三:一定快回来!一天不见,我就想你想得吃不下饭去呀!唉,我真舍不得你!(抹泪)王小二:快走吧!反正你回来得快,何必伤心呢?张不三:对!你们好好地盖房,我快快地回来!再见!(匆下)这段对话将他得意忘形又做贼心虚的模样刻画得入木三分,而“舍不得你”、“抹泪”与“匆下”的前后反差继续揭示着张不三虚伪狡猾的性格。老舍就是这样在情节的一步步发展中,生动地塑造他笔下的一个个人物形象。在塑造性格相似的人物群像时,老舍不仅注意这组人物的共性,还努力在情节发展和内部冲突中展现他们的个性,体现出丰富而不重复的特点。拟人形象仙鹤、蜂王和蚂蚁都具有知恩图报、勤劳善良的特点,但老舍写出了他们物性和个性上的差异:仙鹤会捕鱼,能给人治病,聪明有耐心;蜂王能嗅出花香,“有心眼”;蚂蚁身量小但觉得自己“浑身是力量”,因而有点急躁。《青蛙骑手》里,老舍在大姐二姐这两个形象上花了较多的笔墨,在与勤劳、善良、忍让的三姐的对比冲突中,讽刺性地刻划了她们空虚恨嫁、刁蛮懒惰、虚伪恶毒的性格特点。同时,也在她们的内部冲突中展现她们个性上的差异:大姐较为老成,二姐冒失爱争。建国后十七年的文学包括儿童文学,往往依据丑角化的时代惯性心理去塑造反面人物形象。为了让儿童读者和观众迅速认清恶人的本质,成年的儿童文学作家从名字、穿着、外貌、语言、行为、心理等各方面,不遗余力地丑化笔下的反面形象,留下了或恶毒狡猾或懒惰无赖或愚蠢可笑的“群恶谱”,但未能展示出人性复杂的一面。老舍也未能例外,两剧中的反面形象都留下了人物形象脸谱化的时代特征。
三、儿童性与时代性兼具的戏剧冲突
老舍的大部分剧作都没有贯穿全剧的矛盾冲突,而是在人物群像的描绘中展示世态人情的变迁。但是,这两部儿童剧却是例外。《宝船》围绕宝船设计了善良勤劳的王小二等人与懒惰狡诈的张不三、贪吃愚笨的皇上之间的冲突,《青蛙骑手》则围绕蛙郎一家与头人一家的冲突展开情节。老舍深谙儿童的欣赏习惯和水平,努力形象性地展示对立角色的性格和行为冲突,而且尽量延宕冲突的解决,造成“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发展态势,召唤观众的情感参与:王小二追讨宝船未成反遭毒打,一行人来到皇宫再次追讨却面临对手的多次无理刁难;蛙郎打败头人成功娶回三姐,却因为大姐二姐的挑衅不得不脱下蛙皮参加赛马会,蛙皮被头人派人夺去,蛙郎面临生死大劫。与此同时,老舍尽量采用游戏化的方式来处理剧中的冲突,以适应儿童观众的审美水平:王小二等人与张不三、皇帝的冲突较量竟然是以三次猜谜语的方式展开的;最后,张不三被变成了大灰狼,皇帝被变成了大肥猪,蛙郎则是用他的笑声和哭声让人天旋地转,从而战胜头人的。两剧均传承了民间故事惩恶扬善的主题,但民间故事里朴素的善恶观在改编后的儿童剧里打上了鲜明的时代烙印。为了“使故事更集中,人物更鲜明”[3]589,老舍在人物设置和情节安排上做了很多改动,比如将献宝船改成张不三骗走宝船,将原故事中的中性角色皇帝刻画成反面形象;将三姐由头人的女儿改为其义女,设置其在头人家饱受奴役的情节;将三姐烧毁蛙皮的情节改为头人抢去蛙皮并烧毁,“好多些冲突”。但是这样一来,恶人与统治阶级就简单地画上等号了。民间故事里朴素的善恶冲突在剧本里上升到了阶级的高度,作品的人文价值也明显受到影响。
四、多元的美学意蕴
同样取材于民间童话故事,但《宝船》和《青蛙骑手》展现了同中有异的多元美学风格。从王小二、蛙郎等正面人物身上可以看出来,两剧都洋溢着乐观的主题美:相信勤劳的双手可以创造美好的生活,享受劳动带来的快乐,面对困难依然抱有乐观的心态和迎难而上的勇气。打败恶势力、取得胜利的大结局,更是乐观情绪的终极体现。这一方面传承自民间故事,同时也受到时代昂扬情绪的影响,当然更与儿童观众的审美期待及作家对他们的教育期望有关。两剧都体现了老舍长于讽刺的个人创作风格,这可以从他塑造的反面人物上看出来。他运用极度夸张的手法,刻画了一个令人可笑的皇帝形象:要吃鸡蛋了就在脑门上一砸,一天吃二十四顿饭,动不动就要砍别人的头……更为可贵的是,老舍以宝贵的艺术家的真正的勇气不断涉猎文学创作的各个领域,在儿童话剧和儿童歌剧的创作上进行探索,并营造出或轻俏幽默或庄严隽永的美学意境。儿童话剧《宝船》里,李八十一个接一个的神奇咒语,王小二等欢快热烈的劳动场面,对大白猫善意嘲弄的细节,给公主治病的方法等等,无不体现出轻俏幽默的儿童情趣和喜剧色彩。而《青蛙骑手》展现的则更多是庄严隽永的悲剧品格:蛙郎让善良的父母愁苦不已的形体和丑貌,与头人抗争时的悬殊的力量,三姐和母亲舍身救蛙郎的行为,等等。蛙郎以哭和笑的方式战胜头人,在某种意义上带有控诉和蔑视的哲理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