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爱国诗词范文
时间:2023-03-21 02:30: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现代爱国诗词,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黄自 爱国主义情感 民族性 钢琴伴奏 艺术性
一、引言
18世纪末19世纪初,西方的工业国开始了轰轰烈烈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这一时期的文学、绘画、音乐等艺术领域也出现了追求个性与解放的浪漫主义思潮,史学界将其称之为“浪漫主义时期”。在声乐作品的创作方面,则掀起了以舒伯特、门德尔松、舒曼等作曲家为代表的艺术歌曲的创作热潮,这一创作热潮对20世纪的音乐创作尤其是声乐作品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19年“”以后,我国掀起了波澜壮阔的,兴起了传播西洋音乐、改进国乐的热潮,这一时期,中国的知识分子学习西方的作曲技法、音乐理论,并结合中国的现实国情和民族风格创作出了具有时代特色和民族特色的作品,黄自便是他们中间最具代表性的作曲家。
黄自(1904-1938年),我国现代著名的作曲家、音乐教育家、音乐理论家,是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声乐创造作的佼佼者。“……如果天假以年,他在音乐创作和音乐教育上的成就将是无法估量的。”① 因此,在整个中国音乐发展史上,黄自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具考究,黄自先生一生共创作了包括交响乐、钢琴音乐以及艺术歌曲等各类体裁约106部(首),但创作的主要方面以及对后世影响较大的是声乐作品。其中尤以反应现实主义题材的爱国歌曲和以优秀诗词为歌词进行创作的抒情艺术歌曲最为著名。黄自声乐作品的艺术特征在这些优秀的作品中体现的淋漓尽致,充分体现了卓尔不凡的艺术特性。
二、高度的爱国主义情感
1929年,黄自从美国留学期满,学成归国,任教于沪江大学。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对祖国音乐事业的贡献中。不久,爆发,此时的中国正遭受帝国主义列强的蹂躏,中华民族危在旦夕,全国人民纷纷参与抗战,黄自也开始了爱国歌曲的创作。1931年,“九・一八”后,黄自写下了中国第一部以抗日救亡为主题的混声合唱《抗敌歌》;1932年,以何香凝的诗词作词,创作了《赠前敌战士》,献给“一・二八”中英勇抗敌的十九路军,而后,又与韦瀚章合作,分别于1933、1935、1937年陆续写下了《九一八》、混声四部合唱《旗正飘飘》、《睡狮》和《热血歌》等作品。这些作品反映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热忱,鼓舞了军民的抗战士气,黄自用音乐为全民抗战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页。
“黄自生前出版的《爱国合唱歌曲集》(包括《抗敌歌》、《旗正飘飘》、《军歌》、《青天白日满地红》、《国庆献词》等5首歌曲,和他后来出版的抒情歌曲集《春思曲》不一样,是一本质量不平衡的歌集,其中《抗敌歌》和《旗正飘飘》两首,思想性和艺术性都远远凌驾于其他三首歌曲之上。”②《抗敌歌》,二部曲式,进行曲风格,前八后十六和八分附点的节奏型烘托出铿锵有力的军队士气。全篇近乎一致的伴奏音型奠定了一呼百诺的抗日基调,配以激昂有力的对敌痛斥,歌曲强有力的起到了鼓舞士气的作用。《旗正飘飘》,是黄自用韦瀚章的诗词写作的爱国合唱歌曲,与《抗敌歌》一样,进行曲体裁,混声四部合唱。歌曲为b小调,回旋曲式,突出了表现爱国热情的主部。主部的音乐激昂、坚定、悲壮,“旗正飘飘”“马正萧萧”的旋律为下行,“热血似狂潮”处突然上行,表现了众志抗敌、不畏生死的爱国热情。后面的乐句与前面基本一致,“好男儿”处到达全曲,“报国在今朝”各声部依次模仿,展现出中华儿女此起彼伏的抗日。第一插部为方整型乐段,采用“领唱-合唱”的问答形式,表现出一领众合、一呼百应的抗日形象。第二插部也采用合唱交替的问答形式,出现了速度的对比,调性转入下属调,男高音的旋律沉痛、悲切,合唱部分的回答却坚定有力,表现出群众的力量势不可挡。主部出现兴起了三次,每一次都有织体的变化,两次再现,力度一次比一次强,增强了再现部的发展性。
三、歌曲创作的“民族性”
1848年,爆发,西方列强用坚船列炮打开中国大门的同时,也带来了西方的音乐。随着西洋文化的不断渗透和影响,中国的声乐创作在经历了“学堂乐歌”时期的“选曲填词”,肖友梅、赵元任等作曲家进一步的学习吸收与创新发展等一系列探索的同时,黄自的音乐创作便在此背景下进入了专业音乐创作的领域。对于如何发展民族音乐,他有独到的见解,“我们要发展中国自己的音乐,中国的新音乐决不是抄袭外国作品,或如西洋人用五声音阶作旋律的骨干音便可以做成的,他必须由具有中华民族的血统与灵魂而又有西洋作曲技术修养的作者创作出来。”③由此可见,黄自对创作本国的民族音乐有深刻的认识,正是基于此,他在歌曲创作的民族化探索上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一)传承传统曲调
古曲《清平调》源于唐朝。“唐代唐玄宗与杨贵妃在沉香亭赏花之时,召李白赋新诗助兴,李白即席醉写《清平调》绝句三章,随后由李龟年演唱,十六名梨园弟子伴奏。而唐玄宗也‘自调―玉笛以倚曲每曲遍则迟其声以媚之’即创作了《清平调》。现在的乐谱出自《魏氏乐谱》”④《清平调》旋律流畅、安静给人以淡雅、甜美之感。黄自的《花非花》《山在虚无飘渺间》都或多或少的引用过其中的曲调。《花非花》为D宫调式,旋律声部采用了《清平调》的曲调进行创作,使歌曲具有鲜明的民族传统风格。《山在虚无飘渺间》,是一首生动的女生三部合唱曲,选自清唱剧《长恨歌》,旋律声部也采用了《清平调》的曲调元素,民族风格的音调和调式,和声弱进行为主,富于色彩性,配器轻盈柔和,勾画出一幅虚无飘渺的蓬莱仙境。
(二)诗词节奏与曲调的完美结合
我国古代留下了大量优秀的诗作,这些作品本身蕴含着浓厚的文化底蕴,黄自的许多歌曲以古代优秀诗词为词进行创作,特别重视诗词的节奏与曲调的完美结合,使诗词的意境通过旋律完美的展现出来。如歌曲《花非花》,是黄自根据白居易的诗词谱曲的,歌词“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描写出一种似花非花,似雾非雾的朦胧意境。根据诗词韵律应读作“花―非―花,雾―非―雾”,而歌曲的旋律与诗词的节奏韵律是一致的。最后一句“去似朝云无觅处,”“云”字为两拍,“云”字的延长处理,正是根据诗词的语气要求进行处理的。歌曲《南乡子》,词作者为南宋爱国诗人辛弃疾,诗词描写了作者站在滚滚东流的长江面前,遥望神州,面对被辽金侵占的北方时,所流露出深沉而悲痛的心情。黄自在描写这雄伟的意境时,旋律一字一音,节奏深沉稳健,钢琴伴奏低声部与旋律声部反向模进进行,到“悠,悠”处,旋律被推向,到达全曲最高音时,旋律拉长,既抒发了感慨之情,又极富于中国吟诵诗词的韵味。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黄自对诗词节奏与旋律的结合有独到的认识,他使音乐的旋律节奏与诗词的节奏相协调,生动准确的表达了诗词的意境,使这些古诗词歌曲表现出了中华民族特有的艺术韵味。
四、钢琴伴奏的艺术性
艺术歌曲的特点之一就是钢琴伴奏具有很高的艺术性,优秀的钢琴伴奏不仅可以丰富伴奏的和声效果,还可以通过钢琴写意或造型的手法渲染背景、烘托气氛,使歌曲的感情和内涵得到更深刻的表达。黄自在《音乐的欣赏》中“独唱歌曲”一节,对钢琴伴奏做过精辟的论述:“艺术歌曲则不然,务必要使音乐的意趣、节奏、句法等一一与歌词相吻合,毫厘不爽。同时还要利用和声、伴奏将感情很透彻的表现出来。所以艺术歌曲的句法是很自由的,因为非此不足以适合歌词的句法。”由此可见,黄自对艺术歌曲中钢琴伴奏的重视,他生前出版的独唱歌曲集《春思曲》,包括《思乡》、《春思曲》、《玫瑰三愿》,都是他艺术歌曲的优秀代表作。
《春思曲》表现了一位年轻对多年未见的丈夫的思念和对爱情的坚贞。歌曲的前奏部分,钢琴伴奏右手为同音反复,左手为主旋律,歌声随着连绵不断的雨滴音型与左手的旋律同时响起,形象的描绘出淅淅沥沥的春雨下,一位忧伤的女子倚楼而站的画面。雨滴的音型既描绘了当时的场景,又刻画出了哀怨的心境。从“小楼独倚”起为第二乐段,描写雨滴的音型改变为杨柳随风摇曳的伴奏音型。两处场景的刻画,黄自选用了不同的伴奏音型,准确的表现了歌曲的意境。《思乡》,韦瀚章词,抒发了“身在异乡为异客”的思念故乡之情。伴奏音型选用的是琶音似的和弦分解,节奏舒缓,旋律流畅使思乡之情流露于谱面。歌曲伴奏也运用了造型的手法,第一段结尾处“墙外鹃啼,一声声道不如归去,”钢琴间奏处就采用了杜鹃鸣啼的伴奏音型,使生动的杜鹃形象赫然于纸上。
通过分析以上两首艺术歌曲的伴奏形式,其中的艺术性便不言而喻了。恰到好处的钢琴伴奏使歌曲的意境与内涵更加深刻,增添了歌曲的艺术性。
五、结语
本文通过对黄自爱国主义歌曲和艺术歌曲的分析,总结出黄自的声乐作品具有以下艺术特征:高度的爱国主义情感、歌曲创作的民族性、钢琴伴奏的艺术性,他以强烈的爱国热情和高超的作曲技巧为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页。一首首经久不衰的爱国歌曲和艺术歌曲,让我们看到了他对民族音乐事业孜孜以求的奉献精神!
参考文献:
[1] 钱仁康 《黄自的生活与创作》 人民音乐出版社
[2]《中国近现代音乐家的故事》 人民音乐出版社 1988年版
篇2
关键词 唐诗宋词;人文情怀;分析
唐诗宋词为我们呈现的是一个集风骨、气质与人格于一体的精神王国,它是唐宋文人精神的象征和情感的寄托,让我们看到了文人的风骨与气质,对人情感和人格的熏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表现了豁达开朗、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人生态度决定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和对生活的态度,唐诗宋词中所表达出来的豁达开朗、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正是人们所需要的,通过阅读诗词明白人生和生活的奥义,培养积极进取的人生价值观,珍惜生命,热爱生活,以豁达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不言败、不放弃,对人生的未来充满了希望。例如,在李白的《望天门山》一文中,“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这两句表达了作者豪情雄壮的胸襟;在王维的《使至塞上》一文中,“大漠孤烟直”和“长河落日圆”这两句充分展现了大漠壮美的景色,气势壮阔,荣获“千古壮观”的称号;在李白的《将进酒》一文中,“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这两句将生命强健、力量宏伟的特点表现的淋漓尽致;在杜甫的《登高》一文中,“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这两句给以一股惊天动地的感觉;在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一文中,“潮平两岸阔”与“风正一帆悬”两句展现了积极乐观的精神,给人一种力量上的鼓舞,让人树立乐观的人生价值观;在杜甫的《望岳》一文中,“会当凌绝顶”与“一览众山小”表现了作者积极进取、昂扬向上、豪放豁达的乐观精神,让读者不禁在心中升起登顶观天下的壮志;在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一文中,“直下三千尺”和“银河落九天”这两句将瀑布雄浑壮阔的特点表现的淋漓尽致,足以激荡心魄;在王之涣的《登黄鹤楼》一文中,通过“欲穷千里目”和“更上一层楼”这两句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不懈追求的感情境界,激励读者自强不息,不言败、不放弃;在李白的《蜀道难》一文中, “天姥连天向天横”和“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两句给人一种清新博大、热情奔放的情感境界,让读者升起勇攀高峰的决心。因此,唐诗宋词所表达出来的豁达开朗、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对于正确人生价值观的树立非常重要,让我们懂得如何去生活和伟大的爱国情怀。
二、蕴含了忧国忧民的责任意识和爱国主义思想情怀
诗词作家大多都是饱含诗书的文学大豪或志向远大的莘莘学子,受到儒家观念的影响,他们一般都以“兼济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关心天下民生的疾苦,他们这种爱国主义的思想情怀和忧国忧民的责任意识往往被作者灌输到自己的作品中,即使在失职无助的情况下,仍不忘“扶社稷,济苍生”。例如,著名的爱国诗人杜甫用笔刻画时代的面貌,叙述着人民内心的疾苦, “国破山河在”与“城春草木深”无不是这位诗人高尚爱国情操和忧国忧民责任感的体现。除了杜甫以外,李白、白居易、王昌龄、苏轼、岳飞无疑都对自己的脚下的土地爱的深沉,他们的字里行间无不表露出愿赴国家之需,抛头颅洒热血的决心,将自己的喜怒哀乐与民族命运、天下兴衰紧紧的拴在一起。例如,李白在《塞下曲》中写到“汉皇按剑起,还召李将军”“横行负勇气,一战净妖氛”;苏轼在《江城子》中写到“欲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王昌龄在《从军行七首》中写到“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岳飞在《满江红》中写到“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憾,何时灭。”通过诵读诗词我们可以看到具体而实在的“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的思想情怀。
三、流露出了纯朴的乡情与诚挚友善的友情
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和“人文之邦”的称呼,在传统思想的影响下,人与人之间逐渐形成了各种纯朴诚挚的情感,比如纯朴的乡情和诚挚友善的友情都是人们慰藉人生的妙药灵丹。作为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结晶的诗词更是少不了情感的流露和表达。诗人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故乡的思念和朋友之间情谊的不舍。既有高适“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宽慰,又有李白“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感动和“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的痴情,也有王勃“海内存知己”的豁达,更有王维“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牵挂和苏轼“但愿人长久”的祝福。阴晴圆缺、离别聚散是人生永恒的旋律,相聚的喜悦和离别的苦痛以及缠绵的相思构成了人生的情感旋律,细细品味,我们一定会被这种情感所打动。
总之,唐宋灿若星斗、卷帙浩繁的诗词作品所散发的人文情怀魅力影响着一代代人,同时人们的思想文化也因为这些品格高尚的诗人获得了深刻启蒙,从另一方面来讲,唐宋诗词是精神文脉传递的载体,通过诵读诗词可以丰富人们的人文精神,获得灵魂的欣悦与洗礼。
参考文献:
[1]莫砺锋.唐宋诗词的现代解读[J].新湘评论,2009,(07).
篇3
一般而言,古诗词涉及内容比较丰富,如创作背景、作者心境、相关评价等。介绍和讲解创作背景,可以让学生了解诗词作者的情感,从而更好地领悟和把握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古诗词其实是作者人生感悟、情感变化的具体体现。优秀的诗词作品能够生动地体现作者的人生观和思想境界。因此,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在内心情感上与诗人产生共鸣,充分了解他们创作时的心情状态。如,教学《泊船瓜洲》,教师可以事先介绍作者的人生经历;在学习纳兰性德的《长相思》时,可以向学生适当介绍当时的社会背景,有利于学生准确掌握诗词所抒发的思想感情。可提前布置课前作业,发动学生收集与诗歌相关的背景材料,有意识地锻炼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可为学生创造课堂展示自己的机会,发表自己对诗歌的看法,从而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二、品味语言,涵养人文情怀
学习和鉴赏古诗词的语言精髓和遣词造句,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古诗词的艺术特点,有效提高学生对古文化的认识。要深入地领会和鉴赏古诗词的精髓,就要先理解其中的词句。我国的古诗词大多采用单音节词,如《望庐山瀑布》,望:远看;日:太阳;照:照射等。在发音上,古诗词也有独特之处,与现代文具有较大差别。例如,《回乡偶书》中的“衰”字的发音。在句式上,倒装句是古诗词经常采用的表达形式。例如,‘客愁新”实际是“客新愁”的意思,在翻译成现代文时,要将顺序理清。古诗词大多语言精练。例如,在教“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时,要向学生介绍诗词的这类特点,将古诗词的精髓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更好地体会作者的心境。
三、朗读感悟,丰富人文情怀
阅读是学生必须掌握的语文技能,教师要给予他们锻炼的机会。要让学生通过积极主动的思考和学习,深入理解古诗词的精髓,与诗人在情感上共鸣,开启学生心灵的大门,充分感受古诗词和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如果条件允许,可以为学生的朗诵增加音乐背景,以强化现场气氛,让学生全心投入。例如,在要求学生高声朗读《敕勒歌》时,用一段蒙古草原音乐,给学生伴读。通过多次的朗诵训练,学生会逐渐体会到诗歌中的豪迈之情,被诗歌所描述的蒙古草原的气魄所深深打动,仿佛北方的羊群就在眼前,放牧人的声音就在耳边响起。游牧民族热爱大草原、热爱放牧的情感会引起学生的共鸣,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作品的精髓。高声朗诵诗歌,不仅能够让朗诵者更好地体会到诗词的韵律和意境,而且能表达出自己的内心情感。
四、想象赏析,培养人文情怀
(一)讲解古诗文的过程中融入人文教育
诗歌具有用词精练、语句高度浓缩的特点,诗句的意思跳跃性很大。因此,要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去品味诗歌所包含的情感。意象,是欣赏古诗词的一个关键词。它通过触景生情,让读者从环境描写中发现作者的心理感受,体会作者的情感。例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就包含了作者对外部环境的深刻认识和丰富情感。意境是诗歌的灵魂,诗歌的立意与主题,都与之密切相关。意境综合了诗人的内心感受和创意。古诗词都离不开意境的创造。意境是用来描述诗人内心感受的具体物象。教师要注重诗歌意境的剖析,将学生带入诗人创造的独特境界之中,以更好地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以《山居秋暝》为例,在讲解“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时,可引导学生感受诗歌中创造的意境:竹子、泉水、村妇等图画元素,体验到诗人所创造的意境,让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不断提高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
(二)体验情感的过程中融入人文教育
篇4
古典诗词,以生动、形象、精炼的语言,高度集中地反映了社会生活。古典诗词内涵丰富,有意境,有情怀,还有哲理。诗词教学既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又是难点。学习欣赏古典诗词,是一个由浅入深、逐层推进的过程。
教会学生赏析古典诗词并不难。只要按照一定程序进行,就能达到预期目标。事实上,每一首古典诗词,都会给读者交代一些要素,比如时间、地点、人物及其动作和感情等。在学习欣赏时,若能抓住这些要素进行分析,就能准确把握诗词内涵。具体来说,可以从意境、情怀和哲理等方面入手。
一、从题目和作者出发,把握诗词意境
意境是诗词的灵魂,是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有很多古典诗词,在题目中就已经显示了意境。在题目中,有概括内容的,有提示线索的,也有表示情感的。同时,诗词作者的身份、地位和所处的时代都会在诗词中烙上印记。借助作者所处的时代和风格流派等材料,就能比较准确地把握诗词意境。
例如,明朝爱国将领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题目中石灰之洁白,暗示了作者高风亮节的品质。惟有爱国将领之身份,才有“粉身碎骨浑不怕”之精神。这首诗的作者于谦,是一位与岳飞齐名的民族英雄,又是一位廉洁、正直的清官。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抒发自己坚强不屈洁身自好,与恶势力抗争的精神。这首诗可以说是于谦生平和人格的真实写照。
再如,唐朝诗人高适的《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题目中的一个“别”字,将惜别之情、关切之心表露无遗。前两句,用白描手法写眼前之景:黄沙千里,遮天蔽日,唯见遥空断雁;北风呼啸,大雪纷纷,送别知心朋友;狂风暴雪,寒之透骨;友人别离,痛之揪心。后两句,是对朋友的劝慰:不要担心前边路途上没有知己,像您这样有德有才之人,全天下的人谁不知?这是对友人的宽慰和劝勉,在这寒冷的风雪中,给友人以温暖和振奋!话说得多么响亮!多么有力!因为是知音,说话才朴质而豪爽。又因其沦落,才用希望以激励和安慰。
二、从关键词汇出发,感受诗词情怀
鲜明的形象,强烈的情感,和谐的韵律,是古典诗词的特点。诗词,离不开一个情字。学习欣赏古典诗词,要从关键词汇出发,并以此为主线,把握和感受诗词中所抒发的情怀。
如杜甫的《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诗中的关键词汇,就是一个字“喜”。在领悟诗词的真情实意时,必须顺着“喜”字进行:“知时节”的好雨通人性,在人们需要它时就来了,此为一喜;“润物细无声”,唯恐惊扰世人,令人生爱,此为二喜;“云俱黑”,浓云满天,应人之需而下个通透,此为三喜;“红湿”、“花重”使人想象出润物的效果——春花更娇美,春色更怡人,此为四喜。全诗不着一个“喜”字,却无一处不在写“喜”。
经历过冬天的人,最懂得春天的温暖;经历过旱灾的人,最懂得雨的可贵。所以当春雨来临之际,杜甫欣喜非常,以久旱逢甘霖的心情,在诗中描绘了春夜雨景,讴歌了春雨滋润万物之功。
诗中从所听写到所见,从当夜想到清晨。结构严谨,描写细腻,语言精炼。诗中句句绘景,句句写情,不用喜悦欢愉之类词汇,却处处透露出喜悦的气息、明快的情调。
三、从诗词全文出发,领悟诗词哲理
古诗词以精炼生动且有节奏韵律的语言,表述了深刻的意境,抒发了强烈的感情。不仅如此,诗歌中还饱含着丰富的哲理。要了解诗人的心声,除了要理解诗歌字面的意思,还要探究和发掘诗歌内涵,把握和领悟诗词中的哲理。
例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诗人在前两句给我们创造出了一幅壮阔的画面:只见云海苍茫,山色空蒙。由于云遮雾绕,太阳变白,挨着山峰西沉;楼下滔滔的黄河奔流入海。在这画面里饱含了丰富的思想情感和宏大的气势。壮丽的画面,令人振奋,令人激动。激发了人们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
诗人在后两句中,揭示了一个的哲理:“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要想看到更多、更美、更加壮阔的画面,就需要更加勤奋、更加努力、“更上一层楼”。“千里”、“一层”,都是虚数,是诗人想象中的纵横两方面。在“欲穷”、“更上”词语中,包含了多少希望,多少憧憬。这两句诗,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它形象而生动地揭示了一个深刻的哲理:登高,才能望远;望远,必须登高。
在古诗词教学中,除了引导学生,准确把握诗词的意境、情怀和哲理等之外。还可以借助于现代教学技术,显示一些相关的影像资料,展现诗词中表述的情景和画面。进一步触及学生的内心深处,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以达到深化情境、取精摄魂的教学效果。
篇5
前言
对于人文素养,每个人都有自身所看重的方面,但就总体而言,人文素养主要指的就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毫无疑问,人文素养体现在一个人是如何理解人生的意义、信仰、追求等方面。无论是哪个年龄阶段的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而这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这不仅对个人而言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正确的三观能够促使社会的正常发展。但在当下社会,关于高职学生人文素质一再成为大众所谈论的话题。
无论是个人还是整个社会,都在不断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只有在这个过程中才能不断向前发展。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持续走低,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提高他们的人文素质成为了社会所关注的问题。正如上文所说,人文素质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大多数人强调的是对学生进行“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形式来影响他们。而“陶冶”“潜移默化”等词的出现,常常让人联想到诗词。
一、诗词的特性
中国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也只有中国文化是唯一没有中断的古老文明。在感叹四大发明与书法底蕴深厚的同时,中国文学更是在中国文化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中国文坛上,诗词又是绚丽的一笔,一词一句都是凝结的精华,经过作者的精心雕琢。它们有的能够表现作者当时的内心世界,有的能够再现当时的生活,有的反映了当时社会现状与时代背景,无论是哪种都或多或少透露着作者所想要表达的深刻哲理与智慧。与其说诗词是一种社会发展的产物,不如说它是作者心的灵感、情的突发、德的体现、美的象征。仅整理的全唐诗就已收录诗词上千首。在诗词的题材上更是广泛,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众多领域。引导学生了解诗词、理解诗词从而渐渐学会鉴赏诗词,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对学生形成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了解时代背景,在理解与鉴赏中体会诗中所蕴含着的丰富的文化底蕴。将诗词中所包含的哲理逐渐转变为自身的生活感悟,从而达到真正的提升自身内在的文化素养。
二、学生的兴趣
不论是处于哪个学习阶段,兴趣都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无论学习的是一门技术或是一门课程,要想达到较为好的学习效果,首先兴趣是关键。如果没有兴趣作为前提,那么在有意义的课程在自身听起来也是食之无味。关于高职学生缺乏人文素养的问题。最为主要的,莫过于学校对专业技能教育培训的过于重视,而忽略了人文学科教育。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学校自然而然的就缺少营造浓郁的人文氛围的意识,而这也就使得学生无法感受到人文硕果的光辉。尤其是在一些理工高职院校中,学校会更加注重专业技能,还由于文理科的区别,理科学生对于人文素养与诗词了解相对于文科生来说就并不是特别多。但事实上,通过某些调查可以发现,学生在内心深处实际上是渴望人文知识的熏陶,甚至在某些理工高职院校中不乏文学爱好者。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们认识到不仅需要有较为熟练的专业技能,同时自身修养也是十分重要的。绝大多数同学认为学校应当适当安排一些人文经典作品的鉴赏课程,在现在这个物质横流的社会,更加应该学习一些优秀古典诗词,不仅学习它所蕴含的丰富内容,更是继承它所体现的深刻哲理。诗词所蕴含的丰富的思想内涵,在对其进行分析与鉴赏的过程中,更能够深刻的感受到,从而逐渐的影响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诗词的作用
1.树立远大的理想目标
理想犹如人生航行中的指向标,没有了理想的存在,人在向前发展的过程中就容易失去方向、迷失自我,也正因为有了理想的存在,促使人们不断向前发展,不断进步。而学生作为社会的重要群体,可想而知树立远大的理想目标对于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著名爱国诗人岳飞的《满江红》说到“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其中赋予了深刻的哲理。从古至今无论是那个时代,都无不在赞扬理想对于人生的意义。通过对诗词的学习,能够帮助学生认识到志存高远的重要性,对于发展个人的人生而言,更是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当代学生中大多为独生子女,自然而然会有以自我为中心的想法。社会责任感的缺失,是一个社会发展不健全的表现,在检讨社会与他人时更应当从自身出发。对于学生而言,社会责任感具体的表现就是强烈的爱国主义。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在《离骚》中说到 “长太息以掩泣兮,哀民生之多艰。”表现了作者在面对国家危难之时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而王昌龄的《出塞》“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更是深刻的描绘了诗人笔下那些将士守护国家的决心。杜甫著名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体现了对于回归家乡的渴望与期盼。经过诗词的学习,不仅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加知识的储备,更是能够帮助他们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3.树立正确的爱情观、亲情观、友情观
爱情是美好的,也是每个人生命中必然经历的过程,而美好的爱情自古以来都是受人们所称颂的,同时这也是学生们所向往的。对于《诗经.木瓜》的理解,我们通常认为这是一首爱情诗,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通过将木瓜与琼琚的对比,也更加突出爱情的实质是给予而非回报。近年来,社会上有不少关于一些学生纠纷的例子,而这些纠纷往往是由于爱情而引起,没有树立正确的爱情观,会导致一些悲剧的发生。现代学生在心态上较多的表现为不太成熟,面对挫折与困难时不能够很好的应对。通过对诗词的学习,能够在无形之中为他们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自古以来,一直有“父爱如山,母爱如水”的说法,父母给予的爱是伟大的、是无私的、是不求回报的。先有孟母三迁的故事流传至今,后有“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以及脍炙人口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都无不在体现着浓浓的亲情。亲情像是一条无形的纽带,无论走到哪里都将两头的人们紧密联系着。在物质发展的社会,人们的亲情意识或许显得愈加单薄,尤其是对于某些学生而言没有那种强烈的亲情感,而这是不符合人文社会的发展规律。通过这些诗词的学习,能够唤醒学生内心深处浓烈却又不善于表达的亲情。
提及友情,绝大多数人最先联想到的便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大多数学生由于是独生子女的原因,使得在对于朋友的交往方面上似乎少了一些用心。而通过学习诗词,切身体会质朴、自然的语言所描绘出的友人之间的真挚情感,这些都会对学生产生一些触动,从而做到提及自身,推己及人。
篇6
2008年,清明节正式成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并恢复放假传统,人们开始重视清明节等传统节日,各大媒体也适时予以关注和报道,凤凰、腾讯、新浪等一些门户网站还特地推出清明节专题,可见清明节正恢复其原有的文化影响力。但随着文化全球传播的冲击,清明节正处于尴尬境地,既面临着现代生活的消减,又面临着西方节日和文化的冲击。如何保护并传承清明节文化,成为强化中华民族身份认同和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现实问题。清明节文化在传统社会是以怎样的方式进行传播的?信息时代背景下,新兴的传播方式与传统的传播方式相比,有哪些特征?
笔者以致力于传播中华大文化的凤凰新传媒为着眼点,以凤凰网文化板块节日专题中2010至2012年的清明节文化专题作为个案进行分析,以期解读现代信息社会视域下清明节文化的传播。
传统社会中清明节文化的传播方式
传统清明节文化产生于农耕社会,主要通过超越生死的内省式方式、宗族式的特定习俗仪式和大写意的诗词进行传播。
1.超越生死的内省式人内传播。内省式思考是“一个将过去和未来联系起来的、纵向发展和创造的过程”。②清明时节,人们往往将生死并置,慎终追远,进行内省式思考,将对祖先的追思与对未来的期盼并置,从而自我传播清明节文化,实现人内传播。
2.宗族式的习俗仪式传播。詹姆斯·凯瑞曾指出,仪式传播“其核心就是将人们以团体或者共同体的形式聚集在一起的神圣典礼”。③传统清明节正是在人们共享“慎终追远”和“乐生惜春”的文化信仰中,以宗族为团体单位的形式聚集在一起进行祭奠祖先、踏青郊游等习俗活动,是一种颇具乡土特色的文化仪式。
3.大写意的诗词文本传播。“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七言绝句《清明》就是传播中国清明节文化的诗词文本。综观中国文学史,与清明节有关的古代诗词数不胜数,“历代著名诗人几乎都有‘清明诗词’留世……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词说清明》一书,就收录了近80首‘清明诗词’”。④这些关于清明节景象的大写意诗词,成为清明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悠久的文化长河里诗情画意地传播着清明节文化,成为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
从凤凰网清明节专题看清明节文化的网络传播
清明节作为中国传统社会最重要的祭祀节日,其特点有三:一是兼有节气与节日两种身份,二是以户外活动为主,三是兼有肃穆与欢乐两种情感氛围。以户外活动为主的清明节习俗并不适合网络传播。如何实现传统清明节文化传播的现代转型呢?凤凰网注重延展传统清明节的文化内涵,并从养生、革命历史、养老、生态保护等现代视角,延展清明节传统习俗的文化内涵,实现传统清明节文化的现代转型。
1.养生角度的延展传播。凤凰网将清明节多种习俗延展到现代人所热衷的养生领域,既将清明踏春等风俗体育运动扩展为预防疾病保持身体健康的有益运动,也将清明节的时令食品与现代食疗保健的生活之道相联系进行传播,悄无声息地将养生融入到清明节文化的传播之中。
2.历史角度的延展传播。凤凰网将清明节祭祖文化与纪念誓死抗日的东北义勇军、纪念抗日殉国的黄埔英雄、扬威异域的中国远征军和纪念在日殉难劳工、烈士等中国抗战的历史联系在一起进行传播,缅怀革命先辈,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感。
3.社会角度的延展传播。凤凰网将清明节孝文化与现代社会的养老问题联系起来,深入剖析中国传统孝道所宣扬的家庭养老与现代社会老龄化的社会养老之间的矛盾,并从现代人养老观、中国养老制度等角度寻求解决之道。
4.文化角度的延展传播。凤凰网融合三毛、史铁生、泰戈尔等人的文学作品,从他们的生命价值观突出清明节“珍爱生活、珍爱生命”的文化主题;从儒、道、法等中国传统哲学中阐释蕴含于清明节文化中的中国人的生死观;并介绍了美国、俄罗斯、日本等国家的“清明节”。
5.生态保护角度的延展传播。凤凰网通过提倡网络祭祀等低碳方式过节,主张心祭重于形祭,注重剔除清明节仪式中不利于生态保护的环节,并针对人们越来越多开车回家过清明节的现象,提倡少开车、多骑自行车、远途多拼车或搭公共汽车等,以低碳方式出行,从而将清明节亲近自然的文化延展到生态保护的现代生活方式中。
总之,凤凰网不仅整合扩充传统的人内传播、诗词文本传播和习俗仪式传播方式,而且增添了爱国主义、养生和生态环保等现念,创新传播环境,从文化、社会、历史、生态保护和养生等多维度地传播了清明节文化。
网络传播清明节文化的特征
传统清明节习俗作为一种文化仪式历代传承,其传播倾向于一种参与式的互动传播。而网络传播也偏向互动传播,网络媒体担当传播非物质文化的传统节日的角色时,与传统的传播方式相比,有怎样的特点呢?
1.线上互动式传播。到2011年底已有近12万网民参与凤凰网清明节专题中“现代人为什么要过清明节”调查,到2012年4月6日止已有近两万人参与网友评论留言,他们纷纷在清明节遥寄自己的哀思,这样大规模的网络活动有效地调动了网民参与的积极性。
2.虚拟场景式传播。凤凰网在2010年清明节专题设置了祭奠南疆战士的网络专区,传播推广“网络祭奠”这种新媒体形式的清明节新风俗。人们利用网络虚拟空间构建虚拟灵堂、纪念馆和灵堂等,模拟墓地场景,以网络献花、供奉祭品等进行模拟祭祀仪式,可有效替代传统清明节烧纸、放鞭炮、磕头等方式,让清明节的民俗走上更加文明、健康、卫生的道路。
3.多媒体式传播。凤凰网整合新华网、中新网、东方网、新京报、《广州日报》、《信息时报》、《光明日报》等多家媒体的相关报道,进行整合传播,在文化板块开设图文并茂的清明节专题,在凤凰论坛举行“清明感怀”有奖征文比赛活动,2012年还特别策划“三个人的怀念”视频专题,形成视听结合、图文并茂的多媒体综合传播局面。
总之,凤凰网在传播清明节文化的过程中,一方面注重借鉴整合传统的传播方式,另一方面发挥网络媒体的特性,赋予清明节以文化时代性,满足现代人的文化传承需求。这种将传统传播方式与网络媒体特性相结合,对清明节文化进行现代性修正的传播模式,值得我们今后在利用网络传播传统节日文化的实践中借鉴与学习。鉴于网络媒体的文化传播优势,传统节日文化可能在网络传播中迎来欣欣向荣的明天。
注释:
①黄涛:《清明节的源流、内涵及其在现代社会的变迁与功能》[J],《民俗文化论坛》,2004年8月版
②郭庆光:《传播学概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11月版,第81页
③詹姆斯·凯瑞著,丁未译:《作为文化的传播》[M],华夏出版社,2005年8月版,第28页
篇7
语文教学强调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要求学生能熟练运用语文工具去交流思想、表达感情、进行社会交际。与中学语文教学不同,大学语文教育更应以素质教育为主,要将文化思想意识和人类社会精神紧密连接在一起,实现思想教育和语言训练的高度统一。然而,大部分高职院校“重技能,轻人文”,以专业技能教育为主,大学语文课程已被边缘化,很多学校都将大学语文课砍掉,即使开了的,课时也被严重压缩。因此大学语文教学更要鼓励学生的自主学习,课堂学习只是学习生活的一部分,起到指引的作用,要了解和掌握更多知识,需要学生将课堂延伸到课外,自己去钻研。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开展课外学习和训练,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学生的学习中。如何利用课外学习,在有限的课时内达到培养目的,巧用“课前十分钟”是一条不错的途径。
1 “课前十分钟”的实现形式
“课前十分钟”的实现形式有很多,下面结合笔者的实践,来谈谈几种比较有用的方式。
1.1 利用课前新闻话题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每个教学班建立一个大学语文学习微信群,上课前一天,教师将网上的热门新闻进行收集和筛选,利用大学语文学习微信群,学生上网看完新闻后查阅相关资料,将自己的观点进行提炼和总结,在课前十分钟口头发表。
以新闻话题讨论为主的“课前十分钟”,将课外有效连接起来,学生在了解时事政治和社会现象的同时,还锻炼了口才,教师与学生一同探讨,拉进了师生距离,营造了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很好地吸引了学生的关注,为后面的教学做好了铺垫。
1.2 通过主题诗歌朗诵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诗词作为一种抒情言志的文学体裁,除了可以表达文字的意义外,也可以表达情感与美感,引发人们的共鸣。特别是古典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千百年来被人们所传唱,古人将自己的家国情怀、价值道德观倾注于字里行间,它们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方面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大学语文课堂是有限的,不可能全部都讲完所有诗词,但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多读诗、好读诗,让诗歌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我们将学生分组,给每组学生一个主题,让他们利用课余时间自主地查找相应诗歌,选定一首或几首,配以合适的音乐进行排练,在课前十分钟进行朗诵表演,每次课可以安排一到两组上台,轮流进行。如以“爱国”为主题,有的组配以低沉却雄壮的旋律,慷慨激昂地朗诵着岳飞的《满江红》,激励了大家的爱国心,有的组深情地朗诵着现代诗人艾青的《我爱这土地》,抒发着真挚、炽热的爱国之心;以“友善”为主题,有的组精心排练了一段诗词串联,将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和李白的《?汪伦》等诗词进行深情朗诵。
在不同主题下,学生们自主学习诗歌的方式,无疑是对教材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方面的有益补充。在声情并茂朗诵那些文质兼美的诗词过程中,学生更深刻体会到了其中包含的思想感情,加深了对诗词的理解,在体悟中升华情感、引发共鸣,既促进了爱国热情、增强了社会责任感,也增强了学生的人文素质,帮助他们树立了家国情怀,为培养社会所需之“工匠”打下了基础。
1.3 通过主题演讲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课前,教师对演讲的主题和内容提出具体的要求,让学生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去准备演讲稿,并制作PPT,每次课前十分钟,安排两到三名学生上台演讲。学生可以讲故事、评典型人物,在演讲中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学生为了准备好主题演讲,利用课余时间上网搜集大量的资料,在这一过程中,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锻炼,现场演讲,也促进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心理素质。高职学院的学生,文化基础较差,很多同学缺乏锻炼,大部分同学没有上台演讲的经历,越不敢开口说话,语言表达越难提高,利用课前十分钟,给学生一个开口说话的机会,让他们有意识地参与锻炼,慢慢树立自信心,这对他们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心理素质是非常有利的,同时也为他们在未来适应社会发展奠定了基础。
2 “课前十分钟”的现实意义
2.1 是课时的有利延伸
“课前十分钟”环节虽然设置在课堂内,但它的实现却是需要课前做好充分准备的。我们无法改变高职大学语文课时不足的现状,但可以积极寻求课时实现的最大效率。采取一定的激励措施,将“课前十分钟”的表现纳入期末成绩总评,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会更大,他们为了准备课前十分钟的发言内容,会主动查找各种资料,这样无形促进了他们课余的自主学习。一个学期下来,教师在课堂上能讲到的东西是有限的,但通过他们课前的积累,能获取更多有益的知识,也能使他们的各种能力得到提高。 2.2 是教材的有益补充
现有的大学语文教材参差不齐,光靠教材上的内容来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而编写或是修正教材是一项不小的工程。利用“课前十分钟”环节,可以将与之相关的内容随时补充进来。学生通过主题学习诗词、通过社会新闻辨是非、通过演讲明志,这些知识信息的获取都是依靠更为丰富的网络资源,学生的视野也更为广阔。
2.3 是教学的有效呈现
篇8
一、人教版古诗词选文的优点
(一)选文方面的优点
题材、范围、体裁的广泛。其中选编设计了多种题材。写景、乡愁、人生哲理、咏物、爱国诗歌、时令节气、情感等多方面。比如《静夜思》代表乡愁,《题西林壁》揭示人生哲理,《赠汪伦》歌颂友情,等等,不甚枚举。这些古诗的选取,有的培养小学生热爱大自然的志趣;有的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有的开启他们的思考;有的培养学生对珍贵的情感的重视,在学习诗歌的过程中,不仅获得语文知识,而且对学生的心智进行了很好的教育,培养了学生全面的语文素养,提升了学生的全面素质。
选择的范围比较广泛。人教版选择了从先秦到清代的古诗词。除了两汉时期没有,其他时期都有内容。在以唐宋两代为主的基础上,还兼顾到其他时期的古诗的选编。比如三国时期曹植的《七步诗》、先秦诗歌《采薇》、清代的纳兰性德的《长相思》等,给学生展现不同时代的诗词,增加学生的视野,提升学习的兴趣。
体裁广泛。古诗文的选择上主要是七绝和五绝,这些内容的安排,能让小学阶段的学生在学习古诗文时易于记忆和背诵。除此之外,还加入了词和古体诗等体裁,既注重了选文的典范性也注重了体裁的完备性。
(二)选文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在古诗词文中既有五绝也有七绝,前者学习教容易,后者有一定难度。在小学阶段,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重在对其兴趣的激发,才能提升教学成绩。因此,由五绝到七绝的安排体现了由易到难,难度适中的原则。特别符合小学阶段的学生的特点。
二、编排方面的优点
1.在古诗词的编排上,遵循的是由浅入深的编排方式。首先让学生学习简单的五绝,在五绝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再进行七绝的教学,随着年龄的上升以及经验的积累再学习词和古体诗等,这样的安排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兴趣得到激发,也符合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的发展规律。同时,在古诗词的学习中配以精美的插画,让小学生能通过画面直观地去理解古诗词的含义。让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斑斓的图画中得到激发,让他们的思维也随着画面放飞。
2.每个教学单元教学目标与古诗词的主题相符合,如小学三年级的上册,《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都是表达作者对祖国的美好河山的热爱,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让学生在学习中不仅体会到诗人描绘的景致,也在思想上受到了熏陶,陶冶了情操。
3.为学生创造了不同的练习模式,注释的详细。为了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设置了很多的练习模块。“读读背背”、“日积月累”、“趣味语文”、“展示台”等,都有助于学生在学习中找到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进而对古诗词的学习产生浓厚兴趣。在古诗词注释这一块,也进行了详细的注解,提供了丰富的参考资料,有助于学生的学习。
三、选文方面的建议
1.题材比例方面有待均衡。比如,小学阶段的关于亲情的诗歌仅占古诗词总量的百分之三点二,友情的诗歌只有6篇,爱情诗歌则没有。人教版小学阶段主要是描写景致以及游记的古诗词。如果增加亲情、友情的比例,将对学生的情感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选择关于爱情的诗歌,比如《迢迢牵牛星》放在6年级的学习课程中,一方面高年级学生心智成熟一些,也有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爱情的价值观。
2.教材的选文范围适当地扩大。虽然现有的教材范围有一定的广泛性,但是还是遗漏了一些精华的古诗词。诗经、楚辞等有其独特的魅力,由于较长,可以采取节选的方式,主要是感受其中的手法和现实主义精神。
3.各类题材有待均衡。在人教版中,七绝占总体的比例约百分之五十九,而五绝是百分之十四,这样的安排,明显就提升了学习的难度,所以应该更加均衡比例。另外,曲和词的选择都较少。这样对学生对词、古体诗和曲的艺术形式、艺术特点等不能形成整体的把握,不能了解其全面的艺术内涵。因此,要加大曲和词以及古体诗的数量,从而使整个的比例均衡。
四、编排方面的建议
1.加强编排形式的多样性。人教版主要是将古诗词作为单篇的课文来进行编排,而引用古诗词的课文就很少。仅仅只有《给诗加腰》、《诗中的秋》两篇。如果能增加古诗词的引用,就会给学生学习古诗词创造更具有吸引力的环境。
此外,在编排上还应该注重古诗词作为单元单独进行编排的方式。可以将古诗《望洞庭》词《清平乐?村居》、曲《天净沙?秋思》、诗经《采薇》等描写风景的古诗词放在同一单元。这样就加强了诗歌的学习。
2.古诗词的练习的设计应该多样化。虽然在古诗词的练习形式上有四种模式,但是相比现代文的阅读,它的练习模式就少了很多,因此对古诗词的教学产生了不利影响。可以再古诗词的课后练习中增加“阅读链接”,来扩充古诗词的学习。“交流平台”则可以促进学生之间对古诗词学习的心得的交流,这也是很好的方式。
篇9
【关键词】高中语文 探究学习 深度 鉴赏诗词
古诗词赏析向来就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在教学的过程中切忌让学生单纯记诵,也不能仅仅专注字面意思的理解,而应该深入下去,利用古诗词赏析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展开探究式学习可以促使学生更好地扩展知识面,提高鉴赏和理解能力,正如著名教育家周一贯先生所说的那样,利用探究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研究中进行学习,主动获取知识,从而发展能力,是一种很好的教学实践活动。
一、替换类比,赏析词句
在鼓励学生展开诗词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将字词理解和赏析结合在一起,运用替换类比的方法使学生在理解古诗词含义的同时体会到其中的深层韵味,让他们的理解能更上一层楼。在替换类比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将诗句中的某些字词进行替换,让学生区别替换后的语义差别,也可以让学生对比内容情感相近的整个诗词,体会其中的细微差异。
以教授柳永的名词《雨霖铃》为例子,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把握整首词的意蕴,可以让学生重点体会“杨柳岸晓风残月”这句名句,采用替换的方法,让学生尝试在理解原词意味的同时用其他词汇来替代其中的某些词,并分析替换之后的词句在情感意蕴方面有什么不同。有学生提出该词讲述的是词人与佳人离别后的悲伤和思念之情,为了衬托情感,可以将“晓风残月”改成“凄风苦雨、冷风悲月”等词句。然而在进一步思考后学生发现原词中的“晓风残月”具有不可替代性,因为“晓”暗示作者经过了一整夜的思念,而“残”暗示了作者的心情,该句不甚悲切,但是和其他词句结合起来却有着优美凄清之感。另外,还可以让学生思考曾经学过什么同样体现思念愁苦的诗词,并让他们尝试将其与《雨霖铃》对比,感受其不同。如有学生提到了“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样的词句,并在类比之后发现柳永写“愁”写的是眼前实景,而李煜在《虞美人》中则用了比喻的手法,写的是虚景。这样学生就对古诗词的创作手法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替换类比的方法可以让学生的情感变得更为细腻,令他们对诗词中的经典词句有更为深刻的了解,更能让学生增添对古诗词鉴赏的兴趣。
二、白话描摹,赏析意境
在古诗词鉴赏的过程中品味诗词意境,让学生感受古诗词“诗中有画”的韵味,这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开展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尝试用白话来描摹古诗词所描写的意境,这有助于他们更为形象地赏析诗词,提高表达能力。
《声声慢》这首词是李清照创作的千古名词,然而对于年轻的高中学生来说,很难真正和当时已经历经沧桑的李清照之间产生共鸣。在这种时候就需要开展探究性学习,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话语来描摹诗词意境,深度感受诗词。要注意的是这种白话描摹不是简单将古汉语翻译成白话文,而要让学生在描摹的过程中加想,对诗词中未尝明言的空白处进行补充。如有学生在描摹“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句词的时候,并没有单纯从字面来翻译解释,而是加入了自己的体会,描摹成“在身居异地、无人为伴的时候,感到心里十分孤独,在连年战乱中辗转难逃,不仅失去了心爱的古籍和文物,甚至还和丈夫分开,内心感到十分凄凉。”这样的描摹加入了学生的想象,是在理解《声声慢》创作背景,充分感受李清照创作思想的基础上进行的。
三、课外链接,赏析风格
探究性学习并不只是在课堂中进行,还可以延续到课外,可以让学生利用业余时间,上网或者去图书馆查询各种相关资料。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博览群书,更能让学生在尝试归纳总结的过程中对作者的创作意图、创作风格有更深的了解,这能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增广见闻。
辛弃疾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爱国词人,在教授《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时候,可以采用课外链接的方法,让学生上网搜寻辛弃疾其他词作,同时尝试了解辛弃疾的抗金历程。让学生将辛弃疾的诗词作品和他的人生经历结合起来,这能有助于学生掌握其创作风格。在课外链接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了解到辛弃疾在创作《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时候正打算为北伐做准备,但是当时的掌权者却不能采纳他的意见,还将他调离镇江,使得他的复国之梦再次破灭。在这种背景下辛弃疾运用刘帝、佛狸调、廉颇等典故来表达自己的忠心,同时也表达自己不被重用的愤慨,这使得辛弃疾的词作体现出一定的感染力,展现出豪迈壮阔的风格和深深的爱国热情。
在课外探究之后,还必须回到课堂上,让学生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和交流,这样才能让探究性学习更为深入,更加有效。
著名人本主义教育家罗杰斯说过凡是通过师长讲述而传达的多半是死的、凝固的无用知识,学生必须通过自主探究才能挖掘出活的、有用的知识。在高中诗词鉴赏课中,应避免过多“寻章摘句”,更应避免让学生死记硬背,可以适当地开展探究性学习,这样可以有助于他们更为深入地鉴赏诗词,从中汲取有用的营养。
【参考文献】
篇10
转眼十余年过去了,随着时间的推移,梅兰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尊重。
21世纪初,梅先生被列入中国五千年文化发展史上40位卓有贡献的历史名人之一,其塑像将永远屹立在中华世纪坛上。正因为梅兰芳的社会影响越来越大,所以最近五年,梅兰芳的书画作品也开始成为拍卖会上人们追逐的重点,上海朵云轩、上海崇源以及浙江、北京等地的大拍卖公司,先后推出了数件梅兰芳定居上海期间的诗词墨迹,引起收藏界的极大重视。于是我再次对这组十多年前发现的遗墨进行了研究,对照各大拍卖公司的图录,经过反复对比,感觉到北京藏家珍藏的梅兰芳诗词手稿确为梅氏真迹,不但在书法艺术上有极高的价值,而且在内容上直接反映了梅先生的生活情趣,展示了梅先生惊人的文学水平和书画艺术才能,同时记叙了梅先生与当时社会文化名流广泛的交往和深厚情谊,是一组不可多得的艺术文献。
这组诗词墨稿, 是梅先生1 9 4 8年一年中陆续写成的,共22幅,每幅28.2×32.3cm,全用梅先生亲自制作的鸟丝栏格纸书写。字体工整娴熟,一丝不苟。从书法的风韵上,可以清楚地看出梅兰芳先生具有极其深厚的书法艺术根底。那雍容典雅的风范,发源于王羲之的《乐毅论》,娟秀媚妍的神彩,取法于王献之的《洛神十三行》,而工整端庄的笔势又有唐人写经的影子。梅先生采撷百家自成一体,其独到的书法技能,完全可以在近现代书法史上独领,这是此遗稿在书法艺术上的价值所在。
再细读遗稿全文,一百余首梅先生历年创作的诗词,真可大大丰富现代诗坛。展卷细读,只觉一股清纯雅丽的气氛扑面而来,使人不得不随着作者的思绪,时而陶醉,时而感怀,完全沉醉到诗歌的意境中去。再看词后所附的,用蝇头小楷书写的小注,才知道梅先生原来早就熟读过唐诗宋词,对古代诗韵了如指掌,对历代名家的名诗名句尽藏于胸臆。以致于可以随心所欲,如数家珍,信手拈来。只有读过这些诗稿,读者才能体会到,为什么梅先生能在舞台上把一个个古代、现代女子的形象气质展示得如此生动传神。一个伟大的艺术家,首先是一个伟大的学者,梅先生的诗词手稿是一本生动的教材,它告诉我们,如果不能把祖国的文化完全融入自己的血液中去,而只以空泛的肢体表演去取悦于人,是永远不会成为一个为人们所喜爱所景仰的艺术家的。
这组诗词稿还真实地记载了梅兰芳先生与当时的社会文化名流交往的情况,诗稿中,有很大篇幅是酬答当时的文苑巨擘马浮先生的,马浮先生号湛翁,是一位令人尊仰的学者,也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建国后任中央文史馆副馆长,他与梅兰芳志同道合,情趣相投,二人的诗词互答,可在文学史上称为佳话。这一点史书记载不多,梅先生的诗稿恰可补史料的遗阙。另外梅先生与当时上海的著名画家沈迈士、谢稚柳等人的情谊,也在遗墨中有所展示。
比如稿中记载,有一次梅先生去沈迈士家小聚,沈迈士把自己花园中盛开的红玫瑰和白夹竹桃花折下来赠给他,梅先生赋《玉楼春》一首回馈,显示了两位文苑名流深厚的情谊。蜚声沪上的书画大师谢稚柳,曾为梅先生画过一幅兰花,梅先生以词相谢,也在诗稿中留下了令人感慨的一笔。这些遗稿不但是书法珍品,也是历史文献,深刻地记叙了期间,上海爱国文人间互相勉励,互助鼓舞的往事,今天读来仍感到十分亲切。
梅兰芳不但是表演艺术家、诗人、画家,而且还是一位颇有造诣的收藏家。他广收历代名人字画,但又不仅仅藏之密室,而是以所藏的名人字画为范本,刻意研审、临摹、取其精华,增己技艺。他曾临摹明代画家孙克弘、仇十洲、周天球等人的兰花,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在这些名人书画上题诗,以加深自己的理解,这些在诗稿中均有详细的表叙,足以说明梅兰芳是把收藏与实用十分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我们欣赏梅先生画的兰花、梅花时,无不赞叹他那独具风格的丹青妙笔,但直到读了这部遗稿才知道,梅先生那不同凡响的绘画技艺,不是凭空就有的,而是他痛下苦功,继承前人艺术传统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