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深秋的诗句范文

时间:2023-04-07 14:03: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描写深秋的诗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描写深秋的诗句

篇1

怎么去扛起这点滴美丽

已经凋落的秋叶

还散发在这空气里

深秋飞雨冷漠风景有点多此一举

是忘记还是紧紧牢记

在下一秒我就要诀定

怎么定还没想起

是你留给我这难题

难提起放下的过去

那些被遗忘的足迹

雕刻在被掏空的森林里

颓废怎么变华丽

日记曾经被秋来的风抽离

黑夜的叹息教我学会逃避

林中的路人曾经渴望

若能把那岁月留在我身旁

看腻过往几许弃于苍桑

这答案是让我一辈子伴陪于你

也不敢乞求你原晾

为你守在这空旷的树底

我用秋的言语记录落叶秘密

想着你满脸挂着忧郁

我用秋的诗句描写末日的迹

双手捧的心即将散去

我用秋的言语为这段爱伏笔

笑声里蕴藏着我们记忆

篇2

本人对那些不常见的题型进行了总结,并归纳了相应的解题思路。在这里和大家分享。

1.关系题。关系题就是针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设置的一种题。常见的有动静关系、虚实关系、情景关系,前后词语或句子的关系。例如:

思远人

晏几道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就砚旋研墨”与“临窗滴”有什么关系?“红笺为无色”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这首词表达了对远方行人的深切思念。首句起兴,以红叶黄花染绘出深秋的特殊色调,渲染离别的悲凉气氛,增添对远方行人绵绵不尽的思念情怀。

关系是:“就砚旋研墨”暗指以临窗滴下的泪水研墨,和泪作书。

原因是:红笺被泪水浸湿。由于情到深处,词中主人公在作书时不停流泪,泪水落到纸上,红笺因而褪去了颜色。

解题思路:首先点明二者之间的关系,然后具体分析二者,最后是表达效果。

常见的关系:动静结合、以动衬静、虚实结合、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寄情于景、因果、承接、假设、递进、衬托、对比、照应等关系。

2.赏析题。主要是针对诗歌中的环境描写的诗句而言的。例如:

过融上人兰若①

綦毋潜

山头禅室挂僧衣,窗外无人溪鸟飞。

黄昏半在下山路,却听钟声连翠微。

【注】①融,诗人所要寻访的和尚的名字;上人,对和尚的尊称;兰若,梵语“阿兰若”的简称,指和尚的住所。

末句中的“钟声连翠微”五个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请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①以景作结(以景结情),通过描写城郭笼罩于烟雨迷蒙中的凄迷景象,以景衬情(寓情于景),表现自己的“伤心”。②语意双关(答“虚实相生”“象征”“想象”也可),“烟雨冥蒙”既可指自然之景,又可象征当时动荡不定、战乱频仍的社会现实,表现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

解题思路:四方面考虑。优先考虑的是表达技巧,包括表现手法、修辞手法。一般情况而言,整体考虑表现手法,局部考虑修辞手法。其次考虑感官,主要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然后考虑的是方位,包括远近,高低等。最后考虑的是色彩,主要指色彩词语的运用,常见的如红、绿、蓝等。

3.评价题。常见的是某人对一首诗有一个特殊的评价,让你来分析一下这种评价。例如:

溪 居①

柳宗元(唐)

久为簪组②累,幸此南夷谪。

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

晓耕翻露草,夜榜③响溪石。

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

【注】①元和五年(810),柳宗元在零陵西南游览时,发现了曾为冉氏所居的冉溪,因爱其风景秀丽,便迁居此地,并改名为愚溪。这首诗就是柳宗元贬官永州居处冉溪之畔时的作品,写他迁居愚溪后的生活。②簪组:古代官吏的冠饰。③榜:用棍子或竹板子打。

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评价柳宗元的诗是“不怨而怨,怨而不怨,行间言外,时或遇之”,试结合诗句简要分析这一特点。

参考答案:这首诗表面上看似只写溪居生活的闲适,然而字里行间隐含着孤独和忧愤。开头二句,耐人寻味。诗人以反意落笔,久为做官所“累”,这次贬窜南荒为“幸”,包含着辛酸的苦笑。“闲依”、“偶似”两句,既强调了闲适,又说明他并不真正具有隐士的淡泊、闲适。“来往不逢人”两句,看似自由自在,实则孤独寂寞,透露出了诗人的强作闲适。

解题思路:首先明确是如何评价的,然后按照评价的思路层次去回答。

4.作用题。这种题型很容易判断,就是问你某个词或诗句的作用。例如:

清平乐・弹琴峡①题壁

〔清〕纳兰性德

泠泠②彻夜,谁是知音者。如梦前朝何处也,一曲边愁难写。

极天关塞云中,人随雁落西风。唤取红巾翠袖,莫教泪洒英雄。

【注】①《大清一统志・顺天府》载,“弹琴峡,在昌平州西北居庸关内,两山相峙,水流石搏,声若弹琴”。②泠泠:水流声。

这首词描写了怎样的边塞景象?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描绘水声泠泠、关塞入云、秋风苍劲,鸿雁低飞的边塞景象,渲染苍凉肃杀的气氛,烘托作者行旅天涯的悲凉凄苦,为结尾抒情做铺垫。

解题思路:与小说中作用题的解题思路是一样的,但我们可以侧重考虑环境描写的作用。一般问的都是描写环境的诗句的作用。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回答。内容上:交代时间、地点、背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奠定情感基调,刻画人物形象,暗示主题等。结构上: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或总领诠释、为下铺垫、总结上文、照应前文或题目等。

5.原因题。这种题型就是题干问你为什么或原因的题。例如上例中的《思远人》。

解题思路:有的原因题可以转换成作用题,按照作用题的思路去解答,有的需要到原诗中寻找原因,可以用关联词“因为”、“所以”来验证。题干是结果,写的答案是原因。如果因果不成立,说明答案是错的。

篇3

填 字接句

花似伊,柳似伊,花柳青春 别离,低头 垂。

长江东,长江西,两岸 两处飞,相逢 几时。

提示1:《长相思・花似伊》是由北宋词人欧阳修所写的一首送别词。该词上阙描写送别情境,下阙则转写别后情境。全词以景语结情,熔情入景。

提示2:宋仁宗景v三年,词人任夷陵县令。时年欧阳修30岁,曾经洛阳的奢华生活与现实偏远冷清的夷陵生活形成反差,而今又在长江边送走心爱的人,两地分离,不知何时相见,看着江边的花儿和两岸成双成对的鸳鸯,官职被贬的失意加上离别相思之情油然而生,于是作此《长相思・花似伊》。

看 图猜诗

这首诗是李白离开长安后回忆往日情形时所作,豪放飘逸中兼有含蓄。诗人通过对秋虫、秋霜、孤灯等景物的描写抒发感情,表现相思的痛苦。“美人如花隔云端”是全诗的中心句,其中含有托兴意味。我国古代经常用“美人”比喻所追求的理想,而“长安”这个特定的地点更加暗示“美人”在这里是个政治托寓,表明此诗目的在于抒发诗人追求政治理想而不能的郁闷之情。

请根据描述及画作,猜出这首诗。

挑 字联诗

若 相 思 甚 了

两 行 朝 问 期

君 见 水 自 飞

诗 句接龙

词的上阕写樊素回南必经之路。因为是杭州人氏,故作者望吴山而生愁。汴水、泗水是一去不复回的,随之南下的樊素大概也和河水一样,永远离开了。所以作者想象中的吴山,点点都似愁恨凝聚而成。短短几句,把归人的行程和愁怨都简括而又深沉地传达了出来。尽管佳人已去,可作者终难忘怀,便于下阕抒发了自己的相思之苦。两个“悠悠”刻画出词人思念之深。这种情感的强烈,只有佳人回归才能休止。然而那不过是空想,他只能倚楼而望,回忆昔日的欢乐,遣散心中的郁闷。

请根据描述,对出“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的下一句:

看 题选句

下列选项中,出自纳兰性德的《长相思》的诗句是?

A. 白云千载空悠悠。

B.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C.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篇4

关键词:古诗教学;自然美;文化背景

小学教材中,收录了许多描写祖国山水景物的诗篇。这些诗篇描绘着祖国的名山佳水,画出了大自然的千姿百态。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一种急流飞泻,水珠溅跳的雄奇景象。白居易的“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是一种艳阳夕照,五彩缤纷的奇丽风光。山水诗是用诗的语言组建的自然风景画,它是画面斑斓的语言艺术,给人以美的感觉,美的享受,美的陶冶。这正切合《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提出的:“语文教学要在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同时,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

那么,在山水诗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欣赏自然美呢?

一、理解诗的内容,感知美

“美无处不在”,只要你是善于发现的人。教材中摘录的山水诗,以其凝练形象的语言,艺术地概括山水壮丽的景色,它们不像描写山水风光的散文那样易于理解,易于从中感知美。只有在教学中,完全让学生了解这首诗的内容,让由这些内容组成的自然山水风景图在他们的脑海中反复地出现,从模糊到清晰,让学生感知到这些景色的柔和、壮丽,是充满魅力的,诱引自己渴望置身于这些诗的境界中,进行充分的欣赏。这就是学生已经在山水诗的学习中理解了诗的内容,感知到美了。

《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教学这首诗时,要求学生查字典解释“暮、铺、瑟瑟、可怜”这些词语。由词入手,然后结合诗句,让学生理解诗中的内容,接着紧随作者逼真的描写,展开联想,让学生在脑际中叠印出一副深秋时节自黄昏到夜晚的美丽景色。学生随着对课文的深入理解,感知到黄昏时江面绿红参半的奇丽之美,以及夜晚时分江岸上皎洁幽静的清秀柔和之美。

二、深挖其根,享受美

从低级的感知到高级的欣赏享受,是一个飞跃。一幅画,摆在你面前,初看时,你知道那画面鲜丽,这些只是自己初步认识画面引起的,也就是说,在此时,你只能感知到它外在的线条、形体、色彩的美,而并没有真正地体会到它内在蕴涵的美,从而不能给自己带来更高级的享受。只有进入了美的感知的门槛,尽情深入地了解欣赏它,才能名副其实地享受美。

学生理解了山水诗的内容,感知了美的存在,如果只停留在美的感知就不易提高审美价值,达不到美的享受。诗歌是作者“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产物,教师必须通过展现具体的形象,使学生得以直接的、具体的观照,才能起到净化学生情感的作用。因此,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诗人为什么写诗,逐步让学生明白自然山水的诱惑力足以促使诗人置身其境有不抒胸中情意而无可回首之感,这才是关键的一步。《暮江吟》一诗中的画面既热烈又柔和,《望庐山瀑布》的画面既壮观又清净,这些都触发了心无旁碍的诗人情思,于是写下流传千古的热爱祖国大自然的诗篇。学生了解诗人置境所产生的情,通过观图,加强学生的朗诵,使学生感知美时体会到静止的独立画面,延伸到享受美时在脑际里形成完整画面,启发学生针对诗中的景物展开丰富的联想,使学生“流连于万像之承,况吟于视听之区”。达到情景交融的体会境界,就把美的感受到美的享受,达到了美的欣赏的,使学生受到感化、陶冶、锻炼,也就达到了受教育的目的。

三、改诗成文,表现美

学生学了诗,理解了诗的内容,享受到了美,这都是局限于个人对美的理解与欣赏,只有让学生沿着诗人的思路,充分展开联想,把美表现出来,才能展现出一个学生的精神风貌与他的行为之间和谐的美。

参考文献:

篇5

1. 形态为手段

古诗言简意赅,富有形象感、意蕴感和情趣性。三者又以形象感为基础,因此教者越来越重视对学生加强视、听等感官形象性的刺激,以强化表象的建立、组合、转换,其教学手段形态化。

(1)图画具有直观性和形象性。借助图画将古诗词语形体化,更易于学生清晰理解诗意,深刻领悟蕴含的哲理。如教“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时,教者出示庐山的正面图,侧面图,让学生观看、比较;再诵读诗句,图文结合揣摩、推敲,使学生体味出多角度、多视野观赏庐山,其面目确是各不相同。

(2)悦耳有时比悦容更重要,不能悦耳就不能悦容。特别是古诗教学,教者语言要绘声绘色,生动形象,并恰当地使用态势语言。教者的语感、态势给学生以声感、形感的刺激,使冰冷呆板的文字符号活化,学生获得形象化的感知。如教“草色遥看近却无”这句时,教者娓娓动听的描写以及遮眼远看,低头细看的动作,似乎使学生看到在丝丝微雨中,朦朦胧胧,隐隐约约看见一大片一大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但走近仔细看,地面上只是稀稀朗朗纤细的针状似的草芽,根本看不到青是什么颜色。学生进入了情境,感悟早春的美既柔嫩又富有生机。电化教学的直观性、形声化,表现手段的真切性、情感化,对小学古诗教学心理学化具有很大的优势。如《示儿》中的“但悲不见九州同”的“悲”字,是全诗的诗眼、诗魂,如何使学生进入意境,升华情感,是本诗教学的重点、难点。教者在学生意读全诗后,让学生边听录音边看投影,再仿谈遐想推敲,一遍两遍……学生与诗人产生了情感的共鸣,深切体味:这“悲”字是诗人悲自己终生的意愿没能实现,没能亲眼看到国家的统一;悲祖国大好河山破碎,中原人民仍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形声组合对学生感官的刺激,增强了形象性的感知,突破了教学的难点,使学生升华了情感,陶冶了情操。

2. 想象的借助

想象是人的大脑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从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在记忆表象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想象”这心理过程的作用,还原再现诗中描绘的场景,使学生进入诗境,解决因古诗时空跨越度大……而给小学生带来的学习困难。

(1)古诗词语凝炼,跳跃度大,写法夸张。因此,小学教学古诗首先要使词语表象化,并使其强化(建立)、活化(转换)、优化(加工)。即在意读诗文时,引导学生借助想象,将词语在脑海里形成主体画面。如教“遥看瀑布挂前川”这诗句,教者紧扣“挂”字,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似乎同诗人一同观赏庞然的瀑布凌空直泻而下,领略其雄伟的气势。

(2)古诗是诗人触景生情、借景抒情、借物喻理……富有高度想象力的产品。探究古诗创作的本原,小学教学古诗要借助诗人的想象,启迪学生思维,感悟其诗情画意。如教“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诗句,学生经过看录像和反复吟读诗句,悟出:这是诗人被大自然景色所陶醉,一种幻觉油然而生,从而吟出这千古佳句。教者引导学生借助诗人的丰富联想,展开想象,领略诗人雄伟的气魄,以及诗人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3)古诗构思精巧,多处留有艺术的空白,言虽尽而意无穷。小学生学习古诗,借助想象、联想,补其空白,走进作者所描写的世界,感悟语言文字所暗示和启发的蕴意和情感。如《咏柳》,诗人采用自问自答:“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教者引导学生紧扣这设问的手法,展开丰富的想象,品味这无穷之意。

3. 情感的纽带

诗人以饱蘸激情的笔墨,着力写出千古传颂的诗篇,给人以意境美、情感美、情趣美……教者要以情感为纽带,竭力缩短学生与诗人的心距,唤起情感的共鸣,促使学生从诗中感知美、理解美、评价美、分享美的蕴含。

(1)古诗教学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运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创设一种与其相应的情境,使学生披文入情,缘情融情,感悟一切景语皆情语。如《三衢道中》,诗人以新颖的构思:先记叙后描写,既绘色,写出了绿荫;又绘声,写出了鸟鸣。教者运用形态化的教学手段,将学生带入引人入胜的迷人山区,观赏初夏的风光:梅子黄黄、绿荫重重、溪水淙淙、黄鹂声声。领悟诗人热爱祖国美好山河的喜悦之情,从而产生愉悦之感,与诗人一同感受意境美。

(2)列宁说:“缺乏情感的认识,便失去了认识的深入。”情感是古诗教学的纽带,更是一种活力。学生通过情感性体验,以自己就是诗人,参与情感的交流,把客观对象主观化。如教《赠汪伦》,教者借助投影、音乐、引导学生进入汪伦送诗人李白的热闹、欢乐的场景,跟着一起跳一起唱,进而反复体味“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喻意,分享李汪之间的深情厚谊。

(3)作为高级情感之一的美感,是人对美的感觉和反映。众多的古诗以美为载体,以美为内容,以美为目标。古诗教学是语文教学中品味较高的一种艺术课型,教者要引导学生充分发掘诗中的美、展示美、体验美,令学生赏心、悦目、悦耳,进而获得精神的愉悦,使古诗教学产生特有的美的教学效益。如《暮江吟》,是诗人抒写深秋傍晚江边的景色,字里行间透露诗人赞美之情。教者启发学生抓“装铺”、“瑟瑟”、“红”等关键词,以及“珍珠”、“云”形象的比喻。想象红日西沉,一弯月芽悄然东升,脚边小草清露滴滴,一派和谐、宁静的江边美景,再指导学生以喜悦的心情,跳跃的节奏,赞美的语调反复吟诵,审美情趣油然而生,给学生美的享受、美的陶冶,从而显示小学古诗教学以情感为纽带的魅力。

由于小学生对古诗不如对一般文章熟悉、了解,因而教学时要注意:

①介绍作者和时代背景不要过“细”、过“全”,一是会转移学生的注意力,二是遥远的历史知识会增加学生感知的难度。只选择与该古诗有密切关系的且有助于帮助理解诗意的内容,重点的介绍,使学生了解诗的作者及生活的年代。

②体会感情和意境,切莫满堂“灌”。“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是古代诗人写作的一大手法。教学时可通过分析诗句,点拔诱导和展示有关图画,或运用多媒体形象直观、逼真的教学手段,将抽象的文字符号还原成活生生的画面,帮助学生理解诗句,可采取诗中画、画中诗、并边读边想的方式促进学生在快活中学习枯燥抽象的诗文。

③古诗翻译时不要过死。每篇古诗下面都有一个醒目的作业题——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首诗的大体内容。只要学生翻译的文章不扭曲作者的原意,只要把大体意思说明就可以,且莫在文字、字数、通顺及表达方式上吹毛求疵,要求过严。

④分析讲解不要“深”。新课标要求,小学古诗教学是让学生在合作探究过程中热爱古代文化,学会朗读、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用学到的知识去丰富。

篇6

鸟儿从村子上空飞过时的声音是诗,反复的鸣叫就是平平仄仄,爪子在空中抓过的痕迹,很像我朗诵 《楚辞》 时用钢笔画过的红杠。乐平里的鸟儿很多,从这片林子飞到那片林子,从这间屋的屋脊飞到那棵树的树梢,带来一股一股的风,哗啦啦的,像快速翻动的诗页。村子里的炊烟很美,绸缎一般秀逸。没风时,一律向上,来风了,几家的炊烟便缠在了一起,好像有解不开的情或仇。秋天的红叶,从山顶到山脚,红彤彤一韵到底,这是红艳艳的诗,火辣辣的诗。深秋,柿叶落尽,删繁就简,柿子是满天的星星,吊在村庄的上空,它的红,不浮躁,不虚华,是村庄即将进入冬天的诗眼。假若有点小雪,诗意就更绝妙了。红柿像隐士,退在雪的氛围里,最多露一点点红晕。小雪进入大雪,只是诗句的一个逗号。大雪纷飞过后,村庄干干净净,如同最简洁的素描。村里的桥下已没有水,但有被诗意覆盖下的闷响。那座通往屈原庙的吊桥,留着深浅不一的足迹。吊桥在雪天偶尔也晃动一阵子,风却刮不动它。诗句如果太有规则就平淡无奇,村庄的房子也一样,在一条线上排开,就少了味道少了灵气。还好,乐平里村民的房子,在斜坡上韵味十足地分布着,上下错开,左右挪动,真有些像诗的长短句呢,尤其卧在雪境里,就是一幅幅钢笔画了。即使孤单的几间矮房子蹲在广阔的背景下,也是最美的风景。屈平河是条容纳百眼泉水的小溪,干净得像少女的脸。小小的卵石在水里晃动,鱼儿往来翕忽,影影绰绰的其他微小生命也很繁忙,活得似乎比人类快活。屈平河整天学着山上的鸟叫,很顽皮,虽然学得不是很像,但从不疲倦。就是这条屈平河把乐平里的一片沃土自然撩开了,像一个空空的段落把诗分成两阕 。

靠一边的阡陌纵横,堤坎参差,田亩就像月亮弯弯,牛儿不用鼻绳,自由自在来来回回地犁地,身后就吐出一道一道诗行,农民则在里面撒种。这些种子就像汉字,很熟练很准确地落进诗行里。种子也撒得艺术,有时超过人的头,有时飘一个大的弧线。最成熟最饱满的种子,在诗行里吸吮生活底层的肥力,明年不知要长成多么壮实的禾苗,收获多么丰硕的粮食呢。屈平河的另一边,是“井田”,规整有序。如果说河那边像新诗的布局,这边就是格律古韵。“井田”里开金黄的油菜花长金黄的稻穗,特别好看,遍地满是黄金甲啊。一朵油菜花、一弯稻穗就是一个韵脚,它们又联合无数的韵脚押在齐腰深的空间,押在眼光的尽头,真是让人陶醉和震撼。浓郁的香气却不能一直压缩在齐腰身的空间,它漫过人头,向空中膨胀,向斜坡爬行,一直爬到一个叫兰花的小村。

从屈原庙向上看,兰花村确实是个小小的村落,它只是乐平里的一个山坡,住百十户,全是徐氏人家。一山坡的人家,血脉里畅流的是不是屈原的精血呢?坡上也有一些写诗的人,都是泥巴杆子诗人,学写屈原的骚体诗,挺执著的。房子密密匝匝,黑瓦白墙,都在朝阳处建挂一个晒楼,这是极有诗意的建筑,是对美丽的装饰,是整个村子的点缀和落款,就像一幅国画的篆章。传说屈原在这个坡上种过兰花栽过橘。现在,橘遍山都是,房子与房子间也都一片一片的。橘,这种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果子,已跑出《橘颂》之外,发挥着诗歌以外的作用——甜村民的嘴,鼓捣他们的腰包。可惜兰花已退回到《离骚》中去了,已回归于它的文化。什么时候能重新嗅到兰花的香气就好了,让它们入诗入画,进入村庄的角角落落,使这个村庄更加诗意盎然,更加浪漫恬静。

乐平里,山水灵光,云雾缥缈,处处都是梦中的图景。多次看过它的风光和风水,我终于明白,这个地方为什么会诞生一个伟大的诗祖。

黄筱红老师赏析:

乐平里,是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诞生地。那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无不充满着诗情画意。《诗意村庄》,以诗人的视角,诗的笔触,描写了乐平里,鸟儿、炊烟、柿树、红叶、吊桥、房屋、阡陌、屈平河、屈原庙、兰花村……一切景致都成了诗意的符号,连风吹树梢,都“像快速翻动的诗页”。还有,“乐平里村民的房子,在斜坡上韵味十足地分布着,上下错开,左右挪动,真有些像诗的长短句呢,尤其卧在雪境里,就是一幅幅钢笔画了。”“这些种子就像汉字,很熟练很准确地落进诗行里”,作者这种丰富的联想,没有细致的观察,没有敏锐的感悟,没有独到的思想,没有深厚的底蕴,没有飞扬的文采,是绝对写不出来的!我们不妨这样来读开头:

鸟儿从村子上空飞过时的声音是诗,

反复的鸣叫就是平平仄仄,

爪子在空中抓过的痕迹,

很像我朗诵楚辞时

用钢笔画过的红杠……

篇7

一、形态为手段

古诗言简意赅,富有形象感、意蕴感和情趣性。三者又以形象感为基础,因此教者越来越重视对学生加强视、听等感官形象性的刺激,以强化表象的建立、组合、转换,其教学手段形态化。

1蓖蓟具有直观性和形象性。借助图画将古诗词语形体化,更易于学生清晰理解诗意,深刻领悟蕴含的哲理。如教“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时,教者出示庐山的正面图,侧面图,让学生观看、比较;再诵读诗句,图文结合揣摩、推敲,使学生体味出多角度、多视野观赏庐山,其面目确是各不相同 .

2痹枚有时比悦容更重要,不能悦耳就不能悦容。特别是古诗教学,教者语言要绘声绘色,生动形象,并恰当地使用态势语言。教者的语感、态势给学生以声感、形感的刺激,使冰冷呆板的文字符号活化,学生获得形象化的感知。如教“草色遥看近却无”这句时,教者娓娓动听的描写以及遮眼远看,低头细看的动作,似乎使学生看到在丝丝微雨中,朦朦胧胧,隐隐约约看见一大片一大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但走近仔细看,地面上只是稀稀朗朗纤细的针状似的草芽,根本看不到青是什么颜色。学生进入了情境,感悟早春的美既柔嫩又富有生机。电化教学的直观性、形声化,表现手段的真切性、情感化,对小学古诗教学心理学化具有很大的优势。如《示儿》中的“但悲不见九州同”的“悲”字,是全诗的诗眼、诗魂,如何使学生进入意境,升华情感,是本诗教学的重点、难点。教者在学生意读全诗后,让学生边听录音边看投影,再仿谈遐想推敲,一遍两遍……学生与诗人产生了情感的共鸣,深切体味:这“悲”字是诗人悲自己终生的意愿没能实现,没能亲眼看到国家的统一;悲祖国大好河山破碎,中原人民仍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形声组合对学生感官的刺激,增强了形象性的感知,突破了教学的难点,使学生升华了情感,陶冶了情操。

二、想象的借助

想象是人的大脑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从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在记忆表象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想象”这心理过程的作用,还原再现诗中描绘的场景,使学生进入诗境,解决因古诗时空跨越度大……而给小学生带来的学习困难。

1惫攀词语凝炼,跳跃度大,写法夸张。因此,小学教学古诗首先要使词语表象化,并使其强化(建立)、活化(转换)、优化(加工)。即在意读诗文时,引导学生借助想象,将词语在脑海里形成主体画面。如教“遥看瀑布挂前川”这诗句,教者紧扣“挂”字,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似乎同诗人一同观赏庞然的瀑布凌空直泻而下,领略其雄伟的气势。2惫攀是诗人触景生情、借景抒情、借物喻理……富有高度想象力的产品。探究古诗创作的本原,小学教学古诗要借助诗人的想象,启迪学生思维,感悟其诗情画意。如教“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诗句,学生经过看录像和反复吟读诗句,悟出:这是诗人被大自然景色所陶醉,一种幻觉油然而生,从而吟出这千古佳句。教者引导学生借助诗人的丰富联想,展开想象,领略诗人雄伟的气魄,以及诗人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3惫攀构思精巧,多处留有艺术的空白,言虽尽而意无穷。小学生学习古诗,借助想象、联想,补其空白,走进作者所描写的世界,感悟语言文字所暗示和启发的蕴意和情感。如《咏柳》,诗人采用自问自答:“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教者引导学生紧扣这设问的手法,展开丰富的想象,品味这无穷之意。

三、情感的纽带

诗人以饱蘸激情的笔墨,着力写出千古传颂的诗篇,给人以意境美、情感美、情趣美……教者要以情感为纽带,竭力缩短学生与诗人的心距,唤起情感的共鸣,促使学生从诗中感知美、理解美、评价美、分享美的蕴含。

1惫攀教学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运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创设一种与其相应的情境,使学生披文入情,缘情融情,感悟一切景语皆情语。如《三衢道中》,诗人以新颖的构思:先记叙后描写,既绘色,写出了绿荫;又绘声,写出了鸟鸣。教者运用形态化的教学手段,将学生带入引人入胜的迷人山区,观赏初夏的风光:梅子黄黄、绿荫重重、溪水淙淙、黄鹂声声。领悟诗人热爱祖国美好山河的喜悦之情,从而产生愉悦之感,与诗人一同感受意境美。

篇8

题西溪无相院

张 先

积水涵虚上下清,几家门静岸痕平。

浮萍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

入郭僧寻尘里去,过桥人似鉴中行。

已凭暂雨添秋色,莫放修芦碍月生。

第二联是怎样写景的?请简要分析。

这类题一般还从以下方面设题:①这首诗或某几句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②请从“情”和“景”的角度对这首诗或诗中的某一联作赏析。③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某某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④诗中某联写了什么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等等。

从设问上可见,此类题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作答时,一般分为三个步骤。

首先要理解句意,必要时还要结合全诗来理解分析。第二联上句:水面长满浮萍,本无所见,因为水底游鱼微动,或是微风初起,使得浮萍绽开,随意一瞥,竟见山影。而下句则写岸边的草丛本和溪水一样宁静,但划船归家时于不经意间仍能听到草丛中的声响。

其次就要结合句意,动用所学的鉴赏诗歌常用的表达技巧思考本句是否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思考该景物渲染了什么氛围,营造了怎样的意境。由句意可以看出本联上句是从视觉角度描写的,下句是从听觉角度描写的,且有以动衬静的手法。

最后根据诗歌情境氛围的特点再来谈诗人的思想感情。本题要求直接分析是怎样写景的,所以作答时可以不分析诗人的思想情感。

综上所述,本题可拟答案:上句着眼于视觉,写浮萍,山影在水中显现出来,照应了第一联的“清”字。下句则着墨于听觉,以细微的草声衬托出环境的宁静,呼应了第一联的“静”字。

由此可见,作答这类题并不难,关键是掌握方法。

1.揣摩诗题,关注带有情感的字词。

高考诗歌一般不选家喻户晓的作品,但也不会涉及艰涩冷僻者。所以鉴赏时要认真阅读诗题,写景句要注意修饰景物的形容词和感情倾向明显的动词。比如2011年课标卷考查了周朴的《春日秦国怀古》,稍读诗题,即可发现这是一首怀古诗。诗人在春日所看到的景物有什么特点呢?抓住诗中的“荒郊”“消魂”“原田耕破”“残阳”等关键词,可以发现诗人看到的是一片荒凉的景象,融情于景,借古讽今,这样我们就不难作答第9题了。

同时,如果涉及到诗歌所描绘的图景时,要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既要忠实于原诗,也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简练。

2.知人论世,关注背景。

寄托是古人赋诗的普遍现象:或借诗歌以抒写怀才不遇、沉居下位之苦;或抒离愁别绪、物是人非之感;或表达一种对美好自然生活的向往之情。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而这与诗人的地位、遭际、情趣、理念有很大的关系。所以鉴赏诗歌时要注意了解作者及其遭际,熟悉的作者要将其生平背景结合起来考虑,不熟悉的要注意题目中的注释。再仔细揣摩体会诗中的写景状物的特点,初步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比如苏轼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中有“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联系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事,再结合词人开篇所描写的景象:一轮残缺之月挂在稀稀疏疏的梧桐树上,此时万籁俱静,我们可以初步定下此词的基调:感伤、孤寂。

3.分析表达技巧。

一般题目中不会明确提问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但考生还是要较为敏感地关注表达技巧。如果有,最好是回答出来。景象类诗歌鉴赏常用的表达技巧有描写、抒情、拟人、动静结合、衬托、对比烘托、用典、象征等,这些表现手法的使用使诗歌语言精练,情感丰富,增加了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考生常易想到的往往是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等手法,虽然大部分景象类诗句是有这种手法,但考生不能有思维定势,还是要结合具体诗句分析,全方位考虑。

4.概括意境特点。

意境由意象构成,意象包括在意境之中。因此,分析意境自然也就离不开意象。

(1)筛选、分析诗中所用意象及了解诗中某些特定意象的象征意义。比如岁寒三友(松、竹、梅)、四君子(梅、兰、竹、菊)为高洁、不畏严寒的象征,桃花隐喻美人,牡丹象征富贵吉祥,柳多暗喻伤离别等。但意象的寓意绝不是一成不变的,同为一景一物,在不同的诗人心中,在不同的语境中又是千差万别的,因此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判别,做出正确的解读。

(2)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情境的氛围特点。在分析诗歌意境时以下术语可参考使用:幽静、宁谧、热烈、高昂、幽远、辽阔、苍凉、孤寂、渺茫、暗淡、冷寂、悲凉慷慨、缠绵婉转、雄浑壮阔、空寂寥落、萧条荒凉等等。 总之,意境特点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比如2012・山东卷第14题(1):“开头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色?营造了怎样的氛围?”此题开门见山,直接分析开头两句。开头两句要注意“雨”“落叶”“雁”等意象,这些意象一般营造的是感伤、凄冷的意境,再结合整首诗中提到的“客程”“孤舟”“霜月”等词,开篇营造凄冷感伤的氛围就不言而喻了。

5.剖析作者思想。

根据诗歌情境氛围的特点分析诗人的思想情感。答题时切忌空洞,比如有不少同学在答题时往往容易泛化成“表达了诗人强烈的思想感情”,这跟没有回答并无两样,所以应具体答出因什么而导致的怎样的情感。

其实,描绘景象类诗歌鉴赏角度无外乎情与景、声与色、表达技巧、画面意境、诗眼词句等。所以,我们在解读古诗词时,一定要将“情”依附在“景”中,当然,看“景”时一定要想着“情”之所指。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郡圃春晚

韩 琦

溶溶春水满方塘,栏槛风微落蕊香。

尽日杨花飞又歇,有时林鸟见还藏。

沉疴不为闲来减,流景知从静处长。

欲战万愁无酒力,可堪三月去堂堂。

【注】韩琦一生以天下为己任,这是诗人晚年闲置相州时的作品。

本诗前两联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忆秦娥

黄 机

秋萧索,梧桐落尽西风恶。西风恶,数声新雁,数声残角。 离愁不管人飘泊,年年孤负黄花约。黄花约,几重庭院,几重帘幕。

词的上片是如何表现“秋萧索”的,有什么表达效果?

篇9

在新课程标准的学习和实施中,我深刻体会到审美教育有助于促进人的知、情、意的全面发展,而语文就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因此,语文教学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我非常注意在教学中实践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在课堂上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下面就以《琵琶行》一课的教学设计与实施为例谈谈自己的体会。

《琵琶行》乃千古绝唱,字字珠玑,丝丝缕缕都浸染了诗人心灵深处最深沉炽烈的情感,它始终闪耀着语言、文学、音乐三位一体的真美之艺术光芒,以此作为培养学生美趣的文本载体再好不过,因此我设想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品味、想象、迁移等途径来达到熏陶学生审美情趣的目的,应是可行的教学构思。

于是,我首先读了近年有关白居易研究的一些文章,重温了白居易的诗歌,认真看了《唐之韵》等资料,以期对盛唐诗歌对中国文学、中国文化的影响有更新更深的感受。因为教师的文学文化底蕴是教学成功的基本保障。针对学生实际,我将其定位为文学欣赏课,并大胆取舍,摒弃传统的窠臼,摒弃逐字逐句的解说,而是抓住“情”与“美”,抓住音乐描写和几处名句,突出重难点,创设美的情境,让学生感受美、领悟美,把学生的思维从感性纳入理性,让学生随着认识的逐渐深化而获得美的享受。

上课时,我先在低沉幽婉的古乐曲背景中用形象深情的语言描述,把学生带进了那个凄清冷落的深秋:秋天的傍晚,浔阳江畔。秋风瑟瑟,枫叶簌簌,荻花零乱。江岸上,两匹瘦马;江岸边,一叶小船。主客两人,相对无言,默默举酒,可惜无乐相伴,真是举杯消愁愁难断!只见江水茫茫,如愁思不断;月光凄冷,令人举目伤感……这幽婉低徊、如泣如诉的描述营造出一种凄凉哀伤的氛围,让学生脑中渐渐浮出“枫叶荻花秋瑟瑟”的场景。学生渐渐地进入了角色,都沉浸在语言、乐曲描绘的情境中,体验、领悟作者的心境。这就是美的境界。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开始受到美的熏陶。创设情境这一手段荡起了学生情感的浪花,唤起学生的联想和想象,使学生的思维进入诗歌描写的特定情境中。教师艺术化的开场白就像打破坚冰的航船,让下面的教学过程左右逢源,前进。

然后我再让学生听配乐诵读,感受“秋夜惨别图”,感受笼罩全诗的沉郁、凄凉的气氛。有了这些铺垫,再让学生寻找诗中有关音乐的描写,品味诗中的语言美、意境美,就不再是困难的事了。

在欣赏音乐描写一节时,我用《阳春白雪》、《十面埋伏》等琵琶名曲加深学生对“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和“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等诗句的理解,比如“十面埋伏”这个历史故事的视觉形象和乐曲本身激昂紧张的节奏和情调就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使他们身临其境,其所见所闻也成为了理解和欣赏的主要心理依据。贝多芬曾说过:音乐应从男人心中烧出火来,从女人眼中带出泪来。这充分说明了音乐与激情融为一体的关系。我与学生在乐曲声中诵读诗歌,一同进入想象的音乐空间,学生似乎亲耳听到了琵琶乐声由舒缓流畅到冷涩阻塞再到激越雄壮,最后戛然而止,这一切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跌宕起伏中感受到琵琶女“似诉平生不得志”的情感起伏。这种借助音乐形象调动审美想象的过程对学生的情感无疑是一种强烈的震撼!这挖掘美的过程本身也是一种美。

我们知道,语文教学同时又是审美活动,语文课的审美活动,与名画、名曲的审美活动有着相通之处,就是都必须完成二度审美。当我们欣赏一件艺术品,赞美它的构思、语言、色彩、形象的美,这只是浅层次的美;当我们进而探究艺术家是如何捕捉构思、语言、色彩、形象的美,这又是一次审美活动,而且是更富内容、更高层次的审美活动,这就是二度审美。《琵琶行》一课在新课程标准下的新设计的可贵之处就是运用“蓄势”进行二度审美活动,不是只停留在朗诵或对诗歌语言的表层分析上,而是深入到“作者为什么这样写”的层次中去理解作者创造审美意象的过程,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将学生带入审美的天地。比如:开场蓄势——背景音乐,低沉、缓慢而又凄楚的描述,让学生感受凄凉、悲伤的氛围;过渡蓄势——听配乐诵读,进入凄凉、悲伤的意境;蓄势——体会“诗眼”,作者为何这样写,理解主题及作者感情。

当学生的情绪进入“愤”、“悱”状态,当学生理解到全诗凄凉、悲伤的感情基调,进而理解到琵琶女的漂沦憔悴与作者的迁谪失意是同病相怜的,这时来思考并回答“作者为何这样写”就水到渠成了。教师及时抛出本诗“诗眼”——“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让学生体会作者何以生出此感,抓住“同”字进行比较:同为京城人,同为失意人,同为沦落人!由此,学生很容易就能和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触摸到作者跳动的灵魂。从而使学生把握作者的心路历程,把握作品塑造的美,学生的情感素养也由此得到升华。

至此,浔阳江头的琴声,琵琶女的不幸,作者的人生感慨,优美的诗句,已激起了学生对我国古典诗歌的极大兴趣。我又将准备好的一些描写音乐的名句的资料投影给学生,让他们比较阅读,作出一定的评价。最后我布置了两项作业,要求任选一题完成。一是听古乐曲《高山流水》,运用一些修辞方法仿写一段描写音乐的文字,二是想象在“江洲司马青衫湿”之后的情景续写《琵琶行》,要求在原诗的基础上加以合理的丰富的想象。结果学生欣然接受并完成得较好。

篇10

1、

文学常识:作者:郦道元

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

。《三峡》一文出自《水经注》这是记叙我国古代水道的一部地理书。

2、重点字词:

自:在。

空谷传响:空旷的山谷传来猿啼的回声。襄:上。

漱,这里是冲刷的意思。沿:顺流而下。

溯:逆流而上。

御:驾。清荣峻茂:水清,树荣,山高,草盛。

良:实在、真。

肃:寂静。

:(zhǔ)连续。

引:延长。

绝:消失。

素:白色

旦:早晨。

嶂:高耸险峻如屏障的山峰。

朝:早晨。曦月:太阳,月亮。曦,日光,这里指太阳。

3、特殊用法:奔:飞奔的马。

湍:急流。

三声:几声。三,这里不是确数

4、

区别:

(1)

属:属引凄异(连接)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类)属予作文以记之(嘱咐)。

(2)绝:久绝(消失)。绝(山峰):极

阻绝:断

(3)自三峡……(在)

自非……(如果)

5、通假字:阙;同“缺”,空缺。

五、一词多义

①沿溯阻绝(隔绝)

②哀转久绝(消失)

③绝巘多生怪柏(极)

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从、由)

②自非亭午夜分(如果)

①属引凄异(连续)

②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

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认为)

②能以径寸之木(用)

①略无阙处(“阙”通“缺”

空缺)②不知天上宫阙(宫殿)

①或王命急宣(有时)②或以为死,或以为亡(有的人)

6、重点句翻译:

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③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④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⑤悬泉瀑布,飞漱其间⑥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⑦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⑧常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⑨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7、理解性背诵:

1)写山连绵不断(长)的句子: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2)写山高峻的句子:重岩叠嶂,隐天蔽日。从侧面烘托山峰陡峭幽邃的一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写夏水的句子:(1)写水势凶险的句子:夏水襄陵,沿溯阻绝。(2)写水流湍急的句子: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4)写春冬三峡水的特点的句子: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5)烘托三峡秋景凄凉的语句是:空谷传响,哀转久绝。表现秋季凄清萧瑟的句子是:林寒涧肃,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6)引用渔歌反衬三峡深秋清幽寂静的句子是:“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引用渔歌作用:进一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渲染三峡秋季肃杀、凄凉气氛)

1、文中侧面写山之高的句子是: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文中侧面写出夏日江流湍急的句子是: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写三峡全景的句子是: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4、写两岸连山的句子是: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5、写山高的句子是: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6、由三峡水流汹涌湍急联想到李白的诗歌是:《早发白帝城》

7、作者写了春冬之时八种景物的特点和给予作者的感受是: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8、文章写三峡春冬景色时,既描写了“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的静景,也描写了“悬泉瀑布,飞漱其间”的动景,动静结合,相得益彰

9、写山连绵不断(长)的句子: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10、写山高峻的句子:重岩叠嶂,隐天蔽日。从侧面烘托山峰陡峭幽邃的一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

11、写夏水的句子①写水势凶险的句子: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②写水流湍急的句子: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12、写春冬三峡水的特点的句子: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13、烘托三峡秋景凄凉的语句是: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7、结构。结构:文章先总写三峡地貌,(总写)(第一段),再写三峡四季壮丽景色,(分写)(第二段)

8、文章表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表现作者对祖国山水的热爱之情。

9、运用:

(1)2003年6月,世界人民见证了“三峡蓄水315”高峡出平湖的壮丽景象,郦道元所描述的昔日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的三峡秋日的凄凉景象将一去不复返。

(2)由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这一诗句,你想到《三峡》中与此意境相同的句子是: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10、探讨:

(1)文章为何先写夏而后写春冬、秋,春冬为何放在一起写?

作为三峡景色中最具有特色的是“山和水”,而其中最具魅力的三峡夏天迅猛、凶险的江水,所以先写夏天景色,后写春冬的明丽多姿,最后写秋天的悲凉之景。这也符合读者情感认知的顺序。可见写景顺序的选择,是根据内容和读者认识而定的。

(2)文章第一段写山,第二段写水,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什么?(写山的特点,为写水设置了条件或为下文作铺垫,山高水的落差大,水速自然急速。)

抓住特点描写三峡的四季之景:夏季的景色——水流湍急;春冬景色——清荣峻茂;三峡的秋天——寂静、凄凉。

③结合文章内容,用一句话概括三峡的景色特点:雄奇险峻,清幽秀丽。

④合写春冬的目的在于:展现风平浪静时节三峡的山光水色、清幽宜人的景物特点。

⑤作者描写了春冬之时的八种景物是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怪柏、悬泉、瀑布。

(3)作者是如何从不同的季节景象来描写江水的特点的?

答:夏天,写了因水大而形成的险阻和江流的迅急,突出江水凶险和疾速的特点。春冬之时,水退潭清,景色秀丽,突出了三峡春冬景色的清丽的奇秀,秋季的景色清冷寂静,水枯气寒冷以高猿哀鸣衬托深秋的凄清,渲染了秋天的萧瑟气氛。

(4)文章结尾引用了渔者的歌词,有什么作用?

答:文后引渔歌,从本段说对前面写景的补充,是借渔歌抒写作者眼见“晴初霜旦,林寒涧肃”景象和耳听“高猿长啸,属引凄异”之声的感受,见此景,听此声,哀伤、悲凉之情油然而生。从全文看,结尾引渔歌与开头的“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呼应。为赴王命,为了生计,渔民、船夫终年在凶险的惊涛骇浪中挣扎搏斗,苦不堪言,危不顾命,自然景物尽管令人赏心悦目,却给劳动人民增加了苦难。渲染了三峡秋天萧瑟凄凉的气氛。

(衬托“晴初霜旦”之时“林寒涧肃”的凄凉情景,渲染萧瑟的气氛。)

九、问题研究

1、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

答:文章先写山,后写水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2、结合文章内容,用一句话概括三峡的景色特点:雄奇险峻,清幽秀丽

3、第一段作者采用了什么写法表现三峡的特点?

答: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写出了三峡山高岭长峡窄的特点。

4、写“朝发白帝,暮到江陵”的作用是什么?这是什么写法?你由此想到了李白的哪首诗?

答:作用:烘托夏天的水涨流急,也突出了三峡夹江对峙、狭窄险要的特点。写法:侧面描写。想到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5、作者描写了春冬之时的八种景物是: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怪柏、悬泉、瀑布

7、从全文看,第4段中引用渔者歌谣的作用是什么?

答:进一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从侧面渲染三峡秋天萧瑟凄清的气氛

8、文章第2段和第3段各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有何特点?

答:

第2段:写夏季景色,突出了水势凶猛迅疾的特点。第3段:写春冬季节的景色,突出了山高水清,草木茂盛的特点

9、文章为什么先写山,后写水?写水为什么先写夏水?

答:先写山,写出山高岭连峡窄的特点,为下文写水作铺垫。夏水浩大,所表现出的奔放美最能突出三峡雄伟壮丽的特点,所以先写。

10、归纳本文的中心:

答:作者通过对三峡形势和四季景色的描绘,显示了祖国河山的雄伟秀丽,表现了他热爱祖国河山的深厚感情

11、请分别概括三峡夏、春冬、秋三段时间三峡景物的美点。

①夏季:水势迅急凶猛(奔放美)

②春冬:景色秀丽奇绝(清悠美)

③秋季:萧瑟凄凉(凄婉美)

12、文末引用渔歌的作用是什么?

答:一方面突出三峡秋天的凄凉,渲染萧瑟的气氛,另一方面又暗示三峡山高岭连峡窄的特点,照应前文。

13、古诗文中描写三峡的名句还有哪些?

答:

①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杜甫

②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李白

③夜发青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李白

10.开放性试题

①三峡适合修建水力发电站,也可以从本文找出两个理由。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并写出文中印证理由的原句。

理由1:水流急(或速度快或水势迅猛或水流湍急等相同意思均可)

原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或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