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黄河的诗句范文

时间:2023-04-06 04:29: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有关黄河的诗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有关黄河的诗句

篇1

“滔滔黄河”是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三节“中国的河流”第三课时的教学内容。本节是前面我国河流水文特征和长江教学内容的延续和深入,也是后续中国区域地理学习的基础。本节教材包括黄河源流概况,上、中、下游的自然特征,“地上河”的成因,黄河的综合治理,黄河上、中游的水能开发五部分。教材安排黄河水系图并配有5道读图题,帮助学生了解黄河源流概况。同时,教材还提供了“河水一石,其泥六斗”,“黄河凌汛”,“黄河断流”,“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等材料及“地上河”示意图,帮助学生深入全面认识黄河,使学生认识到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实现人水和谐,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

黄河作为我国第二长河,她孕育了灿烂的华夏文明,但也给中华民族带来过深重灾难。黄河对其沿岸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乃至关乎中华民族的兴衰存亡。因此本节课的重点确定为黄河面临的环境问题及治理措施。黄河之害在于下游决堤溃坝,决堤溃坝的直接原因是下游形成“地上河”,根本原因在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因此,弄清“地上河”的形成原因,是治理黄河的关键。“地上河”的形成原因复杂,应综合考虑中游黄土高原的土质特点、植被状况、夏季降水特点以及下游地形特征。这就要求学生具备综合分析问题、归纳概括和逻辑推理的能力。八年级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还较弱,所以本节课的难点确定为“地上河”的成因。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黄河的源流概况和各河段的自然特征;学会分析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的原因;了解黄河水能资源的开发和著名水利枢纽的分布;学会辩证看待事物;了解黄河现存的环境问题及治理措施。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地图,培养读图、析图能力;通过学习成果展示,培养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角色模拟,培养参与意识;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开展辩论,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多媒体创设的古诗词意境,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通过治理黄河的案例,逐步形成人地协调及可持续发展观念;通过辩论黄河的功与过,树立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四、设计思路

作为黄河流经省区的学生,对黄河已有所了解,缺乏新鲜感,但对黄河缺少全面深入的认识。如何激发学生对黄河产生兴趣,怎样让学生对黄河有全面而深刻的认识成为教学设计的关键。本教学设计巧设教学情境,以古诗词为线索,以多媒体为媒介,以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核心,循循善诱地引导学生在优美的意境中主动学习、愉快合作、积极探究,在古诗词的熏陶下掌握知识和方法,从而实现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情境创设:多媒体播放水势汹涌、涛声震天的壶口瀑布视频,并配诗朗诵“黄河颂”。

教师导入:古往今来,黄河以其磅礴的气势,奔腾在中国大地上,她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坚强不屈、永往直前精神的象征,因此成为古今诗人笔下赞颂的对象,今天我们就在古诗词的引领下来认识黄河。

设计意图:把学生带入黄河的教学情境中。以黄河奔腾不息、气势宏伟的形象,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以慷慨激昂的“黄河颂”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激励学生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

【新课讲授】

1.黄河的源流概况

情境创设:多媒体展示黄河源远流长、奔流不息的图片和李白的诗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问题呈现:①黄河来自“天上”,最后奔流到“海”。“天上”指哪里,“海”又是指哪个海,黄河全长多少千米?②黄河从西方遥远的天边奔腾而来,又滚滚东流入海。沿途经过哪些地形区,哪些省级行政区,接纳了哪些支流,上、中、下游又是如何划分的?

图片展示:“黄河水系” 图(课本P55图2-53)和“中国地形图”。

学生活动:读图2-53 “黄河水系”,自主完成上述问题,然后推荐一位同学到台前指图讲解黄河源流概况。

设计意图:通过壮观的画面和豪放的诗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上台展示学习成果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增强其自信心和自豪感。

2.黄河上、中、下游的水文状况

情境创设:多媒体展示黄河惊涛拍岸、浊浪宛转的图片和刘禹锡的诗句“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问题呈现:①“九曲”说明黄河干流的形状具有什么特点?仔细观察黄河图,看看黄河干流像哪个汉字?②“万里沙”说明什么?

教师承转:“万里沙”说明黄河含沙量大,黄河是不是自源头到入海口含沙量都很大?其上、中、下游有何特征?

学生活动:学生阅读教材P55~56正文和P56阅读材料“河水一石,其泥六斗”,了解黄河上、中、下游的水文特征。

图片展示:黄河上、中、下游三个河段的水样标本。

问题呈现:山西黄河河务局小王分别在黄河上、中、下游三个河段采来三瓶水样标本,回到单位发现贴的标签脱落了,你认为这三瓶水样分别是取自哪个河段,判断理由是什么?

学生活动:根据对黄河上、中、下游水文特征的了解,判断三瓶水样分别取自哪个河段。

设计意图:由诗句加深学生对黄河形态和泥沙量大的认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黄河上、中、下游的自然环境及水文特征。再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活学活用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教师承转:为什么黄河中游的含沙量最大?

资料展示:黄土高原土质状况、地形状况、植被状况、夏季降水特点等资料。

学生活动:小组合作探究,然后由小组代表展示探究成果。

设计意图:单凭教材对黄河水文特征的介绍,学生只知道黄河中游含沙量大,却不知其原因,所以只有补充黄土高原的有关资料,才能使学生理解后面“治理黄河的根本措施”。

3.“地上河”的成因及黄河面临的环境问题

教师承转:这些泥沙是否都随着河水流入了海洋?黄河携带大量泥沙进入下游会带来什么结果?

资料展示:“地上河”示意图及历史上黄河决口、洪水泛滥给广大劳动人民带来灾害的图文资料。

学生活动:根据“地上河”示意图及黄河中下游的水文特征探讨下游“地上河”形成的原因及容易造成的危害。

设计意图:采用启发式教学,由因及果,一步步引导学生探究地理原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师承转:李白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描绘了黄河源远流长、奔流不息的气概,没想到一千多年后的今天,黄河下游真出现了水从“天上来”(“地上河”)的情景。李白还有很多描写黄河的诗句,如“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情境创设:多媒体展示站在险峻的华山之巅远眺黄河的图片及诗句“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展示黄河凌汛图片及诗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教师引领:前两句原来是说诗人站在万仞之上的华山绝顶,远眺数千里外的盘曲黄河,细曲“如丝”,以此来反衬华山的高峻入云。可是现在的黄河下游真的出现“如丝”现象,这就是黄河下游的断流。后两句诗是李白以路途艰难比喻仕途艰难,这绝不是李白的夸张,黄河确实存在“冰塞川”现象――黄河凌汛。你知道黄河出现断流和凌汛现象的原因吗?

学生活动:阅读课件中有关“黄河断流”和“黄河凌汛”的图文资料,探究断流和凌汛发生的河段及原因。

设计意图:由诗句“如丝” 和“冰塞川”,引出黄河的“断流”和“凌汛”现象,激发学生探究欲望。通过让学生阅读材料、思考问题,旨在培养学生对地理信息提取、加工及总结的能力。

4.黄河的水能开发

教师承转:李白不愧为“诗仙”,他还有不少有关黄河题材的诗句,如“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b转秦地雷”。

情景创设:多媒体展示黄河触天动地、浊浪翻滚的图片和诗句“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b转秦地雷”。

问题呈现:这两句诗描写黄河水流湍急、气势磅礴的雄姿,由此可以得知黄河蕴藏的水能资源。假设你是水电站建设专家,应该把水电站建在黄河的哪些河段,才能充分开发黄河的水能资源?

学生活动:在黄河水系图上标注(提示:河流水能的蕴藏量取决于河流落差和河流水量),然后小组代表发表自己的观点。

教师引导:利用多媒体展示“黄河流域水系图”,让学生从地图上找出龙羊峡、刘家峡、三门峡和小浪底等主要水电站,印证自己的结论。

设计意图:通过诗句和背景渲染黄河汹涌澎湃、惊天动地的气势,增强学生对黄河水能资源丰富的感性认识,领略黄河气势磅礴的风采。采用角色模拟,增强学生对地理问题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5.黄河的综合治理

教师承转:黄河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水能资源,她就像一位无私奉献的母亲,默默奉献着她的一切,故称之为母亲河,可有人说它是害河,你怎么评价她?

学生活动:独立思考后进行辩论,并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理由。

设计意图:让学生各抒己见,培养其发散性思维和辩证观点。

教师总结:千百年来,黄河之水哺育着中华儿女,孕育了光辉灿烂的华夏文明,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她是伟大的母亲河。可是,由于人类的贪婪自私和岁月的流逝,现在母亲河伤痕累累、不堪重负。她的头发变得稀疏,血液粘稠度增加,贫血,下肢动脉容易破裂(多媒体展示图片:上游的草场退化、中游的水土流失、下游的断流、下游“地上河”决堤泛滥)。

问题设计:母亲河为我们默默奉献着她的一切,现在母亲河老了、病了,人类应该如何拯救苦难的母亲河?

学生活动:将学生分为四个小组讨论,每组针对一个“病症”提出合理的治理措施。

设计意图:将黄河比作母亲,拉近学生与黄河的距离;将黄河出现的问题比喻成各种病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将综合治理黄河的措施说成拯救苦难的母亲河,教育学生学会感恩。通过探究治理措施,增强学生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意识,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篇2

例如,《黄河的治理》“地上河”部分的教学中,我设计过这样的问题:“请大家识图,试用一句诗词来描述黄河‘地上河’的情景。”问题一提出,学生们真是:七嘴八舌不停口,妙语如珠说黄河。在众多的描述中,大家最推崇的是李白“黄河之水天上来”的诗句。本来这句诗,是形容黄河发源地之高,在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上。今天用于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的描述,既形象生动,又言简意赅。把黄河下游高出地面7米甚至10米的感觉,表达的淋漓尽致,加上黄河“地上河”图片的帮助,学生们想象力的发挥,便对黄河“地上河”的意境,有了更清晰、深刻的认识。再者,这句熟悉诗词的运用,不仅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学习积极性十足,而且学生对黄河下游形成的“地上河”的理解,成为易事。更值一提的是:语文诗词与地理教学的结合形式,成为学生们津津乐道、久久不忘之事。

另外,在《天气及其影响》部分的学习中,我曾经布置过这样的作业:“请同学们课下收集、整理有关描写天气现象的诗词,课上以小组为单位加以展示。”待到课上,学生们兴致极高地拿出了收集到的诗词资料,踊跃而自豪地展示,同样收到了满意的教学实效。例如,描写雨的诗词:“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描写风的诗词:“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二月春风似剪刀”、“吹面不寒杨柳风”……描写雪的诗词:“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描写天气“阴晴”的诗词,“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描写“霜”的诗词,“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描写“晴”的诗词,“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这样,使学生们在极高的学习兴趣中,很快掌握了自然界存在的各种天气现象,又把语文学科与地理学科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既达到了知识间的整合,又促进了二学科的共同提高;同时通过资料的收集、整理,巧妙地把学生的学习范围,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将课堂延伸到网上、图书馆、阅览室,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广度和深度,更培养了学生资料收集、分析整理的综合能力和自主合作、主体参与的精神。

二、地理知识解诗意,活学妙用,兴趣无穷

教学中,有时巧借一句趣语,授课会增加几分诙谐;妙用一句诗词,课堂更变得形象生动、趣味无穷。用地理知识巧解语文诗词的意义,不仅使学生对地理学习热情极高,课堂会更加深化;而且也大大提高了学生们的文学素养。

例如,《地球运动》部分的学习中,学生已掌握了基础知识之后,我实施了这样的活动:展示诗词“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以及探究问题“请同学们分析诗词中包含的地理意义?”经过同学们小组内激烈的讨论,很快得到答案:“坐地日行”包含着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八万里”包含了地球的最大周长──赤道约为4万千米的地理意义;诗词说明了地球自转一周所行的路程。“巡天”包含着地球在天空中的自转和公转;“一千河”说明天空中的无数星河。

再如,同学们也利用地理课上学到的“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的气温直减率知识,充分理解了“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以及“一山有四季”诗词中,包含的因海拔高低的变化,引起了气候、植被景观的垂直变化的地理意义。

通过以上的地理教学活动,同学们利用已学的地理知识,巧解出诗词中包含的地理意义,使地理知识正向迁移。学生们既获得了一份地理知识之外的意外收获,又增强了学习地理知识的极大兴趣。

三、诗词引用,探究趣味更浓

例如,《长江的开发》“水能宝库”部分的处理:学生们通过小组内读图、分析讨论、合作理解、找出长江“水能宝库”主要位于上游河段。此时,我不失时机地追问:“为什么长江上游河段水能资源如此丰富呢?”学生们结合识图,经过小组内小段时间的讨论,得到答案:“长江上游河段水能资源丰富,是因为处于

一、二级阶梯与

二、三级阶梯两两阶梯的交界处,所以河流的落差大,水流湍急,水能资源丰富。”进而,我继续启发到:“三峡处水能资源巨大,大诗人李白也曾有诗为证,想想是哪首诗呢?”话音刚落,学生们热情洋溢的尽情齐声朗诵:“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时我也被同学们高涨的地理热情深深感染,便补充:“一声猿叫未停,小船已过千万重山。虽是夸张,但也道出三峡处水流的湍急,水能的巨大。所以早在1956年,就有要在三峡处建立一个大型水利枢纽工程的规划,有《水调歌头·游泳》诗词为证。哪位同学知道,诗词中的哪些句子,体现了要在三峡处建立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呢?”这时,一位男生举手站起大声朗诵道:“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本节内容进行到这里,同学们那种对所学知识的陶醉与满足,不言而喻;对三峡处巨大水能的自豪与合理开发,也叹服无比。这样的课堂教学,自然是教学实效、思想教育双丰收。

篇3

一、语文+语文的综合

新课程的实施,打破了教师唱主角的教学模式。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质优美的文章,包含着很深的文化内涵。教师要以教材为依托,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从教材中提取主题,使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与语文教材内容建立起点或面的联系:可以是课文中某个知识点的补充,或是对某一单元语文知识的拓展,甚至是不同阶段某个方面语文知识的延伸。如学习《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的诗词时,从教材中提取了综合实践的主题“吟月大赛”将教学环节设计成四个部分:(1)让学生背诵与月亮有关的古典诗词。(2)根据音乐节奏配诵吟月诗句。(3)通过辩论的方式对诗句进行赏析。(4)用手抄报的形式搜集有关月亮方面的知识,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相互合作,再提高语文的综合素质。再如,教学《变色龙》我布置了一个作业,同学合作表演这个故事,学生积极性很高,对动作的设计,人物语气的揣摩,神态的细腻的变化都编演很到位,学生通过编排,表演课本剧,不仅深入理解了课文的内容,提高了学生的鉴赏能力,又让学生学会了自主学习,学会了合作,使全体学生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完善自我。

二、语文+其他学科的综合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提倡跨领域学习,与其他课程相结合”。通过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培养了学生全面的语文素养。综合实践活动是语文与其他学科联系的纽带,学生借助语文学科了解了其他课程的知识,反过来又促进了语文水平的提高,但是应注意的是语文与其他学科的综合不是拼合,杂烩。我们要找准关联点。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把握好语文与其他学科的关联点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促进了能力的发展。例如“黄河——母亲河”的语文综合学习让学生搜集有关黄河的地貌,黄河断流的地貌,黄河断流的现状及原因等资料,学生综合社会地理学科的相关知识写了一份调查报告以及一句公益广告语,通过调查实践的方式培养了学生的调查报告写作能力,提高了学生语言文字驾驭能力,是知识、能力、情感的融合。

语文实践活动中的学科整合,最终目的是为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服务的。无论在活动中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都要用语文知识去解决问题,如前文提到的“黄河——母亲河”让学生搜集黄河的地貌,若一味地强调黄河的地理位置,那就不是语文学习本身的事情,也不符合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要求。

三、语文+综合实践的综合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是语文的天地,生活有多丰富,语文学习的内容和样式就有多丰富。《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地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我们要懂得从生活中开发和利用资源,拓宽学生学习的空间,为学生寻找语文实践的机会。比如马路两旁的招牌,买东西与他人的交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等都可以学习到语文。

在学习了《北京的春节》一文后,可以带领学生了解本地的民风民俗——过年了,家家户户贴对联,了解本地人喜欢哪一类春联,你最喜欢哪一类春联,春联有什么特点?然后组织汇报调查结果,再让学生寻找所搜集的对联的特点,学生利用语文课上所学的知识写对联。这样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重视了学生积极参与的精神,培养了学生探究意识,提高了学生的观察、动手、写作水平,强化了语言文字的训练,教会了学生向生活学习语文的方法。

篇4

过去,师生关系处于从属,教师拥有决定的权威;而今在生成的课堂里,师生则更多的是一种平等的关系,是一种亦师亦友的关系。某种意义上讲,教师更多的是学生阅读、人生价值观的导师。虽然很多教师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但在具体教学中仍放不下所谓的面子,比如在学生热烈讨论后,评判对错的权利却在教师嘴里;还有具体的作业布置形式以及批改,某种程度上讲,都控制在教师手中。当然,最严重的是教师在课堂上掌握着学生能否说话的权利。这种形形的枷锁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想象力。那么,又如何让生成给课堂增加魅力呢?这里,笔者结合自己的一些教学实践略谈一二:

一、首先是重体验,强调感悟生活语文

体验是学生学习的根本。这里的体验更多的是情感体验,是让学生在与文本充分对话后的一种情感交流。而这前提就需要教师深入文本理解,与作者对话,与编者对话。当然,教师更需要积极创设情境,让体验深入学生的生活。比如学习《第一次抱母亲》这一课时,就曾让学生与母亲交流,观察母亲的一天辛劳,为母亲做一些事情,等等。这些观察,这些思考,才能让学生的体验深入骨髓,才能理解作者第一次抱母亲的那种感慨,而这种情怀才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因而教师需要重视。

当然,体验更多的是让学生有着直观的理解,比如可以让学生观察插图,比如《黄河的主人》则可以让学生先观看黄河视频,理解黄河的波浪滚滚,感悟黄河的浊浪滔天,然后学生去读这一课,也许就能更能理解,艄公的如履平地,才能理解乘客的谈笑风生是多么的不易。生活,也只有让学生体验生活,对比文本也许才有更深的感受;当然,如果仅仅停留在生活,那这体验还是低层次的。因而作为语文教师,不需要过多讲解,而只是给学生读书,鼓励他们多读书,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是学生的间接体验。

二、其次是重预设,强调生成不期而遇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很多时候,生成的精彩来自精心的预设。虽然,生成的大敌是预设,但精彩生成的前提则是预设。因而教师不能因注重生成,而忽略预设。很多优秀教师上课,那种神来之笔的生成,往往凝聚着教师无数的预设心血。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是精心钻研教材的结果。记得笔者在组织学生学习《月光启蒙》这一课,就曾有过无数预设,预设学生对月亮的诗句不熟悉,预设学生不会唱有关月的诗句,比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预设学生对于课文节奏不太能把握……在这些预设中,出现各种情况,教师都能一一潇洒自如应对,而不会有那种课堂的尴尬。

强调预设,强调教师在备课是多想几个可能,强调教师在教学时,针对学生学习情况多几个预设。这种多层次的预设,才能让课堂的生成精彩不期而遇。比如《云雀的心愿》这一课,就曾多次预设,还预设与《走,我们去植树》以及《沙漠中的绿洲》等相关问题,结果有一个小组在讨论时就提到了“植树造林”的话题,而正因为有了预设,结果教师引导很从容,学生回答也很从容,从而让一节精彩瞬间生成。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所以再精心的预设无法全部预知精彩的生成、整个课堂的全部细节。在我们实际的课堂教学中,难免会发生诸多的“意外”,一旦出现,当教师应设身处地地“换位”思考,,灵活应对,而不能一味拘泥于课前的教案,反而可以利用意外“生成”,让它将会成为我们课堂精彩之举!

三、最后是重留白,强调精彩信手拈来

预设是生成的前提,而生成则是预设的结果。然而这两者之间需要一定的留白。留白是语文教学中的一种策略,也是一门精湛的艺术,只有融于实践中才能显出它的生命活力和价值。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巧妙地运用留白的艺术,可以点燃学生思维的火种,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成效。毕竟满堂灌、轮番轰炸,只会让学生神经疲惫。因而最好的办法就是给学生留白,在精彩处留白,在学生疑惑处留白,在关键处留白……留白也是一种教学手段,而且是无声的教学手段。这种留白,其实就是短暂的停顿,就是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这样才能让学生大脑思维更加活跃,才能让学生的思维更加理性,才让课堂生成更加精彩,从而最终导致课堂精彩生成信手拈来。

记得在《孔子游春》这一课,笔者就曾大量使用留白,给学生思考,思考的水的价值,思考哲人的话语,思考怎样做个君子。课文中有很多省略号,这里笔者都给了学生思考时间,让学生有时间与文本充分对话。毕竟阅读是学生自己的阅读,而不能以教师的理解代替学生的理解,这才是关键。

篇5

关键词:情感:诵读:意境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9-0250-02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做诗的首要要求,“意与境二字而已”,“有境界自成高格”。“意”指的是作者的主观感受,“境”是“意”的载体,二者水融,互为依托。语文教材中选取的古诗词正是这样情景交融的语言珍品,需要教师引领学生徜徉在诗词所营造的意境里,去感受美,亲近美,提升心灵,发展智慧。所以,引领学生进入诗词意境是教学中重要的一个环节,那么入境的路径在哪里呢?

一、激感,披文入境

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一千次地相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情感和美的清泉,就不能有学生的全面智力发展。”而古诗文离学生的生活年代遥远,要怎样拉近学生与诗人的距离,与诗文产生情感共鸣呢?教师可以从题入手,巧妙简介背景,让学生穿越时空隧道,置身于当时诗人所处的那种环境。可以娓娓讲述一个有关小故事,激发学习欲望,顺情而学。教师也可以深情范读,引发学生情感共鸣,顺情而读。如学习《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和《送元二使安西》这两首堪称极品的送别诗,教学时采用对比方法,先让学生从课题入手,交流自己的发现。教师再结合课件(地理位置图),简介时代背景:李白写《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时,正是开元盛世,太平而又繁荣,从黄鹤楼到扬州,一路都是繁花似锦。而扬州,更是当时整个东南地区最繁华的都会。李白是一个浪漫、爱好游览的人,他认为孟浩然这趟旅行快乐得很,所以一边送别,一边心绪也就跟着飞翔,胸中无穷的诗意随着江水荡漾。“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李白的心情是平和的,惆怅与不舍是知己不能长相聚。李白踮起脚来,望啊,望啊!他高声诵道“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人虽分,心相随,情永在。《送元二使安西》当时阳关以西是无尽的荒漠和频繁的战乱,元二还要经历三千多公里长途跋涉,骑马去要走整整半年的时间才能到达安西。王维送别好友元二这是怎样的一种心情?送别元二时王维除了友情难离,还会平添一份担忧,一种生死离别的伤感。“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就像是浸透了诗人全部深挚情谊的一杯浓郁感情琼浆。不仅是依依惜别的情谊,更包含着对远行者处境无微不至的体贴,前路珍重的祝愿。两首送别诗,一样的送别,不一样的画面,不一样的情感,但相同的是朋友间真挚的爱。此时学生读的欲望被老师深情叙说点燃,不经意地带入诗境,学生情不自禁地诵读起两首送别诗,体会起诗情画意来。经过教师简介背景,把学生带进诗境,学生学起来才能设身处地、感同身受、若犹己出。

二、利用直观场景,促情入境

我们常说“诗中有画”,这诗词中的“画”就是意境。叶圣陶先生说:“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进入了诗的“境”,就等于与诗人晤面,开始进行“对话”了。这“一画”就是当初诱发诗人有所“感”的场景。因此,教材中每首古诗词都配有一幅精美的插图,这是很好的教学资源,教学时必须充分利用。学习古诗就是要引领学生看到诗人所体验的那个场景,才能由此进入诗意的境界,诱发学生的情感。也可以教师自己制作精当的课件及其他媒体,集“声、色、画、乐”于一体。色彩丰富的画面,生动可感的声音,有利于创设特定的意境,让学生置身其中,其景、其物、其人仿佛触手可及,唤起强烈的探索欲望。如低年级学生学习《登鹳雀楼》中的诗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我就设计:同学们没有见过黄河水是怎样流入大海的吧,想去看看吗?学生大声说:“想!”于是播放课件:黄河水汹涌奔腾,伴随着嘹亮的歌声号子奔腾不息地涌入大海的怀抱。学生看得认真,不时发出惊叹声。随后学生读起诗句声音有力洪亮。在老师的鼓励下,越读越有气势。然后引导学生对黄河说:“你真――”。不必多余的解说与灌输,有声有色的画面一下就把学生引到了黄河岸边,孩子的眼前是黄河,脑中是黄河,口中更是黄河。进入诗境,水到渠成。又如《牧童》一诗,展示了一幅牧童晚归休憩图。“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首先诗句就给人视觉和听觉上的感受,引导学生诵读想象场景。再借助课件:广阔的原野,绿草如茵;晚风中,牧童吹着笛,由远而近,笛声时续时断,随风飘扬。学生很快就从课件上的“声、色、画、乐”捕捉到一个“铺”字,这个字写出了草的茂盛和草原给人平缓舒服的感觉。“弄”字更显出牧童活泼可爱、悠然自乐的情趣。“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引导学生看图想象:吃饱饭的牧童,连蓑衣都不脱,就躺在月夜里的草地上,他会做什么?想什么?或者他什么也不想就睡着了。让学生放开想象的翅膀,感受牧童安然恬静的生活。透过诗,也看到诗人对安然自乐生活的向往。真所谓触景生情,自然进入诗境。

三、唤起生活体验,悟出诗情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过一个精辟的比喻:“接知如接枝。”他说:“我们要有自己的经验做根,以这经验所发生的知识做枝,然后别人的知识方可以接得上去,别人的知识才能成为我们知识的一个有机部分。”任何有效的教学都始于对学生已有经验的挖掘和利用。古往今来,人们的思想情感、喜怒哀乐都是相通的。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更应该充分唤醒学生已有的经验,找到贴近学生生活的切入点,去感受诗情画意。如教《题西林壁》中的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因为学生没有亲临过庐山,很难体会诗人从不同角度看庐山姿态各有不同的感受,于是,我就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从不同的角度欣赏家乡有名的金铙山:从正面看是多座山峰,从侧看觉得是一座山峰:遥望是崇山峻岭、连绵起伏,近看却是一座或几座山峰;仰望是大大小小的山峰犹如白云之上;俯视却是悬崖峭壁。学生很快进入情境,与诗人产生情感共鸣,情不自禁地吟诵“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又如:学生从春天到过的油菜花地感受到了“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的美好情境。“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农村的孩子知道:屋后有山,山上有树,每逢深秋雨后,能看见月光在树间穿行,能听到山泉在岩石间流淌。所以,诵读起这样的诗,意境就隐隐地浮现出来。中国古代诗词的思想感情,往往通过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的手法来含蓄表达。而这些“景”和“物”最终在学生头脑中化为“美的画面和意境”。因此,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在鲜活的日常生活环境中发现、挖掘古诗词情境资源,进入诗词意境也就顺其自然了。

四、紧扣“诗眼”,感受诗魂

语言凝练是古诗词的一大特点。古诗词是古人留给我们的瑰宝,唐代的贾岛有首题为《题诗后》的诗里有句:“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因此读一首诗词,仅在读中浮现整体的画面是不够的,还得紧扣诗词的词句,进入诗词的境中之“境”。古诗词中“诗眼”是通向古诗词意境的桥梁。因此,我们要善于抓住“诗眼”,让文字动起来、活起来,为通往古诗的意境铺路架桥。重点词语突破了,其他一般的词语就迎刃而解了。这样既突出了重点,也避免了繁琐的逐字逐句串讲。在诗词教学中紧紧扣住“诗眼”和学生一道驻足欣赏,发现文字背后的东西──诗魂。由此,引导学生再一次展开想象去细细品味。如杜甫的《春夜喜雨》中“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用一个“好”字赞美“雨”,真是“春雨贵如油”。这是一场及时雨,众人皆盼,诗人亦然。“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进一步表现雨的“好”,好在悄无声息地“潜入”,好在“润物”。学生从这个“好”字赏析出诗人不仅赞美了这场春雨,更赞美了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高尚人格。“好”成了这首诗的“诗眼”。抓住了“诗眼”,正如近代学者王国维说的“着一字而境界全出”。

综上所述,诗词中的意境是多么重要的。它好似一座深宅大院,诵读中想象整首诗词的意境,此进入第一境;在品味推敲词句时想象意境,这又深入一境。这样,学生就较为真切地感受到诗情从意境中走来。

参考文献:

[1]张颖.鉴赏古典文学之美 提升审美能力[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0,(05).

[2]宁兴安.高中语文诗歌审美教学探微[J].教育,2010,(08).

[3]李晓芳.浅议古典诗词教学的审美性[J].教学与管理,2010,(21).

篇6

关键词:多媒体;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打开小学语文课本,专家精品、名篇佳作比比皆是。但对学生而言,别是农村,由于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抽象的语言文字、陌生的场景就为学生的认识、理解筑就了道道围墙。如何把这些抽象的语言文字变成实实在在的事物呢?

一、利用多媒体白板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怎样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是多年来语文教师一直探讨的问题。在过去的教育中,有时教师是在语文课中出现有关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时,才进行说教。这种仅仅停留在语言表面的教育方法,收效甚微;有时学生对教材所表述的内容没有眼见其景、耳闻其声,所以形不成深刻的表象,难以透彻领会,不能达到理想的思想教育效果。我在语文教学中借助多媒体电子白板,对学生进行了这方面的教育。例如,在教学《一定要争气》一课的“童第周在国外学习”时,紧抓童第周立志“一定要为中国人争气”,利用教学影片《童第周在比利时》进行教学。在看影片之前,要求学生先读读有关课文,并提出问题:“当时外国人怎样看待中国人?”“童第周心情怎样?”“他是怎样将理想变为行动的?”在十多分钟的时间里学生带着问题看,带着问题想。影片放完后,学生立刻针对我提出的三个问题,结合课文和影片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之后我因势利导,让学生结合现实谈谈自己的理想。学生有的说:“今后我要学好知识,做国家的栋梁。”也有的说:“希望我们的国家更加强大,不在受外国的羞辱。”利用多媒体教学,课堂气氛活跃,增大了教学内容,特别是在德育教学方面,树立爱集体、爱国家,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优良的品质,为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

二、利用多媒体白板教学来促进对学生的审美教育

在语文教材中,有的课文语言美,有的课文意境美,有的课文形象美,那么语文教师应该怎样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呢?记得我在教学《登鹳雀楼》那一课时,利用白板视频让学生很直观地感受“远处太阳正沿层层山峦落下,霞光笼罩着沉静的原野,黄河水后浪推动着前浪,一波推动着一波向大海深处流去”的场面。这一远一近、一静一动两幅壮观的情景,很容易地就把学生引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河流”的诗情画意中,又让学生不知不觉地领会到“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所蕴含的哲理。同时,使学生领悟到祖国的大好河山,受到各种美的熏陶,增强了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在这首诗的教学中,我利用白板很直观把诗句中各种各样的因素表达了出来,比传统教材中的文字描写更直观、更集中、更鲜明,把语文教材中的审美教育发挥得更彻底。

三、利用信息化媒体教学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知识

教学中重点难点的突破是多媒体教学过程中的关键。如何运用电子白板来突破重难点,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呢?在教材《宿建德江》一课时,其中有:“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我采用了电子白板媒体,在联网视频中出现了原野空阔、天地相接、月落沉江、人月相邻这样美妙的夜景,这样就把原来抽象的诗句变成了具体生动的画面,学生也就轻松地理解了课文,我也顺利地突破了重难点。利用白板教学可以更具体形象地再现各种事物的现象、情景、过程,而不受时间、微观、空间的限制,所以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对教材的感悟,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篇7

蛇歇后语 在我国无数歇后语中,有的与蛇有关,如“冻僵的蛇——可怜不得”、“花蛇过溪——弯弯曲曲”、“蛇吞象——不自量”、“一朝被蛇咬,三年怕井绳——心有余悸”、“蛇吞老鼠鹰叼蛇——一物降一物”、“蜈蚣遇到眼镜蛇——一个更比一个毒”,“毒蛇出洞——伺机伤人”,“打蛇不死打打蚯蚓——怯大欺小”、“地头蛇请客——福祸莫测”、“弯扁担打蛇——两头不着实”、“蛇吃老鼠——囫轮吞”、“墙缝里的蛇咬人——出嘴不出身”等。这些歇后语诙谐风趣,令人过目难忘。

蛇成语 在我国文化中,有不少成语与龙相关,如“龙蛇飞动”、“蛇欲吞象”、“虎头蛇尾”、“画蛇添足”、“一蛇两头”、“打草惊蛇”、“龙蛇混杂”、“惊蛇入草”、“龙头蛇尾”、“佛口蛇心”、“为蛇画足”、“蛇歇为心”、“龙蛇飞动”等。这些成语通俗易懂,情趣盎然。

蛇谚语 民间流传着不少与蛇有关的谚语,如“蛇有蛇路,鼠有鼠路”、“蛇会脱皮,本性不移”、“蛇入竹筒,曲性难改”、“捉蛇蛇咬人,捉鳖鳖咬手”、“蛇爬无声,奸计无影”、“有棍子打得蛇,有赃证打得贼”、“打蛇打七寸”、“打蛇不死惹蛇毒”、“人心不足蛇吞象”、“打蛇不死终是害”、“拔草去寻蛇”等。这些谚语虽语言朴实,却寓意较深,读来颇有韵味。

蛇诗 在浩潮的诗海中,有一些咏蛇的诗句,如《诗经·小雅》中的“维熊维罴,维虺维蛇”、唐代李商隐《偶成转韵七十二句赠四同舍》的“廷评日下握灵蛇,书记眠时吞彩凤”、唐代杜甫《同诸公登慈恩塔》的“仰穿龙蛇窟,始出杜撑幽”、唐代韩愈《八月十五日夜赠张功曹》的“下床畏蛇食畏药,海气湿蛰熏腥臊”、唐代陆龟蒙《别离》的“蝮蛇一螫手,壮士即解腕。所志在功名,离别何足叹”、宋代黄庭坚《以古铜壶送王观复》的“未见蛇起陆,已看豹成文”、宋代陆游《小轩》的“麟笔残功成水品,蛇图余思入棋枰”等。蛇年来临,低吟高哦几首嵌“蛇”诗,别具情趣。

篇8

一、运用故事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对于现代的小学生来说,要走入古代的生活情境是不易的,体会诗歌蕴藏的情感更难。因此,创设情景,奠定情背基调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学本课前,我通过网络去查阅了有关这首诗的背景资料,在课前给学生介绍。课一开始,我就问学生:你们知道李白吗?知道汪伦和他是什么关系吗?然后说:老师从网上知道了李白和汪伦能成为好朋友的有趣小故事,你们想听吗?(师讲故事):李白一生既喜欢做诗,也很喜欢喝酒和游历名川大山,汪伦非常仰慕他的才华,很想与他结为朋友。于是就写了一封信托人带给李白,上面写道:“先生,您喜欢游览吗?这里有十里桃花;您喜欢喝酒吗?这里有万家酒店。”李白一看,呀!这么好的地方,我得去看看。可是到了那里,既不见十里桃花,也不见万家酒店,李白疑惑不解。汪伦解释说:“十里桃花是十里外有个桃花渡口,万家酒店是有个姓万的人开了一家酒店,并不是一万家酒店。”李白恍然大悟,他不但没有生气,反而被汪伦的幽默与风趣逗得哈哈大笑起来,两人一见如故。在以后的几天里,汪伦每天盛情款待李白,并带他游遍了当地的名山胜景,他们一起饮酒作诗,情趣相投,短短几天就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临别时,汪伦踏歌相送,李白被他的真诚深深地感动了,即兴吟诗一首——《赠汪伦》。通过资源共享,使学生对李白与汪伦有进一步的了解,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演示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兴趣

出示课件,教师开始问:他是谁?他的诗气势如“黄河之水天上来”“飞流直下三千尺”。他“手可摘星辰”“欲上青天揽明月”。在孩子们的一片惊喜声中,李白诗风如春风拂面,给孩子们一个李白诗歌风格的印象,也为本节课中“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诗句的理解做铺垫。接着,让学生自己认真阅读这篇古诗,感悟诗意。然后,我对学生说:“刚才,你们自读自吟,理解了诗句的意思。现在,能否抓住诗句中关键词来感悟诗人的情感呢?”一学生说:“我从‘忽闻’这个词体会到李白惊喜的心情。李白是忽然听到歌声的,他原先没有想到汪伦会踏歌来送他,所以他惊喜。”又一学生说:“我补充。我从‘将欲’这个词也能体会到李白惊喜的心情,因为李白乘坐着小船将要离开,人在那一时刻,听到了歌声,心情一定是格外惊喜的。”还有一学生说“根据查找到的资料,我知道了‘踏歌’是一边唱歌,一边跳着舞,可以看出汪伦对李白的友情是十分深厚的。李白此时一定被汪伦的深情厚意感动了。不然,他怎么写出:‘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呢。”批文入情,只有调动了情感因素,语文才能学得有滋味,闪烁着人文光彩的古诗教学更是如此,若是一味机械反复地背诵,或停留在词句理解上,那么学生又如何领会言外之情,象外之意呢?

三、朗读入心,激发学生兴趣

有人认为“诗歌是情感的艺术,多媒体的介入,由于师与机、生与机的交流,往往会削弱流动在师生之间的情感”。其实不然,假如教师能把握住“朗读”这座桥梁,就能让多媒体成为“情感交流”的媒介。“不及汪沦送我情”这一诗句饱含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怎样用朗读加以体现?带着这样的思考阅读有关诗人的资料,有关友人之间的故事,学生读出了李白为意想不到的相送“惊喜“,为了解自己的个性“感动”及读者对友人之间的情深“赞颂”等不同的情感,实现了师生、生生的情感交流。然后,放轻音乐,再度感悟、体验诗的意境,升华学生对该诗的理解。师:“李白被深深感动了,小船轻轻地划开了,一圈圈涟漪荡漾开去,生性豪放的诗仙又要寻仙访友去了。离别时刻,道不完声声珍重,望着岸上汪伦飘舞的身影,耳畔传来友人美妙歌声,(下转第37页)(上接第28页)李白,一个感情丰富的诗人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悟一悟。”学生按捺不住,纷纷举手表现不同形式的朗读,有激动,有喜悦,有深情……其中给我印象比较深的,是有孩子认为:“李白是个天才诗人,天才都会有点疯狂的!应该是很激动的样子。”我当时赞许地笑了,并肯定了他的想法:“你的体会真独特,李白确实是个激动型的人,生性豪放不羁,不然怎么会有“我本楚狂人,风歌笑孔丘”这样的诗句呢?你就来当回天才李白,把李白当时激动至极的心情用读的形式表达出来。”他深深地吸了口气,激动地大声朗读。学生们品位得非常到位,都读出了自己的独特经验。我同意大家的不同读法,让他们合在一起,以大合唱的形式吟诵出来。以往我们教完古诗后,要求学生背,很少引导学生诵,背完了就等于学完了。而韵读是一种有节奏、有韵律、有韵味的吟诵,学生可通过韵读吟诵的训练,激情迸发,入情入境,入耳入心,达到易记难忘的效果。

四、课外延伸,激发学生兴趣

篇9

一、整体感知导入

1. 趣味性感知导入。古诗词由于内容、形式的凝练与精练,语言文字意义的古今差异,难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教师必须根据古诗词的特点,或用有趣的故事讲述与生动的情景描绘,或用与诗词内容有关的遗闻轶事,或用诗词作者有趣生动的曲折经历,作为教学导入,从而有效地排除学生的畏难心理。例如,学白的《赠汪伦》一诗,教师可先简介李白与汪伦以及他们的交往经历,让学生对“汪伦一介乡绅用什么办法与当代狂妄桀骜的诗仙交上朋友并获得赠诗”形成悬念,从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2. 多形式朗读感知。古诗词文字精练,讲究押韵、节奏,富有乐感,朗读起来抑扬顿挫,声韵和谐,十分动听,很有魅力。多形式朗读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有助于学生整体感知。对那些容易在听中整体感知的诗文,如骆宾王的《鹅》、孟郊的《游子吟》、李绅的《悯农》、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等,可以先声情并茂地朗诵或播放配乐朗诵,甚至可以学习古人吟诵作为导入,既激发学生兴趣,又有助学生初知内容,为进一步品读、理解诗文酝酿积极主动的心理情感。

3. 自主性预习感知。高年级学生已初具自主性预习能力,因此,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性预习,为课堂上的品读、议论、质疑与拓展做好充分准备。例如学习《秋思》一诗,学生在预习中通过看注释理解了“意万重”“行人”“开封”三个关键词含义后,初步理解诗意;再抓关键词“家书”“说不尽”与诗题“秋思”之间的联系,而后通过观察诗中插图理解诗中“行人临发又开封”的含义,初步感悟诗人蕴含在诗中的思乡、思念亲人的绵绵深情;又通过查找资料知道作者写诗的背景,进一步感悟诗中意境;最后,再模仿诗人反复吟诵诗歌来体验诗情。这一系列的自主预习感知,是多数学生力所能及的,可以为课堂上的精细品读与拓展延伸奠定扎实基础。

二、理解具体诗意

对于古诗词诗意的理解,除了联系上下词句、图文结合外,笔者十分重视引导学生对关键词,尤其是“诗眼”的品味、感悟,运用了“扩、换、留、嚼”四法。

1. 扩。对于浓缩语义的单音词,要引导学生扩成现代汉语的双音词或多音词来解释,使词义明显,具体准确,易于理解。例如《登鹳雀楼》一诗,“白日依山尽”的“尽”、“黄河入海流”的“流”,可扩展为现代汉语的“尽头消失”和“奔流不息”之意,再通过联系对比、展开想象等,让学生品味作者登鹳雀楼看到的是白天的太阳依傍着群山尽头西落,渐渐消失,浩浩荡荡的黄河水奔流不息东流入海的壮丽景观。

2. 换。古诗词中不少词的含义有变化延伸或用法不同,影响了学生对诗词内容的理解,因此,必须引导学生进行词义转换才能准确品味。例如《嫦娥》一词中“云母屏风烛影深”的“深”,按现代汉语多理解为夜深沉之意,但与烛影如何联系起来解读呢?这就必须知道古汉语之“深”还有暗淡之意,若作为动态则表示逐渐暗淡之意,若作为静态则表示十分暗淡之意。云母屏风上映出的烛影之光逐渐暗淡或十分暗淡,都表明“夜深”之意。这一换,学生就易于理解诗人借云母屏风烛影深(暗淡),来描述嫦娥思念人间而彻夜难眠的冷清情境。

3. 留。虽然古汉语中不少词与现代汉语在词义上有差异,但也有不少词的词义延续到现代汉语之中而基本一致,这在古诗词中也不少见,学生也容易理解,品读时,可以作保留解读。例如《秋思》一诗中,“复恐匆匆说不尽”的“匆匆”“说”的词义古今通用,可以保留。又如《长相思》一词中的“风一更雪一更”的“风”“雪”“更”都是古今通用,可以按今义保留解读。

4. 嚼。古诗词中形象传神或富有哲理、意蕴深长的关键词,要引导学生细心咀嚼,并展开想象,多角度品味。例如《嫦娥》一诗中“碧海青天夜夜心”的“心”,虽然古今义都有“心情”之意,但具体指怎样的心情呢?可联系上下文理解为“烛影深”时的孤单寂寞之心情,也可理解为“应悔偷灵药”的悔恨心情,还可延伸为羡慕人间欢乐的思念之心情、向往之心情……对“心”的反复咀嚼,可充分理解品味嫦娥的复杂心情和作者对嫦娥命运的深切同情,从而准确感悟、体验全诗的内在情感。

三、想象体验诗情

1. 想象景物画面,体验诗人情意。诗中有画,诗蕴深情。这是我国写景抒情类古诗词的传统特色。因此,古诗词教学应引导学生在整体感知、具体品味的基础上,抓住诗词中精练含蓄的语言,想象其所描述展示的画面,从而体验画面中所蕴含的深情。例如《长相思》一词下半阕“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生动描绘了行军途中夜宿军中帐,聒噪不停的风雪交加之声时时打断将士们的思乡之梦,从而进一步抒发了对故园种种温馨欢乐之声的深切思念之情。理解具体含义后,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对比军帐中听到的聒噪之声与梦中思念的故国温馨之声,尤其是在想象“故园有何声”中进一步感同身受地体验征途中的将士们,尤其是词作者纳兰性德的“长相思”之深情,并感悟词中寓情于景的表现手法。

2. 想象情节画面,体验诗人情趣。小学语文课本的古诗词有不少是叙事抒情的,简短的诗句中含有精练而又有趣的情节,并寓情趣于事(情节)之中,因而引导学生想象其中具体生动的情节,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诗文情趣的体验。例如《回乡偶书》中的“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乞巧》中的“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宿新市徐家店》中的“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这些叙事诗句所展示的富有情趣的情节及其中所蕴含的情感,需要引导学生展开丰富想象才能深刻体验。

篇10

诗歌鉴赏题,已成为近几年来各地市考试的必考题,对于学生来说,这是应该引起重视的一类题型。在诗歌鉴赏里边,叙事诗的鉴赏一直以来都深受命题者的青睐。叙事诗是一种诗歌体裁,它用诗的形式刻画人物,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通过写人叙事来抒感,与小说戏剧相比,它的情节一般较简单。叙事诗情节完整而集中,人物性格突出而典型,有浓厚的诗意,又有简练的叙事、层次清晰的生活场面。叙事诗是中国诗歌的一种,初期的叙事诗就是中国古代的民间叙事诗,以叙述历史或当代的事件为内容的诗,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到了唐代,元稹和白居易等文人也开始大量创作叙事诗,但他们所写的与古代的民间叙事诗不同,属于文人叙事诗。我国古典诗歌中著名的叙事诗有《木兰诗》《孔雀东南飞》《长歌行》《长恨歌》《琵琶行》等。中国民间叙事诗的产生、流传和演变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它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按内容分,有创世叙事诗、英雄叙事诗和婚姻爱情叙事诗三类。

具体来说,考题中经常考到的诗歌知识点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理解诗意。对诗句意义的理解,对诗内容的理解,对全诗深沉含义的领悟。二是品味语言。品析生动、典型的词语,理解它们的表达效果、作用,体味诗句语言的精妙,品味全诗语言的特点。三是分析技巧。分析诗中修辞手法的运用及作用,赏析重点诗句的含义及表达作用,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四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诗作揭示出的社会现实意义。五是结合诗人遭遇、社会背景及写作目的,展开联想、想象,体味诗作中的意蕴。

解题金钥匙

在具体解答诗歌题过程中,同学们应仔细分析领会试题的要求,理解试题考查的侧重点,把握试题解答的切入点。如从关键词语、诗句及诗人、作品的背景入手,仔细品读,辨明题旨,审慎作答。

1.理解诗歌思想内容的题型。同学们首先要读懂原诗,抓住诗中所描写事物的意象,整体上准确把握其主要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按照记叙文的六要素来归纳概括,就不会有所遗漏,答题时切忌语言啰唆。2.诗句品析的题型。同学们要把握“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原则,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对重点词语、重点诗句在诗作中的作用进行分析,然后给出简洁的答案。3.运用修辞手法等的题型。同学们要从修辞运用、写作手法等方面,准确运用相关答题术语,用简练的语言组织答案。4.情感把握的题型。同学们要了解诗人的生平、经历、思想、性格、气质,结合诗人所处的人生阶段、时代特征、文艺思潮等因素,准确把握诗歌的意旨,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5.拓展延伸的题型。同学们一定要结合叙事诗歌的内容,适当地进行拓展延伸。

此外,同学们在答题时需要注意以下三点:一

是要根据题意数问号,弄清考题中有几个问题,从

而确定答题的层次,最忌讳眉毛胡子一把抓;二是要根据分值确定是简答还是分析,最忌讳繁简失

调;三是分析题要有观点、有分析,最忌讳不切实际的架空分析或者观点不明。在答题时,同学们尽量用凝练的词语先总说,后具体阐释,让阅卷老师一目了然。

如阅读叙事诗《木兰诗》后回答以下问题。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木兰诗的主要内容。

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反映了什么

内容?

3.怎样理解木兰替父从军的行为?

4.“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和“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两句表现了木兰行军途中的一种什么心理?

5.请用简练明确的语言概括木兰这一人物

形象。

6.“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解析:以上题目分别从内容概括、人物刻画、主题把握、手法运用等方面出题进行考查。其中第1、2题是对整首诗歌内容、个别诗句内容的考查;第3题是对本诗主旨的把握考查;第4、5题是对诗歌中人物形象的考查;第6题是对诗歌表现手法作用的考查。在做第1、2题时,同学们要读懂原诗,整体感知本首叙事诗所描写的内容,然后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对于个别诗句所表现的内容,同学们要结合全诗以及本诗句作答。第3题的解答要结合诗歌中事件发生的时代背景、人物的行为特点,从深层次考虑作答。对于第4、5题的考查,要结合人物的事迹以及有关诗句所表现的内容来概括。第6题考查的是修辞手法,结合所运用的修辞手法以及诗歌内容作答即可。

模拟训练题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新安吏

[唐]杜 甫

客行新安道,喧呼闻点兵。借问新安吏:“县小更无丁?”“府帖昨夜下,次选中男行。”“中男绝短小,何以守王城?”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我军取相州,日夕望其平。岂意贼难料,归军星散营。就粮近故垒,练卒依旧京。掘壕不到水,牧马役亦轻。况乃王师顺,抚养甚分明。送行勿泣血,仆射如父兄。”

1.本首诗歌叙述了一件什么事情?

2.结合诗中文意思考,如果将“肥男有母送”改为“肥男父母送”好吗?为什么?

3.“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4.“府帖昨夜下,次选中男行”“中男绝短小,何以守王城”和《石壕吏》中哪些诗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阅读《孔雀东南飞》的最后三节,完成文后各题。

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我命绝今日,魂去尸长留。”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

府吏闻此事,心知长别离。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

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行人驻足听,寡妇起彷徨。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选自南朝徐陵《玉台新咏》)

1.诗中写了男女主人公怎样的结局?

2.本诗表现了男女主人有怎样的性格共性?

3.从刘兰芝和焦仲卿死后双双化鸟的这一角度看,故事带有神话色彩,它寄托了怎样的情感?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孤儿行

孤儿生,孤子遇生,命独当苦。父母在时,乘坚车,驾驷马。父母已去,兄嫂令我行贾。南到九江,东到齐与鲁。腊月来归,不敢自言苦。头多虮虱,面目多尘。大兄言办饭,大嫂言视马。上高堂,行取殿下堂,孤儿泪下如雨。使我朝行汲,暮得水来归;手为错,足下无菲。怆怆履雪,中多蒺藜。拔断蒺藜肠肉中,怆欲悲。泪下渫渫,清涕累累。冬无复襦,夏无单衣。居生不乐,不如早去,下从地下黄泉。春气动,草萌芽。三月蚕桑,六月收瓜。将是瓜车,来到还家。瓜车反覆,助我者少,啖瓜者多。“愿还我蒂,兄与嫂严,独且急归。当兴校计。”乱曰:里中一何

!愿欲寄尺书,将与地下父母:兄嫂难与久居。

(选自《乐府·相和歌辞》)

1.诗人从孤儿的  和  角度着手,一点一滴地对其进行描述,将孤儿的悲惨描绘得

淋漓尽致,无形中已经包含了诗人浓厚的同情和悲愤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