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动作描写的细腻描写范文
时间:2023-04-01 22:46: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关于动作描写的细腻描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先看学生的作文片段:
我曾经观察过母亲的发丝,那瀑布般的绿云,令我爱不释手,我轻轻的抚摸着它们,生怕弄痛了,我在心里偷偷地想:要是我的头发也能这样,该多好呀……我的黑发哪是时间梳成的,分明是母亲用她的心血一点一点染成的啊,我痛恨这无情的光阴,夺去母亲那曾经的美丽,可又无可奈何,谁能阻止得住它呢?只有在今后无愧于光阴,才对得起母亲……
这是一次作文题目为《时光的故事》中学生的考场作文。这个片段是赞美妈妈的,它通过“我”和母亲的头发由于“光阴”的作用而发生的变化,表现了小作者对母亲养育自己的深深的感激之情。这类题材学生从小到大写的太多太多,许多学生都觉得自己的妈妈的确平凡而伟大,但一写到与此相关的作文又总觉得不能感动自己,更别说打动别人了,为此,相当一部分学生也感到很无奈。为什么这篇文章读后能让人有所触动呢?首先,小作者观察细致,进而产生联想和想象,‘我的头发能像这样吗?’天地间垂着的那一片黑瀑布,便是我的青发’;其次文笔细腻,多次运用比喻,如“天地间垂着的那一片黑瀑布”、“毛糙糙的如亚麻绳一般”、“时间真是位公平的法官”,另外还有对话,有动作“揉揉”、“摆”、“摸”,有心理活动等;第三,小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着对母亲的感激之情特别细腻真挚,并能在描写的基础上恰当的提炼,比如,“我的黑发哪是时间梳成的,分明是母亲用她的心血一点一点染成的啊”。
再看一个学生的作文片段:
是那枚精致的玉戒吗?那是,年少的我不知怎么回事,特别的顽皮,这玉戒是我从妈妈的宝贝箱里淘出的物件儿。不知是对它有什么特殊的感觉,那是我把它揣在身上到处摆弄。一不小心,‘叮’的一声清脆的响声,玉戒从我手上滑落,掉在地上,妈妈觅声而来,慌忙拾起了那枚玉戒。‘这是你爸爸给我的。’妈妈自言自语。‘哦?’我来了兴致,见妈妈脸上竟有了难以察觉的红晕。‘就是那年去武当山,回来时顺路买的啊。’妈妈着,轻轻的把它放回去……
这个片段写的是“我”一次偶然的机会发现了妈妈的“秘密”,它实际上涉及了许多中学生很少提及的关于自己父母的“敏感”话题――爱情。篇幅虽然很短,但是,读者读完这个片段后,会马上体会到人物丰富、细腻的内心世界,文中两个人物鲜明的个性也会立刻展现在自己面前:从“淘出”、“摆弄”、“来了兴致”等可以看出小作者的机灵、天真与调皮;从“慌忙拾起”、“难以察觉的红晕”、“”等词语可以感受到小作者母亲羞涩中饱含着对自己甜蜜爱情的珍视与自豪的回味。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么短的篇幅中情节还起了波澜,显得摇曳多姿。同上面的文章片段一样,这个片段也充分运用对话、动作、心理活动描写等手法,也同样能在描写的基础上恰当的画龙点睛,如“那枚玉戒似乎装满了父母的青春岁月”。就这样,小作者从自己独特的视角,通过多种途径传神地表现了父母之间甜蜜的爱情,诠释了“光阴的故事”。
最后来看一个记叙性的课堂练笔:
只听见飒飒飒记笔记的声音,有的时候就有一点哗哗的翻书的声音,老师讲话的声音虽然不大,但是大家都听得清清楚楚,窗外有的时候还传来两声鸟叫,有一个同学一不小心把铅笔盒碰得掉在地上,大家很吃惊地回过头来看着他。
这是学生写教室的“安静”,片段中没有直接提到“静”,但读后让人分明感到教室很安静。
写作中,在对人物的形象进行塑造时,除从正面角度进行直接刻画外,为使人物形象更为传神,某些作家还经常用到侧面描写的手法。侧面描写,又称间接描写,主要指的是通过描写与所刻画人物相关的人、事或环境景物,来烘托所要塑造的人物形象。如果同学们能对人物进行恰当的侧面描写,就可以收到“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的表达效果。
具体操作时,同学们可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第一,通过描写其他人物来衬托主要人物。
为了使刻画的人物更加生动形象,给人带来立体化的感觉,除对所描写的主要人物进行正面描写外,通过对次要人物的描写来衬托主要人物的形象特征也是人物描写常用的一种方法。具体来说,就是通过对次要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进行描写,以达到烘云托月的作用。如《三国演义》中的第五回《发矫诏诸镇应曹公破关兵三英战吕布》:袁术率兵面对前来应战的董卓部下华雄,连折两将,正当众人一筹莫展时,关羽应声而战。作者在描写二人酣战的场面时并未进行正面描写,而是从侧面进行了烘托。他这样写道:“众诸侯听得关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众皆失惊”。虽然未从正面来描写二人战斗的场面,但我们却依然能从其他人的表现中体会到关羽武艺之高,战斗场面之激烈。
第二,通过环境描写,从侧面烘托主要人物的形象特征。
通常情况下,主要人物在事件发展的过程中,必然置身于一定的环境中;在具体环境中做事,其中必然有其他人、物的存在,也必然有影响主要人物行为的各种客观、主观条件的存在。
篇2
【关键词】触发;儿童小说语言;习作语言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21-0020-03
【作者简介】蔡亚,江苏省连云港市墟沟小学(江苏连云港,222042),一级教师,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竞赛“杰出水手”。
阅读是写作的重要前提,经常性的阅读有助于书面表达知识的记忆储存。小学生是喜欢课外阅读的,但并不代表他们就喜欢写作。事实上,很多小学生读了大量的课外书籍,但习作表达仍旧乏力。如何实现课外阅读与习作同步建构,促使学生语言的输入与输出和谐相长呢?
经过苦苦探索,我找到了“触发”!触发,在夏D尊和叶圣陶先生合作的《文心》中有所阐释:“读书贵有新得,作文贵有新味。最重要的是触发的功夫。所谓触发,就是由一件事感悟到其他的事。你读书时对于书中某一句话,觉到与平日所读过的书中某处有关系,是触发;觉到与自己的生活有交涉,得到一种印证,是触发;觉到可以作为将来某种理论说明的例子,是触发。这是就读书说的。对于目前你所经验着的事物,发现旁的意思,这也是触发。这种触发就是作文的好材料。”[1]尽管习作触发元素多种多样,但如果聚焦在课外阅读过程中探讨,就优秀的儿童小说而言,作家语言的表达内容、表达形式、表达技能已经达到极致,完全可以触发学生的习作思维,潜移默化地帮助其构建自身的言语表达,从而实现“儿童小说语言”与“习作语言”的同构共生。
一、小说“修辞手法的精妙运用”与儿童“人物描写的栩栩如生”
1.阅读寻觅。
“人物形象是小说的主心骨,衡量小说成功与否的关键就看其人物是否逼真,形象是否饱满。”[2]受儿童思维发展的影响,儿童小说的语言必须是生动、具体、鲜明的,这样才能给小读者带来审美体验。因此,在塑造人物形象时,作家喜欢采用儿童所熟悉的一些修辞手法。比如,作家常新港在《童年时的朋友是影子》中塑造了这样一个爸爸的形象:“我可真讨厌爸爸那张嘴,只要是对着我,一说起来,就没完没了,像是过年燃放的小屁鞭,不太响,但非常闹人。”
看似简单的语言符号,由于运用了比拟、夸张等修辞手法,形象地折射出人物的思想和个性,因而文中“爸爸”絮叨的特点一目了然。
2.习作触发。
常新港的语言就是如此有魅力,他往往用其独特的想象生动地再现鲜明、丰满的人物特征,给读者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对于这样独特的语言方式,教师完全可以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和联想,通过阅读展开想象、进行体验,通过联想激发习作思维。围绕“修辞手法”这个触发点,抓住“想象联想”的触发途径,就能实现“儿童语言”的创生。
师:这个“爸爸”,留给你怎样的印象?
生1:比较有特点。好心,但烦人。
生2:爸爸很絮叨。他和我们的妈妈一样,整天叽叽喳喳,絮叨个没完。用“过年燃放的小屁鞭,不太响,但非常闹人”来比喻,真是再恰当不过啦!
师:在我们的身边,肯定也有一些特征鲜明的人,你能学着用作家独特的表达方式来写一写吗?
一个五年级女孩这样写她的同桌:“同桌笑起来肥肥的身子会抖来抖去的。每当感觉有人嘀咕他时,他总是唰地起身,咚咚咚地跑过去。与对方当场理论一番后,他又头发一甩,大侠般地回到座位。”
二、小说“场面描写的生动传神”与儿童“表现生活的妙趣横生”
场面描写是对以人物活动为中心的动态画面所作的描写,是特定场合中的人物、环境和情节的综合。对儿童小说而言,描写儿童所熟知的生活场景是非常有必要的。
1.阅读寻觅。
在作家黄蓓佳的《今天我是升旗手》中有一段关于“挤街边小店场面”的描写:“当时他们班的男生刚刚在操场上踢过一场足球,一个个大汗淋漓,出了校门后就齐刷刷地拥到街边小店里,有要可乐的,有要矿泉水的,也有要棒棒冰、橘子雪糕、冷狗的。小店里霎时间拥挤不堪,空气中弥漫着男孩子身上的汗味、脚丫子的臭味,以及头发根里浸透了汗水之后的沤馊味。”
场面描写对人物形象的塑造、故事情节的展开、感情与情绪的渲染,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上述挤小店的场面描写,完全契合顽童的成长心理,一群活泼欢快的男孩形象跃然纸上,学生完全可以从中找寻到自己的影子。
2.习作触发。
第三学段教材选文多处涉及场面描写,如苏教版五下《只拣儿童多处行》中“知春亭中孩子欢闹场面”的描写,《梦圆飞天》中“人们为杨利伟送行场面”的描写等,而书后习题中也有涉及运用场面描写来展现一次活动的要求。其实,我们完全可以引导学生将课内、课外阅读对接起来,恢复知识与其所指和应用情景之间的本然联系,在课外阅读中发展课内习得的言语技能,然后在习作运用中有效积淀。就习得“场面描写”技巧而言,重要的触发点在于“类似体验”。
师:喜欢这个片段吗?
生1:当然喜欢。我找到了自己的影子,那些汗味、臭脚丫味的描写,多真实呀!
生2:对,我们也完全是“齐刷刷地拥到街边小店里”,一个也不会少的,而且大家都争先恐后的。
师:大家觉得作家这一处的场面描写为什么这么有生命力呢?你能感悟到什么?
生3:可以将“整体场景”和“局部细节”相结合,就像课文《大江保卫战》,既刻画了抗洪战士的群体形象,又塑造了典型人物――黄晓文。
有了对写法的深入认识后,学生结合自己参与的实践活动,就能很好地进行场面描写的练习。学校举行啦啦操比赛,一个五年级学生这样写道:“操场成了欢乐的海洋。参赛队伍都能做到服装整齐,舞姿轻盈。特别是五(7)班代表队,他们以闪亮的服装、多变的队形、整齐的动作获得了大家阵阵掌声。他们的班主任亲自领操,她那迷人的笑容、曼妙的舞姿征服了所有的观众。”
三、小说“细节描写的细腻刻画”与儿童“情节描述的生动传神”
细节描写是指对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苏教版五下《爱如茉莉》就是细节描写的典型。高年级学生习作多有“内容空洞”“描述乏力”的问题,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课内外阅读逐步领悟细节描写的妙处和重要作用。
1.阅读寻觅。
美国作家约翰・斯坦贝克的《小红马》为了展现小红马的成长变化,进行了27处细腻的外形描写。特别是对生病前后小红马外形的对比描写,更是细化到上午、下午和晚上的不同变化:“乔弟看着那张马脸:眼睛半睁半闭,眼皮沉重干涩,眼角结上了眼屎。戛贝兰耷拉着脑袋,两耳松软无力倒向两边……”“一双眼睛这时几乎睁不开来,鼻子堵塞,呼吸时咝咝作响。一层白翳遮住了它眼睛看东西的那部分,马驹是否还能看得见东西,实在难说。它不时喷鼻子,想通一通鼻子,可是看上去反倒像塞得更厉害……”
细节描写是情节发展的支撑,是丰满情节的血肉。作者细腻到对眼睛、鼻子、耳朵等部分进行了连续五天的对比刻画,上述选文仅仅是小红马生病后第二天上、下午的不同表现。在阅读中,学生会时刻关注小红马的命运,并为此深深担忧、无限期盼其病情的好转,他们的心灵自然受到了震撼。
2.习作触发。
教师可以引领学生进行横向、纵向对比阅读,帮助他们去体会细节刻画,唤醒阅读期待,关注情节发展,这些无疑成了习得“细节描写”技巧最重要的触发点,而“阅读反刍”是最佳的触发策略。
师:第一天下午,你看到了怎样的马儿?
生:难受(读相关的句子)。
师:可是第二天早上,它并没有好。作者细腻地描写了它的眼睛、耳朵还有鼻子。(师生合作读第43页)晚上会怎样呢?作者还会描写它的眼睛、鼻子吗?(师生合作读第44页)通过早上和晚上的对比,你发现了什么?
在一次次的对比阅读中进行反刍,小红马“难受―痛苦―非常痛苦―奄奄一息”的过程逐渐清晰起来。那学生期待中的健康的小红马应该是怎么样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构思另一个情节,想象病好后小红马的样子,并进行仿写。
一个六年级学生这样写道:“多么精神的一匹小马!她的皮毛像绸缎一样光滑。大大的眼睛炯炯有神,如一汪清水。我给她胡萝卜,她挪挪前蹄,愉快地扬起头,兴奋地喷了声响鼻。那个活泼好动的小红马终于又回来了!”
四、小说“环境描写的意象展现”与儿童“言语意蕴的精彩铺陈”
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在儿童小说中,自然风景常被赋予一种象征的意味,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作家曹文轩在《小说门》一书中指出:“风景在参与小说精神建构的过程中,始终举足轻重。”
1.阅读寻觅。
曹文轩的《草房子》中有这样一段环境描写:“一只黄雀站在一根刚刚露了绿芽的柳枝上。那柳枝太细弱了,不能让黄雀站立,几次弯曲下来。黄雀不时地拍打翅膀,以减轻对柳枝的压力。”
在这一段景物描绘中,作者寄予了独特的心灵感悟。作家借主人公桑桑的眼睛,看到了关于“黄雀与柳条的画面”。而此时,桑桑正身患重症,感觉自己活着的时日已经不多,他想到河边“抓紧时间好好去想一些事情”。原来,细弱的柳条、站立不稳的黄雀恰恰象征着生命的脆弱,映衬着桑桑孤独、无助的内心感受。
2.习作触发。
自然环境描写完全可以渲染气氛、烘托作者心情、寄托人物情感。当然,景物意义包括景物特点及景物象征意义。就儿童思维而言,首先要弄清的是景物特点,然后才是景物的象征意义。就此而言,找寻“环境描写”语言表达技巧的触发途径在于发现“景与情”的链接之处,“在语言揣摩中领会象征意义”无疑是最重要的触发策略。
师:上述片段中,柳枝有怎样的特点?黄雀想要站稳,是否做了努力?
生1:从“太细弱”看出柳枝是弱不禁风的。
生2:这恰巧与“刚刚露出了嫩芽”相映衬,黄雀只有不时拍打翅膀以减轻对柳条的压力。
师:这个场景是谁捕捉到的?作家为什么要写这一段?
生3:(恍然大悟)哦,知道了。桑桑病了,不知道能否治好,恰似这只黄雀的心情,对吗?
师:其实,作家曹文轩的系列儿童小说中,常常有大篇幅的环境描写,用来衬托人物性格,表现人物情感。
一个六年级女生在《孤独的背影》中写道:“春天,万物复苏。小草也悄悄地探出了头,欣赏着柳树姑娘婀娜多姿的腰身。一阵风吹过来,樱花纷纷如蝴蝶一般优雅地飞落。可他却无心欣赏美景,在一边默默拿着扫把,埋头苦干。不知人们在欣赏美景时,有没有关注他忙碌的身影?”
儿童的阅读应该是认知世界、肆意想象、舒展心灵的过程。儿童的习作应该是倾诉自我、创生思维、认知世界的过程。两者水融,相得益彰。故而巧用“儿童小说语言”触发“习作语言”,实现同构共生,是教师关注儿童阅读与习作表达的应有姿态,也是一种应然追求。唯有如此,才是真正站在儿童的立场,奠基儿童习作语言的未来。
【参考文献】
[1]夏D尊,叶圣陶.文心[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161.
篇3
一、把握文本细节,让课堂充满“语文味”
从细节切入文本,抓住作品中的细节进行教学设计,是一种处理教材的有效方式,能给课堂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课文《最后的姿势》记叙了地震发生的瞬间,谭千秋老师张开双臂,用自己的身体护住四名学生的感人事迹。通常,我们可以按事情发展顺序,围绕“地震前”“地震中”和“地震后”三个时间点,引导学生抓关键词感受谭老师的人物形象。但特级教师徐梦吟老师设计这一课的教案时,独辟蹊径。徐老师紧扣“姿势”,抓住文中三次描写谭老师姿势的细节做文章。首先请学生读课文,找出描写谭老师姿势的句子,思考这三处姿势的描写有什么不同;然后通读课文,思考每次描写谭老师的姿势,分别有什么作用。在交流每一处姿势的时候,徐老师引导学生联系文中的有关语句,体会人物的心情,感受人物的品质。经过这样的探究,学生认识到,文中三处有关姿势的描写,各有特色:第一处侧重动作,是对谭老师的正面描写,第二处侧重语言,是对谭老师的侧面烘托,而第三处则是对谭老师姿势的高度概括,这种凝练的表达更引发了人们对谭老师的无比敬重。课后,徐老师就让学生仿照课文写《我的妈妈》,从正面和侧面表现妈妈的特点。虽然作文《我的妈妈》,六年级学生早已写过,但这次的写法,完全是一种新的尝试,大家的兴致很高。因此,徐老师抓住文中三次描写谭老师姿势的细节展开教学,既别开生面,又体现了读写结合、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使学生真正学有所得。
二、把握细节,引领学生与文本深度对话
把握具体语境中人物的真实、丰富和复杂的细节,可以引领我们见微知著,从细小的环节获取丰富的信息,促进我们与文本深度对话。
如课文《半截蜡烛》中,有这样一处关于伯诺德夫人的细节描写:她看着两个脸色苍白的孩子,急忙从厨房取出一盏油灯放在桌上。“瞧,先生们,这盏油灯亮些。”说着,轻轻把蜡烛吹熄。一位教师抓住句中的“急忙”和“轻轻”,提问:“这两个词语是否矛盾?”让学生展开讨论。在讨论中,教师又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去思考:伯诺德夫人为什么要“急忙”地取油灯,又为什么要“轻轻”地吹熄蜡烛?通过一番探究,学生认识到:面对燃烧的蜡烛,伯诺德夫人的身份是双重的。一是情报员,一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作为一个拥有丰富经验的情报人员,动作是不能“急忙”的。但作为一个母亲,面对越烧越短的蜡烛,看着两个脸色苍白的孩子,还有什么会比孩子的生命受到威胁更令她揪心呢?母亲的天性下意识地使她的动作变得“急忙”。但当她点亮油灯之后,职业身份又告诉她这样的“急忙”是失常之举,可能会招致危险,所以她转而又“轻轻”地吹灭了蜡烛。从起念取油灯的“急忙”到点亮油灯之后吹灭蜡烛的“轻轻”,瞬间两个有悖的动作,揭示了人物当时内心的风云变幻。也正是这样,伯诺德夫人的形象才让人觉得真实可信。
在这节课上,执教的老师发现了《半截蜡烛》中的关键性细节,还设计了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激起学生思考的涟漪。学生带着问题再次走进文本,通过自主探究、讨论交流,更深刻地感受到文本中的人物形象。
三、把握细节,教出文本特色
抓住细节展开教学,可以教出文本特色,使学生具备一定的文体意识,培养有关文体的阅读技巧。
篇4
关键词: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人物翻译;运用
1. 引言
因受社会背景、男女性别和国家政治等因素影响,中西方小说中时常用隐喻行的语言来解释翻译,在众多的翻译文本中,原文与译文,作者与译者的关系经常被性别化。长此以往,小说的译文呈现诸多的不忠于原文的案例,以小说中的人物翻译尤为突出。随着女权运动的壮大,女性主义翻译从后殖民和解构主义翻译理论中汲取养分,唤醒女性的主体意识、精神需求和要求话语权,逐渐打破以男性为核心的翻译理论研究,成为翻译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支流派。
2.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概论
2.1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概念
20世纪70年代,女性主义意识形态随着妇女运动为人们所熟悉起来。这时,以女性主义指导下的翻译实践也应运而生,使女性在文学作品(尤其是小说这一形式)中有所凸显,从一个新的角度去研究翻译。20世纪80年代以后,女性主义理论家提出了有关于语言的政治性,文化差异及翻译的伦理学等问题;要求修订对传统性别歧视的暗喻,重新翻译各种文学作品。两性意识的区别更多地被采用到翻译的理论和实践中去,这样就形成了崭新的翻译理论――女性主义翻译理论。
2.2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特点
2.2.1重新审视原作与译作的关系
古今中外,翻译一直处于次等地位。哪怕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竭尽全力的接近原文,但与原文“等同”仍是一种梦想。它只能通过拷贝、派生或摹仿的方式存在。自女性主义与翻译相结合后,译作的地位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她们认为译作与原作应该是一个连续的不可分割的整体,也是发展与继承的关系,而不是不平等的关系。辩证的来说,译作对原作很依赖,但原作同样也很依赖译作,两者是相辅相成、平等的关系。
2.2.2彰显译者的主体性
在现实翻译中,为了强调女性的存在和主体性,女性主义译者一般不采用传统译论所要求的“隐形”和“透明”的手段,她们会使读者注意到译者在翻译过程当中的作用及其存在;其次,在著作署名上,给予与原作者同等的地位,努力重新建立译者的主导地位。关于译者主体性的重新定位,女性主义强调译者在文化干预和协调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较大的提高了译者和翻译的地位。
3.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在人物翻译中的运用
翻译是译者对原文本的解读。“ 忠实” 、“性别”、“意义与价值的普遍标准”等问题是翻译研究和女性主义思潮经常涉及到的,因此将此进行对比研究是有意义的,并且用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指导翻译实践,是必要可行的,尤其是用来指导小说人物的翻译。本文以四篇国外著名小说中的某段译文为例,采用中文译本的对比分析的方式来将女性翻译主义理论运用在人物翻译中。
3.1 外貌描写的翻译
外貌描写:描写的是对人物的体貌特征,如长相、穿着、神态、身材等,来展现人物的外貌特征,使角色鲜活,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以《德伯家的苔丝》小说为例,苔丝的首次亮相,原文是这样描绘她的容貌:
A young member of the band turned her head at the exclamation. She was a fine and handsome girl-not handsomer than some others, possibly-but her mobile peony mouth and large innocent eyes added eloquence to color and shape. She wore a red ribbon in her hair, and was the only one of the white company who could boast of such a pronounced adornment. [1]
译1:队伍中一个年轻的姑娘听见这声惊呼,转过了头。那是一个俊美可爱的姑娘,也许未必比某些女伴更俊美;但她那灵动的牡丹一样的嘴唇和天真的大眼睛却给她的颜色和形象增添了魅力。她在头发上系了一条红色的带子――在整个白袍队伍之中她是唯一有这样鲜明装饰的人。(孙法理 2010:11)[2]
译2:听到这声惊呼,队伍中一位年轻的成员转过头来,这是一位漂亮端庄的姑娘,也许并不比别的姑娘更漂亮;但她艳若牡丹富于表情的双唇、一双大而纯真的眼睛使她更为光彩照人,风姿掉约。她头上扎着条红缎带,在这队白衣女郎中能以惹眼的装饰自夸的人。(黄健人2010:9)[3]
由于两性翻译者的生理特征和社会期望的差异,从而影响了他们观察角度,审美取向和思维方式的不同,所以也使得两性译者译出的文章不经相同。译1男性译者的译本里更多地使用动词,如“增添”、“系”;且男性译者的措辞更加的口语化。而译2为女性译者的翻译,她的话更为巧妙,如“漂亮端庄”、“艳若牡丹”、“风姿掉约”,并且善于用四字成语。比喻这一修辞的运用把女性的面容感性地描绘出来,更符合女性审美观。从译文的对比反映出男女译者在翻译中措辞的明显区别,女性较为男性更为细腻,更注重细节,因此译文的措辞也更为细腻婉约。
3.2 行动描写的翻译
行动描写:是对人物行为和动作的描写,是刻画人物的手法之一。行动是对人物心灵的直接表现,因此,描绘人物的行动应把握好其行动特征作用,进而揭示人物的精神状态和思想,塑造出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那么下面所选《呼啸山庄》的例子中,不同性别的译者又是怎样传译出怎样的区别呢?
He sat by the coarse all night, weeing in bitter earnest. He pressed its hand, and kissed the sarcastic saage face that eeryone else shrank from contemplating; and bemoaned him with that strong grief which strings naturally from a generous heart, though it be tough as tempered steel.[4]
译1:他整夜守在尸体旁边,哭得好苦。他按住死者的手,去亲了那张谁都不敢多看一眼的、 讥嘲的、 凶狠的脸。他深切哀悼死者,那种强烈的情绪出自一颗宽宏大量的心,一方面那颗心又像纯钢那样坚韧。(方平2012:21)[5]
译2:他整夜坐在尸体旁边,真挚地苦苦悲泣。 他握住他的手,吻那张人人都不敢注视的讥讽的、 残暴的脸。他以那种从一颗慷慨宽容的心里很自然地流露出来的强烈悲痛哀悼他,虽然那颗心是像钢一样的顽强。(杨苡2010:24)[5]
这段文章使用了一系列的动词,如“sat, press, kissed, bemoaned”等,将小说中男主角希斯克里夫的死亡场景作出了生动的描述。把 “weeing in bitter earnest” 翻译成 “真挚地苦苦悲泣” ,“kissed the sarcastic saage face that eeryone else shrank from contemplating” 翻译成“吻那张人人都不敢注视的讥讽的、残暴的脸”,译2女性翻译中增加了:“真挚地”、“人人都”来展现她作为一个女主人公悲剧命运的同情和对当时社会的强烈谴责。与译2译文比较起来,译1男性的的译文显得较为普通,较难展现原文作者当时的悲痛之情。
3.3语言描写的翻译
语言描写:是通过精彩语言描写,可以很好的塑造人物角色的形象,比如角色的性格、思想感情、甚至角色的内心世界,都可以通过语言描写鲜明的展现出来。下面以《简爱》中简爱对罗彻斯特说的一句经典对白为例。
Just as it both had passed through the grae, and we stood at God’s feet, equalCas we are![6]
译1:就仿佛我们两人穿过坟墓,站在上帝脚下,彼此平等)本来就如此。(黄源深 2007)[6]
译2:就象两个都经过了坟墓,我们站在上帝脚跟前,是平等的)因为我们是平等的。(祝庆英 2007)[6]
译1和译2对于同一句话的不同的翻译手法体现了男女译者截然不同的性别视角。译1位男性译者的译文,翻译只能说是按照原文原句的意思进行了意义对照的翻译,《简爱》这部作品本来就带有强烈的女性主义色彩,即使是男性译者也不可避免的要将原文中男女平等的愿望原原本本的翻译过来,因此,他对最后一句“as we are”采取了这样的翻译:“本来就 是重复且强调了原文中“we stood at God’s feet equal”的含义,她更加强烈的从女性的性别视角抒发了夏洛蒂勃朗特和译者对于男女平等思想的肯定和不容置疑。
3.4心理描写的翻译
心理描写:指在著作中,对角色某个时刻的心理活动和思想状态进行的描述;是表现人物性格品质的一种方式。这里主要选取较有代表性《红字》的心理描写进行论述,旨在探讨中国译者在传译海斯特的心理活动时,是否体会到了作者在海丝特身上赋予的女性意识?
Hester could not but ask herself, whether there had not originally been a defect of truth, courage, and loyalty, on her own part, in allowing the minister to be thrown into a position where so much eil was to be foreboded, and nothing auspicious to be hoped. [7]
译1:海斯特不禁自问:是否由于自己在真诚、勇敢、坚贞等方面存在缺陷,才使丁梅斯代尔身陷困境呢?(刘力坚 1994:161)[8]
译2:海丝黛不仅扪心自问,她是否在诚实、勇气与忠实方面原本就有所欠缺,竟然能听任牧师被抛入困境――一个显然是灾祸重重,绝无任何侥幸的境地。(王元媛 2006:102)[9]
这段原文关于海丝特的心理描写。之前,海丝特与齐灵沃斯达成的协议,反而将丁梅斯代尔逼向了痛苦的边缘。所以此处的“loyalty”绝没有“坚贞”或“贞洁”的含义,而是对保守协议的忠实。然而不同的译者传递给中文读者的却是不同的信息。译2女性译者基本保留了原文的中性描述,但是译1的译者却从男性中心主义的视角考虑,错误的理解为女主角无论在任何状况下都得为她所爱的人保持贞洁。所以在男性中心主义思想的影响下,“loyalty”在形容男性时仅仅可能解释为“忠诚”、“忠实”或“忠心”,而在形容女性时则一定蕴含着“贞洁”的意思,这一点很显然是译者受父权文化的影响、性别类推思维习惯的结果。
经过对比分析两种译文,我们看出:两种译文的差异表明,在翻译过程中,与男性相比,女性译者在对原作品中女性方面描述的理解的更为更准确、翻译的更为恰当。所以将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自觉运用到翻译实践中,才能使译文形象地不失真地再现原作品中的女性状态。
4. 结束语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以性别的角度为落脚点,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译文和译者的地位,而且还丰富了当代的翻译实践领域。它让人们认识到翻译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语言转换,而是在赋予原作人物的生命和思想,让其跃然纸上。当然,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还很年轻,在实践中还需要不断改进和提高,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从而使译文更全面,更具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参考文献:
[1]李红玉.女性主义翻译的先锋――芭芭拉&戈达尔德[J].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9 (2):45-49
[2]孙法理.《德伯家的苔丝》[M].上海:经典译林出版社,2010.
[3]黄健人.苔丝[M].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8):19-38.
[4]杨朝燕,丁艳雯.从女性主义翻译观看译者的主体性[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7(8):24―27.
[5]蒋骁华.女性主义对翻译理论的影响[J].中国翻译,2004(4):59-64
[6]张静.论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对译者风格的影响[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7(9):9-14
[7]纳撒尼尔・霍桑.红字[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2.
篇5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在短暂的一生中,我们会遇见很多人,他们匆匆路过我们的生命,成为我们心中一个个鲜活的回忆,或黑白或彩色。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只是我们生命中的过客,可是有些人,却印在我们心底,成为一道难以磨灭的风景。
请以“他是一道风景”为话题作文。要求:标题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
【病文展示】
品 质
江苏省东台市安丰镇安丰中学 陈 湘
我家对面的楼下有个烧饼店,我经常看到做烧饼的那个人去河边洗韭菜,洗得干干净净的。
他做烧饼时总是捋起袖子,戴上手套,将面团揉搓成一堆一堆,放在一边,再抹点油,把面搓起来,拍成烧饼,再刷一层油,撒上芝麻。一开始,因为是新来的,没有太多人光顾他的店铺,久而久之,他的生意变得好起来。大家都说,他家的烧饼便宜好吃,问他如何做的,他只是笑笑,不说。后来,有人吃出荤油的味儿,大伙才明白过来,每个人都知道,荤油是贵的,那些卖烧饼的主儿,平日里连素油都舍不得放,他居然放荤油,而烧饼和别人家的一个价,于是大家争先来买他的烧饼,他依旧是那个他,亲切朴实。
在一个寒冷的冬天,我一觉醒来,肚子“咕噜噜”地发出抗议,哦,对了,早上起晚了,还没吃饭呢!我抓起钱包,就跑到楼下去买烧饼。
到了楼下,我才发现下雪了,树枝上,街道上,房顶上,都铺上了一层晶莹洁白的雪花。我跑到烧饼摊旁,看到了卖烧饼的他耳朵冻得通红,还不停地跺着脚。“要两个烧饼吧。”我边说边递过去二十元钱,他认认真真地看了看那张钱,确认不是假币后,找了我钱,我一数,多找了我五元钱,哈哈!拿着钱,我匆匆忙忙往家跑去,生怕他发现有什么不对追上来,连路上摔了个大跟头也不觉得疼!
正吃着烧饼,突然听见楼下有人急切地喊:“小弟弟――小弟弟――”“不会是发现多找了我五元钱吧?”我心叫不好,不理他,任凭他喊。过了一会,吆喝声停止了,我偷偷地往窗外瞟了一眼,没人,我胆子又大了些,探头探脑地往外看了看,哈,真走了!我喜滋滋地拿出那五元钱,准备放进钱包里,一摸兜,没摸见钱包,我有点不相信,彻彻底底地把兜翻了一遍,还是没有!我一下子蒙了,那钱包里有一千多元压岁钱呢!我愣了一会,一拍脑门,才想起来是不是刚才摔那一下时掉了,我急了,像一支离弦的箭“射”下楼去……
他见到我,赶忙叫道:“小弟弟,快过来。”边喊边拿出钱包在手中扬了扬。我上气不接下气地跑到店前,他急忙说:“我刚才一直在喊你――看看钱少没!”我一数,不多不少正好,心中不禁泛起了层层涟漪。我眼圈红了,声音发抖着对他说:“你,你多找了我五元钱……”
在时光的长河中,许多事情我已经淡忘了,但唯有这件事我记忆犹新。我永远记得你心中的美!
(开头平淡,不能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也没有设置抒情的氛围。)
(以典型的细节写出做烧饼者的品质,但过于平铺直叙;而且,如今人们的饮食习惯是拒绝吃荤油,文段所写内容与时代特点不吻合。)
(设置“一个寒冷的冬天”作为下文故事情节展开的自然环境。)
(对“他”的描写不够细腻,显得粗糙。情节的设计实在是老套,毫无新意,可以用转换视角法进行调整。)
(对“我”的描写占了主体,忽略了主人公的地位,显得重点不够突出。)
(抒情和议论运用不够,没有使文章的主旨上升到人性美的高度。)
【病文诊断】
这篇作文的最大失误在于通篇叙述,平淡无奇,缺少其他表达方式的穿插运用,使读者产生阅读疲劳。在文章的开头,可以对环境进行描写,运用诗化的意境对故事的背景进行渲染,将人物放置于特定的环境之下;在文章的中间,可以穿插各种描写,对人物进行立体化的凸显;对于人和事,可以笔墨含情,运用抒情的手法来烘托人物,表达作者对他的感激赞赏之情;在文章的结尾,可以运用直接抒情法或精要的议论来点明题旨,提升文章的品位和人物的精神层次。
【升格作文】
好美的烧饼
江苏省东台市安丰镇安丰中学 陈 湘
在每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太阳都会暖暖地投到他的烧饼铺,和寂寞的小镇一起安静地美丽着。
那座店房看上去很简朴,但却非常干净,陈旧的木门上挂着一个写着“烧饼”字样的木制牌子,似乎还散发着淡淡的清香。那些酥酥脆脆的带着芝麻粒的烧饼在他的案板上灵活地跳动着,那酥香的味道好像穿越了百年的时光,扑鼻而来,只有亲口尝过他烧饼的人才能感受到,每一个烧饼都是一个灵魂。
我第一次去他的烧饼铺,他热情地招呼我,用腰间的围布擦去脸上的汗珠,他的脸被火烘烤得暖洋洋的,像锅炉里烧得发红的小煤球,我看见他微白的鬓发。他干这个一定很久了吧,岁月把他和那些烧饼洗礼得一样苍老。
“两个龙虎斗,出炉喽!”他的声音有些沙哑,却充满着力量。他用粗壮的大手把烧饼用纸包好,捋好边角轻轻地递给我。他蓝灰的眼睛含着朴实严肃的光,好像在憧憬着理想。他的理想是什么呢?或者说,他有理想吗?
我想他是有的,我常看见他蹲在门前望着街拐角处的人群。这个小镇,由于手抓饼、肯德基等潮流美食的侵袭,卷走了他忠实的顾客,人们更情愿坐在空调室里用咖啡消磨早餐的时光。只有那小河,陪着他的烧饼香,静谧地流淌。那时候的他眼中总是蕴含着忧伤。可他却一如既往地做着他的烧饼,每个清晨太阳依旧温情地照射着,烧饼依旧在他的案板上跳跃,他依旧用沙哑而充满力量的嗓音喊着:“烧饼出炉喽!”
或许他的理想只有唯一的这么一个,不错,吃过他烧饼的人都能嗅得出来,那就是他的理想。
黄昏,我走过他的烧饼铺,有一种美丽的芬芳。
我想帮他,我经常去买他的烧饼,也便经常看到他脸上或兴奋或失落的神情。那一次,我故意多给了他五块钱,刚要走,被他叫住了:“看,你怎么多给了我五块钱?”再平常不过的话语,也是我意料之中的话语。他浸着风霜的脸上写满了认真的神情,他不愿意为了生活的利益轻易改变他崇高的理想,放弃做人的尊严,又怎会多收我这五块钱呢?我看见他额角的皱纹,从鬓旁的头发中冒出来,中间流淌着晶莹的汗珠,有一种美,不可言喻,无法比拟的美。是烧饼质朴的香气,也是他古朴、庄重、厚实的气息。
他依旧把案板上的烧饼面拍得老高。店中,依然是他忙碌的身影和被炉火烤得通红的面容。
但是,这美好的风景却成为我心中一道永恒的记忆,因为那个人身上所闪耀出的人性的光芒。
【点评】
升格后的作文融合了多种表达方式,面貌焕然一新。在开头运用景物描写,以诗意的语言营造了诗一般的意境,让读者迅速进入阅读角色。文中穿插了做烧饼时的场面描写,富有动感,仿佛穿透了历史的烟尘,一种沧桑感迎面扑来,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此外,文章对诗意化的意象进行形象化的描写,意象的灵动给人带来动感的享受。文中用形象的语言刻画了主人公的形象,由人物的声音和神态引出关于理想的猜测,衔接得非常自然,体现出作者的匠心独具。穿插他退还了多收“我”五元钱的故事,在不经意间去除了人物身上可能出现的市井之气,愈加凸显出人物内涵的丰厚和大气。
【升格启示】
1.穿插细节描写,使人物形象丰满。文中对他的描写生动形象,外貌、神态、语言、动作等描写使人物富有动感,恍若就在眼前一般。特别是对白发和皱纹的细节描写,显示出他生活的艰辛和对理想执着的追求,打动人心。另外,诗意的环境描写和灵动的物品描写的穿插也为文章增色不少。
篇6
从舞蹈的名字到节目的开场,“药”就像磁铁一样紧紧吸住了观众的心。该舞蹈是在《雷雨》总的艺术构思中凝练而成的,就蘩漪的人物性格,刚开始时,她侧对观众,伴随着悠扬的长笛旋律,动作轻缓而透着沉重,给人的印象是矜持、含蓄、神秘的,甚至是阴骘的;在围绕她喝药的虚幻情景里,更多的表现为压抑、痛苦而又具有韧性的特点;在舞蹈的中间部分,也表现出了她的顽强个性,显示出不屈服压迫她的阴暗势力,极力想逃脱出那个使人感觉郁闷的窒息的生活环境,舞蹈动作配合奔放的、大胆的、果断的情绪变化而展开,她面对舞台四面的跑动,显示着想冲出去的急切心理;而后来越发表现为固执的、任性的、甚至是乖戾的了;这一切既汇成了蘩漪典型性格的基本特征。曾讲过,蘩漪的整个生命交织着最残酷的爱和最不忍的恨,她有行为上的许多矛盾,没有一个矛盾不是极端的“极端”和“矛盾”是雷雨蒸热的氛围里的两种自然的基调,情节的调整多半以她们为转移。因此,以“药”为巧妙的冲突点,而整个舞蹈也始终贯穿着蘩漪最“雷雨的”性格。
*《胭脂扣》
小说《胭脂扣》是香港文坛素有“奇情才女”之称的作家李碧华所著。她尤擅长写带有血腥味的爱情,将古今争议女性进行故事新编,被文学评论界喻为“新女性主义视角”的代言人。《胭脂扣》描写的是香港红牌如花死后回到人间寻找旧爱,由此衍生一段爱与背叛的悲情故事,该小说被视为“女性主义”意识觉醒之代表作。
在移植小说主要情感线索的同时,编导张云峰考虑以“可舞性”因素在原作中的强弱界地,更多的是着眼于表现一个望眼欲穿的企盼心态,强调着一段悲剧性情缘的凄切情愫。动作设计上,不拘泥于传统的外部动作形态和技法,主张找准古典舞的动势和韵味,来揭示特殊人物的内心情感世界——一个女鬼关于爱的独白。
著名编舞家舒巧女士曾看过该剧目的排练,看罢,不禁使这位大师(1991年她在香港舞蹈团曾排演过同名舞剧)发出了这样的赞叹:“这个节目使我眼前一亮,张云峰在把握人物角色与编舞技巧上,非常明晰。”据我所知张云峰在编舞上从来不搞“千人一面”,每部作品都在找它的独一性,这次他根据演员刘岩的纤细身材及表演细腻的特点,试图挖掘女性深层内心感受的另一番诠释空间。但是,有的人看后认为这个节目是处在古典舞的边缘地带,在创作上是打了个球。我认为动作语汇的变化是丰富的,不能只认准一种状态下的流变,视角变了,人物变了,整体的编创感觉也应变,但万变不离其“宗”,那就是关于古典精神的承继。这好象又回到了我文章前面所谈的创作理念和认识观念的问题上了,这里不在赘述。记得前上海戏剧学院副院长朱端钧教授曾有两句诗“天际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作刀尺”,用在此处是再恰当不过了,希望能与舞蹈界同仁们共勉,一起放飞自己的艺术理想!
篇7
关键词:屠格涅夫;散文诗;小说;艺术
伊凡?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是19世纪第一个为俄国文学赢得世界声誉的现实主义艺术大师,他以小说创作闻名于世。屠格涅夫在20世纪初被介绍到中国,进入了中国学者的研究视野,我国对屠格涅夫文学的研究一直延续到至今,是我国学术研究的一个恒久性课题。屠格涅夫在他的文学创作生涯中,对一些与文学相关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同时其作品的构建也体现了一定的文学观念,他虽然以小说创作闻名于世,但他所写的关于爱情的散文诗能够充分的表达他对爱情的那种既深刻又独到的理解,是他对爱情观的诗意表达和哲学沉思。因此我们可以说屠格涅夫的文学实践体现了文学创作与诗学观念的融合与统一。文学的本质问题是支配作家的根本性的问题,它能够决定和影响作家对其它创作问题的态度和理解。屠格涅夫对文学本质的理解,充分体现在他的文学创作和散文诗中,蕴涵在其文学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中,需要我们努力地去挖掘和梳理。
一、艺术的永恒源泉来自生活。
屠格涅夫的诗学本质观是创作来自生活,他认为文学作品是对生活的摹写、反映和隐喻。屠格涅夫对文学本质的理解和考察来自现实生活,他认为作家的创作离不开自然,离不开生活,艺术创作的前提和基础是变动不定的社会生活。
屠格涅夫从客观生活上去阐明艺术的真正源泉,既是其哲学世界观逻辑发展的必然结果,也符合其文学创作的实际。屠格涅夫的青年时了很多浪漫主义抒情诗,他能够在诗中充分表达他对爱情的那种既深刻又独到的理解,他当时沉迷于浪漫主义,极为推崇库科尔尼克和别涅季克托夫的抒情诗。他的第一部作品诗剧《斯节诺》受拜伦作品的影响,带有浪漫主义色彩,题材取自意大利生活,从诗剧中的主人公斯节诺身上明显看到了拜伦笔下曼弗雷德的影子,这部剧中的模仿成分过高,因此受到了评论家的批评,但是我们可以从这部作品中看出屠格涅夫是在浪漫主义的影响下走上文学道路的。在四十年代中后期,屠格涅夫受普希金和莱蒙托夫诗歌积极抒写现实的影响,并在别林斯基的引导下,逐渐将创作的视点聚焦于现实生活和社会问题,创作了《帕拉莎》、《猎人笔记》、《罗亭》、《贵族之家》、《前夜》、《父与子》、《烟》、《处女地》及其他一些中短篇小说,这些作品都是屠格涅夫植根生活和关注现实的结晶,给他带来了巨大的文学声誉和社会影响。《猎人笔记》是俄国自然派的重要收获,作者在《猎人笔记》中怀着深厚的人道主义情感,描写了农奴制下农民的不幸,展示出了主人公们丰富的内心世界,塑造了各类地主形象,揭示了贵族地主的残酷和行将灭亡的必然性,具有鲜明的反农奴制倾向。于此同时,屠格涅夫创作的《食客》和《乡村一月》被称为“抒情心理剧”,为当时萧条的俄国剧坛注入了清新的空气。 屠格涅夫在作品中为读者提供了大量的生活实录,对生活的无限多样性给予了充分的表现和说明,鲜明地体现了艺术的永恒源泉来自生活的诗学观。
二、在文学创作中准确而有力地表现真实。
文学的本质问题也必须考虑文学与真实的关系问题,文学创作植根于现实生活,是对社会生活的摹写、再现和隐喻。1862年3月,屠格涅夫的长篇小说《父与子》在《俄国导报》刊载,从而引起文艺界长达10年的激烈争论。
《父与子》中所谓父辈是以巴威尔为代表的贵族自由主义者,子辈是以巴扎罗夫为代表的革命民主主义者。革命民主主义阵营认为《父与子》是对革命民主主义者的恶毒毁谤,文中巴扎罗夫是对杜勃罗留波夫的攻击,在文中的巴扎罗身上表现出了出身于平民,热爱科学,脚踏实地的俄国文学新人形象。而保守阵营则指责屠格涅夫向革命民主主义者献媚,说巴扎罗夫形象是对《现代人》同仁的颂扬。面对来自文艺界保守和革命两边阵营的责难,屠格涅夫于1869年发表了《关于(父与子)》的诗学论文,力图通过对《父与子》的创作过程的说明,为自己辩护,回应来自文艺界保守和革命两边的批评和攻击。屠格涅夫在论文中坚定地指出:“对一个文学家来说,准而有力地表现真实和实际生活是作家的最大的幸福,即使这真实同他个人的喜爱并不符合”。这就是屠格涅夫表现真实的诗学观。他认为文学创作不仅要从现实生活出发,而且要在描写时坚持真实性的原则,忠于现实,决不能以个人喜好为转移。
文学艺术是基于生活的反映,生活的内容千变万化,生活的现象纷繁复杂。一部成功的作品必须要透过生活的表象反映时代的本质精神,作家要博览群书,不断学习,深入理解生活中的一切,捕捉生活的各个层次,在作品中不装腔作势和弄虚作假,揭示生活的真谛。屠格涅夫是一位抒情大师,他眼中的大自然在他的笔下都充满了诗情画意,在他的作品中大自然的情调是随着人物的情绪而变化的,通过对大自然的描写有力地衬托人物的心情,表现人物的心理。
屠格涅夫1859年的《贵族之家》是对俄罗斯贵族阶级的一曲无尽的挽歌,作为一个贵族自由主义者,屠格涅夫清醒地意识到,包括自己在内的俄国贵族,作为一个曾经的革命阶级,它的历史作用已经消失,因此主人公拉夫列茨基的命运和爱情悲剧是不可避免的。文中作者并没有直接描写主人公们不平静的内心世界,而是通过外化的描写来表现主人公们激动不已的内心世界。那么,肩负历史前进重任的人又在哪里呢?更好的生活由谁来创造呢?屠格涅夫没有一味的徘徊和忧伤于肩负历史重任的人在哪里和更好的生活有谁创造的问题上,而是深入社会生活,关注现实中活的和不断成长起来的东西。屠格涅夫说过:“我从来不凭脑子去杜撰。每当我需要描写一个想象的人物时,我必须先找一个活人,以他的活动作为我的描写的线索。
三、艺术是把生活上升到理想。
1880年6月7日,屠格涅夫在《关于莫斯科普希金纪念像揭幕的讲话》中说:“任何艺术都是把生活上升到理想:站在普通的日常生活基础上的人,一般低于这个水平。这是需要攀登的顶峰。”在这里,屠格涅夫提出了“艺术是把生活上升到理想”的诗学观点。屠格涅夫在这里提出的诗学观点是对前人理论成果的继承和发扬,是立足于新的时代和实践,要求艺术表现理想化的现实,以表现时代的本质精神。
生活是一切艺术的永恒源泉,了解生活、熟悉生活、全面地把握生活是创作的必要前提。屠格涅夫认为真正成功的作品是将生活上升到理想的结果,因为作家观照现实生活并非是白板摄影,也不是如实照搬,而是集中反映,焦点透视,有选择有规律的表现。也就是说,作家在艺术中塑造的生活,既是现实生活的投影,又是现实生活的升华,是对时代生活的提炼和发掘。屠格涅夫这种诗学观念也较好地体现在他的创作实践之中,他的《猎人笔记》等在这一系列作品中,作家善于观察和研究生活现象,坚持把生活上升到理想的原则,真实、敏锐地感应现实的神经,将自己的作品提到了历史必然性的高度,揭示了19世纪俄国不同社会阶段的历史发展趋势,深刻地表现了19世纪不同阶段的时代生活和时代精神,很好地实践了他的把生活上升到理想的诗学观念。
四、结束语。
屠格涅夫是一位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作家,他擅长细腻的心理描写与抒情。小说结构严整,情节紧凑,人物形象生动,对旖旎的大自然的描写也充满诗情画意。格涅夫的生活乃是一切艺术的永恒源泉、准确而有力地表现真实、任何艺术都是把生活上升到理想等文学本质理论,是对普希金、果戈理的创作传统的继承和发扬,是对别林斯基创立的美学原则和诗学观念的坚守,并且以自己的创作实践和批评见解丰富了这一诗学观念。
参考文献:
[1] 梁桂平;《屠格涅夫散文诗浅论》{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篇8
细节描写是对事物的具体状态作描绘和摹写,是对事物的基本组成单位进行细腻刻画,如对人物的一举一动、事物发展的具体环节、环境中的细小物体进行细微描摹。
解读小说人物形象,涉及方方面面。从事语文教学多年,在小说教学方面,我越来越倾向于从细节入手,以细节为重心,带动环境描写、肖像描写和心理描写的鉴赏,以期尽可能让学生高效自如地出入小说。本文仅就鉴赏细节描写问题,谈谈中学语文教学中小说人物形象解读的捷径、方法和价值。
一.解读人物形象,先从细节入手
关于小说鉴赏问题,温立三先生曾意味深长地说过:“内行人,如沙滩拾贝,捡拾起来细细欣赏,认真玩味;外行人则熟视无睹,弃之如敝屣。”在小说阅读教学中,我们如果不重视不清楚细节的价值,也不清楚鉴赏细节的价值,就很可能走弯路,重复低效劳动。
从细节入手,是解读人物形象的捷径。
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叙述故事,描写环境,反映社会生活。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人物的活动环境是小说必须具备的三要素。具备三要素,并不能成就一部高质量的小说。巴尔扎克说:“当一切结局准备就绪,一切情节都已经过加工,再前进一步,唯有细节成就作品的价值。”
细节即细小环节,是小说中最生动、最鲜活、最传神的人物表现、情节发展和环境特征,是人物形象得以立体化的基本元素。离开了细节,人物形象就注定要走向苍白,走向干瘪;离开了细节,人物的心理注定要失去鲜活状态,人物性格注定要失去典型性,人物命运注定要失去令人信服的走向。从某种意义上说,细节决定一部小说的命运。
二.解读人物形象,方法多种多样
在小说阅读课上,教师要巧妙解读小说人物形象,必须深入了解作品情节,充分把握作品细节,深刻领会作品主题等。教师如果没有下深入研究文本的功夫,就很可能只会依他人教案之葫芦画自己课堂教学之瓢,就很可能唯教参马首是瞻,就不可能有合理的个性解读,也就不可能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细节。
这里仅就小说细节问题谈人物解读的方法。
其一,巧设疑问,以点带面。
以鲁迅先生的小说《药》为例。
“……黑的人便抢过灯笼,一把扯下纸罩,裹了馒头,塞与老栓;一手抓过洋钱,捏一捏,转身走了。”
作者写康大叔与华老栓交易的细节,短句迭出,一连用了具有强烈速度感的“抢”“扯”“塞”“抓”“捏”等动词。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这样两个问题:
(1)康大叔交付“人血馒头”的动作速度是不是该慢下来才好?
(2)“人血馒头”让谁的动作很慢?
问题一出,学生们马上来了兴趣。大部分学生都知道,越是慢下来,康大叔就越不是康大叔了。特定的身份,特定的目的,特定的场景,决定了特定的动作;特定的动作,决定了特定的性格。有学生立即发现,在对待“人血馒头”的态度上,康大叔和华大妈的对比非常鲜明;但包括康大叔和华大妈在内的许多人,就是没有一个人对夏瑜的鲜血表示过丝毫的敬重。于是,我们趁机引导,把学生从人物性格分析引向小说情节梳理和主题探究上去。如此,则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
其二,大胆假设,探讨主题。
这种方法适用于探讨小说主题的历史指向。一部深刻思想性寓于高度的艺术性的小说,其历史指向不仅在于追根溯源,更在于指向现实,指向未来。真正的经典必然是能够活在未来的。
经典小说《阿Q正传》中,有一段阿Q行刑前画押的细节描写:“要画圆圈了,那手捏着笔只是抖,于是那人将纸铺在地上,阿Q伏下去,使尽平生的力画圆圈。他生怕被人笑话,立志要画得圆,但这可恶的笔不但很沉重,并且不听话,刚刚一抖一抖的几乎合缝,却又向外一耸,成了瓜子模样了。”这个细节具体,形象,生动,人物形象跃然纸上。阿Q以其典型的精神胜利方式――自欺欺人,为自己的一生画上了一个颇不圆满的句号。当人们读到这一细节描写时,谁不觉得阿Q可笑可悲可怜?谁不会产生“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心理?谁不会进一步深思国民的劣根性?
但是,这种深思如果仅仅停留在阿Q的失败上,怕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在《阿Q正传》的阅读课上,大胆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不幸‘阿Q们’真正加入革命党,而且革命成功了,会怎样对待不会画圈的‘小D们’?”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先是兴奋异常,觉得有戏看,不一会儿就陷入沉思,觉得这个话题太沉重,太尖锐,因为这个问题不但直接指向小说的主题――批判国民的劣根性,而且仍然指向现在和未来。我们在设计问题的时候,着意用了“不幸”“阿Q们”“成功”“?“小D们”等字眼,就是要学生完成由特殊到一般、由昨天到今天再到明天的思考。
其三,适当延展,合理创造。
这种教学设计,适合于小说意味深长的结尾。高明的作家常常会在细节描写上适可而止,给读者留下一定的审美空间,满足读者再创造的欲望。如果教师肯动脑筋,恰当地设计一个有节制的假设,人物形象的解读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需要说明的是,假设一定要有节制,否则,这种设计往往成了画蛇添足,不但无助于形象解读,反而大大削减了作品审美意蕴。
我们在教莫泊桑的《项链》结尾时,设计了这样两个问题:(1)弗莱斯接夫人的话音刚落,马蒂尔德的眼神该有什么变化?(2)她的手该有怎样的动作?我们设计这两个问题,是经过了慎重的考虑的。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通向心灵的捷径;手是人与外部世界沟通的桥梁,手与外在世界的关系,具有象征意味。人的眼神和手上的动作,都是一种肢体语言。学生只有结合具体语境,并深入到马蒂尔德的内心世界,方能设计出合理的细节。“合理”这两个字就是问题中“该”字所要求的。如果问题设计没有节制,整个课堂就很可能走向漫无边际的猜想。
三.培养严谨学风,倡导阅读经典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说这句话,并不都是合适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每个人一生都在写一部有关自己的小说。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三省吾身”,正是检视自己生活细节上的得失,矫正自己品行修养上的偏差。是“环保工程”,是“绿色行动”。一个人,若想过上稍有艺术性的生活,若想过上有点品味的生活,严谨似乎就该是他的良好习惯之一。
不过,我们身处的时代,是一个快餐文化大行其道的时代,是一个一次性消费渐成习惯的时代。一部分年纪较大的人怀念墨香幽微的阅读时代,大部分年轻人趋同读图时代、快餐文化时代、流行阅读时代。这是一种典型的大众文化消费,其消费点主要集中在视觉的感官刺激上,阅读的时间似乎在增加,阅读的空间在扩大。令人担忧的是,他们沉潜涵咏其间的频率将越来越低,思想的深度将因此得不到保证,想象的广度也将因此得不到落实,良好思维的品质的形成期将大大延长,严谨的阅读习惯和生活习惯的养成期也将大大延长。
篇9
一、言淡情深的叙事艺术
众所周知,孙犁从妻子身上所获得的创作灵感,是其创作的“第二源泉”。作家早就把她的音容笑貌、举手投足、品性气质写进早期的小说里了,他也因此成为现当代文学史上写妇女形象的大家。妻子的形象及素材于他可以说是烂熟于心,面对其一生,可写内容简直是多如牛毛,但他仅仅抓住了几件小事,写其对妻子的不尽怀念。也许孙犁觉得,这些“散点”式的片段,是他怀念亡妻的最佳方式,也可以说是其散文言淡却情深的叙事艺术的最佳写照。
作者在四十年的夫妻生活中选择了哪些“不太使人感伤的断片”呢?一是“缘定”,从“天作之合”的婚姻说起,叙写自己与妻子的结合,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旧式婚姻。19岁那年,下雨天她父亲偶然遇见媒婆,就说成了两人的亲事。对此,妻子非常认同结婚喜联横批写的“天作之合”,尤其是她说:“真个不假,什么事都是天定的。假如不下雨,我就到不了你家里来!”初听起来妻子有宿命思想,其实恋爱与婚姻都有一个缘分或者说机缘的问题;就是因为下雨的“天作”,才有了今生今世做夫妻的缘分。妻子的这几句话,表白了她对婚姻的认可,也表白了对丈夫的满意。那孙犁满意这段旧式的“不自由”的婚姻吗?作为一个处在那个时期的知识分子,往往对包办的、旧式的婚姻深恶痛绝。他们往往勇敢冲破旧式牢笼,追求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伴侣,如鲁迅、郭沫若、徐志摩等。但事实上孙犁几十年来尊重与疼爱自己的结发妻子,尽管她是没文化不识字的农妇,他却做到糟糠之妻不下堂。那孙犁为什么没有走出去?最重要的就是妻子在他心目中有着牢不可破的位置。在这一部分,作者着重突出了结婚时妻子说的这几句话,对此一生都念念不忘,正是表明他对这几句话的肯定,表明自己对这段旧式婚姻的肯定,进而也是对结发妻的肯定;从而借此书写对亡妻的深深怀念。二是“初识”,着重写结婚前与妻子第一次见面的情景,由“我”远房姑姑的安排,特意在她娘家村里看大戏时“相相媳妇”。就在姑姑关照的时候,两个人见了面,虽然见面但没说话。对这次见面,在“我”事先是知道的,在她是蒙在鼓里的,事先一点不知。所以婚后她总是说姑姑“会出坏道儿”。对这次见面的描写,语言是自然的,情感流露是克制的,但细想一下,夫妻四十多年了,作者仍然将第一次的见面深植脑海并诉诸文字,可见情有多深,思有多重,哀有多长。三是“持家”,从四个方面写妻子嫁到夫家后怎样由娇惯柔弱的逐渐磨砺成一个贤妻良母的过程。极其纯朴的言语叙述妻子“从小只会做些针线活”到后来“从纺线到织布,都学会了”,从小时候“没有下场下地劳动过”到后来“到了集日,自己去卖线卖布。有时和大女儿轮换着背上二斗高粱,走三里路,到集上去粜卖”。由回家诉苦和背瓜遭遇作铺垫,形成妻子性格的转折点,凸显了她吃苦耐劳、善于学习的好品质。人物的形象与语言相得益彰,言朴素人质朴。四是“临别”,是文章最感人之处,但作者并没有写得哀婉凄清,而是用冲淡的言语分四个层次来一一叙来。先写老朋友建议写“大嫂”,老朋友罗列了生活上、创作上、时机上的种种理由,尤其指出作者年事已高,不写则会留下遗憾,这里借朋友的嘴再次肯定妻子对自己的帮助;次写悼文拖延至今的缘由:开始时觉得“相聚之日少,分离之日多;欢乐之日少,相对愁叹之时多耳”,战争年代两人的青春被“抛掷”,后又因家庭与“我”多遭变故,故而往事不堪回首,愧对亡者,无从说起也便无从写起;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与年老多病,出现了“异象”:过去青春两地求一梦而不得,“今老年孤处,四壁生寒,却几乎每晚梦见她”,故而产生了写作此文的激情。第三层次坦言对亡妻的愧疚。通过相对客观的语言来总结夫妻相处四十年“我有许多事情对不起她”与“她没有一件事情是对不起我的”来表达对妻子的歉疚之情。结尾部分只写了一件事,用很平淡的对话写出了对亡妻的哀思与伤痛、感激与愧疚、落寞与孤独,千衷百感一起推向了抒情的。
这种言淡情深的叙事方式采用的是草草逸逸的“意描”手笔,经过作者殚精竭虑的构思,在40年的夫妻生活中选择了“缘定”、“初识”、“持家”、“临别”四个“不太使人感伤的断片”,粗线条、粗轮廓地对妻子从少女到再到贤妻良母的生命历程进行了追忆,将妻子的艺术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于自然冲淡的言语中也遮不住那似海深情。
二、传神写照的细节之美
细节是文艺作品中细腻地描绘人物性格、事件发展和自然景物等的最小组成单位;人物性格等的具体表现,都是由许多细节描写组成的;细节用于刻画人物或点画肖像或描写动作或烘托心理,运用得当具有传神的艺术效果。孙犁的《亡人逸事》可以说将细节描写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尤其在人物描写中突出运用了细节描写中的白描手法。所谓白描就是不修饰形容、不铺陈细说,而是抓住人物最主要的特征,寥寥几笔就以形传神。
如这一段描写“姑姑的话还没有说完,我看见站在板凳中间的那个姑娘,用力盯了我一眼,从板凳上跳下来,走到照棚外面,钻进了一辆轿车”,写初见妻子时表现其少女的形象,只写“盯”、“跳”、“走”、“钻”几个动作,只在精神上突现其活泼可爱的青春风貌;至于眼睛鼻子、高矮胖瘦等等,一概略去不写了。无疑,年少的孙犁是被她深深感动了甚至可以说是感动了一生。在其妻子病故多年后仍忘不了的也是这初次见面的“第一印象”,可以想象作者写作此文时寄托了多少哀思和怀想。再如“她弯下腰,挎好筐系猛一立,因为北瓜太重,把她弄了个后仰,沾了满身土,北瓜也滚了满地。她站起来哭了。母亲倒笑了,自己把北瓜一个个拣起来,背到家里去了。”只着墨“她站起来哭了。母亲倒笑了”来写妻子在婆母的言传身教中慢慢适应农家的生活并学会担当责任。又如“我们那村庄,自古以来兴织布,她不会。后来孩子多了,穿衣困难,她就下决心学。从纺线到织布,都学会了。我从外面回来,看到她两个大拇指,都因为推机杼,顶得变了形,又粗、又短,指甲也短了。”没有过多的渲染,只关于“两个大拇指”的特写,仅抓住因长期“推机杼”而使其“变了形”,变得“又粗”、“又短”、“指甲也短了”等外形特征,就把妻子的备受劳累、任劳任怨写出来了。而其中“每逢孩子发烧,她总是整夜抱着,来回在炕上走”的细节,更是写足了妻子对孩子的爱。
另外,人物对话的白描也很精彩,往往一两句话就把人物的思想感情表现出来了。如文章结尾写妻子对丈夫一次恩爱表示的刻骨铭心:
我们结婚四十年,我有许多事情,对不起她,可以说她没有一件事情是对不起我的。在夫妻的情分上,我做得很差。
正因为如此,她对我们之间的恩爱,记忆很深。我在北平当小职员时,曾经买过两丈花布,直接寄至她家。临终之前,她还向我提起这一件小事,问道:
“你那时为什么把布寄到我娘家去啊?”
我说:
“为的是叫你做衣服方便呀!”
一句“你那时为什么把布寄到我娘家去啊?”,一句“为的是叫你做衣服方便呀!”,两句看似平常的问答,将夫妻恩爱写到极致。这里的“方便”就是如果寄至婆家,很可能她不能拿到或不一定能全部拿到,即使经过公婆之手再交给儿媳,“礼教观念很重”的妻子也不可能把花布全部用于自己。中国传统非常讲究得一还两,博施厚报,如《诗经・卫风・木瓜》有“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的句子。我们可以想见,因为那两丈花布,传统观念很强的妻子对丈夫不知付出了多少别人难以体会明了的爱与体贴。而当妻子听了丈夫的解释,知道丈夫的良苦用心之后,“她闭上眼睛,久病的脸上,展现了一丝幸福的笑容”,她觉得有丈夫这颗爱心,一生虽然含辛茹苦也是很幸福的,可以含笑而死。这样结尾的对话白描让读者看到了一个辛劳一生、温柔善良却又不乏坚强的中国妇女的美好形象;从作者来说,对妻子的记忆之深可见自己对她亏欠之多,而思念之极则往往愧悔无边。所以作者在结尾克制地写到:“我们结婚四十年,我有许多事情,对不起她,可以说她没有一件事情是对不起我的。在夫妻的情分上,我做得很差。”人虽已随风而逝,情却永远印在自己的心田。
作者悼念亡妻,从对真实的生活细节的回忆着笔,熔写人记事抒情于一炉,朴实的笔调中饱含对亡妻的深情。作者写似淡淡,读者读之凄凄,思念亡妻之情深深嵌入读者心灵的沃野,虽自然冲淡却情深至极,本篇不愧为具有悠久传统的“悼亡文学”中的佳作。
篇10
一、积累文本资源,为“源头”储蓄能量
鲁迅先生说:“文章该怎么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和方法了。”多读多看不仅能丰富写作材料,更能提高认识水平。“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学生不去多读,平时无积累,作文何以倾吐?
新课程教材为我们提供了许多优秀的典范文本,它是最大限度地适合不同地区学生学习的具有普适性的例子,是我们积累作文素材最好的来源,这些素材要有意识地积累。
例:“她微笑的时候,那黑得像黑樱桃的眼珠儿睁得圆圆的,闪出一种难以形容的愉快的光芒。”
――《童年的朋友》
“他用竹枝似的手指递给我,小袖管紧包在腕子上。”
――《一面》
“它只有一个大花瓣,像一件紫色的外套披在外面;里面又有两片小花瓣,像衣服的领子护着一个耳坠一样的小苞……共有7根小花蕊围绕一个大花蕊。小花蕊也有9根的,也有5根的……”
――《三颗枸杞豆》
这些细致入微的话语积累在胸,既可以直接引用,又可以无声地提醒我们:只有仔细观察,写实写细,才能写活人或物。
二、方法引领,化“无源”为“有源”
古人在论述文章写法时,曾说:“定体则无,大体须有。”又说:“学文之事,可授受者,规矩方圆;其不可授受者,心营意造。”这些关于写作的经验之谈,至今仍有其重要的指导意义。正如水随容器赋形而本身却并无定形一样,文有法却无定法。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细细体味起来,这句话本身就含有为达“不教”目的必须有一个“教”的前提的意思。教师的作用在于“引路”、“开门”,路通了,门开了,登堂入室是学生自己的事情。作文教学的关键问题实际上就是如何“引路”、怎样“开门”的问题。离开了知识的传授和学习,能力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基于课题研究,在作文课堂中,我也在不停地探索。
如何观察积累,如何抓特点写人,如何交代清六要素,如何写清顺序,如何处理详略,如何衔接照应,如何叙事记人,如何写景状物……这是前人总结的经验,掌握了这些基本知识,作文时就敢于动笔实践,就像学会了裁剪知识,给你一块布料就敢下剪刀一样。作文知识是抽象的,必须结合具体的文章去揣摩才能深入领会,并尝试将已领会到的知识付诸实践,才有取得实效的可能。
《最后一课》,文章按“上学路上―上课前―上课―下课”的思路叙述故事。为让故事更为完整,我们为文章续写了“放学路上”的故事,要求学习本文“前后照应”这一写作特点。学生这样写道:“天气陡然阴沉了,小弗郎士双腿像灌了铅般沉重。布告牌前,普鲁士兵在惬意地休息,小弗郎士恶狠狠地瞪了他们几眼。画眉鸟还在唱着歌,凄婉,如诉说着法兰西的悲惨遭遇。小弗郎士气愤地撕去布告牌上的告示,也使出全身的力气写下了‘法兰西万岁’两个大字,然后才慢慢往回家的路上走去……”在充分挖掘文本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文本资源,文章才得以水到渠成地吻合原文。
如《猜猜我是谁》作文教学中,我在充分运用文本中“高尔基的外祖母、少年鲁迅、哈尔威船长”等有关描写后,总结出方法技巧:“外貌描写,抓特征;动作描写,要细致;语言描写,需恰当。一句话则归结为:外貌抓特征,行动要细致,语言要恰当,具体事例一两件,人物如同站眼前。”在此基础上,学生展开写作。在《他是位活泼的同学》一文中,学生写道:“一身黑黑的皮肤,总让人以为他是来自非洲。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总流露出一种温暖的光芒,在墨碳似的脸蛋上显得很有神。”而在《他是位热心的同学》文中,学生写另一同学:“课间,他踱着大步在教室里走,每每总是听见他那熟悉的嗓门:‘来,赶快,有废纸的请给我,别乱丢啊,积少成多啊。’当然,在他欢快的广播声中,我们养成了节俭并爱干净的好习惯。一次课堂上,老师提到总务处有有益于我们学习的资料,下课铃声刚响,他就迈开大步冲了出去,板凳还没晃悠稳,眨眼工夫,他又跑了回来,尽管额上的汗珠悬挂着,可他依旧精神抖擞地在黑板上刷刷写着。”
另外,不同的文章,训练的侧重点也不一样,在阅读教学中要有偏重地进行训练。《紫藤萝瀑布》、《春》、《济南的冬天》、《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课文,都可以结合文本,训练学生用具体、生动的笔墨来绘景传情,但应有所侧重。例如,针对《春》一文修辞手法运用的多种多样,可侧重训练学生运用修辞手法的能力――让学生画出文中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品味这些句子在文中的妙用,然后通过视频观察一处景致,规定用三到四种修辞手法来描绘所见之景。针对宗璞在《紫藤萝瀑布》一文中充分调动身体的五官来感受紫藤萝旺盛的生命力的写法,可侧重训练学生通过五官感受来绘景。若学生能充分调动自己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来感知景物,并用细腻的文字记录下来,还怕写作不具体生动吗?
教授方法,且有文本资源作为写作的导航灯,学生写的文章能抓住特征,将人写活、写实,将物写得生动、具体,文章更充实、精彩。
三、整合资源,让文本与生活有机结合
教师要善于用活文本资源,带领学生从文本世界走向生活世界,让学生从文本获得的经验与真实生活世界沟通,“学得”和情感都激活鲜亮起来,使教材成为一个开放的系统。
新课程教材设计,一个单元一个主题,所选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及感悟、体验。学生在阅读作品的时候,会情不自禁地联想到自己相似的情感、熟悉的生活、自己所处的社会和所经历的时代,在和文本的对照中产生共鸣,使他们的灵魂都受到冲击。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在“作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研究中,我们注重把学生的目光引向自然生活、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指导学生做积累素材的有心人。
如学习《幼时记趣》,学生脑海里自然浮现:“捉皮虫钓田鸡,掐菜花捉蜜蜂,拿蒜叶钓虫,在小溪码头边划水想像成做大轮船……”一幕幕童年趣事,历历在目。
学习《背影》:“看行李、谈价钱、买橘子、拣座位……”一件件看似鸡毛蒜皮的小事,却蕴涵着深沉的父爱。“父亲在你温习时端来一杯热热的牛奶,失意时拍拍你的肩膀,成功时对你跷起大拇指,让你独自买生活用品……”爱,无处不在,作文时只要能将生活与文本结合,文章的素材就如源泉活水般喷溅。
有课文作“模子”,再加上有所侧重的片段练习,训练目标明确,短小精悍,易学易练,又不加重负担,因此很受学生的欢迎。大量的有所侧重的片段练习使学生受益匪浅,出现不少佳作。例如在习作《心的伤口》中,学生写道:“‘你怎么能考得那么差?!’母亲扯着嗓子,对我吼着,一片潮红突然从她的脖子向上蔓延,那原本红润的脸庞此时此刻变得有些狰狞,怒气使得她的五官几乎要皱在了一起!我仿佛还能看到她头上冒着一簇怒火!……她中气开始不足,语速明显减慢,最后的几个字竟显得有些颤抖,眼里的失望与落寞似乎要倾泻而出,像要把我淹没一般,然后她转身,‘啪’的一声摔上门,留我一人呆呆地伫立在原地。……我感到那些叛逆的因子在我的血管中跳动,一次次地要霸占我的心智,看到母亲这样,我的心像是被重锤砸碎一般,那争吵时的唾沫星子,像硫酸一般飞溅,把我的心戳得千疮百孔……”该文生动地再现了自己因考试不佳被母亲责骂的生活场面,语言流畅,描写细腻,通过小作者的细心观察,尤其是抓住了母亲富有个性化的语言、动作、神态,并运用恰当的修辞方法传神地写出了自己痛苦的心理,读来如临其境。
由此可见,结合阅读教学的写作训练,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阅读文本,而且有利于学生转变观念,认识到课文不过是一个例子,学课文不只是理解文意、技法,还要应用于实践,更能使学生热爱生活,观察生活,从生活中找到写作素材,从而达到阅读与写作、文本与生活紧密衔接的目的,使文本真正成为写作的源头活水。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