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课文范文
时间:2023-04-08 18:46: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匆匆课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在学生初读课文的时候,老师可以提问:“你发现这篇课文的标点符号有什么特点?”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发现文章中的问号特别多,共有十二个。在初读的基础上,教师可引导学生带着问号深入文本,体会作者的情感。
学生找到了第一个问句:“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教师可抓住这个句子,带领学生仔细读课文第一段,走进文本。学生在读文中,发现这是个设问句。何以见得呢?因为破折号后面有两句“是有人偷了他们吧?”“是他们自己逃走了吧?”,这是对前面问题的回答。“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大自然的荣枯,是时间飞逝的痕迹,因此作者追寻自己日子的行踪,可是“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自然界新陈代谢的迹象和自己无形的日子相对照,后面一连串疑问猜测中透出诗人怅然若失的情绪。
接下来的问句在哪里?又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呢?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去发现。学生找到了第三自然段的首句“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学生对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理解起来有点难度,教师这时可以很好地抓住引导学生学习的机会,让学生联系二三自然段反复读,看看这两段表达的意思是什么。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知道了,第二自然段讲时间来去无踪,八千多日子悄无声息地“溜去”了,非常地快;第三自然段具体写了时间是怎样的匆匆,吃饭、洗手、默想,是人们日常生活的细节,作者却看到时间的流过。从作者的文字中我们听到了时间轻俏、活泼的脚步声,也听到了诗人心灵的颤动。通过品析,学生自然就知道了第三自然段的问句在文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抓住问句的学习很好地帮助学生习得了写法。
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便能举一反三,发现第四自然段一共有六句话,六句话都是问句,他们自己也能提出问题:“为什么这段话用了这么多的问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呢?”结合学生的预习或者是上网搜集资料,了解作者写作《匆匆》的背景:朱自清的《匆匆》写于一九二二年三月二十八日,正值“五四”落潮期,现实不断给作者以失望。所以作者连用了六个问句,表达心中的徘徊和惆怅,时间在飞逝,自己却碌碌无为。文章在淡淡的哀愁中透出作者心灵不平的低诉,这也反映了“五四”落潮期知识青年的普遍情绪。六个相同意思问句的变化,使感情层层推进,在参差中又显出整齐的美。这时教师可以适时教给学生复沓手法的运用,让学生反复吟咏,去感受一唱三叹的效果。
课文的最后一段只有一个句子,也是疑问句。那么这个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呢?学生通过上文的学习,明白了这个问句还是表达作者感慨时间的流逝,但作者在彷徨中并不甘心沉沦,好像在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有所作为。而且全文最后的问句和文章的第一个问句首尾呼应,相得益彰。
篇2
课程建设与体系
抓好课程领导力建设 学校课程建设是以校长为领导的团队汇集教师智慧和思想,共同对课程进行构建的过程和结果。能否建设一个适合本校实际的课程体系,根本上取决于领导团队,特别是校长的课程专业知识背景和课程领导力。本校秉承“艰苦奋斗,团结和谐,勇创佳绩”的红光精神,凝聚集体智慧,建立以校长、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教导主任、骨干教师为中坚力量的学校课程的领导者。在充分了解师生实际的基础上,开发适合本校、适合学生、适合教师的课程。一是加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化能力提升,要求全员根据本校、本班的实际情况,完成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第二次开发;二是在完成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教学目标的前提下,适时整合教学内容,增加校本、班本内容,以适合本校本班学生学习,提升校本n程开发能力。
建好学校课程体系 学校课程体系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实施及评价,以及进行整体设计和安排的一个动态过程。同时,学校课程体系必须是在学校核心理念指导下进行构建,要充分体现并实现学校的教育理念。因此,我们把学校课程界定为“学校为‘让每一个学生主动和谐地发展’创造条件”。这样,就把学科课程、综合课程、活动课程、隐性课程都包括进来,同时突出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理念。第一层面是构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化;第二层面是构建校本课程。在校本课程的建构上,根据学校实际,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政策,扎实贯彻落实国家课程计划的同时,追求校本特色,从“公共素质课程和个性特色课程”两大板块着手,丰富课程体系。公共素质课程主要指学校自主开发的“小学生综合性学习”“红光小学学生行为习惯养成读本”“红光小学礼文化建设课程”“辅助课程讲义资料”等;个性特色课程包括“寄宿生活教育”“合唱、竖笛、管乐、形体培训材料”“田径、篮球、乒乓球、踢跳培训材料”“儿童画、线描、素描、国画培训材料”“扑翼飞机、科技小制作等培训材料”。
强化特色课程建设 建好学校课程体系后,往往会出现一个现实问题:由于学校有太多的历史继承,课程体系可能过于庞大,课程的方向有时反而被淹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使学校的课程方向更加明确,我们牢牢把握学校的核心理念和课程理念的精髓,立足学生实际情况,开发校本特色课程。如在学校德育工作,本校以“礼”的教育为重点,分学校、家庭、社会三个层面,采取“三贴近”的原则,提炼“礼”的教育内容,创编出礼仪“三学会”儿歌、三字经等。如家庭礼仪“三学会”儿歌中的“会待客”:“待客人,要热情。客人到,问声好。客人问,主动答。吃和用,礼相让。客人走,礼相送。”然后从“知礼-学礼-有礼”循序渐进,有效训练,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我们惊喜地发现学生活动更有序,语言更甜美,待人更谦和。
课堂教学模式创新
与课程相比,课堂教学是更加具体的行动,离学生的距离更近。因此,学校课堂教学必须体现教育理念和学校的核心理念,让它们渗透到课堂的每个角落、每个环节。我们将继续抓好“自能学习”这个“牛鼻子”,打造卓越课堂,从而让“自能学习”课堂更系统化,更具有操作性,让教师通过一堂堂具体的课来渗透学校文化,体现学校核心理念。
篇3
作文天然是与生活联系在一起的,有了生活,作文便马上生动活泼起来。可见,唯有从生活中方能开掘作文素材。
1.引导学生在完成生活作业中捕捉作文素材
作文素材随处可见,只是学生视而不见,不善于捕捉。于是,我常常给学生布置一些难度适中的“生活作业”,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帮助他们开掘作文素材。
2.指导学生从各种有益活动中发现作文素材
生活如果像一坛死水,学生怎能有写作激情?为了丰富学生的生活,创造作文素材,我常常指导学生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比如:有培养学生感受能力的“画鼻子”比赛;有锻炼小巧手的“挟球”比赛;还有拔河、砸沙包、跳绳、捉迷藏等。由于学生对这类活动非常感兴趣,且亲自参加了,因而,他们既有东西可写,又感受颇深。
3.鼓励学生在实践中积累作文素材
作为语文老师,配合作文教学,我常常鼓励并引导学生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饱览祖国的大好河山,陶冶情操,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开阔眼界。让他们在旅游、参观、访问等实践活动中亲身体验并积累作文素材,为写作开辟广阔的道路。
二、从课文中寻找写作技巧
有了生活,学生们作文材料的源泉得以涌流,写起来便“言之有物”了。然而,有了材料不等于就有了文章,还必须通过巧妙的构思,精心的裁剪,才能写出好文章。那么怎样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从而使文章写得“言之有序”,且“言之有理”呢?
这一难关,仅限于每周两节的作文课是很难突破的。那么,何不从语文课本中寻找呢?
我们知道,选入语文课本中的那些文章,都是凝聚着作家的灵感、激情和思想感情的文字,不但语言优美,写作技巧也很不一般。那么,我是怎样充分利用材料,以帮助学生掌握写作技巧的呢?
1.开头要简单明了
“万事开头难”。要写好文章的开头,对小学生来说其实并不容易。翻开其习作,要么是开头过于“惜墨”,简单而不明了;要么是哩嗦,不知所云。
比如:一学生写的《踢足球》的开头几乎占了一整篇,他确实介绍清楚了时间、地点、人物及事件,但他却把怎样找人,赛前做了哪些准备,写得像流水账一样细。等人找齐了,便以“我们的足球赛开始了”结束全文,而对踢足球的过程怎样,谁表现的突出,结果如何则只字未提。对此,我结合自读短文《参观
刘家峡水电站》一文的开头指导学生。请看“去年暑假,我去甘肃省永靖县看爸爸,到那儿的第二天,爸爸就带我去参观刘家峡水电站”。短短几句话,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介绍得一清二楚,干净利落,不拖泥带水。后经过修改,学生的习作水平提高了不少。
2.结尾应水到渠成
小学生的作文往往以“什么结束了”、“怎么怎么我真高兴”、“这就是什么什么”结尾,干巴巴的没有味道,纯粹是为结尾而结尾。
对此,我先指出其结尾不尽人意的地方,再结合《参加刘家峡电站》的结尾“我们走出电机房,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刘家峡水电站。”和《颐和园》的结尾:“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机会细细游赏”等,启发学生:大家想一想,这样的结尾既写出了作者的依恋之情,又激发读者展开丰富的想象,促使读者巴不得也去参观游览一番,耐人寻味吗?
针对学生的习作,我常常在课堂教学中结合课文给以具体指导,在学生后来写的《游风穴寺》等作文中,结尾就写得非常含蓄、自然。
3.构思需巧妙新颖
构思,就是“怎么写“的问题。
怎样把观察所得按一定顺序、一定要求明白、具体、连贯地写下来?这一问题,我是在学生说的过程中,通过指导学生说、评、改来落实的。
那么怎样布局谋篇?怎样过渡呢?
初学者的作文,即使做到了叙事完整、明白,但也往往平铺直述,似流水账。教学中,我结合学生习作这样进行指导。仍以《参观刘家峡水电站》为例:先让学生看每段的开头,然后要学生注意这些词语:“坐在车上,远远看去……”、“登上大坝,站在坝顶,展现眼前的是……”、“正望着……出神,爸爸说:‘快看’……”、“下了大坝,钻进……”。作者以参观点的变换为顺序,或远望、或近看、或听到声音……,过渡非常自然。这么一讲,在以后的习作中学生很少再用“接下来”等作为过渡语了。
4.能力该逐步培养
语文课恰当、自然、有效地结合作文教学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非常有益的。比如:在教《香港夜色》时,我引导学生找出本文的观察点,从而让学生知道如何选择观察点;在教《钓鱼的启示》时,教学生学到一些积累材料的方法,从而引导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而《倔强的小》一文,对人物的描写则非常好:既有心理和动作的描写,又有人物神态和语言的描写,这样使人物的形象丰富而具体,讲到这儿,我就适时地引导学生依照上面的方法来描写一个他熟悉的人……。
总之,作文教学离不开生活观察和技巧训练。语文课要有切切实实的能力训练,学生对语文工具掌握不够,运用不好的地方,教师要给以具体指导,以提高学生驾驭语言的能力和水平。素材加技巧,这些都有了,还愁学生写不出好作文吗?
篇4
一、 关注情感因素,让学生敢说
语文教学中关注学生情感非常重要。在课堂上我们经常问的是:“这个问题谁会回答?”久而久之,学生已经习惯了会的举手回答,不会的老师也不提问这样的课堂方式,所以课堂上出现的都是正确的、精彩的回答,而我们根本就不知道那些不举手发言的学生为什么就不回答问题。他们怕出错,他们怕看到老师眼神中的不耐烦,更怕被老师无情阻断。记得一位名家曾经这样说过,“好课像登山”,他说,怎么上山?可由自己走着上,可由别人抬着上,也可以坐着缆车上。坐着缆车上也能到达山顶,但看不到沿途的风光,享受不到登山的快乐。别人抬着上山无需自己用力,可肢体没有得到锻炼,身心没有得到发展。自己走着上,边走边看,既动脑又动脚,享受登山的快乐。让学生自己思考,自己表达,就如同让他们自己走着上山。为了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作为老师,应该变换方式问一下:“同学们,你可以提出自己有疑惑的问题吗?”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情感,经常用询问的语气问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果和听课感觉,还应告诉学生,听别人发言是借鉴,能够有自己的思想并且大胆表达出来才能够享受学习的快乐。只有积极关注学生的情感因素,学生才能迈出敢说的一步。
二、 激发回答欲望,让学生想说
在教授《宝玉挨打》一文时,我们有位教师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按中国社会传统,父母教训孩子甚至打几下是无可厚非的,但是贾政作为父亲为何要下毒手置儿子于死地?阅读全文,分析贾政的性格特点,找出他这么做的原因。”我听了不知该如何回答,因为贾政毒打宝玉,主要是其封建家长与封建社会叛逆者的儿子之间的冲突导致的,而非人物性格导致的。这个问题看似经过精心设计,实际上却找错了突破口,很难激发学生的回答欲望。果然,学生无人举手,被叫起来之后,勉强给出“爱面子、冲动、暴躁”的答案。我在上《氓》一文时,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我们从《氓》诗中可以看出哪些民风民俗?”学生有的说可以看出春秋时期男女恋爱自由,可自由公开迎来送往,甚至自订婚约;有的说婚嫁时流行女方陪嫁带嫁妆;有的说可以看出家庭有所分工,妇女主家务劳动;有的说弃妇现象出现,男女不平等,表明此时正值社会转型期。
三、 培养问题意识,让学生争说
我在讲《季氏将伐颛臾》时,让学生先阅读教材内容,然后就文言文基础知识和课文内容在合作小组内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然后在小组内共同讨论解决,组内无法解决的,再在课堂上提出来,由其他组来帮助解决,学生解决不了的,最后才由老师来点拨。或者学生提出自己最有心得的问题,请班上某位同学来解答。学生和老师还要对所提问题和回答做出恰当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结果课堂氛围比我想象中的还要热烈,虽然学生提问的技巧和语言表达有诸多不足,但他们还是提出了一些质量很不错的问题,比如:“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是为了说明什么问题?”“孟子是以什么方式回答梁惠王的问题的?”“为什么五十者可以衣帛,七十者可以食肉?有什么特别的含义吗?”“孟子理想中的国家是怎样的?”“怎样才能实现真正的王道?”这些问题既涉及到了内容,也涉及到了文章的技巧。尤其是关于“五十者衣帛”“七十者食肉”为什么一定要是“五十岁”“七十岁”激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课堂上议论纷纷,提问者也获得了莫大的成功感。
篇5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人的一生就好比匆匆驶过的火车,虽然十分短暂,但在途中停留的站点却绚烂无比,那些美好的瞬间也永远存在我们记忆的长河中。
从我们降生到这个美丽的世间,便有了非凡的使命,从那一刻开始,我们为自己美好的将来埋下了有勃勃生机的种子。从那一刻开始,我们的父母是我们为掌上明珠,而我们也在懵懂的内心里坚定了孝的理念。
随着年龄的不断上升,我们的学习压力日渐增强,每天被成堆的作业压的喘不过气来,从那一刻开始我们认识了理想,知道了努力,懂得了如何理性地解决生活中各种各样的问题,从那一刻开始开始,我们有了真正的追求。
篇6
关键词:选准时机;思考性;面向全体
当前在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学的有效性问题已经得到广泛的关注,但作为音乐聆听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和途径,课堂提问仍然得不到大家的重视,在关于聆听有效性的研究中,所涉及的研究课题和成果非常少。
一、对“有效”的认识
在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所谓“有效”聆听是指:聆听就是细心听,用心听。学生具有认真倾听的习惯和能力,“有效”聆听主要指通过一段时间的聆听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聆听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其一,有效果。聆听活动结果要与预期的教学总目标一致。其二,有效率。有效聆听教学也可表述成是教学所得与教学所耗的比值。其三,有效益。即聆听教学目标与特定社会和个人的教育需求是否吻合及吻合程度。
据对本校五、六年级216名学生调查结果统计,音乐欣赏课堂问题教学的现状可总结为以下几点:71.4%学生非常喜欢教材中的音乐欣赏内容,60%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感到兴趣一般,51%学生比较喜欢回答教师的问题,50%对老师提出的问题抱着无所谓的态度,60.7%学生认为老师偶尔会提问自己,61.3%学生认为教师提问的次数比较适中,53.3%学生认为教师的问题经过思考能够回答,31.7%学生认为教师对于问题的表述不太清楚,30%学生认为教师的课堂提问是面向全体,机会均等,52.7%学生认为教师的提问是难易适度的。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现行音乐欣赏教材的内容很好,对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教师提问的问题质量比较好,难易适度,问题的数量也是比较合适的;但是教师提问的艺术还有待于提高,具体表现为语言的表述能力比较欠缺,提问的形式比较单调、沉闷,缺乏吸引力,还有提问的范围比较窄小,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有待激发。由此可见在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的提问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但教师提问的方式有待改进,提问的艺术有待提高,才能有效地促进音乐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笔者认为:教师的问题对于养成学生良好的聆听习惯,深入理解作品应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在欣赏教学中,创造形体语言去表现对音乐的感受,表现音乐的意境,这是教学中的难点。为此教师在学生认真聆听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提问时机,帮助学生提高聆听的能力和效率。教师的问题应抓住了学生学习的重点和疑难点,兴奋点和学习必需处提问,避免让学生长时间地处在思考中,产生厌倦。教师要先给予学生足够感受音乐和体验的时间,然后组织一些问中有练、练中有问的活动,让提问与聆听两者互相有机融合。
二、“有效”课堂提问的对策与成效
当前部分音乐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存在偏差。主要表现为用“提问”来代替教师的讲解,借学生之口说出教师想要说的答案,同时一些教师对问题的设计不够重视,在欣赏课堂上的提问具有比较大的随意性,想问就问;因而教学过程中呈现问题表述含糊,指向性不明, 更谈不上提问的适时性、目的性和艺术性了。还有音乐欣赏课堂上的提问仍然存在不平等现象。
三、提出问题要选准时机,促进学生有效聆听
提问该作铺垫时就铺垫,该作归纳时归纳,要把握最佳时刻提问,使之深化认识;要问在聆听的当问处。教师可根据变化的情况,调整发问的时间和形式、内容;提问要注意火候和趁热打铁,让欣赏教学的提问更丰富多彩、作用明显。另外,教师在课堂中适时提出高质量问题的同时,对于学生答问的反馈一定要按时,要通过具体的音乐语言及时评价学生的答问,可就地取材音乐作品中的一句优美旋律或者一段欢快的节奏等,通过画、奏、动、演等多样化手段,如通过教师的弹唱进行表扬,用音乐来肯定学生的答问。而教师的评价语言也要朗朗上口,有助于增加学生的新鲜感和好奇心,可将一些印象深刻的音乐词汇融入优美的伴奏旋律中,对学生的答问及时鼓励,这更能让孩子感受到音乐老师对他的重视,因而倍感自豪,欣赏学习更加努力。
学生在教师问题的引导下主动去感受音乐的节奏、力度、形象,学生在聆听的同时,带着问题积极地思考,从逐渐深入的感知中增强学习的乐趣,激发起了强烈的音乐表现欲、创造欲。欣赏教学中的提问应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前提下,贴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让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起来,促进学生深入地理解音乐作品。
总体来看,多数音乐教师问题的设计能按照课的逻辑顺序,考虑学生的认知程序,由表及里,循序而问,把学生思维一步一个台阶地引向认知的新高度,最终才能达到“跳起来摘到桃子”瓜熟蒂落的理想境界,也为下一个教学环节作了铺垫。每次聆听,能以人为本,伴有合适的提问,让学生的聆听能有的放矢。
总之,当前在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仍有少数五音不全,唱歌老走调,怎么也教不会的学生存在,对于他们,如何提高提问的有效性,发挥提问在小学欣赏教学中的作用,仍有三个问题值得继续深入研究和探讨:第一,教师应该如何把握有效的提问时机?第二,教师的提问怎么样做到具有思考性?第三,教师的提问如何有效面对每个学生?此外,在欣赏教学中怎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由他们来担当提问者和评价者,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这些问题也应该引起音乐教师的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蔡朝霞 “浅谈音乐欣赏教学中的情感体验” 《教育教学研究》 2007年6月号上旬刊
篇7
【关键词】阅读课堂 教学准备 教学组织
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使学生从阅读中吸收知识,掌握读书的方法,养成读书的习惯,还可以开发智力,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但由于种种原因,现在的阅读教学还没形成一个合理而有效的系统。面对纷繁复杂的阅读教学,不仅学生无处着手,就连教师有时也难找准突破口。作为一名教学一线的语文老师对此有着很深的感受,接下来我将就这一问题来说说我的认识。
什么是课堂?皮连生教授认为:“课堂是现代教学实施的形式和场所”,“课堂由三大因素构成:老师、学生、课堂情境”。课堂是学校中最为平常,最为普通,最为细小的细胞,是学校教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现代教学的组织单元。上好一节课,应从分析、研究课堂教学设计、课堂教学环节、课堂教学策略等要素入手,因此我将阅读教学课堂分为课前准备、课堂教学的实施以及阅读教学课堂评价三个因素。
首先是课前准备。
这里所说的“课前准备”并不完全指上课前的准备。图式理论(指围绕某一个主题组织起来的知识的表征和贮存方式为基础的理论。)告诉我们,读者的知识背景是阅读的重要因素。新知识的感悟和吸收,是建立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的,这就意味着阅读感悟取决于读者背景知识积淀的丰厚程度。中学阅读的范围非常广泛,古今中外,经史子哲,社会百科,自然万物等等,几乎无所不包,无不涉及。当我们在讲解此类阅读之前,必须有与之相关的知识积累,而不是临时去查找资料。教学生如何阅读,自己必须大量地去阅读,即所谓“与人一瓢,自己须有一缸”。只有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才会从容不迫,以广博的知识去吸引学生走进阅读。以上所说的教师广泛阅读是广义上的“课前准备”,而明确教学目标则是狭义上的“课前准备”。语文教师都知道,阅读教学的范围太广,内容太多。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不可能将所有的题型,题目都涉及到,这是不现实,也是不可能的,当然我们也不能依靠“题海战术”,这不仅浪费时间,而且效率低下。所以明确教学目标,即本节课教学任务就显得非常重要了。那么一个准确的教学目标是如何制定的呢?首先要依据《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和《语文课程目标》,其次是由教学主体――学生所决定的。在《现代教学设计》一书中,皮连生教授指出教学目标是指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由课时或由若干课时构成的教学课题的目标,它是预期的学生学习结果。很显然,学生的知识需求才是制定教学目标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曾在班级做过一项调查,对于“阅读”,学生觉得最难的是什么,希望老师能提供哪些帮助。在以后的教学中,我有意识把学生的需求写进我的教学目标,这样既做到了有的放矢,也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事半功倍,何乐不为?
其次是阅读课堂的组织。
一般人认为:教学,一只粉笔,一块黑板,三尺讲台而已。教师台上讲,学生台下听,并由此而衍生出了“填鸭式”、“满堂灌”,以及后来的“满堂练”、“满堂问”等教学方式方法,但这些都背离了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师者,授业传道解惑也。”教学的目的是“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更不是教师个人表演的舞台。显然,这种以教师“讲”为中心的教学,使学生处于被动状态,是不利于学生的潜能开发和身心发展的。叶圣陶先生说的好,教学“最要紧的是看学生,而不是看老师讲”。“教学大纲”也指出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要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启发式和讨论式,鼓励运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阅读教学课堂更需要自由,合作的氛围。学生渴望“自由”,希望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当然有时候可能会偏离教学目标,那就需要适当的引导,而不是粗暴打断。鼓励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沟通,合作探究。在实际操作中“言之成理”要比“标准答案”更适合学生的思维发展。对于“阅读”,学生不缺乏“头脑”,而是缺乏打开“头脑”的钥匙,如果我们总是瞻前顾后,患得患失,那么学生有可能永远也找不到这把钥匙。当然,放开并不意味着放任自流,否则教师的存在就显得毫无意义了。教师要努力完善自己,因为我们面对的将是自主并且极富挑战性的课堂,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精通学科知识,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其次,教师要通过语言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更快,更自然地融入这一情境中,而更为重要的作用在于对学生的表现作精彩而恰当的评价。
阅读教学课堂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它会随着老师,学生,教学环境的变化而改变,但万变不离其宗,只要我们坚持正确的教育方针,把“要求”落到实处,总能找到一条通往罗马的大路。以上浅薄的认识权当抛砖引玉,恳请同仁不吝赐教,以便让这课堂越来越亮,越来越宽!
【参考文献】
[1] 皮连生.《现代教学设计》,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第一版.
篇8
他告诉我,自己在上海某高校学经济学,除了专业学习外,他将大部分时间放在了人文阅读上。高中时老师推荐的一些书,当时没有时间读,现在陆续补上,获益良多。我问他是哪些书,他说除了文学名著,还涉猎了如汉娜・阿伦特《黑暗时代的人们》《极权主义的起源》、萨义德《知识分子论》一类书,对独立知识分子、极权主义等关涉现实的重大主题,有了一定了解;读书的过程则如同树的生长:沿着一位作者、一本书、一个主题深入阅读,延伸阅读,就如同枝叶围着着主干不断生长,在阅读中,生命的根基深入土壤,枝叶则朝着自由的天空舒展。和周围的同学相比,他有一个相对自足的精神世界,对未来也有明确的规划,因此少了许多盲目和浮躁。
他还说起同在上海的几位同学经常联系,交流阅读心得;到对方宿舍去,第一件事就是看看书架上又多了哪些新书。有一位高中时代热爱诗歌的同学,现在学的是计算机专业,生活的两大内容即编程和写诗。他在数学语言和诗歌语言间徘徊,乐而忘返,还为自己找到了理论依据: 据说诗歌和数学同为人类最古老的发明,牧羊人计算绵羊的只数产生了数学,祈求丰收的祷告衍变为诗歌。自己在这两大发明中获得的宁静和喜悦,虽千金而不易。
听了这些,我很为他们高兴。许多理科的学生在高中毕业后就停止了人文阅读,除了专业书、英语书之外,基本不读书。他们的精神成长就此停滞,甚至日渐倒退――高中时获得的有限的人文滋养很快干枯,精神园地一片荒芜。即使是文科的学生,或囿于本专业,视野狭窄,或受社会风气熏染,急功近利,能沉潜读书者,少之又少!相关调查显示,我国的国民图书阅读率最近10年呈持续走低态势,整个社会的读书风气日趋快餐化、娱乐化、恶俗化、商业化。一个不读书的民族,将有什么样的未来?
语文教育如仅仅着眼于考试,将造成何等严重的后果,这本是常识,也是教育界人士的共识。但知易行难,工作在教育一线的教师们,都知道分数和升学率是如何让常识不“常”,共识不“共”的。
我敬重的前辈王栋生老师对于语文教育的目标曾有精要的概括:“让学生喜欢语文课,让学生喜欢语文学科,让学生有终生学习语文的意识。”如果多年的语文教育仅仅为升学服务,高考将成为语文学习的终点。如果让语文教育回归它的本质,高考将是一个新的起点――高考之后,学生将进入更自由、更广阔的阅读天地与生命空间。
作为一线的语文教师,难道只能停留于感慨与批评,实际上却不作任何努力?难道只能在应试的大潮中随波逐流,甚至推波助澜,分一杯羹?
篇9
立足教学实践,我体会到“问题式探究”教学可以带给学生在科学世界里自主学习的快乐。通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以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来引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多渠道、多手段、全方位地调动学生自主参与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究过程。
一、 问题情境——让学生轻松步入探究课堂
1.生活中的疑问,使学生想探究
对生活中的现象产生疑问是激发学生科学探索欲望的原始动力。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学生有这样那样的疑问:“小猫为什么白天总是睡觉?” “夏天为什么冰棍会冒出‘热气’?”……这些“为什么”虽然幼稚,但却是学生求知的不竭动力。在教学中通过对各种生活现象的演示,引发学生重发“旧问”,以激发他们强烈的探究热情。如在教学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沸腾》一课时,导入部分我是这样设计的:
师:“同学们,生活中你们亲自烧过开水吗?”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生活中壶里的水烧开时的情景”。(课件展示)“你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要问?”
生1:“水是怎样被烧开的?”
生2:“水在多少温度时被烧开?”
生3:“水烧开后继续加热温度还会上升吗?”……
师:“看来同学们感兴趣的问题可真不少!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今天的课堂,一起来探究这些问题背后的秘密。”……
其实“烧开水”的经验学生并不陌生,虽然不一定都烧过开水,但人人都喝开水,至于 “水在多少温度时被烧开?”“水烧开了之后继续加热温度会怎样?”等问题,许多学生都没有认真思考过。这样,“烧开水”这件生活小事,就好比一粒小小的石子,在水中激起了层层涟漪,荡起了朵朵浪花,将学生的思维探究激情荡漾开来,踊跃地投入到探究学习活动之中。
2.情境中的疑问,让学生要探究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是激发学生探索欲望的原始动力。有了问题,才会想办法去解决问题,因此,只有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发现感兴趣的问题,才有可能真正激发学生的探究动机。
例如,我在执教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蚯蚓找家》一课时,提前一周就布置同学们抓蚯蚓。为了能在上课时带来活的蚯蚓,学生们在挖到蚯蚓之后,自然而然地把它们养起来。结果上课时同学们带来的蚯蚓,有的已经死了,有的奄奄一息了,而有的却健康地活着。
生1:“老师,我的蚯蚓为什么死了?××同学的蚯蚓怎么还活得好好的?”
生2:“老师,快救救我的蚯蚓吧!”
……
师:“让我们一起来关注同学们为蚯蚓准备的家,看看能不能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
就这样我从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入手,不仅自然而然地导入了“蚯蚓喜欢什么样的家?”这一教学环节。而且,学生的兴趣浓厚,课堂气氛活跃,参与的积极性也空前高涨。这样的课堂教学不仅满足了学生的心理要求,而且顺水推舟地达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目的,自然流畅,使学生感到这样的探究活动是自己力所能及的,是自己所乐意去尝试的。
二、 问题引领——让学生主动出击探究时空
亚里斯多德有句名言:“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常有疑点,常有问题,才能常有思考,常有创新。”学生生性好强,求知欲强,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会不断遇到这样或那样的疑问。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选择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引领学生深入探究。
1.“迥异”的现象,让探究活动步步深入
智慧在碰撞中生成。当学生产生“愤悱”的心理状态时,往往希望能从别人的发言和交流中得到启发,这种心态教师完全可以从学生的课堂回答与情绪反馈中察觉到。这时,教师如果精心选择有价值的问题,恰如其分地组织讨论,常常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在教授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温度计的秘密》一课时,我在学生了解了温度计的秘密之后,鼓励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液体(酱油、醋、可乐、橙汁等),利用教师准备好的材料(锥形瓶、细玻璃管、橡胶塞)做一个温度计。当同学们把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制成的温度计浸入热水测量温度时,意外发生了——玻璃管里的液柱不上升反而下降了,过了一会儿,降下去的液柱才缓缓上升。这令学生感到非常不解,问题层出不穷:
“老师,温度计的设计原理不是热胀冷缩吗?怎么我们的温度计测量热水时却出现先下降后上升的现象?”
“什么原因使我们的温度计测热水温度时,先下降后上升?是不是我们自制的温度计不合格?”
……
一连串的问题,使学生的求知欲一下子被激发起来了,而我没有告诉他们答案,只是提示他们:“请仔细观察我们自制温度计的构造。”
然后,特意安排时间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分析刚才实验中出现的意外情况。经过激烈的小组讨论,学生终于明白了:原来,当装有酱油等液体的锥形瓶浸入热水时,外面的玻璃首先受热膨胀而增加了锥形瓶的容积,所以液柱下降;过一会儿,等瓶内的水受热膨胀,液柱才又上升……这一教学细节的发现,使学生对物体热胀冷缩的认识更加深刻了,不但没影响教学效果,反而让学生的探究活动向更深一层发展,最终获得意外的收获。
2.“失败”的实验,让探究向纵深发展
科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的千变万化和鲜明现象是学生对科学产生兴趣的主要源泉,它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激发其探究的欲望。
例如,在教授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认识光》一课时,当进行到“小孔成像”这一教学环节时,我首先将实验器材分发给同学们,然后放手让学生自主实验,验证光是沿什么路线传播的?结果有的小组实验成功了,而有的小组实验却失败了。
“我们的材料和大家的一样,为什么我们的实验失败了?” “与孔的大小有关吗?”“还是与孔的位置有关?”……
面对学生的疑惑,我笑而不答。而是将这些问题又抛给了他们:“请你自己设计实验来验证:实验的成败到底与什么有关?”
……
结果,通过自主探究实验和小组的激烈谈论,学生发现了影响实验成败的关键问题所在——小孔的位置不在一条直线上。就这样,在解决小组实验失败问题的同时,也从反面验证了本节课的重点——光在空气中是沿着直线传播的。在表扬大部分同学的同时,我适时地对失败小组的同学进行评价:“没想到我们的实验虽然是失败了,但却为大家提供了一个自主实验的舞台,并从另一个角度有力地验证了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实验结论,你们真了不起,虽败犹荣!”就这样一句由衷的表扬,让失败小组的同学露出了自信的笑容,使他们甚至是全班同学在课堂上充满了高昂的学习热情,给课堂带来了全新的活力。
三、 问题延伸——让学生快乐参与课外探究
现代教学理念强调的是要给学生留下问题,没有留下“问题”的课不能算是成功的课,提倡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又带着新问题走出课堂。对于课堂而言,40分钟的时间是一个定量,而学生的探究活动却是一个不可预测的变量,课堂不可能解决学生心中的所有疑问,下课铃响了,学生头脑中的问号更多了,这才是我们所期望的科学课的课堂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授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我的雨量器》一课时,在学生了解了雨量器的使用方法后,我让他们自制雨量器,由于事先我故意没有明确制作要求,因此,同学们的“作品”大的大,小的小。 “大小不同的雨量器测雨量行吗?测出的结果会不会有什么不同?”……面对学生的疑惑,我顺势引导:“请同学们在雨天用自己的雨量器去观察与测量,看看能不能解决心中的疑问。”于是,雨后的校园,我看到了操场上学生们活跃的身影:他们有的在认真观察雨量器中雨水达到的刻度,有的在仔细地记录着……
篇10
我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从小妈妈就给我买过很多关于科学的碟片和书籍,这些碟片和书籍引领着我进入了千万个无究的世界,也培养了我对科学的兴趣。现在,每天晚上的8:30,我都会准时的守候在电视机旁,收看《走近科学》栏目。
看到蚂蚁成群的迁移我知道马上要下雨;看到树桩我会蹲下来数一数树的年龄;站在夏天的星空下,我不用担心星星会从天上掉下来;体育课上跑完步后我会慢慢地踱步,不让自己迅速停下;早上起床我会喝上一杯温开水,睡前会喝一杯牛奶;太阳系的大家庭最让我感兴趣,可冥王星被退出大行星舞台,惨遭降级让我感伤……
在《人类的起源》里,我了解了地球上的生命是从哪里来的;《人脑的秘密》也使我知道了人为什么会有记忆;《生活中的科学》更是处处可见,人为什么必须吃饭?为什么要睡觉?为什么会做梦?为什么长头发?为什么抚摩伤处,疼痛会减轻?夏天为什么容易瘦?为什么要常晒太阳……
看过《发明故事》,我的思维拓展了,想像也丰富了,说不定哪天我也发明个啥什么的,为人类的生活服务。
“万丈高楼从地起”,我一定好好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我的梦想打下坚实的基础。我想,20年后,我的努力会让我的理想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