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说课稿范文

时间:2023-03-16 08:26: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中英语说课稿,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中英语说课稿

篇1

Today my topic is #. I'm going to interpret my teaching design from six aspects: analysis of teaching material, the teaching aims, important and difficult points, the teaching methods, the teaching procedure, and blackboard design.

 

Now, I'll start with analysis of teaching material.

This passage comes from New Senior English for China Student's Book #, Unit #. The topic is about #. By studying this passage, we'll enable students to master the skills of reading, and to lay the foundation for the whole unit.

 

Then, the teaching aims.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of teaching material, the teaching aims can be achieved as follow.

First, knowledge aims. Get students to understand the content of the passage, and the important words and expressions, such as #.

Second, ability aims. Improve students' reading ability, and guide students to apply the key words and expressions into speaking and writing.

Third, emotional aims. Broaden students' international view and raise their interest in English learning.

 

Next, the important and difficult points.

The important points. Get students to master the usage of the important words and expressions, and help students understand some key sentences in the passage, for example #.

The difficult points. Improve students' reading ability of getting specific information from the passage, and let students talk about #.

 

Let's move to the teaching methods.

Based on certain English learning foundation of the students, I will adopt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and task-based teaching method.

 

Here comes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of my teaching design, the teaching procedure.

There are five steps.

 

Step one, warming up.

At the very beginning of my class, I will divide my students into six groups.

To attract students' attention and arouse their interest in reading, I will start my class like this. "Boys and girls, look at the picture, what is it? Yes, # Now, let's work in groups and have a competition. OK? Each group has to list # as many as possible. You only have one minute. Now, Start! OK, time's up! Show me your paper! Wow, you know so much about #. But, do you want to know more about #? Today, we are going to learn a passage about #.

 

Step two, pre-reading.

First, I'll deal with the background knowledge about #.

Then, students will have a discussion in pairs, and try to predict what the passage is about, according to the title and the pictures. By doing this, students will be eager to read the passage.

 

Step three, while-reading.

There are three tasks.

Task one, skimming for main idea and questions. 

Students will have three minutes to skim for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

Then, they have to answer two questions. Question one #? Question two #?

In this way, students will get a rough understanding of the passage.

Task two, scanning, fill in the mind map.

To make students have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passage, I will design a mind map like this #. Students will have five minutes to complete this mind map, according to the information from the passage.

Task three, detail reading, true or false.

I will present ten statements on the screen, and let students listen to the tape, and decide true or false. The purpose is to give students a full understanding of the passage.

 

Step four, post-reading.

In this part, students will have ten minutes to do an activity in groups. Each group has to use the information from the passage to act out an interview between a reporter and #. While my students are preparing, I will walk around the classroom, and give some guidance. Then, I will choose two groups to make a presentation, and the other groups have to give some comments. By doing this, students will break through the difficult points of this lesson.

 

Step five, summary and homework.

I will let students do a summary about what they have learned today. Then, I will praise the students who perform well in today's class, and encourage the others. As for homework, students have to search for more information about #, and exchange their ideas with partners.

 

Last one, the blackboard design.

On the top, is the title of this passage. In the middle, are main idea, questions and a mind map. On the left side, will be some key words and expressions. On the right side, will be my feebacks, and some brilliant ideas from my students.

 

That's the end of my teaching design. As a novice, I will try my best to improve it in my future work and daily life.

篇2

关键词:英语;听说教学;内容图式;语言图式;形式图式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6)06-0042-04

一、引言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2003)中关于英语的语言技能明确指出,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技能以及这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听和读是理解的技能,说和写是表达的技能。这四种技能在语言学习和交际中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在这四项技能中,听说先行,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听”的习惯和创设多样“说”的情景.在英语教学中是至关重要的。近几年的高考改革方向也恰恰证明了这一点,英语高考改革的大趋势是“走出语法,走向语用”,听力的比重在逐年上升,将来还要加入对口语的考查,这就要求一线的教学必须重新把听说课放到重要的位置上。根据图式理论,听者的听力能力由三种图式来决定。语言图式,即对听力材料所谈论话题、所使用语言(语音、词汇、句法等)的熟悉程度,是听力理解的基础。内容图式,即对听力材料话题、的了解,主要指学生的背景知识。形式图式,即对听力材料语篇结构的了解程度,对形式图式的了解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听力材料的结构。(周华,2009)听力教学中要做到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三个方面相结合,给学生各方面的支架,理解听力文本并能顺利输出。因此,授课教师以图式理论为指导,对高中听说课进行了初步的尝试。

二、课例背景

本课是人教版必修5第一单元Great Scientist阅读课后的听说课。本单元的话题是伟大科学家,阅读课描写了John Snow战胜霍乱的过程,并通过这一实例最终落到了伟大科学家的优秀品质方面。本文课例出自授课教师在网站截取的真实语料。三位谈话者内容长短适宜,且逻辑性强。授课教师又对这三篇材料做了深入的分析,发现这三篇语料的共同特点是先描述优秀品质,紧接着用一系列动词来支撑第一句的观点,所以授课教师将其补充到本单元中作为听力材料。

授课对象为北京郊区县普通高中高二年级理科普通班,全班27人。本班英语基础普遍比较薄弱,但课堂气氛比较活跃。通过授课教师对学生做的问卷调查,学生比较喜欢展示,喜欢用英语表达自己的观点。但是如果话题难或者没话可说,他们又比较犯怵。这是授课教师选取此听力材料的另一个原因,想通过科学家的优秀品质过渡到普通人的优秀品质,降低了难度,让学生有话可说,并且通过为学生搭建各种图式,为最后的输出做足了准备,学生自然敢于表达。最终通过这节课,让学生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培养其自信心。

基于以上分析,最终确定的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能够识别真实语料中说话者对于自己品质给出具体实例的细节;能够在稍做准备后表达自己的优秀品质并给出具体实例;发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培养自信心。

三、图式理论下的听说教学设计实践

(一)听前阶段――图文结合,激活学生已有图式

在这节课的导入阶段,授课教师首先提问了本单元阅读课的主人公John Snow的优秀品质,然后追问“Why do you say Snow is kind/brave/determined/cautious?”让学生回忆文章中的具体细节信息,用文章的实例来支撑他们得出的结论。通过这一教学活动激活了学生对于优秀品质这个话题的内容图式,并初步感知了描述人优秀品质的形式图式。

1.kind

attended Quecn Victoria,helpingordinary people.

2.brave&determined deadly disease.face the challenge.find the cause of the cholera.

3.cautious――marked on a map the exact places where au the dead people had hved.

接下来授课教师用图文结合的形式让学生初步构建起他们对于优秀品质这个话题的语言图式。图片是授课教师平时积累的课间的美好一瞬间,用文字对此图片进行描述,让学生通过描述的语言来猜测图片中学生的品质。这个猜测游戏激活了学生已有的语言图式中的词汇图式和核心句式图式。另外,授课教师通过这个教学活动巧妙地告诉了学生本课的学习目标,最终要谈论自己的优秀品质。

第三步,授课教师通过brainstorming充分地激活并补充学生的语言图式。通过小组合作,让同伴之间互相补充语言图式的词汇图式。然后全班共同分享小组讨论结果,授课教师及时在ppt上显示描述人品质的形容词,然后在右边以不同颜色补充一些学生陌生的形容词,在解释这些词的时候,授课教师也是精心安排,用具体动词或实例来解释抽象的形容词,让本课的形式图式,即当描述人优秀品质时,要用具体的实例来支撑自己的论点,深深印刻在学生的脑海中。这一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建立起一个微型的形容词图式,为后面的听中阶段及听后输出做好了铺垫。

简洁、有效的听前活动能迅速激活和建立学生的背景知识,将听力理解活动纳入学生已有的图式中,保障听力活动的有效性。

(二)听中阶段――填表格,构建新的图式

授课教师将听中阶段分为两个层次,使学生在听中阶段能聚焦一种语言图式。第一二遍听取三位speaker的优秀品质,使学生聚焦在语言图式的词汇层面;第三四遍时关注speaker给出论据中的动词,帮助学生明白用具体的动词去支撑形容词的方法。通过3-5遍听力材料的输入以及填写表格,学生又为自己的图示补充了一些如何描述人品质的词汇并且掌握了一些核心句式,为听后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和新图式的运用提供了支架。

在此阶段,授课教师将听力材料图表化,清楚地展示了听力材料的内在逻辑,先陈述自己的优秀品质,然后用具体实例解释说明。

Name

Quality

Evidence

speaker 1

__

1.I always try to be__and polite andfriendly.

2.You know__them friendly.

Speaker 2

&__

1.I’m always there to__if my friendshaving a bad day…

2.1 will always__them very__in my life.

Speaker 3

1.I want to__new things.

2.I want to have__.

3.That is what keeps me__and I have fresh ideas that way.

(三)听后阶段――分享个人最佳品质,巩固新的图式

听力能力要求学生不仅能接收并理解信息,更重要的是要求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分析、综合、评价与应用在听力输入阶段内化的信息。对于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分析、综合、评价与应用属于听力的最高层次。(王笃勤,2007)所以,授课教师设计了一系列活动内化接收的信息并将其应用,达到巩固图式的目的。

授课教师首先带领学生在黑板上回顾了三位speaker的语言。

T:Do you still remember how the three speakers begin their answer?

Ss:What is my best quality?

T:Yes,they just repeat the question――what ale my best qualities?And then…?

Ss:I think…

T:Hease look at your handouts.I’d say that my best quality is that I am…Unde~tand?I’d say that is a very spoken English.And then…?

Ss:I guess that…

T:Yes.good.When they express their evidence,express their reasons,what did they say?

Ss:I’m always try to be…1 want to…I’malways there to…You know…

T:Good.you know is another spoken English.When you are not ready for the next sentence,you can use you know,well to give you asecond to think.

在此过程中,教师将从听力材料中提炼出来的核心句式板书到黑板上,让学生再次构建语言图式。这样在接下来谈论自己的优秀品质时,学生就有了语言支撑,不会无话可说。除此之外,授课教师用大括号将这些核心句式加以归类,让学生更加清晰地构建起了形式图示,如下图:

接下来授课教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准备自己的小演讲,先在组内谈谈自己的优秀品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巩固已有的图式,还可以互相补充语言图式,为接下来的展示环节又做了一次铺垫。

学生口头作品:

S 1:I’d say that my best quality is that……Er…I’m very easy-going.humorous and warmhearted,because I always laugh and I like to help people with any trouble.And I’m…I can talk to everyone whatever who he is.And…and I seldom get tired to help people.When my friends or someone else are in l~ouble,I’m very glad to help them.That keeps me very friendly.

S 2:I’d say that my best quality is that I am helpful,because I always try to help other classmates with their chemical questions.They can always ask me other questions.If I can do it.I will help you with it.

通过之前图式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活动的设计,学生在最后的展示环节能够运用丰富的词汇及句式描述自己的优秀品质,并能运用具体的实例去支撑自己的观点,语言连贯,逻辑顺畅。不管在语言图式还是在形式图式方面,学生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四、结语

篇3

【关键词】微课;高职英语;听说课程

一、“微课”在高职英语听说课程中应用的必要性

1.“微课”是时展的必然产物

新多媒体环境下,“微”理念在网络上日益盛行,“微”相关的APP走进大众视野,如微博、微信、微视频、微漫画、微店等一系列的微产物,成为人们生活、工作中不可不缺的一部分,在这样的背景下,“微课”在教育领域应运而生。网络时代下的教育资源极大的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求,“微课”的特点主要体现在简明扼要、突出重点,独特、灵活、新颖的教学形式能够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学习要点,提高学习效率。

2.“微课”适应我国教育发展的趋势

网络教学模式的创新性及应用性适应我国教育的发展需求,由此可见,“微课”适应我国教育发展的趋势。教育部门积极倡导“微课”走进课堂教学中,如,教育信息部门面向中小学教师开展了“微课”大赛,以此来宣传“微课”。

3.“微课”适合我国高职英语听说教学的要求

我国高职学生的英语听说基础偏低,水平参差不齐,且许多学生英语学习的自控能力差,英语学习方法缺乏科学性,严重影响着英语成绩的提升;“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不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微课”的特点使其能够准确、详细的对知识点进行阐述,教学表现形式的丰富性,能够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加强师生间的互动,不仅可以在线学习,还可以下载到电子产品上,加强了教学的便利性,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教师进行教学资源整合。

4.“微课”适应人的认知发展规律

“微课”是对教学内容的某一知识点进行提炼,使其包含教学难点、重点,方便学生随时进行在线学习和下载资料,“微课”的时间短,内容简明扼要、突出重点,适应人的认知发展规律。

二、“微课”在高职英语听说课程中的应用方法和发挥的作用

1.“微课”在高职英语听说课程中的应用方法

(1)“微课”具有微视频搜索、制作功能。微视频是“微课”提炼教学内容和教学材料的重要表现形式,制作微视频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制作多样化的视频内容,适当的加入一些文字,确保英语教学课程“听”与“说”的结合,同时,视频制作中要保证发音的标准、清晰。

(2)“微课”具有新课导入功能。英语教师要将教学材料与微视频进行融合,将新课内容导入到微视频中,比如,将一些听力训练融入到听力视频中,学生可以边看边学,看不懂、听不准的地方可以在线向老师发问。

(3)“微课”能够创设教学情境,加强学生的听说练习。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微视频进行必要的补充,利用电子文档形式分析学生在听说教学中常出现的问题。

(4)“微课”可以实现教学内容的拓展和反思。教师可以让学生观看一些听说方面具有拓展性的“微课”,例如,教学内容的背景知识介绍、教学口语会话等可通过微视频进行,用这种手段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和反思,积极、主动的对听说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不断提升自己的英语听说能力。

2.“微课”在高职英语听说课程中发挥的作用

(1)“微课”的趣味性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高职学生英语听说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共性问题是厌学、自控能力差,“微课”的使用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中枯燥乏味的状态,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增强,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提高,英语听说练习更加方便,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加强。

(2)“微课”能够调整学生的学习空间。高职学生的英语水平良莠不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顾及所有学生,“微课”的应用方式在教学过程中灵活、方便,不受时间、地域环境的控制,学生可根据自身学习情况控制英语听说节奏,进而实现自主调整学习空间。在学习过程中不需要过度的依赖教师和教学素材,“微课”的应用能够促进不用层次学生听说能力的共同发展。

(3)“微课”反复使用特点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样的应用方式有效的解决了不同层次学生英语听说水平良莠不齐的问题,学生根据自身学习能力和学习基础进行视频内容的选择,反复观看练习加深了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

结束语

总而言之,本文通过阐述“微课”在高职英语听说课程中应用的必要性,探究“微课”在高职英语听说课程中的应用方法和发挥的重要作用,为高职英语听说教学能够科学、合理的应用“微课”提供了参考性建议,以期能够全面、充分的发挥“微课”在高职英语听说课堂中的作用,进一步提升英语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英语课堂 说英语 兴趣

长期以来,英语课堂教学,尤其是高中英语课堂,过分注重语法和词汇的学习,这就严重压制了学生运用英语这门语言的欲望。但是,“说”的能力在现代社会却显得尤为重要。然而,高中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逐渐成熟,思维形式也从形象思维为主向以抽象思维为主转化,在说话时,心理活动也随之变化,对说话的兴趣不如小学、初中时那么高了,不够积极主动了。高中阶段的英语课堂应如何激发学生兴趣、培养说的能力?老师应调整或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使之与学生的身心发展相适应。下面是几点建议:

一、培养学生扎实的语言基础

众所周知,能否准确地把握语音、语调等会直接影响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和兴趣。因此,英语语言基础首先要注意发音。其次,通过大量听读原汁原味的英语来学习单词,语法和句子结构,而不是孤立的背单词和语法。在读和听的过程中,学生积累了词汇,掌握了句型,熟悉了用英语表达思想的方式,最重要的是培养了语感,逐渐形成英语思维。

二、改革每日课前Daily report

小学、初中阶段的Daily report等课前热身活动比较单调、机械。高中学生已开始有厌烦情绪,因此,必须改革。我们可以把它换成课前三分钟演讲。每天的话题可以不同,随机应变。如:谈最近或当天的能调动大家的情绪的国际,国内重大新闻、时事等,也可以讲班级中最新发生的事,或学生感兴趣的事。例如:在伦敦奥运会举行前夕,我要求学生谈谈他们对伦敦的了解,即“What do you know about London?”学生们,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上台大谈他们心目中的英国伦敦:“London is the capital of England. It’s famous for Big Ben and London Bridge. ” “I know their national flower is rose, and national anthem is God Save the Queen, and they are doing well in sports like soccer, cricket, tennis, and rugby. Oh yeah, forgot to mention, Jordan has really huge boobs ―England’s pride. My favourite basketball star is just Jordan.”

“I also know something about the famous universities in England, such as Oxford University or Cambridge

University.” 等等,简直成了英国伦敦系列讲座。

当谈到London Olympic Games时,同学们更是情绪高涨: “The London Olympic Games is the 30th Olympic Games.” “the 2012Olympic Games is coming. I think that London is a very busy, very beautiful city, now the Olympic Games to be held in London, I think it must be a wonderful show.”…

有时也可以换个形式,让学生们利用2-3分钟做个游戏,如:老师事先准备一个复合句或一个特殊句式,如:“It was Li bing that helped an old man cross the street yesterday.”,分3-4组,以接龙的形式重复所说内容,时间短且准确者为胜。同学们的兴趣越来越高,大家你追我赶,积极准备。

三、创设情景,鼓励课堂演讲

例如:在讲M7U4的reading“the history of the first underground in the world”之前,我布置课前预习任务时要求学生就通读课文,根据课文总结伦敦地铁系统的发展顺序,并尝试用一句话来总结每个阶段的发展。课堂上,教师给学生5分钟的时间进行准备,学生不会显得不知所措,而是信心倍增,积极准备。然后,教师可先请几个学生轮流一个人说一句,将“the history of the first underground in the world”完整地呈现一遍。继而,鼓励学生演讲时多与教学相结合,尽可能多用新学的单词、词组、句型等,从头到尾完整陈述出来。可以多训练几组,并及时给予表扬、评价,渐渐地学生说英语的积极性越来越高。

四、努力创新、培养学生多轮次对话的能力

只会学英语,而不能尽快地去运用,那就永远也学不好英语。在学英语的过程中,要始终寻找机会说英语。英语对话是两个人在特定的语言情景中交流思想的一种言语行动。这种对话有利于每个人的英语学习,因为大家都有机会运用自己已掌握的英语知识,这就巩固了已学的知识,并把知识转化成技能。

五、结束语

其实,培养高中阶段学英语的兴趣方法有很多,关键在于教师。教师一定要转变观念,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重视激励学生说话的兴趣,真正促进高中阶段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张晶晶,刘畅.浅谈高中英语课堂学生兴趣的培养与激发[J].成功(教育).2012.

篇5

关键词:假说—演绎法;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科学方法

假说—演绎法是形成和构造科学理论的一种重要思维方法。它的基本特点是:在科学研究过程中,研究者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对所获得的事实材料进行加工制作,首先提出某种作为理论基本前提的假说来,然后以假说作为出发点,逻辑地演绎出可由经验检验的结论,构成一个理论系统。用这个理论系统解释和预见所研究的对象系统的各种现象,并用实验来进行检验和修正。图1为假说—演绎推理的逻辑关系。

图1假说—演绎推理的逻辑关系

近代科学到现代科学,以“观察(实验)—归纳”为主的方法逐渐让位给以假说—演绎为主的方法。假说—演绎法不仅仅是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也是学生认识客观事物,形成客观规律的重要的科学探究方法。假说—演绎法相对于观察—归纳法对于培养学生大胆想象的创新能力、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都有很好的作用。

一、假说—演绎法在高中生物新课程中的要求及体现

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的“课程设计思路”部分,阐述“遗传与进化”模块的教学价值时指出,该模块有助于学生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在新课标中分为了解、理解、应用三个水平要求,其中属于应用水平的仅有两项,一项是“总结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另一项是“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在课程标准必修二模块的前言部分,还特别指出要让学生“体验科学家探索生物生殖、遗传和进化奥秘的过程”,可见引导学生体验科学的过程和方法,是必修二模块的重要任务之一。

必修二教材中涉及假说—演绎方法的内容还有:DNA分子半保留复制方式的提出与证实(第52页,沃森和克里克提出遗传物质自我复制的假说,1958年科学家以大肠杆菌为实验材料,设计了一个巧妙的实验,证实了DNA是以半保留的方式复制的),整个中心法则的提出与证实(第68—第69页)以及遗传密码的破译(第73—第75页)等内容。这些内容可以让学生体会,领悟其中蕴含的方法。同时在教材中,编者也设计了类似的练习题对学生进行训练。如教材第38页拓展题“……你怎样解释这种奇怪的现象?如何验证你的解释”,及第71页的技能训练——提出假说,得出结论“请针对出现残翅果蝇的原因提出假说,进行解释”,必修三教材第69页进一步探究“根据你对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作出的推测,设计实验进行验证”等。

二、假说—演绎法的典型课例分析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是高中生物学教学的经典内容。遗传因子分离导致性状分离这一命题,是孟德尔通过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运用假说—演绎法,历经“提出问题—构建假说—验证假说—获得结论”建立起来的。因此,这一内容非常适合作为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素材。构建假说需要大胆设想,演绎推理需要缜密思维,验证假设则需要设计实验,寻求证据,进行论证。这一系列过程非常有利于训练学生的思维。下面以一对相对性状的分离实验为例(如图2),看看孟德尔在进行豌豆杂交实验过程中,以及提出基因的分离定律的过程中,是怎样体现假说—演绎法的。

本案例教学的难点,在于让学生理解孟德尔研究过程中的哪个步骤是演绎。学生看到的是,孟德尔提出假说后,就设计测交实验进行检验了,那么哪一步是演绎呢?事实上,测交实验所检验的不是假说本身,而是假说的推论。如果孟德尔要直接验证他的假说,只能用显微观察的方法,确定遗传因子的真实存在和遗传因子的传递方式,显然在当时这是不可能的。只能由假设演绎出一个必然的可证明的待检验陈述,即子一代如果是杂合体,则必然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那么如何最直观、最简单地证明这个推论呢?孟德尔非常巧妙地设计了测交方法,即将子一代与隐性亲本类型回交,这是因为隐性亲本性状不能遮盖显性性状,并能显出纯隐性性状,这样测交结果就能直接反映出子一代所产生的配子的类型和数目。如果测交结果能得到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例是1:1的话,就证明了推论的正确性。这应该是孟德尔之所以采用测交试验的真正目的。孟德尔所做的测交实验结果与预期的结果完全相符,证明了推论的正确性,由此就得出被确证的结论,即分离定律。

三、在应用假说—演绎法时需注意的问题

(一)给学生更多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活跃的思维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保证,在再现孟德尔实验和思维的过程中,不仅有分析、推理、归纳、演绎,还有设计和想象等思维活动,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提出问题或由学生提出问题后,再引导学生分析,因此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和讨论非常重要。

(二)引导学生进行合理推理而非主观臆断

在演绎推理这一环节中最好以问题“为什么孟德尔不是用F1代自交或用F1代与纯种高茎豌豆杂交来证明其假说,而是将F1代与矮茎豌豆进行测交呢”来引导学生思考,而非主观臆断地告诉学生,孟德尔当时就是这么想的,就是将F1代与纯隐性类型杂交,至于为什么这样做却没有进行分析。这种教学的结果是使学生失去了思考的动力,不进行分析和思考就被动接受,其后果是学生遇到检验某一生物个体是否是杂种的实际问题时,只会想到测交而不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判断,这是一种失败的教学。

四、假说—演绎法在科学发现中的应用与限制

回顾经典遗传学的历史就会发现,人们对基因和性状关系的认识,首先是从性状传递的规律变化提出合理的假说,然后再分析、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在“合理”和“不合理”的冲突中发现正确的结论。如孟德尔在不知道遗传因子为何物、在细胞何处的情况下,选取豌豆若干对相对性状进行杂交实验,对呈现的现象提出假说,合理演绎,实验验证,从而归纳得出两个遗传的基本规律。基于当时的情况,孟德尔的假说是合理的,可以演绎地说明其他类似的现象。如果联系到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就可以看出孟德尔假说的局限性,譬如孟德尔讲的颗粒式遗传、基因的独立自由问题。如摩尔根和他的合作者就是在觉得孟德尔遗传理论“不合理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果蝇杂交实验,发现连锁和交换定律。

篇6

关键词:高中学生;新课改;高中英语;听说能力;提升策略

英语作为一门学科,从小学阶段学生们已经开始接触直到大学阶段的教育仍然一直在进行,而且随着国际间交往的日益频繁,能否说一口流利的英文已经成为各大公司招聘人才的一大需求点。因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行,国家间关于经济、文化及其社会公益活动等各个方面的交流与来往也是越来越多,而英语作为国际社会通用的语言,在国家交往中发挥着重要的影响。然而,在中国应试教育背景下开展的英语教育教学工作则被称之为“哑巴英语”,因为很多中国学生在考试答题时得分还可以,但是却在英语口语和听力方面存在很大的问题,本文将着力点主要放在这一问题上。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高中英语教学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动,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我们要培养的学生是更加注重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学子,而不仅仅是应试教育体制下的知识性人才。那么,面对新的教育教学背景,我们又该怎样调整我们的英语教学模式,以便于为学生的英语学习提供帮助呢?接下来,笔者主要针对自身对新课改的理解,及其对于英语教学新策略的研读,简单的谈一下如何更加高效地的提升学生们英语听说能力的有效策略。

第一,发音准确是助力学生提升英语听说能力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作为高中英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任何一个方面存在问题对于学生们的英语学习来讲都是不利的,比如说如果学生们在写作方面存在问题,将直接影响到学生英语考试成绩的高低,如果学生在阅读方面存在问题也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听说能力和写作能力的高低,这四个方面环环相扣,谁也离不开谁,谁也落不下谁,要想促使学生们英语成绩保持较高的水平,那么,在平时的授课过程中,教师就需要对学生们这四个方面的能力都要关注到位,任何一个方面的能力出现问题,对于学生们的英Z学成绩的提高都不是好事。

为了有效地提升学生们的英语听说能力,努力让学生们做到发音准确说最重要的,因为,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是需要用它来交际的,如果我们脱口而出的英语是别人所听不懂的,即使掌握了再多的词汇和语法,因为对方听不懂我们的发音,也将导致对方产生误解或者是其他麻烦的产生。对于高中生而言,英文发音不准确的一大难题就是对听力造成的影响。众所周知,很多地方的英语教学中对于口语考试的重视程度不高,这就导致了很多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对于学生们的发音是否准确没有给予过多的关注,继而导致学生们在英语学习中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哑巴英语”就成了一大“趋势”。

因此,针对于英语教学来讲,为了更好地为学生们的英语学习提供尽可能多的帮助,在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们一定要注重加强对学生们英语口语和发音的教学与历练,努力助力学生们在发音方面具备扎实的基础,这样才能更有效的进一步培养和提升学生们的口语表达能力,为学生们以后更好的表达自己的思想提供更多的帮助。为此,在课堂授课的过程中,我们就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口语教学方面的锻炼,无论学生们在初中阶段的发音情况掌握的如何,我们都需要重新的将英语发音进行重点教学,因为音标是英语口语水平的入门课,也是最关键的地方,只有努力让学生们掌握了好的发音基础,才能努力的为学生们的英语学习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有利指导。

第二,改变传统的单向教学模式,加强师生之间课堂教学中的互动,在课堂上给学生们更多的表现自我和锻炼自我的机会和平台,让学生们在不断的练习中不断的提升自身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听力水平。在以往的英语教学中,我们一以贯之的是单向度的教学模式,这种形式的教学形式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下曾经起到过一定的效果,但是它却难以适应新的教学形式的需要。为了更好地为学生们的英语学习提供好的指导,我们需要做到及时的审时度势,根据新课改的相关需求,整改我们的教育教学形式,力争为学生们的英语学习提供最适宜的教学方案。

在笔者看来,改变以往的教学固定模式,创新路子,加强师生之间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有效互动就是一种比较好的教学方式,在平时的授课过程中,给学生们创造更多的机会和平台,让学生们尽可能的发表和阐述自己对于英语学习的观点,鼓励学生们张开嘴巴,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努力让学生们在不断的练习中逐渐的寻找语感,锻炼自己的胆量,这是接下来我们在教育教学中需要努力的方向。为此,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将更多的课堂教学时间交给学生们来处理,比如说,让学生们在课堂上朗读英文文章,让学生们之间进行英文主题对话,让学生们在课堂上阅读单词,或者是我们与学生之间在课堂上进行英文对话。此外,为了更好地为学生们的英语学习营造好的氛围,在平时的授课过程中,我们也需要尽可能多的用英文授课,这对于学生们英文学习语感的养成等都是非常有益处的。

篇7

【论文摘要】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口语水平的提高问题被广泛研究。在视听说课堂教学中利用英文电影的欣赏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口语素材,使学生在观赏中学习和掌握真实的语言使用情景。这对于促进大学生口语水平是一个极其有效地途径。

引言

视听说教学是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融视、听、说为一体,将语言学习和运用语言的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的一种教学手段。视听说课堂教学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对语言真实度较高的各类视听材料的理解与口语表达能力。通过视、听、说、写的结合,以直观画面和情节内容为基础开展有针对性的口语表达训练。听说课堂中英文电影无论是从输入材料的真实性、口语输出活动的真实性和包含文化内容的广泛性来讲都是视听说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素材。

一、英文电影在培养学生口语提高的可行性

语言形式本身蕴涵丰富的文化含义,语言使用离不开文化环境的事实决定语言教学必然涉及文化教学,因此,语言与文化的必须在教学中得到有机结合。而电影融语言与文化为一体,创造了一种真实的语言环境,这个语言环境又包罗万象——语音、文化、思维。学生在观看英语电影的同时学习了真实的语言使用语境、异国文化等知识。我们无法提供给学生真实的英语语言生活环境,但是我们可以通过电影这样的“生活复制品”来再现英语国家的文化生活等,无论从真实性和有效性等方面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教学价值。

1、语言输入的真实性

Rost (2005)曾经强调了听力教学中的一个基本原则,即真实性原则:语言应该旨在真实,即使用母语的人自然使用该语言时涉及的特点:如语速、节奏、语调、停顿等。而电影是在母语环境中由母语者制作,从这点上看电影所提供的是真实的语言输入,有很多真正口语中出现的语言特征如俚语和非正式表达,这些正是母语使用者所用语言的一部分,也是传统的教材上没有的。教师可以通过对电影中真实再现的这些语言现象有意识地介绍和总结,指导学生如何处理现实中语言使用的问题,从而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2、语言输出活动的真实性

通过视听说课对学生进行口语训练是该课程的最重要环节。英语电影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提供了形象生动而又丰富的素材,精心挑选的电影加上精心设计的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张口说英语的欲望。围绕观影所设计的活动就是学生和电影这种视频材料之间的互动,具有真实性。如预测活动、模仿活动等,让学生把他们所学的语言知识和对电影的理解应用到对实际问题的解决中,锻炼了语言能力。

3、呈现文化的真实性、广泛性

电影把语言放在生活的情景中展现出来。而这些情景中呈现的不仅仅是语言还有文化和各种非语言行为,学生可以看见电影中人物的面部表情、手势。也能观察到某一情景中的肢体语言,说话人的距离等信息。非语言行为也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受该文化世界观、价值观和习俗规范的影响。包括跨文化交际在内的任何交际都离不开非语言行为,而电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真实生动的展示平台。此外,电影通过对不同故事的刻画去折射文化,是一种包罗万象的文化载体,从多方面多角度展示民族文化,包括思维方式、生活习俗等,通过对电影的学习可以引导学生了解西方的社会习俗、交际方式、价值观念、宗教信仰等文化内容。

二、视听说课堂活动的组织

在英语视听说教学中应该把握视听前、视听中和视听后三个环节,科学合理地设计真实、有效的课堂活动,此外以学习为中心、以学习者为中心和以任务为中心的现代教学观念更加注重教学活动和练习的设计。

1、观前活动:其作用是给学生提供背景和动机,以文化导入为主,减少文化背景知识所造成的认知障碍:通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根据主题进行有准备的讨论或报告来激活背景知识。在课前教师把将要涉及到的文化背景知识教给学生,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查找有关资料,然后在正式放视频资料前组织学生把他们搜集到的相关背景知识用多媒体形式呈现给同学。这样在放映中避免了以往由于人名复杂、人物关系复杂、中间有一些隐含的小故事等原因学生不能充分理解电影的问题。同时让学生把找到的资料做成幻灯片。图文并貌地给大家讲述出来,以锻炼学生的口语能力。 转贴于

2、观中活动:这一环节就是要求学生有选择地进行视听。由于电影一般都比较长,可以在不影响故事观赏性的前提下,把影片分成几个片段来观看。并在每个片段结束处停顿,同时根据交际法设计符合真实性原则的教学活动,也可以在有文化信息点的地方停顿,以引起学生注意并进行介绍。这样能有效地加工信息并最大限度地使用输入内容。此外,为了节省时间、提高效率,还可以把整个电影的观看留给学生课下完成,课上只观看、讲解重点片段。

3、观后活动:由于能力培养是视听说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所以让学生亲自参与的学习活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Swain(1985)指出,如果学习者想使他们的第二语言既流利又准确的话,不仅需要可理解的输入,更需要可理解的输出。输出在语言学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除了可以提高第二语言的流利程度和准确性,还可以使学生有成就感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在电影教学中常用的观后活动。

第一、对比练习:在文化学习过程应该是一个认知发展和行为调整的过程。在信息和知识获取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参与、体验和实践,使这些文化信息和知识转化为能力。并对所学的知识和体验进行反思。与本族文化对比。从而培养文化敏感性并增强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观看后让学生进行总结对比,可以是英汉文化差异的对比,并把总结成果口头向全班展示。

第二、改编练习:教师可以根据情况让学生给电影编一个短小的续集或者对电影的结局进行改编,并表演出来。同时要求学生尽量多地使用在电影中所学的俚语、习语以及地道的表达方式。这一练习不仅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三、小结

英文电影内容丰富,文化特色突出,语料真实。电影引入大学英语视听说课堂教学为语言学习提供了丰富多彩、真实鲜活的素材。在视听说教学的具体实践中,教师只要充分利用电影特有的优势,根据视听说教学的基本原则把握好每个环节,科学地设计真实、有趣、又具挑战性的课堂活动,电影必将在英语视听说教学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有效地提高学生口语水平,解决“哑巴”英语的病症。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 说课法;学校体育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4-0218-010引言

说课法是体育教学中常用来考评教学者教学能力的一种方法。说课法要求教学者在没有学生互动配合的条件下,利用简短的时间,将一节课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重点、难点的教学方法、教学组织措施等逐一演示出来,使评课者对教学者的教学意图有所了解,从而进行评价的一种方法。笔者在数年的学校体育学教学中,深感理论与实践结合教学的必要性,因此在学校体育学教学中引入了说课教学法,以使学生教学基本能力得到综合培养。

1说课法对高校学校体育学教学的辅助作用

1.1 说课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践能力在学校体育学教学中,教材中有大量的关于体育教学方法、教学组织、教学设计方面的内容,仅靠理论教学,学生对这些实践性强的内容体会不深,理解不透,对学生日后的教育实习以及实践教学能力产生影响,高校学校体育学教学效果无法充分体现。在说课教学中,学生通过自己亲身体会、亲身运用,通过反复的练习,对教学方法、手段的运用的时机、效果,教学组织措施的使用都会有切实的体会,达到理论联系实践的效果。

1.2 说课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作为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一项基本功,必须常抓不懈。有些学生学习成绩很好,但由于性格过于内向、害羞,不善于语言表达,在日后的教学中并不能真正发挥所长,教学效果不佳。有些学生登上讲台时过于紧张,声音发颤,语言表达词不达意,归根结底是平时锻炼少,语言基本功不过关。作为体育师范生,语言表达能力是必须突破的一关。很多学生通过数次说课练习,在人群中大声讲话,胆量得到了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升,自信心增强,在教育实习中都有良好的成绩。

1.3 说课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对教学设计、组织、实施的教学各环节的把握在学校体育课教学中,教师对教学设计、教学组织、教学方法等教学技能进行了传授,但学生对这些知识缺少综合应用能力的训练。在说课教学中,学生要对教学目的深入理解,对教学内容合理选择,对教学设计认真思索,对教学手段方法筛选运用,对教学组织严密设计,这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量,也是学生各方面知识融汇串通的实践,有利于学生迅速提高。

2说课法在高校学校体育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说课法在高校学校体育学教学中的训练需要经过认真的研究,仔细规划,制定好实施的详细计划,逐步实施,不能操之过急。

2.1 第一阶段:语言表达能力训练阶段该阶段的时间安排在学校体育学教学的初始阶段,侧重于对学生教学基本功—语言表达加以训练,可以让学生在讲台上向全班师生讲述生活故事、影评、读书观感等,题材、文体不限,时间简短,3-5分钟即可,锻炼学生的胆量及语言表达能力。

2.2 第二阶段:教学专项能力训练阶段随着各种学校体育的教学方法、手段、教学组织法、教学设计等知识逐渐传授给学生,说课的第二阶段可随之进行。如课堂教学了体育知识教学的常用教学方法,即可组织学生对其中的讲授法、问答法、演示法等教学方法进行演练,发现学生在各种教学方法运用上的优点及不足之处,由教师进行点评,促进学生及时掌握该项知识点。

2.3 第三阶段:说课综合训练阶段该阶段应在学校体育学的教学接近中后阶段才开始,该阶段要求学生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基础,同时对体育教学方法、教学设计等有一定认识。在说课法运用中,首先让学生事先准备,提交说课稿,教师审阅,修改后,在全班师生面前进行说课练习。要求学生能将教学目的要求、教学手段方法的运用、教学主要内容、教学组织措施等方面通过10-15分钟简短的展示出来,体现学生对一节课的综合把握。

3说课法体育教学注意事项

3.1 说课教师要有较好的应变能力如果说课教师没有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较强应变能力,那么面对评委们的提问和置疑很容易“卡壳”。

3.2 体育说课不要过分依赖多媒体演示体育教学有其他学科不一样的特点,如示范优美、动作刚劲的教师可以通过现场示范来代替过多的语言,动作本身就是无声的语言,是最好的“多媒体”。

3.3 不要忽略教学预计说课者对说课内容应该有一个预计,并作为说课的一项内容。预计中应包括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意外伤害情况、时间控制上的调整以及补救措施等。

3.4 说课整体要流畅,各个环节过渡要自然比如,“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本人将该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下面我重点谈谈对这节课重难点的处理……”,“接着说说本节课的教学特色……”。

3.5 弄清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说课的目的是,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逐步提高体育教师的理论水平,然后再用理论指导教学实践。应当明确的是理论来自实践,首先应抓实践,否则,说课的“理论依据”就便成了“纸上谈兵”。

4小结

说课法有利于弥补学校体育学教学中理论知识较多而实践运用较少的弊端,通过练习,让学生既锻炼了自身的能力,又能很好的把书本所学转换为自身所用,既克服了学校体育学教学中的单调枯燥,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学以致用,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胡建业.浅析启发式教学法及运用[J].中国校外体育,2011,(06).

篇9

关键词英语教师同课异构专业发展

一、 导言

教师专业发展已成为国际教师教育改革的趋势,也是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践所提出的具有重大理论意义的课题,近年来, 在国外外语教学改革过程中兴起的反思性教学( reflective teaching),把外语教师培养从对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探讨转向对教师教育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究这一教学实践与教学理论的新领域中来。注重在教师教育的过程中, 引导教师以其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为基本出发点, 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 通过思考、 计划、 实践和评价, 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最后达到改进实践和自我发展的目的(高翔,王蔷.2003)。而同课异构活动无疑是

达到改进实践和自我发展的目的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 同课异构与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相关概念

1. 同课异构

所谓“同课异构”就是同学科选取一个课题,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教师独立备课,根据设计的教学方案分别在两个平行班上课,听课后进行比较性研究。“同课异构”活动旨在追求教师专业上的共同发展。在“同课异构”活动中,不同的教学风格形成鲜明对比,能够引发听课教师更多的思考和感悟(郏灵萍,2010)。

笔者认为同课异构这一形式能考量教师的教学实践与教学理论的功底,激发教师通过这一活动展示自己全方位的能力和素养,成为该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的关键事件。

2. 英语教师专业发展

在相关文献中,关于英语教师专业发展与一般意义上教师专业发展有着基本相同的解释。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界定是多种多样的,《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提出了五个专业化方面的要求。教师专业发展是一种目的,协助教师在受尊敬、支持、积极的氛围中促进个人的专业成长;教师专业发展是一种成人教育,增进教师对工作和生活的理解。它关注教师对理论和实践的持续探究本身,关注教学工作在社会发展和个人生活中的意义。教师专业发展的目的就是要在学校教育过程中使教师和学生都获得成功。

三、 同课异构活动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一个动态的学习过程,是教师终生教育的过程。它包括专业准备阶段和实际任教阶段。我们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可知,教师的专业知识是不可能通过职前的师范教育一次性完成的。英语教师在入职后参加各级各类培训、 研读专业、教育教学理论书籍和杂志、观摩公开课,展示课、研究课等都是不断获取英语学科知识和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主要来源。 近几年来,同课异构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这样的观念已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对教师自身来说,通过上课前的准备,上课展示,课后反思总结等系列活动使自己得到很大的提升,对有的教师来说甚至是一次教学水平的飞跃。对于其他教师来说,通过观课、评课、议课等活动也能有不同的收获。

参加同课异构活动或比赛的教师一般有三到五天的准备时间。在此期间,他们各显神通,精心设计教案,制作课件,虽然活动只历时几天,对授课教师是很大的挑战和考验,他们必须调动自己各方面的知识、能力来应对。而正是这些挑战和考验能对教师专业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因为授课教师间的比拼并不仅仅体现在授课的45分钟或40分钟,而是从课前准备阶段一直持续到课后的总结和反思,以及今后的教学生涯中。

1. 同课异构活动准备阶段

1) 考量教师的教学理念和人文素养

教学理念是教师对教学和学习活动内在规律的集中体现,也是教师对教学活动的看法和持有的基本态度和观念,是教师从事教学活动的信念。教学行为是教师在课堂上的活动方式和具体的操作方法。教学理念不仅通过教学行为来体现,而且要在教学实践中构建和发展(郭美红,2011)。

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设计、教学策略的应用,都能体现一个教师的教学理念,能考验教师能否用理论指导实践。同课异构活动给教师提供了运用教学理念,尝试不同教学方法的平台和机会。

我校于2012年4月在各学科组展开了旨在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同课异构活动。

我校有三位教龄分别为11至13年的教师参与,上课内容是牛津高中英语模块二 An Adventure in Africa, reading课型,比赛在本市的另一所四星级高中进行。

[实例片段1]

我校G老师设计了以下五道prereading questions 作为导入。(图1)

1. Casablanca, the name of a classic film, is actually a city in .

A. MoroccoB. Australia

2.In Africa you can find the longest river in the world, the river .

A. NileB. Amazon

3. In Africa you can find the longest scar(伤疤) on the earth― .

A. East Africa Great Rift Valley(裂谷)

B. North African Great Rift Valley

4. With roots in , Barack Obamas election victory was greeted with particular enthusiasm there.

A. KenyaB. Egypt

5. Hemingway wrote the novel The snow of , which was the highest mountain in Africa.

A. HimalayasB. Kilimanjaro

评析:

因为是在兄弟学校接班上课,对学情不了解,G老师只设了A、B两个选项,以降低难度,目的是让学生对An Adventure in Africa中途径的国家和名胜有初步的了解,为reading 做热身和铺垫。如第一题出现时还配有电影《北非谍影》的图片;第五题的设计是因为文章的最后一段,也是非洲之旅的最后一站是Kilimanjaro乞力马扎罗山的, 问题呈现的同时放送有关乞力马扎罗山的几幅美丽图片。看似简单的选择题充满了对学生文化意识的渗透和趣味性,也充分体现了G老师对英语课程标准的深刻领会,体现了她的教学理念和人文素养。

2) 考量教师的学科教学设计能力

授课教师应该针对高中生的认知特点、语言水平和学习需要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设计形成完整合理的教学方案。教师在备课时,应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互相联系,融为一体。而任务型教学中任务的设计一般应遵循下列原则:(1) 任务应有明确的目的;(2) 任务应具有真实意义,即接近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活动;(3) 任务应涉及信息的接收、处理和传递等过程;(4) 学生应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使用英语;(5) 学生应通过做事情完成任务;(6) 完成任务后一般应有一个具体的成果(教育部,2003)。

[实例片段2]

我校S老师设计利用课间休息时间放映有关非洲探险的电影片段,上课后以向学生介绍一个叫做Daring to Dream Club的俱乐部要利用暑假去非洲旅行作为导入,学生要想成为其中成员必须完成给出的从Level 1至Level 6的各项任务,由此激发学生加入非洲之旅的强烈兴趣。当然,这些任务由Fasting reading、detailed reading、presentation 等阅读教学中的各个环节组成。

评析:

本节课的阅读教学设计把通过完成Level 1 至Level 6的活动作为贯穿始终的主线,围绕主线由浅入深,步步深入,层层展开。本节课明晰的线索能帮助学生快速捕捉信息和加工信息,并为以后的信息输出打下基础。S老师在Consolidation环节,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了一个任务型阅读练习,这一设计也与导入阶段提出的6个层次的活动方案相呼应。本课设计自始至终贯穿了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任务型教学法,鼓励学生“用语言做事”(doing things with the language),“在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

3) 考量教师的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能力

传统的英语教学课往往局限在单纯的读书和听录音上,缺乏实践的机会,而现代教育媒体的介入, 极大地丰富了课堂教学的方式和结构, 使现代课堂教学具有传统教学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尤其是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介入, 大大优化了英语课堂教学。多媒体技术对文本(Text)、 图形(Graph)、 静止图象(Still Image)、 声音(Audio)、 动画(Animation) 和视频(Video)等信息具有集成处理的能力, 可以为学习者进行知识学习提供一个全方位学习英语的交互环境;网络技术由于它资源共享, 信息全面、 量大、 实时、 快速,因而全面补充了英语教学资源, 尤其是听力、 阅读和书面表达等方面的材料。现代教育技术以它特有的科学性、 形象性和运用的灵活性显示出其独特的内在魅力,促进教学形式的多姿多彩, 优化了英语课堂教学, 全面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琚珍,2001)。

例如,我市某校D老师是江苏省特级教师,他的专长之一是高超的电脑技术,他能自己创建语料库,他所制作的课件总能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在他的带领下,他们整个英语教师团队的课件制作水平都技高一筹,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能够为他们增色添彩不少。

教师在同课异构活动准备阶段经受考量的这些能力并非一日之功,而是在不断的继续教育中逐渐积累的,同课异构等赛课活动为教师的积累提供了展示的机会和平台,真可谓是厚积薄发,因为机会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青年教师应该及时制定专业发展计划,在提高专业素养和教学理论水平的同时,提升教育技术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抓住机遇,使自己脱颖而出,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2. 同课异构活动中

同课异构活动中的这节公开课的成功与否取决于教师对知识的驾驭能力、课堂组织能力、应变能力。教师要有较高的课堂观察能力和课堂操控能力,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公开课上的教师并不等同于舞台上背好了台词的演员,一堂成功的公开课能展示授课教师教学设计的合理性、层次性和整体性这些预设的精彩,教师如能及时扑捉住课堂上的精彩生成,则更能体现其自身的智慧和能力。

在公开课上,教师会以最佳的风貌展示自己,包括教态、仪表、语言、板书等。公开课的表现树立了一个标杆,教师会在今后的常态课和公开课上不断借鉴和超越(刘洪,2010)。可见,同课异构活动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3. 同课异构活动后

1) 提高授课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

Poser (1989)提出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反思=成长。他还指出,没有反思的

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而在反思性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对自己教学经验的解释,来增进其对教学现实的理解,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培养自己的职业能力。反思性教学中探究的问题或领域往往是教师本人觉得最有趣、最有意义或教学中亟待解决的,即一切研究活动源于教师的自身的需要, 与教师所处的环境紧密相联(甘正东,2000)。校内的同课异构活动就应该本着探究、解决教学中亟待解决的这个问题这个来进行。

例如:2010年5月我校进行职业初期青年教师的赛课活动中,我外语组两位

教龄为5~6年的青年教师结合本学科组的研究课题“牛津高中英语不同课型的探索”,采用了同课异构的方式,开了第八模块第一单元Task板块的两节公开课,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通过课前准备、上课和课后的说课,两位老师写出了详细的教案和说课稿,在全学科组和学校专家组老师面前展示了自己在课堂上的风采,在课后说课环节用流畅漂亮的英语陈述了自己课堂设计的指导思想、教学理念和课后的反思,并利用暑假写成了体现自己教学反思能力的教学案例和论文。同课异构活动能让青年教师发现自己与成熟型、专家型教师间的差距,启发他们寻找造成差距的主要原因,可以在自身专业发展的道路上有所借鉴,少走弯路;也能促使青年把握好发展机遇,得到更多的发展机会。

2) 提高授课、观课、议课和评课教师的科研意识

同课异构活动后的议课和评课,是研究教学、改进教学的载体,是授课者和观课者平等对话和交流的平台,教师通过观课议课理性认识自身教学行为的同时,将先进的教学理念与实际感受联系起来,并构建新的理念,影响后续的教学行为,逐步实现教学实效的最大化(郭美红,2011)。

因此,观课和议课、评课活动能使同课异构活动中的参赛者获益多多,听课者、评课者同样获益。通过分析存在问题,探讨改进措施等可以进一步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教师的科研意识,进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四、 结束语

实践证明,并非每一个经过关键事件的教师都会得到相应的专业发展。教师从关键事件中获得专业发展,还必须要有一个自我澄清过程,即对自己过去已有的专业结构的反思、未来专业结构的选择以及在目前情形下如何实施专业结构重构的决策过程。这样才构成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循环。在循环往复的过程中,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意识和自主水平都得到了提高。同课异构活动给教师提供了关键事件,也能推动教师知识结构的完善和更新。因此,英语教师们要抓住机遇,使自己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自我实现”,成为专家型教师。

参考文献:

[1] 甘正东.反思性教学:外语教师自身发展的有效途径

[J].

外语界.2000(4)

[2] 琚珍.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中学英语课堂教学[J].外语电化教学.2001(9)

[3] 高翔,王蔷.反思性教学: 促进外语教师自身发展的有效途径[J].外语教学.2003(2)

[4] 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5] 郏灵萍.从“同课异构”活动看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0(7)

[6] 刘洪.公开课――教师成长的快车道[J].中小学外语教学.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