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神描写范文

时间:2023-03-19 12:19: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眼神描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眼神描写

篇1

1、最喜你如初的眼神,如丝的春雨,让心不再掩饰,任你柔和的眼神所抚摸;如缕的阳光,让心不再压抑,享你如风的眼神洗刷。渐渐,爱上了你似水的眼神,在心中衍生了爱的萌芽。每夜枕着你恬静的眼神,静静的睡去。走入梦乡,走入心中你美妙的眼神。

2、硕大的眼睛,用最悲楚的眼神一针又一针地刺进我的心头,越来越深,越来越痛,心中拯救他们的呐喊也愈发强烈,也许这也是一种磨难,一种良知的折磨。

3、他有一双漂亮而明媚的眼睛,那是炯炯有深的,清秀的黑色眉线之下,仿佛一口明汪汪的水井,蕴涵着波澜不惊,从容淡定。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关键词:水浒传;语言;描写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8-0209-02

小说的开头就写到林冲正在闲走,碰见了在东京时曾搭救过的一个酒店小伙计李小二。当李小二问他如何到这里时,林冲便指着脸道:“我因恶了高太尉,生事陷害,不想今日见到你。”凡是读过《水浒传》的人都知道,林冲并没有恶了太尉,若说恶了高太尉的原因,只是因为林冲的妻子张氏长得太漂亮。而且高俅为了能够让他的儿子高衙内得到张氏,可以说一计又一计的陷害林冲。先是买刀给林冲,接着让林冲持刀误入白虎节堂,又将其发配沧州,一路受到公人董超和薛霸的折磨。野猪林里,二位公差又要杀死林冲,可是林冲却一路忍下。在鲁智深要杀死董超和薛霸时,林冲还说都是高太尉的指使。可见林冲心地善良,凡事都从自身找原因。这也符合中国人的儒家思想“一日三省吾身”,凡事看自己做得是否合情合理,做得是否能够尽人意,凡事要与人为善。这和林冲的思想有关,在林冲的思想当中,就想做一个安分守己的人,当国家需要时,便要效命疆场,凭自己的真本领博得功名,将来好弄得“封妻荫子”。林冲这种性格的形成,也与林冲的生活有关。林冲当时做八十万禁军教头,是一个中级军官,家中妻子美丽贤惠,家境虽不富有,但也算殷实。故而才能使之满足这种生活。因此凡事忍隐,又不与他人争强好胜。在他心目中“忍”字心头一把刀,只要忍过去,就能风平浪静。

当我们谈《水浒传》时,读林冲这一人物时,作为读者的我们都感到林冲窝囊。一个连普通人都忍受不了的,可林冲却忍受了,为何不起来反抗,空有一身武艺,连自己的妻子都保护不了,还算得上一个男人吗?而这也是施耐庵先生在这部小说的情节结构上设计的高明之处。先把一个好人上梁山的经历写出来,激起人们的气愤,从而突出一个“逼"字。从而后文写其他梁山好汉时,尽管他们有些人也是滥杀无辜,他们有些人也危害百姓,可是读者能够理解并谅解他们,这都与小说的情节,即林冲的遭遇有一定的关系。因为当时社会的腐败与黑暗,连林冲这样的好人都被逼上梁山,而那些滥杀无辜,危害百姓的人,也是被社会逼迫所致。

林冲不仅凡事都从自身考虑,而且林冲也总是为别人考虑。正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当李小二邀请林冲到家时,林冲还说“我是罪囚,恐怕玷辱你们夫妻”。可是李小二并不在意,还说:“谁不知恩人的大名?休恁地说,但只有衣服,便拿来家里浆洗缝补。”后林冲见李小二两个恭敬孝顺,常把些银两与他做本钱。小说到此,林冲的性格已趋完美。

我们可见林冲是一个逆来顺受的人,是一个天真的人,是一个严于律己,凡事都从自身找原因的人。但是林冲毕竟是一个英雄,所以当被逼太甚无路可走时,他只能铤而走险,奋起反抗。

当他听到陆谦和富安到沧州时,便勃然大怒道:“这三十岁的正是陆虞侯,那泼贼敢来这里害我,休要撞见我,只叫他骨肉为泥。”于是到街头买了一把解腕尖刀,大街小巷团团寻了三五日。不见消息也自心慢了下来。由此可见,此时林冲最不愿意看见的事情出现了,这个现象的出现,使林冲的幻想彻底破灭了。但也不难看出林冲冲动过后便趋平静,其本来面目并没有完全改变。小说到此似乎峰回路转,人们都暗暗为林冲庆幸时,一件意外的事又降到林冲的头上,让林冲接管一个好差事,看管草料场。但此时的林冲已不是原来那个天真的,对未来充满无穷幻想的林冲。虽然他还是逆来顺受,但听到这件事时,林冲只说了一句“小人便去”,但和李小二谈话时便流露出忧虑与不解。林冲对店小二道:“却不害我,到与我好差使,正不知何意?”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到,林冲由一个天真的对未来抱有幻想的,对官府充满信任,认为人世间,好人居多,而坏人居少,官府并没有传说的那样坏,凡人都能感化的林冲已变成对官府官吏有了怀疑的态度,有了一定认识的人。所以林冲常常带着狐疑上路,接管草料场。林冲的这种狐疑标志着林冲的思想走向了成熟。

尽管林冲带着狐疑而来,但是其本性依然未变。当他看到草料场的老军住的小屋,四下里崩坏,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时,林冲便道:“这屋如何过得一冬?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反映出林冲无论做什么,都尽职尽责,凡事都有个长远打算。也说明林冲随遇而安,不图富贵,只图平安,只等流放期一过或高太尉良心发现,他便可回东京与家人团聚,去过自己的温馨生活,由此可见林冲的天真。当他回来看到房屋已被大雪压塌,他首先想到的是火。所以伸手,摸到火已灭,才放心的找出一条被子,离开草料场。

到了神庙,林冲的衣服已经湿了五分,他脱了衣服把被扯来盖了下半身,却把葫芦冷酒提来,慢慢的吃,就将怀中的牛肉下酒。此时虽然林冲没有说出一句话来,但读到此处,我想读者就有不忍卒读之感,然读者的同情心已升至到了极限。我想每个读者都会认为其窝囊。而小说中的林冲这时也没有了埋怨和愤怒,只有忍耐。小说到此已将林冲的善良,逆来顺受,随遇而安等性格描写的淋漓尽致。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种感受,即这样的好人被逼到如此境地,北宋王朝的官贪吏虐可见一斑。小说就是通过这种描写的方式用主人公林冲的语言来激起读者的共鸣。即便后来梁山泊中的李逵在江州狂杀滥砍,接父亲时无菜下酒,吃李鬼的肉,也能让读者理解。因为有林冲这样的好人作为小说的开篇部分,使读者都有一种感受:对待坏人怎么都不过分。

篇3

1 材料与方法

1. 1 材料

供试树苗均为 2 a 苗,多数为 2008 年 5 月在中国林科院华北林业实验中心温室里培育的实生苗,种子从美国引进( 自繁) ; 其他树苗是从国内市场购买的实生苗或者扦插苗( 表 1)。

1. 2 方法

2009 年 4 月下旬至 5 月上旬,在北京市房山区田各庄村大棚温室内将试验树苗定植于 30 cm ×30cm( 高 × 口径) 的塑料花盆中,栽培基质选用腐殖质土、草炭和珍珠岩按照 1∶ 3∶ 1( 体积比) 混合,用多菌灵对基质进行消毒处理。盆中加入等量的基质( ( 5 000 ±100) g) 。定植后置于大棚中,每天进行日常养护管理。选择长势相对一致的苗进行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设 6 个盐分梯度,NaCl 浓度分别为 0、100、200、300、400、500 mmol•L- 1。每个浓度梯度每种树苗均为10 株,3 次重复。第1 次施盐,对照施700 mL 水,其它处理都施 700 mL 的 100 mmol•L- 1NaCl 溶液; 第 2 次,对照和 100 施 700 mL 水,其它处理都施700 mL 的200 mmol•L- 1NaCl 溶液; 依次类推,达到预设盐浓度后,每隔一定时间浇相同量的自来水,以平衡蒸发量。盆下垫塑料托盘,以便防止盐分流失。盐胁迫处理历时 40 d,并且每 10 d 记录 1次盐害症状表现。盐处理 40 d 后,每种树苗每个处理均随机选取7 9 株,采集完全展开叶,用自封袋装好后,立即放入液氮中,然后于 - 70 ℃ 超低温冰箱中低温保存。另外,各树种各处理再分别采集 3 株植物的叶片、茎和根,在 105 ℃下杀青1 h,然后在80 ℃下烘干至恒质量,用于矿质元素测定。脯氨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测定参照李合生等[13]的方法,甜菜碱测定参照周芹等[14]的方法。参照王宝山等[15]和於丙军等[16]的矿质元素提取方法,Na+、K+和 Ca2 +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法测定,Cl-用自动滴定仪测定。每个指标测定 3 次重复。

2 结果与分析

2. 1 不同盐浓度胁迫下供试树苗的受盐害症状

盐胁迫过程中,每 10 d 观察 1 次树苗的叶片盐害症状,并记录。胁迫 40 d 的幼苗受害症状见表 2。从表 2 可以看出: 16 个树种耐盐能力存在差异,根据受害严重程度的大致排序为: 卫矛、沙柳、柽柳、唐古特白刺、西伯利亚白刺 > 水蜡、糖朴、美国皂荚、沙枣、药鼠李 > 杜梨、风箱树、鞑靼忍冬、美国白蜡、竹柳、醉鱼草。

2. 2 盐胁迫下脯氨酸含量的变化

图 1 显示: 除沙柳外,其它 15 个树种脯氨酸含量随盐浓度的升高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 同时,柽柳、唐古特白刺和西伯利亚白刺的脯氨酸含量总体上显著高于其它供试树种。400 mmol•L- 1盐处理条件下,沙枣、水蜡、糖朴、唐古特白刺和醉鱼草其含量的 变 化 幅 度 最 大,与 对 照 相 比 分 别 增 加 了662. 0% 、562. 8% 、184. 7% 、84. 6% 和 71. 3% ,而竹柳、卫矛、药鼠李、风箱树和沙柳的增加幅度最小。

2. 3 盐胁迫下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

由图 2 可见: 在盐胁迫下,各供试树种可溶性糖的含量随盐浓度变化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除美国皂荚随盐浓度的增加先升后降外,其它树种均随盐浓度的升高而增加。在400 mmol•L- 1盐浓度下,竹柳、醉鱼草、卫矛、药鼠李和糖朴的可溶性糖含量比对照分别增加 72. 7%、68. 1%、55. 3%、48. 5% 和44. 8% ,而鞑靼忍冬、杜梨和美国白蜡的增加幅度最小,仅分别增加 28. 1%,11. 7%和 18. 4%。

2. 4 盐胁迫下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

图 3 表明: 随盐浓度的升高,各树种叶片中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但其变化规律存在差异。随着 NaCl 浓度的升高,沙枣、风箱树、美国白蜡和柽柳的变化规律不明显; 水蜡、鞑靼忍冬、药鼠李、糖朴、醉鱼草、沙柳和唐古特白刺为先升后降;而卫矛、竹柳、杜梨、美国皂荚和西伯利亚白刺逐渐增加。在400 mmol•L- 1下,杜梨和卫矛与对照相比增加幅度最大,分别增加 75. 0% 和 93. 2%,而柽柳、水蜡和沙枣的增加幅度最小。

2. 5 盐胁迫下甜菜碱含量的变化

在 NaCl 胁迫下,植物甜菜碱随 NaCl 浓度的升高而增加( 图 4) 。在 400 mmol•L- 1时,糖朴、醉鱼草、美国皂荚和西伯利亚白刺增加幅度最大,分别比对照增加 29. 2%、46. 1%、43. 5% 和 31. 9%; 而杜梨、药鼠 李、水 蜡 和 唐 古 特 白 刺 仅 分 别 增 加 了9. 0% 、7. 1% 、6. 6% 和 2. 4% 。

2. 6 盐胁迫下矿质元素含量的变化

2. 6. 1 盐胁迫对各树种根、茎、叶内 Na+含量的影响

由图 5 可知: 各树种根、茎、叶中 Na+的含量随NaCl 浓度的增加而增加。400 mmol • L- 1盐胁迫下,竹柳、卫矛、醉鱼草、西伯利亚白刺和糖朴根中的Na+含量的增幅最大,分别比对照增加 275. 3%、182. 4% 、168. 4% 、125. 2% 和 108. 9% ,而水蜡仅增加了 14. 5%; 茎中 Na+含量增幅最大的 5 个树种是鞑靼忍冬、美国白蜡、竹柳、药鼠李和醉鱼草,分别比对照增加 649. 0%、552. 6%、538. 2%、331. 9% 和271. 6% ; 鞑靼忍冬、药鼠李、风箱树和醉鱼草叶片中Na+含量增加了 5 20 倍。各树种内根、茎、叶中Na+含量差异比较大。柽柳、唐古特白刺和西伯利亚白刺为叶 > 茎 > 根; 而其它 13 个树种为根 > 叶 >茎。这很可能与柽柳、唐古特白刺和西伯利亚白刺的耐盐类型有关,它们能够大量吸收 Na+,柽柳通过叶片上的盐腺排出体内,唐古特白刺和西伯利亚白刺能够把 Na+存储在叶片中,而其它树种是通过根的阻隔作用减少 Na+进入体内。

2. 6. 2 盐胁迫对各树种根、茎、叶内 Cl-含量的影响

从图 6 可知: 随盐浓度的增加,各树种 Cl-含量增加,但增加幅度不同。400 mmol•L- 1盐胁迫下,竹柳、卫矛、醉鱼草、沙柳和美国皂荚根中增幅最大,分别比对照增加 80. 1%,117. 7%,119. 3%,73. 9%和 66. 7%; 药鼠李、醉鱼草、竹柳、鞑靼忍冬、风箱树和沙柳茎中的 Cl-含量增加幅度最大; 风箱树、美国皂荚、鞑靼忍冬、醉鱼草和美国白蜡叶片中 Cl-含量增幅最大,分别比对照 增 加 621. 2%、203. 8%、153. 2% 、123. 0% 、158. 7% 。Cl-含量在植物器官中的分布也存在差异,叶明显高于根和茎,而根和茎中的差异与树种有关。

2. 6. 3 盐胁迫对各树种根、茎、叶内 K+含量的影响

在盐胁迫下,16 种幼苗中 K+含量的变化规律比较复杂( 图 7) 。随 NaCl 浓度的升高,在柽柳、唐古特白刺和西伯利亚白刺的根和叶片中 K+含量增加,其它幼苗根中 K+含量均随盐浓度的增加而减少,叶中变化不明显。K+含量在茎中变化不明显,可能是由于茎主要是运输的通道。K+在不同器官中的含量有所不同,叶明显高于根和茎,而根和茎之间无明显差异。

2. 6. 4 盐胁迫对各幼苗根、茎、叶内 Ca2 +含量的影响

从图 8 可知: 在盐胁迫下,不同幼苗 Ca2 +含量的变化规律比较复杂,随盐浓度的增加,根中 Ca2 +含量无明显的变化规律; 沙枣和西伯利亚白刺茎内Ca2 +含量逐渐减少,而杜梨、药鼠李和风箱树略有升高,唐古特白刺、醉鱼草、竹柳和美国皂荚则先升后降,柽柳茎内 Ca2 +含量明显高于其它幼苗; 各幼苗随盐浓度升高,叶片中 Ca2 +含量变化规律有所不同。Ca2 +在幼苗各器官中的含量是叶 > 根 > 茎。

2. 6. 5 盐胁迫对各幼苗根、茎、叶内 K+/ Na+的影响

图 9 所示: 柽柳、唐古特白刺和西伯利亚白刺根、茎和叶中的 K+/ Na+变化规律不明显,但其它幼苗总体上是随盐浓度的升高而降低,而且盐浓度越高,下降越明显,说明 Na+的吸收影响了 K+的吸收。在400 mmol•L- 1盐浓度胁迫下,竹柳、卫矛、药鼠李和醉鱼草根中的 K+/ Na+比值下降幅度最大,分别比对照下降 89. 20%、79. 08%、68. 01% 和 79. 24%,这说明在这 4 种幼苗中,Na+的吸收对 K+的吸收抑制作用最大; 而西伯利亚白刺和唐古特白刺的 K+/Na+比 对 照 却 有 所 升 高,分 别 增 加 5. 65% 和30. 12% 。竹柳茎中下降了 88. 21% ,鞑靼忍冬下降了 91. 59%,美国白蜡下降了 87. 05%。在叶片中,鞑靼忍冬降幅最大,下降了 95. 58%,药鼠李下降了92. 64% ,醉鱼草下降了 80. 41% ,风箱树下降了87. 32% 。

篇4

【技法揣摩】

细节描写就是把细小事物,如一个动作、一种表情、一个特点用特写镜头把它放大,通过准确、生动、细致的描绘,使读者“如见其人”“如睹其物”。好的细节描写,能使人物性格丰满、活灵活现、惟妙惟肖,增强文章的形象性、生动性和真实性。细节描写是记叙文的血肉。没有细节描写,就没有形象的鲜明性,事件的生动性。

那么,在记叙文的写作中如何写好细节描写呢?

一、观察生活,积累素材

有道是“故事好编,细节难找。”细节描写难就难在要找到符合生活真实、体现人物个性、典型动人的细节。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性格特征,所以每个人说话、做事都会以不同的方式体现出自己的性格。我们要做的,就是认真地去观察,然后把它积累下来,作为写作的素材。写人是这样,细节描写用于写景、状物时,则要把握住景物的特征和变化。请看下面的细节描写:

夕阳的余晖渐渐落下,路灯拉长了影子,游戏的孩子被父母唤回,街道上的欢笑在减弱。思绪,越飞越远,回到过去,那充满欢乐的童年……

文中写“影子拉长”的细小情景,犹如电影中的特写镜头,以形象的描述展现了生活场景,颇有情味,如果平时的生活中没有观察的积累,写作时是不可能写出如此生动的细节的。

二、选择典型,以一当十

我们常常为生活中的人事所感动,可是一写到自己的笔下,就不那么感人了,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习惯于粗线条的语言,忽视描写,忽视细节。与其评语式地介绍,概括性地交代,从概念到概念,不如选择典型的细节加以生动地描写,让人物形象跃然纸上。请看下面这几段描写男女同学交往的几段文字:

一天放学,在小区门口,我看见了小华。她背着一只很大的书包,显得她更加瘦小。我很想上前跟她打招呼,但是我们之间仿佛有着无法跨越的隔阂,让我不敢上前。我只好跟在她后面,即便是这样,我也感到一阵尴尬。

突然,她转过头来,我一愣,来不及多想就低下头去。可下一秒我就后悔了,赶紧调整好笑容,抬起头,却看到她的衣角消失在拐弯口……

心中顿时五味杂陈,失望,后悔,胆怯,尴尬……但更多的,是孤单。

童年时是两小无猜的好朋友,长大后因为性别的缘故,彼此间的接触少了。偶然相遇,会是什么感受呢?这几段文字描写了偶遇时两人的尴尬动作、神态,蕴含着复杂的情感,颇有典型性。

三、细化动作,延长过程

如果细节是一个动作过程,可以将其分解成一连串细微的动作,运用最为精练传神的句子,最为准确的动词和形容词来传达人物的精神风貌。请看下面这段表现母爱的文字:

……眼睛愣愣地看着我,我分明地感觉她的目光在我的头发上抚摸,妈妈好长时间没有我的头发了,她在回忆那逝去的岁月吗?妈妈的目光抚上了我的眉,漫上了我的眼,我的眼珠不自觉地转动了几下,她的目光便一如我儿时她那双温柔的手……

将妈妈看我那一动作进行了细细地分解,用一个慢镜头将妈妈看我的那一瞬间延长,把每一个细微的变化细致地展示在读者面前,让妈妈的目光从我的头发上移向我的眉毛,我的眼,并用细腻的心去揣摩妈妈的心理,这样便把母爱表达得淋漓尽致。

四、分解画面,简笔描摹

分解细节是准确传神地描写人物的重要手段,如果细节是一个静态的画面,我们可以运用白描的手法对表现人物的细节进行分解,将其分解成若干个点进行简笔描摹。

晚上,父亲从风雪中归来。在昏黄的灯光下,他仿佛是一尊未完成的泥塑,头发和眉毛上的土被雪润得湿湿的,过去曾湛蓝的中山服,现在已经褪色得不成样子了,而且被里面的棉袄撑得鼓鼓的,雪在鞋的边沿上开始消融,连同泥土一块儿渗到地上,留下两个鞋底形状的泥圈儿。

先将父亲描摹成一尊未完成的泥塑,然后抓住泥塑的细微部分进行分解,描写被雪润湿的头发和眉毛,被棉袄撑得鼓鼓的已经严重褪色的中山服,以及沾满积雪的鞋子。更妙的是:还进一步分解到了父亲鞋子“边沿上”开始融化的雪,地上印下“两个鞋底形状的泥圈儿”,呈现出强烈的现场感,准确传神地表现了父亲雪夜晚归的艰辛,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五、语言精炼,选用适当

有些同学认为细节描写就是描写上的不厌其烦,越详细越好,这种看法是不准确的。要抓住最传神的点去描写,而其他地方可以一带而过,细节描写不等于嗦。细节描写在文章中不是越多越好,而应选择具有代表性、概括性、能反映深刻主题的事。如下面这段文字:

有一回,我和她一起吹肥皂泡玩。看那透明的肥皂球一个个地飘在空中随风舞动,在落日的余晖下映射出绚烂的光彩,五色交融,缤纷多彩。我们都很开心,笑声不断。那天刚好下过雨,地上有一个水洼,肥皂泡落入水中竟然没有破碎,而是变作半个躺在了水上。五彩的透明薄膜下,似乎还可以看到水波微动,美丽无比。我被这一幕吸引,蹲下来,往水洼上吹肥皂泡,想让水面上充满五色光辉。可是,每次都是布满了这边一小片,那一小片便破碎了,弄得我气恼不已。

这段文字描述“我”童年时吹泡泡的细小动作,运用精炼的语言活灵活现地展示了童年时候的快乐相处情景。“透明的肥皂球一个个地飘在空中随风舞动,在落日的余晖下映射出绚烂的光彩”,“ 肥皂泡落入水中竟然没有破碎,而是变作半个躺在了水上”,这些描写具体细致独特,没有亲自吹过肥皂泡怎会有这样的生活体验呢?

细节从哪里来呢?细节就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做生活的有心人,从细处着手,从小事做起,时时关注细节,处处捕捉细节,你的文章才会有文采!

【亲手运作】

请联系你的生活实际,展开合理的想像,将下面的情节写得更生动一些:

我战战兢兢地回答了老师的提问,他夸奖我:“说得非常好!”并且向我传来一个赞许的眼神。这眼神,让我从头到脚都感到暖洋洋的,我也回敬了老师一个微笑。

【写法点拨】

原文也抓住了“眼神”这一细节,但描法单调,语言苍白无力。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格,可以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变抽象为具体,使无形变为有形。在细节描写时,可以综合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刻画出细节的神韵。这个片断可以运用比喻修辞手法,将“眼神”比做“冬日里的一缕阳光”、“沙漠里的一汪泉水”和“黑夜里的一盏明灯”,然后再用排比将三个比喻组合起来,铺陈烘托“眼神”带给自己的感受。比喻和排比手法的综合运用,有力地刻画了老师眼神的神韵。

篇5

②父亲有很多谜语。夏日的晚上,坐在星光笼罩着的院子里,最有趣的事是猜父亲的谜语。父亲那细眯眯的眼睛笑着看我,悠悠地念着他的谜语。我眨巴着眼睛,仰头对着那满天的星斗苦苦地寻找,谜底藏在哪里呢?再盯着父亲的眼睛瞧,觉得他那双笑眯眯的小眼睛也和夜空一样深邃、神秘。当我苦思冥想,觉得小脑瓜子发胀的时候,父亲便会给予巧妙的提示,直到我得意地叫起来,他也“嘿嘿”地笑了。

③渐渐地,父亲的谜语很少能够难倒我了。只有一条谜语我猜不出。

④“晚上关箱子,早上开箱子,箱子里有面镜子,镜子里有个细妹子。”

⑤我想了半天想不出,问父亲:“怎么镜子里有个细妹子呢?”

⑥父亲笑着说:“你再听呀――”他把眼睛合上:“晚上关箱子,”又把眼睛睁开:“早上开箱子,”父亲把眼睛凑近我:“箱子里有面镜子,你仔细看看,镜子里是不是有个细妹子?”

⑦我叫起来:“是眼睛,是眼睛。”

⑧父亲说:“对、这是爸爸的眼睛。”

⑨我问:“那我的眼睛又该怎么说呢?”

⑩“晚上关箱子,早上开箱子,箱子里有面镜子,镜子里面有――”父亲摸摸饱经忧患而早白了的头发,说:“有个老头子、”

⑾我把这个谜语拿去考小伙伴们,把最后一句改成:“镜子里有个小狗子。”也像父亲那样把眼睛一张一合地去启发他们。

⑿每当我噘起了嘴,皱着眉头,一副烦恼忧愁的样子时,父亲便念起“关箱子、开箱子”,笑眯眯的眼睛一张一合,然后问我:“镜子里面有个什么呢?”我不作声,他便猜:“巧克力?大苹果?洋娃娃?绸结子?花裙子?有小鹿的铅笔刀?……”我小小的心总会被其中某样东西引得高兴起来。父亲将它们“变”出来时,我问他:“你怎么就猜得出我镜子里面是什么呢?”父亲的眼睛神神秘秘,仿佛可以给我变出许许多多快乐和光明。

⒀可后来有一次父亲猜不出了。因为我长大了,心里有张小门儿悄悄地开了。一个影子从眼睛投到了心里,抹也抹不掉,可影子“他”却全然不知。陡然觉得父亲带给我的光明黯淡了,我心里只对那个人说:“没有你呀,我就是黑暗。”父亲做的饭菜也不香了,涩涩地咽不下去。父亲问:“谁欺负我们的细妹子了?”我忽然觉得委屈得不行,眼泪吧哒吧哒淌下来。父亲逗我:“千根线、万根线,落到地上看不见。细妹子的眼睛下雨。”可我觉得满心都是父亲无法开释的烦恼,一甩头跑进自己的房子里。父亲跟过来,拍拍我的头,问我:“怎么啦?”我嚷道:“我要死啦!”父亲好笑起来,说:“你小小年纪就说要死,爸爸这么老了,还想活100岁呢。哦哦哦,一定是有一件东西你很喜欢,又不肯跟爸爸说,对不对?好,我来猜一猜。”

⒁父亲数了好多东西,自然都不是我所要的,我怎么能告诉父亲,镜子里面有了个“臭小子”呢?因为父亲是无论如何不能将那颗心变到我的手心的。父亲继续在猜,可他还是猜不出来。我感到和父亲一下子遥远起来,原来父亲的力量也是有限的。我对父亲说:“你猜不中的,也变不出来,这回得靠我自己。”父亲细眯眯的眼睛一下子变得那样忧郁。

⒂有一天,我告诉父亲我要离开家,跟着那个人到离家很远的地方去。我是父亲的独生女,父亲老了,我应该留在他身边,我也舍不得离开父亲,可是我没有办法。父亲静静地听我说,浑浊的眼睛里什么表情都没有。半晌才开口:“我知道有一天你要走的,女大不中留啊。”临走的时候,他又说:“要是他待你不好,你就回家来。”

⒃可是他待我很好,我和他在一起是那么幸福,幸福得常常以为世界上只有两个人。给父亲写信,也总是说我很快乐很快乐。有一次记起父亲的生日,想着要孝敬一下他老人家,便写信问父亲需要什么,说不管他要什么,女儿都会想尽办法“变”出来的:信投进邮筒后,我忽然生出一荒诞的想法:假如父亲跟我要太阳、月亮,我也能“变”给他吗?当然父亲绝对不会跟我要这些的,但我却因此嘲笑起自己的孝心来。猜一猜,父亲会要什么呢?

⒄父亲来信了,我急急忙忙地拆开,只有四行字:

“晚上关箱子,

早上开箱子,

箱子里有面镜子,

镜子里有个细妹子。”

⒅那是父亲的眼睛,我怎么会猜不出呢?

(选自《读与写》2006年第6期)

1.根据语境推测下列加着重号的词的含义。

(1)觉得他那双笑眯眯的小眼睛也和夜空一样深邃、神秘。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不管他要什么,女儿都会想尽办法“变”出来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信投进邮筒后,我忽然生出一荒诞的想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理解下列句子在文中的含义。

(1)渐渐地,父亲的谜语很少能够难倒我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感到和父亲一下子遥远起来,原来父亲的力量也是有限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以猜谜为线索把内容串成了一个整体。请按要求回答:

(1)文章开头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意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中间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意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结尾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意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有多处刻画父亲的句子,特别是对父亲眼神的刻画特别传神,请从指定段落中找出描写父亲眼神的句子,分别加以品析。

(1)第②段中,描写父亲眼神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品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⑿段中,描写父亲眼神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品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⒀段中,描写父亲眼神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品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⒁段中,描写父亲眼神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品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⒂段中,描写父亲眼神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品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的“父亲”形象给人印象很深,结合全文,说说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章写道:“猜一猜,父亲会要什么呢?”“我急急忙忙地拆开,只有四行字……”文章最后好像未明确告诉我们父亲要的东西,但又确实告诉了我们。请你揣摩揣摩父亲要的东西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篇6

书让你走人生路途唱出春花秋月,落英缤纷;书让你在浩瀚海洋中尽情畅游;书点燃希望,让你在无穷无尽的人生漫漫路上永远不会迷失方向,一直像帆一样将你这只小船送道路的终极。那么下面就和小编一起看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父亲的眼神①一个背影,让朱自清潸然泪下;一个眼神,让我终生悚然汗下。

②那是在我上高中时,尽管我的语文、英语成绩居班里前凡名,但是数理化成绩却出奇地差。在这样的情况下,自己估计高考肯定无望,因此,高一期末考试后,我彻底失望,决定回家务农。

③因自觉惭愧,回到家后听说父亲正在田里拔草,我赶紧戴上草帽,赶到田里帮忙。学都上不好,再不勤快一点,会被人骂为“混混”的。顶着烈日,到了田里,我告诉父亲,不想再上学,反正学不好了,还不如回家种田。

④我以为父亲会勃然大怒,因为母亲去世较早,这些年来他节衣缩食,对我寄予了很大的希望,当了一辈子的“睁眼瞎”,他不想我走他的老路。但是,父亲始终埋着头,并不理会我,好像并没有听我讲的话。我不敢再说话了,只好随着他卖力地拔草。近晌午的太阳很毒,汗水不住地渗出来,衣服贴在身上,抬起头,父亲仍然在埋头拔草,我怎好意思停下来。

⑤中午,回家吃饭,父亲仍然没有就我辍学的事发表意见。让我说什么好?情况很不妙,我知道,越是在闷热干燥的夏日午后,越会有突如其来的狂风暴雨。这即将燃烧的沉默,真让我忐忑不安。

⑥这时父亲对我说:“走吧,去地里把瓜秧翻一下,要不来年地瓜就没收成了。”我爽快地拿起锄头就走。我就不信,父亲能干,自己就不行!

⑦夏日午后的太阳实在太厉害了,汗水把我迷糊得睁不开眼睛。要在学校,正是午睡的时候,而现在;我早已经呵欠连天了。看看我的老父亲,光着黑黝黝的脊梁,仍在埋头翻秧——趁着父亲不注意,我跑到树阴底下枕着锄头就睡着了。

⑧好像没过多大一会儿,我就被父亲推醒。睁开眼,我看到父亲冷冷的眼神,那眼神很复杂,既有悲哀、绝望,更有期盼和激励,还有许多我一下子读不出的内容……

⑨“娃儿,种庄稼也像做学问,如果你不上心,啥子事情都干不好。你在地头睡觉,庄稼也会在田里‘睡觉’……”

⑩父亲的眼神让我受不了,我的后脊早已经汗流下来了,不是热汗,是冷汗。当天晚上,回到家,我觉得浑身骨头都散了。摸着胳膊上已经晒脱了皮的地方,我的心乱成一锅粥。

第二天早上,天刚蒙蒙亮,父亲又轻轻把我叫醒。一睁眼,除了看见他瘦弱的躯体、苍老的面容外,又是他特有的眼神。想到父亲近70岁了,身体多病,为供我读书,每天仍在田间地头躬亲劳作,毫无怨言……这时,我突然坐起来,大声地喊了一句:“我要上学!”

后来的事情变得很简单。高考后,我上了大学中文系。再后来,到电视台当上了一名记者。

尽管远离了家乡,远离了父亲,但那熟悉的眼神始终占据了我的记忆。今夜回想起来,仍然抑制不住自己汹涌的感情。走到院子外,望着深速的苍穹和满天的繁星,我不由喃喃自语:“山一样沉默的父亲啊,你的期盼,你的鞭策,你的激励,终于成就了我的今天,我永远也忘不了你的眼神!”

1.填空。

(1)文段是运用第____人称来叙述的。段③一段⑩是按照_____顺序来记叙的。

(2)段⑥中划横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和_______的人物描写方法。

2.段⑩中划波浪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表达方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要概括:文段主要记叙了一件什么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段中哪些内容是略写?哪些内容则是详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1)一时间(事情发展的先后)

(2)动作描写 心理描写

2.抒情 议论 描写(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3.记叙了“我”因学业不顺,辍学回家务农并屡屡受挫,经父亲的教育和鞭策后,幡然醒悟,又返校复学,直至走向成功这件事。

4.“我”辍学回家的原因是略写,返校复学后的事是略写,怀念父亲的眼神也是略写,在家务农一段则是详写。

《父亲的眼神》读后感父爱是伟大的,父爱给我留下的第一印象就是——沉默。

这篇文章主要讲了“我”觉得高考无望,想回家种田,“我”吃不下苦,睡着了,父亲用冷冷的眼神告诉“我”,只能上学!在父亲鞭策、警示的眼光下,“我”考上了大学,当了一名记者。

我觉得这个父亲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因为“我以为父亲得知我放弃高考会勃然大怒,他对我寄予了很大的希望,当了一辈子的‘睁眼瞎 ’,他不想让我走他的老路。但是意外的是,父亲始终埋着头,并不理会我,好像并没有听进去我的话。我不怕父亲发火,却怕父亲的沉默。”从这里,我看错了父亲的聪明。因为如果父亲发怒,把“我”怒骂一顿、打一顿,“我”会感受到心里好受些。而父亲的沉默,会让“我”感到非常对不起父亲,很愧疚,就会重新去上学。

我还觉得父亲是一个教子有方的人。我从这里看出来的:“当庄稼人你也不够格,躺在地头睡觉庄稼就会长出来?你那个样,二流子也比你强。你哄庄稼一天,庄稼就会哄你一年。赶快起来!”从“你哄庄稼一天,庄稼就会哄你一年”看出来,父亲话语背后意思是:你哄学习一天,学习就会哄你一年。父亲用那最朴素的话语教育了“我”。“我”也觉得自己是一个对学习不自信的人。那是在“我”上中学时,因为有“瘸腿科”,加上当时传说文理不再分科,所以,尽管“我”的语文、英语成绩在班级名列前茅,但是数理化却出奇地差。这样的情况下,肯定高考无望。因此,高一期末考试前,我彻底失望,回到家里。是父亲的激励,让“我”重新认识了自己。

看到这里,我想起了电影《铁甲钢拳》里的一个片段:一个孩子要掉下万丈深渊,他爸爸拉住了他。电影《2012》里的一个父亲为了把孩子送上船,自己掉下了万丈深渊。还有《狼王梦》一书中,母狼为了孩子成为狼王,牺牲了自己。

父亲的爱,是沉默的。可它,改变了一个人的命运。

篇7

电影《贫民窟的百万富翁》最后,杰玛在节目现场打求助电话时,现场外拉提卡激动欣喜,现场内杰玛镇定与感动平行剪辑融合。不同的地点,相同的时间,遥望着美好爱情。观众也能感受到手机两端主人公的激涌心情,同一时间,杰玛的哥哥舍利姆将自己埋在满是钱纸的浴缸中,准备与黑头目同归于尽的画面,与这对恋人的幸福相拥场景交叉剪辑。光明与黑暗相互转换,紧张与感动并存,令人感叹、动容。电影画面的直观呈现提高了学生的理解力,同时也调动了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在两种截然不同情境的感官冲突下,理解对比手法运用之于艺术效果的提升。

之后,笔者又为学生举了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臧克家的“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等例子;还通过该学期教学内容——《紫藤萝瀑布》来对这一表现手法进行了具体解读:我望着眼前繁茂的紫藤萝花,回想起十年前紫藤萝凋零的画面,将这两幅图景进行对比,从而凸显眼前之景的美丽,同时也表现出从那个万物生长停滞的年代走过后作者内心的轻松与欣喜。无论在电影,还是文学中,对比手法的运用都在原作品基础上产生了类似于戏剧张力的效果。

因此,学生可以从中产生明确的认识:在写作需要表现紧张的情节之类富有张力的文学情景时,对比手法的运用无疑是上好的选择。

二、细节描写

抓住生活中的细小或微小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刻画,无论人物、景物还是场面描写都可在细微之处尽显神采。对人物动作、神态、外貌、语言、心理的细节描写向来是文章分析的重点,通过这些细节,人物形象更加生动鲜明,人物感染力增强,整篇文章也显得更有灵魂性。而电影中的细节往往具有视觉的放大作用,以一个特写镜头或是某组连续镜头中的一个点收到“以小见大”的效果,让观众在深刻的印象中慢慢品味。我建议学生回忆让自己印象深刻的电影中,有着怎样的特写镜头的处理,从而体会细节的作用,然后再回到文本中去感受细节的魅力。

学生提出了电影《海上钢琴师》里的细节,在1900和爵士乐的始祖JellyRollMorton比拼琴技时,那根被琴弦点燃的香烟特写,宣告着其主人公精湛的琴技;而当1900讲述他不愿意离开船的理由——“我所恐惧的,不是所见的,而是所不见的”,特写镜头定焦在他的眼睛上,他在凝望远方,眼神中充满了迷惑和茫然。1900对于岸上世界的恐惧与向往,在此刻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彰显。因此,细节与人物的个性,甚至命运息息相关,能够使人于平凡中见惊奇。对照电影呈现的形象感突出的细节,学生领会到了文学作品中细节描写的作用,人物的一个眼神、一段对话,甚至一个语气词都可以成为整篇文章的点睛之笔。

人教版鲁迅的《风筝》一文便是极好的细节描写借鉴范文。在课文学习时学生仅仅了解到某一部分运用了哪一方面的描写方法,然而在对细节描写进行了专门的研究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再回头看这篇文章,学生才从鲁迅创作的角度思考文章的写作技巧,重新品味文中的“我”“心又不竟堕下去而至于断绝”、“无可把握的悲哀”等心理描写的准确、深刻;“我”折断小兄弟风筝时,将我与小兄弟的神态、动作相对比的细节描写的细腻、生动等等。学生始为文中的精彩细节发出深深的赞叹,并在周记中无一例外地运用了细节描写的方法。电影将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很多问题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在获得了最基本的认知之后,又引导我们更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从而达到对文本的理解、对写作技巧的运用都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篇8

忽然一只温暖的手轻轻搭在了我的肩上,那双天蓝的双眸紧紧盯着我,嘴角挂着微笑,没有任何话语。我下意识地顺势望了望,却从那双如清风般和煦的眼神里,感受到发自内心深处的从未有过的温暖。那份温暖似一缕春风,抚平了我那七皱八褶的心,在心湖吹起一丝涟漪。就在这一刹那,我的泪水不禁“簌簌”地流了下来。

微扬头,侧目,顺着逆光的方向,有一张拥有如水一般温柔的笑脸。无声的语言,无声的安慰,如同雨霁的暖阳,淡淡的,在我耳边轻轻说了句:“下次努力哦!”简单的话语,却消除了我耳边的冰凉。

教室外滂沱的雨点,像是在说:“别哭了,都快化成一只小花猫了!”

她顺手翻开文具盒,镜面般的内里照在我的脸上。突然灵光一现,我转啼为笑:“你骗人,我压根就没有变成花脸猫,你好无聊,以后可不许这么吓唬我哦!”

“那你还不绽开笑脸,要不然又要多了几道皱纹,这样可就会早一天变成老太婆的模样。”

抬起手,轻抚在自己的脸上,发现脸上有不少泪渍,我怎么一委屈就掉金豆子,是不是太懦弱了!

疑惑地抬起头来,眼光撞进她那双懵懂又似乎深不可测的眼神,那双眼睛真的让人难以读透。如玉点缀的黑眸好像嵌着颗黑珍珠,从中流出的淡淡的笑意,给原本了无生气的氛围,布上了一丝温馨,那眼神里仿佛融入了可以扫除阴霾的能量。

她微笑着点点头,又投来了另一种目光,那是友善而又充满温馨的目光。我的心里一点点柔软开来,淡淡的笑意在眼底流转。那束目光,如一丝流淌在心间的暖流,激荡着我的心房。

渐渐地,雨停了,天空划出一道彩虹,绽放出黄金分割的美丽弧度。

在这个季节里,花儿是最容易绽放的,迎着风飞舞的蝴蝶翩翩起伏着,风信子在空中飘飞。我徜徉在花的海洋,沉浸在美妙的友情之中。

(指导老师:侯守斌)

篇9

文章写得真是绝妙,尤其是对眼神的刻画更是令人过目难忘。全文对眼神的描写一共出现了六次,而这六次均表现在三类人身上。如邻居眼神中透露的那种幸灾乐祸,小孩眼神中表现出的特有恐惧,小李眼神折射出的那种病态心理。三类人物不同的心理,逼真地反映了现实生活中缺少诚信的可怕局面。

“哐啷——”一声清脆的关门声,随之而来的是一阵急促的敲门声以及“女高音”。原来是女主人小李被关在了门外。这下糟了!丈夫出差,而她自己又没带钥匙。

邻居们纷纷来看热闹,有的说用铁丝把门勾开,有的说将锁打碎,也有的说可以翻窗子进去,小小的楼道挤满了人,可没有一个人行动。终于,有一位大彻大悟的人高喊:“报警吧!”随即,110赶到了现场。

小李家是防盗门,窗上安有防护栏,根本没有办法进去。警察围着整幢楼走(嘻嘻,200字了耶!)了几圈,家家窗口都有防护栏。 “对不起,我们也没有办法。”一位警察看了看周围的防护栏说道。小李慌了:“警察同志,你们一定要帮我打开门呀!”她顿了顿,“你们可不能见死不救呀!”

“你们看!”细心的小李用手指了指,大家像发现新大陆似的,发现小李家厕所旁的小角落里,有一扇布满灰尘的没有装护栏的小窗。只有小孩子或许能够进去。小李如同落水者抓住了一根树枝,她回头看邻家小孩,可刹那间,看热闹的小孩都好像飞到(噢,不会吧,已经400字啊!)了九霄云外,没了踪影,只剩下了几个闲聊的人,装作没有听见,还不时用眼角瞄瞄小李,谁希望自己的小孩成为“烈士”?

最终,小李以二十块钱请了楼下看门人的小孩。一根绳子从天而降,小孩站在楼顶不时向下望望,眼睛里流露出恐惧的眼神。看得出,这小孩非常不愿意干这件事,可那二十块钱诱惑着他,他仿佛看到用二十块钱买来的东西。他小心翼翼地沿着绳子从楼上滑下来,好不容易到达了小李家楼层。

终于到达了窗口,大伙儿也都松了一(嘿嘿,一不小心,可就600字耶!)口气。这是一扇很小的窗子,上面锈迹斑斑,角落结满了蜘蛛网,窗台上布满了灰尘。平常是没有人注意它的。小孩子好奇地打量着里面,迟迟没有进去。小李有点不耐烦了,吼道:“你怎么不进去呀!”小孩子向下看了一眼,落在窗台上的脚有些发抖,瘦小的身体缓缓地钻了进去。一阵阵拨弄锁的声音,过了好久,门才打开,小李用审视的眼光打量着小孩子以及他的每一个口袋,然后才把二十块钱给了小孩。

第二天,当孩子经过楼下时,想看看昨天(呵呵,800字啦!)英勇进屋的地方,却发现,小窗上多了一样东西——防护栏,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篇10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曰‘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议不欲予秦璧。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

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上文在刻画蔺相如这一形象时,运用了细节描写,请结合原文加以分析。

解析:在本段中,司马迁为了表现出蔺相如的大智大勇,运用了细节描写。其中“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一句,虽寥寥数语,却把蔺相如的智慧与勇敢十分真切地表达了出来。

答案:“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持其璧睨柱”,从细微处的头发、眼神入手,将蔺相如与璧同存亡的坚定神态勾勒出来了。

【技法指津】

细节描写是把细小事物用特写镜头放大,通过准确、生动、细致的描绘,使读者“如见其人”“如睹其物”。好的细节描写,能使人物性格丰满、活灵活现、惟妙惟肖,增强文章的形象性、生动性和真实性。常见的细节描写有肖像细节描写、语言细节描写、行动细节描写、服饰细节描写、神态细节描写、心理细节描写等。

写好细节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写好细节,认真仔细的观察是基础。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性格特征,所以每个人说话、做事都会以不同的方式体现出自己的性格。细节描写用于景状物时,则要把握住景物的特征和变化。

2.细节描写要服从表现中心的需要,力求使细节具有深刻意义。小的细节能反映人的思想状况、社会风貌,但要注意细节与文章中心内容的匹配度,不可以此细节辅彼中心,风马牛不相及。

3.细节描写在文章中不是越多越好,而应选择具有代表性、概括性,能深刻反映主题的细节。

4.细节描写必须真实典型。所谓真实,是指细节描写能够精确地反映现实生活中的人、事的特征。所谓典型,是指细节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能够通过个别反映一般与全貌,由现象揭示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