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秋天的诗歌范文
时间:2023-03-31 14:54: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赞美秋天的诗歌,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新燕;新雁;诗歌
著名语文教育家于漪说:“优秀的诗词像种子一样,有顽强的生命力。他们破土而出后,和芳香的空气融合。今天我们学习古诗词,咀嚼、体会、感悟,仍然能徜徉在美妙的意境之中,嗅到他们散发出来的芳香。”因此,对于古诗文的学习也显得尤为重要。进入九年级复习阶段,大量的古诗词需要背诵默写,而在默写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特别容易把“燕”和“雁”这两个字混淆,由于读音相同,书写时常常弄错。
比如,在默写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时把“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的“新燕”写成“新雁”。又如,默写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时把“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中的“雁”写成“燕”。看到这样的错误频频出现时,为了帮助学生正确区分,我对这两个字从出现的季节和内涵上做了如下区分。
燕子是春天的使者,在春天经常出现,它轻柔、活泼,象征了春天的生机勃勃。所以,在很多描写春天的诗歌中出现。如,学生容易写错的句子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就很容易让人想到春天到来,一派生机勃勃的美好景象。作者借燕子、早莺抒发了心中春天到来的无限喜悦之情,又表现了作者对春天万物更新的赞美。此外,还有杜甫的《水槛遣心》“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孟浩然的“燕子家家入,杨花处处飞”,刘禹锡的“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等诗句表现了燕子轻柔、活泼,都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春天的无限生机。
在描写春天的诗歌当中,也有例外,如,王湾的《次北固山下》这是诗人在一年冬末春初时,由楚入吴,在沿江东行途中泊舟于江苏镇江北固山下时有感而作。诗中“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的“雁”则指的是“北归的大雁”意指一群北归的大雁正掠过晴空。雁儿正要经过洛阳的啊!诗人身在南方看到大雁向北飞去想起了“雁足传书”的故事,还是托雁捎个信吧:雁儿啊,烦劳你们飞过洛阳的时候,替我问候一下家里人。这首诗写在早春时节但全篇借“大雁”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
雁是秋天的先知,它常在秋日的高空成队出现,衬以秋天的萧瑟气氛,愈显一种苍凉的壮美。当我们吟咏起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时,看到大雁南飞避寒,没有半点恋意从而感受到了边塞的悲凉、壮阔,同时也引发了将士们的思乡却不得归的惆怅。孟浩然的《早寒有怀》:“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中描写的时令已经是深秋,大雁已经南渡,诗人睹物伤情,不免想到故乡,引起了思乡之泪,表达的同样也是游子漂泊思乡之情。王维的“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又暗含多少只身出塞的人的寂寞和被贬的惆怅?李白的“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高适的“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又颇显秋天的苍凉。
雁作为传送书信的使者在诗歌中的运用也很普遍了。李清照的《一剪梅》中“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写萧疏秋意的时节词人看到大雁飞过,而自己却无缘读到“锦书”,表达了对丈夫的思念之情。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虽是在早春时节,但更是借归雁传递书信的典范。
篇2
弯路。
于是,我在开学初利用两周时间,以第一课《在山的那边》为诗歌学习的起点,分阶段、有侧重地对七年级上册语文书中所有的诗歌进行了系统的学习。到六课诗歌都已全部学习完毕,我明显感受到了学生在诗歌朗读、把握情感和揣摩词语这三个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
下面以学习第六首诗歌: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为例,谈谈学生的学习效果。
师:请一位同学为我们朗读,大家着重从句中节奏和节次间停顿的把握这两个角度来欣赏评价朗读的效果。
生1:读全文。
师:请同学们来说说他朗读中的优点和不足。
生2:他读音准确,节次间的停顿也恰当,但句中的节奏体现得不够好。
如:“定然/在天街/闲游”一句,他读成了“定然在/天街/闲游”。
师:你听得真仔细,纠正得也准确。你能在他的基础上,不仅读出节奏,而且读出点诗味吗?
生2:我试试吧!(生读)
师:(鼓掌)你为什么能读得这么好?
生2:我觉得这首诗主要是作者心中的想象,而且是在夜空下的想象,所以我就读得轻柔、舒缓一些。
师:我们明白了,语气的轻重、语调的高低是与诗歌内容相关联的。比如,读《理想》这首诗,语调整体就比较高昂,语气也要更坚定有力,才能体现作者对理想的赞美。谁能根据这个规律,以学过的诗歌为例,谈谈语气语调与诗歌内容的关系?
生3:何其芳的《秋天》,描绘的画面宁静恬淡,所以朗读时语气就较轻松,语调也较柔和。
生4:曹操的《观沧海》抒发了他渴望一统天下的豪情,所以语气语调都更高昂、铿锵。
生5:张峰的《化石吟》抒发了对化石的赞美,也写出了化石的神奇,问句要读出惊讶,一些语句要读出由衷的赞叹。
师:对,内容决定了朗读时的语气和语调。诗歌读出诗味,才能将诗人的情感传达给听众。你认为这首诗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生6:对天上的街市的喜爱和向往。
师:你是从哪些语句感受到的?
生6:“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美丽”这个词可以体现作者的喜爱之情。“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世上没有的”可以流露出向往之情。
生7:“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这句想象牛郎织女生活得自由幸福,可见他心中对这种生活的向往,这句中的“定能够”体现出坚定的信念。
师:所以你在读“定能够”时加重了语气,是吗?
生7:是的。
篇3
[关键词]儿童诗;课程;儿童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712(2014)03-0017-05
[作者简介]张君燕(1971―),女,本科,山东省潍坊市奎文区樱园小学教师,小学一级。
儿童诗是指一种节奏、声韵充满美感,文字流畅自然,内容生动活泼,适合儿童念唱或朗诵的诗作。儿童诗篇幅短,诗中有优美的语言、丰富的想象、恰当的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新颖的构思、奔放的激情,是最适合儿童的文学样式,也是训练儿童语言的最好启蒙教材。《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在小学低年级学段要适当诵读优秀诗文50篇,从而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一年四季,轮回更替,周而复始,这春、夏、秋、冬四季景色的变化每天都呈现在儿童面前,是最直观、形象的学习资源。教师以四季景色的儿童诗为课程内容,和儿童一起读写童诗,设立课程目标,规划课程进程,开展丰富多彩的赛诗、写诗活动,让儿童掌握童诗的朗读、仿写的基本方法,促使儿童诗情激荡、思维飞扬,从而陶冶儿童情操,开发儿童潜能,发展儿童语言,不断丰厚儿童的人文素养。
一、课程开发的意义
(一)儿童天生是诗人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爱幻想,求知欲和好奇心旺盛,记忆力强,正处于学习的最佳时期。特别是低年级的儿童,他们是以直观形象的方式进行思维的。正因为如此,他们虽然只能运用只言片语表达自己的想法,却不乏童真、童稚和童趣,这样的语言犹如沙砾中的珠贝,采集出来都是富有灵性的小诗。
(二)儿童诗是语文学习的有益补充
在儿童文学浩瀚的海洋中,我们发现儿童诗清新活泼、质朴纯真、琅琅上口,散发着清新的气息。一首优秀的儿童诗,集美感的内容和优美的形式于一身,能拨动儿童的心弦,还能引起他们浓厚的阅读兴趣。
(三)儿童诗是校本课程开发的有效载体
《基础教育课程纲要(试行)》中提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优势、儿童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即校本课程。”我们开发的“儿童诗”第二课程旨在提高儿童人文素养,促进他们和谐发展,这不但符合课程改革发展的方向,也有利于学校特色的形成。
二、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通过“儿童诗”第二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提升儿童的语文素养,促进儿童和谐发展,培养儿童的创造能力,完善儿童的个性特长,增强儿童的人文底蕴,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具体目标
1.喜欢朗读儿童诗,感受儿童诗的乐趣。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儿童诗。
3.对感兴趣的诗歌乐于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4.背诵一定数量的儿童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5.能够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写浅近的诗歌,并能用断行的形式记录下来,初步用诗歌表达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
6.在诗歌仿写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三、课程内容
春天诗歌:春鸟、春风、春的消息、春天的秘密、春天的颜色、春天的味道等25首。
夏天诗歌:夏天的许诺、美丽的夏夜、夏天的催眠曲、夏天的故事、夏天的色彩、夏天的味道等25首。
秋天诗歌:秋风、秋歌、秋天的信、秋天的落叶、秋天的雨、秋天的声音等25首。
冬天诗歌:会唱歌的雪花、冬天的树、雪花的快乐、如果我是一片雪花、无言的冬天等25首。
四、课程实施
(一)朗读儿童诗,让诗意润物无声
朗读是用形象化口语表达的过程,是培养儿童说话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有效方法。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的总要求。”朗读,是一种应该贯穿在儿童诗教学全过程中的教学要求,也是对儿童进行长期训练的一项基本技能。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小学低年级儿童的思维虽然有了抽象的成分,但仍然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1]在朗读儿童诗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创设情境,营造朗读氛围,从环境布置、音乐调节、多媒体课件展示诸多方面来激励儿童积极参与到朗读活动中去,给儿童提供广阔的想象空间,引领儿童展开想象,调动儿童的各种感官,使儿童细细品味诗歌优美生动的词句,从而感悟诗歌的意蕴,领略诗歌的意境。
教室的前后黑板上可适当描画冬天的布景,如雪花、雪人、玩雪的孩子们等。同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冬天的雪景,播放轻柔的音乐渲染,营造冬天静雅、优美的环境。
2.教师范读,示范引领
低年级儿童的生活背景、人生阅历、情感体验等方面决定了他们对儿童诗的理解和感悟还比较肤浅,所以,儿童读熟诗歌往往要经历很长的过程,而课堂时间又很有限。这时候,老师的范读会将自己对诗歌的理解、感悟、体验以最质朴、最直观、最生动的形式展示出来,给儿童以激发和感染。范读是指导儿童有感情朗读的一种有效朗读方法。在学习儿童诗过程中,教师应经常以精彩的示范朗读给儿童正音,唤起他们朗读的欲望,提升儿童的朗读水平,还可以通过师生共读悟方法。
(1)你是否能把字音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如图1)
(2)你是否能读出节奏感呢?根据画出的停顿线来练一练吧!(如图2)(教师范读)
(3)你是否能在朗读中表达自己对冬天的赞美,读出美感呢?(如图3)(配乐)
(4)你觉得要读好儿童诗,我们应该做到哪几点呢?(师生交流后归纳朗读方法)
(5)那就让我们来比赛背诵吧!
这样做不但可以引导儿童领悟儿童诗的朗读方法,让儿童读出层次,读出感悟,读出美感,还可以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上下工夫,从而扩大儿童的语言积累,提高儿童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3.方法导航,举一反三
朗读能力的形成不是一朝之功,更不能一蹴而就,而是在长期朗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因此,在朗读诗歌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方法的引领和过程的体验,引导儿童感悟理解,尝试自悟自得。久而久之,儿童就会掌握朗读要领,形成朗读能力。
(二)仿写儿童诗,让诗情表达酣畅淋漓
特级教师王崧舟曾经说过:“儿童是诗,诗是儿童。”在朗读基础上,儿童已经对诗歌的形式初步明晰,初步了解了儿童诗的特点。所以,运用多种形式鼓励儿童尝试仿写,促使儿童诗情激荡,诗思飞扬,当然也就水到渠成。
1.融合语文学习,强化句子训练
(1)句式训练
小学语文句式训练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也是整个小学阶段语文句式训练的基础。中年级的写段练习、高年级的写篇练习都与学句、说句、写句有着密切的联系。只有写出完整、通顺、具体、生动的语句,才能写成优美、流畅、诗意的儿童诗。
低年级的句式训练,主要包括肯定句、疑问句、反问句、否定句等。句式训练可以与语文教学紧密联系在一起,也可以进行专题训练,让儿童学会句式之间的转换,增强儿童诗的表达效果,为儿童诗的诗句增色添彩。比如在学习《美丽的小路》时,教师引导儿童体会“美丽的小路不见了。美丽的小路怎么不见了?我一定要把美丽的小路找回来!”这三个句子的不同,并体会肯定句、疑问句、感叹句要表达的语气,从而学会使用句号、叹号、问号。
(2)修辞训练
修辞手法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小学低年级学段,修辞手法主要包括比喻、拟人等。学会运用修辞,对于儿童写儿童诗无疑是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增添了诗歌创作的神奇功力。比如在学习比喻句时,教师给儿童提供了鲜明的对比,让儿童在对比中体会比喻事物和被比喻事物的联系,并学会自己写出生动的句子,为后面的片段写作打基础。(如图4、图5)
2.观察四季变化,尝试仿写训练
在前面句子训练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儿童体验四季的变化,在观察、感悟、交流的基础上进行仿写训练,让儿童学会用诗歌的形式感悟生活、表达情感。在这种循序渐进的仿写训练中,儿童从会写一句两句稚嫩的诗句开始,到后来成段的诗歌,逐渐成为一个个小诗人。
(1)体验感悟,口头表达
因为低年级儿童倾向于直观形象思维,喜欢具体感知的事物,所以,在四季轮化中,教师首先组织儿童观察季节的变化,体验景物的特点,感悟季节的美好,从而让儿童走进生活,观察生活,热爱生活。其次,教师可组织儿童口头交流看到的景象,用诗歌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2)尝试仿写,落实训练
仿写不是孤立存在的,也不是单独进行的,往往与读诗、诵诗紧密结合。比如在学习仿写《秋天的诗歌》时(如图6、图7),教师就组织儿童在观察秋天树叶的形状、色彩后,让他们按照提供的句式写简单的诗歌。
(3)独立作诗,放飞诗情
在读诗、诵诗、仿写进行一段时间之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儿童独立创作属于自己的诗歌,表达自己的诗情。比如,秋天的时候,教师和儿童一起把各种颜色的树叶收集起来,夹在书里,镶在镜框里,制作出各种形状的图案……让儿童仔细观察秋叶的独特,秋叶的色彩,秋叶的韵味……然后让儿童小组交流自己看到的秋天景象,最后让孩子们仿照《秋天的诗歌》里的句式自己尝试写秋天的观察所得。于是,一首首诗歌跃然纸上。(如图8)
五、课程评价
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评价要关注过程性评价。在儿童诗教学评价中,教师要注重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有机结合,采用成长记录的方式,注意收集、积累儿童创作的资料,记录儿童的成长过程。对儿童学习的日常表现,首先以教师的表扬、鼓励等积极的评价为主,同时采用激励性评语,从正面加以引导。其次将教师的评价、儿童的自我评价及儿童之间的相互评价结合起来,加强儿童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另外也让儿童家长也参与儿童诗评价活动,丰富评价形式,提高评价力度。
在儿童诗评价过程中,制订朗读、诵读、仿写评价标准,形成适合儿童发展的评价机制;积极探索儿童自评、互评、他评的功能与策略,实现评价的自主化、科学化、民主化。
(一)朗读、诵读、仿写星级评价办法
1.朗读评价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阶段朗读要求制定《儿童诗朗读评价标准》,具体内容为:
(1)声音响亮,口齿清楚,不拉长腔;
(2)停顿合理,语速适中,语句通顺;
(3)不丢字,不添字,不错字,不重复,不读破句子;
(4)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处理得当,对作者的感情有较好的体验。
根据《儿童朗读评价标准》对儿童朗读进行一一评价测评,确定等级,优秀的儿童被评为朗读之星,颁发证书,给予奖励。
2.诵读评价
在朗读基础上,诵读评价主要突出量的积累,每个阶段根据制定的儿童诗数量提出诵读评价标准,如诵读《四季篇》儿童诗时,全部背完的儿童可获得诵读之星,颁发证书。
3.仿写评价
当儿童尝试写儿童诗时,教师可以将作文和小练笔有机结合,从句子到段落,逐渐过渡,从用词用句、标点符号到写法运用,根据年级不同制订不同年级的《儿童诗创作评价标准》。我们依据标准评价儿童创作,促进儿童在儿童诗创作上不断进步。
(二)自评、互评、他评评价办法
1.自评
制定《儿童诗自评量表》,让儿童根据儿童诗内容而进行自我评价,如根据《儿童诗朗读评价标准》自评朗读情况,根据《儿童诗诵读评价标准》自评诵读情况,根据《儿童诗创作评价标准》评价仿写情况等。运用自评手段,让儿童养成自我评价、自我反思、自我提高的习惯。
2.互评
“互评”主要是小组评价,包括组长对组员的评价,组员之间的评价等。通过这种评价,儿童与儿童之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3.他评
“他评”包括“教师评价”和“家长评价”。在儿童朗读、诵读、仿写过程中,教师要适时给予评价,这最常见的指导环节。教师的语言评价直接影响着儿童对儿童诗的学习情况,因此,应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在评价儿童时尊重儿童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一个儿童儿童诗读写水平的发展。同时,教师还应与家长紧密联系,让家长对孩子学习儿童诗的情况及时作出反馈和指导。只有这样的家校合作,才能让儿童把儿童诗学习真正落到实处。
(三)落实评价制度,构建评价机制
立足学校现状,从儿童实际出发,坚持日读、月诵相结合,坚持儿童诗读、写相结合,坚持活动开展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让儿童诗教学成为语文教学的有益补充。每月落实一课一展一评,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有机融合,让儿童诗教学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一部分。每学期定期开展儿童诗专题研讨活动,定期开展儿童诗教学展示活动,定期开展儿童诗成果展示活动,等等,让儿童诗教学工作成为学校语文教学工作的一抹亮色,为学校文化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六、取得效果
经过两年的读写童诗,儿童从心灵深处流淌出来对童诗的浓浓的眷恋之情。儿童的写作水平不但有了明显的提高,还能运用生动形象、充满童真的语言表达自己对事物的理解和感受。笔者相信,“儿童诗”第二课程将成为我们语文学习的另一扇窗,成为语文学习的有益补充。
参考文献:
[1]殷炳江.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篇4
摘 要:劳伦斯的诗歌作品是他一生中文学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他生活经验和创作激情最基本的表现形式。劳伦斯的诗歌创作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他的晚期创作,作品中探讨了寻求新生的自我之路——死亡。他在诗中对死亡唱起了颂歌,把死亡视为一个失去了活力的躯体获得新生命的必要途径,视为自我实现之路,如同浴火重生的凤凰获得了新的生命。
英国20世纪的小说家大卫·赫伯特·劳伦斯(1885-1930)在小说方面不仅为世界文学史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在诗坛上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本人一直认为诗歌创作是自己整个文学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诗歌创作贯穿了他的整个写作生涯。他的诗歌创作可以分为三个时期,早期的诗歌具有一定的自传色彩,表现出了以文学的形式进行哲学探索的特点。中期的诗歌着重处理人与现代社会的关系,进而揭示自然与现代文明的对立关系。而最值得关注的是他晚期的诗作,在这个时期的诗作里,诗人最为关注的是灵魂的重要性,突出了灵魂不灭、死而复生的观点,着重描写寻求新生的自我之路——死亡。
劳伦斯的一生经历了多种坎坷,其作品长时间受到官方的查禁,他的思想和观点在他有生之年一直被看成谬误和下流的东西,他寻求自我实现的途径一直未能成功。晚年疾病的折磨增强了他渴望死亡,摆脱不幸的欲望。但他相信死亡不是一切的终结,而是通向新生的门坎,于是他转向歌颂死亡,企盼在死亡之中获得新生。死亡成了他这个时期大多数诗歌的主题,这些诗歌主要收集在《三色紫罗兰》《荨麻》《三色紫罗兰续编》和《最后的诗》中。
《最后的诗》是劳伦斯晚期最著名的诗集,“歌颂死亡,赞美新生”是其中心主题,展现了劳伦斯从理解到接受死亡的内心挣扎与斗争。在这一时期劳伦斯致力于对生命问题的探讨,把死亡看成是新的自我实现之路,他的思想也达到了深化和升华。他认为死亡是生命的平衡物,通过毁灭腐朽和消耗殆尽的东西来实现再生的可能。在这部诗集中,《巴伐利亚的龙胆》《灵船》和《不死鸟》等诗最大程度地体现了劳伦斯寻找新的自我,歌颂死亡的主题,同时也展示了劳伦斯辉煌的艺术成就和思想成就。
一、寄新生于死亡
《巴伐利亚的龙胆》是一首关于珀耳塞福涅神话的诗,珀耳塞福涅是女农神得墨忒耳的女儿,被普路托国王打下地狱,一年中有六个月必须与普路托一起呆在阴间。这首诗带有浓厚的神话色彩,开始部分的描写美丽、阴沉而又使人感到自信。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借助于冥王普路托和冥后珀耳塞福涅的神话故事,描述了一个人的生命灵魂走向阴间拥抱黑暗和死亡的经历。在诗人的笔下,阴间不但不阴森可怖,反而庄严神圣,充满爱情的幸福。诗人把龙胆花这一黑色花的庄严的意象比做火炬,这一联想奇特大胆,龙胆花成了一把指引诗人进入死亡疆域的火把,指引灵魂通向地狱之路:
给我一支龙胆花,给我一支火炬!
让这朵蓝色叉状火炬之花给自己引路
沿着那越来越黑暗的楼梯下去,蓝色越来越暗
……
到那看不见的王国去,那里黑暗醒着,
冥后只是一个声音,或是看不见的黑暗,
她投入冥王普路托的怀抱,他黑色的激情深深地打动她的心,
被浓厚阴影的激情穿透,
在黑暗火炬那璀璨的光华中,
黑色的光芒撒向沉湎于幸福中的新郎和新娘
“黑暗在黑暗中苏醒过来”集声音、思想和意象于一体。诗人浓墨重彩地描述了这一黑色意象,让它在神话故事的背景下显得神圣而庄严,指引着灵魂通向黑暗的地狱之路,同时又把它做为通向未来的明灯。全诗到处弥漫着黑暗,并且黑暗逐步加深,直到与普路托的黑暗融为一体。龙胆花从照亮到冥府之路的“黑暗中冒着幽幽蓝光的火炬形花”变成“照耀在沉湎于幸福中的新郎和新娘(普路托和珀尔塞福涅)身上”的婚礼之火炬。珀尔塞福涅手中火炬形的龙胆花,照亮她去普路托的寝室,走向冥王普路托的怀抱。龙胆花成为引入“看不见的王国”的向导。诗人发出一连串的沉思,借助龙胆花和神话道出了诗的深刻意蕴:拥抱死亡不但不阴森可怖,反而庄严而神圣。死亡是我们不可逃避的结局和命运,但死亡并不可怕,正如凤凰一样,珀尔塞福涅将得到重生,因为她是春季万物复苏的象征,她最终将会把我们引向光明和复活。因此,死亡从一种具有毁坏性的东西转化成具有神秘的毁坏兼具创造力的东西。这种作用通过诗中对看似矛盾的龙胆花的处理得到了加强,它因黑暗而显得明亮:
巴伐利亚的龙胆,又大又黑,唯有黑暗
用普路托忧愁的冒烟的蓝色
染黑火炬般的白昼……
发射出黑暗,蓝色的黑暗,像得墨忒耳的苍白的灯放出光芒
指引我吧,给我引路。
这里的神话典故作为和平死亡的前兆,有着黑暗的神圣感。为了加强它的象征性,劳伦斯运用了重复的技巧,同时也表达了诗人急于踏上死亡之路这个神圣的旅程。在《鸟·兽·花絮语》中劳伦斯也写道:“啊,冥后普西芬妮,普西芬妮,从冥王哈得斯那儿带给我一个死人的生命吧。”
二、告别旧的自我——躯体,追随新的自我——灵魂
劳伦斯一生都在探索人的肉体和精神的关系。他创作中的黑暗意识自然而然地转化成为对于死亡和死后灵魂的想象和探索。在诗人看来死亡不仅仅是生命的等义语,而且是生命的再生,是告别旧的自我,追随新的自我的途径,他认为只有在死亡之中才能复生。这种死亡意识也体现在另一首诗歌《灵船》(The Ship of Death)中。在《灵船》中,两个基本的意象是秋天的果实和小小的灵船。从早期的生活开始,地中海一直是诗人想象力充分驰骋的天地,它的神秘性一直对即将死去的诗人有着不可抗拒的创作激情,诗人搭建《灵船》,乘着灵船在地中海上起航。灵船的意象取自《伊特拉斯坎古墓》中的“小青铜灵船”(the little bronze ship of death),就是这艘灵船把伊特拉斯坎(又名伊特鲁里亚人)带到“另一个世界”,对他们来说死亡只是完整生命的自然延续。任何东西都是有生命的,秋天种子重生的意象使劳伦斯想到了完整生命的自然延续,腐朽在他的意识中不含有任何绝望之意。
全诗以秋的意象出现:时值秋天,掉落的水果通向湮灭的漫长的征途。秋天的苹果像大颗的露珠一样掉落,撞破了自己,为自己打开了一个出口。苹果掉到地上以后腐烂,释放出种子来获得新生。灵魂也一样,人死之时,灵魂脱离躯壳,因此,得制作灵船,装上逃离了躯壳的灵魂,告别旧的自我,通往湮灭之乡,乘坐灵船到另一个世界。“向自我道一声告别,从掉落的自我中寻找一个出口”,到达黑暗的湮灭之乡(the dark oblivion)。这小小的灵船使劳伦斯强调死亡的创造力并深化了死亡的概念——死亡是一段生命之旅的结束,同时,又是另一段新的生命之旅的开始。他将生命神圣进程中的死亡描述为“灵魂最漫长的旅程” (the longest journey),死亡从而成为了生命中的一部分。在这种意义上,死亡则是生命以另一种形态的延续。根据《圣经》,诗中 “ark”(方舟)一词暗示了劫后重生。短语“soundless, ungurgling flood” (无声的、不是汩汩作响的……洪水中)的运用使劳伦斯成功地把对感官的影响和引起感情的象征结合在一起,写作上的这种特色使得整个旅程既有说服力又富于联想。
诗的最后两部分给读者留下的印象是最深刻的。在劳伦斯看来,有黑暗必会有光明,黑暗过后,黎明就会到来,黑暗与光明、生与死在不停地相互转换,灵船在黑暗的死亡之海上没有目标地航行,从永恒中分离出一条线,破除黑暗,迎来黎明,灵船归来了,因此,灵船找到了新的自我,像玫瑰一样萌发,开始新生。“虚弱的灵魂从灵船中走出来,重新以宁静填充心房”,表明了劳伦斯对自然界的更替、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深信不疑。诗人在诗中恳求“把死亡处死吧,处死这漫长痛苦的死亡/摆脱旧的自我创造新的自我。”
三、凤凰涅槃——新我的实现
除上述两首诗外,“新生”在《死亡的欢乐》(Gladness of Death)《死亡之歌》(Song of Death)和《不死鸟》(Phoenix)等诗中也受到了褒扬。诗人把死亡看作通往新生的门槛,“经过无比痛苦的死亡体验/便会出现生后的欢乐/巨大冒险中的奇特的愉快”,并且还说“我将像黑色三色紫罗兰那样绽放……很高兴地感觉到在死亡的黑暗阳光下展现自己并带着一种奇怪的甜甜的香水味……在死亡的巨大空间,生后的轻风把我们亲吻成人性的花朵”。《死亡的欢乐》这些诗句反映了诗人在死亡中寻求自我实现——新的自我的愿望。在《死亡之歌》中,他唱道:“没有死亡之歌,生命之歌就会变得愚蠢,没有活力”,诗人把死亡——对生命的冷酷的否定——看作是一种凸现生命意志的反衬。《不死鸟》一诗就集中寄寓了这种思想:
不死鸟要想恢复青春
只有燃烧自己,活活地燃烧,烧成
炽热的毛状的灰烬
然后,巢中有新的小东西微微动弹
带着缕缕柔毛,像漂浮的灰烬
显示出她已恢复自己的青春,如同雄鹰
永生不死的鸟
不死鸟(phoenix)是古埃及传说中的一种火凤凰,它身体巨大,有着漂亮的羽毛和悦耳的歌喉。传说它可以生长500年,在它死时它会用芳草和树枝造巢,然后点燃树枝,把自己烧成灰烬,最后从火中跳出一只新生的凤凰。劳伦斯非常喜欢凤凰的意象,在他自己设计的乌托邦“拉那尼姆”(Rananim)中就选用了凤凰作为徽章中的图案,因为他非常清楚此鸟的特殊含义在于死而复生,象征长生不老。劳伦斯想从火凤凰的传说中对死亡进行新的探索。然而,凤凰涅槃只是一种传说,只是一种幻想,它不能给人以信服的解答,死神是无情的,它于1930年3月2日夺去了劳伦斯的生命,诗人的美好愿望也随之灰飞烟灭。然而诗人留下的诗集却是现实,是永恒。在这些诗中船与凤凰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死而复生美好信念的憧憬和迎接死神来临的泰然自若,诗人的情感、思想显得十分真挚、深沉而感人。
四、结语
由此可见,劳伦斯渴望死亡及强烈的复活和新生的思想已跃然纸上。他的死亡观并不消极,反而蕴含着乐观的精神和深奥的哲理。在他的创作意识中,光明和黑暗是统一的整体,二者对立地存在着,也可以相互转化。黑暗预示着光明,死亡则孕育着新生。他理解死亡、超越死亡,“超越死亡而进入一种新的存在”。死亡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半,生孕育了死,死又孕育了生”。尽管死后的精神复活是一种近乎臆想、多少带有本能求生的精神假定,劳伦斯死后也未能像《不死鸟》中的凤凰一样获得新生的躯体,但诗人正是通过这种看来是唯一现实的途径,来使他此在的世俗生命获得异在的可能,死亡不仅被转化为“一种活的东西”,而且“死亡有真正的尊严和美”,并“和生命一样被承认”。
叔本华说过:“从肉体上看,我们有肉体的生命,不过是一再拖延的死亡,这死亡,便是与生命既对立又统一的死亡。死亡是自然生命的一部分,是毁灭旧的自我开创新的自我的净化器。”劳伦斯用清新的语言、明快的旋律和奇特的意象,歌唱爱情,歌唱死亡,寄希望于灵船,去追随死后复生的新的自我,他的灵魂在他的诗歌中获得了新生,绽放出永恒的艺术光芒。
参考文献
[1] 吴笛选编翻译. 劳伦斯诗选. 桂林:漓江出版社,1998.
[2] 段吉福编.劳伦斯随笔集(2). 成都: 四川文艺出版社,1996.
[3] 姚暨荣译. 安宁的现实——劳伦斯哲理散文选[M].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1992.
[4] 灵剑. 论劳伦斯诗歌的几个主题[A]. 外国文学评论[J]. 1999, (3).
篇5
一、课前诵读,精彩纷呈
课前的诗词诵读,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记忆力,培养良好的语感,还能借助诗词的优美意境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在诗词的语言特色的熏陶和感染下,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积极的人生态度。
我要求每个学生都开设一个“诗文采集本”,每周采集五首诗,一个星期内的语文课前三分钟都需反复诵读这一组诗。同时,我引导学生尝试“四段式诵读法”,即将一周七天划分为四段。周二至周四是朗读阶段;周五开始引导学生尝试背诵,并要求利用周末两天巩固记忆;周一要求同桌互相检查背诵的情况,并在对方的诗文采集本上给已背过的诗词贴上红星。为了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我还根据学生的得星情况,在班上开展“诗文背诵小能手”评比活动,让学生在积累大量古诗词的同时,享受成功的快乐。
二、诗文导入,情趣横生
导入新课时利用古诗词特有的语言艺术来创设情景,能有效地打开学生情感的窗户,激起学生情感的火花,使学生能自觉、主动地把情感投入到语文学习中。
如在导入《秋天的怀念》这篇课文时,我先让学生在悠扬的音乐中齐背《游子吟》,然后让学生说出对“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句诗的理解。在学生回答后,我饱含深情地导入:母爱是春夜的小雨,物细无声;母爱是三月的阳光,静静地奉献。母爱是人间最圣洁、最崇高、最无私的爱。唐代的孟郊用了这首《游子吟》赞美了伟大的母爱,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秋天的怀念》是著名作家史铁生所写,他用这篇课文表达了对母亲深深的怀念,相信通过学习,你们也一定会被这份浓浓的母爱所感动……这样的导入,渲染了课堂气氛,触动了学生心底对母爱的共鸣,达到了“未成曲调先有情”之效。
三、即兴穿插,加深感悟
在学习课文时,即兴穿插一些经典的古诗词是一门教学艺术,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让学生的心灵在浓浓的充满诗意的氛围的熏陶下不知不觉地如沐诗香。
《小草之歌》是一首现代诗。作者用拟人的手法,抓住小草的特点,赞美了小草的奉献精神。在学习最后一个小节时,我以小草的口吻说:“我就是一株小草,但不要担心冬天我会面容枯槁,因为当春风吹遍辽阔的大地时,我又会绿遍天涯海角……同学们,听了我这株小草的自述,你们能想到用哪一首诗来赞美我吗?”学生一下子就想到了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并情不自禁地朗诵了起来。
四、拓展延伸,锻炼能力
结课延伸往往是教师对课文主旨的升华。在这时渗透经典诗词的熏陶,让学生感受到课文的“余音缭绕”,可让诗歌的音符像清泉一般在课堂上流淌,让语文课堂生动起来,让学生思维活跃起来,做到“人散课终情未了”。
1. 学文引诗点中心。如教完《失去的一天》一文,我让学生诵读一些珍惜时间的诗句:“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学生在古诗的声韵里接受了诗词的熏陶,在诵读声中感受到时光的匆匆,懂得了珍惜时间,珍惜今天。
2. 以诗带诗展思维。《送元二使安西》这首诗是著名诗人王维所著的一首脍炙人口的送别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在学完这首诗后,我又出示了其他的一些送别诗,以诗解诗,引领学生进一步体会诗人的惜别之情。
篇6
低年级特别是一年级教材中的儿童诗数量较大,涉及内容广,如想象、科普、叙事、写景、抒情等。而且,儿童诗大多要求学生背诵,用意在积累。语言的积累直接关系到学生写话能力的培养,背诵这些诗歌就是为他们的“写”做好铺垫。
一、读写结合,以读⌒
1.抓重点词,读写结合
诗歌语言比较凝练,不乏一些需要读者细细体味的关键词。特别是对低年级学生来说,把握和积累这些词语尤为重要。教师也可通过这些重点词,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尝试用他们自己的语言来理解和表达。
例如,《两只鸟蛋》一诗有这样一句话:“鸟妈妈这回一定会焦急不安!”理解“焦急不安”,就可以让学生说说或写写鸟妈妈等待孩子回家时的心情、动作、语言。这不但可以让“焦急不安”这个比较抽象的词语更形象,还能引导学生了解细致描写的方法。有的学生会从心理活动入手,“鸟妈妈在枝头望啊望,心里想:我的宝宝去哪儿啦?”有的学生会从动作描写入手,“鸟妈妈飞来飞去,急得团团转”……不同角度表现的都是妈妈期盼孩子归来的那份“焦急不安”,更深层次地体会“焦急不安”一词包含的意味。
2.利用单元,读写结合
人教版语文教材各单元中的课文基本上围绕一个主题来编排,同一单元的学习中,学生能从不同文本中了解很多和主题相关的知识。例如,“园地一”有这样一首儿童诗《秋天到》,描写的是秋天的景色。本单元的课文内容是围绕秋天而安排的,在前期的阅读中,学生已经积累了很多与秋天有关的知识、词语。这时,教师可以安排学生阅读本单元课文,用已学词句尝试学着《秋天到》的形式写写秋天的景色。
因为已对单元内容进行了梳理,有了铺垫,这时写话对学生来说,难度降低了不少,也能开始运用课文学习过程中积累的语言和知识了。
3.联系生活,读写结合
许多诗歌内容是以独特的视角引发读者对生活的思考,由诗歌出发,促使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下笔时言之有物。例如,《谁和谁好》一诗以独特的方式,从事物间的关系引申出去赞美友谊,让文字表达更生动、有趣。借着这样的发现,在学生读诗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你还能在生活中找到这样的好朋友吗?”然后,让他们用诗歌来写写这位好朋友。学生往往会被这一有挑战性的话题吸引,充分调动生活体验,进行发现和表达。
学生的思维需要不断地被激发。他们最初是在自己的身边寻找内容,渐渐地会从校园及熟悉的生活环境来发现,最后从大自然和生活积累中开启新的发现之旅。层层推进,学生的思维得到发散,说话写话的视野也得以放大。
二、仿写入手,面向全体
儿童诗的篇幅往往短小精悍,语言精练,表达符合儿童的思维方式,容易被学生习得。因此,教师可以利用诗歌仿写让学生学习写话,选择一些结构特点鲜明、内容贴近孩子生活的诗歌进行仿写。
1.由易及难,扶着写
考虑到学生的原有水平,诗歌仿写要设置难易梯度,让所有的学生都能达成,由易及难。教师可以提出填空式、仿写一节诗、仿写数节诗等程度不一的要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来选择,尽量降低难度,让学生有话可写。多层次的弹性练习,往往会让更多的学生有成功的机会。
例如,诗歌《柳树醒了》因有相似的行文格式,读起来朗朗上口,也给学生提供了很好的模仿提示,充分激发他们的想象,表达春天给大自然带来的变化。为了能面向全体学生,特别是在这一方面能力较弱的,可设计两个难度梯度的练习,如填空式仿写、整节诗仿写,让学生选择其中一种。填空式仿写,是基于学生的整体水平,降低难度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所言;整节诗仿写则为那些基础较好的学生提供了更大的思维想象空间。
2.迁移运用,学着写
类似《植物妈妈有办法》《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这样讲述科学知识的诗歌,教师要让学生学会知识迁移,将课外积累的科普知识,通过诗歌语句的模仿再现。这个过程中,学生要对语言进行组织、调整再仿写、表达。
例如,学习《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一课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进一步了解野外确定方向的方法,请他们小组合作共创一节诗进行交流。于是,有了这样的诗句:
“小蚂蚁的家能为你指点方向,洞口的方向朝着南面。要是你能够找到它,就不会在树林里乱闯。”
“要是碰上阴雨天,大岩石上的青苔来帮忙,看看哪边的青苔多,哪边的青苔少,就能分辨南方和北方。”
……
这些知识是学生在课外获得的,通过模仿诗歌语言,实现课外知识的再现。尽管这些语言较为稚嫩、朴素,但在潜移默化中,他们在学习如何运用语言表达自己所知道的事,学会规范的表达方式。
3.初学修辞,试着写
低年级学段在学生掌握修辞方法的要求上不高,主要是掌握比喻句。但在低年级的儿童诗中还是出现了许多修辞手法,如排比、比喻、拟人、设问等。例如,《四季的脚步》整首诗运用拟人的手法,《小花鹿》有一个经典的比喻句―“它的两个小犄角,好像两棵小松树”,《植物妈妈有办法》《比尾巴》中运用了设问等。
对这些特点鲜明的修辞方法,教师可以不做太多讲解,在适度的讲解和引导后,让学生进行简单的仿说或仿写,在实践中逐渐体会,为写话打下基础。
三、发挥想象,表达自我
1.紧扣文本,进行延伸
诗歌是充满想象的产物,许多儿童诗之所以被创作就是希望激起孩子的想象和思考,而且这一意图会明显地出现在文本中。例如,《假如》一诗的结尾“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这里的省略号留给学生的就是无尽的想象空间。因此,教师要利用文本创造的想象空间,进行合理引导,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大胆创作,写写如果自己拥有这枝神笔,想做些什么……
当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抛出这个问题后,他们思考着,也很快会有多种答案。从这些文字中,我们会发现,不知不觉中学生的关注面扩大很多,能自然地调动起自己用接收到的信息进行语言表达。这些内容不仅紧扣文本的想象思路,还通过学生自己的理解继续丰富诗歌的内涵,表现出个性化的思维。
2.结合练习,充分想象
除文本之外,课后练习和课堂作业本中也有不少练习是需要学生根据诗文展开合理想象的。例如,在《雷锋叔叔你在哪里》的课堂作业本中,就有这样一题:雷锋叔叔还会出现在哪里?写一写他在那里做了什么好事……教师要引导学生想象雷锋做好事的情节,用写话来诠释诗的主题:“哪里需要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再如,《假如》的课后习题也有这样的例子,要求写“我要给……”。教师在引导时也可从文本出发,让学生有目的地写句,使练习目的更明确,学生也更容易完成。
充分利用课后练习和课堂作业本中的写话资源,是让学生扎扎实实进行写话训练的有效途径。
3.重视思维,鼓励创新
在鼓励学生进行想象写话的同时,教师要适当地看重学生的思维创新,将文字表达看得轻些。对学生来说,思维发展十分重要,所以教师要敏锐地发现学生思维中的亮点,激发和鼓励他们不断创新。但在文字表达上,要求可以适度放低一些,通过想象写话,激发学生写的兴趣。
篇7
【关键词】诗歌;教学;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6-0254-02
诗歌——它有着直率明朗的抒情性、流畅而优美的音乐性、参差不齐的形体美、天真活泼的趣味性等特性,而深得儿童的喜欢,对于他们丰富词汇、陶冶情操、增长见识、开发智力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同时它又蕴涵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品质,对现代的儿童进行诗化教育,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全面提高综合素质,还可以使儿童增加体验,培养语感。具体到儿童的诗歌,它注重自然的节奏感和音乐美,篇幅短小,常常富有哲理,诗歌还具有想象丰富,感情真挚,语言天真,意境优美,音调和谐,节奏感强等特点。诗歌的“诗情画意”和“短小精悍”深受儿童喜爱。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作为语文教学重要组成部分的诗歌教学也进入崭新的天地,更加焕发出蓬勃生机。
1 指导朗读,体会思想感情
朗读无疑是诗歌教学重要的教学手段,应贯穿于整个课堂。引入多媒体范读,容易把学生带入美妙的诗歌意境中,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在教学《影子》时,在学生初读的基础上,运用多媒体那声情并茂的朗诵,让学生情不自禁地跟着有感情地朗诵起来。在此基础上,教师进行相应的朗读指导。而在这时进行的个别读,好的同样可以起示范作用,不足的更可以和多媒体范读进行比较而得到有效纠正。而此时齐读,让每个学生参与,增强了对诗歌意境的理解,有助于朗读能力的提高。
多媒体集文字、图形、影像、声音、动画于一体,组成一个交互系统,在辅助教学中,能把抽象的而又隐含的诗意用声像的形式表现出来,让学生在声情并茂的语言环境中欣赏诗歌,感悟、体会诗歌所蕴涵的人文美。如教学《静夜思》时,在多媒体所呈现的哀怨缠绵的古筝声中,出现了这样的画面:在一轮明月照耀下,诗人李白孑然一身,伫立在床前。他望着天上的明月,在深深地思索着什么。伴随着画面的切换,以及声情并茂的朗诵,又以字幕在恰当时机出示相应的诗句。在学生理解了诗意以后,教师针对画面适时提问:“伫立床前的王安石,他在想着些什么?”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然后进行班级交流。经过讨论,学生深刻体会到: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强烈的思乡之情。
2 激发兴趣,陶冶审美情操
多媒体技术可以将静态的、呆板的画面
变成动态的、生动的情景,一些比较抽象的,离儿童生活经验较远的作品可以采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
例如《小小竹排画中游》小朋友们没有到过江南,体会不到江南鱼米之乡的美,运用多媒体播放江南的风景,使学生身历其境,更能体会作者对家乡的赞美之情。再如《四季》这个作品描述出美丽的春天,热烈的夏天,丰收的秋天,童话般的冬天,但凭儿童的想象力或借一幅静态的画面难以达到应有的效果,而运用多媒体技术,配上轻柔舒缓的钢琴音乐背景,诗情画意的教学情景,儿童的注意被吸引了,儿童的兴趣被调动起来了,他们就能积极主动地把听到,看到的春天告诉他人。情景交融,有声有色的活动可以让儿童充分感受到散文诗的意境,感受文学作品的语言美、情景美。此情此景,对启发儿童想象力,创造力是大有好处的。
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有着“粉笔+黑板”所远远不可比拟的教学效果,强化了直观教学的作用,调动了学生的听觉、视觉参与感知,激发了学生求知欲。诗歌都在着力表现意境之美,恰当运用多媒体教学,正是引导学生感悟美和鉴赏美的极佳手段。多彩的画面、优美的音乐、声情并茂的配音,把学生带人一幅幅美丽的画卷:“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壮观之美;“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的柔和之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的清新之美;“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的秀丽之美;“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蜒立上头”的宁静幽雅之美……无处没有美,美的形象,美的情怀呼之欲出,跃然纸上。在教学中,充分发挥电教媒体传递、变动、再现作用,让诗中的形、声、色、情、意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感觉器官,这样有利于将学生带人诗中所描绘的艺术境界,感悟美,鉴赏美,表达美。如在教学《雪地里的小画家》时,师生共同进入网络教学平台中的资料室,点击视频动画,随即在学生眼前出现了一幅幅动态画画:在白茫茫的雪地上,一群小动物在快乐的玩耍,他们身后是一幅幅优美的画。他们激情高涨,思维活跃,已经自然而然地进入到课文的意境中了。这样,学生从一开始就带着强烈的求知欲进入了知识的殿堂。
3 变革学法,培养创新能力
网络技术进入诗歌教学的课堂,表现出其独特的优越性,要求教师在数字化环境下,不断变革学生的学习方法,把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促进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的变革,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标。例如:学完了《比尾巴》,学生通过自读、自悟、交流,对诗歌有了充分的领悟,教师此时激发他们的创作愿望,让学生的感悟产生质的飞跃。在网络环境中,学生创作关于动物尾巴特点的小诗,让学生完全融合在诗的意境之中。
篇8
关键字:惠特曼;创造性; 死亡哲学 《紫丁香》
一、惠特曼的创造性
通过了解惠特曼本人的生平我们可以发现,这位狂野的诗人一生都自称为一个天真纯朴的天才。他说他所有的情感表达并非来自于文化,而是自然赋予的,因此他的思想从不受书本知识的染指和束缚,而是带有史无前例的创造性。一直以来许多评论家都将惠特曼的生平和著作看做一个谜,因为要从思想上去剖析这样一位天才诗人以及他的作品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惠特曼一生都在强调自己是一位创造性诗人,是一位高唱“阔斧之歌”的歌手。所以从他的作品中来探索他对死亡的思考,我们不得不谈论惠特曼的创造性。虽然惠特曼本身一直声称自己的创造性是纯天然的,没有受任何书本知识的影响,但是从唯物史观的角度来分析这并不符合认识规律,而且我们的确也可以从惠特曼本人的作品中发现前人的文化痕迹。在惠特曼的诗歌和他的言语中我们可以推断他从古典神话中汲取了很多的营养,而且诗人雪莱、拜伦等人也给了他不少的思想启示。尽管惠特曼一直辩称他根本不了解雪莱的作品,但是他承认雪莱是英语做伟大的诗人,而且也至少有一次他承认,他对雪莱和拜伦的诗很感兴趣。但是究竟为什么惠特曼一直强调自己的创造性,或需我们可以在他注重自我、注重个体的思想中找到答案。
二、惠特曼的死亡哲学
我们之所以要提到惠特曼的创造性,是因为接下来要在比较和推论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惠特曼的《当紫丁香最近在庭院里开放的时候》(以下简作《紫丁香》)来探究惠特曼的死亡观。
(一)生和死一体的
在《紫丁香》中惠特曼将林肯比作星星——“那颗巨大的星星在西方的夜空中过早地陨落了”。但是从创造性角度来看,运用星星的意象并不是惠特曼的独创。我们发现在雪莱的著名作品《阿童尼》中同样有将星星的意象。很显然这两首诗有独特的相似之处。《阿童尼》中的主要象征是光明和阴暗,雪莱用星星来表现生命和光明,用云和雾来表现死亡和阴暗。在《紫丁香》中,惠特曼把林肯比作星星,把林肯的死比作乌云,因此说在这两首诗歌中,星星是同一的。雪莱在《梨西达斯》中,把夜看成死亡,把死亡的两端看做长庚星和启明星。前者走进夜,后者走出夜,而前者经过夜之后便超升为后者。惠特曼可能没有完全意识到这些联系,但他知道夜星是维纳斯,夜星也是晨星。他也许知道维纳斯与阿童尼的故事。所以说惠特曼同雪莱一样,是想通过星星来来表现他的生和死一体的观念。在他那里,死是一种超升,死比生更壮观。惠特曼将死引向了神性主义,通过对死亡的歌唱来表现死就不是一种恐惧,而是心灵的愉悦,是永生的前奏。生和死一体的,死不是最后的外在的终结,而是当下瞬时存在的一部分。
(二)灵魂是永恒的,不灭的
在《紫丁香》中有这样的诗句——“在沼泽中幽静的深处,一只害羞的鸟隐藏着,唱着一支歌。这只孤独的鸫鸟像隐士一样隐居起来,躲避人的住地,独自地唱着一支歌”。而在《阿童尼》中有这样的诗句——“你的精灵的姊妹,孤单的夜莺”。认真分析就会发现惠特曼笔下的鸫鸟与雪莱笔下的夜莺有惊人的相似之处。,雪莱在《诗辨》中说到“诗人就是夜莺,他栖居黑暗之中,用美妙的音调唱着,在自己的孤独中唱出欢乐来”。可见在雪莱看来这种伟大颂歌的夜莺是不朽。而在雪莱的另一部名作《从摇篮里》有这样对鸟儿的致词——“你孤独的歌手,你独自唱着,使我联想到我自己。我孤独地听着,我将永远促进你的永生”。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在惠特曼的诗中鸟的意象具有了不朽的性质。这就从另一方面表现了他的死亡哲学,他认为灵与肉统一于个体之中,肉体的死亡并不意味着个体的毁灭,因为灵魂是永恒的,不灭的。在这种“宇宙灵魂”的观念里,惠特曼将个体的灵魂居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它把生命掷于永恒之流。
(三)生命是可以再生的
我们都知道《草叶集》是惠特曼对自己诗集命名,之所以用“草叶集”命名其实也体现了惠特曼的“宇宙灵魂”观。在他看来,草叶是地球上最平凡、最普遍的,更重要的,草叶是生生不息的。他说“把世界上所有的艺术和科学取来,用一片草叶就把它们击毁,并且鄙视它们”。 在《紫丁香》中惠特曼写到——“当紫丁香最近在庭院里开放的时候,那颗巨大的星星在西方的夜空中过早地陨落了,我哀悼着,并将伴随一年一度的春天永远地哀悼”。 布鲁克林的四月正是紫丁香开放的时候,四月十五日又是林肯逝世的日子,显而易见,惠特曼是用紫丁香来寄托对林肯的哀思。在传统的挽歌中是没有人会提及春天生命的,因为他们都认为那是对死者的一种讽刺。但是在惠特曼对死亡是否定的,他从花草叶上看到了生命的绵延。在《紫丁香》中,惠特曼用紫丁香表现对林肯的深厚,而且为它的再生而歌唱。他把春天的生机赋予了死,在对死的回忆和冥思中,他认识到“这死的知识在我一边走着,而死的思想也紧跟着我在另一边”。所以在惠特曼看来,生和死就象旋转的岁月一样,花草叶秋天凋零,经过冬天的沉寂,到春天又繁生起来。因此,一切无所谓死,一切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有一种本质的东西即不死的东西决定着它们的形式。
三、结论
挽歌或哀歌直接面临的是死亡的问题。传统的挽歌大多是哀悼死者,赞美死者本人,而惠特曼却一直在赞美死亡本身,他把死毫不避讳地提出来,并且赋予其神性,将死是神圣而美妙的,这是对传统挽歌的一种挑战,从这方面来说的确凸显了他的创造性。在《紫丁香》中星星、鸟、紫丁香这些意象共同体现了惠特曼的死亡哲学。他用星星来表现生和死一体的;用鸟来体现“灵魂是永恒的、不朽的;用紫丁香来体现生命是可以再生的。总之,生死一体、灵魂不巧和生命再生,就是惠特曼对死亡的认识,是他的死亡哲学。作为诗人,惠特曼将死亡哲学诗化。正是基于这种生命哲学的观念,他才会把全身心的爱倾注于自然、倾注于不朽的“个体”,才会呕歌创造、呕歌宇宙灵魂。正因如此,才成就了包罗万象的《草叶集》;也正因如此,他的诗才会时而坦荡激昂,时而又艰涩难懂;还因如此,他才会感到孤独,发出“野性的叫喊”。但是,他的“死的知识”和“死的思想”,使他在歌颂灵魂不朽、生命永恒的同时,也在歌唱他自己。
参考文献
1、王晓俊;试论朗费罗对惠特曼文学创作的影响;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 第06期
2、陈曦;惠特曼《草叶集》之中外研究概述;电影文学;2010年 第01期
篇9
男:是骏马奔腾如飞的渴望
女:是鲜花醉饮三月的阳光
男:我思想的闪电把心中的琴弦弹响
女:我情感的火焰把春风燃烧成诗歌
男:是歌,我们就要放声歌唱,歌唱春天,歌唱襄垣飞扬的希望
女:是光,我们必须释放能量,彩绘理想,彩绘襄垣锦绣的风光
男:春天只要第一棵小草染色,千万棵小草就能汇成绿色的海洋
女:襄垣只要第一声号角吹响,千万个儿女就会奏出恢弘的合唱
男:我听见了奋进的鼓点无比雄壮
女:我看见了鲜艳的旗帜迎风飘扬
男:告诉我,mfanwen.com是谁引领大潮的高歌,让“三五”战略崭新的航向
女:告诉我,是谁转动神奇的魔方,让襄垣插上“五三五”调产腾飞的翅膀
男:我热爱春天的襄垣,我知道,旗帜展开的道路越走越宽广
女:我赞美襄垣的春天,我知道,小康醉人的花朵越开越芳香
男:诗人哪!请乘着抒情的风,与我一起飞翔
女:歌手哪!请踏着时代的浪,与我一起放歌
男:我要用火一样的热情,歌唱博爱与奉献,创造和理想
女:我要用钢一般的坚强,书写自尊与自信,自立和自强
男:平凡中蕴藏伟大
女:柔情里满是激昂
男:巾帼英豪,明媚的春天里朝气蓬勃
女:铿锵玫瑰,时代的风景里尽情绽放
男:从城市展示的风采到乡村唱响的劲歌
女:从“双学双比”的春潮到“巾帼建功”的热浪
男:走啊!雄鹰翱翔的蓝天,放飞美好的理想
女:走啊!希望广袤的土地,演奏激越的交响
男:到工业战线编织辉煌,农业沃野收获梦想
女:到市场经济大潮英姿飒爽,建设“三个文明”精彩乐章
男:无论是敬业爱岗,还是争做先进的榜样,相信每一扇窗口都向美丽的季节开放
女:无论是春天播种,还是收割秋天的金黄,相信每一双手都会托起生命的太阳
男:风啊!把旗帜吹得更加猎猎作响
女:鼓啊!把豪情擂得更加斗志昂扬
男:比希望更强大,誓言如火的巾帼一路浩荡
女:比想象更美好,铿锵如歌的玫瑰恣意芬芳
男:希望彩虹,幸福花雨,我总想歌唱,歌唱襄垣的无限春光
女:满目新风,遍地琼芳,我总想歌唱,歌唱巾帼的神采飞扬
男:假如我歌唱巾帼团队挺直的脊梁,扛起的就是半边天的希望
女:假如我歌唱铿锵玫瑰装点的春光,闪亮的更有党政口的形象
男:朗诵以心灵,与时俱进的党政口,代表一支团队的力量
女:倾听以耳朵,意气奋发的审计人,高奏经济卫士的壮歌
男:左手高悬法律的天平,让监督的责任为发展保驾护航
女:右手紧握公正的宝剑,让服务的春风为襄垣增添荣光
男:我们党政口相信对真理的信仰和未来的向往
女:我们审计人相信对事业的追求和春天的歌唱
男:所有的琴弦都在激情飞扬,我们审计人的智慧要在襄垣的天空闪闪发光
女:所有的日子都闪闪发光,我们党政口的巾帼要做全县妇女的楷模
男:继续走啊!gushiju.com与奔流的漳河挽起臂膀,党政口的巾帼与全县的妇女正拥抱新的荣光
女:继续走啊!与太行的雄风挽起手臂,从春天出发的襄垣正走向更大的辉煌--
男:是春风纵情最美的诗歌
女:是火焰燃烧巨大的能量
男:当满天飞虹,百花怒放,我思想的闪电把心中的琴弦弹得更响
女:当瑰丽异彩,豪情万丈,我语言的星河把春天的赞歌唱得更亮
男:让我们用智慧和力量为建设三晋十强县谱写华彩的诗章
篇10
关键词:孙应时;山水纪游诗;创作特点
孙应时(1154-1206),字季和,自号烛湖居士,余姚人。曾先后师事南宋大儒陆九渊和朱熹,并问学于张蚝吐雷媲,南宋宰相史弥远为其学生。光宗绍熙三年(1192),丘崇帅蜀,孙应时任其幕僚。史载其预知吴曦将叛,并向丘崇提出一系列合理措施,使得蜀地一方晏然。今存《烛湖集》二十卷。
自南朝谢灵运之后,随着人们审美情趣的转变,山水成为了历代文人寄情的对象,山水纪游诗也逐渐成为诗歌领域里的“大国”。在宋代,无论是居于庙堂的达官贵人,还是啸傲山林的江湖隐士,山水纪游都是他们题咏的重点对象。孙应时的山水纪游诗既受到宋代山水纪游诗的整体影响,又有自己与众不同的发挥,使得他创造了具有自己独到之处的山水纪游诗。
一、静观山水景物
宋学家对天地万物常常以静观的态度去面对,并且在静观中领悟天地至理。邵雍在《观物内篇》第十二篇中说:“夫所以谓之观物者,非以目观之也。非观之以目而观之以心也,非观之以心而观之以理也。” 程颢在诗中也说:“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 孙应时作为南宋的一位理学大家,他在对待山水景物上也是采取静观的方式。如《杖锡山》:
万杉夹道磴千盘,岩水溪风彻骨寒。坐久云烟过庭角,睡馀星斗转阑干。
登临不尽山川险,景物无穷世界宽。会得人生安乐法,不须禅板与蒲团。
孙应时于静观中看到云来云去,斗转星移,在一片静谧中发现世界的广大,原来即使人们穷尽一生精力也无法完全领略这世间的美景。于是诗人领悟到,虽然我们无法占有全部美景,但只要能够珍惜眼前的美景就已经足够了。而人生也是如此,我们不可能遍享这世间的所有乐趣,能抓住眼前就应该感到知足,这即是真正的“安乐法”,诗人认为若能懂得这点,则不必再去佛教中寻找精神的慰藉。
除诗人主体以静的心理观物之外,孙应时在诗中还塑造出宁静的意境,使得主客体之间得到和谐统一。如《宁庵即事》:
飕飕松风鸣,翳翳山景暮。蝉声清有馀,荷香美无度。
幽人曳杖吟,事胜心独悟。平生寡世念,正是惬襟素。
坐看北斗移,竹叶明月露。夜久寂无人,佳眠不知曙。
诗的开头即分别写到风声和蝉声,然而恰恰如王籍诗所说:“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在这寂静的环境中,诗人唯有明月、北斗、竹叶、露珠相伴,平静的内心与周围环境得到完美的交融,诗人也因此佳眠,而不知天已大亮。正如诗人所说:“平生静中愿,岁晚无相违。” “静”已经成为孙应时追求的人生态度。
二、以意为主
诗人在诗歌创作中往往有意识的选取自己所需要的意象,孟郊说:“文章得其微,物象由我裁。” 杨万里《应斋杂著序》也说:“使古今百家、景物万象皆不能役我而役于我。” 这些都说明诗人对客观景物的主观能动作用。孙应时的山水纪游诗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在他这类诗的意象构景中,诗人经常将意象放在较大的空间中进行点染,在对景色的描写中塑造出诗人所需要表达的氛围。如《武担山》二首:
其一:
北上武担寺,南临蜀锦园。风烟带城郭,禾黍半江村。
今古本同梦,废兴那复论。惟应一坡竹,可共洗心言。
其二:
小饮不成醉,清谈多所欣。秋声摇落日,野色乱寒云。
心事长千载,腰围更几分。西风丛桂发,倚槛得相闻。
《三国志・蜀志・先主传》记载:“(刘备)即皇帝位于成都武担之南。” 孙应时在其一中对武担山远眺所见之景进行描绘,突出了远处风烟中的城郭和江边的小村落,之后抒发今古同梦,兴废无常的感慨。其二中依旧是远景里的秋天落日和山野寒云,在塑造出孤寂的氛围后,诗人转向“心事”的抒发。
上面所举诗中,诗人的议论和对景色的描写是互相参半,和谐统一的。而在孙应时的另一部分山水纪游诗中,叙事和议论成为了诗歌的主体,对山水景色的正面描写则成为了陪衬,甚至是附庸。诗人以意为主,通过议论代替景色的描写,表达对山水的赞美之情。如《与宋厩父昆弟唐升伯偕游庐山》:
征帆西过忆匆匆,咫尺匡庐怅望中。天意留为今日计,春游恰与故人同。
酒醒月落行侵晓,云断风来翠满空。识取庐山真面目,会来栽杏作仙翁。
一般诗人在写游历庐山的诗中,必定会对庐山的某样特殊景观大加描绘,然而此诗中诗人没有一处正面描写庐山的精致。孙应时在首联和颔联中先是交代自己曾匆匆路过庐山却没有机会欣赏此处风景,直到今日才与好友偕游庐山的背景。接着颈联写诗人一日欢游后,于次日拂晓登舟离去时所见,只见满眼青翠,云断风来。诗人对庐山景色全没有一处具体描写,然而结尾诗人说自己已看到了庐山真面目,愿再来此做栽杏仙翁,则诗人对庐山景色的赞美已全在其中。
三、融历史与山水为一体,多翻案出奇之语
诗人登临名山大川,很容易思接千载,发出对历史的评议,然而在诗歌中能将此地山水与历史很好的结合起来,并且写出不落俗套的见解,则殊为不易。巴蜀境内的奇山异水与历史传说颇多,孙应时在巴蜀境内所作的一些山水纪游诗中有很多都借山水发出对历史的议论,并且其中有很多翻案警拔之处。如《剑门行》:
两崖夹道立削铁,涧水悲鸣浅飞雪。上有石城连天横,剑戟相磨气明灭。
出门下瞰山盘纡,石磴斗落十丈馀。敌来仰首不得上,百万渠能当一夫。
井蛙未识河山广,分明到此生狂想。岂知天险乃误人,祸首子阳终衍昶。
渭水秦川指顾中,剑门空复老英雄。传檄将军真得意,落星愁杀卧龙翁。
此诗前半部写剑门地势险要,历来诗人过剑门多有此类题咏,不外乎易守难攻,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然而诗人前半部所叙全是为之后的转折做铺垫,重点是为了突出天险误人的主旨。诗人回顾历史,从王莽末年的公孙述在蜀称帝,到五代十国时期的前后蜀主王衍、孟昶,哪一个建立了长久的基业?全是昙花一现罢了。所谓剑门天险,与长江天险一样,每每误人,根本不足恃。纵然秦川渭水只在手指目视之间,如刘备那样的一世枭雄也只能老死蜀中。即使才华如骆宾王、诸葛亮也只能在蜀中建功而已,诸葛亮六出祁连山也只能功败垂成。此诗将历史典故、山川形势和个人见解融为一炉,不落前人窠臼,是难得的佳作。
孙应时此诗很有可能是针对杜甫《剑门》诗所发,孙应时初次过剑门时便有《入剑门和少陵韵》,诗中称:“杜陵千年句,角逐不得让。”而杜甫在《剑门》诗中称:“至今英雄人,高视见霸王。并吞与割据,极力不相让。吾将罪真宰,意欲铲叠嶂。” 孙应时可能由此提出天险误人的观点。当然,若进一步联系孙应时出入剑门关是为了打探吴曦的情报,以便稳定蜀中形势的背景来看,孙应时未尝没有认为蜀中形势不足为虑,难以威胁南宋朝廷的看法。
参考文献:
[1]孙应时著.烛湖集[M].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周相录校注.元稹集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2011.
[3]邵雍著.邵雍集[M].北京:中华书局,2010.
[4]程颢著.二程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1.
[5]黄端云选注.诗苑英华[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6]孟郊著.孟东野诗集[M].上海:上海书店影印出版,1987.
[7]辛更儒校注.杨万里集笺校[M].北京:中华书局,2007.